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扶老人被讹的事例及原因、措施分析

扶老人被讹的事例及原因、措施分析

扶老人被讹的事例及原因、措施分析
扶老人被讹的事例及原因、措施分析

事例

1.25日晚,在杭州景点卖红薯的一位八旬老人忽然倒地,两位年轻女孩立刻上前嘘寒问暖,给老人捂手捂脚。旁边饭店的师傅送来了热水。为了让老人早点回家,大家还买光了他的几十个红薯。一位曾担心女孩被讹诈的路人,拍下事件全过程并发到了微博上。(11月28日新华网)

杭州卖红薯八旬老人路边晕倒好心路人上前帮助,这一举动似乎让人情味随着天气般越发冰冷的社会忽然有了一股暖意,可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好心人”在做善举之时被一位路人拿出了手机拍了起来,被问起原由,拍照的人说,如果发生类似四川达州三名儿童与老人的事情,可以给女孩留个证据。

2.老人闹市跌倒无人敢扶1小时死亡 2013年1月4日清晨,68岁的海口市民杨先生跟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白龙北路菜市场买菜。令人想不到的是,杨先生半路突然摔倒,由于腿脚不是很好,没有立即起身。尽管有人围观,但没有人站出来扶他一把,在旁人冷漠的围观中,杨先生一直趴在地上,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一个小时后死亡

3.在杭州景点卖红薯的一位八旬老人忽然倒地,两位年轻女孩立刻上前嘘寒问暖,给老人捂手捂脚。旁边饭店的师傅送来了热水。为了让老人早点回家,大家还买光了他的几十个红薯

4.11月27日,长沙市开福区稻谷仓巷一名80多岁的老人路边摔倒后,热心市民纷纷上前搀扶,并将老人送回家。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要不要扶摔倒的老人,我觉得这几个人的举动让我觉得很感动,他们扶起的不单单是老人,更是人与人的信任和对社会道德的信心,他们在用实际行动温暖社会。谁都会有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热心的好人。

做法

1.“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质。只是,近几年频发的好心人一不小心便被“讹”事件,着实让人感到寒心不已。假借摔倒骗取他人同情,这是道德败坏的表现,不仅损害他人利益,更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这也正是导致路人帮女孩拍照留证据“尴尬”一幕发生的主要原因。做好事是在何时悄然与“留证据”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留证据”,当事者是不是缺乏了一种安全感呢?不可否认,“留证据”正是当今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的真实体现!找回信任,找回温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道德品质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才是强化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2.公权力机构能否秉持公正和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成熟与否

公权力机构不能明辨是非,伸张公正。在彭宇案等事件中,有些司法机关的判决传递出的信息是,做好事不但惹麻烦而且要受惩罚,这就进一步打击了人们的善心、善念。某些“老太太”的行为,说实话本来没有什么令人畏惧的力量,但是一旦公权力不辨是非,就成了帮凶,放大了不良影响

3.昨天举行的北京论坛(2011)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暴红网络的“校长撑腰体”,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表示,吴志攀副校长的表态非常好,北大学生扶跌倒老人如遭讹诈,北大一定支持,“北大有法学专家,也可以募捐来救助,还可以从舆论上来支持”。9月21日,北京大学各院系及行业校友会负责人座谈会上,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在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时,表示“如果中间发生风险,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

社会丑恶现象应多谴责

周其凤表示,社会丑恶现象从古到今一直存在,媒体应该多宣传好人好事,同时谴责恶行。

他认为,社会还是美好的,好人占绝大多数,“我对这个社会是乐观的。”

周其凤说,要改变这种风气,媒体有一定的责任,对大量的好人好事,媒体关注不够,比见人跌到不救更丑恶的现象比如杀人抢窃,利用霸权侵犯别人利益等行为,大家谴责得反而没那么多。周其凤主张,媒体有责任多宣传好人好事,对坏事要进行谴责。

舆论在此次事件中也保持了较大的理性和冷静。这件新闻如同以往类似新闻一样,迅速传遍网络,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但是,此次舆论批评的对象也只是局限于这个摔倒老人身上,并没有大而化之,像以往那样给整个摔倒老人群体贴上“诬陷者”的标签。舆论吸取了以前的经验,知道过度解读此事将会给脆弱的社会传递一种非常负面的暗示,

4.用保险制度扶起跌倒老人

11月27日,北京市民政局宣布,北京市将依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推出老年意外伤害保险项目,将来被保险老人在乘坐公共交通或逛公园等公共场所时,如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伤害,均可获得意外伤害保险赔付,最高可获20万元。

自2007年南京彭宇案之后集中爆发的一系列被救老人“讹人”事件,有着深层的社会原因,包括中国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长期的医疗保障欠账、公众对司法公正的严重焦虑等等。问题不能指望通过老人意外保险立竿见影地解决,更无须将保险的经济救济与公民救人的善心对立起来。金钱不能打捞社会的良知,但一个更有保障的社会能杜绝很多的“恶”。

这次的意外伤害保险是针对社会积弊的对症下药,通过保险协作化解了老人的个体财务风险。老年人本身收入较低,还常患有心血管、骨质疏松等疾病,一旦摔跤往往后果严重,治疗费用巨大。以四川省达州市老太诬陷三名儿童的案件来说,目前警方已然查清此案确为诬陷敲诈。但反过来说,此案中老太摔倒后的医疗费用高达2万,除去医保承担的1万元,剩下的1万元钱对于中西部地区,仍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诬陷救人者固然有违道德,也应受法律惩罚,但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仓廪足而知廉耻,如果能通过保险分摊个体医疗风险,避免老无所依的窘境,就可能避免很多的“恶”。

这次北京推出老年人意外保险,虽是按商业保险模式运作,但有明显的普惠公益性质,政府也做了兜底保障。

这一保险的年保险费只有17元,赔偿额却最高达20万元,费用远低于普通的商业意外险。此外,北京市还将用财政经费为约7万低保、“三无”等老人,购买这一保险,实现对于弱势人群的兜底保障。这是老年人在正常医疗保险之外的又一重保障。之前,上海2005年就推出与之类似的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银发无忧计划”,也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个正常的社会需要通过合理的社会机制,分摊个体风险。就救助老人、褒扬社会善行来说,既需要依法惩罚恶劣的敲诈诬陷行为,也需要通过政府、保险公司、个人的协作,筹措基金,编密社会保障网,化解老年人的生存风险。老年人群体以及家里有老人的家庭,都不妨将保险当做防范意外的可靠选项。

事实证明,保险制度能有效降低整个社会的紧张气氛。比如前些年,许多汽车都不上保险,发生事故后,双方车主常常用打架来“协商”赔付,而保险普及之后,再遇事故,大家都会心平气和地等待交警处理、保险公司“买单”。如果,老人意外伤害保险普及,各方或许都会少了不少后顾之忧,而老人跌伤后,也不用担心给家庭造成负担,“讹人”的新闻自然会大大减少。

5.所谓的公平责任原则,和无过错原则一样,也是双方都没错,学界论文中普遍认为,两者最大的区别是,判赔对象的行为与被损害人的损害有无因果关系。不过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更多时候,无过错原则是有规定适用情形的,而那些法律没规定使用无过错原则的情况,就统统归公平原则来管了。法官往往出于法庭调查的惰性而选择公平责任原则。不难明白不做

系统的司法实践改进,扶老人依然无解 6.法律制度

扶老人过马路反被讹的一点思考

山东师范大学 本科非学问课程考查答卷

针对扶老人过马路反被讹现象的一点思考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很注重对德育的教育,什么尊师重道,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等等,都是注重德育的表现。 良好的德育教育古代就已经开始,例如曾子杀猪就是要教会孩子诚信的重要性。当代社会,我们的教育依然注重德语的发展,以前学校里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可以看出教育对其重视,而“德”排在了第一位,足以见得其重要性! 可是,在现在这个社会,又不乏失徳之事,我个人觉得最近最为严重,话题最热的可以算是扶老人过马路的问题了。针对这些问题,足以见得现在这个社会的不正之风,缺乏德育之事,社会上不只是高素质人才,素质低下的人也还存在,或许还不在少数。 针对扶老人过马路反而被讹的问题,我觉得有一个老师说的很好,这是我去年去高联听四六级讲座的时候听到的,她说:“扶老人过马路的问题并不说明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想想他们年轻的时候生活的时代,吃不上穿不上,难免会喜欢赚些小便宜。”对于这位老师的话我还是比较赞同的。 眼下,国家在不断呼吁提高公民素质,要求每一个公民做到孝敬老人,与人和睦,积极构建人与人平等互利的和-谐社会,老人摔倒无人扶窒息身亡,到底是在拷问谁的道德和良知? 对于这种现象,主要是道德品质低下的老人讹诈的事情越来越多,人们都不敢去扶跌倒的老人,都怕会惹祸上身。于是选择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态度。进而才会出现老人跌倒,路人视而不见甚

至是是敬而远之的社会现象,追根揭底,这还是由于老人的一生并未受到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由此看出德育的重要性! 在我看来,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质比什么都来得重要,尤其是在小的时候,尤为重要,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要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学校的教育不能一味的只是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做人,做一个高素质的人!如果一个人非常有文化,但是却素质低下,岂不是更加可怕,就像是一句俗语说的: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 我觉得前几年山东省对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高中生。高中生活紧张,压力也比较大,难免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所以,进行德育的教育必不可少,这是其一;高中生很有可能成为会将来进入高等学府,将来胜任高等职位,具有一个良好的素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需要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这是其二。不过,在今年,实行了七年的基本能力考试取消,高中生又沦为只知道学习文化课的考试机器,感觉很是遗憾。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而思想教育的转变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要渗透德育教育,充分利用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对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学生,通过思想教育的灌输者----老师,对教育主体进行思想灌输。 在当今这个世风日下的大环境下,提高国民素质迫在眉睫!而提高国民素质的途径又是教育,每个人从小都要去学校接受教育,因此,学校的教育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接受良好的教育是新世纪生的我

政治时政:“老人倒地扶不扶”

政治时政:“老人倒地扶不扶” 时政热点是考研政治的的重点关注问题,为帮助大家更深入的理解相关问题,凯程考研辅导老师每天都为大家总结相关的时政热点问题,希望能对各位同学复习备考有帮助! 2015年8月24日,达州3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讹诈为“撞倒”的孩子获得5000元奖励。3名孩子扶老人后被指肇事并遭索赔。同时,两名办理该案件的民警获得了3000元钱的“搀扶老人奖正义奖”奖金。一个看似娱乐轻松的新闻却有这个社会无法言尽的叹息。面对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难题,相信这几个小学生给出了社会需要的正能量。与之相关的考研政治考点老师帮助同学们梳理一下。 (一)事件回顾 “扶不扶”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2013年11月15日,这个焦点是由达州市的3名小学生制造的。当日下午左右,3个小伙伴在楼下玩耍,看见有个婆婆在不远处摔倒,老人对孩子们说:‘小娃儿,把我扶起来一下嘛!’3人将老人扶起,老人抓住小孩的手,说自己被撞倒。 老人蒋某为证明自己系被撞倒,从诊所转到医院治疗。11月16日,出院后的太婆董某蒋某某被家人背着找到了江至云家,要求赔偿医药费,一直住了两天。11月19日,江先生和另外两名小孩的家长约着太婆的家人一起到达川区南外镇司法所进行调解。经过司法调解,双方达成口头协议,三名孩子承担7500元。双方在司法所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孩子家长最终被强行要走1100元。 “我们娃儿明明是做好事,结果还要赔钱,这样以后娃儿都不敢做好事了。”家长们决定报警。11月22日,达州警方调查后作出处理,蒋某系自己摔倒,蒋某及其子龚某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为此,给予蒋某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因年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同时对龚某给予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二)2016考研政治考点链接 这件事情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做好事的小学生的肯定,也对依法处理的警方给予赞许。这是道德与法律共同为构建和谐公共生活秩序的典范,也是社会主义公德得以传扬和延续的重要条件。 考研政治思修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锻炼高尚品格,第一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公共生活是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生活的秩序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生活质量,公共生活需要道德和法律来约束、协调。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其中老人倒地扶不扶就属于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这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在公共生活领域的体现,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基本要求。 道德更好的实现需要法律的支撑,法律的实施也需要道德水平的提高,因此用道德与法律的双重法宝治理这个问题,肯定宣扬扶老人的正能量主旋律例子,严惩为老不尊、恶意讹人的违法者,双管齐下共同还社会一片好人的蓝天。 凯程教育: 凯程考研成立于2005年,国内首家全日制集训机构考研,一直从事高端全日制辅导,由李

2018考研政治时政:“老人倒地扶不扶”

2018考研政治时政:“老人倒地扶不扶” 2015年8月24日,达州3名曾在2013年因扶老人被讹诈为“撞倒”的孩子获得5000元奖励。3名孩子扶老人后被指肇事并遭索赔。同时,两名办理该案件的民警获得了3000元 钱的“搀扶老人奖正义奖”奖金。一个看似娱乐轻松的新闻却有这个社会无法言尽的叹息。面对老人倒地扶不扶的难题,相信这几个小学生给出了社会需要的正能量。与之相关的考研政治考点老师帮助同学们梳理一下。 (一)事件回顾 “扶不扶”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2013年11月15日,这个焦点是由达州市的3名 小学生制造的。当日下午左右,3个小伙伴在楼下玩耍,看见有个婆婆在不远处摔倒,老人对孩子们说:‘小娃儿,把我扶起来一下嘛!’3人将老人扶起,老人抓住小孩的手,说自 己被撞倒。 老人蒋某为证明自己系被撞倒,从诊所转到医院治疗。11月16日,出院后的太婆董某蒋某某被家人背着找到了江至云家,要求赔偿医药费,一直住了两天。11月19日,江先生和另外两名小孩的家长约着太婆的家人一起到达川区南外镇司法所进行调解。经过司法调解,双方达成口头协议,三名孩子承担7500元。双方在司法所在调解不成的情况下,孩子家长最终被强行要走1100元。 “我们娃儿明明是做好事,结果还要赔钱,这样以后娃儿都不敢做好事了。”家长们决定报警。11月22日,达州警方调查后作出处理,蒋某系自己摔倒,蒋某及其子龚某的行为属于敲诈勒索。为此,给予蒋某行政拘留7日的处罚(因年满70周岁,依法决定不予执行),同时对龚某给予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处罚。 (二)2018考研政治考点链接 这件事情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做好事的小学生的肯定,也对依法处理的警方给予赞许。这是道德与法律共同为构建和谐公共生活秩序的典范,也是社会主义公德得以传扬和延续的重要条件。

对大学生扶老人被讹的思考

对大学生“扶老人被讹”的思考 数学与应用数学3班作者:康帆近年来,网上曝出了不少扶老人被讹事件,引起人们强烈关注和讨论。如此几番下来,扶老人反被讹现象好像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普遍状况和严峻问题,而路遇摔倒老人“扶不扶”仿佛也成了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道德与现实、情感与理性的两难选项。 2015年8月30日,河南开封暴雨,路面积水成河。一老人骑电动车涉水时突然倒地,在水中不停挣扎。多名路人上前围观后又退回。三分钟后,老人被几名路人拉起,却已死去。“扶老”值得思考。是谁杀死了这个河南老人?媒体评论说:不是积水,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积水本没有机会溺死老人;不是冷漠,三分钟后还是有人上前将老人扶了起来;是犹豫!是在“扶就负责”的恶例面前的权衡再三。越来越多的老人摔倒被讹诈的案例曝光,绝大多数做好事的人蒙受不白之冤。社会公德收到极大的侵害,人们在面对摔倒人员时,大多都首先要进行思想斗争,是扶还是不扶,甚至是对报警与否都存在争议,因为报警就留下了你在现场的证据,你就有可能要浪费时间出庭作证,答复各种质询。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有多远躲多远。某网曾发起“该不该扶摔倒在地老人”的投票,当时有13万网友参与。其中,有62.54%的网友选择了“绝对不会,怕惹麻烦”,有33.45%的网友认

为,“应该先理性判断,再作决定”,仅有4.01%表示“肯定应该扶老人”。这表明了此类事件已经让许多人寒心,甚至灰心。 老人需要的,只是毫不犹豫地冲上去,扶一把,可是,我们没有勇气,我们心理惧怕,惧怕老人反过来讹诈自己,这是现在当今社会公民普遍存在的心理。在我看来出现此类事件有几大原因:一是我国目前社会医疗保障能力较低和人民平均收入还处于一个较为低下的水平,普通老百姓目前还处于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第二是我国公民的素质和道德修养有待提升,所以我国必须加强国民思想道德的建设,综合提高公民的素养,切实落实中小学学生的教育,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个人修养的学生,时时刻刻给学生灌输社会正能量,希望能够有效的改善中国公民以后的道德素养。第三是我国没有有效的处理讹诈方面的问题,让有些不法分子有机可趁,破坏社会的稳定,伤害的每个公民的心,让人与人之间产生隔阂,这才频频出现大学生扶老人被讹诈的事件。我希望国家能够有效的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 我在此只可以抱希望于人的良心,希望我们能够坦诚的与他人交流,希望社会更加和谐、更加美好,希望社会不要在出现这样让人寒心的事件,不要在出现!

热点--老人摔倒讹人事件再起

老人摔倒讹人事件再起 ?热点概述 2013年6月15日,蒋婆婆在达州城区正南花园附近摔倒在地,造成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摔倒后,蒋婆婆抓住一9岁小孩的手。小孩称当时是赶过去搀扶老人,却被诬陷。蒋婆婆则介绍,是3个小孩子将自己撞倒的。因敲诈勒索,当地公安机关给予了蒋婆婆和儿子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与此同时,蒋婆婆的家人也在忙于接受媒体的采访,这一家人仍然坚称:老人是被孩子撞倒的。昨日,74岁的蒋婆婆面对电视台的采访,仍然说小孩将她撞倒。 ?相关评论 @中国各地近年来发生了多起摔倒老人无人扶或者被扶起后讹人的事件,均可从中看到6年前彭宇案的影子,“扶与不扶”成了一个充满经济与道德高风险的社会难题。是老人变

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老人为何讹人?又如何重新托起社会道德水平?1@讹人被拘,具有标志意义。这几天,全国各地记者络绎不绝赶赴四川达州采访双方当事人,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老太太“摔倒讹人”,而是因为当地警方对老太太和其儿子作出的行政拘留和罚款的决定。按照“中国好人网”的创办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谈方的说法,借摔倒而敲诈勒索者被行政拘留,此前还从未发生过,达州开了全国先河。2@放大“坏老太”,无助重拾道德。彭宇案一团雾水的时候,我们曾那样异口同声地咒骂“坏老太”;四川“讹人”事件真相未明的时候,我们还是那样异口同声地咒骂“坏老太”。好在这一回,是非基本板上钉钉,更是骂得其所。骂“坏老太”显然比赞“好小孩”更有价值:一来,舆论放大这种风险,等于帮所有私利主义袖手旁观打了个完美的圆场,自此以后,似乎不搀扶老人就是天经地义;二来,如果想象力再丰富一些,以后当个纯粹的看客也可以站上道德高地,可以在视而不见的同时居高临下痛斥他人不义。3 ?模拟题 当下老人摔倒讹人事件频发,对于这一现象你有何看法? ?参考解析 四川老人摔倒讹人事件一起,立即引起社会的巨大反响,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感,对社会的公德良序破坏性极大,加上媒体的蝴蝶效应,后果更是可想而知。这样的事件应该引起我们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如此反响巨大,就是因为它颠复了敬老助幼,见义勇为的中国传统美德。中国的传统道德,从小就教育我们要尊老爱幼,对人要善良宽容,被讹事件的频频发生,直接刺痛了人们的正义良知,伤害了坚持几千年的伦理道德。这种现象也是当下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一种畸形现象。 另一方面就是很多老年人丧失基本劳动能力,经济来源减少,生活无着落,没有儿女照顾,一旦发生跌倒,又缺乏有效的社会保障,至此也会有一部分老人才出此下策有了这样欺诈的行为。除此之外呢,还有一个因素是在历次的讹人事件中,即便被拆穿,讹人者也最多道歉了事,难以得到惩戒。这样的事情多了,阴影在公众心里必然会加剧。 因此我认为想要破除这一怪圈就需要我们要从构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下功夫。推出老年人的意外伤害保险,在发生跌倒、摔伤等意外事故,均可获得意外伤害保险赔付,对于低1来源:新浪网《摔倒老人讹人事件频发网友调侃是坏人变好了》 2来源:殴网《老人摔倒“讹人”如何理性围观?》 3来源:瓯网《老人摔倒“讹人”如何理性围观?》

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缺失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 自06年南京“彭宇案”以来,诸如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一直备受热议。“扶不起的老人”到底是道德缺失还是法律难题,今天就让我们雄辩论道,探其究竟。“道德缺失”是指在社会生活中道德规范约束力的失去或弱化,表现为相当一部分具有道德责任能力的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不遵守本该遵守的道德准则,丢失了最起码的道德良心的行为现象。基于本辩题“法律难题”是指应不应该把见义勇为纳入法律范围之内。我方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缺失不是法律难题理由有三。 第一,从受助者的角度讲,部分老人自身道德缺失导致“扶不起的老人”这一现象。被扶起的老人,我们不奢望他们重酬,但最起码的谢谢不应缺席。可是,纵观当今中国社会,老人摔倒的原因变得捉摸不定,碰瓷儿、讹诈、等以德报怨的现象比比皆是。“扶得起,伤不起”,老人摔倒诬赖救助者的事时有发生,让民众陷入了某种道德困惑。也正是这种道德困惑,导致了公众对“摔倒老人”并不买账。 第二,从施助者的角度讲,大众的社会责任感缺失导致“扶不起的老人”这一现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们扶起摔倒在地的老人本是一件平常的小事,可是如今面对跌倒在地的老人,我们犹豫了,大家宁可集体围观,也不出手相助,这样似乎自己伤害他人的嫌疑就不存在了。但是人的道德良知又体现在哪里?在众多路人围观,并不缺乏目击证人的情况下,那么多人都不敢出手相助,让人遗憾与反思。深究原因,正是由于众人道德践行的缺失啊! 第三,从第三方角度讲,媒体的职业道德缺失和社会的信任危机导致“扶不起的老人”这一现象。本应传播实时、准确信息的媒体,却为了高额利益大肆炒作,对彭宇案、许云鹤案的断章取义,矛头摇摆不定,导致人心惶惶,而社会信任危机则导致了更多看客的存在,媒体对老人讹诈的报道非但没有唤醒社会的道德与良知反而为人们不去扶摔倒的老人提供了借口,这都无疑助长了老人“扶不起”的现象。 虽然一个人的道德帮扶力量不足以走出“彭宇案”的阴影,也改变不了舆论取向,但是我们都有义务坚守道德底线,建设自己的灵魂家园。如果连扶老人这种举手之劳都要靠法律去维系,那我们这个社会将何去何从?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扶不起的老人”是道德缺失。

扶老人被讹的事例及原因、措施分析

事例 1.25日晚,在杭州景点卖红薯的一位八旬老人忽然倒地,两位年轻女孩立刻上前嘘寒问暖,给老人捂手捂脚。旁边饭店的师傅送来了热水。为了让老人早点回家,大家还买光了他的几十个红薯。一位曾担心女孩被讹诈的路人,拍下事件全过程并发到了微博上。(11月28日新华网) 杭州卖红薯八旬老人路边晕倒好心路人上前帮助,这一举动似乎让人情味随着天气般越发冰冷的社会忽然有了一股暖意,可是尴尬的一幕出现了,“好心人”在做善举之时被一位路人拿出了手机拍了起来,被问起原由,拍照的人说,如果发生类似四川达州三名儿童与老人的事情,可以给女孩留个证据。 2.老人闹市跌倒无人敢扶1小时死亡 2013年1月4日清晨,68岁的海口市民杨先生跟往常一样骑着自行车去白龙北路菜市场买菜。令人想不到的是,杨先生半路突然摔倒,由于腿脚不是很好,没有立即起身。尽管有人围观,但没有人站出来扶他一把,在旁人冷漠的围观中,杨先生一直趴在地上,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一个小时后死亡 3.在杭州景点卖红薯的一位八旬老人忽然倒地,两位年轻女孩立刻上前嘘寒问暖,给老人捂手捂脚。旁边饭店的师傅送来了热水。为了让老人早点回家,大家还买光了他的几十个红薯 4.11月27日,长沙市开福区稻谷仓巷一名80多岁的老人路边摔倒后,热心市民纷纷上前搀扶,并将老人送回家。现在大家都在讨论要不要扶摔倒的老人,我觉得这几个人的举动让我觉得很感动,他们扶起的不单单是老人,更是人与人的信任和对社会道德的信心,他们在用实际行动温暖社会。谁都会有老的时候,我们需要这样热心的好人。 做法 1.“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应该继承和发扬的优良品质。只是,近几年频发的好心人一不小心便被“讹”事件,着实让人感到寒心不已。假借摔倒骗取他人同情,这是道德败坏的表现,不仅损害他人利益,更影响了整个社会风气。这也正是导致路人帮女孩拍照留证据“尴尬”一幕发生的主要原因。做好事是在何时悄然与“留证据”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不留证据”,当事者是不是缺乏了一种安全感呢?不可否认,“留证据”正是当今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的真实体现!找回信任,找回温暖,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视道德品质教育,提升国民素质,才是强化我们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当务之急和重中之重。 2.公权力机构能否秉持公正和社会成员的公民意识成熟与否 公权力机构不能明辨是非,伸张公正。在彭宇案等事件中,有些司法机关的判决传递出的信息是,做好事不但惹麻烦而且要受惩罚,这就进一步打击了人们的善心、善念。某些“老太太”的行为,说实话本来没有什么令人畏惧的力量,但是一旦公权力不辨是非,就成了帮凶,放大了不良影响 3.昨天举行的北京论坛(2011)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暴红网络的“校长撑腰体”,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表示,吴志攀副校长的表态非常好,北大学生扶跌倒老人如遭讹诈,北大一定支持,“北大有法学专家,也可以募捐来救助,还可以从舆论上来支持”。9月21日,北京大学各院系及行业校友会负责人座谈会上,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在鼓励校友讲诚信、做好事、做有道德的公民时,表示“如果中间发生风险,比如扶起摔倒的老人被起诉,北大无偿提供法律支持,如果败诉要赔偿,北大出20万,多出的由校友募集支持。” 社会丑恶现象应多谴责 周其凤表示,社会丑恶现象从古到今一直存在,媒体应该多宣传好人好事,同时谴责恶行。

解析“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

解析“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 2015年9月发生的“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迅速成为舆论热点事件。新闻媒体在舆论引导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新闻媒体如何能去除“标签”,客观报道此类事件,如何能在事件舆论走向中起到积极引导作用,才是研究此事件的真正意义所在。本文将探讨在此类报道中新闻媒体应如何客观报道并起到积极引导舆论的作用。 标签:“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媒体报道;舆论 1.“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过程回顾 2015年9月8日晚上9点06分,新浪微博用户“袁大宸”发布微博称其搀扶一摔倒的老太太后被讹,由于事出监控死角,袁宸在网上寻找现场目击者。由此,媒体介入报道,拉开了“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的序幕。 2.“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舆论表现 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淮南师范学院袁大宸”发出两个投票调查。截至10月7日晚,“学生与摔倒老人你相信谁”的投票共14106人次参与,“相信学生”的投票者共有11571人,占总选择人数的82%;而选择“相信老人”的仅有317人,仅占2.2%;另“相信法律”的2225人,占比15.8%。可以看出,大多数网民支持“女大学生”。事件在发生巨大反转后,并没有按照之前的“成都女司机”那样的情况发展,公众并没有随着事件的转折而纷纷偏向“老人”。 3.从框架理论解析媒体报道“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 针对本次“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笔者在百度新闻搜索引擎中输入“淮南大学生扶老人”关键词,共找到相关新闻565篇。在对标题进行筛选后共得出71篇有效新闻,其中评论占9篇(如表所示)。 笔者将新闻标题框架共分为五类,其中事实陈述框架占到83%,共59篇。事实陈述框架是媒体按照事件本身逻辑来诠释事件。此次事件至今进行事实陈述框架的比例最高,这与事件尚未有所定论有很大关系。在事实未清的情况下,追寻真相是媒体和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从“淮南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新闻标题可看出,媒介审判的意味仍很强烈。“撞”和“被赖”都表现出媒介审判的意味,“撞”字表现出女生为肇事者,“被赖”一词表现出老太太有意诬赖女大学生。“撞”与“被赖”之类带有媒介审判意味词语容易影响公众的态度,使公众在潜意识状态下接受这些信息,并将其认定正确。在事件舆论的发展进程中,公众态度又会影响事件走向,影响事件发展。 4.去除“扶不扶”报道中负面影响的途径

从跌倒的老人该不该扶看一种社会现象

从跌倒的老人该不该扶看一种社会现象 关于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的问题,多年来在众多媒体和民间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从道德层面来讲,大多数人认为应该扶。大众口中的“扶”,当然是从广义上来讲的,包括上前关心询问,提供必要的帮助。 正是因为大多数人认为应该要扶,所以扶了是正常的,(如果没有由此引发其它后果)当事人认为是小事一桩,也不被媒体和大众所关注,相信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着。 跌倒的老人没人去扶才被人看到拍到放到网上,引起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和讨论。再加上有些做了好事(不仅是扶老人)反被讹的事情的发生,更多的是激起大众对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担忧。 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摔倒的老人没人扶,大多不一定单纯是人性冷漠,而是对事件发展不可预知性影响人的行动,而社会环境和风气直接影响事件的发展。 当遇到老人跌倒的事情发生的时候,大多数人会下意识衡量一下付出代价和产生后果,当事件发展具有不可预知性的时候(跌倒的老人更增加了事件的不可预知性),就会选择回避。 正是因为事件结果的不可预知性,导致普通大众、现场路人、事件当时人对事件的看法、行为及事件的最终结果并不尽相同,甚至完全相反的效果。 从下面的故事中可受到到一些启发。 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子走在马路上,低头看着手机,两只耳朵还插着耳机。这时一辆小汽车迎面疾驰而来,眼看就要撞上.......。 故事发展之一 危机之时,走在后面的小伙急忙上前拉了女子一把,小汽车从女子身旁呼啸而过。一辆车祸避免了,女子从惊吓中回过神来,对拉他小伙礼貌地说了声谢谢,转身离开了。 这样的事情或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但不会被人所知。小伙觉得自己只是顺手拉了一把,女人也没有觉得欠了小伙一个多大的人情。但一场车祸(也许小伙不拉也只是一场虚惊)确确实实避免了。 故事发展之二 危机之时,走在后面的小伙急忙上前拉了女子一把,因小伙情急之下用力过猛,女子摔倒在路旁,车子从女子身旁呼啸而过,一辆车祸避免了。惊吓中女子爬起来,看了一眼有点猥琐的小伙,’啪’的一下,打了小伙一耳光,厉声骂道:“流氓,拉我干什么?”,小伙委屈道:“我看你要被车撞了,才拉了你一把”。女子怒气未消“要你管,我自己不会躲开吗?”,说完弹了弹身上的灰,转身离去。 这样的故事也会时有发生,车祸是避免了,小伙受了一肚子委屈,大众对小伙的行为表示肯定,纷纷指责女子太不近人情,女子也感到冤枉:“我知道车来了,他不拉我也会躲开的”。谁知道呢,但车祸的确没有发生。 故事发展之三 离她不远处走在后面的小伙下意识急忙躲开,’碰’的一声,女人被撞到了,只见车轮从女人的一条腿上压过,鲜血直流。小伙被眼前的一幕吓坏了,心里想到“幸好我躲得及时”。来到单位,惊魂未定的小伙,绘声绘色的给同事讲了刚才在路上所发生的惊险一幕,末了还再三提醒同事们在马路上行走,千万要当心。。。。。 惨剧发生了,媒体纷纷报道,引起一场关于人性的大讨论,很多人谴责小伙大冷漠。小伙也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不已。你能完全说他冷漠吗?他是因为被发生在眼前的一幕吓懵了,他不也是提醒同事们要当心吗?

“扶老人险”作文评讲

“扶老人险”作文评讲 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 近日,支付宝推出了一款名为“扶老人险”的新险种。用户只需要支付3元保费,在一年期间内因“扶老人”而对簿公堂最高可获赔2万元诉讼费,并得到全年法律咨询服务。 “扶老人险”的推出迅速引发网民热议,有人点赞,认为“扶老人险”是在用商业的形式助推道德形成风尚;也有人质疑,道德问题怎么能用钱来解决?“扶老人险”推出后,对重塑社会信任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秀作文】 1、“扶老人险”买为上 近日,支付宝上线扶老人险,一时销量爆增,这一现象再次戳到社会之痛。一些老人愤懑不已,认为是对其诚信的质疑;而不少年轻人予以肯定,认为这能解除好心扶人反被讹的后顾 之忧。 在我看来,买“扶老人险”不失为上策。有人将之视为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表现,质疑当一个社会将扶老人看作一种风险并为之设立保障机制时,这个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将随之瓦解。然而我们更需要看到的,是多例好心扶老人却被讹钱、声名俱毁的事实,当陶翁笔下的桃花源不复存在,我们更应解决问题而非怀古伤今。“扶老人险”的出台正是一项措施。 在这一行为中,“买”是对后顾之忧的保障,“扶”却是80、90后们爱心与善意的体现。他们没有因多次被讹的反面教训退缩,从此对摔倒的老人熟视无睹,而是坚持怀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的善心,这本便可贵。试问,你是愿看见无人购买“扶老人险”同时老人无人搀扶,还是买了保险的青年救助老人时毫不犹豫?我们生活的时代有其特殊性,当无数人在失去信仰时,购买保险一举不过是黑暗面下无奈的妥协,但究其本质是为救人一命,无论过程如何,却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我更愿相信,“扶老人险”更像是沟通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当越来越多的人自愿扶起老人,当愈发少的老人以此骗钱,社会的天平又会再次向善倾斜,而“扶老人险”亦会淡出历史的舞台。 战国时期,孔斌赞鲁仲为天下高士,安厘王不赞同,说鲁仲老强迫自己做些不情愿做的好事,表里不一。孔斌则反驳:“作之不止,乃成君子。”坏人做了千件好事,也能变成好人。所以,何必考虑买保险的目的是利己还是利他呢?能救奄奄一息的老人一命本就值得推崇。蒙田的《随笔集》中也曾谈到:“人最伟大的事是做自己的主人。”或许我们会被世事左右,但坚定“扶”之信念,便是自己行为的主宰者。俗话又说:“擒贼先擒王”,当这个社会中扶老人是重要的“王”时,思想道德建设这一“贼”可以退居其次。这不代表它不重要,而是解决好心被讹、老人不扶问题后,它也会迎刃而解。 买者,是为善行做作保障,免除后顾之忧;扶者,是为善心点烛火,宏扬社会正能量。我们呼唤信仰回归,也需要制度作基石。“扶老人险”,还是买为上。 2、让爱心多一份保障 近日支付宝的“扶老人险”上线仅三天就获大量订单,引起社会热议,保险该不该买?我认为该买。 投保人中九成以上为年轻人,反映出他们的普遍心理,这一群体勇于尝试新事物又对社会有着自己的思考。 买扶老人险的动机源头是什么?是愿意去扶老人。如果根本没有扶老人的意愿,又何必买保险。所以,这一举动正反映了有那么多年轻人愿意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愿意在老人遇困时伸出援手。买了一份“扶老人险”,也就有了这样一份献出爱心与关怀的准备。 保险是一份保障,为了解决后顾之忧。近年来频频曝出的“好心扶老人反被讹”的事件令许多人在做好事时免不了犹豫与顾虑。一些老人认为年轻人买扶老人险的事让自己受到

议论文论据扶老人,也要扶人心

议论文论据:扶老人,也要扶人心扶老人,更要扶的是我们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尊老敬老、孝顺长辈的道德传承,最终扶的是每一个总有一天要老去的我们自己 没有监控视频的地方绝不能扶老人?不事先请好几个路人作证就不敢帮老人呼叫120?这些看似荒唐的举动,却在近几年的社会上频频出现。“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这个话题自南京彭宇案首次闯进舆论场以来,每一次媒体对类似事件的报道,都会挑动公众敏感的道德神经。 就扶不扶老人而言,每次公共政策的选择,其背后都有肇始于一个社会人心变化的影子。 显而易见的影响是,在历次事件中一旦个别案例酿成了舆论事件,那些铺天盖地先入为主的支持或指责,会给政府依法行政、法院独立审判形成巨大的舆论压力。行走在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的平衡木上,结果更容易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越来越倒向声音更大的那一方。 但影响更为深远的是,对老年人形象的妖魔化,给每个人是否已为老龄化社会做好社会心理上的准

备打下了一个问号。有分析报告指出,XX年中国老年人口已超2亿,2025年将达3亿,诸如“倒地老人要不要扶”之类在年轻群体与老年群体之间发生的争论,未来必将更多地出现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届时,这将不再仅仅是一道是非题,更是每个家庭都可能面临的现实困境,与你我都相关。因此,以什么样的社会心理面对这个未来,将影响这个国家在老龄化社会里的公共政策走向。 “老人倒地没人扶”和“扶了老人反被讹”的确都是社会生活中发生的真实,但应该清醒,我们之所以常常说“人咬狗”抓人眼球,正是因为“狗咬人”才是社会中更为普遍的真相。在2亿多老人的中国社会里,碰瓷讹诈才几个?可是,在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舆论场中,活跃的几乎都是年轻群体,老年人大多因为对技术的陌生而在其中完全失语。如此环境下,不光是“扶不扶老人”,在广场舞等热门话题上,竟然出现“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坏人变老了”这样哗众取宠的偏颇声音。 都说是“前人种树,后人纳凉”,中国能创造出今天的繁荣,与正在逐渐老去的这一代人的艰苦奋斗密不可分。但老年人在一个社会总是处于相对弱

思修论文: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调查报告记录

思修论文: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问题调查报告记录

————————————————————————————————作者:————————————————————————————————日期:

老人摔倒要不要扶问题 调查报告 学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年级:工程院2013级 姓名:某某某 学号: 2220133754574545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老人摔倒扶不扶的问题屡屡登头条,成为群众热议的话题,坏人变老了,道德滑坡等论调也不断出现。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老人摔倒到底该不该去扶呢?去扶了,可能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麻烦,被诬陷告到法院甚至要还背负巨额赔偿。近几年南京的“彭宇”案和河南郑州的“李凯强”案扶老人被讹而赔光家底的事件已经向大家暴露了这个问题。如果不扶,我们可能会换得一个清静,不会招惹上任何麻烦。但是我们失去了什么呢?我们失去的是良心。可能就在那一霎那间,一个人的生命就消逝了。如果不去扶,我们虽然得到了生活的平静,却换来了道德的丢失。与之相对的负责案件调查的公安部门在哪,为何许多的事件都得不到一个最终的结果。如果任由事态延续下去,公安部门将丧失基本的权威和群众的信任;好人的权益也将一再被侵犯;更甚者,社会的道德建设将面临危机,法律的尊严也将受到损害,何谈全民守法。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当代

大学生,我们该怎么做。 二、典型案例 1、2016年5月一则小学生撞老人扶起的新闻引起网友的关注,网友纷纷为小学生敢于认错的行为点赞。老人摔倒到底扶不扶,这是个持久的话题,这话题到如今也有着巨大的争议。5月24日,白云区同心小学的四个学生做出了他们的选择。当日下午4时许,放学后的付译与三位同学一起回家时不小心将84岁的丘阿婆撞倒,4学生赶紧道歉并将老人扶了起来,并陪同老人接回放学的孙女并送回家。 对于这种勇于承担错误的行为,跌倒受伤的丘阿婆并没有怪罪他们,反而安慰他们说自己有医保,他们不用担责。连续两日,丘阿婆还奔波于学校和报社之间,希望学校和报社表彰这种行为 2、南京彭宇案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 3、天津许云鹤案,又称天津翻版“彭宇案”. 2010年8月16日,天津市车主许云鹤因搀扶违章爬马路护栏摔

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的思考(讲稿)

PPT1、PPT2:大家好,我是来自劳保0901班的梁凯舒,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小组的。我们组要带来的是关于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的一些思考。在开始之前,请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组的成员,他们是崔贝贝、杨琛、娄金琼、吴洁清以及我。 PPT3:接下来,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小组的分工。在完成这次展示的准备过程中,我们主要分为讨论、资料搜集、PPT制作这三个部分,在每一部分我们都进行了相应的分工。首先…其次…最后的提问环节将由我们全体组员负责回答。 PPT4: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我想先请大家看一些前段时间在网络上流行的段子——撑腰体。撑腰体原话来自北大副校长吴志攀,经转载后迅速走红网络,并在网上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模仿改编热潮。 北大版: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跌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 北邮版:你是北邮人,看到老人跌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你就和他理论,要是你败诉了,这事校长保证,一个网民都讨论不了! 地大版:你是地大人,看到老人跌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人,地大校友办去帮你找温校友反映情况,要是败诉了,学校帮你找个金矿! PPT5:我想请大家来编一个中南财大版本,谁来说一下? 你是财大人,看到老人跌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财大法学院给你提供法律援助,工商学院给你联络围观证人,新闻学院给你提供舆论支持,要是败诉了,财经系的学院会替你赔偿,刑司学院会替你教育那老人......校团委党委还会给你加德育分! PPT6:乐于助人、尊老爱幼这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可是近年来频频出现八旬老人菜场摔倒无人敢扶窒息身亡、杭州学生帮扶老人被家长训斥等事件。我们在谴责公众的冷漠的同时也在反思,如果换成自己会不会立刻上前救助,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不去扶起跌倒的老人,于是我们小组对摔倒老人无人扶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一些整理和思考。 PPT7:我们的展示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PPT8:第一部分:为什么,我们主要是分析了典型事件和其后续影响。 PPT9:一系列老人摔倒无人扶事件的爆发要从南京彭宇案说起。2006年11月20日,一位徐老太在等公车时被撞倒摔成了骨折,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自己只是做好事将老人送至医院,而法院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判彭宇赔偿受害人损失共计45876.6元。 PPT10:彭宇案有两个争议焦点:一是一审法官以“主观推理”认为彭宇有责任。二是一审法官颠覆了民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本案证据不足,开庭三次,实际上,按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如果证据不足,就应该直接判决原告(老太太)败诉。而一审法官推理:“从常理上分析,其(彭宇)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的调查报告

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态度与行为不一致影响因素分析的 调查研究报告 摘要:“这么和你说吧,哥以前开的是大奔”;“人倒了还可以扶起来,人心倒了可就扶不起来了”。这是今年春晚小品《扶不扶》中两句流传最广的台词。第一句,点明结果;第二句,说明价值。在现实中,很多观众也表达了与小品中一样的困惑,如果真遇到摔倒的老人,我们到底扶还是不扶? 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因老人被撞倒而引发的纠纷,让好人做不起,做好事变成功到惹是生非的烦心事,甚至因此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困惑。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普遍的道德焦虑,也暴露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道德建设存在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老人跌倒扶不扶影响因素 一、导言 1.研究背景 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彭宇表示无辜。他说,当天早晨3辆公交车同时靠站,老太要判决结束后,彭宇一脸郁闷地站在法院门去

赶第3辆车,而自己从第2辆车的后门下来。“一下车,我就看到一位老太跌倒在地,赶忙去扶她了,不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也看到了,也主动过来扶老太。老太不停地说谢谢,后来大家一起将她送到医院。”彭宇继续说,接下来,事情就来了个180度大转弯,老太及其家属一口就咬定自己是“肇事者”。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 这可能是最早的我们或者是媒体关注的关于“老人跌倒扶不扶”最早的事件,而这个事件到现在已经衍生了许多版本如“天津许云鹤事件”、“江苏如皋殷红彬事件”、“北京朝阳区扶不起事件”等等。这些事件已经说明了“扶跌倒老人者反被讹诈”已经不单单是个别现象了,“不敢扶跌倒老人”也不是个别现象了。 看见老人摔倒了,扶,还是不扶?路上碰到需要救助的人,你会伸出援手吗?近年来发生的多起因老人被撞倒而引发的纠纷,让好人做不起,做好事变成功到惹是生非的烦心事,甚至因此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对于每一个有良知的人来说,这个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正越来越成为一个现实困惑。这一现象,不仅折射出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普遍的道德焦虑,也暴露出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道德建设存在的重大问题,这也是当今社会需要迫切解决的社会问题。 2.调查目的:研究社会热点问题,将触及人们道德敏感的话题进行理性分析,以此来引导人们对新闻媒体的报道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大家的盲目情绪遮蔽双眼,并鼓励人们积极思考,怎么

老人扶不扶调查报告

关于老年人“扶”和“不扶”问题的调查报告 13材一第五组 组长:王晶组员:孙美玲宋宪伟 马海涛蔡鹏飞摔倒老人该不该热心扶起,这个问题在几年前也许根本不算是个问题,因为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时候记事开始我们就被教育要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所能帮助的人,扶起摔倒老人这是一件根本不需要犹豫的小事。虽然近些年道德素质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速度,但是在这件事上还是没什么可犹豫的。 此次调查问卷,我们在进行了数据分析后,发现大多数人有过帮助陌生人的经历,但在是否会扶起摔倒老人这一题上,选择“毫不犹豫的扶起”这一选项的并没有那么多,更多的人选择“在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的前提下会扶起”或“直接不会”。在后续的数据统计中我们发现,“彭宇案”可以算的上是让人们从“毫不犹豫的扶起”到“在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的前提下扶起,打110或120”甚至是“不会扶起”的关键转折点。 1 毫不犹豫扶起老人,助人为乐是美德 2 先确定有人作证自己不是肇事者,再扶老人起来 3 装作没看见,尽快离开,免得给自己带来麻烦 4 通知询问他人 5 打110报警

说到彭宇案,那是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在南京市水西门广场一公交站台等83路车。人来人往中,老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鉴定后构成8级伤残,医药费花了不少。老太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老太告到法院索赔13万多元。鼓楼区法院一审宣判。法院认为,本案主要存在两个争议焦点:1.彭宇和老人是否相撞2.应赔偿的损失数额问题。 法院认为本次事故双方均无过错。按照公平的原则,当事人对受害人的损失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因此,判决彭宇给付受害人损失的40%,共45876.6元。彭宇对此表示不服。该事件被报道后在全国引起轩然大波,一时间人们纷纷就“扶”和“不扶”发生了激烈的讨论。08年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公丕祥在两会新闻中心就"司法公正"问题接受中外记者的集体采访时透露,南京彭宇案双方当事人在二审期间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且申请撤回上诉,最后案件以和解撤诉结案,且双方当事人对案件处理结果都表示满意。 事实的真相是当时彭宇在2006年11月发生的意外中,确实和徐寿兰发生了碰撞。但是当时相关处理人员的态度及媒体的夸大报道对该事件的方向产生了错误的引导。导致这场风波并没有很快平静下来。 11年的“天津许云鹤事件”和“大巴司机殷红彬事件”使得这场风波持续增强。人们对扶起摔倒老人越来越犹豫。到13年的“三小学生扶起老人反被污”事件使得风波打到一个新高度。 2013年6月15日:达州城区,蒋婆婆摔倒在地,大腿根部粉碎性骨折。婆婆摔倒后,手里死死抓住一位9岁小朋友的手。小朋友家人表示,孩子当时是去搀扶老人;蒋婆婆则称是3个小孩将自己撞倒。11月21日:家长报警警方以欺诈立案,其中一名小孩的家长江先生到南外镇派出所,以敲诈勒索为名报警。该派出所证实警方以欺诈立案。11月22日:3人作证婆婆及儿子被拘,达州市公安局达川区分局通过官方微博通报,蒋婆婆系自己摔倒,有3名目击证人证实。因敲诈勒索,公安机关给予了蒋婆婆和儿子行政拘留、罚款等处罚。不过,考虑到蒋婆婆已年过7旬,行政拘留依法不予执行。11月23日:要申请复议婆婆赌咒没骗人。老人仍坚称自己是被小孩撞倒的,她觉得自己被冤枉,甚至赌咒:“如果我说了假话骗人,我全家死绝。”面对公安机关的处理决定,老人一家表示不服,将申请复议。 扶起摔倒老人后一开始的指证也许是当时老人没有看清楚或想是什么别的原因,但是这位蒋老太在有证人作证的情况下依然不认错,态度强硬。尤其是她

扶老人被讹为话题的作文精选

扶老人被讹为话题的作文精选 扶老人被讹的事情让每个人开始思考老人倒地该不该扶的问题,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扶老人被讹作文,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扶老人被讹作文篇1 前几天,我从报道上看到:在武汉,有一位老爷爷摔倒,老人摔倒后聚集了不少围观路人。一位好心女子欲上前翻看老人是否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但被人"好心"劝阻。此后再无人上前施救,直至老人生命终结。 这是为何?按常理说一位八旬老人摔倒在地,应该有人把他从地上拉起,可是有些人怕重蹈覆辙,将老人扶起却被反咬一口。为此,我特意采访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爸爸和妈妈都一致认为:如果有人在场,就多找些人一起扶;如果老人年事已高,就拨打0,让医务人员来处理。 我认为:现如今的人生怕自己吃一点亏,扶起老人这样举手之劳的事都不肯做。就算被老人诬陷,但自己要相信,法律总会还自己一个清白。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传统美德,如果大家都各自打着小算盘,那这还算美德吗?想想看,如果有一位老人摔倒在你的面前,你伸伸手,一条生命就被你拯救,你转身离去,可能一条生命就会就此终结。 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这是传统的美德,应该赞扬。 扶老人被讹作文篇2 现在的人,总是担心一件件的事情,担心人品质的好与坏,这一切的担心是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造成的。 记得我有一次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在一次某公司的面试中,许多人看到了有一个老年人摔倒在地上,却一个个都装着没有看见,只有一个衣着朴素的年轻人上前扶起了老人,结果最终就是那位年轻人被录取了,原来那位老人就是该公司的董事长,而那场面试在老人摔倒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就是因为那个年轻人扶起了那位老人,老人就对年轻人产生了信任,缩短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