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能量守恒定律习题

能量守恒定律习题

能量守恒定律习题
能量守恒定律习题

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专题

1、几种功能关系

⑴.合力做功量度了物体的动能变化:W 合=ΔEK

⑵.重力做功量度了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变化:W G =-ΔE PG ⑶.弹簧的弹力做功量度了弹性势能的变化:W 弹=-ΔE P 弹 ⑸.系统内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

a .系统内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其作用是在系统内各物体间传递机械能。

b 、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负

其作用是使系统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Q= fS 相对。 ⑹.电场力做功量度了电势能的变化:W E =-ΔE PE 2、能量守恒定律解题思路 (1) 明确研究对象

(2) 确定运动过程,分析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明确哪些能增加,哪些能减少 (3) 据ΔE 增=ΔE 减列方程求解 练 习

1.将小球竖直上抛,经一段时间落回抛出点,若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对其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损失的机械能进行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上升损失的机械能大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 B.上升损失的机械能小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 C.上升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 D.无法比较

2.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 的加速度加速升高h,则在这段时间内叙述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D )

A.货物的动能一定增加mah-mgh

B.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

C.货物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mah

D.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mgh

3.质量为m 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 ( 才 ) A.4mgR B.

3

mgR

C.

2

mgR

D.mgR

4.下面列举的哪几种情况下所做的功是零(ACD ) A.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 的功 B.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的上方停留 10 s 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D.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

5.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高为h 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弹簧

上端,如右图所示,经几次反弹以后小球落在弹簧上静止于某一点A 处,则( B )

A.h 越大,弹簧在A 点的压缩量越大

B.弹簧在A 点的压缩量与h 无关

C.小球第一次到达A 点时的速度与h 无关

D.h 越小,小球第一次到达A 点时的速度越大

6.如图所示,滑块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与之相连的轻质弹簧处于自然伸直状态.现用恒定的外力F 作用于弹簧右端,在向右移动一段距离的过程中,拉力F 做了10 J 的功.上述过程中( C )

A.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了10 J

B.滑块的动能增加了10 J

C.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增加了10 J

D.滑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7.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小球固定于轻质弹簧的一端,弹簧的另一端固定于O 点处,将小球拉至A 处,弹簧恰好无形变,由静止释放小球,它运动到O 点正下方B 点的速度为v,与A 点的竖直高度差为h,则( 安定 )

A.由A 至B 重力做功为mgh

B.由A 至B 重力势能减少2

12mv C.由A 至B 小球克服弹力做功为mgh

D.小球到达位置B 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

1mgh mv -

8.如图所示,电梯的质量为M,其天花板上通过一轻质弹簧 悬挂一质量为m 的物体.电梯在钢索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上加速运动,当上升高度为H 时,电梯的速度达到v,则在这段运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C )

A.轻质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2

12mv B.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2

12mv MgH + C.轻质弹簧对物体的拉力所做的功大于212mv D.钢索的拉力所做的功等于2

12()()m M v m M gH +++

9.如图所示,ABCD 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 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 相切的圆弧,B 、C 为水平的,其距离d=0.50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0m, 在A 处放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并让其从静止开始下滑,已知喷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 0.10. 小物块在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的地点到B 的距离为( )

A.0.50 m

B.0.25 m

C.0.10 m

D.0

10、某人在距离地面高25 m处,斜向上方抛出一个质量为100g的小球,小球出手时的速度

010

v= m/s.落地时的速度为

120

v= m/s.(取g=10 m/s2)试求:

(1)人抛出小球时做了多少功?

(2)若小球落地后不反弹,则小球在飞行过程中克服空气阻力做的功.

(3)若小球撞地后会继续反弹,但与地相撞没有机械能损失,且小球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0.5 N,则小球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9.(18分)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为0.4 m处,水平固定一根长直光滑杆,在杆上P点固定一定滑轮,滑轮可绕水平轴无摩擦转动,在P点的右边,杆上套有一质量m=2 kg的小球A.半径R=0.3 m的光滑半圆形细轨道竖直地固定在地面上,其圆心O在P点的正下方,在轨道上套有一质量也为m=2 kg的小球B.用一条不可伸长的柔软细绳通过定滑轮将两小球连接起来.杆和半圆形轨道在同一竖直面内,两小球均可看做质点,且不计滑轮大小的影响,g取10

m/2s.现给小球A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55 N.求:

(1)把小球B从地面拉到P点正下方C点过程,力F做的功 ;

(2)小球B运动到C处时的速度大小;

(3)小球B被拉到离地多高时与小球A速度大小相等?

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精选试卷训练(Word版 含解析)

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精选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析) 一、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现要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和电源的电动势,提供的器材有: 电源E(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电压表V1(量程0~2.5V,内阻约为2.5kΩ),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约为10k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 3k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图是几位同学为完成本次验而设计的电路图,你认为选用哪一个电路图完成本次实验最合理?_______ (填“甲”、“乙”“丙”)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选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调至最大; ②闭合开关,将电阻箱调到6Ωk,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的位置,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 1.60V电压表V2的示数为 2.40V;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再将电阻箱调到2kΩ, 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 (2)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V,电压表V2的数为1.40V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_V,电压表V1的内阻为 _______KΩ,电,压表V2的内阻为_______KΩ. 【答案】丙1R 2.10V 5.60V 2.5kΩ 2.5kΩ 【解析】 【分析】 考查测电阻、电源电动势的方法,根据欧姆定律综合分析可得。 【详解】 (1).[1]当采用甲电路图时,电压表V1最大电流为1mA,电压表V2最大电流为0.3mA,电压表V1读数不准确,若采用乙电路图,通过V1电流更小,读数更不准确。故只能选择丙电路图。 (2).[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估算一下滑动变阻,估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12 1 3 1 6 2.53 500 2.5 .2510 E U U R U R ---- ==Ω=Ω ? 最小电阻为500Ω,所以只能选择R1 (3).[3] 最小分度值为0.1V,要估读到下一位,所以读数是2.10V (4).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可得

大学物理习题第4单元 能量守恒定律

第四章 能量守恒定律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一 选择题 [ D ]1.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水平放置,左端固定,右端与桌面上一质量 为m 的木块连接,用一水平力F 向右拉木块而使其处于静止状态,若木块与桌面间的静摩擦系 数为μ,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p E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p E = k mg F 2)(2 μ- (B) p E =k mg F 2)(2 μ+ (C) K F E p 22 = (D) k mg F 2)(2μ-≤p E ≤ k mg F 2)(2 μ+ [ D ]2.一个质点在几个力同时作用下的位移为:)SI (654k j i r +-=? 其中一个力为恒力)SI (953k j i F +--=,则此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A )-67 J (B )91 J (C )17 J (D )67 J [ C ]3.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设时刻1t 至2t 间 外力做功为1W ;时刻2t 至3t 间外力作的功为2W ;时刻3t 至4t 间外力做功为3W ,则 (A )0,0,0321<<>W W W (B )0,0,0321><>W W W (C )0,0,0321><=W W W (D )0,0,0321<<=W W W [ C ]4.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 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的功的代数和必然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 (A )(1)、(2)是正确的 (B )(2)、(3)是正确的 (C )只有(2)是正确的 (D )只有(3)是正确的。 [ C ]5.对于一个物体系统来说,在下列条件中,那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A )合外力为0 (B )合外力不作功 (C )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 )外力和保守力都不作功。 二 填空题 1.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电梯内,电梯以 2 1 g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h ,在此过程中,电梯对物体的作用力所做的功为 mgh 2 1 - 。 2.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一质量为m 的火箭从地面上升到距地面高度为2R 处,在此过程中,地球引力对火箭作的功为)1 31(R R GMm -。 3.二质点的质量各为1m 、2m ,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 缩短到b 时,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 )1 1(21b a m Gm --。 4.保守力的特点是 _______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守力的功与势能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弹簧原长m 1.00=l ,倔强系数N/m 50=k ,其一端固定在半径 为R =0.1m 的半圆环的端点A ,另一端与一套在半圆环上的小环相连,在把小环由半圆环中点B 移到另一端C 的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对小环所作的功为 -0.207 J 。 6.有一倔强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悬一质量为m 的小球。先使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再将弹簧上端缓慢地提起,直到小球刚能脱离地面为止。在此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 A B C R v O 1 t 2t 3 t 4 t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最新物理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20篇 一、高考物理精讲专题动量守恒定律 1.在相互平行且足够长的两根水平光滑的硬杆上,穿着三个半径相同的刚性球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 A=1kg、m B=2kg、m C=6kg,初状态BC球之间连着一根轻质弹簧并处于静止,B、C连线与杆垂直并且弹簧刚好处于原长状态,A球以v0=9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同一杆上的B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时间极短),求: (1)A球与B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 (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 (3)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B球的最小速度. 【答案】(1);(2);(3)零. 【解析】 试题分析:(1)A、B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碰后A、B的共同速度 损失的机械能 (2)A、B、C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三者速度相同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三者共同速度 最大弹性势能 (3)三者第一次有共同速度时,弹簧处于伸长状态,A、B在前,C在后.此后C向左加速,A、B的加速度沿杆向右,直到弹簧恢复原长,故A、B继续向左减速,若能减速到零则再向右加速. 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取向左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 此时A、B的速度,C的速度

可知碰后A 、B 已由向左的共同速度减小到零后反向加速到向右的 ,故B 的最小速度为零 . 考点: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弹性碰撞和完全非弹性碰撞. 【名师点睛】A 、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的过程中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结合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 球与B 球碰撞中损耗的机械能.当B 、C 速度相等时,弹簧伸长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结合B 、C 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能量守恒求出最大的弹性势能.弹簧第一次恢复原长时,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结合解答 2.如图:竖直面内固定的绝缘轨道abc ,由半径R =3 m 的光滑圆弧段bc 与长l =1.5 m 的粗糙水平段ab 在b 点相切而构成,O 点是圆弧段的圆心,Oc 与Ob 的夹角θ=37°;过f 点的竖直虚线左侧有方向竖直向上、场强大小E =10 N/C 的匀强电场,Ocb 的外侧有一长度足够长、宽度d =1.6 m 的矩形区域efgh ,ef 与Oc 交于c 点,ecf 与水平向右的方向所成的夹角为β(53°≤β≤147°),矩形区域内有方向水平向里的匀强磁场.质量m 2=3×10-3 kg 、电荷量q =3×l0-3 C 的带正电小物体Q 静止在圆弧轨道上b 点,质量m 1=1.5×10-3 kg 的不带电小物体P 从轨道右端a 以v 0=8 m/s 的水平速度向左运动,P 、Q 碰撞时间极短,碰后P 以1 m/s 的速度水平向右弹回.已知P 与ab 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A 、B 均可视为质点,Q 的电荷量始终不变,忽略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重力加速度大小g =10 m/s 2.求: (1)碰后瞬间,圆弧轨道对物体Q 的弹力大小F N ; (2)当β=53°时,物体Q 刚好不从gh 边穿出磁场,求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 1; (3)当区域efgh 内所加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 2=2T 时,要让物体Q 从gh 边穿出磁场且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最长,求此最长时间t 及对应的β值. 【答案】(1)2 4.610N F N -=? (2)1 1.25B T = (3)127s 360 t π = ,001290143ββ==和 【解析】 【详解】 解:(1)设P 碰撞前后的速度分别为1v 和1v ',Q 碰后的速度为2v

《能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1

《能量守恒定律》同步练习 同步测控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冬天对着手哈气,手变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用酒精灯给水加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洗澡时,用毛巾擦背,感觉后背发热,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滑冰时,冰刀与冰之间相互摩擦,出现一道痕迹,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答案:C 2. 图2-1-3 如图2-1-3所示,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的角度可用下面三句话来概括: ①小孩克服摩擦做功,动能转化为内能②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③小孩的臀部吸热,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以下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① C.②①③D.③②① 答案:C 3.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太阳灶烧水是太阳能转化为内能 B.电灯发光是电能全部转化为光能 C.核电站发电是电能转化为内能 D.生石灰放入盛有凉水的烧杯里,水温升高是动能转化为内能 解析:选A.太阳灶烧水是太阳能转化为内能,A正确;电灯发光是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B错误;核电站发电是核能转化为电能,C错误;生石灰放入盛有凉水的烧杯里,化学能转化为内能,D错误.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任何一种机器做功都要消耗能量,不消耗能量的机器是无法对外做功的 B.每种能量都与一种运动形式相对应,与内能相对应的运动形式是热运动 C.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总量可以减少,但不会增加 D.能量不论如何转化,系统的总能量是不变的 解析:选C.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A、B、D均正确,C错误,故本题应选C选项. 5.有人试图制造一台“永久”的发电机.设计思路如下:先利用外界供给的电能,使电动机转动,再让电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发电机发电后,一部分电供给电动机继续使用,电动机不再利用外界供给的电能;一部分电能供用户使用.这样,一旦这个发电机发出电来,它就可以不再使用外界的能量,自己“源源不断”地发出电来.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知识分析说明,这样的“永动机”能实现吗? 解析:题中设想的能量转化过程是这样的:电能→机械能→电能→机械能+电能(用户).根据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所以上述能量转化中均应是守恒的,一旦发电机发出电来不再使用外界能量是不可能的,这种永动机不能实现. 答案:见解析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关于能量的转化和转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量可以从能量多的物体向能量少的物体转移,也可以从能量少的物体向能量多的物体转移 B.内能可以转化为机械能,机械能也可以转化为内能 C.能量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D.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转化前后能的总量会减少 解析:选AB.能量转移的方向与物体能量的多少无关,故A正确;机械能与内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故B正确;能量既可以相互转化也可以发生转移,而总能量保持不变,故C、D错. 2.一辆汽车在关闭发动机后继续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从能的转化看,它是()

能量守恒定律 例题解析

能量守恒定律例题解析 例 1 在摩擦生热的现象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________,低温物体的内能________,内能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而能的总量________. 策略分析此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中的“转化”、“转移”和“守恒”这几个关键的词,当能量发生转化时一定表现为:一种形式的能减少而变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则另一种形式的能增大.而“转移”则是指一种形式的能在物体与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发生了数量的变化,即增加与减少,而没有形式的变化.但能的总量却保持不变.所以无论在摩擦生热现象中,气体膨胀做功的过程中及热传递的过程中,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解答机械能;内;内;机械;减少;增加;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保持不变. 总结1.易错分析:对能量守恒定律理解不深,不善于考察题中各种情况的能量转化或转移. 2.同类变式: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间的相互________过程.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在物体之间相互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机械能,内能,转化,内能,转移3.思维延伸:下列各种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 B.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C.水蒸气顶起壶盖 D.电灯发光发热 答案:A 例2 下列现象中,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 A.子弹打入墙壁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电流通过电炉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C.暖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冲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策略判断这四个现象中的能的转化的关键,是理解好“转化”的含意.即“转移、变化”的意思,这里既有数量的变化.同时还有形式的变化,在给蓄电池充电时消耗的是电能,得到的是化学能,即电能减少,化学能增大,所以应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而不是化学能转成电能.所以D选项错误,其余三项正确. 解答A、B、C 总结1.易错分析:不能把握实例中物体最初具有什么能.后来又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漏选A是对转化成的内能这个结果不清楚.漏选B是由于疏忽而认为是内能转化为电能.而选D是误认为充电过程是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测试题

2.3 能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素能综合检测】 1.(5分)在利用重物做自由落体运动探索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选重锤时稍重一些的比轻的好 B.选重锤时体积大一些的比小的好 C.实验时要用秒表计时,以便计算速度 D.打点计时器选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比电火花计时器要好 【解析】选A.选用的重锤宜重一些,可以使重力远远大于阻力,阻力可忽略不计,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A正确;重锤的体积越大,下落时受空气阻力越大,实验误差就越大,故B 错误;不需用秒表计时,打点计时器就是计时仪器,比秒表计时更为精准,故C错误;电磁打点计时器的振针与纸带间有摩擦,电火花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较小,故应选电火花计时器,D错误. 3.(5分)如图1是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时得到的一条纸带.有关尺寸在图中已注明.我们选中n点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面举一些计算n点速度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4.(4分)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将下列主要的实验步骤,按照实验的合理顺序把步骤前的序号填在题后横线上: A.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 B.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C.取下纸带,在纸带上任选几点,测出它们与第一个点的距离,并算出重物在打下这几个点时的瞬时速度; D.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下落; E.查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的值,算出打下各计数点时的动能和相应的减少的重力势能,比较它们是否相等; F.把测量和计算得到的数据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里. 答:_____________. (2)动能值和相应重力势能的减少值相比,实际上哪个值应偏小些? 答:____________. 【解析】(1)实验的合理顺序应该是:BADCFE (2)由于重物和纸带都受阻力作用,即都要克服阻力做功,所以有机械能损失,即重物的动能值要小于相应重力势能的减少值. 答案:(1)BADCFE(2)动能值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试卷专题练习(word版 一、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某同学在做“测电源电动势与内阻”的实验中,可使用的器材有: A.两只相同的毫安表(量程I g=3mA,内阻R g=1000Ω); B.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20Ω); C.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2000Ω); D.各种规格的定值电阻R0; E.电源E(电动势约为3.0V); F.开关、导线若干. 由于给出的毫安表量程太小,该同学首先要把一只毫安表改装成量程为0.6A的电流表,他需要把阻值为__________Ω的定值电阻R0与毫安表并联(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该同学将用如右上方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在实验中发现变阻器的滑片由左向右逐渐滑动时,电流表G1示数逐渐增大,电流表G2示数接近3.0mA并且几乎不变,当滑片临近最右端时,电流表G2示数急剧变化.出现这种问题,应更换一个总阻值比原来______(选填“大”或“小”)的变阻器.在更换变阻器后,该同学连好电路,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毫安表G1、G2的示数分别为I1、I2,并得到多组数据,建立直角坐标系,作出了I2和I1的关系图线,经拟合得到直线I2=3.0mA-0.4I1 ,则得出电源电动势E=_____V,内阻r=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5.0 Ω小 3.0V 2.0Ω 【解析】 【详解】 [1]已知量程I g=3mA,内阻R g=1000Ω, 0.6 I=A,设电流表的量程扩大的倍数为n, g I n I = 并联的电阻为R,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则有 1 g R R n = - 解得R=5.0Ω [2]当变阻器的滑片由左向右逐渐滑动时,变阻器的阻值逐渐减小,外电路电阻减小,电流表G1示数逐渐增大,电流表G2示数接近3.0mA并且几乎不变,说明变阻器的电阻接近零时,路端电压才接近电源电动势,出现这种问题,应更换一个总阻值比原来小的变阻器,[3][4]G1示数是1I时,电路中的总电流是21 200 I I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

能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

能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 [例1]试分析子弹从枪膛中飞出过程中能的转化. [分析]发射子弹的过程是:火药爆炸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气体推动子弹从枪口飞出. [答]火药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子弹的动能. [例2]核电站利用原子能发电,试说明从燃料铀在核反应堆中到发电机发出电的过程中的能的转化. [分析]所谓原子能发电,是利用原子反应堆产生大量的热,通过热交换器加热水,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答]能的转化过程是:核能→水的内能→汽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 [说明] 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任何热机都不可避免要被废气带走一些热量,所以结合量守恒定律可得到结论:

不消耗能量,对外做功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把工作物质(蒸汽或燃气)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称第二类永动机)也是不可能的. 【例3】将一个金属球加热到某一温度,问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哪一种需要的热量多些?(1)将金属球用一根金属丝挂着(2)将金属球放在水平支承面上(假设金属丝和支承物都不吸收热量)A.情况(1)中球吸收的热量多些 B.情况(2)中球吸收的热量多些 C.两情况中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确定 [误解]选(C)。 [正确解答]选(B)。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小球由于受热体积要膨胀。由于小球体积的膨胀,球的重心位置也会变化。如图所示,在情况(1)中,球受热后重心降低,重力对球做功,小球重力势能减小。而在情况(2)中,

球受热后重心升高。球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大。可见,情况( 1)中球所需的热量较少。 造成[误解]的根本原因,是忽略了球的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变过程。这是因为内能的变化是明确告诉的,而重力势能的变化则是隐蔽的。在解题时必须注意某些隐蔽条件及其变化。 [例4]用质量M=0.5kg的铁锤,去打击质量m=2kg的铁块。铁锤以v=12m/s的速度与铁块接触,打击以后铁锤的速度立即变为零。设每次打击产生的热量中有η=50%被铁块吸收,共打击n=50次,则铁块温度升高多少?已知铁的比热C=460J/kg℃。 [分析] 铁锤打击过程中能的转换及分配关系为 据此,即可列式算出△t. [解答]铁锤打击n=50次共产生热量: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1.在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ΔU=W+Q中,关于ΔU、W、Q各个物理量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正,吸热时Q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正 B.物体对外界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正,内能增加时ΔU为负 C.物体对外界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正,内能增加时ΔU为正 D.外界对物体做功时W为负,吸热时Q为负,内能增加时ΔU为负 2.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 B.气体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 D.气体内能的增减不能确定 3.(2013·课标全国卷Ⅱ)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 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 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 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 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 4.下列对能量守恒定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 B.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然有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 C.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动力而持续对外做功的机器——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D.石子从空中落下,最后停止在地面上,说明机械能消失了 5.某汽车后备箱内安装有撑起箱盖的装置,它主要由汽缸和活塞组成。开箱时,密闭于汽缸内的压缩气体膨胀,将箱盖顶起,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若缸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忽略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则缸内气体( )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

高中物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练习 夯基达标 1.在一个大气压下,1 kg 100℃的水变为1 kg 100 ℃的水蒸气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内能不变,对外界做功,一定是吸热过程 B.内能增加,吸收的热量等于内能的增加 C.内能不变,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界做的功 D.内能增加,从外界吸热,吸收的热量等于对外界做的功和增加的内能的和 解析:水变成同温度的水蒸气时,分子间距从r 0增大到约10r ,体积要扩大约1 000倍,故需克服大气压力对外做功,同时克服分子力做功,分子势能增加内能增加.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则Q=ΔU-W,其中W为负值,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2.对于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气体吸收了500 J的热量,它受热膨胀的过程中对外做功300 J,气体的内能将怎样改变() A.增加800 J B.减少800 J C.增加200 J D.减少200 J 解析:由公式ΔU=W+Q可得出ΔU=-300 J+500 J=200 J. 答案:C 3.(江苏南京模拟)在温度均匀的水池中,有一小气泡正在缓慢向上浮起,体积逐渐膨胀,在气泡上浮的过程中() A.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放出热量 B.气泡内的气体与外界不发生热传递,其内能不变 C.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减少 D.气泡内的气体对外界做功,同时从水中吸收热量,其内能不变 解析:气泡向上浮起的过程中体积膨胀,对外做功,由于温度不变,内能不变,一定从水中吸热. 答案:D 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某一状态开始,经过一系列变化后又回到开始状态, 用W 1表示外界对气体做功,W 2 表示气体对外界做的功,Q 1 表示气体吸收的热量,

最新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40道

一、选择题 1、关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任何制造永动机的设想,无论它看上去多么巧妙,都是一种徒劳 B.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C.由于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说能源危机不过是杞人忧天 D.一个单摆在来回摆动许多次后总会停下来,说明这个过程的能量不守恒 2、下列过程中,哪个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A.太阳能电池充电B.电灯照明C.电风扇工 作D.风力发电 3、温度恒定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缓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若不考虑气泡内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泡内的气体对外做功 B.气泡内的气体内能不变

C.气泡内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D.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4、一个系统内能减少,下列方式中哪个是不可能的 A.系统不对外界做功,只有热传递 B.系统对外界做正功,不发生热传递 C.外界对系统做正功,系统向外界放热 D.外界对系统作正功,并且系统吸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B.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D.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6、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 7、有关气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的分子密度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有可能减小 8、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 体,Q中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则 A.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 9、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A.物体机械能减少时,其内能也一定减少

中考物理能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

能量守恒定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共28.0分) 1. 下列有关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 某种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将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C. 光电池板是把光能转化为电能 D. 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2. 下列说法中,符合能量转化和守恒的是() A. 用电器通电工作时,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 B. 氢氧化钠固体溶解于水放出热量,该变化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 细胞通过有氧呼吸获得能量,说明能量可以创生 D.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目前人类已经大规模应用核聚变的方式发电 B.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但可以转化或转移 C. α射线是带负电的高速运动的氦原子核流 D. 地球上90%能量来自太阳内部氢原子核的裂变 4. 以下对科学史实的描述正确的时() A. “日心说”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 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提出原子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 光的色散现象表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D. 能量守恒定律表明自然界中可利用的能量不会减少 5. 关于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 太阳能是不可再生能源 B. 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 C. 电动车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的装置 D. 能量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总量会减少 6. 如图所示,演员正在进行杂技表演.由图可估算出鸡蛋刚离开手时的动能最接近于(质量为m、速度为v的物体所具 有的动能的计算公式:E k=;质量为m的物体在高度h处的重力势能的计算公式:E p=mgh)() A. 0.3J B. 3J C. 30J D. 300J 7. 下列有关能源和信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化石能源可短期内从自然界得到补充 B.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 C.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传播速度越大 D. 能量是守恒的,因此不会有能源危机 8.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时,其重力势能一定保持不变 B. 弓将箭射出的过程是将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C. 电动机在工作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小于 1 D. 所有能量转化过程,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 9. 关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 水电站里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 能量可以凭空产生 D. 永动机是可以制成的 10. 关于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上现存的石油.煤等燃料是有限的,所以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B. 太阳的能量辐射到地球上,会使地球不断地吸热升温 C. “能源危机”的说法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矛盾的 D. 只有在地球范围内,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才能成立 11. 关于如图所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和直升飞机,小明、小聪、小英和小亮各提出了一条与物理知识有关的说法, 其中错误的是() A. 小明:直升飞机悬停在空中时,也需要消耗能量 B. 小聪:航空母舰利用的核能是在核反应堆中氢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它属于一种新能源 C. 小英:当甲板上的飞机都升空执行任务后,航空母舰在大海中的吃水深度将减小 D. 小亮:航空母舰上的雷达是利用了电磁波来发现敌方的军事目标的 12. 关于能源与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柴薪既是一次能源,也是不可再生能源 B. 中考考场为了杜绝利用无线通讯设施进行舞弊,采用了高科技手段来屏蔽声波的传递 C. 光缆是利用激光在光导纤维中发生全反射来传递的 D. 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能量的总量是不变的,因此我们可以无限的使用 13. 人类的正常生活与生产活动离不开能源,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能量守恒定律 本节课的设计,教材继续沿用了前几节的课程模式,先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研究问题,然后用实验加以证实,让学生接受这个物理事实.接着再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从而得出结论. 这节课教材是从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坡的实例入手,引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在此过程中是在相互转化的.接着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守恒结论.最后提出了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要使学生对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能够用该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规律,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规律的起点,也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进一步综合和展开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一节知识是本章重要的一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 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教学重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CAI课件、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低压电源及两根导线、铁架台和铁夹、刻度尺、小夹子.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 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演示]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测试 1、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C .如果没有摩擦力和介质阻力,运动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试以竖直上抛运动为例,证明机械能守恒.设一个 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地h i 处以初速v i 竖直上抛,上 升至 h 2高处速度为V 2,如图7-7-1所示. 3、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 力)() A .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 .沿着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的物体 C .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物体 D .细绳的一端系一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 内做圆周运动 4、如图7-7-2所示,某人以拉力F 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 于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运动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 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卽才 陀一 87-7-1

D.物体机械能减小5、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其机械能有可能守恒 6、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 D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 7、物体在空中以9. 8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则运动过程中物体 的机械能() A .增大 B .减小C.不变D .上述均有可能 &如图7-7-3所示,物体沿光滑半圆形凹面从A 点滑至B点的过程中,物体受力和力的作用,其中只 有力做功,重力势能,动能,但两者之和. 9、竖直向上将子弹射出,子弹在上升过程中,子弹的动能,重力势能.在最高点时子弹的动能为,重力势能达。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 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于射击时的初动能,子弹的机械能。 10、一质量为m的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时反弹起来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原来的,现将该球从高为h处竖直向下抛出,要使它反弹到h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1-2 2.1能量守恒定律同步训练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1-2 2.1能量守恒定律同步训练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 1. (2分) (2015高二下·苏州期中) 如图所示,绝热的汽缸与绝热的活塞A,B密封一定质量的空气后水平放置在光滑地面上,不计活塞与汽缸壁的摩擦,现用电热丝给汽缸内的气体加热,在加热过程中() A . 汽缸向左移动 B . 活塞A,B均向左移动 C . 密封气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 . 汽缸中单位时间内作用在活塞A和活塞B上的分子个数相同 2. (2分)健身球是一个充满气体的大皮球,当人压向健身球上时,假设球内气体温度不变,则在这个过程中() A . 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B . 气体的密度减小 C . 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 . 外界对气体做功

3. (2分)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气缸内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常温常压的气体,气缸固定不动.一条细线一端连接在活塞上,另一端跨过两个光滑的定滑轮后连接在一个小桶上,开始时活塞静止,现不断向小桶中添加细沙,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活塞始终未被拉出,气缸、周围环境温度不变,分子间作用表现为引力).则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气缸内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内能可能不变 B . 气缸内气体的内能变小 C . 气缸内气体的压强变小 D . 气缸内气体向外界放热 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 任何材料的电阻率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B . 尽管分子的运动十分混乱,但对大量分子的整体来说,分子的运动速率表现出“中间多,两头少”的分布规律 C . 因为第二类永动机不遵循能的转化及守恒定律,故不能制成 D . 一定质量理想气体,若体积增大,则气体分子间作用力将增大,气体内能将增大 5. (2分) (2018高二下·银川期末) 如图所示,气缸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活塞将气缸分成甲、乙两气室,两气室中均充有气体,气缸、活塞是绝热的且不漏气。开始活塞被销钉固定,现将销钉拔掉,活塞最终静止在距原位置下方h处,设活塞移动前后甲气体内能的变化量为ΔE ,不计气体重心改变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试卷训练(Word版 含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第3册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试卷训练(Word版含解 析) 一、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现要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和电源的电动势,提供的器材有: 电源E(电动势约为6V,内阻不计),电压表V1(量程0~2.5V,内阻约为2.5kΩ),电压表V2(量程0~3v,内阻约为10kΩ),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Ω),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为 3kΩ),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为500Ω),单刀双掷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图是几位同学为完成本次验而设计的电路图,你认为选用哪一个电路图完成本次实验最合理?_______ (填“甲”、“乙”“丙”) (2)电路中应选用滑动变阻器_______(选填“R1”或“R2”) (3)按照下列步骤进行实验: ①闭合开关前,将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连入电路的阻值调至最大; ②闭合开关,将电阻箱调到6Ωk,调节滑动变阻器至适当的位置,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 1.60V电压表V2的示数为 2.40V; ③保持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再将电阻箱调到2kΩ, 此时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 (2)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V,电压表V2的数为1.40V (4)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电源的电动势为_______V,电压表V1的内阻为 _______KΩ,电,压表V2的内阻为_______KΩ. 【答案】丙1R 2.10V 5.60V 2.5kΩ 2.5kΩ 【解析】 【分析】 考查测电阻、电源电动势的方法,根据欧姆定律综合分析可得。 【详解】 (1).[1]当采用甲电路图时,电压表V1最大电流为1mA,电压表V2最大电流为0.3mA,电压表V1读数不准确,若采用乙电路图,通过V1电流更小,读数更不准确。故只能选择丙电路图。 (2).[2]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估算一下滑动变阻,估算滑动变阻器的阻值 12 1 3 1 6 2.53 500 2.5 .2510 E U U R U R ---- ==Ω=Ω ? 最小电阻为500Ω,所以只能选择R1 (3).[3] 最小分度值为0.1V,要估读到下一位,所以读数是2.10V (4).根据串并联电路特点可得

能量守恒定律习题

能量守恒定律应用专题 1、几种功能关系 ⑴.合力做功量度了物体的动能变化:W 合=ΔEK ⑵.重力做功量度了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变化:W G =-ΔE PG ⑶.弹簧的弹力做功量度了弹性势能的变化:W 弹=-ΔE P 弹 ⑸.系统内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做功: a .系统内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一对静摩擦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其作用是在系统内各物体间传递机械能。 b 、系统内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为负 其作用是使系统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Q= fS 相对。 ⑹.电场力做功量度了电势能的变化:W E =-ΔE PE 2、能量守恒定律解题思路 (1) 明确研究对象 (2) 确定运动过程,分析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明确哪些能增加,哪些能减少 (3) 据ΔE 增=ΔE 减列方程求解 练 习 1.将小球竖直上抛,经一段时间落回抛出点,若小球所受的空气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对其上升过程和下降过程损失的机械能进行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上升损失的机械能大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 B.上升损失的机械能小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 C.上升损失的机械能等于下降损失的机械能 D.无法比较 2.已知货物的质量为m,在某段时间内起重机将货物以a 的加速度加速升高h,则在这段时间内叙述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D ) A.货物的动能一定增加mah-mgh B.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 C.货物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mah D.货物的机械能一定增加mah+mgh 3.质量为m 小球被系在轻绳的一端,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空气阻力的作用.设某一时刻小球通过轨道的最低点,此时绳子的张力为7mg,此后小球继续做圆周运动,经过半个圆周恰好能通过最高点,则在此过程中小球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为 … ( 才 ) A.4mgR B. 3 mgR C. 2 mgR D.mgR 4.下面列举的哪几种情况下所做的功是零(ACD ) A.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引力对卫星做 的功 B.平抛运动中,重力对物体做的功 C.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在头上的上方停留 10 s 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做的功 D.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滑动,支持力对木块做的功 5.一竖直弹簧下端固定于水平地面上,小球从弹簧的正上方高为h 的地方自由下落到弹簧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知识改变命运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测试 1、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C .如果没有摩擦力和介质阻力,运动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试以竖直上抛运动为例,证明机械能守恒.设一个 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地h 1处以初速v 1竖直上抛,上 升至h 2高处速度为v 2,如图7-7-1所示. 3、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 力)() A .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 .沿着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的物体 C .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物体 D .细绳的一端系一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4、如图7-7-2所示,某人以拉力F 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 于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运动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 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知识改变命运 D .物体机械能减小 5、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 .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其机械能有可能守恒 6、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 C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 D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 7、物体在空中以9.8m /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则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上述均有可能 8、如图7-7-3所示,物体沿光滑半圆形凹面从A 点滑至B 点的过程中,物体受力和力的作用,其 中只有力做功,重力势能,动能,但两者之和. 9、竖直向上将子弹射出,子弹在上升过程中,子弹的动能,重力势能.在最高点时子弹的动能为,重力势能达。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于射击时的初动能,子弹的机械能。 10、一质量为m 的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时反弹起来后能上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