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4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4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4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4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认知目标

1.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分析理解我国海洋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举例说明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途径

二、自主学习

1.生物资源

(1)发展条件优越:海域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①四大海产:_______、小黄鱼、_______、乌贼。

②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大是________.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资源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_、紫菜、________、扇贝、牡蛎、鲍鱼等。

2.矿产资源:______、______、滨海矿砂等。

3.化学资源

(1)种类:现已确定有________种元素.

(2)海盐:

①北方盐区:__________盐场(最大)、_________的北方盐区海盐产量占海盐总产量

的85%。

②南方盐区:_________盐场、________盐场.

4.保护:“蓝色国土”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措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共同探究

(一)思考回答:我国生物资源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二)我国近海渔业衰竭的原因是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污染造成的。请谈一谈你的治理措施。

(三)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哪些?

(四)保护“蓝色国土”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五)做73页活动题并说明原因。

四、拓展练习

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黄渤海渔场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

C.紫菜、虾、扇贝、鲍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3.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A.渤海,南海沿岸

B.渤海,黄海沿岸

C.黄海,南海沿岸

D.渤海,东海沿岸

4.下面方式中不属于海洋空间开发的是()

A.海滨浴场

B.海底隧道

C.海底导弹基地

D.向海洋排污

5.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是()

A.控制沿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

B.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C.尽可能多的捕捞近海鱼类

D.烧掉海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以防止污

6.2004年6月1 H起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实行2个月“休渔期”的目的是

()

A.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保护海洋环境

B.让渔船渔网得到修补,以便更好地捕捞

C.实施分期管理,提高捕鱼产量

D.控制捕鱼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

7.读图的漫画“小鱼的哀求”,完成下列

问题。

(1)漫画说明了我国近海渔业存在

着现象。

(2)针对漫画中的情况,谈谈

你的看法,你觉得怎样做合理?

开阔视野:上海世博会

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它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综合性世博会。时间是2010年5月1日-10月31日6个月,位于黄浦江东西两岸,20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世博会展区的车辆一律是世界公认的新能源汽车发展方向,它是车载燃料电池系统,将氢气转化为电机所需的电能,排放物为纯净水,是一种真正的“零排放”汽车,它具有能效高、环保的特征。这只是其中之一,也是本章节寄语,我们不仅要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更应该珍惜它们,保护它们,造福于我们人类。

答案

二、1、(2)①大黄鱼带鱼②黄渤海舟山南海沿岸北部湾渔场舟山(3)海带虾

2、石油天然气

3、3、(1)80多(2)①长芦淮河以北②布袋盐场莺歌海盐场

4、(1)环境污染近海渔业资源衰竭(2)综合管理执法力度

三、(一)①我国大陆架面积广阔②跨多个温度带适合不同温度类型的鱼类生长③大江大河带来丰富饵料④冷暖流便于不同温度的鱼类都找到良好的生存环境

(二)略

(三)海洋灾害频繁局部海洋环境污染加剧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四、1、B 2、A 3、B 4、D 5、B

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案 东明城关一中侯翠荣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优越性,了解我国海洋生物品种繁多,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区、四 大渔场及海产人工养殖。 2.了解我国海底矿产资源的开发,记住海底石油、天然气的储量,知道我国海底汽油田的 开发和近海石油沉积盆地。 3.知道我国海洋巨量的化学资源,掌握我国两大盐场的位置。 4.了解我国海洋开发的前景和保护海洋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各种图表,逐步培养好提高读图、用图、析图、释图的能力。 2.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培养从资料中发现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对问题的具体分析 评价能力。 3.通过学习我国海洋资源的位置、种类、开发及前景,培养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海洋资源的重要性和我国海洋资源的现状,培养学生热爱海洋、热爱祖国的情感;通过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学习,正确认识海洋资源的价值,从而树立保护环境、保护海洋的观念。 学习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储量及海洋生物的利用。 学习难点 理解海洋开发和保护的意义。 学习课时 1课时 互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讲解: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大陆海岸线18000千米,是世界上海岸线最长的国家之一。 组织活动: 请大家在图上找到太平洋的位置,并指出我国的边缘海、内海和海峡的名称、位置。 学生活动: 读图,完成老师的要求。 教师点拨: 我国东临太平洋,有北到南分布着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分布着渤海峡、台湾海峡、琼州海峡和巴士海峡。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我国岛屿众多,面积在500米以上的有6500多个。我国海域辽阔,管辖的海域面积达300多万平方千米。在太平洋内部,我国还有联合国划拨的近十万平方千米的专属海洋开发区。我国海域跨越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海底大陆架宽广,水温适中,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生长繁殖。 讲授新课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1.四大海产、四大渔场 教师引导: 请同学们看书第71页,了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的知识。

最新湘教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同一首歌 §1.1 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 1.发声练习: 3/4 5 3 1 | 5 3 1 ‖ lu lu lu la la la 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 1.介绍歌曲 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 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

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4.学生分组思考 (1)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 (2)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师: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 5.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1)A、B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 (2)教师在演唱过程中,A段与B段有什么不同的处理? 师:(1)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5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1,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2)A段情绪较为平缓,是用叙述的口吻演唱的,B段情绪较为激动,是用呼唤的口吻演唱的。 6.学生跟琴演唱并纠错 提示: (1)句尾长音,时值要足;#4记号要唱准; (2)八度、九度大跳时,声音、情绪要有思想准备; (3)演唱时要真诚投入。 7.跟着伴奏演唱一遍 师:歌曲象师长的谆谆教诲,又象同学之间的款款深情,既象充满阳光的母爱,又象儿女敬慕长辈之情,但是歌词中没有出现一个“爱”字,却以充满深情的口吻,表达了人间的真情-----浓浓的爱。特别是“春天把友好的故事传说”让人人沐浴在爱的阳光里 8.师:现在同一首歌已经唱遍祖国的大江南北,有多种演唱形式,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首不同版本的同一首歌,边听边思考采用了怎样的演唱形式? 师:合唱,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用“WU”演唱第二声部。 (1)老师唱第二声部,学生唱第一声部 (2)老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3)加入歌词演唱

3.4 中国的海洋资源 学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9

学习目标: 1、知道我国海洋资源的种类 2、记住我国的四大海产、主要渔场、主要盐场和矿产资源的分布 3、了解海洋开发的前景,合理开发并保护海洋资源。 给你提醒:联系新旧知识,如温度带、大陆架、洋流与海洋资源的分布;同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出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的措施。 一、课前探究: (提问)当前,人们在不断开发陆地,大量获得物质的时候,也已经把目光牢牢的盯紧了海洋,看准了海洋中无尽的财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海洋丰富的资源有哪些? 速读教材71---73页,画出主要海洋资源的分布及疑难。 1、海洋资源一般包括、、等资源。 2、、、和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 3、、、和是我国的四大渔场。 4、在近海大陆架上,主要的矿产资源是和,它们在我国的、黄海、南海开发的较多。 5、我国海盐的85%集中在淮何以北的盐区。北方以最为著名,南方以海南的较为著名。 二、预习交流 三、互助提升(1-4双选;5-6单选) 1、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A、我国近海污染小,海水清澈 B、我国海岸都适宜建立海盐盐场 C、大陆架宽而浅 D、有寒暖流交会 2、下列有关我国的海洋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首位 B、在渤海、黄海、南海开采了石油

C、我国近海渔业捕捞十分合理 D、我国的海洋资源开发已取得巨大成就 3、我国海域所处的温度带有() A、寒温带 B、中温带 C、亚热带 D、暖温带 4、长芦盐场发展成为我国的最大盐场,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A、晴天多、利于晒盐 B、沙滩平坦 C、渤海水含盐多 D、天津有很多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工厂。 5、各类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A、白色垃圾污染 B、污水污染 C、石油污染 D、固体污染 6、暑假期间,琳琳乘船从天津到海南旅游。下面是琳琳沿途的所见所闻,你认为不可信的是() A、渤海沿岸盐场很多 B、黄河注入黄海,使黄海海水泛黄 C、在东海海面上有许多石油钻井平台 D、在华南沿海,许多工厂直接把废水排入海洋,造成海水污染。 8、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盐场的名称: ②__________,该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的优势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2)写出渔场的名称: ①__________ ⑦__________,该渔场水产种类多,数量大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条) ⑧__________ 四、快乐心得

共青团员之歌 教案-甘肃省靖远县糜滩中学湘教版音乐八年级上册

《共青团员之歌》 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过学唱《共青团员之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2、通过教唱歌曲培养学生控制力度变化及用气息支持歌唱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共青团之歌》。 三、教学难点: 1、对歌曲情绪的处理。 2、个别节奏的掌握及演唱。 四、教学过程: 播放: 1.《共青团员之歌》,激起学生爱国之情。 2、完整欣赏歌曲,找出几位同学所存在的问题。 3、学习歌曲 A:师示范演唱歌曲。 B:学生跟琴视唱歌曲。 C:完整演唱歌曲。 D:及时纠正。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因此,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节奏型在这首歌曲中艺术表现力的优劣,指导学生将

附点音符后面的十六分音符向下一拍靠拢是很必要的。 (2)歌曲中学生的节奏掌握如:“保卫国家,我们再见了亲爱的妈妈,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了亲爱的故乡。都存在演唱第一个字时的八分音符加十六分音符,每个字对准那一个音符一定要看清、听清、唱清。 (3)要正确掌握歌曲的速度 五、复习演唱 练习歌曲中存在的容易出错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节奏,为学习歌曲做铺垫。进入情境这是一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但同学们根据原来的欣赏自己学习后避免不了存在很多问题,现在请同学们虚心欣赏跟随老师认真学习。认真纠正和练习容易唱错的地方附点节奏的掌握休止符节奏的掌握速度的掌握。 处理歌曲的感情:雄壮有力,而且平稳流畅,主题思想:热情奔放、乐观自豪。第二乐段:节奏舒展平稳,旋律优美流畅,因而形成一种浩浩荡荡、昂首挺胸、阔步前进的气势。六、巩固训练: 分组比赛,看那一组唱的既有感情又准确,看哪一组能较多地、正确的指出其他组的优缺点。学生讨论歌曲,并分析其情绪并结合到歌曲当中歌曲情绪的处理演唱巩固练习学习音乐知识总结。 五、总结: 1、这首歌曲中带附点的节奏型,学生容易唱成不带附点的节奏型,这样对歌曲的艺术形象很有影响。 2、歌中一字多音的地方,学生常唱的软弱无力、缺乏感染力,如:“共青团员们集合起来,踏上征途,万众一心保卫祖国”。 3、学生在歌曲中对个别的节奏掌握不好。如:“请你吻别你的儿子吧,再见吧”、“胜利的星会照耀我们”。 4、歌曲的速度不容易掌握。

2018年-2019学年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测试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单项选择题 1、舟山渔场所在的海区是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我国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 (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C.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D.黄海、渤海、南海、东海 3、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 ) A.长芦盐场、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渤海渔场 4、某同学到超市购买了一条带鱼和一包紫菜,其产地可能是() A.四川 B.重庆 C.安徽 D.浙江 5、海洋污染中,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是 () A.大气污染 B.污水污染 C.固体垃圾 D.石油污染 二、综合题 6、读右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理名称: 渔场:A 盐场:B (2)海域名称: ①② ③④ (3)在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海域中,有“天然鱼 仓”之称的是。

7、你能说出右边漫图的含义吗? 8、读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极其广阔的领海,这是一片富饶的“蓝色国土”,充满着希望的“绿洲”。 21世纪将是“海洋世纪”,要赶上经济发达国家,跻身世界强国行列,必须改变脑子里只要960万平方千米领土的传统习惯概念,我国东临太平洋,海岸线长达1.8万千米,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南北纵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三个温度带。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享有主权与管辖权的海域300万平方千米,几乎占我国陆上国土面积的30%。这是我国的“蓝色国土”,同960万平方米的陆上国土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陆地资源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环境的压力很大。中国把海域开发作为跨世纪的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走科技兴海之路。据国家科委和国家海洋局共同制定的《“九五”和2010年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近年来,中国的海洋产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0年海洋产值达3000多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22%,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传统的海洋渔业、盐业和运输业得到了很大发展,海洋石油工业已初具规模,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海洋旅游,海水利用,海洋能开发,海洋化工也有一定基础。海洋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海洋将给我们带来新的希望。 能力培养 读图,分析回答: (1)从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舟山渔场发展海洋渔业的有利条件。 (2)结合已学的气候和地形知识分析:A(长芦盐场)、B (布袋盐场)两个盐场的成因有什么不同? 舟山渔场A B 小鱼的哀求

海洋资源

海洋资源(学案) 预习目标: 1、了解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极其开采方式的差别、海洋空间利用的广阔前景。 2、理解我国沿海海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使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海洋矿产资源作为陆地矿产资源的补充,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保护和保卫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明确新一代肩上应承担的责任。 预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 难点:海洋化学资源 预习任务: 一、多样的生物资源 阅读本框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形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那些? 2、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可分成哪几类?按获取方式可分成哪几类? 3、读教材p72中国近海海洋资源图,查找四大海产主要产自于哪几个渔场? 4、我国有哪四大渔场?舟山渔场为什么能成为我国最大渔场? 二、丰富的矿产资源 1对照教材p56中国主要石油和天然气图和p72我国近海海洋资源图,了解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沉积盆地的分布概况。 2、我国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广阔前景以及近海石油、天然气开发对我国资源开发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3除近海石油、天然气之外,我国海洋矿产资源还有哪些? 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从教材p72中国近海海洋资源图找出我国主要产盐地区及著名盐场。 四、保护“蓝色国土”

1、我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的问题有哪些? 2、造成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哪几个方面? 3、赤潮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赤潮是怎样危害我国海水养殖业和渔业的? 4、造成我国近海渔业资源衰竭的人为原因有哪些?我国目前采取了哪些措施来恢复近海渔业资源?

2019度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检测及答案语文

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选择题 1.(2019?芜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水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焚烧秸秆,美化环境 B.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C.烧山垦荒种植粮食 D.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2.(2019?平南县一模)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利用的是() A.海滨旅游 B.海洋石油开采 C.远洋运输 D.太阳能电车 3.我国的舟山渔场位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长江、钱塘江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②有台湾暖流和南下寒流交汇 ③水温适宜 ④大陆架宽而浅 ⑤海水盐度较大 ⑥该海域无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5.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 A.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 B. 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C. 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 D.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 6.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防止海洋污染 D.用高科技促进渔业可持续利用 7.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正确的是() ①海水淡化②石油开发③煤炭开发④珊瑚礁开发⑤旅游观光⑥海水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8.解决过度捕捞的措施有()

A.禁止鱼产品上市 B.治理海洋污染 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D.实施“休渔期”制度 二、综合提升 1.(2019秋?确山县期末)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美丽的西沙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 (1)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和。 (2)甲为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3)乙处珠江口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业带来重大损失。 (4)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原因是;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三种可能方式、、。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课一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解:“焚烧秸秆”、“砍伐森林”、“烧山垦荒”都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观点,ABC错误;只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D正确。故选:D。 2.D解: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海洋捕捞、远洋运输、海滨旅游、近海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太阳能不属于海洋资源。故D符合题意。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无答案)湘教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一、认知目标 1.说出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种类 2.分析理解我国海洋资源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3.举例说明当前我国海洋资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途径 二、自主学习 1.生物资源 (1)发展条件优越:海域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宽广,海水温度适中 (2)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①四大海产:_______、小黄鱼、_______、乌贼。 ②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最大是________. (3)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资源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_、紫菜、________、扇贝、牡蛎、鲍鱼等。 2.矿产资源:______、______、滨海矿砂等。 3.化学资源 (1)种类:现已确定有________种元素. (2)海盐: ①北方盐区:__________盐场(最大)、_________的北方盐区海盐产量占海盐总产量 的85%。 ②南方盐区:_________盐场、________盐场. 4.保护:“蓝色国土” (1)问题:海洋灾害频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措施: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共同探究 (一)思考回答:我国生物资源多样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二)我国近海渔业衰竭的原因是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和海洋污染造成的。请谈一谈

你的治理措施。 (三)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有哪些? (四)保护“蓝色国土”需要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五)做73页活动题并说明原因。 四、拓展练习 1.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分别是() A.长芦盐场、黄渤海渔场 B.长芦盐场、舟山渔场 C.布袋盐场、舟山渔场 D.莺歌海盐场、黄渤海渔场 2.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 A.大黄鱼、小黄鱼、带鱼、乌贼 B.大黄鱼、对虾、带鱼、墨鱼 C.紫菜、虾、扇贝、鲍鱼 D.牡蛎、鲍鱼、带鱼、乌贼 3.我国海盐产量最大的地区是() A.渤海,南海沿岸 B.渤海,黄海沿岸 C.黄海,南海沿岸 D.渤海,东海沿岸 4.下面方式中不属于海洋空间开发的是() A.海滨浴场 B.海底隧道 C.海底导弹基地 D.向海洋排污 5.保护海洋资源的正确途径是() A.控制沿海养殖业和远洋捕捞 B.禁止过度捕捞海洋生物资源 C.尽可能多的捕捞近海鱼类 D.烧掉海洋石油污染形成的油膜以防止污 6.2004年6月1 H起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实行2个月“休渔期”的目的是 ()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第一单元“身边的音乐”教案(二) 课题: 《共和国之恋》 《又唱浏阳河》 课时:一节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让同学们能够简单的理解抒情歌曲的含义及特点。 2.通过抒情歌曲的写作手法区分以上两首首歌曲的体裁特点。(*.颂歌抒情歌曲*民族歌谣 体抒情歌曲) 3.通过欣赏这两首作品,使同学们感受作品的情感变化及其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本课学习能使学生对欣赏的两首作品旋律有较深的印象并能进行哼唱。 教学重点: 1. 体验歌曲的流动性,及其作品的情感表达。 2. 对比两种不同音乐风格及唱法。 教学难点: 通过对抒情歌曲的欣赏,提升学生们的审美能力,使之有充分感受美及领悟美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体验越丰富幸福感就越深。 然而对于情感的表达,每个人则有不同的表达方式。 诗人把情感赋予文字,写出豪气万丈的千古诗篇, 画家把情感赋予画笔,画出朝气蓬勃的大好山河, 然而对于作曲家,他们抒发情感的体验又将是怎样的一种色彩斑斓。 新课内容: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以下的两首作品,《共和国之恋》《又唱浏阳河》、并说出这两首作品在情感抒发中的不同。(《共和国之恋》“大爱:对祖国的爱” 《又唱浏阳河》相比之下的小爱:“对家乡的爱”) 打开教材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这两首歌曲,从中体验歌词的意境。

再次欣赏作品,让同学们了解这两首曲子各自旋律的走向,体验作曲家在对待不同爱方面的写作技法。 之前我们的侧入点都是从情感方面入手的,那么这两首歌曲在唱法上又有什么不同呢?(《共和国之恋》(美声唱法)《又唱浏阳河》(民族唱法)) 通过对以上两首作品的理解与欣赏,提问并总结抒情歌曲的定义及特点(定义:抒情歌曲是当代人们最熟悉、最喜爱的歌曲体裁,抒情歌曲以音乐最擅长的感情抒发功能为特征,在人们的音乐生活里收到了最广泛的注意。特点:抒情歌曲的容量较大,在题材内容上极为广泛,不管从群体还是个体的角度,只要是抒发人的内心感情的歌曲,大都有抒情的特点。抒情歌曲的体裁特点:1.艺术抒情歌曲2.民族歌谣体抒情歌曲3.通俗抒情歌曲4.颂歌抒情歌曲5.朗诵抒情歌曲)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同学理解作为抒情歌曲的意义及特点,并且能够对歌曲进行唱法上的区分。进而增强学生在感受美体验美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中国的自然资源复习学案 识记:掌握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基础知识: 重点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存在问题及措施(以下基础知识) 能力:图文结合,提高读图、记图与析图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通过复习知道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分布,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基础知识提纲】: 一、自然资源概况 1.定义: 气候资源 水资源 分类土地资源 生物资源 海洋资源 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 2. 3. 概念:不是一成不变的 自然资源数量:既是丰富的又是不足的 的基本特征质量:各个地区有差异的 分布:具有集中性但一般是不均匀的 状况:是不断变动的 4.油田:、、、、、、、 主要矿产地煤矿:、、、、、、、、、 (记图中铁矿:、、、、、、、 产地的位置)有色金属:、、、、、、、、、 5.我国年太阳辐射量分布的规律及原因,最多的地区是,最少的地区是。 二、土地资源 1.重要性:人类生存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基本国情:;主要特点:类型,面积较广,比重大;、比重小;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2. 耕地:区的和地区 空间分布:林地:天然林地:林区(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林区(第二大林区)不均衡人工林和次生林:林区(最大的经济林区) 草地: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及青藏高原区 难利用的土地:干旱荒漠和高寒荒漠 3. 质量差别大东部季风区北方:旱地 南方:

西北内陆: 青藏地区: 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乱占耕地,耕地减少基本国策: 4.土地存在问题滥伐森林,陡坡开荒,森林资源减少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 与措施(看学案超载放牧,毁草开荒,草场退化 5.“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第一个大型林业生态建设工程,国际上称之为“中国的绿色长城”,被称为生态工程之首。“三北”指、、,作用是防风固沙。 三、水资源与海洋资源 1.水资源的特点:总量不少,人均占有量很低 2.空间分布特点:、,根据水资源的供需状况,从南到北可分为丰水带、多水带、、、。(看课本图) 3. 合理利用 、 4.水危机:华北地区自然原因: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秋季,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缺水最严重人文原因: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用水量大,并且水污染和水浪费严重 5.南水北调:将流域的水调入缺水的、地区。东线利用的天然航道,将、、、流域联结起来。 6.主要水电站:长江上:、、二滩水电站 (记住位置)黄河上:、、、 四、海洋资源 1、多样的生物资源 四大海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大渔场:_____ ___渔场,___ ___渔场、________ __渔场和___ __渔场。其中属于_____海的___ ___渔场最大。我国主要海水养殖品种有、、______、扇贝、鲍鱼、牡蛎等 2、丰富的矿产资源:大陆架矿产(石油和天然气),滨海砂矿 3.巨量的化学资源: 四大盐场:渤海西岸的___ ___盐场(最大)、盐场(黄海)、布袋盐场、海南的_____ ___盐场(记住图中位置)。我国海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的85%集中分布在______以北的北方盐区。 4.利用和保护“蓝色国土” (1)面临问题:海洋______频繁、局部海域__________加剧、近海______资源衰竭 (2)海洋污染: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于陆地,其中______污染最为严重。 (3)______:又称红潮。发生后,赤潮会始海域大面积______,并释放大量的有害气体和______,严重污染海洋环境。 (4)海洋保护措施:

2019-2020年八年级音乐上册 教案精品课件 湘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音乐上册教案精品课件湘教版 教学内容: 1、歌曲《青春舞曲》 2、音乐活动:为《青春舞曲》编配打击乐伴奏,并创编舞蹈动作。 教学准备: 钢琴(电子琴)、录音机、磁带、小型打击乐器(手鼓、串铃等)、投影仪、音响设备等。 教学目标: 1 、学会歌曲《青春舞曲》。正确把握歌曲的情绪,体会歌曲的旋律特点。 2、通过音乐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培养节奏感和创造力,训练协调性,加深对歌曲风格的理解。 3、了解维吾尔族音乐特点,并可结合维吾尔族服装、乐器、舞蹈动作,体会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重点难点: 1、重点:通过不同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和了解围绕“青春”主题的不同音乐作品的内容和音乐风格特点,并激发学生对“青春”的更深层次的理解。用自然的声音准确地演唱《青春舞曲》。 2、难点:本单元所选的歌曲和乐曲均属小型作品,在教学中,既要通过各种活动使学生掌握应学的知识,有要是课堂气氛活跃,充满“青春气息”,同时还要发掘“青春”的思想含义。 教学过程: 1、聆听《青春舞曲》。 2、提问:(1)这是哪个民族的歌曲? (2)说出这首歌曲音乐特点,包括曲调、节奏、速度、情绪。 3、再听两遍《青春舞曲》。请学生打开课本,边听边跟随音响唱乐谱,可以跟着歌曲的拍子拍手,体会节拍感。当听第二遍时,找出主要节奏型,尝试有表情地背唱这收歌曲。 4、引入音乐活动(一)——编配打击乐伴奏。首先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特色乐器:手鼓、萨巴依等,并介绍乐器的演奏方法。 5、将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各组选用不同的打击乐器(除新疆打击乐器以外的其它打击乐器或自制打击乐器),自编与歌曲相配合的节奏,教师对每一组分别加以辅导,启发学生编配多声部节奏,并使之配合默契。 6、每一组展示自编节奏,全班同学进行评价,哪一组的节奏与歌曲配合起来音响效果最好。 7、这首歌曲是载歌载舞的,同学们了解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吗?介绍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动作(此步骤根据情况而定)。 8、音乐活动(二)——创编舞蹈动作。可以是新疆的,也可以是其他的,如现代的,最主要的是与歌曲的节奏相适应。 9、全班分成机组,由学生推荐或教师指定几个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作为骨干,每人带领一组,编创舞蹈动作,经过几分钟的练习后,每一组向全班展示。 10、在两项音乐活动完成后,全班共同表演《青春舞曲》,分成唱歌组、打击乐伴奏组、舞蹈组、乐器伴奏组(如竖笛、手风琴、钢琴、弦乐器等,视情况而定)载歌载舞,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充满“青春”的活力,在热烈的气氛中,由教师或学生以一句话结束这节音乐课。

2019年度地理八年级上册湘教版3.4中国的海洋资源同步检测及答案

中国的海洋资源 、选择题 1. (2019?芜湖)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水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 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列行为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焚烧秸秆,美化环境 B .砍伐森林,获取木材 C ?烧山垦荒种植粮食 D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2. (2019?平南县一模)下列不属于海洋资源利用的是() A ?海滨旅游 B ?海洋石油开采 C .远洋运输 D .太阳能电车 3. 我国的舟山渔场位于()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4. 舟山渔场成为我国第一大渔场的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①有长江、钱塘江等大河汇入,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②有台湾暖流和南下寒流交汇 ③水温适宜 ④大陆架宽而浅 ⑤海水盐度较大 ⑥该海域无污染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⑤⑥ C. ②④⑤⑥ D. ①③④⑥ 5. 我国目前在渤海、南海部分海域某些月份实行“休渔期”的目的是() A. 让捕鱼船只、器械有修补的时间 B. 控制捕鱼的大小和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C.实施分区管理,争取提高捕鱼产量 D.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 6. 下列行为,不利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是() A.休渔期间继续捕捞 B.加强海洋执法力度 C.防止海洋污染 D.用高科技促进渔业可持续利用 7.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开发活动正确的是() ①海水淡化②石油开发③煤炭开发④珊瑚礁开发⑤旅游观光⑥海水养殖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⑤⑥

8.解决过度捕捞的措施有()

A.禁止鱼产品上市 B.治理海洋污染 1. ( 2019秋?确山县期末)根据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019年7月24日,海南省三沙市在美丽的西沙永兴岛正式揭牌成立,下辖西沙、中沙和南沙 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是我国海域面积最广的地级市。 (1) 三沙市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拥有的海洋资源类型主要有 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 。 (2) 甲为 ________ 盐场,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 _____________ 。 (3) 乙处珠江口海域容易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赤潮发生后,会给沿海的 ____________ 业带 来重大损失。 (4) 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出该岛获取淡水资源三种可能方 式 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 。 《中国的海洋资源》一课一练答案 、选择题 1. D. 解:“焚烧秸秆”、“砍伐森林”、“烧山垦荒”都是人类对环境的破坏,这三种做法都不符合可持 续发展的观点,ABC 错误;只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D 正确。 故选:D 。 2. D 解:我国在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有海洋捕捞、远洋运输、海滨旅游、 近海养殖、海洋石油开采等。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如海洋灾害频繁,近海渔业资源衰竭,太阳能不属 于海洋资源。故D 符合题意。 C.植树造林,调节气候 二、综合提升 D.实施“休渔期”制度

初中地理《中国的海洋资源》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我国的四大海产、四大渔场及分布,会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 2. 掌握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了解我国海洋矿产和化学资源的开发现状。 3. 了解我国在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树立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广袤无垠的太空中,有一颗蔚蓝色的星球,这就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它之所以看上去是蔚蓝色,是因为它的表面70%以上为海洋,由此可见,海洋对于地球是多么重要。我国也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也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今天就让我们好好认识一下我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回顾】老师投影问题,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知识,为本节课学习做铺垫。 1、我国有辽阔的海洋,你还记得我国的临海吗? 2. 我国领海的宽度海里,我国的内海是、。 【新课教学】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导入:有人称海洋为“天然的蛋白质仓库”、“盐类的故乡”、“能量的源泉”。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1、海洋生物资源: (1)投影展示我国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讲解我国海洋生物资源概况。让学生熟悉我国的四大海产。 (2)让学生分析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发展的优越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3)海洋生物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就形成了我国的大渔场。投影展示我国渔场分布,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四大渔场,并分析探究舟山渔场的形成条件。(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4)沿海的居民不仅可以进行海洋捕捞,还可以利用海水进行水产养殖。简单介绍我国的海水养殖情况。 2、海洋矿产资源:展示海上钻井平台图片,提问:这跟什么资源有关系?简单介绍我国海洋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 3、海洋化学资源:展示海盐生产图片,简单介绍我国海洋化学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1)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我国著名的大盐场,了解其分布。 (2)让学生学会分析为什么我国海盐总产量的85%集中在淮河以北的北方盐区?(学生回答后老师展示) 4、拓展延伸:当今世界,海洋已经成为各个国家与地区争相利用的“蓝色土地”,你觉得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教案

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 2.分析我国生物资源种类复杂多样、数量极为丰富的原因。 3.了解海洋矿产资源和海洋化学资源的差异及其开采方式的差别。对教材进行适当补充,理解和保护“蓝色国土”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我国丰富的海洋资源及主要类型。 合理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 教学难点 海洋的化学资源。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有人说:我国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我国自北向南濒临的海洋有哪些? 回答:我国领土还包括领海面积,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回答: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课件展示:我国沿海分布图,复习四大海区和太平洋的位置。 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18000千米,除了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可归我国管辖的海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千米。这一片宝贵的海洋国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开发利用的新领域。今天我和同学们一起到海洋去探宝。 板书:我国海洋资源 讲授新课 同学们平时吃什么海产品?用到什么海产品?你们知道它们产自哪里吗? 引入知识点一:多样的生物资源(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9 页,完成下列问题:(时间 5 分钟) 1 、我国为什么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2 、主要的鱼类有多少? 3 、我国四大著名的海产是什么?(出示相关图片) 4 、我国四大渔场分布在哪里?(在地图上落实位置) 5 、海水养殖产量占世界产量的多少?主要的品种有什么?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二:丰富的矿产 [ 问] 海洋有哪些矿产资源? 1 、石油和天然气。 ?储量 ?目前在南海开采的形势,适当拓展知识面。 2 、砂矿床有多少?主要的品种。 191个,总探明储量达16亿多吨,矿种多达60多种,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海洋资源有锆石、钛铁矿、石英砂。 知识点三:巨量的化学资源。 [ 自学指导]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72 页,完成下列问题: 1 、目前我国开发利用的海洋化学资源有哪些? ?提取的化学元素:海盐、镁、溴、碘等。 2 、我国的盐场主要主要分布在哪里? ?海盐:长芦、莺歌海等(在图上落实位置) 3、海洋空间的利用 (1)海洋空间按利用目的可分成哪五类? (2)海洋空间按海洋工程结构可分成哪几类 老师进行小结。(并出示相关的图片) 知识点四:保护“蓝色国土” 1 、出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 ( 1 )中国海洋资源开发面临严峻问题有哪些? 海洋灾害频繁(台风、海啸);局部海域环境污染加强;近海渔业资源衰竭。

宁夏银川市八年级地理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学案(无答案) 湘教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认识海洋中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巨大潜力和美好前景,开发海洋资源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我国发展海洋水产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渔场分布。 3.使学生了解我国海盐和海底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分布状况。 4.使学生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树立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依据自主学习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完成预习自测题目。 2.将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独立完成。 Ⅰ.教材助读 1、我国海域自北向南跨越,沿海大陆架面积,海水温度,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生长繁殖。 2、我国著名的四大渔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四大渔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素有“天然鱼仓”之称,为我国第一大渔场,属于省。 4、我国沿海的上,蕴藏着相当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 5、我国海盐总产量的 %集中在淮河以北的。 我国的四大盐场:(最大)-河北与天津交界、 -江苏、 -台湾、 -海南。 6、我国海洋资源面临的严峻问题有 等,我国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对海洋生物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 7、对于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养殖业,是一种毁灭性的灾害,它属于水体污染。 8、完成P73活动题 Ⅲ.我的疑问 请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疑惑写下来,准备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课内探究案 Ⅰ. 学始于疑——我思考,我收获、质疑探究——质疑解疑、合作探究 长芦盐场适合晒盐的条件和布袋盐场适合晒盐的条件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套教案

2009-2010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一、教学要求 1、在原来音乐课唱歌习惯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正确的唱歌姿势,加强培养良好的唱 歌习惯。 2、以提高全民族的音乐素质为目标,极力加强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综合,刻意追求思想 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在音乐课的教育教学中,力求把“唱”、“听”、“认”“写”、“动”等栏目贯 穿于其中,提高音乐素质。 4、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练声习惯,力求发言准确而且清晰。 二、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 1、表现要素:a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感到好奇和有趣,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能随着熟悉的歌曲或乐曲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b能听辨不同类型的女声和男声。知道常见的中国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并能听辨其音色;c在感知音乐节奏和旋律的过程中,能够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能够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d能够感知音乐主题、乐句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2、情绪与情感:a听辨不同的音乐,能用语言作简单描述;b能够体验并简述 音乐情绪的变化。 3、体裁与形式:a聆听少年儿童歌曲、颂歌、抒情歌曲、叙事歌曲、艺术歌曲、通俗歌曲等各种体裁和类别的歌曲,能够随着歌曲轻声哼唱或默唱;b聆听不同体裁和类别的器乐曲,能够通过律动或打击乐对所听音乐作出反应。c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d能够初步分辨小型的音乐体裁与形式,能够聆听音乐主题说出曲名。 三、任务目标

(一)、唱歌部分 1、紧抠教材、大纲,教唱书本上的歌曲 2、遵循每节课前先教10分钟乐理知识,再教唱歌曲 3、教唱歌曲遵循先听录音范唱,再由教师教谱,教1-2遍词,然后教师弹琴生听音高自学,直到正确为止。 4、每学一支歌曲,下一节课应该进行检查,让个别学生起来演唱,若有不正确的地方师及时进行教正。 5、有学习有记载,有学习有考试。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音乐课的意义。 (二)、发声训练部分: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欣赏部分: 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如旋律进行的方式、特点和一般的表现意义),以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 认知目标:认识四二拍,四四拍的拍号及其强弱. 2009—2001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音乐教学进度表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中国的海洋资源》说课稿 各位评委、教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中国的海洋资源》。这节课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包括多样的生物资源、丰富的矿产资源、巨量的化学资源和保护“蓝色国土”四部分内容。内容难度较小,但是对培养学生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全球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等具有重要意义。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设计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我国海洋资源的利用类型,了解海洋空间的利用和海洋资源保护的意义。 方法与过程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知识运用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理解珍惜和保护海洋资源的重要性,树立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的观念,及海洋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养成关心和爱护地理环境的行为习惯。 设计意图:注重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等理念,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探究欲望,催生学生的热爱情怀。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我国海洋资源的主要类型及利用

难点: 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读图分析法、“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法 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设计意图:课堂上尽可能地留下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启发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标,我结合视频和图片,通过“找一找”、“判一判”等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任务的驱动下,利用地图,结合阅读教材,经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知识抢答等活动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动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提高他们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兴奋点。同时,学生通过读图等活动突出了地理课“图不离手”的特点。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我首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平时吃过那些海产品?这些都是海洋的生物资源,除此之外,海洋还有哪些资源呢? 接着前置测评(1 ?我国拥有多少千米海岸线,以及濒临哪几个近海?2?我国海域南北跨哪几个温度带?)过渡: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多样的海洋生物资源。 [板书]:多样的生物资源这里,我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进行思考: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为什么会出现多样化? 接着指导学生利用地图结合以前学过的有关知识与学生共同总结。(地 跨多个温度带;大陆架面积广;海水温度适中。) (二)、找一找 承接上面的内容,根据学生的阅读,让学生猜一猜:我国著名的四大海产是什么?学生回答后结合图片认识大黄鱼、小黄鱼、乌贼、带鱼。教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