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南音简介

福建南音简介

福建南音简介

福建南音简介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上四管属丝竹乐队、下四管属吹打乐队。

漳州旅游资源介绍

哩厚,江究! --漳州旅游资源介绍漳州(闽南语:Chiang-chiu-chhī)是福建省东南部沿海城市,与台湾隔海相望,东与厦门相邻、南接广东省,是泛珠三角、海峡西岸中心城市之一,中国“田园都市,生态之城”,生态竞争力位居福建第一,是“海上丝绸之路”九大申遗 城市之一、国家闽南文化生 态保护区。 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 核心城区为芗城区、龙文 区,圆山新城,中心城区有 漳州台商投资区、漳州开发 区,是厦深高铁、龙厦高铁、 鹰厦铁路交汇的重要枢纽城 市、国家区域级流通节点城 市。 漳州是著名的“鱼米花果之乡”,漳州平原是福建最大平原,素有“海滨邹鲁”的美誉,为文明富庶的经济开发区,2014年当选福布斯中国最佳商业百强城市,先后荣获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世界食用菌罐头之都、中国温泉之城[等称号。境内有东山岛、漳州滨海火山公园、南靖土楼、云洞岩等景点。 漳州系历史文化 名城,是闽南文化的 发祥地之一,早于一 万年前就有先民在这 里繁衍生息。686年 中国唯一的女皇帝武 则天敕建漳州郡,迄 今已有一千三百余年 历史。历史上人才荟 集,俊贤辈出,走出了林语堂、黄道周等文化名人。 全市户籍人口497.41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6.32‰。2015年GDP2766.6亿元,增速连续3年位居福建第一、财政收入274.75亿元。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胞三分之一祖籍漳州,境内有客家人数十万。

第一站:南靖土楼 南靖土楼是指遍布漳州市南靖、华安、平和、诏安、云霄、漳浦等县山区的土楼,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 福建土楼产 生于宋朝时代, 明、清朝时期逐 渐成熟,并一直 延续至今。福建 土楼是世界上 独一无二的山 区大型夯土民 居建筑,依山就 势,布局合理, 吸收了中国传 统建筑规划的 “风水”理念,适应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御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间狭小的平地和当地的生土、木材、鹅卵石等建 筑材料,是一种 自成体系,具有 节约、坚固、防 御性强的特点, 又极富美感的 生土高层建筑 模式。福建土楼 的建筑材料甚 为奇特,由粘 土、糯米、红糖、 竹片、水组成, 建成的土楼冬暖夏凉,具有很强的抗台风、抗地震能力。 曾为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第三季》第三站的拍摄地。

福建南音的基本资料

福建南音 一.起源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二.組成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三成因

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州软木画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寿山石雕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传统手工技艺 福建· 福州福州伬艺曲艺 福建· 福州福州评话曲艺 福建· 福州十番音乐·茶亭十番音乐民间音 省级:疍民渔歌(疍民盘诗)、高湖舞龙灯、传统言永(这两字拚成一字)春拳、“米家船”裱褙技艺、苏苏酱鸭制作技艺、洪塘篦梳制作技艺、民天虾油制作技艺、老天华乐器制作技艺、壶山林氏中医内科、林氏中医骨科世家、石竹山祈梦习俗等11项上榜。 厦门市第一批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国家级:厦门漆线雕技艺、答嘴鼓、南音、歌仔戏、高甲戏共5项。省级:厦门蔡氏漆线雕技艺、厦门答嘴鼓、厦门南乐(即南音)、厦门歌仔戏、厦门高甲戏、厦门大道公信仰(即保生大帝信俗)、厦门送王船习俗、厦门中秋博饼共8项。 泉州市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1项) 泉州南音泉州市2.泉州北管泉港区3.泉州拍胸舞鲤城区4.梨园戏泉州市5.高甲戏泉州市6.泉州提线木偶戏泉州市7.晋江布袋木偶戏晋江市8.惠安石雕惠安县9.泉州花灯泉州市10.德化瓷烧制技艺德化县11.惠安女服饰惠安县。 泉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美术:永春纸织画;民间音乐:泉州南音、福建北管(泉州北管、泉州闽南什音);民间舞蹈:泉州拍胸舞、泉州踢球舞;戏曲:泉州高甲戏、泉州梨园戏、泉州提线木偶、泉州南派布袋戏、泉州打城戏;民间手工技艺:泉州惠安石雕工艺、泉州花灯、泉州德化瓷工艺、泉州李尧宝刻纸、泉州安溪蓝印花布;消费习俗:惠安女服饰、丰泽虫寻埔女服饰;文化空间:南安英都拔拔灯、石狮蚶江端午海上泼水习俗等。 漳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布袋木偶戏、漳州锦歌、漳州木版年画、漳州木偶头雕刻、漳州东山歌册等、 漳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漳州入选的1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东山南音、高山族舞蹈、漳州南词、漳州蔡福美传统制鼓工艺、漳州八宝印泥传统制作工艺、东山黄金漆画技艺、东山剪瓷雕工艺、东山宋金枣传统制作工艺、岩溪硅塘祭祀民俗、闽台玉二妈信仰民俗。漳州木版年画、漳浦剪纸、南靖田螺坑客家山歌、南靖四平锣鼓乐、浦南古傩、漳州芗剧、漳州布袋木偶戏、诏安铁枝戏、南靖竹马戏、东山歌册、漳州锦歌、漳州徐竹初传统木偶雕刻、华安玉雕、漳州白礁慈济宫吴真人诞辰祭典仪式、东山关公信仰习俗、云霄开漳圣王巡安民俗。 宁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霞浦畲族小说·畲族民歌(宁德畲族二声部“双音”、宁德闽东畲族歌言)、寿宁北路戏、屏南四平戏、宁德霍童线狮

福建南音的基本资料

一.起源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 ),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 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 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 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組成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 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 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 谐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 X (尺字的俗写)、工、六、土、一”。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 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一一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 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暧(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成因 南乐起源于泉州南部,以闽南语泉音为主,始于何时,民间有种种传说,未见历史文献记载。但从南乐的音阶、曲牌、乐器等分析推断,它可能起源于唐代之前。 泉州南音同其他中华传统文化一样,有着深厚、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它是从中原传到闽南来的,与历史上的三次南迁大移民有关。一是晋?永嘉衣冠南渡。晋江原名南安江,南渡后晋人沿江而居,生息繁衍,故改称晋江。几年前,南安丰州庙下晋代古墓

泉州南音介绍

泉州南音——中国现存最古老乐种之一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论点 南音的源流研究资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论点: ○1。南音肇始于秦汉的“相和歌”,如“趋”、“乱”、“艳曲”都带有南音的影子; ○2。南音起源于唐“大曲”、“雅乐”; ○3。南音源自元明的“曲”; ○4。南音形成于明清,北曲南迁形成。 二、简介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带有大量晋人墓地,特别几年前,于丰州茂霞村发现晋代一墓葬,存有"部曲印"之陪葬品,这更是这一史实的重要见证。然而,南迁的晋人为了让他们的子孙后代记住这一史实,同时表以对晋国故土的思念而把原命名为南安江的河流易名为晋江。东晋亡后,南朝统治的一百多年历史,南迁在江左一带的晋人,依然觉得江左不比南方太平、安定,因此又小批量地陆续由浙江入闽北、转闽东,而最后又在这气候宜人、土壤肥沃、偏安东南一隅,依山傍水,犹如世外桃源的晋江流域一带沿江而居。 唐僖宗光启年间(公元885-887年)自河南陇亩起义的王潮、王审治兄弟入闽,据有闽中五州,立为闽王,建立闽国。这次移民时间短而大批量。其侄王延彬在南安设置招贤院,招贤纳士,中原士族如黄滔等纷纷迁地而南,一时泉州成为"海滨邹鲁"。此时的泉州经济和文化已相当发达,已是"千家罗绮管弦鸣"的繁荣景象了。中原人的南渡,不仅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同时也必然带来中原优秀的音乐文化,这对当时泉州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宋元泉州的鼎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特点:古朴优雅 据学者研究考证,从南音的曲牌名称、格调韵味和所用乐器的制造特点、演奏姿势等方面看,都足以说明南音与唐宋大曲、法曲、宋词、元散曲有着密切关系,"是一部立体的中国古代音乐史"。它保留着唐宋古典曲牌,有浓厚的中原古乐遗风,间或融入某种异域情调。

龙岩旅游概况

龙岩旅游概况: 龙岩市是福建省新兴的旅游区,是全国著名的“红军之乡”、“将军之乡”。旅游资源种类多,而且品位高、规模大、保存好。以古田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之旅”、永定客家土楼为代表的“客家之旅”,冠豸山、龙硿洞、九鹏溪、梅花山为代表的“绿色之旅”,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旅游精品。“红色之旅”主要有:邓子恢纪念馆、闽西革命历史博物馆、古田会议旅游区、古田会议旧址、古田会议纪念馆、毛泽东故居临江楼、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遗址、龙岩毛泽东旧居、闽西第一次党代会会址、才溪乡调查会址和毛泽、长汀县博物馆(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中共福建临时省委反第四次“围剿”会议旧址、长汀县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等。龙岩现有1个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之永定土楼群);6个国家4A级旅游区(永定土楼民俗文化村、龙硿洞、九鹏溪、古田会议址、冠豸山、长汀红色旧址群旅游区);1个国家自然遗产(冠豸山)、1个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冠豸山),2个优秀旅游县(连城县、上杭县)、1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紫金工业旅游区)、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长汀县)、1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点(云顶茶园)、2个国家自然保护区(梅花山、梁野山)、4个国家森林公园(龙岩国家森林公园、上杭西普陀山公园、漳平天台山公园和永定王寿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及26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西地处山区,盛产具有山乡特色的名特食品,其中“八大干”即是驰名中外的八种干制名食。它们是:闽西八大干、闽西好八大干、闽西八大干系列豆腐干、闽西八大干系列笋干、闽西八大干系列猪胆肝、闽西八大干系列菜干、红糖姜茶、万应茶、武平紫衣花生、龙岩香酥花生、地瓜干、地瓜仔、上杭萝卜干、闽西特产笋干、灵芝、野生红菇、永定菜干、明溪肉脯干、宁化老鼠干、脆梅、龙岩沉缸酒以及古田红军可乐等。其中,永定菜干还分甜菜干

福建南音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一般认为南曲起源于唐,形成于宋: (1)据文献记载:唐僖宗光启元年(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南曲在民间流传,有赖于社团组织的传承和传播。清代以来在泉州、厦门和晋江、南安、惠安、安溪等地都有社团成立,并有专业的教师传艺。建国以来,成立了不少南音研究社、南音研究会。还建立了专业的南曲音乐团。 南曲音乐包括“指、谱、曲”三类:“指”是有词有谱和注明琵琶指法的大曲。“谱”是无词而有琵琶指法的器乐演奏谱。原有十三大套,后增至十六大套;南曲十六大套“谱”,以“四”(四时景)、“梅”(梅花操)、“走”(八骏马)、“归”(百鸟归巢)四套最为著名。“曲”即散曲(亦称草曲),在南曲音乐中占有很大比重,不下于千首。南曲使用的工尺皆与众不同,是一种独特的谱式,以“X(尺字的俗写)、工、六、土、-”。这五字依次代表“宫、商、角、徵、羽”。采用固定唱名法。 南曲的乐队组合有固定的形式,分“上四管”和“下四管”两种。①上四管又分“洞管”和“品管”两种不同组合:洞管——洞箫、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品管——品箫(即笛)、二弦、琵琶、三弦、拍板五种。 ②下四管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响盏、狗叫、铎(木鱼)、四宝、声声(铜铃)、扁鼓,共十种,故又称“十音”。在惠安一带有用云锣、铜钟、小钗和笙等。

福建旅游资源分析

神圣的妈祖朝觐 1、简介 常言道,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妈祖庙。 自北宋始,妈祖成为广泛流传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传统神祗,历经几千年融合厚造,其信奉日渐扩大,我国沿海沿江甚至沿河地区都建有妈祖庙。尤其在港、澳、台地区,信仰妈祖的人非常普遍,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信众1700多万。在海外,妈祖信仰已传播到美国、巴西、阿根廷、法国、丹麦、日本、韩国、越南、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印度等近30个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有妈祖信众2亿人,妈祖庙近4000座,形成了从我国沿海地区到世界各地影响颇大的妈祖文化信仰,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分析 福建莆田,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妈祖的故乡。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福建莆田从软硬件方面,充分发扬了妈祖文化,各种旅游节、祭祀活动层出不穷,福建也因此获取了不错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然而,虽经三十多年苦心经营,福建依然没有将妈祖文化捏合到位,没有将妈祖文化升华为妈祖信仰,更没有将莆田提炼成妈祖信仰的“麦加”、“耶路撒冷”从而导致了在同质化竞争的重重包围中,没有突围成功。 3、策略 谨以此,今后福建妈祖旅游资源之大发展,务必抓住以下两点。 (1)、打造并贯彻落实“妈祖在这里诞生”的妈祖信仰之核心灵魂。 (2)、以莆田为中心,整合全福建妈祖旅游资源,从软硬件上,将莆田锻造为妈祖信仰的“麦加”、“耶路撒冷”从而带动福建旅游业大繁荣。 动人的惠女风采 1、简介 福建泉州,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惠安女。 50年代,惠安妇女集体修筑了一个大水库,这是新中国妇女能顶"半边天"的一个重要见证。60年代,8名惠安女跨海开发大竹岛的佳话曾名闻全国。改革

南音简介

南音简介 “南音”一词最早应该出现在汉代,张衡《南都赋》云: “齐僮唱兮列赵女,坐南歌兮起郑舞。”高诱注曰: “南歌,取南音以为歌也。”“南音”文献有载。《吕氏春秋音初》记: “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女乃作歌。歌曰: …侯人兮猗!?实始作南音。”从“侯人兮猗”与《楚辞》体式相类来看,南音主要应指楚音,也很可能包括长江下游的吴音和越音。(杨匡民: 《楚声今昔初探》,《江汉论坛》1980年第5期。) 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南乐」、「弦管」、「郎君乐」、「郎君唱」等,各地名称不一。 「南乐」乃就流传地域而言,如厦门大多称“南乐”;「弦管」指南管音乐以丝竹箫弦为主要演奏乐器,古代大多称“弦管”;「郎君乐」、「郎君唱」指的是南管乐者祀奉孟府郎君为乐神。 还有称“锦曲”、“五音”等。 南音的历史 一般认为xx起源于xx,形成于xx: (1)据文献记载: xxxx元年 (885),王潮、王审知兄弟率军入闽,他们带去了唐代“大曲”传播于民间。大曲与当地民间音乐的相互影响和吸收,从而产生了别具一格的“南曲”。 (2)南曲的主奏乐器琵琶的演奏姿势是斜抱着弹奏。所用筒箫严格规定为一尺八寸。 这两件乐器的演奏姿势与形制与唐旧制相符。

(3)南曲的曲牌名称有不少与唐代大曲、法曲的曲牌名称相同。如《摩诃兜勒》《子夜歌》、《清平乐》、《梁州曲》、《婆罗门》等。 (4)宋代“南戏”五大名剧: 《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和《琵琶记》,南曲也演唱这些剧目。 元朝时,文人加入戏曲创作,南音一方面吸取元曲之内容,一方面模仿其风格从事创作。 及至五大传奇《琵琶记》、《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及《杀狗记》产生后,更丰富南音曲文;此外各地声腔亦为南音所吸收、融合。至明代中叶以后,流行于江浙一带昆山腔、弋阳腔传入闽南,亦为南音所吸收,而创作亦日渐增多,迄清代,南音已相当成熟。 南音的源流研究资料不少,主要有以下一些论点: 1。南音肇始于秦汉的“相和歌”,如“趋”、“乱”、“艳曲”都带有南音的影子;2。南音起源于唐“大曲”、“雅乐”; 3。南音源自xx的“曲”; 4。南音形成于明清,xxxx形成。 xx遗韵(茝chai) 南音也称"弦管"、"泉州南音",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南音。 《中国音乐词典》载“南音”条目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①周代的xx方音乐,简称“xx”。 ②先秦已视作古乐的“南音”。③即“福建南曲”。④曲艺的一种,用广州方言演唱。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有一百多年历史,以清唱为主。由此可见,

1连城县基本概况和主要旅游资源简介

连城县基本概况和主要旅游资源简介 基本县情 连城县从行政区域上说是福建西部地级市——龙岩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龙岩西北部,全县土地总面积2596平方公里,辖8镇9乡240个行政村,总人口3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5万人,2009年人均GDP已达20459元,年增长率为14.2%。连城在宋以前原为长汀县辖地,公元1133年建县,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了。从地理位置上看,连城县位于武夷山脉南麓,龙岩市的西北部。东邻永安,南接新罗、上杭,西邻长汀,北靠清流、宁化,属客家祖籍地之一。境内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环境舒适宜人,资源物产丰富,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和基因库。境内各地年均气温13.8℃—19.5℃之间,县城为18.9℃;年平均雨量1734.4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60.7小时,全年无霜期通常为291天。连城森林覆盖率82.9%,绿化程度达96%,全县毛竹面积53万亩,居龙岩市第一位。全县有5个植被型、18个群系、31个群丛,维管束植物有1085种,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的有银杏和南方红豆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连城兰花”获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其中春兰、剑兰还被列入《华盛顿公约》。陆生脊椎有29目77科363种。这里有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金钱豹、云豹、黑麂、蟒蛇等。 连城是客家人聚集的地区,它的文化主要由客家人的先祖从中原带来,因此极具古中原文化的特色。据专家考证,连城的民俗风情文化、古民居和古宗祠建筑文化,它的书院、雕版等文化都源远流长。总之,连城是客家文物、客家民俗、客家风情等客家文化比较完美的承载地。 由于连城特殊的土壤、水质、气候条件,连城很早就形成了饮誉八方的三类农家系列产品,一是绿色环保的连城红心地瓜干,它是闽西八大干之首,早在二三百年前就已经驰名中外,连城的地瓜干每年销往东南亚、日本及全国各地,年产值超3个亿,“连城红心地瓜干”集体商标已是闽西首个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二是早在清道光年间,因具有清热利湿、滋阴降火的药用价值而成为宫廷贡品的白鹜鸭;三是已形成品牌的“连城兰花”,连城朋口是福建最大的兰花基地、全国闻名的素心兰基地,拥有400多个品种500多万株,产品远销美、日、韩等国及港、澳、台地区,年销售千万元以上,“连城兰花”也获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所以,连城有“中国红心地瓜干之乡”、“中国连城白(鹜)鸭之乡”、“中国客家美食名城”等荣誉称号。 除此之外,连城还有黄兔及淡水鱼等农产品的产量都极为丰富,不但营养价值高且味道鲜美,吸引了周边及其它地区的旅游者。加之连城还拥有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县”、“全国武术之乡”等的荣誉,使连城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日益成为打

福建习俗

福建是个多民族的省份,除汉族外,还有舍、回、蒙、满、高山等31个少数民族。主要的节庆有:春节、元宵灯节、端午节、中秋节。另外,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最富特色的有:端午龙舟赛。惠安女服饰、舍族婚礼、崇蛇习俗和人鱼同乐等。 乌龙茶的故乡 福建是乌龙茶的故乡。安溪“铁观音”、武夷岩茶“大红袍’是乌龙茶的伎伎者,在国际上享有盛誉。1996年,安溪“铁观音茶王”在厦门、广州拍卖,每500克茶叶,达16万一18万元人民币。乌龙茶对日本、新加坡、马来两亚、印尼和菲律宾等游客颇有吸引力,特别是日本游客对安溪;“铁观音”简直到了崇拜的地步。 吃鸡蛋的风俗 吃禽蛋的习俗据传说是图腾崇拜的遗存,或者说是图腾崇拜的传承。自古以来,城乡家家几乎都养母鸡,都有鸡蛋,鸡蛋又很富含营养成份,吃蛋又很方便,所以,婚丧寿床,怀孕产儿,贺喜送礼,亲友吃请,礼尚往来,都少不了用禽蛋作为礼品和食品。但煮蛋方法很多。煮给不同人吃有不同的煮法。 还有一种常见的习俗,即孕妇和产妇要吃很多蛋。妇女怀孕三四个月时,其母要给她送蛋,俗叫瞧胎。瞧胎的蛋也有送一百多个的。产後其母还要送几次蛋去。产前产後,共计送蛋几百个。产妇吃的是油炒蛋或油煎蛋,并要放生姜末或生姜丝,取其暖性。旧时产妇坐月子期间,必须餐餐吃蛋,以加强营养,滋补身体。同时,小儿三朝时要给亲友邻居散红蛋,带壳煮蛋熟後染红色,谓之红蛋。散得多的要花几百个蛋。小孩过生日,还要请亲人吃生日蛋糕。 福建省中秋习俗 城县女子穿行南浦桥,吃求长寿。建甯中秋夜俗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上杭县中秋,儿女多於拜月时请月姑。方法是以竹筐作为月姑的替身,如果有神降临,竹筐会自己摇动,以其摇动的次数来卜吉凶。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控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个习俗是来自於月饼中藏有反元杀鞑子讯的传说。泉州人喜在笋江荡舟。据说,中秋夜三更时分,笋江桥的每个桥孔都映出一轮皓月,清源、紫帽两山映影江中,"笋江月色"由此得名。此外,还有"烧塔仔"、"放孔明灯"等活动。 泉州-民间风俗之七夕 与全国其他地方差不多,故七夕又称“乞巧节”,讹音“七巧”。 泉州妇女乞巧的风俗,主要是在天井上搭一个彩箩,准备瓜果7 盤,点7 支香,用7 根针、7 根丝线,在月光下比赛穿线,谁穿的线越多越快,就证明那个姑娘的手越巧。目前

福州概况导游词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地处东南沿海、闽江下游,作为沿海的省会城市,也是祖国大陆离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是中国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更是海峡西岸重要的对台交流合作平台。福州也是我国东南沿海开发较早的城市之一。 据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至少在7000多年前,就有先民这次繁衍生息。早期的福州人以渔猎为生,他们就是我们的新民称“闽人”。长着是“金头发,蓝眼睛,白皮肤。”当时的古闽人以蛇作为图腾,挨家挨户一进门就可见厅堂中央供奉着一条蛇,以前不管什么蛇都叫做虫,所以呢,门中一条虫,就是福建省简称——“闽”的来源了。 福州在春秋战国时候是属于越国的属地,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此设闽中郡,统一管辖福州地区。后来到了汉高祖五年,无诸受封成为闽越王,就着手新建了福州的第一座城池——冶城。从冶城开始,福州就已经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之后,福州先后经历了六次拓城,并且五度成为帝王都。在唐开元十三年,人们发现福州城西北有座山叫福山,那么城就因山而得名,曰“福州”,这个名称呢,也就一直叫到了今天。 “福”字最早在清康熙词典里为衣字旁,加上一横、一口、一田。也就是说,一个人,只要有一件衣服穿,有一口饭吃,有一份田耕种,就是最大的福气了。到了如今,“福”又有了更深的含义,即长寿、好德、善终。而“有福之州”呢,则更显其内涵。它不仅有山之仙气,水之灵气,更有人之福气。在福州呢,会让大家领略到“天福、地福、眼福、口福、清福。” 舒适天气之天福:福州属暖湿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在16-20度左右。气候温和、宜人,雨量充沛,适合农作物生长。四时蔬菜纷呈,四季瓜果飘香。(有正月的瓜子,二月的甘蔗,三月的枇杷,四月的杨梅,五月的桃子,六月的荔枝,七月的番石榴,八月的龙眼,九月的柿子,十月的橄榄,十一月的尾梨,十二月的红桔赶过年。)另外呢,福州的海域面积也十分的辽阔,和陆地面积相当,因此福州拥有着众多良港,水产鱼类品种繁多,是全国三大天然海水养殖基地之一。总之,一年四季绿树不断、鲜花不断、水果不断、海鲜不断。 有山有水之地福:从地形上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早就了福州独特的地形地貌——三面有山,一面靠海。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北有寿山,母亲河闽江贯穿城区,形成了“枕山,面海,襟江”的气势。还有一则童谣是这么说的,“三山藏,三山现,三山看不见。”福州市中心有九座山,有三座三藏起来,三座三看不见,当然还有可见的三座三,分别是乌山、于山和屏山。在乌山上有座塔叫乌塔,在于山上有座塔叫白塔,两塔遥遥相望,构成了“三山两塔一条江”的城市格局。这里所说的“条江”当然是闽江了。它发源于福建省北部的武夷山山脉,干流长577公里,流域面积约占全省面积的一半。有70%的福建人都是喝着闽江水长大的,因此我们亲切地称它为福建的母亲河。祖籍福建的文学大师冰心是这样赞美她的:“我只知道有蔚蓝的海,却不知道还有碧绿的江。这是我的父母之乡。富春江不及她的曲,珠江比不上她的静。”著名作家郁达夫还把闽江比作中国的莱茵河,他认为闽江比欧洲的莱茵河还要来的漂亮呢!除此之外,福州还有大大小小总长度超过99公里的河流超过42条。像福州这样有山有水的城市大家也许见得多,可是像福州这样,城外有山,城内又有山,不仅有河水、江水,还有海水的城市我想就不多见了! 绿化美景之眼福:福州自古以来就有“榕城”之美称。我们进入城区,接到两边种的80%都是榕树。福州榕树的种植可追溯到北宋年间,距今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当时,有个太守叫张伯玉,一年夏天,天气炎热,他到乡间视察民情,走着走着,感觉有点中暑发烧。这时恰好碰到一位好心的老农。他将太守扶至一棵树下休息,并给他端来一碗水。喝过水后,太守醒过神来。抬头间,无意中看到一棵大树。他就好奇的问这位老农,“这是什么树,为什么在这里能生长的如此之好?”。老农告诉他这叫榕树,最适宜在福州这样炎热的地方生长。太守听了很高兴,第二天就在自己的府衙门前种了两颗大榕树。并且还号召当地的老百姓一起编户植榕。一时间,福州绿茵满城,暑不张该。榕城之美称也就从此流传到现在。福州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全市

福建概况

★福建省情小概况 “福建省地处中国大陆东南沿海,面对台湾毗邻港澳。位于东经115度50分-120度43分,北纬23度33分-28度19分之间,东西宽约54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陆地面积12.14万平方公里。 福建省简称“闽”,这一名称最早出现于周朝,距今已有2000多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福建是闽中郡的一部。秦未汉初,勾践的后代无诸因佐汉灭秦伐楚有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闽王,称福建为“闽越国”。唐开元13年(公元725年),闽州都督府改为福州都督府,第一次出现“福州”。开元21年(公元733年),设立军事长官经略使,从福州、建州(今建鸥)各取一字,名为“福建”经略使,同福州都督府井存。这就首次出现“福建”之称。 北宋时,福建称福建路,行政区划为福、建、泉、漳、汀、南剑六州、邵武、兴化二军。南宋后升建州为建宁府。一府五州二军,共计3个,故福建别称“八闽”。1278年元设“福建行中书省”,福建设省由此为始。后数次撤复,至1356年才固定下来。 行政区划 福建现有9个省辖市: 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三明、南平、龙岩和宁德; 福州市辖5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鼓楼区。 鼓楼区(东街街道)台江区(后洲街道)仓山区(金山街道)马尾区(罗星街道)连城县(赖源乡) 晋安区(岳峰镇) 福清市(玉屏街道)长乐市(吴航街道) 闽候县(甘蔗街道)连江县(凤城街道)罗源县(凤山街道)闽清县(梅城镇) 永泰县(樟城镇)平潭县(潭城镇) 厦门市辖6个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思明区。 思明区(厦港街道)海沧区(海沧街道)湖里区(禾山街道)集美区(集美街道) 同安区(祥平街道)翔安区(新店镇) 莆田市辖4个市辖区、1个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厢区。 城厢区(霞林街道)涵江区(涵东街道)荔城区(镇海街道)秀屿区(笏石镇) 仙游县(鲤城街道) 三明市辖2个市辖区、9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梅列区。 梅列区(列西街道)三元区(城关街道) 永安市(燕西街道) 明溪县(雪峰镇)清流县(龙津镇)宁化县(翠江镇)大田县(均溪镇) 尤溪县(城关镇)沙县(凤岗街道)将乐县(古镛镇)泰宁县(杉城镇) 建宁县(濉城镇) 泉州市辖4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丰泽区。 鲤城区(江南街道)丰泽区(丰泽街道)洛江区(万安街道)泉港区(山腰街道) 石狮市(湖滨街道)晋江市(罗山街道)南安市(溪美街道)惠安县(螺城镇)安溪县(凤城镇)永春县(桃城镇)德化县(浔中镇) 金门县 漳州市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芗城区。

福建南平市旅游概况

位于福建省北部,俗称闽北。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17°12′-119°12′,北纬26°14′-28°02′之案间,东北与浙江省相邻,西北与江西省接壤,东南与宁德地区交界,西南与三明市毗连,是福建通往全国的主要门户之一。现设一区(延平区)4市(邵武、武夷山、建瓯、建阳)5县(顺昌、光泽、浦城、松溪、政和),总面积2.63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延平区是南平市人民政府所在地。闽北,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内陆腹地。新石器时期是古越人栖息之地。周朝为七闽地。战国时为越王勾践属地。东汉福建设5县,闽北占建安(建瓯)、延平(南平)、建平(建阳)、汉兴(浦城)4县。隋置建安郡,唐置建州。宋时分设为南剑州和建州。明清时福建设8府,闽北占延平、建宁(建瓯)、邵武3府。民国时设南平、建阳两个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称专员公署。1956年合并为南平专区。1970年改称建阳地区,行政公署迁驻建阳县。1988年又改称南平地区,行政公署迁回南平市。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南平地区改称南平市。闽北地灵人杰,名流辈出。历史上出将入相的有17位,如李纲、杨荣等。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历史学家袁枢,文学家严羽,词人柳永等均出自闽北。著名理学家朱熹一生71年有40余年时光是在闽北度过。闽北山岭耸峙,低丘起伏,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综其间,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低山区地貌特征。主要山脉大致为东北──西南走向,地势呈西北,东北高,西南、东南渐低,其中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福建的最高峰,又有“华东屋脊”之称。由于山势陡峭,群峰林立,既挡住了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海洋的温暖气流,致使闽北常年雨量充沛,气候温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19℃,日照1700至2000小时。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8-29℃;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6-9℃。降雨量1800毫米,无霜期250-300天,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适于旅游。闽北在历史上曾享有“闽邦邹鲁”和“道南理窟”之称。勤劳智慧的闽北人民发明了中国印刷史上最早出现的顺昌竹纸和先进的建阳麻沙雕版印刷技术,制造了在中国瓷业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建窑黑釉瓷器,并形成了驰名中外的制茶工艺。闽北山川秀丽,文物古迹众多,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以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武夷山为中心,联结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南平茫荡山、九峰山;建瓯归宗岩、万木林;松溪湛庐山;政和洞宫山;浦城浮盖山;建阳宋瓷窑址;武夷山汉城遗址;邵武熙春园、李纲祠、锦溪;光泽乌君山等150多处景点的闽北旅游网络已经形成。

福建各市介绍

福建各市总体介绍 NO.1厦门:温馨开放的港口旅游城市 在中国,也许人们不了解福州,但他肯定认识厦门。这倒不是说福州有多孬,而是,厦门实在是名出得太喧宾夺主了。当国人还没解决基本的温饱,还在为外面世界变化感到新奇的年代,厦门在人们心中是新观念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或者说,那里还有一所令人向往的全国著名大学。 而当中国进入小康社会,人们更关注生活质量,更为关心休闲时,厦门也就成了国人对新生活的一种向往,因为那里有碧海、蓝天、沙滩,有日光岩,有湖里山,和随风飘渺的,悠悠的钢琴声;因为这个城市是2002“国际花园城市”最高级别E级,国内城市从没获过这项殊荣的“第一名”,可以这么说,厦门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温馨浪漫的开放型港口旅游之都。

港口旅游城就是厦门的核心竞争力。 先说海港吧,1842年,厦门就被列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近年来,厦门港的海天、象屿、海沧国际货柜和东渡码头竞相增开航线,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船务公司加入,码头现代化装卸设备日益完善。如今,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一百七十万标箱,提前跨入了亚太干线港的行列,成为了世界干线港口40强。其集装箱吞吐量比增接近36%,远远超过周边地区其他港口的集装箱增幅,吞吐量为福建省的七成。 [NextPage] NO.2泉州:富裕爱拼的民营经济之都 相对于厦门是全国的厦门而言,泉州更多的则是福建的泉州。在福建,要是你是都市白领,平时的生活中,你不免会谈起泉州人的富裕,谈泉州市许多乡镇的大街上停满了高档轿车或冷不丁,那个小巷里就是一家四星级宾馆等话题;当然,要是你是一个外出打工的山区农民,一年之初,大多情况下,你买的第一张长途车票,就是到泉州的晋江或石狮等经济发达地区的。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里民营经济发达,是福建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地方。2002年泉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在福建省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223.0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强,名列中国内地地级市的第三名;福建8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市县中,就有五个在泉州,且其所辖县市全部进入福建省经济十强、发展十佳。 多年来,泉州人发扬“爱拼敢赢”精神,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如果说,大街上一块砖头丢了下来,在福州可能砸到了四个处长,在厦门砸到四个CEO的话,在泉州就可能砸到四个老板,因为泉州是福建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之都,在泉州自己有个厂的老板,可以说多如牛毛。 如今的泉州民营经济不再是当年的“草根经济”,民营工业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生了一大批上规模、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并打造出了“安尔乐”、“七匹狼”、“富贵鸟”、“金鹿”、“安踏”等全国、全省知名品牌。2001年“安踏”牌旅游鞋市场占有率达14.7%,“九牧王”牌西裤市场占有率达23.4%,“七匹狼”牌夹克衫市场占有率达15.1%。位居“第一”的还有:浔

关于福建省旅游概况导游词5篇.doc

关于福建省旅游概况导游词5篇 福建地势呈“依山傍海”态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90%;地跨闽江、晋江、九龙江、汀江四大水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福建省旅游概况导游词5篇,欢迎阅读参考! 关于福建省旅游概况导游词(1) 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去登山,去共同领略有“秀出东南”美誉的清源山秀丽而多姿的风采!由于时间所限,我们今天参观的景点依次是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希望大家玩得开心尽兴! 清源山是重点风景名胜区,由清源山、九日山、灵山圣墓三大片区组成,总面积六十二平方公里。清源山景区方圆有四十华里,主峰海拔498米,与泉州市山城相依,相互辉映,犹如名城泉州的一颗璀璨明珠,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了众多的海外游客。清源山历史上因泉眼诸多亦名“泉山”,城因山得名“泉州”;山高人云又名“齐云山”;位于市区北郊又称“北山”;因山峰鼎峙,故又称“三台山”。 据泉州府志记载,清源山早开发于秦代,唐代“儒、道、释”三家竞相占地经营,兼有伊斯兰教、摩尼教、印度教的活动踪迹,逐步发展为多种宗教兼容并蓄的文化名山。景区内流泉飞瀑、奇岩异洞、峰峦叠翠、万木竞秀,以宗教寺庙宫观、

文人书院石宝以及石雕石构石刻等文物为主的人文景观几乎遍布清源山的每个角落,现存完好的宋、元时期道教、佛教大型石雕共7?尊,历代摩崖石刻?00方,元、明、清三代花岗岩仿木结构佛像石?处,以及近代高憎弘一法师(李叔同)舍利塔和广钦法师塔院。自古以来,清源山就?6洞天?8胜景闻名于世,其中尤以老君岩、千手岩、弥陀岩、碧霄岩、瑞象岩、虎乳泉、南台岩、清源洞、赐恩岩等为胜,今天我们时间有限,无法饱览清源山的神韵,只能让大家留点遗憾去回味,或可以从我们有关的旅游宣传资料中去神游一番了 好,现在我们参观?-老君岩 老君岩的布局是这样的:山?-林荫石径--老君造像 大家现在站的地方为老君岩的山门,请大家注意,眼前这曲尺型的上下两级平台,是阴阳太极八卦的变型图案,正前耸立的这方天然石头上镌刻着“青牛西去,紫气东来”八个篆字,还有这幢以盘根错节为窗饰挂落的石构山门,充满了山野气息,把老子“崇尚自然”的思想烘托得淋漓尽致,令人有进入物外仙境的快意之感 沿着这条幽静的林荫石径往前,植物界巨人一榕树分立两侧,气派非凡。那一丛丛既密又长的树根,有如老子的长髯,昭示出老子的思想“天长地久“,无限生机

福建各市总体介绍

福建各市总体介绍 在中国,也许人们不了解福州,但他肯定认识厦门。这倒不是说福州有多孬,而是,厦门实在是名出得太喧宾夺主了。当国人还没解决基本的温饱,还在为外面世界变化感到新奇的年代,厦门在人们心中是新观念的诞生地,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四个“经济特区”之一,或者说,那里还有一所令人向往的全国著名大学。 而当中国进入小康社会,人们更关注生活质量,更为关心休闲时,厦门也就成了国人对新生活的一种向往,因为那里有碧海、蓝天、沙滩,有日光岩,有湖里山,和随风飘渺的,悠悠的钢琴声;因为这个城市是2002“国际花园城市”最高级别E级,国内城市从没获过这项殊荣的“第一名”,可以这么说,厦门是当下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为温馨浪漫的开放型港口旅游之都。 港口旅游城就是厦门的核心竞争力。

先说海港吧,1842年,厦门就被列为五大通商口岸之一。近年来,厦门港的海天、象屿、海沧国际货柜和东渡码头竞相增开航线,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船务公司加入,码头现代化装卸设备日益完善。如今,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一百七十万标箱,提前跨入了亚太干线港的行列,成为了世界干线港口40强。其集装箱吞吐量比增接近36%,远远超过周边地区其他港口的集装箱增幅,吞吐量为福建省的七成。 [NextPage] 相对于厦门是全国的厦门而言,泉州更多的则是福建的泉州。在福建,要是你是都市白领,平时的生活中,你不免会谈起泉州人的富裕,谈泉州市许多乡镇的大街上停满了高档轿车或冷不丁,那个小巷里就是一家四星级宾馆等话题;当然,要是你是一个外出打工的山区农民,一年之初,大多情况下,你买的第一张长途车票,就是到泉州的晋江或石狮等经济发达地区的。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这里民营经济发达,是福建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地方。2002年泉州市国内生产总值在福建省率先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223.0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四分之一强,名列中国内地地级市的第三名;福建8个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市县中,就有五个在泉州,且其所辖县市全部进入福建省经济十强、发展十佳。多年来,泉州人发扬“爱拼敢赢”精神,民营经济高度发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如果说,大街上一块砖头丢了下来,在福州可能砸到了四个处长,在厦门砸到四个CEO的话,在泉州就可能砸到四个老板,因为泉州是福建名副其实的民营经济之都,在泉州自己有个厂的老板,可以说多如牛毛。 如今的泉州民营经济不再是当年的“草根经济”,民营工业步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产生了一大批上规模、竞争力强、效益好的企业,并打造出了“安尔乐”、“七匹狼”、“富贵鸟”、“金鹿”、“安踏”等全国、全省知名品牌。2001年“安踏”牌旅游鞋市场占有率达14.7%,“九牧王”牌西裤市场占有率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