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对会计做假账引发的思考

针对会计做假账引发的思考

针对会计做假账引发的思考
针对会计做假账引发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15771357.html,

针对会计做假账引发的思考

作者:袁向红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17期

摘要: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更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木的要求。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与复杂,会计造假问题也变得尤为严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会计造假的现象己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做假账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复杂化、隐蔽化,对社会经济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企业会计造假的分析与防范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造假防范

会计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更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我国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国内企业的足逐步发展,会计岗位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就凸显出来,但是越来越多的会计造假也频频发生,这让企业随时面临着破产或者财务纠纷的问题,因此,对财务造假的预防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在国际上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企业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会计造假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甚至真实度都不复存在。针对会计信息造假现象,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

(一)委托代理制的缺陷

现代企业的典型特点就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从而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经营者作为代理人,可以直接操纵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表编制,虚假夸张的数据的确能让人误以为公司经营的当,收益稳健,所以常常通过这种暗箱操作来达到他们自身的目的,这种结果只会导致混淆公司企业投资人的判断力,使得投资人自身利益受损。

(二)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不完备

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改革攻坚时期,会计法律法规及一些准则和政策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当会计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和严格的审查,必然会导致会计工作中漏洞的出现。现如今,有不少企业内在的管理本身就不规范,既没有严格的把关会计岗位的审查工作,也没有结合企业内部实际产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核算,对会计计算没有进行有效的操控,那么必然出现会计工作的不准确性。

(三)会计职业道德滑坡

会计人通过银行存款做假账的情况

会计人通过银行存款做假账的情况 会计人通过银行存款做假账的情况 银行存款日记账是指专门用来记录银行存款收支业务的一种特种日记账。也是财会人员做账时必定会接触到的,为此,在这里特别为大家揭露了几种会计人通过银行存款做假账的情况,希望大家能够以此为戒,不做假账。 1、支取套物。 是指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之便擅自签发转账支票套购商品或物资,不留存根不记账,将所购商品据为己有。 2、从银行提现不记现金账。 指会计人员利用工作上的便利条件,在由现金支票提出现金时,只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不登记现金日记账,从而将提出的现金占为己有。实际工作中,由于企业的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是分两个账本,如果不对照检查,这种手法很难被发现。 3、截留银行存款收入。 指会计人员利用业务上的漏洞和可乘之机,故意漏记银行存款收入账,伺机转出转存占为己有。这种手法大多发生在银行代为收款的业务中,银行收款后通知企业,会计人员将收款单隐匿后不记日记账,以后再开具现金支票提出存款。 4、重复登记银行存款支出款项。 指会计人员利用实际支付款项时取得的银行结算凭证和有关付款原始凭证,分别登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使得一笔业务两次报账,再利

用账户余额平衡原理,采取提现不入账的手法,将款项占为己有。 5、出借账户。 指本单位有关人员与外单位人员相互勾结,借用本单位银行账户转移资金或套购物资,并将其占为己有。也有单位通过对外单位或个人出借账户转账结算而收取好处费。在这种手法下,一般是外单位先将款项汇入本单位账户,再从本单位账户上套取现金或转入其他单位账户。这样收付相抵,不记银行存款日记账。 6、涂改转账支票日期。 会计人员将以前年度已入账的转账支票收账通知上的日期涂改为报账年度的日期进行重复记账,再擅自开具现金支票提取现金不入账并将现金占为己有。这种手法下,由于重复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将大于银行对账单余额。记账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贷:相关科目 这等于凭空在银行存款日记账上增加了借方数额,为提取现金做好了准备。提取现金时,会计分录为: 借:库存现金 贷:银行存款 7、套取利息。 会计人员利用账户余额平衡原理,采取支取存款利息不记账手法将其占为己有。企业的贷款利息,按规定应抵减存款利息后,计入财务费用。月终结算利息时,如果只记贷款利息而不计存款利息,银行

会计假账案例

中国上市公司是如何做假账的---终于看懂了,冀老师讲的就在第一条出现了来源:孙瀚麟belongs的日志 中国上市公司的假账丑闻可谓前仆后继,连绵不绝。从操纵利润到伪造销售单据,从关联交易到大股东占用资金,从虚报固定资产投资到少提折旧,西方资本市场常见的假账手段几乎全部被“移植”,还产生了不少“有中国特色”的假账技巧。遗憾的是,中国媒体对上市公司假账的报道大部分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很少从技术层面揭穿上市公司造假的具体手段。作为普通投资者,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识破某些不法企业的假账阴谋?其实,只要具备简单的会计知识和投资经验,通过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许多假账手段都可以被识破,至少可以引起投资者的警惕。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报表,既要有各年度的纵向对比,又要有同类公司的横向对比,只有在对比中我们才能发现疑问和漏洞。现在网络很发达,上市公司历年的年度报表、季度报表很容易就能找到,麻烦的是如何确定“同类公司”。“同类公司”除了必须与我们分析的公司有相同的主营业务之外,资产规模、股本结构、历史背景也是越相似越好;对比越多,识破假账的概率就越大。 一、最大的假账来源:“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 每一家现代工业企业都会有大量的“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这是做假账最方便快捷的途径。为了抬高当年利润,上市公司可以与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进行赊账交易(所谓关联企业是指与上市公司有股权关系的企业,如母公司、子公司等;关系企业是指虽然没有股权关系,但关系非常亲密的企业)。顾名思义,既然是赊账交易,就绝不会产生现金流,它只会影响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决不会体现在现金流量表上。因此,当我们看到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出现大量“应收账款”,损益表上出现巨额利润增加,但现金流量表却没有出现大量现金净流入时,就应该开始警觉:这家公司是不是在利用赊账交易操纵利润? 赊账交易的生命周期不会很长,一般工业企业回收货款的周期都在一年以下,时间太长的账款会被列入坏账行列,影响公司利润,因此上市公司一般都会在下一个年度把赊账交易解决掉。解决的方法很简单——让关联企业或关系企业把货物退回来,填写一个退货单据,这笔交易就相当于没有发生,上一年度的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都要重新修正,但是这对于投资者来说已经太晚了。打个比方说,某家汽车公司声称自己在2004年卖出了1万台汽车,赚取了1000万美圆利润(当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会注明是赊账销售),这使得它的股价一路攀升;到了2005年年底,这家汽车公司突然又声称2004年销售的1万辆汽车都被退货了,此前宣布的1000万美圆利润都要取消,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缺乏警惕的投资者必然损失惨重。在西方,投资者的经验都比较丰富,这种小把戏骗不过市场;但是在中国,不但普通投资者缺乏经验,机构投资者、分析机构和证券媒体都缺乏相应的水平,类似的假账陷阱还真的骗过了不少人。更严重的违规操作则是虚构应收账款,伪造根本不存在的销售记录,这已经超出了普通的“操纵利润”范畴,是彻头彻尾的造假。当年的“银广夏”和“郑百文”就曾经因为虚构应收账款被处以重罚。在“达尔曼”重大假账事件中,“虚构应收账款”同样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 应收账款主要是指货款,而其他应收款是指其他往来款项,可以是委托理财,可以是某种短期借款,也可以是使用某种无形资产的款项等等。让我们站在做假账的企业的角度来看问题,“其他应收款”的操纵难度显然比“应收账款”要低,因为“应收账款”毕竟是货款,需要实物,实物销售单据被发现造假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其他应收款,在造假方面比较容易,而

如何做假账!绝对经典,而且案例多。

记得刚进财大,就传得很厉害了,“十个做作账的,有九个是上财的。” 我其实也一直很疑惑的,这个假账具体是如何作的,要把三张报表都葛平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哪怕作的是真帐有时候也横竖压不平。说的也许好听,其他应收款调一调,具体操作起来也许会问题百出,这个对我来说一直都是未知区域,一直都是很想知道的。 放假几天闲来无事,刚看了篇别人分享的日志,教人如何作假账。无非是说了些应收款,资本化,准备金折旧什么的,具体的细节一点没讲。、 罢了,虽然我不会作假账,但是我还是会看假账的,一般的话,大多数的假账都能看出来。我也碰到过很多公司的账做得很二的,一看就能看出来的,比如明明收入增加了那么多,缴纳的税务却少了很多,像这种假账很多的,而且很粗糙,我也不知道这种账是怎么过审计的,至少应该出个保留意见。 这里分享下我对假账的一些经验,也许看上去不是很专业,但是还算实用。在说假账手法的时候,也带了点案例,不过由于自从2004年之后,大的作假账的案子不多了,所以案例的年代可能有点远了,不过道理是一样的。 结构大纲: 一、作假账的动机 二、作假账的手法 三、作假账的识别方法(写累了,下次有机会再写) 一、作假账的动机 作假账专业点讲叫“会计欺诈”。动机的话一般就下面几个了。 1.首次公开募股以及获取再融资资格 我国A股公司IPO前要求其满足近三年连续盈利及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交易所规定是不少于5000万,而且其盈利指标对实际募集资金规模也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IPO 环节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数目最多,如ST麦科特、通海高科、ST红光等。这种动机都是上个世纪的居多,现在保荐代表人的团队比以前专业多了,辅导期就开始把该剥的资产剥掉了,再一过内核小组这道光,出来的东西就算有假,绝大多数人是看不出的,2.避免业绩大幅下降及亏损 出于对会计盈余的平滑处理,以及对被处以ST、PT的逃避,如桂林集琦2000年虚增收入使公司止住了明显的业绩下滑趋势;又如ST龙建(原北满特钢)1999年亏损,2000年虚增利润2590万元从而避免了其沦为ST板块。 当然万一真的业绩不行了,那么破光破摔,该计提的准备金和折旧就拼命提了,收入确认页想尽一切办法延后到下一年度。这个老师上课都讲过的,不再多说了。 3股价配合 说白了就是为了身价,或者把股价拉高了好兑现掉手上的股份。比较著名的就是银广夏、东方电子。 如东方电子在1997 年至2001 年共计虚增主营收入17.0475 亿元,与此同时东方电子流通股本从最初的1720 万迅速增长到6 亿多,在虚假业绩、高比例配送和疯狂炒作的推动之下东方电子股价上市四年累计飚升60 倍以上。 二、作假账的手法

关于会计人员做假账问题探析

关于会计人员做假账问题探析 【摘要】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最重要的表现,会计工作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之一。 【关键词】会计人员;做假账;探析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依据,采用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凡是有经济活动的地方,就有会计工作,就有会计人员,就有会计职业,就存在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会计职业道德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会计职业道德其实就是“诚信”的体现。如何解决会计人员做假账问题,我国会计界已进行了多年的探索,但只有从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落实会计监督、实施会计委派制、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入手,“齐抓共管”,全面提高会计职业道德水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人员做假账问题。 一、会计人员作假帐的原因 (一)主观原因

1.缺乏职业道德。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着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由于会计人员整天跟“钱”打交道,极少数会计人员道德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为谋取个人利益,做出了触犯法律的事情。比如:个别会计人员故意伪造、变造、隐匿、毁损会计资料,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等,主要原因是个人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最终以身试法。 2.业务因循守旧。个别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贫乏、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同时思想僵化,默守陈规,不求上进,工作上缺乏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由于他们不能及时掌握新的会计学知识,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既谈不上遵纪守法,更不能依法办事,从而使会计管理工作水平长期停留在一定的层次上,致使会计工作无法按照新规定正常开展。 (二)客观原因 1.屈从压力作假。单位负责人对会计的工作拥有领导权和管理权,会计人员与单位负责人在地位上是从属关系。单位负责人为完成一定经济任务,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加压力,致使会计人员弄虚作假,否则会计人员的个人利益就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丢掉工作,因此,恪守职业道德,不少会计人员是很难做到的。如国内闻名的“红光实业”案、“蓝

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最高要求

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最高要求 从职业守则来讲,‘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从业人员必须烙守的最起码的职业道德。而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要烙守‘不做假账”的底线却很难。 一些地方统计掺‘水”,财务数据失真,无一不是假账惹祸。做假账固然是会计人员的错,是不守诚信的表现,是职业道德问题,但假账的背后却隐藏着比较复杂的政治目的和经济利益,它和官员的仕途、政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假账首先是个经济利益问题,一些位的领导为了谋取小集体利益,指使会计人员涂改账目,甚至无中生有编造财务报表,损害国家利益。其次,假账有时也牵系政治问题。`}C字升官,官生数字”使一些官员尝到了做假账的甜头,于是便肆无忌惮地授意会计人员在财务报表上玩弄数字游戏,实现其‘政治生命”中的‘步步高”。 作为一个合格的会计人员,一个坚持‘诚信”不动摇的会计人员,面对假账,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不”;面对单位领导的授意指使,可以不去理会甚至坚决予以制止。但现在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不讲诚信者为数不少,会计人员要寻求一方不做假账的净土不很容易。你不做假账,就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你不做假账,就要面临下岗。凡此种种。作为会计工作者,他们也要生存,要养家糊口,如果因为不愿做假而频丢饭碗,如果连生计都要成为问题,他们在坚守职业道德的底线面前能不仿徨?因此,可以说,要求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做到不屈从任何压力,不提供任何虚假会计信息,是对会计人员提出的最高要求。只有在全社会营造起了‘诚实守信”的大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会计人员的基本生活得以保证,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中介机构又尽职尽责,使迫使会计造假的人受到严惩,才能说‘不做假账”是对会计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老会计谈“做假账”

真实的做假账、查假账的假烟分享 “十个做企业的,有九个是做假账的。” 这个假账具体是如何作的,要把三张报表都葛平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哪怕作的是真帐有时候也横竖压不平。说的也许好听,其他应收款调一调,具体操作起来也许会问题百出,这个对我来说一直都是未知区域,一直都是很想知道的。 一般的话,大多数的假账都能看出来。我也碰到过很多公司的账做得很二的,一看就能看出来的,比如明明收入增加了那么多,缴纳的税务却少了很多,像这种假账很多的,而且很粗糙,我也不知道这种账是怎么过审计的,至少应该出个保留意见。 我对假账的一些经验,也许看上去不是很专业,但是还算实用。在说假账手法的时候,也带了点案例,不过由于自从2004年之后,大的作假账的案子不多了,所以案例的年代可能有点远了,不过道理是一样的。 一、作假账的动机 作假账专业点讲叫“会计欺诈”。动机的话一般就下面几个了。 1.首次公开募股以及获取再融资资格 我国A股公司IPO前要求其满足近三年连续盈利及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交易所规定是不少于5000万,而且其盈利指标对实际募集资金规模也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在IPO 环节进行利润操纵的公司数目最多,如ST麦科特、通海高科、ST红光等。这种动机都是上个世纪的居多,现在保荐代表人的团队比以前专业多了,辅导期就开始把该剥的资产剥掉了,再一过内核小组这道光,出来的东西就算有假,绝大多数人是看不出的,2.避免业绩大幅下降及亏损 出于对会计盈余的平滑处理,以及对被处以ST、PT的逃避,如桂林集琦2000年虚增收入使公司止住了明显的业绩下滑趋势;又如ST龙建(原北满特钢)1999年亏损,2000年虚增利润2590万元从而避免了其沦为ST板块。 当然万一真的业绩不行了,那么破光破摔,该计提的准备金和折旧就拼命提了,收入确认页想尽一切办法延后到下一年度。这个老师上课都讲过的,不再多说了。 3股价配合 说白了就是为了身价,或者把股价拉高了好兑现掉手上的股份。比较著名的就是银广夏、东方电子。 如东方电子在1997 年至2001 年共计虚增主营收入17.0475 亿元,与此同时东方电子流通股本从最初的1720 万迅速增长到6 亿多,在虚假业绩、高比例配送和疯狂炒作的推动之

针对会计做假账引发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315771357.html, 针对会计做假账引发的思考 作者:袁向红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4年第17期 摘要: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更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木的要求。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与复杂,会计造假问题也变得尤为严重,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会计造假的现象己到了令人震惊的地步,做假账的手段更加多元化、复杂化、隐蔽化,对社会经济秩序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对企业会计造假的分析与防范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会计信息会计造假防范 会计作为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对宏观与微观经济的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会计职能的有效发挥更离不开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可以说真实性是会计信息质量最基本的要求。我国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促进了国内企业的足逐步发展,会计岗位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就凸显出来,但是越来越多的会计造假也频频发生,这让企业随时面临着破产或者财务纠纷的问题,因此,对财务造假的预防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在国际上也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企业会计造假的原因分析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会计造假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甚至真实度都不复存在。针对会计信息造假现象,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 (一)委托代理制的缺陷 现代企业的典型特点就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从而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经营者作为代理人,可以直接操纵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表编制,虚假夸张的数据的确能让人误以为公司经营的当,收益稳健,所以常常通过这种暗箱操作来达到他们自身的目的,这种结果只会导致混淆公司企业投资人的判断力,使得投资人自身利益受损。 (二)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不完备 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改革攻坚时期,会计法律法规及一些准则和政策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当会计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和严格的审查,必然会导致会计工作中漏洞的出现。现如今,有不少企业内在的管理本身就不规范,既没有严格的把关会计岗位的审查工作,也没有结合企业内部实际产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核算,对会计计算没有进行有效的操控,那么必然出现会计工作的不准确性。 (三)会计职业道德滑坡

五大做假账的手段

五大做假账的手段 五大做假账的手段 □特约撰稿李若山、金日方、洪剑峭 据统计,2001年因违规而被证监会查处或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 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已近100家,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违规情况 均与会计信息失真有关。在一张张“智慧让我如此美丽”的报表面前,在垂头丧气的违规公司面前,公众感到无所适从,会计的信誉 遭到了极大的挑战;三九医药、银广夏等案件的查处,更是使与会 计唇亡齿寒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面临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最终受害者是造假者 新一个会计年度的报表就要出笼,还有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顶风作案吗? 朱总理曾为中国会计师忠告“不做假账”,其义一针见血。 会计信息的作用,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 状况和发展前景,并提供一定的预警作用,为投资者正确决策提供 依据。简单而言,就是使其使用者能够“学以致用”,通过使用会 计信息,投资者达到“凡事预则立”的效果。失实的会计报表糊弄 了投资者,股价的一张一驰变动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而归根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当投资者不再相信会计报表,不再相信上市 公司时,选择用脚投票时,上市公司的好日子也就没有了,造假者 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判断会计信息的有用性涉及到会计信息两个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可靠性和相关性。所谓可靠性,指的是会计信息是可以依赖的, 能够反映客观情况,或者所反映的情况有真凭实据的。所谓相关性 ,是指与决策相关,或者说当一个人作决策时,有没有会计信息的 效果是不一样的。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 ,其最重要的两个质量标准就是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因此,判断一项会计信息是否公允、客观,不是看数据精确到 小数点后多少位,而是看它是否同时达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 是否有使用价值。 虚假会计信息常有特征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目的有其特殊性,但绝大部分都是出于达到配股条件,或者免于遭到“T”或“P”处理,或者配合所谓 的“庄家”美化业绩,以抬高股价等。因此,他们往往会在年中年 末时美化报表,报喜不报忧。这些经过精心制造的虚假会计信息, 常有的特征为: 1.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或多计所有者权益。企业的三大报表

会计做假账的21种常见方法

1、成本费用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 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被人工虚拟,进行操纵。 3、费用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 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 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原因:同第3点。 5、成本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9、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暂时挂帐为其他应付款,或将支出暂时挂为其他应收款,达到推迟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10、收入、成本、费用虚增/减 操作方法:人为虚增或虚减收入或成本或费用,或虚减收入。造成进行差错调整的依据。达到纳税期拖延或其他目的。 11、转移定价 操作方法:与外部交易方进行人为价格处理,达到转移定价的目的,将价格降低或提高,以其他费用的方式互相弥补进入各自小金库,以达到避税的目的。 12、资产、负债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固定资产中的资产类别名目转变,改变其折旧年限;将应收帐款挂其他应收款,或预收账款挂其他应付款等手法避税。 13、虚假交易法 操作方法:以不存在的交易合同入账,造成资金流出,增加本期费用,达到减少所得税的目的。

会计做假账的法律责任

会计做假账的法律责任 1.成本费用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 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被人工虚拟,进行操纵。 3.费用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原因:同第3点。 5.成本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

会计假账案例

科龙事件 根据科龙公布的年报显示,2000 年科龙全年巨亏达8.3 亿元,2001 年更是达到14.76 亿元,转眼到了2002 年居然实现净利1亿元。如此巨大的反差之下,隐藏的是并不少见的利润大清洗的财务手段,即2002 年的扭亏的巨大“贡献”来自于2001 年的巨亏。科龙2001 年费用总额21 亿元之巨,2002 年仅为9 亿元,扭亏之术可见一斑。当然,如此扭亏为盈是建立在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的大幅变化与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计提的变化。 2006年7月16日,中国证监会对广东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责任人的证券违法违规行为做出行政处罚与市场永久性禁入决定。这是新的《证券市场禁入规定》自2006年7月10日施行以来,证监会做出的第一个市场禁入处罚。本文拟通过分析科龙电器违法违规行为中的会计审计问题,讨论其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启示。 (一)科龙财务舞弊手法分析 事实证明,顾雏军收购科龙后,公司的经营状况并无明显改善,净利润的大起大落属于人为调控,扭亏神话原来靠的是做假账。 1.利用会计政策,调节减值准备,实现“扭亏” 科龙舞弊手法之一:虚构主营业务收入、少计坏账准备、少计诉讼赔偿金等编造虚假财务报告。经查,在2002年至2004年的3年间,科龙共在其年报中虚增利润3.87亿元(其中,2002年虚增利润1.1996亿元,2003年虚增利润1.1847亿元,2004年虚增利润1.4875亿元)。 仔细分析,科龙2001中报实现收入27.9亿元,净利1975万元,可是到了年报,则实现收入47.2亿元,净亏15.56亿元。科龙2001年下半年出现近16亿元巨额亏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计提减值准备6.35亿元。2001年的科龙年报被审计师出具了拒绝表示意见。到了2002年,科龙转回各项减值准备,对当年利润的影响是3.5亿元。可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其巨额资产减值计提及转回都是“公允”的?如果2001年没有计提各项减值准备和广告费用,科龙电器2002年的扭亏为盈将不可能;如果没有2001年的计提和2002年的转回,科龙电器在2003年也不会盈利。按照现有的退市规则,如果科龙电器业绩没有经过上述财务处理,早就被“披星戴帽”甚至退市处理了。可见,科龙电器2002年和2003年根本没有盈利,ST科龙扭亏只是一种会计数字游戏的结果。 2.虚增收入和收益 科龙舞弊手法之二:使用不正当的收入确认方法,虚构收入,虚增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经查,2002年科龙年报中共虚增收入4.033亿元,虚增利润近1.2亿元。其具体手法主要是通过对未出库销售的存货开具发票或销售出库单并确认为收入,以虚增年报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根据德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报告,科龙电器2004年第四季度有高达4.27亿元的销售收入没有得到验证,其中向一个不知名的新客户销售就达2.97亿元,而且到2005年4月28日审计时仍然没有收回。此后的2003年和2004年,同样是在顾雏军和格林柯尔的操纵下,科龙年报又分别虚增收入3.048亿元和5.127亿元,虚增利润8935万元和1.2亿元。这意味着在顾雏军入主科龙之后所出具过的3份公司年报都存在财务造假,将不曾实现的销售确认为当期收入。 3.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 科龙舞弊手法之三:利用关联交易转移资金。经查,科龙电器2002年至2004年未披露与格林柯尔公司共同投资、关联采购等关联交易事项,2000年至2001年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2003年、2004年科龙公司年报也均未披露使用关联方巨额资产的事项。 顾雏军入主科龙不久便开始在各地疯狂收购或新设控股子公司,通过收购打造的“科龙系”主要由数家上市公司和各地子公司构成。到案发时,科龙已有37家控股子公司、参股公司、28家分公司。由顾雏军等在境内外设立的私人公司所组成的“格林柯尔系”在国内亦拥有12家公司或分支机构。此间”科龙”与”格林柯尔”公司之间发生资金的频繁转换,共同

会计做假账的方法(你不可以学,但你不能不知道)

很奇怪最近最多会计朋友问我如何做假账?其实我们作为一名会计,真的不应该去做假账,但现实情况是几乎所有的财务人员都会被逼着去做假帐。因此,实事求是地讲,了解如何做假账,还是很有必有的。就好像一个人要有点武功一样,但有武功并不见得一定要打架。还有就是审计人员是非常希望知道会计人员是如何做假账的,知彼知己,才能百审不殆啊!基于这些理由,现将会计人员通常做假帐的手法粗略总结如下,仅供各位参考: 1.成本费用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 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另外,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为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被人工虚拟,进行操纵。 3.费用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另有选择性地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原因:同第3点。 5.成本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 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9.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 据统计,2001年因违规而被证监会查处或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已近100家,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违规情况均与会计信息失真有关。在一张张“智慧让我如此美丽”的报表面前,在垂头丧气的违规公司面前,公众感到无所适从,会计的信誉遭到了极大的挑战;三九医药、银广夏等案件的查处,更是使与会计唇亡齿寒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面临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最终受害者是造假者 新一个会计年度的报表就要出笼,还有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顶风作案吗?朱总理曾为中国会计师忠告“不做假账”,其义一针见血。 会计信息披作用,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并提供一定的预警作用,为投资者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简单而言,就是使其使用者能够“学以致用”,通过使用会计信息,投资者达到“凡事预则立”的效果。失实的会计报表糊弄了投资者,股价的一张一弛变动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而归根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当投资者不再相信会计报表,不再相信上市公司时,选择用脚投票时,上市公司的好日子也就没有了,造假者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判断会计信息披有用性涉及到会计信息两个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可靠性和相关性。可谓可靠性,指的是会计信息是可以依赖的,能够反映客观情况,或者所反映的情况有真凭实据的。所谓相关性,是指与决策相关,或者说当一个人作决策时,有没有会计信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其最重要的两个质量标准就是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因此,判断一项会计信息是否公允、客观,不是看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而是看它是否同时达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是否有使用价值。 虚假会计信息常有特征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目的有其特殊性,但绝大部分都是出于达到配股条件,或者免于遭到“T”或“P”处理,或者配合所谓的“庄家”美化业绩,以抬高股价等。因此,他们往往会在年中年末时美化报表,报喜不报忧。这些经过精心制造的虚假会计信息,常有的特征为: 1.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或多计所有者权益。企业的三大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资产负债表,该表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打一个比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表示的是企业财产或负债有什么,从哪里来,“有什么”是企业的资产,而“从哪里来”则是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某些上市公司为了体现良好的财务状况,自然要多计资产,少计负债,其结果就是相应地多计所有者权益。使得投资者误以为该公司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2.多计收入、收益,少计费用、成本和损失。其次,三大报表中的另二张报表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这两张报表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就是说企业做了什么,是赚还是亏。而损益表中的利润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与配股、“T”“P”的处理等紧密相关。因此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利润,就不得不在损益表项目上动脑筋。 3.不按规定披露信息,削弱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 据统计,2001 年因违规而被证监会查处或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已近100家,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违规情况均与会计信息失真有关。在一张张“智慧让我如此美丽”的报表面前,在垂头丧气的违规公司面前,公众感到无所适从,会计的信誉遭到了极大的挑战;三九医药、银广夏等案件的查处,更是使与会计唇亡齿寒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面临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最终受害者是造假者 新一个会计年度的报表就要出笼,还有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顶风作案吗?朱总理曾为中国会计师忠告“不做假账”,其义一针见血。 会计信息披作用,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并提供一定的预警作用,为投资者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简单而言,就是使其使用者能够“学以致用”,通过使用会计信息,投资者达到“凡事预则立”的效果。失实的会计报表糊弄了投资者,股价的一张一弛变动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而归根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当投资者不再相信会计报表,不再相信上市公司时,选择用脚投票时,上市公司的好日子也就没有了,造假者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判断会计信息披有用性涉及到会计信息两个最重要的质量特征:可靠性和相关性。可谓可靠性,指的是会计信息是可以依赖的,能够反映客观情况,或者所反映的情况有真凭实据的。所谓相关性,是指与决策相关,或者说当一个人作决策时,有没有会计信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其最重要的两个质量标准就是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因此,判断一项会计信息是否公允、客观,不是看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而是看它是否同时达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是否有使用价值。 虚假会计信息常有特征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目的有其特殊性,但绝大部分都是出于达到配股条件,或者免于遭到“T”或“P'处理,或者配合所谓的“庄家”美化业绩,以抬高股价等。因此,他们往往会在年中年末时美化报表,报喜不报忧。这些经过精心制造的虚假会计信息,常有的特征为: 1. 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或多计所有者权益。企业的三大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资产负债表,该表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打一个比方,企业的资产 负债表表示的是企业财产或负债有什么,从哪里来,“有什么”是企业的资产,而“从哪里来”则是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某些上市公司为了体现良好的财务状况,自然要多计资产,少计负债,其结果就是相应地多计所有者权益。使得投资者误以为该公司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一位财务领导做假账的经历

一位财务领导做假账的经历 兄弟我曾经有过一段领导做假账的经历。 原来我在市场部的时候就知道公司做假账的事情,也曾经参与炮制市场分析报告,也知道财务部几个干将出走的原因,不过事不关己,也从不上心,不料突然有一天祸事上身,老板找我谈话,要我出任财务总监助理,并表示财务总监孙总将逐步淡出,共管一段时间后由我负全责,暗示将来上市前这样一个重要的职位要由年轻的、有学历的人担任,不用说,那个人有一点点的可能就是我。 按道理来说,这个职位和我八竿子打不着——论资历,我来公司才两年多点,作经理层才不过一年多;论经验,我没有一点点财务经历;论专业,我学的是宏观经济,和市场沾边,和财务隔着山哪。我的唯一一点财务知识,就是曾经买过一本旧书摊上的《新财务制度》。不过,老板也说了,在国外,许多财务高层都出身于非财务专业。回来以后,朋友们分析原因:一、最重要的就是,我这个人老实。老实不是窝囊,就是嘴上有把门的,不会乱说。你想,这么大的一个公司交给你,喝多了,一不小心说漏嘴了,这还了得;第二,肯干。这不用多说,会上有时老板批评人就拿我当反例,弄得我见那些人倒不好意思了;第三,我这人脸黑。公司人多了,人多钱少,各方面都要钱,面善的人真干不来;第四,能力,不算强,也不算差,以勤补拙就是了。在由就是我在管理方面有自己的见解。 上任之后,老板和总监分别和我交底。老板管战略:一抓财务管理,理顺财务内部管理规范,把财务配制成一条生产线,保证任何一个人离职,随便一个人就能顶上来;二是抓公司管理,理顺ERP流程。公司运行了一年夺得ERP至今不能达效,确保第二年中ERP财务部分运行(我开始想这还不容易,了解之后才知道这里的艰难)。三是抓上市,上市不是我总管,但财务配合是重中之重。

会计做假账的方法(你可以不学_但你不能不知道).docx

会计做假账的方法(你可以不学,但你不能不知道) 会计做假账的方法 相关疑惑:求会计做假账的危害和如何避免做假账?(在审计时被查出会吊销会计资格,严重的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做假账的要求不惜离职也不要同意,因为你不是老板的亲戚没必要为他牺牲)。如果做一名会计,如何做假账?会计怎么做假账?假账都有哪些内容??高手指教下!会计做假账的一般方法 几乎所的财务人员都被逼着要做假帐,以下就把本人将做假帐的手法粗略总结如下,仅当是各位进行审计工作时一个备参吧,别说是我教你做假帐哦: 1.成本费用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帐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支出成本化以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夸大当期利润的目的。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所以是该操作的漏洞。另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等费用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费用项目的帐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可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容易人工虚拟。另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确认的依据较容易虚拟。 3.费用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变为其他限制较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帐,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目的。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另有选择性的将费用分摊,如在各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原因:同第3点。 5.成本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本期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 操作方法:将本期结转收入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方法达到上述2个目的。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收入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9.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 操作方法:将收入暂时挂帐为其他应付款,或将支出暂时挂为其他应收款,达到推迟纳税或不纳税的目的。 10.收入、成本、费用虚增/减 操作方法:人为虚增或虚减收入或成本或费用,或虚减收入。造成进行差错调整的依据。达到纳税期拖延或其他目的。 11.转移定价 操作方法:与外部交易方进行人为价格处理,达到转移定价的目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