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杂色曲霉毒素研究进展_赵宝玉

杂色曲霉毒素研究进展_赵宝玉

杂色曲霉毒素研究进展_赵宝玉
杂色曲霉毒素研究进展_赵宝玉

nam ice of gonadottopin releasing homone release during a pu lse E ndoerind ogy,1992;130:503~510 20 M oenter S M,Caraty A,Kars ch FJ.Th e estrad iol icanced s urye of gonadotr opin releasing horm one in the ewe E adoerinology,1990;127:1375~1384

21 M anab e Y,Yamayuch i M,Tanaka T et al.E strad iol induced GnRG s urge in ovariectomized goats.J Re-prod Dev,1993;39:91~96

22 M oenter S M,Bran d R C,Kar sch F J.et al.Dynam-ics of gonadtrpin-releasing hormone(GnRH)secre-tion dur ing the Gn RH surye In sights into the m ech-anis m of GnRH s urye indu ction.Endocrin ology.

1992;130:2978~2984.

23 Evans NP,Dah l GE,M auger DT et al.Does estradi-ol indu se the preovulatory gonadotropin-releasing hormone(GnRH)s urye in the ew e by inducing a pro-gres sive changes in th e mode of the Gn RH neurose-cretory sys tem?Endocr inology,1995;136:1603~1609.24 Naylor A M,Porter D W F,Lincoln D W.Inhibito-ry effect of central L HIRH on LH s ecretion in the o-var iectormized ew e.Nearoendocrinology,1985;53: 531~536

25 Padmanab han V,Evabs NP,Dahi G E et al.Evi-dence for s hort or ultrashort loop n egative feedback of gonadotropin-releas ing hormone seeretion.Neu-roen docrinology,1995;62:248~258

26 Kesner J S,Kaufman J M W ilson R C.et al.On th e s hortk-loop feedback regulation of the hypothalam ic luteinizin g horm on e-releas ing horm on e q pals e gener ator q in th e rhesu s monkey.Neur oen-docrin ology,1986;42:109~111

27 C laus R.Over R.Deh nhard M.Effect of male odouron LH seeretion and the in duction of ovulation in s easonally anoes trous goats.Anim Reprod S ei, 1990;22:27~38

收稿日期:1996-11-25

杂色曲霉毒素研究进展

赵宝玉1 沙氵勇波2 综述 曹光荣1 审校

(1西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 陕西杨陵 712100 2中国银川动物检疫所 银川 750001)

摘 要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杂色曲霉素的产生、危害、理化特性,体内代谢、毒性、致癌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杂色曲霉素素(Ster ig matocy st in,ST)是日本学者初田勇-(1954)从杂色曲霉(A sper gillus v er-sicolor)菌丝体中首先分离并命名的,当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1960年英国爆发“火鸡X病”,证明是黄霉毒素(A flato xin,A FT)中毒并有致癌作用,从此才对结构与其酷似的ST引起注意。经过30多年的努力,有关ST的产毒菌种、理化特性、体内代谢、毒性、致癌性及检测等研究均取得较大进展。

1 产毒菌种及其污染

能产生ST的菌种主要是杂色曲霉、构巢曲霉和离蠕孢霉[2]。此外,谢瓦曲霉、赤曲霉、焦曲霉、阿姆斯特丹曲霉、黄褐曲霉、四脊曲霉、变色曲霉、爪曲霉、毛壳霉及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也可产生ST[3、4]。上述这些霉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污染大麦、小麦、玉米、花生、大豆、咖啡豆、火腿、奶酪等粮食、食品和饲草,尤其对小麦、玉米、花生等饲料和饲草污染更为严重。产毒量最高的是杂色曲霉,其次是构巢曲霉和离蠕孢霉,前者产生ST的量约为后者的2倍。

P eter L epo m[5]检查了1984~1985年冬季采自东德境内的69份干草样品,杂色曲霉的污染率为14.5%,ST含量为12.5~2305.8mg/kg。M ills J T.等[6]从加拿大西部贮存大麦和油菜籽中检出ST,其含量分别为2.1~18.4mg/kg和0~123.9 mg/kg。A bram so n等(1983)在加拿大、P ohjianv ir ta 等(1984)在芬兰分别报道了两个鸡场因使用污染有ST的饲料而造成鸡的大批死亡,并从饲料中检出ST,含量分别为2.3mg/kg和4mg/kg[7、8]。

V eso nder(1985)报道了美国田纳西州一个奶牛场的乳牛发生血痢,产奶量下降和部分乳牛死亡,确认是ST所致,并从饲料中检测出ST,含量达7. 75%mg/kg[9]。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南地区、陕西榆林地区以及相邻的内蒙古鄂托克前旗等地的羊群,长期以来存在一种散发性羔羊皮肤和内脏黄染,死亡率极高的所谓“黄染病”;盐池、灵武、定边等县1984年还发现一种以肝硬变为特征的马骡“黄肝病”,经研究查明均为冬季饲喂发霉糜草所致,霉草中ST含量高达6.5mg/kg[10]。据报道,陕西南部的霉稻草和甘肃陇南地区的霉麦草中杂色曲霉及构巢曲霉的检出率都很高。蔡文华等对宁夏和陕北家畜“黄肝病”区发霉饲料样品的真菌区系调查表明,以杂色曲霉和构巢曲霉的检出率占优势。楼建龙等(1991)采用DOT-EL ISA对宁夏和江苏的饲料样品检测表明,宁夏90%(9/10)样品中ST含量在0.32mg/kg以上,最高达6.5mg/kg;江苏35.7%(5/14))样品中检出了ST。

2 ST的理化特性

ST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化学结构近似的化合物,目前已确定结构的有十几种,其基本结构是由二呋喃环与氧杂蒽醌连接组成,与黄曲霉毒素结构相似。ST为淡黄色针状结晶,易溶于氯仿、苯、吡啶、乙腈和二甲亚砚,微溶于甲醇、乙醇、不溶于水和碱性溶液。以苯为溶剂时,其最高吸收峰波长为325nm,摩尔消光系数E为15200。分子式为C19H14 O6,分子量324,熔点246℃~248℃,在紫外线照射下具有砖红色荧光。ST的衍生物包括O-甲基ST、双氢-0-甲基ST、5-甲氧基ST、双氢脱甲氧基ST、二甲氧基ST。在ST类化合物中,对人和动物危害最为严重的还属ST。

3 ST的生物合成

Bhat nag ar等(1989)、Cleveland T E(1990)借助放射性示踪技术、基因转化技术和代谢抑制剂试验已基本确定了ST在菌体内的合成途径,即乙酸或乙酸盐→去甲苏罗尼酸→aver antin→臭氟尼红素→杂色曲霉毒素半缩醛醋酸根→杂色曲霉毒素A→ST。4 ST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4.1 ST的吸收

动物体可经多种途径吸收ST。W istar大鼠经口、皮肤和腹腔注射ST染毒,可诱发不同部位癌[11]。哺乳动物体内ST主要是由于进食被杂色曲霉或ST污染的食物或饲草而染毒,通过呼吸道和皮肤染毒的机会则很少。

4.2 ST的运转

T erao K等(1987)认为ST经消化道吸收后,在体内的转运可能有两条途径:一是ST与血清蛋白结合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实质器官;二是ST被巨噬细胞转运到靶器官[12]。M eerar anis等(1987)发现给Wistar大鼠注射标记有14C的ST后,其肝脏中蛋白质结合有14C—ST。将人血清放入含有14C-ST的试管中,发现血清蛋白能与试管内ST结合。因此,认为ST在动物体内主要是由血清蛋白来转运的。

4.3 ST的生物转化与排泄

Stey nM等(1976)报道,ST的主要排泄途径是尿液和胆汁。给翠猴静注或口服14C—ST,发现代谢产物多为ST的葡萄糖醛酸酯,另有少量还原型的ST;74.5%从尿中排出[13]。Essigm ann等(1980)用3H标记的ST进行大鼠肝脏离体灌流实验发现,ST经肝脏代谢可转化成1.2-环氧ST,与DN A结合形成1.2-二氢-2-(N-7尿嘧啶)-1-羟基ST,并推测这可能是ST诱发肝癌的机制,有研究认为在某些菌株中,ST经O-甲基ST 还可进一步合成A F T B1、AF T B2、A FT G1和A F T G2。由此可见,ST不仅可直接危害动物和人类,而且还可作为A F T的合成前体间接对人畜造成威胁。Singn等(1976)应用寄生曲霉细胞的提取液,加入14C标记的ST和辅酶Ⅱ,在27℃条件下培养1h,发现随着细胞提取液浓度的增加,培养液中A F T B1量随之增加;若将提取液蒸煮,则无A FT B1生成。这就证明ST在真菌细胞提取液作用下可以转化成A FT B1,这种转化是在酶促作用下完成的。N3±?à3??o ? 等(1986)发现,鸡ST中毒后,其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ST在48h后才消失,3d后

被检材料中均未发现ST。Shimada等[14]发现动物肝脏中有活化ST及其同系物的酶,即细胞色素P450-A F T B和P450-NF。Raney K?D等(1992)经酶抑制剂试验,表明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在ST活化和解毒方面有重要作用。

5 ST的毒性

ST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因结构与AF T B1相似,且可以转化为A F T B1,因此其毒性和致癌性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5.1 急性毒性

ST经口服,大鼠LD50为166mg/kg(?)和120mg/kg(♀);腹腔注射为60mg/kg。小鼠口服的L D50大于80mg/kg。猴的敏感性比啮齿类高,经腹腔注射L D50为32mg/kg。鸡胚(5日龄)LD50为6~7L g/eg g,当达10L g/eg g时90%~100%鸡胚死亡。1日龄雏鸡口服100mg ST的1%明胶溶液,次日即死亡,剂量少于10mg时则不死[15]。ST急性中毒的病变特征是肝、肾坏死。

5.2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大鼠自由采食含ST100mg/kg的饲料,14~21d后肝脏有点状坏死和灶状坏死;28d后病变加重,有明显的肝小叶周围性坏死;56d后坏死发展至整个肝小叶。翠猴每14d口服20mg/kg的ST,, 4~6个月内发生了慢性肝炎,部分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生;12个月时出现肝硬化。Co le R J (1981)指出,非洲人易患慢性肝炎,ST可能是病因之一[16]。皱康南等(1987)、蔡文华等(1991)报道了宁夏地区马属动物和羔羊采食被ST污染的饲料后,马骡10~20d出现中毒症状,病理剖检特征为肝硬变;羔羊7d发病,20d左右死亡,特征性病变是皮肤和内脏器官高度黄染。沙勇波等(1997)报道,给试验骡每日投服ST4mg/kg(第1~10d)和8 mg/kg(第11~36d),于试验的第17d开始出现中毒症状,第37d4匹试验骡有3匹死亡,其中毒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与宁夏盐池、灵武两县马属动物“黄肝病”自然中毒病例基本一致[17]

。这就充分证实宁夏多年来所发生的马属动物“黄肝病”实质是ST 中毒。5.3 ST中毒临床生化指标变化

Sr eemanna ray ana O(1986,1988)报道,小鸡ST中毒后血清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升高,肌酸激酶活性降低,r-谷氨酰氨基转移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变化则不明显;血清胆红素含量升高,总蛋白、白蛋白、葡萄糖、钾、氯、磷酸根含量下降;肝细胞内干物质、DN A、RN A含量降低。大鼠ST中毒后肝脏中精氨酸、鸟氨酸、瓜氨酸含量升高;而血清中精氨酸含量下降,鸟氨酸含量增加。骡ST中毒从染毒的第5d起,血清山梨醇脱氢酶、碱性磷酸酶、谷丙氨转酶、乳酸脱氢酶活性明显升高。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在染毒第17d才明显升高。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含量明显降低,白蛋白/球蛋白比值初期呈下降趋势,后期又呈上升趋势。血清尿素氮在染毒的第10天显著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5.4 致癌性

许多试验已经证明,ST是属A FT之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致癌因子。最早用ST诱发肝癌的是南非学者Purchase和V an der W att。据报道,大白鼠饲喂ST含量为100mg/kg的饲料,42周后有78%(39/50)发生了原发性肝细胞型肝癌;16%(8/ 50)发生其它肿瘤,包括肠系膜肉瘤、肝脏肉瘤、脾血管肉瘤和胃鳞状上皮癌[18]。大鼠皮下注射ST 0.5mg,每周2次,共24周,有50%(3/6)只大鼠发生肉瘤,其中2只同时还发生了肝癌。Pur chase等(1973)将ST溶于二甲基亚砜和丙酮中,分别涂于大鼠损伤的颈部和背部皮肤上,每周2次,共70周,结果100%诱发了皮肤肿瘤,多为鳞状上皮癌,也有乳头状瘤,同时还有肝癌发生。Fuji等(1976)给新生小鼠颈部皮下注射ST5mg/kg体重,1年后发生了肝癌、肺癌和淋巴肉瘤。还有报道说ST 也可诱发鳟鱼肝癌,其剂量是A FT B1的4倍。有关ST对其它动物的致癌性则研究很少,而医学界在这方面研究较多。孙鹤龄等[19]曾于1978~1980年对中国10个县进行综合考察发现,霉菌毒素与人的胃癌发生有关。从胃内检出的优势产毒真菌中,杂色曲霉占第一位,胡文娟等于1980~1981年对广西隆安县肝癌高发区的5个乡213份粮食样品

进行检查,ST的检出率为0.9%。徐光炜等[20]报道,在胃癌高发区,人空腹胃液中ST阳性率为25%,而在胃癌低发区的胃液中未检出ST。田禾菁等(1995))用Southerm-Wester nblo t方法在肝癌、胃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周围组织中检出DN A-ST加合物,楼建龙[21]对胃癌、肝癌不同发病区的粮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高发区ST污染量高于低发区(P〈0.05)。

关于ST的致癌机制,有学者认为ST中的二呋喃环末端的双键与致癌性有关。此双键可与DN A分子的尿嘧啶形成加合物,使DN A结构改变,复制错误。K unimoto等[22]用Hela细胞和L5178 Y细胞试验证明,ST可通过影响碱基的转入而抑制DN A的合成。M eer ranis等(1987)报道,给大鼠注射ST,血液、肝和肾中部分酶的活力严重下降,而肝中r-谷氨酰转移酶活力升高,从而使尿素循环和三羧酸循环发生紊乱,干扰蛋白质、糖的脂肪代谢。由此可见,ST通过二呋喃环末端的双键与尿嘧啶形成加合物;ST影响一些酶的活力而干扰三大物质代谢;ST通过碱基的转入而抑制DN A、RN A合成,都可能是ST诱发人和动物肿瘤的机制。

6 ST的检测

目前对ST的检测方法有T L C、HPL C、GC、GC-M S、EL ISA和DO T-EL ISA等。应用免疫学手段检测霉菌毒素起于80年代,M or ris B A 等[23]首次把EL ISA应用于ST检测。国内朱繁生等成功地建立了A F T、F-2、ST的EL ISA检测程序。楼建龙等(1990)以甲醛作偶合剂,将ST连接到牛血清蛋白上,成功地制备了抗体,从而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间接竞争EL ISA和DO T-EL ISA检测ST技术。T L C是最早应用的方法,缺点是操作步骤繁琐,灵敏度低;HPI C、G C、GC-M S灵敏度高,可达1ppb,但需要贵重的仪器,一般实验室条件达不到;EL ISA和DOT-ELI SA操作简便,灵敏高度,制成诊断试剂盒后易于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总之,ST广泛存在于各类粮食、食品和饲料、饲草中,对人和动物都具有毒性和致癌性,特别是与人类肿瘤关系密切,愈来愈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因此弄清ST的致癌机制、提出预防ST污染的措施,制定出食品、粮食和饲料中ST的卫生标准,将是今后研究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初田勇一等.日本农艺化学会志,1954;28(12):987~997

2 Deka ANet al.Poultry Advis er,1988;21(9):61~62

3 Rabie C J et al.Appl En vir on M ycobio,1976;32(2): 206~208

4 S chr oeder H W et al.Appl M icrobiol,1975;30:589~591

5 Pater Lepom et al.M ycop athlogia,1988;101:23~29

6 M ills S T et al.Can J Plantpathol,1986;8(2):151~153

7 Abrams on D et al.J Comp med,1983;47:23~26

8 Pohjanvirta R et al.Vet.Bull,1984;54:528

9 Vesonder R F et al.Appl and En vir on M icrob,1985;

49(1):234~235

10 蔡文华等.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1;14(1):70~76

11 王殿升.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87;2:68-72

12 T erao K.C ann,1987;69:237

13 S teyn M et al.Biochem pharmacol,1976;25:265

14 S himada T et al.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9;86: 462~465

15 李毓义等.动物普通病学.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16 Cole.R J et al.Handb ook of T oxic Fu ngal M etabo-lites,New York.Acad emic Press,1981;67~93

17 沙涌波等.动物医学进展,1997;18(1):24~26

18 Purch as e I F H et al.T oxical and Appl pharmacol, 1973;26:274~281

19 孙鹤龄等.中华肿瘤杂志,1983;5(1):19~22

20 徐光炜.中华肿瘤杂志,1990,12(2):152~153

21 楼建龙等.卫生研究,1995;24(1):28~31

22 Kunimoto TYK et al,Cancer Res,1974;34:968~973

23 M orr is B A et al.Barkin g U K Els evier,IS BM

收稿日期:1996-06-25

赭曲霉毒素A标准检测规程

赭曲霉毒素A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为了规范亲和柱净化样本中赭曲霉毒素A的操作流程,特制订本操作规程。 2、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粮食、饲料、食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 3、检出限和定量限 项目 岛津安捷伦 样本检出限 (μg/kg) 样本定量限 (μg/kg) 样本检出限 (μg/kg) 样本定量限 (μg/kg) OTA 0.28 0.84 3.6 11.9 4、职责 部门名称部门职责 质量管理部1、负责本制度的实施。 2、负责本制度的监督执行。 5、程序 5.1 原理 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抗体连接在柱体内,样品经过提取、过滤后,缓慢的通过赭曲霉毒素A免疫亲和柱,在免疫亲和柱内毒素与抗体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没有被结合的其他无关物质。用2%乙酸甲醇洗脱赭曲霉毒素A,然后注入到高效液相色谱仪中用于检测。 5.2 溶液配制 5.2.1 提取液Ⅰ(用于粮食类样品及酱油、醋类样品的提取):80%甲醇-水溶液(V甲 醇: V水=80 : 20):取800mL甲醇,加入去离子水定容至1L。 5.2.2 提取液Ⅱ(用于酒类样品的提取):称取150g氯化钠、20g碳酸氢钠溶于约950mL 水中,加水定容至1L。 5.2.3 清洗缓冲液(用于酱油、醋类样品净化步骤的洗涤):称取12.5g 氯化钠、2.5g 碳 酸氢钠溶于水中,加0.1mL吐温-20,用水定容至1L。 5.2.4 冲洗液(用于酒类样品净化步骤的洗涤):称取25g 氯化钠、5g碳酸氢钠于约 950mL水中,加水定容至1L。

5.2.5 洗脱液(甲醇: 乙酸=49 : 1):取1ml乙酸加入到49ml甲醇中混匀即可。 5.2.6 赭曲霉毒素A标准工作液:用色谱级甲醇将储备工作液分别稀释到20 ng/ml、10 ng/ml、5ng/ml、2 ng/ml、1 ng/ml。 5.3 样品前处理 5.3.1 粮食类 ----20g±0.01g样品(固体样品需粉碎,并过2mm分样筛),5g氯化钠于三角瓶中,加入100mL的提取液Ⅰ(见5.2.1);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取10mL滤液加入40mL去离子水稀释,混匀; ----用微纤维滤纸过滤,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25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1 5.3.2 酒类 ----取脱气的酒类样品(含二氧化碳的酒类样品,使用前先搅拌或超声脱气)或不含二氧化碳的酒类样品20g±0.01g,加入提取液Ⅱ(见5.2.2)定容至25mL;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微纤维滤纸过滤至滤液澄清,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1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1.25 5.2.3 酱油、醋类样品 ----取样品25g±0.01g,加入提取液Ⅰ(见5.2.1)定容至50mL; ----高速均质(≥10,000r/min)1min(或用摇床200r/min~300r/min剧烈振荡20min);----用快速定性滤纸过滤,收集滤液; ----移取10mL滤液用水定容至50mL; ----用微纤维滤纸过滤至滤液澄清,并收集滤液作为上样液; ----取25mL上样液过免疫亲和柱净化。 稀释倍数:0.4 5.4 净化 5.4.1 上样 ----取出免疫亲和柱,将上方塞子取出斜剪断,再插回亲和柱上;(3mL的免疫亲和柱去

黄曲霉素致癌作用机制及预防

黄曲霉素致癌作用机制及预防 概念:化学致癌作用是指化学物质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具有这种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化学致癌物。 原理:化学致癌作用机制分为3个阶段:1.引发阶段:启动阶段是指化学物或其活性代谢物(亲电子剂)与 DNA作用,导致体引发阶段。2.促长阶段:促长阶段是引发细胞增殖成为癌前病变或良性肿瘤的过程。3.进展阶段:进展阶段是从促长阶段产生的细胞群(癌前病变、良性肿瘤)转变成恶性进展阶段。 例子:黄曲霉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作用,对于人类和动物健康有着严重的危害。人类健康受黄曲霉素的危害主要是由于食用被黄曲霉素污染的食物,黄曲霉素主要存在于各种坚果,特别在花生、大豆、杏仁和核桃等植物产品中。黄曲霉素1993年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划定为一类致癌物,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剧毒物质。目前已经确定黄曲霉素结构有18种,其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主要分子形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M2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黄曲霉毒素的产生主要是产品收获后在储存、加工和运输过程中,由于原料携带就会致使加工后的食品含有黄曲霉,给人的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或饲料中含有黄曲霉毒素动物摄入后造成同样的危害,再链接到人类。 致癌的化学物质可分为启动剂和促进剂,某些物质兼具二者的作用。黄曲霉素中AFB,、AFG,和AF、M,属于促进剂范畴,其致癌的机制主要是基因水平的作用。AFB 可通过与DNA的共价结合抑制DNA的甲基化,从而改变基因表达和细胞分化,并导致癌基因的激活。黄曲霉素相关肝癌中抑癌基因P的高频突变,其中最为常见的是外显子7中密码子249由AGG转化为AGT,突变率约为20%之50%。黄曲霉素主要以形成加合物的方式造成DNA损伤,并进一步导致肝癌的发生。 预防黄曲毒素的滋生和污染有多种途径,拿出口杏仁来说,在加工挑选之前,首先必须要保证水分含量在安全水8%以下,水分含量越低越好,才能保证不被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因为出口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一是时间长,仅海运途中有时就需一个月;二是在密闭的集装箱内温度较高,很适宜黄曲霉素的滋生和繁衍。其二在挑选过程中一定要剔除霉变粒、严重的损伤粒和虫蚀粒,避免出口前和货物到达目的地后黄曲霉检测超标。平凉检验检疫局曾经多次经抽样检测黄曲霉毒素超标,通知企业重新加工挑选剔除上述三种仁粒后,经再次抽样检测黄曲霉含量就会降到限量以内。可见三种仁粒是霉源,水分和温度是条件。其它的农产品也有类似共同点,因此初级农产品的加工只要在挑选中注意这两个问题,就会解决黄曲霉毒素超标问题。 参考文献:<<黄曲霉素资料选编>>,贵州省卫生防疫站编辑,1978.01 黄曲霉素,时代周报,催悙,2012年第4期 解读黄曲霉素,家庭医药,刘梦琥,2012年第2期 2011222437 2011级麻醉3班吴丹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

各类中药化学成分的主要生物合成途径 乙酸-丙二酸途径:脂肪酸类,酚类,醌类;甲戊二羟酸途径:萜类,甾类;莽草酸途径:即桂皮酸途径,苯丙素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氨基酸途径 :生物碱类 溶剂提取法(常用溶剂及极性) (1)溶剂按极性分类:三类,即亲脂性有机溶剂、亲水性有机溶剂和水。溶剂按极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如下:石油醚<四氯化碳<苯<二氯甲烷<氯仿<乙醚<乙酸乙酯<正丁醇<丙酮<甲醇(乙醇)<水。 甲醇(乙醇)是最常用的溶剂,能用水任意比例混合. 分子大,C多,极性小,反之,大..按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大的溶剂提取极性大的化合物 提取方法 ①煎煮法:挥发性及加热易破坏,多糖类不宜用。 ②浸渍法:不用加热,适用于遇热易破坏或挥发性成分,含淀粉或黏液质多的成分,但效率不高。 ③渗漉法:效率较高。④回流提取法:受热易破坏的成分不宜用。⑤连续回流提取法:有机溶剂,索氏提取器或连续回流装置。⑥水蒸气蒸馏法: 适于具挥发性,能随水蒸气蒸馏而不被破坏的。挥发油、小分子生物碱、酚类、游离醌类等:⑥超临界萃取法:以CO2为溶剂.用于极性低的化合物,室温下工作,几乎不用有机溶剂,环保 分离方法 ①吸附色谱:利用吸附剂对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吸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一类色谱。硅胶用于大多数中药成分;氧化铝用于碱性或中性亲脂性成分如生物碱、萜、甾;活性炭用于水溶性物质如氨基酸、糖类和某些苷类;聚酰胺用于酚醌如黄酮、蒽醌及鞣质。②凝胶色谱:主要是分子筛作用,根据凝胶的孔径和被分离化合物分子的大小而达到分离目的。③离子交换色谱:基于各成分解离度的不同而分离。主要用于生物碱、有机酸及氨基酸、蛋白质、多糖等水溶性成分的分离纯化。④大孔树脂色谱:一类没有可解离基团,具有多孔结构,不溶于水的固体高分子物质。它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有选择地吸附有机物质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是反相的性质,一般被分离物质极性越大,越先被洗脱下来,极性越小,越后洗脱下来。应用于中药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的分离富集。⑤分配色谱:利用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而达到分离。正相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用于分离极性和中等极性的成分。常用固定相:氰基或氨基键合相;常用流动相为有机溶剂。反相色谱:固定相极性<流动相极性,用于离非极性和中等极性的成分,常用C18或C8键合相。常用流动相为甲醇-水或乙腈-水。 糖和苷类化合物 糖: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衍生物、聚合物的总称 苷:糖或糖额衍生物与另一非糖物质通过糖的端基碳原子连接而成,又称配糖体 构型D,L,α,β : 向上D,向下L; 同侧:β异侧:α 苷键酸水解:苷键原子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苷键断裂生成苷元和糖的阳碳离子中间体,在水中阳碳离子经溶剂化,再脱去氢离子形成糖分子。难易顺序:N-苷>O-苷>S-苷>C-苷。强酸水解:得到糖,苷元易破坏;弱酸水解:得到次级苷,确定糖的连接顺序;两相酸水解:保护苷元 酶水解:对难以水解或不稳定的苷,在酶水解条件温和,不会破坏苷元,可得到真正的苷元 显色反应 Molish反应:加入5%α-萘酚乙醇液,沿管壁缓慢滴入浓硫酸,在两层液面间会出现一个紫色环。又称α-萘酚反应.说明含有糖类或苷类. (但碳苷和糖醛酸例外,呈阴性.) 菲林和多伦反应:阳性,有还原糖.可以利用这两个反应来区别还原糖和非还原糖。 单糖:都是还原糖。双糖:麦芽糖、乳糖为还原糖。蔗糖为非还原糖 苷键构型的判断 糖苷的1H-NMR:成苷的端基质子H的耦合常在较低场。如:β构型J H1-H2=6~9Hz(8左右);α构型J H1-H2=2~3.5Hz (4左右) 醌类 酸性(规律) -COOH > 二个β-OH > 一个β-OH >二个α- OH > 一个α–OH 可用PH 梯度萃取分离。 其结果为①和②被5%碳酸氢钠溶液提出;③被5%碳酸钠提出;④被1%氢氧化钠提出;⑤只能被5%氢氧化钠提出 可用PH梯度萃取分离。 颜色反应 1、Feigl反应:全部醌类均阳性。碱性条件加热,紫色 2、Borntrager’s反应:也叫碱液试验,羟基蒽醌阳性。——颜色变化与OH数目及位置有关,红-紫色. 3、醋酸镁反应:含α-酚羟基或邻二酚羟基的蒽醌类阳性。 4、与活性亚甲基试剂反应kesting-Craven和无色亚甲蓝显色反应: 苯醌和萘醌类的专属反应.在碱性条件下 5、对亚硝基-二甲苯胺反应: 蒽酮类的特异性反 应.(唯一).蒽酮就是9或10位没有被取代的羟基 蒽酮类.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大题,看书) pH梯度萃取法P82 例:大黄蒽醌苷类的分离 苯丙素类(一个或几个C6-C3) 香豆素:一般具有苯骈α-吡喃酮母核的天然产物 母核(画) 内酯性质和碱水解反应 碱性开环,酸性闭环。但长时间加热,异构化,不可 恢复闭环. 显色反应有荧光性质 1、Gibb’s反应: 试剂:2,6-二氯(溴)苯醌氯 亚胺 C6位没取代,阳性,蓝色 2、Emerson反应试剂:4-氨基安替比林,铁氰化 钾反应 C6位没取代,阳性,红色 木脂素鉴识 Labat反应:具有亚甲二氧基的木脂素加浓硫酸 后,再加没食子酸,可产生蓝绿色 黄酮(C6-C3-C6) 结构与基本骨架(芦丁,槲皮素,鼠李糖,葡萄糖的 结构都要求会写)138页 经典结构是2-苯基色原酮,现在泛指两个苯环通 过三个碳原子相互连接而成的一类化合物 黄酮类:以2-苯基色原酮为母核,且3位上无含 氧基团取代的一类化合物 黄酮醇:在黄酮基本母核的3位上连有羟基或含 氧基团 二氢黄酮:黄酮基本母核的2、3位双键被氢化而 成 二氢黄酮醇:黄酮醇类的2、3位被氢化的基本母 核 交叉共轭体系:黄酮结构中色原酮部分本身无 色,但在2位上引入苯环后,即形成交叉共轭体 系,通过电子转移、重排,使共轭链延长而显出 颜色。在7位或4’位上引入-OH及-OCH3等助色 团后,产生p-π共轭,使化合物颜色加深。 溶解度:游离黄酮一般难溶于水,易溶于甲醇、 乙醇、乙酸乙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及稀碱 水中。引入羟基增多,水溶性增大,脂溶性降 低;而羟基被甲基化后,脂溶性增加。黄酮苷一 般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中,但难 溶于苯、氯仿、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平面型如黄酮、黄酮醇、查尔酮等溶解度较小, 非平面型如二氢黄酮及二氢黄酮醇的溶解性较 大,异黄酮的也较大 酸性:7,4’-二OH黄酮>7-或4’-OH黄酮>一 般酚羟基>5-OH黄酮 显色反应:(1)HCl-Mg反应:样品溶于甲醇或乙 醇1ml中,加入少许Mg,再加几滴浓HCl,一两 分钟显红~紫红色。(2)AlCl3反应:样品的乙醇 溶液和1%乙醇溶液AlCl3反应,生成黄色络合 物。(3)锆盐-枸橼酸反应:可鉴别黄酮类化合 物是否纯在3-或5-OH。样品的甲醇溶液加2%二氯 氧锆甲醇溶液。黄色不褪,有3-OH或3,5-OH, 如果减褪,无3-OH而有5-OH pH梯度萃取法:5%NaHCO3可萃取7,4’-二羟基 黄酮,5%NaCO3可萃取7-或4‘-羟基黄酮, 2%NaOH可萃取一般酚羟基的黄酮,4%NaOH可以萃 取5-羟基黄酮。 柱色谱分离 硅胶柱:利用极性差异,几乎适用于任何类型黄 酮(主要分离异黄酮、二氢黄酮,二氢黄酮醇及 高度驾机皇或乙酰化的黄酮及黄酮醇) 聚酰胺柱:通过酰胺羰基与黄酮类化合物分子上 的酚羟基形成氢键缔合而产生。化合物结构与Rf 值:酚羟基少>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难;芳 香化程度低>高;异黄酮>二氢黄酮醇>黄酮> 黄酮醇;游离黄铜>单糖苷>双糖苷>叁糖苷 (含水移动相做洗脱剂);有机溶剂做洗脱剂反 之。洗脱能力由弱至强;水<甲醇或乙醇(浓度 由低到高)<丙酮<稀氢氧化钠水溶液或氨水< 甲酰胺<二甲基甲酰胺<尿素水溶液 紫外 黄酮类型带II(弱峰) 带I(强峰) 取代) 黄酮醇(3-OH 游离) 250-280 358-385 异黄酮245-270 310-330肩峰 二氢黄酮/醇370-295 300-330 查耳酮220-270低强度340-390 氢谱: 黄酮或黄酮类H-3是一个尖锐的单峰出现在 6.3 处 邻位耦合:耦合常数为8Hz左右 间位耦合:2-3Hz 对位耦合:很弱,数值很小或没有 5,7-二OH黄酮δppm:H-6小于 H-8 . 7- OH 黄酮: δppm:H-6 > H-8 6’δ比较大,5’较小 同时还要看 单峰S,就没有邻,间位双锋d说明有邻位或间位 其中一个双双锋dd就说明有邻,和间两个 生物合成途径 经验异戊二烯法则:基本碳架均是由异戊二烯以 头-尾顺序或非头-尾顺序相连而成;生源异戊二 烯法则:甲戊二羟酸是各种萜类化合物生物合成 的关键前体 单萜:无环,单环,双环,三环,环烯醚。知道 卓酚酮,环烯醚萜,薄荷醇,青蒿素的二级结构 和性质 性质:萜类多具苦味,单萜及倍半萜可随水蒸气 蒸馏,其沸点随其结构中的C5单位数、双键数、 含氧基团数的升高而规律性升高 提取:挥发性萜可用水蒸气蒸馏法;一般萜可用 甲醇或乙醇提取;萜内酯可先用提取萜的方法提 取出总萜,然后利用内酯的特性,用碱水提取酸 化沉淀的方法纯化;萜苷多用甲醇、乙醇或水提 取 柱色谱:吸附剂多用硅胶。中性氧化铝。含双键 者可用硝酸银络合柱色谱分离(利用硝酸银可与 双键形成π络合物,而双键数目位置及立体构型 不同的萜在络合程度及络合稳定性方面有一定差 异)。洗脱剂多以石油醚、正己烷、环己烷分离 萜烯,或混以不同比例的乙酸乙酯分离含氧萜 鉴识:卓酚酮类的检识 (硫酸铜反应:绿色结 晶);环烯醚萜的检识(Weiggering法:蓝色/紫红 色;Shear反应:黄变棕变深绿);薁类的检识 (Ehrlich反应:蓝紫绿;对-二甲胺基苯甲醛) 挥发油 也称精油,是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类具有挥发 性、可随水蒸气蒸馏、与水不相容的油状液体。 分为:芳香族,萜类,脂肪族 检识:化学测定常数:酸值、酯值、皂化值 提取方法:①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最常用的方 法,对热不稳定的挥发油不能用。②溶剂萃取 法:脂溶性杂质较多。③吸收法:油脂吸收法, 用于提取贵重挥发油。④压榨法:该方法可保持 挥发油的原有新鲜香味,但可能溶出原料中的不 挥发性物质。⑤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有 防止氧化热解及提高品质的突出优点,用于提取 芳香挥发油 三萜 醋酐-浓硫酸反应(Liebermann-Burchard) 红-紫-蓝-绿色-褪色(甾体皂苷) 黄-红-紫-蓝-褪色(三萜皂苷) 胆甾醇沉淀法:胆甾醇复合物——乙醚回流提 取,去除胆甾醇,得皂苷。因为甾体皂苷比三萜 皂苷形成的复合物稳定. 甾类 C21甾醇C2H5 昆虫变态激素8-10个碳的脂肪烃 强心苷不饱和内酯环 甾体母核的C-17位上均连一个不饱和内酯环。根 据内酯环的不同:五元不饱和内酯环叫甲型强心 苷元;六元不饱和内酯环叫乙型。 苷和糖连接的顺序分: I型强心苷:苷元-(2,6-二去氧糖)x-(D-葡萄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分析 霉菌毒素是一些霉菌在基质上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霉菌产毒仅限于少数产毒霉菌的部分菌株。不同的霉菌可产生同一种霉菌毒素,而一种霉菌可产生几种霉菌毒素。 霉菌根据生长条件划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两种。田间霉菌是指镰孢菌属、青霉菌属和麦角菌属等野外菌株,这类霉菌通常是谷物在生长过程中就已感染。仓储霉菌主要是指饲料或原料在储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以曲霉菌属为主。 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主要是曲霉菌产生的,其他曲菌、放线菌、镰孢霉菌和青霉菌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所有动物均对黄曲霉毒素敏感,不过不同动物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在家畜中以仔猪最为敏感。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采食量下降、饲料转化率降低和引起机体的免疫抑制。母猪饲喂黄曲霉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毒素会通过母乳传播而造成仔猪生长迟缓甚至死亡。此外,黄曲霉毒素还会干扰肝脏的解毒功能以及损害免疫系统。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菌等所产生的一种毒素,分为A、B两种类型。赭曲霉毒素A的毒性较大,主要侵害猪的肾脏和肝脏。赭曲霉毒素可以造成猪的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消化功能紊乱,肠炎,甚至腹泻,脱水多尿,伴随蛋白尿和糖尿。妊娠母畜子宫黏膜出血,往往发生流产。中毒后的病理变化以肾脏为主,可见肾脏肥大,呈灰白色,表面凹凸不平,有小泡,肾实质坏死,肾皮质间隙细胞纤维化;近曲小管功能退化,肾小管通透性变差,浓缩能力下降。 呕吐毒素 呕吐毒素属于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主要由禾谷镰刀菌、尖孢镰刀菌、串珠镰刀菌等镰刀菌产生。其危害主要是造成猪只的呕吐,同时降低采食量。呕吐毒素也属于一种很强的免疫抑制剂,它在猪体内可以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对快速生长的组织(如皮肤和黏膜)和免疫器官均可产生影响,降低猪群的抵抗力。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由禾谷镰孢霉菌产生,是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的霉菌毒素,临床症状因感染剂量和年龄不同而异。玉米赤霉烯酮对猪影响最大的部位是生殖系统。较低的浓度会诱发女性化现象,较高浓度会干扰排卵、受孕、植入及胚胎的发育。可造成后备母猪或小母猪出现假发情和阴道脱垂或脱肛。该毒素会造成怀孕母猪的流产和死胎、初生仔猪出现八字腿及外阴部肿胀。 T-2毒素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赭曲霉毒素(ochratoxin) 是由曲霉属和青霉属产生的一组真菌代谢产物,包括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毒素B、赭曲霉毒素 c 和赭曲霉毒素D。其中赭曲霉毒素 A 是已知毒性最强的,可由赭曲霉、洋葱曲霉、鲜绿青霉、圆弧青霉、变幻青霉等产生。赭曲霉毒素 A 耐热,在正常烹调条件下不能被破坏,微溶于水,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生微绿色荧光。该毒素相当稳定,溶于乙醇后在冰箱内避光可保存 1 年。1.产毒条件及对食品的污染赭曲霉毒素A 在30℃和水分活性(供微生物利用的水分,water activity,aW0.95 条件下生成量最多,但不同的菌种产毒条件也有一定差异。例如家禽饲料温度为30℃的条件下,赭曲霉产生赭曲霉毒素 A 的最低aW0.85;而在24℃条件下,最适aW 为0.99。而圆弧青霉产生赭曲霉毒素A 的最适温度为12—37℃,aW 为0.95~0.99。赭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玉米、大豆、可可豆、大麦、柠檬类水果,腌制的火腿、花生、咖啡豆等。赭曲霉在天然食物基质、合成或半合成的培养基中都能产生毒素,将产毒强的赭曲霉菌株在碎麦粒上培养,可产生大量的赭曲霉毒素A,而用含有4%蔗糖和20%酵母浸膏的半合成培养基培养赭曲霉也可产生赭曲霉毒素A。 食品受赭曲霉污染后,主要检出的是赭曲霉毒素A。美国最先从玉米中检出赭曲霉毒素A,含量为110~1501μg/kg;其后各国在小麦、大麦、发霉饲料、干豆和咖啡豆中也先后检出了赭曲霉毒素A。我国部分省市进行调查的结果表明,谷类食品赭曲霉毒素 A 的污染不太普遍,污染率分别为小麦2%、玉米1.25%,而在大米中未检出。我国除个别样品中赭曲霉毒素 A 含量超过了某些国家制定的限量标准外,大部分阳性样品中赭曲霉毒素 A 的含量较低。2.赭曲霉毒素A 的毒性赭曲霉毒素A 的急性毒性很强,大鼠经口LD50 为20~22mg/kg。动物中毒的靶器官主要为肾脏和肝脏,可见到肾曲管上皮细胞萎缩、间质细胞纤维化及肾小球透明变性等;肝脏可见脂肪变性及肝细胞透明样变、点状坏死及灶性坏死等。 大鼠和仓鼠试验发现赭曲霉毒素还有胚胎毒性和致畸陛,如吸收胎增加、胎仔发育迟缓或者脑积水、额小及心脏缺损等。有报道给猴染毒赭曲霉毒素 A 后可诱导肾细胞的异常分裂,提示其有致突变的可能。一些动物试验还显示赭曲

杜仲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

杜仲中的次生代谢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摘要:本文介绍了杜仲的生物学特征及产地,对杜仲中所含的次生代谢产物及其生物合成途径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杜仲;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 1 杜仲概述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er)为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我国特有名贵药用树种[1],落叶乔木,其高达20m、树皮灰褐色,粗糙,连同枝、叶、根均含胶,折断有银白色细丝。叶椭圆或椭圆伏卵型,长6~18cm,边缘有锯齿,下边脉上有毛,叶柄长1~2cm,果为翅果扁平而薄,内含一种子[2-3]。 杜仲为地质史上第三纪冰川运动残留下来的古生物树种,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原产于我国西南诸省山区,喜温暖而凉爽的气候,属喜光树种,在强光、全光条件下才能良好生长。杜仲适生范围较广,我国有丰富的资源,主要分布于甘、陕、晋、豫、湘、鄂、川、滇、黔、桂、苏、皖、浙、赣等省、自治区,垂直分布一般在200~1500m之间,个别地区海拔高度可达2500m,其野生的分布中心是在中国中部地区[5]。在日本、俄罗斯、朝鲜、北欧、北美等国家和地区也有引种[6]。 其皮和叶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补肝肾、强筋骨和安胎的作用,用于治疗肾虚腰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高血压、头晕目眩等症。杜仲皮中主要药用成分为松脂醇二葡萄糖苷,杜仲叶中主要药用成分为绿原酸[7]。 2 杜仲的化学成分 , 近年来,各国学者对杜仲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经过分离和鉴定的有机化合物约有70种以上,无机矿物元素不少于15 种。研究还发现,杜仲皮、花、叶和枝条等各部分中含有相似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 苯丙素类、木脂素类、环烯醚萜类、黄酮类、多糖、氨基酸和杜仲胶等有机化合物,及钙、铁等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摘要:黄曲霉毒素是由寄生曲霉和产毒的黄曲霉产生的一种真菌毒素,有很强 的致癌性。许多粮油食品、饲料等都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从而危害人类健康和畜牧生产。因此研究黄曲霉毒素的危害,非常必要。 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的代谢化合产物,发生范围分布世界各地,通过感染食物和饲料,致使家禽、家畜及人类发生黄曲霉中毒及各种并发疾病,是目前人们认识最多,研究最广的一种真菌毒素。 什么是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和动物健康的有毒致癌物质。根据其分子结构与感染方式的不同,黄曲霉毒素分为G1,G2,B1,B2,其化学分 子结构式分别为B1(C17H12O6),B2(C17H14O6),G1(C17H12O7),G2(C17H14O7)后来又在奶中分离出M1和M2 ,G和B的命名分别来自毒素在紫外光下发出的绿色荧光Green和蓝色荧光Blue,M则是由于它最早发生于奶中mike。 黄曲霉毒素对粮油食品的危害;在天然污染的食品中,以黄曲霉素B1最常见,而且毒性也最强,是真菌毒素中致癌力最强的一种。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素的检出率比较高。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全世界谷物供应的25%受霉菌毒素污染,其中,每年至少有2% 的农产品因黄曲霉素污染而报废,世界上已有大约100 个家对食品中黄曲霉素的含量做了严格限量要求。我国花生及制品、食用

油、油料饼粕及饲料和玉米、大米等农产品及食品的黄曲霉素污染比较严重,其中,以花生和玉米的污染最为严重,成为一些地区肝癌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 黄曲霉毒素对动物性食品的危害:已证实,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产生、生长基质,都有可能在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后产生黄曲霉毒素。但动物源性食品不同于植物源性产品的特征是,活体动物一般不会发生黄曲霉菌或寄生曲霉菌的自然繁殖,因此不会像植物源性产品那样,在植物生长、获环节受到土壤、病害、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产生毒素。但在动物源产品加工、包装、储存等后期,“冷链”传递的失控或包装材料的污染却可能导致黄曲霉毒素的产生。饲料中黄曲霉毒素是动物源性食品污染的主要原因。由于动物源性产品,特别像牛奶这样的产品,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后没有明显的感官特征(不能像花生等产品对霉变粒进行挑选),使得人们对黄曲霉毒素的控制变得更加困难。动物源性产品的黄曲霉毒素主要由直接污染或动物食用被污染的饲料2 种途径引起,因此其控制措施就应针对原因进行研究。其中对于动物源性产品在加工、储藏、包装等环节的控制,主要应遵循食品卫生的操作规范,对特殊动物产品生产工艺进行监测,调整最佳工艺条件等。动物源性产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的控制重点应是饲料的控制,此外还应深入研究奶类产品中黄曲霉毒素去除方法。 黄曲霉毒素对人体的危害:黄曲霉毒素对食品的危害,归根还是对人身体的危害。人们食用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粮食和食品,牲畜使用被

赭曲霉毒素检测卡说明书(完整版)

赭曲霉毒素快速检测卡 【产品简介】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由曲霉属和青霉属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具有强烈的肾脏毒性和肝脏毒性,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 赭曲霉毒素A胶体金快速检测卡基于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采用竞争反应原理检测赭曲霉毒素A,样品中的OTA毒素与固定于NC膜上的OTA毒素- BSA偶联物共同竞争抗OTA毒素单克隆抗体的胶体金探针,根据不同的竞争作用而显示的颜色判读结果。 【检测原理】 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抗体连接在柱体内,样品经过提取、过滤后,缓慢的通过赭曲霉毒素A 免疫亲和柱,在免疫亲和柱内毒素与抗体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没有被结合的其他无关物质。用甲醇洗脱赭曲霉毒素 A,然后注入到分析仪器中用于检测。 【产品规格】规格:40 份/盒 4.取出试纸,开封后平放在桌面,用滴管向试纸孔缓慢而准确地逐滴加入3滴检测液。 5.5-10分钟判断结果,半小时后的结果判读无效。 【操作步骤】 1、取出所需试纸卡,多余试纸卡放在干燥避光处保存; 2、用移液器取待检样品液100UL(或用滴管取 3、4滴)滴入样品孔中; 3、5-10分钟开始观察结果,30分钟后结果无效。

【结果判断】 1、阴性(-):T线(检测线)与C线(对照线)都显色,检测结果为阴性,说明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 含量低于10ppb。 2、阳性(+):C线(对照线)出线,T线(检测线)不显色,说明样品中赭曲霉毒素A的含量高于或等 于10ppb。 3、无效:未出现C线,表示操作不正确或测试板已变质失效。在此情况下,应再次仔细阅读说明书,并 用新的测试板重新试验。 【注意事项】 1、在进行测试前先完整阅读使用说明书,使用前将检测卡和待检样本溶液恢复至室温。 2、尽量不要触摸检测卡中央的白色膜面;请勿使用过期的检测卡; 【特异性】 本产品与粮油中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没有交叉反应。 【贮存条件及有效期】 储存于2-30℃阴凉避光干燥处,切勿冷冻;有效期18个月。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doc(孙丽)

黄曲霉毒素的研究进展 孙丽08食检(1)班20080405210 摘要:黄曲霉毒素(AFT)是一类有毒致癌化合物,污染粮食及其制品,给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黄曲霉毒素(AFT)是迄今发现的毒性最强的一类生物毒素,有AFB1、AFB2、AFG1、AFG2等多种形式。本文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基本结构,致病机理,危害,和预防措施,并且对目前用于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在对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微柱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等检测方法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评述了上述方法的优劣和适用条件。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致病机理;危害;检测方法;预防措施;进展 黄曲霉毒素(AFT )主要是由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真菌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生代谢物。在世界不同地区都发现了这些真菌大量存在于供人类食用的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污染已导致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1,2]。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有关黄曲霉毒素的危害被大量报道,以致黄曲霉毒素已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一种真菌毒素[3]。阐明黄曲霉毒素的治病机理,快速,准确地检测食品中黄曲霉度的含量,并制定相应的标准,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来降低其危害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一.黄曲霉毒素的概述 (1)黄曲霉毒素的发现 上世纪60年代,在英国发生的十万只火鸡突发性死亡事件被确认与从巴西进口的花生粕有关,进一步的调研证明,这些花生粕被一种来自真菌的有毒物质污染,这些研究工作最终使人们发现了黄曲霉产生的有毒代谢物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代谢产物,特曲霉也能产生黄曲霉毒素,但产量较少[4]。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有B1,B2,G1,G2以及另外两种代谢产物M1,M2.其中M1和M2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B1,B2,G1,G2 ,M1 ,M2在分子结构上十分接近。 (2)黄曲霉毒素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 黄曲霉毒素是一组化学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目前已分离鉴定出12种,包括B1,B2,G1,G2,M1,M2,P1,Q,H1,GM,B2a和毒醇[5]。黄曲霉毒素的的基本结构为二呋喃环和香豆素,B1是二氢呋喃氧杂萘邻酮的衍生物,即含有一个双呋喃环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前者为基本毒性结构,后者与其致癌性有关[6]。M1是黄曲霉毒素B1在体内经过羟化而衍生成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的主要分子形式含B1,B2,G1,G2,M1,M2等,其中M1和M2主要存在于牛奶中,B1为毒性及致癌性最强的物质。 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只有在熔点温度下才发生分解。黄曲霉毒素遇碱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又复原。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7]。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8]。 (3)黄曲霉毒素的分布 黄曲霉毒素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各种坚果,特别是花生和核桃中。在大豆、稻谷、玉米、通心粉、调味品、牛奶、奶制品、食用油等制品中也经常发现黄曲霉毒素。一般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出率比较高。在我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种主

黄曲霉毒素的知识

黄曲霉素的相关知识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东南部的一些农场,大约有10万只火鸡不明原由地突然死亡,一时间造成了极度恐慌和不安,其震惊的程度不亚于二三年前的疯牛症,关于病因当时也弄不清,只得取名为X 病,这就是美国闻名的“火鸡X病”事件。后来经过食品、毒理和细菌学方面专家的通力合作,终于找出了引起火鸡大批死亡的原因:他们从饲料玉米粉中分离出一种前所未知的由黄曲霉菌产生的毒素,命名为“黄曲霉毒素”。 另报道。1974年印度西部曾发生一次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事件。居民吃了发霉(黄曲霉菌感染)的玉米后,有397人发生急性中毒肝炎,死亡106人。还有成批的狗发生腹水和黄疸,多在2~3周内死亡。该毒素中毒的症状主要为发热、呕吐、食欲不佳,继而出现黄疸,重者可出现腹水。可见黄曲霉毒素之危害严重性。发霉的食物中的花生、花生油、玉米、大米、棉籽等最容易污染上黄曲霉素,小麦,大麦也常被污染,豆类一般污染较轻,工业化生产的发酵制品如面酱。咸肉、火腿、香肠等肉类食品,亦能受到黄曲霉菌的污染。 有两种通过膳食的摄入途径: 一是由受黄曲霉毒素(主要为B1)污染的植物性食物中摄入;

二是经饲料而进入奶或乳制品(包括乳酪、奶粉等)的黄曲霉毒素(主要为M1)。不要将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喂养牲畜。如黄曲霉毒素B1在奶牛体内能转化为有致癌作用的黄曲霉毒素M1而进入牛奶,进而进入人体。所以它又是一类细胞毒素。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为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其致癌能力是二甲基偶氮苯的900倍[5],黄曲霉毒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的作用。主要诱发肝癌,故它是一类肝毒素。此外,还能诱发胃腺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肿瘤。黄曲霉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动物中毒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排泄停止,肝炎,黄疸,肝脏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和坏死,并伴有严重的血管和中枢神经损伤,动物中毒后几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慢性中毒者早期症状表现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生产性能降低,胴体和蛋壳品质下降,后期出现黄疸,脂肪肝、肝损伤及抑制动物免疫机能和致癌作用。1988年国际癌症研究总局(IARC)把黄曲霉毒素B1列为人的最强的致癌物质之一。 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 ⑴黄曲霉毒素(aflatoxin)是黄曲霉、寄生曲霉和温特曲霉的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是一类有相似结构的化合物,都有一个二呋呋喃结构和一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结构。在紫外线下,根据荧光颜色Rf 值及结构等分别命名B1、B2、G1、G2、M1、M2、P、Q毒醇GM

标书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

项目名称: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的化学合 成 首席科学家:马大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 所 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 依托部门:上海市科委

一、研究内容 本项目的关键科学问题是针对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复杂天然产物,发展高效和实用的合成路线,以及阐明它们的结构–活性关系和作用机制。 本项目的将选择一批具有抗癌、抗炎、抗病毒和免疫等活性的生物碱、环酯肽、皂甙和萜类天然产物为研究对象,在综合运用化学各学科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基础上,根据目标分子的结构进行巧妙设计,发展高效、高选择性的合成策略,实现一系列具有生物活性复杂天然产物的化学合成。在合成方式上将重点发展基于串联反应、多组分反应、无保护基合成、原子经济性、催化反应的应用和仿生合成等新合成策略。通过合成建立天然产物和其类似物的化合物库,与生物学家合作进行活性测试,总结相关天然产物的结构-活性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用于化学生物学研究的天然产物分子探针,以发现相应天然产物的作用靶点。对于所发现的活性和选择性更好的化合物,我们将深入探索其成为治疗重要疾病药物的可能性。在进行目标分子的合成和相关生物学研究的同时,也将关注合成中的反应方法学问题,发展一些高效、选择性好、具有普适性的新合成方法。本项目具体的研究内容的如下: 1.开展一些具有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活性,结果新颖,目前还没 有全合成的报道,有一定的合成挑战性的天然产物进行全合成研究,争取实现它们的第一次全合成。这样的工作也为加快后续的构效关系研究和结构优化打下基础。所涉及的目标分子包括具有抗癌、抗炎、抗菌、抗病毒等活性的生物碱类化合物PF1270A/ B/C, Longeracinphyllin A, Sie b oldine A和Haouamine A/B;环肽类化合物Piperazimycin A, Chloptosin和Celogentin C;皂甙和萜类化合物Sepositoside A, Solanoeclepin A, Micrandilactone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https://www.doczj.com/doc/4315829819.html, 2004-9-24 中国畜牧网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对动物和人的危害、在畜产品中的残留以及预防和去毒措施。 关键词黄曲霉毒素危害措施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简写AF)主要是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的代谢产物。在温暖潮湿气候地区的粮食和饲料,凡被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污染都可能存在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最易污染花生、玉米、棉籽、禽蛋、肉、奶及奶制品,其次是小麦、高粱和甘薯,大豆粕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程度轻些。我国粮食和饲料被黄曲毒素污染率很高,给饲料企业和养殖业主带来了很大损失,人们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危害到人体健康。 1 黄曲霉毒素的理化特性 目前已确定黄曲霉毒素结构的有AFB1、AFB2、AFM1等18种,它们的基本结构中都含有二呋喃环和氧杂萘邻酮(又名香豆素),前者为其毒性结构,后者可能与其致癌有关。黄曲霉毒素难溶于水、己烷、乙醚和石油醚,易溶于甲醇、乙醇、氯仿和二甲基甲酰胺等有机溶剂。分子量为312-346,熔点为200-300℃,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通常加热处理对其破坏很小,只有在熔点温度下才发生分解。黄曲霉毒素遇碱能迅速分解,但此反应可逆,即在酸性条件下又复原。一般来说,温度30℃、相对湿度80%、谷物水份在14%以上(花生的水份在9%以上)最适合黄曲霉繁殖和生长。在24-34℃之间,黄曲霉菌产毒量最高。几乎所有谷物、饲草和各种食品(包括畜产品)都可作为黄曲霉基质。 2 黄曲霉毒素的危害 2.1黄曲霉毒素对动物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很大,是目前已发现霉菌中毒性最大的一种。目前发现的18种黄曲霉菌毒素中,AFB1毒性最强,AFM1、AFG1次之,AFB2、AFG2、AFM2毒性较弱。AFB1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诱发肝癌的能力比二甲基亚硝胺大75倍。其毒性因动物的种类、年龄、性别和体况以及营养状况的不同有差异,年幼动物、雄性动物较敏感。 黄曲霉毒素具有诱导突变、抑制免疫和致癌的作用。黄曲霉毒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动物中毒以全身性出血、消化机能障碍和神经系统紊乱为特征。急性中毒表现为食欲废绝,运动失调,排泄停止,肝炎,黄疸,肝脏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和坏死,并伴有严重的血管和中枢神经损伤,动物中毒后几小时至数天内死亡。慢性中毒者早期症状表现为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生产性能降低,胴体和蛋壳品质下降,后期出现黄疸,脂肪肝、肝损伤及抑制动物免疫机能和致癌作用。 猪 猪对霉菌毒素敏感,特别是哺乳或哺乳仔猪。一般来讲,当水平相对较低时,霉菌毒素降低饲料采食量、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20-200ppb的黄曲霉毒素B1可引起饲料采食量和生产性能下降,但可通过提高特殊日粮养分如赖氨酸或蛋氨酸水平来抵消;严重黄曲霉毒素中毒(1000-5000ppb),可发生急性影响,包括对呼吸的影响。据报道,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为2.0mg/kg时,可使猪体重由对照组的33.7kg减少到29.7kg。黄曲霉毒素通过胎盘屏障转移到胎儿,引起胎儿畸形,导致产仔数减少、产弱仔、死胎和木乃伊。急性中毒的个别母畜会发生流产。公猪黄曲霉毒素中毒则表现性欲下降。 家禽

赭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操作说明书

百奥思科赭曲霉毒素A免疫亲和柱操作说明书 【概要】 赭曲霉毒素A (Ochratoxin A)是曲霉属和青霉属的真菌形成的次级代谢产物,属烈性的肾脏毒和肝脏毒,广泛存在于各种食物中,谷物及其副产品是赭曲霉毒素A的主要来源。动物实验表明摄入了被这种毒素污染的饲料后,会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症。防止污染赭曲霉毒素A的食品和饲料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人类食物链,加强对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十分重要。 【适用范围及性能】 本公司真菌毒素免疫柱系列产品测试形式是一个高性能的免疫亲和柱,设计用于在进行HPLC(高效液相色谱法)、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ELISA(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之前清理(净化)或浓缩样本。 用于定性、定量检测谷物、酒类等食品和饲料等样本中的赭曲霉毒素A时的样品前处理。 柱容量:≥200ng 回收率:≥90% 【试验原理】 本产品的测定的基础是抗原抗体反应,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连接在柱内凝胶上,样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经过提取、过滤、稀释,然后将样品提取液缓慢的通过赭曲霉毒素A 免疫亲和层析柱,在免疫亲和柱内,赭曲霉毒素A与抗体结合,之后洗涤免疫亲和柱除去没有被结合的其他物质。用甲醇洗脱赭曲霉毒素A,然后注入到分析仪器中用于检测。 【包装组成】 25支/盒,3mL柱管/支 产品说明书1份 【需要而未提供的设备及试剂】 设备: ┅┅高速均质器或组织匀浆机 ┅┅粉碎机 ┅┅200ml/50ml量筒┅┅天平:感量0.1g ┅┅微量移液器:单道100μl~1000μl ┅┅槽纹滤纸(折叠快速定性或定量滤纸) ┅┅玻璃微纤维滤纸(1.5μm孔径) ┅┅50ml漏斗 ┅┅一次性玻璃试管 ┅┅泵流操作架(包括空气泵,不同容积的玻璃注射器等)试剂: ┅┅甲醇(色谱级)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pH7.0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缓冲液):称取8.0g氯化钠, 1.2g磷酸氢二钠,0.2g磷酸二氢钾,0.2g氯化钾,用 990mL纯水溶解,然后用浓盐酸调节pH值至7.0,最后用纯水稀释至1000mL ┅┅清洗缓冲液:25g 氯化钠+5g碳酸氢钠+0.1mL吐温-20 用纯水稀释至1000 mL 【试剂配制】 样品提取液:配制甲醇-水(8:2)溶液作为样品提取液 【样本处理步骤】 (一)花生,玉米,大米,小麦及其制品和饲料 ┅┅称取20g粉碎的样品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5.0g氯化钠,以甲醇-水(8:2)溶液定容; ┅┅转移到均质杯中,以均质器高速搅拌,提取2分钟; ┅┅4000r/min离心5min或用定量滤纸过滤; ┅┅取10mL滤液并加入40mLPBS缓冲液稀释,用玻璃微纤维滤纸过滤,取过滤后液体待测; ┅┅将免疫亲和柱连接于10.0mL玻璃注射器下。准确移取 10.0mL样品提取液注入玻璃注射器; ┅┅将空气压力泵与玻璃注射器连接,调节压力使溶液以约1滴/S流速缓慢通过免疫亲和柱,直至2~3mL空气通过柱体; ┅┅以10.0mL清洗缓冲液淋洗柱子1次,流速为1滴-2滴/S,弃去全部流出液, ┅┅再以10.0mL水淋洗柱子1次,流速为1滴-2滴/S,弃去全部流出液,并使2mL~3mL空气通过柱体;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第7期(总第484期) 2019年7月 农产品加工 Farm Products Processing No.7 Jul. 文章编号:1671-9646(2019)07b-0086-04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史春悦 (天津市南开区教育后勤服务中心,天津300190) 摘要:黄曲霉毒素主要是由黄曲霉、寄生曲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在自然界中尤其是湿热地区分布广泛,污染范围广,具有强致癌和致突变性。目前,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技术主要包括大型仪器分析技术和免疫分析技术。 对当前黄曲霉毒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旨在为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分析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黄曲霉毒素;黄曲霉;寄生曲霉;仪器分析;免疫分析;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TS201.1文献标志码:A doi:10.16693/https://www.doczj.com/doc/4315829819.html,ki.1671-9646(X).2019.07.059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tection of Aflatoxins in Foods SHI Chunyue (Tianjin Nankai District Education Logistics Service Center,Tianjin300190,China)Abstract:Aflatoxins are mainly secondary metabolites produced by Aspergillus flavus and Aspergillus parasiticus.It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nature,especially in hot and humid areas,with a wide range of pollution,and is highly carcinogenic and mu-tagenic.At present,the detection technology for aflatoxins mainly includes large-scale instrumental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immunoassay technology.In this paper,a brief review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detection of aflatoxins was pro-vid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tection and analysis of aflatoxins in food. Key words:food;aflatoxins;Aspergillus flavus;Aspergillus parasiticus;instrumental analysis;immunoassay;research progress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s,AFs)主要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spergillus paraciti-cus)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叭这类真菌在自然界中,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分布广泛、污染范围广,谷物、豆类、坚果、油脂、调味品、乳制品等易受其污染叫 已知的黄曲霉毒素有20多种,在自然条件下产生的黄曲霉毒素主要包括AFB1,AFB2,AFG1和AFG2[3]O根据其在紫外照射下产生的荧光颜色不同,主要分为黄曲霉毒素B(Blue)与黄曲霉毒素G (Green)。B族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B1(AFBJ 和黄曲霉毒素B2(AFB J,在紫外照射下呈现蓝色荧光,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G族黄曲霉毒素包括黄曲霉毒素G1(AFG)和黄曲霉毒素G2 (AFG),在紫外照射下呈现绿色荧光,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45]。AFM1由AFB1通过体内代谢产生,泌乳动物食用受AFB1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后由乳汁或尿液进行分泌冋。 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和毒性,世界卫生组织的癌症研究机构已将其列为I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结构类似物的基本结构均有1个氧杂萘邻酮(香豆素)和1个双咲喃环,致癌性主要与香豆素结构有关,毒性主要与二咲喃环结构有关,其中以AFB1最为常见且毒性最强。我国GB/T2761-2017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分别规定了谷物、豆类、坚果及其制品等产品中AFB1的限量,限量为 0.5~20.0弘g/kg,规定乳及乳制品中AFM1的限量为0.5“g/kg。我国GB/T5009.22—2016国家标准规定 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族和G族的测定方法,主要包括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前衍生法、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法、酶联免疫吸附筛查法、薄层色谱法。目前,用于检测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技术基于原理不同,大体上可以分为基于色谱分离、荧光检测或质谱检测原理的大型仪器检测技术和基于免疫学原理的快速检测技术叫 1仪器分析法 用于黄曲霉毒素检测的仪器法分析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ltra HP- 收稿日期:2019-03-30 作者简介:史春悦(1990—),女,硕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食品安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