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ISO13485-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资料

ISO13485-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资料

ISO13485-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资料
ISO13485-医疗器械设计开发资料

采购清单

产品名称:使用顺序号:

编制:审批:

日期:日期:

技术文件清单

编制:日期:

新产品开发建议书

设计评审记录

产品开发计划

编制:日期:批准:日期

开发任务书

设计评审记录

使用顺序号:

记录人:

设计评审(确认)记录

记录人:

记录人:

记录人:

设计验证记录

设计确认报告

设计评审记录(最终评审)

风险管理制度

一、目的:

确定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方针、制定风险可接收准则和风险管理过程要求,规范公司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活动,确保医疗器械产品使用安全。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医疗器械生产的全过程风险管理(以下简称:风险管理)。

三、职责:

1、总经理

1)制度公司风险管理方针;

2)为风险管理活动配备充分的资源和有资格能胜任的人员;

3)主持公司风险管理评审,评价公司风险管理活动的适宜性,以确保风险管理过程持续有效;

4)对公司成立的新产品开发项目组,授权管理者代表批准《风险管理报告》;

2、管理者代表:

1)确保公司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实施和保持;

2)对公司风险管理活动进行督导。

3、技术部:

1)对本单位风险管理过程的实施和效果进行监督;

2)主持评审产品的风险管理。

4、项目管理小组负责人:

1)制定《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以下简称:风险管理计划);

2)组织风险管理小组实施风险管理活动;

3)跟踪相关活动,包括原材料的确认、生产过程和产品上市后信息反馈;

4)组织风险管理过程评审,编写风险管理报告;

5)整理风险管理文档,确保风险管理文档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5、风险管理小组:

所有新产品设计开发项目都应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风险管理小组以设计开发项目组成员为基础,根据需要可邀请制造、检验、服务和临床人员参加。

1)对产品进行风险分析、风险评价;

2)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3)实施、记录和验证风险控制措施;

4)对剩余风险、是否产生新的风险、风险控制的完整性以及综合剩余风险的可接受性进行评价;

5)建立和保存风险管理文档;

6、产品负责人:

1)负责落实生产过程风险控制的各项措施,确保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2)收集产品生产和产品上市后的信息,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价,对与安全性相关的信息评价是否有新的或不可接受的风险出现;

ISO13485控制程序目录清单

标准文本: 1、范围 1.1总则 1.2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3.1有源植入性医疗器械 3.2 有源医疗器械 3.3 忠告性通知 3.4 顾客抱怨 3.5 植入性医疗器械 3.6 标记 3.7 医疗器械 3.8 无菌医疗器械 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1 总要求 4.2文件要求 4.2.1 总则 4.2.2 质量手册 4.2.3文件控制 4.2.4 记录控制 5、管理职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5.3 质量方针 5.4 策划 5.4.1 质量目标 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 职责和权限 5.5.2 管理者代表 5.5.3 内部沟通 5.6管理评审 5.6.1总则 5.6.2 评审的输入 5.6.3 评审输出 6、资源管理 6.1 资源提供 6.2 人力资源 6.2.1 总则 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 6.3 基础设施 6.4 工作环境

7、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7.2.1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7.2.2 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 7.2.3 顾客沟通 7.3 设计与开发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7.4 采购 7.4.1采购过程 7.4.2 采购信息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7.5 生产和服务提供 7.5.1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7.5.4 顾客财产 7.5.5 产品防护 7.6 件事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8、测量、分析和改进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2.1反馈 8.2.2 内部审核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8.2.4 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中在8.2.3中体现 8.3 不合格品的控制 8.4 数据分析 8.5改进 8.5.1 总则 8.5.2 纠正措施 8.5.3 预防措施

【精品推荐】2017年最新ISO13485-2016医疗器械管理体系全套手册及程序文件

INTERNATIONAL ISO STANDARD 13485 第三版 2016-3-1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Dispositifs medicaux-Systemes de management de In qualite-ExIGENCES a des fins reglementaires

目录 目录 (2) 1.范围 (8) 2.规范性引用文件 (8) 3.术语和定义 (8) 3.1 忠告性通知 (8) 3.2 授权代表 (9) 3.3 临床评价 (9) 3.4 抱怨 (9) 3.5 经销商 (9) 3.6 植入性医疗器械 (9) 3.7 进口商 (9) 3.8 标记 (10) 3.9 寿命期 (10) 3.10 制造商 (10) 3.11 医疗器械 (11) 3.12医疗器械族 (11) 3.13 性能评价 (11) 3.14 上市后监督 (11)

3.16 采购的产品 (12) 3.17 风险 (12) 3.18 风险管理 (13) 3.19 无菌屏障系统 (13) 3.20 无菌医疗器械 (13) 4.质量管理体系 (13) 4.1总要求 (13) 4.2文件要求 (14) 4.2.1总则 (14) 4.2.2质量手册 (14) 4.2.3医疗器械文件 (15) 4.2.4文件控制 (15) 4.2.5记录控制 (15) 5管理职责 (16) 5.1管理承诺 (16) 5.2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16) 5.3质量方针 (16) 5.4策划 (16)

5.5.1职责和权限 (17) 5.5.2管理者代表 (17) 5.5.3内部沟通 (17) 5.6管理评审 (17) 5.6.1总则 (17) 5.6.2评审输入 (17) 5.6.3评审输出 (18) 6资源管理 (18) 6.1资源提供 (18) 6.2人力资源 (18) 6.3基础设施 (19) 6.4工作环境和污染控制 (19) 6.4.1工作环境 (19) 6.4.2污染控制 (19) 7产品实现 (20)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20) 7.2与顾客有关的过程 (20) 7.2.1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20)

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doc

修订状态X 拟文部门技术部执行日期 1目的 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设计开发活动全过程的控制。 3职责 3.1销售部负责组织市场调研,提供新产品开发的市场反馈信息。 3.2生产部负责新产品加工制造和生产。 3.3技术部负责产品设计开发的策划和实施。 3.4质管部负责新产品的性能检验。 4内容 4.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4.1.1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合同评审结果,提出新产品的开发建议,编写《设计和开发 任务书》。 4.1.2技术部负责人根据《设计和开发任务书》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确定项目负责人, 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和开发计划书》。计划书内容包括: ◆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 ◆各阶段人员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部门; ◆资源配置要求,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其他相关内容。 4.1.3《设计开发计划书》由总经理批准,《设计和开发计划书》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 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1.4组织和技术接口 产品设计和开发项目负责人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各部门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 确保沟通有效,职责明确。 ◆组织接口:明确划分有关人员的职责; ◆技术接口:对影响设计和开发质量的信息传递,应填写《信息联络单》以确保有效 的沟通; ◆销售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系及信息传递。 4.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4.2.1设计开发输入应包括以下内容: ◆产品主要功能、性能和结构要求。这些要求主要来自顾客或市场的需求与期望;

修订状态X 拟文部门技术部执行日期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国家强制性标准一定要满足; ◆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适用信息; ◆对确定产品的安全性和适用性至关重要的特性要求,如安全、经济性方面的要求等。 ◆风险管理计划。 4.2.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应形成文件,填写《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附有各类相应的资料。 4.2.3由技术部组织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内容进行评审,确保输入的充分和适宜的。 4.3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4.3.1设计开发人员根据设计开发任务书、方案及计划等开展设计和开发工作,并编制相 应的设计开发输出文件。 4.3.2设计和开发输出文件应以能针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进行验证的形式来表达,以便于证 明满足输入要求,为生产运作提供适当的信息。设计开发输出文件因产品不同而不同,包括: ◆指导生产、包装等活动的图样和文件:如全部产品图样、工艺文件及包装设计等; ◆包含或引用验收准则; ◆外购件或外协件清单及采购物资分类明细表; ◆产品技术规范或产品注册标准; ◆风险管理报告; ◆产品使用说明书。 4.3.3根据产品特点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至关重要的产品特性,包括安装、使用、搬运、 维护及处置的要求。 4.3.4由项目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对输出文件进行审核,并填写《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 输出文件由技术部负责人批准后发放。 4.3.5技术部负责人保持设计输出的所有相关文件和记录,包括制造程序、图纸等。 4.4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下列各阶段应进行评审,所有的设计评审应填写《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以记录评审结果。 4.4.1设计开发策划的评审 由技术部组织供应部、生产部、质管部和销售部进行评审。 4.4.2设计开发输入的评审 技术部组织对所有输入进行评审,以确定其是否适宜。评审时对产品技术要求、功

ISO13485内审检查表(完整各部门)

ISO13485内审检查表(完整各部门) 内审检查表 审核员: 第 1 页 共 10 页 受审部门 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 审核内容 日期 标准条款 审核方法 记录 评价 符合 查看体系文件判别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 1按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查,符合标准规定 4.1质量管 2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 理体系总要 求 检查是否相符。 覆盖产品范围符合 查,文件齐全 符合 符合 符合 3质量管理体系各层次的文件。 检查是否齐全。 4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 有没有删减部分,如有则记录 有删减合理 查文件目录判别各级文件是否齐全。 抽查三份文件是否相符 1公司应建立并保持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查,各级文件齐全 符合 符合 查目录,判别是否能满足生产经营的 需求 4.2.1文件 2保存的医疗器械法律、法规。 要求总则 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3对每一型号的医疗器械建立并保持一套技术文档 抽查一套技术文档,检查是否正确、 相关技术文件 符合 。 齐全、清晰,符合生产要求。 质量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符合 符合 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覆 盖 范 围 , 包 含 YY/T0287 专用要求内 容,有描述过程及其相 互作用。 4.2.2质量 手册 检查质量手册,查有没有阐明企业质 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有无缺YY/T 0287专用要求内容,有没有描述过程 及其相互作用。 1) 清楚的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2) 应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符合 符合 3) 识别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过程之间 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5.1 1总经理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通过查质量记录,作出判断的证据。 有质量方针 符合 符合 2总经理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 询问二个现场员工,作出判断 明白满足顾客要求和法 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管理承诺 性传达给组织的成员。 与领导层交谈,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 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 、法规传达情况以及顾客要求得到满 法规传过情况以及顾客 符合 5.2 1确保顾客的需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2应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 足的情况 要求得到满足。 以顾客为关 注焦点 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 规的要求 抽查二份合同的执行情况。 符合 符合 符合 1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已在相关层次中传达质量方 检查有无质量方针,在办公室、生 针。 产车间能否看到质量方针。 5.3 制定了质量方针 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 的理解 质量方针 2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的理解程度 询问二个员工。 1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相一致,质量目标应是 查目标与方针是否一致,查相关职 可测量的,并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展开。 能部门有无自己的质量目标。 5.4 查目标与方针一致 符合 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 的完成情况达标 策划 2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 抽查二个部门。 符合 符合 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 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查质量策划文件。 符合 符合 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 查组织机构图和部门职责、权限。 最高管理者已规定企业 内的职责、权限。 定。 5.5职责 、权限和2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和 查管理者代表的任命书和职责、权 最高管理者指定管理者 代表,明确其职责和权 符合 限 沟通 权限。 限。

医疗器械研发流程

医疗器械研发流程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新法规下的医疗器械研发 1、医疗器械设计与开发输入 这一阶段要做什么事情呢明确你要设计开发的产品,也就是说你要开发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出来,以及怎么把这个产品开发出来。 产品综述 ◎产品预期用途、功能、性能、管理类别、结构组成、规格型号、主要材料、标签、包装、灭菌方式、有效期。 产品设计与开发策划/计划 ◎设计开发的人员与职责、时间、各个阶段的输入与输出、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目标、资源需求。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参考YY/T0316,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风险管理、对过程进行评审、汇编报告、批准报告)[应形成文件]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 ◎应列出一个详尽的清单,也可以并在产品综述中。这个清单中的所有文件应有版本号、年代号或实施日期。 2、医疗器械设计与开发输出 在我们完成了输入以后,就进入了设计与开发的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就会有输出产生出来,而如实、详实记录我们这个实施过程所形成的文件、记录就形成了输出的记录,而最终版本的文件和记录,则是我们需要的“输出文件和记录”。这个过程是不是规范,是不是科学的、合理的,则会对研发效率、研发质量、研发成本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过程。 产品图纸 ◎总装图、部件图、零件图、原理图、框图、工艺图、运动状态图。 技术要求 ◎应按照国家局发布的《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国家食药总局2014年第9号通告,2014年5月30日发布)编制。 ◎技术要求主要内容是:型号规格、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术语。试验方法内容较多时可采用附录的办法附加到正文后边。 试验和验证记录、方案、报告

医疗器械产品设计与开发

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一、设计和开发的概念: 1、设计——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甚至幻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是一种造物活动。 2、研发(开发)——产品研发是指创造性研制新产品或改良原有产品或仿制已有产品的发明、组合、增减、革新等活动的过程。 二、设计和开发的一般过程: 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1)建立设计和开发的程序 2)成立相应的队伍 3)提出设想 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1)根据要求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 2)搜集使用的法律、法规; 3)搜集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 4)风险管理要求。

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内容。(经评审、确认、批准后应形成文件,文件包括: 1)预期用途; 2)性能、功效(包括储存搬运和维护); 3)对患者和使用者的要求; 4)人员、设备、生产环境等要求; 5)安全性和可靠性; 6)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如果有); 7)电磁兼容性; 8)公差或极限公差; 9)检验仪器(包括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 10)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11)强制性标准及推荐性标准; 12)产品所适用的材料; 13)产品适用寿命; 14)灭菌要求(如果有)。 4、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1)设计输出首先应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2)给出所需材料、组件、部件的技术要求或接收准则; 3)生产工艺及工艺过程及其生产设备; 4)产品图纸和部件清单;

5)产品标准; 6)生产所需环境; 7)检验程序、方法及其设备; 8)包装及包装标记; 9)追溯标记(铭牌); 10)最终产品(样品或样机); 11)安装及适用说明书及其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 12)设计和开发的记录; 5、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设计和评审是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的结果的适宜性、有效性,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系统活动。其目的是评价设计和开发各阶段的结果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早期避免产品的不合格。 设计和和开发各阶段评审的内容: 1)设计是否满足所有规定的要求; 2)输入的内容是否满足设计和开发的要求; 3)产品性能的寿命周期数据的科学性和依据是否充分; 4)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是否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资金设备、场地等); 5)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 一、设计与开发的概念: 1、设计——设计就是把计划、规划、设想、(甚至幻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就是一种造物活动。 2、研发(开发)——产品研发就是指创造性研制新产品或改良原有产品或仿制已有产品的发明、组合、增减、革新等活动的过程。 二、设计与开发的一般过程: 1、设计与开发的策划; 1)建立设计与开发的程序 2)成立相应的队伍 3)提出设想 2、设计与开发的输入: 1)根据要求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与安全要求; 2)搜集使用的法律、法规; 3)搜集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 4)风险管理要求。

3、设计与开发的输入内容。(经评审、确认、批准后应形成文件,文件包括: 1)预期用途; 2)性能、功效(包括储存搬运与维护); 3)对患者与使用者的要求; 4)人员、设备、生产环境等要求; 5)安全性与可靠性; 6)毒性与生物相容性(如果有); 7)电磁兼容性; 8)公差或极限公差; 9)检验仪器(包括过程检验与出厂检验); 10)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11)强制性标准及推荐性标准; 12)产品所适用的材料; 13)产品适用寿命; 14)灭菌要求(如果有)。 4、设计与开发的输出: 1)设计输出首先应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2)给出所需材料、组件、部件的技术要求或接收准则; 3)生产工艺及工艺过程及其生产设备; 4)产品图纸与部件清单;

5)产品标准; 6)生产所需环境; 7)检验程序、方法及其设备; 8)包装及包装标记; 9)追溯标记(铭牌); 10)最终产品(样品或样机); 11)安装及适用说明书及其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 12)设计与开发的记录; 5、设计与开发的评审: 设计与评审就是为了确保设计与开发的结果的适宜性、有效性,就是否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系统活动。其目的就是评价设计与开发各阶段的结果就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就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早期避免产品的不合格。 设计与与开发各阶段评审的内容: 1)设计就是否满足所有规定的要求; 2)输入的内容就是否满足设计与开发的要求; 3)产品性能的寿命周期数据的科学性与依据就是否充分; 4)设计与开发的能力就是否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资金设备、场地等); 5)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医疗器械ISO13485:2016一整套手册、程序文件、表单汇编

质量手册 (包括:程序文件、表单全套) 依据:ISO13485:2016、YY/T0287-2017、YY/T0316-2016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09-28发布2018-10-01实施 XXXXX医疗用品有限公司

目录 编制:

ISO13485质量管理全套表格 目录 1.首营企业审批表 2.首营品种审批表 3.温湿度记录表 4.质量问题跟踪表 5.产品质量投诉处理记录 6.2014年度员工培训记录 7.不合格品处理记录表 8.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9.医疗器械质量事故调查报告 10.医疗器械质量事故统计表 11.程序文件执行情况自查情况表 12.不良事件报告记录 13.厂区环境卫生检查记录表 14.车间门窗墙壁天花板清洁记录 15.设施和设备安装、维修、调试及定期检查、保养记录 16.医疗器械购进、验收、入库记录 17.出库单 18.入库单 19.产品出库、复核、销售记录 20.商品投诉、质量查询报告单 21.医疗器械商品养护记录 22.医疗器械产品出库、复核记录 23.医疗器械产品购进记录 24.医疗器械产品销售记录 25.医疗器械产品验收/检验记录

26.商品投诉、质量查询记录 27.医疗器械产品养护、检查记录 28.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反馈登记表 29.医疗器械效期产品管理记录 30.用户访问联系记录表 31.售后服务登记表 32.医疗器械售后服务反馈登记表 33.医疗器械销售产品召回记录 34.事故初始报告和最终报告书 35.设计开发表格汇编 36.医疗器械风险管理计划 37.医疗器械风险管理报告 38.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措施记录 39.表生产和生产后信息评价和处理记录 40.产品安全特征问题清单

医疗器械研发流程

新法规下的医疗器械研发 1、医疗器械设计与开发输入 这一阶段要做什么事情呢?明确你要设计开发的产品,也就是说你要开发一个什么样的产品出来,以及怎么把这个产品开发出来。 产品综述 ◎产品预期用途、功能、性能、管理类别、结构组成、规格型号、主要材料、标签、包装、灭菌方式、有效期。 产品设计与开发策划/计划 ◎设计开发的人员与职责、时间、各个阶段的输入与输出、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与目标、资源需求。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参考YY/T0316,制定风险管理计划、实施风险管理、对过程进行评审、汇编报告、批准报告)[应形成文件] 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 ◎应列出一个详尽的清单,也可以并在产品综述中。这个清单中的所有文件应有版本号、年代号或实施日期。 2、医疗器械设计与开发输出 在我们完成了输入以后,就进入了设计与开发的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就会有输出产生出来,而如实、详实记录我们这个实施过程所形成的文件、记录就形成了输出的记录,而最终版本的文件和记录,则是我们需要的“输出文件和记录”。这个过程是不是规范,是不是科学的、合理的,则会对研发效率、研发质量、研发成本产生重大影响。这是一个需要平衡的过程。 产品图纸 ◎总装图、部件图、零件图、原理图、框图、工艺图、运动状态图。 技术要求 ◎应按照国家局发布的《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国家食药总局2014年第9号通告,2014年5月30日发布)编制。 ◎技术要求主要内容是:型号规格、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术语。试验方法内容较多时可采用附录的办法附加到正文后边。 试验和验证记录、方案、报告 ◎产品试验,如制程中的试验、成品的试验、某项性能的试验。

ISO13485受控文件清单

好好学习社区 更多优惠资料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429301935.html, 德信诚培训网 受控文件清单 序号 文件名称 文件编号 管理部门 备注 001 质量管理手册 QM/01-001-00 总经理 002 文件与资料控制程序 QP/02-001-00 质量部 003 记录控制程序 QP/02-002-00 质量部 004 沟通控制程序 QP/03-001-00 行政部 005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QP/08-001-00 行政部 006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QP/04-001-00 行政部 007 基础设施控制程序 QP/05-001-00 生产部 质量部 008 工作环境控制程序 QP/12-001-00 生产部 质量部 009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 QP/03-002-00 销售部 质量部 010 采购控制程序 QP/07-001-00 商务部 质量部 011 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QP/08-002-00 质量部 012 监视测量控制程序 QP/08-003-00 质量部 013 标识与可追溯控制程序 QP/10-001-00 质量部 014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QP/12-002-00 质量部 015 不良事件报告控制程序 QP/03-003-00 质量部 016 内审控制程序 QP/08-004-00 质量部 017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QP/10-002-00 质量部 018 产品召回控制程序 QP/03-004-00 质量部 019 偏差控制程序 QP/08-005-00 质量部 020 变更控制程序 QP/10-003-00 质量部 021 风险控制程序 QP/08-006-00 质量部 022 验证与确认控制程序 QP/09-001-00 质量部

ISO13485内审检查表(完整各部门)

受审部门总经理 管理者代表审核内容 日期 标准条款 审核方法 记录 评价 符合查看体系文件判别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 1按要求建立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查,符合标准规定 4.1质量管 2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产品范围。理体系总要 求 检查是否相符。覆盖的产品范围符合查,文件齐全符合符合符合3质量管理体系各层次的文件。 检查是否齐全。 4质量管理体系的删减。 有没有删减部分,如有则记录 有删减合理 查文件目录判别各级文件是否齐全。 抽查三份文件是否相符 1公司应建立并保持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查,各级文件齐全 符合符合 查目录,判别是否能满足生产经营的 需求 4.2.1文件 2保存的医疗器械的法律、法规。要求总则 满足生产经营的需求 3对每一型号的医疗器械建立并保持一套技术文档 抽查一套技术文档,检查是否正确、 相关技术文件符合。齐全、清晰,符合生产要求。 质量手册应包括以下内容: 符合 符合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覆 盖 范 围 , 包 含 YY/T0287 专用要求内 容,有描述过程及其相 互作用。 4.2.2质量 手册 检查质量手册,查有没有阐明企业质 量管理体系覆盖范围,有无缺YY/T 0287专用要求内容,有没有描述过程 及其相互作用。 1) 清楚的阐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范围。 2) 应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符合符合3) 识别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过程及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5.11总经理对其建立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承诺。 通过查质量记录,作出判断的证据。 有质量方针 符合符合 2总经理将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 询问二个现场员工,作出判断明白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管理承诺 性传达给组织的成员。 与领导层交谈,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 了解顾客要求和法律、 、法规传达情况以及顾客要求得到满 法规传过情况以及顾客 符合5.2 1确保顾客的需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 2应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足的情况要求得到满足。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完全理解顾客和法律法 规的要求 抽查二份合同的执行情况。 符合符合符合 1制定了质量方针,并已在相关层次中传达质量方 检查有无质量方针,在办公室、生 针。 产车间能否看到质量方针。 5.3 制定了质量方针 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的理解 质量方针 2各层次人员对质量方针的理解程度 询问二个员工。 1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相一致,质量目标应是 查目标与方针是否一致,查相关职 可测量的,并应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展开。 能部门有无自己的质量目标。5.4 查目标与方针一致 符合 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达标策划2各职能部门对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抽查二个部门。符合符合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3质量策划体现了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查质量策划文件。 符合符合 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企业内的职责、权限得到规 查组织机构图和部门职责、权限。最高管理者已规定企业 内的职责、权限。定。 5.5职责 、权限和2最高管理者应指定管理者代表并明确其职责和 查管理者代表的任命书和职责、权 最高管理者指定管理者 代表,明确其职责和权 符合 限 沟通 权限。限。

医疗器械设计变更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设计变更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对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和生产维护过程中的设计变更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本公司的产品能更进一步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满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全过程的变更。 3 职责 3.1 设计变更意见可以由设计开发部根据标准或规定要求的变更而提出,也可以由生产部根据产品原材料的变更而提出,也可以由销售部根据顾客要求或市场要求提出; 3.2 设计变更意见都必须由设计开发部汇编成书面意见后呈生产负责人审核,然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并报总经理认可; 3.3 生产负责人对本程序的有效运行负责; 3.4 管理者代表对本程序的有效运行实施检查、监督。 4 内容 4.1 设计的变更发生在设计开发、生产和维护的整个寿命周期中,设计人员应正确识别和评估设计变更对产品的原材料使用、生产过程、使用性能、安全性、可靠性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4.2设计开发过程中的变更 4.2.1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任何与项目原有规定或要求不一致或存在缺陷,不合理或可以做得更好等原因,以及其它原因需要变更的,相关人员均可提出变更申请,变更申请理由包括但不限于: ◆原材料使用生产的可行性 ◆产品的可靠性 ◆生产成本 ◆标准要求 ◆性能、结构等方面 ◆客户有要求时 ◆设计阶段所产生的错误 ◆设计后期发现在制造、安装、维修等环节的问题 ◆监管部门技术审评提出的设计更改 ◆法规要求的更改(安全性要求、标准升级、强制性标准的执行等)

◆风险分析所要求的更改; ◆上市后发生不良事件因设计缺陷引起的更改等 4.2.2 相关人员应填写《项目变更申请表》,由本部门负责人审核批准后,提交设计开发部。 4.2.3 设计开发部负责人根据《项目变更申请表》,初步判断项目变更是否需要,是否可行,是否需要组织人员评审,并提出意见,报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2.4 变更申请可行,但不需要组织相关人员评审的,经总经理批准后,将《项目变更申请表》分发给相关部门及人员。由设计开发部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变更工作。 4.2.5 当变更涉及到主要设计开发参数和性能指标的改变,或其它有重大影响的,应由设计开发部组织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进行评审。并编写《设计变更评审记录》。 4.2.6 《设计变更评审记录》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应当包括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实施应符合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的有关规定; ◆设计更改的内容和结果涉及到改变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备案凭证)所载明的内容时,企业应当进行风险分析,并按照相关法规的规定,申请变更注册(备案),以满足法规的要求。 ◆是否需要对变更进行适当的验证和确认,确保符合人身安全及法规要求。 ◆当选用的材料、零件或者产品功能的改变可能影响到医疗器械产品安全性、有效性时,应当评价因改动可能带来的风险,必要时采取措施将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同时应当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4.2.7 所有变更相关的资料、记录,均应与项目设计开发资料和记录一起长期保存。

ISO13485文件控制程序程序(含表格)

文件控制程序程序

1目的 对文件进行控制,确保相关部门使用和保持有效版本。 2范围 适用于与体系有关的文件控制(包括外来文件)。 3职责 本程序由办公室负责实施与管理。 4工作程序 4.1文件的分类 本企业文件分为二级。 a、第一级文件:质量手册(包括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工作标准 b、第二级文件:技术标准、工艺文件、记录表格及其他质量文件。 4.2文件的编号 a、第一级文件编号方法: 质量手册为:XX/QB01—□—□ 注“—□—□”为从0.1开始的流水号。 例:质量手册编号为:XX/QB01-0.1-8.5 程序文件为:XX/PS01—□—□ 注“—□—□”为从0.1开始的流水号。 例:文件控制程序编号为:XX/PS01-4.2.3 管理职责编号为:XX/PS01-5.0-5.5 b、第二级文件编号方法:XX/PM02—□ 注“—□”为01开始的流水号。 例:进货检验规程编号为:XX/PM02-01 c、外来文件沿用原编号。 d、记录表格编号采用与相应程序章节号对应加流水号。 例:文件控制程序中的记录表格为:42..3-014.2.3-02…… e、文件版本采用A/0,A/1…… 4.3文件的编号与审批 4.3.1质量手册由企业办公室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

4.3.2程序文件及其他一级文件由生技部组织编写、办公室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4.3.3第二级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写,办公室和生技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4.4文件的发放与回收 办公室制定“文件发放清单”和“受控文件清单(内、外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指定复印份数,加盖“受控”章统一发放,并在发放文件上注明发放号。文件领用或回收均应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领用或回收人均应签全名和日期。 4.5文件的更改 文件更改时应填写“文件更改单”。经原审批部门批准后更改,并填写“文件更改记录”,更改后的文件和原文件应由办公室按本程序4.4要求进行发放和回收,并记录。 4.6文件的管理 a、当文件丢失、严重破损或其他情况需重新领用时,应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按本程序 4.4要求领用,原发放号不变。 b、对更改文件或过期作废文件应加以标识,以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对需销毁的失效、作废文件应由办公室收集后,组织相关部门统一销毁并记录。但应至少保留一份作废文件,并确定其保留期限。本企业作废文件保留期限为三年,凡是作废文件均应填写“作废文件保留记录“。 4.7外来文件控制 各部门收集使用的外来文件应予以确认和识别,按本程序相关规定进行控制。 4.8涉及本程序的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进行记录并保持。 5相关文件 《记录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4.2.3-01文件发放清单 4.2.3-02文件发放回收记录 4.2.3-03受控文件清单(内、外部) 4.2.3-04文件更改单 4.2.3-05文件修改记录 4.2.3-06作废文件保留记录 4.2.3-07文件(记录)销毁记录

2019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大全

2019医疗器械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大全 一、设计和开发的概念: 1、设计——设计是把计划、规划、设想、(甚至幻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过程,是一种造物活动。 2、研发(开发)——产品研发是指创造性研制新产品或改良原有产品或仿制已有产品的发明、组合、增减、革新等活动的过程。 二、设计和开发的一般过程: 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1)建立设计和开发的程序 2)成立相应的队伍 3)提出设想 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1)根据要求提出产品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 2)搜集使用的法律、法规; 3)搜集同类产品的相关信息; 4)风险管理要求。

3、设计和开发的输入内容。(经评审、确认、批准后应形成文件,文件包括: 1)预期用途; 2)性能、功效(包括储存搬运和维护); 3)对患者和使用者的要求; 4)人员、设备、生产环境等要求; 5)安全性和可靠性; 6)毒性和生物相容性(如果有); 7)电磁兼容性; 8)公差或极限公差; 9)检验仪器(包括过程检验和出厂检验); 10)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11)强制性标准及推荐性标准; 12)产品所适用的材料; 13)产品适用寿命; 14)灭菌要求(如果有)。 4、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1)设计输出首先应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 2)给出所需材料、组件、部件的技术要求或接收准则; 3)生产工艺及工艺过程及其生产设备; 4)产品图纸和部件清单;

5)产品标准; 6)生产所需环境; 7)检验程序、方法及其设备; 8)包装及包装标记; 9)追溯标记(铭牌); 10)最终产品(样品或样机); 11)安装及适用说明书及其所需要的工程技术人员; 12)设计和开发的记录; 5、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设计和评审是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的结果的适宜性、有效性,是 否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系统活动。其目的是评价设计和开发各 阶段的结果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是否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找出 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在早期避免产品的不合格。 设计和和开发各阶段评审的内容: 1)设计是否满足所有规定的要求; 2)输入的内容是否满足设计和开发的要求; 3)产品性能的寿命周期数据的科学性和依据是否充分; 4)设计和开发的能力是否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包括专业技术人员、资金设备、场地等); 5)产品对环境的影响; 6)设计是否满足设计和操作要求; 7)选择的材料是否适宜; 8)部件是否具有可靠性、可获得性,维修服务是否具有可维护性;

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作出规定,确保设计和开发的质量、为产品质量打好基础,使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包括新产品开发、产品及产品生产工艺的革新、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 技术部负责人负责编制《项目建议书》。 3.3 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设计开发任务书》。 3.4 总工负责批准《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试产报告以及临床方案。 3.5 管理部负责提出新产品设计开发、产品及产品生产工艺的革新过程所需原材料的采购需求。 3.6 技术部负责新产品的加工试制和样机的生产。 市场部负责市场调研。3.7 4 工作程序

4.1设计和开发策划 根据《项目建议书》或特殊合同确定设计开发项目。策划的重点是对设计开发过程的控制。 4.1.1设计和开发项目的来源: 4.1.1.1 公司相关部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技术更新等情况向技术部提出新产品开发或产品改进的建议。 4.1.1.2技术部根据项目建议进行市场调研,形成《项目建议书》报总经理批准。 4.1.1.3 技术部根据《项目建议书》制定《设计开发任务书》,经总经理批准后, 技术部负责实施。 4.1.1.4技术部负责组织立项项目的风险分析,对进行风险分析的必要性做出评价,由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对提交的《风险管理报告》予以确认,并保存所形成的记. 录。 4.1.2 技术部根据《设计开发任务书》,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入转化为《设计开发计划书》。并可以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根据情况加以修改和更新。设计和开发策划应确定: a) 设计和开发阶段各阶段的划分; b) 适合于各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确认和设计转换活动;

【参考借鉴】文件控制程序(2015版ISO9001+2016版ISO13485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doc

文件编号:RPIQEP-01 文件名称:文件控制程序核准:杨R维 核准日期:2016.12.13 制作部门:品质部 审核:吕R豪 审核日期:2016.12.13 制作者:孙R妮 制作日期:20RR.11.15 变更日期:2016.12.13 版本识别:第2版

文件□建立■修改□废止履历表

1目的 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进行控制,确保各部门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的版本。 2范围 2.1本程序适用于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控制和管理,包括公司内部形成的文件和适用的外来文件。公司内部应形成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2.1.1一级文件:质量、环境手册(含质量、环境方针和质量、环境目标); 2.1.2二级文件:程序文件; 2.1.3三级文件:管理办法、图纸、BOM、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变更通知单等; 2.1.4四级文件:表单。 2.2适用的外来文件: 2.2.1法律法规、标准; 2.2.2顾客或供方提供的图样、技术文件等。 3定义 3.1主文档(DMR):阐明器械将如何生产,包括试验和接收准则的以器械设计活动为基础的文件汇编。包括:3.1.1原材料、标识、包装材料、部件和医疗器械的规范; 3.1.2零部件清单; 3.1.3工程图纸; 3.1.4软件程序;作业指导书、包括设备操作; 3.1.5适用时,灭菌过程的描述; 3.1.6质量计划; 3.1.7制造/检验/试验程序和接收准则。 4职责 4.1总经理:负责质量、环境手册的批准。 4.2管理者代表:负责质量、环境程序文件的批准。 4.3DCC:负责文件的登录、印发、回收、销毁及文件正本的保存。 4.4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编制及使用保管。 5作业程序 5.1文件编写、会签、批准 5.1.1文件编制格式 5.1.1.1品质部在共享“\\192.168.0.218\loo\SRstems\4文件编制格式”文件夹,供各部门编写文件时使用。 5.1.1.2格式包括:《程序文件、管理办法格式》、《SIP格式》、《SOP格式》、《组装作业指导书格式》、《返工作业指导书格式》、《BOM格式》、《操作规程格式》、《控制计划格式》、《FMEA格式》等。 5.1.2文件编号规则 5.1.2.1见附录A“文件编号规则”。 5.1.3申请人在建立文件前需同DCC进行口头沟通,以确定是否有新增文件的必要,是否可以在其它文件中补充或修改。 5.1.4申请人至DCC处申请文件的编号,并将所申请的编号,版次,日期等信息注于《文件□建立□修改□废止申请单》内。 5.1.5申请人将《文件□建立□修改□废止申请单》、《文件□建立□修改□废止履历表(仅适用于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办法/规范类)》、文件纸档原件按附录B“文件编写、会签、批准、分发权限表”进行签核。 5.2文件的发行 5.2.1申请人将受控文件的《文件□建立□修改□废止申请单》、《文件□建立□修改□废止履历表(仅适用于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办法/规范类)》、文件纸档原稿提交给DCC,DCC应对文件进行以下确认,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请人进行修正: 5.2.1.1是否进行有效的批准; 5.2.1.2标题、文件号、版本号、页数是否完整;

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和应用浅析

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和应用浅析 前言 医疗器械是用于促进和保护公众健康的产品,安全性有效性直接关系到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设计和开发、生产管理、质量控制等过程具有专业性和特殊性。为保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持续、稳定地提供符合临床需求和质量合格的产品,产品研制、生产相关过程需要在质量管理体系控制下有效运行。质量源于设计,设计和开发过程在监管 输入为产品的设计和开发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决定了产品结构组成、生产工艺、性能评价体系等内容的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入不仅影响产品研制和生产,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医疗器械设计和开发输入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在医疗器械产品性能评价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标准和法规体系中的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 1.标准对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不断完善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1994年成立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和通用要求技术委员会”(ISO/TC210),于2003年发布的独立用于医疗器械的标准ISO13485:2003《Medical devices—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Requirements for regulatory purposes》,在我国被等同转化为行业标准YY/T0287-2003《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内容进行了具体规定,输入应包括:根据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风险管理的输出;对输入进行评审,确保输入是充分和适宜的,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2017年发布的YY/T0287-2017(ISO 13485:2016,IDT)《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用于法规的要求》对输入要求进一步完善,并要求输入内容应能够被验证或确认。 标准的实施和内容的不断完善给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的建 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供了支持,推动了医疗器械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 2.质量管理体系法规重视设计和开发输入作用 在医疗器械质量体系法规中,我国在2000年发布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办法》规定了设计开发、产品检验等过程的质量管理要求。在对《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相关内容修订后,2014年12月发布的《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中要求:设计开发输入应当包括预期用途规定的功能、性能和安全要求;法规要求;风险管理控制措施和其他要求;对设计和开发输入应当进行评审并得到批准,保持相关记录。 与我国法规设计和开发输入要求相比,美国FDA医疗器械法规对设

医疗器械开发步骤

医疗器械开发步骤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医院开发方法 按以下方案开展销售工作,计划分五个阶段: 阶段一、确定开发对象(潜在需求的有无,进行初步沟通) 阶段二、样品提供/信息收集(内线确定;样品送达;信息充分;需求明确) 阶段三、价值评估/开发程序(成交可能性;成交障碍;预期费用;开发程序)阶段四、关系建立(与关键决策人建立良好关系;影响力渗透) 阶段五、促成成交(高层沟通、考察/验厂、系统支持) (一)开发对象的确定 1、阶段工作内容 A)对客户潜在需求进行了解; B)初步沟通,了解客户经营概况; C)判断成交机会的有无。 2、工作重点 (1)对客户的经营时间、规模、目前经营状况进行了解; (2)对客户的潜在需求进行判断,依据是供应商概况(结构与现存问题)、业务规划、该客户特定需求的有无、强烈程度进行判断; (3)根据初步沟通,判断成交机会的有无。有则进入下一阶段,无则终止。3、关键词潜在需求 (二)信息收集与样品提供 1、阶段工作内容

(1)提供样品:提供合乎双方约定好的样品。我司技术部门必须对样品是否达到约定标准承担责任。坚决避免样品提供中的随意性与散漫性,保证及时提供满足技术要求的样品。 (2)确定在客户内部的内线,密切往来,强化相互关系(思考内线人员怎样开展工作)。 (3)搜集关键决策人的所有个人信息,包括其籍贯、年龄、生日、兴趣、爱好、在该企业时间长短、权限大小、性格、做事风格、家庭情况等。对关键决策人了解越深入,就越易于发现突破口,知道怎样与之建立/维持/深化关系。 (4)搜集采购流程信息。一般地,医院的采购流程是:a)相关科室需求并提交申请报告;b)医院内部讨论立项;c)对供应商调查、筛选;d)确定采购标准;e)招标、评估;f)考察供应商;g)签订合作协议。不同的医院,采购流程也会略有差异,而客户在采购流程的不同阶段,其所关心的侧重点不同,我们的应对重点也要有所区别。我们需要针对客户具体的采购流程与决策程序,形成我们与之相对应的开发程序。而客户的采购流程及其每一流程所涉及到的人和部门的角色与职能分工,必须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5)目前供应商情况信息:供应商的结构;供应商现存问题;我们相应的对策。(6)客户采购决策的周期长短;成交难度;成交中客户关键关注因素的排序(质量/价格/供应能力/对长期合作的考虑等)。 (7)客户经济信息:资源状况;经营稳健性;付款周期;付款时间的准确性;质量问题的处理程序等。 2、工作重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