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磷酸生产技术及工艺

磷酸生产技术及工艺

磷酸生产技术及工艺
磷酸生产技术及工艺

技术:由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提供技术简介:详细讲解了最新64项,磷酸生产技术及工艺光盘. 1.热分解法制取磷酸及副产水泥的方法: 2.胞苷-5′-一磷酸的制备方法: 3.磷矿石直接生产水泥和磷酸的方法: 4.磷矿热法制磷酸和水泥的方法: 5.用湿法磷酸制备工业级磷酸和食品级磷酸的装置: 6.一种湿热结合浓缩净化湿法磷酸的新方法: 7.用93%-98%浓硫酸萃取磷矿生产磷酸的方法和设备: 8.采用蒸汽加热强制循环浓缩湿法磷酸的方法和设备: 9.用湿法磷酸制备工业级磷酸和食品级磷酸的方法: 10.一种半水—二水磷酸的生产方法: 11.固体磷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2.磷酸厂池水的净化: 13.一种湿法磷酸的萃取装置: 14.一种湿法磷酸净化处理方法: 15.一种湿法磷酸生产中冷却水的循环方法: 16.制备多磷酸的方法: 17.一种钛白粉副产废硫酸用于湿法磷酸的生产方法: 18.黄磷燃烧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及其热法磷酸生产系统: 19.一种二水法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方法: 20.稀土硫酸溶液二(2-乙基已基)磷酸萃取一步转型、分组工艺方法: 21.一种浓缩湿法磷酸和其他无机酸的方法: 22.一种磷酸生产工艺: 23.通过磷酸半水合物的结晶制备磷酸的方法: 24.精制磷酸的方法及高纯度多磷酸: 25.贫磷泥生产磷酸的方法: 26.新型节能斜底式磷酸萃取槽: 27.高炉磷酸的生产方法及所用设备: 28.大规模生产二(尿苷5’)-四磷酸及其盐的方法: 29.一种湿法磷酸生产新方法: 30.直接用氯化氢气体生产湿法磷酸的一种方法: 31.湿法磷酸的纯化方法: 32.固体磷酸催化剂的制造方法: 33.含磷酸根离子的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34.顺流型磷酸萃取反应器搅拌桨: 35.高纯磷酸生产新工艺: 36.湿法磷酸的一种新工艺: 37.磷酸催化剂及其应用:38.熔融还原热法制取磷酸的工艺: 39.湿法磷酸优化生产流程: 40.导流式湿法磷酸萃取槽: 41.从湿法磷酸蒸发器排出蒸汽中回收氟化合物的方法:42.湿法磷酸生产中硫酸的槽外稀释工艺: 43.萃取磷酸料浆直接生产复合肥的方法: 44.硫酸法制萃取磷酸及含磷溶液的方法: 45.一种用盐酸法制取萃取磷酸的方法: 46.一种直接还原磷矿石生产磷酸的方法: 47.塔式湿法浓磷酸生产方法及设备: 48.连续法食品级磷酸生产技术: 49.湿法磷酸过滤机中冲渣水连续增稠封闭循环工艺: 50.喷雾蒸发浓缩稀磷酸装置: 51.塔式湿法磷酸生产方法及设备: 52.新型钢制磷酸反应槽: 53.一种防腐蚀防渗结构的磷酸反应槽: 54.半水合物磷酸法回收利用石膏堆浸出液: 55.异型回转窑生产磷酸的方法: 56.多孔固体磷酸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 57.磷酸浓缩脱氟器: 58.聚晶法萃取磷酸工艺: 59.一种制取高浓度磷酸的方法: 60.由磷酸盐矿生产磷酸的方法和设备: 61.高浓磷酸的生产方法: 62.高铁铝磷矿直接萃取磷酸法: 63.一种萃取磷酸的新型液态萃取剂及其萃取方法: 64.硅质磷矿直接萃取磷酸法: 65.用转窑燃烧贫泥磷制磷酸: 66.盐酸分解磷矿制备磷酸盐磷酸的方法:https://www.doczj.com/doc/4310496667.html,

本公司还供应上述产品的同类产品:-,-,-

湿法生产

湿法磷酸生产工艺称为硫酸钙再结晶工艺,其过程中包含着有硫酸钙结晶水合物的转变。

发展这类工艺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获得含P2O5浓度较高的磷酸;获得较高的收率(以P2O5计);获得含杂质少的石膏。已经实现了工业化的有三种

①半水物-二水物一段过滤工艺。控制反应物料液相浓度为30%~32%P2O(5)反应温度80~100℃,使硫酸钙先生成半水物结晶,然后温度下降为65℃左右,将结晶转化为二水物后再过滤。

②半水物-二水物两段过滤工艺。用酸分解磷矿时使石膏先生成半水物结晶,控制反应物料液相浓度为40%~50%P2O(5)温度90~110℃,进行半水石膏分离,获得成品磷酸。半水石膏再转入另一个反应器水化成二水物石膏,控制反应温度为约65℃、磷酸浓度为10%~15%P2O5,进行二水物石膏分离。

③二水物-半水物两段过滤工艺。磷矿用酸分解时,使石膏先生成二水物结晶,控制温度约为65℃,用离心机分离二水石膏,获得浓度为35%~38%P2O5的成品,二水石膏转入再结晶器转化成半水石膏,控制磷酸浓度为20%~25%P2O5,硫酸浓度为约20%H2SO4,反应温度为80~100℃,分离半水石膏,滤洗液返回二水物结晶槽。

湿法磷酸的生产,目前仍以二水物流程为主,占世界生产能力的90%以上。原因是技术较为可靠、工艺操作条件的范围宽、设备材料的腐蚀比较容易解决和投资低等。

热法生产

热法磷酸是黄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再经水化制成。

(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P2O5+3H2O=2H3PO4)

1838年,首次制成工业用的黄磷,1855~1890年间在欧洲建立了黄磷的生产厂。20世纪40~50年代,美国和德国发展了黄磷和热法磷酸的生产技术。60年代,美国曾计划大量发展黄磷和热法磷酸生产以用于肥料工业,旨在利用便宜的能源和运输黄磷比较经济的优点,后由于能源涨价,计划未能实现。热法磷酸比湿法磷酸浓度高,且产品纯,但耗电量大,价格昂贵。在水电有富余的地区,热法磷酸具有发展前途。现在除了苏联有少量用于肥料生产外,热法磷酸主要用于工业方面。1981年世界产量为3.145Mt(P2O5)。含硅高的磷矿,适宜于元素磷生产。含铁、镁和铝杂质高的磷矿用于黄磷生产时,将使电耗增加、磷收率降低。

有两种生产流程:一种是把燃烧和水化安排在同一塔内进行,液态磷从塔顶向下喷雾,空气由塔顶吸入,磷在塔中燃烧,冷的磷酸喷入塔内,使五氧化二磷进行水化反应,一部分冷的磷酸从塔顶形成膜层沿壁向下流动,以保护塔壁。从塔底部抽出热法磷酸送去冷却后返回塔顶。另一种是把燃烧和水化分开在两个塔内进行,在塔的外壁大量喷水以移除反应热。

多磷酸生产

生产方法有热法和湿法两种。热法多磷酸生产只需在热法磷酸的生产过程中强化冷却系统,使五氧化二磷在少量水的情况下水化即可。湿法多磷酸生产是将浓度为52%~54%P2O5的磷酸进一步脱水。有三种脱水工艺:浸没燃烧脱水;膜式蒸发脱水;

强制循环真空蒸发脱水。健康危害

蒸气或雾对眼、鼻、喉有刺激性。口服液体可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血便或休克。皮肤或眼接触可致灼伤。慢性影响:鼻粘膜萎缩、鼻中隔穿孔。长期反复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刺激。

聚磷酸铵

聚磷酸铵 摘要:以磷酸铵盐、尿素为原料,制备了高聚合度聚磷酸铵无机阻燃剂。测定了聚磷酸铵的溶解度[1]。以防火材料的制备测定防火性能,对现代工艺的提高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聚磷酸铵、阻燃性能、防火材料[2]。 前言:聚磷酸铵(APP)是近十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无机阻燃剂,广泛用于塑料、纤维、纸张、橡胶、木材等的阻燃,并可用于配制耐火材料。APP 含磷、氮量大,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小,近于中性。同时,它具有分散性好,比重小,毒性低和价格低廉的特点。 1实验部分 1.1实验原理 其结构是为(NH4)n+2PnO3n+1。APP有水溶性(n为10∽20)及水难溶性(n?0)两种。作为阻燃剂的n一般大于25[3]。 合成方法主要有高温聚合法和低温溶剂法。本实验用低温溶剂法,以石蜡为介质,尿素和磷酸二氢胺为原料进行制备。本实验用低温溶剂法,以石蜡为介质,尿素和磷酸二氢胺为原料进行制备。在尿素和磷酸二氢胺反应体系中,存在下列反应: CO(NH2)2 +2NH4H2PO4-----(NH4)2P2O7+CO2 (NH4)2P2O7+CO(NH2)2-----2/n(NH)4n+2PnO3n+1+4NH3+CO2 当n很大时,产物可写成(NH4PO3)。 1.2药品与仪器 药品:液体石蜡(碳数在16 以上),尿素,磷酸二氢铵,苯等。 仪器:烧杯(500ml,200ml),抽滤装置,电炉,温度计。 1.3合成

在500ml干燥的烧杯中,加入150ml液体石蜡,加热至200℃,在该温度下,不断搅拌,将30g尿素与28克磷酸二氢胺混合,分批加入至温度为200℃的液体石蜡中,注意温度不能过高,30分钟内加完。与190∽200℃的条件下继续反应25∽30分钟,观察反应产物(由粘稠泡沫液体变为白色固体)。然后冷却至室温,尽可能倾出液体石蜡,将生成物研细后,每次用30∽40ml苯浸洗2-3次,除去产物中夹留得石蜡,抽滤,回收苯。然后用蒸馏水洗涤产物。在120℃烘箱中,烘30分钟,即得产物,成重,计算产率。 1.4产品质量检验 (1) 溶解度测定:准确称取上述产物2克加入50ml蒸馏水煮沸5分钟后,过滤产物,烘干,称余物,计算100ml蒸馏水中的溶解度。 (2) 阻燃性能测试:称取4gAPP加10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后,将一片滤纸浸在此液体中。10分钟后称出烘干,与一未处理的滤纸,使燃烧对比实验,观察其现象。 (3) 测定产品的熔点 1.5防火涂料的制备及防火性能 涂料的配比见下表1 表1:涂料配方 品名用量品名用量 聚乙烯醇缩甲醛胶25.0 聚磷酸铵22 三聚氰胺11.5 季戊四醇 6.0 六偏磷酸钠(10%) 5.0 甲基硅油消泡剂0.5 羧甲基纤维素钠 3.0 去离子水22.0 制备步骤为:将六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分别配制成10%和2%的水溶液;将要求量的去离子水加入烧杯中;低速(约800r/min)搅拌下,将配方量的阻燃剂、颜料、填料、分散剂依次加入,再加入适量的消泡剂,然后高速搅拌(大

磷酸工艺流程图

磷酸萃取生产工艺流程图 1--反应槽磷酸料浆温度表(A、B、C)(0-150℃)2---进装置硫酸流量(A、B、C、D)(0-100m3/h)3---进反应槽矿浆流量(0-200m3/h)4---萃取槽液位(0-8M)5---闪蒸冷却器进口压力表(-100-0Kpa)6---成品磷酸流量(A、B)(0-150m3/h)7---预冷器循环槽液位(0-2.7M)8---冲盘水槽液位(0-2.7M)9---洗涤槽液位(0-2.7M)10---闪蒸冷却器进口料浆温度表(0-150℃)11---闪蒸冷却器出口料浆温度表(0-150℃)12---预冷器出口尾气温度表(0-100℃)13---循环水冷却温度表(0-100℃)14--过滤机冷凝器温度表(A、B)(0-100℃)15---洗涤水槽温度

表(0-100℃)16---循环冷却水压力表(0-0.6MPa)17---进一段浓缩稀酸压力表(0-100KPa)18---预冷器出口压力表(-100-0Kpa)19---除沫器出口压力表(-100-0Kpa)20---水环式真空泵出口压力(A、B)(-100-0Kpa)21---过滤机冷却器出口压力(A、B)(-100-0Kpa)22---除沫器进口压力(A、B)(-100-0Kpa)23---冷却器出口压力(A、B)(-100-0Kpa)24---真空泵进口压力(A、B)(-100-0Kpa)25---进装置磷酸流量(A、B、C、D)(0-150m3/h)26---酸性循环水流量(0-3500m3/h)27---进过滤机洗涤水流量(A、B)(0-150m3/h)28---进装置硫酸流量调节(A、B、C、D)(0-100%)29---进洗涤水槽流量调节(0-100%)30---进洗涤水槽蒸汽流量调节(0-100%)31---放空阀(0-100%)32---到过滤机料浆流量(A、B)(0-400m3/h)33---进冷凝器冷却水流量(A、B)(0-100m3/h)34---进真空泵转子流量计(A、B)(0-100m3/h)

生物制药工艺学 氨基酸类药物-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讲义

第二章氨基酸类药物 第二节氨基酸的生产方法 掌握直接发酵生产氨基酸的操作要点;通过赖氨酸发酵生产的工艺过程,熟悉赖氨酸的发酵生产和产品的分离纯化工艺过程 教学基本内容: 2.2 直接发酵法 2.2.1 直接发酵法的原理 工业上,发酵实质上是利用微生物细胞中酶的作用,将培养基中有机物转化为细胞或其它有机物的过程。 初生氨基酸:微生物通过固氮作用、硝酸还原及自外界吸收氨使酮酸氨基化成相应的氨基酸,或微生物通过转氨酶作用,将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种酮酸上,生成的新氨基酸也称为初生氨基酸。 次生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以初生氨基酸为前体转化成的其它氨基酸。 大多数氨基酸均可通过以初生氨基酸为原料的微生物转化作用而产生。 有些氨基酸可以以有机化合物和氨盐为前体,在相应酶作用下而产生。 发酵法中氨基酸的碳链主要来自糖代谢中间产物,如草酰乙酸、α-酮戊二酸、赤藓糖-4-磷酸、磷酸烯醇丙酮酸、丙酮酸、3-磷酸甘油酸及分枝酸等。 2.2.2 直接发酵法分类 按照生产菌株的特性,直接发酵法可分为5类: 1. 使用野生型菌株直接由糖和铵盐发酵生产氨基酸,如谷氨酸、丙氨酸和缬氨酸的发酵生产; 2. 使用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直接由糖和铵盐发酵生产氨基酸,如赖氨酸(高

丝氨酸缺陷)、亮氨酸(苯丙氨酸缺陷)等; 3. 由氨基酸结构类似物抗性突变株生产氨基酸,如赖氨酸(S-(2-氨基乙酸)-L-半胱氨酸(AEC)等; 4. 使用营养缺陷型兼抗性突变株生产氨基酸,如高丝氨酸(蛋氨酸、赖氨酸缺陷,α-氨基-β-羟基戊酸AHV抗性)等; 5. 以氨基酸的中间产物为原料,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相应的氨基酸,这一方法主要用于很难避开其反馈调节机制,而难以用直接发酵法生产的氨基酸。如现已成功地用邻氨基苯甲酸作为前体物生产L-色氨酸,用甘氨酸作为前体工业化生产L-丝氨酸。 发酵法生产氨基酸的基本过程包括培养基配制与灭菌处理,菌种诱变与选育,菌种培养、灭菌及接种发酵,产品提取及分离纯化等步骤。 (二)发酵法生产的氨基酸品种及工艺 构成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所有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构型均无任何差异,但植物体内所有氨基酸皆由CO2、氨和水合成,动物体除8种必需氨基酸需从外界摄取外,其余非必需氨基酸均可通过体内氨基酸之间的转化或碳水化合物中间代谢物而合成,而微生物利用碳源、氮源及盐类几乎可合成所有氨基酸。 目前绝大部分氨基酸皆可通过发酵法生产,其缺点是产物浓度低,设备投资大,工艺管理要求严格,生产周期长,成本高。本文仅以L-异亮氨酸及L-赖氨酸直接发酵法为例,说明发酵法的基本过程。 1、L-异亮氨酸(L-Isoleucine,L-Ile)的制备 (1)L-异亮氨酸的结构与性质:L-Ile存在子所有蛋白质中,为人体必需氨基酸之一,分子式为C6H13NO2,分子量为131.17,结构式为:

钢铁工艺流程图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 炼焦生产流程:炼焦作业就是将焦煤经混合,破碎后加入炼焦炉内经干馏后产生热焦碳及粗焦炉气之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烧结生产流程:烧结作业系将粉铁矿,各类助熔剂及细焦炭经由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由点火炉点燃细焦炭,经由抽气风车抽风完成烧结反应,高热之烧结矿经破碎冷却、筛选后,送往高炉作为冶炼铁水之主要原料。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高炉生产流程:高炉作业就是将铁矿石、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产生熔融铁水与熔渣之炼铁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转炉生产流程:炼钢厂先将熔铣送前处理站作脱硫脱磷处理,经转炉吹炼后,再依订单钢种特性及品质需求,送二次精炼处理站(RH真空脱气处理站、Ladle Injection盛桶吹射处理站、VOD 真空吹氧脱碳处理站、STN搅拌站等)进行各种处理,调整钢液成份,最后送大钢胚及扁钢胚连续铸造机,浇铸成红热钢胚半成品,经检验、研磨或烧除表面缺陷,或直接送下游轧制成条钢、线材、钢板、钢卷及钢片等成品.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连铸生产流程:连续铸造作业乃就是将钢液转变成钢胚之过程.上游处理完成之钢液,以盛钢桶运送到转台,经由钢液分配器分成数股,分别注入特定形状之铸模内,开始冷却凝固成形,生成外为凝固壳、内为钢液之铸胚,接着铸胚被引拔到弧状铸道中,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到完全凝固。经矫直后再依订单长度切割成块,方块形即为大钢胚,板状形即为扁钢胚.此半成品视需要经钢胚表面处理后,再送轧钢厂轧延。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聚磷酸铵的生产工艺及改性技术进展[1]

聚磷酸铵的生产工艺及改性技术进展 崔小明,聂 颖 (北京燕山石油化工公司研究院,北京 102550) 摘要:介绍了聚磷酸铵的生产方法以及改性技术进展,并指出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关键词:聚磷酸铵;阻燃剂;生产工艺;改性技术 聚磷酸铵(AmmoniumPol yphosphate,简称APP)是一种含磷、氮的无机聚合物,最早由美国孟山都公司开发应用,分子通式为(NH4)n+2 PnO3n+1,外观呈白色粉末状,当n足够大时也可以写成(NH4PO3)n。由于其具有含磷量高、含氮量大、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小、接近于中性、阻燃效能高等优点,因此作为膨胀型阻燃剂的基础材料,被广泛应用于阻燃领域。以APP为主要原料的膨胀型阻燃剂已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研制APP的合成与应用,目前生产能力和产量仍不能满足国内实际需求,需要大力发展。 1 聚磷酸铵的物化性质 根据聚合度的大小,APP可分为短链APP( n=10~20)和长链APP(n>20)两大类。目前已知的APP有5种不同的晶体结构[1]:即Ⅰ型、Ⅱ型、Ⅲ型、Ⅳ型和V型。其中Ⅰ型晶粒外观呈多孔性颗粒状物质,表面具有不规则结构,是线形结构的缩聚物;Ⅱ型具有规则的外表面,均属正交(斜方)晶系,结构紧密,颗粒表面圆滑,为带较长支链的缩聚物,并发生若干交联结构;Ⅲ型为中间体;Ⅳ型和V型为高温下稳定的结构。几种晶体结构之间在不同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Ⅲ型、Ⅳ型的结晶状态是不稳定的,其中Ⅱ型、V型难溶于水,状态稳定;但对V型,目前尚未报道切实可行的制造方法。用做阻燃剂的聚磷酸铵主要类型为Ⅰ型和Ⅱ型。由于Ⅰ型晶粒结构的氧键露置于表面,极易吸引水分而发生水解反应,容易发生吸湿现象;而Ⅱ型APP中支链的存在包围了氧键,使其吸引水分子困难,水解反应困难,具有较低的水溶性,且不易发生吸湿现象,另外其聚合度也比I 型APP高。在通常的温度和湿度下性质比较稳定,可以长期稳定贮存。高聚合度聚磷酸铵通常是指Ⅱ型的APP。 2 聚磷酸铵的生产方法 APP的生产方法很多,目前常用的生产方法主要有磷酸与尿素缩合法,磷酸二氢铵与尿素缩合法以及五氧化二磷与磷酸铵化合法3种。 2.1 磷酸与尿素缩合法 磷酸与尿素缩合法是工业中合成聚磷酸铵最常见、最实用的方法[2]。该法在反应中,尿素既是氮源,又起到缩聚剂的作用,保持反应物在气相中有足够的氨浓度和促进聚磷酸铵的脱水缩聚。具体的合成过程为:将一定质量配比的磷酸和尿素加入到反应釜中,在釜中混合溶解,然后进入沸腾床进行沸腾聚合,物料发泡后,调节排氨量,保持沸腾床内氨压,随着温度的上升,物料聚合固化,继续控制温度和压力,保温,最后冷却出料,得到松脆的白色产物,最后经粉碎得到成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多个因素影响产品的质量,如原料配比、缩合温度和时间、料层高度以及氨气分压等。为了使缩合反应完全,需要提高含氮量和聚合度。尿素使用量少,缩合不完全,聚合度低,含氮量也低;尿素使用量多,氨的损失增大,且不易固化;加热所需要时间取决于温度,温度越高,完成缩聚的时间越短,脱氨速度也越快,但氨的损失也增大。此外,料层过高易导致温度不均匀,反应速度不一;反应温度低,缩聚时间需要延长,否则聚合度不高,难以固化;氨气分压对固相反应体系影响较

磷酸生产工艺

磷酸生产工艺 一、热法磷酸 热法是用黄磷燃烧并水合吸收所生成的P4O10来制备磷酸,热法磷酸的制造方法,主要有: 1.完全燃烧法(叉称一步法) 将电炉法制磷时所得的含磷炉气直接燃烧,此时不仅磷氧化为五氧化二磷,一氧化碳也被氧化: 反应放出大量的热,由于磷酸酐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此反应热实际不能利用,燃烧后的气体必须冷却。以保证磷酸酐完全吸收。 由于气体温度高,磷酸酐与水作用时首先生成偏磷酸(HPO3),冷却后再转化成为正磷酸: 此法由于热能利用差,在工业上未被采用。 2.液态磷燃烧法(又称二步法) 二步法有多种流程,在工业上普遍采用的有两种:第一种是将黄磷燃烧,得到五氧化二磷用水冷却和吸收制得磷酸,此法称为水冷流程。第二种是将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用预先冷却的磷酸进行冷却和吸收而制成磷酸,此法称为酸冷流程。这里简要介绍酸冷流程,见图4-7。

将黄磷在熔磷槽内熔化为液体,液态磷用压缩空气经黄磷喷咀喷入燃烧水合塔进行燃烧,为使磷氧化完全,防止磷的低级氧化物生成,在塔顶还需补充二次空气,燃烧使用空气量为理论量的1.6~2.0倍。 在塔顶沿塔壁淋洒温度为30~40℃的循环磷酸,在塔壁上形成一层酸膜,使燃烧气体冷却,同时P2O5与水化合生成磷酸。 塔中流出的磷酸浓度为86%~88%H3PO4,酸的温度为85℃,出酸量为总酸量的75%。气体在85~110℃条件下进入电除雾器以回收磷酸,电除雾器流出的磷酸浓度为75%~77%H3PO4,其量约为总酸量的25%。 从水化塔和电除雾器来的热法磷酸先进入浸没式冷却器,再在喷淋冷却器冷却至30~35℃。一部分磷酸送燃烧水化塔作为喷洒酸,一部分作为成品酸送储酸库。 3.优先氧化法 在454~532℃条件下,与理论量120%~130%的空气混合,使磷蒸气和磷化氢氧化,而CO仅氧化了5.6%~7%,然后用稀磷酸吸收磷酸酐制成热法磷酸。此法尚未工业化。 4.水蒸气氧化黄磷法 用铂、镍、铜作催化剂,焦磷酸锆或偏磷酸铝作载体,在600~800℃温度下用水蒸气氧化黄磷制得磷酸并副产氢气。 此法尚未用于工业生产。 5.窑法磷酸 美国西方化学研究公司为进一步减少电耗,研究在以油燃料的旋转窑中(而不是在电炉中)用磷矿石、焦炭和硅石的混合物生产热法磷酸(简称KPA)。图4-8为旋转窑的示意图。在旋转窑中有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区域。在底层的还原区中球状的反应物料用碳将磷矿石中磷还原并升华出磷蒸气;在固体层上的转窑空间为氧化区,在这里升华的磷蒸气被氧化燃烧成五氧化二磷,再将含P2O5的热炉气送入吸收装置冷却吸收成热法磷酸。碳还原磷酸钙所需的反应热和反应温度(1600℃),由磷氧化燃烧所产生的热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图

钢铁生产工艺流程 炼焦生产流程:炼焦作业是将焦煤经混合,破碎后加入炼焦炉内经干馏后产生热焦碳及粗焦炉气之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烧结生产流程:烧结作业系将粉铁矿,各类助熔剂及细焦炭经由混拌、造粒后,经由布料系统加入烧结机,由点火炉点燃细焦炭,经由抽气风车抽风完成烧结反应,高热之烧结矿经破碎冷却、筛选后,送往高炉作为冶炼铁水之主要原料。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高炉生产流程:高炉作业是将铁矿石、焦炭及助熔剂由高炉顶部加入炉内,再由炉下部鼓风嘴鼓入高温热风,产生还原气体,还原铁矿石,产生熔融铁水与熔渣之炼铁制程。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转炉生产流程:炼钢厂先将熔铣送前处理站作脱硫脱磷处理,经转炉吹炼后,再依订单钢种特性及品质需求,送二次精炼处理站(RH真空脱气处理站、Ladle Injection盛桶吹射处理站、VOD真空吹氧脱碳处理站、STN搅拌站等)进行各种处理,调整钢液成份,最后送大钢胚及扁钢胚连续铸造机,浇铸成红热钢胚半成品,经检验、研磨或烧除表面缺陷,或直接送下游轧制成条钢、线材、钢板、钢卷及钢片等成品。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连铸生产流程:连续铸造作业乃是将钢液转变成钢胚之过程。上游处理完成之钢液,以盛钢桶运送到转台,经由钢液分配器分成数股,分别注入特定形状之铸模内,开始冷却凝固成形,生成外为凝固壳、内为钢液之铸胚,接着铸胚被引拔到弧状铸道中,经二次冷却继续凝固到完全凝固。经矫直后再依订单长度切割成块,方块形即为大钢胚,板状形即为扁钢胚。此半成品视需要经钢胚表面处理后,再送轧钢厂轧延。资源来源:台湾中钢公司网站。

磷酸工艺流程

热法磷酸采用两步燃烧水合技术 2009-12-11 14:32 浏览次 热法磷酸工艺即以电热法生产的黄磷为原料,经过燃烧水合而制成含量85%的磷酸。对于热法磷酸生产中热能的回收利用,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进行过试验,但未取得很大的进展,更未实现工业化 生产。80年代后期,德国有较大的该类装置投入运行。近年我国云 南省也有一套较小的装置投入试运行。 带有热能回收装置的热法磷酸生产工艺通常采用两步法,即磷的燃烧和P2O5的水合分别在两个设备内进行。其中,P2O5水合设备与传统的水化塔相似;燃磷设备内设置换热管,以回收磷的燃烧热并副产蒸汽。燃磷设备的技术关键在于如何既防止换热管被高温P2O5气体腐蚀,又能提供良好的传热条件。各国专利技术都是通过控制工艺条件,使换热管表面形成一层特殊的磷化物来加以保护。原德国赫司特集团对其一步法7万t/a H3PO4装置进行了改造,即在原燃烧水化塔前面增设一个塔,专供燃磷使用,原有的燃烧水化塔则改为单纯的水化塔,两塔的顶部以管道相连接,把燃磷塔产生的含磷气体导入水化塔进行水化。磷燃烧塔内钢管表面没有任何防腐衬里,而是通过控制工艺条件,来防止钢管被腐蚀。 我国云南省化工院与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合作,对热法磷酸 的热能回收利用进行了。他们采用两步法,即磷的燃烧和P2O5的水化分别在两个塔内进行。实际上燃磷塔也是热能回收装置,相当于一台余热锅炉,回收的热能用来生产0.8MPa的蒸汽。其中热能回收装置采

用膜式换热器结构,以提高热能的回收效率并满足磷燃烧所需要的空间。该工艺已于2001年通过云南省科技厅验收鉴定,首套1.5万t/a热法磷酸装置的热能回收工业化装置于2006年在重庆川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投入运行。 2 大型湿法磷酸进入工业级磷酸行业 湿法磷酸工艺即由磷矿石经过无机酸(主要是硫酸或盐酸)分解,先制得肥料用粗磷酸,再经各种步骤净化除杂,最后浓缩制成纯度与热法工艺相当的工业级磷酸。目前主要的净化方法有化学沉淀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结晶法、溶剂沉淀法和溶剂萃取法。溶剂萃取法具有所得产品纯度高、生产工艺和设备相对简单、能耗低、原料消耗少、生产能力大、分离效果好、回收率高、环境污染少、生产过程易于实现自动化与连续化,而且有利于资源的综合利用等优点,因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目前,溶剂萃取法已成为国外净化湿法磷酸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许多发达国家已正式采用溶剂萃取法生产工业级和食品级磷酸。 由于我国磷矿资源绝大部分是高杂质含量的中、低品位磷矿,给湿法磷酸净化带来困难。10多年来,我国许多科研单位开展了湿法磷酸净化的工作,但迄今尚未形成大工业化,究其原因主要是萃取剂价格昂贵、回收困难,造成生产成本过高。四川大学和贵州宏福实业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湿法磷酸净化技术,该工艺包括预处理、脱硫、过滤分离、萃取、深脱硫、洗涤、反萃和浓缩等过程,工艺特点有:①在预处理阶段设置一个脱硫脱氟缓冲槽,在萃取槽和洗涤槽中间设置一个精脱硫除铁槽;②萃取、洗涤和反萃过程均在旋

钢丝生产工艺流程图

钢丝 百科名片 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丝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制成的再加工产品。 目录 钢丝 钢丝的生产 烘干处理 热处理 镀层处理 钢丝的分类 编辑本段 钢丝 From 中国食品百科全书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中文]: 钢丝

[英文]: steel wire [说明]: 钢丝是钢材的板、管、型、丝四大品种之一,是用热轧盘条经冷拉 钢丝 制成的再加工产品。按断面形状分类,主要有圆、方、矩、三角、椭圆、扁、梯形、Z字形等;按尺寸分类,有特细<0.1毫米、较细0.1~0.5毫米、细0.5~1.5毫米、中等1.5~3.0毫米、粗3.0~6.0毫米、较粗6.0~8.0毫米,特粗>8.0毫米;按强度分类,有低强度<390兆帕、较低强度390~785兆帕、普通强度785~1225兆帕、较高强度1225~1960兆帕、高强度1960~3135兆帕、特高强度>3135兆帕;按用途分类有:普通质量钢丝包括焊条、制钉、制网、包装和印刷业用钢丝,冷顶锻用钢丝供冷镦铆钉、螺钉等,电工用钢包括生产架空通讯线、钢芯铝绞线等用专用钢丝,纺织工业用钢丝包括粗梳子、综013、针布和针用钢丝,制绳钢丝专供生产钢丝绳和辐条,弹簧钢丝包括弹簧和弹簧垫圈用、琴用及轮胎、帘布和运输胶带用钢丝,结构钢丝指钟表工业、滚珠、自动机易切削用钢丝,不锈钢丝包括上述各用途的不锈钢丝及外科植入物钢丝,电阻合金丝供加热器元件、电阻元件用,工具钢丝包括钢筋钢丝和制鞋钢丝。 编辑本段 钢丝的生产 钢丝生产的主要工序包括原料选择、清除氧化铁皮、烘干、涂层处理、热处理、拉丝、镀层处理等。 原料选择见钢丝原料。 清除氧化铁皮指去除盘条或中间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目的是防止拉拔时氧化铁皮损伤模具和钢丝表面,为后继的涂或镀层处理准备良好的表面条件以及减小拉拔时的摩擦降低拉拔力。清除氧化铁皮的方法有化学法和机械法两大类,见盘条化学除鳞和盘条机械除鳞。 编辑本段

磷酸生产技术及工艺

技术:由科研单位生产企业提供技术简介:详细讲解了最新64项,磷酸生产技术及工艺光盘. 1.热分解法制取磷酸及副产水泥的方法: 2.胞苷-5′-一磷酸的制备方法: 3.磷矿石直接生产水泥和磷酸的方法: 4.磷矿热法制磷酸和水泥的方法: 5.用湿法磷酸制备工业级磷酸和食品级磷酸的装置: 6.一种湿热结合浓缩净化湿法磷酸的新方法: 7.用93%-98%浓硫酸萃取磷矿生产磷酸的方法和设备: 8.采用蒸汽加热强制循环浓缩湿法磷酸的方法和设备: 9.用湿法磷酸制备工业级磷酸和食品级磷酸的方法: 10.一种半水—二水磷酸的生产方法: 11.固体磷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12.磷酸厂池水的净化: 13.一种湿法磷酸的萃取装置: 14.一种湿法磷酸净化处理方法: 15.一种湿法磷酸生产中冷却水的循环方法: 16.制备多磷酸的方法: 17.一种钛白粉副产废硫酸用于湿法磷酸的生产方法: 18.黄磷燃烧热能回收与利用装置及其热法磷酸生产系统: 19.一种二水法湿法磷酸生产工艺方法: 20.稀土硫酸溶液二(2-乙基已基)磷酸萃取一步转型、分组工艺方法: 21.一种浓缩湿法磷酸和其他无机酸的方法: 22.一种磷酸生产工艺: 23.通过磷酸半水合物的结晶制备磷酸的方法: 24.精制磷酸的方法及高纯度多磷酸: 25.贫磷泥生产磷酸的方法: 26.新型节能斜底式磷酸萃取槽: 27.高炉磷酸的生产方法及所用设备: 28.大规模生产二(尿苷5’)-四磷酸及其盐的方法: 29.一种湿法磷酸生产新方法: 30.直接用氯化氢气体生产湿法磷酸的一种方法: 31.湿法磷酸的纯化方法: 32.固体磷酸催化剂的制造方法: 33.含磷酸根离子的污水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 34.顺流型磷酸萃取反应器搅拌桨: 35.高纯磷酸生产新工艺: 36.湿法磷酸的一种新工艺: 37.磷酸催化剂及其应用:38.熔融还原热法制取磷酸的工艺: 39.湿法磷酸优化生产流程: 40.导流式湿法磷酸萃取槽: 41.从湿法磷酸蒸发器排出蒸汽中回收氟化合物的方法:42.湿法磷酸生产中硫酸的槽外稀释工艺: 43.萃取磷酸料浆直接生产复合肥的方法: 44.硫酸法制萃取磷酸及含磷溶液的方法: 45.一种用盐酸法制取萃取磷酸的方法: 46.一种直接还原磷矿石生产磷酸的方法: 47.塔式湿法浓磷酸生产方法及设备: 48.连续法食品级磷酸生产技术: 49.湿法磷酸过滤机中冲渣水连续增稠封闭循环工艺: 50.喷雾蒸发浓缩稀磷酸装置: 51.塔式湿法磷酸生产方法及设备: 52.新型钢制磷酸反应槽: 53.一种防腐蚀防渗结构的磷酸反应槽: 54.半水合物磷酸法回收利用石膏堆浸出液: 55.异型回转窑生产磷酸的方法: 56.多孔固体磷酸催化剂体系及其应用: 57.磷酸浓缩脱氟器: 58.聚晶法萃取磷酸工艺: 59.一种制取高浓度磷酸的方法: 60.由磷酸盐矿生产磷酸的方法和设备: 61.高浓磷酸的生产方法: 62.高铁铝磷矿直接萃取磷酸法: 63.一种萃取磷酸的新型液态萃取剂及其萃取方法: 64.硅质磷矿直接萃取磷酸法: 65.用转窑燃烧贫泥磷制磷酸: 66.盐酸分解磷矿制备磷酸盐磷酸的方法:https://www.doczj.com/doc/4310496667.html, 本公司还供应上述产品的同类产品:-,-,-

微生物发酵讲义

微生物发酵实验指导生命科学学院2014年8月 目录:第一部分碱性磷酸酶工程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实验一工程菌株的初筛 实验二工程菌株的复筛 实验三碱性磷酸酶活力的测定 实验四生产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第二部分生物反应器的使用 实验五发酵罐的构造 实验六发酵罐参数的设置及控制 实验七发酵罐的操作方法 第三部分机械搅拌发酵罐发酵生产碱性磷酸酶 实验八种子的制备 实验九发酵罐培养 实验十菌株生长曲线的绘制 实验十一发酵过程中还原糖的测定 注意事项:本实验内容涉及到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艺学及化学过程等学科的基本实验操作,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要求较高。学生在上课之前,应对相应内容进行复习。 本实验上课期间,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几点要求。1.实验时,每个授课班级学生将分为4个小组。各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协调工作及实验工作分工。在充分征求组员意见的基础上,分工一旦确定,组员必须服从工作安排,自觉、认真完成自己应负责工作。2.该实验属开放性实验,所有实验内容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在同一时间内,每个小组内将进行不同的实验内容。学生必须对实验内容非常熟悉,思路清晰,才能尽量减少失误。因此学生要对实验内容进行预习。3.本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要团结友爱,既要合理分工,也要互相合作,保证实验顺利完成。每个小组实验数据共享,但数据处理过程不共享,否则将影响最后成绩。4.实验需要使用仪器较多,共用小型仪器放于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搬动。5.实验中要随时保持实验室及实验台面的清洁,以免发酵过程中污染。6.实验过程中,蒸馏水用量较大,各组要轮流负责打水。7.使用仪器必须按照教师指导进行,以免发生危险。 第一部分碱性磷酸酶工程菌株的筛选及发酵条件优化 实验一工程菌株的初筛 一、实验目的了解生产菌种筛选过程中初筛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碱性磷酸酶是一种底物专一性较低的磷酸单脂酶,在酶联免疫测定、非同位素探针、生物传感器、标记和测序方面有着重要的用途。菌种筛选一般分初筛和复筛,前者以量为主,后者以质为主。初筛可在培养皿或摇瓶中进行,优点是快速、直观、简便、工作量小,但测试条件与工业发酵时有很大差别,因此结果不一定可靠。本实验将采用微孔板法对碱性磷酸酶工程菌株进行初筛。 三、实验材料 1.菌株(1)阴性对照菌株:不含表达载体的E.coli BL21(教师提供)。 (2)阳性对照菌株:表达碱性磷酸酶的工程菌株(教师提供)。 (3)待测菌株:基因工程大实验构建获得的阳性工程菌株(学生自备)。 2.培养基 (1)LB固体培养基:胰蛋白胨10g,酵母提取物5g,NaCl 10g,琼脂18g,水1000ml,pH 7.0。121℃灭菌20min。 3.溶液

钢铁行业生产流程及主要设备介绍

钢铁行业 一.我国钢铁行业简介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钢铁冶炼的国家之一,在公元前6世纪前后,中国就发明了生铁冶炼技术,到春秋战国时期,基本掌握了块炼铁、铸铁和炼钢技术。 进入工业大革命时期以后,随着工业发展需要和电炉炼钢,连铸技术的发展,钢铁冶炼技术大大提高,全球钢铁产钢量大幅度提高。建国后,我国先后从西德和日本引进大量的先进的冶炼设备和工艺,从而改善了国内钢铁冶炼落后的形势,到20009年国内生产粗钢5.65亿吨,连续10年居世界之首。 我国有大小钢铁企业几百家,主要的钢铁企业有:宝钢、首钢、鞍本、武钢、河北钢铁、山东钢铁、沙钢、包钢、攀钢、马钢、太钢等等。 和分类 二. 钢铁的定义 钢铁的定义和分类 钢铁从本质上都是铁和碳的化合物,其中还有微量的磷、硫、硅和锰等元素。生铁、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上,含碳量超过2%的铁,叫生铁;含碳量低于0.05%的铁,叫熟铁;含碳量在0.05%-2%当中的铁,称为钢。 钢铁的分类方式很多,常用分类如下。 (1) 按品质分类:普通钢(P≤0.045%,S≤0.050%);优质钢(P、S均≤0.035%);高级优质钢(P≤0.035%,S≤0.030%)。

(2)按化学成份分类:①碳素钢【低碳钢C≤0.25%)、中碳钢(C≤0.25~0.60%)、高碳钢(C≤0.60%)】②合金钢:【低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中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5~10%)、高合金钢(合金元素总含量>10%)】。 (3)按成形方法分类:锻钢、 铸钢、 热轧钢、冷拉钢。 (4)按钢的用途分: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专业用钢。 三. 钢铁的冶炼钢铁的冶炼流程流程流程和主要设备和主要设备 一般来说,钢铁的冶炼大致分为四个过程:炼铁、炼钢、热轧、冷轧。 宝钢钢铁产品冶炼工艺流程

磷酸生产工艺讲义

磷酸生产工艺讲义 一、磷酸的生产方法 磷酸是一种三元酸,属中强酸,其工业生产方法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热法生产,系由元素磷氧化制取,酸质较好,多用于制造磷酸盐产品或食品级磷酸盐;另一类是湿法生产,是用酸分解磷矿制成磷酸,酸质较差,通常用以生产肥料,或经净化后制造磷酸盐。

二、湿法磷酸发展史 湿法磷酸批量生产用于肥料及其他工业,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1870~1872年间在德国首次开始生产,为间歇生产。 连续式湿法磷酸始于1925年的道尔流程,1932年道尔公司在特富尔建成磷酸工厂,在技术上做了两项改革,强化了磷酸生产,制得32%P2O5的浓磷酸,为以后半个多世纪二水物流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0年代,特别是二战以后,世界湿法磷酸的生产技术取得了明显进展,(1)新的生产流程不断涌现,逐步取代了30年代的道尔流程。(2)生产设备不断更新、强化。(3)60年代,单系列生产能力不断扩大,出现日产1000吨P2O5的生产装置。(4)出现大量再结晶流程。 我国湿法磷酸的科研工作始于1953年,首先研究了二水物工艺,于1963年完成中间试验,并在南京建成年产1.5万吨磷酸的

试验工厂。其它流程研究于1975年完成中间试验。 三、湿法磷酸生产流程分类 按操作方式不同分为:间歇操作流程;连续操作流程。 按反应槽型及数量不同分为:多槽流程;单槽流程;同心圆单槽流程;多室单槽流程。 按反应槽料浆冷却方法不同分为:真空冷却流程;鼓风冷却流程。 按硫酸钙水合结晶的不同分为:二水物流程;半水物流程;无水物流程;二水—半水再结晶流程;半水—二水再结晶流程。

四、磷矿的分解过程 1、磷矿与硫酸反应( 二水物法)生成磷酸的反应式: 主反应:CaF(PO4)3+5H2SO4+2H2O=3H3PO4+HF+5CaSO4·2 H2O 副反应:6HF+SiO2=H2SiF6+2H2O H2SiF6=SiF4+2HF CaCO3+ H2SO4+H2O = CaSO4·2 H2O+CO2 MgCO3+ H2SO4 = MgSO4 +H2O +CO2 Fe2O3+2H3PO4=2FePO4+3H2O Al2O3+2H3PO4=2AlPO4+3H2O 2、过程的热化学 磷矿与硫酸反应要放出大量的热,在生产时需要将其移出。 3、磷矿的反应活性和抗阻缓性 反应活性是表示磷矿颗粒能被酸渗透的程度;抗阻缓性也被称为抗钝化性,是表示磷矿被酸分解时抵抗“钝化膜”包裹的特点。根据实验测定,开阳磷矿反应活性较好,但抗阻缓性较差。

磷酸、磷肥生产知识

磷酸、磷肥生产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 原料、产品的特性 1. 磷矿:分为磷石灰、磷矿岩、岛屿磷矿; 主要成分:氟磷酸钙,分子式:Ca 3F(PO4)3,分子量:504;伴生有:白云石CaCO 3.MgCO 3、方解石CaCO 3、高岭石AL 4Si 4O 10(OH)6、 石英 SiO 2 等。 主要用途:生产磷肥(重钙、磷铵、复合肥),磷酸盐,有机磷化物,医药卫生,饲料,化学试剂等。 2. 硫酸:(100%H 2SO 4)为无色透明或乳白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分子式:H 2SO 4,分子量:98,沸点:338.8℃,比重:1.84,有刺激味、具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脱水性。 硫酸是主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制药、有机合成、化学纤维、纺织等。 3. 磷酸:分子式:H 3PO 4,分子量:98,是一种浓稠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中强酸,有一定的吸湿性。主要用途:磷肥、饲料、工业磷酸盐等。 4. 重过磷酸钙,又称三料过磷酸钙,简称重钙。 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钙,分子式:Ca(H 2PO 4).H 2O,分子量:252,灰白色粉末,含有效磷为普钙的2.5—3倍。 养分组成: 总磷:可溶性磷(有效磷)和难溶性磷(未分解的磷矿粉); 可溶性磷: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磷酸一氢二钙); 水溶性磷:磷酸二氢钙和游离酸(H 3PO 4); 5. 重钙的质量标准:

总磷(TP):≧46.0%; 水溶磷(WP):≧37.0%; 游离酸(FP):≦5.0%; O):≦4.0%; 游离水(FH 2 粒度(2—4mm):≧90.0%; 强度:≧12N/颗; 6.MAP 磷酸一铵(MAP)是一种水溶性速效复合肥,其总有效养分含量达60.0%以上,有效磷(AP2O5)与总氮(TN)含量的比例约5.44:1,是高浓度磷复肥的主要品种之一。该产品一般作追肥,也是生产三元复混肥、BB肥最主要的基础原料; 该产品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高梁、棉花、瓜果、蔬菜等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广泛适用于红壤、黄壤、棕壤、黄潮土、黑土、褐土、紫色土、白浆土等各种土质;尤其适合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干旱少雨地区施用。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描述】企业采用先进的管式反应器工艺进行生产。磷矿粉(浆)与硫酸反应,反应料浆进行液固分离,得到湿法稀磷酸。稀磷酸经过浓缩得到浓磷酸。液氨与浓磷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后:(1)反应料浆喷于返料上进行造粒,然后经过干燥、筛分、防结块包裹、冷却等工序制得粒状产品;(2)反应料浆进行喷雾干燥、筛分、冷却等工序处理得到粉状产品。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总养分(TN+AP2O5)含量≥60.0%,总氮(TN)≥9.0% 有效磷(AP2O5)≥49.0%,水溶性磷百分率(WP2O5/AP2O5)≥90.0%,游离水≤ 4.0%。粒状产品粒度(2~4mm)≥90.0%,颗粒平均抗压强度≥30.0N/粒。

磷酸工艺

磷酸工艺知识讲解 第一讲二水湿法磷酸工艺原理 一、湿法磷酸生产化学反应原理 1、反应方程式: Ca5(PO4)3F + 5H2SO4+ 5n?H2O = 5CaSO4?nH2O + 3H3PO4+ HF↑ 磷矿石硫酸磷石膏(副产品) 磷酸(产品) 尾气 其中,未定变量n有三种值,分别为0、1/2、2,则对应的副产品也分为三种,分别为无水物、 半水物与二水物。同时对应的生产方法也分别叫:无水法、半水法与二水法。在实际的国内乃至国 际工业生产中,二水法磷酸的生产工艺占80%以上。 2、二水法磷酸工艺原理:当n=2时,1中的方程式为: Ca5(PO4)3F + 5H2SO4 + 10H2O = 5CaSO4?2H2O + 3H3PO4+ HF↑ 3、硫酸分解中磷矿分两步完成 ①磷矿首先被磷酸分解: Ca5(PO4)3F+7H3PO4=5Ca(H2PO4)2+HF ② Ca(H2PO4)2与硫酸反应生成磷酸: 5Ca(H2PO4)2 + 5H2SO4 + 10H2O = 5CaSO4?2H2O + 10 H3PO4 由上可知,磷矿在反应槽中首先与槽内的磷酸反应,所以工艺上应将硫酸加入点放在磷矿加入 点的后面位置。 4、什么叫二水湿法磷酸工艺? 磷酸的工业生产方法分为热法生产与湿法生产两类。从广义上讲,凡是用酸分解磷矿制成的磷酸,称为湿法磷酸,通常用硫酸分解磷矿,所以上述用硫酸分解磷矿,且副产品是二水物的磷酸生产工 艺称为二水湿法磷酸工艺。 5、二水法工艺技术主要特点:(与半水法或其它方法相比较) ①流程简单、操作稳妥可靠; ②装置建厂数量最多,且单系列生产规模最大,居各种工艺之首; ③对磷矿适应性强,特别对我国磷矿品位低,杂质含量高的情况尤为适用; ④在较低的酸温和较低的酸浓度下操作,使得衬胶设备和不锈钢设备使用寿命延长; ⑤二水石膏过滤不受过滤机类型限制,转台式、翻盘式及带式均可使用; ⑥工业化磷酸装置P2O5收率一般在94%——96%之间。 二、湿法磷酸生产的原料 湿法磷酸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与硫酸。两种原料所占费用约为生产成本的80%——90%。 (一)硫酸。常用的硫酸浓度为93%——98%,我厂采用98%硫酸。在生产中,硫酸浓度应考虑两 种因素:水的平衡与反应温度。 附:磷酸生产中,影响水平衡的因素有:①磷矿P2O5含量;②成品磷酸浓度;③加入硫酸浓度; ④系统总的蒸发水;⑤磷石膏滤渣的游离水。

磷酸铵生产工艺培训材料

磷铵工艺培训材料 一、磷酸铵的性质 磷酸铵是含氮和磷两种营养元素的高浓度复合肥料,由氨与磷酸反应制成。磷酸是三元酸,用氨中和时可以生成三种正磷酸铵盐:磷酸一铵NH4H2PO4,磷酸二铵(NH4)2HPO4和磷酸三铵(NH4)3PO4。磷酸三铵极不稳定,常温下在空气中就易分解放出氨而转变为磷酸二铵,但温度高于70℃时磷酸二铵也放出部分氨而转变为磷酸一铵,磷酸一铵只有当温度高于130℃才会分解。磷酸 三铵极稳定,不适于作为肥料,适宜作为肥料的正磷酸铵盐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 湿法磷酸与氨中和可以制得不同N/P2O5比例的多种产品,但工业生产的磷酸铵肥料主要有两类:一类以磷酸一铵为主仅含少量磷酸二铵称之为磷酸一铵,英文缩写MAP;另一类是以磷酸二铵为主含少量磷酸一铵称之为磷酸二铵,英文缩写D AP。主要化学反应式如下: H3PO4+NH3------NH4H2PO4+134.5kJ H3PO4+2NH3------(NH4)2HPO4+215.5kJ

目前市场上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都主要传统法、料浆法优等品和一等品 二、磷酸铵生产工艺 1、粉状磷酸一铵生产工艺

流程说明:稀磷酸与气氨在中和槽内反应生成中和度0.95-1.08左右磷酸一铵料浆,稀磷铵料浆在蒸发器循环泵的推动下,经加热器被蒸汽加热,上升进入闪蒸室分离蒸汽,再下降进入料浆循环泵循环,浓缩合格的料浆从循环泵出口进入高压柱塞泵,加压后送入喷雾干燥塔顶部的料浆雾化器,经压力式喷嘴才化且的料浆从塔顶喷洒而下,与塔底上升的热空气逆流换热蒸发水份,并在干燥流化床进一步流化干燥出合格产品,尾气经洗涤后排空。 2、料浆法磷酸二铵生产工艺

磷酸铁生产流程

磷酸铁生产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1Feso 4●7H2O的称量 1.1清空配料釜,关闭配料釜出料阀,和排污阀。清关 1.2称取一定量的Feso4●7H2O,倒入釜中。称倒 1.3关闭H3PO4釜进水阀和NaoH釜进水阀,打开配料釜进水阀。开水 1.4调节计量泵刻度和时间,按下计时开关,右转打开水计量泵。开泵 1.5水泵完后,关闭配料釜进水阀。按下红色计时开关,关闭H2O计量泵。关泵 2磷酸的称量 2.1清空磷酸釜,关闭磷酸釜出料阀和排污阀。清关 2.2把管子放入白色塑料称量桶内,再开启泵,泵入磷酸,用差量法称取一定量的磷

酸,最后打开阀门放入磷酸釜内,关闭阀门。泵料 2.3开启磷酸釜出料阀和配料釜进H3PO4阀。开阀 2.4调节刻度和时间为60分钟,右转打开H3PO4计量泵,同时按下计时开关。开泵 2.5关闭NaoH釜进水阀和H3PO4釜进水阀。打开磷酸釜进水阀,开水 2.6H3PO4泵完后,调节时间为2分钟,按下计时开关,开启H2O计量泵。开泵 2.7开启冲洗阀,冲洗釜壁。洗完后关闭冲洗阀。开阀 2.8水泵完后,关闭H3PO4釜进水阀,关闭H3PO4釜出料阀,配料釜进H3PO4阀,按下红色计时开关,关闭H3PO4计量泵和H2O 计量泵。关泵、关阀 2.9打开配料釜分散机电源开关搅拌,调节频率10~40递增。视液面递增。搅拌

3NaoH的称量 3.1清空NaoH釜,关闭NaoH釜出料阀和排污阀。清关 3.2称取一定量的NaoH,倒入釜中。称倒 3.3关闭H3PO4釜进水阀和配料釜进水阀,打开NaoH釜进水阀。开阀 3.4调节H2O计量泵时间为26分钟,按下计时开关,右转开启H2O计量泵。开泵 3.5按下NaoH釜分散机电源开关,按RUN 键调节频率为30分钟,15分钟后关闭搅拌。关闭搅拌 4H2O2的添加及氧化 4.1打开H2O2出料阀和配料釜进H2O2阀,开阀 4.2调节H2O2计量泵时间为50分钟,右转打开H2O2计量泵,看见白色玻璃管内有 H2O2时,按下H2O2计量泵计时开关。开泵

磷酸二氢钾生产工艺上课讲义

磷酸二氢钾生产工艺

磷酸二氢钾的生产工艺 磷酸二氢钾的生产方法很多,大致概括为中和法、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复分解法、直接法、结晶法和电解法等。 以色列Rotem公司采用改进的直接法生产工艺,其低成本具有很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在我国,生产工艺多采用中和法,其次还有有机萃取法、复分解法、离子交换法,直接法尚未实现工业化。 1.1.1中和法 中和法是将苛性钾或碳酸钾配成30%的溶液后送至中和器,在搅拌下与5 0%的磷酸溶液中和,控制温度在80-100℃,pH为4-5,中和产物经过滤、浓缩、冷却结晶、离心分离、干燥后即得成品,结晶母液返回到浓缩工段进行回用。中和法生产磷酸二氢钾工艺流程见图1(略),其化学反应式为: H3PO4 + KOH = KH2PO4 + H2O 2H3PO4 +K2CO3 = 2KH2PO4 + H2O + CO2↑ 中和法的特点:工艺流程短,技术成熟,设备少,产品质量高,能耗低,投资少。该法以热法磷酸和钾碱为原料,生产成本高,难以在农业上应用,主要用于生产食品、医药和工业级的磷酸二氢钾,今后此法产量会有较多下降,但目前尚无其它方法能动摇其产品在食品工业中的主导地位。当前,全国中和法磷酸二氢钾的生产能力占总生产能力的90%以上。 1.1.2萃取法 萃取法分有机萃取法和无机萃取法,目前工业化的方法为有机萃取法。有机萃取法是根据有机溶剂对不同化合物具有不同溶解度的特性,选择性地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萃取分离来制取磷酸二氢钾的方法。它是在合适的有机溶剂(S)存在下,通过氯化钾和磷酸反应,生成的盐酸几乎被萃取到有机溶剂中,待分相、分离后,磷酸二氢钾从水相中结晶出来,经洗涤、干燥即得产品磷酸二氢钾,分离后母液循环使用;盐酸由反萃剂从有机相中反萃出来,萃取剂在过程中循环使用。萃取法生产磷酸二氢钾工艺流程见图2(略),其化学反应式为: H 3PO4 +S=H3PO4?S KCl+H3PO4?S=KH2PO4+HCl?S NH3?H2O+HCl?S=S+N H4Cl+H2O近年来,用有机溶剂萃取湿法磷酸的工业过程进展很快,英国、以色列、美国、法国等国家都相继实现了工业化,溶剂萃取法成为精制磷酸最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