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专业代码:600201

适用年级:2019级

所属二级学院:车辆工程学院

修(制)订时间:2019-5

编制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于三年全日制高职专业,由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与广州北斗星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普照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华龙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株洲公交总公司等企业共同制订,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学院批准。

主要编制人:

车辆工程学院:尹万建教授

刘任庆教授

伍艮常教授

刘光明副教授

肖永忠副教授

肖炎根副教授

程泊静讲师

刘红业讲师

广州北斗星盛科技有限公司:秦方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湖南普照智能交通有限公司:蔡华文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审定: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黎修良副校长/教授

李治国院长/副教授

湖南华龙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杨一昕生产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株洲公交总公司:陈铁军人力资源总监/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培养目标 (4)

二、职业范围 (4)

三、培养规格 (4)

四、毕业要求 (6)

五、课程结构 (7)

六、教学进程 (7)

七、课程简介 (9)

(一)公共基础课程 (9)

(二)专业基础课程 (10)

(三)专业核心课程 (12)

(四)公共拓展课程 (13)

(五)专业方向拓展课程 (14)

(六)社会实习与综合实践 (15)

八、教学实施建议 (16)

(一)基本教学环节 (16)

(二)教学内容补充与更新 (17)

九、教学评价建议 (17)

(一)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17)

(二)对教师的评价 (17)

(三)对学生的评价 (18)

十、实习实训环境 (18)

(一)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18)

(二)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19)

十一、师资配置 (19)

(一)专业负责人 (19)

(二)专任教师、兼职教师 (19)

十二、教学管理 (20)

(一)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 (20)

(二)教学管理组织机构与运行 (20)

(三)常规教学管理制度 (21)

(四)实施性教学计划制订与执行 (21)

(五)教学档案收集与整理 (21)

(六)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 (21)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专业代码】600201

【招生对象】普通高中、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毕业生

【教育类型】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层次】大专

【基本学制】3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交通监控、高速公路收费系统、城市道路交通控制等专业知识,具备交通信息采集与分析、信号配时优化、交通信号设备架设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智能交通设备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与销售等基本理论与专业技能,能够从事高速公路系统集成、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集成、交通信号控制、道路运输车辆监控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职业范围

三、培养规格

(一)思想政治素质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有关知识,具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

3.具有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以及成才观,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和法律意识。

(二)人文素质

1.具有诚实守信、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的品质。

2.了解身心健康基本知识,掌握身心调适的方法,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3.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吃苦耐劳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职业能力

1.基本职业能力

(1)能够阅读及翻译交通技术专业英文技术资料,并具有基本的口语交流能力;

(2)熟悉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环境保护、安全消防、文明生产

等相关知识;

(3)掌握机械、电工、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等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

(4)了解制图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技法和制图标准;

(5)具备初步运用计算机处理工作领域内的信息和技术交流能力;

(6)具备数据整理与分析的能力;

2.岗位核心能力

(1)能阅读电路原理图;具备交通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能力;

(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和维护能力,具有交通工程 CAD制图能力;

(3)具备交通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4)能够撰写智能交通设备说明书,并能绘制智能交通设备图、交通路口设计图、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图;

(5)能够掌握道路交通智能控制的基本内容和业务流程,具有协助开展单个交叉路口信号控制、干线绿波控制的能力;

(6)能够对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产品和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管理,具有针对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传输、显示以及发布等系统的集成、安装、调试以及运营

维护的能力;

(7)能够对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产品和设备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管理,具有针对高速公路收费、监控等系统的集成与维护能力;

3.职业拓展能力

(1)沟通协调能力;

(2)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及专业软件系统操作使用能力;

(3)生产组织能力,质量管理能力;

(4)专业文档编写和制作能力;

(5)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

(6)自我控制与管理的能力,协调能力。

四、毕业要求

按照学院颁发的《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籍管理条例》中提出的“学生在学院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的精神,本专业要求达到如下条件即可毕业。

按照学院颁发的《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籍管理条例》中提出的“学生在学院规定年限内,修完教育教学计划规定内容,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的精神,本专业要求达到如下条件即可毕业。

(1)修满195学分(具体学分要求参见教学进程安排表);

(2)获得维修电工四级职业资格证书;

(3)毕业设计合格;

(4)参加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合格。

五、课程结构

六、教学进程

2019级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教学进程表

七、课程简介

(一)公共基础课程

1.思政课(C1-1、C1-3)

本课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正确看待自然、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生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心理健康教育(C1-2)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高职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环节。

3.计算机应用基础(C1-4)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应用计算机学习的能力,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了解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信息道德及信息安全准则,培养学生成为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

4.公共英语(C1-5)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职业场景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文化素养;为学生的职业生涯、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体育(C1-6)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文化知识、体育技能和方法,通过科学指导和安排体育锻炼过程,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增强体能素质、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养成终身加强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从而提高生活质量,为全面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服务。

6.人文素养与应用(C1-7)

本课程的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和思维发展,培养语文的应用能力,为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以及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先进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服务。

7.实用高等数学(C1-8)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具备必需的相关技能与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8.形势政策教育(C1-9)

本课程是使学生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9.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C1-10)

职业生涯规划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其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10.创业基础(C1-11)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开展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具备必要的创业能力,树立科学的创业观,正确理解创业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自觉遵循创业规律,积极投身创业实践。

11.网络创意理论与实践(C1-12)

本课程使学生掌握网络制作、使用等方面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开发创新性思维及实践动手能力,为之后的网络化工作环境以及岗位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专业基础课程

1.电工技术(C2-1-1)

《电工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类工科专业的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认识直流电路、正弦交流电路的基本规律,理解电位、电动势、电流源、电压源等基本概念,掌握电感、电容、电阻等基本物理量、学会直流电路的分析方法与检测方法。

2.电子技术(C2-1-2)

《电子技术》是高等职业院校汽车类工科专业的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半导体的基本知识,学会基本元器件的使用与检测方法,学会基本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电路、信号产生电路,直流稳压电路的分析方法与检测方法、掌握逻辑代数、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知识,学会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的分析方法。通过学习该课程使学生能够掌握专业必需的基础知识,具备各单元电路操作技能,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交通工程技术(C2-1-3)

本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高速公路与城市道路的基本知识;了解交通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会设计高速公路交通量和车速调查表并组织开展交通调查;会设计和城市道路交通量和车速调查表并组织开展交通调查;会用Excel软件制作交通调查分析报表;了解交通工程项目实施的基本规范、主要内容与工作流程;会按照城市公交枢纽与停车场站的规划或整改要求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

4.网络与通讯技术(C2-1-4)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数据通信原理、路由器的功能结构及基本命令、路由协议与路由器的选择、硬件设备的调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对IP数据通信网络的认识与了解,掌握日常组网及设备调试的基本技能、提升网络维护的个人技能。

5.智能交通系统概述(C2-1-5)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使学生了解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核心技术和评价方法,掌握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需求管理系统、先进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车辆辅助控制及自动车辆驾驶系统、电子收费系统、紧急事件管理系统、道路设施管理系统以及智能交通系统的评价等。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的前沿知

识有了较深的理解,为以后的职业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专业核心课程

1.单片机技术(C2-2-1)

《单片机技术》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及其程序调试方法,掌握单片机的存储器扩展、I/O口扩展,了解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为今后使用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打下坚实的基础。

2.交通电子产品制作(C2-2-2)

《交通电子产品制作》是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交通电子产品制作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学会定时信号控制机、多时段信号控制机,无线通讯系统等项目的设计与制作,学会设计文档的撰写的方法,为就业与职业拓展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基础。

3.交通工程制图(C2-2-3)

本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工程制图的基本知识,利用 AutoCAD 绘制智能交通设备图、交通路口设计图,交通标志标线设计图;依据绘图标准绘制交通工程施工图;利用绘图仪、打印机输出绘图成果。通过识读与绘制图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空间思维能力,可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及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打下必要的基础,是后续在生产管理及技术提升方面必备的基本技能。

4.交通信号采集与处理(C2-2-4)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以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及提升信息服务水平为目的的动态交通信息采集、处理及分析方法,以及其在交通出行时空分析、公交及道路监控、运行状态评价等领域的应用。

5.智能监控终端安装与调试(C2-2-5)

本课程使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通过汽车智能终端系统对汽车运行数据的即时采集,包括汽车里程、速度、油耗、定位等多个方面进行全程监控,培养学生对于智能终端的安装与调试能力。

6.道路交通控制技术(C2-2-6)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介绍道路交通控制的

相关知识及实用技术,使学生掌握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的实施、行人与自行车交通信号控制、快速道路交通信号控制、区域交通信号协调控制以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与交通信号控制密切相关的应用系统。

7.高速公路收费系统集成与维护(C2-2-7)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的基本知识、机电工程常用施工机具及仪器仪表的特性及基本的使用方法,掌握高速公路通信、收费、监控等系统的工作原理、集成与维护。

8.交通监控系统集成与维护(C2-2-8)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在监控系统集成与维护领域的核心技能,熟悉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的结构、原理与基本功能,能够完成监控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发布等子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验收和维护。

10.交通信号配时实训(C2-2-9)

《交通信号配时实训》是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能力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交通信号配时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交通信号控制机的各种控制参数与各种基本功能,熟悉交通信号控制及的操作方法,掌握交通信号控制的几种主要控制方式。

(四)公共拓展课程

1.入学教育与军训(C3-1-1)

《入学教育与军训》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和《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要求进行的,其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艰苦奋斗,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为大学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2.操行(C3-1-2)

学生操行测评是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执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情况的考核,其目的是鼓励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遵循“厚德、精技、笃学、致用”的校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应用型技能专门人才。

3.综合素质选修项目(C3-1-3)

综合素质选修项目是指学生参加专业教学计划设定的课程之外的课外学习与活动,包括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考取各类证书、参加各类社团等,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4.社团(C3-1-5)

本课程是我校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拓展课,目的在于通过多样的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5.艺术修养(C3-1-5)

该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素质拓展课程,是高等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是当代大学生实现人的完美化、完善人格塑造的重要手段。该课程淡化了知识性教育和技能教育,重视学生的自我思考、自我设计、自我选择的能力的培养,培养和鼓励鼓励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并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将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6.职业礼仪(C3-1-6)

本课程的学习是使学生掌握社会活动中的形象礼仪、接待与沟通礼仪、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要领、规范与要求,以此树立个人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他人对自身工作的信赖、支持与帮助,全面提高其实际应变能力、沟通能力、人情世故的理解能力。

7.汽车文化(C3-1-7)

《汽车文化》课程是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展过程中车史文化、造型文化、名人文化、名车文化、车标文化、赛车文化以及技术文化等各方面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汽车鉴赏能力、文化判断能力和欣赏能力。

8.全院性公共选修课(C3-1-8)

公共选修课是高等职业院校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教学计划由学校统一列出,供全院学生自由选学的课程。其开设的目的在于拓宽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促进各种知识的相互融通与渗透,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扩大知识面,发展兴趣和个性,挖掘潜能,陶冶情操,激发创新,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专业方向拓展课程

1.数据库技术及应用(C3-2-1)

本课程使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预处理的能力,根据实际问题进行数据的保存、维护、检索与统计,能开发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使学生具备数据库系统的开发与维护能力。

2.综合布线(C3-2-2)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学生了解综合布线系统认知、楼宇内综合布线、外场区综合布线、综合布线工程概预算与招投标、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等知识。

3.智能停车系统集成与维护(C3-2-3)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城市停车场管理系统集成方案认识、布线施工、软硬件安装与调试、维护、以及系统集成方案设计等知识,并形成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4.地理信息与导航定位技术(C3-2-4)

该课程是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通过学习地理信息系统,使学生懂得GIS的基本知识,能进行GIS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互换,会进行地理信息的录入、编辑和输出,在掌握GPS原理的基础上使用GPS设备的定位操作方法,掌握GPS定位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的融合方法。

(六)社会实习与综合实践

1.社会实践(C4-1)

《社会实践》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好办法。学生以实际工作者的身份,直接参与生产过程,既可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又可学习实际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产技能,并且通过实习巩固、丰富与提高理论知识。《社会实践》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具体的岗位实习,可以对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实际水平,社会主义劳动纪律与职业道德,以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一次综合性的社会检验。

2.毕业设计(C4-2)

《毕业设计》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衡量学生专业水平是否达到学历层次的重要依据。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深化有关理论知识、扩大知识面,获得阅读文献、调查研究、

社会实践、科学实验、工程训练以及使用工具书和写作等方面的综合训练,锻炼和开发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学色治学方法和刻苦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使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提高:调查研究、方案论证、分析比较、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设计、计算、绘图和标准化正确选择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3.综合实训(C4-3)

本课程是社会实习与综合实践中的一门重要的实训课程,通过对学生的综合实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前了解并学习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并具备相关的工作技能和工作意识,为接下来的定岗实习及工作就业都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4.毕业顶岗实习(C4-4)

《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完成实践教学计划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在学生完成全部的专业课程和拓展课程之后,学生运用本专业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实习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熟悉操作技能,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的一种实践性教学形式,是对所学全部专业理论、专业技能的一次综合性实践。

八、教学实施建议

(一)基本教学环节

1.教学设计

结合专业实际,参照本专业的课程标准,根据专业面向岗位群的工作业务流程与工作职责及任务,设计好每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按各岗位工作任务,设计好专业技能训练项目;按岗位能力要求收集、整理技能训练素材,设计好专业综合训练案例;充分借鉴与运用信息化平台,有计划的设计好专业核心课程的数字教学资源库。

2.教学实施

公共课程的教学要围绕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来展开,要为有关专业课程提供知识支持;专业课程教学要结合专业从业资格(职业资格)对知识、技能的要求,分类别组织课程模块,并按照认知、熟悉、领会、运用、迁徙的事物认知规律组织专业课程的教学;岗位操作课程的教学中,要按照岗位工作流程(环节),有机采用专业基本

技能训练项目与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根据课程性质,采用班级授课、分组教学、现场教学、实践训练、讨论、讲座等形式组织教学;根据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机采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行为导向教学法;根据课程的特点,充分利用网络、多媒体、空间等信息化手段组织教学。

3.教学指导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在一般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专业信息的检索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帮助学生掌握自学方法、提高自学能力;在专业技能操作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着重指导学生按照岗位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和工作业务流程实施模拟工作过程的学习,以基本技能训练项目与应用案例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教学评价

按照本标准制定的教学评价要求实施教学评价。

(二)教学内容补充与更新

1.根据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及时调整和更新有关教学内容。

2.根据行业企业技术(规范)的改革,及时调整、更新和补充专业教学内容。

3.根据各种有利于学生职业发展职业标准的不断调整与变化,适时调整、更新和补充专业教学内容。

九、教学评价建议

(一)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逐步建立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制度,广泛吸收行业、企业、社会参与评价,逐步建立第三方评价专业教学质量机制。按照行业(行政部门)的要求,组织学生参加相应的从业资格(职业资格)考试,并将每届毕业生从业资格证(职业资格)的最终通过率作为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对专业课逐步采取教考分离的形式来客观地评价课程教学质量。按照教育行政部门的总体要求,把宏观对口就业率、企业满意率、学生满意率、毕业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作为评价专业教学质量的核心指标;及时将专业教学质量评价结果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和发布。

(二)对教师的评价

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评价制度,把师德师风、教学质量、教育教学研究与社会

服务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和专业技术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要采取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学生评教、职能部门抽查、基本技能比赛与抽考、核心专业课教考分离等多种方式,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内容和方式。

(三)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主体

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为辅。广泛吸收就业单位、合作企业、会计主管部门、家长等参与学生质量评价,建立多方共同参与评价的开放式综合评价制度。

2.评价方法

采取考试与考查相结合,笔试与面试评价相结合,统一考题与随机抽题相结合,试卷与作品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和团队评价相结合,单项与综合评价相结合,总结性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多种评价方式。

3.评价内容

思想品德与职业素养:依据学校制定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制定思想品德评价方案与细则,计入相应课程与操行课程成绩;依据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规范与岗位要求,制定职业素养评价方案与细则,把职业道德素养评价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专业知识与技能:按照专业所面向的行业规范化要求,对照相应职业标准,依据专业课程标准,针对学校专业教学特点,制定具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评价细则。引导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等级证(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与专业技能的各种比赛,从考证、比赛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接受行业与社会的评价。

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素养:依据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教学大纲、省教育厅颁布的公共课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细则。积极探索人文素质综合测试的内容和方法。

十、实习实训环境

(一)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二)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重点加强与湖南省内智能交通企业、各省市各级高速公路企业的友好合作,拓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具有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能够开展高速公路系统集成与维维、智能交通控制系统集成、交通信号控制、道路运输车辆监控、交通工程制图等实训活动,实训设施齐备,实训岗位、实训指导教师确定,实训管理及实施规章制度齐全。

十一、师资配置

(一)专业负责人

具有较高的高职教育认识能力、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学术研究能力,尤其是应用技术开发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能带领专业建设团队构建智能交通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

(二)专任教师、兼职教师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要求教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必须懂得生产管理与劳动组织,熟悉生产现场的工艺流程。同时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现场工程实践经验,有较强的现场故障处理能力。本专业核心课程的师资配置与要求如表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展望

物联网技术在智能交通管理中的应用展望 一、物联网技术概述(是什么) 1、物联网基本概念 物联网的英文名称叫“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单地说,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严格而言,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用途广泛,遍及智能交通、环境保护、政府工作、公共安全、平安家居、智能消防、工业监测、老人护理、个人健康等多个领域。国际电信联盟2005年一份报告曾描绘“物联网”时代的图景:当司机出现操作失误时汽车会自动报警;公文包会提醒主人忘带了什么东西;衣服会“告诉”洗衣机对颜色和水温的要求等等。有一些专家认为,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美国咨询研究机构Forrester预测,到2020年,全球物物互联的业务与现有的人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1,因此,“物联网”被称为是下一个万亿级的通信业务。根据

预测,到2035年前后,我国的传感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到2050年,传感器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物联网产生背景 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标志之一,然而,多年来,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始终难以打破,移动信息化是为之而努力的中间阶段,而物联网概念的提出以及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最终打通信息化的最后关口。实际上,物联网概念起源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重视。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国际电信联盟于2005年正式提出物联网概念,而今年奥巴马就职演讲后对IBM提出的“智慧地球”积极响应后,物联网再次引起广泛关注。而我国官方近期对传感网(物联网的另一称谓)的多次提议表明我国物联网的发展也正式提上议事日程,同时也表明我国物联网的发展将加快。目前,我国传感网标准体系已形成初步框架,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的多项标准提案被采纳。 作为物联网技术核心之一的近距离通信技术近些年来已经成为移动信息化的重要方向之一,包括红外、蓝牙、WIFI、RFID等近距离通信技术为不同行业实现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的通信解决了大问题。其中,RFID技术在诸多行

指挥中心与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计划方案与项目管理

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1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遵循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P)提出的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为了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我公司将委派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资历的专职项目经理,对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进行科学、严格、规的管理,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设定科学的、可测量的阶段性目标,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且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同时,对监理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理解并配合监理方的工作,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1.1编制依据 本项目采购招标文件。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施工规,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现场位置,交通条件,工程材料。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资金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等综合项目实施能力。 1.2编制目的 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 遵守设计和施工规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进度,确保高质、高效、按时完本项目。 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和管理体系,确保实现项目实施安全目标。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 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 向采购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支持。

1.3项目目标 1.3.1项目总体目标 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安装、部署和试运行;完成项目的培训。 1.3.2主要阶段性目标 针对项目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计划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交货、安装验收完毕。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我们将总体目标划分成如下的主要阶段性目标:1.3.2.1系统设备供货 完成系统设备的供货,进行到货验收,签署到货验收报告。 1.3. 2.2硬件设备安装 完成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3. 2.3系统联调 完成软件应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提交系统调试报告及试运行申请。 1.3. 2.4系统试运行 试运行结束时提交系统试运行报告。 1.3. 2.5人员培训 试运行期间完成人员培训工作,提交培训记录。 1.3. 2.6系统终验 终验工作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含软件)的验收、项目文档验收、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系统运行效果定性和定量分析。

智能交通技术应用

什么是ITS? 智能交通系统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传感技术、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的运输和管理系统。 ITS的社会经济效益? 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安全水平,减少阻塞; 增加交通运输的机动性; 降低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提高交通运输的通行能力和机车车辆、飞机运输生产力和经济效益。 ITS的开发领域? 居民出行与货物运输需求只能诱导系统 交通流优化与运输组织智能化方案生成系统 综合交通枢纽协调、疏导信息服务 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为驾驶员提供轨道实时信息系统 车辆运营智能调度管理系统(VODS) 只能公共交通系统(IPTS) 货物运输智能型配载运输系统 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ITS技术? 信息论与信息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管理技术与网络 GPS和GIS技术 美国国家ITS的物理体系结构的四个子系统:出行者子系统、中心子系统、车辆子系统、道路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使用的四种通信方式:广域无线通信、有线通信、车辆与车辆间的通信、短程无线通信 中国ITS开发的重点? 根据中国国情制定ITS的近期发展战略,以城市为中心,以交通干线为纽带,逐步将ITS 联成网; ITS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标准的制定; 道路交通综合管理,关键技术为交通事故管理技术、机动车信息管理技术、驾驶员档案信息管理技术及应用软件;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关键技术为车市快速环路及干道交通的诱导和监视、停车诱导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 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和不停车收费,关键技术为自动车辆识别技术、专用短程通信技术和收费系统安全技术; 只能控制和管理,关键技术为智能算法、交通事故自动识别和系统集成技术; 交通信息服务与车载路径导航系统,关键技术为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技术、交通信息发布

年产xx台智能交通设备项目可行性方案

年产xx台智能交通设备项目 可行性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方案/产业运营

报告说明— 智能交通行业是根据建立智能交通系统所需的设备、服务、技术而衍生出来行业群。智能交通系统(即ITS——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是将先的电子传感技术、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体系,而建立起的一种在大范围、全方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管理系统。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借助种科技手段和设备,将各核心交通元素联通,实现信息互通与共享以及各交通素的彼此协调、优化配置和高效使用,形成人、车和交通的一个高效协同环境,建安全、高效、便捷和低碳的交通。智能交通系统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有效地对交通状况进行管理,提高了城市交管理与交通服务水平。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通运输的各个行业和环节得到广泛应用。 该智能交通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20367.08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7134.2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13%;流动资金3232.8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87%。 达产年营业收入30303.00万元,总成本费用23562.37万元,税金及附加345.95万元,利润总额6740.63万元,利税总额8016.32万元,税后净利润5055.47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960.8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33.10%,投资利税率39.36%,投资回报率24.82%,全部投资回收期5.53年,提供就业职位487个。 美国是智能交通和智能汽车发展的风向标,其智能交通、自动驾驶政策、V2X强制安装立法等被各国重点关注。2015年,美国交通部出台了《智能交通系统战略规划2015-2019》,提出实现汽车互联和推进车辆自动化两大战略重点,同时提出打造更加安全的车辆及道路缓解交通压力,增强交通流动性,以绿色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保护环境、全面促进智能交通技术发展与创新、构建先进的车联网体系促进信息共享。

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控制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控制领域的应用 交通信号控制(TrafficSignalControl,TSC)是依据路网交通流数据,对交通信号进行初始化配时和控制,同时根据实时交通流状况,实时调整配时方案,实现交通控制的优化。交通控制从被控区域的最小延误时间出发,获得最佳的配时方案,是系统化最优的思想。为获得整个路口交通效益的最大,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数学模型对交叉口各个方向的车辆到达作准确的预测,根据运筹学和最优化理论确定各个方向的绿灯时间;二是采用智能控制的 交通信号控制(Traffic Signal Control,TSC)是依据路网交通流数据,对交通信号进行初始化配时和控制,同时根据实时交通流状况,实时调整配时方案,实现交通控制的优化。交通控制从被控区域的最小延误时间出发,获得最佳的配时方案,是系统化最优的思想。 为获得整个路口交通效益的最大,可采用两种方法:一是采用数学模型对交叉口各个方向的车辆到达作准确的预测,根据运筹学和最优化理论确定各个方向的绿灯时间;二是采用智能控制的方法对交叉口进行控制。由于城市交通系统具有随机性、模糊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很难对其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机的出现和广泛应用促成了人工智能研究热潮的掀起,针对传统交通控制系统的固有缺陷和局限性,许多学者把人工智能的实用技术相继推出并应用到交通控制领域。 1 交通控制领域中人工智能研究方法 1.1 基础研究方法 交通控制领域中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方法有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另外还有蚁群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 模糊系统模糊逻辑是一种处理不确定性、非线性等问题的有力工具,特别适用于表示模糊及定性知识,与人类思维的某些特征相一致,故嵌入到推理技术中具有良好效果。模糊控制能有效处理模糊信息,但是产生的规则比较粗糙,没有自学习能力。 遗传算法遗传学通过运用仿生原理实现了在解空间的快速搜索,广泛用于解决大规模组合优化问题。在解决实时交通控制系统中的模型及计算问题时,可以通过遗传算法进行全局搜索和确定公共周期,也可以利用遗传算法来解决面控系统中各交叉路口信号控制方案的最优协作问题,有效避免可能由此引起的交通方案组合爆炸后果。 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擅长于解决非线性数学模型问题,并具有自适应、自组织和学习功能,广泛应用于模式识别、数据分析与处理等方面,其显著特点是具有学习功能。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和积累,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产业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纵观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00 年之前,中国智能交通基本处于城际智能交通的科技攻关、国家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和标准的研究等层面,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示范或开工建设的项目不多,主要围绕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地展开。 2000~2005年,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信号控制与诱导、视频监控等示范工程逐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市场化等方面的发展,由此阶段开始,中国智能交通发展进入实质性建设、应用实验阶段。 2005~2010年,智能交通进入高速发展期,交通高清视频检测、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等多种主流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国家“863”计划智能交通系统专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设立和执行也都推动了产业发展。 2011年以后,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智能交通产业专业化分工日趋明确,专业性解决方案逐步成熟,增长服务运营成为新的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发展趋势 智能公交系统 “公交都市”的提出为全国公交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12 年以来,乌鲁木齐、银川、连云港、兰州、枣庄、宜昌、武汉等十余个城市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BRT工程,继深圳、郑州之后,有20多个城市将“公交都市” 作为激励“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4]。各地大力开展公交都市示范 工程,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预计未来的5年内,智能公交系统每年的市场容量为50亿元以上。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GPS运营调度、车载视频 监控、客流统计、电子站牌、公共交通领域的车载终端、通信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科技手段将会得到全面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公交优先的可实现度。目前,国内涉及智能公交领域的厂家至少超过300家,而随着公交车辆对社会交通分担比例的不断提高,公交智能化需求会愈发旺盛,在产品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行业运作模式进一步成熟的前提下,智能公交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交通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的又一次颠覆性革命。智能交通作为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集成应用的产物,其系统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存储与计算。数据采集涉及人、车、路、环境等诸多对象,包括基于互联网的公众出行服务数据、基于行业运营企业生产监管数据、基于物联网、车联网的终端设备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交通气象数据的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出行环境数据等,数据来源广泛、数据形式多样、数据量十分庞大,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典型的应用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交通数据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在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交通iFFF-r-F-FFF…一扌彳-F-FFF-i - F.-F- - - XFFF*FFXF* " ~ '

智能交通卡口施工组织方案

智能交通卡口施工组织 方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安装计划施工组织计划 机构的形式 一旦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配置合理的组织机构人员、组织足够的施工力量,实现项目经理负责制,将工作重点、技术重点都转移到此工程中,确保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为鄂尔多斯交通秩序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针对本项目,详细的组织结构配置形式及职责分工如下表所示: 组织机构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公司各项管理制度。 2)项目经理要向项目人员解释和说明本工程项目合同、项目设计、项目进 度计划及配套计划协调程度等文件。

3)做好施工计划,落实具体计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4)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预见问题,处理矛盾。 5)建立高效率的通讯指挥系统。 6)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场容等进行监督管理,考核验收, 全面负责。 7)组织好项目实施调度。 8)组织项目经理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公司各 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和经济往来,每周向公司经理报告工作。 9)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10)按照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技术合同严格履行合同条款。 组织机构图 项目管理 我公司拟对本工程采用项目管理法进行全过程施工管理。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工程项目实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确保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体制。项目经理部是实施项目管理的临时性组织机构,不是常设的建制单位,它只对承建的工程项目服务,机构、人员相对固定,工程竣工经批准后即行解体。 项目管理人员安排如下:

高等职业学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高等职业学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目录 1适用范围 (1) 2 实训教学场所要求 (1) 2.1 分类、面积与主要功能 (1) 2.2 采光 (2) 2.3 照明 (2) 2.4 通风 (3) 2.5 防火 (3) 2.6 安全与卫生 (3) 2.7 网络环境 (3) 3 实训教学设备要求 (3) 4 实训教学管理与实施 (19) 5 规范性引用文件 (20) 6 参考文献 (22)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高等职业学校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校内实训教学场所及设备的建设,是达到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应具备的相应基本实训教学条件要求。高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及有关培训机构可参照执行。 2 实训教学场所要求 2.1 分类、面积与主要功能 实训教学场所按照实训教学内容来划分。实训场所面积是为满足40人/班同时开展实训教学的要求。实训教学场所分类、面积与主要功能要求见表1。 表1实训教学场所分类、面积与主要功能

续表 为本专业实训教学建设的必备条件;专业核心技能实训所需的CAD制图实训室、交通监控实训室、信号控制实训室、智能停车实训场、定位导航实训室5个实训室装备要求,各学校可根据各自地域特点及培养方向至少选择两个及以上进行建设;专业拓展技能实训所需要的智能交通创意产品创客实训室、智能交通综合实训中心等2个实训室装备要求,各学校可根据各自需要进行选择与建设。 2.2 采光 2.2.1 采光应按照GB/T 50033—2013 的有关规定。 2.2.2 采光应注意光的方向性,避免遮挡、阴影、目眩等对操作产生不利的影响。 2.2.3 对于需要识别颜色的场所,照射光线不应有影响辨色的不良现象。 2.3 照明 2.3.1 照明应符合GB 50034—2013 的有关规定。 2.3.2 当自然光线不足时,应配置人工照明,人工照明光源应选择接近自然光色温的光源。 2.3.3 实训场所的照明应根据教学内容对识别物体颜色的要求和场所特点,选择相应显色指数的光源,一般显色指数不低于Ra80。 2.3.4 进行精细操作实训(如划线、精加工、间隙调整等)工作台、仪器、设备等

智能交通完整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第1章概述 1.1 方案背景 1.1.1 物联网产业分析 物联网(无线传感网)是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机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大量多种类传感器组成自治的网络,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它将成为继计算机及通讯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据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对传感器网络的行业应用市场调查,其国内行业市场在数千亿的规模,潜在市场巨大,更具有极大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研发中心并作重要指示:“要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将物联网列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指示,“我相信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在传感世界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全国各地纷纷行动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物联网的重视,被认为将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有望踏上快车道。 1.1.2 智慧交通行业分析 一、智慧交通系统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目前,物联网民用上除RFID等少数领域,鲜有大规模成熟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营更是行业空白。智能交通系统产业目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根本特征是技术手段落后、部署规划匮乏、商业模式缺位。

智能交通施工方案

智能交通施工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施工组织计划 第一章工程概况及施工组织机构 1.1 编制依据 本实施组织计划根据三山区安全监督局的需求以及施工现场目前道路设计状况的调查资料,结合以往我公司相似类型工程的施工经验及有关的施工规范进行编制。 1.2 工程概况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电子技术与计算机控制集成在一个完整的体系中。在社会交通里,安全是首要需保障的问题。利用现有的监控保安设备,可有效的加强对车辆的管理,直观及时的反映重要地点的现场情况,增强安全保障措施。是社会现代化管理的有力工具。 在系统设计中,我们本着网络化、数字化结合实际情况的指导思想。建立一个连接监控中心的支持ADSL传输的网络来传输图像、声音,控制信号和数据等。用户可通过远程控制室来观看、监督现场情况等相关操作。 现代化管理体现在办公管理自动化,监控管理自动化等方面,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及设备,以解决部分人员不足,过多暂用人力资源等诸多问题。 1.2.1 工程位置及规模 现场位于三山区区政府旁边二个路口,本次工程主要是对路口区域进行集中安防监控。 现场主要分2个路口的设备,一个路口的视频监控,另一个路口的视频监控、电子警察。要求实现施工布线美观大方,所有线路全部埋地,本地监控无死角,以及全天候红外夜视监控等功能需求。 1.3 施工组织机构我公司针对该项目成立专门项目组,并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确定项目负责人1人,全面协调该项目一切事宜,对该项目范围内发生的一切事宜有决定权和否决权。 第二章施工总体部署及布置 2.1 施工总体部署 本工程的施工要做到不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及相关工作人员工作。本工程的施工可以分为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隐蔽工程的实施,管槽的制作及管材的安装; 第二部分:线缆的敷设与测试; 第三部分:所有网络(摄像头,视频,机柜)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pdf

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智能交通技术运用 专业代码:600201 适用年级:2019级 所属二级学院:车辆工程学院 修(制)订时间:2019-5

编制说明 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适于三年全日制高职专业,由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车辆工程学院与广州北斗星盛科技有限公司、湖南普照智能交通技术有限公司、湖南华龙智能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株洲公交总公司等企业共同制订,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审定、学院批准。 主要编制人: 车辆工程学院:尹万建教授 刘任庆教授 伍艮常教授 刘光明副教授 肖永忠副教授 肖炎根副教授 程泊静讲师 刘红业讲师 广州北斗星盛科技有限公司:秦方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湖南普照智能交通有限公司:蔡华文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审定: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黎修良副校长/教授 李治国院长/副教授 湖南华龙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杨一昕生产部部长/高级工程师 株洲公交总公司:陈铁军人力资源总监/高级工程师

目录 一、培养目标 (4) 二、职业范围 (4) 三、培养规格 (4) 四、毕业要求 (6) 五、课程结构 (7) 六、教学进程 (7) 七、课程简介 (9) (一)公共基础课程 (9) (二)专业基础课程 (10) (三)专业核心课程 (12) (四)公共拓展课程 (13) (五)专业方向拓展课程 (14) (六)社会实习与综合实践 (15) 八、教学实施建议 (16) (一)基本教学环节 (16) (二)教学内容补充与更新 (17) 九、教学评价建议 (17) (一)专业教学质量评价 (17) (二)对教师的评价 (17) (三)对学生的评价 (18) 十、实习实训环境 (18) (一)校内实践教学条件 (18) (二)校外实践教学条件 (19) 十一、师资配置 (19) (一)专业负责人 (19) (二)专任教师、兼职教师 (19) 十二、教学管理 (20)

智能交通卡口施工组织方案

安装计划 2.1 施工组织计划 2.1.1 机构的形式 一旦我公司有幸中标,我们将配置合理的组织机构人员、组织足够的施工力量,实现项目经理负责制,将工作重点、技术重点都转移到此工程中,确保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更好地为鄂尔多斯交通秩序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针对本项目,详细的组织结构配置形式及职责分工如下表所示: 2.1.2 组织机构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执行公司各项管理 制度。

2)项目经理要向项目人员解释和说明本工程项目合同、项目设计、 项目进度计划及配套计划协调程度等文件。 3)做好施工计划,落实具体计划形成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 4)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预见问题,处理矛盾。 5)建立高效率的通讯指挥系统。 6)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和场容等进行监督管理,考核 验收,全面负责。 7)组织好项目实施调度。 8)组织项目经理部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和各项规章制度,搞好 公司各职能部门的业务联系和经济往来,每周向公司经理报告工作。 9)严格遵守财务制度,加强财务,预算管理。 10)按照与业主签订的工程技术合同严格履行合同条款。

2.1.3 组织机构图 2.1.4 项目管理 我公司拟对本工程采用项目管理法进行全过程施工管理。 项目管理是以项目经理负责制为基础,对工程项目实行有效地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确保实现项目目标的管理体制。项目经理部是实施项目管理的临时性组织机构,不是常设的建制单位,它只对承建的工程项目服务,机构、人员相对固定,工程竣工经批准后即行解体。 项目管理人员安排如下:

2.1.5劳动力安排计划 本次项目投入的劳动力计划如下 3. 进度安排 3.1. 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甘特图 3.1.1 施工进度计划说明 1)本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总体工期30个日历日。 2)本施工计划所考虑工程量严格按照招标文件中甲方给出的工作量 进行核算,如实际施工内容发生变化,则视工程量的实际增减调整计划以确保工期。

物联网智能交通方案设计

物联网智能交通系

统建设方案 目录 一、物联网信息平台 (3) 1.1物联网信息平台简介 ..... . (3) 1.2物联网信息平台创新点 (3) 1.3产品优势及特点 (4) 1.4物联网信息平台设备清单 ....... .. (6) 二、智能交通系统 (6) 2.1 系统概述.. (6) 2.2系统技术方案 (8) 2.3智能小车系统... (8) 2.4道路交通管理系统.... . (9) 2.5路灯自动控制系统 ..... (11) 2.6ETC 系统 (11) 2.7智能停车系统 .... .. (12) 2.8城市照明系统 .... .. (13) 2.9支持的实验 ... (14) 2.10智能交通实训系统设备清单 ........ .. (15) 三、配置清单及规格参数 (16)

,、物联网信息平台 1.1物联网信息平台简介 物联网信息平台以光载无线交换机和上层应用程序为核心,构建 盖物联网实验室及其周边区域, 配合实验室现有的有线网络交换机、 有线网络、无线局域网络的物联网关键部分一一网络层。 物联网信息平台是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和基础, 在此基础上配合 解决方案中的其他物联网接入设备和控制设备可以实现物联网基础教学、物联网基础实验、 无线传感器网络教学、 RFID 技术的应用、传感器的学习及应用、智慧教室、物联网创新应 图(4 )物联网信息平台组网图 1.2物联网信息平台创新点 以物联网信息平台为核心构建的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训室在实验教学、 理、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创新: WiFi 无线局域网,覆 网络路由器,建立融合 学生学习、教学管 3层架构清晰、完整地体现出 物与人的泛在链接, 使各 用等功能,学生可亲身真实体验和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给未来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改变。

浅析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中的发展与应用

信息记录材料2019年5月第20卷第5期(信息:技术与应用〕浅析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中的发展与应用 张艳阳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发展背景下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日益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在交通领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有利于城市智能交通建设与智慧城市建设。本文就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中的发展与应用展开论述,首先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与智能交通的概述,然后介绍了智能交通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最后具体论述了人工智能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实践。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智能交通;发展历程;应用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624(2019)05-0105-02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工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私家车的数量在急剧上升。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加之道路紊统建设存在的不足使得我国道路交通压力日益变大,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了阻碍作用,所以我们迫切需要交通智能化,缓解交通 3.1身份验证和访问管控 为确保访问过程的安全性,医院需要设置访问权限,可以根据工作人员的岗位级别进行不同权限设置叫为方便査找数据操作所对应的人员,为责任到人,需要验证工作人员的身份信息。网络安全关系到医院系统程序的正常运行,为保证数据访问与操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对访问者的访问区域进行管控,以确保工作人员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数据库。 3.2账号安全管理和防火墙设置 信息系统容易在访问者使用数据的过程中受到外来攻击,从而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和账户密码的泄露。针对这种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状况,工作人员需要设置网络防火墙,并针对用户的账户安全进行有效的密码数据强化。用户对账户密码进行设置时,不要用单一的数字或者拼音进行组合,设置复杂的密码和不定时更换账户密码可以使破译难度变大。防火墙的设置有利于系统不被非法手段控制,也提高了用户在访问数据库时的安全性。 3.3有效防护体系的构建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部分网络信息供给方式都在不断革新,所以安全防护体系的完善最终还需要结合当代信息系统的供给方式。为了构建适合时代的安全防护体系,还需要依据网络安全的科学评估方法来进行安全检验。首先需要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网络的访问区域进行管理控制、网络的管理进行检测评估。其次为防止数据泄露,医院还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防护体系来防止病毒攻击。最后针对网络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医院需要建立应急防护体系,针对相关工作人员的网络管理水平进行技术培训,并教导他们数据备份与恢复。 3.4监控技术的完善 扫描发现安全问题、及时解决安全隐患是监控技术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医院除了需要使用先进、有效的杀毒软件,从而对互联网的安全进行实时保护,还需要将统计技术与其结合,合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以便直接监控网络信息系统。 3.5物理条件的保护 信息资产主要分为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5]?于软件而言,安全管理人员需要保证操作系统和软件系统能够稳定的运作,从而确保系统的安全性。而硬件则是需要确保信息系统的物理部件一直处于绝对安全的状态。 信息安全主要是针对系统数据流的安全管理,而信息系统的物理条件也很重要。物流条件是指外部硬件运作良好,如硬件接口、中心机房、工作站以及服务器等。中心机房是整个系统硬件中的核心设备,它从避雷措施、供电设施、门禁制度、室内湿度以及温度等多个方面进行安全调节和建设,它的建设依据來自设备的真实需求。工作站作为医生与医护人员的终端设备,它是信息系统较为独立的模块,管理者特别需要保证其安全性和稳定性。对软盘和硬盘进行明确规划,以便实现用户监测与管理,可以从硬件方面来保证整个信息系统能够稳定运行。为保证服务器能够二十四小时正常运转,工作人员需要注意对服务器的物理保护,服务器是支撑整个系统运转的重要设备,安全管理者可以采用双服务器方案以确保服务器运行的稳定性。 4总结 经济的发展,公司组织架构的扩大,工作流程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办公系统已无法迎合医院的需要,为保证工作高效率,能够适应时代需求,网络化信息系统被应用到医院资料管理与日常工作中。为保证信息网络的安全性,医院针对信息数据流和物理条件作出了一套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 【参考文献】 [1]李强.刍议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措施[J].中国信息化,2019(02):58-59. ⑵曹佳君.医院信息系统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23):178-179. [3]杨娥青.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9):42+47. [4]王赠,李伟.医院信息系统的网络安全管理与维护[J].通讯世界,2017(12):113. [5]胡姝敬.浅析医院信息网络的安全管理与维护[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19(01):81+87. 105

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6058112.html, 高职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 作者:谭明田杰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24期 [摘要]本文以智能交通技术运用专业群构建过程为例,论述了专业群的构建思路和依据,并以“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为原则进行了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最后介绍了专业群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些具体措施,希望能对正在进行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同行们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专业群;课程体系;导师制;弹性学制 [中图分类号]G712.3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4月,湖南省教育厅下发了《关于实施湖南省卓越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通知》 (湘教通〔2015〕167号),其中,卓越职业院校建设放在首位的建设内容就是根据区域或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深入分析区域和行业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制定院校专业建设规划,推动专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产教深度融合、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特色专业体系,即特色专业群建设,并以此带动师资队伍结构调整、教学资源整合优化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 1 高职专业群的概念与内涵 早在2006年,国内就有人提出了专业群的概念。高职专业群的概念与内涵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相近论”,即认为专业群是指“由若干个工程对象相同、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另一种观点为“合力论”,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跨二级类专业,通过核心专业的带动和专业与专业之间的依赖、促进,形成合力,以提高整个专业群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为目的而组成的专业集合。从湖南省各个院校的专业群构建情况看,主要以第二种方式居多,笔者所在的院校采用了对接智慧交通,以符合“专业基础相通、技术领域相近、职业岗位相关、教学资源共享”四原则的智能交通技术运用、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构建了智能交通技术专业群。 2 构建思路与依据 2.1 专业群构建思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以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各类人才辈出的局面”。该纲要同时提出了三条原则:一是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个性方面的差异和不同的特点,有效地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二是要“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在学习方面的

电子警察系统智能交通项目方案

电子警察监控系统是利用先进的光电、计算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远程数据访问等技术,通过应用先进的视频动态检测技术相结合,对易发生闯红灯行为的路口,过往的每一辆机动车的尾部特征图像和全景车辆图像进行连续全天候实时记录,采用对目标捕获的视频流、图片流进行视频智能分析及同步对车辆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实现电子警察式卡口信息监控功能。 对于机动车道、混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均采用视频检测方案,系统根据拍摄的图像进行车牌自动识别,同时,该系统对道路交通相关区域进行实时监控,对任何经行车辆的通行行为、违法闯红灯行为、违反标志标线行为进行自动记录取证,满足治安、交通管理人员对道路交通管理和监控的需求,对检测方向中非红灯情况下凡是经行的所有车辆均进行识别和记录,并传输到指挥中心进行集中有效的管理,为公安机关有效打击盗抢车辆、追逃黑名单、嫌疑犯罪车辆、加强城市车辆治安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为交警部门查控违法车辆行为、缉查交通肇事逃逸、分析交通状况、改善优化交通条件等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 本系统中电子警察系统采用的检测方式是利用高清抓拍一体单元进行视频采集、分析、检测,在电子警察路口上安装电子警察系统,对通行的每辆车辆进行记录取证,并实现车辆闯红灯、压线、逆行等行为,尽最大化消除交通安全隐患,疏导交通秩序。 高清一体化抓拍单元:该单元对路口的通行车辆进行自动视频采集与抓拍,实时录像,智能分析车辆号牌信息、车身信息,通过视频虚拟线圈记录车辆闯红灯、逆行、压线、不按导向行驶等各类车辆违法行为。 补光单元 用于针对车辆号牌、车身信息提供补光。 高清路口巡检单元 用于巡航整个路口交通状况,路口防汛等状态提供视频指挥依据。 全景方向覆盖采集单元 用于路口各车辆行驶方向覆盖监控,快捷方便掌握各方向车辆通行情况,拥堵情况等。 路口管理主机单元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论文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论文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号: 姓名:路文轩 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指导老师:赵奇 摘要 人工智能就是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研究人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从而实现机器智能,使计算机也具有人类听、说、读、写、思考、学习、适应环境变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专家系统;机器学习;智能交通系统ITS 目录

引言 机器能够思维吗在100年前提这个问题也许会被人们嘲笑,但到了1936年,年仅24岁的英国数学家艾伦·图灵对此进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可行性的进展,因此被称为“人工智能之父”。 有人说,智能时代将是成熟的知识经济时代。智能技术发展到今天,其成果已经让我们有了切身感受——机器人家庭保姆、会写小说的电脑、机器人足球大赛……科学的发展总是以不断便捷、服务人类为前提的,那么智能科学带给人类的又是什么呢 最近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的一次“奇点高峰会”上,一些未来学家称,到了某一时候,人工智能机器将比其制造者——人更加聪明;他们还畅想几十年后,把计算机、芯片植入人脑,或者说用蛋白质等生物体组织制成的机器人都有可能产生,届时这些芯片将使人类的思考速度达到现今微处理器的水准。有科学家表示,未来人工智能对人类的服务就像人们需要灯光时打开电源开关一样,任何事情都可以“心想事成”。 那么,人机的进一步融合会把我们带向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1.人工智能是什么 在您的眼中,人工智能是什么一个会做饭的机器人,会动手术的仿生手,还是会下象棋的电脑 其实您说得都对,然而人工智能对生活的渗透还远远不止这些。“大至火箭发射、太空探测、国防装备,小至手臂机器人、汽车喷漆、无人驾驶汽车、看病诊断、天气预测,包括机器人足球赛等等,无不和智能科学息息相关,它已经深入到百姓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中科院计算所主任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史忠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广阔的人工智能图景。 简单地说,人工智能就是运用知识来解决问题,研究人的方法和技术,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从而实现机器智能,使计算机也具有人类听、说、读、写、思考、学习、适应环境变化、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细分起来,人工智能却有包括类人行为、类人思维等在内的10种定义方法,史忠植在《智能科学》一书中,详细介绍了这10种定义。

智能交通的发展和应用

智能交通的发展与应用——引领时代前行之匙 学院: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1132201 姓名:董文瀚 学号:1113220103 时间:2011年12月10日

摘要 统。它的突出特点是以信息的收集、处理、发布、交换、分析、利用为主线,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交通安全、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是困扰当今国际交通领域的三大难题,尤其以交通安全问题最为严重。据专家研究,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每年仅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就可减少30%以上,并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为此,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大规模的智能交通技术研究试验。 GNSS appears as one of the most flexible and cost efficient technologie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large ETC systems both for urban and roads networks. 智能交通技术(ITS),是指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控制技术、计算机处理技术等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从而形成的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的新型运输系统,它使交通基础设施能发挥最大效能。 SAFESPOT is an Integrated Project co-funded by the European Commission, under the strategic objective "eSafety Cooperative Systems for Road Transport". Today's visions of future cooperative traffic systems are based 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s well as vehicle to infrastructure communication using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and Networking

智能交通施工组织设计

1 施工组织设计 1.1 编制说明及内容 1.1.1 编制说明 1、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设计公司提供施工图纸及相关规范编制而成;在人员、机械设备、仪器设备、材料调配、质量要求、进度安排等方面统一部署的原则下,由各专业有机组成。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会结合现场具体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据本工程施工特点、功能要求,本着对业主资金合理利用,对工程质量的高度责任感,我们的编制原则就是“经济、合理、优质、高效”。 3、本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采用“对比优化、博采众长”的编制思路,力求本施工组织设计重点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1.1.2 编制依据 工程施工主要技术标准与规范 《中华人民共与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道路交通信号灯》(GB14887-2011)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0) 《交通信号控制机与上位机间的数据通信协议》(GB/T20999-2007) 《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68-2009)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14886-2006) 《人行横道信号灯控制设置规范》(GA/T851-2009) 《道路交通信号倒计时显示器》(GA/T508-2014)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安装规范》(GA/T489-2004) 《交通信号控制机与车辆检测器间的通信协议》(GA/T920-2010) 《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A/T527、1-2015) 《可变导向车道通行控制规则》(GAT527、5-2016)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设计规范》(GAT515-2011) 《公安交通指挥系统建设技术规范》(GAT445-201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4-50257)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