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酸法用硫酸、磷酸、硝酸或盐酸分解磷矿,并把磷矿中的钙以钙盐的形式分离或固定。这是磷肥的主要生产方法,中特别是硫酸法。硫酸分解磷矿,将硫酸钙分离后制得磷酸。

?磷酸是生产高浓度磷肥的中间原料。酸法又称为湿法,用酸法制得的磷肥,常统称为湿法磷肥。

?热法利用高温分解磷矿, 并进一步制成可被作物吸收的磷酸盐或玻璃体物质。这类生产方法所制得的产品往往不溶于水。磷肥的热法生产习惯上还包括元素磷和热法磷酸生产,再以热法磷酸为原料加工成高浓度磷肥。用热法制得的磷肥常统称为热法磷肥。

?普通过磷酸钙生产方法有两种:稀酸矿粉法和浓酸矿浆法。前种用稀硫酸与矿粉发反应,再经化成熟化制得粉状SSP,后者用浓硫酸与矿浆反应,再经化成熟化制得粉状SSP。

?钙镁磷肥磷矿石,含镁矿石,燃料破碎成小块,按一定比例配料,装入高炉,在高温条件下,炉料熔融成FMP,放出用水淬速迅速冷却,成为颗粒状玻璃体,再经沥水,干燥及其研磨即成粉状FMP成品。

?湿法磷酸用各种无机酸分解磷矿,得到磷酸。现在我国大部份磷酸产量都来自湿法。湿法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硫酸法。

废渣,磷

废渣,磷石膏

石膏

?磷酸铵磷酸铵主要有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生产方法主要有传统法和料浆法。二铵采用传统法,一铵采用料浆法。

?重过磷酸钙

?化成法以浓磷酸和磷矿粉为主要原料,在混合机内生成料浆,并继续反应固化,然后转移到熟化仓库,经过缓慢反应成化,成为粉粒状半成品。在造粒机内造粒,再经干燥,破碎,冷却等制成颗粒状成品。

?重过磷酸钙

?料浆法以稀硫酸和硫矿粉为主要原料,在反应槽混合生成料浆,然后送到造粒机与返粒滚动成粒,再经干燥,破碎,冷冻制得粒状成品。

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及工艺流程图

腐植酸复混肥的生产工艺与技术 随着腐植酸机理研究的不断深化, 我国腐植酸肥料的研制开发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有了新的进展。现从腐植酸复混肥的性能、作用、机理、生产工艺特点及农田效果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 以推动腐植酸复混肥料在农业上的迅速推广应用。 1 腐植酸的性能 腐植酸是一种化学结构相当复杂的胶体无定型高分子有机化合物, 它是由几个相似的结构单元所形成的大分子复合体, 每个单元又以芳香族聚合物为核, 在核的外面带有羧基、酚羟基、羰基、甲氧基等活性基团。这些活性基团使腐植酸具有酸性、亲水性、较强的离子交换能力和吸附能力, 能与 K+、Na+、Ca2+、 M g2+、Fe3+、Al3+和 NH4 +形成腐植酸盐, 并能与某些金属离子生成络合物或螯合物。腐植酸由很多极小的球形微粒积聚而成, 表面大, 其阳离子交换量比矿质胶体大 10~20 倍。 腐植酸可与碱成盐, 其 1 价盐如 NH4+、Na+、K+盐为水溶性, 2 价盐如 Ca2+、Mg 2+盐和 3 价盐如 Fe3+、Al3+盐均不溶于水。 腐植酸具有胶体性质, 在水溶液中呈现出疏松的结构, 加入电解质后会破坏腐植酸胶体溶液的稳定性, 使其凝聚成絮状沉淀。腐植酸的热稳定性差, 在高温下很容易脱羧基、酚羟基而发生裂解, 以致失去原有的活性。 腐植酸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 其分子中所含的多酚基结构参与

了植物体的氧化还原过程, 有活化生物体多种酶的活性, 促进细胞分裂, 加速作物生长点分化及增强根系发育, 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它还能抑制土壤中脲酶和硝化菌的活性, 增强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提高化肥利用率。 腐植酸存在于泥炭、褐煤和风化煤中, 其总含量一般为 30% ~50% 。目前统称的腐植酸由胡敏酸( 黑腐酸和棕腐酸) 和富里酸组成, 富里酸又称黄腐酸, 含量少。由于原生植物、地质年代所经历的变化和环境不同, 其腐植酸含量、成分、结构有很大差异, 直接影响到腐植酸产品的质量和应用效果。一般来讲, 活性基团的含量越高, 调剂肥料中养分释放和供给能力越强。 腐植酸在农业上的应用, 则表现出具有 5 大作用, 即: 改良土壤; 增强化肥效能; 刺激作物生长; 改善作物品质; 增强作物抗逆能力。 我国蕴藏着上千亿吨的腐植酸资源, 为发展腐植酸复混肥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2 腐植酸对氮肥分解的抑制机理 2·1腐植酸的脲酶抑制和硝化抑制机理 多元复混肥, 其氮源多采用尿素为原料。 ( 1) 酰胺水解作用 尿素进入土壤后, 在土壤脲酶作用下, 很快发生水解而生成氨。水解后的氨, 一方面与土壤中的水发生水合反应而形成 NH4 + , 使其存在于土壤中供作物吸收利用; 另一方面可进入大气而损失。其化学

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作者:————————————————————————————————日期:

第一节电炉制磷的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一、电炉法生产对炉料的要求 电炉法制磷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焦碳和硅石。生产上原料的品位、粒度及杂质含量都有一定的要求。 (一)磷矿 对磷矿品位P2O5的要求,一般而言,品位愈高则生产每t黄磷的电耗就愈低,不过这种说法尚不够全面。磷矿中除了P2O5组分外,还有CaO、SiO2、Fe2O3、AL2O3、CO2、F等组分。SiO2是参与磷矿还原反应的有用成分之一。根据SiO3-CaO-Al2O3三元体系的熔点图和生产实践,在炉料中控制炉渣的酸度指标SiO2/CaO(质量比)在0.75 -0.85范围内。可以使炉料有较低的熔融温度,促使反应向生成磷的方向进行。在配料时通常需要添加硅石以补充磷矿石中SiO2含量的不足。一般磷矿和硅石的混合料中P2O5含量达22%-25%即可满足生产要求。但是,P2O5每降低1%,每T黄磷将增加电耗400kW·h左右。某些含硅石高的中低品位磷矿,对酸法生产磷肥是不太适应,但却是制磷的好原料。这是中低品位磷矿的利用途径之一。 磷矿必须有适宜的粒度才能确保电炉的正常运行。如粒度过大,易引起料管堵塞,并在炉内发生离析现象,呈现局部的焦炭“不足”或“过多”,影响还原反应进行。如粒度过细,则增加料层阻力,妨碍炉气逸出,炉内容易结拱、塌料引起操作不稳,炉气中粉尘含量大,泥磷量增多,使磷的得率降低。通常磷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也有一定的要求。在贮存、运输、加工过程中要有足够的强度而不致粉碎;在加热时不发生爆裂和软化发粘的现象。但磷矿石的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至今还没有建立统一的质量检验指标,通常是在选用某种磷矿石作原料之前,经试生产考核后才能确定其适用与否。 中国制磷工作者综合参考了磷矿石中P2O5、Ca02、SiO2、Fe2O3、CO2等五个主要组分在电炉内参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根据生产经验推导出评价磷矿的

包装机械生产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钣金件工艺 机加工生产加工工艺 钣金车间工艺要求流程 (1)钣金车间可根据图纸剪板下料,在相应位置冲孔和剪角剪边。以前工序完成后进行折弯加工;第一步必须进行调整尺寸定位,经检查后进行下一步折弯工艺。折弯后经检查合格组焊;组焊要求必须在工装和模型具下进行组焊。根据图纸要求焊接深度和点处焊接。焊点高度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焊机工艺要求;2mm以下必须用二氧化碳保护焊和氩弧焊接。不锈钢板必须用氩弧焊。焊接件加工成形后进行校整,经检查符合图纸要求后进行下一步打磨拉丝。打磨必须以

量角样板进行打磨,不得有凸出和凹缺。拉丝面光吉度必须按图纸要求进行。 (2)外协碳钢件表面处理喷漆工艺要求:喷沙或氧化面积不得小于总面积的95%,除去沙和氧化液进行表面防锈喷漆和电镀处理。经底部处理后再进行表漆加工,表漆加工必须三次进行完成。喷塑厚度不得小于0.35mm。钣金件经检验合格后进厂入半成品库待装。 (3)入库件摆放要求:小件要求码齐入架存放。大件必须有间隔层,可根据种类整齐存放。 机加件加工流程: (1)机加工件工艺要求;原材料进厂由质检部进行检验,根据国家有关数据进行检测,进厂材料必须检测厚度、硬度、和其本几何尺寸。 (2)下料;根据图纸几何尺寸加其本加工量下料,不得误差太大。 (3)机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定位面进行粗加工、精加工,加工几何尺寸保留磨量。 (4)铣床加工;根据零件图纸选择基本刀具装入刀库,在加工过程中注意更换刀库刀具,工件要保整公差。 (5)钳工;机加件加工完成后根要求进行画线钳工制做,在加工过程中必须用中心尖定位。大孔首先打小孔定位再用加工大孔。螺纹加工要在攻丝机进加工,不得有角度偏差。螺纹孔加工后螺栓要保

硝酸磷肥生产工艺、功效、标准

硝酸磷肥生产工艺、功效、标准 ----张华展 一、硝基复合肥 1、硝酸磷肥生产工艺:目前,国家认可的硝酸磷肥生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混酸法生产的,另一种是冷冻结晶法生产的。如河南晋开采用的是混酸法(方法详细说明见附页1),实践证明尤以此法为佳。用混酸法生产的产品颗粒光滑、均匀、颜色为乳白色,养分纯度较高。它不仅保证硝态氮的较高含量,而且较其他工艺生产的复合肥更好地解决磷流动性差,难溶于水的难题。 2硝酸磷肥功效特点:硝酸磷肥是一种含硝态氮和水溶性磷的高效复合肥料,可以有效改良土壤,增加土壤团里结构,使土壤不结块。硝酸磷肥总氮含42%左右的硝态氮,可以直接被作物吸收,尤其为铵态氮,硝态氮和铵态氮共存。既能保证作物前期的快速生长,又能防止作物后期脱肥,磷采用贵州优质高品位磷矿,水溶性磷高达70%以上,大大提高作物对磷的吸收作用。同时它还有以下诸多优势:(1硝酸磷肥除了含有较高硝态氮和水溶性磷外,还含有作物不可缺少的钙、镁、硫、铁、锰等中微量元素5.5%以上,大大满足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同时还有一定的抗虫抗菌作用。 (2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吸收利用率高,挥发损失小。据国内外有关资料说:尿素和碳铵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氮损失在40%-50%,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含硝态氮,无需土壤转化即可被作物直接吸收,氮的挥发极少,作基肥和追肥其肥效快,可对

作物进行快速补氮。所以,作为一种高效环保性肥料,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3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安全性好,不板结,易储存和搬运。硝酸磷肥(包括硝铵磷)作为硝酸铵的替代品,是一种安全的硝基肥料,其由于磷元素的存在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从而改善了热稳定性及结块性,在储存和搬运过程中都不一样发生火灾和出现爆炸的危险性,可以放心使用。 3、硝酸磷肥主要技术指标: 硝酸磷肥总养分≥ 38% 氮≥26.5%(其中含硝态氮42%以上) 磷≥11.5%(其中含水溶性磷70%以上) 粒度范围:国标粒度(粒径1.00 ~ 4.75mm)≥80%,如河南晋开≥90% 执行标准:GB/T 10510-2007 登记证号:硝酸磷肥免肥料登记 附:执行标准:GB/T 10510-2007《硝酸磷肥、硝酸磷钾肥》硝酸磷肥和硝酸磷钾肥应符合下表要求,同时应符合标明值。

化肥生产工艺流程

第十五章化肥生产 采用化学方法生产的含有氮、磷、钾等元素的肥料统称为化肥。主要的产品有氮肥、磷肥和钾肥。此外还有含有多种成分的复合肥料、混合肥料及微量肥料等。 化肥生产,尤其是氮肥生产是一个复杂的连续化的工艺生产过程,需要在密闭的系统内,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其设备、管道繁多;原料、中间产品、成品多具有易燃、易爆性质,有的还具有腐蚀性和毒性。因此,化肥生产及其储运工作必须注意安全防火。 第一节氮肥生产 在各类化肥中,氮肥产量居第一位,氮肥工厂星罗棋布,多数县、市都有氮肥厂。氮肥生产火灾爆炸危险性也最大。 氮肥生产就是将空气中游离态氮转变成化合态氮的过程,所以也常成为“氮的固定”。 一、氮肥生产流程 氮肥生产流程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1)造气一将原料制备成主要含有氢、氮气体的原料气。 (2)精制一将原料气中氢、氮以外的杂质去除,使原料气得到精纯。 (3)压缩与合成一将较为纯净的氮、氢比例为 1 : 3的氮氢混合气体压缩到高压状态,在催化剂和高温的作用下合成为氨。 (4)氨加工一将氨经进一步加工得氮肥。 前三步常称为氨的合成。经进一步加工制得的成品如硝酸铵、尿素等都是化肥。 从安全防火考虑,氮肥生产中以硝酸铵的生产过程最为典型,其他种类氮肥的火灾危险性及防火要求可以参照。 以固体、液体燃料为原料制造硝酸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氮肥的生产总流程如表所示。 氮肥生产总流程:脱硫 原料准备造气变换水洗

氨的合成精制铜洗 压缩碱洗 氮肥生产合成甲烷化 氨水 氨的加工硝酸铵 尿素 氨合成的工艺流程图:空气水蒸汽硫或硫化物 水蒸汽 固体原料1 ] 1 ] 或液体原料「造气L半水煤jh兑硫I半水煤I压缩一二三段变换I变换气 变脱 厂精兑1脱碳I 甲烷化I f I压缩四五六段 合成氨 成品 空气水 二、原料准备 现在,氮肥生产多采用天然气、炼厂气、焦炉气、重油和煤和焦碳等气体、液体和固体原料。 (一)固体原料 主要有块状焦炭、无烟煤和其他物质制成的煤球等。这类原料虽属于丙类火灾危险性,但在运输、粉碎、筛分等过程中极易产生粉尘、四处飞扬。当空气中的粉尘浓度达到200?300g/m 3时,遇 明火、猛烈摩擦或雷击等因素,很容易引起爆炸和燃烧,而且爆炸强度很高。因此,要防止粉尘的积存和飞扬。运输和处理固体原料的设备应尽可能做到密闭。处理固体燃料的厂房要设排风除尘设备和水喷装置,以利除尘和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要加强生产管理,做到每班清除积尘。厂房应为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在使用粉煤气化造气的工厂,因储煤与煤气发生炉相通,煤斗内需通入压力大于发生炉内压力的氮气进行保护。若氮气压力不足 或供应中断,发生炉内的高温煤气或明火会进入储煤斗,使储煤斗

磷酸、磷肥生产知识

磷酸、磷肥生产基本知识培训讲义 第一部分 原料、产品的特性 1. 磷矿:分为磷石灰、磷矿岩、岛屿磷矿; 主要成分:氟磷酸钙,分子式:Ca 3F(PO4)3,分子量:504;伴生有:白云石CaCO 3.MgCO 3、方解石CaCO 3、高岭石AL 4Si 4O 10(OH)6、 石英 SiO 2 等。 主要用途:生产磷肥(重钙、磷铵、复合肥),磷酸盐,有机磷化物,医药卫生,饲料,化学试剂等。 2. 硫酸:(100%H 2SO 4)为无色透明或乳白色粘稠的油状液体;分子式:H 2SO 4,分子量:98,沸点:338.8℃,比重:1.84,有刺激味、具有强腐蚀性和氧化性、脱水性。 硫酸是主要的基本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行业、制药、有机合成、化学纤维、纺织等。 3. 磷酸:分子式:H 3PO 4,分子量:98,是一种浓稠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中强酸,有一定的吸湿性。主要用途:磷肥、饲料、工业磷酸盐等。 4. 重过磷酸钙,又称三料过磷酸钙,简称重钙。 主要成分:磷酸二氢钙,分子式:Ca(H 2PO 4).H 2O,分子量:252,灰白色粉末,含有效磷为普钙的2.5—3倍。 养分组成: 总磷:可溶性磷(有效磷)和难溶性磷(未分解的磷矿粉); 可溶性磷:水溶性磷和枸溶性磷(磷酸一氢二钙); 水溶性磷:磷酸二氢钙和游离酸(H 3PO 4); 5. 重钙的质量标准:

总磷(TP):≧46.0%; 水溶磷(WP):≧37.0%; 游离酸(FP):≦5.0%; O):≦4.0%; 游离水(FH 2 粒度(2—4mm):≧90.0%; 强度:≧12N/颗; 6.MAP 磷酸一铵(MAP)是一种水溶性速效复合肥,其总有效养分含量达60.0%以上,有效磷(AP2O5)与总氮(TN)含量的比例约5.44:1,是高浓度磷复肥的主要品种之一。该产品一般作追肥,也是生产三元复混肥、BB肥最主要的基础原料; 该产品广泛适用于水稻、小麦、玉米、高梁、棉花、瓜果、蔬菜等各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广泛适用于红壤、黄壤、棕壤、黄潮土、黑土、褐土、紫色土、白浆土等各种土质;尤其适合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干旱少雨地区施用。 【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简单描述】企业采用先进的管式反应器工艺进行生产。磷矿粉(浆)与硫酸反应,反应料浆进行液固分离,得到湿法稀磷酸。稀磷酸经过浓缩得到浓磷酸。液氨与浓磷酸进行中和反应,反应后:(1)反应料浆喷于返料上进行造粒,然后经过干燥、筛分、防结块包裹、冷却等工序制得粒状产品;(2)反应料浆进行喷雾干燥、筛分、冷却等工序处理得到粉状产品。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 ◆产品主要技术指标:总养分(TN+AP2O5)含量≥60.0%,总氮(TN)≥9.0% 有效磷(AP2O5)≥49.0%,水溶性磷百分率(WP2O5/AP2O5)≥90.0%,游离水≤ 4.0%。粒状产品粒度(2~4mm)≥90.0%,颗粒平均抗压强度≥30.0N/粒。

铸造工艺流程介绍

铸造生产的工艺流程 铸造生产是一个复杂的多工序组合的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主要工序: 1)生产工艺准备,根据要生产的零件图、生产批量和交货期限,制定生产工艺方案和工艺文件,绘制铸造工艺图; 2)生产准备,包括准备熔化用材料、造型制芯用材料和模样、芯盒、砂箱等工艺装备; 3)造型与制芯; 4)熔化与浇注; 5)落砂清理与铸件检验等主要工序。 成形原理 铸造生产是将金属加热熔化,使其具有流动性,然后浇入到具有一定形状的铸型型腔中,在重力或外力(压力、离心力、电磁力等)的作用下充满型腔,冷却并凝固成铸件(或零件)的一种金属成形方法。 图1 铸造成形过程

铸件一般作为毛坯经切削加工成为零件。但也有许多铸件无需切削加工就能满足零件的设计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直接作为零件使用。 型砂的性能及组成 1、型砂的性能 型砂(含芯砂)的主要性能要求有强度、透气性、耐火度、退让性、流动性、紧实率和溃散性等。2、型砂的组成 型砂由原砂、粘接剂和附加物组成。铸造用原砂要求含泥量少、颗粒均匀、形状为圆形和多角形的海砂、河砂或山砂等。铸造用粘接剂有粘土(普通粘土和膨润土)、水玻璃砂、树脂、合脂油和植物油等,分别称为粘土砂,水玻璃砂、树脂砂、合脂油砂和植物油砂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型(芯)砂的某些性能,往往要在型(芯)砂中加入一些附加物,如煤份、锯末、纸浆等。型砂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型砂结构示意图 工艺特点 铸造是生产零件毛坯的主要方法之一,尤其对于有些脆性金属或合金材料(如各种铸铁件、有色合金铸件等)的零件毛坯,铸造几乎是唯一的加工方法。与其它加工方法相比,铸造工艺具有以下特点:1)铸件可以不受金属材料、尺寸大小和重量的限制。铸件材料可以是各种铸铁、铸钢、铝合金、铜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锌合金和各种特殊合金材料;铸件可以小至几克,大到数百吨;铸件壁厚可以从0.5毫米到1米左右;铸件长度可以从几毫米到十几米。 2)铸造可以生产各种形状复杂的毛坯,特别适用于生产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毛坯,如各种箱体、缸体、叶片、叶轮等。 3)铸件的形状和大小可以与零件很接近,既节约金属材料,又省切削加工工时。 4)铸件一般使用的原材料来源广、铸件成本低。 5)铸造工艺灵活,生产率高,既可以手工生产,也可以机械化生产。 铸件的手工造型 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砂型铸造分为手工造型(制芯)和机器造型(制芯)。手工造型是指造型和制芯的主要工作均由手工完成;机器造型是指主要的造型工作,包括填砂、紧实、起模、合箱等由造型机完成。泊头铸造工量具友介绍手工造型的主要方法: 手工造型因其操作灵活、适应性强,工艺装备简单,无需造型设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但手工造型生产率低,劳动强度较大。手工造型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整模造型 对于形状简单,端部为平面且又是最大截面的铸件应采用整模造型。整模造型操作简便,造型时整个模样全部置于一个砂箱内,不会出现错箱缺陷。整模造型适用于形状简单、最大截面在端部的铸件,如齿轮坯、轴承座、罩、壳等(图2)。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酸法用硫酸、磷酸、硝酸或盐酸分解磷矿,并把磷矿中的钙以钙盐的形式分离或固定。这是磷肥的主要生产方法,中特别是硫酸法。硫酸分解磷矿,将硫酸钙分离后制得磷酸。 ?磷酸是生产高浓度磷肥的中间原料。酸法又称为湿法,用酸法制得的磷肥,常统称为湿法磷肥。 ?热法利用高温分解磷矿, 并进一步制成可被作物吸收的磷酸盐或玻璃体物质。这类生产方法所制得的产品往往不溶于水。磷肥的热法生产习惯上还包括元素磷和热法磷酸生产,再以热法磷酸为原料加工成高浓度磷肥。用热法制得的磷肥常统称为热法磷肥。

?普通过磷酸钙生产方法有两种:稀酸矿粉法和浓酸矿浆法。前种用稀硫酸与矿粉发反应,再经化成熟化制得粉状SSP,后者用浓硫酸与矿浆反应,再经化成熟化制得粉状SSP。 ?钙镁磷肥磷矿石,含镁矿石,燃料破碎成小块,按一定比例配料,装入高炉,在高温条件下,炉料熔融成FMP,放出用水淬速迅速冷却,成为颗粒状玻璃体,再经沥水,干燥及其研磨即成粉状FMP成品。

?湿法磷酸用各种无机酸分解磷矿,得到磷酸。现在我国大部份磷酸产量都来自湿法。湿法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硫酸法。 ?磷酸铵磷酸铵主要有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生产方法主要有传统法和料浆法。二铵采用传统法,一铵采用料浆法。

?重过磷酸钙 ?化成法以浓磷酸和磷矿粉为主要原料,在混合机内生成料浆,并继续反应固化,然后转移到熟化仓库,经过缓慢反应成化,成为粉粒状半成品。在造粒机内造粒,再经干燥,破碎,冷却等制成颗粒状成品。

?重过磷酸钙 ?料浆法以稀硫酸和硫矿粉为主要原料,在反应槽混合生成料浆,然后送到造粒机与返粒滚动成粒,再经干燥,破碎,冷冻制得粒状成品。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复合肥生产工艺流程图解 1 、原料 ( 1 )氮素:来源于CO (NH 2 ) 2 (尿素),NH 3 (氨)等; ( 2 )磷素:来源于H 3 PO 4 (磷酸)、MAP (磷酸一铵); ( 3 )钾素:来源于KCl (氯化钾)或K 2 SO 4 (硫酸钾); ( 4 )其它辅助原料:硫酸、填料、水、蒸汽、煤气、空气、电等。 2 、生产工艺流程(详见流程图) 3 、核心技术 ( 1 )管式反应器技术 本套NPK 生产装置选择引进当今世界上先进的挪威海德鲁(Hydro )公司“管式反应器”专利技术,包括硬件和工艺软件包。该专利技术较传统的中和反应槽+ 氨化粒化工艺,在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特点是: ●造粒工艺先进 根据复合肥产品养分要求,经过微机配料计量的各种液、固原料在造粒机及管式反应器中经化学反应合成复合肥料,在氨化粒化器中被连续包裹,而获得完全球形的粒子,各种养分比例即可达标,而且稳定、有保障。 ●产品颗粒养分等量均衡 由于是化学合成造粒,因此颗粒肥料的养分含量都是与标识相同,都能按一定比例同时给作物提供氮磷钾和其它养分,确保作物均衡生长。 ● 产品物理性状好产品颗粒大小分布均匀,90% 是粒径在2-4 mm 的颗粒;颗粒强度高,流动性好,在运输、贮存和堆放时不易破碎。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在工程化设计中还融入了法国AZF 公司和西班牙INCRO 公司的先进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装置设计性能。 ( 2 )熔融尿液造粒技术 ● 装置采用熔融尿液造粒技术,一方面可满足生产各种高氮养分复合肥要求;另一方面亦可进一步提高造粒质量,使肥料颗粒氮素养分更加均衡,表面圆滑、光泽度高。 ( 3 )DCS 控制技术 ● 根据本装置的生产特点,设置磷酸、NPK 控制室,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 。通过全过程动态画面对磨矿、磷酸、硫酸/ 磷酸罐区、NPK 等装置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在控制室的CRT 上能够显示各类工艺参数和机泵的运行状态;对于重要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对主要机泵的开停可在控制室进行;利用DCS 的强大功能能够定时或及时打印多种规格的生产报表;可以及时显示参数越限、生产事故或系统故障;能够存贮、显示历史趋势,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指导信息;易于操作和维护

磷肥

磷肥篇 1磷肥定义 全称磷素肥料。以磷为主要养分的肥料。肥效的大小和快慢,磷肥决定于有效五氧化二磷含量、土壤性质、放肥方法、作物种类等。 2.磷肥的功能 磷的营养功能:1、参与植物体内重要化合物的结构,2、参与代谢过程,3、增强抗逆性。 磷的直接作用:1、促进开花结果,子实早熟,提高籽实质量。 3.磷肥的分类 3.1根据来源可分为: (1)天然磷肥,如海鸟粪、兽骨粉和鱼骨粉等; (2)化学磷肥,如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 3.2根据所含磷酸盐的溶解能性可分为: (1)水溶性磷肥,如普通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一钙。易溶于水,肥效较快。 (2)枸溶性磷肥,如沉淀磷肥、钢渣磷肥、钙镁磷肥、脱氟磷肥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二钙。不溶于水而溶于水2%枸橼酸溶液,肥效较慢。 (3)难溶性磷肥,如骨粉和磷矿粉。其主要成分是磷酸三钙。不溶于水和2%枸橼酸溶液,须在土壤中逐渐转变为磷酸一钙或磷酸二钙后才能发生肥效。 3.3根据生产方法又可分为 (1)湿法磷肥,用无机酸的化学能分解磷矿制成的磷肥。 (2)热法磷肥。将磷矿石与配料混合,进行高温加工所得可被作物吸收的磷酸盐或含磷的玻璃体物质,统称为热法磷肥。

硫酸生产工艺 磷酸生产工艺 5.发展历程 1.初创期(1842-1900)

?1842。世界第一个磷肥厂建立:英国Ipswich过钙厂。 ?1850-1852。湿法磷酸投产。 ?1870-1872。德国首先开始生产湿法肥料用酸。 ?1890。美国开始热法制磷元素的工业生产。 2初步发展期(1900-1950) ?1915。美国Dorr公司开始湿法磷酸连续生产。 ?1917-1918。美国开始热法磷酸工业生产。随即钙镁磷肥等热法磷肥开始工业生产。 ?20世纪初。过钙实现连续生产。美国建成热法一铵工厂 ?30年代。硝酸磷肥问世。 ?40年代。重钙实现连续生产 3迅速发展期(1950-至今) ?1954。美国美国密苏里州农民联合企业投产第一个湿法二铵装置。 ?1960。美国TVA开发预中和-转鼓氨化造粒二铵工艺。 ?60年代初。英国SAI开始湿法生产一铵。美国YVA开始湿法生产二铵。 ?1969年。前苏联开发出料浆法磷铵工艺。 6.磷肥主要品种 磷酸一铵—MAP—NH4H2PO4 磷酸二铵—DAP—(NH4)2HPO4 普钙—SSP—Ca(H2PO4)2和CaSO4的混合物 重钙—TSP—Ca(H2PO4)2 硝酸磷、钙镁磷肥等 7.执行标准 传统法粒状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国标 项目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优等品12-52-0一等品 11-49-0 合格品 10-46-0 优等品 18-46-0 一等品 15-42-0 合格品 13-38-0 总养分 (N+P2O5) ≥ 64.060.056.064.057.051.0 总氨(N)≥11.010.09.017.014.012.0有效磷(以 P2O5计)≥ 51.048.045.045.041.037.0 水溶性磷 占有效磷 百分率≥ 908580908580

磷肥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磷铵生产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磷肥车间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工艺原理 1.磷酸二铵 用氨将酸中和到PH=8制得磷酸二铵,它的稳定性较磷酸一铵差。当温度90℃时就有明显的氨分解出来。随温度的升高分解剧烈增加。 磷酸二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氨压如下表4所示。 表4 从上表4中可看出磷酸二铵如果在高于80℃进行干燥作业,就会明显增加氨损失。 磷酸二铵也同样易溶于水,其大水中溶解度如下表5 所示。 表5磷酸二铵在水中的溶解度 表5 温度(℃) O 10 20 30 40 50 60 70 160 250 溶解度(%) 30 38.6 40.8 42.9 45.0 47.2 49.3 51.4 74.8 100.0 磷酸二铵在很大程度上水解,水解率取决于它在水中的浓度,尤其在稀溶液中,水解率超过20%。 磷酸二铵水溶液中水解数据 表6 磷酸二铵容易形成稳定的过饱和溶液。空气中的水份含量(P H2O ),对磷酸二铵分解速度有影响,水蒸汽从空气中冷凝到固体颗粒表面,冷凝的水分量与P H2O 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在冷凝到固体颗粒表面的水膜中发生了磷酸二铵的水解。 (NH 4)2HP04+H 2O NH 4H 2P04 +[NH 4OH] NH 40H NNH 3+H 2O 2、湿法磷酸的氨化 磷酸有三个氢离子,它们可以依次被氨中和,生成磷酸一铵(MAP)、磷酸二铵(DAP)及磷酸三铵 H 3P04 (液) +NH 3 (气) === NH 4H 2P04(固)+热量 H 3P04 (液) +2NH 3 (气)===(NH 4)2HP04(固)+热量

H3P04 (液)+3NH3 (气) === (NH4)3P04(固)+热量 纯的磷酸氨盐都是白色晶体,其中磷酸一铵最稳定、磷酸二铵次之,磷酸三铵最不稳定,不宜作肥料使用。 工业生产中,因磷酸中所含有的杂质不同,产品颜色并不都是白色,在磷酸中和过程中,并不都是生产单一的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产品,而是两种物质同时存在,具体化学反应方程式: 3H20+P205+2mNH3===2(m-1)(NH4)2HP04+2(2-m)NH4H2P04+Q m:N/P摩尔比 纯磷酸和氨中和是瞬间即可完成的快速反应,过程的总速度只取决于气氮分子扩散进入磷酸的传质速度。因此,凡是能够强化这一传质过程的手段,均可加快中和过程的速度,如提高原料温度、增大压力等。工业生产磷铵肥料通常都用湿法磷酸,湿法磷酸中经常含有铁、铝、镁、钙、氟、硫和硅等杂质,在氨中和过程中这些杂质将生成各种复杂化合物,它们将严重影响料浆的物性及磷铵产品的组成和性质。 中和过程放出的热量很大, 生产中利用反应热蒸发除去溶液中的一部份水份。 2.1中和过程中还可能生成的沉淀物 由于湿法磷酸含有较多杂质,因此它的中和反应要比纯磷酸复杂得多,酸中的杂质将在中和过程中生成一系列复杂化合物,而影响到料浆的物性和产品组成,这些复杂化合物是随氨化料浆PH值的升高而分别析出的,如表10所示。表10

磷肥厂实习报告

磷肥厂实习报告 陈XX 化学工程与工艺 2009年7月份,我有幸来到XXX厂工作,这个炎热的夏天,工厂里面尘土飞扬。我开始先分到磷肥厂进行生产实习。来到这里后我才知道,这个厂原来在五十年代末就建好了。据我师傅所讲,磷肥工艺采用的是干法(即稀酸矿粉法)、皮带化成流程、连续式机械化生产的方法生产普通过磷酸钙,自建厂以来这套技术就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也许这套工艺有着时代的烙印和实际的合理性、经济性才一直沿用至今吧。 经过三个多月的实习,在师傅们的帮助下,我收获良多。我自己是学工艺专业的,那就从这个角度来谈谈吧。 生产磷肥主要有原料工序、混化工序、吸收工序等。以下便按原料到成品的顺序分别叙述。 一、原料工序 普钙生产的主要原料是磷矿石和硫酸。磷矿石可分为磷灰石和磷块岩。磷灰石矿一般系熔融的岩浆冷却结晶而成,属于火成岩,具有粗大的结晶结构,其矿物 化学组成的分子式为Ca 5R-(PO 4 ) 3 ,而实际我们采用的是氟磷灰石。纯粹的氟磷灰 石中含有五氧化二磷、氧化钙、氟,但在磷灰石中还夹带其它的矿物杂质,因此一般五氧化二磷含量都小于42%。再说到实际生产,一般我们首先将块矿送到块矿贮斗筛网上进行筛分,因为磷矿粉细度是影响反应的一个重要因素,矿粉越细固液接触面积越大,有利于矿石的分解及后期熟化的时间的缩短。但过细会降低磨机生产能力,增加能耗,增加成本。因此,一般要求通过100目筛92~98%。筛分 250毫米以内的块矿进入贮斗内,通过园盘机、筛分斜皮带机送到破碎机破碎处理为30毫米以下的碎矿,再由皮带机、粗矿斗提机输送到碎矿仓,供磨机磨粉。 在往磨机进料的同时将热风引入磨机进风口,磷矿石在磨机内一边被干燥一边被研磨,被研磨出来的矿粉在风机的负压作用下,先经选粉器选粉,不合格的矿粉回到磨机进口重新加工,合格的矿粉随气流进入旋风分离器,大部分的矿粉被分离出来,分离出来的矿粉经回转下料机和螺旋运输机、25米螺旋机、18米

磷肥行业清洁生产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环境保护部 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

目次 前言 (1) 1 适用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和定义 (2) 4 评价指标体系 (3) 5 评价方法 (9) 6 指标解释 (10)

前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磷肥行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特制定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磷肥工业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肥料制造业(磷肥)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1 适用范围 本指标体系规定了磷肥工业清洁生产的一般要求。本指标体系将清洁生产标准指标分成六类,即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资源能源利用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评价磷肥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为企业推行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指导,适用于磷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也适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和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高浓度磷肥(磷肥二铵、磷酸一铵、重过磷酸钙等)、低浓度磷肥(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等系列产品的企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指标体系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5580-2011 磷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29139-2012 磷酸二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29138-2012 磷酸一铵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GB 10205-2009 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GB 21634-2008 重过磷酸钙 GB 20413-2006 过磷酸钙 GB 20412-2006 钙镁磷肥 GB 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18599-20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15562.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 GB/T 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清洁生产审核暂行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6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标体系。 3.1 清洁生产

pvc生产工艺流程图氯乙烯工艺流程图

pvc生产工艺流程图氯乙烯工艺流程图 PVC生产工艺流程图 P-18 烧碱工艺流程图 P-14 Cl2 株洲化工集团诚信有限公司简介 2007年5月23日,中盐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 中盐株化)正式挂牌成立,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盐业总公司增资控股(占65%)原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做大做强上迈出 了可喜一步,更意味着中盐株化在企业发展史上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企业始建于1956年,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于1997年12月以原株洲化工厂为母体改制成为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000年原湖南株洲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债转股,将所有经营 性资产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六家共同出资,按照现代企业制 度的要求,组建成立了多元投资主体的湖南株洲化工集团诚信有限 公司;2001年为进入资本市场,搞活资本运作,又从诚信公司分立 组建了湖南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化牌”、“翡翠牌”、“晶晶牌”三种品牌50多种产品。主要 产品有:硫酸(36万吨/年)、磷肥(36万吨/年)、烧碱(24万 吨/年)、PVC树脂(20万吨/年)、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3 万吨/年)、复混肥(10万吨/年)、液氯(4万吨/年)、盐酸(6 万吨/年)、水合肼(3万吨/年)、PVC塑钢型材(1.5万吨/年)、PVC芯层发泡管(0.6万吨/年)。盐酸、烧碱、钛白粉、PVC树脂、化学建材等产品还远销香港、东南亚、欧洲和南美洲地区。

新起点、新机遇,中盐株化必将创造出新的跨越。公司将秉承“诚信天下,永利客户,义利兼顾,共同发展”的经营理念,按照中国盐业总公司第二步发展战略部署,和“建设环保企业,打造百亿集团,实施循环经济,确保环境友好”的企业发展目标,团结奋进,务实创新,将新公司打造成为中盐旗下三大盐化工基地之一,朝着建设“效益一流、技术领先、环境优美、人际和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百亿环保化工集团阔步前进。 烧碱厂简介: (2)电解工序;(3)蒸发工序。 烧碱流程图解释 (1)盐水工序 1.化盐桶:通入蒸气控制化盐温度(50-55摄氏度)盐层高度不低于3.5米。该过程主要去除溶液中的钙离子,鎂离子和硫酸根离子。 2.澄清桶:道尔型,D=15m。通过砂滤器进一步过滤悬浮杂质。采用虹吸式自动反洗。 3.中和槽:加31%盐酸中和过量的碳酸钠。pH=7-8 4.回收液:主要成分为NaCl(>=280g/L) (2)电解工序 1.换热器均为列管式。 2.盐水预热器中加蒸气控制预热温度在80-90摄氏度。 3.Cl-洗涤器:除去NCl3气体(含量高时容易发生爆炸)。一段冷却加工业水,二段加冷冻水。控制氯气温度度在12-20摄氏度。 4.填料干燥塔以90%硫酸干燥,泡罩塔以98%硫酸干燥。 5.氢气冷却器加工业水冷却( (3)蒸发工序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描述

机械加工工艺流程详解 1.机械加工工艺流程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是规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等的工艺文件之一,它是在具体的生产条件下,把较为合理的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按照规定的形式书写成工艺文件,经审批后用来指导生产。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一般包括以下内容:工件加工的工艺路线、各工序的具体内容及所用的设备和工艺装备、工件的检验项目及检验方法、切削用量、时间定额等。 1.1 机械加工艺规程的作用 (1)是指导生产的重要技术文件 工艺规程是依据工艺学原理和工艺试验,经过生产验证而确定的,是科学技术和生产经验的结晶。所以,它是获得合格产品的技术保证,是指导企业生产活动的重要文件。正因为这样,在生产中必须遵守工艺规程,否则常常会引起产品质量的严重下降,生产率显著降低,甚至造成废品。但是,工艺规程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工艺人员应总结工人的革新创造,可以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及时地汲取国内外的先进工艺技术,对现行

工艺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但必须要有严格的审批手续。 (2)是生产组织和生产准备工作的依据 生产计划的制订,产品投产前原材料和毛坯的供应、工艺装备的设计、制造与采购、机床负荷的调整、作业计划的编排、劳动力的组织、工时定额的制订以及成本的核算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作为基本依据的。 (3)是新建和扩建工厂(车间)的技术依据 在新建和扩建工厂(车间)时,生产所需要的机床和其它设备的种类、数量和规格,车间的面积、机床的布置、生产工人的工种、技术等级及数量、辅助部门的安排等都是以工艺规程为基础,根据生产类型来确定。除此以外,先进的工艺规程也起着推广和交流先进经验的作用,典型工艺规程可指导同类产品的生产。 1.2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 工艺规程制订的原则是优质、高产和低成本,即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最好的经济效益。在具体制定时,还应注意下列问题: 1)技术上的先进性在制订工艺规程时,要了解国内外本行业工艺技术的发展,通过必要的工艺

磷肥生产中含氟废气的吸收及利用情况

磷肥生产中氟资源的回收及利用情况 世界萤石储量为6.23亿t,按含氟50%计算,氟资源量为3.12亿t;世界磷灰石储量约600亿t,磷矿石中氟含量约3%,氟资源量约18亿t;我国磷灰石储量约150亿t,含氟约4.5亿t。磷矿石中伴生的氟资源远比萤石中的氟资源丰富,而我国的磷矿石主要用于生产磷肥。 一、磷肥生产中的氟资源 磷矿中可供利用的氟资源主要存在于磷肥生产的含氟废气和萃取磷酸中,真正回收的氟只是一小部分含氟废气中的氟,而且绝大部分都是加工成氟硅酸钠产品,经济效益低下。1、萃取磷酸过程中的含氟废气 以硫酸分解磷矿萃取磷酸时,通常采用空气冷却或真空冷却的方法移除多余的热量,这时随萃取槽气相排出的氟约占磷矿含氟量的5%~17%,但这部分氟基本上处于没有回收的状态。 2、萃取磷酸中的氟 当前绝大多数萃取磷酸的生产都是采用二水物法,磷矿石在萃取槽中经硫酸分解后有~70%的氟进入萃取磷酸中。氟在磷酸中以氟硅酸(H2SiF6)的形态存在,这部分氟除很小部分在磷酸浓缩且浓缩到P205浓度较高时有部分回收外,其他很大部分都进入肥料中。萃取磷酸中的氟可以沉淀的方法将它从磷酸中以氟硅酸钠的形态分离出来,然后以氟硅酸钠为起点制取多种氟化合物和白炭黑。以沉淀法从磷酸中回收氟硅酸钠,产品纯度可以达到98%~99%,氟的回收率可以达到70%~80%。 3、磷酸浓缩过程中的含氟废气 对萃取磷酸进行浓缩时,磷酸中的氟硅酸会部分分解成SiF4和HF,逸出于蒸汽中,经水吸收生成氟硅酸,然后大部分加工成氟硅酸钠。根据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等生产工艺的不同,氟的回收大不相同。采用料浆浓缩一喷浆造粒流程时,磷酸经氨中和后浓缩时已无氟逸出;采用预中和一氨化粒化流程时,通常磷酸浓缩到(P205)40%就可以了,这是由于循环酸中含有较多硅胶,而且氟的逸出率较低,氟的回收很困难;采用管式反应器氨化粒化流程或化成法生产重钙时,磷酸需浓缩到W(P205)50%左右,这时可以回收磷酸中大约60%的氟,但不少厂为了回避浓缩中的困难,降低浓度生产,则氟的回收率降低。 4、过磷酸钙生产中的含氟废气 过磷酸钙生产中的含氟废气主要成分是四氟化硅,被水吸收后生成氟硅酸和硅胶。据悉,国内过磷酸钙的年产量已达2200万t以上,通常氟硅酸得率为每吨实物过磷酸钙5~7kg,按6 kg计算,若全部回收,每年100%H2SiF6量可达l3.2万t,相当于10.45万t氟。 5、磷肥中可回收利用的氟资源量 按我国磷肥年产量l 450万t P205计,其中磷酸二铵产量~800万t,磷酸一铵产量~1 000万t,二者产品中的P2O5~900万t。按每吨P2O5消耗(P2O5)32%、(F)3%的磷矿3.2 t计算,全年仅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就要消耗2880万t磷矿,其中氟的含量可达86.4万t。按萃取磷酸时,8%进入气相并被回收,回收氟量可达6.91万t;若70%进人萃取磷酸中,萃取磷酸中的氟量可达60.48万t,若再以沉淀法按回收率75%计算,以氟硅酸钠形态回收的氟量可达45.36万t;另外,从过磷酸钙生产的含氟废气中可回收l0.45万t氟。以上3项可回收的氟量就达62.72万t,相当于103.43万t氟硅酸钠,加上尚未计算的其他磷肥生产中可回收的氟,其总量已经超过了我国当前以萤石为原料生产的无水氟化氢的总量。 从我国当前氟硅酸钠的产量来看,回收的氟量可能只占到可回收氟量的10%以上,尚有80%以上的氟有可能予以回收。如此巨量的氟潜含着巨大的经济利益,它们的回收利用是当前磷肥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现实的途径之一。

化学流程图专题

化学流程图专题 【例1】重铬酸钠(Na2Cr2O7·2H2O)俗称红矾钠,在工业方面有广泛用途。我国目前主要是以铬铁矿(主要成份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O、SiO2等杂质)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 ①中涉及的主要反应有: 主反应:4FeO·Cr2O3+8Na2CO3+7O2 8Na2CrO4+2Fe2O3+8CO2 副反应:SiO2+Na2CO3Na2SiO3+CO2↑、Al2O3+Na2CO32NaAlO2+CO2↑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的pH: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①”中反应是在回转窑中进行,反应时需不断搅拌,其作用是。两个副反应均为吸热反应,但 在高温下均能自发进行,其原因是。 ⑵“③”中调节pH至4.7,目的是。 ⑶“⑤”中加硫酸酸化的目的是使CrO42-转化为Cr2O72-,请写出该平衡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⑷“⑦”中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析出红矾钠,依据是。 【例2】明矾石是制取钾肥和氢氧化铝的重要原料,明矾石的组成和明矾相似,此外还含有氧化铝和少量氧化铁杂质。具体实验步骤如下图所示: 根据上述图示,完成下列填空: (1)明矾石焙烧后用稀氨水浸出。配制500mL稀氨水(每升含有39.20g氨)需要取浓氨水(每升含有251.28g 氨)__________mL,用规格为_______mL量筒量取。 (2)氨水浸出后得到固体混合体系,过滤,滤液中除K+、SO42-外,还有大量的NH4+。检验NH4+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磷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 酸法 用硫酸、磷酸、硝酸或盐酸分解磷矿, 并把磷矿中的钙以钙盐的形式分离或固定。这是磷肥的主要生产方 法,中特别是硫酸法。硫酸分解磷矿,将硫酸钙分离后制得磷酸。 ? 磷酸是生产高浓度磷肥的中间原料。酸法又称为湿法,用酸法制得的磷肥,常统称为湿法磷肥。 ? 热法 利用高温分解磷矿, 并进一步制成可被作物吸收的磷酸盐或玻璃体物质。这类生产方法所制得的产品往往不 溶于水。磷肥的热法生产习惯上还包括元素磷和热法磷酸生产,再以热法磷酸为原料加工成高浓度磷肥。用热法制得的磷肥常统称为热法磷肥。 ? 普通过磷酸钙生产方法有两种:稀酸矿粉法和浓酸矿浆法。前种用稀硫酸与矿粉发反应,再经化成熟化制得粉状SSP , 后者用浓硫酸与矿浆反应,再经化成熟化制得粉状SSP 。 ? 钙镁磷肥 磷矿石,含镁矿石,燃料破碎成小块,按一定比例配料,装入高炉,在高温条件下,炉料熔融成FMP , 放出用水淬速迅速冷却,成为颗粒状玻璃体,再经沥水,干燥及其研磨即成粉状FMP 成品。 ? 湿法磷酸 用各种无机酸分解磷矿,得到磷酸。现在我国大部份磷酸产量都来自湿法。湿法生产中绝大部分是硫酸法。 ? 磷酸铵 磷酸铵主要有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生产方法主要有传统法和料浆法。二铵采用传统法,一铵采用料浆法。 ? 重过磷酸钙 ? 化成法 以浓磷酸和磷矿粉为主要原料,在混合机内生成料浆,并继续反应固化,然后转移到熟化仓库,经过缓慢反应成化,成为粉 粒状半成品。在造粒机内造粒,再经干燥,破碎,冷却等制成颗粒状成品。 ? 重过磷酸钙 ? 料浆法 以稀硫酸和硫矿粉为主要原料,在反应槽混合生成料浆,然后送到造粒机与返粒滚动成粒,再经干燥,破碎,冷冻制得粒状 成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