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森林经理学川农

森林经理学川农

森林经理学川农
森林经理学川农

采伐限额: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法,对本行政区的森林、林木的生长量进行调查与预测,依此控制计算与论证的年伐量,报经国家批准,在一定行政区域的经营单位内,各单位每年以各种采伐方法,对森林资源采伐消耗的立方蓄积最大量。

森林划区的系统级别:

国有林业局区划系统(天然林区):林业局—林杨—林班—小班

国有林场区划系统(人工林区):总场(林场)—分场(营林区或作业区)—林班—小班

集体林区区划系统:县—乡—村—林班—小班

林班划分原则方法(人工、自然):

人工区划法:以方形或矩形进行的人工区划,林班的形状呈规整的图形,林班线需要人工伐开,呈直线或拆线状。优点:设计简单,林班面积大小基本一致,林班线的走向容易辨别,在平原及丘陵地区有利于调查统计和开展各种经营活动,并可作为防火线及道路使用。缺点:林区起伏较大,林班线起不到经营管理有利的作用。此法适用于平坦地区、丘陵地带林区及部分人工林区。

自然区划法:以林杨内的自然界线及永久性标志作为边界线划分林班的方法。优点:保持自然景观,对防护林。特种用途林有积极的意义,对自然保护区也有特殊的作用。缺点:林班面积往往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此法适用于山区。

林种区:

在林业局或林场的范围内,在地域上相连接,经营方向相同,林种相同,以林班线为境界的地域空间。

林种区划分原则:

林种区划分的细致程度取决于林区的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和经营水平,只有在经营目的有明显差别时,对划分不同林种区。

经营水平低时林种区不应划分过细,划分细致要求经营水平高,经营措施体系复杂。

每个林种区均有一定的面积,通常每个二级林种区面积至少不低于林场面积的5%。

林种区的界线通常利用林班线。

林种区的命名是以具体的林种冠之,可用3个林种等级中各自的类型。

轮伐期:是一种生产经营周期。它是以森林永续利用为基础,在法正林理论思想下,把培育方向相同的林分组成经营类型,用轮伐期作为经营类型的时间秩序,即经营周期。

轮伐期的作用:

(1)轮伐期是确定利用率的依据;

(2)轮伐期是划分龄组的依据

(3)轮伐期是确定间伐的依据

轮伐期的确定:

(1)确定轮伐期的依据,包括1、森林成熟龄,2、经营单位的生产力和林况,3、根据经营单位的龄级结构,

(2)确定轮伐期的方法,u=a v;1、采用伐前更新时,u=a-v;2、当采用伐后更新时,u=a+v;3、如采伐后及时更新,u=a。

采伐量:一般是针对一定的森林经营单位、一定的行政管辖范围或一定的地理范围,限定在一个时间范围内来说的,它是指一个经营单位内在一年内以各种形式采伐的林木蓄积量。合理年伐量确定的四个原则:

1、所定的年采伐量应该有利于改善经营单位的年龄结构,同龄林按经营单位内的龄级结

构,异龄林则按林分内的径级结构。

2、在成、过熟林占优势的经营单位,所定的采伐量既要能及时利用现有成、过熟林资源,

又要能在较长时间保持采伐量的相对稳定,避免剧烈波动。

3、主伐对象只能是达到成熟阶段,即达到主伐年龄的林分。

4、充分利用可以采伐的疏林、散生木资源,积极扩大间伐利用量。

同龄林的采伐影响:

异龄林的采伐影响:

林班的概念:在林场的范围内,为便于森林资源统计和经营管理,将林场划分为许多个面积大小比较一致的基本单位。

小班:是为了清查森林资源,统计计算森林资源,便于开展森林经理活动,在林班内划分为若干个生物学特性和经营特征一致,而且与其它相邻的地段在经营措施上有差异的地域小区地段叫小班。

森林档案:森林资源的多样性和动态性,使森林经营者对不同状态森林给以不同经营对策并产生不同的经营及生态效果,所进行的记录、测算和评价形成的系统文书就是森林档案。全龄林:完全异龄林林分应具有一年生到主伐年龄的各种年龄的林木,通过调整,使异龄林的各龄级的株数分布均有一定数量,形成全龄林,即异龄林中的标准林

采伐方式不同(皆、间、择)优缺点:

择伐:

优点:

1、采伐成熟木的同时,保留中小径木进行抚育,改善林分结构与卫生状况;

2、可以保证林地上永远有森林植物的庇护,保持一个稳定的环境;

3、择伐后形成的异龄复层林,比皆伐、渐伐形成的同龄林具有更好的抵抗风倒、风折与病

虫害的能力;

4、择伐林内存在永久的母树种源;

5、择伐林的林木具有大小参差不齐的多层性;

6、边采伐利用,边更新,边抚育。

缺点:

1、采伐集材比较费工,木材成本较高;

2、择伐作业过程中,伐倒木很容易砸坏中不径木与幼树;

3、技术要求高于其他的作业方式;

4、森林调查和林分生长量、产量的估算比较困难且费时。

渐伐:

优点:

1、渐伐因有丰富的种源和上层林冠对幼苗的保护,所以比皆伐或留母树皆伐法的更新更有

保证,且幼苗分布均匀;

2、渐伐形成的新林,是发生在采完老林之前,不仅缩短了轮伐期,而且在山地条件下,森

林的水源涵养作用和水土保持作用不会由于采伐而受到很大影响;

3、渐伐不仅具有皆伐作用比较集中的优点,而且具有择伐法加速保留木生长、提高木材利

用价值的能力;

4、技术要求介于皆伐和择伐之间;

缺点:

1、采伐和集材时对保留木和幼树的损伤率较大,同时也不利于采伐和林地清理;

2、渐伐中的采伐、集材费用均高于皆伐;

3、林分稀疏强度较大时,保留木由于骤然暴露,容易发生风倒、风折和枯梢等现象。

皆伐:

优点:

1、采伐成本较低;

2、对立木没有损伤;

3、与其他作业法相比,不需要复杂的技术;

4、可以通过植苗,引进改良树种;

5、可以解决槲寄生之类的卫生问题;

6、对种子不能自由散落的树种来说,这是唯一的作业方法;

7、在更新起来的幼林长到一定高度后可以允许放牧而不致造成损害;

8、生长衰退的过熟林可以用这种方法实行更新;

9、窄伐带也一样适用于大面积的森林;

缺点:

1、只适用于能在空旷地上成活的树种;

2、不易控制树种组成;

3、土壤侵蚀和林地退化的危险较大;

4、更新有可能延误;

5、生长条件有可能迅速恶化;

6、种子必须很轻,以保证有足够的下种距离;

7、一些尚未成熟的林木也被砍掉;

8、在所有作业法中,皆伐作业对景观的影响最大,特别是在幼苗长成幼树以前的这一阶段。中国森林资源特点:

(1)森林类型多样,树种资源丰富,但地域分布不均衡;

(2)森林资源绝对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小;

(3)人工林面积大,但经营水平不高,树种结构单一;

(4)森林质量不高,林场利用率低,扩大森林资源潜力大。

永续利用:

实现森林永续利用的途径;

(1)坚持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加速用材林基础建设,大力培育后续资源;

(2)实现以场定居,以场轮伐的原则,建立调整,改善最适宜永续利用的理想的森林结构,才能使永续利用有了物质基础的场所;

(3)坚持合理采伐,大力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采伐;

(4)采取积极的营林措施,不断提高林木的生长量;

(5)提高长期规划设计质量,发挥经营方案的作用,集约经营,努力管理和经营好现有森林,不断提高林业劳动生长率;

(6)林业方针,政策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法正林:在同龄林实行皆伐作业和一定轮伐期的前提下,能持久地每年提供一定数量木材的林分。

森林成熟:森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最符合经营目标时的状态。

森林经营方案的要点:

森林经营的深度:依据编案单位类型、经营性质与经营目标确定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深度。国有林业局、国有林场、国有森林经营公司、国有林采育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国有林经营单位所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应将经理期内前3-5年的森林经营任务和指标按经营类型分解到年度,落实到小班;后期经营规划指标分解到年度。在方案实施时按2-3年为一个时段滚动落实到作业小班。

达到一定规模的集体林组织、非公有制经营主体应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应将森林采伐和更新等任务分解到年度,规划到作业小班,其他经营规划任务落实到年度。

其他集体林组织或非公有制经营主体应编制规划性质经营方案,应将森林经营规划任务和指标按经营类型落实到年度,并明确主要经营措施。

森林经营的广度:依编制单位所有制性质和建设规模而定。

一类编案单位所编制的森林经营方案,其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与经营目标,森林功能区划、森林分类与经营类型,森林经营,非木质资源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等主要内容。

二类编案单位应编制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目标与布局,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维护,效益分析等。

三类编案单位应编制规划性质森林经营方案,其主要内容一般包括森林资源与经营评价,森林经营方针、目标与布局,森林功能区划与森林分类,森林经营,森林健康与保护,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森林经营的生态与社会评估等。

南农 细胞生物学 7详解

第九章核糖体 第一节核糖体的类型与结构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其唯一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1953年,Robinsin和Brown用电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了这种颗粒结构。1955年Palade在动物细胞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构。 1958年Roberts建议把这种颗粒结构命名为核糖核蛋白体(ribosome),简称核蛋白体或核糖体。 核糖体几乎存在于一切细胞内,不论是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均含有大量的核糖体。即使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支原体,也至少含有数以百计的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含有核糖体。目前,仅发现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个别高度分化的细胞内没有核糖体。因此可以说核糖体是细胞最基本的不可缺少的结构。 核糖体是一种颗粒状的结构,没有被膜包裹,其直径为25 nm,主要成分是蛋白质与RNA。核糖体RNA称为rRNA,蛋白质称r蛋白,蛋白质含量约占 40%,RNA约占60%。r蛋白分子主要分布在核糖体的表面,而rRNA则位于内部,二者靠非共价键结合在一起。 在真核细胞中很多核糖体附着在内质网的膜表面,称为附着核糖体,它与内质网形成复合细胞器,即糙面内质网。在原核细胞的质膜内侧也常有附着核糖体。还有一些核糖体不附着在膜上,而呈游离状态,分布在细胞质基质内,称游离核糖体。附着核糖体与游离核糖体所合成的蛋白质种类不同,但核糖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是完全相同的。 核糖体常常分布在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旺盛的区域,其数量与蛋白质合成程度有关。处在指数生长期的细菌中,每个细胞内大约有数以万计的核糖体,其含量可达细胞干重的40%。而在培养的饥饿状态的细胞内,仅有几百个核糖体。在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中,核糖体的数目约为5X106~1X107个。 从核糖体发现至今近50年的时间,对核糖体的结构、成分与功能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材料,特别是近几年对rRNA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精细的生物化学分析,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其与电子显微镜技术的配合是取得这些成果的重要实验基础。 一、核糖体的基本类型与成分 生物有机体细胞内有两种基本类型的核糖体:一种是70S(S为Svedberg沉降系数单位)的核糖体,其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X103,原核细胞的核糖体为 70S,真核细胞线粒体与叶绿体内的核糖体也近似于70S;另一种是80S的核糖体,相对分子质量为4 800X103,真核细胞的核糖体(除线粒体与叶绿体核糖体外)均为80S。不论70S或80S的核糖体,均由大小不同的两个亚单位(sub— unit)构成(图9—1)。体外实验表明70S的核糖体在Mg2’浓度小于1 mmol/L的溶液中,易离解为50S与30S的大小亚单位,当溶液中Mg2’浓度大于 10mmol/L时,两个核糖体常常形成100S的二聚体。 核糖体大小亚单位在细胞内常常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只有当小亚单位与mRNA结合后大亚单位才与小亚单位结合形成完整的核糖体。肽链合成终止后,大小亚单位解离,又游离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教授信息一览表 -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

教授信息一览表姓名性别研究方向个人简介 赵茹茜女分子营养生理学和动物生长调 控的分子神经内分泌学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93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获理学博士学位,1994-1999年先后三次赴德国联邦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和行为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和科研合作,2000年应聘在澳大利亚亨利王子医学研究所工作,2005年被美国康乃尔大学评选为2005-2006年度康乃尔-中国唐氏学者,应邀作为访问教授在康乃尔大学进行累计两年的教学研究工作。为校“优秀青年学术骨干”,江苏省“中青年农业科技骨干”,江苏省“巾帼示范岗”。现任南农大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学科点(博士点)负责人,农业部动物生理生化实验室主任。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科研项目,包括“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农业倾斜项目和面上项目以及部“九五”、“十五”攻关课题和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获“霍英东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2004年长期从事动物摄食与生长的神经内分泌调控的研究,94年以来主要研究鸡、鸭、猪生长轴与基因表达的调控。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论文十多篇。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并作为特邀境外专家出任2002年在德国不来梅召开的全欧禽类大会“生长调控专题”分会的主席。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28名,另有20名在读。现担任中国生理学会理事,江苏省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和副秘书长,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生理生化分会副理事长,秘书长。

杨倩女粘膜免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和2001年分别在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和博 士学位。87~91年在农业部动物检疫所工作。91年至今在南京农业大学动 物医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曾到德国小动物研究所、西班牙莱仰大学 和美国Davis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和访问。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解剖 及组织胚胎学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基础科学专业委员会理 事长。2007年被评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主要 研究领域为黏膜免疫学及组织胚胎学的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4项;主持农业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1项;主持江苏省课 题多项。获发明专利7项。在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100余篇(其中30余篇 被SCI收录)。主编全国统编教材两本(其中一本为“十一五”规划教材)。 两次被南京农业大学评为师德先进个人。 马海田男细胞信号转导与信息代谢;营养 生物化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2009年作为优秀骨干教师被列入南京农业大学“133”人才培养计划。现担任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农业分会理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会基础科学专业委员会理事。 1999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原哲里木畜牧学院)获得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南京农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领域为物质代谢调节与细胞信号转导,主要研究小分子生物活性物质对畜禽生理机能的影响,并从细胞信号转导及信息代谢的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近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NO.30600439),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O.NCE-10-0495)、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 BK2007162,NO.BK2011647),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NO.KYZ201151);

细胞生物学

张学文简历 张学文,男,理学博士,1965年6月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现任湖南农业大学理学院生物技术系教授。 学历及工作简历: 1982年9月—1986年7月:湖南农学院(今湖南农业大学)园艺系本科学习,毕业获学 士学位; 1986年9月—1989年7月:湖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硕士研究生,主攻分子遗传学研究 方向,毕业获农学硕士学位; 1989年7月—1991年4月: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从事遗传育种研究工作,任研究实习员;1991年4月—1995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生物技术系,任助教、讲师; 1995年9月—1999年7月:湖南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主攻生化与分子生 物学方向。1999年毕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获得副教授任职资格并被聘为生物技术系副教授。 1997年7月—1998年8月: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UniversityofCaliforniaatDavis)植 物生物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植物发育分子生物学研究;2002年9月—2003年7月:挪威王国卑尔根大学分子生物学系访问学者,主要从事肿瘤 的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 2001年8月获教授任职资格。为湖南农业大学细胞生物学硕士点领衔导师。1993年被湖南省教育厅确认为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999年被确认为湖南农业大学中青年骨干教师。 主讲课程: 博士生“基因工程专题” 硕士生“基因工程原理”、“分子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实验技术”、“遗传工程原理”、“生物技术概论”。 本科生“基因工程”、“现代生物技术”。

近五年研究工作简介: 1998—2000,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研究”,为项目技术负责人。2000—2003,参与国家“863”项目“草鱼抗病基因工程中试研究”。2000—2002,主持国家教育部研究课题“分离克隆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cDNA”。2001—2003,主持湖南省自然科学基因项目“水稻胚胎发生调控基因的研究”。2002—2005,主持湖南省优秀中青年基金项目“α-半乳糖苷酶基因的分离克隆及突变研究”2003—2005,主持湖南省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发酵生产α-半乳糖苷酶”。近五年主要论文著作目录 1.张学文,罗慧敏拟南芥homeobox基因A21的研究.《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 发展》1999.12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中国科协首届学术年会交流. 2.张学文,罗泽民拟南芥同源转换盒基因A21反义RNA基因重组体构建及转化.湖南师范大 学学报.2001,27(1):79-83. 3.张学文 ArabidopsishomeoboxgeneA21isactiveindividingcells.10th InternationalCongres sonGenes,GeneFamiliesandIsozyme.1999.10Beijing. 4.张学文生物技术跨越发展的战略研究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2001年年会优秀论文 奖,2001.9.长沙. 5.张学文,洪亚辉,赵燕植物开花时期的分子控制.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3,29(6):523-528. 6.唐香山,张学文饲料酶制剂研究进展广西农业科学.2004,4. 7.唐香山,张学文,章怀云α-半乳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在酵母中的表达.生物工程杂志.2004,4. 8.唐香山,张学文酵母表达载体研究进展生命科学研究.2004,6. 9.陈开健,章怀云,张学文等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饲喂大鼠的安全性研究.湖南农业大学学 报.2002.28(2):149-151.

(整理)南农细胞生物学6.

第八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最大、最重要的细胞器,是细胞遗传与代谢的调控中心。自1831年R.Brown首次命名细胞核(nucleus)以来,对于细胞核的研究始终倍受重视。 所有真核细胞,除高等植物韧皮部成熟的筛管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例外,都含有细胞核。一般说来,真核细胞失去细胞核后不久即导致细胞 胞核直径一般为5~20 μm,低等植物细胞核直径约1—4μm。 细胞核主要由核被膜、染色质、核仁及核骨架组成(图8—1)。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场所,在这里进行基因复制、转录和转录初产物的加工过程,从而控制细胞的遗传与代谢活动。 第一节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核被膜(nuclear envelope)位于间期细胞核的最外层,是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界膜。由于它的特殊位置决定了它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核被膜构成了核、质之间的天然选择性屏障,它将细胞分成核与质两大结构与功能区域:DNA复制、RNA转录与加工在核内进行,蛋白质翻译则局限在细胞质中。这样就避免了彼此相互干扰,使细胞的生命活动更加秩序井然;同时核被膜还能保护核内的DNA分子免受由于细胞骨架运动所产生的机械力的损伤。另一方面,核被膜并不是完全封闭的,核质之间有频繁的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流,这主要是通过核被膜上的核孔复合体进行的。 核被膜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难以分辨,在相差显微镜下,由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折光率不同,可以看出核被膜的界限,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核被膜的细微结构。关于核被膜的结构组成,目前有两种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核被膜有三种结构组分,即双层核膜、核孔复合体与核纤层(图8—1)。核纤层(nuclear lamina)紧贴内层核膜下,是一层由纤维蛋白构成的网络结构,它与胞质中间纤维、核内骨架有密切联系。当真核细胞用非离子去垢剂、核酸酶及高盐溶液等分级抽提后,核纤层往往与核孔复合体、胞质中间纤维、核内骨架一起被保存下来,成为贯穿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结构体系;由此又有人认为核纤层不应该属于核被膜的一种结构组分。在这里我们把核纤层放在细胞骨架结构系统中介绍,本节着重介绍核被膜与核孔复合体。 一、核被膜 面内质网相通连,使核周间隙与内质网腔彼此相通。从这种结构上的联系出发,外核膜可以看作是糙面内质网的一个特化区域。②内核膜表面光滑,无核

南京农业大学016生命科学学院2019级硕士拟录取名单

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陈晓静103079210002789381232.40613.40许晓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栾俊霞103079210007550349249.80598.80章文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王文磊103079210000339348240.80588.80徐益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李建民103079210000999344240.00584.00陈亚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张子旭103079210006938336245.80581.80强胜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贾亚会103079210009081353222.80575.80沈振国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董律103079210004788373195.70568.70郑录庆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陈淑玉103079210007549327241.30568.30熊国胜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翟璐璐103079210008069358206.80564.80陈亚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方倩倩103079210005445353205.00558.00蒋明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付月103079210007429329227.10556.10郑录庆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王雪靖103079210008882322227.20549.20娄来清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张露103079210008624356188.40544.40於丙军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张亚鑫103079210009286322222.00544.00强胜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边祥利103079210003779335208.30543.30张阿英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刘茜103079210008027333207.80540.80郑录庆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郭春霞103079210007830328212.60540.60章文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高沥文103079210004959328211.80539.80陈世国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刘金悦103079210008357316221.20537.20宋小玲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闻静103079210004805344189.00533.00徐益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肖兴凯103079210008130328202.80530.80张群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闫晋103079210004798336193.00529.00夏妍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潘妮103079210006782329198.40527.40陆巍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孙施乐103079210004941353173.80526.80於丙军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汤茗宇103079210007879308218.80526.80夏妍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朱姝娴103079210004383314210.60524.60谭明普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王一103079210008883310212.00522.00李新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唐永伟103079210009031340181.90521.90陈晨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1植物学苏有科103079210000234316188.50504.50章文华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2动物学孙静103079210008019352212.50564.50张克云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2动物学孟珍103079210000133324195.50519.50曾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2动物学左金娇103079210009051311206.80517.80林建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2动物学段云斌103079210007030316197.20513.20张晓晓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李宁103079210002615392229.00621.00陈凯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夏文潇103079210007883384236.00620.00王伟武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赵苏琴103079210006144380238.00618.00朱军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张璇103079210004374375242.00617.00何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廖玉绮103079210007176355258.00613.00刘蓉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朱全宇103079210002638368239.00607.00贺芹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张楷韵103079210000772365240.00605.00何健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陶庆103079210006424367236.00603.00闫新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刘笑天103079210002617373222.00595.00任昂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陈奇峰103079210001310367228.00595.00黄星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任轶君103079210000521349245.00594.00洪青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刘俊泽103079210008701357237.00594.00梁永恒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李依扬103079210007175368225.00593.00朱军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张存智103079210007884370223.00593.00曹慧非定向就业全日制生命科学学院统考071005微生物学王颖103079210007882358234.00592.00王伟武非定向就业全日制

南农发现疫霉菌攻击大豆胞外免疫的新机制

Vegetables2019.3试验研究Jtei辭 教育出版社,2000. [7]张志良,瞿伟簣.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高等教 育出版社,2003. [8]彭振,何守朴,孙君灵,等.陆地棉苗期耐盐性的高效鉴 定方法[J].作物学报,2014,40(3):476-486. [9]CHANDNA R,AZOOZ M,AHMAD P.Salt stress in plants-signalling,omics and adaptations[M].New York:Springer,2013:1. [10]熊雪,桂维阳,刘沫含,等.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 均匀与不均匀胁迫下的耐盐性评价[J].草业学报,2018a,27(9):67-76. [11]熊雪,罗建川.魏雨其,等.不均匀盐胁迫对 紫花苜蓿生长特性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18b,51(11):2072-2083. [12]赵跃锋,任晓雪,陈昆.盐胁迫对茄子种子萌发、光 合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1.天津农业科学,2018(8):4-6,10. [13]张玲,王华,周静,等.NaCl胁迫对两个辣椒品种幼苗 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特性的影响【J].浙江农业学 报,2017,29(4):597-604. [14]徐严,王文磊,许凯,等.不同盐度胁迫对坛紫菜叶状体 生理指标的影响[J].应用海洋学学报,201&37(3):380-386. [15]邢建宏,潘德灼,谭芳林,等.NaCl胁迫对秋茄根 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17,26(11):1865-1871. [16]张国新,王秀萍,姚玉涛,等.主成分分析及隶属 函数法对菊芋苗期耐盐性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30):77-79. [17]高雪,朱林,苏莹.基于隶属函数法的甜高粱孕穗期耐盐 性综合评价[J].南方农业学报,2018(9):1736-1744. [18]于伟,刘卫东,柳李旺,等.隶属函数法对12个茄 种幼苗期耐盐性的筛选与鉴定[J].江苏农业科学,2015,43(11):228-230. [19]张国新,王秀萍,鲁雪林,等.隶属函数法鉴定水稻品种 耐盐性[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17(1):36- 37.圖 南农发现疫霉菌攻击大豆胞外免疫的新机制 2019年1月28日,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疫病团队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学研究中心邢维满课题组合作在《Molecular Plant》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hytophthora sojae effector PsAvh240inhibits a host aspartic protease secretion to promote infec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鉴定到一个植物胞外免疫的新成员,并进一步揭示了大豆疫霉菌干扰植物胞外免疫的新机制。 大豆疫霉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危害重。南京农业大学作物疫病研究团队长期聚焦于大豆与疫霉菌的分子互作,以病原菌的致病因子一一效应子为分子探针,就植物在胞内和胞外对病菌免疫的分子机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此次发现的疫霉菌效应子Avh240对大豆胞外免疫蛋白酶GmAPl的攻击方式,将病原菌与植物的“军备竞赛”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揭示了病原菌与植物互作关系的复杂性。 研究通过解析大豆疫霉菌效应子PsAvh240的晶体结构,结合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等试验方法,揭示了PsAvh240以二聚体的形式定位在植物细胞膜上发挥毒性功能的分子机制。随后,通过质谱分析鉴定到PsAvh240的互作蛋白是来自大豆的天冬氨酸蛋白酶GmAPl,并证明PsAvh240通过与GmAP1的互作来阻止Gm A P1分泌到质外体发挥抗病功能。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了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参与质外体免疫来抵御疫霉菌侵染,并且揭示了疫霉菌破坏植物质外体免疫的新策略,即疫霉菌可以向“敌后”,即植物细胞内分泌效应子来抑制植物天冬氨酸蛋白酶的外泌,拓宽了对植物与病原菌互作的认识。该研究还发现大豆天冬氨酸蛋白酶对不同疫霉菌均表现出抗病效果,为改良作物广谱抗性提供新的基因资源。圃 -17-

南农2018级硕士专业报考录取情况

学院培养方式学位类型专业名称统考报名录取总人数其中推免录取其中同等学力农学院全日制学术型遗传学600 农学院全日制学术型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1334160 农学院全日制学术型作物遗传育种290118110 农学院全日制学术型★农业信息学201950 农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作物、种业)585600 农学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作物、种业)8000 植物保护学院全日制学术型植物病理学21958240 植物保护学院全日制学术型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1515180 植物保护学院全日制学术型农药学893150 植物保护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植物保护)1339511 植物保护学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植物保护)2420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全日制学术型海洋科学26130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生态学84173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环境科学90175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全日制学术型环境工程136220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环境工程98260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全日制学术型土壤学98241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全日制学术型植物营养学1336060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资源利用与植物保护(农业资源利用)534900 园艺学院全日制学术型风景园林学7520 园艺学院全日制学术型果树学1663850 园艺学院全日制学术型蔬菜学1393660 园艺学院全日制学术型茶学531110 园艺学院全日制学术型★观赏园艺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11527120 园艺学院全日制学术型★设施园艺学13730 园艺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园艺)27811450 园艺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风景园林17625100 园艺学院全日制学术型中药学50710 园艺学院全日制专业学位中药学331210 园艺学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农艺与种业(园艺)10100 园艺学院非全日制专业学位风景园林7000 动物科技学院全日制学术型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1263770 动物科技学院全日制学术型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9537140 动物科技学院全日制学术型动物生产学3410 动物科技学院全日制学术型动物生物工程7400

南京农业大学开设专业及学制

南京农业大学开设专业及学制学士学位:学制4年 普通进修生:学制1-2年 1.农学 2.种子科学与工程 3.统计学 4.农村区域发展 5.生物科学 6.生物技术 7.植物保护 8.生态学 9.食品科学与工程 10.生物工程 11.食品质量与安全 12.环境工程 13.环境科学 14.园艺 15.园林 16.中草药 17.动物科学 18.动物医学(学制5年) 19.动物药学(学制5年) 20.国际经济与贸易 21.金融学 22.农林经济管理 23.人力资源管理 24.会计学 25.市场营销 26.电子商务 27.土地资源管理 28.信息与计算科学 29.社会学 30.旅游管理、 3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32.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学位:学制3年 高级进修生:学制1-2年 1.植物学 2.微生物学 3.遗传学 4.发育生物学 5.细胞生物学

6.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7.生态学 8.科学技术史 9.食品科学 10.作物栽培学及耕作学 11.作物遗传育种 12.果树学 13.蔬菜学 14.土壤学 15.植物营养学 16.植物病理学 17.农药学 18.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19.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0.基础兽医学 21.预防兽医学 22.临床兽医学 23.农业经济管理※ 24.土地资源管理 博士学位:学制3-4年高级进修生:学制1-2年 1.遗传学※ 2.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3.作物遗传育种※ 4.应用植物基因组学※ 5.生态农业科学技术※ 6.植物遗传资源学※ 7.种子科学与技术※ 8.作物信息学※ 9.植物病理学※ 10.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11.农药学※ 12.植物检疫与生物安全※ 13.生态学※ 14.土壤学※ 15.植物营养学※ 16.果树学※ 17.蔬菜学※ 18.茶学※ 19.观赏园艺※ 20.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21.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22.农业经济管理※ 23.农村发展※

自噬细胞与人体健康

自噬细胞与人体健康 生科102 张森 13210211 细胞的自我吞噬(自噬,Autophagy)是细胞自身保护的一种重要机理,它可以降解细胞内破损的细胞器、变性的蛋白质和各种大分子物质,它是细胞内的一个“清道夫”,在维持细胞存活、更新、物质再利用和内环境稳定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它是近年来细胞生物学的一个重要进展 自噬可分为Macroautophagy、Microautophagy和Chaperone mediated autophagy三大类。其中Macroautophagy是最主要的形式。自吞不足,细胞内变性蛋白质,有害大分子物质堆积,可促进细胞死亡;自噬过度,可以破坏细胞器和细胞内有用的物质,亦可引起细胞死亡。缺氧、应激、营养缺乏、炎症感染、胆固醇堆积、线粒体损伤等都可以促进细胞自吞作用的发生。自吞作用的调节是关键,其中TOR(Target of Rapamycin)起着中心的作用。参与体内免疫、感染、衰老、退变、炎症、肿瘤、凋亡等一系列生理和病生理过程。 自吞是细胞存在的普遍机理。在心血管系统,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心肌细胞、成纤维细胞及其相关的肥大细胞、免疫细胞等都存在自吞的作用。它们不仅与心血管细胞的生长、发育、衰老、炎症、免疫、修复有关,亦是动脉粥样硬化、心功能不全、再灌注损伤、心肌病等多种心血管病的发病因素。它们在心血管细胞网络调节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心脑血管病防治的一个新靶点。 细胞自噬对于机体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学作用, 与肿瘤的发生、神经系统疾 病的发生、病原体感染及免疫系统应答以及细胞的分化和衰老等多个生命活动过程相关。延缓衰老方面:衰老是生物体内在的性质,归因于内外环境的。细胞自噬是一个组成型的过程,细胞内衰老或受损的细胞器的清除,胞质中长寿命蛋白质的转变及细胞质重塑等都与细胞自噬有关。在饥饿状态下,通过自噬将胞质内长寿命的蛋白质降解成氨基酸以供中间代谢和生物合成所需,这是真核细胞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提高细胞自噬能力可以延缓生物衰老的观点已广为接受,这方面的研究必将为促进人类健康和相关疾病的治疗作出贡献。

细胞生物学复习题三

习题三(第8、9、10、11章) 一、选择题 1. 根据靶细胞上受体存在的部位的不同,可将受体分为细胞内受体和细胞外受体,激活细胞内受体的是()。 A. 胞外亲脂性信号分子 B. 胞外亲水性信号分子 C. 胞内亲脂性信号分子 D. 胞内亲水性信号分子 2. 膜受体具备的功能是( )。 A. 识别、结合配体 B.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 C. 识别、结合配体并引起胞内一系列反应 D. 引起离子跨膜转运 3. G蛋白处于活性状态的时候,其α亚单位是( )。 A. 与β、r亚单位结合,并与GTP结合 B. 与β、r亚单位分离,并与GTP结合 C. 与β、r亚单位结合,并与GDP结合 D. 与β、r亚单位分离,并与GDP结合 4. 偶联G蛋白的cAMP信号途径中刺激型和抑制型途径的共同点是()。 A. G蛋白都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 B. 都有同样的G蛋白 C. 都有同样的受体 D. 都使cAMP含量上升 5. 在cAMP信号途径中,G蛋白的直接效应酶是()。 A. 蛋白激酶A B. 腺苷酸环化酶 C. 蛋白激酶C D. 蛋白激酶K 6. 下列不属于微丝的是()。 A. 细胞皮层 B. 应力纤维 C. 微绒毛 D. 纤毛 7. 微丝的主要成分是()。 A. 肌动蛋白 B. 原肌球蛋白 C. 角蛋白 D. 肌钙蛋白 8. 粗肌丝和细肌丝的主要成分分别是()。 A. 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B. 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 C. 微管蛋白和肌动蛋白 D. 肌球蛋白和微管蛋白 9. 微管α球蛋白结合的核苷酸可以是()。 A. ADP B. GDP C. ATP D. GTP 10. 以下有关微管的叙述有误的是()。 A. 中空的管状结构 B. 由13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C. 微管蛋白包括微管相关蛋白质 D. 有单管、二联管、三联管三种形式 11. 微管是()。 A. 中空圆柱状的结构,由13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B. 实心圆柱状的结构,由13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C. 中空圆柱状的结构,由(9+2)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D. 实心圆柱状的结构,由(9+2)条原纤维包围而成 12. 从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比较上看,核纤层蛋白属于()。 A. 微管 B. 微丝 C. 中间纤维 D. 核蛋白骨架 13. 组成核小体的主要物质是()。 A. DNA和组蛋白 B. RNA和组蛋白 C. DNA和非组蛋白 D. RNA和非组蛋白 14. 染色质组蛋白中,进化上保守性最低的是()。 A. H1 B. H2A C. H3 D. H4

南农 细胞生物学 5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中。 线粒体是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的细胞器。 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各类真核细胞中,而叶绿体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它们的形态特征主要是封闭的双层单位膜结构,且内膜经过折叠并演化为表面积极大扩增的内膜特化结构系统。内膜在能量转换功能中起着主要作用。大量扩增的内膜不仅为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和叶绿体的光合磷酸化反应提供了结构框架。 线粒体和叶绿体有着相似的基本结构,而且以类似的方式合成ATP。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翻译蛋白质的体系。很多学者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信息系统称为真核细胞的第二遗传信息系统,或称核外基因及其表达体系。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工厂”(power plants)。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合成ATP,为细胞提供能量。人体内的细胞每天要合成几千克的ATP,且95%的ATP是由线粒体中的呼吸链所产生,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一)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和分布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在不同细胞内变动很大,就是同一细胞,在不同生理状态下也不一样。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缺少线粒体; 线粒体具有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和适应性。其形状以线状和颗粒状最常见,也可呈环形、哑铃形、枝状或其他形状。在一定条件下线粒体的形状变化是可逆的。线粒体一般直径为0.5—1.0μm,长1.5~3.0μm。 线粒体的数目与细胞的生理功能及生理状态有关,在新陈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多,如人和哺乳动物的心肌、小肠、肝等内脏细胞中线粒体很丰富;飞翔鸟类胸肌细胞线粒体的数目比不飞翔鸟类的多;运动员的肌细胞线粒体比不常运动的人的多。 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例如,肠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呈两极性分布,集中于顶部和基部。线粒体往往在细胞代谢旺盛的需能部位比较集中,如分泌细胞的线粒体聚集在分泌物合成的区域;线粒体的这种分布有利于需能部位的能量供应。 3 nm

南农产科作业

产科期中作业

详述猪发情、配种、受精、怀孕、分娩过程,并介绍其发情鉴定、怀孕诊断及接产方法。 一、发情 发情是母畜在未孕情况下所表现的一种周期性变化。发情时,母畜表现出性欲和性兴奋。生殖道为受精提供条件,最后卵泡破裂排卵,这样才能交配受孕、繁殖后代。 1、生殖机能的发展阶段 初情期:是母畜第一次发情的时期。母畜开始出现发情现象或排卵的时期。母畜出现性行为,但表现不充分;发情周期不规律;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也尚未完成 性成熟:母畜生长到一定年龄,生殖器官已经发育完全,具备了繁殖能力,称为性成熟。猪5-8mo 始配年龄:达到体成熟,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70%左右。猪6-8yr 绝情期(繁殖机能停止期):猪6-8yr 2发情周期 发情周期:从这次发情之日起,到下一次发情之前止,称为一个发情周期。猪为21d. 在发情周期过程中,卵巢、生殖道及性欲,都是在中枢神经、丘脑下部、垂体、卵巢激素及其他激素的作用下,而表现出周而复始、顺序循环的一系列周期性变化。 1)卵巢的变化 母猪发情时,在FSH的影响下卵巢中卵泡发育增大,产生的E2增加,其后卵泡增大成熟,卵母细胞发生成熟性变化。若卵泡排卵,红体逐步被吸收,体积缩小成为黄体,继续萎缩成为白体。 2)生殖道的变化 (1)发情前:生殖道充血、水肿、黏膜增厚、分泌增多 (2)发情时:生殖道变化加剧,子宫腺体增大,分泌增多;粘液涂片出现羊齿植物叶状结晶 3)性行为:出现性欲及性兴奋 3发情鉴定:

猪的发情鉴定常用外部观察法,结合压背法。 母猪发情时,精神极度不安,尖叫,食欲减退,常在圈内乱跑,流涎磨牙,嘶叫,用嘴咬圈门或拱土,或守在圈门处伺机外出。听到公猪的叫声或其录音,或闻到公猪气味,即长时间弓背、竖耳、静立不动,表现静立反射。圈外如有公猪经过,则试图夺门而出。放出圈外,迅速跑向公猪圈或寻找公猪。遇到公猪,鼻对鼻嗅闻,或闻公猪的会阴部,且常用鼻触弄其腹肋部。发情开始前两天,阴唇即开始肿胀,发情时则显著肿胀,阴门裂稍开放,黏膜充血,阴道内流出稍带红色的分泌物,发情的第二天,征兆更加明显,并有透明粘液流出阴门。发情盛期,爬跨其它猪,愿意接近公堵,公猪爬跨时表现为安静不动用手按压母猪背部时,表现站立不动,尾上翘,塌腰弓背。用手臂向前推动母猪时表现为不逃逸,并有向后的反作用力,表现静立反射。 二、配种: 动物的配种方法 (一)自然交配(Natural mating) 指公母畜直接交配。又可根据人为干预的程度分为如下四种方式: 1.自由交配:见于群牧畜群。公母畜常年混牧饲养,一旦母畜发情,公畜即与其随意交配,它是一种不受人工控制的最原始的交配方式。 2.分群交配:在配种季节内,将母畜分成若干小群,每群放入一头或几头经过选择的种公畜,任其自然交配。这样,公畜的配种次数得到适当控制,并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群体选种选配。但是仍然无法防止生殖器官疾病的传播,公畜的配种利用率仍然有限,母畜的预产期也难于推测。 3.圈栏交配:公母畜平时隔离饲养,当母畜发情时,在圈栏内放入母畜与特定的公畜交配。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克服自由交配的缺点,公畜的配种利用率比分群交配有所提高,选种选配也比较严格。 4.人工辅助交配:公母畜平时严格分开饲养,只有在母畜发情配种时,才按原定的选种选配计划,令其与特定的公畜交配,并对母畜作好必要的保定、清毒处理等准备工作,和采取其他一些必要措施,以辅助公畜顺利完成交配。与上述三种自然交配方式相比,增加了种公畜的可配母畜头数,延长了种公畜的利用年限;能够调控产仔时间,有利于生产的计划管理;可以实行严格的个体选种选配,建立系谱,有利于品种改良;根据配种记录,可以估测母畜预产期;并在一定程度上防制疾病传播。它是一种比较科学的人工控制的自然交配方式。(二)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利用器械的方法采取公畜的精液,对其进行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适当的处理,再用器械把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畜生殖器官内,从而使其受孕的一种配种方法。 三、受精 受精: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猪为子宫型受精,即精液可直接射入子宫颈,子宫体内。 1精子向受精部位运行及保持受精能力的时间 射出的精子主要靠发情母畜生殖道平滑肌活泼的逆蠕动收缩进入输卵管的。 1)子宫肌分节的收缩和输卵管肌层的蠕动及反蠕动 2)子宫内的负压 3)子宫内液体的流动 4)精子的活动 5)输卵管上皮细胞纤毛的波动,猪15-30min精子到达受精部位。猪为子宫授精型,猪精子可在宫管接合部贮留24h以上 6)精子存活时间:阴道4h,子宫颈(牛羊)30-36h,子宫液(牛羊)7h,输卵管液内12h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