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路铁路隧道施工方案

公路铁路隧道施工方案

公路铁路隧道施工方案
公路铁路隧道施工方案

下细腰隧道专项施工方案

5.4隧道施工工艺,操作及注意事项

本合同段隧道采用新技术、新工艺较多,地质复杂,施工要求标准高,因此,开工前一定要首先做好全员培训和考核。准备好应备的机械、设备及物资,配定技术干部和技术工人,把以上工作做为进洞的必备条件。

施工要求贯彻积极,认真,按标准、讲科学,稳妥施工的方针,在做好准备工作后,不停进行施工。切忌未做好准备工作就进洞作业。

5.4.1隧道开挖前施工准备

1、进洞前必须将洞顶截水沟施工完毕;

2、制备10~15榀钢架(每个口);

3、备齐锚杆及喷砼材料,试喷,检查机械设备;

4、为争取工期,及早完成洞口顶部及偏压地段地表锚喷支护;

5、地表位移监控点埋设完毕,并测得初始数据;

6、重视控制点、水准点的交接和复核工作,并通过三角网对各点进行复核,控制点按规范设置,保证其不可移位;

7、按照现场实际情况,进行钻爆设计,并经多次试爆反复调整至最佳设计方案,作为隧道开挖前的必要准备。

5.4.2洞口明挖段开挖

1、洞口开挖时,先按设计对洞口边仰坡进行放坡,采用挖掘机结合弱爆破的方式进行开挖,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土石方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为防止爆破振动引起边仰坡崩塌、剥落,采用少药量(间隔装药)深孔微差挤压爆破;

2、开挖完成后,及时清除松动石块,保证坡面平顺密实;

3、边仰坡喷锚防护自上而下,随开挖分层及时施工,随开挖随支护,坡面不得裸露太久,施工时特别注意坡顶喷砼防护层与原坡面的衔接,必要时视实际情况防护范围适当上延,防止土石进一步风化引起水土流失,导致锚喷网防护部分失效;

4、洞口开挖原则:以尽量减少洞口刷坡,争取早进洞的原则,进行因地制宜开挖,设计图纸提供的开挖进洞位置仅作参考,具体可根据实际情况经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共同确认后进行调整;

5、在明挖段开挖进程中,条件一具备,立即进行管棚施工,稳定围岩,为迅速进入暗洞开挖工序创造条件。

5.4.3暗洞开挖

隧道洞口明挖段开挖完成,进行超前管棚施工稳定围岩后,可开始进行暗洞开挖。开挖采用钻爆法,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施工中按“管超前、弱爆破、短进尺、多循环、早支护、勤量测”的原则进行,随开挖随支护,防止因支

2--先行导坑下部开挖

3--先行导坑左侧壁支护

4--后行导坑上部开挖

5--后行导坑下部开挖

6--后行导坑右侧壁支护

7--中央部拱顶开挖

8--中央部拱顶支护

9、10--中央部其余部分开挖

11--浇筑仰拱砼

12--浇筑仰拱填充

13--洞身二次衬砌(含防水层施工)

结构较破碎的Ⅲ类围岩也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开挖,不过视现场围岩情况,开挖施工时可将1与2、4与5、9与10几个步骤分别合为一次开挖完成。

1--开挖台阶上半断面外环

2--隧道拱部初期支护

3--开挖台阶上半断面核心土

4--开挖台阶下半断面

5--隧道左右侧墙初期支护

6--隧底仰拱浇筑

7--隧底仰拱填充

8--洞身二次衬砌(含防排水层)

3、隧道开挖至Ⅴ类围岩地段后,无需再采用台阶法开挖,可全断面一次开挖

2--隧道洞身初期支护

3--隧底仰拱浇筑

4--隧底仰拱填充

5--洞身二次衬砌(含防排水层)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隧道围岩情况差异较大的状况,Ⅱ~Ⅴ类围岩均有分布,按钻爆法开挖时,在选择了爆破器材后,减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控制单段起爆药量,结合我公司浙江金丽温高速公路牛头岭1500m分离式隧道施工经验和本隧道设计支护方式,爆破地段根据围岩情况分别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台阶法和全断面开挖法组织施工,循环进尺为1.0~4.0m。

各类围岩的钻爆参数和炮眼布置见下表。

钻爆参数表

爆破钻孔用自制钻孔台车配多台风动凿岩机进行钻孔作业。钻孔作业方法步骤如下:

A、钻眼前,钻工要熟悉炮眼布置图,严格按照钻爆设计实施。

B、定人、定位,对周边眼、掏槽眼由经验丰富的司钻工司钻。

C、严格控制炮眼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方向相互平行,严禁相互交错,硬岩残孔率达80%以上,中硬岩达70%以上,软岩开挖轮廓要圆顺,符合隧道设计轮廓线尺寸的要求。

D、严格控制钻孔外插角度,相邻两茬炮之间错台的不得大于20cm。

隧道的主要控制工序是开挖,隧道施工各工序循环时间及衔接见循环时间圆盘示意图,图中施工工序从测量放样按顺时针方向闭合到测量放样为一个循环;本施组中采用的各类围岩的施工进度指标为我公司近年来在建的工程施工中进度统计的平均值。

Ⅴ类围岩开挖循环时间示意图(循环进尺3.0m)

洞身跨径大,施工难度较大,要加倍谨慎施工,按微震动爆破的施工工艺逐段开挖,在钻爆作业前一定要先做好超前支护,避免因爆破扰动围岩引发坍方,爆破后及时支护,封闭裸露围岩,支护后加强监控量测,随时进行量测数据回归分析,发现异常变化,尽早采取围岩支护加固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

洞身台阶法开挖与砼浇筑作业顺序为:

断面开挖→初喷,监测→出碴,锚固,挂网,立型钢钢架→复喷→下半部分

开挖→仰拱浇筑→仰拱填充→防排水层施工→拱部二次衬砌

A、周边眼一定要准确放样,眼孔间距之差控制在±5cm范围;

B、严格按钻爆设计的联接网络实施,注意导爆索的连接方向和连接点的牢固性。

C、爆破后清理危石、浮石,初喷一层素砼,以确保下道工序的安全;

D、型钢拱架安装应及时,四周应用砼楔块与围岩抵紧;

E、正洞型钢拱架事先在洞外弯制,写好拼装编号,才能运入洞安装;

5.4.4明洞施工

明洞衬砌采用钢模台车一次浇筑完成,拱背回填时分层夯实,严格按设计和规范做好隔水层和防水层。明洞与暗洞衔接处先做明洞,直抵仰坡,利用明洞支撑坡脚。

a、在明洞拉槽开挖前结合路基情况事先做好排水工作,洞口环形截水沟先期完成。

b、当明洞结构基础一侧在基岩上,另一侧在土层上时,为防止不均匀沉降,土层区段的明洞基础、路基床均挖至基岩面,且基岩面挖成台阶形,再砌筑浆砌片石基础后,方可做明洞结构及路基基层。

c、明洞要落在稳固基础上,如遇基础不稳,事先进行处理,具体方法视实际

石:选用坚固的卵、碎石、粒径不宜大于15mm,骨料级配按下表控制;

水:洁净水;

速凝剂:由于初喷砼内钢筋、钢架多,谨慎选用速凝剂。并对速凝剂做试验,以了解相容性和与水泥净浆凝结和效果,得到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

其它外加剂:为减少喷砼回弹,加入2%的STC粘稠剂。

5、配合比及水灰比

配合比砂率为45~55%(砂重/砂重+石重)

水泥:砂石=1:4~4.5(当配合比为1:4时,水泥用量约为260kg/m3)水灰比:为0.4~0.45

水灰比要严格控制,配备熟练的喷射进行作业

6、喷射作业要点及注意事项

(1)喷射作业前对岩面进行清理,除去浮石,检查侵限情况,去除尖凸和超限部分。喷射作业地段加强照明和通风。

(2)喷砼前用高压风或高压水清洗岩面,软弱围岩地段不能用高压水清洗岩面,以免软化围岩。

(3)拌料时准确称量,按重量比进行配合,搅拌要均匀,强制式拌合机拌合时间不少于90秒钟。

(4)严格控制速凝剂掺量。

(5)风压宜控制在0.1~0.15Mpa,水压宜控制在0.15~0.2 Mpa。

(6)水灰比严格控制,使喷砼表面平整光滑。

(7)喷射方向与岩面垂直,喷头与岩面距离保持0.6~1.0m范围。当钢架设置后,为使钢架与岩面间砼饱满,喷头方向可适当偏斜,距离仍保持在上述范围内。

(8)未上料前喷射机应进行试运转,开启风水时喷出的风水应成雾状,不出风时说明管道被堵。

(9)喷射机一定要放在稳定围岩或已衬砌的地段内。

(10)喷射顺序先下后上,先墙后拱,避免回弹料挡住未喷岩面。

(11)喷射时,喷头移动速度要慢,让砼“堆”起来,有了一定的厚度再移开。成片扩大喷射范围。

(12)一次喷射的厚度不能太大,拱部为3~5cm,边墙为6~8cm,当设计的喷射砼超过一次喷射厚度时分层喷射。第二次20分钟以后进行。

(13)岩面凹部,先用喷砼将凹面喷平,再按正常喷射。

(14)一个班结束后,要拆开喷头,取出水环,用水清洗干净,疏通水眼以备下次使用。喷完后,喷射机具均要求清洗、保养。

(15)喷砼终凝后两小时起,设专人洒水养护,喷头水应成雾状以改善洞内施工环境。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并作好养护记录。

(16)喷射人员穿戴防护用品,架子要搭设牢固。

(17)所有骨料均要求过筛,清除d>15mm块料和杂物。

(18)喷嘴任何时候都不准对人。

其余按照招标文件及规范执行。

5.4.6锚杆施工

本合同段隧道锚杆施工的工作量大。按设计正确施工,不但涉及到施工的安全问题,也涉及到工期问题,施工中应特别重视。

1、隧道初期支护采用的锚杆主要是中空砂浆锚杆,其施工工艺见附图《中空锚杆施工工艺流程图》。

先锚后注中空锚杆施工工艺先进,锚固效果好,现已广泛应用于隧道施工,但是针对其施工欠灵活,锚固力达到设计值历时较长的缺点,在施工中的个别破碎易坍塌地段,可采用药卷式锚杆作为补充手段。药卷式锚杆施工快捷简便,锚固力立竿见影,是一种不错的施工辅助措施,但是其耐久性不如中空锚杆,所以用药卷式锚杆暂时稳定围岩后,还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中空锚杆施工,以使围岩达到持久稳定

2、材料

锚杆—按设计要求的钢材及型号经试验达到要求后使用。

水泥—硫铝酸盐早强水泥和普硅R42.5水泥,早强锚杆掺早强速凝剂。

砂—中细砂,粒径<3mm,要求过筛。

3、配合比

水泥:砂宜为1:1~1:1.5 (重量比)。

水灰比宜为0.45~0.5。

4、机械配备:叶片式拌合机、注浆泵,锚杆拉拔器及相应配套设施。

5、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

(1)孔位按设计布置,偏差<1.0cm。

(2)孔深误差 +10cm(地表锚杆+5cm)。

(3)钻孔直径大于锚杆直径1.5cm。

(4)钻孔本身成直线,不应弯曲。方向沿隧道周边径向,但不得平行于岩面。

(5)灌孔前清孔,用人工或高压风清除孔内积水、岩粉、碎屑等杂物。

(6)砂浆随备随用,在砂浆初凝前使用完。

(7)注浆使用灌浆罐和注浆管、孔口压力<0.4Mpa。

(8)锚杆插入的长度不得小于设计长度。

(9)锚杆插入后不得随意敲击,三天内不准悬挂重物。

(10)每300根锚杆随机抽样3根,作拉拔试验,以了解锚杆的锚固质量。

(11)施工侧导坑锚杆时注意,靠边墙衬砌范围内的锚杆按正洞锚杆标准施工。

(12)施工锚杆时预埋型钢钢架的定位系筋。

(13)正洞地表加固锚杆,地表锚杆不得伸入开挖轮廓外60cm范围内,因此严格掌握地表锚杆的深度,逐根抄平计算实际长度。

(14)地表锚杆施工后15天内不得受施工影响,以免松动,影响锚固效果。

(15)当中空锚杆注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80%,一定要上好锚杆垫板,帖紧围岩并拧紧。

5.4.7钢架制作与安装

为加强洞身开挖的稳定性,在正洞边墙,拱部位置,因衬砌类别不同,有的地段设有型钢拱架。

1、型钢加工.

(1)型钢钢架在现场预制。

(2)在现场建造水泥抹面的大样台,型钢在型钢弯曲机上弯制,钢板孔眼在室内制作。

(3)型钢钢架的制作,成立专门的技术工班,配技术员一名,班长1人,型钢操作人员5—8人,五级以上电工4人。

(4)每榀钢架制作完毕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型钢钢架制造的工艺要求

(1)先将型钢在型钢弯曲机上冷弯成型,要求尺寸准确,弧度圆顺,在大样台上逐根检验合格。

(2)型钢在弯制时,防止翘曲和变形。

(3)使用的型钢钢材要有合格证。

(4)使用前进行除锈处理,锈蚀严重的要严禁使用。

(5)焊接长度符合设计图纸要求,接头铁板螺栓孔中心尺寸误差小于0.5mm。

(6)型钢钢架加工后进行试拼,钢架长度误差为±10mm,平面翘曲小于±2cm。

3. 型钢钢架安装及要求

(1)型钢钢架底部落于稳固基岩上,型钢钢架在架立时垂直度小于5°。

(2)型钢钢架在第一层喷砼完成后进行安装,并且与锚杆头系钢筋电焊联接。然后用砼垫块将钢架与喷砼层间间隙塞紧,而后从下至上分层喷射砼,直到将型钢外表面喷平,保护层不小5cm。

(3)铁板联接处焊接牢固,上螺栓时要上紧螺栓,防止拱架移位。

(4)每根钢架用纵向钢筋连接。

(5)不同衬砌类别型钢型号不一样,安装时必须小心。

5.4.8防水层施工

1、防水层铺设前准备工作

(1)制作一个防水层焊接工作平台,长12m,宽5m,上搭工作棚。

(2)配备2~3台自动恒温热熔焊机。

(3)测量初衬后断面,对所欠部位加以凿除,对喷射砼表面凹凸显著部位分层喷射找平;外露的锚杆头及钢筋网齐根切除,并用水泥砂浆抹平。

(4)各种用于防水施工的制品及配件符合设计要求,有完整的材料性能说明、出厂合格证明、试验报告等。每种有试验报告的进场材料使用前必须进行试验,合格后才能用于工程。

(5)检查防水布有无断裂、变形、穿孔等缺陷,保证材料符合设计质量要求。

(6)检查施工机械设备,工具是否完好无缺,并检查施组计划是否科学合理。

2、防水层铺设技术要求

(1)复合式防水布施工,在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和在二次衬砌灌筑前进行。开挖和衬砌作业不得损坏已铺设的防水层。

(2)防水层可在拱部和边墙按环状铺设,并视材质采取相应的焊接方法。其搭接宽度10cm,采用双接热熔工艺,焊缝宽度不小于2.5cm,接头处擦干净。

3、防水层施工工艺要求

(1)衬背防水层施工以可靠便利为原则。采用洞外先拼成大块体,再在洞内大块体铺挂。防水层铺挂采用吊带铺挂,不允许用钉子将卷材钉在喷砼表面上,铺挂点壁面每1㎡不少于1个。采用羊角钉或自制的U型钉(以无尖角为原则)。防水层铺装原则上只允许存在环向接缝,不允许存在纵向接缝。衬背防水层施工铺装超前隧道二次衬砌30~50m。

(2)初期支护喷射砼按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喷射砼的密实性和连续性,当喷砼面有集中渗水、漏水的地方时,必须先注浆堵水至无渗漏。

(3)防水层施工前要先对纵横向排水盲管进行细致的检查,盲管布设间距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悬挂直顺,塔接合理。

(4)防水工程的各部位施工时,必须是在上道工序经监理验收合格并签字后进行。

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防水层施工工艺流程图》。

4、防水层焊接安装质量检验

防水层施工必须建立健全的质量检验机制,并认真负责地填写隐蔽工程核查验收证。防水层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焊接安装质量检验:

(1)用手托起防水布,看其是否与喷射砼面密贴;

(2)看防水布是否有划破,扯破、扎破等破损现象;

(3)看焊缝宽度是否符合要求,有无漏焊、假焊、烤焦等现象;

(4)外露的锚固点(挂钉)是否有防水布覆盖;

(5)焊缝采用双焊缝,进行压水(气)试验,看其有无漏水(气)现象。

5、施工缝及变形缝处的防水处理

(1)施工缝处采用膨胀型橡胶止水条防水,变形缝采用中置式橡胶止水带进行止水处理。

(2)施工时对其材质、性能、规格进行检查,符合设计要求,且无裂纹和气泡。

(3)先施工的结构中预埋的一半止水带,用止水带钢筋夹固定或通过止水

带边孔的钢丝固定在结构钢筋骨架上,并用两块挡头板牢牢固定住,避免砼灌注过程中止水带移位。止水带不得打孔或用铁钉固定。

(4)止水带接头斜面热接,不得叠接,接缝平整牢固,无裂口和脱胶现象。

(5)拆模时和进行施工缝凿毛处理时,仔细保护止水带不被破坏。后施工的结构在灌注前,必须对止水带加以清洗。

(6)变形缝固定方法、接头方法、注意事项同施工缝,所不同的是后施工结构砼时,前面施工的砼表面不需要凿毛,而是将聚苯乙稀泡沫板固定在先施工砼基面上。

5.4.9模筑砼施工

按照现代支护理论和新奥法施工原则,作为安全储备的二次支护在围岩初期支护稳定后及时施工的,此时隧道已成型。二次衬砌模筑砼采用先仰拱、后洞身的顺序连续浇筑。采用整体钢模台车分段浇筑,台车长9m,在二次衬砌与初期支护之间设全包防水层。砼浇筑采用泵送砼施工。

明洞段洞身衬砌同样用钢模台车浇筑完成。

1、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

二次衬砌的施工时间,根据招标文件及规范规定在围岩和锚喷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进行,所以要加强监控量测,及时进行数据回归分析,待达到以下条件后开始进行二次衬砌浇筑作业:

(1)隧道周边位移速度明显下降;

(2)水平收敛(拱脚边墙中部)速度小于每天0.2mm;

(3)拱顶与底板垂直位移速率小于每天0.1mm/d;

(4)施做二次衬砌前的位移值已达总位移的90%以上;

(5)初期支护表面裂缝不再继续发展。

2、隧道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

二次衬砌施工工艺流程见附图《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3、二次衬砌施工工序

隧道衬砌分部进行,仰拱先期浇筑完成,洞身衬砌待支护后的围岩应力释放达稳定状态后,用钢模台车置于仰拱填充上进行浇筑。

(1)钢筋绑扎

钢筋必须有质保书和试验报告单,各项指标符合规范要求。

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下料,钢筋级别、数量、直径等符合设计。

钢筋绑扎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位置准确、不漏筋、搭接长度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绑扎过程中要严格要求操作人员提高工作责任心,不碰撞防水板,尽量减少现场焊接,若必需搭接焊接,必须在防水布上面加垫木板或石棉板隔热层,以免防水布被烧坏。

同一根钢筋上在30d且小于500mm的范围内只准有一个接头;骨架或网片必须架立牢固,在安装及灌注砼时不得松动或变形;钢筋接头与钢筋弯曲处相距不小于10倍主筋直径,也不宜位于最大弯矩处;钢筋与模板间设置足够数量和强度的砼垫块,以确保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双层钢筋之间设置足够数量与强度的钢筋撑脚,确保钢筋网格的定位准确;所有预埋件、预留盒必须和钢筋骨架固定在一起,以免灌注砼时移位。

(2)台车就位

左右隧洞身采用钢模台车浇筑。洞身防水层施工完成后,在仰拱填充上按纵向1m间距铺设枕木,上面再安置钢轨作为台车轨道。

台车组装好后,进入已放线的隧道区段,首先对中,然后按设计参数调整高度和宽度,满足净空要求。台车调整好后必须经监理复查合格后方可关挡头板,进行砼灌注。

(3)砼施工

砼采用泵送砼,浇筑时分层水平对称灌注,两侧可开窗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拱部用附着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编制砼的浇注方案,制定详细的砼供应方式、现场质量控制措施、砼浇注工艺流程、砼施工路线、砼灌注及养护、防止砼质量通病的措施等,报监理审批后实施。

砼随机进行抽样,按规定制作砼抗压、抗渗试件。

先灌注砂浆或水润滑管路,并检查管路的密封是否良好。

泵送防水砼施工技术要求

①泵送砼坍落度为8cm~12cm;

②采用的水泥标号为R42.5号;

③水泥用量为360Kg/m3(无外掺料);

④骨灰比宜采用5:1,灰砂比不小于1:2.8(冬季施工时,适当降低水灰比);

⑤砂率高于普通防水砼5%左右;

⑥每m3砼中粒径0.315mm以下的砂不得小于400Kg;

⑦泵送物含气量为5%左右为宜;

⑧石子粒径:管径分别为100mm、125mm和150mm时,其石子粒径分别为小于或等于20mm、25mm和40mm;

⑨外加剂宜选用减水缓凝型,其掺量冬夏有别,冬季施工时掺用加气剂。

砼灌注前对模板(或台车)、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施工缝变形缝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杂物,隐蔽验收合格后,方可灌注砼。

砼从低处向高处分层连续灌注,如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砼初凝前将砼全部灌注完。如果间歇时间超过规范要求时,按施工缝处理。

砼灌注过程中,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尤其在预埋处、钢筋密集处及其它特殊部位事先制定措施,严禁不振或漏振。

砼灌注过程中随时观察模板(或台车)、支撑、防水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台车拱顶两端离端头30cm的地方,制造时已预留φ70锥形观察孔。当砼灌至拱顶前,利用此孔可观察防水板及钢筋情况;当砼灌注至拱顶时,用锥形铁棒堵塞此孔并在砼初凝前将此棒拔出,以检查砼灌注是否密实,如不密实,待砼凝结稳定后,需进行注浆,上述观察孔在二衬背后回填注浆时,可作为注浆孔用。

砼强度达到2.5Mpa时方可拆模。

砼终凝后及时进行洒水养生,结构砼养生期不少于14天。

5.4.10通风防尘

1、隧道通风

通风目的在于保证洞内工作环境有正常的空气成份和温度,使洞内有害气体浓度、温度等均能满足国家和有关部门所颁规范、规程的要求,以保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确保通风效果的措施:

(1)建立专门的通风管理机构:每个施工口设立一个通风组,配备2~3人,负责通风系统的管理、风管接长、放炮时间的摘、挂、漏风的处理、通风设备的维修、保养。

(2)定期测量:做到每月对通风系统进出口、各工作面及隧道内风速、风压、风量进行测量。及时作出通风效果的评价和改进意见及措施。

(3)对通风系统中各种机械、设备、管路和其它设施要按规定施工,确保质量,管路做好维护。

2、隧道施工综合防尘措施

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钻眼、放炮、装碴、运输等各种原因,产生危害洞内施工有人员身体健康的粉尘,因此,隧道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综合防尘措施:

含量,其次是(1)建立严格的检测制度,首先分析检测爆破后空气中的SO

2

定期(每季一次)检测隧道内空气中粉尘浓度。

(2)调查和弄清粉尘来源,从隧道施工各道工序入手,将其粉尘的产生量降低到最小限度。

(3)采取综合防尘措施,减小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和对施工的影响,坚持行之有效的综合防尘措施,认真做到:

①湿式凿岩标准化:隧道钻眼一律坚持采用水风钻,并要先一开水后开风,停钻时先停风、后停水;禁止打干风钻。

②机械通风经常化:通风路安装合理,并做到平、顺、直,出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通风效果。

③喷雾洒水正规化:爆破后对爆堆岩体及隧道壁经常洒水,避免粉尘飞扬,并在粉尘飞扬大的工作员坚持喷雾洒水。

④个人防护普遍化:做到洞内工作人员一律坚持戴防尘口罩,并定期对职工进行身体检查和对进洞人员进行矽肺检查;有呼吸系统病历的人员严禁进洞作业。

5.4.11监控量测

由于隧道结构跨度大、围岩复杂,为保证施工期间周围环境和隧道结构施工安全,建立专门组织机构,在施工的全过程中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工作,并将其作为一道重要工序纳入施工组织设计中去。

1、监测目的

1)通过对监测数据的处理、分析,采取工程措施来控制地表下沉,避免因浅埋段地表下沉导致大的坍方;

2)掌握和预测围岩、支护的动态,确保施工期间结构安全与围岩的稳定;

3)及时反馈信息,调整相应的开挖、支护参数,组织信息化施工;

4)积累资料,对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进行分项分析,为后续工程提供技术类比依据。

2、监测内容

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拟分别对暗挖隧道结构以及隧道进出口端地表环境等进行安全监测。监测项目以位移监测为主,辅以应力、应变监测项目,以便各种监测数据相互印证,确认监测结果的可靠性。

具体监测项目、测点布置原则及要求,仪器设备、监测频率见下图及下表:

镇江观音山隧道明挖段钢支撑施工剖析

镇江市五凤口高架路建设工程 钢 支 撑 施 工 方 案 工程名称:镇江市五凤口高架路建设工程 编制单位:上海万邦建筑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3 年8月5日 编制: 蒋志军审核: 杨亦一审批:刘洪齐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支撑体系 (2) 三、施工准备 (3) 四、钢支撑施工程序......................3、4、5 五、支撑安装技术措施.......................5、6 六、施工工期............................6、7、8 七、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8) 八、支撑拆除...............................8、9 九、机械设备及施工人员配备................9、10 十、安全应急措施 (10) 十一、技术、质量要求.....................10、11 十二、安全管理措施 (11) 十三、有关协助配合问题...................11、12 十四、文明安全措施.......................12、13

镇江市五凤口高架路建设工程 钢支撑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镇江五凤口,钢支撑工程编组为四大区域,基坑编号1长43.2米,宽20米;基坑编号2长36米,宽5米;基坑编号3长20米,宽5米;基坑编号4为隧道明挖区主体,总长800米,宽30米左右,编组成27段(JD01~JD27)。JD01~JD02为1:1放坡+锚喷不涉及钢支撑。JD03~JD27总长740米,宽27米~33米。钢支撑体系由Φ609钢管(t=16mm),双拼600*300H型钢钢围檩,40a槽钢连系梁以及附件工程组成(托架、抱箍等)。(基坑编号见附图) 二、支撑体系 1、Φ609钢管(t=16mm)支撑由活动端头、标准节、调整节组成,各节由螺栓连接。例:30m组成结构(6m+6m+6m+6m+4m+0.3m+1.6m)(见附图1) 2、钢围檩由600*300H型钢双拼对接,附焊缀板、腹板、加劲板具体分布见附图3。 3、基坑体系设置 ①基坑编号1设置四道钢支撑,每道支撑由8支钢管直撑,四支钢管角撑及钢围檩组成。 ②基坑编号2设置一道钢支撑,由9支钢管直撑及钢围檩组成。 ③基坑编号3设置一道钢支撑,由5支钢管直撑及钢围檩组成。 ④基坑编号4 JD03~JD04设置一道钢管直撑,围檩采用100*70冠梁;JD05~JD06设置二道支撑,第一道围檩为混凝土冠梁,第二道围檩

铁路工程轨道施工专项方案

铁路工程轨道施工专项方案 1概述 根据设计,本标段只有XX岭隧道(XX岭隧道出口段XX车站范围内采用有砟轨道)和XX隧道内施作弹性支承块式无砟道床,合计20114m。 隧道内弹性支承块道床结构高度为68cm,宽282cm。进出口洞外各设20m 过渡段,由有砟轨道过渡至弹性支承块式无砟轨道,过渡段采用重型有砟轨道,过渡段道床结构高度从洞内往洞口方向由68cm渐变至77cm。 无砟道床主要工程量如下:弹性支承块预制67061块,底座及道床板(C40砼)21542米,底座及道床板钢筋1470.356t,伸缩缝及沉降缝沥青木板19377m。 2施工方案 2.1弹性支承块预制方案 弹性支承块由支承块、块下橡胶垫板和橡胶套靴组成。支承块为C50钢筋砼结构。块下橡胶垫板放置在橡胶套靴之内支承块的下方,略小于支承块地面尺寸。橡胶套靴覆盖在支承块四周及底面。 支承块预制场地设在XX隧道出口位置附近,可以方便使用和节约运输费用,占地面积约5000m2,其中生产区搭设长40m、宽40m、高4.5m的厂房,厂房要求密封良好。厂房分四个区:砼搅拌区、砼振动成型区、蒸汽养护区及拆模区。材料库、钢筋加工区、养生、套靴组装及成品堆放区设在厂房外, 预制场地建设按照5个月考虑,2011年2月1日开始建厂,2011年6月30日建厂结束,2011年7月1日开始试生产,2011年8月1日开始正式生产,2012年7月31日预制工作全部结束。 预制工作按照每天1个循环进行安排。每月按照25天考虑,67061块弹性支承块预制12个月,共需投入模型224套,考虑一定的备用模型,模型共投入238套。 2.2弹性支承块无砟道床施工方案 弹性支承块无砟道床施工采用组合式轨道排架铺装和现场浇筑砼的方法进

铁路隧道施工方案.doc

目录 1 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 编制依据...........................................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 编制范围和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1编制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2编制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2 工程概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工程简介............................................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气候条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3 临时工程布置及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施工生活用电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 高压风使用规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施工用水............................................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 洞内管线布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1 洞内管线布置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2 洞内管线布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4 施工组织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 施工组织机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 施工队伍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1 人员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2 队伍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 机械设备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 物资供应安排....................................... 错误!未指定书签。 5 斜井进正洞挑顶施工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 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探明前方地质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1、超前地质钻孔钻探............................. 错误!未指定书签。 5.1.2、地质雷达探测.................................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挑顶施工方案(导洞转向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1、施工步骤.....................................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2 施工控制要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5.2.3 安全防护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6斜井施工正洞施工通风设计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施工通风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施工通风控制条件....................................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1隧道施工环境标准..............................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2隧道中有害气体及发生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施工通风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1通风设计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2施工通风需风量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3风压计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明挖隧道模板支架施工方案终

********标段明挖隧道 主体结构模板支撑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主编部门: 2011 年 3月 3 日主编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审定人: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原则与计算依据 (1) 三、总体筹划 (1) 3.1 模板及支撑方案 (1) 3.2、施工安排 (2) 四、施工准备 (2) 4.1技术准备 (2) 4.1.1整体把握工程概况 (2) 4.1.2 相关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2) 4.2生产准备 (2) 4.2.1模板堆放 (2) 4.2.2测量放线 (2) 4.2.3其它准备 (2) 4.2.4施工工具配备 (2) 五、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2) 5.1脱模剂的选用 (3) 5.2底板模板 (3) 5.3侧墙、中墙模板拼装 (4) 5.4顶板模板 (5) 5.5模板的加工 (6) 5.5.1模板加工的要求,主要技术参数及质量标准 (6) 5.5.2模板加工的管理与验收 (6) 六.模板及脚手架计算书 (6) 6.1计算参数 (6) 6.2荷载计算 (7) 1

6.3杆件强度检算 (7) 6.4底模的木胶板检算 (7) 6.5底模枋木检算 (8) 6.6侧墙模板检算 (9) 七.模板安装质量要求 (11) 八.模板的拆除 (12) 8.1模板拆除的技术要求 (12) 8.2模板拆除时间要求 (12) 8.3拆模注意事项 (13) 8.4模板及支架拆除 (13) 九.技术、安全保证措施 (13) 十.应急救援预案 (15) 1.危险源情况 (15) 2.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15) 3.预防与预警 (15) 4.预案管理 (18)

新建铁路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深基坑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1)中铁工程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新建铁路额哈线额济纳旗至哈密东段施工图-桥梁施工图额哈线梧哈段施(桥)-桥-03》及相关说明。 (2)《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3)《客货共线铁路桥涵施工技术指南》(TZ 203-2008) (4) 我项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和现场踏勘调查有关资料。 1.2、编制范围 新建额济纳至哈密铁路X标段D1K489+368.58-DK519+839.76段梁桥基础工程。 二、工程概况 2.1、概述 D1K489+368.58-DK519+839.76段梁桥共计12座,其中梁式中桥7座,梁式小桥5座;基础分为明挖基础及挖井基础,其中挖井基础8座,明挖基础29座。最深基坑7m,具体深度详见下表

2.2、主要工程数量 表2.2 主要工程数量表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基坑施工前平整场地,做到“三通一平”并做好防护设施。 技术人员测设基础轴线,同时用钢尺丈量定出基坑开挖线,并用白灰注明。 挖井基础:基坑开挖时,不得放坡,必须垂直开挖。基坑采用C20混凝土护壁,壁厚30cm。 明挖基础:基坑开挖时,不得放坡,必须垂直开挖。 3.1、施工方法及要求 (一)明挖基础 基坑采取机械开挖配合人工清底的方法进行施工。 开挖时严格按所测放的基坑边线进行逐层均匀开挖,不得随意集中开挖和点挖过深,以免破坏边坡的稳定性;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基坑必须垂直开挖。基坑土石方应随挖随用自卸汽车运至指定的弃土场。当需就地弃土时,弃土堆应选在基坑的下游位置,其与基坑的距离不得小于基坑深度,以免使基坑边坡受到过大的侧压力而造成失稳;受条件限制确需将弃土堆选在基坑的上游位置时,应根据地面的起伏情况,将两者之间的距离适当再加大,并挖好截水沟,以免使弃土堆遭受雨水的冲刷而影响基坑的稳定性和基坑内作业时的人、机安全。

铁路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铁路隧道总体施工方案 按照“突破重点工程、避免工序干扰、注意季节影响、组织均衡生产、合理调整资源配置、确保总工期目标”的原则安排施工。 贯彻重、难点工程先行的原则,狠抓关键线路,实施标准化管理、信息化管理,强化过程控制。以突破长大隧道、特大桥作为重点组织施工,系统策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 紧密衔接。体现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平行作业、均衡生产的要求。 1)隧道:天蓬隧道(8463米)是本标段的控制工程,老房子隧道(0.5座2281m).应山岩隧道(6861m)、境上隧道(5461m)、玉京山隧道(6306.208m)是本段的重难点工程, 施工时优先安排施工。 隧道按钻爆法组织施工,配备大型液压作业台车并采用多个工作面施工。隧道施工采用有轨、无轨运输,实行平行流水作业,采用整体式模板台车衬砌,衬砌紧跟。 隧道排水:隧道为上坡施工时,在正洞一侧挖排水沟自然

排水至洞口污水处理池,达标后排放;为反坡施工时,在掌 子面附近设置集水坑,污水经抽水管路抽排至洞外污水处理池,净化达标后排放。 隧道通风、防尘:本标段隧道采用压入式、巷道式通风方式。防尘采取综合防尘技术,炮后立即喷雾洒水,出晞过程中派专人洒水,湿式钻孔,湿喷混凝土作业。 2)桥梁施工:南广河特大桥(512m)是本标点的重点工程,有一联(68+2J20+68) m钢构连续梁采用悬臂灌注法施工。桥梁施工以桥梁下部结构为重点,墩高15米以下墩身一次性灌注成型,墩高15米以上墩身采用翻模施工。实行平行作业,合理投入挂篮、移动模架及现浇支架设备。 3)区间路基尽早安排开工,突击完成,为隧道、桥梁施工提供施工场地。 站场工程施工先进行新街车站范围内的基底处理,站场路基填筑随隧道施工利用弃磧完成。

市政明挖隧道支撑施工方案

明挖隧道围护结构支撑 施工方案 工程名称:_呈贡外环中路下穿隧道________ 工程地点:昆明呈贡____________ 施工单位:_中铁建安公司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项目部 技术负责人: 编制人: 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批单位:中铁建安公司 审批负责人: 审核人: 审批日期:年月日

目录 一、编制依据 (3) 二、工程概况 (3) 三、施工进度计划 (3) 四、施工管理组织及人员架构 (3) 五、施工工艺 (5) 六、质量保证措施 (14) 七、安全保证措施 (16) 八、文明环保保证措施 (22)

一、编制依据 1、外环隧道土建二标设计图纸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GJG120-99)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地下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20299-2003) 5、施工招标文件及施工合同 6、国家、云南省相关法规及规定 7、我公司已掌握的现场资料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地下连续墙厚度为800mm,墙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冠梁,兼作抗浮压顶梁,截面尺寸1500×1000mm(宽×高),基坑南北两端截面为1000×1000mm (宽×高)。内支撑沿基坑竖向共设置3道,第一道采用混凝土支撑,支撑断面为800×800mm,纵向间距 6.0~7.2m;第二道和第三道支撑为?600mm(t=14mm)钢管支撑,纵向间距一般为3.0~3.5m;角撑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断面尺寸根据支撑长度不同分为700×1000mm和500×700mm(宽×高)2种,在南北端的转角处设置三角形板撑,板撑的尺寸为1500×1500mm。 三、施工进度计划 本分项工程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5月17日,完工日期为2010年8月20日。 详细施工进度计划见附件施工进度横道图。 四、施工管理组织及人员架构

高速铁路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 编制依据 1第二章编制范围 . (1) 第三章工程概况 (1)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 4.1施工方案 (2) 4.2施工方法 (2) 4.2.1明洞段开挖方法 (2) 4.2.2台阶法 (2) 4.2.3.隧道围岩分级、开挖方法及衬砌支护形式 (4) 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 (5) 第六章爆破设计 (6) 6.1爆破方案 (6) 6.2钻爆设计 (6) 6.2.1光爆基本参数 (6) 6.2.2掏槽方式 (7) 6.2.3周边眼 (7) 页脚内容17

6.2.4掘进眼 (8) 6.2.5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8) 6.2.6炮眼布置 (8) 6.3爆破设计的优化及爆孔布置 (12) 第七章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 (12) 7.1劳动力配置 (12) 7.2机械配置 (13)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14) 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 (15) 页脚内容17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摆龙村一号隧道设计图》; 2、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第三册《隧道附图洞门及洞口工程》;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9、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站前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编制范围 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站前Ⅳ标(D1K64+770~D1K65+275)摆龙一号隧道。 第三章工程概况 摆龙村一号隧道位于贵阳市金华新区金华镇摆龙村境内,全长505米,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1K64+770、D1K65+275。该隧道为时速200kmⅠ级铁路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为4.6m。洞内采用重型轨道碎石道床,铺设Ⅲ型轨枕(2.6m)及60kg/m钢轨,轨道结构高度766mm。 隧区岩溶中等至强烈发育,隧道进出口右侧边坡顺层且洞身右侧围岩顺层偏压。洞身与梨木山断层平行,相距30~80m,洞身位于地下水垂直渗流带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1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隧道除明洞段为明挖之外,隧道暗挖段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开挖。暗挖段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临时横撑。 4.2施工方法 4.2.1明洞段开挖方法 摆龙村1号隧道明洞段进出口各15m共30米。明洞段均采用明挖法施工。摆龙村1号隧道明洞基本处于强风化灰岩层,施工时采用挖机施工,每施工一个台阶立即进行喷锚支护。遇到有不易破除岩石的部位采用控制爆破开挖。 4.2.2台阶法 隧道开挖分上下台阶施工(除仰拱开挖外),上下台阶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施工做适当调整。微台阶长度宜控制在5米左右,长台阶不宜超过14米。本隧道施工段台阶法施工适用于Ⅳ、Ⅴ级围岩。 页脚内容17

铁路通信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正式样本

文件编号:TP-AR-L350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制: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铁路通信工程专项安全 施工方案正式样本

铁路通信工程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正 式样本 使用注意:该解决方案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安全生产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就是施工项目在施工过程 中,组织安全生产管理活动。安全管理应坚持以实现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为中心,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全员 管理水平为方向,从而提高施工防护水平,减少、杜 绝伤亡事故,实现项目的顺利施工。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生产)负责对整个工 程项目的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并由项目部安全员全面 负责生产全过程的安全活动。 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安全生产教育与思想意识教育相结合,旨在改变施工作业者的安全意识。 (2)实行"三工制",加强工前教育、工中检查、工后奖评,进行严格、及时监控。 (3)根据施工生产内容的变化,及时进行相应的生产技术知识和安全操作知识教育。 (4)坚持安全教育经常化,保证教育培训时间和效果。 2、建立安全管理网络。 3、建立安全岗位责任制,项目部设立专职安全员活动在施工生产最基层,同时在不脱离生产岗位的施工 人员中设立兼职安全员,真正把安全监控能渗透

隧道洞门施工方案

新建铁路 xx 至xx 线xx标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xx集团xx铁路工程xx部 二Oxx年x月xx日 隧道洞门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 1.1 编制依据 ⑴《西安至平凉线施工图太峪隧道设计图》第一册;

⑵《西安至平凉线施工图永寿梁隧道设计图》第一册,第二册、第四册; ⑶《西安至平凉线施工图中咀二号隧道设计图》第一册; ⑷施工现场调查、地形复测所掌握的资料; ⑸《铁路隧道施工规范》(TB10204-2002)和《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⑹《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 ⑺变更设计建议书(XPS2-S-2009-003) 1.2 编制范围 新建西平铁路XPS-2标中咀二号隧道、永寿梁隧道、太峪隧道洞门。 二、工程概况 1、中咀二号隧道 中咀二号洞门西安端洞口,定洞口DK94+584处,采用耳翼墙式洞门。平凉端洞口:按“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结合实际地形条件及控制边仰坡开挖高度,定于洞口DK95+345处,采用翼墙式洞门。 2、永寿梁隧道 永寿梁隧道进口I、II线隧道洞门采用分设方式,I线隧道洞口里程定于DK95+607处,采用柱式洞门,II线隧道洞口里程定于DK95+591处,采用单压式明洞门;出口I、II线隧道洞门采用分设方式,I线隧道出口里程定于DK112+765处,采用柱式洞门,II线隧道出口里程定于DyK112+750处,采用半路堑单压式明洞门,洞门端墙采用砌块砌筑。隧道洞口范围内永久边仰坡,采用M10浆砌片石或拱形骨架护坡,临时边坡采用锚、喷网防护。除洞口做好隔排水系统之外,洞口范围内路基面采用M10水泥砂浆砌片石铺砌厚30cm,洞顶设截水沟,防止地表水下渗。 3、太峪隧道 进口洞门里程在DK115+050。洞门位于略高于山脚处,洞门右侧有原始土体刷坡成形的挡土墙,该挡土墙墙角处略超前于洞门端墙;洞门左侧由于山体坡势较陡,洞口地形地质条件较差,故在进洞前,采用人工浆砌片石构筑的片石混凝土挡土墙,墙脚与洞口端墙处于同一法线上,端墙采用砌块砌筑。 太峪隧道出口在泾河右岸王家坡村附近的半坡上,下临G306国道。洞口里程为DK120+644,洞门两侧砌筑翼墙,与端墙均采用砌块砌筑成型。 三、总体施工方案

明挖隧道施工

7.2明挖区间及盾构井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7.2.1明挖区间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 7.2.1.1明挖区间工程概况 蛟桥停车场明挖段隧洞~盾构井区间明挖暗埋段与地面线分界里程RCK0+604.2~RCK0+676.335。基坑长度73.635m,宽度19.25m~22.50m。基坑深度14.974~14.512m,开挖施工防护采用放坡土钉支护。该段隧道主体结构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矩形隧道结构,为三线三洞结构,分别为出场线、入场线和车档线。 7.2.1.2明挖区间施工方案 明挖区间施工开挖主要采用机械开挖运输为主,人工开挖为辅;开挖边坡防护为土钉墙防护,土钉钻孔采取机械成孔;主体结构施工采取现浇钢筋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施工采用大块定型钢模,钢筋采取集中加工运输至现场绑扎,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砼运输车运输至现场,砼输送泵泵送入模,插入式振捣棒振捣的方式施工。 7.2.1.3明挖区间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7.2.1.3.1基坑降排水 为便于施工,防止坍塌等不良现象发生,明挖区间在开挖基坑前需对基坑内土体进行降水,降水深度为基底开挖面以下1.0m,基坑外观测孔水位比原地下水位深度下降不宜大于1m。基坑降水在基坑开挖前半个月进行,并提前3周作降水试验,以确定或修正降水设计参数。开挖至基坑施工底板时,在井点管位置设置底板泄水孔,然后拆除井点管,待车站顶板覆土及内部铺装层施工完成后方可封孔。 如地面沉降或周围建筑物沉降超过规范要求,应立即停止降水并及时上报。对渗透系数差异较大的土层、砂层,施工期间要密切注意流沙、流土或管涌等不良地质现象。 基坑周边设置阻、排水设施,在基坑四周铺设水泥砂浆层和设置截水沟防止雨水及施工污水流入坑内,在基坑底部设置盲沟、积水坑。积水井兼作泄水孔减压,每100m2设置一个,直径50cm,深50cm,设置时注意避开构造柱、墙、结构变形缝等,待主体结构完成、顶部回填土后封堵。 为确保明挖段主体基坑的安全,在基坑外采用Φ600mm大口径井点降水。由于本标段明挖暗埋段开挖面较宽,降水井应在开挖线外沿纵向布置,井底标高低于基坑底5m 即井点埋设深度为L=h+5m(h-基坑深度)。全孔下入Φ400/300mm水泥砂砾石滤水管,滤水管外包一层60目尼龙网。井深范围内回填Φ3~7mm滤料。井位在基坑范围内基本均匀布置,并考虑地基加固等因素。地面钻孔前,须探明孔位处确无地下管线后方可钻

跨越铁路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临汾电力设计院:侯马电厂(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交叉跨越分图(3) 2.《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太铁安监〔2008〕320号) 3.《铁路沿线路材路料管理办法》(太铁安监〔2008〕143号) 4.《太原铁路局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太铁师〔2012〕512号) 5.《路局、路局党委关于严格施工管理坚决杜绝“黑施工”的决定》(太铁办〔2012〕355号) 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2009版) 7.《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 5106-1999) 8.《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9.《输变电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实施规程》Q/GDW 248-2008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项目法人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 建设管理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建设管理中心 工程设计单位:临汾电力设计院 工程监理单位:山西锦通项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工程施工单位:山西省电力公司供电工程承装公司 1. 侯马电厂~紫金山220kV线路工程,起于侯马电厂,终止于紫金山220kV变电站。 2. 我项目部承担全部施工任务,起止桩号为N1至N42。本施工段全长1 3.009km,铁塔共计42基。本工程为双回路,其中直线塔23基,终端塔2基,钢杆塔8基,耐张塔9基。本标段铁塔,全塔最高的为61.4

米。铁塔最轻,最重。全线均为双回路架设。 3. 本工程导线采用钢芯铝绞线JL/G1A-400/35,每回路为三相导线,每相二分裂排列,分裂间距400mm。地线采用两根OPGW光缆。 4. 本线路中导线拉断力为,钢杆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9686N,安全系数。铁塔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39962N,安全系数。 5. 本线路中光缆拉断力为87kN,N1-N14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2895N,安全系数。N14-N41段实际最大使用张力23514N,安全系数。 6. 本次交叉跨越点为侯西线铁路4km+700m处。 7. 本次交叉跨越铁路10kV为:10kV自闭线(418-419#)、10kV贯通线(373-374#)。 三、跨越现场示意图及主要参数 1. 现场跨越点情况:跨越架搭设点低于铁路0.81米,铁路路轨跨度为5.5米。跨越架高度选择13米,跨度选择米。铁路10kV贯通线、10kV 自闭线采用独立搭设跨越架。断面图、平面示意图如下: 10kV贯通线

高速铁路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编制范围 (1) 第三章工程概况 (1)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1) 4.1施工方案 (1) 4.2施工方法 (1) 4.2.1明洞段开挖方法 (2) 4.2.2台阶法 (2) 4.2.3.隧道围岩分级、开挖方法及衬砌支护形式 (3) 第五章施工进度安排 (5) 第六章爆破设计 (6) 6.1爆破方案 (6) 6.2钻爆设计 (6) 页脚内容0

6.2.1光爆基本参数 (6) 6.2.2掏槽方式 (7) 6.2.3周边眼 (7) 6.2.4掘进眼 (7) 6.2.5装药结构及堵塞方式 (8) 6.2.6炮眼布置 (8) 6.3爆破设计的优化及爆孔布置 (12) 第七章劳动力和机械设备配置 (12) 7.1劳动力配置 (12) 7.2机械配置 (13) 第八章质量保证措施 (14) 第九章安全、文明施工 (15) 页脚内容1

第一章编制依据 1、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摆龙村一号隧道设计图》; 2、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第三册《隧道附图洞门及洞口工程》; 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 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6、《铁路工程基本作业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1-2009;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 8、《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11; 9、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清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站前4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编制范围 新建贵阳枢纽小碧经镇东至白云联络线站前Ⅳ标(D1K64+770~D1K65+275)摆龙一号隧道。 第三章工程概况 摆龙村一号隧道位于贵阳市金华新区金华镇摆龙村境内,全长505米,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1K64+770、D1K65+275。该隧道为时速200kmⅠ级铁路双线隧道,隧道内线间距为4.6m。洞内采用重型轨道碎石道床,铺设Ⅲ型轨枕(2.6m)及60kg/m钢轨,轨道结构高度766mm。 隧区岩溶中等至强烈发育,隧道进出口右侧边坡顺层且洞身右侧围岩顺层偏压。洞身与梨木山断层平行,相距30~80m,洞身位于地下水垂直渗流带内,地下水对混凝土无侵蚀性。 第四章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4.1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隧道除明洞段为明挖之外,隧道暗挖段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开挖。暗挖段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I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V级围岩采用台阶法+临时横撑。 4.2施工方法 页脚内容1

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设计

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设计 发表时间:2010-07-20T17:35:38.170Z 来源:《价值工程》2010年第3月下旬供稿作者:李军心 [导读] 针对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周边构筑物的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型式。 李军心(四川西南交大土木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广州 510095) 摘要: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是一项风险性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围护结构设计中,必须全面分析地质资料,再确定合理的设计方案。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黄埔东路改造工程丰乐路隧道的深基坑支护设计,通过工程实例设计介绍,供其它类似工程设计作参考。 关键词:明挖隧道;深基坑;支护;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U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0)09-0139-02 1 工程概况 黄埔东路改造工程由黄埔大道支线至华坑路。石化路隧道位于黄埔东路与石化路交叉口,主线下穿石化路,配合黄埔东路整体快速化改造理念而设计的。隧道设计范围为K3+137~K3+342,开口段长为115m,闭口段长为90m,共205m,节段划分为1~16节段。整个隧道最大纵坡为4.9%,竖曲线半径1500m。 在闭口段顶部交叉口处人行道,黄埔东路和石化路平面交换交通采用交通灯控制,设调头车道,设辅道供左转和超高车辆行驶,右转交通由右转车道通行。直行车辆(超高车辆除外)一律从隧道内通行。 隧道采用U形开口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箱形闭合框架钢筋混凝土结构隧道结构,宽度14.2~14.8米,隧道结构采用明挖施工,最大开挖深度约为13.227m左右。 为保证基坑土方开挖、隧道结构施工及周边建筑物和车辆通行的安全,根据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工程地质条件和周边地形,设计分段采用不同的基坑支护形式。 2 工程地质情况 本工程场地位于广州市黄埔东路(黄埔大道支线-华坑路),其地貌单元多属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局部为剥蚀残丘,地形局部有起伏,河涌较发育,沿线多分布商铺、绿化地、河涌及居民区。 根据本次详勘所揭露的地层情况,把岩土分层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①人工填土;②海陆交互相沉积层自上而下由淤泥、淤泥质土、淤泥质粉砂、粉质粘土等组成;③冲洪积层自上而下由粉质粘土、粉砂、中砂、砾砂等组成;④残积层粉质粘土为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砾岩风化残积土,自上而下由可塑状粉质粘土及硬塑状粉质粘土组成;⑤残积层粉质粘土为花岗岩风化残积土,自上而下由可塑状粉质粘土及硬塑状粉质粘土组成;⑥白垩系基岩由泥质粉砂岩、砂砾岩、砾岩组成。按风化程度的不同分为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三个风化岩带;⑦燕山三期花岗岩由花岗岩组成。按风化程度的不同分为全风化、强风化、中风化、微风化四个风化岩带。 3 隧道基坑支护设计 3.1 支护结构设计原则。 3.1.1 根据基坑的规模和周边构筑物情况,本工程基坑等级(泵房基坑等级为一级)为二级,重要性系数为1.0。 3.1.2 隧道主体结构基坑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使用年限为一年; 3.1.3 基坑工程整体稳定安全系数应大于1.3,抗滑移安全系数、基坑底部土体隆起和抗渗流稳定安全系数均应大于1.3; 3.1.4 支护结构的尺寸应满足隧道结构净空、结构边界的要求,并适当预留富裕量,以满足施工误差、测量误差、支护结构变形的要求; 3.1.5 针对场地的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考虑周边构筑物的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支护结构型式。确保隧道施工对周边构筑物无危害或将影响减至最小; 3.1.6 支护结构应方便基坑开挖、结构及外包防水层的施工。 3.2 支护结构技术标准。 3.2.1 基坑使用年限:一年。 3.2.2 基坑安全等级:二级(除泵房基坑),重要系数为1.0。 3.3 支护结构主要材料。 3.3.1 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采用C25水下混凝土,冠梁、腰梁采用C30混凝土。 3.3.2 钢筋:直径≥12mm钢筋采用热轧HRB335钢筋,直径≤12mm钢筋采用R235钢筋,其主要技术性能应符合国家标准GB13013-91和GB1499-1998的有关规定。 3.3.3 钢材:所有钢材采用Q235A钢,质量应满足GB/T1591-94的有关规定。 3.4 支护结构设计内容。本标段基坑支护主要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钢管横撑和钻孔灌注排桩+钢筋混凝土横撑两种支护方式,具体描述如下: 3.4.1 基坑1~2、15~16节段。本节段基坑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钢管支撑,拉森Ⅳ型钢板桩长度设计分别为9m及12m,空心钢管支撑断面尺寸为直径600×14@6000mm,同时为防止基坑外的水渗入基坑,在钢板桩外侧打出双排直径0.5m深层搅拌桩。 3.4.2 基坑3~8、10~14节段。本节段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排桩+钢筋混凝土横撑,钻孔灌注桩直径1.2m,桩间距1.4m,钻孔桩之间采用直径0.8米旋喷桩止水,钻孔桩顶设置1.2×1m冠梁,并在两侧冠梁之间设置一道0.8×0.8m钢筋混凝土支撑。 3.4.3 基坑9节段(泵房段)。本节段基坑采用钻孔灌注排桩+钢筋混凝土横撑,钻孔灌注桩的直径为1.2m,桩间距1.4m,钻孔桩之间采用直径0.8m双管旋喷桩止水。钻孔桩顶设置1.2×1m冠梁,在距冠梁下面处设置0.8×1m腰梁,并在两侧冠梁、腰梁之间各设置第一道0.8×0.8m钢筋混凝土支撑。 4 施工工艺和施工安全措施 根据地质资料,基坑全线均有软弱土层存在,需要进行软基处理。软基处理采用水泥搅拌桩。软基处理完成后,才可以进行基坑开挖工作。

铁路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渝黔铁路土建十标隧道工程 隧道开挖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与原则 1.1相关标准、规范和施工图 (1)相关的施工图及参图设计 (2)已批复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投标文件;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5)《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 (6)公司拥有的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成果、机械设备、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的类 似工程施工经验; 1.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 (2)技术先进性,科学合理性,经济适用性,安全可靠性、实事求是相结合。 (3)对现场坚持全员、全方位、全过程严密监控,动态控制,科学管理的原则。 2、工程概况 2.1工程地质条件 我部起讫里程DKOOO+OOO?DKOOO+OOO,途径XXX县。正线长度10.751公里。其中包括7座隧道,隧道全长5384m属于云贵高原黔中东缘,区内海拔8OO-1OOOm属于属于喀斯特地貌区,多岩溶。覆盖层为第四系坡残积岩(Q4dl+el)红粘土,下伏三叠系中统松子坎组(T2S)白云岩。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小于O.O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O.35S

2.2水文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表水不发育,主要以季节性水流为主,受大气影响。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 松散土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隧道洞身以垂直发育的溶洞、溶缝、溶隙或垂直发育的岩溶管道为主。地下水主要为岩溶水、岩溶水较发育,可能在暴雨季节发生涌水、突泥。 3、主要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3.1施工方案 根据设计要求,隧道除明洞段为明挖之外,隧道暗挖段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开挖。 暗挖段根据围岩类别的不同分别采用三台阶法、台阶法施工。 3.2施工方法 3.2.1明洞段开挖方法 明洞段采用明挖法施工,明洞段多为V级围岩。施工时采用挖机施工,每施工一个台阶立即进行喷锚支护。遇到有岩石的部位采用若爆破开挖。 3.2.2三台阶开挖施工方法 322.1开挖支护 具体支护形式按照施工图纸要求进行施工。 3.2.2.1三台阶七步开挖法施工应符合下列要求: ⑴以机械开挖为主,必要时辅以弱爆破; ⑵弧形导坑应沿开挖轮廓线环向开挖,预留核心土,开挖后及时支护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及选择

铁路隧道施工方法及选择

隧道全断面法施工月掘进速度表4一13 单口月成洞在100米以上的隧道表

单口月成洞在100米以上的隧道表表4—14 注:以上各隧道均无横洞、斜井与竖井。

浅埋隧道常用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及特点 施工方法台阶法中隔墙法(CD) 交叉中隔墙法(CRD) 大管棚法双侧壁导洞法(眼镜工法) 示意图 适用条件 适用于较好地层的中小 型断面 适用于软弱地 层的中小型断面 适用于软弱地层且地面 沉降控制严格的中型断 面 适用于软弱地层的中 小型断面,尤其就是短 隧道,如穿越铁路、公 路 适用于软弱地层的大中 型断面,尤其就是地面沉 降控制严格的大型断面 特点施工方便,速度较快,可 增设临时仰拱与锁脚锚 杆,对控制下沉有利 施工方便,速度 较快,对控制地 面沉降有利 施工复杂,速度慢,有利 于控制地面沉降,但成本 较高 适用性强,结构形式 简单,有利于控制沉 降,但技术要求高 施工复杂,速度慢,有利 于控制地面沉降,但成本 较高

浅埋暗挖法修建隧道及地下工程主要开挖方法 重要指标比较 施工方法示意图 初期支护 造价 适用条件沉降工期防水 拆除量 1、全断面法 地层好,跨度≤8m 一般最短好无低 2、正台阶法 地层较差,跨度≤12m 一般短好无低 3、上半断面临时封 闭正台阶法地层差,跨度≤12m 一般短好小低 3、正台阶环形开挖 法地层差,跨度≤12m 一般短好无低 4、单侧壁导坑正台 阶法地层差,跨度≤14m 较大较短好小低 5、中隔墙法 (CD工法) 地层差,跨度≤18m 较大较短好小偏高 6、交叉中隔墙法 (CRD工法) 地层差,跨度≤20m 较小长好大高 7、双侧壁导坑法 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 (眼镜工法) 大长效果差大偏高 跨度 8、中洞法 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成大 小长效果差大较高 跨度 9、侧洞法 小跨度,连续使用可扩 大长效果差大高 成大跨度 10、柱洞法 多层多跨大长效果差大高 11、盖挖逆筑法 多跨小短效果好小低

隧道初期支护施工方案

隧道开挖初期支护 洞身开挖采用自制多功能台架人工手持风钻钻眼,光面或预裂爆破,装载机装碴自卸汽车运输。洞身浅埋及偏压地段采用环状开挖留核心土施工方法,以“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快支护、勤量测”作为本隧道施工的指导方针。开挖完成后及时施做格栅架、锚杆和挂网混凝土初期支护及下循环超前支护。 一、洞口、明洞与浅埋地段 (1)洞口及浅埋地段开挖 洞口段浅埋及偏压地段开挖,严格遵循“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弱爆破、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施工。洞口段浅埋及偏压地段采用环状开挖留核心土的施工方法:先进施作超前支护(小导管注浆加固地层)开挖上部环状土并进行拱部初期支护→核心土开挖→下部开挖及初期支护→进入下一循环。 拱部环状土开挖完成后,进口段DK721+195.16~DK721+207明挖段边坡采用锚喷护:喷C20砼厚10cm,Φ22砂浆锚杆4m ∕根,间距1.0m,交错布置。检查修整断面,按设计架立格栅钢架、安设纵向连接筋,网架架立完成后要进行中线、高程及净空尺寸检查(施工误差,预留变形量为钢架加工及架立时所必需考虑的)。经检查合格后,及时在钢架与围岩间设置砼垫块,施作系统锚杆、挂钢筋网、复喷砼至设计厚度。钢筋网采用φ6钢筋,网格间距25×25cm。DK721+207明暗分界处直立开挖防护。拱部初期支护施工完后,开挖核心土。如果拱部监控量测变形较大或有扩大趋势

时,在监理工程师许可下可适当加设初期,以确保施工安全。核心土开挖完成后,进行下部开挖,采用跳槽方式开挖。开挖完成后,及时初喷砼,同时接长格栅拱架,施工系统锚杆,挂网,复喷砼至设计厚度。进入下一循环。 施工时为确保安全,施工前备用一定数量为止围岩松动坍塌的钢构件,钢构件采用定型工字钢制作,结构形式及其连接方式应简单牢固,易于装卸、使用。同时备用足够数量的超前小导管,在围岩极为破碎时,在监理工程师许可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加密、加长或全断面布设超前注浆小导管。 (2)Ⅳ类围岩段施工 Ⅳ类围岩采用中导洞贯通后施作中隔墙,主洞全断面开挖或上下台阶开挖的施工方法。 开挖完成后,初喷砼5cm,检查修整断面,径向锚杆、钢筋网、复喷砼至设计厚度,进入下一循环。 二、施工初期支护方法 1、锚杆施工方法 洞身开挖完经初喷砼后,先由测量人员用油漆按设计标定锚杆位置。锚杆采用手持风钻进行钻孔,钻孔完成后,需进行检查,发现不合格的孔应补钻。 锚杆必须与岩体主结构面成较大角度布置,当主结构面不明显时,与隧道周边轮廓垂直呈梅花形布置。 锚杆的钻孔及其安装方法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锚杆的钻孔应圆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