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市中心城内规划518个农贸市场

成都市中心城内规划518个农贸市场

成都市中心城内规划518个农贸市场

成都市中心城内规划518个农贸市场

2007-10-26 11:12:49| 分类:农业经营|字号大中小订阅

成都市食用农产品市场规划(2006-2020)》的编制完成后,已于近日向社会进行了公示。根据《规划》,到2020年,四川成都市中心城(即绕城高速路以内)规划农贸市场518个,其中现状保留(含改扩建)82个、按控规确定新建424个、规划新增12个。届时,大多数市民出门500米左右就会有农贸市场,方便市民买菜。

规划中心城区农贸市场518个根据《规划》,在中心城(即绕城高速路以内)的农贸市场规划指标中,三环路内农贸市场建筑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三环路外不小于2000平方米;同时,服务半径最佳为500米,最小不低于300米,原则上不超过700米。按照这些规划原则和指标,中心城规划有农贸市场518个:成华区为96个,武侯区91个,金牛区90个,青羊区66个,锦江区62个,高新区(南)39个;另外,犀浦片区规划16个,大丰片区18个,十陵东洪片区40个。

据了解,按经营性质规划,食用农产品市场主要包括批发市场和零售终端市场。批发市场包括大型批发市场、中型批发市场和小型批发市场;零售终端市场主要是农贸市场,同时还包括生鲜超市和便利店。目前,成都市有关部门正在汇总市民的意见或建议。

城市建设热点区域,解决新区居民生活需求,旧城区内对现有农贸市场逐步改建。同时,在控规规划和新增规划点位没有建成使用之前,相邻区域的现有农贸市场不能拆除,做到“建一拆一”。

农贸市场如何做业态规划

业态规划是决定一个农贸市场成活的关键。科学合理的业态布局,有助于消费者及时购买到所需商品,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长购物动线,避免市场内存在经营死角,让每个摊铺的生意都长久繁荣。那么农贸市场要怎么规划业态呢? 1 科学配比提效益 在规划业态之前,需要对农贸市场的周边多次实地调研,测算出符合区域内居民消费习惯的业态配比,并由此规划农贸市场的业态分布。市场要严格控制各业态摊铺数量,保障整体竞争有序,达成效益最大化。 2 合理布局好经营 各业态之间的布局需要依据一定的规律以达成主营功能最大化。 例如色彩亮丽的水果摊位靠近主入口排布,带来较好的视觉和嗅觉效果,在进入市场时就令人眼前一亮;水产海鲜近通道口排布,易于通风散味。冰鲜冻品靠近入口则便于运送冰块,减少对市场动线的影响;熟食业态由于多需要进行现场加工,对面积需求较大,故置于拐角处;肉类是烹饪主料,但同时也作为蔬菜辅料使用,故肉类区域与蔬菜区并排布置……等等。 3 一站购物促消费 现今农贸市场逐渐往社区生活中心的方向发展,因此除了生鲜产品外还需结合美食小吃、日杂百货等商业业态,融合理发医药、通讯文具等便民服务于一体,不同业态间功能互补 发挥集聚效应,打造消费热场,让消费者真正实现“跑一次,全买齐”

4 品牌引导留客群 先下消费者对购物品质要求较高,更倾向于购买已产生信任度的品牌产品。因此市场还可以依据消费人群特点,引进品牌商户为整体导流。 传统农贸市场简单、混乱、分散的布局模式,无法发挥不同品类间的相互带动作用,已明显落后于当下的消费需求。 贯通实业主要从事农贸市场的开发运营、设计定位、招商销售等在内的全案服务,旗下贯通设计专业深耕农贸行业设计,不仅能在环境上将农贸市场焕然一新,营造出丰富的体验式空间氛围,更可以在业态上灵活创新,合理布局,助力农贸市场后续经营。

成都市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标准模板

成都市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标准

成都 市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标准 成都市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成都市菜市场建设的规范管理, 进一步改进菜市场经营与购物环境, 提高菜市场整体建设水平, 依据国家、省有关规定, 结合成都市实际, 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菜市场。 第三条本标准所指菜市场是指用于销售蔬菜、水产品、粮油、肉类、蛋禽类、果品、熟食、副食干杂等农产品和食品, 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固定场所。 第四条菜市场建设应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 并遵循”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经济适用、卫生美观”的原则。 第五条菜市场商品布置应分区明确、划类归市。按蔬菜类、水产品类、粮油类、肉类、蛋禽类、果品类、熟食类、副食干杂类等设置销售区。 菜市场内不得设立蔬菜、食品以外的其它商品经营单位。

第六条菜市场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 还应符合国家、省有关法规、规范、规程的要求及规划、交通、卫生、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选址与建设用地 第七条菜市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食用农产品市场专项规划的要求, 与城市开发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具体的建设地点宜结合居住区服务中心, 选在交通方便的相对独立地段。其通道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米。 第八条菜市场的建设地点应有良好的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附近应具有满足菜市场使用的电源、给排水和交通条件。 第九条凡已规划确定的菜市场用地和设施, 以及建成使用的菜市场, 未经批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她用; 严禁占用城市道路建设菜市场。 第十条新建居民小区菜市场宜单独建设, 不宜与住宅建筑连体开发, 可结合商业、娱乐设施整体开发。当与其它建筑连建时, 应处理好同整体建筑物的关系, 满足市场使用功能的同时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

农贸市场布点规划文本

农贸市场布点规划文本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农贸市场布点规划 【文本】 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办事处 杭州余杭城镇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2014年8月 《余杭组团公共设施布点规划修编》(2011-2020)已于2011年经余杭区人民政府批准实施,第一章项目背景 该规划编制时间为2010年-2011年,与当时的《余杭组团分区规划》同步编制。至2010年,余1、规划背景 杭组团范围内的各单元控规已基本编制完成,并经审批通过,各单元控规对原规划中公共设施的 随着余杭街道经济快速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农贸市场作为城市建设中的布点落实情况各有不同,有的单元控规中落实了上位规划的公共设施布点,有的没有落实;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城市、地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支撑,提升和改造农贸市改变了公共设施的规模和布置位置。(插余杭组团公共设施布点规划图) 就显得尤为重要。从而优化余杭街道城区农贸市场布局、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创新消费服场建设 余杭组团现有农贸市场11处,其中余杭镇(余杭街道)2处、仓前镇4处、闲林镇2处、五务方式、改善产业服务水平,建设一批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布局合理、市场环境优美的农贸市场

常街道2处、中泰乡1处。专业市场3处,一条特色商业街—南渠晚清风貌街,西溪湿地三期旅是十分重要的。 游综合体1个。 2、规划区概况 农贸市场:按《杭州市城市规划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套规定》配套要求及各乡镇发展需求, 余杭街道(余杭镇)位于杭州城中心西23公里处的南苕溪畔,西倚天目山脉,东连杭嘉湖平共规划建设19处农贸市场,其中,余杭3个,中泰2个、闲林4个,五常4个,仓前6个。原,河网交错、群山翠绿、物产丰富,历来被誉为“文化之邦、丝绸之路、瓜果之地、鱼米之乡”。 全镇下辖16个建制村,5个社区,281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01平方千米。是杭州西部进入临安 市的重要门户。随着杭州大都市圈建设的不断前进,余杭街道(余杭镇)区位交通条件不断地改 第二章规划总则善和优化:杭州都市圈一绕、二绕分别在余杭镇东西两侧通过,是余杭街道对外交通联系基础; 留祥快速路、天目山路文一西路、临余公路构成东西联系的主骨架,将临安青山湖科技城、余杭1、规划依据 街道、余杭生态科技岛以及杭州主城区紧密联系起来;南北向通道则以东西大道、015省道、春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路等为基础,将余杭街道与富阳、瓶窑镇、塘栖镇以及临平副城联系起来。项目规划设计范2、《城市商业设施规划编制规范》 围为整个余杭街道,规划面积约101平方公里。(插图余杭镇在杭州区位图、余杭区区位交通图)。 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02年版)

成都花园农贸市场项目产品规划建议

成都花园农贸市场项目产品规划建议 产品规划建议 一、市场背景 1、政策背景 随着成都市旧城改造的脚步加快,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大力推进农贸市场的配建工程建设。二环路内的占道菜市将有打算的全部拆除,并按“拆一建一”的大致要求,08年底二环路内将修建80至100个永久性农贸市场(不包括大棚市场)。成都将掀起一场农贸市场建设“革命”,这些农贸市场大都处于黄金口岸内。 2、农贸市场超市化进展历程 地点——从室外到室内的迁徙; 形状——从简单到精巧的蜕变; 经营治理者——从街道办事处到民营企业的交接。 3、市场投资背景分析 3.1市场投资综述 成都近几年商业形状同质化严峻,导致许多商家经营惨淡。作为农贸市场则不一样,第一那个地点是已形成了人气、商气,是极有实际需求的成熟的市场,同时政府“菜篮子”工程的实施,违章占道经营的取缔,无疑是投资农贸市场的有力保证,商家的经营自然有利可图。鉴于独占性、快速成长性和投资风险小的因素国内许多都市的室内农贸市场已悄悄成为中小投资客的新宠。 农贸市场超市化是成都市旧城改造和整顿市容的产物,由于此类项目符合都市规划和政府政策导向,且涉及“菜篮子”工程,因此收益稳固,差不多没有投资经营的压力。

3.2、成都市农贸市场投资形成四大模式 模式一:农贸市场+住宅。案例:互助路市场。在此类产品开发上开发商将其一或一、二层建成了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成为了住宅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配套产品。 模式二:农贸市场+专卖店。案例:建设路综合市场。在此类产品开发上开发商将农贸市场与专卖店相结合,使二者的商气人气集合相互相承。 模式三:综合商场。案例:大学路市场就将采纳这种模式。除农贸市场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主体外,临街还设置了一排面积从10~50平方米的综合性营业商店。 模式四:休闲中心。案例:如规划中的九里堤市场。地下停车场+农贸市场+超市+休闲娱乐中心。 3.3、农贸市场的投资营运模式 BOT模式:由政府托付开发商开发或者改建,政府拥有产权,开发商拥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下,开发商将手中的使用权转卖出来。如金家坝室内地下农贸市场、玉林综合市场、大学路菜市、小天综合市场等。 “产权式”:将农贸市场等配套作为土地拍卖中规划的条件,使菜市完全和其他的商业地产一样,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合一,如七彩空间农贸市场。但事实上椐国家政策法规规定,农贸市场大产权是不能进行分割成小产权,因此此类农贸市场的宣传促销也只是是出售租赁使用权而已。 二、市场状况分析 1、成都区位市场分析 从90年代初期的玉林小区、双林小区、青羊小区,到90年代中期的五大花园、棕北小区、双楠小区,再到2000年中期缤纷亮相的小户型SOHO、新都市广场、蓝色加勒比,2007年—08年的七彩空间、东城小居、芳邻等,成都房地产进展的18年里具有标志性的各大小区几乎无一例外,相伴着居住区域的日益成熟,显现了相应区域农贸市场的经济繁荣。

绿怡居菜市场提升改造设计需求

绿怡居菜市场提升改造设计需求 一、投标须知 项目名称:绿怡居菜市场提升改造设计 项目概况:本次招标政务绿怡居菜市场提升改造设计项目,本项目地面一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面积约4000平方米(含非机动车停车场),设计费按照2016年设计取费标准第2篇第四条第6款,估算价约14万元。 项目地点:东至路与怀宁路交口绿怡居小区旁 招标单位:蜀山区商务局 招标方式:公开抽签 二、投标资质条件及其他要求 1、建筑设计资质; 2、项目负责人具有贰级注册建筑师资格; 三、设计内容 乙方设计方案及图纸等技术资料须符合国家规范和标准,并遵循商业通行规则。对原绿怡居菜市场内进行提升改造设计,就现有菜台不拆除情况,消防管网、供排水管道、供水、强弱电、墙体(菜台外立面)、水产区、家禽区、门头招牌和店招牌等内部设计,按国家合肥市《示范菜市场建设标准》的要求设计,包括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程勘察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含示范菜市场室内装修设计),效果图制作,技术服务及相应后续服务工作等。(附:《合肥市示范菜市场建设标准》)

(一)平面部分 1、前期菜市场调查; 2、菜市场平面功能分布; 3、菜市场数据报告; 4、菜市场现场测量; 5、方案效果图; 6、菜市场通道、门面、柜台摊位设计; 7、地面、墙面、吊顶、楼梯、厕所、服务室、办公室、检测室等系列公共设计; 8、菜市场材料型号与规格以及色调设计; 9、方案效果图单层9张。效果图包括:门头招牌、蔬菜、水果、鲜肉、粮油干货、水产、熟食卤味、豆制品、家禽、主入口或主人流通道; 10、乙方提供农贸市场门头方案设计,提供门头简易的示意图图纸,但不出结构和详细图纸。 (二)施工图部分 1、菜市场室外装修墙立面、广场施工图; 2、菜市场室内装修土建和强弱电施工图; 3、菜市场室内装修给排水和消防管网施工图; 4、菜市场室内装修电气施工图; 5、菜市场中央空调、通风设备施工图; 6、菜市场水产区、熟食区、所有摊位分布施工图;

标准化农贸市场规划设计说明

昆明大板桥下李其村农贸市场规划方案设计 2011年9月

目录 一、规划依据 (1) 二、现状分析 (1) (一)地理位置及区域环境 (1) (二)建筑现状分析 (1) (三)开发条件分析 (1) 三、规划区性质及规划目标 (2) (一)规划区性质 (2) (二)规划目标 (2) 四、规划构思 (3) (一)规划理念 (3) (二)空间结构形态 (3) (三)功能分区及规划布局 (3) (四)景观规划 (4) (五)建筑环境及色彩控制 (5) 六、专项规划 (6) (一)道路竖向规划 (6) (二)给水排水工程规划 (7) (三)电力电信工程规划 (9) 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及投资估算 (10) (一)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0) (二)投资估算 (10)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年4月1日);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年12月31日);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6月8日); 4、《昆明市技术管理条例》; 5、国家相关规范、规定及昆明市政府和规划部门相关规定和规划要求; 6、1:1000地形图; 7、建设项目的规划条件要求: 地面硬化及停车场面积不小于市场面积的5%。 二、现状分析 (一)地理位置及区域环境 1、地理位置 大板桥下李其村果蔬农贸市场位于昆明主城区至昆明新机场的高速公路旁,规划区周边常住人口2万多人,所在地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规划区总用地面积为14491.1331平方米(约合21.74亩),东侧为城市公共绿化带。 规划区现状地势平坦,地势东南高,西南低,场地中东部有少量岩石山体,建设中会有少量拆迁,用地条件较好,适宜建设。(二)建筑现状分析 规划区内有少量临时性建筑,用地条件较好,适宜建设。 (三)开发条件分析 对规划区现状综合分析可知有利于建设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发展前景好 大板桥下李其村果蔬农贸市场是介于昆明主城和新机场空港经济区之间必经区域,为了满足周边社区人群购买蔬菜及日常用品的需求,我们将开发一个集农产品配套服务,日常用品销售及生鲜蔬菜销售为一体标准化农贸市场。新机场空港经济区现正在发展阶段,其今后将与新螺蛳湾国际商贸城、世纪城商住片区一起构成了连接昆明主城和呈贡新城的黄金商务中心。同时,大板桥的特殊地位以及周边四通八达的交通道路,行业资源丰富,是实现集镇区域化经济的地利条件,是建设以服务群众为本,方便群众日常买菜、买生鲜等日常生活必需品的福祉之地。 什么样的菜市场才能被称为标准化菜市场呢?按照《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标准化菜市场首先应具备良好的环境设施。以菜市场周边环境为例, 1公里内,无有毒有害等污染源,无生产储存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场所;市场内还必须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采光条件。按照管理规范,还统一设置消防、检验、通风、排水、废弃物处理、公厕等配套设施,

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方案设计说明

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方案设计说明

XX综合市场规划 .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篇 ★★规划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依据 1. 《XX总体规划》(—2020); 2. 广西XX建设规划委员会下达的《建筑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用地红线及现状地形图;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5. 国家及XX现行有关法规、规范及规定。 二、项目概述 XX综合市场位于广西XX城乡路西段,地表状态基本平坦地形,市政路从中心穿过,周边有正在建设中的住宅小区及校园区;公路对面XX小区及毗邻的方洲丽园小区为配套齐全的成熟小区。此用地北侧为城乡路,道路规划宽度为50米。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21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26577.8平方米,由宾馆、综合市场、商场、办公楼及保存原有的居民私人住宅楼构成。 三、规划构思 1.小区与未来周边城市关系的定位. (1)根据周边城区的功能,本小区设定为集宾馆、商场、综合市场等服务功能社区,服务予周边小区。 (2)市政道路由中部穿过,形成商业带,并有充分的停车位,交通便利。 3. 消防设计. 小区消防设计均按照国家现行消防规范设计。 四、功能分布

根据市政道路合理布置商业建筑,根据功能和景观需要结合实际地形合理安排间距、绿地、停车场。 五、交通组织设计 1.主要道路及交通系统的设立. 依托市政道路,沿线布置各个建筑的支线行车道路,经整理后进入城市干道。 2.停车系统的设计. 停车系统为地面停车系统,并可分为外来车辆停车系统及内部自有车辆停车系统两大部分. (1)外来车辆停车系统:沿街的停车车位均依托道路来设立,内部干道解决主要的住户来客的停车问题。(2)自有车辆停车系统:将需求解决于各组团的自有停车库为主,辅助以其周边的地面车为作为补充。

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情况及动态

成都农产品批发市场竞争情况及最新动态 一、成都农产品市场的基本情况 成都市农产品市场目前有影响力的市场有龙泉驿聚合市场、双流自家镇自家市 场、驷马桥果品市场等,后来发展的沙西市场、濛阳市场还在进一步寻求拓展空间。 龙泉驿聚合市场建成于2003年,市场一期占地325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拥有7.8万平方米的蔬菜交易区、2.3万平方米的水果交易区,市场每日蔬菜入场量超过5000吨。市场属于民营性质的股份制市场,其股份结构为杨玲家族占55%,李姓个人占25%,几个核心客户占20%。 白家市场建成于2006年,是原成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火车南站市场的新拓展市场,市场由深圳市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成都城乡商贸物流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第二大股东。市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航港成白路98号,占地525亩,净用地402亩。一期经营面积约1 6万方,共有摊位2190余个,其中蔬菜档位475个, 是一个兼具产地市场和销地市场双重特征,并以蔬菜批发交易为龙头,淡水鱼、腌腊肉制品和副食品批发交易为辅助的综合性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同时已经进入成都白条肉批发市场 序列。 成都市驷马桥果品批发市场暨西南果品中心批友交易市场占地150亩,拥有1 万平方米的全网架彩钢交易大厅,3万平方米的交易大棚,3万平方米的仓库,一条从国外引进的现代化果蔬加工生产线,400米铁路专用线,8000吨冷库.市场成立于1987年6月,市场以果品销售为主为主。 沙西市场位于郫县,其投资方为郎家实业总公司。市场规划占地约1500亩,总投资约6亿元,一期已经建成约400余亩,分别设立了:蔬菜、姜蒜、肉类、水果、干杂、禽蛋、水产、粮油等交易区域,市场于2009年11月开业,经营困难,2010年底, 地利集团进入并成为控股方。

菜市场设计说明10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

菜市场设计说明10 农贸市场规划设计话题:农贸市场规划设计任务书观赏植物建筑 第一章设计总说明一、设计依据1.浦东新区民乐大型居住社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沪府规[2010]124号)2.浦东民乐大居社区2013年公建项目设计方案招标书及设计任务书3.甲方提供的基础资料CAD图(包括民乐总图则、规划道路河流、性质编号范围等)4.本项目设计时参照的国家及地方规范、条例和规定: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09年版)2)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3) 《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06】5) 《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6) 《玻璃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 l02—2003】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2008年版)9)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10)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GB 50337—2003】11) 《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土地使用建筑管理)》

(2011年版)12) 《上海市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DB31/T344—2005】二、工程概况:1.项目所处社区概况民乐大型居住社区位于上海市东部,浦东新区南部的惠南镇,南侧隔拱极路毗邻惠南老镇,社区南部规划有轨道交通16号线,并在社区东南侧设有轨道交通站点,区位和交通优势明显。规划范围东至城东路,南至拱极路,西到西乐路,北至下盐公路,总用地面积约5.99平方公里。2.基地范围与现状B10-06地块菜场项目位于民乐大型居住社区的北部居中,东临城西路(红线宽度32米),北临拱商路(红线宽度24米),西侧南侧为园区规划三类住宅组团建设用地,规划服务对象为B、C、F区的社区居民。基地为近似矩形的规则地块,东西最长约70米,南北最长约62.5米。3.自然条件浦东新区地处北亚热带南缘东亚季风盛行的滨海地带,属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照较足,温度适中。 三、建设内容和设计范围根据招标文件的要求,B10-06地块建设用地面积4410㎡,总建筑面积约4218㎡,包括菜市场4062㎡(含菜市场管理用房152㎡、沿街商铺297㎡、仓库112㎡)垃圾中转站78㎡、公共厕所78㎡。本次设计范围为建筑物的单体方案设计;建筑方案设计包含建筑设计图纸,建筑、结构、给排水、强/弱电等各工种的设计说明。四、设计目标1. 打造方便卫生舒适的菜场公共环境。2. 建筑造型力求反映现代城市化视觉美观需求。 3. 建议采用被动式

成都市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标准

成都市菜市场标准化建设标准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成都市菜市场建设的规范管理,进一步改善菜市场经营与购物环境,提高菜市场整体建设水平,依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成都市实际,制定本建设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成都市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菜市场。 第三条本标准所指菜市场是指用于销售蔬菜、水产品、粮油、肉类、蛋禽类、果品、熟食、副食干杂等农产品和食品,以零售经营为主的固定场所。 第四条菜市场建设应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并遵循“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经济适用、卫生美观”的原则。 第五条菜市场商品布置应分区明确、划类归市。按蔬菜类、水产品类、粮油类、肉类、蛋禽类、果品类、熟食类、副食干杂类等设置销售区。 菜市场内不得设立蔬菜、食品以外的其他商品经营单位。 第六条菜市场建设除执行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省有关法规、规范、规程的要求及规划、交通、卫生、环保部门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选址与建设用地 第七条菜市场建设选址必须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食用农产品市场专项规划的要求,与城市开发改造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具体的建设地点宜结合居住区服务中心,选在交通方便的相对独立地段。其通道出口距城市干道交叉路口红线转弯起点处不应小于70米。 第八条菜市场的建设地点应有良好的地形、地貌、工程水文地质条件,场地附近应具有满足菜市场使用的电源、给排水和交通条件。 第九条凡已规划确定的菜市场用地和设施,以及建成使用的菜市场,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挪作他用;严禁占用城市道路建设菜市场。

第十条新建居民小区菜市场宜单独建设,不宜与住宅建筑连体开发,可结合商业、娱乐设施整体开发。当与其他建筑连建时,应处理好同整体建筑物的关系,满足市场使用功能的同时满足相关规范及标准。 第十一条市区菜市场的建设规模,新区不得小于2000平方米,旧城区不得小于1500平方米,并根据规划部门的要求确定适宜的建筑形式,核定规模类别,满足市民日常生活的需求。 第三章规划与建筑设计 第十二条室内式、棚顶式菜市场的建筑密度不大于50%,绿地率不作强制规定,应按标准设置停车场地,合理组织交通。主出入口前应留有适当集散地。连体式菜市场应满足市场使用的功能,并与主体建筑同步报批。 第十三条交易厅、棚宜采用大跨度、大空间的结构形式,柱距不小于7.2米,市场内净高应不低于4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交易厅可与服务、办公等设施合建多层建筑。新建、改建和扩建的独立式、连体式、棚顶式菜市场,在层数、高度、造型、色彩以及与其他用地、建筑的关系上,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第十四条市场进、出口处应设护栏,禁止车辆进出。市场内通道应保持畅通,满足经营与购物的需要。主通道宽度应不小于3米,购物通道宽度应不小于2米。 第十五条菜市场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市场应符合建筑消防的要求,依据规范划分防火分区、设置防火疏散通道、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每个防火区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安全出口净宽应满足规范要求,市场内通道上任意一点到安全出口距离不大于30米,以保证消防和紧急疏散的要求。 第十六条菜市场主出入口道路路面宽不宜小于7米,至少设两个车行道出入口。停车场可独立设置,亦可与其他建筑共用停车场。新建菜市场的停车场配置标准须符合规划要求,旧城区补点或改造现有菜市场可适当放宽。

农贸市场整合推广的活动方案.docx

迁江智慧商城整合推广方案 一、销售前言 迁江镇位于来宾市兴宾区西南部,距离市区37公里,属于来宾市的历史文化古镇,同时属于自治区小城镇建设的重点镇和自治区综合改革示范镇。全镇总面积46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92万亩。全镇辖1个社区19个村民委,148个自然村屯,居民18086户,总人口74128人,其中农业人口69412人。周边经济辐射桥巩、平阳等地,总体辐射面多大20多万人口,迁江智慧商城适应改革潮流,旧城改造,全面打造来宾历史上首个做“最大、最高大上、最智能化”的乡镇级农贸市场。 二、市场分析 迁江前期旧农贸市场单一,大型批发零售业态农贸交易市场空白,正好给本项目带较好的发展优势; 以前旧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 ●规模较小、选择度较低 ●规划单一 ●业态布局错了 ●硬件设施陈旧 ●环境脏、乱、差 ●停车场缺失 ●管理水平低下 ●安全系数不高 根据以前旧农贸市场存在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现农贸市场已不适应发展需求急需更新升级换代,所以智慧商城就是为了改变迁江人生活方式而来。 三、商城招商定位、业态规划 根据对迁江市场的调研及对迁江农贸市场分析研究我们对本项目业态规划作出以

下建议: 1、摊位 摊位业态分类(1楼) 生鲜—蔬菜、鲜肉、水产品、海鲜等 水果—本地、外来进口等 生禽—活鸡、鸭、鸽子、鹌鹑等 干货—干巴、腌肉、调料、干菜、副食品、土特产等 粮油—米、面条、动植物油等 籽种—各类农作物籽种 以上业态包含农贸市场现有摊位所有业种,根据现迁江农贸市场调研分析对比发现,迁江农贸市场肉类消费比重为首,其次为蔬菜,水果,鱼类,这四大类也是农贸市场的核心配比,其他业种为辅助配比,因此我们对本项目业态配比做出以下建议:摊位配比建议

农贸市场改造计划

农贸市场改造计划 篇一:市农贸市场改造实施方案 **市农贸市场改造实施方案 近年来,我市农贸市场建设已取得长足进展,基本形成了专业与综合、批发与零售相配套的农贸市场体系,在促进全市商贸流通基地建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满足城乡居民消费需求、安置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农贸市场建设工作中缺乏规划、无序建设、硬件设施差、设施不配套、市场要件不足、以路为市、占道经营等问题依然突出。为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步伐,促进我 市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依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对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内现有的农贸市场,采取改造、新建和拆迁等方式逐步治理,彻底取消城区内的大集和占道经营,定点规范摊点群、早夜市,尽快改造完善乡镇首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贸市场档次,完善市场功能,建立与菏泽商贸流通基地和城市化 发展管理水平相适应的市场框架体系。 二、基本原则 (一)与城市规划、建设相结合。农贸市场改造应符合城市总体建设规划,符合市场设置的总体要求,立足实际,着眼发展,设施配套,与 城市化建设水平相适应。(二)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对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内的天天市场,先改造产权明晰的,后改造产权不明晰的;先改造占道市场,后改造

其他市场。对各乡镇首集,先改造中心乡镇的市场,后改造边远乡镇的市场。(三)社会投资与政府扶持相结合。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改造市场,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开办、谁服务”的原则。政府在市场用地、税费等方面予以扶持。乡镇首集改造以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投入为辅。(四)农贸市场规模、数量科学合理。以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市容市貌为原则确定农贸市场规模和数量,对规模小、档次低的农贸市场,在改造中要有步骤地予以合并、取缔。 三、目标和任务 (一)2021年上半年取消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大集和占道经营、以路为市,规划定点摊点群、早夜市。中心城区确定两处农贸市场为改造试点;每个县城确定一处农贸市场为改造试点;各乡镇驻地规划出农贸市场专用场地,硬化地面,满足天天市场需要;中心乡镇首集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二)2021年下半年到2021年,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农贸市场全部改造完毕。各乡镇天天市场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开始建设地面硬化的农村大集,并逐步向天天市场过渡。(三)在中心城区及县城城区居民区建设、改造一批高中低档并存、大中小相适的生鲜超市,引导现有超市调整内部布局,增加生鲜商品品种、数量,促 使全市城区农贸市场向生鲜超市转移。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贸市场改造是一项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大, 涉及面广,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农贸市场改造工作的领导,成立由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经贸、规划、环保、市政、国土、房管、建设、交通、工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做好相关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改造任务如期完成。(二)广泛宣传发动。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农贸

东莞市南城区农贸市场发展专项规划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说明书 第一章导言 1.1规划背景 随着城市与经济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东莞南城居民的生活质量随之得到了很大改善。农贸市场1[①]作为居民日常生活构成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普遍存在设施简陋、环境恶劣、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难以满足居民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也与城市建设整体水平不相协调。 为了全面改变农贸市场的整体形象,改善经营环境,完善市场管理机制,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南城政府积极响应东莞市政府《东莞市农贸市场工作实施方案》的号召,

将《南城区农贸市场发展专项规划》作为整治工作的第一步,为农贸市场整治工作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依据。 1.2规划依据 (1)《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5)》; (2)《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5-2020年)》; (3)《东莞市2005-2015年城市商业网点规划》(东府[2005]198号) (4)《东莞市整治农贸市场工作实施方案》(东府[2006]69号) (5)《东莞市整治农贸市场考核标准》(东农市整[2006]5号) (6)各镇(街)控制性详细规划

1.3规划范围及对象 1.3.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内东莞南城区行政区域。 1.3.2规划对象 本次规划对象为南城区行政区域内所有农贸市场。 1.4规划期限 本次农贸市场发展专项规划的期限为:2007-2015年,其中近期为2007-2010年。

1.5规划进程 整个规划编制过程分为调查研究、编写文件、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和颁布实施等五个步骤进行。 根据《关于做好镇街农贸市场发展专项规划工作的通知》(东府办[2007]22号)指示精神,本次规划须在2007年10月1日之前以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的名义正式颁布实施。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于2007年6月底承接本次南城区农贸市场发展专项规划后,立即紧锣密鼓的开展规划编制工作;在2007年7月6日至7月15日期间进行并完成调查研究工作;并正式开始编写文件,于2007年8月15日提交文件初稿。2007年9月17日,由规划管理所组织修改协调会议,并达成一致意见。项目组在修改意见的基础上,对文件初稿进行修改深化,并于2007年9月24日提交本次文件中稿。2007年12月17日进行了专家评审,并提出了修改意见,项目组针对意见对文件进

成都市农贸市场开发状况研究解读

一.成都市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 成都市农贸市场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成都市旧城改造的脚步加快,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大力推 进农贸市场的配建工程建设。二环路内的占道菜市将有计划的全 部拆除,并按“拆一建一”的大致要求,在未来3年内,二环路 内将修建80至100个永久性农贸市场(不包括大棚市场),除 目前已经修建起来的包括大棚市场在内的79个,另外还需要修 建50至60个永久性正规市场(不包括大棚市场)。成都将掀起 一场农贸市场建设“革命”,这些农贸市场大都处于黄金口岸内。农贸市场正经历着三个转变:地点——从室外到室内的迁徙;形态——从简陋到精致的蜕变;经营管理者——从街道办事处到民 营企业的交接。 成都市农贸市场投资形成四大模式 模式一:农贸市场+住宅。如郭家桥市场。开发商在开发住 宅时,将其一、二层建成了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住宅和周边 居民的生活配套产品,预计经营10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 模式二:农贸市场+专卖店。如建设路综合市场。开发商将底楼 设置了268个菜市摊位,二楼由苏宁电器租赁经营,对逛菜市的 人流进行了“二次使用”,使整个市场人气更旺。 模式三:综合商场。大学路市场就将采用这种模式。除农贸市场

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主体外,临街还设置了一排面积从10~50平方米的综合性营业商店。 模式四:休闲中心。如规划中的九里堤市场。地下停车场+农贸 市场+超市+休闲娱乐中心。这也是本项目农贸市场最有可能的 发展模式。 农贸市场的营运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BOT模式,由政府委托开发商开发或者改建,政府拥 有产权,开发商拥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下,开发商将 手中的使用权转卖出来。如金家坝室内地下农贸市场、玉林综合 市场、大学路菜市、小天综合市场等。 另一种是产权式,将农贸市场等配套作为土地拍卖中规划的条件,使菜市完全和其他的商业地产一样,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 合一,如清江农贸市场。 二.成都市农贸市场发展趋势 农贸市场超市化趋势 所谓农贸市场超市化,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引导 大型流通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不适应经济发展、城市 建设和居民消费要求的原城市农贸市场,按照超市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对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超市化改造,使其成为经营主 体组织化、经营产品标准化、经营方式超市化及服务规范化,以

农贸市场设计规范

农贸市场设置与管理技术规范 [2005-12-30] ·作者:·来源:浙江农网 前言 为推进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规范农贸市场建设,引导农贸市场的规范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市场协会、浙江省标准化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干冰、杜泽贵、王晓文、吴晓兰、郑勤。 农贸市场设置与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农贸市场的场地、设施设备、场内布局、柜台设置、商品陈列和销售、卫生管理、制度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城市建城区及县城(含副县级乡镇)新建、改建或扩建的农贸市场设置与管理。乡镇农贸市场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标准制定具体实施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7718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J 16-19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附条文说明)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 农贸市场 是由市场举办者提供固定商位(包括摊位、店铺、营业房等)和相应设施,提供物业服务,实施经营管理,有多个经营者进场独立从事蔬菜、禽蛋、肉类、水产品、豆制品、调味品、熟食卤品、腌腊制品、水果、粮油制品、副食品等食品经营的固定场所,属于城市公益性的公共配备服务设施。 不可食用肉 是指“三腺”(甲状腺、肾上腺和有病变的淋巴结)、伤肉、霉变肉、病死肉

成都市农贸市场开发状况研究

成都市农贸市场开发状况研究 2005-9-7..作者:世家机构·汇高行-李晓. 一. 成都市农贸市场的发展现状 成都市农贸市场发展现状概述 随着成都市旧城改造的脚步加快,市政府有关部门将大力推进农贸市场的配建工程建设。二环路内的占道菜市将有计划的全部拆除,并按“拆一建一”的大致要求,在未来3年内,二环路内将修建80至100个永久性农贸市场(不包括大棚市场),除目前已经修建起来的包括大棚市场在内的79个,另外还需要修建50至60个永久性正规市场(不包括大棚市场)。成都将掀起一场农贸市场建设“革命”,这些农贸市场大都处于黄金口岸内。 农贸市场正经历着三个转变:地点——从室外到室内的迁徙;形态——从简陋到精致的蜕变;经营管理者——从街道办事处到民营企业的交接。 成都市农贸市场投资形成四大模式  模式一:农贸市场+住宅。如郭家桥市场。开发商在开发住宅时,将其一、二层建成了农贸市场。农贸市场作为住宅和周边居民的生活配套产品,预计经营10年左右就可收回成本。 模式二:农贸市场+专卖店。如建设路综合市场。开发商将底楼设置了268个菜市摊位,二楼由苏宁电器租赁经营,对逛菜市的人流进行了“二次使用”,使整个市场人气更旺。 模式三:综合商场。大学路市场就将采用这种模式。除农贸市场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主体外,临街还设置了一排面积从10~50平方米的综合性营业商店。 模式四:休闲中心。如规划中的九里堤市场。地下停车场+农贸市场+超市+休闲娱乐中心。这也是本项目农贸市场最有可能的发展模式。农贸市场的营运模式有两种 一种是BOT模式,由政府委托开发商开发或者改建,政府拥有产权,开发商拥有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这种方式下,开发商将手中的使用权转卖出来。如金家坝室内地下农贸市场、玉林综合市场、大学路菜市、小天综合市场等。 另一种是产权式,将农贸市场等配套作为土地拍卖中规划的条件,使菜市完全和其他的商业地产一样,产权、使用权、经营权三权合一,如清江农贸市场。 二.成都市农贸市场发展趋势 农贸市场超市化趋势

农贸市场可行性报告.docx

农贸市场可行性报告 篇一:农贸市场可行性报告 一、项目概要 1、项目名称:山西省昔阳县沾尚镇沾尚村农副产品交 易市场、小杂粮加工厂、豆制品加工厂、无公害蔬菜冷藏、 储存、筛选加工厂 2、项目实施单位:昔阳县天誉合农贸有限责任公司 3、项目负责人:李武元 4、项目所在地:沾尚镇沾尚村 5、项目建设期:四年( 2011 年 5 月—— 2014 年 5 月) 6、项目性质:新建 7、新增就业岗位: 100 人 8、总投资金额: 1000 万元 9、现完成投资金额: 80 万元 10、项目规划: A. 完善农贸市场的建设 B.豆制品加工厂 C.小杂粮加工厂 D.蔬菜筛选与保鲜,包装生产线 二、项目承建单位概述 天誉合农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 年 10 月,公司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生态大镇沾尚镇。沾尚镇山清水 秀,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公司注册资金100 万元。目前公

司下设农副产品交易市场一个,占地6000 平米,已初具规模;”建军鸿运蔬菜专业合作社”一个;“新发地小杂粮专业合作社”一个。公司以“公司 +合作社 +农户”的经营模式,打造农业产 业化龙头企业为己任,立足本地,面向全国,服 务农业。 三、行业分析 沾尚镇是蔬菜大镇,农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种植蔬菜和 小杂粮。近年来,沾尚镇积极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西 菜东果”战略,目前,沾尚蔬菜种植面积达 10000 亩,临近的西寨乡蔬菜种植面积也达 10000 多亩,但是,由于每年种植蔬菜品种单调,与市场脱轨,蔬菜的增值效益难以显现, 蔬菜的销售和菜贱伤农成了菜农最关心的问题。再加之,农 村的信息化相对落后,农民自己很难打开外界市场,而沾尚 镇甚至全县目前也没有一个体制完善的公司来为农户推广优良的种子和种植技术,帮助他们打开外界销售市场, 提高蔬菜的增值效益,真正的“公司+基地 +农户 +合作社” 的框架还没有完全形成,这是一个急需实现而且必须实现的 问题。天誉合农贸有限责任公司虽然应运而生,并开始为农 户提供优良的种子和先进的种植技术,提供适合本乡本土种 植的化肥和农药,但由于投入有限,冷藏保鲜库还未建成, 公司发展的张力还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产业的 “高产高效” ,影响了农民增收。

农贸市场说明(结构)-

和田·昆仑综合市场规划建筑设计方案说明 第一部分建筑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昆仑综合市场位于和田最繁华的地段,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东临乌鲁木齐北路,南侧为和睦路,北临315国道,用地面积约56928.0平方米。北临火车站约3公里,交通便利,是商家必争之地,东北方向紧临昆仑屠宰厂、天然气公司;东临客运站、交通局、红星市场;南临市政府、水利局、财政局、国土局、交通大队、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保险公司等单位。良好的地理位置为本地块的建设、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项目背景 本地块规划为综合市场,部分沿街建设高层住宅,使商业和居住相互依托发展,进而带动周边地块发展,使之成为和田地区最大的综合市场。得到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欢迎,为老百姓谋得更好的利益。 二、设计依据 1、甲方所提供的用地红线图,原始地形图及相关要求 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版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版 6、《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JGJ 49-88) 7、《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 67-2006) 8、其它现行国家及省、市规范、规程和规定 三、区域现状 综合市场是由昆仑农产品有限公司为方便百姓生活、解决百姓就业、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当地政府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建设的。本公司2007年被批准为“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2009年被认定为“国家商务部双百市场工程项目单位”在本公司的积极努力下,该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管理工作不断加强,有效地带动了周边地区居民脱贫致富。 目前项目一期工程已营业,其中一期工程B、C、D三栋面积为14551平方米,冷藏保险库面积3000平方米。 综合市场的建设和使用关系到当地百姓的切身利益,市里领导对综合市场的建设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怀和帮助。在市场总裁——艾海提的陪同下,市里领导也亲自到市场里视察、参观,关切的询问了有关于市场产品储存、销售、经营情况等一些问题。政府的关心和帮助有力的促进了综合市场有条不紊的发展建设,老百姓的生活也会过得更加红红火火。 四、设计原则 本规划方案是根据和田市现有人口密度和经济规模发展现状,按照和田市政府带动综合市场的要求做的。在设计工程中,本着振兴当地经济、宣传和推广当

农贸市场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设计说明

农贸市场规划、建设方案设计说明

————————————————————————————————作者:————————————————————————————————日期:

XX综合市场规划.建筑方案设计说明 ★规划设计篇 ★★规划设计说明 一、规划设计依据 1. 《XX总体规划》(2005—2020); 2. 广西XX建设规划委员会下达的《建筑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用地红线及现状地形图;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乡规划部分; 4.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5. 国家及XX现行有关法规、规范及规定。 二、项目概述 XX综合市场位于广西XX城乡路西段,地表状态基本平坦地形,市政路从中心穿过,周边有正在建设中的住宅小区及校园区;公路对面XX小区及毗邻的方洲丽园小区为配套齐全的成熟小区。此用地北侧为城乡路,道路规划宽度为50米。小区规划总用地面积为 21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 26577.8平方米,由宾馆、综合市场、商场、办公楼及保存原有的居民私人住宅楼构成。 三、规划构思 1.小区与未来周边城市关系的定位. (1)根据周边城区的功能,本小区设定为集宾馆、商场、综合市场等服务功能社区,服务予周边小区。 (2)市政道路由中部穿过,形成商业带,并有充足的停车位,交通便利。 3. 消防设计. 小区消防设计均按照国家现行消防规范设计。 四、功能分布 根据市政道路合理布置商业建筑,根据功能和景观需要结合实际地形合理安排间距、绿地、停车场。 五、交通组织设计 1.主要道路及交通系统的设立. 依托市政道路,沿线布置各个建筑的支线行车道路,经整理后进入城市干道。 2.停车系统的设计. 停车系统为地面停车系统,并可分为外来车辆停车系统及内部自有车辆停车系统两大部分. (1)外来车辆停车系统:沿街的停车车位均依托道路来设立,内部干道解决主要的住户来客的停车问题。 (2)自有车辆停车系统:将需求解决于各组团的自有停车库为主,辅助以其周边的地面车为作为补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