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经济增长率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例题1·多选题】(2006年)下列关于GDP(国内生产总值)指标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B.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C.GDP包含了伴随经济增长而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

D.提出“绿色GDP”概念是为了强调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要注意对环境的保护

E.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答疑编号911070101: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DE

【例题2·单选题】(2007年)当使用国内生产总值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规模时,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应采用( )。

A.不变价格

B.现行价格

C.平均价格

D.预期价格

[答疑编号911070102:针对该题提问]

【答案】B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1

《经济发展理论》读后感 经济增长可以分为逼近均衡的增长和非均衡增长两类。前者是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它的数学基础是收益递减规律。当经济发展到均衡点时,进一步的增长就不可能再继续。而社会在不断变动,人口在增加,新的资源在被发现,资本在积累,所以增长总是可能的,但又是有限的。因为一旦达到均衡就停止了。要突破均衡就得靠创新,就是非均衡的经济发展。均衡增长表现为投入要素的增加,也就是外延式增长,后者可以称为内涵式增长。 在均衡增长的模式中,没有创新,经济也能增长。但那是由于投入的增加,而没有效率的提高。对于非均衡的经济增长,从宏观角度来说,人口平均寿命的增加有利于提高经验的积累,教育投入的增加有利于提高人力资本的价值,劳动力和资本流动自由度的提高有利于流动成本的降低,政府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新企业的建立,社会诚信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交易费用。这些方面都会促进创新过程。但对于非均衡的经济增长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则要从企业的作用,以及企业家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来分析。 熊彼特从研究循环经济入手,对新古典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做了形象的描述。在一个私人财产、分工和自由竞争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化国家中,每一个经济时期中,每个人都是靠前一期生产的货物来生活的,那么无论你在什么地方离开循环经济的某一环节,在走了若干步之后,又会回到这一起点。每个家庭或者厂商的行为,都按照经验给定的数据和同样由经验确定的方式来做出的,大家都墨守陈规不轻易改变。 接着,他提出了“组合”的概念,通常人们讨论两种组合,经济组合和技术组合。而且两者通常是背道而驰的,技术上低劣的方法可能仍然适合于给定的经济条件。当我们把最终产品的组合不断的向上追溯,最终都会找到两种最根本的对象:劳动力的服务和土地的服务,我们可以把所有的货物都设想成是劳动服务和土地服务的集合体,而且劳动和土地是同等重要的。在劳动力中,有一种特别的领导的劳动,他会为其本身定出自己的目的,并似乎成为第三种要素。监督者作为独立的劳动者之所以同一般的劳动者相区别是由于他们对生产方向、方法和数量做出决定。 那么循环经济有哪些特征呢?它运行的基本逻辑是什么呢?第一,消费者是市场中的领导者;第二,劳动与土地根据其各自的边际生产力得到相应的回报;第三,在循环经济中生产资料也根据它们各自的边际效用相等的原则进行分配;第四,当生产者向某一个生产方面推进很远的时候,由于同行业新竞争者的竞争,会逐步的消耗他的利润,并最终使其越来越少,直到消失;第五,商品实现的总价值会最终落实到提供生产资料的那些人手里,也就是在劳动力和土地所有者那里分配,而没有任何剩余;第六,这种循环经济具有很强的惯性力,可以抵制一些变化的发生;第七,在循环经济中,企业仅是把劳动力和土地结合起来,而货币仅是扮演着交换媒介的角色,它只是与商品的流动方向相反而已。 那么已有的理论中对如何打破这个循环经济均衡是如何解释的?第一,摩擦,也就是错误,灾祸,惰性等导致损失的因素;第二,时间的消逝,生产资料是未来的消费品,因而比消费品的价值为低,因此,他们的价值不能竭尽产品的价值。 总之,循环经济从经济体系走向一个均衡位置的趋势来描述经济生活的。其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简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 姓名:LWJ 学校:河北大学 学院:研究生院 年级:2013 专业:区域经济学 学号:20130092

一、区域经济增长 (一)含义 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二)衡量标准 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是区域经济增长率。衡量区域经济增长除了测算增长总量和总量增长率之外,还应计算人均占有量,如按人口平均的区域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区域经济增长的核算通常依靠GDP、GNP等统计数据。基本方法一般以本年度的GDP总量对比往年的GDP总量,而得出经济增长的百分比。 (三)具体要求 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可归结为扩大再生产的两种类型,即内涵扩大再生产和外延扩大再生产。外延扩大再生产就是主要通过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增长;而内涵扩大再生产,主要通过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生产要素的质量和使用效益来实现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现代经济学从不同的角度将经济增长的方式分成两类,即粗放型经济和集约型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则是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四)影响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有投资、劳动和技术进步。 1.投资 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有关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50%以上。我国过去25年的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增加、技术进步和制度变革促成的,投资增加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在1980年接近30%,2002年突破40%,2003年达43%(许小年,2004.),因而投资增加仍然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劳动 经济增长实际上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升级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能否步入高级化良性发展轨道,关键在于它是否拥有足够有技术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和运用新技术的人力资源,也即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高级人才资源。世界银行专家的研究表明,增加教育投资,从而使劳动力受教育的平均时间增加一年,GDP就会增长9%。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一书中强调:“改进穷人福利的关键因素不是空间、能源和耕地,而是提高人口质量,提高知识水平。”我国近年来的“孔雀东南飞”现象就与东西部地区发展的差距有着必然的联系。

区域经济名词解释及简答(完整版)

名词解释 1.区域:是指在地球表面上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开发:一般指对具有某种或某几种资源的区域进行的开发及在这个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属于区域发展早期阶段的过程。 3.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即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4.工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是关于企业合理选址的理论,即通过对运输成本、工资成本和集聚效益等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计算,选择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为工厂理想区位的理论方法。 5.人力资源的概念: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一般来讲,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范围内的人力资源,但有时也指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 6.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产品和劳务产出的增长。 7.经济发展又称经济进步,是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不断优化和高度化的过程。 8.极化效应:极化效应是指增长极对外围地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将外围地区的资源和生产要素聚集到中心,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从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9.扩散效应:扩散效应是指增长极通过其产品、资本、人才、信息的活动将经济动力和创新成果传导到周围地区,从而促进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 10.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其具体内容包括: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 11.区域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内各各产业的组成状态和发展水平以及产业间的生产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 12.资源结构:所谓资源结构,就是指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 13.区域主导产业:是指那些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产值上占有一定比重,采用了先进技术,增长率高,产业关联度强,对其他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区域主导产业决定着区域的经济发展方向和区域在全国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和作用。 14.幼稚产业:所谓“幼稚产业”,是指那些当时还不成熟、经不起竞争,且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意义的产业。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扮演着双重角色:一方面,他们是经济发展的最终受益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在为经济发展的生产增长和转变过程提供重要的投入。鉴于这种双重角色,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便不再简单。自二战以后,由于资本主义面临严峻的挑战,新独立国家的人口迅速膨胀和经济长期落后的现象引起人们的关注,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的研究吸引了许多学者的目光。 许多理论表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有负相关关系。1956年,纳尔逊在他的“欠发达国家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中提出收入的增加会导致人口增长率的提高,并且一旦人口的增长超过收入的增长,人均收入便会下降并必然导致陷入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同年,赫茨勒出版了《世界人口的危机》。在该书中,他认为人口增长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尤其对于那些现代化刚刚起步的国家来说,不发达和人口压力是并存的。寇尔和胡佛在1958年的研究分析了人口增长对人均收入的影响,也认为人口的迅速增长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负效应。上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一些机构报告也认为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但是,相当多的学者不同意上述的观点,他们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凯恩斯认为人口增长从上升到下降或静止的转变,将给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库兹涅茨在1966年继续总结了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好处:刺激需求和投资、促进发明和技术改进、利于形成规模经济等。伊斯特林在库兹涅茨周期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了人口、劳动力和经济增长长波理论。19世纪70年代后期,博塞鲁普提出“人口推力假说”,认为人口压力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和传播,从而推动经济增长。西蒙对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最为系统的理论研究,他认为,从长远来看,人口适度增长则比不增长和增长过快都更有好处。 除了上述两派学者的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外,还有许多学者更多地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复杂性。比如坎南的适度人口论、库兹涅茨关于人口变量和经济变量之间的直接的因果关系可能相当有限的观点。另外,美国人口委员会的研究报告提出:在多数发展中国家,较慢的人口增长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要对此做出严格的定量评估却十分困难,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纵观经济学家们有关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不难发现,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对于经济发展的过程来说,具有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这两个方面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区分人口增长到底是促进还是阻碍经济的发展呢?首先,需要对人口增长的速度作以界定。人口增长的增长速度,宽泛意义上而言,可分为过度增长、零增长或负增长和适度增长。不同的增长速度与模式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 人口过度增长对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虽然由于人们对人口与经济关系之间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以及人文背景又无法一概而论,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发展经济学复习题答案整理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①收入水平低下;②生活状况较差,贫困现象严重;③技术进步缓慢,生产率水平低下; ④人口增长率高,赡养负担重;⑤失业问题严重,尤其是隐蔽性失业显著;⑥农业所占比重大,二元经济显著;⑦生态环境恶化;⑧政治不稳定、办事效率低下、腐败现象严重;⑨在国际关系中处于受支配、依附和脆弱的地位。 2、发展经济学是什么时候产生的?产生的 历史背景是什么? 答:发展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产生的历史背景包括二战后两种制度竞赛、国际机构的成立、发达国家经济的繁荣等。 3、发展经济学的演变经历了哪些阶段?每 个阶段的发展经济学分别有什么特点?答:三个阶段:①形成与繁荣时期,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特点有:强调物质资本积累、工业化和计划化等少数几个问题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具有反新古典主义的倾向、强调内向发展战略、受结构主义的影响、

热衷建立宏大的理论体系;②新古典主义的复兴时期,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特点有:关注贫困和不平等问题,重新确定发展目标、重视农业发展的重要性、重新强调和论证了市场价格机制的作用、强调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视国别研究;③新制度主义时期,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特点有:影响发展的制度因素受到重视和强调、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的应用、新增长理论的兴起、生态环境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关注社会资本的作用。(预测为A卷的论述题) 4、试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两个概念之间 的关系。 答:经济增长是指社会财富即社会总产品量的增加;经济发展是指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社会经济多方面的变化。经济发展除了经济增长之外,它还包括经济结构的变化如投入结构的变化,产出结构的变化和产品构成的变化与质量的改进,分配状况的改善和贫困的下降,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没有经济增长就不可能

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异同——小论文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都是经济学范畴的两个术语,二者联系紧密,但又不相等同。认清和把握二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和经济行为。本文拟通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论述来阐明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我们认识经济生活中的问题起到一定的帮助。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间内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能力的增长。 经济发展是指—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实际福利增长过程,它不仅是一种财富和经济机体量的增加和扩张,而且还意味着其质的方面的变化,即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创新,社会生活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益的提高。 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联系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的。 1、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增长就不可能有发展,经济增长是推动经济发展必要的物质条件。 2、二者都是经济发展的方式,前者侧重于经济数量的增加,后者侧重于经济质量的提高和经济结构的改善,二者共同构成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的统一。 3、二者相互包涵相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也讲究经济增长质量,

追求集约型、效益型增长,好快省的经济增长方式能促进经济发展,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能使经济增长方式更有效、更持续。 三、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经济增长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理论,西方经济学的要素配置与利用理论,非均衡增长理论等。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依据有马克思的人的需要与全面发展理论、均衡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人口与资源和环境协调理论、增长代价理论、生态发展理论)等。 2、衡量指标不同。经济增长的衡量指标主要有要素投入量、经济增长速度、经济总量、人均GDP等。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除经济增长方式的指标外,还包括社会发展指标,如城市化水平、居民居住条件、人均预期寿命、政府廉政指数等;教育发展指标,如国民平均受教育年限;社会公平与稳定指标,如基尼系数、恩格尔系数、贫困发生率等;环境指标,如自然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环境污染综合指数等。 3、目标取向不同。从发展经济学角度来看,经济增长侧重于经济数量的扩张,着眼于经济的短期变化;经济发展侧重于经济结构的改善,着眼于经济的长期变化。 4、实现路径不同。经济增长方式是在增长中求发展,增长以快以多为先为重,发展为后为轻。而经济发展方式是在发展中求增长,发展为先为重,增长为后为轻,认为单纯的经济增长并不能使社会结构得到改善,必须从发展中求增长。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就是不断扩大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差别。因为在这里起主导作用的是极化效应,回程效应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不同梯度上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高梯度区域要采取创新型经济发展战略。中梯度上的萧条区应实行改造型发展战略。低梯度区域应实行渐进型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非均衡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区域经济的增长理论和增长模式,并结合中国实际进行简要评论。遵循发展规律,中国区域经济的路径选择是非均衡协调发展模式。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P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的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思(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其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该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的,纳克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实现。 (四)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简要述评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提出以后,在一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开发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对工业化过程中片面强调工业化,忽视地区之间、部门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的倾向有所影响;强调均衡的、大规模投资和有效配置稀缺资源的重要性以及市场机制的局限性,实行宏观经济计划的必要性,为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和区域开发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产生了一些积极的作用。 该理论构建了一个庞大而严格的逻辑体系结构,认为经济发展动力来源于“报酬递减”、“比较优势”等,然而该理论是建立在一系列与现实相去甚远的假设条件之上的。不但把技术进步视作外生因素,没有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而且丢掉了区域(空间)的一个重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运输费用。所有这一切,都与新古典主义所讲的前提条件相抵触。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主要内容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的 主要内容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区域经济(reg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以一定地域为范围,并与经济要素及其分布密切结合的区域发展实体。区域经济反映不同地区内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内涵和外延的相互关系。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就好像是处于不同的阶梯上,高收入地区处于高梯度,低收入地区处于低梯度,而在高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之间,还有几个中间梯度。有梯度就必然有空间上的转移,高梯度地区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而后随时间推移,逐步有序的从高梯度地区向处于二级、三级的低梯度地区推移。随着经济发展,梯度推移加快,区域间差距可以逐步缩小,最终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 (一)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转移理论是建立在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基础上的。工业生产生命循环阶段论的首创者是美国哈佛大学的弗农等人。他们认为各工业部门,甚至各种工业产品,都处在不同的生命循环阶段上。它们也和生物一样,在发展过程中要经历创新、发展、成熟、衰老四个阶段。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然后按照顺序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 处在创新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都布局在处于高梯度的经济发达的大城市。主要原因在于:处在发展阶段的工业部门一般布局在第二梯度上一些条件具备的城市。处在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工业部门布局在经济发展最低梯度地区。 (二)梯度发展理论的动态表象——三种效应 在区域经济梯度推移过程中有三种效应在同时起作用,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和回程效应,它们共同制约着地区生产分布的集中和分散。极化效应作用的结果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的低梯度地区扩散,回程效应的作用会削弱低梯度地区,促成高梯度地区进一步发展。这三种效应综合作用的

宏观经济学著作简介--经济发展理论

宏观经济学著作简介--经济发展理论

[美] 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Schumpter 经济发展理论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1912) 熊彼特(1883~1950),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在西方经济学界享有盛誉。熊彼特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逝世。他的经济理论的核心是创新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他创立了经济理论、经济史、经济统计三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创新论出发,证明了资本主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主要著作有:《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德文版,1934年英文修订版)、《经济思想和方法》(1914)、《帝国主义和社会阶级》(1927)、《经济周期:资本主义过程的理论、历史和统计分析》(1939)、《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1942)、《从马克思到凯恩斯十大经济学家》(1951,由生前所写传记评论汇集而成)、《经济分析史》(1954)等。 《经济发展理论》是熊彼特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本书以“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广泛,

但是,书中最引人关注的还是他提出的“创新理论”。本书的英译本1934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为六章。这里按章节顺次作一简介。 第一章中,熊彼特对“循环流转”进行了静态分析。通过对熊彼特所谓的“循环流转”状态的分析,可以得出它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再生产过程。没有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的收支相等、没有利润,生产管理者只得到相应的“管理工资”,因而利润、资本和利息都不存在,生产过程只是周而复始的简单重复。 第二章,是本书的重点,作者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涵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熊彼特都作了开创性的精辟论述,这些内容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构成了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熊彼特认为创新是影响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对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一种新组合。熊彼特把这种新组合归结为五种情况:一是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时期。如何借鉴西方主流区域经济理论为我所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新古典主义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源于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代表人物有纳克斯、罗森斯坦—罗丹、鲍茨和斯坦等。 (一)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著名发展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1943)是该理论的倡导者和集大成者。该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突破其发展瓶颈,推进经济全面高速增长。大推进理论的论据和理论基础建立在生产函数、需求、储蓄供给三个“不可分性”上面。 (二)诺斯的出口基地理论 封闭经济模型的主要缺陷是没有看到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潜在作用,出口基地模型弥补了这一弱点。出口基地理论(export base theory)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诺斯(North,1955)提出,后经蒂博特(Tiebout)、罗曼斯(Romans)以及博尔顿(Bolton)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其理论基

础是静态比较分析中的外贸乘数概念。基本思想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其输出产生的增长,区域外生需求的扩大是内生增长的主要原动力。根据这个理论,如果每个地区都集中力量发挥自己的优势,自由贸易会逐步平衡地区间的要素(资本和劳动力)、价格(利润和工资),从而导致地区差距不断缩小。 (三)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由美国经济学家R.纳克斯(R.Nurkse,1953)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宏观经济中存在着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从供给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能力,低储蓄能力引起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完成一个循环;从需求方面看,低收入意味着低购买力,低购买力引起投资引诱不足,投资引诱不足使生产率难以提高,低生产率又造成低收入,这样周而复始又完成一个循环。两个循环互相影响,使经济状况无法好转,经济增长难以出现。 二、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二元结构主义理论 针对罗森斯坦—罗丹、纳克斯等人提出的部门、区域的均衡增长理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从相反方向提出了区域经济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艾伯特·赫希曼(Albert 0.Hirsehman)、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Walt Whitman Rostow)、佩鲁(Perrous)等人。 (一)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19)的探索-8页文档资料

关于新中国经济增长与发展阶段(1949—2004)的探索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码: ___________)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2003年GDP增长9.1%,GDP总量达到11.6万多亿元,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国际经验反映:进人人均1000美元的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加快经济发展非常重要的战略起点,也是矛盾凸现的时期。①在工业化、城市化加快过程中,资源约束的矛盾正在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各种利益摩擦也在加剧;就业、“三农”、金融问题累积,等等。这表明我国步人一个新的增长阶段,面临重大战略调整。在这样的时刻,回顾中国经济历史上的增长与发展,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现存的矛盾与摩擦,把握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了解“路径依赖”可能带来的障碍。从而对于适当地把握战略和政策均将有所裨益。 一 关于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目前已有连篇累牍的著作和论文。其中关于阶段划分标准不同。例如从五年计划的角度、经济体制变革的角度、党和国家关于经济重大决策的角度、中外经济关系变化的角度,等等。不同标准所划分的阶段多少和起点终点也有所不同。在这些标准的背后,实际上均不同程度地体现着生产要素形成与配置方式的制约。 面临新的增长与发展阶段,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我们尝试从国民

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简称要素形成)、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简称要素优配)、知识和技术创新(简称要素创新)三个层面,大体概括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大体以20世纪80年代前期为界;后两个阶段大体以20世纪末一21世纪初为界。每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不像重大决策颁布或五年计划起止那样具体到某年某月某日,阶段划分是指其主要特点的变化,各个阶段之间有所交叉和过渡。 二 1952年,新中国经济恢复到战前最好水平时,零星的工业企业、占工业产值72%的手工生产、残缺的产业结构、畸形的工业布局等现象表明,中国的工业尚未形成规模和体系。与任何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在工业化初期也面临工业化所需生产要素匮乏的所谓发展性短缺问题。这些生产要素包括货币资本、有一定素质与技能的职工、工业原料和土地、机器设备、以及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在这种情况下,尤其中国在遭受了割地赔款、经济掠夺和多年战乱之后,就更容易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之中,即:低收入导致低储蓄,而低储蓄又造成低投资,从而无法跨人工业国家的行列。 我国的要素形成阶段,由于底子薄、基础差、遭受国际封锁,经历得十分艰苦。为了建立大国所必需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建设,国家通过计划经济体制,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强化积累、压低消费,来保证建设与开发。在体制上,以单一的公有制取代了多种经济成分;在决策上。以国家和集体的公共决策取代了企业和个体的选择。在要素形成的初期,

经济发展理论读书笔记

《经济发展理论》读书笔记 《经济发展理论》这部著作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彼特在1912年发表的,首次提出了他影响深远的创新理论,而后他利用该书再版以及出版其他著作的机会对该理论进行了不断的补充完善,使该理论成为了他经济理论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并构成了他的许多其他理论的基础。 熊彼特指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往往通过创建新的企业来实现,新组合意味着通过竞争消灭旧组合。同时,新组合还意味着对经济体系中现有的生产手段做不同的使用,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去做新的事情,也就是把生产手段从循环流转中抽出来,并把它们分配到新的产品或者新的工艺上。熊彼特还发现,从投资的角度看,这种新的分配通常要通过信用来完成。在创新理论中,熊彼特明确了企业家的职能,认为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也就是创新。熊彼特还区分了创新和发明,在他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学范畴而不是技术范畴,发明(invention)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发现(discovery),而创新(innovation)则是新工具或新方法的实施(implementation),虽然发明往往构成创新的一个环节,但创新并不一定需要发明,而发明也只有用于生产实践之中并且实现了商业利润才能够被算做创新。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要点: 1、创新是生产过程中内生的。他说:“我们所指的‘发展’只是经济生活中并非从外部强加于它的,而是从内部自行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那么多的重要经济现象的原因,所以,为它建立一种理论似乎是值得的。这种经济变化就是“创新”。 2、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质规定。熊彼特力图引入创新概念以便从机制上解释经济发展。他认为,可以把经济区分为“增长”与“发展”两种情况。所谓经济增长,如果是由人口和资本的增长所导致的,并不能称作发展。“因为它没有产生在质上是新的现象,而只有同一种适应过程,像在自然数据中的变化一样。”发展是经济循环流转过程的中断,也就是实现了创新,创新是发展的本质规定。 3、创新是一种“革命性”变化。熊彼特认为,这种“革命性”变化的发生,才是经济发展的根本问题。创新有突发性和间断性的特点,要对经济发展进行“动态”性分析研究。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李光辉 在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的同时,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也在加快。可以预料21世纪初期,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并同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及经济关系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定义 区域是人类一切活动都离不开的地域空间,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是在一定区域内完成和实现的。不同的区域环境,将塑造出性质各异、层次不同、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区域”一词是一个含义十分广阔、使用领域极大的词汇,它或以实体概念被使用,或以抽象的空间概念被使用,不同的学科对象有不同的解释,就是在经济学这一学科中也有不同所指。常见的区域有北美自由贸易区、东北亚经济合作区、经济特区等等。在这些区域中,既有跨国的,也有几个国家各自一个行政区的组合,还有一个国家内为特别目的设立的区域等等。 区域经济学关于区域的概念可以表述为: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作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应具有地域性、独立性和开放性等。 一体化一词英文为“Integration”,最初来源于企业之间的联合。企业之间通过卡特尔、托拉斯以及其他兼并方式联合而成的产业组织,可分为水平一体化和垂直一体化两种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这一专有名词最早出现是在20世纪40年代的西欧,从此有关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探讨也就开始了。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一词的定义,经济学家艾尔·阿拉格(AiiM·EL-Agrua)有过这样的描述:“到了1950年,专门研究国际贸易的经济学家们赋予这一名词(区域经济一体化,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一项明确的定义,特别指将不同经济实体结合成较大经济区的一种事务状态或者一种过程。今天这个名词的用法也仅限于一含义。更具体地说,国际经济整合能消除参与国之间的所有贸易障碍,并建立一定的合作的协调的机制。后者完全依赖于一体化采取的具体形式。” 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A.Balassa)在其名著《经济一体化理论》一书中对“经济一体化”的定义也做了明确的阐述:“我们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a process),又是一种状态(a state of affairs)。就过程而言,它包括采取种种措施消除各国经济单位之间的歧视;就状态而言,则表现为各国间各种形式差别的消失。”(3)巴拉萨的这一定义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经典性意义。此后许多经济学家关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解释,基本上围绕着“过程”和“状态”而展开的。 1952年7月,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1958年1月日,《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简称〈〈罗马条约〉〉)生效,标志着欧洲经济共同体正式成立。从此,经济一体化不是一纸概念,而是有丰富实践的实体,从而引起很多经济学家的极大兴趣。经济学家维多利亚·柯森(Victoria Curson)在1974年从生产要素配置的角度解释了经济一体化,他把一体化“过程”的理解为趋向全面一体化的成员国之间的生产要素的再配置,把一体化“状态”理解为业已一体化成员国的生产要素的最佳配置。(4)经济学家彼得·林德特给区域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通过共同的商品市场、共同的生产要素市场,或两者的结合,达到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对此,经济学家彼得·罗伯逊(Peter Robson)则强调:“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并认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安排应该体现三个方面的特征:在某种条件下,成员国之间歧视的消失;维持对

第四章 经济增长理论

第四章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掌握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发展理论的影响,熟悉线性阶段模型,为以后的分析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与难点 哈罗德-多马模型 索洛-斯旺模型(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新剑桥增长模型 新增长理论 制度内生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经济增长阶段理论 教学时数 6 第一节哈罗德-多马模型及其对发展理论的影响 一、H-D Model 1.哈-多模型的基本思想 2、基本理论特征 是对凯恩斯理论的长期化和动态化。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对发展经济学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二)H-D模型的局限性 第二节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一、Solow等人对HD模型缺陷的分析 二、Solow-Swan Model 1.基本假定 (1)资本与劳动存在着替代关系,即K-L比率和资本-产出比率是可变的。 (2)产出的增长主要由K和L两种生产要素来推动,但K与L的边际生产 率都呈递减趋势。 (3)市场价格机制起着主要的调节作用,市场存在完全竞争。因而劳动和 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分别决定工资和利润,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充分利用。 (4)不存在技术进步。 2. 模型 ? ? ? ? ?? + ? ? ? ? ?? = ? = L L K K Y Y Gβ α 3、结论 经济的增长率等于资本和劳动的增长率乘以它们各自的产出弹性系数之和。 由于投入要素的价格和比例是变动的,资本与劳动可以互相替代,因而经济增长可以消除内在的不稳定性(通过资本-劳动比例的调节来改变资本-

产出比例,以增加经济增长率的可调节性和稳定性,克服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刃锋”问题。 或: 其中: k n k k f s) (δ + ?+ = ) ( s = 储蓄率, n = 人口增长率, δ是用于固定资产的折旧, k = K/L = 人均(劳均)资本量, △k = K的增加量, f(k)= Y/L = y =人均(劳均)产量。 人均储蓄的去向 (1)人均资本k的增加,每个人所配备的资本设备更多,这被称为资本的深化Capital-Deepening (2)每一增加的人口所配备的人均应该得到的资本和用于弥补固定资产损耗的资本(n+δ)k,这被称为资本的广化。Capital-Widening 经济含义 模型表明,一个经济社会在单位时间内(比如一年)按人口平均的储蓄量被用于两个部分: 一部分为人均资本的增加ΔK,即为每一个人配备更多的资本设备(资本的深化,即使每个劳动力配备的资本量增加); 另一部分是为新增加的人口配备按原有的人均资本配备设备nk(资本的广化,即让资本存量随着劳动力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政策含义 此模式也包含着促进人均收入增加的政策含义: 一是提高总产量; 二是提高储蓄率; 三是降低人口出生率。这对于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 稳定增长的条件 经济增长的稳态 结论 资本主义经济中存在着一条稳定的均衡增长途径,就长期来说,国民收入的增长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无论最初的资本—劳动比率如何,经济活动总是趋于一条均衡的经济增长途径。 重要推论 对某一国家而言,无论储蓄率有什么变化,最终总产出的增长率总会稳定下来,与该国的人口增长率相等,从而使人均收入稳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对不同的国家而言,无论他们的储蓄率有多大差别,在长期中总产出的增长率也都会与各国的人口增长率趋于一致,各国的人均收入增长率在长期中都为0,只在人均收入水平上有所差别。这就是所谓“趋同假说”。 引入技术进步的索洛模型 基本方程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个国家的实际产出(GDP)的增长,它是由以下三个原因导致: (1)更大数量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 (2)资源质量的改进 (3)提高生产力的技术进步 经济发展——随着时间的变化一个国家提高其生活水平的过程。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 罗伊·F.哈罗德爵士与埃弗西·多马 罗伯特·M.索洛 约瑟夫·阿洛伊斯·熊彼特 拉格纳·纳克斯 W.阿瑟·刘易斯 二、经济增长模型与经济发展理论 (1)多马模型 ①投资的生产能力创造效应 多马指出,净投资支出会增加一个国家的资本存量,提高经济的生产能力,并提高其潜在的收入水平。生产能力的变化将取决于投资水平I和“新投资潜在的社会平均生产力”σ。用公式表示为△Yq=I*σ ②投资的需求创造效应 在凯恩斯模型中消费函数被假设为稳定的,只有收入的增加才会引起消费支出的增加。结果,投资支出是总需求从一个时期到下一个时期增长的源泉。如果上一期投资所导致的潜在收入增加要实现,新时期的投资支出必须超过上一时期的投资数量。有效需求的变化公式为:△Yd=△I*1/α,其中△Yd是收入的变化,△I是净投资支出的变化,α是储蓄倾向,1/α表示投资乘数。 ③平衡增长的要求 多马将平衡增长定义为一种收入增长率,在这种增长率下随着时间的变化可以保持资源的充分就业。当生产能力的变化等于有效需求的变化时,就可以实现平衡增长。 △Yq=△Yd I*σ=△I*1/α △I/I=α*σ 结论:为了保持经济中资源的充分利用,经济必须增长;为了实现与收入能力增长相匹配所必需的收入增长率,投资必须增长,并且每年以等于投资的潜在社会平均生产力σ和储蓄倾向乘积的百分比增长。 多马和哈罗德不相信年度投资的增长能够自动充足以保持充分就业。因此,他们的模型加强了凯恩斯主义的这一结论:经济不稳定是固有的。事实上,他们的模型暗示经济处于一个“刀刃”之上。如果投资没有以必需的或有保证的比率增长,那么经济就会衰退。另一方面,如果投资支出的增长超过了必需的或有保证的比率,将会发生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2)索洛的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柳士双 Ronaldliu 发表于 2006-2-23 17:58:00 区域经济理论十大流派及其评价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生产资源是有限的,但有限的资源在区域内进行优化组合,可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正是由于不同的理论,对于区域内资源配置的重点和布局主张不同,以及对资源配置方式选择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以下对区域经济理论的十种流派作一介绍评价。 一、平衡发展理论 平衡发展理论,是以哈罗德-多马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其中又有两种代表性理论,即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和纳克斯的平衡发展理论。推进理论的核心是外部经济效果,即通过对相互补充的部门同时进行投资,一方面可以创造出互为需求的市场,解决因市场需求不足而阻碍经济发展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提高储蓄率,进一步扩大投资,消除供给不足的瓶颈。平衡发展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存在两种恶性循环,即供给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低储蓄——资本供给不足——低生产率)和需求不足的恶性循环(低生产率——低收入——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低生产率),而解

决这两种恶性循环的关键,是实施平衡发展战略,即同时在各产业、各地区进行投资,既促进各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改善供给状况,又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形成相互支持性投资的格局,不断扩大需求。因此,平衡发展理论强调产业间和地区间的关联互补性,主张在各产业、各地区之间均衡部署生产力,实现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平衡发展理论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但是一般区域通常不具备平衡发展的条件,欠发达区域不可能拥有推动所有产业同时发展的雄厚资金,如果少量资金分散投放到所有产业,则区域内优势产业的投资得不到保证,不能获得好的效益,其他产业也不可能发展起来。即使发达区域也由于其所处区位以及拥有的资源、产业基础、技术水平、劳动力等经济发展条件不同,不同产业的投资会产生不同的效率,因而也需要优先保证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的投资,而不可能兼顾到各个产业的投资。所以平衡发展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缺乏可操作性。 二、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是以赫希曼为代表提出来的。他认为,经济增长过程是不平衡的。该理论强调经济部门或产业的不平衡发展,并强调关联效应和资源优化配置效应。在他看来,发展中国家应集中有限的资源和资本,优先发展少数“主导部门”,尤其是“直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