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练习及答案讲述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练习及答案讲述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练习及答案讲述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练习及答案讲述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指出下列化合物能量最低的电子跃迁的类型。

答案:

⑴. π-π* ⑵.n-σ*⑶.n-π* ⑷. n-σ* ⑸. п-п*

2.按紫外吸收波长长短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

⑴.

⑵.CH3-CH=CH-CH=CH2 CH2=CH-CH=CH2 CH2=CH2

(3).CH3I CH3Br CH3Cl

⑷.

⑸. 反-1,2-二苯乙烯顺-1,2-二苯乙烯

答案:

⑴以环己酮为基准,添加共轭双键及增加助色基都使UV吸收产生红移。

⑵以乙烯为基准,添加共轭双键及增加助色基都使UV吸收产生红移。

CH3-CH=CH-CH=CH2>CH2=CH-CH=CH2>CH2=CH2

⑶杂原子的原子半径增大,化合物的电离能降低,吸收带波长红移。n ? s*

CH3I>CH3Br>CH3Cl

⑷以苯环为基准,硝基苯增加p-p共轭,氯苯增加p-p共轭,UV吸收红移。

⑸反式异构体的共轭程度比顺式异构体更大。

反-1,2-二苯乙烯>顺-1,2-二苯乙烯

3.指出哪些化合物可在近紫外区产生吸收带.

(1) (2)CH3CH2OCH(CH3)2(3) CH3CH2C≡CH

(4) (5) CH2=C=O (6).CH2=CH-CH=CH-CH3

答案:

可在近紫外区产生吸收带的化合物是⑷,⑸,⑹。

4、图8-32和图8-33分别是乙酸乙酯和1-己烯的红外光谱图,试识别各图的主要吸收峰:

答案:

图8-32己酸乙酯的IR图的主要吸收峰是:①.2870-2960cm-1为-CH3,>CH2的V C-H碳氢键伸缩振动。

②.1730cm-1为V C=O羰基伸缩振动。③.1380cm-1是-CH3的C-H弯曲振动。④.1025cm-1,1050CM-1为V C-O-C 伸缩振动。

图8-33,1-己烯的IR图主要吸收峰是①.=C-H伸缩振动。②.-CH3,>CH2中C-H伸缩振动。③.

伸缩振动,④.C-H不对称弯曲振动。⑤.C-H对称弯曲振动。⑥.R-CH=CH2一取代烯。

5.指出如何应用红外光谱来区分下列各对称异构体:

(1)和CH3-C≡C-CH2OH

(2)

(3)和

(5)

答案:

(1)和CH3-C≡C-CH2OH。

前者:νC=C:1650cm-1, νC=O:1720cm-1左右.。

后者:νC=C:2200cm-1, ν-O-H:3200-3600cm-1。

(2)=C-H面外弯曲,反式,980-965cm-1强峰。

=C-H面外弯曲,顺式,730-650峰形弱而宽。

⑶和,在共轭体系中,羰基吸收波数低于非共轭体系的羰基吸收。

⑷中的C=C=C伸缩振动1980cm-1. 中的C=C 伸缩振动

1650cm-1。

(5)吸收波数νC≡N>νC=C=N,νC≡N在2260-2240cm-1左右。

在C=C-H的面外弯曲振动910-905cm-1。

6.化合物E,分子式为C8H6,可使Br/CCl4溶液褪色,用硝酸银氨溶液处理,有白色沉淀生成;E的红外光谱如图8-34所示,E的结构是什么?

答案:

E,分子式C8H6,不饱和度为6,显然含有苯环(一个苯环的不饱和度为4);可使溴-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表明环上侧链还含有重键C=C或C≡C;用硝酸银氨溶液处理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含有-C≡C-H;至此,E 的结构已经确定。无需用到IR 光谱,但IR 光谱可进一步验证前面推测的正确性。

①.3300 cm-1是≡C-H伸缩振动,②.3100 cm-1是Ar-H的伸缩振动,③.2200 cm-1是C≡C的伸

缩振动。④.1600-1451 cm-1是苯环的骨架振动。⑤.710 cm-1,770 cm-1表示苯环上单取代,所以化合物E的结构是:

7.试解释如下现象:乙醇以及乙二醇四氯化碳溶液的红外光谱在3350 cm-1处都有有一个宽的O-H 吸收带,当用CCl4稀释这两种醇溶液时,乙二醇光谱的这个吸收带不变,而乙醇光谱的这个带被在3600 cm-1一个尖峰代替。

答案:

在3350 cm-1是络合-OH的IR吸收带,在3600 cm-1尖峰是游离-OH吸收峰,乙醇形成分子间氢键,溶液稀释后,-OH由缔合态变为游离态,乙二醇形成分子内氢键,当溶液稀释时,缔合基没有变化,吸收峰吸收位置不变。

8.预计下列每个化合物将有几个核磁共振信号?

⑴.CH3CH2CH2CH3(2)

(3).CH3-CH=CH2(4)反-2-丁烯

(5)1,2-二溴丙烷(6)CH2BrCl

(7)(8)2-氯丁烷

答案:

9.定出具有下列分子式但仅有一个核磁共振信号的化合物结构式。

(1)C5H12 (2)C3H6 (3)C2H6O (4)C3H4(5)C2H4Br2(6)C4H6 (7)C8H18 (8)C3H6Br2 答案:

(1)(2)(3)CH3-O-CH3(4)CH2=C=CH2(5)BrCH2-CH2Br

(6)CH3-C≡C-CH3(7)(8)

10.二甲基环丙烷有三个异构体,分别给出2,3和4个核磁共振信号,试画出这三个异构体的构型式。答案:

2组信号 4组信号 3组信号

11.按化学位移δ值的大小,将下列每个化合物的核磁共振信号排列成序。

(1)(2)

(3)(4)

(5)(6)(7)

(8)

答案:

(1)δb>δa (2)δb>δa (3)δa>δb (4)δa>δb>δc>δd (5)δa>δb (6)δa>δc>δb (7)δb>δ(8)δb>δa>δc

12.在室温下,环己烷的核磁共振谱只有一个信号,但在-100℃时分裂成两个峰。试解释环己烷在这两种不同温度下的NMR图。

答案:

在室温下,环己烷的环以104-105次/秒快速转动,使命个α键质子与6个e键质子处于平均环

境中,所以室温下,NMR图只有一个单峰。当温度降至-100℃时,环己烷的转环速度很慢,所以在NMR图中可记录下α键质子和e键质子各有一个单峰。即有两个峰。

13、化合物A,分子式为C9H12,图8-35图解-36分别是它的核磁共振普和红外光谱,写出A的结构。

答案:

分子式为C9H12,不饱和度为4,可能含有苯环(苯为4);NMR 中δ=7.2 处有4H表明苯环的存在,且为二取代苯环(此处只有4H,另2H 被取代);δ=2.5 处有一个单峰3H,说明分子中有一个无邻位氢的-CH3;δ=2.8处的2H四重峰,说明分子中存在着一个—CH2-,且其邻位有一个—CH3,受三个H 的偶合裂分为四重峰;δ=1.3 处的3H三重峰表明分子中存在着一个—CH3,且其邻位有一个—CH2,被二个H 的偶合裂分为三重峰;同时可以看到δ1.3 处3H 和δ2.8 处2H 两组峰形相互“背靠背”,确属相互干扰偶合的质子,两者结合起来得单元结构为—CH2—CH3,可见化合物A 应为甲基乙基苯,但此时属邻、间、对哪一个无法确定。

从IR光谱中:3030 处为苯环H 的伸缩振动吸收;1602,1500等吸收表明苯环骨架的存在(苯环伸缩振动吸收);780,698两个吸收峰为间位二取代苯的特征吸收峰(邻、对位二取代苯只有一个吸收峰)。所以,化合物A 为:间甲基乙基苯,其结构式如图所示。

14、推测具有下列分子式及NMR谱的化合物的构造式,并标出各组峰的相对面积。

答案:

(a) C3H7I,NMR中只有两组峰,说明分子中只有两种不等性质子。从两组峰的峰形可以看出,是相互偶合的质子峰,d=1.8 处的峰被邻位的一个H 裂分为两重峰,而d=4.1 处的峰被邻位的多个H 裂分为多重峰(7 重峰)。在C3H7I各异构体中,只有异丙基碘的结构符合该图的要求。所以,(a)的结构式如右图所示。

(b) C2H4Br2,分子不饱和度为0,为一饱和化合物;NMR 中有两组峰,其中d=2.4 处的峰被邻位一个H 裂分成双峰,说明其邻位有一个—CH-;d=5.9处的峰被裂分成四重峰,说明其邻位是一个—CH3,且可以看出这两组峰是“背靠背”的相邻偶合关系。结合相关信息,可得出化合物(b)的结构式为:

(c) C3H6C l2,分子不饱和度为0,为一饱和化合物;NMR中有两组峰,其中d=3.7 处的峰

被邻位2 个H 裂分成三峰,说明其邻位有一个—CH2-;d=2.1 处的峰被裂分成五重峰,说明其邻位有2 个—CH2-;且可以看出这两组峰是“背靠背”的相邻偶合关系。结合相关信息,可得出化合物(c)的结构式如右图所示。

15、从以下数据,推测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式:C3H6O.NMR: δ=1.2(6H)单峰. δ=2.2(3H)单峰. δ=2.6(2H)单峰. δ=4.0(1H)单峰.IR:在1700cm-1及3400cm-1处有吸收带。

答案:

NMR中一共显示(6+3+2+1)=12H,而实验式为C3H6O,则其分子式应为:C6H12O2,不饱和度为1,可能含一个C=C键或一个环;分子中含有O,且在IR3400 cm-1处有吸收,说明分子中的确有—OH;NMR中四组质子峰均为单峰,说明分子中无相邻位置的H;IR中1700 cm-1处的吸收说明分子中含有羰基-C=O;d1.2(6H)单峰说明有两个同样的—CH3;d2.2(3H)单峰表明另有一个不同的—CH3;d2.6(2H)单峰表明分子中有一个独立的—CH2-;d4.0(1H)单峰表明分子中有一个独立的—CH-。综合上述信息得化合物可能结构有如下两种。再仔细分析图中标2H2.6 的质子,右式中CH2与强电负性氧相连,其d值应该更高(实为3.7~4.0),由此可以排除右式。得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左式。

16、有1mol丙烷和2molCl2进行游离基氯化反应时,生成氯化混合物,小心分馏得到四种二氯丙烷A、

B、C、D,从这四种异构体的核磁共振谱的数据,推定A、B、C、D的结构。

化合物A:(b.p.69O C)δ值8.4(6H)单峰。

化合物B:(b.p.82O C) δ=1.2(3H)三重峰,1.9(2H)多重峰,5.8(1H)三重峰。

化合物C:(b.p.96O C) δ=1.4(3H)二重峰,3.8(3H)二重峰,4.1(1H)多重峰。

化合物D:(b.p.120O C) δ=2.2(2H)五重峰,3.7(4H)三重峰。

答案:

用1mol CH3CH2CH3和2mol Cl2进行自由基氯化反应说明反应产物为“二氯取代丙烷”;化合物A:(bp 69℃),d值2.4(6H)单峰,说明分子中只有一种氢,6H 分为两个独立的甲基,位置相同,为单峰,则A为2,2-二氯丙烷。

化合物B:(bp 88℃),d值1.2(3H)三重峰,1.9(2H)多重峰,5.8(1H)三重峰,说明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d值1.2(3H)三重峰,表明邻位有—CH2-的—CH3;5.8(1H)三重峰,表明分子中有一个H,且其邻位有一个—CH2-;1.9(2H)多重峰,说明这2H 是夹在左右两种H 之间的,因而被裂分成多重峰;所以化合物B的结构为:1,1-二氯丙烷。

化合物C:(bp 96℃),d值1.4(3H)二重峰,3.8(2H)二重峰,4.3(1H)多重峰,分子中有三种不同的氢;d值1.4(3H)二重峰,说明为一个—CH3,且其邻位有一个—CH-;3.8(2H)二重峰,说明为一个—CH2-,且其邻位有一个—CH-;4.3(1H)多重峰,说明为一个—CH-,且左右都有其它H。综合后得化合物C的结构为:1,2-二氯丙烷。

化合物D:(bp 120℃),d值2.2(2H)五重峰,3.7(4H)三重峰,说明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的氢;d 值2.2(2H)五重峰,说明分子中含有一个—CH2-,且其邻位有四个H;3.7(4H)三重峰,说明分子中含有两个—CH2-,且其邻位为一个—CH2-。综合所有信息得化合物D为:1,3-二氯丙烷。化合物A、B、C、D 的结构分别为:

A: B: C: D:

17、化合物A,分子式为C5H8,催化反应后,生成顺-1,2-二甲基环丙烷。

(1)写出的结构式。

(2)已知A在890cm-1处没有红外吸收,的可能结构又是什么?

(3)A的NMR图在δ值2.2和δ=1.4处有共振信号,强度比为3:1,A的结构如何?

(4)在A的质谱中,发现基峰是m/e=67,这个峰是什么离子造成的,如何解释它的光谱?

答案:

(1)化合和A,分子式为C5H10,不饱和度为2,说明分子中含C=C或环;催化氢化后,生成顺-1,2-二甲基环丙烷(C5H10),说明有一个C=C 被加氢;化合物A 的可能结构有如下几个:

B: C: D:

(2)已知A在890 cm-1处没有红外吸收,则说明分子中没有C=CH2结构单元,此时A的可能结构只能是上式中(B)或(C),而不可能是(D)。

(3)A的NMR图在d值2.2 和1.4处有共振信号,强度比为3:1,说明分子中只有2种不同的氢质子,符合此条件的结构只有结构式(B)。

(4)在A的质谱中,发现基峰是m/z 67,是由于形成了稳定的芳香性的环丙烯基正离子(π23),因为该离子特别稳定,所以为基峰。裂解方式为:

因为它具有芳香性,稳定,所以相对丰度高。(M-1)峰

18、间三甲苯的NMR图δ=2.35(9H)单峰,δ=6.70(3H)单峰,在液态SO2中,用HF和SbF5处理间三甲苯,在NMR图中看到的都是单峰δ=2.8(6H),δ=2.9(3H),δ=4.6(2H),δ=7.7(2H)这个谱是由什么化合物产生的?标明它们的吸收峰。

答案:

19、1,2,3,4-四甲基-3,4-二氯环丁烯(I)的NMR图在δ值1.5和δ值2.6各有一个单峰,当把(I)溶解在SbF5和SO2的混合物中时,溶液的NMR图开始呈现三个峰,δ值2.05(3H),δ值2.20(3H),δ值2.65(6H),但几分钟后,出现一个的谱,只在δ值3.68处有一单峰。推测中间产物和最终产物的结构,并用反应式表示上述变化。

答案:

有关过程可以表示如下,所形成的环丁烯二价正离子具有芳香性而稳定。

20 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基13C|1H|谱中各峰的d值分别为140.8、128.2、127.2、126.8和64.5,而这些峰在偏共振去偶谱中分别表现为单峰、二重峰、二重峰、二重峰和三重峰。其1H NMR 谱有三个单峰,d值分别为7.3(5H)、4.6(2H)和2.4(1H)。试推出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答案: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7H8O,不饱和度为4,可能含有苯环(苯为4);并从其H NMR中7.3(5H)得以证明,并可知其为一取代苯;再根据氢谱的4.6(2H)和2.4(1H)等单峰,便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

式为:

21 一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0O,其红外光谱在1700 cm-1处有强吸收,H NMR谱在d值为9~10处无吸收峰。从质谱知,其基峰m/z 为57,但无m/z 43 和71 的峰,试确定该化合物的结构式。

答案:

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5H10O,不饱和度为1,分子中可能含有一个C=C或C=O或一个环;其红外光谱在1700 cm-1处有强吸收,说明分子中含有C=O;H NMR谱在d值为9~10 处无吸收峰,说明分子中不含醛基-CHO;化合物分子量为86,但基峰为57,将86减去57 得29;29 个质量单位正好是一个甲基(15)和一个亚甲基(14)之和,即一个乙基的质量,可见化合物分子离子峰失去一个乙基所得的碎片离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

没有43 和71 的峰进一步证明上述结构,即无如下两个反应的发生,羰基不可能在2-位。因此,原化合物为3-戊酮,结构式如反应式所示。

22 戊酮有三个异构体,A的分子离子峰的m/z 为86,并在m/z 为71 和43 处各有一个强峰,但在m/z 为58 处没有峰;B 在m/z 为86、57 处各有一个强峰,但没有m/z 为43、71 的强峰;C 有一个m/z 为58 的强峰。试推出这三个戊酮的构造式。

答案:

根据前面第21 题的分的可知,化合物B为3-戊酮。同理,化合物A 为3-甲基-2-戊酮,主要裂

解方式为羰基两边断裂,分别得71 和43碎片离子。化合物C除能得到A同样的碎片离子外,因麦氏重排而出现58 的强峰,反应式如下:

所以,化合物C为2-戊酮。

23 一中性化合物C7H13O2Br 的IR谱在2850~2950 cm-1有一些吸收峰,但在3000 cm-1以上无吸收峰,另一强吸收峰在1740 cm-1处。H NMR谱在d为1.0(三重峰,3H),1.3(二重峰,6H),2.1(多重峰,2H),4.2(三重峰,1H)和4.6(多重峰,1H)有信号,碳谱在d为168 处有一个特殊的共振信号。试推断该化合物可能的结构,并给出各谱峰的归属。

答案:

中性化合物C7H13O2Br,不饱和度为1,可能含有C=C 一个或C=O 或一个环;从1740 cm-1处强IR吸收证明分子中的确含有一个C=O 键;IR谱在2850~2950 cm-1有一些吸收峰,为饱和C-H 键伸缩振动吸收;3000 cm-1以上无吸收峰,表明分子中无OH,也无苯环H 和双键H;H NMR 谱在d为1.0(三重峰,3H),说明有一个—CH3,且其邻位为一个—CH2-;1.3(二重峰,6H),表明此处有两个相同的—CH3,且其邻位为一个—CH-; 2.1(多重峰,2H),表明有一个夹在中间的—CH2-;

4.2(三重峰,1H),表明有一个—CH-,且其邻位为一个—CH2-;4.6(多重峰,1H),表明此处有一个—CH-且其邻位有多个H,即前面所提的6H;碳谱在d为168 处有一个特殊的共振信号,表明为一个酯羰基。综合上述信息可推得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笫8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习题

笫8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习题 1. 指出下列化合物能量最低的电子跃迁的类型。 CH 3CH 2CH CH 2 (1)(2)(4)(3)CH 3CH 2CHCH 3CH 3CH 2CCH 3 CH 3CH 2OCH 2CH 3 (5)CH 2CH CH O 2. 按紫外吸收波长长短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 (1)O O O CH 3 (2)CH 2CHCH CH 3CH CHCH CH 2CH 2CH 2CH 2 (3)CH 3Cl CH 3I CH 3Br (4) Cl NO 2 (5)顺-1,2-二苯乙稀和反-1,2-二苯乙稀 3. 指出下列哪些化合物可在近紫外区产生吸收带: (1)CH 3CH 2CHCH 3 CH 3 (2).CH 3CH 2OCH(CH 3)2 (3).CH 3CH 2C ≡CH (4)CH 3CH 2CCH 3 O (5) CH 2=C=O (6).CH 2=CH-CH=CH-CH 3 4.图8—34和图8—35分别是乙酸乙脂和1—己稀的红外光谱图,试识别各图的主要吸收峰。

5.指出如何应用红外光谱来区分下列各对称异构体: (1)(1)CH3—CH=CH—CHO和CH3-C≡C-CH2OH. (2)H C C6H5C C6H5 H和 C6H5 C H C C6H5 H (3)和 C O CH3C O CH3 (4)和 C CH2 (5)C6H5C C6H C和 C6H5 C C6H5 C C CN CH3 N CH CH2 6.化合物E,分子式为C8H6,可使Br2/CCl4溶液褪色,用硝酸银氨溶液处理,有白色沉淀生成; E的红外光谱如图8-36所示,E的结构是什么? 图8—36 化合物E的IR图 7.试解释如下现象:乙醇以及乙二醇四氯化碳浓溶液的红外光谱在3350 cm-1处都有有一个宽的O-H吸收带,当用CCl4稀释这两种醇溶液时,乙二醇光谱的这个吸收带不变,而乙醇光谱的这个带被在3600 cm-1一个尖峰代替。 8.预计下列每个化合物将有几个核磁共振信号?

机械加工报价计算方法大全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详细计算方法: 1)首先你可以对关键或复杂零件要求对方提供初步的工艺安排,详细到每个工序,每个工序的耗时 2)根据每个工序需要的设备每小时费用可以算出加工成本。具体设备成本你也可以问供应商要,比如说, 普通立加每小时在¥60~80之间(含税)铣床、普车等普通设备一般为¥30。。。 3)在按照比例加上包装运输、管理费用、工装刀具、利润就是价格了 当然,价格一定程度上会和该零件的年采购量和难易程度有很大关系。 单件和批量会差很多价格,这也是很容易理解的。 粗略估算法: 1)对于大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 难度一般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1.2~1.5: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2)对于中小件 难度一般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2~3: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难度较大的:加工费用大概与整个零件原材料成本之比为5~10:1,这个比与采购量成反比; 由于机械加工存在很大的工艺灵活性,也就是一个零件可以有很多种工艺安排,那么成本当然是不一样的, 但是供应商有时会报价时给你说一种复杂工艺提高价格,而实际生产时会采用其他简单工艺,所以采购员自身 对图纸的阅读和对零件加工方面的知识的多少就决定你对成本的把握,所以机械零件采购需要比较全面的机械加工知识。 机加工费用构成,一般按照工时给的! 如果你要加工一个工件,首先是对方的材料费用;然后是为了购买工件的一些差旅费用(一般没有); 最主要的是你要加工的工件所需要的加工工时,一般车工10-20元/小时,钳工要少一点大概10-15/小时;其余不在例举; 如果没有现成的工具(如刀具、模具),所购买的费用也是需要你承担一部分的或全部;最后加起来就是你要付的加工费用! 材料费、机器折旧、人工费、管理费、税等基本的是要的。或者是材料费、加工费和税,还有业务费用,运输费用,做预算需要多市场有一个很透彻的了解,不在其中摸爬滚打几年会完全摸不到头绪,就连我的老师也常常会感慨!一点不留心都不行啊! 工艺的问题了应该包括材料费、加工费(采用何种加工价钱就不一样了)、设备折旧费、工人工资、管理费、税等。主要是先确定工艺,即加工方法,然后根据工艺来计算工时,由工时来确定单个零件的基本加工费用,再加上其他的费用。工艺是个很复杂的学问啊一个零件采用不同的工艺,价格有差异的附,各个工种加工工时基本价其实各种工种的工时价格并没有固定的,会根据工件的难易,设备的大小,性能的不同而不同,当然关键的有看你的量是多少了,不过一般来说它都有一个基本价,在基本价之间浮动.

工业设计材料与加工工艺考试题及答案

1、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 2、金属材料的使用性能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能,它包括机械性能、物 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3、金属材料的工艺性能是指材料对各种加工工艺适应的能力,它包括铸造性能、压 力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和切削加工性能等。 4、根据载荷作用性质不同,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冲击载荷、疲劳载荷等三种。 5、材料按照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和有机材料四类。 6、材料基本性能包括固有特性和派生特性。 7、材料的工艺性能包括切削加工工艺性能、铸造工艺性能、锻造工艺性能、焊接工艺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等。 8、工业产品造型材料应具备的特殊性能包括感觉物性、加工成型性、表面工艺性和环境耐候性。 9、钢铁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钢材、纯铁和铸铁;其中钢材按化学组成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10.铸铁材料按照石墨的形态可分为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球墨铸铁三种。 11、变形铝合金主要包括锻铝合金、硬铝合金、超硬铝合金和防锈铝合金。 12、金属制品的常用铸造工艺包括砂型铸造、熔模铸造和金属型铸造等。 13、金属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包括表面改质处理、表面精整加工和表面被覆处理。 14、塑料按照其重复加工利用性能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5、塑料制品的成型工艺主要包括吹塑成型、挤塑成型、吸塑成型、注塑成型等。 16、陶瓷材料根据其原料、工艺和用途,可以分为传统陶瓷和近代陶瓷两大类。 17、陶瓷制品的工艺过程一般包括原配料、坯料成型和窑炉烧结三个主要工序。 18、陶瓷制品的坯体成型方法主要有压制成型、可塑成型和注浆成型三种。 19、陶瓷制品的旋压成型可以分为覆旋旋压法和仰旋旋压法两种。 20、日用陶瓷制品可以分为陶器、瓷器和炻器。其中陶器的气孔率和吸水率介于炻

有机化学第8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 立体化学 一、下列化合物有多少中立体异构体? 1. CH 3CH CH CH 3 Cl Cl CH 3CH 3 CH 3 CH 3 Cl H H H H H H 3CH 3 Cl Cl Cl Cl Cl 2. CH 3CH CH CH 3 Cl OH CH 3Cl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H 3 Cl Cl Cl OH OH OH OH H H H H H H H H 3. CH 3CH 3 CH CH CH 3 OH CH 3CH 3 H OH HO H CH(CH 3)2 CH(CH 3)24. CH 3CH CH CH CH 2CH 3 Cl Cl CH 3 CH 3 CH 3 CH 3CH 3 CH 3CH 3CH 3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 CH 2CH 3CH 2CH 3CH 2CH 3CH 2CH 3CH 2CH 3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Cl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H Cl 5. CH 3CH CH Cl Cl CH 3 6. CH 3CH(OH)CH(OH)COOH CH 3 CH 3COOH COOH CH 3 CH 3COOH COOH OH OH OH OH OH OH OH OH H H H H H H H H 7. BrCH 2CH 2CH O

3CH 2C=C=C H CH 2CH 3 H CH 3CH 2 C=C=C H CH 2CH 3H 9.1,3-二甲基环戊烷,三种 3CH 3CH 3 3 H H 二、写出下列化合物所有立体异构。指出其中那些是对映体,那些是非对映体。 解:颜色相同的是对映体,不同的为非对映体。 1. CH 3CH=CH CH CH 3 OH CH 3 C=C H H CH 3 H OH CH 3 H OH H C=C H CH 3H C=C CH 3 H OH H CH 3 CH 3 C=C OH H H CH 3 H 2. CH 3 CH 3 CH 3 3 3 3 H H 四种立体异构,两对对映体

【实验报告】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近代物理实验教程的实验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啊!我以为自己还有很多时间,只是当一个睁眼闭眼的瞬间,一个学期都快结束了,现在我们为一学期的大学物理实验就要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本学期从第二周开设了近代物理实验课程,在三个多月的实验中我明白了近代物理实验是一门综合性和技术性很强的课程,回顾这一学期的学习,感觉十分的充实,通过亲自动手,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物理实验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我们所做的实验基本上都是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著名实验,以及体现科学实验中不可缺少的现代实验技术的实验。它们是我受到了著名物理学家的物理思想和探索精神的熏陶,激发了我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同时近代物理实验也是一门包括物理、应用物理、材料科学、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等系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物理实验课程也是我们物理系的专业必修课程。 我们本来每个人要做共八个实验,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做了七个实验,我做的七个实验分别是:光纤通讯,光学多道与氢氘,法拉第效应,液晶物性,非线性电路与混沌,高温超导,塞满效应,下面我对每个实验及心得体会做些简单介绍: 一、光纤通讯: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光纤的一些特性的探究(包括对光纤耦合效率的测量,光纤数值孔径的测量以及对塑料光纤光纤损耗的测量与计算),了解光纤光学的基础知识。探究相位调制型温度传感器的干涉条纹随温度的变化的移动情况,模拟语电话光通信, 了解光纤语音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系统构成。老师讲的也很清楚,本试验在操作上并不是很困难,很易于实现,易于成功。

二、光学多道与氢氘:本实验利用光学多道分析仪,从巴尔末公式出发研究氢氘光谱,了解其谱线特点,并学习光学多道仪的使用方法及基本的光谱学技术通过此次实验得出了氢原子和氘原子在巴尔末系下的光谱波长,并利用测得的波长值计算出了氢氘的里德伯常量,得到了氢氘光谱的各光谱项及巴耳末系跃迁能级图,计算得出了质子和电子的质量之比。个人觉得这个实验有点太智能化,建议锻炼操作的部分能有所加强。对于一些仪器的原理在实验中没有体现。如果有所体现会比较容易使学生深入理解。数据处理有些麻烦。不过这也正是好好提高自己的分析数据、处理数据能力的好时候、更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三、法拉第效应:本实验中,我们首先对磁场进行了均匀性测定,进一步测量了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关系,利用磁场和励磁电流之间的线性关系,用电流表征磁场的大小;再利用磁光调制器和示波器,采用倍频法找出ZF6、MR3-2样品在不同强度的旋光角θ和磁场强度B的关系,并计算费尔德常数;最后利用MR3样品和石英晶体区分自然旋光和磁致旋光,验证磁致旋光的非互易性。 四p液晶物性:本实验主要是通过对液晶盒的扭曲角,电光响应曲线和响应时间的测量,以及对液晶光栅的观察分析,了解液晶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的变化,以及引起的液晶盒光学性质的变化,并掌握对液晶电光效应测量的方法。本实验中我们研究了液晶的基本物理性质 和电光效应等。发现液晶的双折射现象会对旋光角的大小产生的影响,在实验中通过测量液晶盒两面锚泊方向的差值,得到液晶盒扭曲角的大小为125度;测量了液晶的响应时间。观察液晶光栅的衍射现象,在“常黑模式”和“常白模式”下分别测量了液晶升压和降压过程的电光响应曲线,求得了阈值电压、饱

常用的传统机械加工方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案 课题:2.1 零件常用的传统机械加工方法 教学目的: 1.了解常用机械加工法的特点 2.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法的运用范围和能达到的精度 3.了解常用机械加工的机床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法的运用范围和能达到的精度 教学难点:掌握常用机械加工法的运用范围和能达到的精度 教学方法:讲授 教具:多媒体 课时:2 学时 2.1 零件常用的传统机械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方法广泛运用于模具制造。模具的机械加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用车、铣、刨、钻、磨等通用机床加工模具零件,然后进行必要的钳工 修配,装配成各种模具。 (2)精度要求高的模具零件,只用普通机床加工难以保证高的加工精度,因 而需要采用精密机床进行加工。 (3)为了使模具零件特别是形状复杂的凸模、凹模型孔和型腔的加工更趋自动化,减少钳工修配的工作量,需采用数控机床(如三坐标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数控磨床等设备)加工模具零件。 2.1.1车削加工 1.车削加工的特点及应用 车削加工是在车床上利用车刀对工件的旋转表面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它主要用来加工各种轴类、套筒类及盘类零件上的旋转表面和螺旋面,其中包括: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内外螺纹、成型回转面、端面、沟槽以及滚花等。此外,还可以钻孔、扩孔、铰孔、攻螺纹等。车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8~IT7,表面粗糙度为Ra6.3~1.6μm;精车时,加工精度可达IT6~IT5,粗糙度可达

Ra0.4~0.1μm。 车削加工的特点是: 加工范围广,适应性强,不但可以加工钢、铸铁及其合金, 还可以加工铜、铝等有色金属和某些非金属材料,不但可以加工单一轴线的零件,也可以加工曲轴、偏心轮或盘形凸轮等多轴线的零件;生产率高;刀具简单, 其制造、刃磨和安装都比较方便。 由于上述特点,车削加工无论在单件、小批,还是大批大量生产以及在机械 的维护修理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2.车床 车床(Lathe)的种类很多,按结构和用途可分为卧式车床、立式车床、仿形及多刀车床、自动和半自动车床、仪表车床和数控车床等。其中卧式车床应用最广,是其 他各类车床的基础。常用的卧式车床有C6132A,C6136,C6140 等几种。 2.1.2铣削加工 1.铣削加工的范围及其特点 1)铣削加工的范围 铣削主要用来对各种平面、各类沟槽等进行粗加工和半精加工,用成型铣 刀也可以加工出固定的曲面。其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9~IT7,表面粗糙度为 Ra6.3~1.6μm。 概括而言,可以铣削平面、台阶面、成型曲面、螺旋面、键槽、T 形槽、燕 尾槽、螺纹、齿形等。 2)铣削加工的特点 铣削加工的特点具体如下: (1)生产率较高 (2)铣削过程不平稳 (3)刀齿散热较好 因此,铣削时,若采用切削液对刀具进行冷却,则必须连续浇注,以免产生较 大的热应力。 2.铣床 1)卧式铣床 卧式铣床的主轴是水平的, 2)立式铣床 立式铣床的主轴与工作台台面垂直。 2.1.3刨削加工 1.刨削加工的范围及其特点 刨削是使用刨刀在刨床上进行切削加工的方法,主要用来加工各种平面、沟 槽和齿条、直齿轮、花键等母线是直线的成型面。刨削比铣削平稳,但加工精

现代制造技术试题含答案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A卷 一、填空题20 1.现代制造技术,其内涵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管理科学”而形成的制造技术。 2.CIMS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是柔性制造系统。 3.切削液主要有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作用、排屑作用。 4.数控机床按伺服系统的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控机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反馈装置、控制介质五部 分组成。 6.机械手按驱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气动式和机械式机械手。 7.三维几何建模的方式有线框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 8.柔性制造系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9.广义的产品质量概念,除了包括狭义的产品本身质量概念外,还涵盖了__________,服 务质量,工作质量。 10.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__________。 二:概念解释15 柔性(2`): 高速加工(3`): 加工中心(3`): 三坐标测量仪(3`): 并行设计(4`): 三.简答题30 1.列举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主要五种方法。5 2.简述FMS的组成及其功能。6 3.激光加工的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激光有哪些作用?5 4.机床夹具按其使用范围主要可分为哪几种?5 5.APT语言的源程序有哪几种类型的语句组成?4 6.请简单阐述一下PDM的含义。5 四.分析理解35 1、超声波加工18 (1)将下超声加工原理图中的各部分(1~7)写出答案。14

化学与生活

化学学科的分类:一级学科: 化学;二级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环境化学及化学工程等;交叉边缘科学: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物理有机化学、金属有机化学等;按研究划分: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 然而实际上的划分却是不易的,例如催化。 化学发展的三个时期:(1)古代化学时期17世纪以前,制陶、玻璃制造、炼铜炼铁等等,注重实用,化学知识是经验性、零散的;(2)近代化学时期17~19世纪末,化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科学实验的兴起和化学工业的发展分支学科飞速发展;(3)现代化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多学科综合、相互渗透,新的实验手段的普遍运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 质量数中子数计算: 化学电池的写法:升失氧降得还,Zn负极Cu正极。 化肥分类及肥效计算:氮磷钾肥。 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分子式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正丁烷异丁烷。同素异形体:同样的单一化学元素构成,但性质却不相同的单质。白磷和红磷。 常见农药:杀虫剂、化肥、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土壤改良剂等 芳香烃化合物:分子中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 裂解: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以比裂化更高的温度(700℃-800℃有时甚至高达1000℃以上),使石油分馏产物(包括石油气)中的长链烃断裂成乙烯、丙烯等短链烃的加工过程,裂解是一种深度的裂化。 催化重整:在有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对汽油馏分中的烃类分子结构进行重新排列成新的分子结构的过程叫催化重整。 煤的有效利用:干馏、气化、一碳化学、液化。焦化、气化、液化和热解将煤转化为洁净气体、液体、固体燃料和化学原料。 电极电势:当把金属放入盐溶液中,金属表面构成晶格的金属离子和极性大的分子相互吸引,有使金属留下电子而自身与水结合进入溶液的倾向;盐溶液中金属离子又有从金属表面获得电子而沉积在金属表面的倾向。这时在金属和溶液之间就产生了电位差。这种产生在金属和它的盐溶液之间的电位差称金属的电极电势。 化学与农业:化肥(金坷垃氮磷钾肥)、农药等 纳米及纳米科技:在三位尺度上至少在某一维方向上尺寸在1~100nm范围的材料。能操作细小到1~100nm 物件的一类新发展的高技术。生物芯片和生物传感器等都可归于纳米技术范畴。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 纳米材料的用途:催化、生物医学(纳米机器人、检查体内疾病)、精细化工、国防科技(机器苍蝇、蚊子导弹、蚂蚁士兵、麻雀卫星、) 化学中的文学: 1.化学研究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 化学是一门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是以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为主的科学。化学研究的目的——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造福人

有机化学第二版(高占先)第八章习题答案

第8章卤代烃 8-2 完成下列各反应式。 (CH3)3CBr C2H5OH(CH3)2C=CH2 + CH3CH=CH2HBr +O O CH3CH2CH2CH3CH2CH2CN NaCN (1) (2) (CH3)2CHCH=CH2Br +500℃(CH 3 )2CCH=CH2 Br H2O (CH3)2C=CHCH2Br + (CH3)2CCH=CH2 OH (CH3)2C=CHCH2OH + (3) NaCN KOH 25 (4) (5) (6) ClCH=CHCH2Cl CH3 +ClCH=CHCH23 O Br Br Br CN CH2CHCH3 Br CH=CHCH3 CH3 Br 2 NH3(l) CH3 NH2 CH3 NH2 + Cl Cl NO2 NaOH-H2O OH Cl NO2 ZnCl2 (HCHO + HCl) + CH2Cl Mg 乙醚 CH2MgCl CH2COOH ClCH2CHCH2CH2CH3 PhCH2MgCl 3 +PhCH2CH2CHCH2CH2CH3 3 (7) (8) (9) (10) 3 RC CLi (11) RC CR' RC CCOOH RC CCH2CH2OH

CHBr3 Br Br (12) 8-3写出下列反应主要产物的构型式。 C2H5 CH3NaI + C2H5 CH3 NaI NaSCH3 + (S N2) (S N2) (S N2) CH3 I CH2(CH2)4CH3 H H2O CH3 H 2 (CH2)4CH3 HO C Br Br CH2CH2CH3 CCH2CH32 Lindar催化剂 C H C CH2CH2CH3 H (1) (2) (3) (4) 3 KOH 25 3 H3t-BuOK t-BuOH, △ H3 Ph Ph C6H5 H3C H C6H5 H Br C6H5 H C6H5 CH3 2525 Br (H3C)2HC CH3 (H3C)2HC CH3 CH3 H Br 2 CH3 H Br C2H5CH3 25 Zn t-BuOK t-BuOH, △ (E2反式消除) (E2反式消除) (E2反式消除) (顺式消除) (E2反式消除,但很慢) (5) (6) (7) (8) (9) 8-6把下列各组化合物按发生S N1反应的活性排列成序。

现代材料分析方法试题及答案

1. X射线衍射的几何条件是d、θ、λ必须满足什么公式?写出数学表达式,并说明d、θ、λ的意义。(5分)答:. X射线衍射的几何条件是d、θ、λ必须满足布拉格公式。(1分)其数学表达式:2dsinθ=λ(1分)其中d是晶体的晶面间距。(1分)θ是布拉格角,即入射线与晶面间的交角。(1分)λ是入射X 射线的波长。(1分) 4. 二次电子是怎样产生的?其主要特点有哪些?二次电子像主要反映试样的什么特征?用什么衬度解释?该衬度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6分) 答:二次电子是单电子激发过程中被入射电子轰击出的试样原子核外电子。(1分) 二次电子的主要特征如下: (1)二次电子的能量小于50eV,主要反映试样表面10nm层内的状态,成像分辨率高。(1分) (2)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与入射束的能量有关,在入射束能量大于一定值后,随着入射束能量的增加,二次电子的发射系数减小。(1分) (3)二次电子发射系数δ和试样表面倾角θ有关:δ(θ)=δ0/cosθ(1分) (4)二次电子在试样上方的角分布,在电子束垂直试样表面入射时,服从余弦定律。(1分) 二此电子像主要反映试样表面的形貌特征,用形貌衬度来解释,形貌衬度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试样表面相对于入射电子束的倾角。(1分) 2. 布拉格角和衍射角: 布拉格角:入射线与晶面间的交角,(1.5 分) 衍射角:入射线与衍射线的交角。(1.5 分) 3. 静电透镜和磁透镜: 静电透镜:产生旋转对称等电位面的电极装置即为静电透镜,(1.5 分) 磁透镜:产生旋转对称磁场的线圈装置称为磁透镜。(1.5 分) 4. 原子核对电子的弹性散射和非弹性散射: 弹性散射:电子散射后只改变方向而不损失能量,(1.5 分) 非弹性散射:电子散射后既改变方向也损失能量。(1.5 分) 二、填空(每空1 分,共20 分) 1. X 射线衍射方法有劳厄法、转晶法、粉晶法和衍射仪法。 2.扫描仪的工作方式有连续扫描和步进扫描两种。 3. 在X 射线衍射物相分析中,粉末衍射卡组是由粉末衍射标准联合 委员会编制,称为JCPDS 卡片,又称为PDF 卡片。 4. 电磁透镜的像差有球差、色差、轴上像散和畸变。 5.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构分为光学成像系统、真空系统和电气系统。 1. X射线管中,焦点形状可分为点焦点和线焦点,适合于衍射仪工作的是线焦点。 2. 在X 射线物象分析中,定性分析用的卡片是由粉末衍射标准联合委员会编制,称为JCPDS 卡片,又称为PDF(或ASTM) 卡片。 3. X射线衍射方法有劳厄法、转晶法、粉晶法和衍射仪法。 4. 电磁透镜的像差有球差、色差、轴上像散和畸变。 5. 电子探针是一种显微分析和成分分析相结合的微区分析。 二、选择题(多选、每题4 分) 1. X射线是( A D ) A. 电磁波; B. 声波; C. 超声波; D. 波长为0.01~1000?。 2. 方程2dSinθ=λ叫( A D ) A. 布拉格方程; B. 劳厄方程; C. 其中θ称为衍射角; D. θ称为布拉格角。

郑州大学化学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院系代码:015 地址: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邮政编码:450001 联系部门: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电话:67781815 联系人:刘晨湘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指导 教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备注 015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 学术型200 070301★▲无机化学33 同等学力报01功能配位化学侯红卫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考应为化学 麦松威英语一③660大学化学④专业毕业, 徐琰921无机化学(一)毕业后从事 李纲本专业工作 牛云垠3年以上, 杨光修读5门以 郑直上本专业本 张茂林科主干课程 徐虹,并发表一 王利亚篇以上相关 臧双全学术论文。 李金鹏加试1分析02无机材料化学李中军化学;2物 要红昌理化学;拟 杜晨霞接受推免生 颜振宁6人。 尹明彩 樊耀亭 王建设 03现代无机合成与配合物催化侯红卫 化学孟祥茹 吴本来 李林科 赵金安 武杰 米立伟 韦永莉 04生物能源技术与环境科学樊耀亭 何占航 070302★▲分析化学23 同等学力报01化学计量学与仪器分析网络石杰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考应为化学课件研究申琦英语一③660大学化学④专业毕业, 屈凌波923分析化学毕业后从事 本专业工作02生物电化学与电分析化学冶保献3年以上,

徐茂田修读5门以 于岚岚上本专业本03光谱分析与发光分析石杰科主干课程, 韩润平并发表一 武现丽篇以上相关 毛红艳学术论文。 刘金霞加试1物理 韩华云化学;2有 王瑞勇机化学。 李建军拟接受推免 林琳生3人。 瞿鹏 04色谱分析与分离化学张书胜 屈凌波 王建 于阿娟 班付国 070303☆★▲有机化学73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 同等学力报01物理有机与金属有机化学吴养洁英语一③660大学化学④考应为化学 宋毛平928有机化学(一)专业毕业, 王敏灿毕业后从事 陶京朝本专业工作 崔秀灵3年以上, 邹大鹏修读5门以 李铁生上本专业本 卢会杰科主干课程, 龚军芳并发表一 赵雪梅篇以上相关 赵文献学术论文。 唐明生加试1物理 郝新奇化学;2分02化学生物学与超分子化学赵玉芬析化学。拟 朱志兀接受推免生 陈晓岚10人。 曹书霞 叶勇 郑金云 03药物合成与天然有机化学廖新成 郭彦春 张福义 龙跃 张建业 石伟民 杨风岭

近代物理实验习题答案

《 近代物理实验》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填空 1、 核物理实验探测的主要对象是核衰变时所辐射的射线、射线和中子。因为这些粒子的尺度非常小,用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也不能观察到,只能根据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各种效应实现探测。 2、探测器的能量分辨率是指探测器对于能量很接近的辐射粒子加以区分的能力。用百分比表示的能量分辨率定义为: %峰位置的脉冲幅度宽度最大计数值一半处的全 1000V V R 。能量分辨率值越小,分辨能 力越强。 3、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其损失能量方式有两种,分别是电离和激发。其中激发的方式有三种,它们是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和电子对效应。 4、对于不同的原子,原子核的质量 不同而使得里德伯常量值发生变化。 5、汞的谱线的塞曼分裂是 反常塞曼效应。6、由于氢与氘的 能级有相同的规律性,故氢和氘的巴耳末公式的形式相同。 7、在塞曼效应实验中,观察纵向效应时放置 1/4波片的目的是将圆偏振光变为线偏振光 。8、射线探测器主要分“径迹型”和“信号型”两大类。径迹型探测器能给出粒子运动的轨迹,如核乳胶、固体径迹探测器、威尔逊云室、气

泡室、火花室等。这些探测器大多用于高能核物理实验。信号型探测器则当一个辐射粒子到达时给出一个信号。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可以分成气体探测器、闪烁探测器和半导体探测器三种,这是我们在低能核物理实验中最常用的探测器。 9、测定氢、氘谱线波长时,是把氢、氘光谱与铁光谱拍摄到同一光谱底 片上,利用 线性插值法来进行测量。 10、在强磁场中,光谱的分裂是由于能级的分裂引起的。 11、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 12、原子的不同能级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不同,分裂的子能级的数量也不同。 13、盖革-弥勒计数管按其所充猝灭气体的性质,可以分为①有机管和 ②卤素管两大类。坪特性是评价盖革-弥勒计数管的重要特性指标。包 括起始电压、坪长、坪斜等。一只好的计数管,其坪长不能过短,对于 ③有机管,其坪长不能低于150伏,对于④卤素管,其坪长不能低于50伏。坪斜应在⑤每伏___以下。计数管工作时工作点应选在坪区的⑥左 1/3-1/2__处。 14、由于光栅摄谱仪的色散接近线性,所以可以使用线性插值法测量光谱线波长。 15、必须把光源放在足够强磁场中,才能产生塞曼分裂。 二、简答题 1.如何区分盖革-弥勒计数管的正负极?

机械加工常识试题与答案

一、填空题:(20×1分=20分)。 1.常用的金属力学性能包括:强度,塑性,硬度 ,冲击韧性,疲劳强度。 2.普通的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 回火。 3.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冷却以改变其组织结构,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方法。 4.切削用量所指的是切削速度,进给量,背吃刀量的总称。 5.切削加工过程中,工件会形成三个表面包括:待加工表面,过渡表面,已加工表面。 6.车削是工件旋转作主运动,车刀移动作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二、选择题(15×2分=30分)。 1.以下哪些加工内容是可以用于车削加工的(C)。 A.T形槽 B.台阶面 C.外圆柱面 D.齿轮面 2.以下哪个牌号是中碳钢(A)。 A.45# B.60Si2Mn C.GCr15 D.25# 3.以下四种钢材中哪一个硬度最高(C)。 A.45# B.25# C.W18Cr4V D.Q235-AF 4.45#钢中的45所指的是什么意思(C)。 A.含碳量为45% B.含碳量为45‰ C.含碳量为45? D.含铁量为45% 5.以下哪一个不是生产中常用的退火方法( D)。 A.球化退火 B.去应力退火 C.完全退火 D.高温退火 6.将(C)后的钢再加热到 1c A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A.退火 B.调质 C.淬火 D.正火 7.以下哪一种加工方法属于机械加工的(C)。 A.锉削 B.锯削 C.刨削 D.划线 8.车端面时使用以下哪种车刀(A)。A. 90°偏刀 B.切断刀 C.螺纹刀 D.内孔刀 9.以下不能用于铣床加工的内容是哪个(D)。 A.平面 B.沟槽 C.台阶 D.外圆锥面 10.刨削时哪一个是主运动(B) A.工作台横向移到 B.刀架的直线运动 C.刨刀的垂向移动 D.电动机旋转运动 11.在切削用量中对刀具寿命影响最大的是(C) A.进给量 B.背吃刀量 C.切削速度 D.工件硬度 12.以下不属于铣削工艺特点的是哪一项(C )。 A.加工范围广 B.刀具寿命长 C.通用性好 D.生产效率高 13.以下哪一个不能体现切削液的作用的(A) A.防尘 B.冷却 C.润滑 D.清洗 14.主偏角、副偏角和刀尖角之和是(C)。 A.90° B.45° C.180° D.360° 15.以下哪一个不属于回火的主要目的(C) A.降低脆性 B.获得工件所需要的力学性能 C.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D.稳定组织和尺寸三、判断题(15×1分=15分) 1.钢的淬透性和淬硬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2.布氏硬度要比络氏硬度硬。(×)3.铣削中工件的运动是主运动,铣刀的旋转运动是进给运动。(×) 4.将正火后的钢再加热到 1c A点以下某一温度,保温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回火。 (×)5.高速钢是一种具有高热硬性、高耐磨性的碳素工具钢。(×)6.车削是工作旋转为主运动、车刀移动为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现代制造技术--试题(含答案)

现代制造技术--试题(含答案)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A卷 一、填空题20 1.现代制造技术,其内涵就是“_________+_________+管理科学”而形成的制造技术。 2.CIMS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义是柔性制造系统。 3.切削液主要有___________作用、___________作用、排屑作用。 4.数控机床按伺服系统的类型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数控机床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量反馈装置、控制介质五部分组成。 6.机械手按驱动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气动式和机械式机械手。 7.三维几何建模的方式有线框模型、__________、__________。 8.柔性制造系统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计算机控制与管理系统。 9.广义的产品质量概念,除了包括狭义的产品本身质量概念外,还涵盖了__________,服务质

量,工作质量。 10.MRP基本原理是将企业产品中的各种物料分为独立物料和__________。 二:概念解释15 柔性(2`): 高速加工(3`): 加工中心(3`): 三坐标测量仪(3`): 并行设计(4`): 三.简答题30 1.列举快速原型制造技术的主要五种方法。5 2.简述FMS的组成及其功能。6 3.激光加工的装置由哪些部分组成?激光有哪些作用?5 4.机床夹具按其使用范围主要可分为哪几种?5

5.APT语言的源程序有哪几种类型的语句组成?4 6.请简单阐述一下PDM的含义。5 四.分析理解35 1、超声波加工18 (1)将下超声加工原理图中的各部分(1~7)写出答案。14 1. __________, 2. __________, 3. __________, 4. __________, 5. __________, 6. __________, 7. __________。 (2)简述超声波加工的工艺特点4`

第八章 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练习及答案

第八章现代物理实验方法在有机化学中的应用 1.指出下列化合物能量最低的电子跃迁的类型。 答案: ⑴. π-π* ⑵.n-σ*⑶.n-π* ⑷. n-σ* ⑸. п-п* 2.按紫外吸收波长长短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化合物。 ⑴. ⑵.CH3-CH=CH-CH=CH2 CH2=CH-CH=CH2 CH2=CH2 (3).CH3I CH3Br CH3Cl ⑷. ⑸. 反-1,2-二苯乙烯顺-1,2-二苯乙烯 答案: ⑴以环己酮为基准,添加共轭双键及增加助色基都使UV吸收产生红移。 ⑵以乙烯为基准,添加共轭双键及增加助色基都使UV吸收产生红移。 CH3-CH=CH-CH=CH2>CH2=CH-CH=CH2>CH2=CH2 ⑶杂原子的原子半径增大,化合物的电离能降低,吸收带波长红移。n ? s* CH3I>CH3Br>CH3Cl ⑷以苯环为基准,硝基苯增加p-p共轭,氯苯增加p-p共轭,UV吸收红移。 ⑸反式异构体的共轭程度比顺式异构体更大。 反-1,2-二苯乙烯>顺-1,2-二苯乙烯 3.指出哪些化合物可在近紫外区产生吸收带. (1) (2)CH3CH2OCH(CH3)2(3) CH3CH2C≡CH

(4) (5) CH2=C=O (6).CH2=CH-CH=CH-CH3 答案: 可在近紫外区产生吸收带的化合物是⑷,⑸,⑹。 4、图8-32和图8-33分别是乙酸乙酯和1-己烯的红外光谱图,试识别各图的主要吸收峰: 答案: 图8-32己酸乙酯的IR图的主要吸收峰是:①.2870-2960cm-1为-CH3,>CH2的V C-H碳氢键伸缩振动。 ②.1730cm-1为V C=O羰基伸缩振动。③.1380cm-1是-CH3的C-H弯曲振动。④.1025cm-1,1050CM-1为V C-O-C 伸缩振动。 图8-33,1-己烯的IR图主要吸收峰是①.=C-H伸缩振动。②.-CH3,>CH2中C-H伸缩振动。③. 伸缩振动,④.C-H不对称弯曲振动。⑤.C-H对称弯曲振动。⑥.R-CH=CH2一取代烯。

有机化学作业答案

第二章 饱和烃 2.2什么是伯、仲、叔、季碳原子,什么是伯、仲、叔氢原子?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烷烃构造式,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 (1) 只含有伯氢原子的戊烷;(2) 含有一个叔氢原子的戊烷;(3) 只含有伯氢和仲氢原子的已烷;(4) 含有一个叔碳原子的已烷;(5) 含有一个季碳原子的已烷(6) 只含有一种一氯取代物的戊烷;(7) 只有三种一氯取代物的戊烷;(8) 有四种一氯取代物的戊烷;(9) 只有二种二氯取代物的戊烷。 解:在烷烃分子中,某碳原子仅与一个其它碳原子相连接时称该碳原子为伯碳原子,当与两个其它碳原子相连接时称该碳原子为仲碳原子,当与三个及四个其它碳原子相连接时,分别称为叔碳原子和季碳原子。伯、仲、叔碳原子上所连接的氢原子分别称为伯氢、仲氢和叔氢。 2.3?试写出下列化合物的构造式。 (4)1,2-二甲基-4-乙基环戊烷 2.4 下列各结构式共代表几种化合物?分别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之。 a.CH 3 CH CH 3 CH 2CH CH 3 CH CH 3 CH 3 b. CH 3CH CH 3 CH 2CH CH 3 CH CH 3 CH 3 c.CH 3CH CH 3CH CH 3 CH CH 3CH CH 3 CH 3 d.CH 3CHCH 2CHCH 3 CH 3 CH H 3C CH 3 e.CH 3CH CH CH 2CH CH 3 CH 3 CH 3 CH 3 f. CH 3CH CH 3 CH CH CH 3CH 3 CH CH 3 CH 3 解:二种化合物。A 、B 、D 、E 为同一化合物,名称为:2,3,5-三甲基己烷; C 、F 为同一化合物,名称为:2,3,4,5-四甲基己烷。 2.7将下列化合物的沸点或熔点排序(不查表)。 (1) 沸点:A .2,3-二甲基戊烷;B. 庚烷;C. 2,4-二甲基庚烷;D. 戊烷;E. 3-甲基己烷 (2) 熔点:A .正戊烷;B. 异戊烷;C. 新戊烷 解:(1) 烷烃的沸点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相对分子质量相同时,支链越多,沸点越低,因此, 沸点由高至低顺序为:(C )>(B )>(A )>(E )>(D ) (2) 碳原子数相同烷烃的不同异构体,对称性较好的愅构体具有较高的熔点,因此, 沸点由高至低顺序为:(C )>(A )>(B )> 2.8 用纽曼投影式画出1,2-二溴乙烷最稳定及最不稳定的构象,并写出该构象的名称。 解:最稳定构象:全交叉式 ,最不稳定构象:全重叠式 2.12 写出反-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烷及顺-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可能的椅式构象。指出占优势的构象。 解: 反-1-甲基-3-异丙基环己烷 顺-1-甲基-4-异丙基环己烷 (1) (2) (3) (4) (5) (6) (7) (8) (9) D. B. C. E. F. A.

机械加工方法(各种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方法 一:车削 车削中工件旋转,形成主切削运动。刀具沿平行旋转轴线运动时,就形成内、外园柱面。刀具沿与轴线相交的斜线运动,就形成锥面。仿形车床或数控车床上,可以控制刀具沿着一条曲线进给,则形成一特定的旋转曲面。采用成型车刀,横向进给时,也可加工出旋转曲面来。车削还可以加工螺纹面、端平面及偏心轴等。车削加工精度一般为IT8—IT7,表面粗糙度为6.3—1.6μm。精车时,可达IT6—IT5,粗糙度可达0.4—0.1μm。车削的生产率较高,切削过程比较平稳,刀具较简单。 二:铣削 主切削运动是刀具的旋转。卧铣时,平面的形成是由铣刀的外园面上的刃形成的。立铣时,平面是由铣刀的端面刃形成的。提高铣刀的转速可以获得较高的切削速度,因此生产率较高。但由于铣刀刀齿的切入、切出,形成冲击,切削过程容易产生振动,因而限制了表面质量的提高。这种冲击,也加剧了刀具的磨损和破损,往往导致硬质合金刀片的碎裂。在切离工件的一般时间内,可以得到一定冷却,因此散热条件较好。按照铣削时主运动速度方向与工件进给方向的相同或相反,又分为顺铣和逆铣。 顺铣 铣削力的水平分力与工件的进给方向相同,工件台进给丝杠与固定螺母之间一般有间隙存在,因此切削力容易引起工件和工作台一起向前窜动,使进给量突然增大,引起打刀。在铣削铸件或锻件等表面有硬度的工件时,顺铣刀齿首先接触工件硬皮,加剧了铣刀的磨损。 逆铣 可以避免顺铣时发生的窜动现象。逆铣时,切削厚度从零开始逐渐增大,因而刀刃开始经历了一段在切削硬化的已加工表面上挤压滑行的阶段,加速了刀具的磨损。同时,逆铣时,铣削力将工件上抬,易引起振动,这是逆铣的不利之处。 铣削的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为6.3—1.6μm。 普通铣削一般只能加工平面,用成形铣刀也可以加工出固定的曲面。数控铣床可以用软件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几个轴按一定关系联动,铣出复杂曲面来,这时一般采用球头铣刀。数控铣床对加工叶轮机械的叶片、模具的模芯和型腔等形状复杂的工件,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刨削 刨削时,刀具的往复直线运动为切削主运动。因此,刨削速度不可能太高,生产率较低。刨削比铣削平稳,其加工精度一般可达IT8—IT7,表面粗糙度为Ra6.3—1.6μm,精刨平面度可达 0.02/1000,表面粗糙度为0.8—0.4μm。 四:磨削 磨削以砂轮或其它磨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其主运动是砂轮的旋转。砂轮的磨削过程实际上是磨粒

bb有机化学第八章答案

下列化合物中与HCN加成反应最快的是 所选答案: B. CF3CH2CHO 问题2 可采用酸性高锰酸钾鉴别醛与酮 所选答案:错 问题3 下列化合物中,哪个可发生Cannizzaro反应 所选答案: D. (CH 3)3CCHO 问题4 缩醛较稳定,对氧化剂和还原剂不敏感,这是因为缩醛的结构与醚相似,性质也与醚相似 所选答案:对 问题5 在有机合成中,常用作保护醛基的反应是 所选答案: B. 醇醛缩合反应 问题6 醛酮与NaHSO3反应为亲核加成,醛的反应速度小于酮 所选答案:错 问题7 醛比酮容易发生亲核加成反应,这是因为酮有两个烷基,使羰基的碳上的电子云密度较醛的高 所选答案:错 问题8 能与Fehling 试剂作用的化合物是 所选答案: C. 苯甲醛 问题9 烯醇式结构一般不稳定,但在有些情况下受分子中其他官能团的影响,羰基化合物的烯醇 式结构可以是主要结构,而酮式结构只占少数

所选答案: 对 问题 10 不能起Cannizzaro 反应的是 所选答案: A. 苯乙醛 问题 11 只有不含α-H 的醛在浓碱性条件下才能发生Cannizzaro 反应 所选答案: 对 问题 12 能发生自身羟醛缩合反应的羰基化合物必须有α-H 所选答案: 对 问题 13 下列化合物中不能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的是 所选答案: C. 问题 14 能起碘仿反应的化合物是 所选答案: C. 乙醇 问题 15 可用于区别芳香醛和脂肪醛的试剂是 所选答案: C. 斐林试剂 问题 16 羰基化合物与亲核试剂发生加成反应,但是和氨的衍生物发生加成反应后容易继续发生消除反应,生成有碳氮双键的化合物 所选答案: 对 问题 17 下列化合物不能与 NaHSO3 饱和溶液反应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