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一、什么叫写作主体?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

终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可以说,写作正是写作主体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养。

二、什么叫写作素养?

素养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写作素养就是作者围绕文章的选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生活素养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生活材料的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见解和能力等多层含义。

生活素养与写作活动有何关系呢?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

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活动,从本源上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

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

应用文书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是生活中道理。

新闻文体所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

文学作品则是生活艺术化反映。

厚实的生活积累(经历、经验、体验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所要表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作者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要记述充满矛盾的情节等,也都要以自己的生活储备为基础。

许多成功的作品,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作家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有的还隐含着自己

的经历。

很多优秀的作品,无不打上其个人生活的痕迹

比如,十年动乱后,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文学现象,象“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等,实际上是一批有着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生活际遇的折射和对这一段生活的深刻反思。

因此,我们说写作是需要生活储备的。如果脱离了生活或者在某些方面生活储备不足,会是怎么样呢?

①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诗作。其中一句是:“熊熊的高炉迸射出钢花”。过了三天,《人民日报》刊出一封技术员的来信,指出:高炉并不炼钢,炼的是铁;炼钢的是平炉或转炉。

②郭雪波的小说《沙狐》开篇渲染科尔沁的荒凉,说“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瀚海”,

他忘了,编辑也没记住,整个中国的版图才只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③张抗抗在《去远方》里写到黑龙江那座远方城市里的夏天,“蝉声”叫得人心烦——黑龙江根本没有“蝉”这种动物。

④1981年红学家吴世昌先生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批评该报一篇文章和一篇报道有问题,并建议提高编辑人员的写作水平。中央负责同志就此作了批示,要求《人民日报》改进文字工作。一篇占了整整一版的大通讯赞扬一位军医为了探索新的针灸穴位,先在自己身上试针,既用针扎了子宫韧带又扎了前列腺。吴先生问:这位军医到底是男是女,怎么能够同时具有男女两性的器官?

⑤迟子建在她的小说中写到,“天凉了,小鸡都不爱下蛋了”——小鸡在伏天才不爱下蛋呢,要“歇伏”;一立秋,就爱下蛋了。

⑥王阿城在《东北人的食物》中写到,东北的先民以渔猎为生,在他们的食谱中

不但有獐狍野鹿,野猪等,居然还有“狐狸,狼,老虎”——从来没有哪个民族以这几种动物为食物的。而且,东北先民一向尊敬老虎,以其为“山神爷”,敬而远之,避之唯恐不及。

这些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了违背生活常识的“作品”不能取信于人,如果不以丰厚的生活积累作支撑,写出的作品可能会内容干瘪失实,缺乏生活深度,或根本无法进行写作。

即便名作家也是如此。

古人说:“见得真,方道得出。”有丰厚的积累,才有选择的余地。扩大视野,丰富阅历,多见世面,广开视听,使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不断得以丰富和递增,信息贮存和材料积累越丰厚,写起文章来,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生活素养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创造活动的“根须”,它来自丰富的经历,广阔的视野,也来自主体对生活的钟情与投入。

写作主体要具有一定的生活素养,这不仅要求写作主体有丰富的阅历、广阔的视野,更要有对生活的热情与投入。

2、写作反作用于社会生活

写作一方面源于时代社会生活,另一方面又反作用于时代社会生活。写作和生活

的关系,不是镜子式反映外物的被动关系,而是相互影响的,具有能动效应的关系。如果说文章是一把火炬,那么它的燃料来自于生活,而它的光芒又在照亮着生活。白居易提出一个口号:“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应起到“补察时政、泄导人情”的作用。写作的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生活发挥积极影响。文章价值大小,同对社会生活积极影响的程度成正比。

那么,怎样提高生活的素养呢?

1、投身生活,投身实践,到火热的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

2、扩大生活阅历:古人:“阅万卷书,走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增加阅历的主要途径。

据《外国名作家传》统计:最能出文学家的职业要数:当兵和记者。其重要原因其经历和阅历丰富。

海明威既是当过兵也当过记者。

邱吉尔,从小也当过兵,也当过记者。

日本新闻界有一句名言:新闻是用脚写出来的。强调了经历和阅历的重要性。

要形成良好的生活素养,就要关注生活,热爱生活,潜心探究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二)写作主体的学识修养

1.什么叫学识?

所谓学识,就是写作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学问、见识等。它既包括客观世界逻辑结构和运行规律方面的知识,也包括主体思维所使用的语言概念及其思维程序、规则方面的知识。

文章写作同作者的学识修养密不可分。写作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学识的组合和应用的过程。

写作需要有文化知识方面的储备。知识储备越丰富,视野和思路就越开阔。

写作是一种智能劳动,必然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丰厚的知识是任何类型

的文章写作所必备的基础。

科技文章、科普小品、产品说明书,是相关知识的直接体现。

学术论文、专著反映的是系统化、专业化的知识。

财务文书、法律文书、医务文书,反映的是行业知识。

杂文、随笔、评论、散文等文体,间接地包含着有关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的知识。

文学作品往往把知识融化到艺术形象的创造之中,是各种知识的融合。

《红楼梦》之所以被称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就是因为这部巨著几乎涉及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知识,除了故事情节外,大凡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建筑装饰、花鸟鱼虫、医药占卜、官场皇室、酒家商肆、三教九流,无不应有尽有。没有深厚的文化知识素养,曹雪芹就无法写出这样的皇皇巨著。

这些知识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大致有这三大类:

(1)一般性知识

指普通的常见的零散的各种知识。如有关科学原理、科学定义、科学命题,有关历史(典故、常识、事件),文化(名人、常识、名诗、名言);有关的公理、俗语、成语、谚语、格言,有关民族、国家、天文、地理、自然、人文方面的常见知识。有关科学、艺术、文学方面的普通常识等。

我们平常说的广泛采集、广泛阅读,大多是指这些一般性知识的掌握。

(2)专业知识

指一定范围内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学科知识。象学术论文、科研报告,学术专著等属于专业写作。

财务文书、法律文书、金融文书、医药文书的写作也很专业,需要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对于从事非专业写作的人员,同样需要掌握专业知识。比如:从事文学创作,需要懂得建筑学、美学、经济学、物理学、化学、电脑科技等相关知识,否则就说外行话,甚至闹笑话。

(3)理论知识

指概括性强,抽象性高的知识体系。

理论知识中往往包含了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人们将大量的一般知识经过归纳抽

象,得出普遍性的结论,就会成为理论性知识。

理论造诣会对写作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论修养高,就有整体的思维能力和深锐的

洞察力。这在理论性文章写作中显得特别重要。如果没有相当的理论修养,往往只能就事论事,说理不透,更谈不上真知灼见了。

2、学识修养与写作的关系

1、写作是文字知识和语言知识作为媒体和工具。

2、知识也文章内容组成部分。

任何形式的写作都需要一般性的、综合性的知识,有甚至需要专业知识。

比如:

在记实性的文章,象通讯。美国记者威·劳伦斯为了报道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

“令人吃惊地了解了有关原子弹的原理,为此他的报道获得了”普利策“奖(新闻最高奖)。我们现代作家徐迟,为了写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便钻研有关数学理论,终于写出了《哥德巴赫猜想》这篇有名的报告文学。

思考:缺乏学识有什么后果?

1、《读书》杂志上一位前辈作家著文把“光年”当做时间单位使用。

2、某杂志刊登了一篇谈杜鹃花的散文,开头便引用了李白的绝句《宣城见杜鹃花》:“蜀中才闻子规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接着写道:“那时诗人谢朓正做宣城太守,李白同他登高饮酒,纵情唱和,看见安徽的杜鹃花,忆起四川的杜鹃鸟,恋念起那里的山川风物来了。”有个叫诸葛穗的写了篇批评文章叫《谢脁和李白联合声明》,发表在北京晚报上,说:“稍微熟悉一点中国文学史的人都知道,谢脁(464-499)是南朝人,李白(701-762)是唐朝人。两位诗人前后相隔两百多年,怎么能够一起‘登高饮酒,纵情唱和’呢?

总结以上,如果缺少了学识修养会:

1 、使你的作品信息量少,空洞无物,干瘪。如白开水。

2、使你成为井底之蛙,立意偏执、错误乃至反动。

3、使你的作品错误百出,硬伤累累。

结论:必须尽可能多地用人类各方面的知识来武装我们的头脑。

鲁迅:“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都没有,研究文学固然不明白,自己做起文章来也糊涂,所以我希望你们不要放开科学,一味地钻在文学里。”(《鲁迅全集?书信》第13卷,第35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如何培养学识修养

博览群书

兴趣广泛

充满热忱

潜心钻研

从点到面

(三)写作主体的人格品位

大家思考:人品与文品有何关系?

常态:文如其人

俗话说,“什么人说什么话,什么山唱什么歌”。又说,“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漂亮妈

妈才会生个漂亮女儿。邹韬奋三十年代旅欧见闻中写道:宫廷中的孩子们个个英俊美丽,是因为他们的贵族母亲美丽,历代筛选积累所致。品格高尚的作者才会写出格调高雅的作品。

这是古今中外占压倒多数的观点。

“文如其人”一词出自宋代大文学家苏轼《答张文潜书》中评价他的弟弟苏辙的话:“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后人常用来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或所表现的风格,和作者本人的思想或风格一样,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曹丕《典论·论文》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并开辟了“以人论文”(评价“建

安七子”)的先例。

*鲁迅总是说得最简洁最深刻:“我以为根本问题是在作者可是一个‘革命人’,倘

是的,则无论写的是什么事件,用的是什么材料,即都是‘革命文学’。从喷泉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

--------(《革命文学》)

*法捷耶夫在《和初学写作者谈谈我的创作经验》一文中说:“毋庸争辩,个人品

质——作家的才力、修养、智力的发展的趋向、气质、意志以及其它的个人特征,在选择材料的时候都起着重大作用。”

*文如其人的例子写满了整个文学史:屈原,文天祥,司马迁

结论

从一定的意义上讲,文章就是作者人格品位在书面语言中的回声。优秀的人格品位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写作是一种富有个性化的精神劳动,作者的精神气质和人格品位必然对写作成品产生巨大影响。

作者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素养

写作,特别是创作,不是一般的职业,不是“码字的”,不是文字匠,不该仅仅是玩,因为你写的东西要发表,要传播,这就不再是你自己的事儿了,就有一个社会效益了。而且,你写的好坏,全取决于这个社会效益。它应该有影响,很大的影响。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这你就得负责了,就得有责任感了。就不能随心所欲胡说八道了。所以这里提醒各位,如果你想写作,特别是想当个作家,那就是有意高就,把自己推向了一个很高的位置,那就是:社会的良知,人格的代表。

想写作想创作想当一个作家艺术家想以别人的精神为自己的工作对象,你就要向

这些大师靠拢,具备神圣的使命感,就必须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

不断反省不断忏悔的人才会逐渐提升自己,变成一个健康的人,善良的人,美好

的人,受人欢迎的人,有说服力的人,才能把自己人性中的真善美通过自己的笔展示给传播给更多的人。

要做文,先做人。

(四)、写作主体的审美素养

先看以下图片

美的追求渗透在人类的一切文化生活之中,珠光宝气表现的是华贵之美,“村姑戴

野花”表现出质朴自然之美。先民脖子上挂的贝壳,表现出是原始的美,而动漫所表现的是现代之美。

写作是一种精神文化创造行为,它比起衣食住行等物质文化的创造,更多地体现

出“按美的规律”创造的特点和成份。因此,从事写作的人,除需要具备一定的生活素养、知识素养、人格素养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养。

审美素养的内涵

审美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心理功能和文化活动,也是每个文化人应当具备的基本

素质和基本修养。

审美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经验、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总和。

审美素养既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的能力,又转化为对审美文化的鉴别能力和

审美文化的创造能力。

审美活动更需要激发美

西方人在谈文学功能激发人们审美体验时,总喜欢讲这样的故事:“一个寒冷的冬

天,纽约一条繁华大街上,有一个双目失明的乞丐。那乞丐的脖子上挂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自幼失明,可怜可怜吧!’有一天,一个诗人走到他的身旁,他便向诗人乞讨。诗人说:‘我也很穷,不过我给你别的吧。’说完,他便随手在那盲乞丐的牌子上写上一句话。那一天盲乞丐得到了几乎所有伯同情和慷慨的施舍。后来,盲乞丐又碰到那位诗人,很奇怪地问:‘你那天给我牌子上写了什么了,以致于人们忽然对我这慷慨,给了我那么多的东西?诗人笑了笑,念牌子上他写的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却不能看到她’!

大家可思考:

诗人写的这句看似普通的话究竟蕴涵了什么神奇的东西呢?以致于引起了

人们对盲乞丐普遍的同情和慷慨?

这实际是文学审美,是审美效应的体现。

诗人将盲乞丐失去眼睛的痛苦,点化成美丽的诗句,激起了人们的审美心

理体验,以致于他们突然发现,站在他们面前的再也不是一个令人讨厌而可怜的盲乞丐了,而是一个有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带着春的气息的使者,于是他们突然感悟到看不到春天的眼睛是多么的痛苦,而能够看到春天的眼睛又是多么的幸福,这巨大的反差激活了他们心中人道主义的全部潜能,开启和擢开人们的心灵,并使人获得了美感享受,对盲乞丐的同情和慷慨,正是这种美感享受的回报。

从写作的内容看,许多文章都直接或间接地体现美的内涵或的美的对象。

文学作品是审美文体。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是以形象美、情

感美、意境美、理趣美为追求的目标和构成的内容。

但对文学中的美,却是广义的美。不少作品中写的“恶人”、“丑事”,但这并不影

响作品的审美倾向。对“恶”的鞭挞,即对“善”的张扬,对“丑”的揭露,即是对“美”

的歌颂。悲剧震憾人心的力量,在于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让世人从中得到启悟,从而激发人们去寻找美,保护美,抗击恶,消灭恶。

一些新型文体、交叉文体等,其中也交织了美的思想内涵。象报告文学,就有强烈的文学色彩。传记文学,也有鲜明的人物形象,随笔杂感中往往融情理于一体;

科幻小说充满了想象,科普小品凝聚着美的情趣和风味。各种文艺评论和艺术论文,涉及到美的分析、评价、鉴赏和研究,自然不乏美的内涵和美的成份。通讯反映了特定的人物和事物,两样也反映了美的生活内容,议论文章和说明文章,也在间接地表现美、肯定美、介绍美,议论文对正义的传播,本身就是对美的播

扬。说明文介绍事物,也包含着美的属性和美的价值。

从写作形式上看,也包含着审美。因为文章本身不仅要有美的内容,也需要有美

的形式,即体现出形式美。如标题清楚美观、结构的条理匀称;语言的通畅和谐;文字的大方清秀等。美的形式,是构成美的作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具有一定的审美属性,这种属性通过内容和形式两方面表现出来。文章从内

容到形式的美感内涵,是作者对写作对象进行审美观照和把握的结果。没有一定的审美素养,就不能观照和把握对象,也就写不出具有美感效应的文章。因此,从事写作,光有思想等方面的素养不够的,还得有审美素养。

基础写作教程知识点整合 梁富曙

1、《文赋》:晋人陆机的文赋是一篇完整而系统地论述文章写作理论的专论。 2、陆机在“小序”里讲到:“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 3、《文心雕龙》: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所著的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写作理论专著。 4、《文心雕龙》中的文体论,可以归纳以下几个特点: ①每种文体各司其职,公用明确 ②文体论中设计的多种文体,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③文体论中,明显透露出刘勰反对浮靡文风的思想 5、感受:是指作者的感官到各种外界物(如形象、颜色、声音、气味、滋味、冷暖)的刺激所产生的一种相应的心理活动,它是通过感觉和知觉从生活中摄取感官信息,在与感情的同化中获得的一种智能。 6、感受的特点:①新鲜性②持久性③丰富性④爆发性 7、感受力:其实质就是信息获取能力,是指作者在感受事物的过程中,使感受的目的得以逐渐完成的心理特征和总和,也指直接影响感受的效率 8、观察:指在写作生活中,人们有计划地认识某个对象的知觉过程和认识过程 9、什么是观察?(8)观察的方法有哪些?:概貌观察、细节观察、动态观察、静态观察、对比观察、类比观察 10、思维:是人脑的一种机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征的规律性的一种间接地、概括的反应过程 11、对照写作中的思维,简述对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分析理解:以为的读书而不思考,就会被书本牵着鼻子走,而失去主见,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而如果一位孔祥却不去进行实实在在的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真知。 12、幻想:是愿望支配下的不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想象。 13、联想: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有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或是由当前事物回忆这事物的过去及有关这事物的其他情况。 14、联想的基本形式: ①相似联想 ②接近联想 ③对比联想 15、运用联想的基本方法:①寓托,托物言志②追溯③化形④发散(举例说明联想的方法) 16、聚材:是指写作者通过搜集、摄取等行为来积聚各种主客观信息活动 17、材料:是指写作者从生活中积聚到的供写作用的各种主客观信息,诸如事件现象、人物、环境、理论观点、意识流动、生活感受、情趣感情等 18、素材:一般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积累起来而未经过加工改造的原始材料 19、题材:一般指构成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时间或社会现象 20、资料:是指用作参考或依据的材料 21、怎样区分材料、素材、题材、资料这几个概念(见17~20) 22、结合和自己的理解谈谈阅读对于文章写作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为写作提供表达方式;促进写作提高;开阔视野、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情操;写有利于增强阅读的兴趣;体现阅读水品,缜密写作思维等 23、思路:写作者进行运思活动时思维运行的线路或轨迹,是作者对客观事物怎样理解、观察、认识以及将要怎样表达的思维反应。 24、线索:是指把文章的全部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纽带 《基础写作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知识点整合归纳

如何在课堂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如何在课堂中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当下一个崭新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我们教育教学实践中最热门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核心素养”被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今天,这个概念体系正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化的方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发布,对中国教育来说,是一件大事:它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也是适应国际教育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从根本上来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就是要解决“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这既关系到国家的总体发展,也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学生个人的成长,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关注和思考。 “核心素养”不同于一般意义的“素养”概念, 1、“核心素养”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3、从价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 4、从指标选取上看,它既注重学科基础,也关注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个人终身发展所必备的素养;

5、不仅反映社会发展的最新动态,同时注重历史文化特点和教育现状。 此外,它是可培养、可塑造、可维持的,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获得。核心素养是作为客体侧面的教育内容与作为主体侧面的学习者关键能力的统一体而表现出来的。因此,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这样一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全新的展现落实在学校教育上来了,需要每个教师去实践,落脚点就在于每个课堂。那么核心素养如何融入课堂教学呢?我想应着重抓好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学习目标需要转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核心”是关键能力提高和必备品格形成。这是学生学习素养和关系素养的两个方面。 学习素养包括学习的愿望和主动学习的动机、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信息处理能力,其中学习兴趣即学习动机素养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奠定良好的学习素养显然是最重要的任务。关系素养主要涵盖人格与心理、生理以及品质与品德两大方面,前者主要指与自身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能自我规划、自我约束和自我调节,有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品质;而后者主要指与他人的关系素养,要求学生有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有沟通意识和交流能力,有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能够形成可持续发展观,自觉关心生态与保护环境等。 二、课堂教学方式要情境化、活动化,学会讲故事。

高考英语作文写作基础—怎样写人物简介素材

畅游学海敢搏风浪誓教金榜题名。决战高考,改变命运。凌风破浪击长空,擎天揽日跃龙门 高考英语写作……怎样写人物简介 一. 教学内容: 英语写作……怎样写人物简介 二. 重点、难点: (一)人物简介的写作步骤 1. Birthday and birth place 2. Family background 3. Education 4. Big events in his or her life ( in order of time ) 5. Evaluation (二)人物简介写作中常用的词组及句子 1. Birthday and birth place ——was / were born on…in… , 2. Family background —— 1) a poor / rich family 2) his (her) family was so poor that……, 3) with the help of his parents , 4) his father was very strict with him……, 5) the son of a poor family , 6) when he was a small boy , 7) as a child , 8) during his (her) childhood , 9) spend his childhood in……, 10) live a happy (hard ) life , 11) a boy of 15 3. Education—— 1) graduate from……department of ……university , 2) When at college , he majored in……, 3) receive a doctor’s degree . 4) get higher education 5) go abroad for further studies 4. Big events in his life—— 1) be interested in … , 2) work hard at … , 3) devote his lifetime to … , 4) do research about / into … 5) make a big decision . make up one’s mind to do sth. 6) do sth with great determination and perseverance . 7) be fond of… , 8) be strict in sth. 9) have a … way of doing sth. 10) try one’s best to do sth. 11) encourage sb to do sth. 12) fight for , give up one’s life for sb / sth. 13) win a prize in … competition . 14) be good at . 15) make rapid progress in … , 16) set a new world record of … 17) become a member of … 18) study hard . train hard . 19) win a gold medal . 20) work so hard as to improve… 21) have a gift for… 5. Evaluation——

写作基础教程复习资料

汉语写作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1、单选题15题15分 2、判断题10题10分 3、填空10题10分 4、名词解释5题15分 5、简答题2题10分 6、800字以上的命题作文40分 一、名词解释 1.写作素养:指作者在写作活动中应具备的先天和后天的质能与修养。 2.材料:是一个外延广泛的概念,它是作者为着某一写作目的,从生活中搜集、摄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与事理。 3.第二手材料:人们通过阅读以及其他方式(如通过试听设备),也可以获得写作的材料,这就是间接材料,即第二手材料。 4.鉴别材料:是对材料的意义和价值进行认识和判断的一项工作。 5.储材:即储存材料,指作者在生活中广泛搜集、占有材料的过程,是写好文章的基础。 6.审题: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审查以把握题意的活动。 7.思路:就是作者为了深化和表达其思想认识而遵循的思维活动的轨迹。作者的思路是他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理解、认识过程的反映。 8.语体:指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长期形成的体式特征。大而分之,语体可分为文章语体与文学语体两种。按表达方式划分,语体又可分为叙述型语体、描写型语体、议论型语体、说明型语体、实用型语体。学霸还可以去看:写作规律、文章体裁、主题与客体、题材、素材、观察、感受、主题、笔在意先、结构、层次、段落、线索、过渡、照应、白描、语言素养等的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1.“物---意---文”的双重转化。 作为第一自然的“物”作用于大脑,大脑通过观察感受分析提炼而得到“意”,“意”反作用于“物”选材剪裁而得“物象”,“物象”定体谋篇选技用词作为第二自然的“文”。如刘勰的《文心雕龙·物色》和郑板桥的《定则与化机》中所描述。 2.材料的意义、种类。 (1)意义: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必须先占有材料,这是由写作的目的和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决定的;是主题的支柱,写作总要表达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表达正确的思想观点,决不能信口开河,随意为之;是文章的血肉,没有材料的文章,是空泛抽象、干瘪无力的,材料用得不够的文章,也会显得单薄、瘦弱。 (2)种类:直接材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作者在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感;间接材料(第二手材料)请看名词解释3:;发展材料,是在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作者的思考、分析、研究或一定的集中、概括而得到的材料。 3.储材的方式(正确途径):观察记录、生活札记、调查与采访笔记、读书笔记(标记式、评点式、摘录式、索引式、心得式)、报刊剪辑、资料卡片。 4.鉴别材料的真与假:是否能反映生面貌活的真实、是否能反映生活本质的真实(表象虚假,本质真实、表象真实,本质虚假)

任务型作文“学生核心素养”写作

任务型作文“学生的核心素养”写作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分)这两年教育流行语中莫过学生“核心素养”最引人注目。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最近北师大举行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认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请根据材料内容,比较上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认识,从学校、社会教育和自身成长体会出发,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审题立意】 在审题立意上我们首先是要结合材料重点看这个“提示语”部分中的任务要求,本次作文提示中明确说“比较上述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三个方面的认识……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分以下),如果是若即若离,虽提到“核心素养”但不能贯穿始终或论述

不清的(36-42 以上)。其次也要注意“比较”和“从学校、社会教育和自身成长体会出发”这俩个提示。 任务:学生的核心素养 构思:比较三个方面(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要求:结合学校和社会教育,及自身成长。 、审题不准,立意不清。如以下立意和标题就脱离了“学生核心素养”这个任务:写“素养” ;只强调“全面发展” ;《读书不如行动》完全不提任务;《核心素养是学生自己》超出了三个方面等,这些立意多是审题不准确造成的。方法、标题不清:好的标题既能包含任务要素,也能突出作者观点,语言精炼。如《社会实践突出核心素养》《文化基础是核心素养的根基》《核心素养根植于社会参与》《勇于担当 :自拟标题常用形式《论XXXXX》《〈XXXXX 之我见》《XXXX 与 △△△△》或用正副标题形式更好,如《勇于担当实践创新——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3 虽有任务中心但条理不清,层次不明是很多文章的通病,在若即若离中文章摇摇欲坠,主题中心无法突出或鲜明。本次作文训练按照“时评类”文章结构模式思路进行,“引”“议” “联”“结”要严格执行。也就是说文章要有架构,思维要有一定的延展,一般论说文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个逻辑三段论展开,说表现、说方法、说反思、说联系,步步紧扣材料,回扣任务! 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当前我国的核心素养研究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加强综合性的研究,现在的核心素养研究更多的是国外成果的移植,我们本土有很好的东西,下一步核心素养研究需加强专业化、综合化、本土化。”面对未来的挑战,今天的孩子要培养哪些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传统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语言能力、数学素养、学会学习、问题解决能力。现代的基本素养指标包括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国际视野、信息素养、创新与创造力、社会参与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我认为要做一名好教师,不仅应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的规律,具有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而且必须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应当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终身学习将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趋势。而作为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教师,更应要求以终身教育为目标,将终身学习贯穿于一生。我想,今后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着想受应试教育作崇,某些学校部分教师仍然把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于是,很多人陷入围绕“分数”而教的怪圈,忽视了人的本性发展。通过学习,我更加坚信了自己强调学生全面发展,学有所长的做法是对的。 二、对学生信任和宽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在以后的教学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宽容,相信学生的能力并想方设法锻炼提高学生的能力。 三、学生才是学习和发展的真正主人原来我们搞的“填鸭式”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学生被动“换听”,课堂气氛沉闷,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收到的效果可想而知。通过学习,我着重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改革课堂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心理、年

基础写作教程复习整理

基础写作复习资料 第一节:写作的定义: 文章的分类:文学类、杂交类、实用类、 写作的含义:写作是作者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自己对于客观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的一种心智活动 首先,对写作的性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其次,应该确立作者的主体地位。 最后,还必须看到写作是以书面语为中介符号表情达意的。 第二节,写作的系统: 一、写作的主体; 写作是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世界和表现世界两个阶段。 写作主体十分丰富,包括作者的思想、品质、修养、等基本的人格精神。也包括写作个体的心理特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先天与后天素质、同时还包括写作主体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的主观意识和实际能力。 二、写作客体; 写作客体即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的题材,回答写什么的问题。 “只有人化了的自然,才能与人发生审美的关系,人的本质力量才能在它上面显现出来,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应从主体对象来说,美不美在于人的本质力量;但从客体方面来说,美不美在于对象是不是人化,是不是与人发生了关系。”作为写作对象的客体,生活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 (一)、生活的客观形态,(人事物景) (二)、生活的主观形态,(这是对象化了的作者自身,它是以人的心灵世界为主要的在写作对象,写人的思想和感情。) (三)、生活的文化形态,(精神产品) 三、写作载体;(超越了文章的范畴,但仍以文章为主要的存在方式。) 四、写作的受体;(为谁写) 五、写作系统的组合(写作主体、写作客体、写作载体、写作受体) 第三节:写作的特性; 社会性:(写作对象、写作目的、写作效益的社会性) 个体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心智劳动,文章是作者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

综合性: 实践性:(写作学作为一门社会学科,本身就具有实践性) 第四节:写作的功能: 一、传播功能:(与写作目的相联系的直接功能) 二、记载功能:(实际上超越时间的传播功能) 三、实用功能:(在传播、记载的功能里,都包含着写作的实用性目的和管理性功能,“解决好实际问题”是实用写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四、宣泄功能:(宣泄感情) 五、审美功能:(写作活动其实是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审美过程。) 第五节:学习写作的要求和方法: 一、学习写作的要求: 1、要有明确目的性 2、要培养学习写作的兴趣 3、要有刻苦训练思想准备 4、要掌握现代写作技术 二、学习写作的方法 1、外功修炼与内功修炼相结合 2、阅读与写作相结合 3、系统学习与系统训练相结合 第二章:写作的主体: 第一节:作者的智力: 一、观察力;观察力是从事研究和写作活动最基本的智力。 1、外部分析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 2、内部分析器:(内脏器官的感觉,) 3、立体分析器:(第六感觉:肌肉感觉、键觉、骨节感觉、平衡感觉等) 怎样观察? 1、定向观察与随机观察 2、宏观观察(整体感知)与微观观察(细部进行)

基础写作教程 重点

写作: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性的精神创造活动。就其过程而言,写作是以书面语言(文字符号)为主要媒介传递信息,表达思想、情感和认识,创造文字作品的精神劳动。 广义写作:就是关于一般文章的基础写作。 狭义写作:通常指作家的写作,即文学创作。 写作的完整过程:就写作活动自身来看,一个完整的写作过程通常包括采集、构思、表达、修改等环节,这些环节在写作过程中通常是循环往复、互相促进的。从社会生活的大视野来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前写作、(显)写作、后写作。 写作活动的特点: 人文性:1写作不是一项纯技术的活动,它本质上是人的精神文化行为。 2无论何种类型的写作,都是人文性的创作。 3写作的目的既是“为己”,也是“为人”。 综合性:1就写作学科来看,它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的学科,属于综合性的学问,其学科内容中经常要涉及相邻学科的有关知识和理论。 2就写作活动的过程来看,精神劳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合力”推动,写作过程总是体现着主体、客体、载体、受体的综合作用。 3就个人的写作能力来看,其强弱是知识、理论、生活经验、智慧、趣味、感受、思维能力、语言习惯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发挥作用。 4写作成功是写作主体的生活经验、心理感受、思维加工、语言运用等多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写作能力属于综合性的文化能力。 个体性:1从写作的行为方式看,是一项个体化的劳动,他的劳动过程主要是以个体活动的方式进行的。 2从写作的成功来看,也具有鲜明的个体特征。 创造性:1体现在各种文体的写作之中,分布在写作的不同环节之中。 2体现在劳动产品上,也体现在对写作主体的塑造上。 3体现为不同层次。 实践性:1写作必须通过实践才能产生劳动产品。 2写作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有效地锻炼提高。 3写作学的知识、理论需要在写作实践中体认和内化。 写作活动的组成:主体(写作者)、客体(写作对象)、受体(诉诸对象)、载体(写作活动的物化形式)四部分,缺一不可。 引发主题写作行为的起因:缘情而作、因事而作、受命而作。 网络时代对写作主体的要求: 1思想理论要求:思想水平、理论水平 2知识结构要求:专业知识、综合基础知识 3思维能力要求:想象能力、联想能力、判断能力等 4表达能力要求:掌握本民族语言的使用规范;掌握一定的职业用语、行业术语、专业表达习惯等;善于向生活学习语言,向民间学习语言;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准确、简练、生动、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

中学生六大核心素养与高考作文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事关今后的课标修订、课程建设、 学生评价等众多事项,因此也被誉为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标的“源头”、中高考评价的“风向标”。而这其中的六大素养甚至可以看作是2017年高考作文必考的六大“母题”。 一、人文底蕴 什么是人文底蕴?一般来说,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包括人文景观、人文科学、人文精神三个方面。而底蕴则包含着三层含义:文明的积累、蕴涵的才识、深刻的含义。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人文底蕴”,主要是学生在学习、理解、运用人文领域知识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基本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取向。具体包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等基本要点。 1.人文积淀 重点: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

“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指向很明确,有意识地去做就可以了。“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中的“认识”是指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实践”是指用实际行动改造世界和社会。这两点需要我们拿出自己的智慧,并做到长期坚持训练自己。 2.人文情怀 重点:具有以人为本的意识,尊重、维护人的尊严和价值;能关切人的生存、发展和幸福等。 情怀是指充满着某种感情的心境,而感情是指对人或对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我们培养起了对人文领域的一切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拥有人文情怀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3.审美情趣 重点:具有艺术知识、技能与方法的积累;能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具有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美的意识和基本能力;具有健康的审美价值取向;具有艺术表达和创意表现的兴趣和意识,能在生活中拓展和升华美等。 审美是体味品评人、事物或艺术品的美;情趣,则是指人的性情和志趣、情调和趣味。当我们知道这里的艺术领域主要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后,有意识地坚持用发现、感知、欣赏、评价等方法去体味品评,即可培养起健康的审美情趣。 真题解析 1.201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试题

基础写作重点

1.应用文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实用性。2.应用文体与审美文体的区别。 3.查检科技文章主要有三大检索工具: 5.新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 6.公文的四个特点: 7.公文的分类 8.公文的格式 9.通知 10.通知的五大类型: 11.通报的三大类型: 12.通报的概念和特点: 13.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14.报告的分类 15.函 16.函的特点 17.函的分类 18.商洽函 19.例 20.计划 21.计划的分类 22.计划还有哪些别称并作解释。 23.计划的特点: 24.计划的内容与格式 25.计划的主体包括(简答题) 26.总结按性质分为综合性总结和专题性总结。 27.总结的结构与内容 28.调查报告的特点: 29.新闻价值的五个因素: 30.新闻文体的特点: 31.消息的分类 32.新闻六大要素: 33.消息的结构 34.标题 35.消息头主要有哪两大类? 36.导语、报章体、倒金字塔: 37.背景 40.经济合同的当事人是法人或个体经营者。 41.经济合同的主要内容: 42.商业广告的三个特点 43.商业广告的标题 44.广告语(广告口号), 45.学术论文的特点: 46.学术论文如何选题? 47.如何拟提纲?

48.学术论文的基本格式: 49.学生论文 50.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 51.通知和通报的异同。 绪论 1.应用文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它的实用性。 第一,内容真实;第二,对象明确;第三,格式固定;第四,讲求时效;第五,语言简明。 2.应用文体与审美文体的区别。 ①应用文是一种处理社会生活、组织社会生产的重要工具,审美文体对于现实生活没有 直接的实用效力,但却有着独特的征服读者,感染读者的社会价值;②应用文通常都以国家机关或者企事业单位的名义行文,反映的是集体的意志、态度或者立场,审美性文体不管是个人独著还是几人合著,著作权均属于个人,表达的是作者个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感受;③应用文体是为了处理现实问题而写作的,针对性、时效性较强,读者对象是固定的,审美性文体追求的是“万事之真理而非一时之真理”,因而在时效上具有无限性,读者对象未知,难以确定;④就文章体式、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而言,应用文具有惯用的格式,叙述事由,分析问题,阐明观点,严格依法办事,因而行文语言平时简明,实事求是,审美性文体的写作虽然有规律可循,但无定法可依,文体形式灵活多样,叙事、描写、议论,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允许虚构,语言力求生动形象。 3.查检科技文章主要有三大检索工具: 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学技术会议录索引) 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也有三大检索系统: CSSC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A&HCT(艺术与人文科学引文索引) ISSHP(社会科学与人文会议录索引) 行政公文(公文、通知、通报、请示、报告、函) 4.为使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处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国务院办公厅2000年8月24日制定了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并于2001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指出:“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下同),使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行政公文具有发布政令、指导工作、沟通信息等重要功能。 5.新颁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共有13种:命令(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6.公文的四个特点: ①法定的作者 ②法定的效力 ③规范的体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标准化的格式、一定的行文规则、约定俗成的语 言 ④特定的程序 7.公文的分类 按行文关系划分,党政机关的行文分为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 ①上行文:下级机关向所属上级机关呈送的公文,又属于呈请性公文的有报告和请示。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指向过程,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而非结果导向;同时,核心素养兼具稳定性与开放性、发展性,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优化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那么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就格为重要了。 一、保护、尊重是核心素养发展的基础 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受教育者有能力过更健康的生活。生活是动态的、变化的,教育也不是固定僵化的,不要把过于宏大、笼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生硬地灌输给儿童,而是引导用积极的生活经验与态度认同正面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儿童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想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是很糟糕的事情。太看重输赢、成功、成才,很可能适得其反,因为小学儿童的生命小苗刚刚破土,生命之树开始生长,生命之花远未绽放。我以为,这个阶段培养儿童,在一定意义上,保护、尊重比开发更加重要,过度开发有可能酿成日后的悲剧。教育要让儿童认识到学习活动是自己有意义的劳动,是体现自己生命价值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儿童需要在这种劳动过程和积极快乐地参与中发展自己的素养。清华附小确立了“为学生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育人使命,体现他们对小学教育的价值追求:一是聪慧,即聪明和智慧,育人目标不仅是知识传授、能力发展,而且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和智慧发展;二是高尚,是对学生人格道德素养的培养目标,体现了他们希望培养的学生有高尚的人格和道德素养;三是奠基,是对小学阶段性目标的界定,体现了注重培养的阶段性和适应性;四是人生,是对学生生命全过程的关注,关注了学生的持续发展。清华附小以聪慧与高尚为儿童奠定生命底色,并具象为“身心健康、成志于学、天下情怀、审美雅趣、学会改变”五大核心素养,有利于儿童形成完整的人格。这样的理念落实在课堂上,呈现出与众不同的样态。我曾经听过窦桂梅校长两次课,第一次是她带领学生阅读绘本《我爸爸》,在书中认识了那个虽有缺点,却也不乏可爱,最重要的是永远爱我的父亲的形象。当课堂的最后,在温暖的音乐声中,学生模仿着书中的句式说出“我爸爸像长颈鹿一样高,像大猩猩一样强壮”“我爸爸的肚子像西瓜一样圆”“我爸爸像雨水一样温柔”“我爸爸笑的时候像蛋糕一样甜”……一份感动涌上心头,让我不禁湿润了眼眶。此后我又听过她执教《大脚丫跳芭蕾》,让我们惊讶的是道德教育专家希望学生建立的价值观,从四五年级的孩子嘴里竟然十分自然地、理直气壮、生动地表达出来。应该怎样对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按理不到特定的年龄,儿童并不能理解抽象的概念,但是核心价

写作主体的基本素养

一、什么叫写作主体? 所谓写作主体,就是进入写作思维和写作行为中的人。在写作活动中,主体始 终起着主导作用。他的写作素养、写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写作活动的进行和作品的质量,可以说,写作正是写作主体素养和能力的体现。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是加强写作主体的素养。 二、什么叫写作素养? 素养通常指一个人通过综合的精神状态和行为方式所表现出的素养。写作素养就是作者围绕文章的选材、运思、表达等活动中表现出的素养,它是写作主体思想意识、文化水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积累的综合反映。写作主体的素质主要包括生活素养、学识修养、人格品位和审美理想四个方面。 (一)写作主体的生活素养 生活素养是一个整体概念,包括生活材料的获得、生活经验的积累、生活的经历和体验、生活的见解和能力等多层含义。 生活素养与写作活动有何关系呢? 1、生活是写作的源泉 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 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 纵观人类一切写作活动,从本源上意义上看,无不来源于社会生活,人的精神、 观念、情感等主体意识,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在人脑中的反映。比如: 应用文书直接涉及到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和问题。 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是生活中道理。 新闻文体所报道的是生活现实中新近发生的事件。 文学作品则是生活艺术化反映。 厚实的生活积累(经历、经验、体验等),为文学作品提供了所要表现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多样的自然景观。作者要塑造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要抒写自己对人生的感受,要记述充满矛盾的情节等,也都要以自己的生活储备为基础。 许多成功的作品,它们所表现的都是作家自己所熟悉的生活,有的还隐含着自己 的经历。 很多优秀的作品,无不打上其个人生活的痕迹 比如,十年动乱后,在文学史上出现了一种文学现象,象“伤痕文学”、“寻根文学”、“反思文学”等,实际上是一批有着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生活际遇的折射和对这一段生活的深刻反思。 因此,我们说写作是需要生活储备的。如果脱离了生活或者在某些方面生活储备不足,会是怎么样呢? ①五十年代《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诗作。其中一句是:“熊熊的高炉迸射出钢花”。过了三天,《人民日报》刊出一封技术员的来信,指出:高炉并不炼钢,炼的是铁;炼钢的是平炉或转炉。 ②郭雪波的小说《沙狐》开篇渲染科尔沁的荒凉,说“一千三百万平方公里的瀚海”,

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基础写作》作业参考答案之一 一1、作为写作的一般属性,写作活动的主体性特征表现在主体精神活动的个体性、实践性、创造性等若干层面。请结合教材的相关论述和自身的写作实践,谈谈你对写作实践性特征的理解和认识。(见教材) 答:这道题要这样来理解,写作的一般属性有个性性、实践性、创造性三个特点,教材上关于每一点下面都有三个小点的阐述,如果死记,很容易搞混,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写作体会来谈,不一定九个小点都谈到,抓住大的方向就可以了。 关于第一个特点:个体性,任何一种写作活动都是写作者自己的一项精神活动,无论你写什么,选用哪些材料,运用何种体裁,最终成文后所体现出什么样的精神气质,等等,都带着写作者强烈的个人色彩,比如一个中学生,年少,热情,不成熟,阅历轻浅,与一个科学院院士一起去考查黄河或长江源头,然后写出来的文章定会风格迥异。同样,两个一样年纪的少年一起去考查,写出来的文章也不会一样,这跟他们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审美与价值取向,等等元素不一样是紧紧相联的。这就是所谓的“文如其人”,即“个体性”。 关于第二个特点:实践性,“写作”,顾名思义,那就是要去“动”笔(电脑)。你得思考写什么,你得去选择适合的材料,你考虑用何种文体最适合于你,然后你得下笔(敲电脑),然后,你还要继续查阅资料进行修改,等等,所以,整个过程就是一个实践(行动)过程。这就是写作的实践性特点。 关于第三个特点:创造性,不要被“创造性”这个词所吓住,以为这是作家干的活,科学家干的活,这是不对的。普通人的写作同样是有创造性的,因为每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那么每个人的思想、观点、行文特点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也体现了上面所讲的第一个特点“个体性”,所以每一个人写出来的文章都是“唯一”的一篇,举世无双的。而这“唯一”就是创造性的体现。当然,创造性也有不同的层次,这就是教材中讲到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的三个境界。好文章对世界对人类精神活动的贡献是功德无量的,这也是我们要努力追求创造性的最高境界的原因所在。当然,不好的文章(或作品)对世界的破坏甚至毒害也是不应该忽视的。 2、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以书面的形式将写作主体的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结合自身的写作、阅读实践,谈谈你对写作交流性特征的认识。(见教材P11—12) 答:写作的交流性特征是写作的特殊属性。要这样来理解,我们写作的目的,是要将自己的某种感受或认识表达出来,并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我们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写作这项活动从本质意义上讲是包括了两个方面的活动:作者的写和读者的读,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互动性”。没有哪个人会真正让自己的文章或作品永远锁在抽屉里的。 交流性这个特点尤其体在现在极为流行的一种新的写作文体里:博客。互动性在博客中体现得非常明显,博客一般都设置了评论和留言功能,跟读者的交流程度和频度都是空前的。大家可以去看看韩寒的博客,每篇文章都是几十万的点击量,数千条留言与评论,盛况空前。目前,他的博客点击量是排在世界第一位,足足3亿。这就是写作的交流性。 3、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见教材P26、27、38) “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 材料包括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或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传达出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

作文写作指导:时评文核心素养写作思维训练(附:典范示例)

作文写作指导:时评文核心素养写作思维训练(附:典范示例)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贴近时代,聚焦时事,注重考查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和理解力。时评文作为一种评论性文体,主要针对时政热点作客观、理性的评议,与当下高考作文命题方向十分接近。同时,时评文又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的“注重时代性”原则相吻合,故对高考备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当前核心素养背景下,时评文写作训练不能一味局限于以前固有的训练模式,要与时俱进,有所突破,敢于创新,这样才能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好文章。因此,师生要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写作思维的培养在时评文写作训练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能够做到在考前备考中落到实处。 本文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中选取“理性思维”“批判质疑”“问题解决”“勇于探究”四个要点,例析时评文写作如何渗透核心素养写作思维。 1.理性思维 法国大教育家卢梭说过:“只有理性才能教导我们认识善恶。”所谓理性思维,是建立在证据基础之上作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理性思维要求尊重事实和证据,这恰恰是时评文写作的首要必备思维。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时评文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而理性的写作思维一定要建立在以事实为依据的基础之上。这就要求学生保持对时事政治的敏感性,广泛搜集社会热点事件,并能够对这些社会热点素材进行逻辑归纳,理性推理,然后在此基础上提炼观点,分析说理,组织论证,这样写出的时评文才能有理有据,有说服力。 【典范示例】 贵州小伙吴斌一路五次飞行、三过海关,跨国运送,将购买的20 000只口罩、200个

护目镜火速寄往武汉;1992年出生的湖南基层工作者宋英杰连续10天9夜奋斗在防控一线,过度劳累因公殉职;一大批返乡大学生第一时间响应号召,加入到当地村、社区的战“疫”志愿者队伍。从冲锋在前的医护工作者到紧张攻关的科研人员,从闻令而动的人民子弟兵到群防群治的基层一线……面对抗击疫情这张时代考卷,新时代的青年于奋斗中勇担责任,交出了高分答卷。我们坚信,有无数青年的奉献、激情和热血,有八方汇聚的强大力量,我们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节选自李佳婧《抗疫勇担责任,青春不负韶华》 选文先列举吴斌、宋英杰的典例,再叙写返乡大学生、医护工作者、科研人员和人民子弟兵等的概例,进行分析论证,得出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结论。事实充分,论证有力。 2.批判质疑 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说,质疑是迈向真理的第一步。批判质疑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在时评文写作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批判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要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面对纷繁芜杂的网络时代,能够独立思考,明辨是非。尤其是面对偏离主流、背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或者观点,教师要引领学生敢于质疑,大胆进行批判,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为正能量发声,这样写出的时评文才具有真正的价值,鲜明的时代色彩。 【典范示例】 近年来,一些作品无意于调查采风,而是凭空想象,情节脱离现实,人物没有血肉,故事单调老套。没钱却住豪宅的职场新人,遇到问题总能一路开挂的人生赢家,没有烟火气像样品房的场景布局,自然难以引起观众的共鸣。2019年的热播剧《都挺好》和《小欢喜》,都因真实度高,反映社会问题而受到观众的喜爱。这也一再证明,影视作品唯有增强“脚力”,扎根人民,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才能引发关注引起共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篇一 提出了核心素养以后,关键是教师如何在课堂实践中落实核心 素养的培养。 围绕学科领域的核心内容,设计恰当的情境,提出反映学科本质和学科思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有效参与,引发学生的深度探究与思考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 核心素养的落实,显然不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变更,它更是以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为保障的。 建立学科核心内容(概念) 学科核心内容(概念)是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载体。高中生物的 核心内容往往体现为学科的核心概念。 学科“核心内容”一般是指学科中的主要内容、关键内容。核心内容往往是一组内容或一类内容组成的知识群。每一组核心内容都蕴含一个基本的、反映其学科本质的特征。而这些本质特征往往反映学科的基本思想,是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 从学科的角度看,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从教学的角度看,有利于把握课程内容的线索和层次,抓住教学

中的关键;有效控制教学内容容量,合理安排“脚手架”知识;有利 于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而不是掌握更多的事实内容。 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广泛和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对学习 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的有效参与是基于问题情境展开的。问题情境依托核心内容而确定,探究问题围绕核心内容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提出。在学生的有效参与中解决核心内容中的关键问题,加深了学生对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有效参与是为解决关键问题的而设计的,是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与 新的知识产生冲突时发生的,是针对有意义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展开的。 在教学中,要大力倡导和精心设计学科活动。学生的学科能力和 学科素养是在相应的学科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 学科活动的目的是让学习者的亲身经历与学科知识建立联系。要精心设计活动,充分体现活动的教育性,在核心素养的目标下,结合学科 内容和特点设计活动。 开展深度研究 要真正在课堂中落实核心素养,就需要深刻理解人是如何学习的,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 纵观人类社会,无论是思想发展史、社会进步史,还是科学发现史、技术革新史,无一不是在不断发现新问题中解决问题,又在解决问题 中发现新的问题;而对于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来讲,都是在不断的

基础写作——人物介绍

人物介绍 人物简介: 注意掌握并背诵一些有用的表达和句型,并能够灵活运用. A. 【介绍出生:】 1.出生于某地某时间: be born in swh in/on sometime 2.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富裕之家. Quan Xuesen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3. 钱学森于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浙江杭州一个富裕之家, 他是我国航天事 业的先驱. Quan Xuesen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u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and he was the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并列 句) Quan Xuesen , the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u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同 位语) Quan Xuesen, who was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u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was the pioneer of a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定语从句) Quan Xuesen , born in a wealthy family in Huangzhou, Zhejiang on December 11, 1911, was the pioneer of a pioneer of China’s Astronomy industry. (非谓语作定语) B. 【介绍年龄身高:】 1. 17岁的女孩: a 17-year-old girl, a girl of seventeen, 2. 在17岁时: at the age of 17, aged 17 3. 白云, 年龄27岁, 在24岁时毕业于哈佛大学. BaiYun, who is at the age of 27, graduated from Ha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24. (定语从句) BaiYun, aged 27, graduated from Ha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24. (非谓语 作定语) BaiYun, a woman of 27, graduated from Havard University at the age of 24. (同位语) 4.1.80 metres tall / in height, …with a weight / height of … 他1米8的个头,体重70公斤。他很受同伴的欢迎,因为他很乐观、外向、自 信,乐于助人。 He is very popular with his fellow students, as he is optimistic, out-going, confident and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with a height of 1.80 meters and a weight of 70 kilos. C. 【介绍人物性格爱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