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7)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答案)

(17)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含答案)

2016万卷周测(十七)

考试时间:90分钟 考试范围: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目前,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A .人口爆炸、资源枯竭、土地沙化

B .地震、水灾、旱灾

C .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

D .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酸雨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人们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的:

A .能量与营养级的关系

B .能量与个体大小的关系

C .能量与个体数量的关系

D .能量与生物代谢类型的关系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a → b → c → d 是某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测得a 、b 、c 、d 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分别为m 1,m 2,m 3,m

4.对这一食物链中 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 所固定的太阳能为流入该食物链的总能量

B .c 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

C .四种生物所含能量多少是a >b >c >d

D .d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 个体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设计生态工程的常用方法之一是给食物链(网)“加环”,下图就是一种“加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秸秆残渣培育食用菌和蛆蛹,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家畜.食用菌和人所含的总能量比农作物多

C.用食用菌作分解者能提高能量利用率

图5-5

D.在没有人进行管理时,该生态工程仍可以正常运转

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根据右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a.c.d.b 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 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B.若M 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变化的趋势

是b→d→c→a

C.若a→c→d→b 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 表示各营养级生物的

个体数

D.若M 表示基因多样性,a ~d 表示四种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易

被淘汰的可能是b 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列有关生态学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力植树造林.改善能源结构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之一

B.生物圈有多层次的自动凋节能力,其基础是生物的多样性

C.一般来说恢复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其营养结构往往比较简单

D.湿地的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

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天利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但近

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下面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

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

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

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他自然保护区

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

1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以下实例可以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是( )

A.豆科植物能供给根瘤菌有机养料,同时能通过根瘤菌获得含氧养料

B.草原上羊数量剧增会导致草的数量减少,进而抑制了羊的数量增长

C.山区植被遭到破坏或掠夺式砍伐后造成水土流失甚至泥石流的发生

D.废弃多时的耕地上会逐渐生长出杂草,进而逐渐出现小灌木林

1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态与保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是保持生态系统稳态的重要条件

B.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C.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提高环境容纳量

D.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负反馈调节

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共同构成了生物多样性

B.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D.保护野生生物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面是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往复循环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

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

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

1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

的是 ( )

A.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物种和生态系统两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战略和保护措施

D.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1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频率的改变标志着新物种的产生

B.基因频率的改变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基因频率的改变仅与可遗传的变异有关

D.长期地理隔离可使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

16.真菌和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因为它们()

A.是食物的主要来源 B.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回到无机环境中C.能释放氧气 D.能净化空气

1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列有关生态系统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物质循环的关键环节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B.物质流动是循环的,能量流是单向的,信息流往往是双向的

C.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人类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D.信息传递有利于沟通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生态系统稳

定性的作用

1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演替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群落演替

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右图示有捕食关系的两个种群。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A.通过捕食, 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

B.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

C.甲种群对乙种群的进化起抑制作用

D.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

2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015?石嘴山模拟)如图表示通湖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B 、

D 、F 均为消费者,请据图回答:

(1)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用图中字母表示),缺少的箭头是(用图中字母表示),缓解温室效应主要要减少图中(用图中字母表示)的排放量.草原中不同土壤湿度区域生长着不同的牧草,这体现了群落的结构.

(2)若图中B 获得的总能量为b KJ ,则最少需要生产者固定KJ 能量.

2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图甲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a 、b 、c 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

的能量,d 、e 、f 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图乙是在调查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

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得到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鹰与鼠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反应敏捷的鼠和视力好的鹰均能很好的生存。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分析,这是二者的结果;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信息传递能够,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5×106kJ,那么鹰所获得的能量为 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将该草原开垦成农田,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升高、降低或不变)。

(4)由图乙可看出,前4年鼠的种群数量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型,第年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5)第16~20年鼠的种群数量将呈_____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

2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图甲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关系,图乙表示能量流

经D的过程。

(1)图甲中各成分间的关系不完整,缺少一个箭头,其应位于图中字母_______之间;A~E中,构成群落的是_______。草原中不同区域,因土壤条件不同,生长着不同种的牧草,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蚜虫以植物的叶汁为食,欲调查其数量,一般采用________法。

(2)该草原景色怡人令人流连忘返,体现了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价值。该生态系统中,狼和兔的行为活动可被对方感知,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的功能。多代相互选择后,反应敏捷的兔和跑得快的狼得以生存,体现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_______的观点。

(3)图乙中的a、b表示的含义:a_________,b__________。

2016万卷周测(十七)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D【解析】人口爆炸、土地沙化、噪声污染、水体污染、旱灾、水灾

等不属于全球性的大气污染问题;地震、火山属于地质灾害,不属于大气污染。故选D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A【解析】能量金字塔可以反映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D 【解析】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

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时,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

解:A、食物链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由题意可知,a是生产者,其固定的太阳能就是用于生态系统流动的能量,A正确; B、c粪便中的能量为c食物中未被消化吸收的能量,来自b,属于第二营养级,B正确;C、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a>b>c>d,C正确;D、由于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d营养级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一定比c营养级所含的有机物的质量小,但个体是不一定的,D 错误.故选:D.

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B【解析】分析图示曲线可知,1972年北点地梅种群密度比1975年

的大,个体间生存斗争也大,A错误;横坐标为种群密度(表示单位面积的个体数)纵坐标为时间,而死亡率可看成单位个体数在单位时间死亡的个体数,从图中数据可知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

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B正确;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舍弃所得数据,C错误;从5年数据可看到,种群密度每年都在下降,D错误。

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C【解析】A项中只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农作物

是生产者,含有的能量应该最多;该生态系统是在人的管理下运行的,没有人的管理就不能正常运行。

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C 【解析】一般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则其自我调节能力越

大;我国从南向北,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依次递减;一般情况下,营养级越高,所含能量越少,可以养活的生物体数量越少;基因多样性越大的物种,在多变的环境中越不容易被淘汰。

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C【解析】恢复力稳定性低的生态系统,其营养结构往往比较复杂。

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叫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图C初级消费者数量变化幅度最小,抵抗力稳定性最高。

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A【解析】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虎的生存范围日益减小,食物逐渐缺乏,以前不会袭击人的老虎开始主动伤人,投喂食物只能解决暂时问题,恢复其生存环境才是重中之重。

1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B 【解析】豆科植物和根瘤菌是共生关系。植被破坏导致泥石流发

生,是自然现象没有体现自动调节能力。耕地上出现小灌木林是群落演替。只有B选项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1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D 【解析】生物多样性越高,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稳定性就越高;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与人类的活动有明显的关系,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任何生态系统中都存在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1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A 【解析】生物多样性是由地球上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

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共同构成的.故A项叙述不完整.

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B【解析】生态农业是当今我国非常重视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了

如何调整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使其流向对人更有利的方向,实现物质的反复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变原料---产品---废料的模式为: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而使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题中还涉及了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问题,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并不属于捕食食物链,不构成营养级关系。

1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C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在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

战略和保护措施。

1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D【解析】1、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自然选择通过定向的

改变基因频率而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2、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长期地理隔离,使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会使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进而有可能产生生殖隔离而形成新物种.

解答:A、基因频率改变标志着生物发生了进化,不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A错误;B、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的,B错误;C、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突变、选择、迁入和迁出、遗传漂变等有关,C

错误;D、长期地理隔离,使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会使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显著差异,D 正确.故选D.

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其中分解者是指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故选B

17.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C【解析】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把生物群落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

物回归到自然界,实现物质循环,故A正确。物质可以在自然界和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而能量由于捕食关系为单向流动,信息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双向交流,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故BD正确。一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级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最高级得到能量越少,人类可利用的能量不一定就越少,故C错。

1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D【解析】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提供消费者和分解者的

物质来源,属于自养型生物,故①正确。生产者参加物质循环,消费者和分解者液参加物质循环,故②错。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是生物影响环境的实例,故③错。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提供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力来源,故④正确。故D正确。

19.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C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其结构和功能,其结构又包括生态系统的

成分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而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所以C正确。

20.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非同步性变化,属于捕食,其中甲先增加者先减少表示被捕食者,乙后增加后减少,表示被捕食者.解答:解:A、据图分析,先到波峰的甲为被捕食者,后达到波峰的为捕食者,则通过捕食,甲种群的能量可以流向乙种群,A正确;B、甲种群可以调节乙种群的个体数量,乙种群也可以调节甲种群的个体变化,信息传递是双向的,B正确;C、甲种群属于被捕食者,乙是捕食者,甲能淘汰掉乙种群中的老弱病残,对进化起到促进作用,C错误;D、不同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如甲、乙种群相互选择,实现共同进化;D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1.【解析】分析图中个成分关系可得:A为无机环境,C为分解者,E为生产者,F、D、B为各级消费者,图中E→F→D→B为一条食物链,据此答题.

解:(1)据图分析已知E表示生产者,C表示分解者,分解者应该有箭头指向无机环境A.温室效应主要是无机环境A中的二氧化碳引起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草原中不同土壤湿度区域生长着不同的牧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若图中B获得的总能量为bKJ,按照传递效率20%计算,则最少需要生产者固定

b÷20%÷20%÷20%=125bKJ能量.

故答案为:(1)E C→A A 水平(2)125b

2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

(1)相互选择(或者共同进化)调节种间关系(2)5c/a ×106(2分)

(3)次生演替降低(4)基本不变衰退(2分) 10

(5)J 食物充足;天敌(鹰)减少;竞争者减少等(写出任意两项即可)

【解析】(1)在鹰与鼠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中,鹰与鼠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发展。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兔和跑的快的狼得以生存,这体现出的现代生物进化观点是相互选择(或者共同进化)的观点。

(2)能量传递效率=鼠同化量/草同化量×100%=b/a×100%。鼠→鹰的能量传递效率是c/b×100%。鹰获得的能量为5×106×b/a ×100%×c/b×100%=5c/a×106。

(3)草原开垦成农田,群落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开垦过程使生物种类数减少,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4)由于图乙纵坐标为当年种群数量与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即每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数量的倍数,前4年λ大于1且保持不变,而从第4年至第8年λ减小,则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只要λ大于1,种群数量就一直增长,因此种群数量最少的是在地10年;

由于年间,种群数量一直下降,因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5)第年λ大于1,种群数量就一直增长,此阶段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形成“J”

型曲线的原因是食物充足;天敌(鹰)减少;竞争者减少等。

【易错警示】把握λ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λ为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从理论上讲,λ有以下四种情况:λ>1 种群上升;λ=1 种群稳定;0<λ<1 种群下降;λ=0 种群无繁殖现象,且在一代中灭亡。

2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答案】

(1)C和A(顺序颠倒也可得分) B、C、D|E(缺一不得分)水平样方

(2)直接信息传递共同进化(2分)

(3)被D同化的能量(2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2分)

【解析】(1)由以上分析可知,图甲中E是生产者、D是初级消费者、B是次级消费者、C是分解者,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构成生物群落。A是无机环境,分解者缺少指向A的箭头。土壤的湿度不同导致群落分布不同为水平结构。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其中直接价值是可以直接为人类服务的或直接转化为经济效益的,如消耗性利用价值、生产利用价值、观赏价值等。狼和兔的行为活动信息可被对方感知,以利于反捕食和捕食,体现出生态系统具有信息传递的功能。多代选择的结果使反应敏捷的兔和跑的快的狼得以生存,这体现出的现代生物进化观点是共同进化,其实质为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3)由以上分析可知,a表示被D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