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铅酸蓄电池极板常用添加剂及作用

铅酸蓄电池极板常用添加剂及作用

铅酸蓄电池极板常用添加剂及作用
铅酸蓄电池极板常用添加剂及作用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添加剂

1 前言

添加剂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成分,对蓄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入铅酸蓄电池中的添加剂一般分为:极板添加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极板添加剂在和膏时加入,对负极板来讲,主要作用是抗收缩,又称为膨胀剂;对正极板来讲,主要增加极板的强度,防止软化、脱落和增加导电性等。电解液添加剂在电解液配制时加入,主要作用是增加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减缓板栅腐蚀等。本文主要谈论极板添加剂。

2 常见添加剂

2.1 短纤维

2.1.1 种类和特性

短纤维根据使用材料不同,一般分为聚酯纤维(涤纶材料),PP纤维(丙纶材料)和聚丙烯腈纤维(腈纶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对极板添加剂中使用的短纤维除纤维直径、长度外,在70℃酸中的耐酸性以及在酸中分散性(是否沉降)对极板的性能都有影响。

2.1.2 作用

正、负铅膏中都使用,其主要作用:增加活性物质的机械强度,防止脱落,从而提高循环性能,有些文献报道,少量添加时有利于H2SO4向电极内部扩散,可以提高正极板的孔率,提高初容量;但加入量多时初容量无利。

2.2 碳素材料

2.2.1 种类和特性

碳素材料有:乙炔黑(炭黑)、超导电炭黑、碳纤维、石墨。乙炔黑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分散性,石墨具有层状结构,碳纤维直径为0.1—1.0μm,其电阻与PbO2基本相同。碳纤维的最大特点是纤维细长,加入铅膏不降低其表现密度,容易被氧化,化成时损失一半。

2.2.2 作用

这几种物质都能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低温大电流放电性能,但各有特点:添加各向异性石墨,在正极化成时受到阳极氧化,硫酸浸入石墨的层与层之间,化成后,活性物质的毛细孔增加了,这种大孔径的微孔作用向极板内部供应电解液,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杨乘英等[2]研究发现:加入高纯石墨有以下作用:①提高电极的孔率和润湿性能,能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容量;②减少内阻,提高导电性;③加入石墨使正极的自放电增加,必须注意石墨中杂质的含量,以不同产地进行对比选择。张玉峰等[1]研究发现在正极板中加入—定量的碳纤维,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9 %,低温放电性能提高50 %,使用石墨可能导致过度膨胀,使活性物质脱落。朱松然[3]等研究发现在负极中增加碳的含量可以提高电池容量和充电接受能力,但会降低氢析出的过电位10~20mV。D.P. Poden[4]研究发现:炭黑的作用是在深放电时提高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因深放电时,阻抗较高的硫酸铅浓度都高。但是Vind则认为,炭黑对容量几乎没有影响,只在低温时稍有作用,但是化成时,对极板有冲洗作用,也能减缓由于添加剂中的其他成分引起的最终充电电压过高现象,在化成或放电时充当导体,其使用量与木素差不多,没有人准备使用过量的炭黑。

现在铅酸蓄电池生产厂使用较多的是炭黑,有的在正、负极板中都使用。

2.3 硫酸钡

2.3.1 种类和特性

用来作添加剂的硫酸钡有两种:一种是重晶石粉,它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颗粒直径为1 μm,—种是重晶石,圆形的精矿石,其颗粒直径为3~5μm,重晶石比重晶石粉的作用差许多。吴寿松先生[5]也提出使用沉淀法生产的BaSO4,国内有的厂家中称生产超细BaSO4;能过1 250目的分子筛。

硫酸钡具有与PbSO4相似的结构,硫酸钡在硫酸中难溶且电化学活性低,这些特性确保在负极板中保持化学性质稳定。

2.3.2 作用

硫酸钡的作用就是在电池放电时为PbSO4沉积提供晶核。加入惰性的硫酸钡可以提供很大的表面让PbSO4沉积,阻止形成不透水的钝化层,因而防止极板钝化。D.P.Boden[4]认为硫酸钡的含量对电池的冷起动性能无关,因为在大电流放电和低温环境中,钝化并没有严重地局限电池的性能,离子迁移的速度才是最大的影响因素。但是Doug Lambert[7]则与D.P.Boden的认识相反,他认为BaSO4具有改进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高倍率性能。

几乎所有的蓄电池生产厂都在各种用途的铅膏中加入BaSO4。

2.4木素磺酸钠

2.4.1 种类和特性

木素根据下列进行分类

①活性化学基团(羟基、羧基、甲氧基)。

②木素中有机S的含量。

③平均分子量的大小低分子量(LW):15 000~30 000;中分子量(N):30 000~50 000;高分子量(HW):50 000~80 000。

④使用物质的纯度。

根据产地不同,市场上最主要的有:国产木素、挪威木素、日本木素、美国木素和德国木素,都来自于木材市场,但由于使用的木材和生产工艺不同,其木素的性质又有不少差异;对电池性能的好坏又存在不同。

木素磺酸钠有很强的分散性,其分子式为RSO3Na,在水中可电离成RS O3—和Na+,在硫酸中生产Na2SO4和木素磺酸,具有疏水的有机基团(R+)和亲水的无机基团(SO3—),R基团为复杂的芳基聚醚,其中有羟基(—OH)、羧基(—COOH)、甲氧基(—OCH3),在负极板中疏水基团吸附在铅微粒表面,面向电解液产生斥力,阻止铅沉积,避免其表面积缩小。

2.4.2 作用

木素最大的作用是能提高电池低温高倍率放电容量,这点是大家公认的,但它又有相应的缺点,杨军[8]和吴寿松[5]研究发现木素对负极的充电接受能力有影响。张永健[1]和郭志刚[9]等研究发现木素在和膏中发稀,存在早期容量衰减、化成后起皮的现象。负极板存在粘连问题,其粘连的情况与木素在酸中的溶解性成正比,温度越高,粘连越严重。

2.5 腐殖酸

2.5.1 特性和种类

腐殖酸是一种天然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存在于土壤的腐殖质和低级煤的物质中,具有芳香核、羟基、羧基、醌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腐殖酸为黑褐色或黑色无定形粉末,有分散和乳化作用。根据生产方式不同,主要有酸法腐殖酸和碱法腐殖酸,随地区不同,腐殖酸中杂质的含量也有不同,对电池的性能也有差别。

2.5.2 作用

腐殖酸作为负极活性物质的添加剂,它能够吸附在负极板的铅晶体表面上。使铅得以保持其高分散性,在放电过程中,形成PbSO4不能直接包围铅粒,防止负极板收缩,因此腐殖酸对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特别是电池的低温放电容量效果明显,腐殖酸同时具有提高氢的过电位,减少自放电作用,其中腐殖酸的羧基对铅电池的去极化发挥重要作用。腐殖酸的低温高倍率放电性能比木素差。

2.6 硬酯酸类

2.6.1 种类和特性

作为负极添加剂主要使用硬酯酸钡和硬酯酸钠,它与硫酸反应生成硬酯酸(具有二个羧基)和BaSO4 (或Na2SO4)

2.6.2 作用

因反应生成硬酯酸和BaSO4 (或Na2SO4),硬酯酸为表而活性剂,防止铅电极表面收缩,BaSO4的作用同亡,使用硬酯酸钡后可减少硫酸钡的加入量。

3 其他添加剂

有机添加剂还有牛皮木素类,萘磺酸盐、偶氮蒽蓝、丹宁酸及其他有机合成物。

无机添加剂合成物中还有SrSO4、SiO2、TiO2、Al2(SO4)、等。

以上这些添加剂蓄电池生产厂现在很少采用,其对蓄电池性能不清楚。

4选择和应用

对于添加剂,不能使用太多或太少,错误的添加剂对蓄电池性能有严重的损害。对于添加剂的选择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①金属杂质的含量;

②主要成分或基本基团;

③蓄电池的应用(SLI、动力、VRLA备用、偏远地区能量供应);

④隔板的类型(PE、PVC、AGM);

⑤使用环境(热带、冷带、亚热带);

⑥要求的使用寿命(1 a以上、3 a以上、5 a以上、10a以上)

在SLI应用中,我们要考虑电池承受低温、高倍率、浅循环以及发动机烟窗下的高温。因此,使用木素且在添加剂中的含量高,其理想含量为0.3 %~0.5 %,使用量再增加只对极板性能有较小的改善,但会增加负极过度膨胀及早期失效的风险。在低锑合金的SLI电池中,使用低分子量(LW)的木素,它具有高含量的羧基(—COO),低含量的甲氧基和有机S,羟基含量为1.6 %~2.0 %,它对电池的初期容量,循环寿命,充电接受和自放电有利。

有些木素影响氢的过电位,对电池的析氢速度和充电接收能力有较大影响,而且木素导致单格电压不均衡,在备用电池组中,浮充电压的一致性很重要,所以,在中型、大型VRLA 电池中,有的厂家在添加剂中去掉木素,只使用硫酸钡、炭黑、碳纤维,有的厂家则用腐殖酸代替木素,或用硬酯酸类代替木素。

张永健等提及用化学方法将腐殖酸和木素合成一种新型添加剂加到负极板中比单独和直接混合使用效果好,其1C放电提高12 %,3C放电提高10 %,低温起动,10小时率容量无差异,其他一些研究人员也提及用腐殖酸代替1/3~1/2的木素能抑制木素对充电接收能力的影响。

D.P. Boden[4]认为:硫酸钡的含量对循环寿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循环寿命随BaSO4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到达1.0 %(质量百分比)时保持恒定。

朱松然等认为在保持负极添加剂总量不变的情况,增加BaSO4、炭黑的量,只对低温起动和大电流放电有影响,对常温容量无影响。

在添加剂的选择上,使用较多的依然是木素、腐殖酸、硫酸钡、炭黑和短纤维。通常情况下,都是直接逐个添加配料。现在不少厂家采用预混合方式,就是先将所有的添加剂先混合在一起,主要优点有:

①准确控制各种添加剂的质量大小;

②减少投放次数;

③减少和膏的差异;

④和膏更均匀。

吴寿松先生提到先将各种添加剂放在容器中进行研磨几个小时,有的厂家则采用先将各种添加剂混合在一起,湿搅几个小时,以上方法的目的是使各种添加剂在铅膏中更均匀。

铁锂电池与铅酸对比

铁锂电池与铅酸对比

磷酸铁锂电池和密封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比较 一、产品性能比较和系统组成比较 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性能比较详见表4。 表4 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电池性能比较 电池性能 说明 磷酸铁锂电池 铅酸电池 单体电压 (V ) 3.2 2 重量比能量 (wh/kg ) 110~130 30~50 体积比能量 (wh/L ) 180~220 80~120 循环寿命 1C100%充放 ≥1000次 250~350次 高温性能 循环寿命变化 45℃为25℃时减半 35℃为25℃时减半 低温性能 -20℃容量保持率 50% 55% 自放电 常温搁置28天 4% 5% 充放电效率 >99% 80% 耐过充性能 一般 好 安全性 优 优 环保 无污染 污染 磷酸铁锂蓄电池与铅酸蓄电池在-48V 直流电源系统的组成比较如表5所示。 表1 磷酸铁锂电池组和铅酸电池组参数比较 组单体组单体组单体组单体浮充均充铅酸电池40~572448243.2 1.854.0 2.2556.4 2.35 1.13 1.18铁锂电池40~571651.2 3.243.2 2.755.2 3.4557.6 3.6 1.08 1.13铁锂电池 40~57 1548 3.243.2 2.88 54.0 3.6 56.4 3.76 1.13 1.18 电池设备工作范围只数 标称电压(V)电压比值放电终止电压(V)浮充电压(V) 均充电压(V) 资料显示: ? 充满电后4.0V 的磷酸铁锂蓄电池静置15分钟后回落到3.4V ,电池开 口电压3.4V 。 ? 单体工作电压为2.0V~4.2V 。 ? 在3.65V 以下可以充电性能稳定。 ? 单体电池放电时,3.0V 以下电压下降很快。 综合以上信息,建议48V 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只数选择16只的配置方案。 二、基站应用方案比较及投资比较 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在基站中,主要考虑到不同放电率对该种电池放电容量的影响较小,以及耐受较宽的环境温度。以下将针对基站的功耗、后备时间进行电池容量选择的分析。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检验技术条件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检验技术条件

目次 1.范围 2.引用标准 3.术语、定义 4.产品分类 5.技术要求 6.试验条件 7.试验方法 8.判定标准 9.标志、包装和贮存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 1范围 本附件规定铅酸蓄电池用极板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附件适用于涂膏式负极板、涂膏式正极板、管式正极板。 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附件的引用而成为本附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附件,然而,鼓励根据本附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附件。 GB/T 626 化学试剂硝酸 GB/T 631 化学试剂氨水 GB/T 643 化学试剂高锰酸钾 GB/T 676 化学试剂乙酸(冰醋酸) GB/T 694 化学试剂无水乙酸钠 GB 1245 化学基准试剂(容量)草酸钠 GB/T 1266 化学试剂氯化钠 GB/T 1294 化学试剂酒石酸 GB/T 1400 化学试剂六次甲基四胺 GB/T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ISO2859_1:1999,IDT) GB/T 蓄电池名词术语(GB/T , eqvIEC60486:1986) GB/T 6684 化学试剂过氧化氢 GB/T 6685 化学试剂氯化羟胺(盐酸羟胺) GB 6782 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 GB/T 1011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GB/T 15347 化学试剂抗坏血酸3术语、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附件 干式荷电极板 极板为干态且处于高层建筑荷电状态的极板.普通型极板 极板为干态且处于低荷电状态的极板. 涂膏式极板外观术语和定义 3.3.1极板弯曲 极板弧状变形 3.3.2极板活性物质掉块 极板上活性物质脱高板栅,且形成穿透性缺陷. 3.3.3极板表面脱皮有气泡 活性物质之间层状剥离,但未形成穿透性缺陷. 3.3.4极板活性物质凹陷 极板上活性物质局部明显低于极板表面 3.3.5极板四框歪 极板对角线不相等. 3.3.6极板活性物质酥松 活性物质之间或与板栅之间结合力变差 管式极板外观术语和定义 3.4.1丝管破裂 丝管表面一处或多处相互脱离 3.4.2丝管散头 丝管顶端发散. 3.4.3铅膏粘附。 丝管外表面粘附活性物质。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常见添加剂大盘点 “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 提倡的,” 增稠剂――增强固体饮料口感 代表产品: 即溶花粉类、果汁速溶品类 何计国介绍,增稠剂的成分主要是纤维素,也就是多糖类,常见的有脱水纤维素、纤维素钠盐、海藻胶、黄原胶等。“固体饮料中,一些能溶于水,一些不能,增稠剂的作用就在于使不溶于水的物质浮在饮品中而不沉底,增强口感。比如杏仁粉,如果是纯原料加水后一定沉底的。” xx糊精――“无糖食品”中常出现 代表产品: 杏仁粉、玉米糊、藕粉等 麦芽糊精也是一种多糖,是淀粉水解之后的产物。一叫什么“精”就好像是不好的物质,实际上麦芽糊精并没有危害,人体吸收分解后产生能量。 很多无糖固体饮料中都有麦芽糊精的成分,实际上这些无糖固体饮料是无蔗糖等精致糖,“麦芽糊精等多糖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但是这个转化吸收的过程很慢, 使血糖平缓增长,而不至于忽起忽落。” 酸味剂/酸味调节剂――工业提纯可以无杂质 代表产品:

果汁类速溶品 酸味剂是比较安全的一种添加剂,国家标准对其用量几乎没有限制,厂家可以根据生产需要使用。酸味剂以合成有机酸为主,“不要认为工业化合成都是不好的,工业化可以使有机酸提得很纯,去掉一些不好的杂质。” 合成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天然的物质通过工业化提纯、合成,比如维生素C。而另一种是人类自己合成自然界中没有的物质,还是少吃为好。 xx――降低糖分摄入 代表产品: 杏仁粉、核桃粉等 阿斯巴甜是一种甜味剂,甜度很高但是不被吸收能量,所以可以作为低糖食品的成分。“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成本很低,用量在一定标准范围内既不会危害健康,又减少糖分摄入,而且降低产品成本,还是值得提倡的,”植脂末――含有反式脂肪酸 代表产品: 奶茶、咖啡、果汁类 “植脂末属于不太好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是饱和油脂类。”植脂末一般是通过工业的手段将植物油变为饱和的油脂类,成为代脂肪类的物质。 “问题在于植脂末中含有反式脂肪酸,这种物质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天然油脂中是没有反式脂肪酸的,实际上反式脂肪酸是工业将不饱和植物油转化成饱和植物油的副产品。 膳食纤维――创意好,成本低 代表产品: 阿胶核桃粉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1、山梨酸钾(防腐剂): 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2、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副作用: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标准: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毫克/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3、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 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评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它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 副作用: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 4、红曲红(着色剂):天然红色素,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目前并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可以用在调制乳、冷冻饮品、果酱、腐乳、糖果、方便米面制品、饼干、腌腊肉制品、醋、酱油、饮料、果冻、膨化食品上,不允许用在生鲜肉或调理肉制品中。 5、糖精钠(甜味剂):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果脯大量含有)。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标准: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婴幼儿食品中不得使用。 6、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铅酸蓄电池极板常用添加剂及作用

铅酸蓄电池用极板添加剂 1 前言 添加剂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成分,对蓄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入铅酸蓄电池中的添加剂一般分为:极板添加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极板添加剂在和膏时加入,对负极板来讲,主要作用是抗收缩,又称为膨胀剂;对正极板来讲,主要增加极板的强度,防止软化、脱落和增加导电性等。电解液添加剂在电解液配制时加入,主要作用是增加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减缓板栅腐蚀等。本文主要谈论极板添加剂。 2 常见添加剂 2.1 短纤维 2.1.1 种类和特性 短纤维根据使用材料不同,一般分为聚酯纤维(涤纶材料),PP纤维(丙纶材料)和聚丙烯腈纤维(腈纶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对极板添加剂中使用的短纤维除纤维直径、长度外,在70℃酸中的耐酸性以及在酸中分散性(是否沉降)对极板的性能都有影响。 2.1.2 作用 正、负铅膏中都使用,其主要作用:增加活性物质的机械强度,防止脱落,从而提高循环性能,有些文献报道,少量添加时有利于H2SO4向电极内部扩散,可以提高正极板的孔率,提高初容量;但加入量多时初容量无利。 2.2 碳素材料 2.2.1 种类和特性 碳素材料有:乙炔黑(炭黑)、超导电炭黑、碳纤维、石墨。乙炔黑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分散性,石墨具有层状结构,碳纤维直径为0.1—1.0μm,其电阻与PbO2基本相同。碳纤维的最大特点是纤维细长,加入铅膏不降低其表现密度,容易被氧化,化成时损失一半。 2.2.2 作用 这几种物质都能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低温大电流放电性能,但各有特点:添加各向异性石墨,在正极化成时受到阳极氧化,硫酸浸入石墨的层与层之间,化成后,活性物质的毛细孔增加了,这种大孔径的微孔作用向极板内部供应电解液,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杨乘英等[2]研究发现:加入高纯石墨有以下作用:①提高电极的孔率和润湿性能,能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容量;②减少内阻,提高导电性;③加入石墨使正极的自放电增加,必须注意石墨中杂质的含量,以不同产地进行对比选择。张玉峰等[1]研究发现在正极板中加入—定量的碳纤维,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9 %,低温放电性能提高50 %,使用石墨可能导致过度膨胀,使活性物质脱落。朱松然[3]等研究发现在负极中增加碳的含量可以提高电池容量和充电接受能力,但会降低氢析出的过电位10~20mV。D.P. Poden[4]研究发现:炭黑的作用是在深放电时提高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因深放电时,阻抗较高的硫酸铅浓度都高。但是Vind则认为,炭黑对容量几乎没有影响,只在低温时稍有作用,但是化成时,对极板有冲洗作用,也能减缓由于添加剂中的其他成分引起的最终充电电压过高现象,在化成或放电时充当导体,其使用量与木素差不多,没有人准备使用过量的炭黑。 现在铅酸蓄电池生产厂使用较多的是炭黑,有的在正、负极板中都使用。 2.3 硫酸钡 2.3.1 种类和特性 用来作添加剂的硫酸钡有两种:一种是重晶石粉,它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颗粒直径为1 μm,—种是重晶石,圆形的精矿石,其颗粒直径为3~5μm,重晶石比重晶石粉的作用差许多。吴寿松先生[5]也提出使用沉淀法生产的BaSO4,国内有的厂家中称生产超细BaSO4;能过1 250目的分子筛。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参数

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的的基本知识 人们常说的免维护蓄电池正规名称叫做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从外表看,有外壳、阀盖、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周边的密封材料分别用红色和黑色(或者蓝色)来表明正极和负极。 12V的电池内部分为6个独立的相互隔绝的单格,每个单格内有用各自的汇流导体连接的正极板群和负极板群。铅酸蓄电池的极板犹如钢筋水泥的结构,是在合金丝的筛网状的骨架上涂敷(或者轧制)活性物质形成的:正极板上的物质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物质是绒状铅(Pb)。每一个正、负极板之间都隔着多孔的超细纤维物质(也有使用二氧化硅胶物质填充的),其中吸附着硫酸(H2SO4)电解液,这个纤维物质(或硅胶物质)是电化学反应过程中液相传输和气相传输的通道,它和正、负极板群被紧密地装配在一起,形成一个2V的电池单体。由于铅酸蓄电池在充电时极板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氢气和氧气,当它们产生的过多并且来不及化和成水的时候就会在单格内形成压力。为了保证蓄电池正常安全的工作,每个单格都设有自己的溢气阀,当压力过量时让气体自动逸出。相对于电池槽里装满电解液体的富液电池而言,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内部只蕴含着很少的电解液,属于贫液电池。尽管如此,由于设计时电解液有一定的冗余,并且在溢气阀压力的保护下只要使用合理,由气体逸出造成的水损失极小,以至阀控蓄电池的电解液在寿命过程中基本不用补充,因此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也被称为免维护蓄电池。 蓄电池的电压多少伏算正常?

人们常说:这个蓄电池电压是12V的。这里所说的12V是指蓄电池的最基本参数——标称电势(单位V)。一个铅酸蓄电池单格标称电势为2V,由6个单格串连起来的蓄电池标称电势就是12V。电动车使用的电源一般都是用2到5个12V的蓄电池串连组成24V、36V、48V、60V电池组,这里都是指蓄电池组的标称电势,它是由蓄电池所采用活性物质的特性决定的理论值。实际上,不同的状况下蓄电池的电压和标称电势存在差异。比如:一个标称电势为12V的正常的铅酸蓄电池在充电过程的末期,充电极化达到最大值,电压可以达到14.4V或更高一点;在放电将终了时,放电极化达到最大值,电压可以低到9V左右。而充电或者放电停止并且静置数小时后,极化电压(浓度极化)完全消失,这个12V的蓄电池的电势可以在13.8V (充满后)至11V(放完后)之间,此时的差异是蓄电池内部的活性物质状态的改变造成的。 电池容量(Ah)的含义是什么? 蓄电池的额定容量C,单位安时(Ah),它是放电电流安(A)和放电时间小时(h)的乘积。由于对同一个电池采用不同的放电参数所得出的Ah 是不同的,为了便于对电池容量进行描述、测量和比较,必须事先设定统一的条件。实践中,电池容量被定义为:用设定的电流把电池放电至设定的电压所给出的电量。也可以说电池容量是:用设定的电流把电池放电至设定的电压所经历的时间和这个电流的乘积。为了设定统一的条件,首先根据电池构造特征和用途的差异,设定了若干个放电时率,最常见的有20小时、10小时时率、电动车专用电池为2小时率,写做C20、C10和C2,其中C代表电池容量,后面跟随的数字表示该类电池以某种强度的电流放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铅酸蓄电池的原理与性能 一、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蓄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它的构造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可是从原理上讲所有的电池都是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容器组成的,其中 正负两极的活性物质和电解质起电化反应,对电池产生电流 起着主要作用,如图4-1所示。 在电池部,正极和负极通过电解质构成电池的电路,在 电池外部接通两极的导线和负荷构成电池的外电路。 在电极和电解液的接触面有电极电位产生,不同的两极 活性物质产生不同的电极电位,有着较高电位的电极叫做正 极,有着较低电位的电极叫做负极,这样在正负极之间产生了电位差,当外电路接通时,就有电流从正极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再由负极经过电路流向正极,电池向外电路输送电流的过程,叫做电池的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两极活性物质逐渐消耗,负极活性物质 1.电解质 2.负极 3.容量 4.正极 5.隔离物 6.导线 7.负荷 图4-1 电池构造示意图 放出电子而被氧化,正极活性物质吸收从外电路流回的电子而被还原,这样负极电位逐渐升高,正极电位逐渐降低,两极间的电位差也就逐渐降低,而且由于电化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增加了电池的阻,使电池输出电流逐渐减少,直至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或在外电路两电极之间端电压低于一定限度时,电池放电即告终。 电池放电以后,用外来直流电源以适当的反向电流通入,可以使已形成的新化合物还原成为原来的活性物质,而电池又能放电,这种用反向电流使活性物质还原的过程叫做充电。 蓄电池可以反复多次充电、放电,循环使用,使用寿 命长,成本较低,能输出较大的 能量,放电时电压下降很慢。 1.电动势的产生 铅蓄电池的正极是二氧化铅(PbO2),负极是绒状铅 (Pb),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活性物质,故和稀硫酸(H2SO4)起 化学作用的结果也不同。在未接通负载时,由于化学作用 使正极板上缺少电子,负极板上却多余电子,如图4-2所图4-2 铅蓄电池电势产生过程示,两极间就产生了一定的电位差。 2.放电过程的化学反应 当外电路接上负载(比如灯泡)后,铅蓄电池在 正、负极板间电位差(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Ⅰ从 正极流出,经负载流向负极,也就是说,负极上的 电子经负载进入正极,如图4-3。同时在蓄电池部 产生化学反应: . 学习.资料.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成分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成分、用途 植酸 Phytic acid 别名肌醇六磷酸、环己六醇六磷酸酯、PA 编码GB 04.006 性状黄褐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96%乙醇、甘油和丙酮,难溶于无水乙醇和甲醇,不溶于苯、氯仿和乙醚等。水溶液为强酸性0.7%溶液的pH为1.7。易受热分解。若在120℃以下短时间加热,或浓度较高时,则较稳定。 植酸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在低pH下可定量沉定Fe3+。中等pH下可与所有的其他多价阳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它能显著地抑制维生素C的氧化。与维生素E混合使用,具有相乘的抗氧化效果。 制法将来糠、麸皮等用2%盐酸浸提制得菲丁,再以菲丁制得植酸。 质量标准 毒理学依据 LD50小鼠口服4300mg/kg体重(2950~6260mg/kg)(雌性); 3160mg/kg体重(2050~4880mg/kg)(雄性)。 使用抗氧化剂和螯合剂。 1.使用注意事项植酸为天然产物,多年食用证明对人无毒害作用。日本规定可不予限制,但也有人认为它能螯合微量金属离子,可有不利应予注意。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920-1996)规定:植酸用于对虾保鲜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允许残留量为20mg/kg;用于食用油脂、果蔬制品、果蔬汁饮料和肉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2g/kg。 (2)美国规定:使用0.01%植酸热消毒婴儿食品用瓶及盖,并可防止金属瓶盖的锈蚀。(3)实际使用参考 ①植酸可用于防止食品的褐变或褪色,稳定维生素C,用作食品、医药品的抗氧剂和稳定剂。如用于腌制品或卤煮鱼虾的调味液,在制作过程中添加0.1%~0.3%的植酸,可防止产品褐变或褪色。 ②植酸用作植物油的抗氧化剂,如对大豆油等植物油添加0.01%即非常有效。对几种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如下表

食品添加剂试题及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漏选、多 选均不得分,每题 1 分,共30 分) 1. 下列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 B )。 A. VA B. VB C. VE D. VD 2. 在中国魔芋胶属于(A)。 A. 普通食品原料 B. 新资源食品 C. 食品添加剂 D. 药食两用物质 3. 不法分子在食品中非法使用添加剂的行为不包括(C)。 A. 使用非法添加物 B. 超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C. 使用药食两用物质 D. 使用工业级添加剂 4. 工业明胶用途最不可能是( A )。 A. 果冻 B. 酸奶 C. 肉皮冻 D. 医用胶囊 5. 二氧化硫可用作防腐剂的食品是( A )。 A. 葡萄酒 B. 食醋 C. 泡菜 D. 面包 6. 甜度最高的是(C)。 A. 果糖 B. 甜蜜素 C. 阿斯巴甜 D. 木糖醇 7. 确定物质ADI 值的步骤是( B )。 A. 暴露量评估 B. 危害特征描述 C. 识别危害 D. 风险特征描述 8. 谷类蛋白质中的限制氨基酸是( A )。 A. 赖氨酸 B. 精氨酸 C. 酪氨酸 D. 色氨酸 9. 海藻酸钠形成的凝胶是(C)。 A. 热不变性的 B. 热可逆的 C. 热不可逆的 D. 热变性的 10. 不具有维生素C活性的物质是( D )。 A. L- 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B. L- 抗坏血酸钠 C. L- 抗坏血酸磷酸酯镁 D. 异抗坏血酸钠 11. 不属于“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剂在混合使用时,各自用量占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不 应超过1”规定的食品添加剂是(B)。 A. 防腐剂 B. 甜味剂 C. 抗氧化剂 D. 相同色泽着色剂 12. 用于浓缩果汁澄清的酶制剂是( B )。 A. 糖化酶 B. 果胶酶 C. 蛋白酶 D. 脂肪酶 13. 属于食品非法添加物的是( A )。 A. 溴酸钾 B. 亚铁氰化钾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应用

动力铅酸蓄电池的应用 动力铅酸蓄电池是古老的二次电池,有近150年的历史,在很多工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汽车?摩托车的启动,点火?照明(SLI电池),通信行业?电力工业的后备电源,铁路内燃机车的牵引电池等?特别是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出现,由于其良好的密封性?不漏液及相对传统开口式电池有较高的能量密度,更因其性价比优势和安全性,成为车载动力的首选?动力型VRLA电池已广泛应用于高尔夫车?家庭割草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轻型电动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等? (一)电动自行车 中国政府将环境保护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燃油汽车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资源相对紧张,因此1996年中国启动了电动车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项目?作为电动车动力的电池包括铅酸蓄电池?MH-Ni电池?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1991年国家将电动车铅酸蓄电池研究列为重点项目?当时,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投入28亿元用于电动公交车的开发? 我国新设计的概念车将会使用24只12V/55A·h电池组,平均功率18kW,峰值功率51kW,电池的尺寸为386mm×116mm× 175mm?鉴于中国国情的客观因素,电动助力自行车是介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之间的代步工具,更突出了它的许多优点和实用性?

电动自行车是中国百姓的代步工具,电池的好坏,决定电动自行车业能否走向成熟并保持稳定的发展?中国的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三起三落,主要原因就是电池性能不能满足要求?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VRLA电池)的出现给电动车行业带来了生机?20世纪80年代,VRLA电池在我国通信行业得到成功应用,称为工业电池?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一些企业和高校开始研究将VRLA电池作为动力电源应用在电动自行车上并获得成功,作为民用电池被广大用户所接受? 目前电动自行车采用的动力电池99%是VRLA电池,极少采用MH-Ni电池和锂离子电池? (二)电动牵引车 电动牵引车是制造工厂?物流中心等作为搬运产品的常用运输工具,主要采用富液管式铅酸蓄电池或胶体VRLA电池作为动力电源,具有无污染?无噪声的优点? (三)电动车和混合电动车 电动车采用VRLA电池作为电源是首选的方案,主要是因为VRLA电池价格低?安全?铅的回收率高等原因?美国GM公司于1997年推出的EV-1计划就是采用VRLA电池作为动力电源?汽车采用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精品文档)

电动自行车用铅酸蓄电池极板的固化 铅蓄电池在制造过程中,生板固化、干燥条件是非常重要的。生板质量的优劣,对化成后极板质量及电池性能有密切关系。因此生板固化、干燥过程决不可掉以轻心。 我厂主要是生产Pb-Ca-Sn-Al四元合金免维护铅酸蓄电池极板。一般铅粉生产时氧化度控制在72%~79%之间,其余为未氧化的游离铅;经过储存一定时间后进行和膏再进行涂填、浸酸后,铅膏中的游离铅含量降到15%~18%左右;在固化室中固化干燥后,铅膏物质中的游离铅含量一般在3%~5%。 固化良好的极板,化成后的极板可获得牢固的活性物质和良好的外观质量,反之由于在不同季节受气候变化等条件的影响,往往使生板固化条件得不到良好的控制,因而造成极板批量废品时有发生。一般废品现象:负极板裂纹、起泡;正极板活物质疏松、脱粉、顺筋起皮、整格脱落等[1]。 1固化的作用机理 极板的固化是指涂好膏的极板在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下,在铅膏胶凝过程中完成游离铅及板栅筋条表面铅的氧化以及碱式硫酸铅的再结晶和硬化的过程。铅蓄电池用生极板的固化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要达到的效果有板栅腐蚀层的形成、游离铅的转化、碱式硫酸铅再结晶(脱水形成微孔)。 固化过程按顺序大体也可分为以下不可分割的3个阶段[2]: (1)第一阶段,主要使板栅形成腐蚀层,促使铅膏与板栅有强的附着力,以及使铅膏中3BS(3PbO·PbSO4·H2O)与4BS(4PbO·PbSO4·H2O)生成合适的比例。 板栅的腐蚀层是靠空气中的氧气不断溶进铅膏的水分中,再到达板栅表面形成微电池来完成,水作为催化剂(或介质),板栅的铅因其活性低,形成腐蚀层相对是比较缓慢的。因此,这一阶段需要的时间会比较长,固化温度越高,板栅腐蚀的速度越快,但铅膏中3BS也会向4BS转化。因此,在此阶段应保证铅膏中有较高含量的水分,高的固化湿度和适宜的固化温度是很重要的。如果板栅腐蚀不好,铅膏的附着力差,极板易掉粉,铅蓄电池内阻会加大,电池容量衰减会较快,寿命会缩短。 (2)第二阶段,主要完成铅膏中的游离铅转化为氧化铅,同时板栅也进一步氧化腐蚀。 随着铅膏中的水分以蒸汽形式缓慢析出,水分含量逐渐降低,铅膏中开始形成微孔,外界空气与其交换进入极板内部的速度加快,游离铅的氧化开始加速;当铅膏中的水分含量降到7%~8.5%时,氧化速度达到最快,此阶段需要较高的湿度来保证铅膏不要失水过快,以延长游离铅快速转化的时间,达到转化比较彻底的目的;如失水过快,游离铅快速氧化的时间过短,固化结束后游离铅可能就会很高,势必造成活性物质的利用率降低,正极板甚至出现弯曲、脱粉等严重问题。 (3)第三阶段,为极板的干燥阶段,主要完成铅膏的硬化脱水、碱式硫酸铅再结晶、多孔电极的形成,前阶段脱水形成大孔,后阶段继续脱水形成微孔。 2 极板的固化过程 2.1 固化设备 采用江苏金帆的一体化固化室,室内配有温湿度控制系统、循环风系统、加热系统、排湿系统[3]。 加热系统为电加热。湿度使用喷水雾、每个固化室内单独的电加热小锅炉制蒸汽联合控制。循环风常采取固化室左侧进风右侧出风,保持固化室内部各部位风量、湿度等尽可能地一致,以保证固化质量的均匀。 排湿风机位于固化室后方的下部。进风门在顶部,排湿时进风门自动打开。 固化室内可放置1米×0.8米×0.8米的极板架3×3×3=27个。 2.2对固化前极板的控制 2.2.1铅膏游离铅的控制 试验发现,用氧化度80%以上的铅粉加水和制出来的铅膏,铅膏中的游离铅质量含量在12%以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作用

鑫湘食品添加剂经营进口和国产食品添加剂、食品原料辅料和香精香料 食品添加剂的定义及作用 (鑫湘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防止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改善感官 改善食品感官性状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以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保持营养 保持提高营养价值,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方便供应 增加品种和方便性 市场上已拥有多达20000种以上的食品可供消费者选择,尽管这些食品的生产大多通过一定包装及不同加工方法处理,但在生产工程中,一些色、香、味俱全的产品,大都不同程度地添加了着色、增香、调味乃至其他食品添加剂。正是这些众多的食品,尤其是方便食品的供应,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 方便加工 方便食品加工,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消泡剂、助滤剂、稳定和凝固剂等,可有利于食品的加工操作。例如,当使用葡萄糖酸和内酯作为豆腐凝固剂时,可有利于豆腐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其他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或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性能参数

电动汽车电池的分类及性能参数 电池的分类 电动汽车用电池为化学电源,它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电解液分为: a.碱性电池。即电解液为碱性水溶液的电池; b.酸性电池。即电解液为酸性水溶液的电池; c.中性电池。即电解液为中性水溶液的电池; d.有机电解质溶液电池。即电解液为有机电解质溶液的电池。 按活性物质的存在方式分为: a.活性物质保存在电极上。可分为一次电池(非再生式,原电池)和 二次电池(再生式,蓄电池); b.活性物质连续供给电极。可分为非再生燃料电池和再生燃料电池。按电池的某些特点分为: a.高容量电池; b.免维护电池; c.密封电池; d.燃结式电池; e.防爆电池; f.扣式电池、矩形电池、圆柱形电池等。 尽管由于化学电源品种繁多,用途广泛,外形差别大,使上述分类方法难以统一,但习惯上按其工作性质及存贮方式不同,一般分为四类: a. 一次电池

一次电池,又称“原电池”,即放电后不能用充电的方法使它复原的电池。换言之,这种电池只能使用一次,放电后电池只能被遗弃了。这类电池不能再充电的原因,或是电池反应本身不可逆,或是条件限制使可逆反应很难进行。如: 锌锰干电池 Zn│NH4Cl·ZnCl2│MnO2(C) 锌汞电池 Zn│KOH│HgO 银锌电池 Zn│KOH│Ag2O b.二次电池 二次电池,又称“蓄电池”,即放电后又可用充电的方法使活性物质复原而能再次放电,且可反复多次循环使用的一类电池。这类电池实际上是一个化学能量贮存装置,用直流电将电池充足,这时电能以化学能的形式贮存在电池中,放电时,化学能再转换为电能。如:铅酸电池 Pb│H2SO4│PbO2 镍镉电池 Cd│KOH│NiOOH 镍氢电池 H2│KOH│NiOOH 锂离子电池 LiCoO2│有机溶剂│6C 锌空气电池 Zn│KOH│O2(空气) c.贮备电池 贮备电池,又称“激活电池”,是正、负极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不直接接触,使用前临时注入电解液或用其他方法使电池激活的一类电池。这类电池的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化学变质或自放电,因与电解液的隔离而基本上被排除,从而使电池能长时间贮存。如:镁银电

铅酸蓄电池基本知识

铅酸蓄电池基本知识 电池:通过化学反应提供直流电能的电化学装置 电池是一种能量转化与储存的装置,它主要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或物理能转化为电能。它由两种不同成分的电化学活性电极分别组成正负极,两电极浸泡在能提供媒体传导作用的电解质中,当连接在某一外部载体上时,通过转换其内部的化学能来提供电能。 Cell 和Battery的区别: ① Cell 是指一般的小型和单个电池,更强调单个单元; ② Battery是指蓄电池和电池组,更强调系统或者组; ③ Battery 运用得更加广泛,是电池的通用名称,包括锂电池、镍氢电池、蓄电池、干电池等等。 一次电池与二次电池的异同点: 一次电池只能放电一次,二次电池(也叫可充电电池),可反复充放电循环使用,可充电电池在放电时电极体积和结构之间发生可逆变化,一次电池的质量比容量和体积比容量均大于一般充电电池,但内阻远比二次电池大,因此负载能力较低,另外,一次电池的自放电远小于二次电池。 电池种类 一次电池:不可充电,如锌锰、碱性、锂电池 二次电池:可充电,如铅酸、镍氢、锂离子电池 高级电池:结构特殊,性能卓越,如锌空电池,以空气做正极,体积很小,用于助听器。 燃料电池:Fuel Cell, FC, 将存在于燃料(氢气)和氧化剂(氧气)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不是蓄电池,是发电机,1839年由英国的Grove发明。 太阳能电池:物理电源,通过光电效应或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1883年Charles发明首块太阳能电池,前景广阔,目前成本高,限制了应用。 电池由外壳、正极、负极、端子、隔膜等组成 外壳:一般是塑料或金属材质 正极:电流的流出端 负极:电流的流入端 端子:内部与活性物质相连,外接用电器 隔膜:防止正、负极短路,并提供电子的内部传递通道 蓄电池: 蓄电池(Storage Battery),也称二次电池,是通过充电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贮存起来,使用时再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释放出来的化学电源装置。

常见添加剂及作用

添加剂是铅酸蓄电池的重要成分,对蓄电池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加入铅酸蓄电池中的添加剂一般分为:极板添加剂和电解液添加剂,极板添加剂在和膏时加入,对负极板来讲,主要作用是抗收缩,又称为膨胀剂;对正极板来讲,主要增加极板的强度,防止软化、脱落和增加导电性等。电解液添加剂在电解液配制时加入,主要作用是增加电池的充放电性能和减缓板栅腐蚀等。本文主要谈论极板添加剂。 2 常见添加剂 2.1 短纤维 2.1.1 种类和特性 短纤维根据使用材料不同,一般分为聚酯纤维(涤纶材料),PP纤维(丙纶材料)和聚丙烯腈纤维(腈纶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质,对极板添加剂中使用的短纤维除纤维直径、长度外,在70℃酸中的耐酸性以及在酸中分散性(是否沉降)对极板的性能都有影响。 2.1.2 作用 正、负铅膏中都使用,其主要作用:增加活性物质的机械强度,防止脱落,从而提高循环性能,有些文献报道,少量添加时有利于H2SO4向电极内部扩散,可以提高正极板的孔率,提高初容量;但加入量多时初容量无利。 2.2 碳素材料 2.2.1 种类和特性 碳素材料有:乙炔黑(炭黑)、超导电炭黑、碳纤维、石墨。乙炔黑是一种纳米材料,具有高分散性,石墨具有层状结构,碳纤维直径为0.1—1.0μm,其电阻与PbO2基本相同。碳纤维的最大特点是纤维细长,加入铅膏不降低其表现密度,容易被氧化,化成时损失一半。 2.2.2 作用 这几种物质都能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以及低温大电流放电性能,但各有特点:添加各向异性石墨,在正极化成时受到阳极氧化,硫酸浸入石墨的层与层之间,化成后,活性物质的毛细孔增加了,这种大孔径的微孔作用向极板内部供应电解液,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杨乘英等[2]研究发现:加入高纯石墨有以下作用:①提高电极的孔率和润湿性能,能提高正极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和容量;②减少内阻,提高导电性;③加入石墨使正极的自放电增加,必须注意石墨中杂质的含量,以不同产地进行对比选择。张玉峰等[1]研究发现在正极板中加入—定量的碳纤维,活性物质利用率提高9 %,低温放电性能提高50 %,使用石墨可能导致过度膨胀,使活性物质脱落。朱松然[3]等研究发现在负极中增加碳的含量可以提高电池容量和充电接受能力,但会降低氢析出的过电位10~20mV。D.P. Poden[4]研究发现:炭黑的作用是在深放电时提高活性物质的导电性能,因深放电时,阻抗较高的硫酸铅浓度都高。但是Vind则认为,炭黑对容量几乎没有影响,只在低温时稍有作用,但是化成时,对极板有冲洗作用,也能减缓由于添加剂中的其他成分引起的最终充电电压过高现象,在化成或放电时充当导体,其使用量与木素差不多,没有人准备使用过量的炭黑。 现在铅酸蓄电池生产厂使用较多的是炭黑,有的在正、负极板中都使用。 2.3 硫酸钡 2.3.1 种类和特性 用来作添加剂的硫酸钡有两种:一种是重晶石粉,它从溶液中沉淀出来,其颗粒直径为1 μm,—种是重晶石,圆形的精矿石,其颗粒直径为3~5μm,重晶石比重晶石粉的作用差许多。吴寿松先生[5]也提出使用沉淀法生产的BaSO4,国内有的厂家中称生产超细BaSO4;能过1 250目的分子筛。 硫酸钡具有与PbSO4相似的结构,硫酸钡在硫酸中难溶且电化学活性低,这些特性确保在负极板中保持化学性质稳定。

食品添加剂答案

《食品添加剂》复习题 绪言第一章 一、名词解释:、食品添加剂(GB2760定义)1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2、最大无作用量(MNL 是指动物长期摄入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3、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对健康无任何已知不良是指终人或动物每日摄入某种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等等)效应的剂量。4、残留量 是物质在成品材料或物品中的最大的允许残留数量,以 在与食品接触的每 6平方分米的表面含 1毫克表示。 二、填空题 1、一个食品添加剂的代码用5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该食品添加剂所属的_类目标识__,后三位数字表示该食品添加剂的。类目中的编码代号 2、.毒理学试验通常分为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亚慢性 。四个阶段、慢性毒性试验毒性试验 三、单项选择题 1、每一个食品添加剂的代码用5位数字表示。前两位数字表示( A ) A 该食品添加剂所属的类; B该食品添加剂的编号; C 该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 3、食品用香料是按照香料名称的汉字笔画顺序编排的,用三位数字表示,数字前分别冠以英文字母,表示该香料的来源,那么在香料的名称前冠以N表示该香料是( A) A 天然香料; B天然等同香料; C人工合成香料; 四、多项选择题 1、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包括(ABC ) A提高食品的保藏性、防止腐败变质; B改善食品的感观性状; C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D便于食品加工 2、对食品添加剂的要求包括( ABC ) A 不应对人体产生任何健康危害; B不应掩盖食品腐败变质; C 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1 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D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最后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的

(整理)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检测

铅酸蓄电池的性能检测 一、容量 电池容量是指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并由制造商宣称的电池容量值。实际上是在规定 温度下,以一定电流放电一定时间,当达到规定的终止电压时,所能给出的电量,用C 表示,以安时(Ah)为单位。 ⑴起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储备容量,用Cr.n表示,其值应符合GB/T 5008.2-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储备容量,用Cr.e表示,其值应在第3次或之前的储备容量试验时,达到额定储备容量用Cr.n。 c. 20h率额定容量,用C20表示,其值应符合GB/T 5008.2-2008标准的规定。 d.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其值应在第3次或之前的容量试验时,应不低于额定容量C20的95%。 ⑵牵引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5表示,在30℃温度下放电5h,放电电流是C5/5(A),放电至单体电压1.70V,所给出的电量(Ah),其值应符合GB/T 7403.1-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在规定条件下,电池所能放出的电量(Ah),其值应在第1次容量试验时应不低于额定容量C5的85%。实际容量在前10次容量试验内至少有1次 达到额定容量。 ⑶内燃机车用排气式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5表示,其值应在第6次循环内达到电池标称容量值,应符合GB/T 7404.1-2008标准的规定。 ⑷内燃机车用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电池的额定容量以C5表示,其值应在第6次循环内达到电池标称容量值,应符合GB/T 7404.2-2008标准的规定。

⑸铁路客车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10、C5、C1表示,其容量值在进行容量试验时要达到额定值,在3次试验中有1次合格为合格,应符合GB/T 13281-2008标准的规定。 b. 实际容量,用Ce表示,即在规定条件下测得的电池实际放电容量。 c. 低温容量,用Cd表示,电池在零下40℃环境中静置8h,以I10(A)电流放电至单体电压1.60V,计算其容量,低温容量Cd与常温容量C10、C5、C1的比值不少于0.4(>40%)。 ⑹固定型防酸式电池的容量 C10容量在第1次循环不低于0.90C10,第5次循环应达到C10;C1和1.0C容量分别在第7次、第9次循环达到额定值,应符合GB/T 13337.1-2008标准的规定。 ⑺固定型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C10容量在第1次循环不低于0.95C10,第3次循环应达到C10、C3、C1,应符合GB/T 19638.1-2008的规定。 ⑻小型阀控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C20容量应符合GB/T 19639.2-2008的规定。实际容量Ce在第5次充/放循环内应不低于C20。 ⑼电动道路车辆用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3表示,第1次放电容量应不低于0.85C3,第10次放电容量或之前放电容量应达到C3,应符合GB/T 18332.1-2008的规定。 b. 低温容量,用Cd表示,电池在零下18℃环境中静置24h,以I3(A)电流放电至单体电压1.40V,其容量应不低于0.5C3。 ⑽电动助力车用密封式电池的容量 a. 额定容量,用C2表示,应在第3次循环内达到。 b. 实际容量,用Ca表示,应符合GB/T 22199-2008的规定。

铅酸蓄电池的认识、安装及维护

铅酸蓄电池的认识、安装及维护 一、任务导入 风力发电系统中,蓄电池是重要组成部件。风力发电机因风量不稳定,故其输出的是13~25V变化的交流电,发电系统的功率输出也变化无常,须经充电器整流,再对蓄电池充电,使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变成化学能。然后用有保护电路的逆变电源,把蓄电池里的化学能转变成交流220V市电,才能保证稳定使用。因此小型风力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需要蓄电池进行储存和调节,蓄电池才能提供相对稳定的电能。从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期来讲,蓄电池在此期间至少需要更换2~3次。就是说,蓄电池的总投资费用将超过风力发电机的购置和维护费用。因此,配置合理容量的蓄电池,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对用户的用电和节省经费开支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型风光力发电系统一般采用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一般有12V和24V两种。 二、相关知识 学习情境:铅酸蓄电池 (一)化学电源的发展 化学电源,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自1859年普兰特试制成功铅酸电池,1868年法国勒克朗谢制成锌锰干电池以来,化学电源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历史,现已形成独立完整的科技与工业体系,全世界已有1000多种不同系列和型号规格的电池产品。化学电源已成为人民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方便能源。今天,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火车、汽车、潜艇、鱼雷、军用导弹、火箭、飞机,哪一样都离不开电源技术的发展。电源技术的进步,大大加速了现代移动通信、家用电器乃至儿童玩具的发展速度。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对新型化学电源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以预言:产量大、价格低、应用范围广的锌---锰电池,铅酸蓄电池仍将占有世界上电池的大部分市场,并且近年来市场保持10%的增长,而性能优越的锂离子电池,金属氢化物--镍电池,可充无汞碱性锌--锰电池,燃料电池将是21世纪最受欢迎的绿色电池并挤占电池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电池技术的发展,以电池为能源的电动自行车将代替摩托车,电动汽车将逐步取代燃油汽车,新型化学电源的时代已经到来。 1.铅酸蓄电池的发展历史 蓄电池是1859年由普兰特发明的,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铅酸蓄电池自发明后,在化学电源中一直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因为其价格低廉、原材料易于获得,使用上有充分的可靠性,适用于大电流放电及广泛的环境温度范围等优点。 到20世纪初,铅酸蓄电池历经了许多重大的改进,提高了能量密度、循环寿命、高倍率放电等性能。然而,开口式铅酸蓄电池有两个主要缺点:①充电末期水会分解为氢、氧气体析出,需经常加酸、加水,维护工作繁重;②气体溢出时携带酸雾,腐蚀周围设备,并污染环境,限制了电池的应用。近二十年来,为了解决以上的两个问题,世界各国竞相开发密封铅酸蓄电池,希望实现电池的密封,获得干净的绿色能源。 1912年Thomas Edison发表专利,提出在单体电池的上部空间使用铂丝,在有电流通过时,铂被加热,成为氢、氧化合的催化剂,使析出的H2与O2重新化合,返回电解液中。但该专利未能付诸实现:①铂催化剂很快失效;②气体不是按氢2氧1的化学计量数析出,电池内部合仍有气体发生;③存在爆炸的危险。 60年代,美国Gates公司发明铅钙合金,引起了密封铅酸蓄电池开发热,世界各大电池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开发。 1969年,美国登月计划实施,密封阀控铅酸蓄电池和镉镍电池被列入月球车用动力电源,最后镉镍电池被采用,但密封铅酸蓄电池技术从此得到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