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古诗词校本教材

六年级古诗词校本教材

六年级古诗词校本教材
六年级古诗词校本教材

1 诗经·采薇(节选)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注释注释

①昔:从前。②矣:语气助词。①薇:一种野菜。

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②亦:语气助词,

④思:语气助词。③莫:同“暮’晚。

⑤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诗经·采薇(节选)诗经·采薇(节选)

靡室靡家,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不遑启居,狁之故。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注释注释

①狁:北方少数民族戎狄。①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②遑:空闲。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2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①乃:就。②发生:催发植物生长。③潜:暗暗地,悄悄地。

④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青:山色。

3.未了:不尽。

4.造化:天地,大自然。

5.钟:聚集。

6.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7.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8.割:划分。8.曾:通“层”9.会当:终当。

10.凌:登上。11.小:渺小。12.钟:聚集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6.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

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

①西江月:词牌名。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④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⑤见:同“现”。

西江月·遣兴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注释

⑴用《孟子·尽心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意。⑵《汉书·龚胜传》“胜以手推常(夏侯常)曰‘去’。“见黄季刚师《读汉书后汉书札记》说辛诗此句。

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注释】

①晚日:夕阳。②新绿:初春草木显现的嫩绿色。③教:使,令。眼底:眼中,眼睛跟前。④白头:犹白发。形容年老。⑤情知:明知。⑥阑干:栏杆。阑。

鹧鸪天·元溪不见梅

【宋】辛弃疾

千丈清溪百步雷,柴门都向水边开。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日影来。

穿窈窕,历崔嵬。东林试问几时栽。动摇意态虽多竹,点缀风流却欠梅。

注释

①元溪:未详②穿窈窕二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③东林句:杜甫《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

4 天净沙·秋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注释

①天净沙:曲牌名。②飞鸿影下:雁影掠过。

天净沙·春

【元】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

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注释

⑴和风:多指春季的微风。⑵飞红:花瓣飞舞,指落花。

天净沙?夏

【元】白朴

云收雨过波添,楼高水冷瓜甜,绿树阴垂画檐。

纱厨藤簟,玉人罗扇轻缣。

注释

⑴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入越调。⑵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⑶纱厨:用纱做成的帐子。簟:竹席,苇席。⑷缣:细的丝绢。

天净沙?冬

【元】白朴

一声画角谯门,半庭新月黄昏,雪里山前水滨。竹篱茅舍,淡烟衰草孤村。注释

⑴越调:宫调名。天净沙:曲牌名,入越调。⑵画角:古代军中用以昏晓报警的号角。(3)谯门:建有望楼的城门。(4)水滨:靠近水的场所。

5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注释

1.尝:尝试。

2. 持:用来。

3.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4.漉(lù):过滤。

5.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6.相煎:指互相残害,表达了曹植对曹丕的不满。

7. 泣:小声哭泣。

8.何:何必。

杂诗七首·其四

[三国·魏]曹植

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朝游江北岸,夕宿潇湘沚。

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

注释

①南国:古代泛指江南一带。容华:容貌。②湘沚:湘水中的小洲。

七哀诗

[三国·魏]曹植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

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注释】

①本篇是闺怨诗,也可能借此“讽君”。②“清”字形容路上尘,“浊”字形容水中泥。二者本是一物,“浮”的就清了,“沉”的就浊了,比喻夫扫(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不同了。③逝:往。

6 鸟鸣涧

唐代: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注释

⑴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⑵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⑶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

归嵩山作

唐代: 王维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注释

1、闲闲:从容貌。2、迢递:远貌。3、且闭关:有闭门谢客意。

竹里馆

唐代: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

⑴竹里馆:辋川别墅胜景之一,房屋周围有竹林,故名。⑵幽篁:幽深的竹林。

⑶啸:嘬口发出长而清脆的声音,类似于打口哨。⑷深林:指“幽篁”。

观猎

唐代: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释

1.劲:强劲。

2.角弓:用兽角装饰的硬弓。

3.渭(wèi)城:秦时咸阳城。

4.鹰:指猎鹰。

5.眼疾:目光敏锐。

6.新丰市: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是古代盛产美酒的地方。

7 芙蓉楼送辛渐

唐代: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寒雨:秋冬时节的冷雨。

3.平明:天亮的时候。

4.洛阳:现位于河南省西部。

送柴侍御

作者:王昌龄

沅水通流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注释

⑴侍御:官职名。⑵通波(流):四处水路相通。⑶武冈:县名,在湖南省西部。⑷两乡:两处作者喜欢去的地方。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①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②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③芙蓉:指荷花。④乱入:混入。

春宫怨

唐代: 王昌龄

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注释:

1、未央:汉宫殿名,也指唐宫。2、平阳歌舞:平阳公主家中的歌女。

8 石灰吟

作者: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

注释

①千锤万凿:形容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才开采出来。②等闲:平常。

③粉骨碎身:石灰石烧成石灰,比喻牺牲自己。④青白:指石灰的色泽,实际上是喻指自己的思想和品德。

荒村·村落甚荒凉

作者:于谦

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

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牧民者,不肯报灾伤。

注释

[1]苦旱蝗:苦于旱灾,蝗灾。[2]佣:替人做工。[3]稚子:幼子。

咏煤炭

明代:于谦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注释

1.混沌:古代指世界未开辟前的原始状态。

2.阳和:原指阳光和暖。

3.爝火:小火,火把。

4.烘炉:大火炉。

5.苍生:老百姓。

平阳道中·杨柳阴浓水鸟啼

明代:于谦

杨柳阴浓水鸟啼,豆花初放麦苗齐。

牙逢尽道今年好,四月平阳米价低。

注释

1.平阳:平阳府。

2.尽道:都说,都称赞。

3.阴:通“荫”

小学三年古诗文校本课程教材

1、长歌行汉乐府 教学目标: 1、背诵。 2、通过看图和朗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所描绘的 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出示古诗 qīng qīng yuán zhōng kuí 青青园中葵, zhāo lùdài rìxī 朝露待日晞。 yáng chūn bùdézé 阳春布德泽, wàn wùshēng guāng huī 万物生光辉。 cháng kǒng qiūjiézhì 常恐秋节至, kūn huáng huāyèshuāi 焜黄华叶衰。 bǎi chuān dōng dào hǎi 百川东到海, héshífùxīguī

何时复西归? shào zhuàng bùnǔlì 少壮不努力, lǎo dàtúshāng bēi 老大徒伤悲。 二、读中感悟 题解 此诗选自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构,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地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的诗歌作品,后人通称之为“汉乐府”。之后,乐府也便成了一种体裁,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本诗是其中一首。 注词释义 长歌行:汉乐府曲调名。 晞:晒干。 阳春:生长茂盛。 布:散布,洒满。 德泽:恩泽。 焜黄:枯黄。颜色衰老的样子。 华:同“花”。 衰:为了押韵,这里可以按古音读作cuī。 徒:白白地。

古诗今译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晶莹的朝露在阳光下晒干。春天把幸福的希望洒满了大地,所有生物都呈现出一派繁荣生机。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千万条大河奔腾着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重西流?少年时不努力,到老来只能是空空悔恨了。 名句赏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本诗借物言理,以园中青青的葵菜作比喻。其实在整个春天的阳光雨露之下,万物都在争相努力地生长。因为它们都怕秋天很快地到来,深知秋风的厉害。大自然的生命节奏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一个人少年时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努力学习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之时后悔也来不及了。这首诗由眼前青春美景想到人生易逝,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牢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的警训,催人奋进。 三、背诵 2、七步诗 曹植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校本教材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 一、七年级上册(一)、课内古诗背诵 【观沧海】(曹操"东汉)东临碣(jié)石,以观沧海。水何澹(dàn)澹,山岛竦(sǒng)峙(z hì)。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次北固山下】(王湾"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xuán)。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dī)。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二)、课外古诗词背诵 【龟虽寿】(曹操东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téng)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jì)伏枥(lì),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故人具鸡黍(shǔ),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xi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huán)来就菊花。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唐)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lài)此都寂,但余钟磬(qìng)音。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夜雨寄北】(李商隐"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泊秦淮】(杜牧"唐)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完整)小学1-3年级古诗词诵读校本课程教材

校长寄语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国学经典,诵读不衰。诗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它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的社会,它既是延续传统的纽带,又是开创未来的阶梯。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诵读经典,我们寻找万里河山的广阔;对话圣贤,我们感受千年文字的力量! “腹有诗书气自华”。开展好古诗文诵读活动,加厚和刷新人生底色,提升文化品位,为人生夯实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经典同行,和圣贤对话,为民族增辉! 我们满怀憧憬创办这本教材,衷心希望能以此为媒,面向师生,服务教学,忠实记录我们的成长历程,为我们新的成绩加油鼓劲,成为学校架设的心桥、沟通的平台和求知的乐园。 我坚信这朵新绽的希望的教材必在未来的岁月里明艳无限,茁壮成长,从稚嫩、蹒跚走向稳重、成熟!

目录 寻隐者不遇 (1) 古原草 (2) 登乐游原 (3) 鹿柴 (4) 江雪 (5) 江南 (6) 敕勒歌 (7) 梅花 (8) 望天门山 (9) 早发白帝城 (10) 望庐山瀑布 (11) 咏柳 (1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13) 出塞 (14) 绝句 (15)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作者背景】 贾岛(779~843),唐代诗人。字浪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 【注词释义】 隐者:隐士,隐居在山林中的人。者,……的人。 不遇:没有遇到,没有见到。 童子:没有成年的人,小孩。在这里是指“隐者”的弟子、学生。 言:说,告诉。 云深:云雾迷蒙。指林深,因多云雾,故云。 处:行踪,所在。 【我会诵诗】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

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古诗词校本课程开发 主讲教师: 教学材料:改编 课程类型:人文素养 授课时间:每周一课时 授课对象:初一,初二学生 具体内容 一、需求评估:优秀的古诗词作品博大精深,蕴含着民族文化的智慧。因而,以古诗词为校本课程,让师生通过“认识古诗词,背诵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美”来丰富文化底蕴,提高人文素养效果显着。近年来,随着我校古诗词校本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对学校原校本教材《古诗词选集》作了优化改编,形成了“一起来”系列校本教材,并不断在实践中探索校本课程实施对促进师生发展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对我校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推广的情况展开分析,分别从以“诗”研教。以“诗”促学,教学相长三方面阐述校本课程实践的收效。 二、课程目标: 1 、以“诗”研教,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课程研讨,提升古诗聚焦课堂有效性。我校提出“继传统,吟诗书画,教学相长;创特色,巧思善言,师生共进。”已经有好些年了。古诗词教学的过程是传播传统文化的过程,每周一节的古诗课更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培养情感,树立人生观的主题教育实践。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课堂中开展古诗词教学实践”成为了教师们教学研讨的焦点。教

师们通过对自己教法的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注重积累,分层提高,活动补充”的教学模式逐渐形成。 (1)注重积累 课堂内,教师根据诗歌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品词、品句,背诵古诗词等活动,并指导学生对收集来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对古诗词学习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所有这些,都是在积累,是让学生在课内对古诗词细细嚼一嚼,咂摸出其中的滋味,感觉到它的“美味”。 (2)分层提高 学生能力有高低,情感体验也有不同。这就决定了古诗词的教学也要有分层。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提供多种形式让学生选择,选择自己喜爱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理解,并试图做到自己觉得最好。比如,有的学生会读诗歌即可,有的能够流利背诵,有的能够通过个性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学。这样,“总有一种或几种最适合的方式”好让学生有所收获。 三、课程内容: (1)在诵读中,体会情感 古诗富有音乐感和节奏,听起来琅琅上口,是很适合朗诵的。要想教学生朗诵好中国古典诗词,最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怎样通过朗诵表达出诗人寄寓在诗歌中的“意”。指导学生朗诵好古诗是帮助他们理解诗人独特风格、理解作品主题体会诗歌情感的有效方法。 比如,朗诵于谦的《石灰吟》,应用缓慢而深沉坚定的语气读,以表现坚贞不屈,刚正清廉的高尚精神。

6.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古诗300首(六年级)

六 年级 古 诗 词 三 百 首 本册编者:林秋水 胡丽霏 黄君斓 安溪县校本课程教材

中国传统文化简述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维系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我们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这不能不归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同时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 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是我们生活中息息相关的,融入我们生活的,我们享受的东西。 中华传统文化应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均按农历]有:正月初一春节(农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四月五日清明节、清明节前后的寒食节、五月五日端午节、七月七日七夕节、八月十五中秋节、腊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以及生活在中国的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古诗词三百首(六年级) 目录 复习(一至五) (5) 1《归园田居》(其一)东晋陶渊明 (7) 2《归园田居》(其三)东晋陶渊明 (7) 3《己亥杂诗》[清]龚自珍 (7) 4《题秋江独钓图》[清]王士祯 (7) 5《对酒》[清]秋瑾 (7) 6《未展芭蕉》[唐]钱珝 (7) 7《咏白海棠林黛玉诗》[淸]曹雪芹 (7) 8《怡红快绿贾宝玉诗》[淸]曹雪芹 (7) 9《步出夏门行》[东汉]曹操 (8) 10《龟虽寿》[东汉]曹操 (8) 11《商山早行》[唐]温庭筠 (8) 12《鄠杜郊居》[唐]温庭筠 (8) 13.文体常识(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8) 14.《虞美人》[宋]蒋捷 (8) 14.《虞美人》[五代]李煜 (9) 15.《浪淘沙令》[五代]李煜 (9) 16.《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 (9) 17.《蝶恋花》[宋]晏殊 (9) 18.《蝶恋花》[宋]柳永 (9) 19.《念奴娇》[宋]苏轼 (9) 20.《水调歌头》[宋]苏轼 (9) 21.《江城子》[宋]苏轼 (9) 22.《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10) 23.《一剪梅》[宋]李清照 (10) 24.《如梦令》[宋]李清照 (10) 25.《醉花阴》[宋]李清照 (10) 26.《破阵子》[宋]辛弃疾 (10)

小学三年级校本教材《经典古诗》34页

第一部分诗词歌赋 别董大Array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 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 “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庭兰。 【作者简介】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带)。高适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早年曾游历长安,后到过蓟门、卢龙一带,寻求进身之路,都没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与李白、杜甫结交。【译文】 千里尘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北风吹雁南飞大雪纷纷。 不要愁前边没有知心的朋友,天下没有不赏识您的人。 第 1 页

渔歌子Array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 1.渔歌子:原是曲调名, 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2.西塞山:在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3.鳜(guī)鱼:即民间所说桂鱼,细鳞,淡黄带褐色斑 纹,味道鲜美。 4.箬:斗笠。用竹片和竹叶编制的帽子,用来挡雨。 5.蓑衣:用茅草和棕麻编制的防雨衣服。 6.不须:不需要。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飞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 久不愿离去。 第 2 页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释】 1.洞庭:湖名,在湖南省。 2.和:和谐,这里指水色 与月光融为一体。 3.潭面:指湖面。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水面无风,波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不清楚。两说均可。4.山水色:湖光山色。 5.白银盘:形容洞庭湖。青螺:青色的田螺,这里用来比喻湖中间的青山。 【译文】 第 3 页

小学古诗校本教材

第一课 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1节教学内容:江南春作者:杜牧 教学目标: 1.感受作者笔下典型的“江南”春景。 2.品味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 1.解读“江南”春: 回顾课内外涉及“江南”春景的诗词作品,在意象上大都逃不开“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影子。加上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这一切构成了这首《江南春》的意象群。 “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加上风中飘动的“酒旗”,一连串最具代表性的“江南”春景如画卷一般展开。千里江南,风光无限。 2.解读“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有别于前两首写“春”的诗歌,这首《江南春》的最后两句,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颇有难度。教师应在讲解时,简单铺垫相关历史信息:南朝时期,社会动乱,统治者和普通民众笃信佛教的不在少数,南朝梁武帝为其中代表。 六下的学生接触到的诗歌多为写景状物类,对于诗歌中“抚今追昔”的情感尚无接触。因此,诗歌后两句,教师应加以细解: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里有过渡到江南风光的重要组成部分——寺庙,揉进了沧桑之感,南朝遗留下来的许许多多佛教建筑物在春风春雨中若隐若现,更增添扑朔迷离之美。仿佛时光倒转,历史的画面逐渐清晰,楼台寺庙隐隐而来,又在烟雨中隐隐而逝,令人遐思无尽。 将“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发挥到极致。 3.补充拓展: 明代杨慎对“千里”二字颇有微词,认为其所涵括的江南春景太大,有夸张之嫌。而何文焕《历代诗话考索》中曾有问曰:“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请学生谈谈对“千里”二字的看法。 第二课 作品名称:古诗总序第 2 节 教学内容:乐游原作者:李商隐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能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感情。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小学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校本课程古诗词赏析 单位:小学 年级: 负责人: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注解: 1、远上;远远向西望去“远”作“直”。 2、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3、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4、仞:古代的长度单位,一仞相当于七尺或八尺(等于213cm或264cm,约等于2.3m或2.6m)。译文: 远远奔流而来的黄河,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峙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杨柳曲去埋怨春光迟迟呢,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诗词鉴赏: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去,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流入白云中一般。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柳”与“留”

谐音,赠柳表示留念。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三、四两句,明代的杨慎认为含有讽刺之意,其所著《升庵诗话》中言:“此诗言恩泽不及于边塞,所谓君门远于万里也。”作者写那里没有春风,是借自然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置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于不顾。中国古代诗歌向来有“兴寄”的传统,更何况“诗无达诂”,我们认为读者未尝不可这样理解,但不能就此而肯定作者确有此意。具体这两句的解释:既然春风吹不到玉门关外,关外的杨柳自然不会吐叶,光“怨”它又有何用? 2、早发白帝城 唐代李白

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临朐县东城街道文昌小学 《经典诗词散文选》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课程标准》中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为落实新课标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将《经典诗词散文选》确定为我校的校本课程。这对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于改进我们的语文教育,都是十分重要的,具有深远意义。 二、课程目标: 学校领导在研究了社会要求、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历史传统后,确定“诵读千古美文,弘扬中华文化,陶冶高尚情操,培养审美能力”为课程目标,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改进语文教学。 三、课程内容: 一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49首。 (2)推荐背诵篇目11首。 (3)《三字经》《笠翁对韵》《小儿语》节选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二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7首。 (2)推荐背诵篇目13首。 (4)《弟子规》和《增广贤文》《治家格言》节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三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6首。 (2)推荐背诵篇目14首。 (4)《千字文》《百家姓》和《名贤集》节选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知作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理解诗意。 四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36首。 (2)推荐背诵篇目14首。 (4)《孟子》选读和名言名句、《大学》选读和名句。 (3)逐步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五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47首。 (2)推荐背诵篇目9首。 (3)《道德经》选读和名句、《庄子》、《劝学》选读和名句。 (4)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六年级: (1)指定背诵篇目51首。 (2)推荐背诵篇目18首。 (3)《诗经》、《论语》选读 (4)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知作者,能理解诗意,体会诗风。 四、课程评价: (一)检测: 1.根据各年级的规定背诵篇目进行检测。 2.低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 中年级: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知作者,能理解诗意。 高年级: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能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写作风格。 (二)管理: 1.每月进行一次古诗词背诵的验收工作,完成指定篇目的背诵,并达到检测的要求。 2.每学期可举行古诗词诵读的活动,树立背诵典型,激励学生自觉养成吟诵古诗词的习惯。 五、组织机构: 组长:刘欣 副组长:张淑青刘全玲 组员: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教师

二年级古诗校本教材

二年级上册 21. 渭城曲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青青的柳树格外清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饯别酒吧,出了阳关西路再也没有老友人。 【注释】 渭城:就是咸阳,现今陕西省咸阳市。 浥:湿润。 客舍:旅馆。 柳色:柳象征离别。 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的名曲。又名《送元二使安西》。赴安西必经阳关,即今甘肃敦煌。诗的首二句点明送别的时令、地点、景物;三、四句写惜别。前两句为送别创造一个愁郁的环境气氛,后两句再写频频劝酒,依依离情。 22. 江梅 宋王十朋 园林尽摇落, 冰雪独相宜。 预报春消息, 花中第一枝。 【译文】园林的草木都凋零了,只有梅花反而在冰雪中最适合生长。它正是最早预报春天到来的花之使者。

【赏析】作者的这首咏腊梅诗十分形象地道出了腊梅的特征———花瓣似腊,香味似梅,花开寒冬。同时也赞美了梅花不畏惧严寒的品格和“东风第一枝”最先报告春的消息的地位。诗的第一句用园林中其他花草树木都凋敝了来衬托梅花不畏严寒,后两句则直抒胸臆赞美了梅花是报告春天到来的使者。 23.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扬扬的漫天漂洒,路上的行人一个个情绪低沉,面带忧愁之色。请问,往哪里去才有小酒店呢?牧童指了指远方那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 【注释】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诗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24.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译文】几棵葱翠的垂柳上,黄莺儿在枝头婉转歌唱。上面是青湛湛的天,一队白鹭直

(完整版)四年级校本教材(古诗40首).doc

四年级古诗部分40 首 1、《题都城南庄》(宋)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释: 都:国都长安。 人面:一个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译文】 去年今日,就在这长安南庄的门中,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分外的艳丽绯红。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旧,笑对着这和煦春风! 2、《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 。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夫:读“ f 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 ,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山色。未了:不尽。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难以尽言。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割:划分。此句是泰山很高,在同一,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胸:胸中气回。 曾:重叠的云。通“ ” 。 决眦( zì):决:裂开。眦:眼角。决眦:极力大眼睛。 入;目光追随。入:受到眼里,即看到。 会当:古人口,要,一定要。 凌:登上。 小:形容的意用法,意思“以??小,??小”. 【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怎么的景象呢?它的峰在的大地延,青翠的山色 无无尽,望不到。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都聚在里,山南山北,在同一个辰,但一明亮犹如清晨,一却阴暗得如同黄昏。山中的浮云一地生出来, 心胸因此得到洗,薄暮分,巢的山正地从高空掠,只有大眼睛才能看得 清楚。有一天,我一定要攀登到山的,到候,俯瞰群峰,它将是多么地矮小! 3、《前出塞》(唐)杜甫 挽弓当挽,用箭当用。 射人先射,擒先擒王。 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在多。 注: 挽:拉当:当擒:捉拿列国:各国 疆:界苟能:如果能侵陵:侵犯 【文】 拉弓要拉最的,射箭要射最的。射人先要射,擒先要擒住他的首。人不能太多,各国都有界。只要能制止人的侵犯就成了,道打仗就是了多人?

六年级古诗词校本教材

1 诗经·采薇(节选)诗经·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注释注释 ①昔:从前。②矣:语气助词。①薇:一种野菜。 ③依依:形容树枝柔弱,随风摇摆的样子。②亦:语气助词, ④思:语气助词。③莫:同“暮’晚。 ⑤霏霏:雪花飞舞的样子。 诗经·采薇(节选)诗经·采薇(节选) 靡室靡家,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不遑启居,狁之故。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注释注释 ①狁:北方少数民族戎狄。①柔:软嫩。这里指初生的菠菜。 ②遑:空闲。②亦:语气助词,没有实义。

2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①乃:就。②发生:催发植物生长。③潜:暗暗地,悄悄地。 ④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1.岳:此指东岳泰山。 2.青:山色。 3.未了:不尽。 4.造化:天地,大自然。 5.钟:聚集。 6.神秀:指山色的奇丽。 7.阴阳:这里指山北山南。8.割:划分。8.曾:通“层”9.会当:终当。 10.凌:登上。11.小:渺小。12.钟:聚集 八阵图 (唐)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 1、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2、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3、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4、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注释 1.花卿: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花敬定。 2.锦城:即锦官城,此指成都 3.丝管:弦乐器和管乐器,这里泛指音乐。 4.纷纷:形容乐曲的轻柔悠扬。 5.天上:双关语,虚指天宫,实指皇宫。 6.几回闻:本意是听到几回。

古诗校本教材

1、作者:王冕 墨梅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注释 1. 墨梅:水墨画的梅花。 2. 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 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 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水墨画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开头两句“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诗人与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同姓,故说“我家”。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妍,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

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王冕自幼家贫,白天放牛,晚上到佛寺长明灯下苦读,终于学得满腹经纶,而且能诗善画,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巴结权贵,于是绝意功名利禄,归隐浙东九里山,作画易米为生。“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两句,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这首诗题为“墨梅”,意在述志。诗人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字面上在赞誉梅花,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知识链接——关于梅花的古诗 《咏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早梅》李公明 东风才有又西风,群木山中叶叶空。 只有梅花吹不尽,依然新白抱新红。 《红梅》苏轼 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 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 《早梅》柳宗元 早梅发高树,回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五六年级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

每页左边要有这句话:新纪元小学“古诗词诵读”校本教材封二:前言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中华诗词博大精深,渊远流长,美不胜收。是民族瑰宝,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真、善、美的艺术结晶。千百年来,万口传诵,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成为祖国文化的命脉。 小学阶段正是记忆和接受文化熏陶的黄金时间,古诗词诵读在小学教育中举足轻重。在“回归国学,崇尚经典”的教育潮流中,各种形式的中华经典诵读开始登上小学教育的舞台。为顺应时代与教育的需要,新纪元小学结合本校实际,确定以中华古诗词诵读为突破口,创建“中华古诗词经典诵读”的特色学校,铸学校特色品牌。 经典诗词诵读,旨在通过“直面经典,诵读背记”的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丰富文化底蕴,锻造优雅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启迪人的智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蒙作用。 “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受益于千古文化的文化的滋润和熏陶,他们的人生境界定会十分豁达,生命的土壤定会十分肥沃。“我读书,我快乐”。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吟诵乐趣,陶冶情操,怡养美德,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校的“古诗词经典诵读”校本教材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低段,要求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吟诵唱诵古诗,吟诵姿势规范,吟诵兴趣浓厚,大概理解内容,注重品行教育;三四年级为中段,用口语准确表达古诗内容,并赏析宋词元曲及中外现代诗。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读自悟,注重品德提升教育;五六年级为高段,要求学生诵读更多的赏析篇目,自悟自创,赏析宋词元曲及中外现代诗,结合写作背景,体会真情实感,抓住优秀诗句,挖掘思想内涵,学会创作,注重内涵修养教育。 本套《古诗词诵读》教材,依据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和特点,挑选了诗词中的精华部分进行编辑。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孩子们学好古诗词的好伙伴。希望家长陪同孩子一起“诵诗词,品书香”,共同感悟古诗词的美妙与神奇。“你若盛开,蝴蝶自来”。愿每个孩子因诗词而优雅美丽,愿每个家庭因读书而幸福和谐。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学校编辑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全校教师勠力同心,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本书所选诗文的注音、译文和赏析仍难免存在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以利再版更正。 新纪元小学“古诗文诵读”校本教材编辑部

校本教材古诗30首

校本教材古诗30首

请督促孩子把下面古诗背过,按学校要求,至少背熟10首,最好把30首试着都背下来,相信自己!我能行! 91、江南 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 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 鱼戏莲叶北。 注释:1、汉乐府:是汉代官方采集的歌词乐曲,后成为诗歌的一种体载。2、何:多么。3、田田:莲叶大而茂密的样子。4、戏:这里指戏水。 诗意:如画江南可以采莲的季节,接天莲叶是那么茂密摇曳。自由的鱼儿游戏在莲叶间。欢快的鱼儿游戏在莲东面。调皮的鱼儿玩耍在莲西面。蹦跳得鱼儿追逐在莲南面。散步的鱼儿摇摆在莲北面。 92、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注释:1、荠:野菜名,这里形容远望中天边树林的细小。2、重阳节:阴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有登高风俗。 诗意:北山岭上白云起伏霏霏,隐者独自来把欢欣品味。为了遥望才去登上高山,心情随着鸿雁远去高飞。忧愁是因为薄暮而引发,兴致是清秋烘染的氛围。又时时望见回村的人们,走过沙滩坐在渡口歇腿。远看天边的树林象荠菜,俯视江畔的沙洲弯如月。何时你能载酒到这里来,重阳佳节咱们畅饮共醉。 93、谪潮州时途中作 (唐)韩愈 嗟尔戎人莫惨然, 湖南地近保生全。 我今罪重无归望,

直去长安路八千。 注释:1、嗟:感叹。2、惨然:悲伤难过的样子。 3、戎人:流放从军的人。 诗意:感叹从军的人不要痛苦伤感,湖南离此近可使性命得保全。我现在罪责深重已无望归来,别离了长安路途漫漫长八千。 94、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注释:1、踪:脚踏的痕迹。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 诗意:千重山峦鸟儿已经飞尽,条条小道人迹已无音信。一叶孤舟载着披蓑戴笠的渔翁,独自垂钓在风雪迷蒙的江心。 95、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小学一年级上册校本教材《经典古诗

目录 古诗我最棒 赋得古原草送别---------------1春晓-------------------------3登鹳雀楼---------------------4古朗月行---------------------5静夜思-----------------------6江雪-------------------------7乐游原-----------------------8鹿柴-------------------------9梅花-------------------------10江上渔者---------------------11 趣味积累 三字经-----------------------12 生活中的我们 捉星星-----------------------20环保拍手歌-------------------21小学生交通安全儿歌-----------22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lí lí yuán shànɡ cǎo 离离原上草,yí suì yì kū rónɡ一岁一枯荣。yě huǒ shāo bú jìn 野火烧不尽,chūn fēnɡ chuī yòu shēnɡ春风吹又生。

yuǎn fānɡqīn ɡǔ dào 远芳侵古道,qínɡ cuì jiē huānɡ chénɡ晴翠接荒城,yòu sònɡ wánɡ sūn qù又送王孙去,qīqī mǎn bié qínɡ萋萋满别情。

春晓 唐孟浩然 chūn mián bù júe xiǎo 春眠不觉晓,chù chùwén tí niǎo 处处闻啼鸟。yè lái fēnɡ yǔ shēnɡ夜来风雨声,huāluòzhīduō shǎo

古诗词欣赏校本课程教材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苏轼 大江(1)东去,浪淘(2)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3)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4)赤壁。乱石穿空(崩云),惊涛拍(裂)岸,卷起千堆雪(5)。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6)公瑾当年,小乔(7)初嫁了(liǎo),雄姿英(yīng)发(fā)(8)。羽扇纶(guān)巾(9),谈笑间,樯橹(10)灰飞烟灭。故国(11)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12)。人生(13)如梦,一樽还(huán)酹(lèi)(14)江月。 注释 (1)大江:指今天的长江。(2)淘:冲洗,冲刷。(3)故垒:黄州古老的城堡,推测可能是古战场的陈迹。过去遗留下来的营垒。(4)周郎:周瑜(175-210)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省庐江县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因其相貌英俊而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精于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安徽庐江有其周瑜墓。)(5)雪:比喻浪花。(6)遥想:形容想得很远; 回忆。(7)小乔:乔玄的小女儿,生的闭月羞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是周瑜之妻;姐姐大乔为孙策之妻,有沉鱼落雁、倾国倾城之貌。(8)英发:英俊勃发。(9)羽扇纶巾:手摇动羽扇,头戴纶巾。这是古代儒将的装束,词中形容周瑜从容娴雅。纶巾:古代配有青丝带的头巾。(10)樯橹: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樯,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所谓樯橹,物也;所谓强虏,人也。(11)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指古战场。指假战场黄州。(12)华发:花白的头发。 (13)人生:现有版本作人间。(14)樽:酒杯。(15)酹:(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小学中年校本教材《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鉴赏 校本教材 小学中年低

校本教材开发组 主任: 副主任: 主编: 责任编辑 编著:

刊首寄语: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源远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卷佚浩繁,在中国文明中蔚为壮观,今天,让我们漫步古诗苑,含英咀华,结合艘一次美的洗礼。诗是美文学,是文学精华,对美的强烈追求,促使我们在诗歌的土壤里不懈耕耘。 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古诗词鉴赏更是如此。2002 年古诗词鉴赏被列入高考内容,不仅高三毕业生,还是高中学生、中学生、小学生都应该提早做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古诗词鉴赏》就是在为同学提供这方面的知识素材。 让我们漫步在古诗苑中,去领会祖国文化的博 大精深!

第一课。。。。。。。。。。。。《春望》 第二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第三课。。。。。。。。。。。。《浪淘沙》 第四课。。。。。。。。。。。。《泊秦淮》 第五课。。。。。。。。。。。。《望洞庭》 第六课。。。。。。。。。。。。《登乐游原》 第七课。。。。。。。。。。。。《饮酒》 第八课。。。。。。。。。。。。《塞下曲》 第九课。。。。。。。。。。。。《望天门山》 第十课。。。。。。。。。。。。《书湖阴先生壁》

1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①这两句说,国家残破,山河未改,春光依旧,来到长安,但草木深深,自生自长,景象凄惨。 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花春鸟平时虽使人喜爱,现在我正为了国家残破和家人离散而伤感,看见春花烂漫,反而使我流泪;听见众鸟和鸣,反而使人惊心。 ③连三月:指从去年三月到今年三月战争不绝。作者在沦陷区经过两个春天。抵万金:比喻十分难得。 ④白头:白发。搔:抓。人在苦闷时往往抓头,甚至扯乱头发。浑:简直。这两句说白发越搔越少,简直将不能插簪子了。古人留长发,在头顶挽成髻,插上簪子和冠连接起来。 [译文] 故国沦亡,空对着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丛深。 感伤时局,见花开常常洒泪,怅恨别离,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这漫天烽火,早又阳春三月,珍重远方家信,漫道片纸万金。 独立苍茫,无言搔首,白发稀疏,简直要插不上头簪。

小学校本教材《古诗文诵读》

小学校本课程 古诗文诵读

第一部分小学各年级必背篇目 一年级上册需背诵篇目: 1.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北朝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3.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4.李峤《风》: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5.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6.一去二三里[宋]邵康节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7.画[唐]王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8.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需背诵篇目: 1.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5.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村居[清]高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7.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8.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需背诵篇目: 1.《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2.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3.《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6.《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7.《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8.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9.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10.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1.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二年级下册需背诵篇目: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

小学四年级校本教材《古诗阅读》

四年级古诗部分40首 1、《题都城南庄》(宋)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注释: 都:国都长安。 人面:一个姑娘的脸。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笑:形容桃花盛开的样子。 【译文】 去年今日,就在这长安南庄的门中,那美丽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 分外的艳丽绯红。 时隔一年的今天,故地重游,那含羞的面庞不知去了哪里,只有满树桃花依旧,笑对着这和煦春风! 2、《望岳》(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注释: 岳:此指东岳泰山,泰山为五岳之首,其余四岳为西岳:华山;北岳:恒山;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 岱宗:泰山亦名岱山或岱岳,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 夫:读“fú”。发音词,无实在意义,强调疑问语气。 齐、鲁:古代齐鲁两国以泰山为界,齐国在泰山北,鲁国在泰山南。即山东 地区。原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国名,故后世以齐鲁大地代称山东地区。 青:山色。未了:不尽。青未了:指郁郁苍苍的山色无边无际,浩茫浑涵, 难以尽言。 造化:指天地,大自然。钟:聚集。神秀:指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 阴阳割昏晓:意思是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阴阳:阴指山北(水南),阳指山南(水北)。割:划分。此句是说泰山很高,

在同一时间,山南山北判若早晨和晚上。 荡胸:胸中荡气回肠。 曾:重叠的云。通“层”。 决眦(zì):决:裂开。眦:眼角。决眦:极力张大眼睛。 入归鸟;目光追随归鸟。入:受到眼里,即看到。 会当:古人口语,终要,一定要。 凌:登上。 小: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意思为“以……为小,认为……小”. 【译文】 五岳之首的泰山是怎么样的景象呢?它的峰峦在齐鲁的大地绵延,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望不到边际。 大自然把一切神奇秀丽都汇聚在这里,山南山北,虽在同一个时辰,但一边明亮犹如清晨,一边却阴暗得如同黄昏。 山中的浮云一层层地生发出来,心胸因此得到洗涤,薄暮时分,归巢的山鸟正远远地从高空掠过,只有睁大眼睛才能看得清楚。 总有一天,我一定要攀登到山的绝顶,到时候,俯瞰群峰,它们将是多么地矮小! 3、《前出塞》(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注释: 挽:拉当:应当擒:捉拿列国:各国 疆:边界苟能:如果能侵陵:侵犯 【译文】 拉弓要拉最强的,射箭要射最长的。射人先要射马,擒贼先要擒住他们的首领。杀人不能杀太多,各国都有边界。只要能够制止敌人的侵犯就成了,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