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药病例讨论制度

中医药病例讨论制度

中医药病例讨论制度
中医药病例讨论制度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中医药病例讨论制度

一、中医专家查房制度

查房和培养人才是专家应尽的义务,中医专家必须参与病区查房,提高病房中医治疗率与中医药技术运用率,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专家查房应尽职尽责,充分发挥上级医师的指导作用,做好下级医师的传、帮、带工作。医院将中医专家查房工作纳入技术人员的年终考核、医师定期考核、晋升晋职、名医申报与淘汰等内容,并与绩效工资挂钩。

中医专家至少每周半天参与病区查房工作,对术前疾病控制、术后预防调护等进行指导。

二、中医病例讨论制度

中医专家每周参加住院病人的查房,至少每月一次参与病区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和重危病人抢救工作。逐步提高中医解决临床急危重症、疑难病的诊治能力,提高医院整体学术水平。

三、中医专家中医药诊疗技术指导制度

中医专家要参与科室的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临床科室中医药技术的指导、专科常见病及重点病种中医诊疗常规(单病种诊疗常规)的制定、临床科室应用指导、并定期进行疗效评价和诊疗常规

的修订等日常工作,不断提高中医疾病诊断准确率、证候诊断准确率、辨证论治优良率、辨证使用中成药以及中药饮片、中成药、院内制剂使用率,突出本专科的中医药特色优势。

四、中医教学制度

中医专家应主动承担临床带教工作,指导下级医师。中医专家要按做好学术思想、实践经验的传承、带教工作。

五、中医药技术应用、中医药技术水平考核制度

中医药技术应用和中医药技术水平指标纳入科室年度目标管理和医疗质量控制内容,实行定期考核。

盐都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外科

2011年2月1日

护理工作制度(护理部版)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护理病例讨论范围: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罕见、死亡、重大新开展的手术或多学科交叉存在争议等病例。凡遇上述病例时要及时组织开展中医护理病例讨论。 二、护理病例讨论方法:护理部或科室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形式采用科内和几个相关科室联合举行。由病区护士长、全科护士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必要时请护理部管理者参加。 三、护理病例讨论要求: 1.讨论前明确目的,分管床位的护士准备好病人及相关资料,拟出需解决的中医护理问题。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做好发言准备。 2.讨论会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或护士长主持,分管床位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参加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由讨论组的成员对科室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指出是否存在问题,应该吸取那些经验教训,并提出突出中医护理特色的实施方案及辨证施护措施。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 四、护理病例讨论重点: 1.讨论疑难、重大抢救、特殊、新手术病例:根据面临的疑难、特殊问题及时分析、讨论,突出辩证施护,提出合理方案,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2.讨论罕见、死亡病例:结合病人情况,总结护理实践的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3.病例讨论应做好记录,作为业务技术考核内容。 中医护理会诊制度 一、凡遇复杂、疑难、危重病症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由科室提出申请,主管护士及以上职称者书写会诊申请单,护士长签字后送交相关部门或科室。 二、大科科室间会诊,会诊申请单送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协调相关科室选派有经验的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者会诊。 三、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并主持,将会诊申请单送交护理部,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协调会诊工作,即:确定会诊时间、会诊科室、护理专科小组及参加护理会诊的

病例讨论制度

病 例 讨 论 制 度 一、临床病例讨论制度 1、 医院应选择适当的在院或出院(或死亡)的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病例讨论会(临床病例)。 2、临床病例讨论会可以一科举行,也可几科联合举行。 3、每次临床病例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将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会的人员。 4、开会时由主治科的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 5、临床病例讨论会应有记录,可以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内。 二、出院病例讨论 1、 出院病例讨论可以分科(科主任主持)或分病室举行(由主治医师主持), 经管的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参加。 2、 出院病例讨论会对该期间出院的病历依次进行审查。 ① 记录内容有无错误或遗漏; ②是否按规定顺序排列; ③确定出院诊断和治疗结果; ④是否有存在问题,取得那些经验和教训。 3、一般死亡病例可与其它出病历一起讨论,但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有无医疗事故,均应单位讨论。 三、疑难病例讨论会:凡遇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四、术前病例讨论会:对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以上职称者)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订出手术方案,术后观察事项,护理要求等,讨论情况记入病历。一般手术,也要进行相应讨论。 五、死亡病例讨论会:凡死亡病例,一般应在死亡后一周内召开,特殊病历应及时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进行,但不迟于二周。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和有关人员参加。必要时,请医办派人参加,讨论情况记入病历。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 讨论记录另页书写,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主要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意见等。 【死亡病例讨论示例】章新明死亡病例讨论时间: 2005 年12 月21 日。 地点: 内科医护办公室。 参加人员: 符斌副主任医师、邱日森副主任医师、秦卫国主治医师、何家桐主治医师、李飞主治医师、陈华赋主治医师、谢丽明医师和唐雅幽护师等10 人主持人: 符斌副主任医师。 病历报告: 谢丽明医师(内容略)。 发言记录: 谢丽明医师: 依据病史、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入院诊断明确,中医诊断为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眩晕,属肾气亏虚,痰瘀阻络;西医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3 级、脑动脉硬化症、左侧脑梗死。 该病特点是患者长期抽烟,且量大.又有陈旧性脑梗死、心梗病史,长期抽烟其体内儿茶酚胺增加。 易产生心律失常.心肌缺血。 加之寒冷、饥饿等易诱发恶性心律失常而致死亡。

李飞主治医师;患者入院诊断明确.属高危状态,易急性发作变生他证,且久病多病体衰,正气亏虚,入院时患者心率偏缓,心率48次/分,I 度房室阻滞,提示窦房结功能低下,一旦发生心脏骤停,较难心肺复苏成功。 从舌脉看患者系脾肾亏虚,痰阏内阻,用药宜注重温阳之品以扶正气;患者住院期间出现肾功三项指标升高,考虑存在高血压肾病还是药物性肾损害?心血管病患者危险性较高,宜注意保暖、休息等防护措施。 唐雅幽护师: 该患者没有较好卧床休息,且死亡前做完体外反搏后自觉情况可,自行在床边走廊锻炼,活动量较大,对其病情变化有影响。 心血管病人发病多在晚上,宜重视夜间巡房,加强观察,该患者心绞痛夜间频发,应注意病情变化。 除了注意卧床、保暖、保持大便通畅外,在护理上还有什么其他措施?邱日森副主任医师: 患者入院诊断明确,中医为胸痹心痛、中风后遗症、眩晕,属肾气亏虚,痰瘀阻络;西医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3 级、脑动脉硬化症、左侧脑梗死。 其死亡原因考虑有: ① 天气冷,小便用力,诱发心梗;② 心绞痛频作,再发展为心梗;③ 冠脉栓子脱落引起血管阻塞,心肌缺血低氧,终致心脏骤停。 符斌副主任医师: 该患者在我科一直是比较重视的,其诊断明确,但可再细分为: 患者胸闷痛,气短,心慌1 年并头晕收入院,稍活动则心慌、气短、头晕加重,不能站、坐,明显为恶化劳累型心绞痛,其后夜间上症也发作,提示为卧床型心绞痛、心律失常。 患者外院用药不理想,并有高血压、脑梗死、下壁及正后壁心梗,其脑梗死超过半年为陈旧性,且有吸烟史,伸舌右歪,口唇暗黑;其心跳过缓,为外院应用阿替洛尔之类所致,停用后心率有所恢复,为药物性引起传导阻滞、窦缓;患者心脏听诊瓣膜有杂

护理管理工作制度(护理部版)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精品

【关键字】方案、意见、情况、方法、会议、质量、问题、难点、充分、合理、执行、举行、提出、措施、突出、基础、需要、途径、资源、重点、能力、制度、特色、水平、分析、开展、管理、指导、解决、提高、协调、实施、改进、规范、落实 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护理病例讨论范围: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罕见、死亡、重大新开展的手术或多学科交叉存在争议等病例。凡遇上述病例时要及时组织开展中医护理病例讨论。 二、护理病例讨论方法:护理部或科室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形式采用科内和几个相关科室联合举行。由病区护士长、全科护士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必要时请护理部管理者参加。 三、护理病例讨论要求: 1.讨论前明确目的,分管床位的护士准备好病人及相关资料,拟出需解决的中医护理问题。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做好发言准备。 2.讨论会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或护士长主持,分管床位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参加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由讨论组的成员对科室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指出是否存在问题,应该吸取那些经验教训,并提出突出中医护理特色的实施方案及辨证施护措施。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 四、护理病例讨论重点: 1.讨论疑难、重大抢救、特殊、新手术病例:根据面临的疑难、特殊问题及时分析、讨论,突出辩证施护,提出合理方案,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2.讨论罕见、死亡病例:结合病人情况,总结护理实践的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3.病例讨论应做好记录,作为业务技术考核内容。 中医护理会诊制度 一、凡遇复杂、疑难、危重病症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由科室提出申请,主管护士及以上职称者书写会诊申请单,护士长签字后送交相关部门或科室。 二、大科科室间会诊,会诊申请单送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协调相关科室选派有经验的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者会诊。

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是适应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需要,提高危重疑难病人的护理质量及抢救成功率,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共同解决病人护理难点的重要措施。为规范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工作,特制订制度如下。 一、讨论范围 护理工作中出现的疑难、复杂问题;危重病人护理,急救病人的抢救配合与护理;特大、复杂手术病人手术期护理;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特殊、罕见、死亡等病例。 二、讨论形式 科内讨论及全院性讨论 三、讨论程序 1.护士长安排病例讨论时间及内容,全院性护理病例讨论护士长通知护理部及相关科参加。 2.责任护士汇报病例情况,已经实施的护理措施。 3.病例相关知识回顾,提出需要讨论的护理问题。 4.护士长指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殛须改进或提高的护理方案。 5.护理病例讨论应做好记录,科内存档。 四、讨论要求 1.中医护理病例讨论选择具有中医特色护理及技术操作,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 2.每次病例讨论会前,责任护士应做好讨论前病例资料的准备。 4. 急诊护理病例讨论应在24小时内完成。

5.对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可邀请科主任或相关医生参加,或参加医生疑难病例讨论会、术前讨论会。 6. 对死亡病例护理讨论,参加抢救护士,要汇报抢救的经过,护士长或主管护师就抢救配合,病情观察,基础护理,护理记录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护理上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备注: 1、若需要全院讨论,科室申报护理部。 2、科内讨论根据需要,邀请科主任参加。

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护理病例讨论范围: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罕见、死亡、重大新开展的手术或多学科交叉存在争议等病例。凡遇上述病例时要及时组织开展中医护理病例讨论。 二、护理病例讨论方法:护理部或科室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形式采用科内和几个相关科室联合举行。由病区护士长、全科护士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必要时请护理部管理者参加。 三、护理病例讨论要求: 1.讨论前明确目的,分管床位的护士准备好病人及相关资料,拟出需解决的中医护理问题。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做好发言准备。 2.讨论会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或护士长主持,分管床位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参加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由讨论组的成员对科室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指出是否存在问题,应该吸取那些经验教训,并提出突出中医护理特色的实施方案及辨证施护措施。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 四、护理病例讨论重点: 1.讨论疑难、重大抢救、特殊、新手术病例:根据面临的疑难、特殊问题及时分析、讨论,突出辩证施护,提出合理方案,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2.讨论罕见、死亡病例:结合病人情况,总结护理实践的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3.病例讨论应做好记录,作为业务技术考核内容。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经管医师ZBC医师汇报病史:患儿男孩,1岁4个月,因“反复发热1周,解稀水便1天”于2015-04-25入院。入院查体:T38.5℃,R32次/分,P120次/分,Wt9kg。舌红,苔黄腻,指纹淡紫,透风关。精神一般,面色正常。皮肤弹性可,前囟已闭合。眼窝无凹陷,哭时有泪,口唇无发绀,舌面、颊粘膜可见白色凝乳样物附着,咽充血,扁桃体不大,颈软,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正常,6次/分,无高调。肛周稍红。指尖毛细血管充盈时间:1秒。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完善相关检查:2015-04-25 腹部立位片:腹部未见明显肠梗阻征象。2015-04-2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15.62 *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48.74 % ,淋巴细胞比率 45.54 % ,血红蛋白 112.00 g/L ,红细胞压积 36.90 % ,血小板计数 305.00 *10^9/L 。A组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结核抗体-IgG:阴性(-) 。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阴性。肝功能:谷草转氨酶 45 U/L ,谷丙转氨酶 30 U/L ,谷氨酰转肽酶 29 U/L ,总胆红素 7.55 umol/L 。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 427 U/L ,肌酸激酶 68 U/L ,肌酸激酶同工酶 42.0 U/L ,羟丁酸脱氢酸酶 392 U/L 。血电解质:钠 134.0 mmol/L ,余正常范围。二氧化碳总量:14.3 mmol/L。C反应蛋白:83.5 mg/L 。超敏肌钙蛋白I定量:<0.01 ug/L 。降钙素原:2.14 ug/L 。大便常规检验报告:粘液(+),红细胞 0-3 ,白细胞(+),隐血试验阳性(+)。2015-04-27尿常规:正常范围。肥达氏反应:阴性。2015-04-28胸正位片:双肺野纹理增粗。2015-04-29 复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0.97 *10^9/L ,中性粒细胞比率 40.44 % ,淋巴细胞比率 46.64 % ,嗜酸性粒细胞比率 1.14 % ,血红蛋白 102.00 g/L ,红细胞压积 34.10 % ,血小板计数 426.00 *10^9/L 。复查降钙素原:0.55 ug/L 。血沉降:63 mm/h 。复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21 U/L ,碱性磷酸酶 269 U/L ,谷氨酰转肽酶 25 U/L ,总蛋白 62.4 g/L ,白蛋白31.9 g/L ,球蛋白 30.50 g/L ,白蛋白/球蛋白 1.046 。免疫五项:补体C3 1.39 g/L ,补体C4 0.41 g/L ,免疫球蛋白IgA 0.81 g/L ,免疫球蛋白IgG 9.0 g/L ,免疫球蛋白IgM 1.14 g/L。复查C反应蛋白:55.4 mg/L 。复查大便常规检验报告:酵母样菌 + ,余正常范围。2015-04-29 大便培养回报:未检出沙门氏、志贺氏菌及真菌。入院予头孢曲松(罗氏芬)抗感染,制霉菌素外涂口腔,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口服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支持治疗。现患儿腹泻症状明显好转,鹅口疮消退,但仍反复发热,热峰无明显下降。 Thj中医师:患儿不慎感受湿热伏邪,客于胃肠,肠道功能失司,不能分清泌浊,至水谷精微混杂而下,发为本病;胃失和降,上逆则呕,脾胃受病,脾运化不利,胃受纳腐熟无能,则纳差,脾运化失职,津液与湿浊并走大肠,津不上承加之湿浊阻滞则口渴不欲饮,舌红,苔黄腻,指纹淡紫,透风关,皆为湿热之象。四诊合参,属湿热泄泻,本病病位在胃肠,病性属实,积极治疗,预后可。中医与痢疾鉴别,后者大便量少而次数多,见赤白脓血,伴腹痛、里急后重,故可资鉴别。 Stbz医师:本病患儿目前腹泻症状好转,仍反复发热,查CRP、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高,西

病例讨论制度

病例讨论制度 (一)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入院7天内没有明确诊断或诊疗方案难以确定、未能达到预期疗效、非计划再次住院和非计划再次手术、出现可能危及生命或造成器官功能严重损害的并发症、住院期间实验室检查有重要发现,将导致诊断、治疗的变更等情况须进行疑难病例讨论: 1.由科主任或副主任以上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必要时可邀请相关科室人员或机构外人员参加。 2.讨论前,负责床位的实习医师、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收集齐病例资料,住院医师汇报病史,介绍病情和诊疗过程;主治医师应详细分析病情,提出讨论目的及观点;科主任或副主任、主任医师结合国内、外资料综合分析制订诊治措施。 3.讨论记录应在讨论当日完成,分别计入病程记录和专设的讨论本中。主持者在记录中需审核并签字。 4.参加疑难病例讨论成员中应当至少有2人具有主治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二)术前讨论制度 为了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手术安全为目的,在患者手术实施前,医师必须对拟实施手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式、预期效果、手术风险和处置预案等进行术前讨论。 除以紧急抢救生命为目的的急诊手术外,所有住院患者手术必须实施术前讨论,术者必须参加。 术前讨论的范围包括手术组讨论、医师团队讨论、病区内讨论和全科讨论。全科讨论应当由科主任或其授权的副主任主持,必要时邀请医疗管理部门和相关科室参加。患者手术涉及多学科或存在可能影响手术的合并症的,应当邀请相关科室参与讨论,或事先完成相关学科的会诊。如新开展的手术或重大手术则要求麻醉医师及有关人员要参加。 讨论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主管医师应收集齐备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必要时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讨论时由科主任或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范本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时间:2012年08月24日09时30分 地点:内科医师办公室主持人:程星主治医师 参加人员:程星主治医师、王良榜住院医师、杨大梁住院医师、李倩实习医师等7人。 患者姓名:郑远德性别:女年龄:78岁病历号:720944 诊断:中医诊断:血证便血(肠道湿热证);西医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2、脑梗塞 讨论记录:何源住院医师介绍病情:女性,78岁,已婚。因“解黑便、吐血伴腹痛1+天”于2012年08月12日08时由陪人护送入院。 患者1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黑便1次,质略干,量约50mg,呕吐咖啡色样胃内容物2次,第一次量约50ml,第二次量约20ml,伴见腹痛,头晕乏力,无心慌胸闷,咳嗽,里急后重,肛门异物感等不适,遂由我院120接入院。 既往体健:有1年脑梗塞病史,平素嗜食辛辣之品。否认伤寒、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查体:T36.6℃ P86次/分 R20次/分 BP80/50mmHg。舌红,苔黄,脉数。口唇略苍白,心肺(-),全腹软,右下腹有压痛,无反跳痛及肌卫,肝脾肋下未扪及,肠鸣音正常,为5次/分,移动性浊音(-),无振水音及波动感。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双上肢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减弱。生理反射征存在,病理反射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血常规回示:WBC8.1x10^9/L,Gran%82.5%,RBC1.93x10^12/L,HGB60g/L,PLT75x10^9/L。大便常规示黑便,质略干,未见寄生虫卵。大便OB示阳性。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末梢血糖:8.7mmol/L (随机)。 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血证 便血 肠道湿热证 西医诊断:1、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贫血 2、脑梗塞 入院后中医中药予以生脉注射液静滴以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中药汤剂治以清化湿热,凉血止血;方用地榆散合槐角丸加减,但因患者身体虚弱,口服中药有困难,故未予中药内服;予以耳穴埋豆以调理脾胃;西医予以抗炎、护胃、止血补血、补液、上心电监护、吸氧等对症处理。头颅CT示双侧基底节区、左侧半卵圆中心及左顶叶脑梗塞。腹部B超未见异常。2012年08月18日复查大便常规示褐色便,未见寄生虫卵;大便OB阳性。2012年08月19日做腰椎片示腰椎骨质增生。2012年08月20日复查血常规示:WBC3.0x10^9/L,Gran%65.2%,RBC3.55x10^12/L,HGB98g/L,PLT122x10^9/L。血生化示GGT80U/L,TP40g/l,尿素 1.61mmol/L,尿酸277umol/L,GLU4.9mmol/L,CHO4.47mmol/L,TG2.62mmol/L,Mg0.38mmol/L,FE2.9umol/L,CO221.2mmol,C反应蛋白阳性。继予上述治疗后,2012年08月23日复查大便常规示棕色软便,未见寄生虫卵;大便OB阳性。2012年08月24日做胸片示支气管炎性变,左侧少量胸腔积液;颈椎片示颈椎退行性变。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现展开讨论。杨大梁住院医师:病情已悉,患者一直诉头昏、乏力,且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呈下降趋势,且一直使用抗生素无明显效果,考虑患者为病毒感染,建议停用抗生素改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并予脑蛋白静滴营养脑细胞以改善头昏的情况。

中医护理会诊制度

中医护理会诊制度 中医护理会诊制度是临床护理工作中集思广益,共同解决病人护理难点的重要措施。病人在临床护理及中医护理技术开展过程中涉及其他专科专病护理及技术,需专科协助解决时,应及时组织会诊,以提高中医护理服务质量,有效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疑难危重患者的护理问题和技术操作方面的难题。为规范中医护理会诊工作,特制订制度如下。 一、会诊范围 1.需要解决专科护理及中医专病护理问题 2.解决疑难病人的若干护理问题 3.解决中医临床护理技术问题。 二、会诊形式 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间会诊。 三、会诊程序 1.科内会诊:对本科内较疑难或对科研、教学有意义的病历,,由责任护士提出,经护士 长同意,召开本病区或科系医护人员参加(亦可结合疑难病例讨论会进行)。 2.科间会诊在本专科领域内对病人的护理有困难,需相关科室协助,可提出科间会诊。 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科室人员一般要在24小时内完成;急 诊在接到通知后15分钟内赶到邀请科室,做好会诊记录。申请会诊科室必须认真填写中 医护理会诊单,责任护士、护士长签字后,派人送往会诊科室。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的要 求,派主管护师或指定护士根据会诊性质、病人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会诊时责任 护士或护士长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听取会诊意见,共同 研究护理对策,同时表示对被邀人员的尊重。会诊人员应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 会诊科室填写护理会诊单,护士长签字后由工勤送会诊单,交给被邀请会诊科室护士 长。然后安排护理专家前往会诊,邀请科室安排人员陪同,说明会诊的目的,由责任护士 汇报病历情况,提出会诊问题及要求,护理专家查看后提出会诊意见,将会诊结果记录护 理病历中。 2、全院会诊:会诊科室填写护理会诊单,护士长签字后上交护理部,由护理部安排有关护 理专家进行会诊,护理部参加会诊并记录。由护士长提出,经护理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 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应提前1-2天将护理会诊目的及邀请人员报护理部。护理部确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规范及模板

附件一: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是指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召集有关医务人员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病例讨论的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参加人员姓名及专业技术职务、具体讨论意见及主持人小结意见等。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记录模板 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讨论时间:年月日时 讨论地点: 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讨论内容: 1、XXX主管医师发言记录: 患者因“反复腹胀2月余,再作加重2天”入院,症见:腹胀、乏力、纳少、皮肤瘙痒,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柏油样便、无身目黄染、寐尚欠佳,大便调,小便少。查体:T36℃,P87次/分,R19次/分,BP115/70mmHg 神清,精神可,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呼吸平顺,无异常气味,未闻及咳嗽、喘促、呻吟之声。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对光反射灵敏,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HR8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肾区无叩痛,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查:肝脏MRI平扫+增强: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细胞癌(弥漫、结节型),门脉主干

及左右支癌栓形成,肝硬化、脾大、腹水、门脉高压。患者于23/04诉腹胀难忍、动则气喘,为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于23/04下午行腹腔穿刺放腹水术,术前血常规示:HGB122g/L,共引流出红色血性腹腔积液1000ml。23/04日小便100ml,25/04 07:00至15:00尿量0ml,予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肾功以了解病情,血常规回报示:*109/L,*1012/LHGB99g/L。电解质+肾功示:Na123mmol/L,CL89mmol/L,L,L,crea270mmol/L,经请求XX总住院医师后,予补充诊断:肝肾综合症,肝癌破裂并出血。现患者腹胀明显,时觉腹痛,动则气喘,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精神差,昨日患者24h尿量1200ml。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肌紧张,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 2、参加者对诊断的分析意见和下一步处理的意见: XXX住院医师:患者入院诊断明确,为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并门脉癌栓形成,肝脏CT平扫+增强示: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细胞癌(弥漫、结节型),门脉主干及左右支癌栓形成。患者腹胀明显,动则气喘。腹水为血性腹水。查体:心肺查体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膨隆,腹肌紧张,全腹压痛,无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脾触诊不满意。患者病情危重,预后极差,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已多次与家属沟通病情,患者家属表示理解,并要求放弃积极治疗。 XXX主治医师:患者诊断明确,并发症多,治疗原则正确,予保肝护肝,活血化瘀,改善肝脏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止痛及对症支持治疗。患者出现“肝肾综合征”,血性腹水考虑为“肝癌破裂并出血”,预后极差,病情危重。随时可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且家属放弃积极治疗。 XXX主治医师:患者病史、症状、体征、辅查诊断明确,存在多脏器衰竭的风险,病情发展快,患者为肿瘤晚期,并有转移,门脉癌栓形成,肝癌破裂出血,患者出现肝肾综合征,死亡不可避免。 3、XXX主持人的总结意见: 本病中医方面,四诊合参,本病当属祖国医学“鼓胀”范畴,缘于患者外感疫毒之邪,久病,耗伤肝脾,肝失疏泄,气滞血瘀,脾失运化,水湿内生,气、血、水聚于腹中,形成本病。证属脾虚水停夹痰瘀,病位在肝、脾,病性为本虚标实。西医方面,诊断为:1、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并门脉癌栓形成2、难治性腹水3、肝肾综合征4、肝癌破裂并出血。治疗上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但根本的病因无法治疗,主要治疗为延长生命,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病情危重。在沟通方面,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1、每科室每2月至少1份病例。 2、病例选择:疑难病例一般是指一周内未能确诊或治疗困难或疗效不佳的患者,需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七天内未能确诊的疑难病例应组织科内讨论,十五天内不能确诊者,组织院内讨论,紧急情况即刻组织讨论。 3、各临床科室遇有上述患者,即刻报告科主任,决定讨论范围和时间,必要时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有关专家进行院内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同时也可应患者家属请求吸收院外专家参加。 4、讨论方式和讨论范围: (1)全科病例讨论:由经管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 (2)全院讨论或外院专家参加的讨论会,详细见会诊制度。 5、讨论程序:由经管医师详细介绍病史、诊疗过程及各种检查结果,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陈述当前治疗方案、治疗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参加专家需对患者病历、当前病情进行全面分析,应用国内外学术理论、专业新进展及针对病情的可行性诊治方案做进一步讨论,最后由讨论会主持者归纳总结,尽早明确诊断,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6、经治科室讨论前应作好充分的资料准备。应先由经管医师整理有关临床资料,尽可能写出书面摘要发到参加会诊和讨论的医

师手中,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报科主任决定参加讨论人员,经科室主任同意后报请医务科备案,由医务科通知相关参加讨论的有关人员。 7、专家讨论对病情的分析,进一步诊疗方案,经治医生必须认 真记载在“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对有争议的学术观点不必记载在病程记录中(允许记录在科室保存的《疑难病例会诊讨论记录本》中)。 8、讨论内容包括,病情分析,诊断意见,进一步检查意见,治 疗方案,疗效分析及预后评估。 9、病例中疑难病例讨论规定记录以下内容:病人姓名、 年龄、住院号、讨论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讨论者姓名、职务(职称)、讨论目的、病情摘要、参加讨论者发言纪要、下一步诊疗意见、主持人总结意见、记录者签名、科主任签名,不得缺少。 上述资料科室留底备查

护理查房、会诊、病例讨论记录

护理查房制度 护理查房应充分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按照护理程序的步骤进行,做好查房记录。 (一)护理查房各类:护理查房包括管理查房、业务查房、教学查房。 1、管理查房重点查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常规的执行情况、护理单元的质量管理及节假日、夜班岗位职责的落实等。 2、业务查房主要包括疑难、危重、大手术、特殊个案及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等。 3、教学查房主要包括临床护理教学计划的组织与落实,对教学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价。 (二)护理查房的时间:护理部组织全院每季度1次。护士长组织病房每月1-2次。节假日查房每日一次,夜班查房每周1次由护士长轮流进行。 (三)护理查房的要求 1、查房前要做好充分准备,目的明确,查房病例具有代表性。 2、查房时应运用护理程序方法,采取多种形式,保证查房的质量。 3、业务查房属护理部、科室常规业务活动,提高护理业务、突出中医特色。 (四)管理查房的资料归护理部,业务查房资料归业务管理档案中,教学查房资料归教学管理档案中。 护理会诊制度 (一)护理会诊范围:凡在护理业务、技术方面存在疑难问题,本科室难以解决时,可请求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共同分析、研究、提出解决措施。 (二)护理会诊要求:申请科室会诊前应做好各种资料准备,会诊时报告病情,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后认真组织实施会诊意见。 (三护理会诊各类

1、科间会诊:由本专业主管护师以上(含主护师)人员书写会诊单,注明病人一般资料、护理会诊理由等,经护士长签字后送邀请科室。应邀护士应为护师以上(含主管护师人员,一般于24小时内完成,急会诊时应在人诊单上注明“急会诊”字样,被邀人员随请随到。 2、疑难病例会诊:经过科内、科间仍不能解决,需院内大会诊时,由申请科室上报护理部,由护理部组织进行会诊。 3、院外会诊:由申请科室护士长填写会诊单,送交护理部,护理部负责与有关医院联系,安排会诊。必要时可携带病历或陪同病人到院外会诊,也可将病历寄发有关医院,进行书面会诊。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护理病例讨论范围: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罕见、死亡等病例。 (一)护理病例讨论方面:护理部或科室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形式采用科内和几个相关科室联合举行。 (二)护理病例讨论要求 1、讨论前明确目的,护士长或分管床位的护士准备好病人及相关资料,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做好发言准备。 2、讨论会由护理部或护士长主持,分管床位护士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交效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参加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讨论结束后由主持人进行总结。 (三)护理病例讨论重点 1、讨论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病例:根据面临的疑难、特殊问题及时分析、讨论,提出护理方案,及时解决问题,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2、讨论罕见、死亡病例:结合病人情况,总结护理实践的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3、病例讨论应做好记录,讨论资料归于业务技术管理档案中,作为业务技术考核内容。

中医护理病例讨论.docx

Xxxxxx 附属中医院 中医护理病历讨论记录 时间2012 年 6 月 15 日地点示教室主持人Xxx 患者姓名Xxx性别女年龄61 岁 住院号12060776入院诊断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胁痛(胆囊炎?) 病历类型疑难√ 危重重大手术前后死亡(在相应选项前划√) 中医证型:肝胆郁 施护原则:疏肝利胆,通腑泻浊,补益脾参加讨论范围本科讨论热;阴阳两虚,浊毒 肾阴阳,兼顾活血化瘀 内蕴 参加人员脾肾病科全体护士 讨论意见: Xxxx 护士长:今天我们针对42 床 xxx 进行病例讨论,讨论的主要问题是:现存主要护理问题潜在 并发症及护理措施。现在请xx 责任护士汇报病例。 Xx 责护(报告病历):患者入院前9 小时进食脂餐后出现腹部剧烈绞痛、右上腹疼痛为主,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非喷射性、腹胀、腹泻淡黄色稀大便 4 次,里急后重,心悸、心累、呼吸困难,不伴身、 目发黄、粘液脓血便,无背部放射痛。未诊治,立即至我院门诊,于2012 年 06 月 09 日 09 时 24分以 " 胁痛、慢性肾衰,胆囊炎?慢性肾功能不全" 收入我科。舌质淡红,苔黄,脉弦数。T36.7 ℃ P105 次 /分 R25 次 /分 BP220/110mmHg 既往20 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空腹血糖达 10mmol/L 以上,在 xx 附院明确诊断为 "2 型糖尿病 " ,先后使用口服降糖药及胰岛素控制血糖(具 体不详),血糖控制不佳。 3 年前因反复双下肢水肿,头晕,面色萎黄,恶心欲吐,视物模糊,伴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劳力性心累气促,先后在xxx 附属医院 " 及 "xxxx 医院 " 就诊,明确诊断为 " 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糖尿病肾病 " , 2年前在 "xxxx 医院 " 行永久性右侧锁骨下静脉置管, 维持性血液透析1 年余。有 " 结石性胆囊炎 " 史 10 余年。否认 " 肝炎、肺结核" 等传染病史,否认外伤史,有输血史,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入院后给予一级护理,安置心电监护, 氧气吸入以2min/h 。完善相关各项辅助检查,抗感染(奥硝唑、头孢唑肟),纠正贫血(促红素、 生血宁),胰岛素控制血糖。降压(氨氯地平,美托洛尔),补液支持,维持性血液透析每周 3 次。 对症止痛(消旋山莨菪碱)。消炎利胆(消炎利胆片)。查:肝功能:GLB :31g/L , ALP :291u/L ,LDH : 290u/L ,心肌酶: CK-MB : 32u/L,肾功能: BUN : 17.7mmol/L , CREA : 574umol/L ,空腹 GLU :18.4mmol/L ,电解质: K :5.5mmol/L ,CO2:16.1mmol/L ,FMN 3.61mmol/L ;Cys-c:6.32mg/L ,AMY :44u/L , CRP: 11mg/L ,护理问题讨论:潜在并发症 Xxx 主管护师:本例患者,老年女性,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有关。由于患者腹部剧烈绞痛、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规章制度

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 一、临床病例讨论:是解决临床病人的诊断、治疗难题和以临床教学为主要目的一种方法,采取定期和临时两种形式。定期病例讨论由科室主任或副主任主持,一般每周1次;临时病例讨论则根据病区的病人情况,危重病人可随时进行讨论。各病区对确诊困难或疗效不确切的患者,应在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指导下尽快完善各项检查,进行病例讨论。 二、病例选择:入院三天以上诊断不明者、诊断明确但临床少见或在诊治过程中有较重要的教学意义者、危重病人紧急抢救后疗效不佳者。有完整病理资料者可举行病理讨论会。 三、讨论方式和讨论范围: (1)治疗组内讨论:由经治医师提出,治疗组副主任以上医师主持,包括治疗组的其他实习医师和住院医师,多采取临时讨论形式,着重解决诊断和治疗中的问题。 (2)全科病例讨论:由治疗组主治医师提出,科室主任主持,全科各级人员参加。先由经治医师详细介绍病史及各种检查结果,主治医师结合文献,以病例诊断、治疗为重点,进行较全面的分析和介绍,提出诊疗过程中的困难,其他有关人员按年资由低到高顺序可就病例的某些方面,结合文献作较深入的分析讨论,最后形成统一的诊疗方案。 (3)多学科讨论或邀请外院专家参加的病例讨论会,则由经治科室主任提出,医务科负责安排、组织,由经治科室主任或医务科科长主持,并报

分管副院长。讨论前应作好较充分的资料准备,有病理报告者可邀请病理科医师参加,必要时可提前将病历摘要印发到有关医师手中。 (4)各科临床病例讨论资料应全部或摘要记入《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本》中。病程记录内容包括讨论日期、主持人及参加人员姓名、专业技术职务、讨论总结意见等。 (5)节假日或急诊疑难患者应由值班组副主任医师主持进行疑难病例讨论,做好详细记录,并向科主任及院总值班汇报,以明确诊治方案,避免延误病情。 四、对危重患者各治疗组(或病区)在病房主任或副主任医师带领下,应及时讨论、确定治疗方案,并密切监护患者,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病程。 五、对危重患者在每日下午下班前,主管医师应向科主任汇报病情,及时发现诊治过程中的问题,调整治疗方案,并在病历中做好记录。 六.对于特殊危重患者除以上讨论外,应及时组织全科讨论及相应科室的全院讨论。精品文档word文档可以编辑!谢谢下载!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范例

危重病例讨论记录 讨论日期:讨论地点: 主持人(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参加者(姓名、专业技术职称、职务):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鼓胀 脾虚水停夹痰瘀 西医诊断:1、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并门脉癌栓形成 2、难治性腹水 3、肝肾综合征 4、肝癌破裂并出血 讨论记录: 1、XXX主管医师发言记录: 患者因“反复腹胀2月余,再作加重2天”入院,症见:腹胀、乏力、纳少、皮肤瘙痒,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柏油样便、无身目黄染、寐尚欠佳,大便调,小便少。查体:T36℃,P87次/分,R19次/分,BP115/70mmHg 神清,精神可,营养中等,形体适中,自动体位,查体合作,言语清晰,对答切题,呼吸平顺,无异常气味,未闻及咳嗽、喘促、呻吟之声。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0MM,对光反射灵敏,巩膜无黄染。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HR87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周围血管征阴性。腹膨隆,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肌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肝肾区无叩痛,墨菲氏征阴性,麦氏点无压痛及反跳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下肢无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查:肝脏MRI平扫+增强:肝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细胞癌(弥漫、结节型),门脉主干及左右支癌栓形成,肝硬化、脾大、腹水、门脉高压。患者于23/04诉腹胀难忍、动则气喘,为缓解患者腹胀症状于23/04下午行腹腔穿刺放腹水术,术前血常规示:HGB122g/L,共引流出红色血性腹腔积液1000ml。23/04日小便100ml,25/04 07:00至15:00尿量0ml,予急查血常规,电解质+肾功以了解病情,血常规回报示:WBC8.2*109/L,RBC3.08*1012/LHGB99g/L。电解质+肾功示:Na123mmol/L,CL89mmol/L,CO219.4mmol/L,urea13.7mmol/L,crea270mmol/L,经请求XX总住院医师后,予补充诊断:肝肾综合症,肝癌破裂并出血。现患者腹胀明显,时觉腹痛,动则气喘,查体:生命体征平稳,神清,精神差,昨日患者24h尿量1200ml。腹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无显露,腹肌紧张,全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触诊不满意,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正常。双

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疑难病例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 1、医院应选择适当的在院或已出院(或死亡)的病例举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临床例(临床病理)讨论会。 2、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会,可以科举行,也可以儿科联合举行。有条件的科室与病理科联合举行时,称“临床病理讨论会”。 3、每次医院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会时,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主治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作出书面摘要,事先发给参加讨论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4、开会时由主治科室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分析意见(病历山住院医师报告)。会议结事时由主持人作总结。 5、临床病例(临床病理)讨论会应有记录,可以全部或摘要归入病历内。 (二)出院病例讨论 1、条件成熟的科室应定期(每月1~2次)举行出院病例讨论会,作为出院病历归档的最后审查。 2、出院病例讨论会可以分科举行(由主任主持)全科医师和实习医师参加;或分组举行(由学科组长或主治医师主持),经管的住院医师和实习医师参加。 3、出院病例讨论会对该期间出院的病历依次进行审查。 ①记录内容有无错误或遗漏。 ②是滞按规律顺序排列。 ③确定出院诊断和治疗结果。 ④是否存在问题,取得哪些经验教训。 4、一般死亡病例可与其他出院病例一起讨论,但意外死亡病例不论有无医疗事故争义,均应单独讨论。 (三)疑难病例讨论会:凡遇疑难病例,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有关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提出治疗方案。 (四)术前病例讨论会:对重大、疑难及新开展的手术,必须进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主治医师主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护士长、护士及有关人员参加。订出手术方案、

病例讨论制度

病例讨论制度 为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行为,及时总结,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制定如下规定。 一、建立出院病例、病案质量讨论制度 (一)临床科室每月要举行一次出院病例、病案质量讨论会,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医师包括进修、实习医师均应参加。 (二)出院病例病案质量讨论的内容: 1.二周与一月内再次住院病例; 2.出现严重并发症的病例; 3.非计划二次手术的病例; 4.误诊、漏诊、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病例; 5.引起医疗纠纷的病例; 6.存在质量缺陷和错误的病历。 (三)出院病例、病案质量讨论内容要认真记录,一式二份,科内保存一份,随病历存档一份,同时上报医务科备案,作为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工作内容,与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挂钩。 二、危重、疑难病例讨论 各科病房、急诊工作中,必须建立危重、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各科门诊碰到的复杂疑难病例(包括三次门诊未确诊病人),由门诊部统一安排进行多学科联合门诊,及时解决诊治问题。 (一)讨论会由科主任主持,必须有各级医师参加,涉及到其他专科的,由科主任上报医务科。医务科统一组织全院性大会诊,必要时可邀请外院有关专家前来指导会诊。 (二)为了保证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的质量,科内应预先通知,并作简单的病历摘要,提出讨论重点和难点。 (三)在讨论中,要发扬民主,各抒己见,最后由科主任集中归纳,提出进一步诊疗计划。主管医师必须严格执行讨论决定的诊治医嘱。 (四)组织全院性大会诊时,应派出高年资主治以上人员和临床药师参加会诊。 (五)急诊科遇到重危病人抢救、尤其涉及多科的病例讨论、会诊时,医务科或医院授权于急诊科出面组织。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急诊科有权要求科室的二线医师参加会议。必要时由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协助指挥,组织抢救工作。 (六)重危疑难病例讨论应专册登记,并详细记录在病历中,内容包括:简

护理管理工作制度(护理部版)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医院中医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一、护理病例讨论范围:疑难、重大抢救、特殊、罕见、死亡、重大新开展的手术或多学科交叉存在争议等病例。凡遇上述病例时要及时组织开展中医护理病例讨论。 二、护理病例讨论方法:护理部或科室定期或不定期举行,形式采用科内和几个相关科室联合举行。由病区护士长、全科护士及相关科室人员参加,必要时请护理部管理者参加。 三、护理病例讨论要求: 1.讨论前明确目的,分管床位的护士准备好病人及相关资料,拟出需解决的中医护理问题。通知相关人员参加,做好发言准备。 2.讨论会由护理部、科护士长或护士长主持,分管床位护士汇报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效果,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参加人员充分发表意见进行讨论,由讨论组的成员对科室提出的问题逐一进行分析,指出是否存在问题,应该吸取那些经验教训,并提出突出中医护理特色的实施方案及辨证施护措施。会议结束时由主持人作总结。 四、护理病例讨论重点: 1.讨论疑难、重大抢救、特殊、新手术病例:根据面临的疑难、特殊问题及时分析、讨论,突出辩证施护,提出合理方案,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中医护理技术水平。 2.讨论罕见、死亡病例:结合病人情况,总结护理实践的成功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不断提高护理实践能力。 3.病例讨论应做好记录,作为业务技术考核内容。

XXX医院中医护理会诊制度 一、凡遇复杂、疑难、危重病症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需其他科或多科进行护理会诊,由科室提出申请,主管护士及以上职称者书写会诊申请单,护士长签字后送交相关部门或科室。 二、大科科室间会诊,会诊申请单送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协调相关科室选派有经验的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者会诊。 三、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并主持,将会诊申请单送交护理部,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协调会诊工作,即:确定会诊时间、会诊科室、护理专科小组及参加护理会诊的人员。 四、参加护理会诊的人员由专科护士或由护理部/护士长选派的主管护师职称以上人员负责。 五、护理会诊的意见由会诊人员写在护理会诊单上,要求突出中医护理特色。会诊单保存于科内,保存期为1年。 六、会诊地点常规设在申请科室。 七、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 八、紧急会诊,须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特别情况下,可电话邀请会诊。急诊会诊需在10分钟内到达,常规会诊在24小时内到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