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
自然辩证法笔记

缺失

三.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1. 1873年5月30号,恩格斯给马克思写信,阐述他关于科学的辩证思想,其中特别强调: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中心议题是,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的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2. 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六大科学发现:

(1)康德和拉普拉斯: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2)莱伊尔:地貌演变的均变假说,说明目前的地球表层是在水因素和或火因素长期作用下演变的结果。

(3)维勒:由无机化合物合成尿素的实验说明无机物和有机物非生命物质与生命物质之间不存在着无法超越的鸿沟。

(4)焦耳和迈尔提出的关于功、热、电磁相互转化的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说明无生命世界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5)由施旺和施莱登提出的关于动、植物结构和生长发育的细胞学说,说明生命世界有着内在的统一性。

(6)达尔文创立的生物进化论说明目前存在的众多物种起源于少数的共同祖先。

人如何诞生:

古希腊普罗米修斯

古中国女娲造人

古欧洲上帝造人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人类认识世界:神话; 科学; 哲学; 宗教

3. 六大自然发现所包含的自然哲学思想

(1)从自然观点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转化的学说

(2)从运动的物质承担者、运动的表现和运动的规律相统一的角度把各种运动变化划分为若干运动形式

1)机械运动(物质之间;同一物质)

2)物理运动(刻画分子)分子运动表现为物质运动

3)化学运动(物质之间的化合与分解)

4)生命运动(表现为遗传和变异,同化或异化)

(3)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转化的

(4)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大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

(5)按运动形式的复杂程度,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4. 自然辩证法定义: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支学科,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二章:自然观及其变革

第一节:古代的自然观

一、史前神话自然观

1.没有任何是有严格确定性特征的理论知识,通过想象认识事物。

2.把宇宙万物看成自己生命、生活的一部分;把人和生物的特性投射到那些与人性无关的

事物上。

3.用人格化的因果关系解释事物的发生,自然界被人格化和神话

二、古希腊的自然观

1.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诞生,这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

2.科学处于萌芽阶段,人们以思辨和直观的方式认识自然

三、不同流派的哲学观

1、米利都学派

(1)泰勒斯(哲学之父)

水是万物的本原:特殊性和普遍性统一

具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

个体与整体的统一

感性和理性的统一

(2)阿那克西曼德

世界的本原是个无规定者:数量是无限的,在性质上没有特殊的规定,这是一种超越经验思维的抽象,是真正意义上的理性思考。

(3)阿那克西美米

世界的本原是无规定的气

2、毕达哥拉斯学派

(1)毕达哥拉斯:把数当作世界的本原,主张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基础,是世界的法则和关系。

(2)罪洛拉乌:一切可能知道的事物都是有数,因为没有数而想象或了解任何事物是不可能的。

(3)开创了用数学知识,去解释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认识论,是科学数学化的起源

3、爱菲斯学派

(1)赫拉克里特:万物的本原是火任何东西都是发展变化的,一切皆变。

4、爱利亚学派

(1)巴门尼德:反对把感觉当作证据,主张寻找现象背后的本质,提出了存在与非存在的观点。

国庆

第三章科学及内在逻辑

第一节科学的本质

一、科学的本质

1、科学是不断深化的,关于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的知识体系

(1)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

(2)这种反映不是片段性的,而是按照一定方式结合成体系

2、科学不仅是知识体系,还是产生知识体系的活动体系

3、科学而是一种社会建制,科学是第一生产力

二、科学及其知识体系

1、邦格(加拿大学者)提出认知域的概念,所谓“认知域”是人类知识体系最广义的外延,

其中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非科学知识。

2、知识的划分结构

知识:

1)科学知识(研究域):

自然科学知识(物理、化学、生物、天文);社会科学知识(会计、管理);人文科学知识(哲学、历史和文学);形式科学知识(数学和逻辑)

2)非科学知识(信念域):

宗教(信仰);政治意识形态;伪科学

3、实证科学知识特点

(1)狭义的科学指的就是实证性的知识,实证性只是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2)实证科学知识的特点

1)真理性

A.科学知识本身就是真理

B.某一科学知识可能最终被证明不是真理,但它是追求真理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合理性

A.科学知识以经验事实为基础,具有可预言性和可重复性

B.科学知识的逻辑体现是严密的

a.经验归纳

b.演绎推理:(笛卡尔:先天- 演绎法;牛顿:归纳- 演绎法)

3)进步性

4)共享性:科学无国界,科学理论可以被各个国家所利用。

4、科学知识体系及其演化序列

(1)科学知识体系的构成

事实——概念——定律——理论

例:万有引力为例

1)事实:月亮为什么不掉下来;苹果为什么不掉在天上。

2)概念:“力”

3)定律:F=G m1*m2/R2

4)理论:任何两物体间的引力大小与这两个物体的质量乘积成正比,与两物体的距离平方成反比

(2)分析

1)概念:是知识的基本单元

2)理论:是知识系统

(3)这种科学知识体系的特点

1)理论与经验相连结,从而具有可检验性。

2)理论知识之间有内在的逻辑关系

三、科学活动及其原则

1.科学活动:生产知识的活动

2.科学活动基本目标:

(1)科学活动的首要目标是认识世界,进而才能改造世界。

(2)对现象和过程作出合乎规律的说明

1)解释项与被解释项必须是逻辑相关的,两者有必然联系

2)构成科学解释的陈述必须是可以接受实践的检验的

(3)提出将会出现的可观察到的某种事件的必然性或概率

3.科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1)科学活动是追求真理的认识活动

(2)真理:客观性的知识,即能够描述解释说明自然界本来面目并能预言自然界发展

趋势的知识

(3)求真

1)科学活动成果真

2)科学活动过程真

3)科学活动发展真

四、科学活动的特征

1.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

2.科学的精确性

1)近代科学的发展特点之一就是数学方法和实验方法的结合

2)任何科学定理都只能在特定条件下和有限范围内成立

3)科学结果表述严格,精确,能够提供具体明确的知识

3.科学的可检验性

1)科学作出的解释必须严格受到事实证明的检验

2)科学中不允许有任何超自然的东西

4.科学的可错性和可变性

1)人类认识世界有其局限性,探索结果可能出错

2)科学的可错性表明科学的发展

5.科学具有系统性

1)逻辑上的自给性

2)经验知识与理论知识的一致性

6.科学的认同性

五、科学精神

1.理性精神

2.实证精神

3.分析精神

4.开放精神

5.民族精神

第二节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

(1)科学问题定义:科学主体在一定科学背景支持下,提出的关于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中所遇到的需要解决而又尚未解决的矛盾。

(2)科学问题现象

1.科学问题的特点

1)历史性:科学问题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A.只有依据当时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的水平才能提出真正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B.一定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总结决定着科学问题内涵和深度,解答途径和求捷手段

C.历史性赋予科学问题以理性背景,理论背景中的预期与事实发现的不一致就会出现矛盾,这一矛盾就可能产生科学问题。

2)指向性:即有一定的求解目标和方向

3)可解性:即有一定的求解手段和应答范围

2.科学问题的结构要素

1)包括问题域:问题的现状和性质

2)求解目标:求解的方向和要求

3)应答域:问题的讨论和研究对象的范围

4)背景知识:当时已有的问题与问题有关的知识

(3)科学问题起源于科学研究中的矛盾

1.现实与目标的矛盾

2.客观和主观的矛盾

3.已有与未知的矛盾

(4)科学问题的分类

1.科学问题与非科学问题

1)科学问题是真实的问题,是得解决的、正确的问题

2)非科学问题是虚假的问题,是无知的、错误的问题

(问题的前提预设是否存在)

2.“是什么”与“为什么”的科学问题

1)“是什么”是指研究对象的识别判定

2)“为什么”是指关于事物内在机理和规律性的研究

3.“关键问题”与“一般问题”

1)“关键问题”是指在实践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一般问题”是指不急于解决的科学问题

4.根据问题的适用范围不同,可以划分的基础理论问题与应用技术问题

二、科研选题

(一)科研选题及其意义

1.选题的一般程序

(1)看准问题——是保证课题正确的关键环节

(2)提出各选课题

(3)筛选课题

(4)课题的论证

A.研究目的 B. 研究的价值 C. 研究的根据 D. 研究的条件(5)选定课题

2.选题的调研方式

(1)走直接道路(导师、专家导向)

(2)间接道路

(二)科研选题的程序图

(三)科研选题的原则

1.需要性原则

1)有无实用价值

2)有无经济价值

3)有无科学价值

2.科学性原则

1)基础理论的科研选题应该有科学事实根据

2)高度抽象的理论科研选题要有可靠的逻辑推理

3)应用技术的研究选题必须有科学原理根据

3.创新性原则

1)从理论内容、逻辑推理不严密的地方去选题。

2)从理论和事实发生矛盾的地方去选题

3)从科学发展的交叉点和空白去选题

4)从科学发展的前沿去选题

4.可行性原则

1)选题要以现实的主观条件出发

A.知识结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B.技术水平的研究能力(实验、思维和设计)

C.个人兴趣

2)选题要从现实的客观条件出发

3)选题要扬长避短,创造条件

第三节科学事实及其获得途径

一.科学事实的含义及特征

(一)客观事实

1.含义:客观世界存在的现象、事实和过程

(1)客观事实是科学事实的客观基础,是科学劳动者的认识对象

(2)客观事实是第一性的,科学事实是从客观事实转化而来的。

(二)经验事实

1.定义:是指用某种语言或文字对观察到的客观事实所作出的陈述和判断。

2.经验事实的两层含义:

(1)是人们通过感官或者仪器,对客观事实的数字、图像等的反应和记录,是客观事实和人的感官或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

(2)人们必须对观察记录到的客观事实、现象和过程作出陈述,由于受主观的影响,人们对观察结果的陈述具有易透性,容易出现虚假的描述和判

断。

(三)科学事实

定义:人们对科学实践中所观察到客观存在的事件现象和过程的真实描述

二.科学事实与经验事实的关系

1.科学事实属于经验事实

2.科学事实不同于经验事实,科学事实的表述应该精确、系统

三.获取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一)科学观察方法

1.定义:科学观察是人们为了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通过感官或辅之以仪器有

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现象,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进行考查的一种方法。

2.科学观察特点

(1)科学观察具有目的性、计划性

(2)科学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3)科学观察渗透着科学理论

A.不存在独立与科学理论之外的纯粹观察,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

者观察同一事物会得到不同的观察结果

B.观察不仅接受来自外界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翻译。

3.科学观察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全面性

(3)典型性

4.科学观察的作用

(1)科学观察是科学认识的来源

(2)科学观察是检验科学理论、科学假说的重要实践形式

(3)科学观察可以导致科学发现,为科学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5.科学观察中的若干哲学问题

(1)逻辑经验主义

认为存在中立观察,也就是观察可以不受任何理论的影响而对理论保持

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

(2)认为根本不存在脱离理论的中立性观察

(3)观察渗透理论

A.(英)汉森

B.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

察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

C.观察和理论关系

a.观察依赖与理论,理论决定观察什么

b.观察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理论决定了观察的目的和对象。

c.任何观察陈述都是用某科理论语言构成的理论提供了任何观察语

d.观察陈述也是可错的,要么是观察本身可能产生错觉,要么观察

依赖了错误的理论

e.理论以观察为基础和源泉,科学理论和规律发现来源于观察实验。观察的客观性

A.观察的客观性要求人们通过观察所获得的认识要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

B.观察的客观性的体现:a. 观察中存在者来自对象的客观因素。b. 观察中存在纠正谬误的机制,这也说明观察具有客观性。C. 要用正确的理论指导观察,要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观察,科研人员还要有勇气怀疑,实事求是。

观察实验中的机遇问题

A.偶然性是科学机遇的主要特点

B.科学机遇的两种类型a. 机遇导致了研究目标之外的发现。b. 机遇导致的发现虽然在研究目标之内,但发现的场合或方式却出乎发现者的意料。

C.科学机遇的作用a. 机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速或延缓自然科学的发展。b. 机遇可以为科学发现的技术发明提供线索。

D.捕捉科学机遇的主观条件a 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b 高度的洞察力 c 敏锐的识别力

(二)科学实验方法

1.定义:人们根据一定的科学研究目的,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事

物的条件下,获得科学材料的方法。

2.实验方法的分类

(1)定性实验:用以判断其因素是否存在。

(2)定量实验:以测定某研究对象的数值或求出某些因素间的对应关系的一种实验形式。(3)结构分析实验。

(4)析因实验

(5)对照实验

(6)模拟实验

3.实验方法的特点

(1)简化和纯化自然现象

(2)强化和再现自然现象

(3)延缓和加速自然过程

实验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方法。

第四节:科学假说

一.科学假说的定义:科学假说就是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科学原理对待解的科学问题所做出的一种假定性或试探性的解决方案,是有待进一步检验的科学知识。

二.科学假说的特点

1.科学假说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2.科学假说带有推测和假定的性质,其真假有待进一步验证。

3.科学假说是科学发展的基本形式

三:科学假说的形成原则

1.解释性原则

2.对应性原则:指假说与已知科学理论的关系。假说应当继承旧的理论中被实践检验过的

正确内容,不应与经过严格检验的理论相矛盾。

3.可检验性原则:是指假说与科学事实的关系。可检验性原则是假说所应遵循的根本性

原则。

4.简单性原则:是指科学家说在逻辑形式上的要求,假说在逻辑上应当是简单的。

四:科学假说的类型

1.事实型假说:泡利的中微子假说(最基本的物质,不带电,质量轻,以光速运动,个

头非常小,可自由穿过地球,几乎不与任何物质发生作用)

2.规律型假说:哈勃定律(星系的退行速度同星系离我们的距离成正比。

3.理论型假说宇宙爆炸论

五:科学假说的检验

1.科学假说检验的必要性和复杂性:

(1)必要性A:只有经过检验才能成为科学理论B:科学成果的确认需要以科学作为前提。

(2)复杂性

2.科学家说检验的两条途径

(1)逻辑分析

A:定义:从假说出发,运用演绎推理,引出结论。前提真,则结论真,否则假说必须修正。

B:逻辑证明在假说检验中的作用

a.逻辑证明把实践经验从特殊提高到普遍。

b.逻辑证明为实践检验提供理论依据

c.有些理论只能通过逻辑推理证明,不能单靠有限的事件直通证明。

(2)实践检验

如果假说没有逻辑矛盾,而且在实践中获得相应的事实,那么假说就会成为科学理论。A:科学假说的证实方法

对事实型假说的检验可以采取直接验证的方法,只要取得科学事实,则该假说将被相关的论据证实或证伪。

对规律型和理论型假说的检验需要以某一或某些假说中演绎出若干可以被检验的推论。(往

往是事实型假说,然后才能加以验证。)

检验的逻辑形式:

H Λ C →E

E

——————

∴H

H:代表假说(全称命题)→普遍性

C:代表由假说所演绎出的条件。

E:科学事实(单称命题)→个别性

B:科学假说的证伪:

(A)米尔波善尔《猜想与反驳》提出证伪原则科学和非科学

(B)反对逻辑实证主义,关于科学理论来自对经验归纳的观点认为有限不能证明无限,从单称命题过渡到全称命题缺乏逻辑根据。

(C)个别的经验事实却能证伪普遍命题

(D)证伪主义的优点

a科学理论的表达一般都是全称命题,而经验对象是个别的,所以经验如果用来证实理论,那么是无法穷尽的理论。

b证伪可以避免对错误理论道德辩护和教条

第五节:科学理论

一定义:是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呃认识,是有概念原理和论证方式所构成的知识体系。

二科学理论的结构

1.基本概念: 是整个概念系统中逻辑的出发点,它可以用逻辑同一性把所有的概念串联起

来构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基本原理或定理:

(1)是科学研究对象的基本规律的反映,是科学理论得以建立的基础

(2)一般用全称命题表述

3.科学推论

(1)是科学体系中由基本原理演绎推导出来的结论

(2)执行着理论解释和预言的功能

三科学理论的特征

1.客观真理性

2.逻辑性:科学理论是一个具有严密逻辑联系的概念,判断和推理所组成的知识体系。

3.全面性

4.系统性:科学理论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具有系统性。

四科学理论的建构

1.公理化的方法

(1)定义:从尽可能少的概念,公理,共设出发运用演绎推理的规则,推导出一系列命题和定律从而建立起整个理论体系的方法。

(2)典型的著作:欧凡里德“几何原本”467个数学命题

(3)公理化的目的:把理论表述为一个严格的逻辑系统。

A:无矛盾性B:完备性C:独立性(任何一个公理都不能由其它公理推导出来)

2.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

特点:在思维过程当中,把表象复杂对象的各种规定性按照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反应对象整体的理论体系。

3.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历史:客观事物的发展过程或人类对它的认识过程(第一性)

(2)逻辑:人的思维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概括反映,是历史过程在思维中的体现。(3)思维或理论的逻辑进程应当与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相一致。

五科学理论的功能

1.解释功能

2.预见功能:能从逻辑上提出未名事实的结论(海王星的发现,中微子,门捷列夫元素

表)

3.规范功能:

4.启发功能:(哈勃发现红移现象→多普勒效应的启发)

第六节:科学思维

一.分析和综合

1.分析思维

1)定义:把客观对象的整体分解为一定的组成部分或要素并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注重

部分)

2)特点:侧重于研究部分,通过部分研究进而对整体进行综合研究。(霍桑试验)

2.综合思维

1)把客观对象的各个组合部分按其内在联系结合起来考察以形成对象整体认识的一种思维方法。

2)使认识从部分上升到整体(环境、考古,霍桑最后得到的人际关系结论)

二.归纳法和演绎法

1.归纳法:

A.定义:从个别的事物推出该类事物共同的本质或一般规律的推理方法,即从个别到一般(从无限到有限)

1)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不是必然的,而是或然的。

2)这是从个别到一般,从有限到无限的一种推理。

3)由于结论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因而结论的真实性不能由前提来确保。

B.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的经验中寻找和发现普遍性理论的重要方法。

2)归纳法是从个别性的经验知识论证,评价普遍性理论原理的重要方法。

C.归纳法的分类

1)完全归纳

2)不完全归纳(天鹅黑白论证)

D.“休谟问题”对归纳法的怀疑(休谟:英国哲学家)

1)因果问题,只是一种心理习惯A、B的接近性A、B时间的先在性

2)归纳问题:由先验走向荒谬的想法,心理联想,从而否定了归纳的有效性,但实际上归纳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

E:归纳法的表达模式

S1是P,S2是P……Sn是P ∴所有已观察到的S1,S2……Sn都是P,∴所有S=P ,a是S,∴a是P

2.演绎法

1)从事物的一般规律推出其个别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从一般到个别。

2)特点:一种必然性的推理,只要前提真实,推理有效,那结论就一定真实(数学)

笛卡尔:我思故我在,提出了先天演绎法

牛顿:归纳演绎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

3)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演绎法是逻辑证明的工具

(2)演绎法在理论上是解释和预言科学事实的手段

(3)演绎法是假说和理论通过实践检验和实际应用的必要环节。

三:比较法和类比法

1.比较法是确定对象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的逻辑方法

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运用比较法有助于揭示事物不同时期或事物之间不易察觉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运用比较法可以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

3)可以对理论研究的结果与观察试验的事实之间是否一致作出明确的判断。

2.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断他们在其他方

面也可能相似或相同的一种逻辑方法。

类比推理的公式:A对象有属性a、b、c、d

B对象有属性a’b’、c’

∴对象有属性d’(有可能)

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门捷列夫化学周期)

1)类比是推出科学假说的重要手段——贝克勒尔

2)类比是促进科学发明的重要手段

3)类比是模拟实验的逻辑基础。舍勒——无机物到有机物

第四章:技术及其相关问题

一:技术定义:技术是一种体现手段和方法的知识体系,又是一种包括技术发明和开发应用的活动体系,还是一种社会职业和社会建制。

自然辩证法-课堂笔记

2007年考题 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创造灵感从众性 二、回答问题 1、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2、毕达哥拉斯的自然观 3、实验类型和作用 4、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 5、头脑风暴的原则和进行方式 6、创造与智力的关系 7、二选一 1)具体说明找到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 2)试举出网上搜索的缺点和你遇到的困扰,至少5点 8、谈谈你对波普证伪主义的看法 一、 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5考题 名词解释:(20) 自然辩证法分析综合机遇创造新颖性(专利法中的)发明、实用新型等 问答:(60) 1、什么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及其产生背景; 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各自的自然观; 3、用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 4、亚里士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 5、详述寻找技术创新目标的方法; 6、头脑风暴法的规则和进行方式; 刘二中自然辩证法2004考题 一、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新颖性创造机遇分析综合(专利法)发明(专利法)实用新型 二、简答 1.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容?产生的背景? 2.柏拉图的老师是谁?他们两人的自然观? 3.结合观察的易缪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 4.“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和进行方式 5.亚里斯多德的归纳和演绎法 6.寻求创新目标的方法 三、论述波普的证伪主义思想 2008年1月考题 一:名词解释 自然辩证法观察机遇灵感创造性,新颖新创新性实用性等共十个其他想不起来了! 二简答题 亚里斯多德辩证观 唯物辩证法的内容 谈谈芝诺追龟辩和飞矢辩的看法 结合观察的易谬性解释“特异功能”的人为欺骗 波谱的证伪思想 创新的评判原则

自然辩证法礼堂刘二中课堂笔记 第一篇绪言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古代自然观: 1. 中国古代: 五行说: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就认为水、火、木、金、土这五种物质元素构成世界万物,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流行,并出现了"五行相生相胜"的原理,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八卦说:取自然界的八种东西作为世界的本原,这八种东西是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卦说"较好地解释了世界的多样性。 元气说: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气"稀微无形, 人眼察觉不到,但又充满宇宙太空。元气还处在不停的运动状态之中,它的聚集生成万物,而万物的离散又成为元气。由于元气的运动,由于元气中阴与阳两种属性的矛盾冲突,从而构成了宇宙万物及其运动的多样性。 2. 赫拉克利特 火为本源;罗各斯(规律);万物皆流(我们永远不可能同一次踏进同一条河);对立面的同一、转化和斗争。 3. 毕达哥拉斯学派 数即万物;无理有理数;一切物都可以公度。 4. 诡辩学派: 世界即存在,存在是唯一的,永恒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不生不灭的; 巴门尼德; 学生:芝诺:二分辨;追龟辨;飞矢辨 5. 苏格拉底 目的论(世界之所以如此是神有目的的安排,神的目的使社会发展)、研究事物的目的而不是原因 "辩论法":辩论双方; 一方提出观点,另一方进行辩论;使一方承认自己错误,同意自己的想法。 6. 柏拉图 理念观:理念是真实的世界; 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或摹本; 理念世界是巨匠或造物主的杰作; 认知即回忆,人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回忆的过程 7. 德谟克里特 原子论:一切物质由原子和空虚组成 原子是运动的,原子的大小形状不变,从而构成缤纷世界 8. 亚里士多德(求学于柏拉图,为亚历山大的老师)

自然辩证法 争议问题的参考意见

按照库恩的观点,常规科学就是问题 A 有很多范式存在的科学 B 没有范式存在的科学C非A非B D 亦A亦B 这个选c 上课我记的笔记是常规科学范式应该是唯一的 2.可视为孕育现代因素出现的是问题 A 中世纪经院哲学中托马斯?阿奎那用严密的逻辑论证上帝的存在 B 新教的兴起 C 非A非B D亦A亦B 这个选d,资料上有写 亚里士多德主义兴起和被改造(1)重新发现古希腊(2)大学创立(3)逻辑论证上帝存在(4)新教出现(5)改革教义(6)实验研究自然界 应该是这个吧 7 科学与真理的关系是问题 D A A 科学知识并不一定是真理。 B 真理并不一定是科学知识。 C 非 A 非 B 。 D 亦 A 亦 B 。 13 进行思想实验,必须问题D A 做好完备的实验记录。 B 选用恰当的仪器设备。 C 注意比较不同实验之间的误差。 D 非 A 非 B 非 C 。 15 正确的观察D A 就是观察对象在视网膜上留下的印象。 B 不受理论的影响。 C 不受动机的影响。 D 非 A 非 B 非 C 。 19 可检验性评价是问题 A 后验评价。 B 对是否有特设性假说的评价。 C 对检验蕴涵的评价。 D 对背景知识的评价。 24 科学研究始于A A 问题。 B 理论。 C 观察。 D 争论。 25 修改科学理论时,应当 A 使其能够逃避检验。 B 使其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能够被证实。?? C 避免增加特设性假定。 D 亦 A 亦 B 亦 C 。 39 以下那种说法正确?问题 A 科学共同体运行的特有机制是:发现à评价à奖励。 B 科学共同体中不包括非组织化、非正式化的科学群体。

C 无形学院与科学学派是无法交叉的。 D 不同层次的科学共同体的规范是不相包融的。 好像记得有D 41 关于优先权之争 , 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科学家争夺优先权是科学体制的动力机制。 B 优先权之争是人类天性在科学界中的反映。 C 优先权之争是科学体制本身高度强调创造性带来的产物。 D 学术承认和荣誉是科学家从体制方面获得的最主要的报酬。 45 关于科尔兄弟所划分的职业岗位承认 , 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实际上 , 在科学体制中,职业岗位承认比正式科学奖励更具有重要意义。 B 职业岗位承认是一种较为广泛的承认形式。 C 科学精英绝大多数在具有较高声望的职业岗位上工作。 D 职业岗位承认与正式的荣誉性承认是一一对应的。 48 关于科学奖励的优势积累功能 , 哪种说法不正确 ? A 优势积累易使科学界加剧分层现象 , 造成贫富悬殊。 B 优势积累在荣誉和成就之间起循环促进作用。 C 马太效应所引起奖励分配上的优势积累与科学奖励的宗旨是吻合的。 D 心理因素上的优势积累是符合奖励的普遍性原则的。 50 关于科学界的内外控制 , 哪种说法不正确 ? A科学道德无法对科学进行内部控制。 B 外部控制比内部控制有更大的强制性。 C 任何外部控制 , 必须与内部控制相配合,才能有效。 D 科学奖励系统是内部控制的主要方式,也是外部控制的重要手段。 66 人们往往把 1543 年作为近代科学的开端。这是因为在这一年发表了两部非常重要的科学著作,一部是维萨留斯的《论人体的构造》,另一部是 A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B 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 D 伽利略的《托勒密与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 74 最早创建国立科学研究机构的西方国家是问题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选这个 D 美国 基础研究投资大、风险大、成果出来后通常。问题 A. 由成果创造者专有以获取利益 B. 无偿交给公众 C. 由发布成果的中间机构(如杂志社、出版社等)代收使用费 D. 非 A 非 B 非 C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书笔记 简介: 在1875 到1876 年间, 恩格斯撰写了著名的论文——《自然辩证法导言》,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是《自然辩证法》一书中最重要、最完整的一篇论文,它集中体现了全书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主要内容: 《自然辩证法导言》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恩格斯通过对当时社会生产的发展和自然科学发展历史的考察, 阐明了形而上学自然观的产生及其被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大致如下所述。 文艺复兴通过伟大的革命摧毁了中世纪教会的精神枷锁,使近代自然科学冲破宗教的束缚,宣布独立。这就是近代科学的起始点。随后各种自然学科相继出现并发展成熟。 自然科学诞生的标志是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从此,自然科学家为打破神学的束缚而英勇的战斗。赛尔维特因为发现血液循环,否定了上帝造人的说法而被宗教改革的新派人物加尔文活活烤死。布鲁诺则因坚持宇宙无限、大地运动被天主宗教裁判的那些宗教旧派人物处以火刑。 近代自然科学处于搜集材料阶段,学科之间的联系尚未建立,各学科独立的研究,使思维方法不能冲破经验思维阶段。这是的科学,普遍认为世界时一成不变的。由于缺乏理论思维,科学家又回到神学中。连大科学家牛顿也不能避免,他的“神的第一次推动”假说,成了这一阶段自然科学的终结。 最终打破神学束缚的,不是自然科学家,而是哲学家。康德的星云说打破了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说,用“二律背反”,即矛盾的思维方式,说明“除了永恒的变化着的、运动着的物质以及这一物质变化所依据的规律外,再也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从而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随后,地质学证明地球及地球上的植物、动物都在不断地变化。物理学证明一切物理力即机械力、热、光、电、磁甚至化学力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而且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四年前在刚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学科时,我就从心底里佩服前人的智慧,这么高深的东西也能总结出来。因为觉得高深所以感觉晦涩难学,所以也就莫名其妙地产生了抵触。幸亏考研这条路让我又不得不直视这一“高大上”的东西,通过对它深入的学习,更加让我发现了它的不凡之处。于是我在想有没有一篇对它简要概括的文章让我从另一方面了解,满足我的好奇心。终于我遇到了,我满怀兴致地读完了恩格斯写的这篇《自然辩证法》的导言,从中也获益匪浅。 恩格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精辟地阐述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在今天,纵观人类历史的长河,不得不让我们发现,恩格思的预言与现实的科学发展是如此的吻合。同时也不禁感叹他的智慧和伟大以及对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的指导作用。 《自然辩证法》导言告诉我们,每一个科学发现,都是人类通往真理的一大步。从远古时代的愚昧到中世纪的崇尚神学宗教再到如今科学真理的建立都是各个时代不断进步的结果。正如牛顿林耐等人,他们利用他们利用前辈天才的哲学直觉,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开创力学,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奠定了当代自然科学的基石。作为当代的一名研究生,要好好学习前人总结的科学规律,掌握科学严密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推动自然科学继续向前发展。而且,所有的学科

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正如马克思哲学中所言:尊重客观实际,用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正如导言中所言:“不仅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鸿沟缩减到最小限度,而且机体种源说过去遭到的最根本的困难之一也被排除了。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是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溶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世界的主题而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自然辩证法是揭示自然界存在和演变的一般规律。它是自然界的辩证法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辩证法。只有把握认识自然的一般规律,我们才能更好地与自然和谐相处。 《自然辩证法》导言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巨人”不是多才多艺、学识渊博的,“没有一个著名人物不曾作过长途的旅行,不会说四五种语言,不在几个专业上放射出光芒。”同时,也没有一个新的理论是可以顺利传播并被承认的,那是无数为了真理而奋斗的先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才换来的。“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恩格斯用乔尔丹诺·布鲁诺和塞尔维特等人的事例向我们诠释了这句话。 《自然辩证法》导言还告诉我们自然科学的发展历史和科学观点。恩格斯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的最新成果,依据辩证唯物主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 1.什么叫自然辩证法?其性质和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性质: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它从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与价值论方面,研究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思想理论基础。 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2.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什么意义?结合你自己所学的专业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可能在哪些方面对你有帮助。 自然辩证法既是辩证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又是自然科学研究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改造自然的实践的方法论。辩证法就是哲学在生活中最生动、最突出的体现,展示了辩证法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和普遍规律的学说。这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发展及其引发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概括、总结和展望。 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观、科学技术工程产业观和科学技术工程产

业方法论,是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来把握自然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的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的。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有助于研究生树立科学发展观自然辩证法为科学技术研究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培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增强创新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提高科技工作者对科学技术领域中出现的各种哲学社会思潮的分析鉴别能力;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利于科技工作者认识科学技术的本质和规律,加深对我国科技方针政策的理解,从而更加自觉地为“四化建设”服务。 我认识到:无论是学习和进行科学科学过程中,我们必须尊重客观事实,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研究和认识世界。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辨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中科院刘二中老师

科院刘二中自然辩证法学习笔记

ChapⅠ绪论 一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由恩格斯首先提出。 二发展过程 恩格斯-> 列宁-> 于光远

ChapⅡ自然观 一古代自然观 1. 中国古代自然观 i>. 五行金,木,水,火,土; ii>. 八卦:乾,离,兑,震,巽,坎,艮,坤 对应:天,泽,火,雷,风,水,山,地 iii>. “元气”:宇宙天地和世界万物都是由“气”构成的。 iv>. “浑天” v>. “宣夜” 2.赫拉特利特:认为火为本源。 罗格斯:“一个人不能走进同一条河流”。 认识到对立物的同一,转化和斗争; 3.毕达哥拉斯: i>. 灵魂转世说; ii>. 数(有理数)即万物; 补充:毕达哥拉斯发现了勾股定理之后,其一名弟子提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直角边之比,不是有理数。毕达哥拉斯认为该弟子与其哲学观相左,将这名 弟子扔进大海杀害。 iii>. 和谐说; 4.诡辩学派,世界即“存在”。存在是永恒的,唯一的,不运动的,不变化的。 代表人物:芝诺。 二分辨运动场辩追龟辩飞矢辩 5.苏格拉底 i>. 目的论 世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神”有“目的”的安排。为什么世界如此“和谐”? 是因为神的特殊安排,不可能是随机的。人无法也不应该研究事物的原因,而应当 研究事物的目的,借此领会神的智慧和意志。 补充:苏格拉底从研究事物的起源开始,由于当时认知手段的局限性,在遇到困难后,转而向有神论妥协。 ii>. 辩证法(实际上是辩论法) 双方一问一答,互相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自身的无知,逐步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因为过程之痛苦,又被称为“催产术”。 6.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 理念说/理念世界著作:《理想国》 柏拉图:“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人的观念和世界事物一致?”

人与自然读书笔记

优质文档在您身边/双击可除 人与自然读书笔记 第一篇:《自然之道》读书笔记 俗话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泥鳅。”是啊!大自然的生灵都是相生相克的。但当我读了《自然之道》这一篇课文时,我才真正明白了如果你不遵循自然规律,那造成的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科考队员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了加拉巴哥岛观察太平洋绿龟是如何离巢进入大海的。他们走着走着,突然看到龟群的“侦察兵”快要被一只突兀而来的嘲鹰叼走了,在大家不能见死不救的强烈要求下,向导把那只幼龟送入了大海,可却让巢中的幼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以为外面安全,然后鱼贯而出。可却成了嘲鹰、海鸥等食肉鸟的美餐。 记得我5岁那年,到外婆家去玩,看到一个鸡蛋正要孵出小鸡了,于是,我便认真地观察了起来。只见,从那蛋里艰难地钻出了一个湿露的小脑袋,但小鸡身子还无法从蛋壳里钻出来。那小鸡仍坚持不懈地啄着壳,想尽快挣脱这沉重的“枷锁”,早点晒到太阳。我真不忍心看着小鸡被蛋壳束缚的样子,便挑了一块石头,“啪”的一下把小鸡的壳打烂了,小鸡出世了。我欢呼着,蹦跳着,好像完成了一项庄严的使命。正当我高兴时,却发现小鸡瑟瑟发抖,看上去似乎很怕冷。我想弄清原因,便去找外婆问个究竟。我刚说完事情的经过,她哈哈大笑:“小鸡必须自己把壳啄烂出来。如果你帮它打破壳那就是拔苗助长,它反而会死。”“啊”我张大了嘴巴,不知所措,一种不祥的感觉油然而生。我着急地跑回鸡窝,望着渐渐死去的小鸡流下了悔恨的泪水…… 读了《自然之道》这篇课文,我受益匪浅,真正明白了:人是万物之灵,当人自作聪明时,一切都可能走向反面。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自然辩证法》读书笔记 这一段时间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虽说没有完全看懂,但还是对其有了一定的了解。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恩格斯概括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的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今天当我们回顾人类社会发展以来的一些过程和经历,会惊奇的发现,他所预言的竟然和现实的科学发展是如此的接近,由此我们不得不钦佩恩格斯的伟大与博学。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得出的结论是:“物质在它的一切变化中永远还是物质,它的任何一个属性都不会丧失,因此,物质虽然在某个时候一定以铁的必然性在地球上毁灭自己最高的精华——思维着的精神,而在另外的某个地方和另外的某个时候一定又以同样的铁的必然性把它重新产生出来。”这一对于世界的宏观的认识,是建立在恩格斯当时所掌握的自然科学成果和哲学分析之上的,是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发展史深刻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的。 首先,恩格斯指出现代自然研究与古代人的天才的自然哲学的直觉和阿拉伯人的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它站在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1)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在内的自然的存在和演化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2)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3)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规律。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是从具体科学技术认识上升到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的中间环节,是联结马克思主义与科学技术的重要纽带。 自然观;科技观;科技方法论;科技社会论;中国科技观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具体体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自然观】是关于自然界及其与人类关系的总和的观点;它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本体论基础和方法论前提;它和自然科学发展相一致,并随科技发展而改变形式;它的发展历程始终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等论争,并由此推动其演化和进步。思想渊源: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理论基础和重要标志: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观的高级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核心;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具有革命性、科学性、开放性和与时俱进等特点的辩证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 体现在具体的物质形态中;自然界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人和其他动物都来源于自然界。主要特征:直观性、猜测性、思辨性等。作用: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的思想渊源。2从某一方面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缺陷:1受原始宗教和神话影响,存在着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对立。2受当时自然哲学限制,不能在细节上科学具体地说明自然界,缺乏科学论证和严密的逻辑体系。 物质的性质取决于组成它的不可再分的最小微粒的数量组合和空间结构,物质具有不变的质量和固有的惯性;一切物质运动都是物质在绝对的空间和时间中的机械运动,都遵循机械决定论的因果关系,都是来源于外力的作用;自然界的未来发展严格地取决于其过去的历史,不存在偶然性和随机性;人与自然界是分立的。主要特征:1.机械性2.形而上学性3.不彻底性。作用:1.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奠定了唯物主义思想基础。2.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提供了方法论前提。缺陷:1.它把自然界看成一架机器,各种运动都归结为机械运动,抹杀了物质运动形式及其性质的多样性,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固有联系;2.以孤立、片面、静止的思维方式考察自然界,否定了辩证的思维方法;3.认为自然界是绝对不变的,物质运动和自然界的合目的性创造都来自上帝。 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2自然界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3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4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成为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5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主要特征

自然辩证法笔记全培训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简述什么是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科学技术观,又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研究方法论,还包括数学和其他各门具体学科中的重大哲学问题。自然辩证法主要包括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研究方法论三部分内容,两对矛盾及人与自然的矛盾、科学实践与科学认识的矛盾贯穿自然辩证法的始终。 二、简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体系结构及其主要内容。 全书由论文、杂记、计划草案三部分组成,以两对矛盾为主线将其形成完整的体系,共分为6大部分。 1.导言:阐述了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自然科学的发展的历程及其重大成就;论述了形而 上学自然观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2.自然科学与哲学:论述了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 法论指导,研究者把握了正确的哲学思维就会加速科研进程,少走弯路,避免犯唯心主义、宗教神学的错误。 3.辩证法: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是有三大规律和五对范畴构成的。 4.物质的运动形式: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揭示了物质、运动和时空之间的内在 联系。 5.各门具体科学中的辩证法:探讨了各门具体科学中的重大哲学问题。 6.劳动创造了人:论述了劳动创造了人、人类社会,实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 的过渡。 三、简述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及重大成就? (1)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初英·海森堡,爱因斯坦明确界定了科学的对象,认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都是可以通过试验来证实的。 (2)伪证主义:波普尔强调思维创新和反向思维,指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P1-TT-EE-P2;(3)历史主义:英·Kuhn库恩于198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提出科学发展的模式为:前科学-范式-反常-危机-革命-新模式。 第二章古代自然观与方法论 一、结合古代自然观的具体成就,简要说明古代自然观是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 古代自然观,无论是探讨世界本原的元素论(如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水、无限者、气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赫拉克利特的“活火说”;八卦学说和五行学说等。),抑或是探讨物质结构的原子论(如刘基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伊壁鸠鲁的原子论和卢克莱修的原子论等。),还是探讨天体运行规律的宇宙论(如泰勒斯的“平地模型”,圆柱模型,毕达哥拉斯的“十天体模型”,托勒密的“九重天模型”,中国古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等。),都是从物出发解释其他现象,排除唯心主义和宗教神学的干扰,坚持物质第一性,本原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交感而形成他物,体现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在于:古代自然观都是按照自然界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事物,从本原上来揭示自然界各种现象。 二、简述八卦学说、五行学说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自发辩证法思想。 1.八卦学说认为世界万物是以乾(天)、坤(地)、震(雷)、序(风)、坎(水)、离(火)、 艮(山)、兑(泽)这八种事物为本原构成的。天地是第一层次,表示事物的对立面。

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自然辩证法》导言读后感 经济管理学院范洁 2009208008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系统发展的核心动力,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科技对我们如此重要,所以认真学习并深入了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科学。恩格斯作为一个无产阶级哲学家,在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精辟地阐述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难而曲折进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通过阅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导言部分,让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界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受益匪浅。 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用精辟严谨的哲学语言为我们展示了科学发展的历程,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为了自然界的真理而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他们用生命捍卫并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自然辩证法导言中恩格斯说“自然科学当时也在普遍的革命中发展着,而且它本身就是彻底革命的;它还得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同现代哲学从之开始的意大利伟大人物一起,自然科学把它的殉道者送上了火刑场和宗教裁判所的牢狱。”在当今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我们应该时刻铭记那些为科学而奋斗终身的前驱们,是他们的努力及牺牲才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让我们享受高科技的成果。 恩格斯从一个哲学家的角度总结了整个科学的全局,从不武断独立的看待每一个科学发现。每一个科学发现,在他看来都是人类通向真理的一大步。人类从远古时期的愚昧,到中世纪的崇拜神学、宗教,再到如今科学真理的逐步建立,都是各个时代不断进步的结果。尤其是在现代,依靠更多的严密的逻辑思维,慢慢打开了人类未知的神秘。在古代,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更多的是依靠古代人的自然哲学的天才直觉,向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他们通过思考来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本源,但他们却无法超越当时时代的局限性。在现代,随着科学的越来越深入,天才的自然哲学直觉已经不能再使科学更进一步,因此不得不转向有着更多优越性的严密的逻辑思维。从而产生了像牛顿,林耐等人,他们给现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一、简答题 1、自然辩证法含义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关于自然和科学技术的一般发展规律,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基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相互作用的理论体系,是对以科学技术为中介和手段的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关系的概括和总结。自然辩证法是就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是一个完整的科学学说体系,它的研究内容有:(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是自然辩证法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旨在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作出科学的说明。 (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反映了自然观和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从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出发,总结出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从抽象到具体、历史和逻辑的统一等辩证思维形式,并且汲取具体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创新思维方法和数学与系统思维方法等根本方法,对其进行概括和升华,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方法论。(4)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论。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论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出发,探讨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等的普遍规律。 自然辩证法的四部分内容,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揭示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本质。 3、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观点、特征 (1)基本思想: ①唯物论与辨证法的统一 ②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 ③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 ④人与自然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 (2)主要观点: ①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 ②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 ③用辩证的思维认识世界 (3)特征:实践性、历史性、辩证性、批判性 4、系统自然观的特征 系统性、复杂性、演化性、广义性 5、人工自然观的特征 主体性、能动性、价值性

自然辩证法笔记

第三讲科学发展的历程 1.1科学的主要特征 1.科学的四个层面: 器物层面:科学通过技术所物化的产物 解释层面:科学事实、定理、理论 精神层面:科学方法、精神、原则、思想 体制层面:科学活动的组织制度 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 2.科学与人类文化 A人类文化:文明的起源:冰冻期来临时动物与人类祖先的不同反应。 文化的定义:特殊的动物种系——人,在为生存而进行的斗争中所使用的超有机体的方式和手段组织形成的一种复杂机制。 文化的结构:技术系统、社会系统、思想意识系统。 B人类文化的结构★怀特的人类文化结构 C 科学的不同层面在人类文化中相应的部分 ?器物层面——物质文化:技术系统。 ?体制层面——制度文化:社会系统。 ?解释层面——观念文化:思想意识系统。 ?精神层面——观念文化:思想意识系统。 D科学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化 四面墙壁相互支撑缺一不可;科学要素在各种古代文明中都分散游离;科学革命成就了各种要素组合成的凝聚结构 1.2古代科学及其主要特征 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一书开篇就说,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惊异”、“闲暇”、“自由” 1.3中世纪科学及其主要特征 衰落:十字军东征和西欧封建城堡制的瓦解;阿拉伯人的传递作用;亚里士多德主义在中世纪兴起和被改造 1.4现代科学及其主要特征 科学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B.科学革命与现代人类 ★为什么古希腊科学有奠基性?表现为古希腊科学的成就:古希腊自然哲学对人类来源的探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现代化的定义: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从传统到现代的深刻转变 现代化的动力:科学和技术对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巨大影响,产生工业化、城市化,导致整个社会结构与生活方式的巨大革命 ★现代化的趋势:科学和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即社会的科学技术化,同时伴随的是科学技术化和科学技术社会化 科学:求知、求真 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科技: 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大纲 一、教学基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正确认识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变化的规律,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其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开创的,为后来者在实践中所发展的基本思想观点和理论体系。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支撑的主要毕业要求指标: 二、学习收获: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预期会有以下收获: 1、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运用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扩大哲学视野、了解一些相关的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知识。 4、为学好其他学科,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准备。 三、内容提要与要求 理论教学: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物质世界及其和发展规律 了解:在实践中对世界本质的探索;物质世界的客观性;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了解:联系和这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掌握:对立统一规律及其在辩证法中的地位;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质变与量变、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 了解: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 了解: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第二章在实践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掌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掌握:真理的客观性和真理的相对性、绝对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了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掌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 了解: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了解: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了解: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了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的形成;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及其作用。 了解:劳动力商品化与雇佣劳动制度;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社会化生产一般规律及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特殊表现;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了解: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了解:资本主义从自由竟争到垄断;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了解:经济全球化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 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了解: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了解: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后感

通过学习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犹如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受益匪浅。恩格斯的严谨的治学精神,大量资料的查阅,条理清新的介绍,和逐一列出且逻辑严谨细致的论述让人钦佩。恩格斯清晰的为我们展开了整个严谨的论据过程。 通过对十五世纪下半叶的一系列的社会现状的描述,我们看到了社会阶层的更迭,新兴资产阶级的悄然萌芽,阶级斗争出现新的阶层(早期的无产阶级),艺术和文学上的新兴的繁荣,更重要的是,旧的世界界限开始不足以再权限人民的思想,航海的进步,对地球的深入了解,为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手工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同时,我学习了关于自然科学发展的进程,以及为什么造成这种进程的原因;思考了人文哲学对于自然科学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及其原因;同时明确了自然科学与哲学并不是简单的谁指导谁、谁验证谁、谁规定谁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相辅相成,互相依靠的关系。并由此展开对自然科学以及哲学关系的思考,以及其在不仅是自然科学方面也是哲学方面的价值。 恩格斯通过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人类社会对自然的认识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提出三个阶段。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恩格思指出的:“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它在哲学上成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 早期自然科学就是有哲学产生的,早期的哲学家开始研究世界是怎么变化的,世界到底有没有变化,在探索中,衍生出了自然科学。恩格斯指出自然科学就是彻底革命,为争取自己的生存权利而斗争。大革命的大势所向,此以后,对有机物的最高产物、即对人的精神起作用的,是一种和无机物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反的运动规律。 世界的存在性使地质学产生了,它不仅指出咯相继形成起来和逐一重叠起来的地层,并且指出了这些地层中保存着已经死绝的动物的甲壳和骨骼,以及已经不在出现的植物的茎、叶和果实。必须下决心承认:不仅整个地球,而且地球今天的表面以及生活于其上的植物和动物,也都是时间上的历史。同于早期哲学家们说的同一个人不可能再次踏入同一条河,说明世界是变化的,但冰化成水,水挥发成蒸汽,蒸汽凝结成水,水又冻成冰,由此可见世间万物有事不变的。 能量的变化与守恒使物理产生了,各种特殊的物理力,即所谓物理学上的不变的“种”,就变为各种不同的并且按照一定的规律互相转化的物质运动形式。所以世界上存在着的运动的量是不变的。 有机界和无机界之间的转换关系使生物产生了。早以证明为一切有机体的最后构成部分的原生质和细胞,现在发展是独立生存着的最低级的有机形式。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作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种运动着。 他在导言里运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提供的最新成果,依据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考察了原始星云到星球,从无机物到生命的产生、生物进化和人类起源的过程,并根据物质运动不灭原理,论证了宇宙无限发展过程,阐明了自然界发展的辩证法。而且,很好地解释了自然科学从产生到当时的发展过程,并预言了未来科学的发展的方向。 《自然辩证法导言》为我们总结出科学发展的全局。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科学发现,都是人类通往真理的一大步。我明白了所有的学科是相互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今后的科研学习和工作中,我们要努力深入学习自然辩证法,掌握它的精髓并用来指导我们的科学实践,以帮助我们科研水平的提高。

2016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总结

2016年《自然辩证法概论》复习题-答案总结

1、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系统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系统自然观 内容:1)自然界不仅存在着,而且演化着2)自然系统是确定性和随机性的统一3)自然系统是简单性和复杂性的统一4)自然系统是线性与非线性的统一。5)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特点:(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其一,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其二,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3)系统具有层次结构。 马克思自然理论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全面辩证的论述了人、自然与社会关系,人在与自然的关系中要达到“两个和解”即人与自然及人类自身的和解。由此使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及冲突得到解决,最终达到人与自然的内在的统一。随着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马克思自然理论的内容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源泉,其对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马克思自然理论为我带来的当代启示如下:(1)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须以马克思自然理论为支撑,企业的发展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企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立足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完善,实现人与自然的合一,企业环境污染治理需要构建一个企业、社会与政府的多方协作平台。(2)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科技,建立循环持续的生产方式,政府在治理企业污染时转变“官本位”思想,向现代新型服务型政府转变,国家应坚持环境保护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并增强其贯彻力度。 2、试述当代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的科学基础、主要内容和特征,并阐述其对你的启示意义。 就是要把生态系统看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主张把人从自然的征服者改变成生态系统的普通要素,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内容: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4)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5)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特点:1.生态自然观倡导人人平等;2. 生态自然观坚持整体性的思想,就是要把生态系统看成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部分组成的共同体;3.人类和大自然其他构成者在生态上是平等的;4.人与自然要协调发展、共同进化。(启示同上1) 3、马克思主义对科学和技术本质的理解是怎样的?试由此来分析现代社会科学技术一体化 的特征。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总和,它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活动,狭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和手段;广义的技术活动是指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身的方法和手段。二是技术成果,包括技术理论、技能技巧、技术工艺与技术产品(物质设备)。其中技术理论是在科学理论应用于工程实践的过程中产生与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理论与工程实践的中介。 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特征(1)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由学科结构和知识结构组成学科结构由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构成。知识结构由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构成。现代科学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过程,其中学科结构形成立体的架构,知识结构各要素渗透在学科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工程科学都是系统化的知识,都会经过一个由科学事实到科学理论的形成过程。(2)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由门类结构和形态结构组成门类结构由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构成。形态结构由经验形态的技术、实体形态的技术和知识形态的技术构成。现代技术的体系结构表现出现代技术的发展过程,其中门类结构是立体的架构,形态结构的各要素同样渗透在门类结构相对应的要素之中。实验技术、基本技术和产业技术都包含经验技能、都使用工具机器,都蕴涵了知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研究表明,科学技术在各自的发展中,不但日益多样化和系统化,而且越来越呈现出科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