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国际儒学院让我开讲座,不过我讲的是道家,但是没关系,儒家道家和法家当时共生,所以讲哪家其实也都跟儒家连在一起。

道家老子其实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个看法不一样,史记记载孔子在33、34岁的时候到河南去见过老子。据说老子当时70多岁了,孔子对老子说了些什么,史记里没有记载,但是老子批评了孔子,史记里孔子的传记里说,老子说:你尽关注前人的肉体和骨头,而这些都已经朽了,肉体和骨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些物质的东西不可能是永恒的,老子希望孔子多注意前人的言论,言论是表达思想的,言论是无形的,实际上老子批评孔子你只注意有形的东西,不注意无形的东西,言论所表达的东西是无形的,而无形的东西恰恰是永恒的东西。在孔子回去的路上,孔子的学生就问孔子,你对老子什么印象?孔子说:老子是野兽?不是;他是一只鸟?也不是;他是一条鱼?也不是。他既不是陆地上奔跑的野兽,也不是天空中飞的鸟,也不是水中的鱼,那他是什么呢?他是条龙,龙是什么?龙什么都是,龙什么都不是。孔子接着说,野兽我能够挖个陷阱把它给抓住,鸟我能用箭把它射下来,鱼我能用钩子把它鈎上来,可是老子我没地方抓他,因为他是无形的。根据这段资料,可以看出老子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什么影响呢?无形。我想孔子此前可能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儒家其实注重文化,儒家用文化来治国安邦,但是从前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大概这次受到老子的影响,后来儒家对文化的注重开始从有形走向无形。关于儒家注重无形的文化,我上次给大家开的讲座已经讲过了。

实际上儒家跟道家是分不开的。有人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何以这么说?根据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应该说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儒家的时候,一定要研究道家,当然也要研究儒家的对立面法家。

在讲老子的思想的时候,我先简单的说一下老子其人,再简单的说两句老子的道德经。首先老子其人,老子到底是谁其实现在说不清楚。别说我们说不清楚,就是两千多年前,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不出来了。我估计他离老子也就是三、四百年,我们现在已经几千年了,司马迁那时候都说不清楚了。但是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他有一种使命感,他觉得他有责任把一些能搜集到的重要文化信息,都应该传递给后人。所以他还是尽量搜集老子的信息。他在老子的列传里列举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根据当时的传说记载下来的,大概是司马迁在当时许许多多关于老子的传说中选择了三个比较可信的,并按照他认为的重要顺序一一记载下来。第一个,李耳,字聃,楚国人,苦县厉乡,(也有人念濑乡)。有人说是现在的安徽亳州市涡阳,有人说是河南周口市鹿邑县。结果安徽河南死争,双方都到北京来自找学者,和找政治靠山。河南发动河南籍的学者为河南说话,安徽发动安徽籍的学者为安徽说话。双方都还到海外去拉赞助,双方都在争夺旅游资源嘛。这是司马迁列举的第一个人。也有人说李耳并不是这两个字,李耳是他的小名狸儿的谐音,狸儿即小老虎。就像我们过去在农村,什么阿牛、小凤、小燕子。也有人说他姓老,名聃。有没有姓老的啊?在春秋时代还真有姓老的家族。有人说他姓聃,春秋时代姓聃的家族也有。叫老聃,就像我们现在叫老王、老张。是否如此今天说不清楚了。

第二个司马迁列举的是什么人呢?据说楚国有一个隐者,人称老莱子。这个人也不是做官的,就是民间的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有学问,特别有见解,那时候读书人少,有见解的人呢不多,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十里八乡我估计都传遍了。所以有很多传说,但是司马迁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记载,就是说楚国有一个人叫做老莱子,很有学问很有见解,这就是第二个人老莱子,他到底是哪儿人呢,司马迁没有记载。司马迁列举的第三个人物是

谁呢?李耳是春秋时代,老莱子也是春秋时代,接着往下战国时代,在战国时代据说有一天秦献公接到通报,周朝太史儋求见,太史是他的姓,也是职业,中国古代经常把职业当姓,像司马就是喂马、西门就是看西门的,东门看东门的,还有姓卜的,大概是从事占卜之类,太史就是高级文秘,大概他们家的祖先世世代代都当高级文秘。那么太史儋求见,大概太史儋在当时名望很大,很有见解,到这里来了,然后秦献公马上接见,据说献了一本书给秦献公,说了一番话,大概的意思就是将来天下还要统一,有希望寄托在秦国的身上之意。将来你要统一天下你要有指导思想吧,那这本书我给你了,什么书呢?有传说是《道德经》,有人说他可能就是老子,司马迁也怀疑他可能就是老子,所以司马迁把它列在第三位。司马迁列举了这三位,因为老莱子的资料太少,所以学术界不太提起老莱子,多数提的是李耳,大概以为司马迁把他放在第一位,所以他的可靠性也是第一位的。只是学术界有人认为不应该是李耳,应该是太史儋,比如说原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侯外庐先生,他是李大钊的学生,参加革命比较早,是山西人,我们都叫他外老。他也是中国第一个翻译《资本论》的人。大家都知道郭大力,其实侯先生他翻译的是第一卷,后来看别人翻译的比他好,他主动放弃了,其实侯先生水平也非常高。侯先生他认为应该是太史儋而不是李耳。他的根据是思想水平高的应该排在思想水平低的后面,思想的发展都是这样,开始思想水平低,后来逐渐往高处发展。他认为儒家的思想水平不如道家的思想水平,道的理论比较抽象,道家的思辨水平比较强,所以好些人认为儒家应该在前头,春秋时代。我觉得侯先生的观念有点受黑格尔的影响,有点受西方哲学的影响,所以他是这么排列的,而且黑格尔承认老子是哲学家,说孔子不是哲学家。所以侯先生可能受了黑格尔影响。认为儒家的水平低,放在春秋时代,道家水平高,放在战国时代。他所说的到底有没有根据,暂时作为一种说法吧,但是多数学术界的人认为老聃就是老子,我觉得多数人认同是因为司马迁把它放在第一位,恐怕我们还是要尊重司马迁的看法。那么我们姑且说李耳是第一,李耳是他的名,聃是他的字,老聃是尊称,老聃在东周王朝当守藏史,守藏室地位高没有实权,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中央档案局局长、中央文献办公室主任这一类的官职。他的学问一定非常大,很有见解,但很没有权利。这个工作非常重要,管理文化、保存文化、整理文化。我推测他可能是这么样一个人,他不介入到统治者之间的争权夺利,你们之间的政治斗争我不介入,我就搞学术,根据高亨先生考证,老子这一生中流浪过三次,每次流浪都十几年。他为什么要出去流浪,就是因为东周内部发生内乱,这些贵族这些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老子的他不介入这些争权夺利,它的重要的职责就是保存图书,所以每当内战打起来,战火起来了,老子第一件事干嘛,抱着书就跑,赶快把牛车套上把书整理好,这是个非常大的工程,非常不容易,然后赶着牛赶着马赶紧跑,跑哪儿去了,那里没人去哪,哪安静去哪儿,那没有战争去哪儿。所以他到处流浪,他就是要保存这些图书,据说这一辈子流浪过三次,每次回来图书馆都没了,他都要重新盖房子,重新弄,所以非常不容易。据说这人到晚年80多岁,大概是对天下丧失信心了,骑着大青牛出了函谷关,那么函谷关在哪儿呢,河南灵宝市,这是咱们国家第二大黄金产地,是河南陕西山西三省的交界地带,在那里出了函谷关。函谷关的关尹,有人说老子到那儿要出关,天黑了,该关这一关口了不让走了,关尹就说你走之前总要留下点儿话吧,能不能把你的想法说一说?有一种说法当夜老子连夜就写起了道德经五千言,然后开关走人。还有一种说法是关尹把把他留在函谷关,留了三个月,专门给他弄了间房子,在那里写了三个月然,后就出关走了。去哪儿了呢?这个说法就特别多了,有一种说法是老子偷偷地回来了,去了洛阳附近有个老君山,到那儿去讲道去了。还有一种说法,去了陕西周至县,咱们现在的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先生,就是在周至那个地方当主持,据说那儿有老子的墓,老子在那讲道最后死在那里。还一种是儒家的说法,说老子跑到与沂蒙山区,把父母接到那儿去,沂蒙山区那儿现在有一个孝义村,说老子到那儿提倡孝道,奉养父母,为了让父母高兴,他80多的岁老人,成天学小孩哭、学小孩跳来跳去,让父母高兴。这是儒家的说法,当然还有更离奇

胡说八道的说法,说跑到天竺又教了一个学生释迦牟尼,胡说八道各种说法很多。但是你说一个80岁的老人他们能哪儿?我估计他就在路上病死了,有可能到周至,到周至还可以走一段儿吧,也可能附近有人比较仰慕他,这一路上有人照顾吃喝,我想顶多就走到周至。老子究竟是哪的人这些并不重要,但是老子的文化在我看来是河南文化。我们说孔子孟子是山东文化,有人说是齐鲁文化其实不是齐鲁文化,确切说是鲁文化。我觉得老子文化就是河南文化。现在有些河南人要把孔子抢过来了,说孔子老家是河南,大可不必。孔子山东人,这是铁案,是谁也翻不了。即便他祖宗是河南,那也没用。老子出生在哪都不重要,出生在安徽,出生在广东,都不重要,它的文化在哪里才重要。我打一个不太合适的比喻,大多数人说德国法西斯,但是希特勒是奥地利人,但是大家都不说奥地利法西斯。所以老子即便是安徽人,它的文化也是河南文化。河南这个地方在中国上古时期非常特殊,比如说夏朝。夏朝是个传说中的王朝,那个时候没有文字所以夏朝的一些事实还需要考证。但是根据我们现在的考古资料夏朝的活动中心基本上可以确定在什么地方呢?在河南偃师,这是唐玄奘的家乡,商朝刚刚建立的时候,它是游牧社会,所以它不太稳定,到处迁徙。到了商朝中后期,农业才开始占主要地位,所以他才开始定居。但是即便这样他的首都也迁了五次,前期迁的更多,到了中后期商朝的首都开始稳定,那么商朝中后期迁了那五个地方呢?第一个是偃师,第二个是商丘,第三个是安阳,然后是郑州,再有一个是曲阜,山东曲阜,离河南也不远。也就是说商场的首都一直在河南这个范围内迁徙,所以说商朝的政治中心也是河南,特别到后来他成熟了,他就定在河南。夏朝的中心在河南,商朝的中心在河南,那么周朝呢?西周是在西安的东南,但是即便在西周王朝,他也非常重视河南,他当时建立了洛邑,洛邑就是洛阳。实际上西周王朝有两个首都,一个是东方的洛邑,它要震服东方;一个是西安,那是他的首都。东周王朝平王东迁又迁到了洛阳,所以说西周洛阳是政治中心之一,东周洛阳是他唯一的政治中心,所以我们总的来说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夏商周这三个朝代,河南是天下的中心。他是天下的政治中心、天下的统治中心。那么河南这个地方,在当时天下他统治多大的范围呢?这非常笼统非常模糊,不好说,就说周朝吧,他的说法是东边到大海,西边到流沙,北边到大漠,南边到长江流域。这样东西南北咱们大概算一算,流沙大概是甘肃吧,大漠大概是内蒙古吧,即便现在你这么大的范围,这个国家也不小了,况且是古代,古代社会这么落后。所以照这么说,夏商周时期这个统治的范围不算小了,河南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的范围这么大,说实话他能统治我们现在的一个省都不小了。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河南这么小的一个地方,他凭什么能统治天下这么大的地盘?他有钱给地方吗?他没钱给地方,他不可能像现在四川地震我们四处捐钱,他没钱。他不但没钱的地方,地方还要给他上贡,那么他有那么多军队来征服地方么?他没有那么多军队,你要想用武力来解决天下,你得有多少武力,多少军队?他有那么多特务么?没有,没钱养那么多特务。他有那么好的交通设施吗?没有,有那么好的通讯设施吗?没有,什么都没有,硬件设施什么都没有,有形的东西都没有,交通、通讯、钱财、军队,什么都没有,要什么没什么,那时候简直太落后。那河南这个地方的凭什么能统治天下,凭什么能成为天下的统治中心,凭什么?凭软实力,凭看不见的力量,所以我们说老子的思想就是软实力的文化,就是无形的东西,老子就是强调无形,老子就强调柔弱胜刚强。所以我们说河南文化就是强调以无形战胜有有形,以软实力驾驭硬实力,河南在当时就这么一种情况,我们说老子文化就是河南文化,河南的文化是老子的文化。

现在我在讲两句《道德经》,也有人说是《德道经》。第1章到了37章是道经,第38章到81章是德经,这个《道德经》和《德道经》在历史上有不同的看法,道经它讲的是抽象的道理,德经是讲得比较具体的东西,有人说道经宏观德经微观,这是一种比喻,到底恰不恰当学术界还在研究。《道德经》到现在有5,000多个版本,现在的外文版本大概有500到700种,对《道德经》的解释是稀奇古怪,我曾经看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个人写过,他说老子发现了宇宙大爆炸的理论,也有这样一种说法,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

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说这一段是描述的宇宙大爆炸。这些也可以,社会科学院有一位学者,他很严肃地解释说《道德经》是讲性生活的,每一章到底是甚么阶段,是讲什么的,他绝对没有什么低级趣味,是很严肃的,他是个非常好的学者,非常正直的学者。这也可以当作是一种说法,但是我就是弄不懂人家的观点也应该尊重人家。我对《道德经》怎么理解呢,我觉得它是讲治国安邦,好多人讲老子特别消极,说老子消极、无为、隐逸,但是我觉得老子他是积极进取的,他指导人们治国安邦。真正消极的是庄子,老子并不消极。下面为大家解释下我对老子的看法。大家注意现在是你只要拿出一个新的解释,马上骂声一片,我是今年7月发表一篇这样的文章,马上好多学者也打电话到家里来了,一个学者打电话到家里来说“我懒着理你”,那你怎么又怎么打电话过来,这是就没办法,我没说我最棒,没说我一定对。老子的思想核心就是“道”,我们就要解释“道”,那么麻烦就来了,什么是“道”?这个问题搅扰了人们几千年了,到现在我想起这事就头疼,我过去在很多地方讲过《道德经》,讲过一天的、三天的、七天的,刚才我一进教室脑子出现了死机,我就不知道怎么讲好。“道”确实说不清楚,确实没法说它是什么,“道”根本就不能说的是什么,老子说得很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到如果能够把道说出来,他就不是真正的道了。“非常道”,“常”我理解就是真的意思,如果能够说出来,它就不是真正的“道”。“名可名非常名”,就是道这个名称如果你能够把它解释出来,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名称了。没法说,所以老子讲的很清楚,在第一章就把这条路堵死了,你休想说出“道”是什么,谁首先想说出“道”是什么谁首先就错了,谁首先就违反的老子的旨意,不能说怎么办呢,大家注意老子的“道”不能说是什么,只能说是什么样,如果你研究一个东西,你暂时说不出它是什么,没关系,你不用放弃对它的研究,你可以先说它是什么样。在说它是什么样的过程中,你逐步来体会它是什么,比如它是驴的脑袋、猪的尾巴、牛的嘴巴、鸡的爪子、鸟的翅膀;比如说力这个概念,我大学时一个教自然辩证法的老师说至今还没有一个定义。人们说不出力是什么,但是我们照样研究了很多力的道理。有中学课本里说的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其实这不是说力是什么,只是说的力是什么样。那么同样老子的道也是一样,老子的“道”真无法直接说出它是什么,我们只能形容它是什么样。有的学者可能可以说出它是什么,起码我说不出来,我只能去形容它是什么样。它是很多样。

我们看《道德经》81章,我们可以对它做出很多形容,我觉得我们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它是什么样的,第一强,强有力,生命力非常强。第二大,第三,是无,这是我的形容。我并没有说它是什么,我只是说它是什么样。首先它是强有力的,它是非常强的。为什么说它是非常强的,首先它的强大表现在道是一种新生的力量,道是一个事物的开端。大家注意一个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什么时候它的生命力最强?开端时期,刚产生时期、幼芽时期生命力最强,有人说有幼芽时期它的生命力很弱,我一捏就把他捏死,我用太阳暴晒,就把它晒死,我用降温就能把它冻死,但是你说的这种弱是物理上的弱,是化学的角度、生物学的角度,你是从物质的角度来说它弱。而我说它强,是从哲学的角度,它是一种哲学之强,哲学之强是指它是逻辑的起点,逻辑的开端。所以哲学所讲的生命力和物理学和生物学所讲的生命力是不一样的,物理学、生物学、化学它是从静态的角度,而哲学是从动态的角度,它是从事物发展的前景来讲生命力,它是事物的开端,它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它的未来没有表现出来,所以它的生命力是非常强大的。他将来不仅要把自己的本来面目展示出来,还要把自己的生命力发挥出来,所以我们说它的前途是非常远大的,他的生命是非常强大的。所有老子经常夸小婴儿,老子对小婴儿特别看重,其实婴儿的物理学的、化学的、生物学的生命力是非常弱小,但是老子为什么夸小婴儿,因为小婴儿的哲学的生命力是非常远大的。所以老子说“知其雄守其此,为天下溪,复归于婴儿”。所以我说了老子的道是强,他是一个婴儿,他是事物的开端,在老子《道德经》第55章,老子有一段话讲到小婴儿,就是讲小婴儿生命力强,为什么小婴儿生命力强?第55章,他是这么讲的,“含德之厚,比之赤子”,“德”

就是生命力,“含德之厚”就是生命力特别厚,生命力特别强,就像赤子一样。小婴儿刚刚出生浑身是红的,老子认为小婴儿含德之厚,小婴儿的生命力最强,老子的是从哲学的角度来论证小婴儿的生命力最强,小婴儿的生命力怎么强了?老子开始说了“毒虫不蜇,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和而朘作,精之至也”,是形容小婴儿筋骨柔弱,小拳头握得紧紧的,小婴儿儿四脚朝天,乱划乱动,为什么呢?是因为有有毒的虫子来蛰他吗?有蝎子有蜈蚣来蛰他吗?没有,他不是是因为自卫而乱踹乱动,没有虫子来蛰他,没有野兽来吃他,也没有大鸟来拍他,没有为什么,这就是他的本性,他不为什么,他就是这样,这是他逻辑的开端,这是他的起点,所以说他有生命力。小婴儿不懂得男欢女爱,小生殖器勃起,没有异性在面前引诱他,那为什么他的小生殖器勃起呢?没有为什么,这是他的本性,原来如此,“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小婴儿整日地哭,而嗓子哭不哑,而我们哭着哭着嗓子就哑了,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是为了某一个目的而哭,升官而我没升上去,我哭了,钱包而丢了,我哭了,我说妈你给我拿好吃得,不给我那我哭了,我都是为什么而哭,这种哭它会哭哑。小婴儿的哭呢,没为什么,这是他的秉性,这是他的本性,这是他的开端,是他逻辑的起点,是生命力的表现,所以这种哭他是不会哭哑的。所以为什么说道是有生命力的呢?因为道是一种开端,它是一种秉性,道就是一种逻辑的起点。所以小婴儿含德之厚,道也是含德之厚,你看小婴儿的种种做法,浑身蠕动乱踹乱动,没有为什么,秉性如此。他的小生殖器勃起,不为什么,秉性如此。他整天哭不为什么,秉性如此。凡是秉性如此的东西,都是它的逻辑开端,都是它的起点,所以他用小婴儿来形容道。

那么在讲到了伦理道德的时候,什么样的伦理道德是最有生命力的伦理道德呢?老子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你与我为善,我与你为善;你不与我为善,我照样与你为善,我对于人善并不是因为你对我如何,我才对你善,我为什么对人善呢?德善。这个善是我生命力的开端,是我自身逻辑的起点,我决不会因为你对我善不善决定我对你善不善,我不取决于你,就像小婴儿乱踹乱动那样,没有野兽来抓我,我照样乱踹乱动,没有异性来引诱我,我的小生殖器照样勃起。所以善也是一样,这种善它是一种秉性的道德。老子说“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对讲信用的人,取信于我者我取信于他,对我不讲信用的,不取信于我,我照样取信于他,为什么呢?德信,讲信用是我的生命力,讲信用是我的本性,讲信用是我的开端,所以我从道的层次上讲信用,这种信用最有生命力,这种善最有生命力。所以老子的“道”我不能说它是什么,我只能说它是什么样,它是最有生命力的,它是一个开端,它是事物向上发展的这样一种趋势,道是非常有生命力的,生命力非常强。那么现在我们就可以解读老子《道德经》的第一章,大家很多同学会背老子《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以说出来就不是真正的道,名称可以真正的表达出来就不是真正的名称,“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大家注意始、母是什么意思呢?都是开端的意思,“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徼”,苗头、端倪,刚刚出现的微细之端。“常无”我的解释就是真正的无,“常有”我的解释就是真正的有。从真正的无中我们可以看到妙,妙是指一个事物还没有展开,什么可能性都有,就像这样一个小女子,将来是什么样还不好说,她没有长成,过去古代把一些还没有长成的事物叫作“妙”,有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就像这个小婴儿一样,它具有一个确定的形态,也有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有”和“无”两者指的是同一个东西,都是指“道”,只不过名称不一样,角度不一样,“同谓之玄”,玄是具有无限前途的开端的意思,玄跟妙是一样的,既有开端又有不确定的意思。在儒家讲我们古代祭祀祖先的时候,祭祀之后要在祠堂开筵席,一个大家族的人聚集在祠堂里,大家要喝酒,过去一年的什么矛盾,这一顿酒就过去了,大家在喝酒的时候,别忘了在祖先的牌位面前,摆一杯水,为什么呢?水意酒的祖先,酒是由水酿造出来的,所以人们把这杯水叫“玄酒”。《道德经》第一章,最后说“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对这个开端的东西,不确定的东西,玄的东西,是玄

众妙之门,无数的可能性将从这里产生,所以整个的《道德经》第一章,我们虽然不能确切地告诉你“道”是什么,但是经过它的形容,你可以看出道是什么样,道是个开端,它具有无限广阔的前途,它里头隐含着无数的可能性,隐含着无数的潜力,它将要展开。所以我说道是非常强有力的,它的强有力表现在它是事物的开端,就象旭日初升一样,不是无限好的夕阳,已近黄昏。“道”对我们展现的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东西。所以我们在生活中我们要做到“道”,就要经常使自己保持年轻,保持一种开端的状态,使自己不断地有新的潜力,所以大家要不断的学习,永远不可以满足,永远有一种新的可能性,这就是我讲的“道”是非常强大的,强大的原因它是一种开端,“道”的强还表现在它非常的灵活,它不会拘泥死板,越死板的东西越没有生命力,越没有灵活性的东西、越没有变化的东西越没有生命力,所以你要保持了强大,你就要不断地新陈代谢,你就得不断地灵活的变化,变化自己的形态。老子《道德经》第四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这些就是讲道的灵活性,道的变换性,随时抛弃旧的。刍狗是古代祭祀天地的时候用草扎的一些草牛、草马、草鸡,我们现在是用纸糊的,那么这些草做的东西,就是刍狗,祭祀完神灵之后这些东西怎么处理呢?扔掉了,你说扔掉干什么,明年还可以用啊,明年再造新的,那你太不仗义了吧,祭祀的时候用它,现在用完就扔掉,对啊,就是要过河拆桥,明年还要新的。所以天地不仁,把万物当成它的刍狗。自然界为什么这么美好呢,自然界有无数的昆虫,草木动物,他们造就了自然界的美好,但是到了一定的节气,这些昆虫就死了,这些树叶就落了,这些草就枯萎了,明年还有新的,新的昆虫草木动物又来了,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过河拆桥。所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一样,当然不是说把老百姓抛弃,而是说什么呢,我们治理老百姓有很多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曾经为我们治理老百姓立下很大的功劳。比如说解放以后我们树立的大寨红旗,大寨主张自力更生,不给国家带来负担,所以大寨经验成为我们国家发展农业的典型,毛泽东、周恩来总理当年树立了大寨红旗,这也是大寨的荣耀,中国农民的荣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寨经验不合适了,不合适了怎么办呢?需要更换,需要抛弃,所以很多大寨人想不通。据说当初的一些大寨的领导干部,还到北京来告状,说为什么要砍大寨红旗,陈永贵同志当年想不通。想不通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当初他们这种思维方式已经习惯了,我们并不是说他们是坏人,他们是非常好的人,一时想不通也没关系,可以有不同的观点,但是现在我们社会在发展变革进步,有些过去治理老百姓的方针政策需要改变,需要灵活,要产生新的思路,新的方法,那么肯定要抛弃过去的方法,同时肯定也有一部分人需要抛弃,因为过去这些方法政策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者,这些既得利益者就是在这些方针政策下起来的,现在把这些方针政策抛弃了,就等于抛弃的这些既得利益者。所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那没办法,为了社会的发展,为了社会的进步,我们就得变,我们就得灵活,我们就的随时变更我们的方针政策。那么你在变更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些跟这些方针政策相连的人,被抛弃掉。所以道是有生命力的,就是因为道是灵活的,它是变化,它随时淘汰一些旧的东西,“橐龠”就是大风箱,我们后来的风箱是用木头做的,古代的风箱使用皮子做的,“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它里面是空的,但它不断地运动,新的空气进来了,旧的空气出去了,不断地新陈代谢,不断地淘汰,它就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运行的。要没有空气的进来出来,进来出来,这样的一进一出,这个风箱就死了,它就没有生命力,它就不可能强大了,所以风箱的强大就在于不断地淘汰旧的、进来新的,不断地新陈代谢。老子通过这些来形容道的生命力。

关于道的强大,我已经讲了两点,第一,它是事物的起点,它是玄,它是妙,它是不确定的,它有着远大的未来,它有着无穷的潜力。第二,它是灵活变动的。下面我讲第三,道它能把一切其他人的力量都变成自己的力量,老子《道德经》第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以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好的武士不会动不动就挥拳头,好像说我强大,我胳膊比你的粗,我拳头比你硬;会

打仗的人,不逞威风,善于战胜敌人的人,不会跟你接触,没跟你接触就已经把你打败了,战胜于未接触敌人之时;你要用别人你就得低调谦卑,礼贤下士,有人说这是不是太弱了,不弱,我不动拳头,我不逞威风,我在你面前非常低调,这是弱么?这是强大,这才叫强大,不争之德的秘密在哪儿呢?用人之力,整个这68章,最重要的就是这“用人之力”,为什么说道特别强大呢?它能把别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甚至能够把对手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力量。从道的角度来看,天下的力量都是我的力量,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别人的都是我的,世界上所有的力量都是我的,这才叫真正的强大,这叫哲学上的强大。我们生活中说的强大,你一拳能打到十个人,这是生活中的强大,而道的强大在于你能把多少人的力量变成你的力量,什么叫有钱呢?你有多少钱不在于你兜里有多少钱,而在于你能够调动多少钱,你能够把别人的钱都变成你自己的钱,这才叫真正的强大。有一次我看人民日报讲一个中国的小伙子到美国去教太极,这是70年代的事情,正好那里的社区有一个大老黑在那里教拳击,好多人在那里学,忽然看见一个中国小伙子在那里教太极,那帮人看着挺新鲜,都没见过这个东西,就围过来看太极,把大老黑的场子给冲了,大老黑一看你在教什么东西呢?大老黑挺直率的,什么破太极,我摔死你,他个大膘肥把中国个小捻瘦的小伙子给举起来,当然并不是想摔死,他想在垫子上撴他一下,这个小伙子非常灵活的身体一移动,这个大老黑忽然就摔在垫子上,大老黑就不明白,你这么小,怎么可以摔倒我?小伙子说不是我摔倒你,是你自己摔倒了自己,我们中国的太极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四两拨千斤,用人之力这才叫强大。周围所有的力量都是我的,周围所有的钱都是我的,这才叫强大,比如说前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你美国航空母舰,我也航空母舰,你美国导弹我也导弹,你研制飞机我也研制型飞机,你搞星球大战,我也搞星球大战,你军队多少我也多少,你在西欧布置导弹,我也在东欧布置导弹。他用这种方式与美国针锋相对,在苏联人的眼里,美国人是美国人的,我的是我的,我非得跟你针尖对麦芒,其实我觉得这种思维方式不对,按照老子的思维方式,应该是美国的军队是我的军队,美国的航空母舰是我的航空母舰,美国的卫星导弹都是我的。比如我们完全可以把美国军舰变成给中国商船中国走镖的,为中国的商船护航。我们的商船希望摸清美国、英国、法国,特别是美国的舰队的航行路线,我们的商船贴着他走,肯定海盗不会袭击我们,美国的军费开支,前年就一超过4000亿美元,去年达6,000多亿,今年可能要到7、8千亿,越多越好,为什么?因为他要生产的军需品肯定会更多地承包给中国商人。你多开支我就多得,你大河满了,我的小河也会满。从这个角度讲你的钱也是我的钱。这么来想就是说周围的东西都是我的,周围的东西我们都可以利用。大概去年的《环球时报》上登了一篇文章,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副院长写的,说美国在四个方面对我们中国有利的,第一是反恐,伊斯兰极端主义如果没有美国在的话,真可能越过帕米尔高原到我们中国来,它已经有这样的趋势,因为大量的疆独分子都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受到了训练,伊拉克有他们的基地,有美国把它们的制住了,我们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当然我们嘴巴里还要说美国威胁我们,其实他把我们那个威胁给解除了。第二美国在维护世界的贸易体制方面有利于我们,维护世界的贸易体制得花钱,但是这有利于我们。第三,美国维护了一些地区的稳定,这些地区的稳定对我们是非常重要的。第四,美国在这个地方巡逻,维护了地方的治安,有了这些治安,我们才可以在海外做生意,才可以在海外发展。应该说美国在这四个方面花了很多钱,很多钱花在谁身上?花在我们身上了。所以美国多多的开支,千万别少开支,对我们有好处,所以我们得这么想。你注意观察周围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你的,就看你会不会利用。只要你会,这些东西都是对你有利的。你不要老是看别的东西跟你对立,制约了你,别老这么说,你应多看它哪些方面对你有利。所以什么叫强大,真正的强大是它能够借助周围的一切要素,借助周围的一切力量。比如说自然科学里面,我们不用药来消灭害虫,我们用虫来消灭害虫,比如说有些地方一直长草,我们用草的治草,尽量借助周围的力量。所以老子说了,“是以用人之力”,是一句话非常经典,不要老是把自己跟它对立,尽量你跟它形成一

种协助的关系,用它的力量,所以我说道用什么来形容,你要做到真正的强大,你就要做到哲学上的强大,那么这就是我说的第一个字:强。

道的第二个字,是大。道特别大,大到什么程度,老子说这样一句话,“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的大是什么东西都没法儿类比,为什么?因为我太大,你拿什么跟我类比你都是在贬低我,太阳、宇宙都没法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跟我比,“不肖”就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像我,你说我像什么,就是说我有局限性。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个当元帅那个当大将,那么斯大林当时麽呢?大家想想给斯大林一个什么头衔?大元帅,斯大林欣然接受,后来斯大林后悔了,有一次斯大林手里一边玩弄着铅笔一边嘟囔,我就值个大元帅么?我就值个大元帅么?这说明斯大林意识到了大元帅“其细也夫”。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什么都不要,周恩来说我是政府文职人员,不授军衔,这话说得对,其实我比你们谁都大。武则天的无字碑,什么都没有这才叫大。道的大是哲学之大,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哲学之大应该是一种什么大呢?是一种无穷之大,如何才能得到大呢?只有自己无穷小你才能得到无穷的大。就像我在纸上用针扎一个眼,这一眼对我们来说特别小,但我可以说它无穷大,你必须是无穷的小,只要你无穷的小,这个眼儿相对于你来说就无穷的大,老子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特别是“无有入无间”,无有就是无穷的小,因为我无穷的小,所以这个宇宙对于我来说是无穷的大,无拥有无穷的空间,老子讲你如何获得特别大的空间?从哲学上讲你就得使自己特别特别小,老子说“见小渊明”,你应该洞察到小,那才是真正的聪明,你应该使自己达到无的程度,你才能渗透一切。庖丁解牛为什么游刃有余呢?因为我的刃特别的薄,特别的小,所以我可以在牛的骨骼中游刃有余。道为什么特别大?就是因为它能够特别的小,它因为小,所以可以无处不在,它能到处渗透,它能到一切地方去。这是我说的道特别大。第二,我说大是什么意思,它能顺应万物的本性。过去我们讲宰相肚子里能撑船,这种大是生活之大,哲学之大不应该是宰相肚子里能撑船,那是低层之大。哲学的大是它能顺应万物的本性,它跟任何事物相处,他都能顺应。老子说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叫大,圣人之心是非常大的,比宰相的肚子大得多了,它能顺应任何人的心,老百姓的任何要求它都能适应,它没有固定的形态。老子还说“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观,实际上是治理的意思,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我们跟每个人相处的时候,能根据它的特点,在家族这个层次我们要是适应宜家族的特点,一个乡、一个诸侯国、整个天下都是不同的层次,总之我们顺应每个事物的本质。我们说要顺应每个层次的事物的本性,这就叫大。所以你要到工作岗位后,应该有这样的本事,什么本事?你应该可以跟各种各样的人相处,你能够跟各种人融合在一起,当然并不是说得跟着毒贩的,我在跟他一起贩毒去,你作为领导或者干部,你不能说我可以跟这个人在一起,不能跟那个人在一起。松下幸之助说要有顺应同化的思维方式来跟周围事物相处,不要克服谁,不要非得战胜谁,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还说“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道,宏观的层次,德,微观的层次,你从事一般性的工作,那你就得适应一般性工作的特点。你从事微观的工作,那就适应微观的特点。从事于是淘汰的意思,我们每年都要淘汰很多弹药、思想、一些学术的资料要淘汰,有些人需要淘汰,那你就要根据淘汰的特点,这就是说我们从事任何工作都要适应它的特点。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特别大,你得特别小,你要把自己看得特别小,第二,要能够顺应万物,能够尊重顺应万物的特点,因顺而利导之,这比宰相肚里能撑船更大的多。

道的第三点,道是“无”,这个“无”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无,他是哲学之无。在日常生活中我把这杯子里的水喝完,那是无;我吧房间你的人都得轰出去,把东西都被扔出去,这个房间就是无了。我们道所说的“无”,不是这种。道的无是什么呢?老子在《道德经》第14章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搏之不得这就是无,它不是真的什么都没有,并不是说瓶子里什么都空了,其实它还是有,但是你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着、摸也摸不到,就这么个东西,它并不是空,其实它是有,但是你又拿不出来。老子接着说“此三者不可致诘”即无法刨根问底。所以老子道的三个字最难理解“无”,你说它是有吧,看不见摸不着,你说它是没吧,它又是有,它确实有这么个东西,但是又拿不出来,很麻烦。这东西究竟是什么呢?大家注意老子在这里引导我们深入地思考问题,引导们不要把眼光放在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而要深入下去去看那些看不见摸不着而又确实存在的东西。那么我想问问我们的同学,在平常的生活学习中你们周围有哪些东西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而且是拿不到,但它确实就是有,大家能想象得出来么?时间,对。老子说“死而不亡者寿”,死了,但是它的影响永远不消失,还有什么东西大家想一想,比如说事物的本质,还有事物的机制,事物的微小的量的变化,这些东西你能说没有么?但是你要又拿不出来,这些在老子的《道德经》里面其实都提到了,用它的特殊的语言都提到了。比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一”是讲整体,“生”是激活,道激活了一,道是个机制,一个合理的机制,把一件整体给激活了,一生二,整体把局部给激活了,二生三,三就是具体的事物,任何具体的事物都是对立面的统一,对立面结合成的新的统一体,三生万物,各种具体层次的事物都被激活了,所以道就是一种合理的机制,合理的机制能够激活。我们说一个企业、农村、机关、部队,人员设备技术都有,什么东西都有,但是这个企业就是活不起来,大家就没有积极性,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合理的机制,没被激活,有时换一个机制,大家也都活了,东西也活了,人也活了。老子还说“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个“一”其实就是机制,所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是什么东西?是一种合理的机制。“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还是事物的本质,老子让我们平常不要光注意那些现象,多去注意那些用思维用精神把握的东西。那个东西就是事物的本质,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各种颜色能令人的眼睛失去判断的能力,“驰骋田猎”类似于飙车,飙车让人的情绪非常的激昂,连警察都不怕,人们老是追求耳目感官的刺激,不注意到事物背后的本质,所以老子让人们为腹不为目,就是不要老是注意表面的东西,老子是要我们多注意事物的本质,而不要老是注意事物的表面。表面的现象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是事物的本质。第一是事物的机制,第二是事物的本质,第三是事物的量的变化,老子让我们多注意事物的微小的量的变化,老子说“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易,为大于细”,做什么事情先从容易的开始,你想取得大的成功,先从最简单的开始。为大于细,做大事先从细小的地方开始。老子还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种微小的不明显的变化也是我说的“无”,所以这个无不是真的无,它是指事物的本质、事物的机制、事物的微小的量的变化。老子这种“无”引导我们去深入的思考问题,思考那些一般的人注意不到的问题,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我只能简单地说这些,老子的“道”我刚才说了我们不能说它是什么,我们只能说它是什么样,它是强、大、无。

最后我想讲几句我们用了什么思维方式去把握“道”。第一点用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这就像画月亮一样,西方画月亮就是实实在在的画一个大的圆烧饼,上面有什么花纹,多大,明确地把月亮画出来。我们中国人就不直接画月亮,我们画风和云儿,月亮就隐藏在风和云当中,你要在这当中去体会月亮的存在,所以魏晋玄学王弼说求“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化外之境”。这有什么好处呢?你可以无限的遐想,十个人可以体会出十种月亮,要用这种方式去掌握道,去体会弦外之音。第二,要多注意去积累你的软知识,没有软知识的话,你是没有办法体会出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什么叫软知识?我原来看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你为什么不能当处长》,这是个德国人写的,讲一个学习特别优秀的德国大学生,他周围的人都说

他以后一定前途无量,这个大学生毕业之后去了德国的外交部,刚开始工作时特别好,知识丰富、脑子聪明,周围的同事也都夸他,但是年轻人不能老这么捧,时间长了我们把它叫捧杀。这个年轻人渐渐觉得我最棒,别人都不行,把自己的优点和别人的缺点相比,连他的上司科长部长都看不起,这种心态渐渐在他的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周围人渐渐跟他出现的不和谐的关系,他的工作质量也开始出现了下降。但是他的心态越来越坏,最终在德国外交部干不下去,离开了。他给他叔叔写了一封信,描述这种不幸的遭遇,说像我这样的当处长没有问题,但我现在才这个位置,太不公平。他舅舅给他回来一封信,信的题目就是《你为什么不能当处长》。他说一个人的知识有两个层次,一个是硬知识,一个软知识,硬知识就是你在大学学的知识,那是可以用文字表达的知识,可以用分数来判断的知识。软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工作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软知识是没法用语言来表达来传授的,我要像得到一个人的软知识,我得和他在一块,在这个过程中我才可以体会到那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会有这么一种东西通过特殊的渠道进入我的头脑,就说一个老职工去世了,我们给他开追悼会,我们说某某某的去世对我们来说是不可弥补的损失,这话不是客气,真的,因为他的硬知识我们能够得到,关键是他的软知识的丢失了。我就想到一些企业家没什么学历,像日本的松下幸之助,小学学历,能发展出这么大的企业,它有软知识。我接触了很多企业家,其实都没什么学历,他们的软知识是很厉害。可以认为在生活和工作中,软知识起主要作用,硬知识只起次要作用。软知识的作用,两点,第一它能够激活你的硬知识;第二,它能够使你的硬知识十倍百倍千倍的放大。有一个中学校长跟我说他进了一个博士生,因为留北京很困难,这个博士生就到一个非重点中学当一个老师,校长就非常的失望,他说这个博士生这两个月表现还不如一个大专的老师,我说你别着急他才两个月,还没有形成他的软知识。一个人要经历提升他的软知识,我接触过很多的企业家,他们虽然没有太多的学历,但是因为他们的经历,他们对《道德经》、老子的理解非常的深刻,在某些侧面我觉得他们的理解比一些学者要准确得多。

好了今天老子的思想,我就讲这些,下面同学可以提出问题,我会尽我的所能来回答,因为我的水平有限。

问题一:王阳明和老子的区别。

王阳明是用积极的方式把儒、释、道作了一个结合。王阳明把儒家的道德跟老子的道的思维方式结合起来,儒家的道德原来容易被人们僵化,变成一种僵化的教条,和老子的思想结合起来呢,它就不是一种教条了,它是一种没有固定形态的道德,他只留下了道德内涵,把具体的形态去掉了,为了实现这个内涵你用什么形态都可以,而不像传统的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比较强调固定的形态,你必须这么做。王阳明的意思是说你怎么做都行,但是你只要把这个内涵实现就可以。圣人无心,以百姓心为心,王阳明也经常这么说。一个王阳明的学生问王阳明,“道可言乎?”这个道是儒家之道,王阳明回答说“有而未尝有也”,王阳明的学生又问,“然则无可言乎?”王阳明的回答是“无无而未尝无也”,道既不是有,也不是无,儒家的道德内容肯定有,但是什么形态不固定。“可言非道也”,这是王阳明说的。它的缺点是有些人会误解,因为没有了固定的形态,有些人就把吃喝嫖赌也纳入了儒家的道德,而且佛教确实也有这种讲话,叫“入淫舍而心不乱”,只要我心不乱就行,那怕我到红灯区去,王阳明的哲学发展到明朝后期就出现的这种情况。

问题二:

你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我觉得只有消灭恶,才能达到善,道为什么可以做到“不善者吾亦善之”呢?

老子它说“善者不善人之师”,就是善人是不善人的老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

善的人而是善人存在的条件,老子又说“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就是你既得注意善人,又得注意不善人。在老子那里善和不善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善,也没有绝对的不善,就像说这张纸是白的,但是它跟别的纸相比,又有一点黑,它不是两极化的思维,在老子这一切都是相对的,有无相生、高下相成、长短相形、音声相和,都是相对的,所以两者可以共生,你说把恶人消灭了马上新的恶人又产生了,原来的善人又变成了恶人,因为有比他更善的,恶是消灭不了的。

问题三:请问老子哲学的目的在那里?

一个是从哲学的角度讲他的目的,一个是从生活的角度讲他的目的。从生活的角度讲,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有很多人对老子的小国寡民有意见,说你那是社会倒退,但是有一点,老子追求最后达到人民的生活达到甘、美、安、乐,这是生活上的归宿。哲学上的归宿应该是这样,“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最终大家都不要脱离本根,要实现你的本性,它说过“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所有这一切就是你回到你原有的本性上来,各有各的本性。我觉得讲得跟儒家的中庸的境界是一样,就是大家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周易》里面有一句话叫“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天地之间的万物都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大家都根据自己的特点过好自己的日子,那么老子的这些话也有这个意思,都回到自己的本性,该干什么干什么,有点像《共产党宣言》里面后来讲的,大家想做什么做什么,回到现实中来,就是实现大家甘美安乐啊。

问题四:儒家和道家的不同。

老子和儒家都是积极入世的。哲学上划分为微观、中观、宏观,老子基本上停留在宏观的层次上入世,儒家好像微观、中观宏观都有,比如说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连人们看、听、说、动他都关心,很多微观的东西。微观、宏观、中观儒家都关心,老子基本上关心宏观的东西,它们是一致的,在入世上是一致的,我觉得老子也是入世的,庄子是出世的。

道教与道家

道教与道家 蒋贤森2152001037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然而,如果将道家理解为由老子、庄子开创,并在魏晋被重新发明的哲学思想流派,将道教理解为于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那么,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理论就是道家思想。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 道教神学与道家思想的异同,确实一言难尽。试举一例:道教所谓长生不老,成仙通神,老、庄并未言及,也不能视为老、庄思想的合理的引申,甚至可以说,与自然之道亦不无悖逆。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

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老子曾在他的著作中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强名之曰道”(《老子》第25章) 西汉初年,汉文帝、汉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国,使人民从秦朝苛政中得以休养生息。历史称之为文景之治。其后,儒家学者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并被后世帝王采纳。道家从此成为非主流思想。虽然道家并未被官方采纳,但继续在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宋明理学更是揉合了道学的思想发展而成。 道家思想后来被张鲁的五斗米道等宗教吸收,并演变成中国的重要宗教之一——道教。魏晋风流在清谈玄学时更着重炼丹。因此,道家与道教常被人混淆。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

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的道家思想 ——以逍遥游齐物论为例《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 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

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他反对“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认为人的名、言、概念总是把事物分割开来把握,根本无法表达“道”。由于“囿于物”,受条件限制,人们不可避免产生“成心”,即主观片面的认识。有了“成心”,便自以为是,以彼为非,于是就产生了是非之争。庄子认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一切是非之争都是对道的割裂。而以“道”的观点来看,“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是非的区分是没有必要的。庄子的齐物论有见于运动的绝对性,却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有见于知识的相对性,却导致否定是非标准,陷入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逍遥游”是庄子的人生理想,是庄子人生论的核心内容。逍遥游就是超脱万物、无所依赖、绝对自由的精神境界。在庄子看来,达到这种境界的最好方法就是“心斋”、“坐忘”,这两者体现了一种精神自由和天人合一的精神逍遥游。 庄子的逍遥游是指“无所待而游无穷”,对世俗之物无所依赖,与自然化而为一,不受任何束缚自由地游于世间。“逍遥”在庄子这里是指,人超越了世俗观念及其价值的限制而达到的最大的精神自由。“游”并不是指形体之游,更重要的是指精神之游,形体上的束

儒家与道家

“国学”是个宽泛的名词,但是不论你如何分类,都会把儒家与道家列为重点。儒家的代表是孔子与孟子,道家呢?自然是老子与庄子了。 这四位古人最主要的身份是哲学家。哲学家的文章有三点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设定判准、建构系统。譬如,孔子一再回答学生问“仁”,孟子多次说明“心之四端”,老子对“道”加以描述,庄子由各种角度形容“游”与“化”,这些概念都是他们各自的心得,用以掌握生命的真实本质。 其次,为了设定判准,对于真伪、善恶、美丑、是非,都必须反复检验,再提出一套合理的说词,让读者在学习之后,可以明白人生应该何去何从。国学对现代人的意义,不是要归结为“价值观”的塑造与补强吗?简单说来,学习儒家与道家之后,如果在言行上没有任何改变,那就不能算是学过了。 然后,最大的挑战是建构系统。譬如,孔子期许我们行善避恶,在必要时还应该杀身成仁。试问理由是什么?他的志向定为“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种人类历史上不曾实现过的理想为什么会成为他的志向呢?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又说“获罪于天,无所祷也”,那么“天”对孔子到底有何意义?把上述几个问题合并思考,就知道孔子的“一贯之道”的大概内容了。这一切构成了一个系统,而其动力来源则在于人的真诚。由真诚而觉悟内在的力量,由此呈现人格的尊严。 孟子把孔子的“仁”推广应用为“仁政”,但是他并未忽略具体生活的需求。他要强调的是“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人与动物的差异只有一点点,那就是“心”。心有四端,可以扩充为四善:仁、义、礼、智。教育使人明善,配合真诚的自觉,产生行动的力量。孟子认为:人性与善的关系,就像“火之始燃,泉之始达”,“兽之走旷”,亦即“人性是向善的”。“向”代表动力,在真诚时自然由内而发,“善”则是“孝悌忠信”等德行,都是指涉“我与别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个人的成就与群体的改善是不可分离的。懦家的基本性格亦在于此。 再看老子,他在面对天下大乱时,为了化解虚无主义的危机,作了极深刻的思考,展示了深邃的智慧。试问:万物在生灭变化的过程中,难道只是幻觉吗?或者,万物有一个来源与归宿?老子认为应该是有的,它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无以名之,勉强称之为“道”。换言之,道士究竟真实,是一切相对而无常的万物之底基。若是离开了道,一切只是梦幻泡影。因此,人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悟道。 到了庄子手上,悟道之后还要与道同游。“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平等,人也不妨敞开胸怀,进而欣赏万物,这称做“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处世态度上,则以“外化而内不化”为原则。外表上顺其自然,但是“顺人而不失己”,内心则从未脱离道,有如鱼之相忘于江湖。 在这本书中,我把自己长期以来对于儒家和道家的研究心得,一点一滴地向读者作了介绍。这种介绍不长,每一篇都是就《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这4本经典中的一句话加以引申发挥。如何选择材料,就成为挑战的焦点了。现在这些材料集结在一起,我再度细读一遍时,可以肯定地说:我没有错过任何一段重要的部分。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谈谈庄子的道家思想 庄子(约前369-前286),战国中期哲学家,庄氏,名周,字子休(一作子沐),汉族,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山东东明)人。是我国先秦(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 庄子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庄子》是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无论是在思想史上,还是文学史上,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它对后世的影响,无论是积极方面,或消极方面,也都十分深远广泛。《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或艺术上讲都是其代表作品,虽然仅此一篇难以穷尽庄子博大精深的思想,但从中亦可使我们窥见他思想的一个全貌。 与佛教相类似的,庄子认为人生有悲的一面。《齐物论》中有“一受其成形,不忘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庄子认为如果能做到“齐物”,那么他便能达到“逍遥”的境界。这是庄子哲学中另一个重要概念,这是个体精神解放的境界,即无矛盾地生存于世界之中。庄子并不否认矛盾,只是强调主观上对矛盾的摆脱。庄子用“无为”来解释这一术语,与老子不同,这里“无为”是指心灵不被外物所拖累的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状态。这种状态,也被称为“无待”,意为没有相对的东西。这时,人们抛弃了功名利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这句被普遍认为《逍遥游》一篇主旨,同时也是《庄子》一书的主旨。这是一种心与“道”合一的境界。 庄子认为“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逍遥游》),这些观点表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和超脱,对不受时空限制的绝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他理想中的圣人,是吸风饮露、游于天地之正气,不受任何的羁绊,无所依于旁人,逍遥自由的人;他追求一种超凡脱俗,不为任何是非、好恶、喜怒、哀乐内伤其身,使人的自然天性能够自由发展的境界;他认为死是摆脱了世俗烦恼而“反其真”,在妻子死后“鼓盆而歌”。而在当今社会,多少人为了功名利禄苦苦追逐,多少年轻的生命因为承受不了社会给与的沉重的压力选择逃避甚至是选择离开这个不堪重负的社会……要是人们能够体会到庄子思想中的那份淡泊,那份超然,能够让自己有所感悟,虽不能有庄子之豁达但至少我们也能积极面对困难和压力。 无论是逍遥游中的无己还是齐物论中的丧我,它的根本都落在心上,几乎将我与心等价了。庄子在齐物论中思想就是“万物与我为一”,例如,故为为是举莛与楹,历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庄子认为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事物他们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旧事物的消失即新事物的形成,同理新事物的诞生也就代表着旧事物的消失,世间万物无论美丑,大小都是没有区别的,到最后都归于大同。同时是非这些虚幻的概念也是如此,真理从来不曾有过界限,言论也没有过定数即“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爲是而有畛也”,只有当人们的主观因素掺杂其中时才有了各自对是非的判断,才有了界限。 在《齐物论》中庄子描绘了一个他理想中的世界,一个人民无拘无束,自由自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争斗,无欲无求,就像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看似美好却不可能存在的社会,庄子是想着实现它,但是陶渊明更加理性,他将其写作昙花一现,然后马上消失再也寻找不见,因为他知道这不可能出现,因此庄子是浪漫的,他喜欢幻想,也正是因为他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精神财富。

论文: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论庄子之“道家思想” 当看透了世俗的名利纷争,他注定孤独的一个人行走。正因为他的与世无争,才造就了他自己的逍遥游——乘物以游心。如果说孔子被人们称为“圣人”,而他则称为“神人”。中国从古至今历来都是主张儒家经典,其中也不乏有道家文化。而庄子却在哲学上继承和发扬了老子和道家的思想,于是后世就将他和老子并称为“老庄”,而他们的道家文化也随即称为了“老庄哲学”。 庄子是百家争鸣时代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在那个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逍遥,隐射出一片宁静的光辉。而在现代的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却已经被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冲击的早已不见踪影。在动乱的年代里,庄子的道家思想却永不褪色。庄子认为“道”是客观真实存在的,他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当时的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做人上,他主张返璞归真。庄子一生淡泊名利,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在道德上,庄子是一位非常廉洁、正直,同时又富于棱角、锋芒毕露的人。正因为世间的污浊,所以他才选择了退隐;正因为有黄雀在后的经历,所以他才选择了与世无争;正因为他有太多的束缚,所以他才强调率性。在他看来做官是戕害人的自然本性,不如在贫贱生活中自得其乐,其实这就是对现实情形过于黑暗污浊的一种强烈的觉醒与反弹。 如果说孔子是儒家的代表,那么庄子则是道家的化身。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他看来,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拥有。人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学会去天地之间观察、探索。而“天地”为什么会有美呢?“天地”之美在于它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征。“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人如果能够懂得这个道理,体验到“道”的自然无为的本性,并以其作为生活的根本原则,一切纯任自然,不为利害得失所累,这样人的生活也会像“天地”自然那样有“大美”,“备天地之美”了。在他的书里的一些东西,在很多人眼里都是一些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看起来面无边际,但其实其中蕴含着大智慧。而他的这些大智慧和孔子的儒学经典链接了这个多彩的世界,催生而出的是一种纯粹的积极的态度,是道德品性、情感智慧的升华,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对身边朋友的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到现代社会的理性道德,那么,我们得到的就是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的缺憾与苦难。庄子的哲学简单的说就是教我们以大境界来看人生,感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老子和庄子政治思想异同 [论文摘要] 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扮演重要角色。道家思想以其对宇宙、社会和人生的独特领悟,在中国传统哲学史上独树一帜,并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形成进程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老子是先秦道家思想的奠基人,庄子则是老子之后道家思想的又一重要集大成者,两人作为道家这一先秦重要思想派系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思想中必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道家观念的精髓,同时,由于老庄生活年代、人生际遇等等个人生平经历上的种种不同,他们的思想主张必然也存在差异之处。 [关键词] 道家政治思想老子庄子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先秦道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正如钱穆先生所言“此两人,可谓是中国道家思想之鼻祖,亦为中国道家思想所宗主。后起道家著述,其思想体系,再不能越出庄老两书之范围,亦不能超过庄老两书之境界。”充分的肯定了老庄在道家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一、老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一)小国寡民 老子对他理想中的社会描述道:“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徒。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基于这样的认识,老子否认人类社会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积累起来的一切文明成果。在老子的思想学说中,人类群体生活所必须的伦理道德、礼仪制度都是没有意义的。“小国寡民”是老子经过感悟、体验和总结而升华出的一种具有浓厚道德色彩的乌托邦。 (二)无为而治 在政治方式上,老子的主张是无为而治。在老子看来,无为是最高境界,他说:“为学日益,为益日损。损只又损,以至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在老子看来,“道”是人类社会最理想的状态,而无为正是达到道的境界的最直接的途径。无为政治也是最符合道的原则的政治. 由上所述,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也是被后世统治者采纳,在汉初达到鼎盛时期,“文景之治”的盛况与其实行的“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是分不开的。而《道德经》和老子道家思想对中国思想的影响和发展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形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儒道互补。 二、庄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庄子在政治思想上,继承并且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在个性上主张逍遥,本性自足,在存在论上主张万物一体。 (一)逍遥游——政治自由 游世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庄子思想的核心,而《逍遥游》可以说是《庄子》的总论。逍遥者,象征无所拘碍之自得自由的状态。 他认为民靠其常性生活,而不受外表的干涉,就是过上了很自由的生活,也就是逍遥游。他在《马蹄篇》中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天放”,是自然而放任的意思,亦即是极端自由的意思。他认为人民一切的不幸,是来自政治的干涉。他在谈到政治时,攻击仁义的不足,一方面认为仁义不是人之本性;另一方面,认为就算是最好的干涉也不如不干涉。 游世思想的核心意识是“不认真”或者叫做“放弃认真”。不认真的看待现实社会的一切,以此把个人从社会生活的黑暗压力中解救出来。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道家老子的哲学思想 国际儒学院让我开讲座,不过我讲的是道家,但是没关系,儒家道家和法家当时共生,所以讲哪家其实也都跟儒家连在一起。 道家老子其实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但是这个看法不一样,史记记载孔子在33、34岁的时候到河南去见过老子。据说老子当时70多岁了,孔子对老子说了些什么,史记里没有记载,但是老子批评了孔子,史记里孔子的传记里说,老子说:你尽关注前人的肉体和骨头,而这些都已经朽了,肉体和骨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这些物质的东西不可能是永恒的,老子希望孔子多注意前人的言论,言论是表达思想的,言论是无形的,实际上老子批评孔子你只注意有形的东西,不注意无形的东西,言论所表达的东西是无形的,而无形的东西恰恰是永恒的东西。在孔子回去的路上,孔子的学生就问孔子,你对老子什么印象?孔子说:老子是野兽?不是;他是一只鸟?也不是;他是一条鱼?也不是。他既不是陆地上奔跑的野兽,也不是天空中飞的鸟,也不是水中的鱼,那他是什么呢?他是条龙,龙是什么?龙什么都是,龙什么都不是。孔子接着说,野兽我能够挖个陷阱把它给抓住,鸟我能用箭把它射下来,鱼我能用钩子把它鈎上来,可是老子我没地方抓他,因为他是无形的。根据这段资料,可以看出老子对儒家是有影响的。什么影响呢?无形。我想孔子此前可能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儒家其实注重文化,儒家用文化来治国安邦,但是从前只注重有形的文化,大概这次受到老子的影响,后来儒家对文化的注重开始从有形走向无形。关于儒家注重无形的文化,我上次给大家开的讲座已经讲过了。 实际上儒家跟道家是分不开的。有人说老子是孔子的老师,何以这么说?根据司马迁史记里的记载,应该说是有根据的。所以我们在研究儒家的时候,一定要研究道家,当然也要研究儒家的对立面法家。 在讲老子的思想的时候,我先简单的说一下老子其人,再简单的说两句老子的道德经。首先老子其人,老子到底是谁其实现在说不清楚。别说我们说不清楚,就是两千多年前,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不出来了。我估计他离老子也就是三、四百年,我们现在已经几千年了,司马迁那时候都说不清楚了。但是司马迁是伟大的史学家,他有一种使命感,他觉得他有责任把一些能搜集到的重要文化信息,都应该传递给后人。所以他还是尽量搜集老子的信息。他在老子的列传里列举了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根据当时的传说记载下来的,大概是司马迁在当时许许多多关于老子的传说中选择了三个比较可信的,并按照他认为的重要顺序一一记载下来。第一个,李耳,字聃,楚国人,苦县厉乡,(也有人念濑乡)。有人说是现在的安徽亳州市涡阳,有人说是河南周口市鹿邑县。结果安徽河南死争,双方都到北京来自找学者,和找政治靠山。河南发动河南籍的学者为河南说话,安徽发动安徽籍的学者为安徽说话。双方都还到海外去拉赞助,双方都在争夺旅游资源嘛。这是司马迁列举的第一个人。也有人说李耳并不是这两个字,李耳是他的小名狸儿的谐音,狸儿即小老虎。就像我们过去在农村,什么阿牛、小凤、小燕子。也有人说他姓老,名聃。有没有姓老的啊?在春秋时代还真有姓老的家族。有人说他姓聃,春秋时代姓聃的家族也有。叫老聃,就像我们现在叫老王、老张。是否如此今天说不清楚了。 第二个司马迁列举的是什么人呢?据说楚国有一个隐者,人称老莱子。这个人也不是做官的,就是民间的一个知识分子,特别有学问,特别有见解,那时候读书人少,有见解的人呢不多,所以出现这样一个知书达理的人,十里八乡我估计都传遍了。所以有很多传说,但是司马迁没有对他进行过多的记载,就是说楚国有一个人叫做老莱子,很有学问很有见解,这就是第二个人老莱子,他到底是哪儿人呢,司马迁没有记载。司马迁列举的第三个人物是

浅谈道家思想分析

浅谈道家思想 摘要:道家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核心思想为“顺其自然”,主要主张有“天人合一”、“致虚守静”、“无为而治”等,强调“整体论”、“机体论”的世界观,重视人的自由。道家思想已经深刻的融入到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关键词:道家思想;道;无为;老子;庄子;黄老学派 道家在先秦各学派中,虽然没有儒家和墨家这么多的门徒,地位也不如儒家崇高,但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家思想以其独特的宇宙、社会和人生领悟,在哲学思想上呈现出永恒的价值与生命力。 1.道家思想的发展与构成 1.1道家思想的发展 道家思想起始于春秋末期的老子,但先秦时期并没有道家这一名称。用“道家”一词来概括由老子开创的这个学派是由汉初开始的。这时,道家也被称为“道德家”。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曾写过名为《论六家要旨》一文,把先秦学派概括为道德、儒、墨、名、法、阴阳六家,并阐述了六家要旨和得失。他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采,事少而功多。”汉初道家思想普遍流行,加之司马谈也是道家思想信徒,所以他给予了道家最高评价。他指出道家兼有其他五家之长,同时避免其短处。用来治国修身,有事半功倍效果。汉代淮南王因谋反而自杀,谋反者使用的理论武器是黄老之学,黄老之学的“无为而治”受到了严重挑战,使道家思想逐渐走向没落。汉武帝独尊儒术后,从此不再成为中国主流思想。之后道家思想渗透在中国文化各个方面,魏晋玄学是最明显的复兴思潮。 1.2道家思想的构成 先秦各家内部,一般都可以区分出众多派别,道家也不例外。东汉班固所作《汉书?艺文志》共列有道家著作37种、933篇,大多作于先秦时期。道家思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 老子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辨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对立统一的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 《庄子》又称《南华经》,主要作者是庄子。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早期宋国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人,曾任蒙城漆园吏,不久即辞去,一生贫苦,闲居独处。《庄子》一书经庄子弟子及后人整理、补续,最后大约成书于战国中后期。《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有五十二篇。今存三十三篇,分为三个部分,即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庄子》一书,内容丰富,涉及到哲学、人生、政治、科学、文艺诸方面,而这诸多方面又统属于庄子所谓的“道”。“道”是《庄子》全部思想的核心,其涵义非常深广,最重要的是作为哲学意义上的“道”。庄子把“道”视为宇宙的本原,能产生大地,驾驭鬼神,但又没有形象,不可感知。“无为’’和“无己”是庄子政治主张和人生哲学的概括:《庄子》充分表现了作者愤世疾俗的思想,它抨击了各国诸侯的征战,谴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认为一切虚伪、欺诈、盗窃等社会弊端全都是统治阶级所造成的,直接揭露了各种社会现象,探究出更为深刻的哲理。 老庄学派是两千多年来中国封建社会中惟一可以与儒家学派相抗衡的最大思想流派,对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老庄之学深奥无比,笔者学识浅陋,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诚望读者不吝指正 《老子》和《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品,是我国古代文化经典中的瑰宝,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老子》又称《道德经》、《老子五千文》,主要作者是老子,即老聃,老 聃相传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管理藏书的史官。《老子》的成书经 过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老聃的门徒相继在老聃学说的基础上整理、补充,最后 大约成型于战国时期。 《老子》是一部不朽的哲学著作,集中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老子哲学思想的中心是“道”,其涵义相当广泛,它反映了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道家学派对宇 宙本体和物质变化的总体认识。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四十二章)的观点,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衍生于“道”。继而认为“道” 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五十一章)的,“道”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 而且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的永恒意义。因而,“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那么,“道”又是何物呢?老子认为, “道之为物,惟恍惟憾刀(二十一章),没有固定形体,因而“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持之不得”(十四章);又说“道常无名”“无名,天地始”,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虽然老子还不能清楚他说明“道” 的特点,但是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用负概念“无”来作为万物本源的,这 是人类认知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老于哲学中最具价值的是充满着思辩哲理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已经认识到任何事物都具有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的正反两个方面,科学地指出了“有无相生, 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等对立统一的 现象,还进一步意识到事物对立统一着的双方都在相互转化,提出了“反者道之 动”(四十章)的命题,辩证地指出“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 倚;福兮,祸之所伏”的道理,从而引出了贵柔、守雌、无为的人生哲学。老子 一书中蕴含辩证因素的警句,如“柔弱胜刚强”、“将欲取之,必固与之”、

道和酒与老子太清道和文化

道和酒与老子太清道和文化老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哲学家,他以九流百家之祖的姿态在春秋末年就建立了一套完整而庞大的哲学思想体系,当时的水平就已经登峰造极。他的思想影响深远,几乎涉及 日后各类思想派别,以及各学派对一切重 大思想问题的思考与判断。龟衔甘露争先 到,凤吸醴泉随后来。投在太清仙酒瓮, 道人日饮两三杯。这是宋代诗人谢枋得对 太清酒的诠释。尽管是淡淡谈及《道德经》 中的一句话,但却透露着人的从容心态和 坚定信心。其实,老子的哲学不仅中国引 用,在国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史载,孔子曾问礼于老子,老子以自酿太清酒待之,孔子醉,谓弟子曰:惟酒无量,不及乱。事实上,儒家鼻祖孔子和道家创始人老子的相遇,不仅是儒道两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也成就了我国思想文化史上空前绝后的一大盛事。二人以太清酒为媒,成就儒道交融佳话,也使太清酒成为了中华文化圣酒。 有史以来,我们的先人依河而居,种黍为生,以酿酒为乐。1997年,在河南鹿邑太清宫发掘的“长子口”商周墓中,出土的两件商朝青铜器里仍盛有美酒,历经3000多年,尚存酒香。由此可见鹿邑酿酒历史之久远。而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子更是深得酿酒之法,在担任周

守藏室之史之余,奉周天子之命,为周王室酿造美酒,祭天地鬼神,佑万民之福。并被周天子特许,以道号“太清”为酒名。至今,当时的都城洛阳仍留有老子酿酒炼丹的遗址。《史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太清宫镇)人也,姓李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当时德高望重、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尤其是他所管理的文物典籍,更是国家秘藏的文物珍宝。老子所著《道德经》被公认为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哲学史上的奇葩。同样,老子独创的太清酒,至今依然被世代传承,经久不衰。 据史料记载,太清酒是我国最古老的历史文化名酒之一,始于春秋,盛于唐宋,有汉以来,一直是宫廷贡酒。她以老子的道教文化为底蕴,融会于漫长的历史熏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滋养了太清酒高贵的品质。周王朝分崩离析后,老子骑一头青牛,开始云游四方,并将自己酿造太清酒的的秘方传于民间,以使酒这个“万药之方(李时珍《本草纲目》)”,造福后世。 鹿邑酿酒的历史已经3000多年了,只有老子的故里才能酿出这纯正的太清美酒。老子也只有喝了太清酒才能称其为老子,才能受到孔子的礼拜,才能写出《道德经》那样的宏文。太清酒是深奥的,有着哲学的意味,它使老子能够远望、沉思,而后远远地出行,让自己的身体不再属于鹿邑,也不再属于河南,而属于中国,属于世界。《庄子·天运》篇说:“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礼记·曾子问》中记曾子和子夏向孔子问丧礼,孔子的答话几次说

如何从《道德经》理解老子道家思想

如何从《道德经》理解老子道家思想 —— 2017年4月份继续教育听《道德经》网络课程有感 在本次的继续教育中,课程学习中有《“道德经”解读方法刍议》和《老子思想的当代意义和价值》这样两门课。我毫不犹豫地选修了这两门课程。一来,我久慕这部经典,曾尝试背诵《道德经》。二来,在诵读时有太多的不理解,特别希望聆听一位大师的解读。这门课不正是我求之不得的吗! 在听学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产生了很多以前不曾有过的理解和感悟。下面我就自己在这方面的理解谈谈自己的思考。 对老子道家思想解读的方法论。过去,我为了理解《道德经》,但又由于原著看不懂,吃不透,我一方面买来现代一些学者对原著的翻译和解读的版本,其中所看到的内容颇多龃龉之处,不一而足,一时无所适从。另一方面,我又买来一些立足别的学术观点解读《道德经》的书本,比如《“易经”与老子道家思想》。这次我听了这门课程之后,才知道自己是在一条错误的学习之路上学习《道德经》。这位讲座教授的观点认为:对老子道家思想的理解,必须立足于原著文本,一切观点和根据都要从原著中去寻求答案。即便原著里实在找不到,我们也应该从距离《道德经》成书年代最近的道家学派的著作中去寻找答案,再根据需要依次往后代延伸。另一个原则是,坚持“先中后外”的治学方法,而不能抛开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到西方学说中去寻找印证道德经的因由。 老子道家思想和庄子道家思想的巨大差别。后人把老子和庄子并

称“老庄”,因为他们同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很多人便想当然地认为他们的思想是毫无差别的一脉相承。其实这是莫大的误解。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吏,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国家图书馆的馆长,这个得天独厚的机会让老子得以遍览当时所有上古图书典籍,这样老子就能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加之老子又能接触到当时的周王朝的统治者,所学所思所想的综合,让老子逐渐通晓了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这个规律就是老子说的“道”。而这个“道”又是作为周朝统治者治理国家所应遵循的规律。唯有遵循“道”才能消除当时的战乱和挽救百姓。足见老子思想是植根于其忧国忧民的抱负和悲天悯人的情怀的。而庄子就不同了,他追求得是个人的绝对的精神自由和独立。从某种程度上说,李白算是庄子道家思想的践行者。 学习这两门课程,重新理解《道德经》。尤其是准确理解它。一方面是我们在正确传承着国学。另一方面,我们把所学运用于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实践,指导者我们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遵循正确的规律。

庄子的道家思想

xx的道家思想 ——以逍遥游齐物论为例《史记》说: “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和老子一样把“道”看作世界最高原理,认为道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是世界的终极根源和主宰。他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太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大宗师》)他继承了老子“道”无形无象的思想,认为道是虚无的实体,他说: “道不可闻,闻而非也;道不可见,见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 也。”(《知北游》)因此,他认为不可能给“道”提出明确的规定。他说: “道不当名”,即使取名为道,也是“所假而行”。(《知北游》)在“道”和“物”的关系上,庄子思想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他继承老子,认为万物产生于形体,形体产生于精神,个别精神产生于绝对精神——“道”。一方面他又发展了老子思想中即气以言道的合理内涵。认为道即气。他强调“道无所不在”,并用“周、遍、咸”三字形容。认为道作为世界的终极根据,不是存在于天地万物之外,而是一切事物的内在原因。 齐物论是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它是一种齐彼此、齐是非、齐物我的相对主义理论。他改造了老子关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思想,把事物的运动、变化加以绝对化。他说: “道无终始,物有死生,不恃其成。一虚一满,不位乎其形。”(《齐物论》,下同)认为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移,其形态绝不固定。由于过分强调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导致否定事物质的规定性。他提出“万物一齐”,为老子的“贵柔”“不争”提供新的理论依据。他认为,从“道”的观点看来,一切事物都是无差别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本来就没有确定不移的是非标准。他说: “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憰怪,道通为一。”认为小草茎与大屋柱、丑人与美人以及各种怪异乘戾的现象都是同一的。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浅谈老子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 道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最主要的思想流派之一,“无为”思想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下面是带来的关于道家的无为思想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无为的本质就是“无为而无不为”。 关键词:道家;无为 “无为”是道家最基本的精神之一,是一种精神境界,它与“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是完全一致的。“无为”的精神境界就是“道法自然”的价值取向的直接体现。无为的本质就是顺应自然的变化,使事物保持其天然的本性,不人为造作,达到“无为而无不为”。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老子认为做学问要天天的增加知识,而体道则要天天削减私欲,损之又损,就达到无为、无为便可以无不为,如果不妄为,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这是老子五千言讲的主要问题。天地万物是由道创生的,而道则要依法于最高的准则“自然”,人要依法地、天、道,便必须也依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这个“无为而无不为”,便是“自然”的体现。 在个人修炼上老子提倡自然“无为”。“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

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老子》七章),老子认为“无为”便是无私,不争先,置身度外,因为无私,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二章》),“无为”便是事成后不占有,不自恃,不居功,因为不居功,其功劳不会失去。“功成身退,天之道”(《老子》九章),“无为”就要功成身退,这是天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老子》七十三章),“夫唯不争,故无忧”(《老子》八章),无为就是不争,不争便能取胜而又没有祸害。“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故知足之足常足”(《老子》四十六章),“无为”就是知足,知止,这样便长满足,可以长久。“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四十九章),“无为”就是没有自己的私心,以百姓心为心。 在治国安邦方面,老子用“无为”思想来诠释他的政治哲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老子》七十五章),老子说统治者为了满足私欲而做出祸害百姓,违反天道的行为,所以使百姓饥饿,国家难治。“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是说统治者采取“有为”的原则去治理天下,所以只会失败。“无为”便是指去除私欲,顺着民心,顺着天道去处事的原则。“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成也,王侯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老子》三十二章),治理天下的人,要是能遵守天道的无为,则万物将自宾从,自化育。“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

浅论道家老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浅论道家老子思想及其深远影响 【摘要】道家的产生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构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围绕着这个思想体系又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范畴和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大放异彩,并有着其深远影响。汉、唐的统治者采用了老子的无为思想,休养生息。在现代,进一步研究老子的思想,既是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同时对社会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时代背景老子思想道法自然无为深远影响统治者百姓生活 一、老子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春秋时期的社会状况 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是一个动荡不息、战乱不止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快速发展,富有活力的时代,中国古代社会正经历着巨大而深刻的变革。 在经济领域,由于铁农具的使用和耕牛技术的推广,社会生产力特别是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这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土地的私有化和土地所有者的经营方式的改变。到了春秋中期,原来“籍田以力”的经营方式难以继续维持,于是各诸侯国相继采取了收取租税的方法。这种经营方式的改变造就了大批的新兴地主,使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与农业的发展并行的是手工业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个独立的手工业者阶层和商人阶层,他们的活动使得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他们的强大加速了社会的分化,最终促成了社会性质和制度的深刻变化。 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组织结构方面,出现了政权下移和旧有社会秩序的崩坏的现象。旧有的社会组织结构,是西周建立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个由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组成的金字塔式的统治。它实际上是封建宗法世袭贵族的统治制度。起初成效良好,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天子的权威逐渐下降,逐步丧失了对天下的控制权,而诸侯的经济军事力量却逐步超越周天子。诸侯的不断强大,造就了一批崛起的卿大夫们。卿大夫们因为实力的增强,也逐渐不再听从诸侯的号令,由此政权不断下移。王权的衰微和诸侯的兼并扩张,导致了礼乐制度的崩坏。这种“礼崩乐坏”的局面,表明了旧有的等级关系和统治秩序的崩溃,社会呈现出多元、无序的混乱状态,由此加重了人民的苦难,贫富分化严重。 (二)隐士群体的社会批判意识 春秋时期,贵族阶级迅速衰落,世袭社会逐步解体,私学兴起。私学的兴起,培养了大批来自社会下层的智能之士,以他们为主,再加上从贵族下降的士,士阶层崛起,不断扩大。 天下大乱,人民流离失所。有良知的士人对“天下无道”都有共同的感受,都有强烈的时代忧患意识。然而在个人应如何面对现实,应采取何种行动的问题上,他们却分道扬镳,做出了不同的选择。不同于孔子等人主动积极的态度,隐士群体往往都有很高的道德情操,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老子的思想与人生智慧 我在中国人民大学给本科生和研究生讲完中国古代思想史后,开卷考试,任选题目,只要是中国历史上的人物、思潮,都可以写。24份考卷选了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占全部考卷的80%。 当时我非常疑惑,怎么大家都选 这方面的东西呢?后来我明白了,这是因为我们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活得太累,太累了就想松弛,而中国文化里面最能起这方面作用的就是道家的东西。道家主张人和自然和谐,又提倡人身心的和谐。在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的时候无法依靠别人,只有自己能够救自己。这时候道家的东西可以起作用。而讲道家则必须回归它的老祖宗――老子。 我今天讲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方面简单介绍道家、老子和《道德经》的基本情况;第二方面是主题――老子哲学里面所体现的人生智慧。 一、老子和道家 1.道家的基本情况 我认为道家的起源有两个重要的因素:第一是它的传统,就是中国古代的隐逸思想。我们有很多的传说,比如说尧要把他的位置传给许由的时候,许由觉得玷污了他的耳朵,就跑到河边洗耳朵。从《诗经》里面我们知道,确实有一种隐士存在。《诗经?卫风》里有一篇“考?”,前面几句是:“考?在涧,硕人之宽。”那个时候没有卡拉OK和KTV,一个人就在那里敲木头盘自得其乐,不管外界如何变化,我的志向都不会改变。这是目前我所看到最早关于隐士生活的状态。 春秋以后,这样的隐士人数非常多,我们在《论语》里面就可以看到,当时有很多的隐士。孔子为了他的理想、推销他的学说而周游列国,路上遇到了许多人,名字都非常怪,比如长沮、桀溺、接舆。这些人都嘲笑孔子,天下这么乱,靠你一个人弄得过来吗?还不如和我们一样,悠闲自在地过日子。孔子对他们很不以为然,说:“鸟兽不可同群”,“道不同,不相为谋。”他们也瞧不起孔子,说他五谷不分,四体不勤,是一个书呆子。 这些隐士生活在蔡国、陈国、宋国、卫国这些小国和楚国,就是今天河南中部、南部,安徽的北部和湖北一带。这一带是大国争霸的夹缝,秦国管不了、齐国管不了、楚国也不管,统治相对最薄弱,是隐士群体的大本营,也是老子和道家诞生的文化传统的土壤。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具备了时代的土壤。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在变革中有一部分人得利了,有一些人进入了权力中枢,也有一些人被边缘化了。被边缘化的自然很失落,特别是原来是贵族身份的人。他们满腹牢骚,可是又“杀人无力求人难”,“无可奈何花落去”。潮起潮落,云卷云舒,他们后来看淡了、看破了。这些人都有很高的文化水平和自己的想法,也都当过官。比如说老子,是周王朝的守藏史,相当于今天国家图书馆、档案馆的馆长。不过,先秦图书馆有点像今天的议会,是贵族知识、权力来源的证明机构。这个时候周天子的地位下降了,给文化单位的经费也就越来越少。老子这个馆长当得很没有味道,加上有些想法又跟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不一致,于是就出关去了。 庄子也是当过小吏的。庄子做漆园吏时,上级部门老来考核,老得填报表、报数据,弄得他很烦,所以不愿意当了。庄子也有一个当大官的机会,是人家让他去当楚国的宰相,他不愿意去。大官更不好当,权力大意味着风险也大。“伴君如伴虎”,说完就完了。庄子想当不大不小的中号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