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_汪基德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_汪基德

2014年第9期(总第416期)

No.9,2014

General,No.

416 EDUCATIONAL RESEARCH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

[摘要]MOOC如“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整个教育界。学者们对MOOC看法不一,各执一词。我们既不能因为把MOOC理论上所具有的优越性当作现实的优点而盲目乐观,也不要因为MOOC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而对其失去信心。要正视MOOC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交流互动不足以及网络教学难以适应实践教学需要、教学模式单一、学分认证遭到质疑等问题,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和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借鉴远程教育的经验,完善学习支持系统,让MOOC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MOOC;传统课程;第一代网络课程;在线教育

[作者简介]汪基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现代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莹莹,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4);汪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或慕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里新兴的教育模式。2012年,MOOC如同“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全球整个教育界,其中Coursera、Udacity、edX三大主流平台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注册用户由2008年的约2000名迅速增长为数十万名。美国《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之为MOOC元年。[1]英国一份题为《雪崩来了》(An Avalanche Is Coming)的报告指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主要的驱动力就是网上大学的兴起;前首相府顾问麦克尔爵士说,如果十年之内英国没有几所大学关门,他会感到“非常吃惊”。[2]国内高校对MOOC 的研究和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毫不示弱。在中国知网里以“MOOC”为主题进行搜索,2012年相关论文共计7篇,2013年底迅速

增长为167篇,2013年第3期的《开放教育研究》还开设了慕课研究专栏。对于MOOC的看法,大家各执一词,支持者对其推崇备至,乔治亚理工学院校长George P.Peterson认为,“MOOC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3];有支持者甚至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大学将不复存在”[4]。批判者则认为MOOC从根本上无法脱离传统课堂模式,毫无发展意义。美国亿万富翁、月球快车公司创始人纳温·简认为,“MOOC并非教育系统的突破,而更像以前电视教育的翻版,这些在线课程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5]多数人对MOOC呈观望状态。我们认为,针对当前的MOOC热,不应盲目跟风,应冷静思考MOOC热背后的原因,发现MOOC发展中的阻力,探寻MOOC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一、MOOC热的原因

MOOC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简称,其关键词有三个:大规模(M)、开放(O)、在线课程(OC)。因此,MOOC首先表现在其学习对象的大规模,有些课程有数十万学习者参加;其次是它面向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现在也出现了收费的MOOC);再次是它在网络上提供的在线课程,有志愿者进行在线交流与指导。从目前国内外教育机构提供的现实的MOOC以及国内外学者对MOOC的定义中可以看出,MOOC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以动态发展的学习内容为特征,通过在线交流提供全面及时的学习反馈的免费开放网络课程。它不仅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还提供免费的学习体验。

MOOC本质上属于网络课程范畴,具有网络课程的一般特性。在这里我们把现有的微课、公开课、精品课程等网络课程称为第一代网络课程,进而比较一下传统课程、第一代网络课程和MOOC三者之间的区别。(见表1)

学费

课程数量

课程种类

时空限制

学习节奏

课时

学生规模

注册

课程内容

教学模式

课堂互动(课下)线下互动

课堂习题

学习反馈

评估模式

校际合作

学分认证

传统课堂

可选择的课程数量有限

专业课+公共课

需要在指定时间到指定地点上课

教师控制

约45分钟

小规模

需注册为本校学生

固定

以教师为中心

多数为师生互动

基本无

部分课程有

课堂解决

平时成绩+期末考核,以教师评估为主

基本无

第一代网络课程

无限制

无限制

学生控制

约45分钟(微课除外)

支持大规模

无需注册

固定

以教师为中心

无互动

MOOC

无限制

无限制

有周期性话题讨论和作业

学生控制

约2~20分钟

支持大规模

需注册为平台成员

生成式

以学生为中心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课堂、课下都可解决

基于软件的测验、作业、习题集;教师评估;学生互评

表1传统课堂、第一代网络课程、MOOC特征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第一代网络课程和MOOC均能弥补传统课堂课程数量和种类有限的缺点,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以及支持大规模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除此之外,MOOC 的课堂及线下互动、课堂习题、积极的学习反馈和新增的评估模式、名校合作和学分认证等功能是第一代网络课程所不具备的。这大概也是MOOC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MOOC 热的具体原因如下。

(一)名校名师效应

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世界名校都是莘莘学子奋斗的目标,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去名校学习。MOOC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缺,MOOC平台汇聚了全世界名校名师的课程,只要有互联网的地方,名校名师的课程触手可及,没有年龄、国度和时间等限制。学习结束后达到标准者还可获得名校的结业证书,这些因素都吸引着学习者加入MOOC。

(二)免费优质的学习资源

传统网络课程提供的视频资源,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扮演一种观摩课程的角

色,无法参与互动,时间长了容易产生学习倦怠。MOOC将课程内容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规律分为2~20分钟的微视频,部分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会有随堂提问,答对的学生才能参与下一步的学习,这种方式类似于游戏通关,增强了教师与学习者、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之间的互动,丰富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

(三)持续多样的学习支持服务

学习者在MOOC平台上选课后,会收到教师的开课通知和课程相关内容,在开课过程中,教师会通过邮件通知学生作业的完成时间。目前Coursera平台与网易公开课合作,为部分MOOC课程制作字幕,方便学习者学习不同语言的课程。课堂中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以便能及时检验学习效果,课程结束后学生可以通过Facebook、Blog、wiki、社交网站和论坛等学习工具进行讨论和互动,及时解决学习问题。

(四)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和及时反馈

MOOC的评价方式既包括形成性评价,也包括总结性评价;既有教师评价,也有学习者的互评。授课过程中会有提问和随堂测试,课程结束后会有课后测试和期末考核;作业完成提交后,只有对同伴的作业进行评阅后,才能看到自己作业的被评意见,保证了学习者互评方式的落实。另外,MOOC平台利用学习分析技术记录学习者参与讨论的活跃度、完成作业的时间、同伴互评的参与度以及期末考核的成绩等数据,便于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作全面的评价以及对学习中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

当然,MOOC的实践效果能否与理论预期一致仍然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

二、MOOC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第一代网络课程开放的仅仅是学习资源,也就是说,它还停留在内容开放的层面。MOOC涉及面十分广泛,它不仅与资源相关,还与资源背后的教师、学习支持、课程评价、证书、学分以及未来的就业紧密相关,[6]它开放的是课堂或整个学校。因此MOOC支持者认为,传统大学在不久的将来会被MOOC 取代。国内大多数学者也将关注点定位在探讨MOOC的优势上。我们认为,MOOC的出现确实给高校带来了机遇,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一)学习者方面

1.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

虽然MOOC的注册人数很多,但真正能完成课程学习的人数却很少,即MOOC平台中学习者的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教育技术咨询专家和分析师Phil Hill教授在MOOC 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MOOC学习者的五种原型:爽约者、袖手旁观者、临时进入者、被动参与者、主动参与者。据Phil Hill教授的统计,MOOC平台中约有47%为爽约者,他们在开课前注册了MOOC,但是此后从未进行过课程学习;主动参与者仅占21%;其他成员包括14%的基本不参与互动的袖手旁边者,7%的不愿意努力完成课程的临时进入者和11%的被动参与者;在课程结束时,仅有15%的学习者完成课程的学习,其中多数为主动参与者。[7]据Coursera平台统计,在注册参加特隆和诺维格讲授的线上“人工智能”课的16万名学生中,只有14%的学生完成了课程。[8]Patterson报道,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Coursera平台上开设的“软件工程”课程,有5万名学生注册,但只有7%的学生通过了考试。[9]在MIT的2012年初的6.002x“电子和电路”课程中,有来自160个国家的15.5万人注册,其中2.3万人访问了第一个问题集,9000人通过了中期考核,只有7157人完成了课程的最终考核,其中340名学生在最终的期末考核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10]

由此可以看出,MOOC要求学习者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并不是所有的学习者都适合MOOC的学习模式。

2.语言与文化差异影响互动交流

MOOC的学习者来自全球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由于目前MOOC平台上大部分课程为英文讲授,英语基础较差的学习者很难专注于课程内容的学习,更别提参与问题讨论,即使是英文熟练的学习者,也因文化差异,会对课程内容有不同程度的错误理解,由此产生交流上的问题。2013年果壳网针对MOOC中文用户进行大规模调研,关于阻碍学习因素的调查结果显示,有55%的学习者会面临语言障碍问题。[11]由此看来,MOOC促使教育全球化的目标和MOOC将取代传统大学的说法是很难实现的。

(二)教师方面

1.教师的水平需要经受考验

MOOC热的很重要原因就是名校名师效应,人们普遍相信名校的名师一定能把课讲好。但是他们之所以被称为名校名师,往往是因为他们在科学研究领域或传统课堂教学领域中获得的荣誉,没有资料表明这些名师的信息素养很高以及在网络教学方面经验丰富。MOOC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没有评定的标准,仅凭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学生的追捧来评定并不科学。另外,MOOC并未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系统的缺失也会影响MOOC课程的教学质量。

2.教师的负担加重

2013年2月,《教育纪事报》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调查对象是所有从事MOOC教学的教师,184名教授中有103人做出反馈。[12]大多数教师反映MOOC干扰了他们正常的校园教学,加重了教师的课余负担,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主持课程的教师在教授MOOC之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准备课程,除了录制课程视频之外,还需要发邮件通知学生开课时间并告知课程的相关知识,尤其是要了解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在传统大学教育中,学

校已经将每个专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结构梳理清晰,学生只需要按学校规定的时间来进行选课。而MOOC平台所提供的课程并没有严格的课程体系结构,为避免学生面对大量课程不知所措,教师必须在开课之前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和学习者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并及时告知学生。进入MOOC授课时间后,教师每周至少花费十个小时进行课程信息的维护和解答。MOOC学习者通过邮件、wiki、论坛等方式与教师交流,教师需要通过邮件、发帖回复大多数学生的问题,对于不常见的问题,教师需要一一回复,这无疑占用了教师的大部分课余时间。虽然有些MOOC平台针对此问题为每名教师安排两名助教,并采用了常见问题由平台自动给出答案的技术,但是面对MOOC的大规模学习者,更多问题还需要教师亲自解答。因为互动问题一旦解决不好,MOOC很有可能沦为第一代网络课程。

(三)课程方面

1.课程缺乏总体规划

课程的总体规划设计是远程教育必不可少的前提,具体而言,包括系统分析、设计决策和制定规划。首先,系统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课程和学生子系统构成要素、结构、功能和特点的分析以及对系统的分类。其次,设计和决策是在对社会环境、市场、教育需求、学生、课程和资源等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决定采用什么样的在线教育系统。再次,在设计和决策的基础上,对以学生和课程为主的子系统进行具体规划并制定系统开发的组织实施方案。[13]MOOC目前整体上处于汇聚课程阶段,尚未看到通过“总体规划设计”,面向社会需要,开设经过系统化设置的专业,全面提升学生职业能力的举措。[14]我国的部分MOOC课程甚至是将网易公开课或各学校的精品课程资源上传至MOOC平台,利用MOOC平台的选课、deadline (截止时间)以及交流工具等功能来实现交互

学习,更谈不上系统规划。

2.MOOC并非适合所有课程的教学

MOOC属于网络课程的范畴,在理论课上可以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却无法取代传统校园中的实践课程,如体育类课程、理工类课程的实验以及各专业学生实习。尽管MOOC声称要提供虚拟实验室平台来解决部分理工类课程的实验问题,但体育类课程和各专业学生实习无法被虚拟教育取代。因此,MOOC只是一种新的课程实施形式,它无法取代传统教育。

3.证书可靠性和学分认证方式遭质疑

MOOC相比第一代网络课程的优势之一就是在结课时可以颁发结业证书、提供学分认证、推荐就业等服务。MOOC虽然对上线课程严格要求,如2012年8月,Udacity平台因为一门《离散数学》课程质量不达标而取消开课。但目前MOOC平台的大部分课程都是依据名校名师的品牌效应来确定的,并没有一个严格的课程标准与评估机制。在此情况下,如何防止低水平的课程冠以MOOC之名,如何杜绝学生“替学”和“作弊”现象以及如何保证“证书”和“学分”的可信度,就成了一个很有争议的问题。2012年,一篇对Coursera 的报道称:“有一些课程学生抄袭成风,教师被迫恳请学生停止抄袭。”[15]另据一名学生反映,抄袭是由于Coursera为处理规模问题而采用同伴评分所致。[16]72%的被调查者并不认为那些在家通过MOOC自学成功的学生可以获得课程学分。[17]针对这一问题,MOOC 平台除了规定学生在指定时间到达考试中心参加考试的传统方法,其他的都是技术性的方法,如利用“击键生物识别术”来记录学习者的打字节奏以防止“替考”,利用摄像头防止“作弊”,但这些技术也存在一些漏洞。我们认为,无论使用什么技术,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考试和学分认证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仍待考究,毕竟不是每个学生都拥有较强的自制能力和较高的道德水平。

4.教学方法与学习模式单一

从理论上讲,MOOC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模式,然而,正像著名的教育技术和远程教育学者Bates所指出的那样:实际上到目前为止,MOOC采用的是一种“依赖于信息传递、计算机对作业评分和同伴评价的非常古老的、过时的行为主义教学法”[18]。MOOC运动并没有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网络学习方式和有用的技术,一些所谓的新技术早在40年前就在远程学习领域为大家所熟知了。[19]MOOC只是一个大型在线演讲厅,是一种无效的学习模式。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讲,传统大学有MOOC无法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一方面,大学校园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另一方面,大学校园还教会学生人际交往和基本的生活能力,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和图书馆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成分,不同的学校有不一样的历史和学习氛围,这些都是MOOC无法相比的。

三、促进MOOC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MOOC的出现确实给网络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MOOC的支持者往往只看到MOOC理论上的优点,把理论上的可能性当作现实性,忽视了现实中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为促进MOOC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

(一)创建更加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

MOOC的高退学率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之一,因此在MOOC平台上完善学习支持服务是解决学习者高退学率的重要策略。首先,MOOC的课程通过网页实现,网页终端可以提供词典、笔记、讨论框等工具方便学生解决学习问题,避免在学习过程中切换网页和工具而分散注意力。其次,MOOC虽然使用了wiki、facebook、网站内部论坛等工具进行

交流,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这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问题不一定得到及时反馈,另一方面是因为有些问题因缺乏面对面交流而无法解释清楚,因此,教师的引导和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也是MOOC平台需要考虑的学习支持服务之一。关于师生的面对面交流问题,可以借鉴各国远程教育已有的支持服务经验,在适当的地方设置教学点为有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否则MOOC课程只能是少数学生的“挑战项目”,而非普惠社会大众的“优质课程”。[20]

(二)建设适应MOOC教学模式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MOOC只是一种教学模式或一种教学技术,它能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取决于采用这种模式或技术进行教学的教师。目前,就大多数教师而言,对MOOC这种教学模式还不太适应,甚至感到是一种教学负担。因此必须建立适合MOOC教学模式的足够数量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首先,MOOC可以参照各国开放大学的教师配置经验配备足够数量的高水平师资。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英国开放大学的师生比(包括兼职教师在内)已经达到1︰24.8,同时教师招聘录用的标准也相当严格,该校一直在通过各种手段引进世界顶尖的旗帜性人才;此外,该校的地区学习中心也会依据学术资格、相关教育经验招聘兼职辅导教师,其中一半以上都是来自于大学的专职教学人员。[21]学校还为兼职教师提供培训,这既考虑了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也保障了开放大学的教学质量。[22]中国国家开放大学也拥有一支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拥有专职教师5万多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超过2万多人,占教师总数的37%。[23]其次,MOOC平台必须注重培养教师在网络教育方面的基本专业技能。要熟悉MOOC教学环境,充分发挥MOOC的优势,克服MOOC 的不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及时发现学习者存在的问题,与学习者讨论并且必要时提供帮助,避免学习者因为遇到困难中途退学。

(三)将MOOC与传统课堂紧密结合

我们认为,MOOC不可能取代大学校园,MOOC有远程教育的优势,而传统课堂又弥补了MOOC无法面对面交流和进行实践活动等缺点,将MOOC与传统课堂进行结合是MOOC的可持续发展途径之一。将MOOC的在线学习模式与传统课堂的面对面学习模式进行整合,可以生成在线学习和学生自组织的面对面互动模式,学生利用平台所提供和推荐的虚拟社区寻找本地相同兴趣的学习者,自行组成学习小组,自行安排网上学习交流和面对面互动,将来的MOOC课程可以把要求学习者组建或参与本地的面对面互动作为获得课程学分的条件之一;[24]也可以生成在线学习和本地教师的面对面互动模式,与各地优秀教师进行合作,将在线讲授与本地课堂相结合,教师在本地课堂中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进行深度互动和讨论。

(四)建立严格的课程评定标准和考核制度

MOOC课程引入了结业证书和学分认证的机制,就必须在课程标准、考核制度等环节上建立严格的评定标准,这样才能保证证书和学分的可靠性和权威性。目前MOOC的课程主要是由名校名师的非正式认证,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制定一个统一的课程评定标准,将优秀课程与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学习目标和就业需求挂钩,而不仅仅是从名校名师和学生偏爱程度来评判课程。

MOOC的考核制度一直存在争议,面对大规模的学生和有限的教师,MOOC的考核偏向于机器评分和学生互评。机器自动评分能够让教师摆脱大量重复的作业批改工作,由同伴对写作式作业进行评估能够发挥学习参与者的潜力,实现互助学习。但机器自动批阅目前仅限定于客观题,交互性更强的内容批阅功能又仅限于特定课程。学生同伴评

价存在态度粗鲁,回答、评价效率低等问题,无法与教授或助教相比。[25]另外,在目前中国没有建立起完备的信用体系背景下,课程最终考核单独依靠技术来进行监督不太可靠,在不断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结合实地考核是一个可行的办法。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学分认证服务才有进一步实施的可能。

(五)将MOOC与其他新型学习模式相结合

在线教育发展至今,涌现出了许多新的学习模式,如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微课等,每种模式均有自己的优势。国内MOOC交流平台果壳网的心理学编辑张穆君认为,“尽管MOOC在过去的网络课程基础上已经有重大飞跃,但想象力仍然极其有限。这就像是刚刚从广播转做电视的时候,人们以为电视就是对着镜头念广播。其实电视可以做的事太多了”。[26]在看清MOOC优缺点的同时,我们应该将它与其他信息时代的学习模式相结合,弥补缺陷,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将MOOC与翻转课堂进行结合也是可行的方案之一。有研究认为,学习过程当中,学生真正学到的只有5%的知识,但是如果让教师听学生讲课并引导学生正确思维,学生就能学到90%,[27]因此将MOOC与翻转课堂结合起来,利用MOOC的课程资源,构建基于MOOC 的翻转课堂,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探索的教学模式。

(六)建设中国式MOOC

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首席运营官葛新指出:中国式MOOC的目的是以技术为创新载体,帮助中国大学实现优质课程创新、共享,提升教学效率,让更多学生能以兴趣为学习导向,拥有自由选课权。[28]中国式MOOC 的发展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优质的免费课程资源,高校的免费课程资源不优质,企业的优质资源不免费。因此,停下盲目追随的脚步,开发优质的免费资源是首要任务。可以由中央政府出面,系统规划,统筹安排,集中全国最优秀的学校、最优秀的专家来开发优质的MOOC。在选题上,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入手,这类课程有着历史的积淀和韵味,有中国的特色和优势。在方式上,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方式,将企业的优质资源开发经验与学校的课程结合,先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明星课程,类似哈佛的《公正》和《幸福课》,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之后再开发其他类型的课程。

四、结束语

技术欲变革教育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1841年“黑板的发明者如果不属于人类最伟大的恩人之一,也是学习和科学领域最好的贡献者之一”。[29]一个世纪以后,1940年电影被认为是继印刷技术出现后教育领域中最具革命性的工具。1957年,电视被誉为“教育的革命”,1962年的程序教学,1967年的计算机教学,都被贴上了继古登堡(Gutenberg)的印刷技术以后最重要的发展。尽管信息通信技术确实具有改善和扩展教育的潜能,且能削减成本,但是其结果至今仍然非常令人失望。如果我们想让MOOC实现真正改善教育的目标而不是仅成为教育技术中的另一个一闪而过的点时,就不能忽视MOOC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0]只有不断改进问题,我们才能实现MOOC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才能真正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参考文献:

[1]蔡文璇,汪琼.2012:MOOC元年[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2]王左利.MOOC:一场教育的风暴要来了吗?[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3]外滩画报.MOOC:像追美剧一样上大学[EB/OL].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c6035801.html,/2013/04/21624.shtml.2014-08-13.

[4]焦建利.MOOC:大学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5][6]祝智庭,等.观照MOOCs的开放教育正能量[J].开放教育研究,2013,(6).

[7]Phil Hill.MOOC中的5种学生类型[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8]王文礼.MOOC的发展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J].江苏高教,2013,(2).

[9]Meyer,R.What It's Like to Teach a MOOC(and What the Heck's a MOOC?)[EB/OL].http://https://www.doczj.com/doc/4c6035801.html,/technology/ archive/2012/07/what-its-like-to-teach-a-mooc-and-what-the-hecks-a-mooc/260000/.

[10][15][19][29][30]约翰·丹尼尔,等.让MOOCs更有意义:在谎言、悖论和可能性的迷宫中沉思[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3).

[11]MOOC学院.MOOC中文用户大摸底[EB/OL].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c6035801.html,/opinion/437530/.

[12][17]李纪元.MOOC背后的理念[J].中国教育网络,2013,(4).

[13]丁兴富.远程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15.

[14][20][21]姚媛,等.MOOC与远程教育运行机制的比较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6).

[16]Gibbs,L.Coursera Fantasy:Blogging My Way through a MOOC[EB/OL].http://courserafantasy.blogspot.kr/2012/08/yes-plagiarism -how-sad-is-that.html.

[18]Bates,T.What's Right and What's Wrong about Coursera-Style MOOCs?[EB/OL].http://www.tonybates.ca/2012/08/05/whats-right-and-whats-wrong-about-coursera-style-moocs/.

[22]张胜利.英国开放大学兼职教师管理及对我国开放大学建设的启示[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1,(4).

[23]余善云.中国开放大学的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J].开放教育研究,2012,(2).

[24]李明华.MOOCs革命: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界市场新格局[J].开放教育研究,2013,(3).

[25]Colman,D.MOOC Interrupted:Top10Reasons Our Readers Didn't Finish a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EB/OL].http:// https://www.doczj.com/doc/4c6035801.html,/2013/04/10_reasons_you_didnt_complete_a_mooc. html.

[26]MOOC学院.MOOC:更好和更时髦的教育系统[EB/OL]. http://https://www.doczj.com/doc/4c6035801.html,/opinion/437048/?baiducustom=y.

[27][28]徐辉富,等.直面变革:中国式MOOCs的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3,(6).

Calm Reflections on the Upsurge of MOOC

Wang Jide,Feng Yingying&Wang Ying

Abstract:The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have swept the whole education field like"a digital tsunami". Scholars have different opinions about MOOC.We can neither be blindly optimistic for the advantages of MOOC nor be disappointed for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OC.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OC,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learners are weak sustainability in learning,there exists high drop-out rate,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on are insufficient,online teaching is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 of practice,teaching mode is simple,and credit certification is questioned,et al.We should combine MOOC with traditional education or other new teaching modes,borrowing ideas from distance education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support system.Furthermore,we should make MOOC play its role to achieve the revolutionary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education.

Key words:MOOC,traditional education,the first generation of online course,online education

Authors:Wang Jide,Dean of the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professor and doctoral supervisor of Modern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Henan University;Feng Yingying,graduate student of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Henan University(Kaifeng475004);Wang Ying,doctoral student of College of Education,Beijing University (Beijing100871)

[责任编辑:刘洁]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博物馆 “热”背后的“冷”思考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6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体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今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烦恼”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舒服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不同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故事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村料三】 记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成功,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其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出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

大数据很热 但也需要冷处理

大数据很热但也需要冷处理 在大数据热潮的背后,企业需要持冷静的态度,在应用大数据的时候,也要对业务基础以及技术基础进行研究,保证大数据在企业中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大数据的应用必须要持续化,才能产生持续的价值,大数据热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也需要对大数据进行冷处理。 企业应用大数据的过程中需要有热情,特别是管理层,只有热情才能做好企业的大数据铺垫,让企业的用户都参与大数据的应用过程,但是同时也是要注意对基础的研究,业务上以及技术上的支持,如果对业务流程不熟悉,技术支持不到位的话,那么及时企业使用了大数据,也是不会产生该有的效果,对于大数据的开发商也是,必须要转变原有的技术认识,在技术研发以及产业的推动上话花费更多的心思。 大数据秉承的就是用数据说话的一种模式,这些数据数量大、结构多样,使用更加科学的方法和方式将经验数据化,预测规律化,将大数据应用在企业的运营过程中。社会上也有很多声音在呼吁将大数据和政府的政策领导、社会的需求、技术的支持等进行整合,形成大数据发展的体系,这样的大数据才能更好的为企业服务。 相关的体系和政策是要形成,但是现阶段的大数据还是处于企业单独进行的程度,如果可以形成统一的发展体系,也不乏是一种更好的方式。企业在实施大数据的过程中,要弄清楚自身是不是已经具备解读大数据的能力,想要使用大数据技术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才能有关键性的突破,大数据需要各个方面的协同合作,企业在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不能是一头热,要先弄清楚自己的业务以及技术能力是不是已经达到一定的标准,使用大数据的过程中,要让大数据融入到企业的日常运营过程中,而不是只是购买了一个软件,放在技术部门,想要用的时候再拿出来使用。大数据理论现阶段在国内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在国外大数据已经相对发展的比较快的前提下,国内在学习的同时,也要学会对大数据热进行冷处理。

考研的利弊

考研 弊:研究生毕业后,毕业压力仍在,而且有了更为年轻的竞争者,压力越加沉重;虽然从2000年起,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扩招如此快速的增长不可能满足更快速度的考研人数数量的增长,因为我国现有的研究生教育毕竟是高级别的精英教育,不可能成为一种大众化的义务教育。这就意味着必定会有一部分一门心思打算考研的大学生最终无法考上,从而也就错过了就业的机会 1.加剧了竞争,打乱了本科教学秩序。 “考研热”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加剧了学生的竞争压力。很多大三的学生提前参战,实施考研计划,摒弃一切与考研无关的活动,整天忙于考研功课的学习。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和导师,自然使正常的本科教学秩序被打乱,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都被应付了事。很多考研生利用参加毕业实习的时间去参加考研辅导班,这也大大影响了学生将来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因此正常的本科教学制度必然受到冲击。不仅如此,一些大学生如同高考一般专事考研,为了能够自由秉烛夜读,避开学校不同意学生外租的规定,学校的住宿费照交,个人却外出租房,这也增加了学校住宿管理的难度。 2.考研动机过于功利,备考过程应试化。 许多人为学位而不是为学问来考研,有些人把考研当作通往成功的捷径,备考过程应试化,只靠突击复习,题海战术,死记硬背,忽视了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即使考上研究生也只能在专业研究的边缘徘徊。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未能水涨船高地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而相应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 3.扩招致使培养质量的下降。 考研热带来了研究生培养规模的快速增长,一些学校利用时下人们考研的热情,或出于保硕士点、博士点的考虑,或为了提高本校、本学院、本系的研究生比例,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扩招,而相应的培养条件和管理制度却没有及时跟上,科研经费不足,学习生活条件差。在有限的师资力量下,有的专业一个导师名下的硕士、博士生竟有十几到二十几人不等,甚至出现了三年内见到导师的次数屈指可数,有的导师甚至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学生,谁是他的学生等严重现象。导师负担过重,无暇对研究生加强指导,这也造成了研究生质量的下降。 4.加剧了研究生就业难题的解决。 很多人考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就业水平,然而研究生扩招后带来的必然社会问题就是学历贬值,就业仍旧是个难题。社会用人单位录用人才的重心逐步上移,这使很多研究生从事原本一个本科生足够胜任的工作,造成了巨大的人才浪费。 5.“考研热”带来的其它社会影响。

《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材料一】 (新华社2019年5月18日) 【材料二】 “我不在博物馆看展览,就在去博物馆的路上”——一个热衷于在博物馆“打卡”的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的休闲时光。毋庸置疑,“逛博物馆”正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仿佛是跨越千百年时光而来的先人信札,一件件文物的“前世今生”,让观众得以一窥祖先们的生活图景、悲欢离合。这样的“精神盛宴”,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已不再是小众需求。虽然发展速度令人惊叹,但中国博物馆仍然面临“成长的忧愁”。 “一个好的博物馆,应该在做好保护、研究等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让身处其中的观众在很惬心的状态下接受教育,潜移默化地树立文化自信。”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这对博物馆“讲故事”的能力无疑提出了很高要求。 调查发现,博物馆“讲故事”能力仍是短板。观众对博物馆例外方面的评价中,评分最低的三项是“互动体验手段”“高科技展示手段”和“讲解体验”。至今还有很多博物馆停留在展示奇珍异宝的阶段。好的展览,要用古诗打动观众。展览的要义,不是追求最上乘的展品,而是讲好展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展览的最终目的不是展示坛坛罐罐,而是展示这个区域过去人们的生活。 (同材料一)【材料三】 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的胜利,正在于它跳出了传统器物学和考古学的解读思路,通过透物见史、见人、见精神的方法,解读国宝背后的文明密码及传奇故事。 与传统展陈方式相比,观众更青睐有互动和参与感的展览。为了满足新需求,不少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在文物活化方面各稀奇招。甘肃省博物馆推出一组文物表情包,被年轻人大量下载;高科技互动艺术展演《清明上河图

3.0》构筑出真人与虚拟交织、人在画中的沉浸体验;湖北省博物馆推出“我的假日在湘博”等系列活动,每场预约名额被一抢而空……(《人民日报》2019年5月10日) 14.下列对材料一图表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与上年相比都有增加。 B.“新华社记者卢哲编制”,标明了编制者的身份和姓名,以体现信息的可靠性。 C.2018年我国登记备案的苗费开放博物馆数量,比上年增加了218家。 D.统计图配有多个中国传统风格的建筑图案,可以让读者感到形象、亲密。 15.结合材料,谈谈如何解决目前博物馆“成长的忧愁”。(4分) 16.如果选用上述三则材料做一期宣传专题,下列哪项适合做专题的主标题?请选择并简述理由。(4分) A.博物馆“热”背后的“冷”思考 B.博物馆的未来,路在何方? C.博物馆,应讲好自己的“故事” 14.C 15.转变博物馆传统思路,关注展品背后的文化;改善博物馆展示和讲解方式,增加观众的互动和参与感。 16.示例1:我选择A。标题用“冷”“热”对比,形象生动,表达光鲜,简易吸引读者。既关注到当今博物馆“热”的现状,又清静思考了博物馆存在的短板和未来发展的出路。 示例2:我选择B。标题用设问的形势能吸引读者,引人思考。 暗示了博物馆现状的不够,引发读者思考博物馆未来如何改革发展。

_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中国环境报/2015年/11月/30日/第004版 教育 机构可持续发展面临专业人才缺乏等诸多挑战多元参与或是良方 自然教育热背后的冷思考 本报记者陈妍凌 李悦,美国康奈尔大学自然资源系博士生。4年前她远赴美国求学时,国内的自然教育机构还不多。求学期间,李悦多次参加北美和世界自然教育大会,却因为没有来自中国的声音而感到遗憾。然而最近,她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惊喜不断,因为自然教育机构数量大增,而且不仅有政府大力支持,也有企业资助。学校行动和民间组织积极奔走,还出现了与企业的跨界合作等模式。 李悦的感受是近年我国自然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写照。尽管调查显示,自然教育行业规模仍然较小,并面临多重挑战,但不少从业者已不满足于单一活动的短期影响力,而开始思考如何实现机构乃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1人才缺口 “我国的自然教育在短时间内有一个井喷式发展。”北京林业大学教师王清春说。在第二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上,他的团队发布了《2015中国自然教育行业调查报告》(下称《报告》)。 这份报告的数据来源于314份调查问卷。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秦大公认为,虽然数量少,但开启了自然教育行业现状调查的先河。 人才问题包括哪些? 《报告》显示,2011年以来,自然教育机构数量进入快速增长期,受访机构中,70%以上成立于2011年~2015年。从业时间短、起步晚现象普遍存在。 在机构发展面临的人才、课程开发、经费、市场培育等7项挑战中,近3成受访机构选择了——人才。 人才问题表现为3个方面,即数量不足、自然教育专业能力有待提高、经营推广等综合业务能力需拓展。 根据王清春的调查,以企业方式运行的自然教育机构中,近半数机构仅拥有4~10名专职员工,近3成机构专职员工不足3人。另一项针对约100家机构近200名从业者开展的调查也显示,过半数受访者为非专职人员,机构对兼职人员和志愿者的需求较大。 乐享自然工作室执行总监林红介绍,开展户外教学时,需要人员从旁协助或关注孩子现场状况,如每场周末活动都需要至少3~4名志愿者。 同时,自然教育机构对于运营、推广、安全等方面人才也是求贤若渴。去年,优创游学公司曾组织一批8~15岁的学生到海边开展活动。活动负责人特意聘请熟悉海况和安全保障的专家作现场顾问。在一场活动设计中,领队对风险估计不足,幸得特聘顾问及时制止,避免了危险的发生。 此外,《报告》显示,54%的自然教育机构以企业的方式注册运营。这就使得机构格外看重运营能力。加之“互联网+”时代提供了资源整合、跨界合作、拓展影响力的新机遇,自然教育机构的人才需求因而愈发多元。 人才怎样算专业? “当前,自然教育的独创性较少,同质化竞争严重,如果内容和产品开发不力,就会导致拼低价的恶性竞争,最终损伤行业。”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的杨方义说。

最新 关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安全问题的几点思考-精品

关于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安全问题的几点 思考 1 引言 就像和互联网一样,大数据推动了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命。但是,随着大数据的蓬勃发展,大数据安全的严峻性也日益凸显出来。网络化的今天,各个国家金融、政务、石油、、天然气、交通、金融、商业以及,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产业与服务都严重依赖着大数据,无论是平时还是战时,一旦遭到攻击,就可能直接导致这些系统整个瘫痪,引起整个社会秩序混乱和民众的巨大恐慌,其后果也可想而知,给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失将是空前巨大的。 2 大数据安全目前所面临的形势 据统计,2015年几乎没有哪一个星期没有发生过重大的数据泄密事件、重大的网络攻击活动或严重的漏洞报告,每个事件都突显了黑客技术的改进,以及所带来的新形式的网络攻击。实际上,网络上没被曝光的攻击每天都在发生,每天都在上演,每天都是几百上千起的攻击事件。对于我们绝大多数用户而言似乎没什么特别的感受,但是实际上我们就有可能是受害者其中一员。如果说对于个人而言,这些危害还算微不足道的话,那对于国家而言,发生的攻击和数据外泄,就不是这么轻描淡写的了,其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将也是空前巨大的。因此,大数据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可见一斑——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安全是一场必要的斗争。 2.1 安全机制与技术未做到水涨船高 在技术、大数据挖掘采集与分析处理技术、互联网发布应用等技术快速提高和发展,在越来越广泛的同时,大数据在安全方面的技术并没因水涨而船高、齐头并进。确切地说,大数据的安全技术相对于其它方面的技术而言存在着很大差距。 首先,大数据自身的安全机制存在漏洞。数据总量巨增的速度和数据类型的多样化,让我们措手不及,大数据的安全策略根本来不及全面部署和健全。在大数据访问控制的权限上、密钥生成的算法上、存储管理的环节上等各个方面,防护机制都尚不完善,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安全漏洞。 其次,大数据自身就是一个可被持续攻击的载体,安全防护的手段与技术,在发展速度上无法跟上数据量剧增、数据运算速度剧增,数据种类剧增的步伐,来不及完善的大数据安全防护漏洞就会越来越多地暴露在别有用心的人面前。在一个数据量以几何速度增长的大型网络存储中,以传统的安全防护软件扫描一个恶意软件,可能需要几天甚至更久的时间,这已经不能满足网络和大数据安全的需要。传统安全防御措施要精准地描述威胁特征,建模过程也要耗费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因此传统安全防御机制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检测出高级持续性攻击。 再者,大数据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大数据的价值低密度性质,黑客可以将攻击更加隐蔽地隐藏在大数据中,使得传统的安全分析工具很难聚焦在价值点上。 此外,大数据技术自身将被作为入侵技术使用。大数据之所以得以飞速发展,在于其适应和满足了当下社会大数据的数据量、种类以及处理速度等各个方面剧增的需要。我们在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等大数据技术获取价值信息的同时,攻击者也在利用这些大数据技术促进和发展了攻击技术,攻击的技术也在随之提高。 2.2 大数据更容易成为攻击目标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实现了全球数据的集合与共享,也充分体现了大数据的时代特点。但是,如此巨大的数据集合存储,使大数据成为更容易被发现的巨大目标,同时也加大了大数据暴露的可能性。其内在蕴含的价值就像似一座巨大无比的宝藏,吸引着全世界所有的团体以及所有的黑客,使得他们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到大数据攻击中。因为大数据一旦遭受攻击,失窃的数据量也是“大数据”级的数据量,大大降低了黑客的进攻成本,增加了“投入产出比”。因此,与传统安全相比,大数据安全防护更是尤为重要。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考研热背后的冷思考 近年来,“考研热”逐渐成为人们经常谈论的话题。自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人数首次超过百万以来,考研大军逐步壮大,2005年120万,2006年127.5万,在经历了2007、2008、2009的三年下降之后,从20XX年起,考研人数强势反弹,20XX年140万,20XX年151万,20XX年更是达到史无前历的165.6万,考研人数历史记录不断被刷新。然而,令人尴尬的是,虽然“考研热”高烧不退,硕士生的实际就业情况却年年下降,数据显示,从2005年起,一直到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而且2009年和20XX年,硕士生的就业率连续两年均不及本科生。 图表1 97-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与招生情况表 97-08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比例统计 年份 报名人数(万) 录取人数(万) 报录比例 2008 120 39 3.0:1 2007 128.2 36.4

2006 127.12 40.28 3.2:1 2005 117.2 32.494 3.6:1 2004 94.5 33 2.9:1 2003 79.7 27 2.9:1 2002 62.4 19.5 3.2:1 2001 46 11.05

2000 39.2 8.5 4.6:1 1999 31.9 6.5 4.9:1 1998 27.4 5.8 4.7:1 1997 24.2 5.1 4.7:1 此一现象的原因不妨从两方面来找,一是考生自身心态方面。职业发展不明朗,对自身的未来缺乏明确的目标规划,单纯为回避就业压力、提高文凭或是满足虚荣心等而考研,结果两三年研究生读下来,走出校门却发现外面的世界已换了新天地。在择业时,没有本科毕业生年龄优势和闯劲,又缺少博士毕业生的高学历和社会经验,昔日的天之骄子最终沦落为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夹心层”。看着昔日的同窗

热现象的冷思考

热现象的冷思考 思考一: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矛盾吗? 新课改的课堂中复习铺垫被有趣、新颖的情境所取代。在情境中学生将亲身经历的生活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当我们冷静审视“情境热”的时候也会发现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线段》时,与学生亲切交谈:“天气渐渐变冷了,课外活动也丰富了,你们最喜欢什么活动?”学生的回答丰富多彩,“喜欢跳绳的有哪些同学?”站起来很多。“谁跳得最棒?”学生们异口同声报出来两位同学的名字,“我们就请他们来一显身手。时间半分钟,其他小朋友帮忙轻轻数一数。”就在同学们兴高的数数时,老师又下达了一个任务“你们观察一下,他们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试想学生这会儿怎么可能一心二用?当跳绳比赛结束时老师才开始转入正题,“跳绳的时候,手中的绳子是怎样的?”“弯曲的。”“你能把它拉直吗?”两生一拉,“像这样,拉直后的一段就叫线段。”面对多姿多彩的生活情境有价值的数学思考却被隐没了。 那么新授之前还需要复习铺垫吗?其实复习铺垫的准备题都是遵循新旧知识的联系设计的。教师教学时比较容易把握学生的认知起点。学生也能较快的对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行调整和补充。如果学生旧知掌握的不牢固,就应该直接复习铺垫,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如果情境的创设只是表面的热闹,不能使学生很快地将生活问题数学化,那么这样的情境还不如不要。如果学生已经具备了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则可以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去探究。复习铺垫与创设情境,究竟采用用哪种形式关键是能不能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思考二: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能共存吗? 新课改走到今天,我们不难看到课堂变的活跃了,学生变的自主了,处处充满了“探究热”。不管什么知识都让学生去探究去经历,如某教师在教学《厘米、分米的认识》时说“通过测量我们知道课桌高70厘米,你相对70厘米说些什么?”生1:我认为70厘米太高,桌子只要60厘米。生2:“70厘米不高,1米还不到。”生3:“70厘米有一点高。”教学中教师挖空心思的,将浓缩的知识展开,尽量让学生象数学家一样去经历知识的创造,去体味发明的甘苦,希望学生在经验世界和动态作用中获得深刻的感受,得到真正的生成,面对这些事实性、概念性的知识。有必要让学生去猜测、探究吗?所有的知识都这样教学可能吗?人类文明几千年积累发现的知识要在四十分钟内,为每一个学生“认知---知识结构”所同化。怎能只依靠学生一味的自主探究?怎能离的开教师的加工与传授?况且《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不难看出,虽然自主探究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学习还是需要意义接受的。由此可见,只有协调好探究和接受这一对矛盾统一的关系,在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寻找到平衡,让探究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有意义的接受式探究,让接受成为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有意义的自主式接受。学生才能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对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课堂教学才能真正充满生机和活力。 思考三:有了算法多样化还需要算法优化吗? 新课改中鼓励算法多样化,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尊重学生主体,促进个体发展的有效途径。现在的数学课堂上我们经常能看到,一道题能够出现五六种甚至更多的算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停地鼓励,最终还不忘加上一句“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难道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了?不然,这种看似热闹的课堂,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这种多样化只是群体的多样,落实到个体还是要优化,即让学生通过比较交流感受不停方法的特点,领悟不同方法的优劣,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抉择,掌握最简捷、最容易、最快速的方

大数据带来的四种思维

大数据带来的四种思维 作者:张义祯 近年来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大数据研究专家舍恩伯格指出,大数据时代,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如下三个变化:第一,人们处理的数据从样本数据变成全部数据;第二,由于是全样本数据,人们不得不接受数据的混杂性,而放弃对精确性的追求;第三,人类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放弃对因果关系的渴求,转而关注相关关系。事实上,大数据时代带给人们的思维方式的深刻转变远不止上述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大数据思维最关键的转变在于从自然思维转向智能思维,使得大数据像具有生命力一样,获得类似于“人脑”的智能,甚至智慧。 总体思维 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的总体特征,以往采样一直是主要数据获取手段,这是人类在无法获得总体数据信息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在大数据时代,人们可以获得与分析更多的数据,甚至是与之相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依赖于采样,从而可以带来更全面的认识,可以更清楚地发现样本无法揭示的细节信息。正如舍恩伯格总结道:“我们总是习惯把统计抽样看作文明得以建立的牢固基石,就如同几何学定理和万有引力定律一样。但是,统计抽样其实只是为了在技术受限的特定时期,解决当时存在的一些特定问题而产生的,其历史不足一百年。如今,技术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大数据时代进行抽样分析就像是在汽车时代骑马一样。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我们依然可以使用样本分析法,但这不再是我们分析

数据的主要方式。”也就是说,在大数据时代,随着数据收集、存储、分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动态地获得研究对象有关的所有数据,而不再因诸多限制不得不采用样本研究方法,相应地,思维方式也应该从样本思维转向总体思维,从而能够更加全面、立体、系统地认识总体状况。 大数据是数据数量上的增加,以至于我们能够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如:照片到电影,一分钟一张,一秒钟一张,一秒钟24张成了电影 量变质变定律有时间阶段发展影响和空间相关关联影响 离散思维向连续思维转换 让我来告诉大家,美国有一家创新企业https://www.doczj.com/doc/4c6035801.html,。它可以帮助人们做购买决策,告诉消费者什么时候买什么产品,什么时候买最便宜。预测产品的价格趋势。这家公司背后的驱动力就是大数据。他们在全球各大网站上搜集数以十亿计的数据,然后帮助数以十万计的用户省钱,为他们的采购找到最好的时间,提高生产率,降低交易成本,为终端的消费者带去更多价值。 在这类模式下,尽管一些零售商的利润会进一步受挤压,但从商业本质上来讲,可以把钱更多地放回到消费者的口袋里,让购物变得更理性。这是依靠大数据催生出的一项全新产业。这家为数以十万计的客户省钱的公司,在几个星期前,被ebay以高价收购。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考研热”现象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实践者: 学院: 班级: 实践主题:常怀感恩之心,回报父母恩情 实践时间: 实践地点: 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正文 (一)摘要:考研,在当今逐渐成为类似与高考的考验,而“考研热”也成为一种普遍的教育现象,或者说是一种社会现象。在大学校园中随处可以听见关于考研的讨论。而在近这十年里报考研究生的人数增长了将近100万,每年的研究生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在不断增加,考研的规模不断地扩大。 眼下的“考研”,到底带给我们什么······ (二)关键字:考研原因考研态度考研过程考研形势 (三)活动内容 现如今考研逐渐成为一个市场,各种考研辅导机构相继出现,今年暑假我在考研辅导机构进行了了解与实践。 考研的原因 1.提高自身进入社会的能力,找到好的工作。现如今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生的地位与日剧下,而客观的现实表明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同学一方面是在提高,另一方面也是在逃避现阶段的就业压力。可以说抱有此种考研目的的同学不在少数。江同学:考研,就是为了找份好工作。如果毕业有好的工作,我会放弃考研。张同学:现在大学生学历低了,以后发展起来,还得需要研究生学历。 2.提升专业素养,从事专业研究。一部分同学想要从事于本专业的研究工作,希望做出一定的成绩,不仅仅是为了一份安定的工作。他们寻求更高的目标,能够站在学术的最前沿,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有别于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彭同学:我就想高研究,发明创造出我的东西。至于工作暂时没有考虑。李同学:我想提高专业的知识,想在大学任教,对于学术有着很高的要求。 3.没有目标,盲目考研。此类同学占很少的一部分,考研只是他们的一种经历。家里希望其考研,自己想总一个过程。丁同学:我还没上够学呢,反正家里也要求,考考研就考呗。 我认为研究生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培养的是高级人才,大量的大学生涌入考研队伍中来无疑是为人才的选拔提供了一个更大的空间。但是随着大学生考研队伍的越来越庞大,其目的性也有了不同,甚至出现了不必要的扭曲。我们要正确面对考研。

“热搜”作文背后的冷思考

“热搜”作文背后的冷思考 摘要:三年级作文《我的妈妈》意外成“热搜”体现了大众对女性、对“传统”母亲形象和“好作文”的刻板印象。教育者需要从“热”中反思教材、教学中的问题,密切与家长之间的联系,让“热搜”“冷”下来,让语文教学与时代结合得更加紧密。 关键词:作文教学;教学反思;热点背后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某一关键词,就能提高该搜索词的“搜索度”,当某一时间内某一搜索词被人们高频率搜索时,就会上该搜索引擎的“搜索排行版”,成为该引擎的“热门搜索”简称“热搜”。 一、令人无比感慨的“热搜” 我们通常所说的“热搜”指的是新浪微博的“热搜”。目前的微博“热搜”似乎已经沦为了娱乐明星的“主舞台”,八卦新闻占据了“热搜”的大半江山。民生新闻不管是“量”还是“质”,都体现出了一种“民生多艰”。教育相关的内容来看,无非是具有广泛共性大事件,如每年的高考、四级六级外语考试、考研等;又或者是一些骇人听闻的“恶事”,如“某地幼儿园虐童”“某校宿舍条件堪忧”等等。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篇三年级半命题习作《我

的妈妈》被网友疯狂转发成了“热搜”。教育“热搜”中,“语文”相关的内容能够上榜者少之又少。所以这次的热搜应该被语文教育者高度重视。 二、学生习作能上“热搜”的“面”与“里” 一个事件被大众所关注,需要从“面”与“里”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面”的原因 这些片段内容上可谓丰富多彩。短短的九个片段,涉及到了“妈妈们”的年龄、外貌、穿着、打扮、工作、兴趣、习惯等等。 语言上,这些片段生动形象。小学语文教学强调句式、句法的教学,想必这位教师平时也很注重学生这一方面的训练。说妈妈胖――“肚子像个小皮球”“嘴巴一张,圆圆的像个小球儿”,说妈妈瘦――“真像一棵亭亭玉立的美人蕉”,比喻句的运用,让这些妈妈的形象立马就“活”起来了。 这些片段也颇为真挚感人。孩子眼里的妈妈是很美的――“其实,我倒是觉得戴眼镜的妈妈显得更加漂亮。”孩子眼里的妈妈们很辛苦――“她每天早出晚归,早饭都来不及吃。晚上九点回家时,我已经睡着了。她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可她从来没有怨言。”孩子们知道妈妈的辛苦,又更能理解她们不是“超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

2014年第9期(总第416期) No.9,2014 General,No. 416 EDUCATIONAL RESEARCH 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 汪基德冯莹莹汪滢 [摘要]MOOC如“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整个教育界。学者们对MOOC看法不一,各执一词。我们既不能因为把MOOC理论上所具有的优越性当作现实的优点而盲目乐观,也不要因为MOOC在发展中遇到的挑战而对其失去信心。要正视MOOC在发展中所遇到的学习者学习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交流互动不足以及网络教学难以适应实践教学需要、教学模式单一、学分认证遭到质疑等问题,将MOOC与传统课堂教学和其他新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借鉴远程教育的经验,完善学习支持系统,让MOOC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实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 [关键词]MOOC;传统课程;第一代网络课程;在线教育 [作者简介]汪基德,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现代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冯莹莹,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4);汪滢,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871)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MOOC或慕课)是近年来高等教育领域里新兴的教育模式。2012年,MOOC如同“一场数字海啸”席卷了全球整个教育界,其中Coursera、Udacity、edX三大主流平台呈现三足鼎立的局面,注册用户由2008年的约2000名迅速增长为数十万名。美国《纽约时报》将2012年称之为MOOC元年。[1]英国一份题为《雪崩来了》(An Avalanche Is Coming)的报告指出,全球高等教育领域正在发生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主要的驱动力就是网上大学的兴起;前首相府顾问麦克尔爵士说,如果十年之内英国没有几所大学关门,他会感到“非常吃惊”。[2]国内高校对MOOC 的研究和实践虽然起步较晚,但也毫不示弱。在中国知网里以“MOOC”为主题进行搜索,2012年相关论文共计7篇,2013年底迅速 增长为167篇,2013年第3期的《开放教育研究》还开设了慕课研究专栏。对于MOOC的看法,大家各执一词,支持者对其推崇备至,乔治亚理工学院校长George P.Peterson认为,“MOOC预示着教育领域有发生颠覆性变革的可能性”[3];有支持者甚至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传统大学将不复存在”[4]。批判者则认为MOOC从根本上无法脱离传统课堂模式,毫无发展意义。美国亿万富翁、月球快车公司创始人纳温·简认为,“MOOC并非教育系统的突破,而更像以前电视教育的翻版,这些在线课程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教学的弊端依然存在”。[5]多数人对MOOC呈观望状态。我们认为,针对当前的MOOC热,不应盲目跟风,应冷静思考MOOC热背后的原因,发现MOOC发展中的阻力,探寻MOOC的可持续发展之道。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论文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论文 有关考研热的冷思考 一、日益升温的考研热会不会导致又一次“黑色7月”? 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资料,1997年硕士研究生的报考数为24.2万人,1999年为31.9万人,2000年则急剧增加到39.2万人。若与1991年的8.7万人相比,净增3.5倍之多。那么录取数是多少呢?1997年为4.93万人,1998年为5.82万人,1999年为6.89万人,2000年为9.53万人,报录比分别是4.81,4.78,4.44,4.11,也就是说,尽管我国的研究生录取数逐年上升,2000年上升幅度最大,高达12.85万,比上年增长39.32%,但录取率则呈逐年下降趋势,2000年的录取率更是下降到近5年来的最低点,录取率仅为20%略强。这与逐年上升的高考录取率呈相反态势。2000年的高考录取率便已达到应届高中毕业生的73.2%注: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统计信息处:《2000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指标及简析》,《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第7页。。换言之,从某种意义上说,考研竞争之激烈绝不亚于高考。 考研热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仅从其直接影响观之,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影响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由于考研竞争的激烈,相当比例的本科生自大三上学期便开始实施考研计划。或租房子以自成一统,埋头苦干我校附近三个村庄的空房近几年来每到下半年便全部租完;或摒弃一切课外活动包括必要的体育活动和人际交往,整天沉溺于考研的相关功课。我校图书馆的几间阅览室在去年下半年的一段时间里,五点钟以前座位就占完了。经笔者了解,全都是准备考研又无力租房或无房可租的同学。该图书馆出于对学生健康的关心,不得不把开门的时间推迟到6点钟。此外,考研生还要忙于打听、了解和联系招研的学校、专业和导师,因此大三、大四的正常学习必然会受到冲击。不仅如此,这种影响的范围还有向前推移的趋势。从我今年行将高考的女儿及其同学中,笔者了解到不少本校子弟中的高分者纷纷放弃报考外校的打算,拟报考本校。原因是到时候考研免得租房子。其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 其二,与素质教育相冲突。由于研究生录取时,一般是按照分数的高低依次录取,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本科教育中仍存在的应试教育弊端,与素质教育相悖。事实上,考研生中普遍存在着与考研有关的课程就多投入一点,与此无关的课程则敷衍了事的现象。为挤上这辆高峰车,考场作弊现象也频报媒体。在2001年的考研中,仅湖南省教育考试院便处分了83人注:《湖南83人考研作弊》,《长江日报》,2001年3月22日,第4版。。 其三,对已毕业的本科生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一些家境较好或毕业时未找到理想单位的已毕业离校的学生,如同高考复读一般,在家专事复习,以备来年再战,把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用在重复的记忆上。以上海为例,“今年申请‘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已从去年几十人发展到几百人,而且还有继续上升的趋势。考研究生、出国留学是‘不就业’族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公务员报考热背后的冷思考 目录 内容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2) 1.案例介绍 (2) 2.原因剖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公务员职业具有较强的吸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就业压力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考生的“跟风”心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公务员考试热的利弊...........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积极的一面 (4) 3.2背后的弊端 (4) 4.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 错误!未定义书签。 5.如何让公务员考试理性回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端正考生对公务员“官本位”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科学管理公务员职位...............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我们需要正确引导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5) 6.公务员“热”的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6)

报考公务员热背后的冷思考 内容摘要: 新一轮的公务员考试已拉开序幕,本次国家公务员考试已被媒体称为“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考试”。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公务员报考与录用比例接近50∶1,报考比例最高的职位竟达2187∶1。中国的公务员热并不始于今日,但逐年增温,今年高烧到如此温度,在金融海啸横扫寰球、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大批中小型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生存艰难的当下,颇值得人们对此进行一番冷思考。如今作为许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公务员已当之无愧地成为社会上的一个最大的就业热门。“公务员考试热”的现象反映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完善,公务员队伍“入口”的竞争性、公平性不断增强,但同时我们也应对过热的报考现象作理性思考,透析其深层的原因,正确看待这一现象,扬长避短,从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试制度。不过,应理性看待这种现象,除了越来越多的精英进入非生产性领域意味着社会的病态外,这种现象还揭示了一个要命的社会积弊,那就是社会分化和流动不足,乃至畸形。 关键词: 公务员热就业形势“官本位”思想公务员制度人事制度改革 1.案例介绍 2.原因剖析 2.1.公务员职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铁饭碗” 与外企、银行、垄断性大国企相比较而言,公务员职业相对稳定,职业风险较小,具有较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同时又具有完备的工资福利、退休养老等保障

语文课件热背后的冷思考

语文课件“热”背后的“冷”思考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教学设备条件发生了翻天履地的变化,由最初的黑板、粉笔,后来加入了录音机、幻灯机,而现在多媒体的运用给现代课堂注入了更多鲜活的血液,其结合了形、声、色和三维动画效果,把现代教学带入了一个新奇的世界。多媒体教学最突出的功能在于化抽象为形象,使课堂具有更多的可感性,促进学生的理解。但是,随着多媒体手段使用越来越频繁,也出现了一些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譬如:有些课变成了录像课,学生上课跟看电影没有什么区别,传统的优秀教法是否应抛弃?多媒体的过多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媒体的预设性是否太强,如何体现课堂的生成特点?现在用的一些多媒体课件是否具有教案替身的嫌疑?多媒体究竟能否代替教师?等等。面对这诸多的问题,促使笔者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进行冷静的思考。 一、几个“热”现象 1、多媒体课件“独霸”课堂。 记得有次听一节公开课,一位教师讲课的题目是六年级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者对课件制作着实花了一番功夫,给学生呈现了一堂精彩的“录像课”。课件展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的情景,并配以了小女孩的心理活动、幻想过程(图片作了标注),出示了课文的重点词句,教师提问等,却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同学们在课堂上看得十分陶醉,说得兴高采烈。临到下课了,我看见一位同学向同桌借笔记抄,同学却说:“老师这些画面太多了,也太快了,我也一点笔记也没有记着,要是教师放慢一点,或者把重要词句的意思写在黑板上,我就可以记上了。”一看周围几个同学,也没有一个同学记了笔记的。或许教师太投入了,也忘记了这篇课文描写的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悲惨命运,“轻松愉快、兴高采烈”的课堂气氛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相吻合的。 2、为表现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 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大家认可的。但是有的课堂出现了不管内容是否需要,总要生搬硬凑些声音、影象以体现多媒体的现象。甚至有的把教师的每个提问都用多媒体出示,无意间就忽略了学生“听”训练。一些让学生自己阅读的部分,硬是配以朗读声音;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呈现一张哭丧的卡通脸并来

大数据热的冷思考 无法取代传统的新闻传播科研方法

大数据热的冷思考无法取代传统的新闻传播科研方法 在网络传播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数据”一词甚嚣尘上,在各行各业中都被热切地讨论。传媒学界和业界对大数据具有各种美好的期待, 作者:匡文波黄琦翔来源:国际新闻界|2017-01-03 08:44 收藏 分享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曾经提出“数是万物的本源”的思想,认为世界万物归根结底都是由某种数量关系决定的。在历史上,人类量化世界的野心和尝试从未停止,而科技的进步则不断为这一目标提供越来越快捷的技术条件。2012年,技术词汇“大数据”进入人们的视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数据=数字”的是,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网购经历、视频节目、微信语音都是数据。大数据技术量化一切的优势,使其在几年内成为每一个行业不可或缺的生产力,拥抱大数据时代到来的言论甚嚣尘上。大数据时代,也意味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是信息大传播的时代。在传媒业,与其他传播技术相似,大数据的出现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与变革。新闻从业人员通过数据采集与挖掘获得了大量新闻素材,这不仅是人类认知世界的新角度与新方式,而且变革了新闻生产的全流程,“数据新闻”被视为新闻业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智能化时代,能在分秒间生成新闻产品的“机器人记者”诞生了,受到了广泛关注。同时,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服务,不仅实现了新闻信息的精确定位,节省了用户搜索信息的时间,而且也重构了整个广告业格局,数据成为广告营销业实现精确定位消费者的重要依据。 然而,值得令人反思的是,在传媒业广为追捧大数据的今天,相关的管理规范、制度、法律却相对滞后,甚至缺失,由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从数据分析角度来看,理论上讲,大数据应当是有别于抽样调查得到的小数据,是全样本数据。然而,事实上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过程都难以穷尽所有数据。而且这些收集到的数据还存在着混乱、真假难辨、可利用度低等新问题,需要传媒业重新审视它们的价值。同时,通过数据追踪和收集,隐私问题成为大数据时代面临的最大问题和挑战。尽管以Cookie 技术为基础的匿名化信息可能给用户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如亚马逊网站根据用户个人喜好推荐相关书籍。但是多个实例证明,他人借助这些匿名数据同样可以追踪到用户本人,只要用户连网,便无真正隐私可言。新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也带来了许多令人担忧的社会影响,甚至可能威胁人类的安全与发展。大数据不是完美的,大数据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种种隐患,亟待解决的问题非常多。因此,对传媒业大数据热进行审慎、理性的反思非常必要。 一、大数据无法取代传统的新闻传播科研方法 从简单的算数、度量,到如今的各种移动终端,数据向来是人类感知、认识以及表达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小数据时代,由于技术手段有限,人们只能采用抽样的调查方法对事物进行分析,并将局部的研究结果延伸至总体。传统的邮寄调查、电话调查、拦截面访等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方法均是基于这个原理展开。然而每一种抽样方法都存在一定不足,难以反映总体样本的全貌,调查人员一般会增加抽样的数量,以提高统计的精确度,但这也意味着调查成本的增加。大数据技术轻而易举收集大量数据的能力,引发了人们对全样本、全数据的想象。大数据的确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就此认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将完全取代人类数千年积累下来的科学发展成果,这无疑走进了大数据自大的怪圈。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全数据分析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梦想在现实中并不容易实现,大数据只能对传统的新闻传播调研方法进行补充,却无法取而代之。大数据对传媒业的价值有待重新考量。 (一)全数据是“乌托邦” 在大数据浪潮势不可挡的今天,互联网应用推进了社会各个组织机构的信息化进程,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得以让各种移动设备连接在一起,每一天都能轻易存储下令人惊叹的数据量,全球数据量平均每两年翻一番。因此,区别于传统的抽样调查方法,有人提出全数据模式,它指的是借助大数据技术,获取样本量等于调查总体的数据总量,并进一步进行研究分析的方法。但在现实中,全数据的实现遇到了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理想性。 在我国,“信息孤岛”普遍存在。除了考虑安全因素以外,更多的是因为组织部门之间的利益驱使而导致的。目前,数据正在渗透各个行业,成为所有行业重要的战略资产和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大数据+”概念的引导下,几乎所有行业都意识到数据资产的重要性。市场先进入者占据了大量数据资源,由于生怕日后被后进入者赶超,各个市场主体彼此之间不愿进行共享,形成数据割据的局面,甚至在同一个组织内的不同部门也是如此。不同领域、行业、部门为了在“孤岛”内更完整地捕捉用户的信息,重复收集数据,既增加了数据采集的成本,又因为不同部门分析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分析结论的南辕北辙,造成数据过剩而分析结果却不准确的问题。这个特征在科技公司领域尤为明显,例如:三大科技巨头公司BAT(百度、阿里、腾讯)之间经常发生互相屏蔽的事件:微信和淘宝之间进行相互屏蔽,用户的兴趣产品和购买记录等数据便无法跨平台进行共享。每个公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