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5 古人谈读书 说课稿

25 古人谈读书 说课稿

25 古人谈读书 说课稿
25 古人谈读书 说课稿

《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由两篇文章组成。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

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

二、说目标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课文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耻、矣”等4个生字,会写“耻、诲”等6个生字。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

所启发。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把重点确定为:理解每句

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把难点确定为体会古人读书的方

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形成思路

为了能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我围

绕三维目标,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借助课件展

示等方法,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用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

深入理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的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2.对于课文的理解,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读的基础上先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解决重点词句,从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3.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我还设置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引导学生搜集课外的有关读书的名言,以扩大学生的积累。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采用结构图的形式。根据两篇文章各自的主要内容,我用结构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教学效果预设。

这两篇文章都是和读书有关的,对于学生们来说不难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动放手,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来把握课文内容,同时,我还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开拓眼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古人谈读书论语 读书有三到

要有良好的学习

态度

心到 眼到 口到 求实 谦虚

勤奋

小说《谈读书》说课稿

小说《谈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时安排:一节课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互动活动依据这一教学原则和具体学情我决定采用问答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大胆阐释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本课教学课前将作者卡夫卡的生平介绍资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2)煤店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有没有听到骑桶者的呼喊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幻灯片展示骑马、骑牛、骑自行车、骑扫帚、骑竹马等图片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有看过或听说过骑桶飞翔设计目的是:结合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 设计:学生来讲老师引导幻灯片展示 设计目的: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作者和解读作品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思维方法 内容:弗兰茨卡夫卡(1883年—1924年)奥地利小说家1883年7月3日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

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21岁时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 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排除自己内心的苦闷他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的是三部未写完的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以《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为代表的几十部短篇小说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 社会的陌生、孤独和恐惧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却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集中体现了“现代人的困惑” (三)课文分析 1、设计:学生默读课文五分钟 设计目的: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为下面深入分析文本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紧扣小说文本的同时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问题一:这篇小说同学们课前都预习过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概括一下小说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问答法)

小说《谈读书》说课稿

小说《谈读书》说课稿 小说《谈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课时安排:一节课 二、说教法、学法 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双边互动活动,依据这一教学原则和具体学情,我决定采用问答法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大胆阐释,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完成本课教学。课前将作者卡夫卡的生平介绍资料发给学生,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如何发展的?(2)煤店老板娘到底有没有看到骑桶者,有没有听到骑桶者的呼喊?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设计:幻灯片展示骑马、骑牛、骑自行车、骑扫帚、骑竹马等图片,并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有看过或听说过骑桶飞翔吗? 设计目的是:结合日常生活,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和学习本课的兴趣。 (二)作者简介 设计:学生来讲,老师引导,幻灯片展示 设计目的:有助于学生更好的认识作者和解读作品,培养学生知人论世的思维方法。

内容:弗兰茨卡夫卡(1883年—1924年),奥地利小说家,1883年7月3日出生于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后转学法律,1906年获法学博士学位,1923年迁居柏林,1924年6月3日病逝于维也纳附近的基尔灵疗养院。 卡夫卡长期担任公司职员,21岁时开始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进行写作,他不以发表、成名为目的,只是想用写作来排除自己内心的苦闷。他短暂的一生给后人留下的`是三部未写完的长篇小说《城堡》《审判》《美国》和以《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为代表的几十部短篇小说。卡夫卡被认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鼻祖(奠基人),是欧洲表现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 卡夫卡生活和创作的主要时期是在一战前后,当时,经济萧条,社会腐败,人民穷困,这一切使得卡夫卡终生生活在痛苦与孤独之中,于是,对社会的陌生、孤独和恐惧,成了他创作的永恒主题;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却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集中体现了“现代人的困惑”。 (三)课文分析 1、设计:学生默读课文,五分钟 设计目的:有助于学生熟悉课文,为下面深入分析文本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紧扣小说文本的同时,我设计了以下三个问题,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2、问题一:这篇小说,同学们课前都预习过,下面,就请同学们

25 古人谈读书(教案)

第八单元 本组课文以“读书”为主题,包含《古人谈读书》《忆读书》《我的“长生果”》,以及“口语交际:我最喜欢的人物形象”“习作:推荐一本书”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以“我会阅读”为主题,其目的是:一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根据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突出重点;二是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到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他们对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从而受益终身。

25 古人谈读书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难点 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 1.通读课文,读中自悟。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文言文,在学习课文前,教师先范读课文,再领读,让学生读准字音,知道如何断句停顿,读出句子的语气。然后,让学生初步通读文言文,练习把语句读通顺,读流畅。在读的过程中找出生字新词,初步感悟文言文的内容,自读谈体会,自悟文意。这样,学生就对文言文的内容有了一个总的认识与理解,既培养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又为理解文言文奠定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2.划出节奏,初步理解。 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划分节奏。只有划分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3.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在学生初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之后,让学生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独立解释文句。对个别理解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予以帮助或让同学帮助。对个别难句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教师应侧重指导或在小组讨论交流时解决。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谈读书 【说课稿】

《谈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谈读书》一文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文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是谈读书的益处;其次谈读书的方法;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加完整.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对于课文的阅读,应该以此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鼓励他们去补充创新,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我认为对于《谈读书》这篇文章进行阅读教学的关键就在于凸显精致的语言这个点. 二,说三维目标 1,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体验,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2,引导学生积累,感受,体验语言意韵美和形式美,学会读书. 3,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三,说教法,学法 1,积累,赏析,体验语言美感. 改变单纯的识记模式,组织学生依据文本信息编写《读书名言精评》,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赏析语言,在溢美的氛围中积累语言.积累课外书中的名言引导学生跳出文本,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2,自主,感悟,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3,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比较,在合作中质疑. 四,说教学构思 (一)谈话导入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读书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 (二)自主感知

最新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 《古人谈读书》 说课稿

25 《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主题是读书与学习。本课选取了三个经典的古文片段,介绍了《论语》中古圣人读书方法及态度、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曾国藩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及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重点)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本课内容是古交,学习古文要有大里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课文内容。 1.发现点拔教学法 文言文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帮助要学生疏通句意;准 确感悟课文主旨。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先通过预习学习课文生字,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课文学习要了解课文大意,了解课文主旨,背诵课文。 四、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安排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标出难以理解的字句。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课件展示《论语》朱熹和曾国藩的图片。板书:古人谈读书。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展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注意区分形近字书写。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文段一 1.大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结合课文注释,了解句子大意,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 2.教师简要介绍《论语》和孔子相关资料。 3.讲解句子大意。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提问:这句话是说的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态度呢? (点名学生回答)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态度?③强调“知”的读音和字义。 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畜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强调识的读音应读“zhī”。 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⑤再次朗读这一段,读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文段二

《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25《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古人谈读书》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文章由两篇文章组成。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会认“耻、矣”等4个生字,会写“耻、诲”等5个生字。 2.朗读这两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2.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四、说教学方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本课内容是古文,学习古文要有大量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课文内容。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文言文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帮助要学生疏通句意,准确感悟课文主旨。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知道哪些古人读书的故事?谁来给我们讲一讲?(生讲述故事,师加以引导和评价) 古人喜欢读书,古人又经常会把自己的读书方法和学习态度写下来,供后世参考。今天,我们就学习《古人谈读书》这篇文章,去看看古人是如何对待学习的。板书:古人谈读书

2.这课总共由两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出自《论语》,记录的孔子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第二部分的作者是朱熹,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今天,我们就去学习这两篇古文,从中获取营养。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师范读正音,把握重点词语的意思。 好.学是知.也识. 2.读第一、二部分,根据注释,解决生字词。 3.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 5.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地朗读全文。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小组讨论,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解释这两部分的意思。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师指导学生翻译课文。 2.我们首先来看第一部分,齐读对这六句话的解释,思考:这六句话分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的? 生总结,汇报。 板书:(一)①求实②谦虚③勤奋 3.被称为“万世师表”的孔子在《论语》里还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请大家来交流分享,谈谈对自己的启发。 4.读第二部分,试着根据注释翻译课文。思考:朱熹对读书有什么独特方法?这样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生总结,汇报板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5.作者以为“心不在此”会有怎样的后果呢? 6.把文中的反面论述改为正面论述:心到了,读书会有怎样的效果呢? 出示句式:心在此,则。(学生根据句式改编文中语言,从正面来论述。) 7.朱熹反复强调“心到”的重要性。那么,这“心到”用在我们现在的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怎么做?(提示:朱熹要求学生读书时要高度专注,深入思考。) 8.同学们,你自己有没有读书“心不到”的时候?说说你的体会。和同桌再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25《古人谈读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

25.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文。 4.懂得遇事要感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 教学重难点: 1.读懂古文的内容,并能译成白话文。 2.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个游戏——对名言。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言的意思。多媒体出示: 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以上的名言,大家并不陌生,它们都是摘自文言文,也就是古文。下面请几位同学读一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口,语言精练且深刻。) 3.揭示课题:25.古人谈读书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有不懂的生字词圈出来。 2.出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三、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 四、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 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地学习。《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

《谈读书》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谈读书》教学设计 公开课教案 执教人:李发应 执教班级:九年级(6)班 执教时间:2009年11月11日第7节 听课教师:语文组全体教师组长周琳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本文,了解培根的文学常识,并能识记、理解、积累文中的生字词及精辟的句子,增强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精读的过程中,学会比喻论证和归纳论证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文的读书观,领会课文中的名言警句,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教学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班级:九(6)班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知道‘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的作者吗?”学生讨论明确是培根 师:“猜猜今天我们将学习哪篇课文?”(生答)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培根,学习他的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吧。” 二、展示学习目标,学习新课: 1、简介作者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2、朗读课文(齐读,抽读,范读),勾画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怡yí情傅fù彩藻饰矫shì诘jié难寻章摘句咀嚼jué狡黠xiá伦理味同嚼jiáo蜡滞zhì碍ài阐chǎn证吹毛求疵cī 3、整体感知,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第一层:(从开头①——⑥“全凭观察得之”)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⑦——⑩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⑾——⒄结尾)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三、研读课文,深入探究: 研读第一部分 试找出本层的一些观点并体会作者是如何论证观点的。 研读第二部分,思考: 1、第一句,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对不同的书,作者又主张怎样? 3、找出文中作者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的那些句子。 研读第三部分,思考: 1、作者举了一系列的例子,目的是什么?运用了哪些论证 方法? 2、作者说,“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读书来弥补。就像身体百病可以用运动驱除一样”。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四、质疑 畅所欲言:有什么疑难? 五、品读,揣摩语言: 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进行赏析。 六、课外延伸 1、十年寒窗,我们在馥郁的书香中一天天长大。在阅读中我们有自己独特的经验,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如果把他们用简练的文字记录下来,这也就成了读书名言。试一试,自己拟一条读书名言。(学生写,交流)

谈读书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掌握生字词。 2、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把握文章写作内容。 3、学习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方法。 4. 感受、体验文章语言美. 5. 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热爱读书的品质,陶冶高尚情趣。 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一单元首次向初三学生较为完整系统地介绍了议论文知识。《谈读书》一文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文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是谈读书的益处;其次谈读书的方法;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加完整。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对于课文的阅读,我认为应该以此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允许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鼓励他们去补充创新,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 学情分析 作为初三学生,对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水平,同时也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文化素养。因此,通过前面议论知识的学习,对于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应该说能够较为顺利的完成。另外,由于这节课的话题和同学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学习有关议论文知识。 教学设想 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主读书的习惯。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品位语言特色。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意识。 说教法、学法 1、积累、赏析,体验语言美感。

改变单纯的识记模式,组织学生参加小组竞赛.学生在兴趣盎然中赏析语言,积累语言。积累课外书中的名言引导学生跳出文本,也教给了学生阅读的方法。 2、自主、感悟,体验成长的快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3、合作、探究,体验发现的快感。 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比较,在合作中质疑。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方面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检查完学生的预习之后,教师以幻灯片想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材料,做进一步的补充。 教学依据:“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浓厚情感。同时引导学生养成注重积累的良好读书习惯。 (二)、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学生汇报课前整理的资料,教师补充 教学依据: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搜集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并形成感性认识,主动参与课堂教学。 (三)自主感知 教学依据:“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通过学生的自主阅读,获得个性化的阅读经验。 (四)探究主要内容 学生按小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 教学依据: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五)学生研读课文,根据中考议论文常见的考点提出相关的问题。 教学依据:根据中考考点,提高学生的议论文应试能力。

《古人谈读书》说课稿【五上部编】

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说课稿 《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二、说目标 对课文的理解和课文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耻、矣”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把重点确定为: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把难点确定为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形成思路为了能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我围绕三维目标,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

方式,借助课件展示等方法,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用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的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2.对于课文的理解,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读的基础上先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解决重点词句,从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3.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我还设置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引导学生搜集课外的有关读书的名言,以扩大学生的积累。

25 古人谈读书 说课稿

《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这篇文章由两篇文章组成。这两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 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 二、说目标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课文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耻、矣”等4个生字,会写“耻、诲”等6个生字。 2.朗读这三篇文章,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3.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 所启发。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把重点确定为:理解每句 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把难点确定为体会古人读书的方 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形成思路 为了能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我围 绕三维目标,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借助课件展 示等方法,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用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 深入理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1.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导入的环节,我采用了让学生讲故事的方式,这样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他们学习的欲望。 2.对于课文的理解,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读的基础上先把握课文内容,然后再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解决重点词句,从而达到对课文的理解,明白作者写作意图。 3.为了开阔学生的眼界,我还设置了拓展延伸的环节,引导学生搜集课外的有关读书的名言,以扩大学生的积累。 4.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我采用结构图的形式。根据两篇文章各自的主要内容,我用结构图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 六、教学效果预设。 这两篇文章都是和读书有关的,对于学生们来说不难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主动放手,引导学生根据注释来把握课文内容,同时,我还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把握课文内容,开拓眼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古人谈读书论语 读书有三到 要有良好的学习 态度 心到 眼到 口到 求实 谦虚 勤奋

谈读书说课稿

《谈读书》说课稿 砖桥中学花蕾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短文两篇》的第一篇《谈读书》。 第四单元是全套书惟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包括立论文三篇、驳论文两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谈读书》是第三篇立论文,文中主要谈论了读书的益处。围绕这一中心话题,又谈了读书要与经验互补,要讲究读书的方法,要根据不同的性格和需要做不同的选择等相关问题。文章从三个层面展开论述:首先是谈读书的益处;其次谈读书的方法;最后,作者援引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观点对读书的益处加以强调和提升,使文章立论更加完整。 二、说学生 九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能做好预习,部分学生可以做旁批,注重积累,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对同学的回答能作出一定的评价。但大部分学生不会读书,赏析文章语言时,觉得难于下手,或是说理不清,尤其缺乏对知识的系统性概括。 三、说设计思想(教法、学法) 所以我的教学设计是以学生阅读感悟为主,教师引导归纳为辅。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阅读教学是学生、教

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对课文进行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让阅读的全过程自始至终都伴随着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呈现出学生成长的轨迹,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质疑,在合作中交流。 四、说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学情的分析及设计思想的定位,我把本文的三维目标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⑴赏析文章语言的意韵美和形式美,提高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并充分利用课文美育的价值,让学生学会读书。 ⑵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掌握运用论据论证论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⑴诵读法: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⑵讨论法: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质疑,在合作中交流。 ⑶练习法:学生对课文的自我解读和个性表达,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 ⑷评点法:教师引导其他同学一起做好及时的评价,帮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谈读书》教案设计

《谈读书》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英】菲尔丁

谈读书 培根 ---教案

谈读书培根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提炼概括、梳理知识的能力。 2.理解本文的读书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读书习惯。 3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时数: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你能说出几条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或名人读书的趣事吗? (1)名言警句: 腹有诗书气自华 好(hǎo)读书时不好(hào)读书,好(hào)读书时不好(hǎo)读书。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到用时方恨少。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2)名人论读书: 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会沉没在这片烂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苏】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瑞士】凯勒 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之高尚。 ——皮果夫 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英】菲尔丁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德】马克思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 (3)名人读书的趣事: 孔子韦编三绝的故事

25《 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25.《古人谈读书》教学设计 主备人蔡官华 教材简析 本课摘录了古人谈读书的经典名句,告诉我们常用的读书方法,并教育我们要树立正确的读书态度。本课由三篇文章组成,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学习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4、能够在阅读中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 学习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 学习难点 1、注意区分一些字的现代汉语意思和古代汉语意思。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从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读书名言导入。 1、同学们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预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课件出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韩愈 劝君莫将油炒菜,留与儿孙夜读书。——《增广贤文》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毛泽东 2、我们知道有许多关于读书的名言,那么读书的方法你又知道多少呢? 预设:批注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读自己喜欢的书…… 3、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人谈读书》。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现在请同学们听老师读第一部分,注意老师读的节奏。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并画出分隔符。教师相机纠正“识”的读音。学生自由读两遍。 课件出示第一部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zhì)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2)教师范读第二部分,学生跟读。对照课件画出分隔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3)教师范读第三部分,学生跟读。画出分隔符。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

【新】五年级上册语文:24古人谈读书说课稿-创意说课稿设计-2019人教部编语文最新改版

教学资料范本 【新】五年级上册语文:24古人谈读书说课稿-创意说课稿设计- 2019人教部编语文最新改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主题是读书与学习。本课选取了三个经 典的古文片段,介绍了《论语》中古圣人读书方法及态度、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曾国藩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及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重点)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 (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本课内容是古文,学习古文要有大量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 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课文内容。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文言文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帮助要学生疏通句意, 准确感悟课文主旨。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先通过预习学习课文生字,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课文学习要了解课文大意,了解课文主旨,背诵课文。 四、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安排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标出难以理解的字句。

谈读书说课稿【一等奖】

谈读书说课稿【一等奖】 2015-11-03 17:12 1001次 地区:天津市 - 天津市 - 武清区 学校:杨村第九中学 谈读书初中语文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的读书观,积累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品读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内容,梳理思路、领悟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教师应放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 积累、感受语言意蕴美,感受读书的乐趣。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本文的读书观,积累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法、品读法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内容,梳理思路、领悟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读书习惯。 积累、感受语言意蕴美,感受读书的乐趣。 积累、感受语言意蕴美,感受读书的乐趣。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在一天天长大。现在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读书吗?你读过哪些书?曾经获得过一些什么样的感悟? 学生畅谈感悟。

读书究竟有些什么好处?书到底应该怎么去读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培根的《谈读书》1.出示学习目标 给下列生字注音: 怡()情统筹()藻()饰狡黠()诘()难要诀()蒸馏 ()劝诫()滞( )碍吹毛求疵()豁()然贯通味同嚼( ) 蜡咀嚼()好( ) 读书读好( )书 解释下列词语: 怡情: 文采藻饰: 诘难: 寻章摘句: 味同嚼蜡: 滞碍: 吹毛求疵 3.走进培根小档案: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身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实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认为“知识就是力量”。 因此马克思称他为“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随笔》是培根在文学 方面的主要著作。此外,培根还写了法律著作、历史著作《亨利第七王朝史》、幻想游 记《新大西岛》等。 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这篇文章思考:作者的文题为《谈读书》,那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谈的呢? (1)、大声朗读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思考: 读书有什么目的?读书可能出现哪几种误区?读书与经验之间有什么关系?

部编版《25.古人谈读书》说课稿、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5.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古人谈读书》。我主要从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 这篇文章由三篇文章组成。这三篇文章都是以古文的形式呈现的。第一篇选自《论语》,是对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解读;第二篇是朱熹的名篇,介绍的是读书的方法;第三篇是曾国藩的文章,曾国藩通过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并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论证,证明三者对读书人来说缺一不可,非常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和课文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耻、矣”等3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个生字。 2. 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 3.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三则古文。 4.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三、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和本课的教学内容,我把重点确定为: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弄懂整篇文章的意思, 会背诵三则古文。把难点确定为体会古人读书的方法和态度,并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有所启发。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形成思路 为了能让学生用最快的速度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思想,我围绕三维目标,引导学生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借助课件展示等方法,对这篇课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我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用读的方式促进学生对课文深入理解,让学生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提高学生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上课前老师先带大家做个游戏——对名言。要求说出下句,并说说名言的意思。多媒体出示: 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以上的名言,大家并不陌生,它们都是摘自文言文,也就是古文。下面请几位同学读一读(配乐),谈谈读后的感受(朗朗上口,语言精练且深刻。) 3.揭示课题:25.古人谈读书 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有不懂的生字词圈出来。 (2).出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4.相互学习,合作交流。 (1).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2).说说你知道《论语》中的哪些名句?相互交流。 5.初学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出示: 根据班固《汉书·艺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提出了许多教育主张。在教育方法上,他提倡因材施教;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老老实实地学习。《论语》所载,不限于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也包括了他们不少的社会实践活动。也就是说,书中既记言,又载行。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论语》是在孔子死后,由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在不同时期撰辑而成的。今天,不论是研究孔子,还是研究中国历史,都离不开《论语》。 (2).请几个女生朗读该文,结合注释,然后请几个同学翻译,教师适当的引导。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古人谈读书》说课稿

25 古人谈读书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最后一个单元,主题是读书与学习。本课选取了三个经典的古文片段,介绍了《论语》中古圣人读书方法及态度、朱熹的“三到读书法”、曾国藩谈读书,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及态度。 (二)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3.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 4.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三)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课文大意。(重点) 2.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说一说课文中的读书方法对自己有哪些启示。(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诵读法 本课内容是古文,学习古文要有大量的朗读,把课文朗读流利,顺畅。要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语句,读懂课文内容。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文言文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难,所以帮助要学生疏通句意,准确感悟课文主旨。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三、说学法。 本课的学习要求学生先通过预习学习课文生字,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课文学习要了解课文大意,了解课文主旨,背诵课文。 四、说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安排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结合课文注释,了解课文大意,标出难以理解的字句。 (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共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论语》、朱熹和曾国藩的图片。 板书:古人谈读书。 二、学习生字词 1.朗读课文,标出课文生字,同桌交流学习情况。 2.课件展示生字。 3.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指导学生进行生字书写,强调笔顺和书写规范,注意区分形近字书写。 三、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课文文段一 1.大声朗读课文,读完之后结合课文注释,了解句子大意,同桌之间交流学习情况。 2.教师简要介绍《论语》和孔子相关资料。 3.讲解句子大意。 ①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译文:天资聪明而又好学的人,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 提问:这句话是说的学习方法还是学习态度呢?(点名学生回答) ②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译文: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态度? ③强调“知”的读音和字义。 ④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译文: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 强调识的读音应读“zhì”。 提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学习方法? ⑤再次朗读这一段,读完之后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第二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