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模板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模板

简易智能小汽车

队长:黄洋队员:尹志军梁荣新

赛前辅导老师:臧春华文稿整理辅导老师:

摘要

设计分为5个模块:前轮PWM驱动电路、后轮PWM驱动电路、轨迹探测模块、障碍物探测模块、光源探测模块。前轮PWM驱动电路用于转向控制;后轮PWM驱动电路用于方向和速度控制;探测模块利用三个光感元件,对黑色轨道进行寻迹;障碍物探测模块用于对两个障碍物进行探测;光源探测模块利用三个光敏电阻制成,用于寻光并确定光源角度,以期获得较为精确的转向值。绕障方案利用障碍物较低这个重要条件,在C点出发后,先利用光敏电阻获得光源的方向是本设计的一大特色。

一、方案论证与比较

1.轨迹探测模块设计与比较

方案一、使用简易光电传感器结合外围电路探测。

由于所采用光电传感器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对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很高,且误测几率较大、易受光线环境和路面介质影响。在使用过程极易出现问题,而且容易因为该部件造成整个系统的不稳定。故最终未采用该方案。

方案二、利用两只光电开关。

分别置于轨道的两侧,根据其接受到白线的先后来控制小车转向来调整车向,但测试表明,如果两只光电开关之间的距离很小,则约束了速度,如果着重于小车速度的提升,则随着车速的提升,则势必要求两只光电开关之间的距离加大,从而使得小车的行驶路线脱离轨道幅度较大,小车将无法快速完成准确的导向从而有可能导致寻迹失败。

方案三、用三只光电开关。

一只置于轨道中间,两只置于轨道外侧,当小车脱离轨道时,即当置于中间的一只光电开关脱离轨道时,等待外面任一只检测到黑线后,做出相应的转向调整,直到中间的光电开关重新检测到黑线(即回到轨道)再恢复正向行驶。现场实测表明,虽然小车在寻迹过程中有一定的左右摇摆(因为所购小车的内部结构决定了光电开光之间的距离到达不了精确计算值1厘米),但只要控制好行驶速度就可保证车身基本上接近于沿靠轨道行驶。

综合考虑到寻迹准确性和行驶速度的要求,采用方案三。

2.数据存储比较

方案一、采用外接ROM进行存储。

采用外接ROM进行存储是保存实验数据的惯用方法,其特点是在单片机断电之后

仍然能保存住数据,但无疑将增大软硬开销和时间开销。

方案二、直接用单片机内部的RAM进行存储。

虽然不能在断电后保存数据,但可以在实验结束后根据按键显示相应值。而且本实验的数据存储不大,采用RAM可以减少IO接口的使用,便利IO接口分配,故此方案具有成本低、易实现的优点,更符合实际需求。

鉴于方案二的以上优点,综合比较,本方案采用方案二。

3.障碍探测模块方案分析与比较

考虑到在测障过程中小车车速及反应调向速度的限制,小车应在距障碍物40CM的范围内做出反应,这样在顺利绕过障碍物的同时还为下一步驶入车库寻找到最佳的位置和方向。否则,如果范围太大,则可能产生障碍物的判断失误;范围过小又很容易造成车身撞上障碍物或虽绕过障碍物却无法实现理想定向方案。

方案一、采用一只红外传感器置于小车中央。

一只红外传感器小车中央安装简易,也可以检测到障碍物的存在,但难以确定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是否会与障碍物相撞,也不易让小车做出精确的转向反应。

方案二、采用二只红外传感器分置于小车两边。

二只红外传感器分别置于小车的前端两侧,方向与小车前进方向平行,对小车与障碍物相对距离和方位能作出较为准确的判别和及时反应。但此方案过于依赖硬件、成本较高、缺乏创造性,而且置于小车左方的红外传感器用到的几率很小,所以最终未采用。

方案三、采用一只红外传感器置于小车右侧并与小车前进方向呈一固定角度。

基于对C点后行车地图中光源及障碍物尺寸、位置的分析,我们采用了从C点出发即获得光源对行车方向的控制,在向光源行驶的过程之中检查障碍物并做出相应的反应,这样不仅只使用一只红外传感器就实现了避障,而且避免因小车自然转弯而导致的盲目方向控制,同时为后面以最简单直接的路线和在最短时间内驶入车库创造了机会。

智能小车应以准确、智能见优,采用方案三。

4.寻找光源方案分析与比较

方案一、采用多只方向性较强的光敏二极管作光源定位器。

若干定位器在水平面上按不同角度展开,在寻找光源时根据每个定位器接收到的光线强弱(有无)得出实时车库方位。该方案若采用方向性较强的光敏二极管作为光源定位器,要么是需要很多的器件,要么是难以检测到光源的方向。

方案二、采用一个光源定位器。

用深色不透光材料与光敏电阻制成的光源定位器有较理想的定向测试效果,2.5米之外就可以确定电源的方向。当小车绕过障碍物之后,通过不停地旋转使定位器获得最大光线照射以确定光源方向,这种方案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寻找光源的过程必定带来不必要的大量时间开销,且寻找过程盲目性太大,不利于控制,又增加了一个电机,增大的电源方案选择或安装的难度。

方案三、利用多只光源定位器。

在方案二所得数据的基础上,结合光敏电阻的敏感性,只用三到五只光敏电阻就可以达到目的,只是因其对光非常敏感,所以必需为每只光敏电阻加上黑色隔离板。虽然制作有一定难度,但其能见长度和相对简明的控制措施显示了很大的优越性。

综合考虑以上方案,方案三更具准确性和独创性,故我们采用方案三。

5.距离检测方案比较

方案一、

通过测试得出小车平均速度v,在行驶过程中将行驶时间与其乘积t?v作为驶过的距离。但该方案受电池电量、路面介质等因素的影响,在大多数情况下均暴露出误差较大的缺点。故不予采用。

方案二、

在后轮内侧匀距贴上m个磁钢,车厢内装上霍尔开关。对轮子转速进行测量,由于低速下轮子与地面接触良好,设轮周长为c,可以用霍尔开关输出脉冲数n乘以c/m 得出行驶距离。只要磁钢在后轮上的位置足够精确,霍尔开关固定牢靠,就可以获得较好的测试效果。但车子颠簸时,稳定性较差。

方案三、

在齿轮箱中安装透射式光电开关,测出变速齿轮的每秒转速,用变速比和车轮周长计算出线速度,积分求行驶距离。但在齿轮箱中使用光电开关,要求有足够的安装位置,不能影响传动机构的机械动作。其优点是工作稳定。

综合以上方案优劣和小车的结构特点,本系统采用了方案二。

6.刹车机构功能方案比较

方案一、自然减速式。

当系统发出停止信号时停止给驱动电机供电,小车在无动力状态因阻力而自然变为静止。由于惯性,小车全速行驶时需1.8秒后才能停止,因车轮滑行造成的误差较大。

无法实现精确制动的目标。

方案二、反转式。

当小车需要停车时给驱动电机以反转信号,利用轮胎与跑道的摩擦力抵消惯性效应。由于车速是渐减的,反向驱动信号长度也要渐减,否则小车可能反向行驶。使用此方案后全速刹车反应时间减少为0.5s。

本系统中采用方案二。

7.金属探测方案比较

方案一、使用探测线圈和探测仪构成的金属探测器。

此类金属探测器利用探测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在接近金属材料时产生微弱变化这一原理,将变化信号放大处理进而实现探测金属的目的。由于该探测器结构复杂,在短期内不可能完成制作,为节省时间,我们放弃了该方案。

方案二、使用电感式接近开关代替金属探测器。

电感式接近开关本身就是理想的传感器。当金属物体接近开关的感应区域,开关就能无接触,无压力、无火花、迅速作出反应。用它作为本次小车的金属传感器,简单易行、准确且抗干扰性能优越。

本系统中采用方案二。

二、硬件设计

1总体设计

1.1设计模块图如图1示:

1.2 根据图1,本设计需要器件清单见表1。

图1

表1

2原理分析和说明

2.1键盘显示模块说明见图2

该设计使得原本需要14个IO接口的键盘显示少用了9个单片机IO接口,虽然该设计的优势在本实验中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但若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应用此方案,在对引脚需要较大的产品中其优点将体现得淋漓尽致。.

图2 2.2元件安装方位图。(图4 )

图4

2.3光敏电阻分布位置图。(图5)

在各光敏电阻间用隔板隔开如此摆放可以很好的解决探测光源方位的难题,从而正确控制小车的转向.当小车行驶方向朝向光源时,中间电阻阻值为低,当小车偏移光源方向时,由于光敏电阻间挡板的遮拦作用,两侧的电阻定有一侧为低,此时可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转向调整,且通过测试,小车寻找光源的路径准确,合理。

2.4小车动力系统:

为达到满意的控速性能,动力系统中的驱动电路使用了自制的PWM模块并配以组合门电路加以保护。在行驶过程中有可能变热的部分电路也涂上了低熔点胶给予保护,有效的保证了整套系统的工作稳定性。

2.5车顶状态彩灯:

直接由单片机控制的车顶状态彩灯简单易行,却使得小车更加人性化。

图5

2.6 四电源供电系统:

为确保在行驶过程小车各部件均能正常工作且相互之间不收影响,我们使用了四组电源为不同模块提供工作电压。其中:三组9V电源分别为测距光电开关供电,经整流稳压后单独为单片机最小系统及其附属部件供电,及为霍尔开关、寻迹光电开关供电,一组6V电源为电机供电。如此安排满足了多次测试大量用电的需求。

2.7 结合实际的传感器采集方式安排:

鉴于小车使用的传感器较多,不可能也没必要让所有的传感器都采用中断方式,由于霍尔传感器和金属探测器应用于实时检测,我们安排它们工作在中断方式下,让应用于分时检测的其他传感器工作在查询方式下。这样不仅贴合实际,更有效地节省了单片

机的引脚空间。

2.8 独具自动返回跑道能力的寻迹方式:

小车的寻迹模块采用三只光电开关。一只置于轨道中间,两只置于轨道外侧,当置于中间的一只光电开关检测不到黑线且外侧两传感器任一只检测到黑线后,做出相应的转向调整,直到中间的光电开关重新检测到黑线(即回到轨道)再恢复正向行驶。这种寻迹方式的独到之处在于,当小车因车速过快而使所有传感器脱离轨道时小车能根据最近一次转弯记录自动判别正确的运动轨迹,从而自动返回轨道。

三、软件设计

1.软件设计特色说明

1.1 不同占空比脉冲驱动电动机

以往方案都是用事先定义好的0、1脉冲置于ROM中以查表获得脉冲的方法,但是这种办法不但不方便于操作,还占用了ROM单元,在使用上不具优越性。

而本次方案在软件设置上,每个全脉冲都由40个10ms脉冲组成,前面全都是1,后面都是0,高脉冲,即1的个数由RAM中5AH单元中摆放的数值来决定,所有脉冲均通过计数器中断来控制,中断每10ms 询查一下5BH单元,当5BH中数小于5AH中数时,脉冲置1,否则置0,每次5BH中数值加1,加到40就清0。这样就减少了许多ROM空间的使用,减少了软件延时控制的麻烦,通过设置5AH单元中的数来设置档,即我们有40个档可调。

1.2越障程序的设计

特色之处在于,本设计充分利用了障碍物高度为6cm且光源高20cm这个重要条件,在从C点出发之初就寻找光源,以通过查询三个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来确定车身与光源的方位,在无其它参照物的情况下通过光源来确定小车的运动方向控制。在这个过程中首先不断追踪光源的方位,锁定光源后立即检测前方是否有障碍物,当检测到障碍物时即刻放弃追踪光源而左转躲避,直至不再探测到障碍物又重新追踪光源,如此循环,就可达到安全迅速地进入车库的目的。在一开始就将探测障碍物与寻找光源同时进行,经计算和实验论证,本方案能大幅度提高避障和寻光源的速度,降低寻找路线的盲目性。

1.3主程序分段

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一些参考资料上,许多软件大多的运行控制都是由一个主程序的循环来进行的,但本软件在主程序上也采取了分段的方式。在主程序间根据不同的功能区间来进行跳转,很明确很直观地将主程序进行了功能分段,为子程序的设计、程序的控制提供了很大方便,同时增强的程序的可读性。

1.4时钟控制

所有倒计时,计时都通过计时器1中断控制,根据RAM单元中相应的控制位选择不同的工作。在计时器计到90秒时,显示时钟,停车,并跳转到HOME程序段,以确定用户按键从而显示不同的数值供查询使用。

1.5 软件降温

在长转弯过程中通过设置前端转向电机间隙停转以达到降温的目的。

1.6 转弯加速

由于本设计前后电机采用同一电源供电,在前轮转向时,后轮速度将有所降低,此时即通过软件表象加速来弥补其电流的降低,从而提高了小车在弯道的行驶速度。

1.7 进弯道前减速行驶

分别采用不同的速度来控制直道与弯道的行驶,可以使得在直道区尽可能加速,以节省时间;在弯道区减速,有更多的时间来寻轨,避免脱离轨道,也使得小车以比较直的方向进入C点以后区域

2总体流程图

四、调试

由于本次实验需要捍接的器件较多,各器件对于电源电流的需要极大,我们先以双电源开始调试,发现所有的开关器件很难稳定地给单片机送正确值,只有当更换新电池或小车刚刚启动时才会很准确,经过思考,这都是开关元件消耗电量很大的原因,一旦电池电量不足其工作将会萎靡不振,于是我们将所有开关器件划成一个部分,由一块电池专门供电。

在前轮PWM驱动转向电路运行中,我们发现,电机只给一个转向力,但保持长期转向时,电机的转动由于受到强行制动而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导致PWM驱动电路产生大量的热量,我们既利用软件使其尽量减少长期单向转动状态,又在硬件上,在PWM驱动板上涂上了一层散热胶,即使发热,也不会烧坏PWM驱动电路。

在安装上避障用光电开关之后,其与其它所有开关元件共用同一电源,在运行时发现三个用于寻迹用的开关元件不能全部正常工作了,据分析,避障用光电开关由于探测距离远,功率大,很可能影响其他元件改用单一电源供电后,小车正常工作。

在所有电源开启后,系统即进入6秒钟倒计时状态,6秒钟倒计时完毕之后,有时后轮电机不能正常启动。经分析,这是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其启动需要克服很大的惯性,而其电源又不能在瞬间提供很大的电流,所以就没有动静。此时,关掉单片机电源,再重新打开后即可进入正常状态去正常运行。

五、测试数据

*注:小车在因速度过快而脱离轨道后仍能自行返回原轨道,无须人为搬回。

Abstract

Base on the microcontroller 89c52, the mini-car can race intellectually by detecting the black guide-line, then dodge the barriers and finally reach the destination. The system adopts photo electronic sensors to control the direction, search barriers and the light source precisely. By introducing the PWM and the HALL speed sensor, the car can measure the distance accurately while running at different speed. Guided by a unique software algorithm, the car dodges barriers and reaches the garage easily.

电子设计大赛报告.doc

自动搬运机器人 王泽栋1 曹嘉隆1 高召晗1 杨超2 (1.电子信息工程系学生,2.电子信息工程系教师) 【摘要】 本设计与实作是利用反射式红外线传感器所检测到我们所要跑的路线,我们以前后车头共4颗红外感应传感器TCRT5000来检测黑色路线,并利用Atmel 公司生产的8位单片机AT89S52单片机做决策分析。,将控制结果输出至直流电机让车体自行按预先设计好的路线行走。以AT89S52晶片控制自动搬运机器人的行径,藉由自动搬运的制作过程学习如何透过程式化控制流程、方法与策略、利用汇编语言控制电机停止及正反转,使自动搬运机器人能够沿轨道自行前进、后退以及转弯。目的是在于让车子达到最佳效能之后,参加比赛为最终目的。自动搬运机器人运行过程中会遇到直线、弯道、停止。该设计集检测,微控等技术为一体,运用了数电、模电和小系统设计技术。该设计具有一定的可移植性,能应用于一些高难度作业环境中。 【关键词】自动搬运;黑线检测;时间显示。 1.系统方案选择和论证 1.1 系统基本方案 根据要求,此设计主要分为控制部分和检测部分,还添加了一些电路作为系统的扩展功能,有电动车每一次往返的时间(记录显示装置需安装在机器人上)和总的行驶时间的显示。系统中控制部分包括控制器模块、显示模块及电动机驱动模块。信号检测部分包括黑线检测模块。系统方框图如图1.1.1 图1.1 系统方框图 1.2各模块方案的比较与论证 (1)控制器模块 根据设计要求,控制器主要用于信号的接收和辨认控制电机的正反转、小车的到达直角转弯处的转向、时间显示。 方案一:采用MCS-51系列单片机价格低、体积小、控制能力强。 方案二:采用与51系列单片机兼容的Atmel公司的AT89S52作为控制器件

水库初步设计报告

XX水库改建工程 初步设计报告二OO七年一十二月

批准: 核定: 审查: 校核: 汇编: 参加编写人员:

目录 1 综合说明 (1) 1.1 概述 (1) 1.2 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2) 1.3 安全鉴定结论 (2) 1.4 枢纽工程整治的必要性 (2) 1.5 水文 (3) 1.6 工程地质 (4) 1.7 枢纽工程整治设计 (5) 1.8 水土保持设计 (5) 1.9 环境保护设计 (6) 1.10 工程管理 (7) 1.11 施工组织设计 (8) 1.12 工程投资概算 (8) 1.13 经济评价 (9) 1.14 招投标初步方案 (10) 2 水文 (11) 2.1 自然地理概况 (11) 2.2 水文气象 (12) 2.3 洪水计算 (12) 3 工程地质 (18) 3.1 区域地质条件 (18) 3.2 库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20) 3.3 坝区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 (21) 3.4 溢洪道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 (21) 3.5 天然建筑材料 (22) 3.6 结论及建议 (22) 4 枢纽工程整治设计 (24) 4.1 设计依据 (24) 4.2 工程等级及洪水标准 (24) 4.3 工程整治设计 (25) 5 施工组织设计 (29) 5.1 施工条件 (29) 5.2 主体工程施工 (30) 5.3 施工总布置 (31) 5.4 施工总进度计划 (33) 6、水土保持设计 (35) 6.1 设计依据 (35) 6.2 水土流失特点及预测 (35) 6.3 水土保持措施 (36)

6.4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37) 7 环境保护设计 (39) 7.1 设计依据 (39) 7.2 环境保护措施 (39) 8 工程管理 (42) 8.1 水库运行管理 (42) 8.2 用水管理 (42) 8.3 工程维护管理 (42) 8.4 工程监测 (43) 8.5 综合经营 (43) 9 工程概算 (44) 9.1 编制说明 (44) 9.2 概算成果 (47) 10 经济评价 (49) 10.1 经济评价的原则及依据 (49) 10.2 国民经济评价 (49) 11 工程招标初步方案 (54) 11.1 绪言 (54) 11.2 招标围 (55) 11.3 招标组织形式 (55) 11.4 招标方式 (55) 11.5 招标初步方案 (55) 11.6 招标工作计划草案 (56) 11.7 评标专家特长和专业水平 (56) 附件:1、工程概算表 2、附图

模板:高二用《项目设计报告书》

编号:_______________ 贵州省凯里一中综合实践课研究性学习 学生项目设计报告书 (高二年级学生用) 项目名称: 申请人(项目组长):班级:20 届高()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20 年月日 凯里一中信息科研、处教务处制

填表说明(请认真阅读清楚后再填写) 一、本报告书是学生获得学分的重要依据;必须认真填写。 二、本报告书以项目组为单位填写; 三、本报告书以电子文档为准,一式二份,一份电子文档交班 主任汇总后交学校信息科研处,一份课题组保留到高中毕业;本报告书纸质原始材料(草稿,不收打印稿!),结题时交班主任汇总后,交学校存档备上级检查。电子文档交流专用邮箱:klyz8510366@https://www.doczj.com/doc/4312295352.html,。上传专用邮箱:Xjj8510366@https://www.doczj.com/doc/4312295352.html,。 四、本报告书电子文档命名规范为:“项目在班级的编号”-“班级 名称”-“第一指导教师姓名”-“项目组长姓名”-“项目名称或简称”,例如:8高二8-谢佳江-杨再群-凯里市公交车吊环的设计五、本报告书必须按给定的表格模板填写,(其中编号填写规范定为:届码-年级码-班码-项目码,例如:上述项目编号为2013-2-8-8)。 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学生《研究性学习》项目各阶段设计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成绩,评定为不合格(请静心看清楚): a、设计报告电子文档命名不符合规范的; b、设计报告不按给定的表格模板填写,或填写不完整的; c、设计报告材料有3个以上错字,或别字,或漏字,或者错、别、漏字累计5处以上的; d、设计报告出现两处以上病句、或者逻辑性错误(不能自圆其说)的; e、设计报告过于空、大,观点(或结论)与事实材料(论据)明显难以相互印证的; f、设计报告(尤其是结题文章)系抄袭的(学分为0);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报告一等奖

201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简易旋转倒立摆及控制装置(C题) 【本科组】 摘要: 通过对该测控系统结构和特点的分析,结合现代控制技术设计理念实现了以微控制器MC9S12XS128系列单片机为核心的旋转倒立摆控制系统。通过采集的角度值与平衡位置进行比较,使用PD算法,从而达到控制电机的目的。其工作过程为:角位移传感器WDS35D通过对摆杆摆动过程中的信号采集然后经过A/D采样后反馈给主控制器。控制器根据角度传感器反馈信号进行PID数据处理,从而对电机的转动做出调整,进行可靠的闭环控制,使用按键调节P、D的值,同时由显示模块显示当前的P、D值。 关键字: 倒立摆、直流电机、MC9S12XS128单片机、角位移传感器WDS35D、PD算法

目录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4) 1 设计任务 (4) 2 设计要求 (4) 二系统方案 (5) 1 系统结构 (5) 2 方案比较与选择 (5) (1)角度传感器方案比较与选择 (5) (2)驱动器方案比较与选择 (6) 三理论分析与计算 (6) 1 电机的选型 (6) 2 摆杆状态检测 (6) 3 驱动与控制算法 (7) 四电路与程序设计 (7) 1 电路设计 (7) (1)最小系统模块电路 (7) (2)5110显示模块电路设计 (8) (3)电机驱动模块电路设计 (9) (4)角位移传感器模块电路设计 (9) (5)电源稳压模块设计 (9) 2 程序结构与设计 (10) 五系统测试与误差分析 (11) 5.1 测试方案 (11) 5.2 测试使用仪器 (11) 5.3 测试结果与误差分析 (11) 6 结论 (12) 参考文献 (12) 附录1 程序清单(部分) (13) 附录2 主板电路图 (18) 附录3 主要元器件清单 (19)

初步设计报告模板(自主开发类项目)

文件编号:PCITC/B05-C12 项目编号: 版本号:V1.0.0 记录号: 密级: 『项目名称』 初步设计 编制:业务技术部完成日期:2008年 7 月 10日 审核: ______ 审核日期:____年 _ 月 __ 日 批准: ______ 批准日期:____年 _ 月 __ 日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XXX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大纲(自主开发类项目) (V4.0) 编制单位:XXXXXXX XXXXXXX YYYY年MM月

编制说明 1、为规范信息技术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写,特编制本提纲,初步设计报告 必须按照本大纲要求的目录和内容进行编写。 2、初步设计定位主要是在可研报告基础上细化用户需求、总体架构及功能、 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案。 3、本编写大纲适用于自主开发类项目,定义为:指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 主的软件开发项目,包括软件产品研发项目和以开发为主的工程项目。 4、在一、二级标题下的[ ]中注明要求编写内容。 5、初步设计报告格式要求按照《文档格式说明》进行编写。

目录 1.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1国内外发展趋势 (1) 1.2行业现状 (1) 2.需求分析 (1) 2.1业务现状 (1) 2.2信息系统现状 (1) 2.3用户业务需求 (1) 2.3.1数据需求 (1) 2.3.2功能需求 (1) 2.3.3权限需求 (2) 2.3.4其他需求 (2) 3. 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子系统目标 (2) 3.1范围和阶段 (2) 3.2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2) 3.3 建设内容 (2) 3.4子系统目标和内容 (2) 3.5设计原则 (2) 4. 总体设计 (3) 4.1总体架构 (3) 4.2子系统技术架构 (3) 4.2.1功能设计 (3) 4.2.2系统平台设计 (3) 4.2.3集成设计 (3) 4.2.4权限设计 (4) 4.3 技术路线 (4) 4.4关键技术及瓶颈解决 (4) 4.5安全设计 (4) 4.6标准化 (4) 5. 系统配置 (4) 6.实施方案 (4) 6.1开发策略 (4) 6.2组织机构 (4) 6.3进度计划 (4) 6.4风险评估及规避 (5) 6.5保证措施 (5) 7. 资金预算 (5) 7.1投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5) 7.2项目总预算 (5) 7.3阶段资金使用计划 (5) 7.4资金筹措 (5) 8. 项目验收指标 (5)

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报告书书合同范本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编制 服务合同 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托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2017年_月—日

委托方(简称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托方(简称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编制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家计委、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规范环境影响咨询收费有关问题的通知》的有关精神规定,经双方协商一致,同意签订本合同,以资共同执行。 一、甲方委托乙方进行技术咨询的内容、要求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咨 询内容:甲方委托乙方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 环境影响报告表,完成环境影响报告表所需要的工程师现场勘查、组织环境现状监测、专家审核工作。 2 .咨询要求:乙方在甲方提供的项目资料的基础上,所编制的符合国家现行环境影响评价 相关法律法规、技术导则和标准,达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可依据或采信的技术要求。 二、技术咨询服务费金额及支付方式 1. 合同项目技术咨询服务费金额:人民币 ______________ 元整(¥_____ 元) 此服务费包含工程师现场勘查、报告编制、组织环境现状监测、专家审核费用。 2. 支付方式:

道路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概述 2.1 设计依据 10、国家有关政策、交通部及建设部有关公路与城市道路建设的现行标准、规范和规程。 2.2 工程内容简介 2.2.1 工程位置、范围、规模 1、工程位置 Xxx路位于综合产业区西南部,工程起点与xxx相交,终点与xxxx相交,沿线分别与3#路、4#路相交。 2、工程建设范围 根据设计委托书,本工程建设范围包括: (1)道路工程; (2)管网工程; (3)照明工程; 3、工程规模 道路全长5000米,设计速度:40km/h,红线宽度30米。 新建机动车道面积xxxx平方米。 2.2.2 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意见的执行情况 根据本项目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我院在初步设计过程中认真执行相关批复意见,积极与建设单位配合并沟通,优化设计方案,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并开始外业测量工作,落实了可研报告的批复意见。 2.2.3 测设经过及设计过程简述 根据规划要求,多次进行汇报。并对道路横断面形式、道路结构等进行多方案比较,并进行了方案论证,确定了最终设计方案。此基础上形成了结论性意见。 2.2.4 工程分期建设的计划安排 2010年1月~2010年4月,完成勘察、设计工作; 2010年5月底前,完成征地、拆迁等前期准备工作; 2010年5月开工建设; 2010年5月~2010年8月,完成道路、管网工程的主体施工;2010年8月~2010年10月,完成道路面层施工;完成交通工程施工。 2010年10月建成通车,施工总工期6个月。 具体实施计划,以上级主管部门最后审批意见为准。 2.3 工程场地自然条件 2.3.1 道路现状 拟建地区内,现有骨架路网。 2.3.2 现状交通量及技术标准 根据目前的建设状况,大部分地块尚处在规划阶段,区域内路网还没有形成,现阶段交通主要为xx路沿线与xx沿线产生的交通,随着综合产业区一批重点项目的开工建设,区内交通量将呈几何性增长。 2.3.3 自然条件 1、气候特征 xxx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海岸,地处北半球的中纬度。xxx三面环海,一面连接陆地,形成依山傍水的自然地理环境。本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并具有海洋影响的特点。其主要特征是冬夏风向明显交替,影响整个气候的变化。冬季主要受蒙古及西伯利亚冷高压的控制,多为偏北季风,气温较低,降水少。夏季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控制,盛行东南季风,气温较高,降雨多。春、秋两季则为过渡性变化气候。在季风气候的基础上并受海洋影响的情况下,本区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空气湿润,降水集中,风力较大。 2、气温、降水、风向 历年年平均温度10.08oС,极端最高温度36.7oС,极端最低温度-25.1oС。 历年年平均总降水量470.9mm;年平均蒸发量1866.5mm。 历年年平均风速4.4-5.4m/s;历年最大风速25m/s;全年最多风向SE、N;最大积雪厚度18cm;土壤标准冻结深度0.7米,最大冻结深度1.01米。 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本市基本风压0.50kN/m2,基本雪压0.30kN/m2。 2.3.4 工程地质资料 1、地形、地貌 千山余脉沿境内由东北向西南延伸渐缓,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北部低山重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北部及西南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亦有开阔的海积平原;中部复州河、岚崮河中下游流域,有小范围的平原分

计算机系统设计报告书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目录

一、课程设计概述: 本次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共完成三个题:一元稀疏矩阵多项式计算器、稀疏矩阵的操作、Josephu问题。 使用语言:C 编译环境:vc6.0 二、课程设计题目一 成绩分析文档资料 [问题描述] 录入、保存一个班级学生多门课程的成绩,并对成绩进行分析。 [需求分析] 1.通过键盘输入各学生的多门课程的成绩,建立相应的文件input.dat 2.对文件input.dat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要求具有如下功能: a.按各门课程成绩排序,并生成相应的文件输出 b.计算每人的平均成绩,按平均成绩排序,并生成文件 c.求出各门课程的平均成绩、最高分、最低分、不及格人数、

60-69分人数、70-79分人数、80-89分人数、90分以上人数 d.根据姓名或学号查询某人的各门课成绩,重名也要能处理 3.界面美观 [概要设计] -=ADT=- { Status CreateList(DataRecond* DR, int n); //创建成绩表 Status SortScore(DataRecond* DR,int n); //按各科成绩排序并存于文件 Status Partition(KeyWord* RL, int low, int high); //快速排序的第一趟 Status QSort(KeyWord* RL, int low, int high); //快速排序 Status QuickSort(KeyWord* RL,int n); //快速排序

Status EveryAvageScore(DataRecond* DR, int n); //计算每科平均成绩 Status CaluAverage(int *temp, int n); //计算平均成绩 Status ScoreProcess(DataRecond* DR); //成绩处理 Status MaxScore(int *temp, int n); //求最大分数 Status MinScore(int *temp, int n); //求最小分数 Status ScoreSegment(DataRecond* DR); //求分数段 Status Process(int *temp,int n); //主处理函数 Status NameQuery(DataRecond* DR); //按名字查找

2015年电子设计大赛综合测评题课程设计解析汇报

郑州轻工业学院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题目: 2015年电赛测评试题 姓名:王苗龙 专业班级:电信13-01 学号: 541301030134 院(系):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指导教师:曹卫锋谢泽会 完成时间: 2015年10月 29日

郑州轻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2015年电子设计大赛综合测评试题 专业电信工程13-1 学号 541301030134 姓名王苗龙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主要内容 1.阅读相关科技文献。 2.学习电子制图软件的使用。 3.学会整理和总结设计文档报告。 4.学习如何查找器件手册及相关参数。 技术要求 1、使用555时基电路产生频率20kHz-5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的方波Ⅰ; 2、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为1V的方波Ⅱ; 3、使用数字电路74LS74,产生频率5kHz-1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3V的三角波; 4、产生输出频率为20kHz-30kHz连续可调,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Ⅰ; 5、产生输出频率为250kHz,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为8V的正弦波Ⅱ;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的波形应无明显失真(使用示波器测量时)。频率误差不大于5%;通带内输出电压幅度峰峰值误差不大于5%。 主要参考资料 1.何小艇,电子系统设计,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2.姚福安,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10月 3.王澄非,电路与数字逻辑设计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4.李银华,电子线路设计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6月 5.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2006年1月 完成期限: 2015年10月30日 指导教师签章: 专业负责人签章: 2015 年 10月26日

程初步设计报告

1、综合说明 1.1项目背景 靖远县高湾乡位于县城东南部,距离县城50km,葛淌村地处乡政府西北部3 km,县乡公路从该村穿过,交通便利。该村共8个社470户2500人,现有大牲畜4196头(只),耕地面积8800多亩,其中水浇地2890亩,人均水地1.27亩,属靖会电力提灌工程三场塬灌区灌溉范围。项目区田间渠道大多为土渠,渗漏淤积严重,且时有塌陷,渠道输水能力降低,农田得不到正常灌溉,水费成本高,群众负担重,粮食生产能力低下,严重制约当地经济的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落后,已成为项目区农业增收、农民增产的制约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高湾乡政府邀请县水务部门技术人员实地踏勘认为,对项目区灌溉渠道进行防渗衬砌,可增加渠道输水能力,提高灌溉保证率,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增加群众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乡政府积极争取靖远县扶贫项目资金,机遇难得,为此,高湾乡政府请靖远县水利水保勘测设计所技术人员于二O一二年一月完成《靖远县高湾乡葛淌村村渠道衬砌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1.2工程概况 工程为续建项目,规划衬砌三场塬工程八二支渠渠道,设计提水流量0.08m3/s,控制灌溉面积1000亩。主要建设内容:衬砌渠道3.8km,建分水口76座,过路涵管19

座。 1.3工程等级及规模 依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SDJ12—78规定,该工程属五等小(2)型,建筑物为五级,正常运行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 1.4工程概算及资金筹措 该工程概算总投资为33.93万元,除群众自筹劳力折价3.93万元外,申请国家投资30万元。 1.5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的的实施,不会给环境带来不利影响,相反,工程建成后,除灌溉农田外,沿荒山荒坡栽种经济林木,不但增加经济收入,而且提高了绿色植被覆盖度,减少水土流失,调节气候,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给当地群众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空间,生态效益显著。 1.6效益评价 该工程实施后,可发展水地1000亩,考虑该村粮食已经自给,根据当地实际,结合当地群众的种植习惯,主要发展高效经济作物,计划种植西瓜、枸杞、洋芋,种植比例为4:3:3,西瓜亩产4000kg、400亩共160万kg,洋芋亩产3000kg、300亩共90万kg、枸杞亩产200kg、300亩共6万kg、则年产经济作物256万kg、增加产值408万元,亩产出4000元,人均增加收入2125元以上,经济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F题一等奖数字频率计

2015 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全国一等奖作品
设计报告 部分错误未修正,软 件部分未添加
竞赛选题:数字频率计(F 题)
1 / 10

摘要
本设计选用 FPGA 作为数据处理与系统控制的核心,制作了一款超高精度 的数字频率计,其优点在于采用了自动增益控制电路(AGC)和等精度测量法, 全部电路使用 PCB 制版,进一步减小误差。
AGC 电路可将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待测信号,放大至基本相同的幅度, 且高于后级滞回比较器的窗口电压,有效解决了待测信号输入电压变化大、频率 范围广的问题。频率等参数的测量采用闸门时间为 1s 的等精度测量法。闸门时 间与待测信号同步,避免了对被测信号计数所产生±1 个字的误差,有效提高了 系统精度。
经过实测,本设计达到了赛题基本部分和发挥部分的全部指标,并在部分指 标上远超赛题发挥部分要求。
关键词:FPGA 自动增益控制 等精度测量法
1 / 10

目录
摘 要....................................................................................................................1 目录........................................................................................................................ 2 1. 系统方案...................................................................................................3
1.1. 方案比较与选择................................................................................3 1.1.1. 宽带通道放大器.........................................................................3 1.1.2. 正弦波整形电路.........................................................................3 1.1.3. 主控电路.....................................................................................3 1.1.4. 参数测量方案.............................................................................4
1.2. 方案描述............................................................................................4 2. 电路设计...................................................................................................4
2.1. 宽带通道放大器分析........................................................................4 2.2. 正弦波整形电路................................................................................5 3. 软件设计...................................................................................................6 4. 测试方案与测试结果...............................................................................6 4.1. 测试仪器............................................................................................6 4.2. 测试方案及数据................................................................................7
4.2.1. 频率测试.....................................................................................7 4.2.2. 时间间隔测量.............................................................................7 4.2.3. 占空比测量.................................................................................8 4.3. 测试结论............................................................................................9 参考文献................................................................................................................ 9
2 / 10

电子设计制作大赛报告

电子设计制作大赛报告设计课题:交通灯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0913班 学生:文峰 巍巍 河昌 设计时间:2011.5.20~2011.6.5 电子设计制作竞赛报告

设计课题:交通灯设计 专业班级:通信0913班 学生:文峰巍巍河昌 设计时间:2011.5.20~2011.6.5 一、设计任务及实现要求: 1、使用LED灯模拟交通灯的工作过程,红、黄、绿三种颜色的LED灯分别模拟交 通灯的红灯、黄灯、绿灯。 2、实现如下要求的从状态一到状态四的循环,并通过数码管来显示倒计时的时间。 状态一:黄、绿灯熄灭,红灯亮5s,然后进入状态二; 状态二:红、绿灯熄灭,黄灯闪烁5s,然后进入状态三; 状态三:红、黄灯熄灭,绿灯亮5s,然后进入状态四; 状态四:红、绿灯熄灭,黄灯闪烁5s,然后回到状态一。 3、每个状态数码管都要显示倒计时的时间。 4、扩展:不同延时时间 二、设计原理(设计原理图,原理分析): 1、总原理图 2、PCB图:

3、原理分析: 采用74194的左移位功能,共输出4种状态,分别是0001;0010;0100; 1000;其中的0010与1000两状态实现黄灯亮,0001实现红灯亮,0100实现绿灯 亮;通过门电路反馈实现74194移位的功能。555芯片的作用是提供一个时钟给 74192,利用74192的功能实现减计数,与数码管相连,预置初始值为5,实现倒 计时5秒的功能。再利用借位端的跳变给74194一个时钟,即5秒实现一跳变, 以达到要求亮灯的时长。对于黄灯的闪烁,只要加门电路,实现每隔1s闪烁一次。 同时外加一个门电路和开关控制74192,实现拓展时间的要求。 三、各部分电路的功能: 1、555定时电路: 555电路工作原理:如图接线, R1用0.1k的电阻, R2用7.5k的电阻,C用100uf的电容,3脚为输出 端。产生的振荡周期T=0.7(R1+2R2)C。即T≈0.7* (0.1K+2*7.5K)*100u≈1.1s。将振荡周期从三端 输出,作为时钟。

初步设计报告模板格式自主开发类项目

文件编号:P C I T C/B05-C1 2 项目编号: 版本号:V1.0.0 记录号: 密级: 『项目名称』 初步设计 编制:业务技术部完成日期:2008年7月10日 审核:______ 审核日期:____年_月__日 批准:______ 批准日期:____年_月__日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XXX项目 初步设计报告编写大纲 (自主开发类项目) (V4.0) 编制单位:XXXXXXX XXXXXXX YYYY年MM月 编制说明 1、为规范信息技术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编写,特编制本提纲,初步设计报告必须按照本大纲要 求的目录和内容进行编写。 2、初步设计定位主要是在可研报告基础上细化用户需求、总体架构及功能、技术方案和实施 方案。 3、本编写大纲适用于自主开发类项目,定义为:指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软件开发项目, 包括软件产品研发项目和以开发为主的工程项目。

4、在一、二级标题下的[]中注明要求编写内容。 5、初步设计报告格式要求按照《文档格式说明》进行编写。

目录 1.现状及发展趋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国内外发展趋势......................................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行业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需求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业务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信息系统现状........................................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用户业务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1数据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2功能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3权限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4其他需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3.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和子系统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范围和阶段..........................................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总体目标、阶段目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建设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4子系统目标和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3.5设计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 4.总体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1总体架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子系统技术架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1功能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2系统平台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3集成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2.4权限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3技术路线............................................ 错误!未指定书签。 4.4关键技术及瓶颈解决.................................. 错误!未指定书签。 4.5安全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4.6标准化.............................................. 错误!未指定书签。 5.系统配置................................................. 错误!未指定书签。 6.实施方案................................................. 错误!未指定书签。 6.1开发策略............................................ 错误!未指定书签。 6.2组织机构............................................ 错误!未指定书签。 6.3进度计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6.4风险评估及规避...................................... 错误!未指定书签。 6.5保证措施............................................ 错误!未指定书签。 7.资金预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7.1投资计算依据及方法.................................. 错误!未指定书签。 7.2项目总预算.......................................... 错误!未指定书签。 7.3阶段资金使用计划.................................... 错误!未指定书签。 7.4资金筹措............................................ 错误!未指定书签。 8.项目验收指标............................................... 错误!未指定书签。

PS设计报告 -- 模板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作品设计报告书 题目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二O一一年六月

目录 一、设计目标 (2) 二、设计指导思想 (2) 2.1首页设计 (2) 2.2主流软件 (2) 2.3开发环境 (2) 三、设计内容及制作步骤 (3) 3.1主标题和校徽的制作 (3) 3.2导航菜单的制作 (3) 3.3校园风貌 (4) 3.3校园风貌,学院动态,专题栏目,系部简介的制作 (4) 3.4背景的制作 (4) 四、设计制作进度表 (5) 五、设计制作总结 (5) 六、作品提交清单及运行环境要求 (5) 七、相关问题及结束语 (5) 7.1遇到的问题 (5) 7.2结束语 (5) 八、参考资料 (6)

一、设计目标 通过PS这款软件,设计一个简单、美观、符合实际的网页页面,页面内容具备网页经常可以看到的功能。主要包括导航菜单,校园风貌,学院动态,专题栏目,系部简介等几个板块。设计出一个古典风格的学院首页,让同学们更加喜欢学院网站,既满足同学们获取信息的需求,在浏览网站时获得美的享受。 二、设计指导思想 2.1首页设计 网页设计是伴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而快速兴起,由于人们使用网络的频繁而网页作为上网的主要依托就变得非常的重要。网页讲究的是排版布局,其功能主要就是提供一种形式给每个上网者,让他们能够了解网站提供的信息。网页设计直接面对的是大量用户,随时都会反馈回来对网页的批评建议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这样做可以使使用者用起来更加的方便。 2.2主流软件 Adobe Photoshop是公认的最好的通用平面美术设计软件。由Adobe公司开发设计。其用户界面易懂,功能完善,性能稳定,所以,在几乎所有的广告、出版、软件公司,Photoshop都是首选的平面工具。 CS是Adobe Creative Suite一套软件中后面2个单词的缩写,代表“创作集合”,是一个统一的设计环境,将Adobe Photoshop CS2、Illustrator CS2、InDesign CS2、GoLive CS2 和 Acrobat 7.0 Professional 软件与 Version Cue CS2、Adobe Bridge 和 Adobe Stock Photos 相结合。 最新版本是Adobe Photoshop CS5。 2.3开发环境 本次设计所采用工具:Photoshop CS8.0

电子设计大赛实验报告

2014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验报告 无线电能传输装置(F题) 2014年8月15日 摘要:本设计基于磁耦合式谐振荡电路来进行无线电能传输,点亮LED灯。由于输入和输出都是直流电 的形式,因此本系统将分为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驱动电路(DC-AC),为使直流分量转化成交流电并通过耦合线圈将电能传输给负载,采用LC谐振的方式让回路中电容和电感构成一个二阶LC谐振电路,驱动MOS管形成交流电。第二部分为发射电路(AC-AC),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在二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并输给接受电路。第三部分为电能转换电路(AC-DC),输出的感应交流电经整流桥桥式整流后流入升压电路。第四部分为升压电路(DC-DC),对整流之后的直流进行升压,防止整流后的电压无法驱动LED。本设计分模块搭建并对各个部分电路进行原理分析。在调试时,采用分模块调试,根据调试结果修改参数,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稳定系统。 关键词: 磁耦合式谐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桥式整流DC-DC升压 [Abstract] The design is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oscillation circuit coupled to th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lit LED lights. Since the input and output are in the form of direct current, so the system will be divided into the following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drive circuit (DC-AC), is converted into alternating current so that the DC component and the power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coupling coil to the load, using LC resonant circuit in a manner so that the capacitance and inductance form a second order LC resonant circuit, the AC drive MOS tube formation. The second part is the transmitter circuit (AC-AC), applic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electromagnetic inductio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