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自考050105汉语言文学...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自考050105汉语言文学...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自考050105汉语言文学...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自考050105汉语言文学...

附件3:

电大专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自考05010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衔接考试计划简表

附件1:

电大专科《会计》专业与自考020204《会计学》专业(独立本科段)衔接考试计划简表

附件2:

电大专科《工商管理》专业与自考020202《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衔接考试计划简表

自考汉语言文学学习顺序

. '.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顺序建议 刚开始学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其实并不太清楚到底都要学什么东西,只是一门一门的考,直到现在才理出一点头绪,专本加起来一共是24门,抛去公共课,各门课程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关于各门之间的关系,我系统的归纳了一下,希望对那些刚开始学习的,像我曾经那样迷茫的新同学有一些帮助,也希望能对大家选择考试的顺序有所帮助。当然,如有不足这处,也请更专业的高手指证。专科(13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写作、文学概论。 本科(11门):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外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美学、训诂学、汉字学概论。 所谓汉语言文学,其实主要学的就是两方面,语言与文学,下面我将近一步说明。 专本一共24门,我们先抛去公共课的7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英语。 我们来说说文学,《文学概论》里面说“研究文学的科学叫做文艺学”,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我们来看看它们又分别跟哪三个课程相对。 1、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共4门) 2、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写作。(2门) 3、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美学。(6门) 然后是语言学这方面,建议大家先学语言学概论,本人现在还没有学,但是它应该和专课的文学概论一样是比较系统化的课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语言学包括的东西比较多,它既有古今之分,而且涉及的面儿很广,应该是比较枯燥的学课。下面是我对语言学的认知,要提到一点,就语言学来说,古代方面的要占的比重大一点,更应该多重视些。 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三方面的问题:文字、词汇、语音。现在还要涉及到语法、修辞等内容。 1、比较系统的阐述语言学的理论:语言学概论。(一门) 2、全面的、系统的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二门) 3、深入研究的课程:文字学概论、训诂学(词义)。(二门) 这样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共是17门,整个汉语言文学的雏形也出来了,我想,应该还是对大家有帮助的吧,至少能使大家制定一个有序的学习计划。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各个课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有计划的学习,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要急于拿专科的证书,应该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汉语言文学自考(免费下载)

汉语言文学自考本科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6分) 1.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A.口语和书面语是各自独立的两个系统,彼此间没有任何关系 B.书面语是对口语的忠实记录,是口语的复制品 C.与书面语相比,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会影响理解和交际是口语的一大特点 D.与口语相比,省略某些语言成分而不会影响理解和交际是书面语的一大特点 2.普通语言学指的是()。 A.语言学研究中的初级阶段 B.语言学研究的低级对象 C.对人类语言基本规律进行一般性研究的科学 D.对某一种语言进行普通性研究的学问 3.对人类语言而言,声音的物理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是声道中最重要的。 A.口腔 B.鼻腔 C.咽腔 D.喉头 5.下列关于语音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B.语音与一般声音有本质的区别

C.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 D.语音本质上是一种生理现象 6.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低元音的一组是()。 A.[e][y] B.[a][α] C.[u][A] D.[u][o] 7.关于单纯词和合成词的分类依据,正确的表述是()。 A.一个词由几个音节构成 B.一个词是由一个还是由几个语素构成 C.一个词的音形关系 D.一个词的地位和作用 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线的词属于同音词的是()。 A.花开了——他花掉了五百元钱 B.铁很重——关系非常铁 C.学习科学——科学得不得了 D.有志气——终于志气了一回 9.下列四组单位中,属于“语”的一个是()。 A.南京 B.南方 C.南大 D.南极 1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法规则的性质和特点的一项是()。 A.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B.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C.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D.具有绝对的稳定性 11.“他太阿Q了”这句话()。 A.说明了为了修辞的需要,有时可以超出语法规则的限制 B.违反了语法上词语搭配规则,是错误的表达 C.误把名词当做动词用了,需要改正 D.破坏了语法和修辞之间的关系 12.在五级语法单位中,用来造句的单位是()。 A.词、词组 B.语素、词 C.词组、语素 D.语素、语素组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

绝密★考试结束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 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 B.士封羊,无血 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 D.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 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D.“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 A.微言大义 B.辩丽恣肆 C.质朴平实 D.详赡生动 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 A.气势磅礴 B.铺张扬厉 C.奇幻诡谲 D.冷峻峭拔 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 A.离骚者,犹离忧也 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 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 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 A.刘向 B.刘歆 C.桓宽 D.桓谭 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 A.笔法谨严 B.气盛情切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404-全国-古代汉语 总分:100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许慎为“指事”下的定义是()(1分) A: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C:.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D:以事爲名,取譬相成 2、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词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是()(1分) A:朝曦入牖來,鳥喚昏不醒。 B:吳起果去魏入楚。 C: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終歲不製衣則寒。 D: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 3、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是()(1分) A: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B: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C:十年春,齊師伐我。 D:防民之口,甚於防川。 4、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古今意义的变化属于色彩褒贬差异的是()(1分) A:子爲父死亡所恨。 B: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爲池。 C: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D:夫雖無國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5、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是()(1分) A: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切:加工玉器) B: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督:责问) C: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乘:骑马) D: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爲己。(惡:不足) 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部分为联绵词的是()(1分) A: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B:今也制民之產,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C: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羲。 D:婉貞揮刀奮斫,所當無不披靡,敵乃紛退。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属于名词作状语的是()(1分) A: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B:南冥者,天池也。 C: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自考汉语言文学学习顺序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顺序建议 刚开始学汉语言文学的时候,其实并不太清楚到底都要学什么东西,只是一门一门的考,直到现在才理岀一点头绪,专本加起来一共是24门,抛去公共课,各门课程之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的,关于各门之间的关系,我系统的归纳了一下,希望对那些刚开始学习的,像我曾经那样迷茫的新同学有一些帮助,也希望能对大家选择考试的顺序有所帮助。当然,如有不足这处,也请更专业的高手指证。专科(13门):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写作、文学概论。 本科(11门):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外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语言学概论、美学、训诂学、汉字学概论。 所谓汉语言文学,其实主要学的就是两方面,语言与文学,下面我将近一步说明。 专本一共24门,我们先抛去公共课的7门,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法律基础 与思想道德修养、计算机应用基础、毛泽东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英语。 我们来说说文学,《文学概论》里面说“研究文学的科学叫做文艺学”,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即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我们来看看它们又分别跟哪三个课程相对。 1、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外国文学史。 (共4门) 2、文学理论——文学概论、写作。(2门) 3、文学批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中国现代文学作品 选、中国当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美学。(6门) 然后是语言学这方面,建议大家先学语言学概论,本人现在还没有学,但是它应该和专课的文学概论一样是比较系统化的课程,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有一个明确的方向。语言学包括的东西比较多,它既有古今之分,而且涉及的面儿很广,应该是比较枯燥的学课。下面是我对语言学的认知,要提到一点,就语言学来说,古代方面的要占的比重大一点,更应该多重视些。 语言学主要研究的是三方面的问题:文字、词汇、语音。现在还要涉及到语法、修辞等内容。 1、比较系统的阐述语言学的理论:语言学概论。(一门) 2、全面的、系统的课程: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二门) 3、深入研究的课程:文字学概论、训诂学(词义)。(二门) 这样大家可以算一下,一共是17门,整个汉语言文学的雏形也岀来了,我想,应该还是对大家有帮助的吧,至少能使大家制定一个有序的学习计划。 最后,还要说明一点的是各个课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如果有计划的学习,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要急于拿专科的证书,应该也不会受太大的影响。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

自考专科汉语言文学的试题(含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 课程代码:00538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 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2页共15页

1.《吕氏春秋》中关于原始初民歌唱的记载是(D)A.贲如,皤如,白马,翰如B.士封羊,无血C.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D.三人 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2.《汉书·食货志》关于采诗说的记述是(A)A.“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 B.“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C.“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成)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 D.“诗者,志之所之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3.《春秋》的编纂体例是(D) A.国别体 B.纪传体 C.编年体 D.纪事本末体 4.《左传》记事的特点是(A) A.微言大义 B.辩丽恣肆 C.质朴平实 D.详赡生动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3页共15页

5.《韩非子》说理文的特点是(D) A.气势磅礴 B.铺张扬厉 C.奇幻诡谲 D.冷峻峭拔 6.《楚辞·九歌》的体式是(C) A.论体 B.赋体 C.骚体 D.七体 7.东汉王逸对《离骚》题义的解释是(D) A.离骚者,犹离忧也B.离骚者,楚古乐曲名也C.离,犹遭也;骚,忧也 D.离,别也;骚,愁也 8.《新序》一书的作者是(A) A.刘向 B.刘歆 C.桓宽 D.桓谭 9.《吴越春秋》在写作上的特点是(D?) A.笔法谨严 B.气盛情切 C.各篇相对独立 D.前后连贯成篇10.“梁孝王忘忧馆时豪七赋”共同的创作倾向是(B) A.切实诚挚,抒情言志 B.阿谀颂德,游戏文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试题第4页共15页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古代汉语

1804-全国-古代汉语 总分:99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 1、下列句中,加了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 A:厲王虐,國人謗王 B: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 C:匪來貿絲,來即我謀 D: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 2、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1分) A:共供 B:村邨 C:管館 D:咳孩 3、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省略的一句是()(1分) A: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B: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C:晏子為齊相。 D: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 4、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1分) A:伯夷死名于首陽之下。 B:方術不用,為人所疑。 C:冉有季路見於孔子。 D: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 5、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1分) A: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B: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C: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 D: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6、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1分) 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B:天高地迴,覺宇宙之無窮。 C: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D:謹庠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 7、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1分) A: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理:治玉) B: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綏:領導) C: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加:增加)

D:業精於勤而荒于嬉。(嬉:荒淫) 8、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1分) A: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B: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 C: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D: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9、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1分) A: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B: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 C:善張網者引其綱。 D: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10、下列句中的“亡”與“亡不越竟,反不討賊”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1分) A:此亡秦之續耳,竊為大王不取也。 B: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者。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誅塗。 D:離桓之罪,以亡於楚。 11、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1分) A:大漠災禍 B:眉亦明歡 C:其刃息逐 D:向日哀倭 12、古书旧注中除了释词,还有串讲文意,指明一章主题意旨的注释类型是()(1分) A:傅注 B:集解 C:義疏 D:章句 13、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1分) A: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B:吾日三省吾身 C: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D:甚矣,汝之不惠 14、《诗经·鄘风·柏舟》“母也天只,不谅人只”毛傅“天谓文也”说明诗句采用的古书特殊表达方式是()(1分) A:誇張 B:互文 C:變文 D:連類而及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1101-全国-教育学(一) 总分:98.0 一、单选题(共14题,共28分) 1、1623年,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一文的科学分类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了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科学家是()(2分) A:洛克 B:培根 C:斯宾塞 D:卢梭 2、一直延续至今的中小学的六三三学制是历史上哪个学制系统规定的()(2分)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 3、真正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学者是()(2分) A:赫尔巴特 B:夸美纽斯 C:杜威 D:亚里士多德 4、暗示教学方法是()首先创立的。(2分) A:卢扎诺夫 B:沙塔洛夫 C:布鲁纳 D:巴普洛夫 5、“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自己的目的”这是哪一位教育家的言论()(2分) A:夸美纽斯 B:裴斯泰洛齐 C:卢梭 D:杜威 6、根本目的是分班、分组的测验是()(2分) A:安置性测验 B: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7、我国当前是由()来负责教师的培训、教师资格认证等事务(2分) A:教师专业自治团体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师所在的学校 D:社会与教育相关的公共事业机构 8、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2分) A: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 B:集体形成的初步建立阶段 C:集体发展趋于成熟和和谐的阶段 D:以上都不是 9、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2分)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C:发挥德育的教育功能 D: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10、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提出了四类教学模式,其中个人类的教学模式不包括()(2分) A: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B:认知发展模式 C:群辩法模式 D:意识训练模式 11、认为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观点来自()(2分) A: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12、考察是否达到了预先规定的标准,类似于各种执照考试,如驾驶执照考试。这种测验只关注考生是否达到了应该达到的水平,而不去管别的考生怎么样,这种测验是()(2分) A:常模参照性测验 B:标准参照性测验 C:成就测验 D:学能测验 13、十几岁的孩子就其身体发育来看,已经接近成人的水平了,而其心理的成熟程度,却要比成人低得多,这体现了儿童个体发展的()特点(2分)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顺序性 D:分化与补充的协调性 14、从十九世纪初叶起,英、法、瑞士等国都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工厂法规,其中重要的条款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及学习事项

自考汉语言文学科目及学习事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自学过程中,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 一、认真阅读考试大纲,明确考试的范围和考试目标。考试大纲是考试的依据,一般情况下,考试内容不超过大纲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大纲上的标目有时就是一个现成的题目,有时却需要重新组合,或放大,或缩小。所以又不能拘泥于大纲。 二、认真钻研教材。在大纲的指导下,结合课后的思考题,认真阅读教材,尽最大可能读懂教材,切实理解教材。教材中有不少文献学方面的知识,也征引了许多作品,大家务必要结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或其他参考书,读懂原文。只有读懂原文,才能举一反三。 三、注意处理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关系。这两门课程联系非常密切,有时根本就不可分。像屈原的《离骚》、左思的《咏史》等等既是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也是作品选中的经典篇目。所以,不可能离开作品选来空谈文学史。但另一方面,作品选是专科已经学过的课程,与文学史的侧重点还有有区别的。文学史更注重在历史的长河里看某一作家或某一作品的价值和意义,也就更重视综合归纳,特别是一些文学现象的纵向联系,应予以重视。 四、了解题型,掌握解题技巧。教材后面附有题型,通过题型可以了解到不同题型的侧重点。选择题,一般考的是客观性的知识,覆盖面广,且偏向琐细,在备选项中总有一些干扰项,这就要求阅读教材时要细心,将相关知识点记清楚。解词,一般偏重于一些文学术语,如流派、诗体、作品名称等。简答题,一般考些中等偏小一点的知识点,也可以是某一点大知识点中的一小项。论述题,通常考的都是一些重要现象、重要作家,不仅需要综合,还需要结合作品等相关背景加以必要的补充。如果仅答几个要点,那么肯定会失分。最好考前能够做几套题目,以便有针对性地复习迎考。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 (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内容包括宋代文学、辽金元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和近代文学共五编。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学自宋代至近代的发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为进一步学习各种其他的选修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考试全国统一命题所指定的教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二)》,由罗宗强、陈洪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二)学习本课程,首先应认真了解考核的内容范围和目的,了解哪些内容应识记,哪些内容应领会、理解,哪些内容是必须达到简单、综合运用的。在此基础上再认真阅读教材。教材一般须读两遍以上,再结合做有关练习题,巩固、加强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以达到通过考核的水平。 (三)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应注意,文学史的学习与作品选有所不同。文学史除阅读、了解一般的文学作品基础外,还应特别注意文学史上文学集团、文学流派、文学体裁、题材等种种文学现象;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演变线索等。比如明代的诗歌发展状况自明初较有成就后即出现台阁体诗人,创作陷入低潮,转而经

汉语言文学专科自考真题-教育学(一)

0604-全国-教育学(一) 总分:111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明确提出“美德是否可教”问题的教育家是()(2分) A:苏格拉底 B:昆体良 C:孔子 D:孟子 2、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2分) A:赫尔巴特 B:卢梭 C:夸美纽斯 D:洛克 3、“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的观点属于()(2分)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和论 4、学校中的传统、仪式和规章,一般统称为()(2分) A:学生文化 B:教师文化 C:学校物质文化 D:学校制度文化 5、以下不符合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特定要求的是()(2分) A:要达到符合规定的学历 B: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C:以谋生为主要目的 D:必须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6、特别反映一个国家教育的根本性质、总的指导思想和教育工作的总方向等要素的是()(2分) A:教育目的 B:教育目标 C:教育政策 D:教育方针 7、在我国的教育法体系中,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是()(2分) A:教育行政法 B:教育法

C:部门教育法 D:地方性教育法规 8、迄今为止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方法是()(2分) A:谈话法 B:讲授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9、学校教育既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具有严格的等级性或浓厚的宗教性的社会是()(2分)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10、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以达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指的是()(2分) A:直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11、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颁布的现代学制是()(2分)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癸丑学制 12、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2分) A:重要前提 B:重要条件 C:重要途径 D:重要保障 13、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分) A:班级授课制 B: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小班教学 14、中小学智育的根本任务是()(2分) A:传授知识 B:发展学生的智力 C:形成技能

自考关于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经验建议

关于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经验建议 算来我是2014年10月开始了我的自考之路,三年多一点,于2018年7月2日拿到学位证书,自考全部结束。 心路历程之类的以后再聊,还是把自己摸索总结的经验教训送给即将奋斗和打算自考的朋友们吧。 首先第一条,特别是专科在读的同学们,千万千万不要随便相信学长学姐们拿着一本代码簿子让你们付费从他们那里报名,他们除了虚报报名费用就是在资料费用上赚你一点,对家境一般的同学来说,小半个月生活费是要的,我当时是花了五百块报名费和100块的资料费,结果也没看多少他们的资料。有报名意向的同学,直接电脑百度浏览所在省份教育考试院的自考频道,到了报名开放的时间自己注册报名,几十块一门,很方便。对于时间节点拿不准的同学,可以从网站上记下所报学校自考办的电话号码,工作日都可以咨询。至于花点钱无所谓的同学,那也别信他们的,报个考试机构什么事都省了,要知道讲价,三千以内弄个学位花的不亏。 第二条,关于选择专业,我了解的几个热门专业就是汉语言文学、人力资源管理还有就是会计金融专业。这要看你擅长了,自考时间跨度大其实不太容易坚持,比如会计,你先天数学方面的感觉差的话,学起来就费劲了。我语文稍微有点底子,报了汉语言文学,有几门裸考过的,这对坚持下去的信心很重要。这里提一句,对于一些偏英语的特长生,报考英语教育不用犹豫,就是考下来证没什么用,但你的专业水平提升了,也是大有裨益的。 第三条,就是所有江苏同学都会面对的三门公共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代史纲要》、《英语二》,其他省份的考试计划我正在了解,以后欢迎咨询。有条件考英语四级的,一定要考过,我差点在上头吃了大亏。主要是学位问题,待会会分析。 上面是对所有考生的建议,但我真正了解的,还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打算考这一门的同学可以接着细看。 我是江苏的考生,报的是南京师范大学自学考试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加上最后的论文一共要报十二门。三门公共课必考,四门必修课,还有五门选修课。 三门公共课,大同小异,就是全日制本科里也是必修。江苏考生面对的必修课四门,分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中国古代文学史二》、《中国现代文学史》、《语言学概论》,如果你一开始就想拿到学位证书,这四门可要注意了,我的主考院校是要求这四门总分必须达到280分,也就是平均70分(有的院校要求75分),其实也就是花点时间的问题,做到并不难。稍微有点层次的,就是《语言学概论》,难在没有经历过大学语文教育,概念之类的会很陌生,我第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什么这么火

自考学历国家承认,全国通用。学历可在学信网上查询,属于第二学历。自考的含金量仅次于全日制,同时高于成教、电大、函授、远程教育,社会认可度也高于成教、电大、函授和远程教育,在社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考研都是认可的,是属于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部分。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自考来提升自己,其中,近两年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是越来越多,那么到底为什么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这么火?到底就业前景如何? 专业介绍 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是指通过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考取汉语言文学专科学历。本专业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可在科研机关、高等院校从事研究、教学工作,也可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可在党政机关,包括报刊宣传、新闻出版、影视文化、互联网、对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业部门从事文字工作。 专业前景 目前来说,总体供大于求,但需求量比较大。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对文学及写作又比较感兴趣,可以选报本专业。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一直比较平稳。本专业就业面宽,本专业毕业生一般文笔较好,思维活跃,可以胜任很多部门和机构的工作。比较专业的部门可以是新闻出版系统,例如报社、杂志社、出版社及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单位从事记者、编辑等工作,也可在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宣传部门发挥自己的写作特长。 就业分析 1、教师:要求文笔好,口才好,具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2、各类编辑职务:要求写作能力强,知识面比较广,具备一定的策划、组织能力。 3、文秘:要求熟练掌握办公自动化技能,扎实的公文写作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较高的英语水平。最好能有相关资格证书。 4、文案策划人员:要求很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同时具备一定的市场营销、广告专业知识 中华考试网,是专业的职业考试辅导网站,专注于考试资讯与辅导、视频课程、考试系统研发、考试题库软件等多个方面。主要面向社会广大考证人群,提供消防工程师,一级建造师,二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初级会计师,中级会计师,经济师,注册会计师,教师资格证,执业药师,健康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出版资格考试,成人高考,银行从业资格考试,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育婴师、翻译资格考试、公路检测工程师等多种考试的资讯与辅导。

自考汉语言文学美学笔记

自考“美学”串讲笔记 一、知识点 1、1750 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的《美学》标志着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出现。鲍 姆嘉登被称为美学之父”。《美学》(Aestetica)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是感性学”的意思。中国的美学之父”是王国维。 2、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 3、美学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哲学认识论(为美学提供基本理论框架、世界观的基础)紧密相关,联系密切的其他学科:哲学、文艺学、心理学、伦理学。 4、美学与伦理学的关系:苏格拉底强调美与善相统一;孔子提出“里仁为美”的主张。 5、雄鸟在雌鸟面前展示其色相俱美的羽毛这并不能证明这种鸟类能欣赏美,而只是出于性选择本能的需要。 6、哲学研究的是人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最基本看法,研究人如何认识客观世界,研究各种方法论问题;文艺学则研究人类的文艺现象;心理学研究人类的心理现象;伦理学则研究人类的伦理现象。 7、美学的发展经历的三个阶段:审美意识、美学思想、独立的美学学科。 8、审美意识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借助语言文字的形式进行传播;二是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美学作为一门学科必须具备二个条件:有专门的著作;有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9、美学思想是具有某种理论形态的对审美现象的思考。 10、审美意识的形成,来源于人类劳动中对自身的改造。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 11、表达美学思想的作品:中国的《诗经》《国语》,伍举提出的以善为美,否定以感官享乐为美的观点。 12、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建立了数的本体论(美是数的和谐与比例)。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师徒关系)他们的思想影响了西方二千年。 13、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是德国古典美学。 14、 1871 年,以德国美学家费希纳为代表的实验美学、以立普斯等人为代表的“移情说”美学、以法国丹纳为代表的艺术社会学都提出一种所谓“由下而上”(形而下)的重视科学实验、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用以取代传统的“由上而下”(形而上)的哲学思辨方法。 15、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变化。“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典型提示了女性美的历史 变化。19 世纪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哀尔〉(老妓),老妇人已转化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力 量的艺术美了。 16、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 17、美学研究的方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应该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18、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1)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2)美的规律的理论。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 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因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 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 (3 )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无动于中。”异化:外在客观事物本身应当是与人类一致的,结果反过来成为人的异己的敌对的力量。“ 4)艺术本质的理论。马克思《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真理。 19、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手稿》中把人的本质规定为“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 20、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是西文美学史上最早讨论美的专著,它将美和美的东西作了严格的区分。 21 、威廉?荷加斯在《美的分析》一书中指出,曲线比直线美,而在曲线中又以蛇形线最美。22、费希纳 的实验美学,以科学的实证方式,反对过去“从上而下”的形而上的美学,提倡重视实验的“从下而上”的美学,认为黄金分割段是最美的形式。 23、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在西方美学史上,最早提出“理念说”的是柏拉图,他认为任何东西是因为 “分享了”美的理念才美的。 24、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关于“理念”的一些讲法,但从根本上改变了理念的性质,他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二、名词解释 1、美学 2、美学的研究对象 3、悲剧性 4、悲剧的实质 5、喜剧性 6、喜剧中笑的特征 7、贺拉斯的美育观 8、席勒的

2008河北省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试卷2008年9月毕业综合考试题

河北省自考汉语言文学专业2008年9月毕业综合考试题 考试说明: 1、考试范围分为五大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概论。 2、开卷,可带相关的教材和资料。 3、试卷题目共五道,即每部分一个大题,每题分值20分,满分100分。 4、下面五道题前三道题每题答案要求不少于500字。 一、以柳宗元《江雪》为例,试谈文学意境的特征。 附:《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试论《史记》的写人艺术。 三、结合“狂人”、吕纬甫、魏连殳,谈鲁迅对五四运动时期知识分子所处的环境和命运的思考。 四、现代汉语题,试卷给出4个带有语病的句子,修改句子毛病并说明理由。 五、将下面一段古文加标点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上謂黃门侍郎王珪曰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人心所見互有不同苟論難往來務求至當捨己從人亦復何傷比來或護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順一人顏情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國之政也煬帝之世內外庶官務相順從當是之時皆自謂有智禍不及身及天下大亂家國兩亡雖其間萬一有得免者亦為時論所貶終古不磨卿曹各當徇公忘私勿雷同也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贿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國 者何以異於彼胡之可笑邪 (此文出自《资治通鉴》第192卷卷第一百九十二)(试卷上的段落没有标明出处。以下为正确答案) 上謂黃门侍郎王珪曰:“國家本置中書、門下以相檢察,中書詔敕或有差失,則門下當行駁正。人心所見,互有不同,苟論難往來,務求至當,捨己從人,亦復何傷!比來或護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順一人顏情,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國之政也。煬帝之世,內外庶官,務相順從,當是之時,皆自謂有智,禍不及身。及天下大亂,家國兩亡,雖其間萬一有得免者,亦為時論所貶,終古不磨。卿曹各當徇公忘私,勿雷同也!”上謂侍臣曰:“吾聞西域賈胡得美珠,剖身以藏之,有諸?”侍臣曰:“有之。”上曰:“人皆知彼之愛珠而不愛其身也;吏受贿抵法,与帝王徇奢欲而亡國者,何以异与彼胡之可笑邪!” 以柳宗元《江雪》为例看诗歌的意境美 江雪 柳宗元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 汉语言文学自考 复习资料 2011新版 丁凡 主编

00537中国现代文学史汉语言文学自考根据大纲编写的完整考点串讲(部分) 目录部分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际和代表性作家作品 5.“五四”时期各文学社团代表性人物、主要刊物 6.文学革命论争中的守旧派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7.20世纪20年代开始出现的台湾新文学运动的基本情况 8.“五四”文学大致经历的三个阶段 9.“五四”文学革命与守旧的文学思想发生的冲突和斗争 10.“学衡派”、“甲寅派” 11.“语丝社”和“语丝文体” 12.“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 13.“五四”文学革命的深刻、伟大的历史意义 14.鲁迅的生平和创作道路 15.鲁迅的文学创作概况 16.《狂人日记》的发表时间和刊物 17.《呐喊》和《彷徨》的成书情况和题意 18.作为“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的《故事新编》 19.带有回忆性质的叙事散文集《朝花夕拾》 20.鲁迅的思想特点 21.《阿Q正传》的思想意义和社会意义 22.阿Q的性格特征 23.《阿Q正传》独特而鲜明的艺术风格 24.《故事新编》的思想内容 25.《故事新编》的写作特点 26.《野草》的写作背景 27.鲁迅后期杂文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意义 28.《呐喊》、《彷徨》中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总主题 29.《呐喊》、《彷徨》中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思想意义 30.《呐喊》、《彷徨》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 314.沙叶新剧作的主耍思想和艺术成就 315.高行健在戏剧艺术探索上的主要成就 第一节概述 1.“五四”文学革命发生的背景 【答】“五四”文学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动力是“五四”新文化运动。 2.《新青年》杂志在文学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答】“五四”时期以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为主要阵地,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兴起了“民主”与“科学”的新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新青年》大力介绍自由平等学说、个性解放思想、社会进化论,给人们提供了思想武器。 3.胡适、陈独秀、刘半农、周作人等人在文学革命讨论中的代表性文章和重要观点 【答】l917年1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人手,即: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他主张书面语要与口头语接近,要求以白话文学为“正宗”。 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三大主义,即建设国民的、写实的、社会的文学,反对贵族的、古典的、山林的文学。他把文学革命当做“开发文明”、改变“国民性”并借以“革新政治”的“利器”,同时也肯定文学自身独立存在的价值。 刘半农则发表《我之文学改良观》,提出改革韵文、散文.使用标点符号等许多建设性意见。他还和钱玄同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即由钱玄同化名王敬轩给《新青年》写信。模仿旧文人口吻,将他们反对新文学与白话文的种种观点、言论加以汇集,然后由刘半农写复信,逐一辩驳,此举引起广泛的社会注意。 周作人1918年发表了《人的文学》一文。提出新文学应当是“人的文学”,反对封建的“非人的文学”。他所谓的“人的文学”,是以合乎人性的人的灵肉一致的生活为是的文学。周作人的“人的文学”主张,对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理论建设和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成为这一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4.文学革命最初的创作实际和代表性作家作品 【答】文学革命发动后,很快便形成规模和声势,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取得了重大的实绩:

自考汉语言文学语言学概论复习重点考点

1、历史语言学:主要用历史的方法研究某种语言的短期的和长期的变化规律,如汉语史、英语史。 2、共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在某一时期的相对静止的情况,如现代汉语。 3、普通语言学:研究对象是人类语言,着重从理论上探讨语言的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也叫一般语言学。 4、语言:是做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5、言语:就是个人讲话(写作)的行为和结果。 6、组合关系:语言符号与符号之间组成的言语链条关系。 7、聚合关系:在链条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聚积成类的关系。 8、语言的层级性:语言是一个层级的装置,该装置有两层三级,底层是一套音位的聚合类,有音无义。上层是语素以及语素组合成的词,词组合成的句子三级。 9、语言的渐变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只能按照量变到质变的规律逐渐地变化,采取渐变的而不是突变的方式。 10、语言的参差性:是指语言结构系统的各要素发展的速度是不整齐的。非基本词汇及其词义发展最快,语音变化较慢。 11、语言的分化:语言在发展过程中,一种语言逐渐分化为几种语言或方言的现象。 12、语言的混合:几种语言系统混合成一种语言的现象。 13、语言的融合:一种言语战胜另一种语言或一种语言被另一种语言吞噬的现象。 14、频率:是发音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它决定声音的高低。 15、乐音:基音中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音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所形成的音会形成有周期性重复的复合波,这种复合波叫乐音。语音中的元音属于元音。 16、音素:人类在一次发音中从音质角度切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7、音位:是具体语言或方言在一类发音中从能否区别词或语素的角度划分或归并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形式。 18、音位变体:可归并为同一个音位的各个音素。 19、音位的区别:能够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一般具有二元对立的特点。 20、语义:是用语音形式表现出来的语言单位的内容以及语言单位在使用时所表现出来的含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反映。 21、义素:是对义项进行分析得到的最小的语义特征。 22、语义场:以一个共同的义素为核心、彼此之间有密切关系的一群词聚集在一起构成语义场。 23、预设:是指利用语言进行交际时双方所共知的常识或根据句子的语境推断出来的信息。 24、蕴含:两个句子中如果有一个对应的语言单位是上下位概念,这两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就是蕴含关系,含有下位概念的句子蕴含含有上位概念的句子。

汉语言文学自考生的自我鉴定

汉语言文学自考生的自我鉴定 汉语言文学自考生的自我鉴定 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我参加了2011年的成人高考,考取了曲阜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于是开始了三年的学习。通过学习,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一)政治思想上。 本人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神圣的教育事业。函授期间,我努力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培养自己的文学兴趣。尊敬师长,热爱自己的班级,与班级同学和睦相处,且关系融洽。班中事务主动参与,且乐此不疲。我相信:乐于助人是快乐之本。 (二)学习目的及态度。 我已圆满的完成了学院规定的课程。函授虽三年,但真正参加面授的时间只有几个月,所以我非常珍惜面授的时间。上课期间,我保持以往学习时代的风格,不迟到、不早退。有要事则向班主任请假。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作好学习笔记,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来和老师共同探讨。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我从来都是不折不扣的高质量的完成。因为我深深明白:这是我提高自己水平和能力的机会。 (三)收获和体会。 平时不常读书,函授学习使我感受到自身文学修养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读各种文学书籍,并把它与平时的教学工作相结合。教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个人素质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工作与学习的处理上。 在校工作期间,我一边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真备课,教好学生。一边不忘曲师大任课教师的嘱咐。充分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把函授期间不能作具体解说的书本知识理解消化。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学习上的毫不懈怠使我能从容面对每一次考试,并取得不错的成绩。

(五)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虽说是三年的函授学习,实际上面授只有三个月左右。虽说函授教师备课认真负责,学员真正能从老师那学到的东西并不多。大部分的知识还得靠自己的积累和教学实践中的领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以此为基础,不断的研究学习,提升自己。 有人把函授学员读书的目的归纳为:一拿文凭,二长知识,三交朋友。的确,我的本科函授学习认真而充实。三年的严寒酷暑,我有收获。今后,我会把做老师的路走得更好,更充实! 更多精彩内容请看【自我鉴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