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王愿坚《草》教案10

王愿坚《草》教案10

王愿坚《草》教案10
王愿坚《草》教案10

王愿坚《草》教案10

导读: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焦灼”“踉跄”“愠怒”“蔫巴”“抽噎”“惶恐”等词语的音形义。

(2)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在文中的表现手法。

(3)体会语言、动作、肖像和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评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讨论交流,文章句段的含义。

(2)学习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蕴涵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周恩来副主席对红军战士的深切关怀和高尚的人格,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爱戴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预习指导:

1.看文题,猜想以此为题可能写什么内容?

2.读课文5遍,了解作者。

3.在书上作圈点勾画,利用页下注和手头资料(包括词典)解决疑难字词。结合书后词表内容朗读抄写直至掌握。(掌握字词)4.作者是如何结构全文的,请编写结构提纲。(理清结构)

5.作者写作内容及目的是什么?(明确中心)

6.划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并加以分析说明。(个性化解读)做读中提示。(不少于3处)

7.不懂之处做标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还记得《柳叶儿》中作者儿时吃柳叶儿的情形与滋味吗?那可不是一种好味道:苦涩!但它可以给人填肚子,并不会给人带来伤害!可是在长征途中,当大家面临饥饿时,他们唯一的选择是吃草,你想过草的味道吗?而且其中的可能还会有毒。读完王愿坚的小说

《草》,你就会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二)、自主学习记录卡自学情况反馈(展示)

1.我掌握了:(掌握课文中字词诗句等默写)

焦灼(zhuó)飒飒(sà)蔫巴(niān)抽噎(yē)绽(zhàn)开

火燎(liáo)愠怒(yùn)霎那(shà)酸涩(sè)

湿漉漉(lùlù)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

2.我知道了:(概括课文内容)

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周副主席得知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3.我了解了:(理清课文的结构)

战士误食野草班长摸黑报告(开端)

撇开毒草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

主席下令辨毒草不顾安危尝毒草(高潮)

平易近人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4.我不理解的地方:

我的困惑是:

(三)、集体讨论,释疑解难

1.朗读题记,藏族同志为何在此建糖厂?

这是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是他们以吃草的苦,换来了今天我们生活的甜。

2.题记中“最甜”的内涵是什么?

①糖甜。

②我们要继续革命传统(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甜美的生活。

3.探究红军是怎样战胜困难的?又怎么会具备这些优秀精神?

①领导指挥若定,方针明确,教育有方。

②红军团结一致,意志坚定。

③在实践中成长。

4.文章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歌咏周副主席个人安危于不顾、沉重冷静、指挥若定的精神风范,赞美红军战士吃苦耐劳、正面困难、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表达作者对前辈的崇高敬意!

5.课文以“草”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花。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品评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讨论交流文章句段的含义。

2.学习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方写法,把握蕴含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学习周副主席关心战士的动人事迹,体会本文所表现的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体会作者对周副主席的爱戴之情。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记录卡自学情况反馈(展示)

(二)、质疑探究

1.读课文,品析人物形象特点。

片断一(8-16节):杨光:“狂喜”、“横倒身躯滚”、“紧紧抓住”、“焦急地叫起来”、“伸开手拦住了路口”——勇于承担责任,救人心切。

片断二(18-20节):杨光:“立时惊住”、“惶惑”、“不安”、“大吃一惊”、“觉得心头像刀在绞”,这些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形象而细腻地描绘了二班长杨光邂逅病重中的周副主席那复杂的感情变化过程,最后聚焦到对周副主席病体的关切和忧虑,充分表现了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重之情。

片断三(31-32节):周副主席:“举起”、“慢慢放进嘴里”、“闭住”、“不停地抖动着”、“浓眉皱紧”、“嚼一阵”——以身试毒草,直面风险,不怕困难。

2.抓佳句,品评语言艺术

(1)“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同志用生命和健康为全军换来了经验。也要记住这些草!”

两个“感谢”句表明周副主席对中毒红军战士的关怀,对全军战士生命和健康的关注之情。

(2)“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两个“就会”强调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3)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

(4)“为革命嘛,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

流露了作者的乐观精神,对吃草者无比强大的赞美之情!

(5)“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开心。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

为周副主席带病指挥成功而感到欣慰,赞美周副主席指挥若定的神采与气质。

(6)“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

形象地表现了杨光对周副主席的崇敬之情和他从周副主席的教导中获得的伟力,也表达了作者对年青人(杨光)思想走向成熟的首肯。

(三)拓展延伸

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

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

(四)总结与反思

这一节课我们分析、欣赏了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刻画,运用了多种描写方法。文章当中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等方法,特别是周副主席亲口尝毒草的细节描写,生动性强,富有感染力。成功地刻画了以杨光为代表的红军战士的形象和周副主席

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形象,表现了广大红军战士对周副主席的爱戴和敬仰之情。

(五)作业

选择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板书:

王愿坚

误食毒草→持草求救→尝草辩识→议草救人

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

不顾个人安危

对革命事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

附加资料:

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本文是作者从1976年底到1977年7月连续写的十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

相关知识: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

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草优秀教学设计

篇一:《草》教学设计 《草》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第一首。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课文选的是前四句。低年级儿童对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采取“以读带译”的教法,即先读通、读熟、读懂、读好译文,然后再读读通、读熟、读懂、读好古诗。在讲解古诗时,一是通过古今诗歌对照解词、析句、翻译;二是画诗为画,使诗句内容形象化。最后配以诵读、吟唱。 【教学目标】 【教具准备】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一、运用“四读”(读通、读懂、读熟、读好)方法学习现代文《草》:原野上长满了又多又密的草,每年都枯死一次又茂盛一次。 二、借助现代文学习古诗 1、揭示课题读古诗: 刚才同学们认真地学习了《草》。 ⑴这首诗的作者是白居易。这首诗的产生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白居易16岁那年,他带着自己的一篇诗稿去拜见大名人顾况。顾况一看白居易这个名字,就开玩笑说:“长安的大米很贵啊,‘居’在这里不‘易’啊!你有什么本事?”白居易拿起一支毛笔,在墙上“唰唰唰”就写起来,当写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句时,顾况拍着手说:“好好好!有这样的才能,你在长安居住就容易了。 ⑵课文《草》是选取这首诗前四句,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①个人读; ②同桌读; ③指名读; 2、析词、解词、翻译: ⑴全景板画,从词悟句: 在讲“离离原上草”一句时,教师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画出一幅简单的草原图。 (草很茂盛的样子) 讲到“一岁一枯荣”一句时,先引导理解: 师:“谁能说说这四幅图的意思?一年中有哪两次最明显的变化?” 老师又让学生把词语“荣”、“枯”贴到对应的图画下。

《草》

《草》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2、揣摩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 3、理清课文的线索教学重点:理解课文紧扣线索安排情节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教学准备:有关长征题材的录象带、投影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1、理清文章的脉络 2、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学准备:录象带、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

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二、简介文章体裁和作者: 1、本文是小说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2、作者是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人,当代作家。本文是作者从1976年底到1977年7月连续写的十篇以长城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 三、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点的词注音:焦灼(zhuó)踉踉跄跄(liàngqiàng)愠怒(yùn)霎那(shà) 长沙县星沙中学备课纸 蔫巴(niān)抽噎(yān) 四、整体感知悟精神: 1、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五、抓住线索理情节: 1、战士误食野草班长摸黑报告(开端) 2、撇开毒草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发展) 3、主席下令辨毒草不顾安危尝毒草(发展和高潮) 4、平易近人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结局) 六、学生划出对杨光和副主席描写的语句:教师重点分析第三段,提问:

1、当杨光得知担架上的危重病人就是病重而昏迷的周副主席时,他有哪些反应?作者是怎样刻画这些反应的? 2、作者写周副主席尝有毒野菜时,运用了哪些描写词语?有什么表达作用?明确:动作描写有“举起”、“看了看”、“放进”、“咬下了”、“闭住”、“抖动”、“吐掉”等;神态描写有“一双浓眉渐渐皱紧了”,充分表现了作为红军革命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贵品质和非凡气质。 七、作者重点描写了主席的哪方面,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的? 八、作业:课外阅读王愿坚的《七根火柴》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味文中准确、生动的语言 3、比较阅读本文和《七根火柴》教学准备:《七根火柴》的情节简介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二、揣摩妙点,分析人物形象: 1、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高潮部分对周副主席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小草教案 (2)

《小草》教学设计 高长久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 法。 3.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小草的德赞美之情。 教学准备:《小草》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听吗? 请看大屏幕,一边看歌词,一边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听后说说你的感受。(播放《小草》的歌曲,并打出歌词。), 师小结:是啊,普通的小草的确具有不平凡的品质,的确值得大家来歌唱它,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赞美小草的散文《小草》。(大屏幕出示小草幻灯片,并板书。) 二、看题质疑。 1、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 2、老师看了课题也有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想听听吗?(想)作者赞美小草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你们自己提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吧。 3、汇报问题解决情况。 三、和学生共同探讨课文。 1.谁能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请画在书上边,画好后看大屏幕,你找到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一样吗?齐读。

3.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 4.你的答案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请快速浏览着几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5.读议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然后齐读。 2).思考: 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 3).找出本段你喜欢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并指导朗读。 指名读------指导朗读--------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6.合作探究3----5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 1).幻灯片出示自学---合作探究提示: 我相信我能行: A.有感情的朗读你喜欢的自然段. B. 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 的意思吗? C.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 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D.第五自然段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进一步生动、形象 的突出小草的特点? 2).班级交流汇报,师生评议、补充。 3).从这三个自然段中找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一展你的风采。 四、谈感想收获。 1.学生谈收获。 2.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了这一课,可以说是受益匪浅,满载而归, 想不想知道老师的收获呢?(想)请看大屏幕!(出示幻灯片)

《草》教学设计.doc

《草》教学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大草原吗?这一节课,就由老师带你们到大草原去走一趟,领略一下大草原生机勃勃的美丽风光。现在,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边欣赏音乐,一边跟着老师到大草原去。 述:无边无际的大草原上长满了茂盛的野草,这些野草每年都会枯萎一次,又会茂盛地生长一次。熊熊的野火也烧不完这些顽强的小草,来年春风一吹,它们又会重新生长出来了。 师:请大家睁开眼睛看看。 (出示草原图) 师:这就是我们所去的大草原了。你觉得这大草原美吗?我国唐朝的伟大诗人白居易看到小草在茫茫的大草原上不怕风、不怕雨,顽强地生长,触发了内心的感情,就写下了一首诗,名字就叫──草。 板书:草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古诗,先请同学们来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边读,边思考三个问题。 (出示问题,教师读一次) ⑴课文是怎样写草的?想想每句写什么? ⑵联系课文内容,想想离离、枯、荣、尽的意思。 ⑶文中哪两句诗点明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2、交流初读情况: ⑴刚才,大家都读得非常认真。现在,我要请几位同学给大家朗读一次,看看怎么样? (出示课文内容)

⑵学生评议,教师正音后听课文录音。 ⑶现在,我们再来学着录音朗读。 师:《草》这首古诗我们已经会读了。现在,我们来做一道练习题,看看大家能不能自己弄懂诗句的意思。做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同桌互相讨论,你们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 二、深读阶段 1、做练习题: ⑴完成练习题。 (出示练习题后,教师明确要求) ⑵评讲。

(逐句评讲,统一答案) ⑶评讲后学生自由朗读一次: 师:现在,我们再来细心分析诗中每句话写什么?2、具体分析诗意和字词义: ⑴齐读离离原上草。 (软件出示) ⑵问: ①课文写的是哪里的草?你从诗中哪一个词知道的?

小草教学设计

小草教学设计Grass teaching design

小草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音乐是用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声乐技术演奏的,从唱歌到说唱 ; 仅 存在器乐作品,仅存在声乐作品以及将唱歌和乐器结合在一起的作品,是用组织音构成的 听觉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与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本教案根据音乐课程 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 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乐感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 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教学目的:1、通过歌曲的教唱,引导学生用绵延的气息,优美抒 情的歌声抒发情感。 2、了解大型音乐作品:歌剧,并能够理解歌剧,学习欣赏 方法。 教材简析:歌曲为二段体体裁,以悠长的气息,委婉的旋律抒发 了对的热爱与歌颂,歌曲为G调。前一段较抒情,后一段是歌颂。教学重点:1、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2、体会歌剧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理解歌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音乐歌曲 目的:引出课题 1、师:课前我们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同时要同学们思考以下一个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样的情绪? 2、(播放录音)听中学初中第五册 3、学生谈感受 生:略 4、师小结:同学们讲得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它表达了作者对剧中主人翁的歌颂之情,听了这段音乐,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为社会默默贡献。 新授 (一)、为教唱歌曲作准备 目的:为学生设计唱歌曲的感觉 1、师:在唱歌前我们先以二条发声练习曲来开开嗓子。 出示课前准备的小黑板: 发声练习 (1)连音练习

白居易草的教学设计

篇一:草-教学教案 草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岁:年。尽:完。生:生长。荣:茂盛。 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篇二:草一年级教案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示例 1 草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认识“离、枯、荣、野、烧、尽”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出课题。 1.教师手拿一棵小草提问:这是什么?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你对什么季节的草最感兴趣?为什么呢?(学生可结合查找资料。) 2.今天我们来学习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古诗《草》,看看诗中写了小草的什么特点?二、范读课文,学生领会。三、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 2.指名读(1)注意两个“一”的读法,前一个“一”读yí,后一个“一”读y@(2)注意纠正错音。(3)注意读出节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四、理解诗句,熟读成诵。 1.放课件,整体感知诗的意境。先出现生长着茂盛野草的大草原。配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再出现草叶枯黄的秋景,在烈烈劲风中,野火燎原。最后展现春回大地,小草钻出灰烬,一派勃勃生机的画面。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谈谈对诗句的理解。 3.全班交流,教师做重点指导。离离:形容野草茂盛的样子。岁:年。尽:完。生:生长。荣:茂盛。 4.质疑问难,深入理解诗句。提问: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生: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呢,议答:野火只能烧掉草的茎叶,草根理在泥土里,是烧不掉的,所以来年春天,草还会重新长出来,从而体会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生:白居易为什么要写草呢?议答:白居易赞赏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告诉人们要学习草顽强的精神,不怕挫折。 5.学生边想象诗意,边练习背诵。 1.学生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自己分析字形。 2.班内交流。 篇三:《草》教学设计 《草》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草》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古诗两首》中第一首。是唐代白居易写的一首送别诗,课文选的是前四句。低年级儿童对古诗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小草教学设计

《小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习作者抓住特点来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对小草的德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抓住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描写的表达方法。 学教具:《小草》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想听吗? 请看大屏幕,一边看歌词,一边欣赏歌曲,,会唱的可以跟着一起唱,听后说说你的感受。(播放《小草》的歌曲,并打出歌词。), 师小结:是啊,普通的小草的确具有不平凡的品质,的确值得大家来歌唱它,赞美它。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赞美小草的散文《小草》。(大屏幕出示小草幻灯片,并板书。) 二、看题质疑。 1、看到课题,你最想知道的问题是什么呢? 2、老师看了课题也有一个最想知道的问题,想听听吗?(想)作者赞美小草的原因是什么呢?请大家带着你们自己提的问题和老师的问题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吧。

3、汇报问题解决情况。 三、和学生共同探讨课文。 1.谁能回答一下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2.请画在书上,画好后看大屏幕,你找到的答案和老师的答案一样吗?齐读。 3.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 4.你的答案是在哪几个自然段找到的?请快速浏览着几个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 (结构上的共同点:以古诗开头,先概括后具体。) 5.读议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然后齐读。 2).思考: 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 3).找出本段你喜欢的句子,读出你的感情,并指导朗读。 指名读------指导朗读--------师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6.合作探究3----5自然段(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学习):1).幻灯片出示自学---合作探究提示: 我相信我能行: A.有感情的朗读你患的自然段. B. 这一段是怎样开头的?出自谁的什么诗?你能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C.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抓住了小草的什么特点?哪些词句突出了这一特点?找出来有感情的读一读。

四年级语文:《小草》教学设计

《小草》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第6课《小草》是第三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主要以“花草树木”为主题,课文主要描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借“小草”以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人们对小草的喜爱和赞美之民情。整篇课文可以分为6个自然段三大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小草平凡变通却倍受人们的喜爱、赞美。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写人们赞美小草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6自然段)写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高尚的品格令人敬佩,给人以启示。 知识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段落。 能力目标: 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达,再具体分层次加以描写。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小草的特点?

2、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意思,进一步体会小草的特点。 教学流程: 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稞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板书课题小草生齐读课题。 师:小草是我们大自然中最常见的植物,它毫不起眼,默默无闻地生长着,人们却非常喜欢它,赞美它,到底它有多么大的魅力呢?随同我们的作者一起走近大自然,走进茫茫的草原去了解一下小草吧! 2、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按照预习的方法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把自己喜欢的词语用符号标出来。 3、指名读,(每个自然段指定一名学生读)其它同学认真倾听,这个环节的教学是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检查,教师重点强调的是“纤”、“衍”、“绚”、“镶”的读音,同时要重点指导“溪”和“炼”的写法。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进一步感受小草的特点,这里的朗读是为后文的理解感悟做好铺垫,时间大约为15分钟左右,使学生在读中品味,在读中体会,感情再次得到升华。可采用⑴同桌对读;⑵男女生对读;⑶小组读;⑷师生对读等;⑸师生品读。 5、重点理解第二大部分(进入感悟品味阶段) ⑴、围绕小草的特点和品格,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赞美小草的? ⑵、默读课文思考; ⑶、小组交流,汇报总结; ⑷、引导学生抓住段首诗句体会全段的意思(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

四 草

《草》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1、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 2、关于“草地”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二、检查预习情况: 1、给加线的词注音: 焦灼(zhuó)湿漉漉(lùlù)飒飒(sàsà) 蔫巴(niān)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绽(zhàn)开 愠怒(yùn) 2、解释词语 惶惑:疑惑不安。 酸涩:又酸又苦涩。 围追堵截:围剿、追击,迎面拦截。 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标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 三、整体感知悟精神 1、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 四、抓住线索理情节 、战士误食野草班长摸黑报告——撇开毒草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主席下令辨毒草不顾安危尝毒草——平易近人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理清思路,分析结构 五、比较阅读 比较阅读《七根火柴》思考: 1、这篇小说的线索是什么?主人公是谁? 2、假如让你来围绕这篇小说的情节设计一次活动,你准备如何安排?写出你的方案。(可以以历史博物馆的解说员的身份介绍七根火柴,可以以招聘导演和演员的形式从人物入手理清情节) 六、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王愿坚的作品。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 二、研读描写,揣摩人物 1、两个主要人物——周副主席、战士杨光 2、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高潮部分对周副主席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 (一系列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的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和句子(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作为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接下来周副主席所下的命令进一步表现了其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 3、分角色演读,在跳读课文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高潮部分,并能通过一定神态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求:小组成员自选认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确保每一个人都担当一定的角色,组长注意调控。)教师点拨:要求能抓住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草时的一系列动作和神态,以体现主席的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高度关注战士生命的高尚品质。 4、评析人物:同学们可以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认识。

金色的草地教案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蒲公英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2.激发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兴趣,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通过多种方式理解文中的重点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解释草地变色的原因。【教学难点】 抓住蒲公英在一天之内不同时间的变化,体会细致观察的重要性,懂得只有细心地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教具准备】 课前收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图片、仿真花、多媒体课件等 【课时】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师:插入歌曲《童年》(PPT1),听了这首你们感受到了什么?(童年生活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苏联有位作者普里什文把这种快乐用文字写了出来,这篇课文题目叫《金色的草地》(PPT2),齐读课题。 2、呈现(PPT3):学习这篇课文要解决的问题: (1)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作者的两个发现是什么? (3)本课的中心句是哪句? (4)作者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草地为题目? 3、(PPT4)跟着视频默读。 二、精读课文、探究交流 (一)第一自然段(PPT5) 1、看这是一片什么样的草地?是不是秋天到了草地是金色的? 2、这片草地是一小片还是一大片?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二)第二自然段:(PPT6) 1、我们就站在这金烂烂的草地上,晃眼望去,看,草地上面是谁?(谢廖沙兄弟), 2、看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是什么让他们这么快乐? 3、他们在草地上干什么?(玩耍) 4、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快乐?(开满蒲公英的草地) 讲解: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假装打哈欠、引人注目 5、(出示仿真蒲公英花)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台下的同学当旁白。 6、我们猜想一下他们的草地上除了玩蒲公英游戏可能还会玩什么? 7、这片草地给你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心情?(高兴、快乐、无忧无虑)(三)第三自然段 (PPT7)过渡:作者原本以为这片草地是金色的了,可是有一天起得很早去钓鱼,有一个意外的发现。请同桌互读这些句子,读完之后告诉老师。

《草》教案

《草》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古诗中三个生字:枯、荣、尽。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古诗中一些词的含义:离离、原、岁、枯、荣、尽。 4、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5、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大意,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教学难点:学习古诗中一些词的含义:离离、原、岁、枯、荣、尽,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一年级学过三首古诗《锄禾》,《鹅》,《画》导入(学生背) 我国古代出了很多很多诗人,他们写了很多很多诗。这些诗写得可美了。今天,咱们再来学一首。(出示) 二、整体感知 1、诗的题目和作者:唐朝白居易《草》(领读题目和作者) 2、学习本课3个生字 3、读课文,了解古诗内容:这首诗写了什么,提出不懂之处(学生自由读课文) 三、精读深化 4、引导学生读懂这首诗: (1)这首诗是写哪儿的草呢?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语?(老师板书学生回答的词语) 这里的“原”就是指的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2)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呢?(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幅“草原图”。)让学生看图回答问题草原上的草长得怎么样?。以草的旺盛茂密解释“离离”是什么意思了。 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3)“一岁一枯荣”。让学生用“岁”说一句话,使学生明白一岁就是一年。再以一年四季草的变化描绘“一岁一枯荣”的情境。(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一棵刚发芽的小草、一棵长得茂盛的草、一棵老叶发黄的草、一棵枯黄的草,并每画一幅就让学生描绘一下当季节的草) (4)指明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从而使学生明白“枯”和“荣”的含义以及这句诗的意思。(请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边将“枯”和“荣”写在它们所对应的图下面,能写对,说说明他懂了) (5)“野火烧不尽”这一句,“烧不尽”就是烧不—— “尽”就是完的意思。可到了冬天草叶子都冻死了,枯黄了(边说边将“草原图”上的草涂成黄色),大火一烧(用红笔在草上画上火苗),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把草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 联系下一句想一想,白居易说的“烧不尽”是什么没烧完?

王愿坚《草》教案10

王愿坚《草》教案10 导读: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焦灼”“踉跄”“愠怒”“蔫巴”“抽噎”“惶恐”等词语的音形义。 (2)让学生了解小说的三要素在文中的表现手法。 (3)体会语言、动作、肖像和心理描写的作用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品评文章中的关键词语,讨论交流,文章句段的含义。 (2)学习多种描写方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把握蕴涵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感悟周恩来副主席对红军战士的深切关怀和高尚的人格,从而激发学生更加爱戴周总理的深厚感情。 二、教学重点: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学习如何通过文学语言展现人格魅力。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预习指导: 1.看文题,猜想以此为题可能写什么内容? 2.读课文5遍,了解作者。 3.在书上作圈点勾画,利用页下注和手头资料(包括词典)解决疑难字词。结合书后词表内容朗读抄写直至掌握。(掌握字词)4.作者是如何结构全文的,请编写结构提纲。(理清结构) 5.作者写作内容及目的是什么?(明确中心) 6.划出你认为最精彩的地方并加以分析说明。(个性化解读)做读中提示。(不少于3处) 7.不懂之处做标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读熟课文,解决生字词。 2.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重点:整体感知,理清情节,从中感悟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 学习难点:整体感知,理清情节。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同学们还记得《柳叶儿》中作者儿时吃柳叶儿的情形与滋味吗?那可不是一种好味道:苦涩!但它可以给人填肚子,并不会给人带来伤害!可是在长征途中,当大家面临饥饿时,他们唯一的选择是吃草,你想过草的味道吗?而且其中的可能还会有毒。读完王愿坚的小说

小草教学设计

小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加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小草的特点。 2。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板书课题小草生齐读课题。 2.师:小草是我们大自然中最常见的植物,它毫不起眼,默默无闻地生长着,人们却非常喜欢它,赞美它,到底它有多么大的魅力呢?随同我们的作者一起走近大自然,走进茫茫的草原去了解一下小草吧! 师:你看小草多么值得赞美啊,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把长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检查读文情况。 3.指名读。 三、品读悟情,理解课文。 1.师:这篇文章写得这样美,再来读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屏幕出现) ①这一段写出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②书中的哪些地方写出了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你是怎样理解的? (2)生汇报师板书:顽强的生命力 预设:生1:“小草虽然体态纤细,却能经受住大自然的风风雨雨” 生2:“越是风吹雨打,小草越是长得茁壮。” 生3:“无论是野火、狂风、干旱,都不能摧毁它那坚定的生活信念。

(3)生谈感受。并带感受读一读。 (4)指导朗读。谁能试着读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吗? 同桌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4)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段首古诗的理解。 (5)师:正因为小草有这么强的生命力,所以,作者开头用了这样的诗句: 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师:所以,作者在课文的开篇这样写道: 小草,绿色的小草,没有鲜花那绚丽的色彩,没有苍松那高大的身躯,但人们总是爱它,赞美它。 3.学习第3、4、5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刚才咱们是怎样来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的呢? (1)出示自学提示: A.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B.这一段写出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C.哪些词句突出了小草的特点?并就这句话谈谈感受。 D.有感情的读一读。 (2)课文的3,4,5自然段和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是一样的,请同学按照这样的学习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来学习第3、4、5自然段。 学生自学,有困难到小组中交流。 (3)汇报:3自然段:小草到处都可以生长的特点 师:板书:极强的适应性。 生:“被人们——繁衍着” 生:“在湖畔,在路边,在密林深处,在高山之巅” 师:小草还能生长在哪呢? 生:校园的墙角、公园的花坛里、岩石缝中、屋檐上 师:为什么作者不全写出来呢? 生:太多了 师:是呀,小草可以生长的地方太多了,有个符号帮了忙,什么符号? 生:省略号 师:总之,从四季如春的江南到寒风刺骨的北国,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绿色的身影。所以,作者说:读:

王愿坚《草》教案

王愿坚《草》教案 教学目标: 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 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学习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 [重点难点] 1、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2、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当你看到这一题目时,你会设计什么样的故事? 翻开 * 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 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 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 作者简介:

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本文是作者从1976年底到1977年7月连续写的十篇以长征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中的第四篇。 相关知识: 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 二、检查字词 正音: 蔫(niān)巴酸涩(sè) 抽噎(yē)背(bèi)阴 绽(zhàn)开火燎(liáo) 愠(yùn)怒霎时(shà) 焦灼(zhu)飒飒(sà) 踉(liàng)踉跄(qiàng)跄 三、课文探究 (一)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有表情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课文中人物对话的语气。 阅读课文,理清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1)理清本文记叙的线索;

小草教案

小草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的教唱,引导学生用绵延的气息,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情感。 2、了解大型音乐作品:歌剧,并能够理解歌剧,学习欣赏方法。 教材简析: 歌曲为二段体体裁,以悠长的气息,委婉的旋律抒发了对的热爱与歌颂,歌曲为G调。前一段较抒情,后一段是歌颂。 教学重点: 1、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2、体会歌剧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理解歌剧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1、师:课前我们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同时要同学们思考以下一个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样的情绪? 2、(播放录音)听中学初中第五册《》 3、学生谈感受 生:略 4、师小结:同学们讲得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它表达了作者对剧中主人翁的歌颂之情,听了这段音乐,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为社会默默贡献。 新授 (一)、为教唱歌曲作准备 目的:为学生设计唱歌曲的感觉 1.师:在唱歌前我们先以二条发声练习曲来开开嗓子。 出示课前准备的小黑板: 发声练习 (1) 连音练习 1 3 5 6 5 3 | 1 3 5 6 5 3 | 1- - || Lu Lu 要求:气息连贯、悠长、柔和。 (2)连音练习 1 3 5 3| 1 3 5 3| 1- || Lu 要求:气息连贯、悠长、柔和。 2、在电子琴上选择弦乐合成音色(柔和效果),用中等音量伴奏,指导学生发声。 3、师:请同学们用第二条发声练习曲为老师的范唱领唱,给老师感情提示。(二)、教师范唱 在同学们领唱后再接上。

(三)、教唱歌曲 1、让学生看黑板答题 在画报上画G调谱表 师:请说出它是什么调号的谱表,它的音阶如何写? 学生回答板书(略) 2、给学生二分钟时间自习视谱 3、跟伴奏用“Lu”哼唱第一声部旋律(伴奏要求同发声) 师:请同学们找出贯穿始终的节奏,跟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先用“Lu”跟伴奏轻轻哼唱,再唱歌谱,最后唱歌词。 4、完成第二段的演唱 步骤同上。要求学生有感情演唱。 5、创编 请同学为本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并予以表演。 生:领唱——合唱等 三、总结教学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许多同学都已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应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心系家乡、心系祖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春天的小草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春天的小草 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小草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感受小草的坚强、勇敢,喜欢爱护小草。 活动准备:·PPT课件 ·熟悉歌曲《小草》 ·初步了解小草的作用。 ·人手一块拼版 活动流程: 一、了解——小草的作用 1、猜谜,引出小草 谜语: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生在泥土,春天发芽。 谜底:小草 2、PPT——1 感受春天绿色小草带给大地的美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田野里,山坡上,花园里,一大 片一大片满是绿,大地就像铺上了一层绿色的地毯。 3、提问:喜欢小草吗?说说你的理由。 4、PPT——2 了解小草的作用 在软绵绵的草地上,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 趟跑,捉几回迷藏,多么惬意,多么舒服。 看似弱小的小草,它还能抗击洪水,固定沙丘,把我们的山川, 大地打扮得如此多娇。 二、感受——小草的品质 1、PPT——3 感受小草生长环境 随处可见的小草,有的生长在肥沃的田间和小,有的生长在美丽的花园和庭院,还会生长在哪里? 2、拼图游戏——寻找小草生长的地方 3、PPT——4 进一步感受小草的生长环境 有的生长在峭崖陡壁的山上,有的生长在车轮滚滚的大路旁, 还有的在干枯的泥土里顽强地生长,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顽强

的小草依旧在不断发芽,长高,扎根大地,给大地妈妈带来一点绿色。 4、PPT——5 白雪皑皑的大地下,会有小草吗?为什么? 寒冷的冬天来临了,小草早就做好了过冬的准备,储存养料。当春天到来的时候,它一下将沉睡一冬的铺盖掀掉,欣欣然,钻出了地面。迎着朝阳,露出笑脸,告诉大家春天来了。 5、刚才,我们看见小草是怎样长出来的?什么是钻? 6、游戏——钻圈:感受小草钻出泥土的艰辛。 寒冷的冬天过去了,人们盼望着春天的来临,小草偷偷的从泥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三、提升——爱小草的情感。 1、“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这是一首赞美小草的歌,可是柔弱的小草常常遭到人们的践踏,原来一片绿油油的草地,却留下一个个残酷的脚印,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2、幼儿自由讨论。

小草教学设计(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小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草的特点,体会作者赞美小草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喜欢的段落。 3。学习本课抓住事物特点,先用古诗概括表述,再具体加以描写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小草的特点。 2。结合自然段内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小草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歌曲导入,播放歌曲《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从不寂寞,从不烦恼……板书课题小草生齐读课题。 2.师:小草是我们大自然中最常见的植物,它毫不起眼,默默无闻地生长着,人们却非常喜欢它,赞美它,到底它有多么大的魅力呢?随同我们的作者一起走近大自然,走进茫茫的草原去了解一下小草吧! 师:你看小草多么值得赞美啊,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字字读准,句句读通,把长句子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检查读文情况。 3.指名读。 三、品读悟情,理解课文。 1.师:这篇文章写得这样美,再来读读。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屏幕出现) ①这一段写出了小草的什么特点? ②书中的哪些地方写出了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你是怎样理解的? (2)生汇报师板书:顽强的生命力 预设:生1:“小草虽然体态纤细,却能经受住大自然的风风雨雨” 生2:“越是风吹雨打,小草越是长得茁壮。” 生3:“无论是野火、狂风、干旱,都不能摧毁它那坚定的生活信念。 (3)生谈感受。并带感受读一读。 (4)指导朗读。谁能试着读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吗? 同桌读,女生读,男生读。齐读。 (4)根据课文内容,谈谈你对段首古诗的理解。

草王愿坚(初中阅读)

草王愿坚 卫生员抽噎了两声,突然抓起一把野菜,光火地:“都是敌人的围追堵截,逼着我们走草地,逼得我们吃草!” “吃草,嗯,说得好啊!”周副主席严肃的点了点头,“革命斗争,需要我们吃草,我们就去吃它。而且,我们还要好好总结经验,把草吃得更好些!” “应该感谢他们,感谢这些同志用生命和健康为全军换来了经验。也要记住这些草!”稍微喘息了一下,他又说下去,不过话却温和多了,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这些话,从那瘦弱的身躯里,从那干裂的嘴唇里发出来,又慢,又轻,可是,它却象沉雷一样隆隆地滚过草地,滚过红军战士的胸膛。 杨光激动地听着。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顿时,他觉得自己变得强大了,有力了,这力量足足能一气走出草地。他向着敬爱的周副主席深情地举手敬礼,然后,那紧握着野菜的手猛地一挥,转身向总部所在的方向跑去。 医生向卫生员嘱咐了句什么,也紧抓着那个红十字挎包,向另一个方面跑去。 周副主席望着两个人渐渐远去的背影,耳边传来警卫员的话音。话是对着小卫生员说的:“……看你说的,为革命嘛,我们吃的是草,流的是血,可我们比那些花天酒地的敌人高尚得多,也强大得多呀!……”周副主席那浓浓的胡须绽开来,宽慰地笑了。他笑得那么爽朗,那么

开心。自从患病以来,他还是头一次笑得这么痛快。 1.用简明扼要的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2.为什么周副主席说:“要记住这些草”,“懂得这些草”?(2分) 3.周副主席的声音既是“又慢又轻”,为什么它却“像沉雷一样隆隆地”, 这不是自相矛盾吗?(3分) 4.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如何理解两个伟大?(4分) 答案解析 1.主席意味深长议吃草,战士深受鼓舞向前进 2.“要记住这些草”是因为这些草使红军战士明白了革命斗争需要正视困难,进而战胜困难。懂得正是因为这些困难,才磨练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锻炼得更加坚强。 3.因为周副主席对革命大业的坚定信念和坚强意志极大地鼓舞了红军战士。 4.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因为他协助毛主席统率全军,组织万里长征,因为他和全体红军战士肩并肩,心贴心。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为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的领导艺术。

幼儿园小班古诗草教案

幼儿园小班古诗草教案 【篇一:小班古诗教案2】 1、静夜思(阅读) 活动名称:《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背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静夜思》图片、大挂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图片) 幼:自由回答 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他就特别的想自 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是不是啊? 幼:是 二、展开: 1、朗诵古诗: 师:老师这有一首古诗,看看他想家乡的时候是什么样做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理解字词。 师: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思:思念,想念、 3、讲解古诗含义。(根据古诗内容做简单动作) 师:那我们在来看一下这首古诗的意思。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4、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最少朗读3-4遍)

师:老师给古诗编上动作,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如男生女生分组读)。 三、结束: 师:“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教师讲评, 为幼儿颁发奖品。 2、静夜思(认字) 活动名称:《静夜思》 活动目标: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认识字卡:“床、霜、故、望”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课件:字卡:“床、霜、故、望”、床、霜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复习古诗 师:上节课我们学了古诗《静夜思》,你们能够背下来吗? 幼:能 二、展开 1、教师朗诵古诗,认识字卡:(出示的字卡挂在黑板上)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首诗的第一句是什么?第一个字又是什么? 幼:床前明月光,“床” 师:对,第一个字是床,小朋友看这个字宝宝就是床、(出示字卡)幼:跟读“床”2-3遍 师:第二句是什么?最后一个字是什么? 幼:疑是地上霜,“霜” 师:你们真棒,这个字宝宝是霜(出示字卡) 幼:跟读“霜”2-3遍 师:第三句是什么呢? 幼:举头望明月。 师:这句诗里有一个字宝宝,你们看字宝宝来了,它是望(出示字卡) 幼:跟读“望”2-3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