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n

1.概念

一定数目为例的集合体(只可用于微粒)

2.定义

以12g 12C原子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1mo;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mol微粒的个数N A=6.02×10-23mol-1

二、摩尔质量M

M=m/n 单位:g·mol-1

在数值上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Ar)相等,唯一区别在于Ar没有单位

三、气体摩尔体积Vm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微观)

1)粒子数目

2)粒子大小

3)粒子间距

2.气体摩尔体积

在上述三项影响因素中,对于气体而言,由于分子间隙相对分子直径很大,前两项的影响较弱,有:

在标准状况(S.T.P.)下Vm=22.4L·mol-1

STP:0℃,1atm

3.阿伏加德罗定律

1)三同定一同:对于任意气体

若V,T,P相同,则n相同

2)其他推论:对于任意气体

T,p相同,则V1/V2=n1/n2=N1/N2

T,V相同,则p1/p2=n1/n2

T,p相同,则M1/M2=ρ1/ρ2

4.克拉玻龙方程

PV=nRT,其中

p:压强Pa

V:体积m3

n:物质的量n

T:热力学温标K

R:气体常数8.314 Pa·m3·mol-1·K-1

5.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1)M=m

n

(总)

(总)

(定义)

2)M=Vm·ρ

3)若该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对于A的相对密度为d,则M=d·M(A)

4)M=M A·A%+M B·B%+M C·C%+……其中X%为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四、物质的量浓度 c

(一)概念

1.物质的量浓度c

c=n/V 单位mol·L-1

2.物质的量浓度c与质量分数w的关系

c=1000w

M

ρ

若ρ的单位g·cm-3为即g·mL-1,保留系数1000,若ρ单位为kg·L-1

即×103kg·m-3,舍去系数1000

(二)溶液配制

1.计算(根据精度确定有效数字)

2.称量(固体用天平,液体用量筒)(注意NaOH等物质的处理)

3.溶解(烧杯、玻璃棒)

4.转移(玻璃棒伸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洗涤(重复2~3次)

6.定容(加蒸馏水至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

7.摇匀

过程中出现任何情况的溶质损失,一律重新配制,没有任何补救措施。误差分析应

着眼于n以及V

能量变化

一、热量变化

1.放热

ΣE(反应物)>ΣE(生成物)类型有燃烧、中和、金属与酸、生石灰和水

2.吸热

ΣE(反应物)<ΣE(生成物)类型有C+CO2以及Ba(OH)2·8H2O+2NH4Cl2+2NH3·H2O+8H2O

二、反应热(焓变)ΔH

1.单位kJ·mol-1

2.测量仪器量热计

3.意义

ΔH<0,放热反应

ΔH>0,吸热反应

4.相关概念

1)燃烧热与标准燃烧热

1atm下1mol可燃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产物所产生的热量为燃烧热,而标准燃烧

热为该反应的反应热。这里的稳定产物指:

C→CO2(g);H→H2O(l);N→N2(g);S→SO2(g);Cl→HCl(aq)

2)中和热

稀溶液中,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所产生的热量

在强酸强碱稀溶液中,中和热为57.3kJ·mol-1

三、热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略去条件,不化简计量数)

2.写出物质聚集态(g,l,s,aq)

3.注明温度、压强(默认:25℃,1atm)

高温

4. 写出ΔH ,注明正负号

5. 检查ΔH 与系数是否配套 四、盖斯定律

ΔH 为状态函数。只与状态有关,与途经无关。

对于一个由多个反应迭加而成的总反应ΔH=ΔH 1+ΔH 2+ΔH 3+……+ΔH n 五、化学反应方向判断

1. 焓判据(略)

2. 熵判据

1) 混乱度

体系的不规则或无序状态 2) 熵 S

描述混乱度的状态函数,单位J ·mol -1·K -1 对于纯晶体,在绝对零度下,S=0 3) 熵变 ΔS

ΔS=S (生成物)—S (反应物) 3. 综合——吉布斯自由能 G G=H —T ·S

ΔG=G (生成物)—G (反应物) ΔG <0,正反应自发 ΔG =0,反应体系平衡 ΔG >0,逆反应自发 氧化还原反应 一、实质

电子的得失或公用电子对的偏移 二、依据

元素化合价(氧化数)的升降 三、相互关系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被氧化时失电子或电子对偏离,化合价升高,得到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被还原时得电子或电子对偏向,化合价降低,得到还原产物; 四、单线桥、双线桥(略) 五、特殊类型

1. 歧化反应

Cl 02+2NaOH -1+NaCl +1O +H 2O

2. 归中反应

KCl +5

O 3+6HCl -1+3Cl 02+3H 2O ,在归中反应中,化合价只能靠近,不能交叉。

六、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定

1. 只与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有关,与数目无关

2. 位于最高价态的元素只有氧化性: Fe +6

O 42-

位于最低价态的元素只有还原性:S -22- 中间价态的元素,两性均有:Fe 2+、S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即为“强强-弱弱”原理

4. 还原性:金属活动性顺序靠前者强

氧化性:

金属阳离子顺序:Ag +>Hg 2+>Fe 3+>Cu 2+>Pb 2+>Sn 2+>Fe 2+

>...(以后按活动性顺序) 5. 反应条件越简单,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 2SO 2+O 2

3

2H 2SO 3+O 22H 2SO 4 慢 2Na 2SO 3+O 22Na 2SO 4 快

从上而下,SO 2、H 2SO 3、NaSO 3还原性以此增强 6. 生成产物加泰越高,氧化性越强

2Fe +3Cl 23

Fe +S FeS

卤族元素 一、氯气

(一) 物理性质

(二) 化学性质Ag +>Hg 2+>Fe 3+

1. 与金属(Na 、Cu )

2Na +Cl 2(白烟)

Cu +Cl 22 (棕黄色烟,溶于水浓度大显绿色,浓度小显蓝色)

2. 与非金属

1) 与氢气

H 2+Cl 2(苍白色火焰)

H 2+Cl 2(爆炸)

上述两个反应均生成白雾,是工业制取盐酸的重要反应 2) 与磷单质

2P +3Cl 23 (产物为液态,雾)

PCl 3+Cl 25 (产物为固态,烟)

上述两个反应为高中阶段中惟一一个产生烟雾现象的反应 3. 与水

点燃

△ V 2O 5

点燃

光照

点燃

点燃

点燃

Cl 2 + H 2O

HCl + HClO 其中产物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漂白性仅

针对有机色素),为弱酸:

HClO H ++ClO -

2HClO 2HCl +O 2↑ (见光易分解)

新制氯水中含有微粒:H 2O 、HClO 、Cl 2、H +、Cl -、ClO -、OH -,呈淡黄绿色,在棕色试剂瓶中保存。

久置氯水中含有微粒:H 2O,H +,Cl -,OH -

。为极稀的盐酸 4. 氯水的化学性质

1) 体现Cl 2 2NH 3+Cl 2N 2↑+6HCl

2) 体现Cl -

Ag +

+Cl -===AgCl ↓

3) 体现H + 2H +

+CO 32-===H 2O +CO2↑ 4) 体现HClO 自来水杀菌消毒 5)

体现H 2O 无水硫酸铜

6) 多种粒子 Mg + Cl 2 MgCl 2 以及 Mg +2H +2++H 2↑

5. 与碱

Cl 2+NaOH NaCl +NaClO +H 2O 可用于吸收Cl 2尾气

2Cl 2+2Ca(OH)22+Ca(ClO)2+2H 2O 工业制取漂白粉

Ca(ClO)2+2HCl CaCl 2+2HClO

及 Ca(ClO)2+CO 2+H 2O 3↓+2HClO 是漂白粉的使用以及失效原理

(三) 用途

消毒、工业制取盐酸、制取漂白粉、农药 (四) 制取

1. 实验室

1) 原理

MnO 2+4HCl(浓)2+2H 2O +Cl 2↑

浓盐酸在这里体现还原性和酸性 2) 氧化物的替代物

KMnO 4、K 2MnO 4、KClO 3、C a (C l O )2、K 2Cr 2O 7 3) 装置

A. 发生装置 (固-液,加热)

分液漏斗、圆底烧瓶、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 B. 净化装置 (除HCl 、H 2O ) 饱和食盐水、浓硫酸 C. 收集装置

加热

光照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液(饱和食盐水) 用湿润的淀粉-KI 试纸验满(变蓝) D. 尾气吸收 NaOH 溶液

2. 工业制取(电解饱和食盐水)

2NaCl +2H 2O 2NaOH +Cl 2↑+H 2↑

具体见电解池部分

二、氯化氢

(一) 物理性质

无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0℃时为1:500) (二) 实验室制法

NaCl +H 2SO 4(浓)NaHSO 4+HCl ↑或NaHSO 4+NaCl 2SO 4+HCl ↑

总反应为:2NaCl +H 2SO 4(浓)2SO 4+HCl ↑

原理为难挥发性酸制易挥发性酸、高沸点酸制低沸点酸 由此可知,制取氯气时可用

MnO 2+2NaCl +2H 2SO 4(浓)Na 2SO 4+MnSO 4+Cl 2↑+2H 2O

三、卤族元素概述 (F 、Cl 、Br 、I )

(一) 物理性质

1. 周期性

原子最外层电子均为7个、半径依次增大,单质溶沸点升高、颜色加深、密度变大,单质均为双原子分子,具有一定的毒性 2. 单质颜色、状态 F 2:浅黄色(g );Cl 2:黄绿色(g );Br 2:红棕色(l );I 2:深紫色(s ) 溴单质的水溶液呈橙色,有机溶剂的溶液呈橙红色; 碘单质的水溶液呈棕黄色,有机溶剂的溶液呈紫红色。 3. 单质特性

液溴易挥发,有强腐蚀性,尤其对橡胶;固态碘易升华

(二) 化学性质

1. 单质与金属 (滴水生烟实验)

Zn +I 2

2 实验中放出的热量使碘单质升华,即紫红色的烟

2. 单质与氢气

F 2+H 22HF 黑暗、冷的条件下也可发生

Cl 2+H 2点燃或光照

Br 2+H 2高温

I 2+H 2高温、可逆

800℃

500℃

光照或点燃

H 2O

电解

可见从上到下反应难进行、产物不稳定、剧烈程度低。 3. 单质与水

2F 2+2H 2O +O 2↑

Cl 2+H 2O +HClO Br 2+H 2O

+HBrO

I 2+H 2O HI+ HIO

以上从上到下反应不易进行,剧烈程度减弱。 4. 单质与碱

Br 2+2NaOH +NaBrO +H 2O ,其它卤素单质反应也类似(除F 2外)。

5. 置换反应

2KI +Br 22KBr +I 2,2KBr +Cl 22KCl +Br 2

因此KI-淀粉试纸可用于检验Cl 2的存在。 6. 卤化银的性质

AgF (可溶)AgCl (白色沉淀)AgBr (浅黄色沉淀)AgI (黄色沉淀)

溶解度以此变小。其中AgCl 应用于指纹鉴定,AgBr 可用于相片底片(感光材料),AgI 可用于人工降雨。通性:

2AgX +X 2 (X=Cl,Br,I )

7. 卤化氢及其制取

均能在空气中形成酸雾,极易溶于水。 制取方法(实验室):

HF :CaF 2+H 2SO 4(浓)4+2HF 。由于HF 对玻璃有腐蚀性,该反应应

该在铅皿中进行

HCl :2NaCl +H 2SO 4(浓)2SO 4+2HCl ↑

HBr :NaBr +H 3PO 4(浓)2PO 4+HBr ↑

HI :NaI +H 3PO 4(浓)2PO 4+HI ↑

HBr 和HI 由于还原性较强,用浓硫酸肯能将其氧化,故使用浓磷酸。 8. 归中反应(歧化反应的逆反应)

IO 3-+5I -+6H +2+3H 2O

BrO 3-+5Br -+6H +2+3H 2O

ClO -+Cl -+2H +2↑+H 2O

光照

氧族元素 一、氧

(一) 臭氧

1. 物理性质

气态臭氧有刺激性臭味,为淡蓝色气体;液态臭氧沸点-112℃,为深蓝色液体;固态臭氧熔点-251℃,为紫黑色固体。 2. 化学性质

3O 23,2O 32

具有强氧化性,可作漂白剂,消毒剂;可吸收紫外线;微量的臭氧对人地有益,但

体积分数大于10-5

%时对人体有害。 (二) 过氧化氢

物色粘稠液体,水溶液俗称双氧水,呈弱酸性。 过氧化氢不稳定:2H 2O 2

2O +O 2↑ 具有强氧化性:2Fe 2++H 2O 2+2H +3

++2H 2O

二、硫及其单质、氢化物、氧化物

(一) 单质

1. 物理性质

(淡)黄色晶体,质脆,俗称硫磺;不溶于水,微溶于究竟,易溶于CS 2 2. 化学性质

1) 与金属

2Na +S 2S (爆炸)

Fe +S FeS(黑色)

2Cu +S 2S (黑色)

Hg +S (处理少量洒落的汞)

2) 与非金属

S +O 22

S +H 22S

2S +C 2

3) 与碱

3S +6NaOH 2S +Na 2SO 3+3H 2O

4) 用途

制火药、火柴,生产橡胶,制农药,治疗皮肤病

(△)

点燃

MnO 2

氟氯烃

放电

(二) 硫化氢

1. 物理性质

无色臭鸡蛋味气体,剧毒,1:2.6可溶于水 2. 化学性质

1) 不稳定性

H 2S H 2+S ↓

2) 可燃性

2H 2S +O 22S +2H 2O (氧气不足)

2H 2S +3O 22SO 2+2H 2O (氧气充足)

2H 2S +O 2↓+2H 2O (氢硫酸露置在空气中出现浑浊的原因)

3) 强还原性

2H 2S +SO 2↓+H 2O

H 2S +2Fe 3+↓+2Fe 2++2H +

H 2S +H 2SO 4(浓)+2H 2O +SO 2↑

5H 2S +2MnO 4-+6H +5S ↓+2Mn 2++8H 2O

H 2S +X 22H ++2S -+S ↓ (X=Cl ,Br ,I )

4) 复分解反应

H 2S +CuSO 4

2Cu S 不溶于酸

↓(黑)+H 2SO 4

H 2S +2AgNO 32S ↓(黑)+2HNO 3 H 2S +Pb(NO 3)2↓(黑)+2HNO 3

(三) 二氧化硫

1. 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沸点-10℃),易溶于水(1:40) 2. 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亚硫酐)

SO 2+H 2O

2SO 3 二元中强酸

SO 2+Ca(OH)2CaSO 3↓+H 2O

SO 2+CaSO 3+H 2O 3)2

点燃

点燃

SO 2+H 2O +Na 2S Na 2SO 3+H 2S

SO 2+2NaHCO 32SO 3+2CO 2+H 2O

SO 2+NaHCO 33+CO 2

2) 氧化性

2H 2S +SO 2↓+2H 2O

3) 还原性 2SO 2+O 2

2SO 3 无色晶体,熔点16.8℃,沸点44.8℃

还原性SO 2

SO 2+X 2+2H 2O 2SO 4+2HX

5SO 2+2H ++2MnO 4-===2Mn 2++5SO 42-+H 2O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SO 2+2Fe 3++2H 2O SO 42-+2Fe 2++4H +

4) 漂白性

可使品红褪色(基本只针对品红)

(四) 硫化氢和二氧化硫的实验室制备

1. 硫化氢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FeS +2HCl 2+H 2S ↑

2) 装置

A. 发生装置

固-液反应不加热:启普发生器 B. 净化装置

饱和NaHS (氢硫化钠)溶液(除HCl ) 无水CaCl 2或P 2O 5(固) (除H 2O ) C.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或拍饱和NaHS 溶液

用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或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验满

Pb(Ac)2+H 2S 黑)+2HAc

D. 尾气吸收 NaOH 溶液

2. 二氧化硫实验室制法

1) 原理

Na 2SO 3+2470%

H SO (浓)Na 2SO 4+H 2O +SO 2↑

2) 装置

A. 发生装置

V 2O 5

粉末-液体不加热:烧瓶或锥形瓶 B. 收集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 C. 尾气处理 NaOH 溶液

三、硫酸工业

1. 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H 2SO 4:无色油状粘稠液体,沸点338℃;98.3%浓H 2SO 4:ρ=1.84g ·

L -1,c=18.4mol ·L -1 与水任意比互溶,剧烈放热 2. 化学性质

1) 吸水性

可吸收药品中的水,干燥气体,吸收结晶水 2) 脱水性

将有机物中的氢原子和氧原子以H :O=2:1的比例脱去

C 12H 22O 1111H 2O +12C (黑面包实验)

3) 强腐蚀性

若沾上少量浓H 2SO 4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4) 强氧化性

Cu +2H 2SO 4(浓)CuSO 4+SO 2↑+2H 2O (可氧化除Au 、Pt 外的金属,在常温

下使Fe 、Al 钝化)

C +2H 2SO 4(浓)2↑+2SO 2↑+2H 2O

S +2H 2SO 4(浓)2↑+2H 2O

3. SO 42-的检验

加入稀盐酸,加入BaCl 2,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有SO 42

- 4. 工业制硫酸(以S 或FeS 2即硫铁矿为原料)

1) 造气,沸腾炉

S +O 22

4FeS 2+11O 22Fe 2O 3+8SO 2

炉气中含有SO 2、O 2、N 2、H 2O(g)、杂质、矿尘,经过除尘、洗涤、干燥 2) 接触氧化,接触室 2SO 2+O 2

2SO 3

3) 三氧化硫的吸收,吸收塔

SO 3+H 2O 2SO 4 实际生产中用98.3%的浓硫酸吸收以防产生大量酸雾,这样可

以得到发烟硫酸(H 2SO 4·

SO 3) 4) 尾气处理,二氧化硫的回收(氨水)

V 2O 5

高温

点燃

浓硫酸

SO 2+2NH 3+H 2

O

(NH 4

)2SO 3

SO 2+H 2O +(NH 4)2SO 32NH 4HSO 3

(NH 4)2SO 3+H 2SO 4(NH 4)2SO 4+SO 2↑+H 2O

2NH 4HSO 3+H 2SO 44)2SO 4+2SO 2↑+2H 2O

四、氧族元素概述

随着序数的增加,原子半径增大,溶沸点升高,密度变大,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导

电性增强 碱金属 一、钠

(一) 单质

1. 物理性质

银白色;固态;柔软;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熔点低 2. 化学性质

1) 与水

“浮” 浮在水面上 “熔” 熔成闪亮的小球 “响” 发出“嘶嘶”的响声 “游” 小球四处游动

“红” 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2Na +2H 2O +H 2↑

2Na ++2H 2O ++2OH -+H 2↑

2) 与酸

2Na +2H +++H 2↑

3) 与非金属单质

A. O 2

4Na +O 22Na 2O

2Na +O 22O 2(淡黄色)

B. Cl 2

点燃

2Na +Cl

22NaCl 白烟

C. S

2Na +S Na 2S (爆炸)

4) 与盐

A. CuSO 4 (出现蓝色絮状沉淀)

2Na +2H 2O 2NaOH +H 2↑

2NaOH +CuSO 42↓+Na 2SO 4

Cu(OH)2+H 2O (副反应)

B. 熔融TiCl 4

4Na +TiCl 4(熔融)Ti +4NaCl

3. 存在及其用途

保存于煤油中

结构性质 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

置换金属、产生Na 2O 2、Na -K 合金、高压钠灯

决定

决定

高温

点燃

(四) 侯德邦制碱法

1. 原料

饱和食盐水、氨气、二氧化碳(依次通入) 2. 过程

NH 3+H 2O +CO 24HCO 3 先通NH 3,提高NH 4HCO 3的浓度

NH 4HCO 3+NaCl 3↓+NH 4Cl NaHCO 3溶解度相对较低

2NaHCO 32CO 3+H 2O +CO 2↑

二、碱金属元素概述

(一) 物理性质通性

银白色,柔软,有展性,密度小(从上到下增大,K 为特例),溶沸点低(从上到下降低,无特例),导电导热性良好 (二) 化学性质通性 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

1. 与O 2

2Li +O

2Li 2O 普通氧化物

2Na +O 22O 2 过氧化物

K +O 22 超氧化物

2. 与H 2O Li 缓慢 Na 剧烈

K 有爆炸和火焰产生

(三) 焰色反应 (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

将铂丝在煤气灯上灼烧至火焰无色后,蘸取少量溶液灼烧。实验完毕后用铂丝蘸取盐酸灼烧并重复直至火焰无色 氮族元素

一、氮族元素概述 二、氮

(一) 单质:氮气

1. 物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1) 与H 2

N 2+3H 22NH 3 工业合成氨

2) 与O 2

N 2+O 22NO (无色、无味、不溶于水、有毒)

2NO +O 22 (棕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有毒)

3NO 2+H 2O 3+NO (光化学烟雾)

2NO 22O 4

3) 与金属

3Mg +N 2Mg 3N 2

(二) 氧化物(计算)

物理、化学性质见“单质”部分

点燃

放电 高温高压 催化剂

点燃

点燃

点燃

4NO +3O 2+2H 2O 3

3NO 2+O 2+2H 2O 3

(三) 氨、铵盐

1. 氨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用作制冷剂)、极易溶于水(1:700,与氢键有关)

2. 氨的化学性质

1) 与水反应

NH 3+H 2O NH 3·H 2O NH 3+H 2O

NH 4++OH -

氨水的密度随浓度变大而变小,不可用金属容器承置

所谓质量分数为10%的氨水,其“10%”指NH 3的质量分数 2) 与酸反应

NH 3(g)+HCl(g)4Cl(s) 白烟

NH 3(g)+HNO 3(g)4NO 3(s) 白烟

3) 催化氧化(工业制取硝酸)

4NH 3+5O 2+6H 2O

4) 其它

3NH 3·H 2O +Al 33+3NH 4+ 弱碱性

NH 3·H 2O 3↑+H 2O 热不稳定性

3. 实验室制法 1) 发生装置 氯化铵与碱石灰

2NH 4Cl +Ca(OH)22+2NH 3↑+2H 2O

不用纯NaOH 而使用碱石灰可以减小对试管的腐蚀 2) 收集装置

经碱石灰除水后,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3) 验满方式

A. 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 (变蓝)

B. 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 (白烟)

4. 铵盐的性质(以碳铵为例) 白色,易溶于水

NH 4++OH -3↑+H 2O (与碱共热)

催化剂 △

NH 4HCO 33↑+H 2O +CO 2↑ (热分解)

(四) 硝酸及硝酸盐

1. 硝酸的物理性质

无色液体,有挥发性,沸点低,可以任意比溶于水 常用的浓硝酸质量分数为69%,98%以上为发烟硝酸 2. 硝酸的化学性质

1) 酸的通性

HNO 3H ++NO 3-

2) 不稳定性

4HNO 34NO 2↑+O 2↑+2H 2O (故工业硝酸常呈现黄色)

硝酸应保存于棕色试剂瓶内,阴暗、低温保存 3) 强氧化性

A. 与金属

Cu +4HNO 3(浓)Cu

32蓝

(NO )+22NO 黄

↑+2H 2O Cu +8HNO 3(稀)3)2+2NO ↑+4H 2O

一般地:浓硝酸还原产物为NO 2,稀硝酸还原产物为NO ,但与金属反应均无氢气产生

可以使Fe 、Al 在常温下钝化 B. 与非金属

C +4HNO 3(浓)2↑+4NO 2↑+2H 2O

另有S →H 2SO 4,P →H 3PO 4 C. 与还原性物质

I -、S 2-、H 2S 、Fe 2+、SO 2、SO 32- D. 配制为王水 V (HNO 3):V (HCl )=1:3

3. 实验室制法

NaNO 3+H 2SO 4(浓)4+HNO 3↑

4. 工业制法

1) 氨的催化氧化

4NH 3+5O 24NO +6H 2O ; ΔH=-906.7kJ ·mol -1

2) 硝酸合成

2NO +2O 2; ΔH=-113.1kJ ·mol -1

3NO 2+H 2O 3+NO; ΔH=-136.0kJ ·mol -1

3) 尾气吸收

高温

Pt-Rh

光照或△

NO +NO 2+2NaOH 2+H 2O

5. 硝酸盐的通性(热不稳定性)

Mg 之前:2KNO 32KNO 2+O 2↑

Mg~Cu :2Cu(NO 3)2+4NO 2↑+O 2↑

Cu 之后:2AgNO 3+2NO 2↑+O 2↑

三、磷

(一) 单质

1. 物理性质

白磷:蜡状固体,剧毒,不溶于水,能溶于CS 2 红磷:暗红色粉末,无毒,不溶于水,不溶于CS 2 转化:白磷

260416隔绝空气,℃

红磷

2. 化学性质

1) 与O 2

4P +5O 22O 5(干燥剂) (白磷自燃,应保存于冷水中)

2) 与Cl 2

2P +3Cl 23(l )

2P +5Cl 25(s )

3. 存在形式以及其用途

1) 存在形式 化合态(磷酸盐) 2) 用途

制磷酸、生产农药、制造安全火柴

(二) 磷酸

1. 生成

P 2O 5+H 2O(冷)3 (偏磷酸,剧毒)

P 2O 5+3H 2O(热)3PO 4 (磷酸)

2. 物理性质

无色透明晶体,熔点42.35死死地,可任意比溶于水 3. 化学性质(三元中强酸)

H 3PO 4H ++H 2PO 4-

(二级及三级电离方程式略) 4. 制取磷酸(工业)

点燃

点燃

Ca 3(PO 4)2+3H 2SO 42H 3PO 4+3CaSO 4↓

(三) 磷酸盐

其正盐,一氢盐基本不溶(Na 、K 、NH 4除外) 其二氢盐可溶 硅及其化合物 一、硅单质

1. 物理性质

灰黑色、有金属光泽、熔点高、硬度大、半导体 2. 化学性质

1) 常温下极不活泼

Si+2F 2SiF 4 (无色无味气体)

Si +4HF 4↑+2H 2↑

Si +2NaOH +H 2O Na 2SiO 3+2H 2↑(野外制H 2)

2) 高温下可被氧化

Si +O 22

3. 制取(以石英矿为原料)

SiO 2+2C Si +2CO ↑ (粗硅)

Si +2Cl 2SiCl 4

SiCl 4+2H 2+4HCl (高晶硅)

二、氧化物

1. 存在

晶体:水晶、砂子 无定形:硅藻土 2. 物理性质 熔点高、硬度大 3. 化学性质

1) 酸性氧化物

SiO 2+2NaOH 2SiO 3+H 2O (NaOH 不可用玻璃塞的试剂瓶盛放)

SiO 2+CaO 3 造渣

2) 其它

SiO 2+4HF 4↑+2H 2O 雕刻玻璃(保存HF 应用塑料瓶或铅皿)

4. 用途

石英玻璃、光导纤维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三、硅酸及其盐(以硅酸钠为例)

Na 2SiO 3俗称水玻璃,可防腐、耐火、作为黏合剂

Na 2SiO 3+

2HCl 2SiO 3↓+2NaCl

Na 2SiO 3+CO 2+H 2O 2SiO 3↓+Na 2CO 3

四、硅酸盐工业

(一) 水泥

1. 成分 3CaO ·SiO 2 2CaO ·SiO 2 3CaO ·Al 2O 3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2. 原料

石灰石、粘土、石膏

3. 生产场所(水泥回转窑) (二) 玻璃

1. 组成

Na 2O ·CaO ·6SiO 2 2. 原料

Na 2CO 3、CaCO 3、SiO 2 3. 反应

CaCO 3+SiO 23+CO 2↑

Na 2CO 3+SiO 2Na 2SiO 3+CO 2↑

4. 常见种类

普通玻璃、蓝玻璃(Co )、红玻璃(Cu )、绿玻璃(Fe )、石英玻璃、钢化玻璃 (三) 陶瓷

1. 原料——粘土

2. 反应条件——高温

3. 种类

陶器、瓷器、土器、炻器

离子反应 一、基本概念

(一)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

1. 定义(电解质)

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须为纯净物,溶液如NaCl 溶液不算电解质)(盐酸、氨水由于特殊仍作为电解质处理) 2. 性质(电解质)——导电性

在外加电场条件下,因为内部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其导电能力取决于其离子浓度以及所带的电荷

高温

高温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 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盐 3、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与非金属反应:①4222O ②222O 2 ③222 ④2 2S (2)与水反应:22H 222↑现象:浮: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游:四处游动;响:发 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2222↑ (4)与盐反应:①22H 24()2↓242↑ ②66H 2232()3↓+63H 2↑ ③44(熔融状)高温4 (5)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2O 2?? →?O H 2???→?O H CO 2 2,23·10H 2??→?风化 23 4222O → 222 → 29H 2223·10H 2O → 23·10H 2风化23+10H 2O ↑ 3、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22 (2)与酸反应:2222O (3)与非金属反应:2223 3、2O 的用途:制,23 (三)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2O 2+2H 24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2O 2+222232↑(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2O 2+442H 22↑ 3、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溶液中通入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22322 ↑ → 23 加热2322 ↑ 【向()2溶液中通入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淀和气体。 ()223↓2O → 322(3)2 → (3)2加热3↓22↑ 二、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中化学知识点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复习笔记: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 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 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 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 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最新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 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与物质的关系 1、2、元素的存在状态: 在这两种状态下, 研究物质的顺序: 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 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金属非金属T氢化物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碱含氧酸 盐盐

第2节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Na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C,沸点为C,密度为cm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Na+(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 与非金属反应:①4Na+O2====2Na 20 ②2Na+O2====Na 2O2 ③2Na+Cl 2====2NaCl ④ 2Na+S点燃= Na 2S (2) 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 2匸现象:浮:Na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 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 与酸反应:2Na+2HCI====2NaCI+H 2? (4) 与盐反应:①2Na+2H2O+CuSO4====Cu(OH) 2J +Na2SO4+H2? ②6Na+6H 2O+2FeCl3====2Fe(OH) 3 J +6NaCI+3H 2 ? ③4Na+TiCI 4(熔融状)高温Ti+4NaCI (5) Na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O H 2O CO2,H2O风化 Na 02 Na20 2 NaOH Na2CO3 40H2O W2CO3 4Na+O2====2Na2O Na20+H 2O====2NaOH 2NaOH+9H 2O+CO2====Na 2CO3 IOH2O Na2CO3 IOH2O风化Na2CO3+10H 2O ? 3、Na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Na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NaO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与酸反应:Na2O+2HCI====2NaCI+H 2O (3)与非金属反应:Na2O+CO2====Na2CO3 3、NaaO 的用途:制NaOH , Na2CO3 (三) Na2Q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 2?(放出大量的热) (2)与非金属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f(放出大量的热) (3)与酸反应:2Na2O2+4HCI====4NaCI+2H 2O+O2T 3、Na^O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NaOH溶液中通入C0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NaOH+CO 2====Na 2CO3+H2O+O2 ? 宀2NaHCO3加^ Na z CO s+H 2O+CO2 ? 【向Ca(OH)2溶液中通入C02气体至过量】:先生成沉淀,后沉淀消失,加热溶液后生成沉淀和气体。Ca(OH) 2+CO2====CaCO 3 J +H2O 宀CaC03+H 2O+CO2===Ca(HCO 3)2 宀 Ca(HCO 3)2加热CaC03 J +H2O+CO2T

高一必修一化学笔记总结

高一化学笔记整理必修一部分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1、遵守实验室规则。2、了解安全措施。3、掌握 正确的操作方法。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Page4 图1—1 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可直接加热的仪器、需要 垫上石棉网进行加热的仪器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混合物的方法:①过滤②蒸发③蒸馏④升华⑤萃取 1.萃取分液(碘水中碘的提纯) ①萃取:利用某物质再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提取出来的方法 叫萃取 ②分液:将萃取后的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③仪器:分液漏斗 ④注意事项:1.放气2.打开塞子或使小孔和凹槽对齐3.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 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2.蒸馏(适用于含有有机物的互溶的液态混合物) 蒸馏:利用沸点不同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注意事项:1.加沸石防止爆沸2.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处3.冷凝管中,气流与水流相反 4.粗盐中,Ca+、Mg+、SO4-的除去 Na2CO3、NaOH、BaCl2、HCl 除杂的原则:1.不引入新的杂质2.除杂试剂一般过量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 1.含义:表示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衡量标准:以0.012kg 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3.阿伏伽德罗常数:6.02×1023mol-1 4.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都为6.02×1023 5.关系式:n= 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单位:g/mol 3.关系式:n=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1.仪器:容量瓶、量筒(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

2.步骤:①计算固体→液体m=CVM 液体→固体C浓V浓=C稀V稀 ②称量 ③溶解(玻璃棒的作用:搅拌、加速溶解)冷却 ④转移:玻璃棒(引流) ⑤定容:⑥盖好塞子,摇匀静置 3.公式:c= c= 4.气体摩尔体积:V m=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物质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 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体系叫 分散系 2.分散系包括:分散质、分散剂 3.分类:①根据状态分,共九种 ②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 溶液d<1nm 胶体1nm100nm 5.制Fe(OH)3胶体 向煮沸的蒸馏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反应方程式:FeCl3+3H2O煮沸Fe(OH)3+3HCl 6.胶体性质: 丁达尔现象(光通路)、电泳现象(胶体粒子带电) 注:一般金属氧化物、金属氢化物粒子带正电,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粒子带负电。硅胶(H2SiO3)粒子带负电

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终极版

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药品存放安全 ①固体→广口瓶液体→细口瓶或滴瓶见光易分解→棕色瓶 ②酸性试剂→玻璃塞碱性试剂→橡胶塞 ③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一起存放 2.常见意外事故处理 ①强碱沾到皮肤——大量水+硼酸 ②强酸沾到皮肤——大量水+ 3%~5%NaHCO3溶液 ③有毒有机物沾到皮肤——酒精擦洗 ④酸或碱流到实验桌上——用NaHCO3或CH3COOH中和,再用水冲洗 3.药品的取用 固体:粉末状:纸槽、药匙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镊子、药匙一横二送三慢立 液体:直接倾倒或用滴管取 4.实验仪器的注意事项 试管:加热不超过1/3,试管夹夹在距试管口1/3处 先预热再加热,防止试管骤冷炸裂 烧杯: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使受热均匀 溶解物质用玻璃棒搅拌,不能触及杯壁或杯底 烧瓶:(圆底烧瓶、蒸馏烧瓶、平底烧瓶)都可以用于装配气体发生装置;蒸馏烧瓶用于蒸馏以分离互溶的沸点不同的物质 ①圆底烧瓶和蒸馏烧瓶可以用于加热,加热要垫石棉网 ②液体加入量不能超过容积的1/2 蒸发皿:用于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 ①可以直接加热,但不能骤冷 ②盛液量不能超过蒸发皿溶剂的2/3 ③取放蒸发皿应使用坩埚钳 坩埚:用于固体物质的高温灼烧 ①把坩埚放在三脚架上的泥三角上直接加热 ②取放坩埚要用坩埚钳 ③不宜用瓷坩埚熔化烧碱、纯碱及氟化物,它们可和瓷共熔使坩埚造腐蚀 ④用坩埚钳在夹取高温的坩埚时,应先把坩埚尖端在火焰下预热一下 酒精灯:失火时要用湿布盖灭

4.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与液体物质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蒸发:给液体加热使液体受热汽化挥发 玻璃棒要不断搅拌溶液,防止由局部液体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粗盐提纯:杂质有CaCl 2 MgCl 2 SO 42- NaOH →BaCl 2→Na 2CO 3→HCl 蒸馏:利用各混合物中的沸点不同,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物质 (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可以不用温度计,因为自来水中要出去的杂质都难挥发) 沸点低先蒸出,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的温度 蒸馏水中离子检验: Cl- : 稀HNO 3+AgNO 3(顺序可换) SO 42- : HCl + BaCl 2(顺序不可换,因为可能有Ag+) 注意:不能把HCl 换成HNO 3 ,不能把BaCl 2换成Ba(NO 3)2 因为SO 32-+HNO 3=SO 42- 萃取:利用物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物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 萃取剂的选择:①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都互不相溶 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萃取剂的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 常见的萃取剂:苯、汽油、煤油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CCl 4,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 分液:将萃取后良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的操作 操作步骤: ① 验漏:在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水,塞上玻璃塞,倒置看是否漏水,再把玻璃塞旋转 180°,再倒置 ② 装液 ③ 混合振荡:右手压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振荡, 使两种液体充分接触;振荡后打开活塞,使漏斗内气体放出 ④ 静置分层(放在铁架台上) ⑤ 分液:待液体分层后,将分液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使分液漏斗上口玻璃塞上的 凹槽对准漏斗上的小孔,拧开下口活塞放出下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实验:用四氯化碳萃取碘水中的碘(碘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下而在四氯化碳的溶解度大) 注意: ① 蒸馏烧瓶中要加少量碎瓷片或沸石,防止 液体爆沸 ②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蒸馏烧瓶支管口 的下沿齐平,以测出该出蒸汽的温度 ③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④ 蒸馏烧瓶要垫石棉网 ⑤ 连接顺序由下至上,由左到右 ⑥ 先通水,后加热,防止冷凝管炸裂 ⑦ 刚开始收集到的馏分应该弃去(冷凝管脏)

2018年高中化学全套笔记.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高一化学_必修1_苏教版_专题_知识点重点难点总结笔记(完整版)

苏教版化学必修1 专题知识点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可按组成、状态、性能等来分类) 物质的转化(反应)类型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转移的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实质:电子发生转移 判断依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注意:a.“e-”表示电子。 b.双线桥法表示时箭头从反应物指向生成物,箭头起止为同一种元素, 应标出“得”与“失”及得失电子的总数。 c.失去电子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得到电子的反应物是氧化剂 d.被氧化得到的产物是氧化产物,被还原得到的产物是还原产物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剂+ 还原剂→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氧化性:氧化剂> 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 还原产物 (2)从元素化合价考虑: 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如Fe3+、H2SO4、KMnO4等; 中间价态——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S、Cl2等; 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如金属单质、Cl-、S2-等。 (3)根据其活泼性判断: ①根据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还原性逐渐减弱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对应的阳离子氧化性逐渐增强 ②根据非金属活泼性: 对应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 Cl2Br2I2S 对应的阴离子还原性逐渐增强 (4)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 不同氧化剂氧化同一还原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氧化剂的氧化剂越强;不同还原剂还原同一氧化剂,所需反应条件越低,表明还原剂的还原性越强。 如:2KMnO4 + 16HCl (浓) = 2KCl + 2MnCl2 + 5Cl2↑ + 8H2O MnO2 + 4HCl(浓) =△= MnCl2 + Cl2↑ + 2H2O 前者常温下反应,后者微热条件下反应,故物质氧化性:KMnO4 > MnO2 (5) 通过与同一物质反应的产物比较: 如:2Fe + 3Cl2 = 2FeCl3Fe + S = FeS 可得氧化性Cl2 > S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离子方程式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溶液的颜色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

2018年高中化学全套笔记

2019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高中化学教师读书笔记

高中化学教师读书笔记 高中化学教师读书笔记(一) 我重读了刘知新主编的《化学教学论》一书,对化学课程的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有很大帮助。现对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做法书写如下: 一培养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倾向,也称为“求知欲”。 化学教学要使学生做到“要学——学会——会学”,其中要学是前提,而学习兴趣是“要学”的先导。学习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智力发展和未来的成就都有重大影响。人们把学习兴趣看成是“人才成长的起点”。如果学生有了兴趣,那他就会自觉主动地学习,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二启发积极思维 让学生被动地记忆、重复、模仿来获得知识,已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在学生有准备的基础上(如经过预习),把教学过程变成一连串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使知识和能力发生有机联系。提出问题就是给学生设疑或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这是启发思维的关键,也是培养能力的开端。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开展积极的思维,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培养能力。 如在讲解化学计算题时,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启发学生运用概念、原理、公式等去理解计算题的关键所在,以便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加强学科内的综合训练。 三建构知识结构 学生有时反映,“化学不好学,学不懂,记不住,不会用”。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化学知识结构和内在联系。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物质构成的变化,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物质结构的理论和化学反应规律的知识,去指导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教师要弄清重点、难点,进而订出规划,具体落实,使知识连贯成索链,环环相扣,先后有序。这样,在教学中就能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步步深入,就能从整体出发来深刻地理解局部,将局部的知识纳入有机联系的知识整体中,有的放矢,促进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有效地发展学生智能。 四严格进行智能训练 要实现知识和能力的相互转化,关键在于实践。严格训练便是一种特殊的实践形式,它是实现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主要手段和必由之路。 训练必须讲求实效。训练的目的是为了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应该根据这一目的来确定训练的内容和方式。如果离开了这一点,任何训练便都失去了意义。因此,必须从教学实际出发,练有实效。练不在“多”而在“精”,要以少胜多。针对问题进行反复多次的训练,帮助学生提高。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全套笔记 转载

高中化学重要知识点详细总结全套笔记转载 高中化学复习笔记: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 、CaCl2(混和物)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 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 (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 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CaC2 电石气:C2H2 (乙炔) 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石炭酸:苯酚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高中化学笔记整理 物质的量 一、物质的量n 1.概念 一定数目为例的集合体(只可用于微粒) 2.定义 以12g 12C原子中含有的物质的量为1mo; 3.阿伏加德罗常数N A 1mol微粒的个数N A=6.02×10-23mol-1 二、摩尔质量M M=m/n 单位:g·mol-1 在数值上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Ar)相等,唯一区别在于Ar没有单位 三、气体摩尔体积Vm 1.影响物质体积的因素(微观) 1)粒子数目 2)粒子大小 3)粒子间距 2.气体摩尔体积 在上述三项影响因素中,对于气体而言,由于分子间隙相对分子直径很大,前两项的影响较弱,有: 在标准状况(S.T.P.)下Vm=22.4L·mol-1 STP:0℃,1atm 3.阿伏加德罗定律 1)三同定一同:对于任意气体 若V,T,P相同,则n相同 2)其他推论:对于任意气体 T,p相同,则V1/V2=n1/n2=N1/N2 T,V相同,则p1/p2=n1/n2 T,p相同,则M1/M2=ρ1/ρ2 4.克拉玻龙方程 PV=nRT,其中 p:压强Pa V:体积m3 n:物质的量n T:热力学温标K R:气体常数8.314 Pa·m3·mol-1·K-1 5.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1)M=m n (总) (总) (定义) 2)M=Vm·ρ 3)若该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对于A的相对密度为d,则M=d·M(A) 4)M=M A·A%+M B·B%+M C·C%+……其中X%为物质的量分数或体积分数 四、物质的量浓度 c

(一)概念 1.物质的量浓度c c=n/V 单位mol·L-1 2.物质的量浓度c与质量分数w的关系 c=1000w M ρ 若ρ的单位g·cm-3为即g·mL-1,保留系数1000,若ρ单位为kg·L-1 即×103kg·m-3,舍去系数1000 (二)溶液配制 1.计算(根据精度确定有效数字) 2.称量(固体用天平,液体用量筒)(注意NaOH等物质的处理) 3.溶解(烧杯、玻璃棒) 4.转移(玻璃棒伸入容量瓶刻度线以下) 5.洗涤(重复2~3次) 6.定容(加蒸馏水至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 7.摇匀 过程中出现任何情况的溶质损失,一律重新配制,没有任何补救措施。误差分析应 着眼于n以及V 能量变化 一、热量变化 1.放热 ΣE(反应物)>ΣE(生成物)类型有燃烧、中和、金属与酸、生石灰和水 2.吸热 ΣE(反应物)<ΣE(生成物)类型有C+CO2以及Ba(OH)2·8H2O+2NH4Cl2+2NH3·H2O+8H2O 二、反应热(焓变)ΔH 1.单位kJ·mol-1 2.测量仪器量热计 3.意义 ΔH<0,放热反应 ΔH>0,吸热反应 4.相关概念 1)燃烧热与标准燃烧热 1atm下1mol可燃物与氧气反应生成稳定产物所产生的热量为燃烧热,而标准燃烧 热为该反应的反应热。这里的稳定产物指: C→CO2(g);H→H2O(l);N→N2(g);S→SO2(g);Cl→HCl(aq) 2)中和热 稀溶液中,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所产生的热量 在强酸强碱稀溶液中,中和热为57.3kJ·mol-1 三、热化学方程式 1.书写化学方程式(略去条件,不化简计量数) 2.写出物质聚集态(g,l,s,aq) 3.注明温度、压强(默认:25℃,1atm) 高温

高考复习化学笔记总结大全

高考化学总复习笔记高考化学考试重点总结(考试重点模式) 一、俗名 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食盐:NaCl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芒硝:Na2SO4·7H2O (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e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 (SO4)2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有机部分: 氯仿:CHCl3 电石气:C2H2 (乙炔)

酒精、乙醇:C2H5OH 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CH3COOH 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甘油、丙三醇:C3H8O3 焦炉气成分(煤干馏):H2、CH4、乙烯、CO等。 石炭酸:苯酚 蚁醛:甲醛HCHO 福尔马林:35%—40%的甲醛水溶液 蚁酸:甲酸HCOOH 葡萄糖:C6H12O6 果糖:C6H12O6 蔗糖:C12H22O11 麦芽糖:C12H22O11 淀粉:(C6H10O5)n 硬脂酸:C17H35COOH 油酸:C17H33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草酸:乙二酸HOOC—COOH 使蓝墨水褪色,强酸性,受热分解成CO2和水,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二、颜色

高中化学选修五笔记(按章节)详解

1 选修五部分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一、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分 有机物的含义 1、旧义: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碳的氧化物、碳酸以及碳酸盐金属碳化物、氰化物除外 2、新义:以碳原子为主要骨架的化合物 二 、有机物的分类 1、按碳原子骨架区分 1)链状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链 例如:丁烷CH 3-CH 2-CH 2-CH 3、乙醇CH 3-CH 2-OH 、 乙酸CH 3-COOH 等 2)环状化合物:分子中碳原子连接成环 a 、脂环化合物:如环己烷 b 、芳香化合物:如苯 、苯甲酸 分子中只含有 一个苯环 2、按官能团分类 1)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2)烃:只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3)烃的衍生物:烃分子里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形成 的一系列新的化合物 a 、卤代烃: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原子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b 、烃的含氧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含氧原子的官能团 所取代而形成的化合物 4)常见的官能团 *

2 5)官能团和根(离子)、基的区别* a、基与官能团 基:有机物分子里含有的原子或原子团。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 两者的关系:“官能团”属于“基”, 但“基”不一定是“官能团”。 b、基与根 电中性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有机化合物无机化合物 9 10 6)常见有机物的主要类别、官能团和代表物质*

3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 一、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1、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能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碳碳之间的结 合方式有单键、双键或三键;多个碳原子之间可以相互形成长短不一 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也可以相互结合,所以有机物结构复杂, 数量庞大。 2、单键——甲烷的分子结构 CH 4分子中1个碳原子与4个氢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构成以碳原子为 中心、4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的正四面体结构 甲烷的电子式 甲烷的结构式 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 在甲烷分子中,4个碳氢键是等同的,碳原子的4个价键之间的夹角(键 角)彼此相等,都是109°28′。4个碳氢键的键长都是1.09×10-10 m 。 经测定,C —H 键的键能是413.4 kJ·mol -1 3、不饱和键 1)不饱和键:未与其他原子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常见有双键、三键 2)不饱和度:与烷烃相比,碳原子缺少碳氢单键的程度也可理解为 缺氢程度 3)不饱和度(Ω)计算* a 、烃C x H y 的不饱和度的计算 2y 2x 2-+= Ω 与碳原子以单键直连的卤族原子或无碳基视为氢原子

高中化学必修一笔记整理精华版

第1章认识化学学科 第1节认识化学科学 一、化学的含义和特征 1、化学的含义: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 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 2、特征:认识分子和制造分子。 3、物质的变化分为两种: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二、化学的形成和发展 1661年,英国,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的概念,标志着近代化学诞生。 1771年,法国,拉瓦锡建立燃烧现象的氧化学说。 1803年,英国,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 1869年,俄国,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及物质的关系 1、元素的存在状态: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元素在物质中以游离态和 化合态两种形式存在,在这两种状态下,分别形成单质和化合物。 2、研究物质的顺序:金属非金属→氢化物 ↓↓ 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 碱含氧酸 ↓↓

盐 盐 3 、氧化物的酸碱性: 第1章 认识化学学科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一、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观察、实验、分类、比较等方法。 (一)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金属,熔点为97.8℃,沸点为882.9℃,密度为0.973。 2、化学性质: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还原性极强。 (1)及非金属反应:①4222O ②222O 2 ③222 ④2 2S (2)及水反应:22H 222↑现象:浮:浮在水面上;熔:融化成一个小球; 游:四处游动;响:发出咝咝响声;红:试液变红。 (3)及酸反应:2222↑ (4)及盐反应:①22H 24()2↓242↑ 点燃 点燃 点燃

②66H 2232()3↓+63H 2↑ ③44(熔融状)高温4 (5)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2 O 2?? →?O H 2 ???→?O H CO 2 2 ,23·10H 2??→?风化23 4222O → 222 → 29H 2223·10H 2O → 23·10H 2风化23+10H 2O↑ 3、的保存:钠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4、的用途:钠和钾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高压钠灯;金属冶炼。 (二)2O 的性质 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不可燃。 2、化学性质: (1)及水反应:222 (2)及酸反应:2222O (3)及非金属反应:2223 3、2O 的用途:制,23 (三)2O 2的性质 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2、化学性质: (1)及水反应:22O 2+2H 242↑(放出大量的热) (2)及非金属反应:22O 2+222232↑(放出大量的热) (3)及酸反应:22O 2+442H 22↑ 3、2O 2的用途:作供氧剂、漂白剂、强氧化剂 【向溶液中通入2气体至过量】:无明显现象,加热溶液后生成气体。 222322↑ → 23加热2322↑

2015高考状元笔记-高中化学口诀完全版

高中化学口诀完全版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固体需匙或纸槽, 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 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 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 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 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 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 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固体需匙或纸槽:意思是说在向试管里装固体时,为了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试管壁上,可试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滑落到底部。 2、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这句的意思是说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移液管(有时也可以用滴定管),在读数时,应该使视线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点的切线处于同一平面上。否则,如果仰视则结果偏低,俯视则结果偏高。 4、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玻棒"指玻璃棒。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 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 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 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 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 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4、取码需用镊子夹: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 5、先大后小记心间:意思是说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夹质量大的砝码,然后在夹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再移动游码)。 6、药品不能直接放:意思是说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联想:可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被称量的药品放在纸片上,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表面皿或烧杯里称量)。 7、称量完毕要复原:意思是说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使天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三、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 滤纸漏斗角一样。

高考状元笔记完美整理版_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

高考化学状元随身看手册: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 一、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固体需匙或纸槽, 手贴标签再倾倒。 读数要与切面平, 仰视偏低俯视高。 试纸测液先剪小, 玻棒沾液测最好。 试纸测气先湿润, 粘在棒上向气靠。 酒灯加热用外燃, 三分之二为界限。 硫酸入水搅不停, 慢慢注入防沸溅。 实验先查气密性, 隔网加热杯和瓶。 排水集气完毕后, 先撤导管后移灯。 解释:

1、固体需匙或纸槽:意思是说在向试管里装固体时,为了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试管壁上,可试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的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让药品全部滑落到底部。 2、手贴标签再倾倒:意思是说取液体药品时应将瓶上的标签贴着手心后再倾倒(以免倒完药品后,残留在瓶口的药液流下来腐蚀标签)。 3、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这句的意思是说取一定量的液体时,可用量筒或移液管(有时也可以用滴定管),在读数时,应该使视线刻度与液体凹面最低点的切线处于同一平面上。否则,如果仰视则结果偏低,俯视则结果偏高。 4、试纸测液先剪小,玻棒沾液测最好:“玻棒”指玻璃棒。意思是说在用试纸检验溶液的性质时,最好先将试纸剪下一小块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沾有待测液的玻璃棒点试纸的中部,试纸就会被湿润,观察是否改变颜色,由此就可以判断溶液的性质。 二、托盘天平的使用 螺丝游码刻度尺, 指针标尺有托盘。 调节螺丝达平衡, 物码分居左右边。 取码需用镊子夹, 先大后小记心间。 药品不能直接放, 称量完毕要复原。 解释:

1、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标尺有托盘:这两句说了组成托盘天平的主要部件:(调节零点的)螺丝、游码、刻度尺、指针、托盘(分左右两个)。 2、调节螺丝达平衡:意思是说称量前应首先检查天平是否处于平衡状态。若不平衡,应调节螺丝使之平衡。 3、物码分居左右边:“物”指被称量的物质;“码”指天平的砝码。意思是说被称量物要放在左盘中,砝码要放在右盘中。 4、取码需用镊子夹:这句的意思是说取砝码时,切不可用手拿取,而必须用镊子夹取。 5、先大后小记心间:意思是说在添加砝码时,应先夹质量大的砝码,然后在夹质量小的砝码(最后再移动游码)。 6、药品不能直接放:意思是说被称量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联想:可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大小相同的纸片,然后把被称量的药品放在纸片上,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表面皿或烧杯里称量)。 7、称量完毕要复原:意思是说称量完毕后,应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把游码移回零处,使天平恢复原来的状态。 三、过滤操作实验 斗架烧杯玻璃棒, 滤纸漏斗角一样。 过滤之前要静置, 三靠两低不要忘。 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