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安全课程报告

信息安全课程报告

信息安全课程报告
信息安全课程报告

个人对个人信息安全的个人看法

——西木小卒别说你很了解个人信息安全

我们先来暴力拆解个人信息安全的涵义,在开始之前先来问几个问题:什么是个人信息?什么又是安全?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罗列出关于自己的陈述性语句来说明你是谁,但是如果你之前没有细想过这个问题,就很可能不能很全面地概括它的全面内涵,然而往往那些你会忽视的方面就是你个人信息安全的漏洞或者认识的误区,如果你还不能很快给出系统性的解释,很显然你并不是很清楚包括信息安全在内的关于个人信息的规则;另外在你迅速思考关于安全的问题时,你很可能和笔者一样,第一时间联想到的是小时候走夜路没有被大叔拐走,在中国的大街上或者教堂里不会被突然遭遇枪击,那只是人身安全的一些主要方面,再转念想到这个安全的范畴一定与个人信息有关,便又很快想到隐私,想到自己有哪些小众的癖好之类。这的确是个人信息安全重要的一些方面,但是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信息消费时代,你对信息安全的概念储备可能已经捉襟见肘了。

什么是个人信息?笔者认为个人信息可以按照信息的属性分为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当我们个人在世界上存在、活动便有了人种、肤色、身高、行为习惯、喜好、消费习惯等可以将我们以独立出群体来描述的自然属性;在我们与人类社会连接,与其中的人发生沟通、互动等关系后又有了社会阶层、职业等以群体层次来描述我们的社会属性,这两个属性互相联系、影响。两种属性按照个体对个人信息的需要、披露、期望透明的程度又使得个人信息呈现不同的层次。

什么是安全?安全从主观上讲是安全感,主要取决于我们对一个事件或者环境的判断,从客观上讲就是社会的环境,它是一种社会运行的和谐、稳定的状态。回到个人信息安全概念的周围;从个人来讲,安全是一种个人对信息的需要,与个人信息的层次互相对应,不同的层次的信息有不同的需求;从社会来讲,安全是一个社会对于个人信息权利以及由其产生的其它权益的维护和保障,它是一种宏观环境。

在下最终的定义前,我们还需要了解信息在当下的属性——信息是一种资源,它是有利用价值的,它让信息时代如日中天,也是消费时代庞大的掘金场,就是说个人信息作为资源生产、传递、使用的特征更加鲜明,在社会中个人与他人的个人信息需求不一致时就会产生冲突,有些时候会产生安全问题。

个人信息安全是按照个人信息的层次和属性区分的个人对个人信息资源的需求,也是一个社会对个人的这些需求进行保障的综合环境。在狭义的理解上,当个人信息安全时,我们应该可以自由决定哪些个人信息是可以让被人知道的,哪些是不能的,也就是通常说的个人信息保密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是可以得到保护的;还可以理解为我们有对个人信息使用的决定权,比如某个软件需要我们对其使用我们社交账号的功能进行授权。需要注意的是,在个人的主观层面,一个事件对个人信息的使用是否对其安全构成受到威胁是因人而异的,比如社交账号的昵称,有的人认为是可以随意公开的,有的人却不会将昵称显示。这可能只是个人心理边界的划定标准不同而已。

个人信息安全你要不要?

你有没有认真考虑过对个人信息有哪些需求?我们习惯对身边的事情熟视无睹,我们也可能在无意识中作出了决定,但是要了解到,个人信息安全不局限于成功将秘密守住,它还对应着我们对个人信息的需求,但是我们可能不清楚自己想从个人信息中获得什么。笔者认为个体在个人信息的领域的需求是分层次的,最简单的来说,个体可以自由决定不同层次信息对他人的透明度以及相应透露群体的需求。比如说我们在不同的数字社交平台上的日常表现可能是不同的,因为QQ里都是平辈同学,微信里是老师、家长,微博上又都是有共同爱好又互相毒舌的陌生人,我们跟亲近的人分享更多的日常状态,可能在空间里公布自己新的电话号码或者自拍照,在朋友圈里晒学习和定位,又跟陌生人聊很多高大上的爱好和吐槽。这些都是我们披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这些行为反映出我们利用个人信息进行人际交往的需求,同时我们又有意在不同的人际圈里将披露的个人信息进行了筛选,因为我们明白互相有益的袒露有助于拉近我们与人的距离,就像那句被用坏了的问候:你在干嘛?又或者,我们会挑选自己的个人信息,合理整合后来设计简历去求职。与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或者求职不同,有些时候我们也可能不希望别人知道我们做过什么,比如不希望室友瞥见我们写满心情的日记,担心他们嘲笑我们真实的想法;不希望陌生人知道我们邮件上的详细地址或者电话,担心有人会盘算着阴谋;因为我们对陌生和未知的事情存有恐惧,而有恐惧便谈不上安全。

在个人信息资源的使用可以产生价值的时候,其使用安全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如果我们对一些个人信息的用途不是很清楚,便要更加谨慎地决定是否要公开它们或者传递给某些人,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我们希望可以决定那些信息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即我们可以利用他们满足我们的某些需求,而非将我们置于某些自己不能掌控的局面。当我们的某些不想为人知的秘密泄露出去时,会整日忧心忡忡;也可能我们会遇到自己的联系方式被莫名泄露的事情,在刚买了新车后,各种车险推销的电话便会陆续打进来。在这个消费与信息融合的时代,营销与服务无孔不入,后者是很明显的特征,这种现象的存在对个人信息安全是否构成威胁不能一概而论;还比如某些购物网站或者支付平台为每位客户个性推荐广告或者生成年度消费报告,可能有的人会感觉自己的消费足迹被监视了,也有的人会觉得这给自己的生活很大的便利。

笔者认为对个人信息是否安全的判断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大的主观性,而且与社会整体的观念有很大关系,甚至一些明星的个人事件会被刻意炒作消费,这些无可厚非,关键要看我们自己对个人信息有怎样的需求,亦即我们希望利用自己的信息资源达到怎样的目的,比如决定哪些信息是可以公开在圈子里与周围人分享交流的,哪些可以被商家获取以便其主动提供服务推荐的,哪些需要社会大环境给予尊重并保密的。

仅站在我们队个人信息资源需求的角度上讲,我们是需要保证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的,如果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个人信息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那将会非常糟糕的。

谁会想要了解你

我们对个人信息有着特定的需求,在参与社会活动时也会产生对他人信息的需求,这是完成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之前我们已经知道,需求的不一致会产生冲突,冲突不能合理解决就会导致一些问题,很多时候是个人信息的安全问题。那么有那些人会需要我们的一些个人信息呢?从个人的圈子外来说:希望扩大销售的商户,会需要了解消费群体的消费习惯;希望推广楼盘或者产品的中介会需要庞大的目标客户的需求信息和他们的联系方式;还有一些非法分子希望获知我们的银行账号和密码,或是在着手进行一场精心准备的骗局。显而易见他们对我们的个人信息是有着“刚需”的,通常来讲,如果我们恰好有一些服务的需求,自然会主动留一些个人的信息以便及时获取资讯,这个时候我们对个人信息功能的需求是一致的,但是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需求,而有一些人手里掌握着我们相关信息资源,他们在未经我们授权的情况下将其出售给有需求的商家,然后我们会被莫名其妙地被推销打扰。这个时候我们的个人信息的安全是受到威胁的,因为我们并没有需要它们来获取推送。

至于希望利用我们个人信息牟利的非法分子的需求,与我们的需求自然是剧烈冲突的,比如徐玉玉案,大学生的个人信息是用来报考大学用的,骗子们却是想用来组织骗局把学费得到手。正常情况下,非法分子对我们个人信息的需求是不会得到我们许可的,这种冲突会被他们通过非法的手段解决掉,这个时候我们的信息安全以及连带的财务、人身安全等权益也会受到威胁。

即使是相对公开的个人信息,不等同于可回收的垃圾,路不拾遗的不仅仅只是财物,还应包括被他人有意或者无意透露的个人信息,它们就像包裹一样被遗漏在社会环境中,如果只是单纯地获知其他人的信息而不利用其进行任何与当事人有关的社会活动是不会有什么

问题的,但是如果信息的获取者对这些信息资源有着明确的目的和需求,而这些需求,特别是会对当事人造成困扰或者损失的需求,就会对个人信息的安全造成威胁。很多时候动机是很可怕的。

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不全部源自外部环境,有的时候可能是我们自己。比如陷入裸聊陷阱而被人拿着视频勒索的中年人;因为裸贷而背负巨大债务却无力偿还的女性。在明知使用个人信息方式不当的情况下还在消费自己,这是对个人信息的滥用而导致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如同暴君挥霍着他的资源。

在考虑个人信息安全受到的威胁时要考虑到个人信息具有很强的传播性,它极具分享性,而且在这个媒介丰富、技术发达的时代,想要绝对控制其使用是很难想象的。我们会说我们的信息被盗窃了,因为我们发现陌生人知道了我们的联系方式,但是当我们得知这个陌生人是一个好朋友推荐的时候,我们可能觉得这又没什么大不了。我们意识到威胁是后发性的,并且不应该是因为其他人在未经我们允许的情况下获取了我们的信息,而是因为他们未经我们允许就使用了这些信息达到自己的目的,决定这些信息的使用方式是我们得知他人已经使用之后。

个人信息的安全不会因为他人的获取而受到威胁,只有在它们的使用影响到我们,并且与我们后发行性的决定不一致时,才说安全受到威胁,这些威胁是我们与他人对个人信息的需求的冲突导致的。

你不是一个孤独的守夜者

我们没有权力放弃保护自己个人信息安全的权力,这直接取决于我们的社会属性,人是社会的人,与社会绝对存在着联系,每一个人际网的结点都要为个人信息的安全“守夜”,这是安全的社会层面,关乎我们的大环境。如果你还没有被盗过QQ或者微信号,那你至少听说过或者在校园或者什么地方看到过关于盗取社交账号冒名“借钱”的骗局;也可能你的好友会莫名奇妙地在空间推送网店的优惠群、红包群、暴富群,然后自己会被拉进近千人的聊天群,刚开始你会觉得自己碰到了什么惊天大秘密,一会儿,好友便在空间哭哭啼啼发了一条关于自己账号被盗的说说。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能来合理管理自己的个人信息以避免个人敏感信息的泄露,否则受损失的可能不仅是我们,还有与我们关系要好的朋友或者亲人。

盲目地让他人获取我们的个人信息会造成潜在的威胁,无论这种盲目是被动还是主动的,因为这个时候我们披露的信息可能是未经用心筛选的,比如我们在某些网站平台注册的时候需要留意,提交的个人信息是否会让我们面临威胁,而不能随意为了积分就将信息填写完整,如果网站被蓄意攻击,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再比如,晒直播和定位也得留个心眼儿,说不定也会像主播刘盾那样已被有非分之想的坏蛋盯上了呢。盲目是一种不负责的态度,我们需要合理披露自己的个人信息,明确自己的需求,同时注意限制个人信息的剩余可用价值,比如虚化夜跑照里的背景,照片就是用来分享一下生活状态而已,不用把家庭街道或者跑步路线透漏出来,像这样,很大程度上就可以降低我们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人身受到威胁的可能性了。

个人信息的安全不仅仅局限于讲个人信息可以保密,还在于我们是否可以自由地使用这些信息资源,同时不会让它们带给我们糟糕的影响,在讨论信息安全的威胁时,我们要意识到信息的属性,绝对控制它们时不可能的,所以要谨慎决定披露的层次、内容,必要时要注意使用个人信息的技能来保护自己。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课程设计指导

潍坊科技学院 网络安全技术及应用课程设计指导书 2018年10月9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实践环节是网络安全类专业重要的必修实践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网络安全相关的原理和技术以及在网络安全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设计的目的如下。 1)培养学生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获取网络安全相关知识和网络的基本方法; 2)使学生在真正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相关理论知识基础上,动手编写安全程序,通过系统和网络的安全性设计,加密算法、计算机病毒、恶意 代码的分析与设计等实践锻炼,解决一些实际网络安全应用问题,同时 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 3)使学生具备设计和实施网络安全相关实验的能力以及相应的程序设计能力,具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进而进行安全设计、分析、配置和管理 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题目 (一)定题部分 任选下列一个项目进行,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相关的系统,要求完成系统需求规约文档、系统分析模型文档、系统设计模型文档、系统测试设计文档、系统编码和测试报告。 以下题目任选,但是要达到工作量和代码量的要求,如果不能达到,可以融合几部分的内容。一些功能如果有其他的方法实现,也可以不按照指导书的要求。此外,还可以对常用的安全软件的功能延伸和改进。自由选题不能设计一些不良程序,比如游戏类,不过可以设计监控,限制玩游戏的程序。 1、局域网网络侦听和数据包截取工具 文档要求 系统分析,包括问题的描述、需求确定、系统要完成的主要功能、解决的实际问题等 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的逻辑模型、模块划分、处理过程等 系统实现,按照系统设计的结构分模块实现,要求给出程序的功能说明 程序实现要求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报告

中原工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安全程序》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des加密的聊天程序 班级:网络124班

目录 第1章绪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1 des加密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1.2 聊天程序设计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2章加密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1 des简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2 des加密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2.3 des加密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3章聊天程序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3.1 TCP/IP协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3.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3.3 Socke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第4章系统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1 开发语言及环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2 需求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2.1 功能需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2.2 数据需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4.2.3 性能需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4.2.4 运行需求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4.3 程序流程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4.4 模块设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4.1 服务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4.4.2 客户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第5章程序测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5.1 运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第6章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案教程文件

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方 案

第一章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1.1目前安全解决方案的盲目性 现在有很多公司提供各种各样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包括加密、身份认证、防病毒、防黑客等各个方面,每种解决方案都强调所论述方面面临威胁的严重性,自己在此方面的卓越性,但对于用户来说这些方面是否真正是自己的薄弱之处,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如何评估,投入多大可以满足要求,对应这些问题应该采取什麽措施,这些用户真正关心的问题却很少有人提及。 1.2网络安全规划上的滞后 网络在面对目前越来越复杂的非法入侵、内部犯罪、恶意代码、病毒威胁等行为时,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面对层出不穷的安全问题,疲于奔命,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安全产品与安全服务,使用户摸不着头脑,没有清晰的思路,其原因是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安全体系,不能从整体上有所把握。 在目前网络业务系统向交易手段模块化、经纪业务平台化与总部集中监控的趋势下,安全规划显然未跟上网络管理方式发展的趋势。 第二章网络动态安全防范体系 用户目前接受的安全策略建议普遍存在着“以偏盖全”的现象,它们过分强调了某个方面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安全构件(产品)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客户化的、可操作的安全策略基础上,需要构建一个具有全局观的、多层次的、组件化的安全防御体系。它应涉及网络边界、网络基础、核心业务和桌面等多个层面,涵盖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接入服务器、数据库、操作系统、DNS、WWW、MAIL及其它应用系统。 静态的安全产品不可能解决动态的安全问题,应该使之客户化、可定义、可管理。无论静态或动态(可管理)安全产品,简单的叠加并不是有效的防御措施,应该要求安全产品构件之间能够相互联动,以便实现安全资源的集中管理、统一审计、信息共享。 目前黑客攻击的方式具有高技巧性、分散性、随机性和局部持续性的特点,因此即使是多层面的安全防御体系,如果是静态的,也无法抵御来自外部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教案) (1 课时) 一、课程设计理念和思想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会上网,但是网络中的病毒和垃圾一直侵蚀着学生的心灵,如何看待信息安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念呢?这就要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学会病毒防犯和信息安全保护的方法,引导学生养成安全的信息活动习惯,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自觉规范个人网络行为,做一个维护网络秩序、净化网络空间的道德公民。 二、教学对象分析 职业学校的高一学生具备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收集、处理、表达能力,对上网有浓厚的兴趣。但在上网过程中,他们好奇心重,对网络安全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面对网络的诱惑中容易迷失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同时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能力,使他们能遵守规范,自尊自爱,文明上网,争做遵守网络道德的模范。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性及有关知识。 2、学会病毒防护和信息安全防护的基本方法。 3、了解威胁信息安全的因素,知道保护信息安全的基本措施。 能力目标:1、学会使用杀毒软件进行病毒防护。 2、提高发现计算机安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和道德水平,教育学生文明上网, 遵守相关法律规范,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信息安全问题及防范策略; 难点:信息安全防护办法。 五、教学方法: 实例演示法、自主探究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法。 六、课前准备: 1、两个常见计算机病毒演示程序:QQ木马病毒、“落雪”病毒; 2、收集教材案例; 3、制作《计算机安全知识调查表》(见附件),课后将其发放给学生,回收后统计结果。 七、教学过程:

信息安全概论课程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一次性口令设计) 课程名称:信息安全概论 任课老师:熊万安 专业:信息对抗技术 小组成员: 张基恒学号: 800 14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口令机制在系统安全中的重要意义。 (2)掌握动态生成一次性口令的程序设计方法。 二、【实验要求】 (1)编写一个一次性口令程序 (2)运行该口令程序,屏幕上弹出一个仿Windows窗口,提示用户输入口令, 并给出提示模式。 (3)用户输入口令,按照一次性算法计算比较,符合,给出合法用户提示;否 则给出非法用户提示。 (4)再一次运行口令程序,如果输入与第一次同样的口令,系统应当拒绝,提 示非法用户。每次提示和输入的口令都是不一样的。 (5)写出设计说明(含公式、算法,随机数产生法,函数调用和参数传递方式)。 三、【实验设备与环境】 (1)MSWindows系统平台 (2)设计语言:C语言 四、【实验方法步骤】 (1)选择一个一次性口令的算法 (2)选择随机数产生器 (3)给出口令输入(密码)提示 (4)用户输入口令(密码) (5)给出用户确认提示信息 (6)调试、运行、验证。 五、【程序流程和功能】 密码系统设计为两个部分:一个服务器上的密码系统和一个用户手持的密码器。 程序使用两重认证,分别在于认证密码系统用户的真伪和认证密码生成器的真 伪。 使用方法为:a )用户分别登陆服务器和密码器,这分别需要两个用户自己掌握

的密码。b )登陆服务器后,服务器自动生成一个 9位数随机码。 c) 用户将随机码输入手持的密码器,由密码器生成一次性密码;同时,服务器用相同的算法 生成该一次性密码。 d) 用户在服务器上输入一次性密码,如果密码吻合,则可 以进入功能性页面操作。 系统的优点在于:a )将两种密码按网络和物理分开,两者由相同的一次性密码 算法相关,但是密码器本身没有能力生成关键的 9位随机码。b )用户只能通过 密码器获得最终的一次性密码,而密码器本身和密码器的密码由用户自己掌握, 从物理上隔绝了密码攻击的风险。 由于能力问题和演示方便,我将系统简化,并且把两个密码部分放在一个程序 里模拟。 设计流程为: 程序流程为:

《网络嗅探器》课程设计报告

《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课程报告 课题名称:网络嗅探器提交报告时间:2010年12月17 日 网络嗅探器 专业 组号指导老师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被人重视。嗅探技术作为网络安全攻防中最基础的技术,既可以用于获取网络中传输的大量敏感信息,也可以用于网络管理。通过获取网络数据包的流向和内容等信息,可以进行网络安全分析和网络威胁应对。因此对网络嗅探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程设计通过分析网络上常用的嗅探器软件,在了解其功能和原理的基础上,以VC为开发平台,使用Windows环境下的网络数据包捕获开发库WinPcap,按照软件工程的思想进行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网络嗅探工具。该嗅探工具的总体架构划分为5部分,分别是最底层的数据缓存和数据访问,中间层的数据捕获,协议过滤,协议分析和最顶层的图形画用户界面。 本嗅探器工具完成了数据包捕获及分析,协议过滤的主要功能,实现了对网络协议,源IP 地址,目标IP地址及端口号等信息的显示,使得程序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出相关信息以供用户参考决策。 关键词:网络嗅探;WinPcap编程接口;数据包;网络协议;多线程 (中文摘要在150字左右。摘要正文尽量用纯文字叙述。用五号宋体字。姓名与摘要正文之间空二行。关键词与摘要之间不空行。“摘要”这两个字加粗)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感应器;分析器;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Network sniffer Major: software engineering Group Number: 29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network security is increasingly being attention. Sniffing network security technology as the most basic offensive and defensive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习题

1.()作为安全保护策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让事物简单便于理解;二是复杂化会为所有的安全带来隐藏的漏洞,直接威胁网络安全。 (单选 ) A动态化 B普遍参与 C纵深防御 D简单化 2.()是指内部人员为了掩盖攻击者的身份,从本地获取目标的一些必要信息后,攻击过程从外部远程发起,造成外部入侵的现象,从而使追查者误以为攻击者是来自外单位。 (单选 ) A被动攻击 B伪远程攻击 C远程攻击 D本地攻击 3.为了实现(),所有的对数组的读写操作都应当被检查以确保对数组的操作在正确的范围内。 (单选 ) A编写正确的代码 B非执行的缓冲区技术 C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 D数组边界检查 4.现代密码中的公共密钥密码属于()。 (单选 ) A对称式密码 B非对称式密码 C静态的密码 D不确定的密码 5.通常的拒绝服务源于以下几个原因()。 (多选 )

A资源毁坏 B资源耗尽和资源过载 C配置错误 D软件弱点 6.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有()。 (多选 ) A访问控制 B防御功能 C用户认证 D安全管理 7.目前针对数据库的攻击主要有()。 (多选 ) A密码攻击 B物理攻击 C溢出攻击 DSQL注入攻击 8.定级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系统定级阶段的顺利进行与否关系到整个信息系统的后续建设。 (判断 ) 正确错误 9.目前的网络攻击主要是攻击者利用网络通信协议本身存在的缺陷或因安全配置不当而产生的安全漏洞进行网络攻击。 (判断 ) 正确错误 10.数据加密算法有很多种,密码算法标准化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保密通信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判断 ) 正确错误

11.允许访问除明确拒绝以外的任何一种服务,指防火墙将系统中确定为“不许可”的服务拒绝,而允许其他所有未做规定的服务。 (判断 ) 正确错误 12.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网络访问,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服务),这些资源能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 (填空 ) 13.信息安全策略主要包括物理安全策略、系统管理策略、访问控制策略、资源需求分配策略、系统监控策略、网络安全管理策略和灾难恢复计划。 (填空 ) 14.涉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据、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光介质、电磁介质等各类物品。 (填空 ) 15.九类不准在互联网上制作、复制、发布、传播的内容是什么? (简答 )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内容; (三)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内容; (四)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内容; (五)散步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内容; (六)散步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内容; (七)侮辱或者诽谤他人,侵害他们合法权益的内容; (八)网络诈骗; (九)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

广东工业大学信息安全课程设计

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08级计科5 班学号3108006629 姓名蒋子源 指导教师何晓桃 2011年12 月

实验一数字证书的创建 实验项目名称:数字证书的创建 实验项目性质:验证型 所属课程名称:《网络与信息安全》 实验计划学时:2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数字证书的概念; 2、掌握创建数字证书的创建; 3、掌握数字证书的签发;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使用Java中Keytool工具创建数字证书 2、使用Keytool工具显示及导出数字证书 3、使用Java程序签发数字证书 三、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1.计算机及操作系统:PC机,Windows 2000/xp; 2.JDK1.5 四、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创建两个数字证书:使用别名、指定算法、密钥库和有效期的方式创建两个数字证书。 显示并且导出已创建的数字证书的内容。 签发数字证书。 1、创建数字证书: (1)使用Keytool直接从密钥库显示证书详细信息 (2)使用Keytool将数字证书导出到文件 (3)在Windows中从文件显示证书 实现代码及截图:

3、Java程序签发数字证书

五、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六、思考题 1、数字证书的功能是什么? 答:数字证书的四大功能: 数字证书功能一:信息的保密性 网络业务处理中的各类信息均有不同程度的保密要求。 数字证书功能二:网络通讯双方身份的确定性 CA中心颁发的数字证书可保证网上通讯双方的身份,行政服务中心、银行和电子商务公司可以通过CA认证确认身份,放心的开展网上业务。 数字证书功能三:不可否认性 CA中心颁发的所有数字证书类型都确保了电子交易通信过程的各个环节的不可否认性,使交易双方的利益不受到损害。 数字证书功能四:不可修改性 CA中心颁发的数字证书也确保了电子交易文件的不可修改性,以保障交易的严肃和公正。2、k eytool –genkey 所产生证书的签发者是谁? 答:证书认证中心(CA)。

网络与信息安全教程习题

1、()作为安全保护策略有两方面的含义:一就是让事物简单便于理解;二就是复杂化会为所有的安全带来隐 藏的漏洞,直接威胁网络安全。(单选) A动态化 B普遍参与 C纵深防御 D简单化 2、()就是指内部人员为了掩盖攻击者的身份,从本地获取目标的一些必要信息后,攻击过程从外部远程发起,造成外部入侵的现象,从而使追查者误以为攻击者就是来自外单位。(单选) A被动攻击 B伪远程攻击 C远程攻击 D本地攻击 3、为了实现(),所有的对数组的读写操作都应当被检查以确保对数组的操作在正确的范围内。(单选) A编写正确的代码 B非执行的缓冲区技术 C程序指针完整性检查 D数组边界检查 4、现代密码中的公共密钥密码属于()。(单选) A对称式密码 B非对称式密码 C静态的密码 D不确定的密码

7、 目前针对数据库的攻击主要有 ()。(多选) A 密码攻击 B 物理攻击 C 溢岀攻击 DSQL 注入攻击 设。 定级就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基础性工作,系统定级阶段的顺利进行与否关系到整个信息系统的后续建 (判断) 正确 错误 目前的网络攻击主要就是攻击者利用网络通信协议本身存在的缺陷或因安全配置不当而产生的安全 漏洞进行网络攻击。(判断) 9、 正确 错误 10、数据加密算法有很多种,密码算法标准化就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域 的一个重要课题。(判断) rr r 正确 错误 ,就是世界各国保密通信领 11、允许访问除明确拒绝以外的任何一种服务 ,指防火墙将系统中确定为“不许可”的服务拒绝 ,而允许 ’ A 资源毁坏 "B 资源耗尽与资源过载 |7 C 配置错误 ‘ D 软件弱点 6、防火墙的主要功能有()。(多选) A 访冋控制 ‘ B 防御功能 C 用户认证 D 安全管理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设计方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设计方案 第二小组 案例2 撰稿人: 王雄达

目录 1.设计背景 (3) 2.需求分析 (3) 3.整合分析 (3) 4.网络安全设计 (4) 1)网络拓扑图 (4) 2)计划产品 (4) 3)主要产品详细信息 (5)

5.总结 (7) 6.卷末语 (7) 1)心得 (7) 2)收获 (7) 3)卷末语 (8) 一、设计背景 某数据服务公司,拥有服务器20台,为用户提供Web服务器空间和服务器托管等 服务。这些服务器目前在一个局域网中,共享一个与网通相连的外网接口。计划投 入资金100万元用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二、需求分析 根据公司方的需求,总结为以下几点: 1.防病毒、防网络攻击; 2.能够抵挡一定强度的DDoS攻击; 3.防止雷电、潮湿、静电、电源问题等带来的服务中止或设备损坏; 4.防止未授权用户进入服务器机房; 5.当网通的网络连接出现问题时,可以保证服务器仍然可以提供网络访问; 6.当对一个服务器的访问压力过大时,可以分流到另外的服务器,保证可用性。 三、整合分析 经过小组思考讨论后,将以上要求整合,并通过安全风险分析,得出以下五点: A.网络安全风险: 防网络攻击; 防DDoS攻击; B.操作系统安全风险:

防病毒; C.物理安全风险: 防止静电,潮湿,静电,电源问题等带来的服务终止或设备损坏; D.管理安全风险: 防止未授权用户进入服务器机房; E.应用安全分析: 当网通网络连接出现问题,保证服务器仍然可以提供网络访问; 当服务器的访问压力大,可以分流道另外的服务器,保证可用性。 四、网络安全设计 4.1网络拓扑图 以下是我们根据分析设计的网络拓扑图

信息安全实验报告信息安全概论课程设计

郑州轻工业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名称:信息安全概论 指导教师:吉星、程立辉 姓名:符豪 学号:541307030112 班级:网络工程13-01

1.目的 数据加密技术要求只有在指定的用户或网络下,才能解除密码而获得原来的数据,这就需要给数据发送方和接受方以一些特殊的信息用于加解密,这就是所谓的密钥。其密钥的值是从大量的随机数中选取的。按加密算法分为专用密钥和公开密钥两种。数据加密技术是网络中最基本的安全技术,主要是通过对网络中传输的信息进行数据加密来保障其安全性,这是一种主动安全防御策略,用很小的代价即可为信息提供相当大的安全保护。 2.题目 使用C#编程语言,进行数据的加密与解密。 系统基本功能描述如下: 1、实现DES算法加密与解密功能。 2、实现TripleDES算法加密与解密功能。

3、实现MD5算法加密功能。 4、实现RC2算法加密与解密功能。 5、实现TripleDES算法加密与解密功能。 6、实现RSA算法加密与解密功能。 3.功能描述 使用该软件在相应的文本框中输入明文,然后点击加密就会立即转化成相应的密文,非常迅速和方便,而且操作简单加流畅,非常好用。 4.需求分析 加密软件发展很快,目前最常见的是透明加密,透明加密是一种根据要求在操作系统层自动地对写入存储介质的数据进行加密的技术。透明加密软件作为一种新的数据保密手段,自2005年上市以来,得到许多软件公司特别是制造业软件公司和传统安全软件公司的热捧,也为广大需要对敏感数据进行保密的客户带来了希望。加密软件上市以来,市场份额逐年上升,同时,经过几年的实践,客户对软件开发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与加密软件产品刚上市时前一两年各软件厂商各持一词不同,经过市场的几番磨炼,客户和厂商对透明加密软件有了更加统一的认识。 5.设计说明 传统的周边防御,比如防火墙、入侵检测和防病毒软件,已经不再能够解决很多今天的数据保护问题。为了加强这些防御措施并且满足短期相关规范的要求,许多公司对于数据安全纷纷采取了执行多点

网络安全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物联网信息安全管理 设计题目:基于TCP协议的网络攻击 学院(直属系):计算机学院 年级/专业/班:物联网工程 学生姓名: 14101070113宋涌 14101070124 周礼佟 14101070104 胡坤指导教师:魏正曦老师 完成日期:2017.1.12

摘要 本课程是物联网工程专业所开设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主要要求掌握网络安全原理和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动手实践网络安全的相关理论,通过应用所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些实际的网络安全应用问题。在此基础上,真正理解和掌握网络安全的基本原理,具备网络安全方面的分析和动手能力。在网络攻防实验环境中完成TCP/IP协议栈中TCP层重点协议的攻击实验。包括TCP RST攻击、TCP会话劫持和TCP SYN Flood攻击。 关键字:TCP RST攻击、TCP会话劫持和TCP SYN Flood攻击 课题分工 宋涌:TCP会话劫持,和编写课程设计 胡坤:TCP RST攻击,和参考资料查询 。 周礼佟:TCP SYN Flood攻击,和课程设计分工

摘要 (2) 一引言 (4) 二实验原理 (5) 三设计过程 (8) 3.1 TCP RST攻击 (8) 3.2 TCP会话劫持 (12) 3.3 TCP SYN Flood攻击 (21) 四总结与体会 (24) 参考文献 (25)

一引言 源于Unix 的网络协议TC P/IP随着Internet的飞迅发展,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使用.然而由于TCP/IP协议族在设计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网络安全问题,黑客事件不断发生,使如电子商务等Internet应用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欲防网络攻击,必应先知其攻击原理,才可正确实施安全策略. 下面是网络内部或外部人员常用的几种网络攻击方式: ·密码猜测( Password Guessing): 主要通过穷举的办法来试探被攻击系统的密码,为下一步攻击做好准备. ·窥探( Sniffing): 主要通过劫获网络上的数据包来获得被攻击系统的认证信息或其它有价值的信息. ·电子欺骗( Spoofing): 通过假冒合法用户的身份来进行网络攻击,从而达到掩盖攻击者真实身份,嫁祸他人的目的. ·信息剽窃( Information Theft): 这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的之一.攻击者通过获得访问被攻击主机的许可权而窃取主机上的重要信息. ·让主机拒绝服务(Denial of Service): 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的之一. 这种攻击使主机或网络不能为合法用户提供服务.例如攻击者可以用TC P的SYN信号淹没的方法来实现这一攻击. ·信息破坏( Information Destruction): 这也是网络攻击的主要目的之一.通过篡改或毁坏被攻击主机上的信息达到破坏的目的. 以上这些攻击主要是利用TCP /IP协议本身的漏洞而对TCP/IP协议进行攻击实现的,下面分析了几种对TC P/IP的攻击的实现方式 未来的高技术战争是信息网络战, 以网络中心信息为主的联合作战正在取代传统的平台中心战。TCP/ IP 协议使得世界上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互连在一起形成一个全球性的广域网络Internet, 实现海、陆、空、天立体战埸信息共享。因此开展TCP/IP 协议的分析和研究, 寻求其簿弱环节, 能否攻其一点, 而瘫痪一片, 即以小的投入达到大的产出, 是有效实施计算机网络对抗的关键。在以TCP/IP 为协议的通信计算机网络中, 通常将每台计算机称为主机, 在Internet 中的每一台计算机可以访问Internet 上的其它任意一台计算机, 好像它们在一个局域网内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直接连接起来一样(不同之处是速度比局域网的慢)。TCP/IP 通信计算机网络结构如图所示。

计算机取证实用教程

《计算机取证实用教程》 内容简介 在这本教材里,编者阐述了计算机取证的概念和内容,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技术与工具,剖析了主流的磁盘分区和文件系统,分析了数据恢复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本书所讨论的设备对象涵盖了计算机、移动智能终端和网络设备;分析的操作系统包含了:三种主流的计算机操作系统(Windows、Linux和Mac OS X),两种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的的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网络设备中最具代表性的思科IOS操作系统。 本书从取证原理、相关技术和常用工具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核心内容,并辅以必需的预备知识介绍,使读者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计算机取证的主要内容和通用程序,掌握计算机取证的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全书通俗易懂的原理分析、图文并茂的流程说明,能够令读者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良好的实践体验。 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法学、侦查学等专业计算机取证、电子数据检验鉴定等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取证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参考用书。对于信息安全技术与管理人员、律师和司法工作者、信息安全技术爱好者,本书也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前言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的全方位普及,不断改变着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和方式,政府运作、商贸往来乃至个人休闲娱乐都已进入了网络模式。在企事业单位内部调查、民事纠纷、刑事诉讼等案/事件的举证中,数字证据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信息化时代的证据之王。 信息技术的专业性和数字证据来源的多样性,决定了计算机取证的复杂性。本书编者试图凭借多年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将博大精深的计算机取证知识体系提炼为通俗易懂、循序渐进的篇章。 只会操作自动取证软件,无法成为独当一面的优秀取证分析师。本书的编写旨在培养读者掌握技术原理基础上的实践技能,同时注重提高读者对相关知识的自主学习能力,为胜任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取证工作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取证的目的是发现与案/事件相关联的行为及其结果,为证明案/事件事实和重现案/事件提供依据。要了解案/事件的全貌并重建案/事件,计算机取证所关注的设备对象不仅仅是传统的计算机,也包括移动智能终端,还涉及各种网络互连设备和网络安全设备。系统而全面的知识结构,是本书的一大亮点。 第1章是计算机取证和数字证据的基本知识介绍。 第2章分析了计算机取证所涉及的相关技术,并介绍了计算机取证的常用工具。 第3章详细剖析了DOS和GPT两种分区体系以及FAT、NTFS、ExtX和HFS+四种文件系统。在此基础上,第4章给出了主流分区体系和文件系统的数据恢复要领以及典型的数据恢复实例。 第5、6、7章分别讨论了Windows、Linux和Mac OS X取证。Linux在服务器领域尤其是大型服务器领域的主导地位毋庸置疑,本书侧重于分析服务器端的Linux取证。对于Mac OS X取证,主要从客户端的角度探析;而对Windows取证的阐述则涵盖了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取证焦点问题。 第8章探讨了以路由器和交换机为代表的网络设备取证,这是目前业内甚少涉足的一个领域。 第9、10章讨论的是移动智能终端的取证。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智能设备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便携式个人计算机,成为互联网的终端,这导致了移动智能终端的取证需求日益增长。这两章分别以智能手机为例,介绍了两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和iOS)取证的原理、技术和方法。 最后一章给出了几个取证分析的典型实训案例。 文伯聪设计本书的整体结构,编写了第1、8章并负责全书统稿;吴琪编写了第6章的3-6节和第9章,并参与其他各章内容的审阅;刘文编写了第5章、第11章的3-5节;彭建新编写了第2章、第6章的1-2节第11章的1、2节;林素娥编写了第3、4章;张萍编写了第7章和第10章。 本书内容丰富,教师或读者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的内容。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文伯聪设计了全书的整体结构,编写了第6章和第8章,并负责全书统稿;吴琪编写了第1章和第9章,并参与了其他各章节内容的审阅;彭建新编写了第2章、第10章和第11章的1、2节;刘文编写了第5章、第11章的3~5节;林素娥编写了第3章;张萍编写了第4章和第7章。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参考和吸收了大量专家学者和业界同行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在此表达衷心的感谢!

信息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信息安全技术》 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号 姓名

实验一、DES加解密算法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并实现DES算法 2. 理解对称密码体制的基本思想 3. 掌握数据加密和解密的基本过程 二、实验内容 根据DES加密标准,用C++设计编写符合DES算法思想的加、解密程序,能够实现对字符串和数组的加密和解密。 三、实验的原理 美国IBM公司W. Tuchman 和 C. Meyer 1971-1972年研制成功。1967年美国Horst Feistel提出的理论。 美国国家标准局(NBS)1973年5月到1974年8月两次发布通告,公开征求用于电子计算机的加密算法。经评选从一大批算法中采纳了IBM的LUCIFER方案。 DES算法1975年3月公开发表,1977年1月15日由美国国家标准局颁布为联邦数据加密标准(Data Encryption Standard),于1977年7月15日生效。 为二进制编码数据设计的,可以对计算机数据进行密码保护的数学运算。DES 的保密性仅取决于对密钥的保密,而算法是公开的。 64位明文变换到64位密文,密钥64位,实际可用密钥长度为56位。

运行结果: 四、思考题 1.分析影响DES密码体制安全的因素? 答: 影响DES密码体制安全的因素主要是密钥的健壮性。 2.公钥算法中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有何步骤? 答:DES密码体制中加密算法和解密算法流程相同,区别在于解密使用的 子密钥和加密的子密钥相反

实验二、操作系统安全配置 一、实验目的 1.熟悉Windows NT/XP/2000系统的安全配置 2. 理解可信计算机评价准则 二、实验内容 1.Windows系统注册表的配置 点击“开始\运行”选项,键入“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学习并修改有关网络及安全的一些表项 2.Windows系统的安全服务 a.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本地安全策略”,查阅并修改有效项目的设置。b.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事件查看器”,查阅并理解系统日志,选几例,分析并说明不同类型的事件含义。 3. IE浏览器安全设置 打开Internet Explorer菜单栏上的“工具\Internet选项”,调整或修改“安全”、“隐私”、“内容”等栏目的设置,分析、观察并验证你的修改。 4. Internet 信息服务安全设置 打开“控制面板\管理工具\Internet 信息服务”,修改有关网络及安全的一些设置,并启动WWW或FTP服务器验证(最好与邻座同学配合)。 三、实验过程 1. Windows系统注册表的配置 点击“开始\运行”选项,键入“regedit”命令打开注册表编辑器,图如下:禁止修改显示属性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 ies\System 在右边的窗口中创建一个DOWRD值:“NodispCPL”,并将其值设为“1”。

信息安全教程考试习题

下列关于信息的说法 _______ 是错误的。 A.信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 C.信息具有价值,需要保护 D.信息可以以独立形态存在 D B. 加密、认证、保护、检测 C.策略、网络攻防、密码学、备份 F 面所列的 _____ 安全机制不属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中的事先保护环节。 C.防火墙 D.数据库加密 A 根据ISO 的信息安全定义,下列选项中 __________ 是信息安全三个基本属性之一。 A.真实性B.可用性C.可审计 性 D.可靠性B 为了数据传输时不发生数据截获和信息泄密,采取了加密机制。这种做法体现了信息安全的 ______ 属性。A.保 密性B.完整性C.可靠性D.可用性A 定期对系统和数据进行备份,在发生灾难时进行恢复。该机制是为了满足信息安全的 ______ 属性。 A.真实性 B.完整性 C.不可否认性 D.可用性D 数据在存储过程中发生了非法访问行为,这破坏了信息安全的 ______ 属性。A.保密性B.完整性C.不可否认性 B ISO 17799/ISO 27001最初是由 ______ 提岀的国家标准。 A.美国 B.澳大利亚 C.英国 D.中国 C ISO 17799的内容结构按照 _______ 进行组织。 A.管理原则 B.管理框架 C.管理域一控制目标一控制措施 D.管理制度 C ______ 对于信息安全管理负有责任。 A.高级管理层B.安全管理员C.IT 管理员 D.所有与信息系统有关人员 D 对于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来说,以下所列的安全管理最有效的是 _____ : A.安 全检查 B.教育与培训 C.责任追究 D.制度约束 B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 _____ 第147号发布的。 A.国务院令 B.全国人民代 表大会令C.公安部令 D.国家安全部令 A 《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规定, _________ 负责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安全审核和对违反网络安全管 信息安全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以下 息安全阶段 D.安全保障阶段 B 信息安全在通信保密阶段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局限在 整性C 信息安全在通信保密阶段中主要应用于 信息安全阶段将研究领域扩展到三个基本属性,下列 可否认性D.可用性C 安全保障阶段中将信息安全体系归结为四个主要环节,下列 不属于这三个发展阶段。 安全属性。 A.通信保密阶段 B.加密机阶段 A.不可否认性B.可用性 领域。A.军事 B.商业 _____ 不属于这三个基本属性 C.科研 是正确的。 C. C.保密性 D. D.教育 A A.保密性 A.策略、保护、 B.完整性 C. 响应、恢复 B.信息本身是无形的 D.保护、 检测、响应、恢复 D A.杀毒软件 B.数字证书认 D.可用性A 网上银行系统的一次转账操作过程中发生了转账金额被非法篡改的行为,这破坏了信息安全的 ____ A.保密性B.完整性C.不可否认性 D.可用性B PDR 安全模型属于 _______ 类型。A.时间模型 B.作用模型 C.结构模型 D.关系模型 A 《信息安全国家学说》是 _______ 的信息安全基本纲领性文件。 A.法国 B.美国 C.俄罗斯D.英国 C 下列的 _______ 犯罪行为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与计算机有关的犯罪行为。 A.窃取国家秘密 算机信息系统 C.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 D.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 A 我国刑法 _____ 规定了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A.第284条 B.第285条 C.第286条 属性。 B.非法侵入计 D.第 287 条 B 信息安全领域内最关键和最薄弱的环节是 信息安全管理领域权威的标准是 A.技术 B.策略 C.管理制度 D.人D 。 A.ISO 15408 B.ISO 17799/ISO 27001 C.ISO 9001 D.ISO 14001

XXX学校信息安全实验室建设方案

XXX学校信息安全实验室 设计方案 北京网御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4-03-30

目录 一、概述................................................................................................ - 3 - 二、设计目的........................................................................................... - 4 - 三、总体架构........................................................................................... - 4 - 3.1、所需软硬件................................................................................ - 5 - 3.2、培训 ......................................................................................... - 6 - 3.3、实验教材................................................................................... - 6 - 3.4、产品报价................................................................................... - 6 - 四、实验和演练........................................................................................ - 6 - 4.1、网御安全综合网关技术实验.......................................................... - 6 - 4.2、网御入侵检测技术实验 ................................................................ - 7 - 4.3、网御漏洞扫描系统实验 ................................................................ - 7 -

信息隐藏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信息隐藏与数字水印) 学院系别:理学院 专业班级:电科(信息安全方向) 设计学生:徐魁东 指导老师:贾树恒 报告成绩:

一、信息隐藏技术摘要 信息隐藏根据载体可分为图像中的信息隐藏、视频中的信息隐藏、语音中信息隐藏、文本中的信息隐藏、各类数据中的信息隐藏等。在不同的载体中信息隐藏的方法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载体的特征,选用不同的隐藏算法。 二、目的和意义 目的: 1、让学生巩固理论课上所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践。 2、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研究潜能,提高学生的协作精神。 意义: 信息隐藏的目的在于保证信息本身安全和传递过程的安全。设计这样的隐藏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计原理 1、时域替换技术 时域替换技术的基本原理是用秘密信息比特替换掉封面信息中不重要的部分,以达到对秘密信息进行编码的目的。时域替换技术具有较大的隐藏信息量(容纳性)和不可见性(透明性),但稳健性(鲁棒性)较弱。这种技术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最不重要比特位(LSB)方法。 流载体的LSB方法: (1)嵌入:选择一个载体元素的子集{j1,j2,...jL(m)},其中共有L(m)个元素,用以信息隐藏信息的L(m)个Bit。然后在这个子集上执行替换操作,把cji的最低比特用m 替换。 (2)提取:找到嵌入信息的伪装元素的子集{j1,j2,...jL(m)},从这些伪装对象中抽取他们的最低比特位,排列组合后组成秘密信息。 LSB算法: 将秘密信息嵌入到载体图像像素值的最低有效位,也称最不显著位,改变这一位置对载体图像的品质影响最小。 LSB算法的基本原理: 对空域的LSB做替换,用来替换LSB的序列就是需要加入的水印信息、水印的数字摘要或者由水印生成的伪随机序列。由于水印信息嵌入的位置是LSB,为了满足水印的不可见性,允许嵌入的水印强度不可能太高。然而针对空域的各种处理,如游程编码前的预处理,会对不显著分量进行一定的压缩,所以LSB算法对这些操作很敏感。因此LSB算法最初是用于脆弱性水印的。 LSB算法基本步骤: (1)将原始载体图像的空域像素值由十进制转换成二进制; (2)用二进制秘密信息中的每一比特信息替换与之相对应的载体数据的最低有效位;(3)将得到的含秘密信息的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十进制像素值,从而获得含秘密信息的图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