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时、分、秒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时、分、秒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时、分、秒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时、分、秒的认识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时、分、秒的认识练习题

一、填空

(1)常用的时间单位有()()()

(2)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

(3)时针走一个字,分针正好走一圈是()分

(4)1小时=()分 1分=()秒

(5)120分=()小时 180秒=()分

(6)时针从1点半经过30分,正好是()点

二、写出下面的时间是几点几分

三、写出下面钟面上所指的时间,在()里写出从上一个钟面到下一个钟面所经过的时间

四、在○里填上>、<或=

(1)1小时○10分(2)50秒○1分(3)7分○70秒

(4)半小时○40分(5)1小时○60分(6)300分○6小时

五、计算

(1)分针走1圈是多少秒?

(2)秒钟走了3圈是多少分?

(3)早上7:30到校上课,11:30放学,上午在校几小时?

六、应用题

(1)工人师傅做一个零件用4分钟,做8个零件用多少分钟?

(2)一个商店早晨8:00开始营业,晚上8:00停止营业,这个商店营业多长时间?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练习题全套

二年级上册数学复习讲义 第一单元认识长度单位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 )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12.小红今年上二年级,她的身高大约是125()。 13.下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 )条 二.正确的在( )里画√,错误的在( )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 )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 )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 ) 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 2. 铅笔盒长是23( ) 3. 教室宽6( ) 4. 一棵树高3( ) 5.小明的身高130( ) 6. 操场长80( ) 7.手掌宽7( ) 8. 毛巾宽29( ) 9. 教学楼高10( ) 10. 妈妈的身高165( ) 11. 铅笔长11( ) 12. 教室门高2( ) 13.一张床长2( ) 14. 茶杯高10( ) 15.黑板长3( ) 16. 小刀长5( ) 17. 电视屏幕宽39( ) 18. 电视塔高120( )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21. 图钉的长是1()22. 语文书长21()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 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五单元第59-61页,练习十四第1题。 (二)教学理念:秒的认识的教学联系了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但它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我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感受、理解秒的含义,初步发展时间观念,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设计了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下感受和体验有关的知识,经历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观察分析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3、帮助学生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1分=60秒。 (五)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作业卡片、教具时钟,电子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课件出示火箭发射前的场景)这场景你们熟悉吗?是什么呢? 这是去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发射前的场景,神舟九号发射成功,使我们祖国感到非常自豪,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好不好?(课件播放火箭发射)我们跟着一起倒计时。 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是相连相通的,火箭发射,利用这些熟悉的情境,一开始就吸引住学生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怀,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兴奋起来,也让他们在不经意中调集自己平时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精品文档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 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其余四个面是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 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 5(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 1 / 22 精品文档 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把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个. 二(判断题. 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4(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大.?????????? 5(一瓶白酒有500升.???????????????????? 三(选择题 1(长方体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较. A(一样大 B(体积大C(容积大 D(无法比较大小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A(200立方厘米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A(108平方厘米B(54平方厘米C(90平方厘米D(99平方厘米 2 / 22 精品文档 4(把一个长方体分成几个小长方体后,体积. A(不变 B(比原来大了 C(比原来小了 四(填表. 长宽高底面积表面积体积 长方体厘米厘米0平方厘米

《小学数学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数学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数学学习 2. 课堂教学结构 3. 数学思维 4. 学习兴趣 5. 数感 6. 学习迁移 7. 数学课程目标 8.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 9. 逻辑思维 10. 谈话法 11. 形象思维 12. 创造性思维 二、填空题 1.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 2. 小学数学成绩测评命题的依据是。 3. 小学数学教材中概念的表示法有和两种。 4. 数学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部分是。 5. 梯形的定义“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是式定义。 6. 按迁移的效果分,数学学习的迁移可分为和。 7.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的发展。 8.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高度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 9. 《数学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细化为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和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 10. 是物体的大小、形状及其位置关系保留在人脑中的表象。 11. 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 12. 在智力活动中,人的智力因素要想发挥最大的效能,必须有良好的的支持和推动。 13. 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主要有讲解法、、练习法、演示法、实验法、引导发现法等。 14. 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基本上经历三个阶段: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15. “常见的量”在小学阶段主要指人民币单位、时间单位及。 16. 在第二学段,“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是简单数据统计过程和。 17. 直觉思维的本质是突发性的,它的基本形式是。 18. 《数学课程标准》规定,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步为主,不超过步。 19. 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所做各项准备工作的总称,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20. 概念理解是数学概念学习的中心环节,它以____为标志。 21.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____;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____。

小学数学排列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排列练习题及答案 1.某年全国足球甲级联赛共有14个队参加,每队要与其余各队在主、客场分别比赛一次,共进行多少场比赛? 2.一个火车站有8股岔道,停放4列不同的火车,有多少种不同的停放方法? 3.一部纪录影片在4个单位轮映,每一单位放映1场,有多少种轮映次序? 4.某信号兵用红、黄、蓝3面旗从上到下挂在竖直的旗杆上表示信号,每次可以任意挂1面、2面或3面,并且不同的顺序表示不同的信号,一共可以表示多少种不同的信号? 5.将4位司机、4位售票员分配到四辆不同班次的公共汽车上,每一辆汽车分别有一位司机和一位售票员,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配方案? 6.7位同学站成一排 甲、乙只能站在两端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甲、乙不能站在排头和排尾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甲、乙两同学必须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A2?960解法三:将甲、乙两同学“捆绑”在一起看成一个元素,此时一共有6个元素,因为丙不能站在排头 5和排尾,所以可以从其余的四个位置选择共有A4种方法,再将其余的5个元素进行全排列共有A5种方法,

5最后将甲、乙两同学“松绑”,所以,这样的排法一共有A4A5A2=960种方法. 121 说明:对于相邻问题,常用“捆绑法”. 甲、乙两同学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762解法一:A7?A6?A2?3600; 5解法二:先将其余五个同学排好有A5种方法,此时他们留下六个位置, 再将甲、乙同学分别插入这六个位置有A6种方法,所以一共有A5A6?3600种方法. 甲、乙和丙三个同学都不能相邻的排法共有多少种? 解:先将其余四个同学排好有A4种方法,此时他们留下五个“空”,再将甲、乙和丙三个同学分别插入这五个“空”有A5种方法,所以一共有A4A5=1440种.说明:对于不相邻问题,常用“插空法”.442523 7.从10个不同的文艺节目中选6个编成一个节目单,如果某女演员的独唱节目一定不能排在第二个节目的位置上,则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 15解法一:A9A9?136080; 56解法二:若选:5?A9;若不选:A9, 56则共有5?A9?A9?136080种; 65解法三:A10?A9?8.5男5女排成一排,按下列要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及答案 例题1 妈妈买回一些梨,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还余2个,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梨? 根据“平均放在6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4个”,可以知道盘子里 一共有梨4×6 = 24(个),再根据“盘子里24个,还余2个”,就 可以求出妈妈一共买梨的个数。列式如下: 4×6+2 = 24+2 = 26(个)答:妈妈一共买了26个梨。 练习一 1、老师把一些铅笔平均分给7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7枝,结果还剩1枝,老师手里一共有多少枝铅笔? 2、图书室把新到的一批书平均分给10个班,每个班分到15本,最后还剩15本,图书室新到多少本书? 3、小刚有50张纸订草稿本,每9张订1本,要订6本,还缺几张?例题2 田田练了8天的字,前7天,每天练4张纸,最后一天练了5张纸。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多少张纸? 因为8天中,有7天每天练4张纸,所以,我们可以用4×7 = 28(张)求出前7天练写的总张数。最后一天练了5张,再用28+5 = 33(张),就是8天一共练写的纸的张纸。列式如下: 4×7 = 28(张) 28+5 = 33(张)答:田田8天一共练写了33张纸。

1 练习二 1、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前5天每天看12页,最后一天看了20页正好看完,这本故事书一共多少页? 2、张师傅生产一批零件,前4天每天生产25个,后3天共生产60个,张师傅一周共生产多少个零件? 3.同学计划5天装订本子300本,结果前3天装订了160本,后2听装订后还剩20本没完成,同学们在后2天共装订了多少本? 例题3 二(6)班有55个同学去野外植树,他们每5人一组,每组种4棵,求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 由“全班55人每5人一组”这两个已知条件,就能算出全班一共有55÷5 =11(个)小组。再根据“每组种4棵”,和刚求出的11个小组,就可以算出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多少棵树。列式如下: 55÷5 =11(个) 4×11 = 44(棵)答:二(6)班同学这次一共能种44棵树。 练习三 1、36个同学做纸花,他们每3人一组,每组做6朵,这些同学一共能做多少朵纸花? 2、20名少先队员帮助图书馆修补图书,他们每2人一组,每组修补6本,问这20名少先队员一共修补了多少本图书? 3、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放风筝比赛,让他们每6人一组,每组2只风筝,这时,天空中一共飘起了10只风筝,你知道这次参加比 2

小学数学教学法-复习题库及答案

1.并题训练使学生明白在解答多步应用题的时候,一定要根据间接条件,提出_,再解答最后的问题。 答案: 中间问题 2.布鲁纳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_。 答案: 发现学习法 3.皮亚杰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揭示了儿童从出生到青年初期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_个阶段。 答案: 4 4.信息加工理论突出了以_为中心的思想。 答案: 学生 5.学习梯形的概念时,可针对所提供的形式不同的梯形,找出其共同之处,实际上是引导学生抽象出事物的_。 答案: 本质属性 6.数学的发展,主要是_的发展。 答案: 数学思想 7.图式的形成和变化是_发展的实质。 答案: 认知 8.从数学是活动的角度看,学数学实际上是学“_”。 答案: 做数学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_。 答案: 问题解决 10.有人曾批评数学教材“十题七商”的现象,说明应用题素材存在_的弊端。答案: 单一化 11.概念间有一些共同的元素,概念间是_关系。 答案: 交叉 12.出不完全的应用题,让学生补充问题或条件,是为了提高学生分析、掌握应用题_的能力。 答案: 结构 13.树立正确的_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基础。 答案: 数学课程观

14.现行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开始提倡让学生改写条件或提问题等,体现了应用题要有一定的_。 答案: 开放性 15.“有意义的原则”必须在数学教学_中才能实现。 答案: 活动 16.皮亚杰认知结构论的核心概念是_。 答案: 图式 17.布鲁纳认为,再现知识的方式有三种,即动作性再现模式、_和象征性再现模式。 答案: 映象性再现模式 18.数学和文学的_往往是相通的. 答案: 思考方法 19.前运算智力阶段,儿童可以进行以符号代替外在事物的表象性思维,但这些表象都具有_。 答案: 自我中心性 20.数学思维素质主要表现在敏捷性、独创性、经济性、灵活性、概括性和对数学有一种明显的_等方面。 答案: 倾向性 21.抛锚式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_的基础上。 答案: 真实问题 22.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_,它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出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答案: 组织结构 23.人们常说“不管三七二十一”,表明数学与_具有紧密的关系。 答案: 语言 24.认知结构需在_中形成。 答案: 活动 25.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_是不能改变的。 答案: 顺序性(或定向性) 26.数学活动教学的特征之一是重结果,更重过程和_。 答案: 体验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

小学二年级作业 年 姓名 一、 看一看,填一填。 1. ( )厘米 3. ( )厘米 二、量一量,填一填。 1.这本练习册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2.数学书长约( )厘米,宽约( )厘米。 三、我是测量小高手。 这个图形是( )形, 四条边共( )厘米。 四、我的眼力最棒。(请在正确测量方法下面画 ( ) ( ) ( ) 一只蜗牛往墙上爬,第一天爬了30厘米,晚上 却滑下10厘米,第二天又向上爬30厘米,现在蜗牛向上爬了多少厘米? 一、我会选“米”和“厘米”来填空。 ( )厘米 ( )厘米( )厘米 ( )厘米 数学小博士

桌子高约80( ) 床长2( ) 牙刷长约15( ) 汽车长约3( ) 茄子长约20( ) 小红高130() 二、我会填。 1.量较长的物体或距离时,通常用( )作单位。 2.用尺量较短的物体时,通常用( )作单位。 3.1米=( )厘米800厘米=( )米 4. 9厘米比( )少4厘米。 5. 18厘米-9厘米=( ) 厘米60米+7米=()米 三、我会比较。 1.在里填上“>”、“<”或“=”。 33厘米23厘米100厘米1米 40厘米4米1米30厘米+70厘米 2.把下列长度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6厘米60厘米6米66厘米60米 四、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一枝粉笔长12米。()

2.学校教学楼高16米。 ( ) 3.一根黄瓜长18米。 ( ) 4.小明的身高是135厘米。 ( ) 五、估一估椅子有多高,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六、森林运动会。 终点 起点 60m 50m 40m 30m 20m 10m 0m 1.正在进行的是( )米短跑比赛。 2.( )号是冠军。 3.①号比②号运动员慢( )米。 4.②号比④号运动员( )米。 一、我会判断。(下面图形中,是线段的画“√”)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练习题【三篇】 【篇一】 一、填空。 1.1米=()厘米70厘米+30厘米=()米 37厘米+5厘米=()厘米23米-8米=()米 2.6个3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这个式子读作() 3.在下面的()里能填几? ()×6<27()<3×74×()<1535>7×() 4.在算式4×7=28中,4是(),7是(),28是()。 5.把下面的口诀补充完整。 *()()二十四 6.1米=()厘米1米40厘米=()厘米 7.3+3+3+6+3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3×(),也可以改写成6×()。 8.□×□=□×□=24□×□=□×□=36 9.在括号里填上“米”或“厘米”。 床长约2()铅笔长约16() 跑道一圈长400()小明高1()40() 一条黄瓜长20()教室长约8() 10.在○里填上“>”、“<”或“=”,在○里填上“+”、“-”、或“×”。 46+7○8×72×6○3×436—9○5×590厘米○8米 5○8=407○8=156○8=488○5=3 11.一个角有()个顶点,()条边。 12.3个9相加的和是();3和9相加的和是(); 13.一个直角和一个锐角可以拼成一个()。 14.积是18的口诀有()和()。 15. 有()个(),可以写成加法算式(), 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读作() ()和()是乘数,积是() 16.用3、12、6、2编出四个乘法算式。 17.用7、1、3三个数字的其中两个组合成两位数,能写出()个两位数。其中的是(),最小的是()。 18.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 19.要算53-(9+37),应先算,再算得()。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建立1秒及几秒的时间观念. 3.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学生的动手操作等学习活动,激发学习学习兴趣,明确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具 钟面、多媒体计算机软硬件一套. 学具 口算练习纸每人一张、自备水彩笔、剪刀、白纸、蜡光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频滴答)请小朋友仔细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2、(演示动画时钟)再请小朋友仔细地看一看,看到什么?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学习有关秒的知识.(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二.新课 (一)钟面上的秒 1、你知道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吗?请你仔细观察,把看到的告诉大家.(秒针走5小格) 揭示: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1秒. 2、(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

(从数字6走到数字8)这一次表示经过了几秒?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看的.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上来指一指. 3、(播放动画60秒)这次表示经过多长时间呢? (1分=60秒) 从钟面上看一看是不是这样呢?你是怎么看出来1分=60秒的? 4、1分就是60秒,那我们平常说的半分钟呢?(30秒) (二)体会1秒 1、1秒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再来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2、请小朋友来做一个拍手练习,每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先自已试一试. 3、谁来试一试?谁还能不看钟,来拍一拍,其他小朋友可以提醒他. 4、每秒数一数,看看数到10的时候,是不是正好10秒?又相差了多少? 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比一比. 5、刚才哪些小朋友数得比较准,你愿意上来表演一下吗? 6、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就是1秒,拍下手是1秒,数一个数也是1秒.你能做一动作来表示1秒吗?(小组讨论)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应用题练习题及答案 (一) 1、某厂有一批煤,原计划每天烧5吨,可以烧45天。实际每天少烧0.5吨,这批煤可以烧多少天? 2、学校买来150米长的塑料绳,先剪下7.5米,做3根同样长的跳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塑料绳还可以做多少根? 3、修一条水渠,原计划每天修0.48千米,30天修完。实际每天多修0.02千米,实际修了多少天? 4、王老师看一本书,如果每天看32页,15天看完。现在每天看40页,可以提前几天看完? 5、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了26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又行了2.4小时,前后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6、石河农场先派8台收割机参加收割晚稻,前2天收割19.2公顷,后来增加到13台收割机,用同样的速度又割4天,他们一共割多少公顷? 7、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甲开往乙,客车比货车早到4小时,客车到乙地时,货车行了400千米。客车行完全程要用多长时间? 8、列出综合算式,并直接写出得数 (1)公园里有15条游船,每天收入600元。 ①现在增加了12条游船,每天一共收入多少元? ②现在有40条游船,每天比原来多收入多少元? ③现在增加了10条船,每天比原来增加收入多少元? ④现在每天收入1000元,公园增加了多少条游船? (2)小明从家去学校,每分走60米,12分可以走到。 ①如果要提前2分钟走到,每分要走多少米? ②如果每分走75米,可以提前几分走到?

答案(一) 1、5×45÷(5-0.5)=50(天) 2、(150-7.5)÷(7.5÷3)=57(根) 3、0.48×30÷(0.48+0.02)=28.8(天) 4、15-32×15÷40=3(天) 5、260÷4×2.4+260=416(千米)260÷4×(4+2.4)=416(千米) 6、19.2÷2÷8×4×13+19.2=81.6(公顷) 7、600÷[(600-400)÷4]-4=8(小时)或4÷(600÷400-1)=8(小时) 8、(1)600÷15×(15+12)=1080(元)600÷15×40-600=1000(元) 600÷15×10=400(元)1000÷(600÷15)-15=10(条) (2)60×12÷(12-2)=72(米)12-60×12÷75=2.4(分)

小学数学差倍问题练习题及答案

和倍问题的思路和公式讲解(让学生理解公式: 令狐采学 和÷(倍数+1)=较小数(1倍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倍数=较大数)和倍问题的思路和公式讲解(让学生理解公式: 和÷(倍数+1)=较小数(1倍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倍数=较大数)和倍问题的思路和公式讲解(让学生理解公式: 和÷(倍数+1)=较小数(1倍数) 和-较小数=较大数或较小数×倍数=较大数)小学数学差倍问题练习题及答案(一) 养殖场鸡是鸭的4倍,鸡比鸭多15000只,鸡和鸭各养了多少只? 哥哥的图书数比弟弟多60本,哥哥的图书本数是弟弟的3倍,则哥哥、弟弟各有图书多少本? 今年小亮爸爸的年龄是小亮年龄的5倍,小亮比爸爸小28岁,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是多少岁?

试题分析:由题意,今年小亮爸爸的年龄是小亮年龄的5倍,小亮比爸爸小28岁,即28岁是小亮年龄的(5﹣1)倍,由此用除法可求得小亮今年的年龄,进而求得爸爸今年的年龄;再都减去3后相加即得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解:小亮今年的年龄:28÷(5﹣1) =7(岁),爸爸今年的年龄:7×5=35(岁),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7﹣3)+(35﹣3)=36(岁),答:3年前小亮父子俩的年龄和是36岁。 试题分析:李静集的张数是张华的2.5倍,把张华的张数看作单位"1",李静集的张数相当于张华的2.5倍,也就是说李静集的张数比张华的张数多2. 5﹣1=1.5(倍),由"如果张华再集60张就和李静同样多",说明李静集的张数比张华的张数多60张,所以张华的张数是60÷(2.5﹣1);再根据倍数关系,求出李静集的张数。解:张华的张数为: 60÷(2.5﹣1),=60÷1.5,=40(张);李静集的张数为:40×2.5=100(张); 有大小两个整千数,大数是小数的3倍,这两个数最高位上的数字的差是6,问这两个整千数各是多少? 试题分析:两个整千数最高位上数字的差是6,也就是这两个数的差是1000×6=6000,这个隐藏条件找到就好做了。

小学二年级数学选择题大全

选择题大全 1、1张可以换 ()张 (A) 1 (B) 10 (C) 100 (D) 9 2、一只玩具熊要45()。 (A)元 (B)角 (C)分 3、我有5元钱,买一本 用了3元,要找回()钱。 (A)3元 (B)8元 (C)2元 (D)15元

4、1米和()厘米一样长 (A)1 (B)10 (C)100 5、 这支铅笔的长度是()厘米。 (A) 10 (B) 11 (C) 12 (D) 13 6、笑笑的身高是127()。 (A) 米 (B) 厘米 7、+ =() (A)2元 (B)7元 (C)6元

(D)10元8、 (A)18厘米 (B)17厘米 (C)16厘米 (D)15厘米 9、下列图形是对称图形的是() (A)(B) (C)(D) 10、将一张纸沿虚线对折后,剪出以 下图案,展开这张纸后的完整图案是() 厘米 3厘米 厘米 )厘米

(A ) (B ) (C ) (D ) 11、与图中箱子的运动一样的是( )。 (A )呼啦圈 (B )转圈的芭蕾舞演员 (C ) 竹蜻蜓 (D ) 抽拉抽屉 12、与汽车车轮的运动一样的是( )

(A)缆车的运动(B)分针的运动 (C)升旗(D)推拉窗户 13、△△△△△△ ○的个数是△的8倍, ○有()个。 (A)40 (B)48 (C)42 (D)49 14、乘数是7,另一个乘数5,积是() (A)7 (B)14 (C)28 (D)35 15、☆÷4=8,☆=() (A)32 (B)2 (C)12 (D)4 16、()×6<40,括号里最大能填

( )。 (A)4 (B)5 (C)6 (D)7 17、把21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同学,每人分到()个。 (A)3 (B)7 (C)6 (D)4 18、☆☆☆☆☆ ☆☆☆☆☆ ☆☆☆☆☆ ☆☆☆☆☆ 一共有()颗星。 (A)4×5=20 (B)5×5=25 (C)4×4=16 (D)5×3=15 19 列式错误的是() (A)4×2=8 (B)2×2+2×2=8 (C)2+2+2+2=8 (D)2×2+2=6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一、算一算。 二、算一算。 10-6+5=9-2-2=-8+5= 10-4+5= 三、在□填数。 □□+7=10 □+3=□+3=75+□=10 四、填空后写出四个算式。 □○□=□ □○□=□ □○□=□□○□=□ 复习加减混合 一、算一算。 9-4= -7= 10-5=+3= +2= 10+0= 10-0=0+9= +5= 10-6=-9= 0+0= 0-0= +1= 10-1= 二、算一算。 三、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3++2=+=10+ )=9+=+2=+7=8 认识图形 一、填空。 长方形有条边,正方形有条边,三角形有条边。 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用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硬币是的。二、wW w .x K b 1.c o M 有 三、给 )

涂上颜色。 五、给△ 涂上颜色。 六、给○ 涂上颜色。 七、 八、计算。 如果△=2,○=3,□=5 △+○-□=)□+□-□= 认识图形 一、用下面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可以画出哪些图形?连一连。 1、长方形有形;红领巾是;形四条边一样;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 5、 )个是正方形,一共有个长方形。 、长方形就是正方形。、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四、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 小学一年级下学期各单元拓展练习题 第一单元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小鸭在小猫的面。猴在小鸡的面。 2.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在皮球的面。.小狗在第二层的最面。

4.任选其中一个小动物或一个物品说说它的位置。 二、说一说,填一填。 1.桌子面有书,桌子面有书包。.把书按从前往后的顺序编号。.把书包按从左往右的顺序编号。 三、看图填空。 1.名同学站在排,5名同学站在排。.小方站在第排,从数第一个。 3.小明的边有3名同学,边有1名同学。 四、想一想,每幅图画的是左手还是右手,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左手的号码是右手的号码是 五、猜猜看。 玲玲、桐桐、宁宁家的阳台—厂都摆着花。玲玲住在桐桐楼上, 桐桐住在宁宁楼—卜。玲玲家住在第层,桐桐家住在第层,宁宁家住在第层。 六、想想,看看,填填。 人们常用上、,前、,左、来确定位置。 说说你的上、下,前、后,左、右都有什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 1.找找谁是小青?让他露出头来,给他画一个笑脸。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下册数学练习题

适合小学二年级的下册数学练习题 一、填空。 1、4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数是()。 2、用6、2、0、7组成一个的三位数 是(),最小的三位数是()。 3、在右图括号里填上这扇门合适的长度单位。 4、的()面。 (2)猴山的()面是水池。 (3)乐园在竹林的()面, 在水池的()面。 二、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50+60=480-80=600+900=780-30=50+600= 700-500=72÷8=6×9=80+30=40×2= 5×30=20×7=43×2=2×13=21×3= 2、完成下列竖式。 1857668659981422 +321+218-798-359×2×3 3、比一比,算一算。 6+9=7+9=8+5=18-9=15-7= 60+90=70+80=80+50=180-90=150-70= 16-8=5×6=7×8=3×5= 160-80=50×6=7×80=30×5= 4、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176+245536+78575+366477+299 5、用竖式计算。 477+156=203+356=597-486=985-798=

669-578=776-492=18×6=57×8= 三、解决问题。 1、桃树138棵,梨树比桃树多78棵,苹果树比桃树多105棵,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2、商店里陈列了以下商品: (1)算一算手风琴比上衣贵多少元? (2)如果买一个台灯和一件上衣要花多少钱? (3)一个公司的会计去买台灯,买了3个,要付多少钱? 3、一列客车的一节车厢能载客118人,一辆大客车载客比一节车厢少73人,一辆大客车可载客多少人? 4、故事书有400本,科技书比故事书少42本,科技书有多少本?连环画比科技书少197本,连环画有多少本? 5、小朋友们出去游玩,二年级一班去了23人,二班去了32人,三班去的人数比一班和二班的总人数少15人,三班去了多少人? 6、有3组小白兔在拔萝卜,每组5只,收白菜的小白兔比拔萝卜的多8只,收白菜的小白兔有多少只? 7、小强家暑假期间准备去旅游,平均每天开支预算如下。(单位:元)

小学数学教材教法题库及答案

一、新课程考题。 1.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3、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4、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 5、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6、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7、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8、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 1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1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 12、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13、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14、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15、“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 16、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全册练习题及答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五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念总结 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一个数乘纯小数的意义是求这个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是多少。 2.小数乘法法则 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 3.小数除法 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就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法则 先按照整数除法的法则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就在余数后面添“0”,再继续除。 5.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 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 6.积的近似数: 四舍五入是一种精确度的计数保留法,与其他方法本质相同。但特殊之处在于,采用四舍五入,能使被保留部分的与实际值差值不超过最后一位数量级的二分之一:假如0~9等概率出现的话,对大量的被保留数据,这种保留法的误差总和是最小的。 7.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化有限小数 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 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 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 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 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 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8.小数的分类 (1)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 如:41.7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2)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 如: 4.33 …… 3.1415926 …… (3)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 (4)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 3.555 ……0.0333 ……12.109109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 3.99 ……的循环节是“9 ”,0.5454 ……的循环节是“54 ”。 9. 循环节:如果无限小数的小数点后,从某一位起向右进行到某一位止的一节数字循环出现,首尾衔接,称这种小数为循环小数,这一节数字称为循环节。把循环小数写成个别项与一个无穷等比数列的和的形式后可以化成一个分数。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练习题库大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综合练习题(一) 一、口算 380-200= 28÷4= 43+50= 6×7= 87-55= 51÷7= 37+45= 71-26= 1600-700= 5900-2000= 74+32= 120+50= 二、填空 1、长方形有四个()角,长方形()边相等。 2、四千写作:()三千零七写作:() 3、按照从小到大排列下面各数:3050、5030、5003、350、3500、53 ()<()<()<()<()<() 4、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km、m 、dm、cm、mm) 数学本厚约5()二年级的小红高128()深圳到广州大约120()一棵大树高9() 5、选择合适的符号(“<”“>”“=”)

1km ( )100m 999( )1000 20cm( )2dm 6、在计算35-35÷7 时,要先算()法,再算()法。 三、判断题 1、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2、锐角比直角大。() 3、五位数都比四位数大。() 4、学校的操场跑道约200 mm。() 5、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四、1脱式计算 86-(23+46)= 63-42÷7= 1000-132-452= 896-253+74= 2、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26= 4100-648= 36÷4= 261+425= 56×6=

五、应用题 ①小兵有32张动物邮票,每页放6张,可以放几页,还剩多少张? ②30个同学要栽树60棵,已经栽了25棵,剩下的分给5个小组栽,平均每个小组栽树多少棵? ③商店运进7 箱粉笔,每箱8 盒,其中白粉笔30 盒,其余是彩色粉笔,彩色粉笔有多少盒? ④菜园里有大白菜680棵,上午运走265棵,下午运走284棵,菜园里还有大白菜多少棵? ⑤三班44名同学去旅游,中型客车每辆坐24人,小车每辆4人,请你安排一下,可以派几辆大车,几辆小车?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秒的认识》教学设计及评析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三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59—6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知道1分=60秒。 2、通过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结合日常生活经验,使学生建立秒的时间观念,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估算较短时间的能力。 3、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以及一系列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秒,建立秒的概念,知道1分=60秒。 教学难点: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秒,体验秒,培养估计较短时间的能力,建立秒的概念。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秒表、题卡、彩纸、剪刀等

设计思路: 秒的认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时间单位不像长度、重量单位那样容易用具体的物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单位间的进率也比较复杂,但是时间又时时伴随着人们的生活。因此,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首先注重挖掘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秒、体验秒。课伊始,我便采用奥运会开幕倒计时的情境作为导入,这一神圣又历历在目的画面立刻吸引住学生的眼球,而且这一倒计时的情境也能非常好地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的兴趣。在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秒的概念上,我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由1秒、10秒过渡到几十秒,通过形象生动的课件以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建立秒的概念,同时在体验几十秒的环节中,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放手让学生去实实在在地体验,亲自估一估,让学生感受到的是一节丰富多彩的数学课。接着便进入一分钟的教学,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两个环节,首先让学生观察分针的变化,完整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且得出1分=60秒;其次通过1分钟的介绍安阳的短片既丰富了学生对1分钟的体验,又能在课的最后也就是学生的注意力开始疲惫的这个时段再次将学生的兴趣吸引到课堂上来,从而将整节课推向高潮。 课前谈话: 师:小朋友们,今年暑假在我们的首都北京举行了一个受到全世界人民称赞的体育盛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