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建设

什么是企业制度建设[1]

企业制度建设是指企业围绕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和系统化等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包括制度的建立、执行、修改、完善、责任追究等。

企业制度建设步骤[1]

企业制度建设一般分为八个步骤:

一是疏理,企业要对现有的制度进行全面的疏理,通过疏理确定本企业制度是否缺失、是否与上级规定相冲突、是否适应实际工作和管理的需要、是否可行等,从而确定需要制定和修改完善的制度;

二是调研,对需要制定和修改的制度进行广泛的调研,从而使拟要制定和修改的制度更加适用;

三是策划,召开不同人员参加的会议听取意见,汇总大家意见后由主办部门拿出制定或修改制度的具体意见和方案;

四是建立,根据策划后的方案职能部门要根据上级的规定、企业的实际及领导的要求,安排专人负责起草或修改制度,及时制定出规范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制度;

五是审查,对制定或修改完成的各类制度要召开相关会议(如职代会,领导班子会等)对制度的合法性、规范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等等方面进行审查;

六是发布,对审查通过的制度以文件形式进行发布;

七是执行,确保发布的各项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执行到位;

八是修改完善,针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上级的新要求及时的进行修改完善,使制度始终保持在适用状态。

企业制度建设方法[2]

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赖以生存的命脉。在知识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效率是每一个企业所追求的目标。要使得企业经营有效率,一部完整而又可行的管理规章制度是绝对必要的。建设企业规章制度并不是把别人现成的东西拿来抄袭,而是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自己来拟订。

(一)制度要兼顾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要公平就往往影响效率,要效率又往往损害公平。但是,二者是有机联系的,没有公平,就不会有理想的效率,甚至效率为零;没有效率,公平也就失去了意义,甚至难以维持。因此,在制度建设的问题上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辩证关系,做

到二者兼顾,互相协调。实际工作中,公平与效率绝对协调是不可能的,通常情况下,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制度不要生搬硬套

企业管理规章制度要根据需要来制定,不要制定一些空洞没有内容的规章制度,也不要制定一些根本就用不着或不可行的规章制度,更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东西再好,只能适应人家的企业,对我们自己就不一定适用。同时,制定规章制度不能违背国家的法律、法令、法规,也不能违背上级主管部门发布的有关制度和规定,违反了就是无效的制度。

(三)制度要威信并重

威与信的关系实质上是质与量的关系。“信”是积累,是“威”的基础和准备;“威”是结果,是“信”的升华与飞跃,二者可以互相转换,“信”可以成为“威”,“威”可以成为“信”。制度建设必须以信誉为基础,有制度就要执行,不能当做橡皮图章;执行就要全面、严格,既不能打擦边球,也不能打折扣。要维护制度的信誉,就要遵循制度的相对稳定性,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制度不是儿戏,不能朝令夕改,反复无常。这样,制度就会威力无比,神圣不可侵犯,真正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

有这样一个故事,《史记》记载了商鞅变法的一则故事,大家可能都知道。“令既出,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徒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徒。复日‘能徒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徒之,辄予五十金”。因为商鞅守信,于是“秦人皆趋令”,

“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故事寓意。不言自明。

(四)制度要纲举目张

一个企业需要建立的管理规章制度很多,如果没有清晰的思路和严密的逻辑,必然造成制度杂乱无序,以致失败。各项规章制度要有完整的体系,减少各项规章制度之间发生重复或矛盾,规章制度应该先有一套母法,然后再根据母法制定各种办法、规则、准则、办事细则等。

(五)制度要刚柔相济

企业管理制度本身就是一个企业的法度。制者,制约也;度者,规范也;法者,不可违也。因此,任何一项管理制度都具有而且必须强调其鲜明的强制性。但是,如果由此而只强调制度的刚性,未免失之偏颇。作为社会主义企业,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广大职工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其制度建设的出发点也应落实到为民谋福利上,其本意就是柔性的。就制度的配套构成而言,既要体现其强制性的一面,又要具备褒扬、激励、教育的一面。就其约束力和操作而言,既要考虑有力,又要考虑有度,既不宽容,也不苛求,二者适度。形象一点说,制度可以是紧箍咒,不犯不痛,但不能削足适履,强人所难。制定规章制度要以发挥激励效果为目的,以事前的防范取代事后的责备,以积极的奖赏取代消极的处罚,达到提高效率的目的。

(六)制度要推陈出新

任何一项制度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制度的生命力在于适应特定的时代、特定环境的要求。法无常法,制度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历史证明,统治者审时度势,顺应潮流,革故鼎新,则事业昌盛,民心归顺;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瞻前顾后,则事衰民穷,民怨沸腾。创新是企业生命力的源泉,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企业制度就是企业法度,制度创新乃是企业创新的一个最基本的课题。制度创新需要勇气和智慧,既要敢于创新,又要善于创新。

企业制度建设六要素

要素列表要素核心要素概述促进作用

要素一按哪几步做

制度所要管理的某项事物或

工作细分到每个环节、步骤、

方面

管理的条理性

制度的逻辑性

分工的细致性

要素二每步如何做每个环节、步骤、方面做什么,

如何去做、如何配合下一个环

节、步骤、方面

工作的具体化

可操作性

工作的衔接性

要素三每步谁来做每个环节、步骤、方面由谁来

做,职责与权限是什么

职责明确

分工到人

权限清晰

要素四每步做的标准

是什么

每个环节、步骤、方面做的过

程要求是什么;什么时间内完

成;是否具有数字量化的要求

管理的规范性

工作的质量

工作的效率

考核的依据

要素五做不好怎么办没有按标准去做将会受到什

么样的行政或经济处罚

管理的严肃性

管理的有效性

要素六由谁负责落实和

监督

由谁负责制定的贯彻落实和

对日常执行过程的监督管理

管理的落地行

管理的责任化

管理的推动力

上面这六个要素是制度建设有效性的核心,需要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下面对六个要素深入分析如下:

第一要素:按哪几步做?

我们很多企业的制度要么很简单,无任何价值;要么是杂乱无章,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是很空洞,抓不住实质;导致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有章难循,无法操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没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和感悟,写出的制度自然难以切合实际,操作性差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建立制度人员应该在书写制度前进行深入地了解和分析,把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分环节、步骤、方面进行层层细分,细分到不能再细的地步,自然会抓住管理的主线,纲举目张,写起来就会顺理成章,管理的条理性、分工的细致性、制度的逻辑性也在其中得以体现,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打下基础。

第二要素:每步如何做?

如果在建立制度时,第一要素抓住了,第二要素就很容易做到,因为在做第一要素时,建立制度人员已经对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有了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甚至已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的整个过程具有深度的掌握和感悟,只需要我们用朴素、准确的语言和文字对每步如何做,做什么内容进行祥细描述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把握好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上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因为一个事务和工作的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但它内含的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有机配合的。

第三要素:每步由谁来做?

在企业管理中,很多的工作存在一责多岗或一岗多责的情况,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叠,一个制度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员和部门,这就需要在制度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具体到每个岗位和人员,才能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否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要不没人做,要不就互相推,责任没人担,管理出现混乱。很多企业的制度里往往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字眼进行界定,这是不行的。

第四要素:每步做的标准是什么?

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我们应该把握一个原则:“你不能衡量它,你就不能有效管理它”,这也是高效管理的核心。任何一项工作都要有一定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否则很难保证或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对员工的考核也会失去较客观的依据,往往是管不住、理不清,管理的有效性无法充分体现出来,这是大部分企业在制度化管理中的软肋所在。因此要从以下方面下功夫:

1、给工作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

2、工作任务尽可能予以量化。

3、工作过程尽可能书面格式化。

一个管理制度如果在以上三个方面都做到了,管理的规范性、管理的效率、管理的质量才能实在的地展现出来,对员工的考核也有了客观的依据。

第五要素:做不到怎么办?

如果一个制度内没有与工作标准和要求相配套的奖罚措施,解决不了“做不到怎么办?”的问题,在推行的过程中完全凭员工的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来按制度办事是很难的,很多员工的自我执行力是非常薄弱的,从人的潜意识来讲也是不愿受约束的,几次违反制度而没有受到及时处罚后,便会产生“制度无所谓,反正违反了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想法,慢慢对制度的严肃性持否定或无视的态度,导致企业的制度化管理最终都会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即使是说服教育,大家也会无动于衷,管理也只有无可耐何了。在制度推行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高悬“奖惩”这个尚方宝剑,警钟常鸣,如果有人违反了马上进行处罚,突出管理的刚性和力度,才会体现出管理严肃性,是管理力产生的前提。

在制定处罚措施时,应以制度中明确指出的或提出的时间要求、工作量化要求、工作过程标准要求为依据逐点逐条提出,这样的话,就相对比较客观,有针对性和说服力,受罚方也比较容易接受,无话可说。在进行奖励时,要以一定时期内(一般以月、季为标准)的总体工作表现为依据,定期评估来作出判断。要求你做到而没有做到必须要承担责任,必须要罚;要求你做到的你做到了而且做的更好,应得到认可,可奖也可不奖,但奖比不奖好;这二者在实际运用中把握的原则是有区别的。

第六要素:由谁来负责落实和监督

在建立制度时,通过上面五个要素的落实,我们的制度已经很系统、全面、到位,对于制度本身而言不存在多大的问题,但在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如果不能确定由谁来负责这个制度的落实和监督,会导致制度难以按照预想的目的得到落实和执行,正如中国的交通管理一样,有了交通法规而没有交通警察肯定是不行的,制度也需要有人管理。管理也是要动态化的,所有的管理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都会因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出现不适应性,执行者也会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很多问题,这也需要有专人负责对制度进行动态管理,以专业的角度及时去发现、把握和解决制度在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制度的合理性、时效性进行长期维护和改进,延长制度的生命。

[编辑]

企业制度建设重要性

第一、企业实现其发展战略目标是一个艰巨和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企业管理水平和运营状况的不断优化革新,是一个逐渐上升的循环。在循环优化过程中,制度建设工作固化企业已有的成功经验模式和优秀管理方法,为企业铺垫好上升“轨道”,确保企业各项管理工作依据即定的“轨迹”运行,最大限度避免偏离目标和规避风险。

第二、企业做强做大后体现出来的,是业务量日趋繁忙,管理流程逐渐复杂,对团队协作要求则越来越高的矛盾现状。任何组成部分的无序行动都可能导致整体运行效率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成员共同遵守管理规则和操作流程成为不可或缺的高效管理前提。制度

建设工作正是通过对管理规则和操作流程的梳理与确定,在整个企业范围内传播统一的规则信息,并将其固化在企业成员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行为中,从而为庞大的企业有机体的协调动作提供了保障。

第三、一些管理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管理中显现出来的自我意识和随意性特点相当明显,喜欢以个人为出发点的“潜规则”左右管理工作。突出的问题是:“潜规则”虽然灵活但也易多变,虽然简单但总失于庄重、稳健,在这种“人治”情况下,规范管理谈何容易?制度建设的目的之一,在于消除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潜规则”,把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潜规则”转换为企业成员都清晰了解、一致认同和共同遵守的明示规则,从而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管理扫清障碍,创造条件。

第四、企业文化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元素,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制度建设工作的过程,也是提炼、凝聚和固化企业优秀文化的过程,它使企业在急速的发展和多变的竞争中,保持着高度协调的发展动力和应变能力。作为塑造有形管理规则的制度建设工作,其实现成果总是有意无意地体现出企业文化的特征:企业的管理制度,总是体现着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基本政策的取向,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管理工作的自发诠释;通过制度执行和反馈,企业员工也会对企业文化具有相当的认知。文化通过制度反映出来,制度是文化的载体之一。

制度建设工作对于企业的重要性,还可以从上述四点以外的很多管理层面继续发掘。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恐怕只有善于思考的管理者心里最能够把握。当向即将走上管理岗位的人问一个问题:到任后需要马上展开的工作是什么时,我们往往听到相同的回答——完善管理

制度,加强制度建设——从这个意义上说,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企业制度建设工作总结 篇一: 公司内控制度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公司内控制度方面的基本情况说明 2017年4月14日 一、制度体系的基本情况: 截至到目前,公司内部制定并仍有效、在沿用的规范性文件(含各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共计57份,其中: 安全、综治管控类11份,生产组织、服务质量管控类13份,固定资产、设备及工程管控类6份,人力资源管控类(包括干部管理、薪酬及绩效管理、员工教育培训、考勤休假加值班管理、社会统筹管理等)14份,物资采购、后勤管控类4份,财务管控类3份,其它管控类6份。 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所需,公司对2017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60份现行规章制度,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修订、废止的意见。60份规范性文件中,公司将其中仍可沿用的45份文件汇编成册并印发到各单位、各部门供日常查阅,同时为后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提供基础;另外对其中的12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3份文件。 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总体上来说,以“制定好”和“执行好”为主线,通过近两年多措并举的方式,公司在制度执行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在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员工对集团、公司各方面的管控要求、管控目的更明白,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的比较到位,能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能时时刻刻按规则处事,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臵,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 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 1、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 2、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 3、集团、公司都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理规定,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 二是要求制度要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相互之间不存在冲突。这两个要求既是为了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操作部门和人员“无所适从”。同时通 过“必要会签”的环节,避免“各自为政”、互不通气,保证制度之间不发生冲突或遗漏。

浅谈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2012年4月(总第309期) 法制与经济 FAZHIYUJINGJI NO.4,2012 (Cumulatively,NO.309) [摘要]国有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在市场经济新的环境下,由于面临企业改制、重组并购、提升管理水平以及法律法规更新等情况,进行制度建设既是国有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是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必然之选。 [关键词]国有企业;制度建设;软实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业要取得成功,建章立制是关键。商鞅立木取信、变法图强,促使秦国六合诸侯、一匡天下;刘邦约法三章、整顿军纪,从而以弱胜强、建立强汉。西方发达国家延续数百年的经济繁荣与社会文明更是与法治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备先进密不可分。 国家如此,企业亦是如此。一个企业要争创一流,引领行业发展,登上事业之巅,完善的制度体系、科学的制度规定、有效的制度执行,便是重要法宝。国有企业大多处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国有企业要实现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履行好其应担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使自己的事业更上一个台阶,加强制度建设,为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提供制度保障,从而把企业战略部署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便成为必然之举。 一、加强制度建设是国有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规章制度是企业战略目标、管理理念的实现载体。国有企业要做强做优、提高竞争力,客观上需要加强制度建设。首先,国有企业经过改制,很多已经由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变为公司,进而实行公司治理结构,而实现公司治理必然需要有完备的三会制度(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因此,国有企业改制必然需要进行制度建设。其次,很多国有企业经过重组并购,拓展了自身业务领域,客观上也需要对相关制度进行修改、完善或新订。同时,国有企业在传统的主营业务之外,资本运营、海外业务拓展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也日渐突显,唯有加强制度建设,统筹规范企业内部各业务面,提高制度执行效率才能适应企业管控幅度变大、业务拓展的需要。再次,制度建设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管理水平的高低。国有企业通过制度建设明确战略定位,提高决策执行,加快企业运转效率。良好的制度还能起到激励员工向符合公司战略方向发展的作用。最后,企业管理中,劳动、安全、环保等纠纷也因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在企业中呈上升趋势,要规避法律风险,首先便是加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建设以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法律环境。所以,加强制度建设是实现国有企业战略目标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国有企业要实现战略目标必然需要加强自身制度建设。 二、制度建设要科学、合法、规范、统一并富有实效 规章制度是公司规范管理、防范风险、依法治企的基本依据和根本保证。为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提高国有企业依法经营管理水平,促进国有企业各项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完成高水平的制度建设,应做好如下工作: (一)有破有立,继承创新 制度建设需要立足现状在维护制度延续性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制度创新,不能死守现状、拒绝创新,也不宜完全割裂现状、另辟新路。已有制度在确保企业之前生产经营中各项工作稳步开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国有企业新的战略定位和面临的新环境,制度建设也需要再上一个台阶。国有企业有必要秉承靠制度管事、用制度管权、按制度管人的制度理念,根据制度是否适应国家最新立法、是否符合集团发展战略、是否规范统一、是否立足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要求在企业内进行一次制度清理。通过制度清理,明确今后制度建设的工作重点;通过制度清理来“保留适应的、废止过时的、修订残缺的、制定空白的”,最终形成符合法律规定、利于企业发展、便于实际操作而又权威规范、统一协调的制度体系。 (二)制度体系,分类分级 国有企业新的制度体系可分为法人治理制度和公司管理制度两大类。法人治理制度主要包含公司章程、股东大会制度、董事会制度和监事会制度等关系公司治理的重要制度,这是企业决策层正确决策、规范运作的依据和保障。除法人治理制度之外的制度便是公司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制度通过分级管理、逐级细化,根据不同制度内容的重要程度再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制度规定公司全面工作要遵循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二级制度规定公司管理模块的工作机制和程序,三级制度规定各个业务环节的规范和方法。上一级别制度为下一级别制度的制定提供指导思想和职责定位,下一级别制度保证上一级别制度的思想落实和流程细化,同一级别制度间权责明确、各司其责。由此来实现制度的协调统一,避免制度打架。不同种类、不同层级的制度再实行不同的起草、审核、批准及修改、废止程序。公司规章制度由专门部门归口管理,以便对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协调性统筹负责。法人治理制度可由董事会办公室提出制定、修改意见,根据《公司法》分别由股东大会、董事会或监事会审批和修改。公司管理制度由业务部门提出制定、修改意见,一级制度可由总经理办公会负责审批、修改,二、三级制度可由企业专门设立的制度委员会负责审批、修改。 (三)专业审核,力求规范 规章制度一旦公布实施,便不宜朝令夕改,必须确保其严肃性,所以,尽管规章制度的起草由具体业务部门负责,但制度的通过必须经过制度委员会的集体讨论和相关专业人员的专业审核。专业审核主要涉及三个方面:首先是法律审核,主要审核制度内容是否合法、制定程序是否合法、篇章结构是否规范、与其它制度间是否协调统一。值得注意的是《劳动合同法》对直 浅谈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尚鑫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北京100038) 99

企业制度建设六大核心要素

企业制度建设六大核心要素 上面这六个要素是制度建设有效性的核心,需要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下面对六个要素深入分析如下: 第一要素:按哪几步做? 我们很多企业的制度要么很简单,无任何价值;要么是杂乱无章,让人摸不着头脑;要么是很空洞,抓不住实质;导致在制度的落实和执行上有章难循,无法操作。最主要的原因是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没有深入的理解、掌握和感悟,写出的制度自然难以切合实际,操作性差是不可避免的。作为建立制度人员应该在书写制度前进行深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地了解和分析,把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分环节、步骤、方面进行层层细分,细分到不能再细的地步,自然会抓住管理的主线,纲举目张,写起来就会顺理成章,管理的条理性、分工的细致性、制度的逻辑性也在其中得以体现,为建立一个好的制度打下基础。 第二要素:每步如何做? 如果在建立制度时,第一要素抓住了,第二要素就很容易做到,因为在做第一要素时,建立制度人员已经对制度所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有了深入地了解和分析,甚至已与当事人进行了沟通和讨论,对制度要管理的事务或工作的整个过程具有深度的掌握和感悟,只需要我们用朴素、准确的语言和文字对每步如何做,做什么内容进行祥细描述就可以了,关键是要把握好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的逻辑关系和上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因为一个事务和工作的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主体,但它内含的各个环节、步骤、方面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有机配合的。 第三要素:每步由谁来做? 在企业管理中,很多的工作存在一责多岗或一岗多责的情况,工作内容存在交叉和重叠,一个制度也往往会涉及到很多人员和部门,这就需要在制度中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到人、权限清晰,具体到每个岗位和人员,才能保证工作落实到位。否则在执行过程中就会出现问题,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及执行的效率和效果工作总结

公司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化工作总结 为了适应公司全国性布局与规范管理的发展要求,贯彻中建总公司、局内部控制标准化发展战略,公司于2009年8月结合“决策与业务流程优化及组织再造”启动了内部控制制度标准化工作。2010年3月出台《公司管理手册》、《各系统标准管理手册》共11本。2011年发布了《搅拌站标准管理手册》、《生产作业指导书》、《技术作业指导书》、《人财物及后勤作业指导书》、《搅拌站记录表样》。公司继搅拌站标准化完成后,紧接着于2011年5月启动了分公司标准化建设,目前已完成《分公司标准化手册》,2012年4月试运行。现已建立起总部—分公司—搅拌站三个层次的一套高效、科学的内控管理流程标准化体系,实现公司管理无缝连接。 近三年来,公司在内控体系的贯彻上,突出“执行”二字,重在“狠”、“严”上下功夫,多次邀请三局领导和外部专家进行了内部流程制度评审与指导修订,有效地实现了防范风险的目的,而且推动了公司各项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促进了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强化内控执行、按程序办事的规矩日渐形成 公司根据内控要求,结合自身管理存在着有章不循、执行力不强的现象,进行了对照检查,找出了差距和不足。为此,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举措,以确保内控体系执行有力。 加强培训,注重宣贯,确保手册相关内容人人掌握。开展以集中学习和分散学习相结合,标准学习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全面学习

和重点学习相结合,培育标准化企业文化,增强标准化意识。各单位召开“达标活动”推进动员会,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全面安排部署。由公司各系统部门从内部选举标准内部培训师,按标准手册制作PPT培训课件,进行专业标准制度宣贯培训。将标准制度中相关内容,编成相关工种的培训资料制作成岗位操作规程上墙等活动,为内控体系的有效执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健全内控工作网络,确保组织机构落实。公司成立了内控标准化体系工作领导组(内控制度方向把关)、评审组(内控制度质量把关)、工作组(内控制度编制),进一步加强了内控工作组织领导和机构落实。 狠抓落实,层层负责,确保流程控制实现真正的落地。为了使内控真正落到实处,公司制定《公司标准化管理办法》、《星级搅拌站评定管理办法》,明确标准化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规定企业标准的制定、宣贯实施及监督检查考核具体方法措施。主要有:(1)与“创先争优”和“标准化青年先行”工作相结合,开展技能比武、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为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公司将《搅拌站管理手册》中厂站标准化管理内容,开展知识竞赛,武汉事业部、成都分公司、天津分公司、设备运输分公司、西安筹备组分别组队,参加了竞赛。 (2)搅拌站星级评定。为推进公司搅拌站各项业务标准化,夯实搅拌站基础管理,公司根据分级管理与激励的需要,设置“达标搅拌站、三星、四星、五星级搅拌站”四个等级开展星级评定。每季度,分公司星级评定小组组织所属搅拌站对照《考评标准》,对各

浅谈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浅谈公司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 今天跟一个刚加入三茅的朋友交谈了很长时间,主要是关于企业管理以及制度建设方面的问题,交谈后我不断问自己:现在企业管理的核心意义是什么?单独通过调薪、加薪就能解决一些实质性问题吗?一个企业的管理好比古代帝王打江山一样,困难重重,创业的初期可能会有很多的人不计回报的发挥自身的力量、才华去帮助企业发展壮大,一旦公司发展壮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出现各种不合理化,导致运营、管理及生产滞后,很多公司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最后导致公司一蹶不振,最后走向衰亡,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很多企业的老总深有体会就是公司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人去坚持,其实这中间仅仅差了一个监督的环节。 这好比国家的反腐一样,最后落马的官员都是没有一个良好的平台去督促、监督自己最后走向腐化,堕落。首先我们来说人性是堕落的,一个体制不健全组织,完全靠自我的约束,是完全不可能的,自我约束力能再强的人能坚持多久?这是个未知数,加之国人盲目跟风的习性!!!可想而知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俗话说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我们不是圣人,我们都会犯错,再这样一个组织里我们只能腐化、堕落。一个健全的组织,没有一个良好的监督平台那也是形同虚设,正如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样设立了东厂,东厂腐化后又继续设立了西厂,西厂继续腐化后只能听之任之,最后成为一种社会的导向。追根溯源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员的职责不够明确。 特别是现在的一些中小型企业面临的突出管理问题是:人员少、部门多,责任分工不明确,出现问题开始互相扯皮,最后成了一笔糊涂账,这还不算什么,最主要的是各个部门的矛盾加深,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效仿、学习大公司的管理经验是对的,但是很多企业盲目的学习效仿,对大公司的管理模式一知半解,试问我们能学到什么?一个企业应有的扁平化管理就形同虚设。最终得到的是“邯郸学步。” 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不同,带来的管理及运营模式也不同,看似相同的管理模式,但是实质是不同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科学的积极的制度的建立,能降低“风险”、坚持“勤政”、促进“发展”按照制度的刚性程度和作用范围,我们可以将一个组织的制度简单分为5种,管理制度、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及工作条例。以我们单位为例所涉及的制度为,《管理岗位责任追究制度》、《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属于管理制度和管理规定,《公司财务、行政管理办法》、《公司业务、生产管理办法》等属于管理

企业制度建设基本情况

企业制度建设基本情况 制度建设工作启动以来,集团建设小组按照集团领导的要求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加紧工作,不断推进制度建设深入开展工作。今年集团各部门计划制定重大制度26项。截止9月24日已审核重大制度17项,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制度建设工作小组成立以后,主要完成以下三项工作。 1、制定制度建设方案和计划,为推动制度建设深入开展明确制度建设职责,规范制度建设流程制度建设小组起草制度管理办法,同时根据制度管理办法,经广泛收集深入讨论制度建设小组,起草了《2019年制度建设实施方案》。和《各部门2019年重大制度建设计划》,上报集团班子会审后开始实施。 2、加强制度初审和把关,为加快制度建设进度及时完成制度审核制度,建设小组在实践中摸索建立了三审模式,加班审因制度小组都是兼职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还要完成本职工作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为更好地开展制度审核,六月下旬以来制度小组决定周末加班,目前已开展制度审核七个周末,在此期间小组成员有的连续加班,有的克服不利因素,但大家工作态度端正,毫无怨言。分组审因提交审核的制度数量多制度本身涉及内容广,审核工作量大。为加快审核进度,制度建设小组结合实际,将现有成员分为两个小组。并根据审核内容

和个人熟悉程度适时调整人员构成,在同步开展审核的同时确保审核质量。二是综合审制度审核过程中,制度建设小组审核合规性也强调操作性、追取语言精准、也突出结构严谨、既注重内容逻辑、搞好外部衔接,制度实用、规范科学,同时还把体系化建设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制度。融入集团制度体系需五定的制度,要优化集团制度结构,倾力打造衔接配套科学完备的现代企业制度。截止上周周日制度小组先后召开制度评审会16次 3、是抓好制度建设,检查和监督建设小组,在搞好制度审核的同时,对制度建设计划执行情况也进行了检查,监督对应当时提交初稿而未提交的及时通知相关部门督促尽快提交。对于通过审核的制度提醒后续工作流程及是开展后续工作,对延期和审核未通过的制度,按照《2019年重大制度建设方案》进行扣分统计,努力推动各部按计划开展制度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总体看,尽管制度建设能够按计划进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个别部门重视程度不够,集团2019年制度建设方案和计划出台后,各部门虽然能安排专人负责制度建设工作,但总的来看重视程度还不够,有的对制度管理办法学习不够,对制定建设基本流程不掌握,如何落实各环节不清楚,有的只知道要搞制度建设。但部门领导对具体的实际安排不清楚,有的部门把制度建设任务交给主办人后,不过问不检查不督促,导致本部门制度建设延后或制度初稿质量

浅谈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浅谈企业规章制度建设的必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为的规则、条文,它保证了良好的秩序,是各项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企业规章制度在一个企业中所起的作用一是依法制定的规章制 度可以保障企业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将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降底企业经营运作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二是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对职工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主管任意性的指挥更易于接受,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满足职工公平感的需要;三是规章制度能使员工行为规矩,不偏离公司的发展方向。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和责任,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员工为企业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因此建立和完善企业规章制度是一个企业运作、发展、强大的重要保证。安运检测公司自成立以来十分重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针对企业实际,制订了包括管理规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系列化规章制度。2008年制订的《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将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过程进一步程序化、规范化,保障了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有效性。2009年公司更是把制度建设放到工作中的一个更高的高度。09年该公司共新制订或修订规章制度13个,包括《劳动用工管理规定》、《物业资产及办公设备管理实施细则》、《员工工作纪律规定》、《考核监督管理规定》、《宣传报道管理规定》等等。规章制度的建

立和完善,不仅对一些具体的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起到了制度化形式管理和推动,同时进一步挖掘了员工的潜能,调动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如今年新修订的《宣传报道管理规定》,就是针对企业宣传报道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而制订的,规定中要求“管理业务骨干每月至少向公司内部刊物或地市级以上媒体投稿1篇”并实行每月考核。通过半年多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投稿的数量和质量,也调动了全体员工投稿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截止11月份公司共向《汽运简报》投稿52篇,比去年同期增加了93%,内容包括新闻动态、技术革新和改造、企业管理和服务质量、各项活动的开展、好人好事等,有效地宣传了企业,促进了企业的文化建设和其它各项工作。 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理论上没有终点的动态过程,制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只有不断地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保证公司的各项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问题

关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问题企业要发展必须有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任何外部环境的改善都不能取代企业内部管理。因此企业必须练好内功,固本强基,向管理要效益,在管理中求发展。企业内部管理之要义在于内部管理的制度化,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一套系统、科学、严密、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我司自创立以来在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1997年我司还将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汇编编成册以方便各级职员了解、学习和遵循。在本次内部问卷调查中部分职员认为我司内部规章制度还必须进一步完善,如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母子公司关系等方面,部分职员这一看法是必然的,公司高层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为企业在不断发展,制定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因素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今年公司要在健全、完善内部规章制度方面要下大力气,争取在下半年要把内部规章制度进行整理、完善、汇编成册。重点要在生产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以及母子公司关系等方面要有新突破。 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方面要排除以下错误认识:

有的职员认为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订的太多,不利于职员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我们十分赞赏有个性、有创造性特点的职员,但任何个性和创造性都必须有利于企业整体的利益,否则其个性越强,创造力越强,对企业利益的损害就越大。美国是世界上法律最多的国家,但美国公民并没有因此失去个性和创造力,事实上却完全相反。 还有一部分职员甚至管理人员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只要能把事情做好就行,不要受制度的约束。看看中国历史,君命有所不受的大将们“黄袍加身”,犯上作乱的血腥场面比比皆是。古代的“君命有所不受”是因为当时信息传递条件的限制,“君”对战场的信息作不到及时、准确的把握。而现代社会通讯、交通完善发达,如果在末经“君”授权的情况下再谈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将决不可予以重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也是古训。至于“只要能把事情做好了就行,不要受制度的约束”,此想法更欠妥当。今天你也许在没有遵守制度的情况下,做好了一件事,明天你就可能因违反制度而砸了一件大事。 要搞好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建设要坚持以下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严密性原则。理想的制度应当在出台前后可能考虑到各种可能的情况与因素,措词严密,无懈可击。二是可行性原则。即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如果脱离实际,只图书面上的科学、完整,在实际中无法贯彻落实,到头来反而成为负担,落

公司内控制度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公司内控制度方面的基本情况说明 2011年4月14日 一、制度体系的基本情况: 截至到目前,公司内部制定并仍有效、在沿用的规范性文件(含各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工作流程)共计57份,其中:安全、综治管控类11份,生产组织、服务质量管控类13份,固定资产、设备及工程管控类6份,人力资源管控类(包括干部管理、薪酬及绩效管理、员工教育培训、考勤休假加值班管理、社会统筹管理等)14份,物资采购、后勤管控类4份,财务管控类3份,其它管控类6份。 今年年初,按照集团“持续改善管理”的目标要求和自身开展“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所需,公司对2011年之前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集中清理,结合管控实际需要整理出60份现行规章制度,并分门别类提出了保留、修订、废止的意见。60份规范性文件中,公司将其中仍可沿用的45份文件汇编成册并印发到各单位、各部门供日常查阅,同时为后一步深入推进“制度执行年”的工作提供基础;另外对其中的12份文件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明确了主责部门和完成时限,同时废止了3份文件。 二、制度执行情况及相关措施: 总体上来说,以“制定好”和“执行好”为主线,通过近两年多措并举的方式,公司在制度执行力方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突出表现在中层管理团队、基层员工对集团、公司各方面的管控要求、管控目的更明白,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掌握的比较到位,能做到“心中有数”;二是在日常工作中能时时刻刻按规则处事,大到一个项目的运作、一项工作的推进,小到一支笔、一件工具的购臵,都能按照集团和公司的规定去处理。 采取的具体措施: 总的来说把握了以下原则:1、集团有明确规定的,按集团规定执行; 2、集团没有明确规定的,按公司已有的规定执行; 3、集团、公司都没有明确规定的,由公司会议集中商讨一个方案,权限范围内的按方案执行,权限范围外的报集团审批同意后执行。 1、抓好制度的“制定”环节: 一是要求出台的制度要简洁、适用、有效。公司近两年推出的各项管理规定,文字上基本上没有“穿衣戴帽”的废话,都是结合日常工作实际、有明确管控要求、可操作性强的实质性内容。

浅谈制度建设与执行

浅谈制度建设与执行 制度化管理是企业一项艰巨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工作内容,它是企业各项工作能正常有效开展的基础,是企业有序发展的有力保障。制度化管理同时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降低经营风险的重要管理手段,缺少制度化管理的企业其经营管理工作最终必将一盘散沙。而制度建设是企业标准化管理进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各项工作的制度化管理水平则直接体现在制度的建设上。制度建设的基本流程分为制度的编制、制度的执行、制度的修订,而三个环节工作的系统性,对是否能逐步形成适合企业自身发展需求的制度体系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能否进一步提高公司制度化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下面就如何建设制度的三个环节浅谈一些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制度编制 一、管理制度编制的基本原则 企业制度一般分为适用于总体管控的管理制度和用于部门内部一般性规范制度两大类。这里重点说一下管理制度的编制,编制管理制度在遵循调研、草拟、评审、修改、会签、试行、颁布、修订等八项过程的同时,还必须符合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符合现阶段企业发展要求。 管理制度编制时还应注意的是制度的可操作性、系统性、合法性、平等性—四个基本原则。制度的可操作性是指,在编制制度时应从实际需求和管理规律出发,以现有管理体系和制度为基础逐步地进行优化和完善,特别注意的是,编制的制度不能过于脱离当前管理体系、人员素质和操作习惯,否则,制度不但很难具有可操作性,还有可能带来较大的管理风险;制度的系统性则是指,在编制制度时思维要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避免发生相互矛盾的情况,保证制度整体的协调顺畅;另外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则是制度的合法性和平等性,合法性是指,制度不能与法律法规发生冲突,否则就会缺少法律效力,平等性则指,编制的制度对各级管理层与员工都应该一视同仁,不能因职位等方面的高低而有所区别,应坚持责任、权限、利益相一致的原则,权利与义务不均衡是推进制度化管理的拦路石,不平等的制度必将引起企业内部的矛盾,影响制度的可操作性而相互扯皮。 二、制度编制的基本思路

企业管理制度建设.doc

企业管理制度建设1 试论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摘要内部制度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经营者的重视和青睐。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较为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是衡量企业经营管理者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对如何制定较为有效的、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以期对广大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管理制度目标风险监督执行 当前我国企业正处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都面临着企业内部体制改革和机制不断更新的迫切要求,如何使企业在风云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中持续发展、抵御经营风险,这对企业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最基础的部分,是企业的内部“条例法规”,是企业获得价值最大化、规避经营风险的有力保证,是企业规范运作和行使用人权的重要方式,是保证企业平稳流畅、高效健康运转的有力措施和重要手段。 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具有牵扯范围广、较分散、各职能相互交叉、执行难度大及时效性较强的特点,这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那么企业的管理者该如何做好管理制度建设呢? 首先,企业的管理者要清晰明确制度建设的目标,所有制度的建 设要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在当前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制度建设就是为这个目标的实现而制定的程序和政策。比如为实现这个目标建立起适合自己企业实际的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

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机制等,使企业运行通畅、效率高效,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内部运营环境。 其次,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考虑规避风险,这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这也是间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保障。在企业商业活动中,企业面临着很多不确定的风险,比如不同经营时期的行业风险、市场风险、法律法规风险、操作风险、信用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等等。这些都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在制度建设中加强风险意识,进行内部控制,实现企业健康良性发展。在制度的建设中,企业经营管理者要运用相应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之内。要重视几种较常见的主要控制,比如不相容岗位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调节和复核、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营运分析控制、绩效考核控制等。 第三、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规章制度体系、流程体系、内控体系、标准体系,几大体系既相互独立,又有联系。企业管理者要高度重视制度的建立、规范、创新和完善,建立企业管理制度的动态变化,保证企业管理制度的具有相对的科学性、稳定性、规范性。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企 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专门职能部门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统一归口管理,从企业层面、职能部门层面进行横向管理制度建设,主要是企业规章制度、职能部门职能、岗位人员职责和分工方面建设。对职能交叉的部门应根据业务性质从纵向管理角度出发,建立相应权利和义务。要强化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建立起科学、全面、适用、必要、合理、完整的管理制度体系。 第四、在制度建设中,应注意加强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反馈。一个企业有必要设立完善的信息与沟通机制,以获取必要的信息,并及时向相关人传递、提供,确保内部制度的有效运行。沟通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企业管理人员

关于公司制度体系建设的建议

关于公司制度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管理体系的意义 公司经营的目的是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取得良好的投资回报。公司经营的过程简单的说就 是对投资过程进行有效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安排使用,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公司的经营不同于一家一户式的个体经营,它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工程,要保证这一系统的高效运转,就要对这一系统的各个环节建立起行之有效 的协调联系机制、相互制约机制,同时辅之以奖惩机制和保障机制,因此公司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制 度体系,使公司的运转有章可循、有迹可查,保证公司对外是一个整体形象,对内充满生机、活力。 公司应当建立以高效管理为先导的岗责体系,建立以合理分配收入为促进的质效考核体系、财 务管理体系,建立以人为本的人才培养、储备和后勤保障体系,保证公司的规范经营和可持续发展。 为此对公司制度体系建设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应当依据公司的任务和业务范围合理设置公司内部机构,明确各个机构承担的任务、业 务内容和责任。 其次,应当按照内部机构承担的任务和业务内容,合理配置岗位、人员,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 责、操作规范和业务流程。 第三,应当按照内部机构的工作任务、业务内容,以及内部机构间的上下游关系,建立部门之 间的协调配合机制,明确部门之间的工作任务和

职责。 第四,在建立上述岗责体系基础上,建立以明确任务、职责等指标为 对象,以完成指标为前提,以明确收入分配、奖惩并举为方法的公司质效 考核体系。 二、企业管理制度体系发展过程及概括 企业的管理工作发展必然需要经历如下一些阶段: 1、建立初期,“救火”,出现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2、发展中,“规范化”,完善与管理相关的各种制度,并培训实施; 3、发展高阶,“理性化”,企业已能按照既有制度及流程自行运作; 4、发展成熟阶段,“文化化”,企业形成自有的企业文化并根植每位员工 的心中,并为公司的长期战略共同努力。 5、发展自由阶段:“人性化”,企业超越理性的约束,更加注重“人性化” 的管理。 以上各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可长可短,但依然是逐步发展、不可超越的。如果没有先建立一套规范 化的制度,企业运作无所依据,那么后面的“企业文化”与“人性化管理”就只能是奢望。现在很多企业 管理者误解了一句话“没有管理的管理就是最好的管理” ,认为企业不需要严密的管理,或者说领导者的个人处理问题能力比“管理”更重要,这种理解实际上是不正确的。这句话的本意是:企业的管理提升到 了“理性化”或“文化化”的高度,在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规范和良好的企业文化以后,不再需要强调管理,而企业自能按照既定体系良好运作。 所以说,为了企业的稳步发展,建立起一套完整、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是相当重要的。在此整理 出一般企业的制度体系,因为各行业还有自己的特点,所以还可以进一步地补充。因为财务、业务、 物流等管理各公司根据实际业务需要差别很大,只是列出参考项目。

浅析制度建设五大要素

浅析制度建设五大要素 原文作者:艾因 摘要:一些管理者谈及制度建设,总是拿出一套套制度汇编展示成果,却不知制度的文本建设仅仅是制度建设工作的一小部分,再多的制度文本,若不能行之有效,也是毫无用处的。制度建设的核心要素就是要管用、可行。本文对制度建设的五大要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管理制度建设 一、法治和人治 法治还是人治的理念运用于企业管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人来管理”还是“用制度来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企业管理而言,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维持集体和员工行为的准则。制度建设的目的,是让员工有章可循,是让员工的行为进入约定的轨道,让管理者的经营理念和企业文化渗透在点点滴滴的业务流程中,虽然死板,却是理性的控制,该怎么做才是对的,明明白白,违反制度会受到什么处罚,清清楚楚。缺失了制度,会滋生员工的惰性,导致企业对员工的行为管理失控;缺失了制度,就无法客观地判断对错,无法公正地进行奖罚;缺失了制度,会造成管理混乱,企业整体的运行效率下降。如果企业过度依赖“人治”,管理者一旦离开,业务流程将不能正常运行,工作就会陷入瘫痪状态,这种模式的成本和代价显然太高。因此,法治是企业管理的基础。 制度的另一个功能是可以克服人情管理,消除不利于企业发展的“潜规则”。因为,法治体现的是企业每个员工都明确自己的权责利,管理者不用事事亲为,这样,就避免了因管理者的个人好恶、人际关系而导致管理公平性的缺失。需要强调的是,在实际的企业管理中,不能将人情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混为一谈。人性化管理是理性的人治,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合理的推动作用,能增加员工在企业的归属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无论规章制度怎么完善,也要兼顾人性化理念,比如,要考虑到员工的承受力,要尊重员工的人格,要让员工参与企业管理等等。因此,企业管理要以法治为基础,辅以巧妙有效的人治,这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有效延伸。 二、虚不受补 所谓虚不受补,是指一个病人若没有好的身体条件,是不宜下重药下猛药治病的。该理念运用于制度建设,是指有些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要考虑时机和内部条件是否成熟,要结合企业现状和发展实际,做到循序渐进,循环优化。一项好的制度,往往源于一个好的想法,要把好的想法变成方法,必须经过细致的系统思考。有时,一个好的想法,表面上看来很有价值,感觉上实施起来简便可行,试行之后,发现它并不具备实施条件,不具有可操作性,不能解决实际的问题,那么,把这种想法变成方法、形成制度就是不合时宜的,就是毫无意义的。 社会进入理性时代,企业更需要理性管理。创新管理的鼓励和倡导固然令人激动,但现实中的很多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许多好的创意和想法非但没有给企业带来任何实际有用的价值,反而把企业折腾得晕头转向、精疲力竭。我们必须承认,制度的制定固然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但只有确认了某个想法符合企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标合理,能够真正解决企业存在的具体问题,实施的成本是可控的,这才说明这个想法是可行的。然后,就要努力把想法变成方法,直至形成一项好的制度。切不可不顾客观条件是否成熟,简单盲目地将想法整理成文字,形成根本无法形成执行力的制度,这无异于拔苗助长。 三、简洁明了 如今,制度建设备受企业的重视,许多企业的制度不可谓不全,也不可谓不多,但都发挥了应用的作用吗?答案是不满意的。这固然与有令不行、执行不严有关,但面对那些长篇大论、面面俱到的制度,能知其一二的人又有多少呢?很多情况下,不是员工不想了解制度

公司制度建设情况汇报

公司制度建设情况汇报. 重视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和激励作用,是人民法院树立科学发展观,对现代管理理念的积极借鉴,是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司法能力的必然选择。 有一套科学严谨的规章制度并严格付诸实施,是实现法院各项工作规范化的重要保证之一。 我院党组认识到:只有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只有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才能确保“公正与效率”这一世纪主题的实现。 近年来,为把队伍建设和审判管理的各项目标落到实处,切实树立人民法院良好的内外形象,按照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思路,我院注重在加强制度建设方面下工夫,坚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以制度建院,制定完善了一系列涵盖审判工作、队伍建设和后勤行政管理等方面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加强了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的管理和约束,做了一定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严格制度抓班子,提高向心力 抓好领导班子建设,是法院队伍建设的首要工作。 ××年初,王建夫同志调任我院党组书记、院长。 上任伊始,明确提出了建立一个“求真、务实、团结、高效”班子的要求,并和班子成员庄严承诺:要求干警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

要求干警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叫响了“从我做起、向我看齐、请你监督”的口号。 对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班子成员要在学习、工作、纪律方面率先垂范,哪里有困难,哪里艰苦,哪里有大案要案或重大问题需要解决,那里就应该有院党组成员的身影。 要把大家凝聚在院党组的周围。 第二,要一级抓好一级、管好一级。 必须树立起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硬作风。 第三,要联系群众,经常开展谈心活动,定期开好党组、支部民-主生活会。 他提出,领导者的权威是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要以自己的人格力量、真实水平、切实政绩感召和影响大家,每个班子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实际工作,副院长每人每年办结案件不应少于件。 为使领导班子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我院先后制定和完善了《安阳市北关区人民法院党组学习制度》、《领导干部基层联系点制度》、《领导班子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具体要求》、《各项会议制度》、《院党组会议议事规则》、《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审委会工作细则》等规范性文件。 每个领导班子成员都能自觉按照制度要求办事,完成制度规定的学习任务和工作指标,以自己的模范作用赢得了广大干警的真心拥护,较好地促进了领导班子“讲团结、守纪律、集思广益、互相尊重”良好风气的形成,领导班子和中层干部自觉做到“五带头”,即带头

浅谈如何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林燕)

浅谈如何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林燕 [摘要]知识产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加强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发掘企业知识产权中蕴含的巨大商业价值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制胜的法宝。知识产权管理能力成为一个成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行之有效的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企业的良好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然而当前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建立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许多企业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建立不够重视,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效果不明显。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应该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建立知识产权管理专管部门、健全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评估制度等方面入手,让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建立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和特征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 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包括著作权、发明、外观设计、商标权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指对企业的知识资本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此对企业的知识资本实现最优化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不仅要树立知识产权战略意识,更需要科学的管理方式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运用成熟的管理模式,实现知识产权利益的最大化。 (二)、知识产权具有四大特征 1、法律确认性 知识产权的产生和取得必须依照专门的法律确认或授予。例如人们的发明创造或使用新型要想取得专利,必须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向国家专利主管机关申请专利。经依法审查批准授予专利权,并颁发专利证书予以确认。 2、专有性 知识产权的专有性,是指知识产权所有人对其知识产权具有独占权。没有法律规定许可,或者未经依法获得专利权人的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擅自使用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智力成果。否则便构成侵权。专利权所有人有依法请求排除侵权,赔偿损失的权利。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学艺术的繁荣,推动经济

企业制度建设

企业制度建设,是个内涵丰富、外延广泛的话题。其实,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都可以见到制度建设工作的影子;大多管理“结症”归结其根本原因,也多是制度上的问题,或者说,可以通过制度的健全完善来避免或改进。 传统的管理职能划分方法下,制度建设被分散到各个管理职能当中,缺乏独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总结。随着企业越来越重视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标准化和规范化,日益关注在急速发展中所产生的管理混乱、内耗加剧的矛盾,希望通过制度建设来改善管理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在这个背景下,制度建设职能在一些大企业集团中被独立出来,委以重任。 然而,由于理论基础薄弱、缺乏经验提炼,从目前看来,制度建设工作的成效和影响却相当有限,以至于一些企业“高管”产生了这样的疑问:制度建设是否应该作为企业管理的一项独立职能存在并运行? 某企业招募一位“制度经理”,一位高管人员对招募到的适岗人员的开场白,非常能够典型地表现目前制度建设工作在企业中的境况和地位: 这位“高管”说:我们招募“制度经理”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你能够搞好公司的制度建设,使公司管理规范化、提高工作效率。 类似这样的说法,任何一位管理者都可以脱口而出。对于管理而言,这种泛泛之谈实在没有任何的意义。明白制度建设工作使命的“制度经理”,自然有自己的打算;可如果是个“门外汉”,就算他的管理经验再丰富,估计也逃脱不了“碰壁”和“摔跟头”。 一句“规范管理”,堵死了多少本可以展现杰出能力和才华的管理者的前进之路。什么才叫规范管理?如何才能提高效率?如果管理仅仅是这样的泛泛而谈,那么高管的“位子”似乎也太容易“坐”了。 管理者容易陷入一个认识误区就是,做事情,目的和方法不分。把方法当成目的,给很多管理工作带来额外的障碍。一句“规范管理”,便将制度建设这一管理工作的“方法论”当成所谓奋斗的“终极目标”来实现,结果必然是,“制度经理”走人、“高管”走人;企业管理效率低下依旧、内耗严重依旧。

制度建设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企业制度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业的规则、条文,规矩也就是游戏规则:比如下象棋和下围棋。没有游戏规则就没办下。规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项羽力能扛鼎,勇冠三军,却因为过分自大、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而越国大夫范蠡深知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在灭吴之后,并不邀功请赏,反而急流勇退,告老还乡,经商贩马,以享余年。由此可见:人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约束或接受来自外界的约束,才能实现双赢。不仅赢得个性的发展,更有智慧上的收获。 国不可一日无法,党不可一日无纪,家不可一日无规,企业不可一日无制度。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 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我们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论述。他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事,甚至会走向反面。”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充分说明了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

地位。对我们企业来说,也是同样如此。好的制度能够使员工积极工作,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不好的制度能够使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阻碍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的发展需要建立和不断修改、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形成适应员工、适应企业、适应社会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加强企业管理,推动企业发展的可靠保证。 规章制度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应该无处不有。小到个人职责,大到公司规章,应该随处可见。特别是我们在工作中如若没有一个规范和标准的话,你的责、权、就没有办法量化,就没有你价值的体现,同样一件事,若有不同的人去做,所做的过程及结果肯定是不一样。所以说任何事都必须有一个标准,让所有的人围绕着一个标准去做,所做的过程及结果都是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管理。 为什么要讲规章制度呢?因为企业大了机会也多了,同时,问题也多了,“人”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用规章制度实现非人化管理,就会产生三方面的好处。首先,把智慧凝结下来。其次,解放了经营者。最后,实现规范化运作,抑制了人为因素。 从狭窄思维出发,可以认为规章制度是管职工的,但从更长远的眼光看,缺乏必要的、合理的规章制度的管理,企业是不能生存发展的。因此,规章制度既保障企业的利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