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3.1 光的色彩—颜色》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3.1 光的色彩—颜色》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3.1 光的色彩—颜色》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3.1 光的色彩—颜色》学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3.1 光的色彩—颜色》学案

【互动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 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② 了解光的色散现象,知道白光可分解为七种色光。③ 了解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以及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是不同的。④ 了解光具有能量,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实验探究、观察太阳光的色散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②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尝试用实验对比法来研究物理问题

【互动学习过程】

一、光源

1、光,大家都很熟悉,光使我们看到了周围的世界,感受到无限美妙的自然。光是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了光人类文明才得以传承。光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有了光才有了生命。根据生活经验,你能说说一些光来源于什么物体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光闪闪

霞光万丈

探照灯

煤气燃烧的火焰

萤火虫萤光闪闪

灯光四射

发光的云母

月光皎洁金光闪闪

明亮的烛光

眼露凶光

2、在上面几幅图中是一些物体发光以及对一些光的描述,请问哪些是物体本身发光的?哪些不是物体本身发光的?本身发光的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本身不发光的物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3、光源的概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光源的分类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上面图片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上面图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太阳、通电的白炽灯、萤火虫、恒星、激光、闪电、月亮、行星、烛焰、银幕其

中是光源的是()属于人造光源的是()属于天然光源的是()

二、光的色散

1、天上的美丽彩虹你一定看过吧,你是否想过彩虹为什么有哪么多颜色呢?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太阳光了,太阳光(白光)是世界上最单纯的光(单色光)么?猜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分解太阳光

【提出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实施实验、

【实验现象】

在白屏上依次分布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色光带、【交流论证】

太阳光(白光)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上述实验叫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知识拓展:光的色散实验是物理学史上著名的实验之一, 它有力地证明了白光不是_______光,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_______光,这个著名的实验是由伟大

的物理学家_________最早完成的, 牛顿不仅让太阳光透过三棱镜分解成各种色光,而且还让分解后的色光照射到倒置的三棱镜上,

使之合成为____________,从而非常有力地证明了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u 你对彩虹的猜想正确吗?通过学习你现在的理解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u 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光的色散现象

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色光的混合

1、获取单色光太阳光通过红色玻璃纸时,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太阳光通过蓝色玻璃纸时,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太阳光通过绿色玻璃纸时,看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实验表明:透明物体只能通过与它颜色

___________的色光、u 应用:摄影滤色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色光的混合红蓝黄红蓝绿实验:将红、绿、蓝任意两种色光照射到白纸上,相互重叠的区域是什么颜色?请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图中。色光的混合

颜料的混合进一步研究表明,红、绿、蓝三色光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任何一种其它颜色的光,而自身却无法用其它的色光混合而成。我们将红、绿、蓝这三种色光叫做光的

_________________、3、颜料的混合研究表明,红、黄、蓝三种颜料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其它所有的颜料颜色,我们把红、黄、蓝三种颜色叫做颜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u 试比较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的区别:①组成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②混合规律不同色光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为

_____色;颜料的三原色等比例混合后为___色、③混合原理不同色光混合的原理是:两种色光混合后产生另一种______;两种颜料混合后的颜色是它们能_______的色光的颜色,其余色光都被这两种颜料_____________、

四、物体的颜色

1、透明物体的颜色由获取单色光的实验可知:透明物体只能

通过与它颜色___________的色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所通过

的____决定的、2、不透明物体的颜色(1)没有光照到不兔图片上

时我们___________ (能或不能)看到图片上的颜色、说明我们接

收到的色光是由图片_________而来的、蓝色红色(2)实验:①透过

纯红的玻璃片以后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透过纯蓝的玻璃片以后会看到

什么样的现象?

玻璃片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不透明物

体只反射与它________颜色的色光,其它颜色的色光都被它

________,也就是说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决定的、★知识拓展:无色透

明物体(如水): 可以______________各种色光、白色不透明物体: 可以___________所有的可见光、黑色不透明物体: 几乎

___________任何色光、注意黑色不是一种颜色,如果物体没有反

射色光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那么物体看起来就是黑色、例: 一位演

员在舞台上,她的上身服装是白色的,下身裙装是红色的,当舞

台灯光师打开绿色追光灯照射她时,你看到舞台上这位演员的服

装颜色是

(

)

A、上装是白色,裙装是红色

B、上装、裙装都是绿色

C、上装是绿色,裙装是黑色

D、上装、裙装都是黑

四、光具有能量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植物的光合作用

1、光能的概念

2、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转化为能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转化为能太阳能汽车太阳能转化为能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能转化为能

五、例题分析

1、下列都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中秋节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

B、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萤火虫恒星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

D、中秋节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屏幕太阳

2、下面关于颜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

B、白光和红光都是单色光

C、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D、白色光通过三棱镜在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光带称光谱,此实验说明了白光是复色光)

3、下列现象属于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A、用不同颜料能调配出其他的颜色

B、不同色光混合能得到新的色光

C、七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复合成为白光

D、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为七色光

4、透过绿色的玻璃片观察蓝色纸,那么蓝色纸呈现出()

A、蓝色

B、绿色

C、白色

D、黑色

5、你能看到雪白的墙上有一个黑色的图案,是因为()

A、图案能发出黑颜色的光

B、光照射到该图案上时,全部被吸收,没有反射光线

C、光照射到该墙面时,白墙反射白光,图案反射黑颜色的光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电视机上各种色彩的图像都是由三种单色光混合而成的,这三种色光是指()

A、红黄蓝

B、蓝紫青

C、红绿蓝

D、红黄绿

7、根据白光通过棱镜后产生的色散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白光是最单纯的光

B、太阳光中只有红、绿、蓝三种色光

C、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在光屏上形成的彩色光带最边缘的是黄光和绿光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各种颜色的光都能透过红色玻璃纸

C、绿色玻璃纸能透过绿光

B、蓝色玻璃纸除了能透过蓝光外,还能透过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9、透过蓝色透光的玻璃,进行下列观察,结果是……………………………… ()

A、观察黄色物体,可以看到绿色

B、观察绿色物体,可以看到蓝色

C、观察红色物体,可以看到黑色

10、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是具有能量的是()

A、太阳能热水器

B、激光切割

C、植物的光合作用

D、世界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

11、“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_______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

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回答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4)随着科技创新,传统的红、绿灯逐渐被超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所替代。LED灯具有亮度高、颜色纯、耗电少、寿命长等特点,简述LED灯的广泛使用可能会给人们的生活与环境带来的影响。(回答一条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光的色彩颜色》课堂互动学习评价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_____

1、太阳、月亮、镜子,其中属于光源的是 ;光源可以分为和两种、

2、光的三原色是、、,颜色的三原色是、、。将红光和绿光混合后与红颜料和绿颜料混合后相比较,其结果(填“相同”或“不相同”)。这种寻找问题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方法叫做法。

3、透明体的颜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白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树叶上,树叶呈______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_____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______色、

4、颜料的颜色决定于外来光照射的颜色以及颜料对照射光的吸收和反射情况。当白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红色表面反射

光,吸收其他色光。黄色表面反射光,吸收其他色光。蓝色表面反射光,吸收其他色光。所以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跟被反射的色光的颜色,吸收跟物体颜色(选填“相同”、“不同“)的色光。

5、夏天当人们戴上太阳镜后,看到的景色是棕黄色的,是因为太阳镜()

A、它能反射棕黄色的光

B、它能吸收棕黄色的光

C、它只能透过棕黄色的光

D、它能将白光染成棕黄色

6、舞台上的红色灯光照到穿白上衣、蓝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她

A、全身呈红色;

B、上衣呈红色,裙子不变色;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7、摄影师照相时,有时要在镜头前加一个滤色镜,这样做的目的是 ( )

A、使物体所成的像更清晰一些

B、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大一些

C、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小一些

D、为了使拍出的像改变色调

8、下列现象中,不可以说明光具有能量的是 ( )

A、白光由七种颜色的色光组成

B、光照射到物体上,物体的温度会升高

C、光照射到胶片上,可以使胶片感光

D、光照射到太阳能电池板上,可以转化为电能供人们使用

9、在摄影中,为了改变拍摄影像的色调,常用滤镜其作用是

A、使相机镜头美观

B、可以挡住空气中的灰尘

C、只允许某中色光通过

D、以上都是

10、请你根据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举出两个人们利用太阳能的例子① ②

【学习反思】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15

【关键字】八年级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1.5 声音的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声定位和声呐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呐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3.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考点、难点: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2.回声定位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活动探究: 1.探究:声音与信息 事例:⑴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⑵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⑶利用声呐可以探测鱼群的位置 ⑷隆隆的雷声可以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⑸利用超声波能对零件进行探伤,有经验的师傅能根据敲击机器听到的声音 判断机器的故障原因 ⑹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利用B超能对内脏器官进行检 查。 归纳总结:声音可以传递。声呐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2.探究:声音与能量 实验:⑴去掉饮料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对着蜡烛的火焰敲击橡皮膜,观察火焰的变化,发现烛焰会摇曳甚至熄灭。 ⑵用很大的声音对人的耳朵说话,让学生感觉“震耳欲聋” 归纳总结:声波可以传递,工业上可以用清洗精密机械,利用除尘器降低污染,美化环境;医生利用振动除去人体的结石。 2、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B、夏天里人们卖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一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 C、小宇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瓶里的水满不满 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 (多选)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利用超声波清洗实验仪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声传递的能量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4 眼睛和眼镜学案(新版)新 人教版 1、边缘厚中央薄的是透镜,边缘薄中央厚的是透镜。 凸透镜对光起作用。 凹透镜对光起作用。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成 _____________像。 学习目标: 1、了解眼球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清物体的。 2、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自主学习:阅读课本68-69页: 1、眼睛中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它把来自物体的光在_______上,形成物体的像(填像的性质)。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信号传输给大脑。看远处物体时,睫状肌放松,晶状体比较____(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看近处物体时,睫状肌收缩,晶状体比较(偏折能力比较,焦距比较)。 2、近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近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近视眼的矫治:佩戴。 3、远视眼的表现:能看清的物体,看不清的物体。 远视的原因:晶状体太,折光能力太,或眼球前后方向太,致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 远视眼的矫治:佩戴。 当堂训练: 1、下面是关于眼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分别填上近视眼、远视眼、正常眼 2、下列与近视眼不符合的是 A、晶状体曲度过大 B、物像落在视网膜前方 C、眼球前后径过短 D、可用凹透镜纠正 3、你观察到光线逐渐增强时,瞳孔的变化过程是_____,结合瞳孔的位置,你认为瞳孔的变化,可能是由_____来调节的、 4、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上的“E”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是 5、物像只有落在__________上,人才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个物体、这就需要眼球内_________等结构具有灵敏的调节功能。 6、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设定________的形状;当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_______,远处物体的像落在_______上,眼球可以看清远处的物体。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序号:01 课题:科学之旅 姓名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2、认识到物理学是有趣和有用的一门自然学科; 3、知道学习物理的一般方法。 导学方法:实验观察法、联想讨论法 课时:1课时 导学过程 课前导学 一、学生阅读课文并完成以下内容。 1、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研究等物理现象。 2、结合日常生活,举例说明物理是一门有用的学科: 3、学习物理的方法有: 课堂导学 1、演示1-1,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2、演示1-2,小人跳舞的原因是,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3、演示1-3,用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4、演示1-4,乒乓球会下落吗?,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5、用塑料笔在头发上或是衣服上摩擦,观察塑料笔能否吸引小纸屑?,以上现象属于现象。 6、物理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实验观察,必须是有目的的,让我们带着“目的”进行以下观察: (1)图1-7中,要想省力,后轴齿轮应换用较大的还是较小的? (2)图1-8中,冰棍“冒”出的“白气”向下飘还是向上飘?,这与吹肥皂泡发生的现象类似吗? (3)图1-9中,观察杯中鸡蛋会发生什么现象? (4)图1-10中,气球能把杯子吸住的原因是什么?, 你见到过与此类似的现象吗?试举一例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小结 课外作业 1、试用质量不同的小物体(如小石子)、长度不同的细线、秒表、模仿伽利略的实验方法验证单摆的 等时性原理。 2、预习《声现象》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后反思

序号:02 课题: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姓名 班级 导学目标知识点: 1、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导学方法:讨论、实践法。 课 时:1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长度的单位、测量工具、测量方法以及刻度尺的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单位、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堂导学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观察??? ②使用时注意? ?? (4)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一般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特殊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时间的测量 (1)时间单位:________________(2)测量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秒表的使用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误差: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误差与错误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减小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学生练习 1、四位同学分别用同一把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数据如下,其 中错误的是( ) A 、171.2mm B 、1.712dm C 、0.172km D 、1712m 2、以下测量数据中基本符合事实的是( ) A 、一张试卷纸的厚度约为0.6mm B 、课桌的高度约为0.8cm C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 D 、文具盒的宽度约为35cm 3、如图所示,物体A 的长度为__________cm 。 4、如图所示是“秒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 (1)“秒表”的量程是__________; (2)“秒表”的分度值是__________; (3)图中“秒表”的示数是__________。 6、如果我们用被拉长的皮卷尺去测量某一物体,测量结果会( ) A 、偏大 B 、偏小 C 、无影响 D 、都可能 7、第46届世乒赛已于5月6日在日本大阪闭幕,这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首次高水平较量, 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 ) A 、2nm B 、2mm C 、2cm D 、2dm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及答案(全册)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锁定目标 1.(知识目标)1、会使用适当的测量工具 2、知道测量由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 3、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学习刻度尺和停表的使用方法。 3.(情感目标) 1.通过学习简单的测量知识,体会测量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性,养成细致、严谨的学习习惯。 2.认识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预习巧导航 1、阅读课文35页了解国际单位制。 2、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 3、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km= m= dm= cm= mm= nm 4、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5、认识时间单位的符号:小时(h)、分(min)、秒(s) (一)、测量物体的长度。(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一放:刻度尺要放,刻度要。 二读:视线要与刻度尺,读数时要读到分度值的。 三记:记录的结果由和组成。 例:1.林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图中A是 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林强同学测量中的错误之处.

㎝ 2 3 1 ㎝ 2 3 1 (1)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 ______; 2. 如图甲、乙、丙三个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别是 、 和 。 木块的长度分别为:甲_____cm ;乙_____cm ;丙______cm. 3、如图所示,用A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其中,A 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刻度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刻度尺不正确.按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物体的长度为 。 4、测得一物体长28.4 cm ,则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 __,准确值是____ _,估计值是_ __; (二)、误差: 1、.某同学用一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分别为:8.46cm 、8.45cm 、8.56cm 、8.44cm 、8.47cm,那么错误的是________,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2、有关误差的正确说法是( ) A .对一个物体的长度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 B .在测量中应力求准确,避免错误,而误差是不能绝对避免的。 C .只要使用精密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产生误差。 D .天平没有调节就进行测量,会造成较大的误差。

八年级物理上册6.1质量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1节质量 教学目标: 一、目标与技能 ⒈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会进行常用单位的换算。 ⒉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及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而变化。 ⒊初步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 二、方法与过程 ⒈通过对质量单位大小的感性认识,培养估测能力。 ⒉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 在使用操作天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和科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的概念和质量的单位及其单位间的换算。 难点: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 导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将下列物体进行分类:小铁钉、玻璃窗、大铁锤、玻璃瓶,其中分为一类,分为另一类。你这样分类的理由是。 二、自主探究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内容,独立思考后完成下列问题: 1、铁钉是由组成的,铁锁也是由组成的,但铁钉和铁锁所含有的的多少不一样,在物理学上,把物体中所含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符号:,常用单位还有、 和。 3、170mg= g= kg = t 4、看课本小资料,一些物体的质量,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一只鸡的质量约是2000 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是60 一头大象的质量:10______;一根火柴的质量:70______. 5、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 的改变而变化。 三、自主探究 活动一:质量的概念和单位 阅读课文P108文字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物体”、“物质”、“质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例如:铝合金窗户是,它们是由铝合金做成的,铝合金是;不同的窗户所用铝合金的多少不同,则是指它们的不同。 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 4.5×105mg= kg= g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声现象》导学案(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主备:段传友同备:姚文斌审核:初中物理组学生班次与姓名: 一、课标告诉我们: 通过实验探究,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二、本我们要做到: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的方法,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三、预习导学: 1、观察与思考: 在一次风较大的时候,观察旗杆上的国旗,当你听到国旗在风中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的时候,你可以看到国旗在不停地_____________;当风停了以后,国旗不再发声,这时国旗在旗杆上不再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 实验一:将钢尺(或塑料尺)的一端紧压在桌边,让另一端伸出桌面外,用手拨动另一端,观察钢尺发声时情形。 实验二:将你的耳朵紧贴在课桌一端的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端用手轻轻地敲击;再使耳朵离开,用手以同样大的力度敲击桌面。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 3、动脑想一想: a.实验一中的钢尺产生声音时有什么特征?这说明了什么道理? b.实验二中第一次敲击声是在桌面的一端发出的,但耳朵贴在桌面的另一端能听到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的?当耳朵离开桌面时,我们同样可以听到敲击声,这次的声音是由什么物质传到耳朵的? c.我们平时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耳朵中的? 四、通过预习我会做: 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_产生的,_________停止,声音就消失。 2、在物理学中,把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________,它可以是气体,还可以是________或________。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的。并且以形式传播。 3、钓鱼时,河岸上的脚步声会把鱼吓跑,这说明____________能够传声。 4、月球上的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来进行交谈,主要是因为_______不能传声。 5、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做________。在15℃时空气中的这个值是___________。 6、北宋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

2020年秋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导学案全册合集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三环:自学展示反馈 本章是初中物理学的开始,介绍了自然界最普遍、最 简单的运动——机械运动.本章的内容包括:长度和时间 的测量,运动的描述,运动的快慢,测量平均速度. 本章共有4节: 1.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讲述了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单位、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时间的测量、误差. 在物理学中要对有关现象做定量研究,就需要进行测量. 所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测量的初步知识,掌握一些测量 的基本技能,是他们学习物理所必备的. 2.第2节“运动的描述”,介绍了机械运动、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第3节“运动的快慢”,介绍了运动快慢的比较, 速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及 平均速度的意义.本节首先引入速度这个物理量,并通过 路程和时间来计算速度,然后指出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 匀速直线运动,并介绍了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4.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是实验探究课,介绍了 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本章教材的设计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 走向社会”的理念.首先学习了物理学中最基本的测量—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这也是其他测量的基础.接着介绍 了运动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一些基本概念和运动的规 律.初中物理中速度的计算公式的含义跟小学数学对它 的解释基本一致,所不同的是强调速度的单位及其换 算,学生要了解进行物理计算的规范要求. 【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知道机械运动、参照物的概 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 掌握速度的简单计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 间和平均速度;知道测量有误差,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 别. 2.在过程与方法方面:能用实例解释运动和静止的 相对性;体验通过日常的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 和时间的方法;进行实验探究平均速度的测量. 3.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认识运动是宇宙的 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 认识测量长度、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 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通过测量平均速度的活动感受 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运动和静止的判断,速度的概念和计算,长度、时 间、平均速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速度单位的换算,平均速度 的理解和测量. 【课时建议】 本章共有4节,建议5课时.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 第2节运动的描述…………………….1课时 第3节运动的快慢…………………….1课时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1课时 本章复习和总结……………………….1课时 1.图象法:本章中利用速度—时间图象和路程—时 间图象描述匀速直线运动,可以清楚地反映物体运动的 变化情况,从而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 2.比较法:本章中在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时,利 用比较法更容易记忆二者的不同. 3.控制变量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运用了这种方 法,在运动时间相同时比较运动路程或在运动路程相同 时比较运动时间.

八年级物理上册 2-2《光的反射》学案(二)(无答案)人教新课标版

第二章光现象第二节光的反射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 ●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2、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 ●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跟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 ●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学习过程: 提出问题:我们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有光从物体射入我们的眼睛)。 而后观察发光的白炽电灯和日光灯、平面镜、磨光的金属、书等物体, 提问:我们能看见这些物体是由于有光从物体射入我们的眼睛,由这些物体射入我们眼睛的光来源有什么不同呢?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简单总结出:所有我们看到的不发光物体,都是由于,图2.2-2说明了什么? 通过看书,交流理解下列基本概念 1、入射点: 2、法线: 3、入射角: 4、反射角 ★实验探究1: 研究光的反射定律 1、根据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①观察反射光的方向,当光屏的一部分沿法线向后折转,能否在光屏上看见反射光?这种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②观察反射光和入射光的方向,回答反射光和入射光与法线位置关系。 ③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之间的关系。 ④当入射角变大变小时,反射角如何变化? 2、观察实验现象,可得出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为: 提出问题:何为“光路可逆”? 做个小游戏──每个同学通过前面的镜子,你看到了谁的眼睛,做完后,同学之间下位交流。如何根据光的反射规律画出反射光线?小组内交流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 课本上提到的太阳光射到平面镜上和白纸上产生的不同效果,为什么? 小组交流得出结论,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全册)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学案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教师寄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5.通过相关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过程,激发操作兴趣,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素质及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 1.知道什么是单位,以及引入单位概念的必要性。 2.认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工具,通过活动,力图使学生掌握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测量习惯。 学习难点: 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误差。 学习过程: 一、思维启动,提出问题 根据速度公式,求速度应知道和。 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思考一下对这两个物理量应如何测量呢? 二、进行新课,科学探究

(一)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 (1)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观察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2)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 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 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步行时,平均一步的长度;某一个手指的宽度等。 2.长度的单位 (1)复习小学学过的长度单位及单位间进率。了解长度单位还有微米、纳米等。 (2)阅读课文第11页,了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了解“米”的准确定义: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内所经路径的长度定义为1米。 (3)认真阅读课本,认识长度单位的符号及单位间进率。 3.阅读一些小资料,了解一些物体的长度或物体间的距离。 4.刻度尺的使用 总结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5.分组实验。测量物理课本宽度。 (1)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 (2)测量硬币的直径、硬币的周长。 探究:不能直接用刻度尺放在硬币下进行测量,直径的位置难以判断,会使测量不准确。只能用间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方法一(卡尺法):图1所示,用直尺和三角板把硬币紧压在桌面边缘;借助两把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来进行测量。或用一只三角板和一把刻度尺,如图2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新版人教版) 课题:测量物质的密度序号:34姓名班级导学目标知识点1、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密度;学会利用公式间接测定物理的科学方法。导学方法:讨论法、启发、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测量物质的密度的原理是要测量的物理量有哪些,密度是间接测量还是直接测量:__________ 2、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分别用什么工具来测量:________ 量筒怎样正确使用?3、测量不规则固体密度的方法及步骤?测量液体密度的方案有哪些?4、物质的密度能测量吗?(“能”或“不能”);测量的原理是;即是要测出物质的和;再根据这两个物理量来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直接”或“间接”) 测量物理量的方法二、课堂导学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的工具;出示几只大小不一样的量筒,引导学生观察量筒的单位、最大测量值、分度值。2、量筒上的单位标度是;量筒壁上的最大刻度是量筒的;量筒壁上相邻的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值。3、拿出一只量筒,学生填出这只量筒的量程;分度值是。4、如何在量筒上读数呢?(1)、在量筒上读数时,视线应与刻度面,与液面,如果液面是凹形的,与凹面,如果液面是凸形的,与凸面。(学生看课本图6.2—1和6.3—2)(2)、液体的体积可以利用直接测量,可是如何利用量筒测固体的体积呢? 利用量筒测量固体体积采用的是等量占据空间替代的方法。即先测出量筒中的体积,再测出量筒内和于液体中的固体的总体积,两者相减,就得到固体的体积。1、课堂上练习用量筒分别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一、测量液体的密度拿出一杯配制的盐水,要求学生设计测出它的密度的方法和步骤,看能有几种方案?方案一: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空干燥量筒m1;2、将被测液体倒入一定量到,加砝码至天平重新平衡后,读出的总质量m2;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4、根据计算该液体的体积。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思考讨论:实验时可先称出量筒和液体的总质量m2,然后再把液体倒掉后直接测出量筒的质量m1,在两者相减,得到液体的质量吗?方案二:1、用调好的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2、将烧杯中的液体倒一部分到量筒中,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的液体的体积v; 4、根据计算得出该液体的密度。可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下:例1.1.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按正确的顺序将下列各步骤前的字母排列________ .A.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 B.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C.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线处.(2)实验所依据的公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 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探究过程:1.提出问题2.作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 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当堂反馈〗P3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②P3第2题(2)。

2012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1.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课 1课时) 【目标导学】: 【自学质疑】: 1.看课文 10页插图,仅凭感觉可靠吗?答: 2. 阅读课文10、11 页的内容。长度的单位有7个,想办法、找规律、快速记住它们的符 号、读法、换算关系;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1 Km = m,1m= dm= cm= mm= um= nm。 1m= mm,1cm= m,1um= m。 实际观察一下你的刻度尺上的1mm、1cm、1dm、1m的长度,在头脑中形成清楚的印象。用你 的身体(手指、手臂等)展示出这些长度。你的大拇指的宽度大约是 cm,你的身高大 约是 m合 cm;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大约是 1.5 ,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 1.58,一本书的厚度为10,物理书的长度28.10,一张纸的厚度为100= m; 3. 读11、12页:“长度的测量”: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你还知道哪些测量长度 工具?。 4、总结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 (1)测量前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和零刻线是否磨损 (2)测量时的方法:刻线与被测物体对齐,且尺要沿着或平行于被测物体,读数时 视线与垂直,厚刻度尺有刻度的面要紧贴被测物体,计数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多次测量取作为测量结果。这样可减少误差。 5、小组同学用刻度尺测同一本物理课本的宽度,你的结果是。结果由三部分组成, 分别是准确值、估计值、单位,你的结果的准确值是,估计值是,单位 是。 6、阅读课文13.14页“时间的测量”,回答 (1)、时间的单位有、、。其中国际制单位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是。 你知道哪些类型的钟表?答:。 1h= min= s;1min= s;30min= h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优秀学案全集(92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优秀学案全集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学习目标: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时间。 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重点难点: 使用正确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千米、米、、、、、纳米 符号:、、、、、、 2、单位的换算:1km=103m 1m= dm= cm= mm 1mm= μm 1μm= nm 1m= nm 1cm= m 1nm= m 560mm= m 165cm= m 1250km= m 3、长度的测量 A、使用前,; B、读数时视线; C、记录结果时要写出和。 D、对刻度尺的使用,测量值需。 4、测量工具: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直尺、折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较精确) 练一练 1、某同学测一支铅笔的长度,记录的结果为:15.84cm根据记录判定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准确值是,估计值是 2、请你写出下列数据的单位 (1)哥哥的身高174 ;(2)一角的硬币的厚度2 ; (3)课桌的高度8 ;(4)学生中指的长度70 3、图中,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cm。

4、测一测 A. 物理课本的长、宽、厚度; B. 手指甲的宽约cm C. 食指和中指间的距离 D.你的课桌高、长、宽 二、集思广益 ○1、使用刻度尺时,是否一定要从刻度为0的位置量起? ○2、用力拉皮尺来测量长度,这样测量结果准确吗?结果?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皮尺量呢? ○3、各种尺的厚薄一样吗?它们的刻度在哪一侧?怎样测才更准? ○4测量工具的选择:测操场、课桌、粉笔长、乒乓球的直径、一枚硬币的厚度 等。 方法: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二放,尺要与被测长度重合或平行,且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放置 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四记,记录结果时要写出数值和单位。 三、练习巩固 一、选择题 1、2001年第47届世乒赛,国际乒联做出重大改革:为了增加乒乓球的可观赏性,将乒乓球改为“大球”。这里所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的直径增加了()A.2cm B.2mm C.2μm D.2dm 2、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前提,测量的真实性和精确程度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成败。在下列关于测量的几种说法中,选出你认为最优的一项() A.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量程,以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B.测量前要观察测量工具的分度值,以满足测量精度的要求 C.测量前要观察零刻度,以确定是否有零误差 D.测量前上述三种做法都是必要的 3、下列估测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A、一个篮球的质量约为5g B、某中学生1000米长跑成绩为1 min C、物理课本长约为26 cm D、对人体的安全电压应不高于220V 4、图2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1.5

八年级物理上册学案 1.5 声音的利用 学习目标: 1.了解回声定位和声呐 2.了解现代技术中与声呐有关的知识的应用。 3.了解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考点、难点: 1.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可以传递能量 2.回声定位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活动探究: 1.探究:声音与信息 事例:⑴蝙蝠靠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和发现昆虫 ⑵利用声呐可以探测海洋的深度 ⑶利用声呐可以探测鱼群的位置 ⑷隆隆的雷声可以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⑸利用超声波能对零件进行探伤,有经验的师傅能根据敲击机器 听到的声音判断机器的故障原因 ⑹医生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心跳的情况,利用B超能对内脏 器官进行检查。 归纳总结:声音可以传递。声呐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2.探究:声音与能量 实验:⑴去掉饮料瓶的瓶底,给开口处蒙上橡皮膜并扎紧,对着蜡烛的火焰敲击橡皮膜,观察火焰的变化,发现烛焰会摇曳甚至熄灭。 ⑵用很大的声音对人的耳朵说话,让学生感觉“震耳欲聋” 归纳总结:声波可以传递,工业上可以用清洗精密机械,利用除尘器降低污染,美化环境;医生利用振动除去人体的结石。 二、巩固练习: 1、下列现象中,不是依靠声获得信息的是() A、有经验的养蜂人听蜜蜂的“嗡嗡”声就知道它是否采了蜜 B、夏天里人们卖西瓜,要捧起来拍两下听一听声音来分辨西瓜的好坏 C、小宇往水瓶里倒开水,能听出瓶里的水满不满 D、人们利用超声波清洗首饰 (多选)2、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课声,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B、利用超声波清洗实验仪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声传递的能量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3.大街上的“超声波”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洁牙,是因为()A.超声波是清洁剂 B.超声波传递能量 C.超声波发生反射 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 4.在“ 5.12”地震的生命救援过程中,救援人员使用的红外生命探测仪和音频生命探测仪() A.向幸存者发出多种信息 B. 向幸存者发出不同信息 C.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多种生命信息 D. .分别收集幸存者发出的某一种生命信息 5.利用回声不能测定() A.海洋的深度 B.海底鱼群的位置 C.对面山崖的距离 D.打雷处到听到雷声的距离 三.本章知识整合 介质传声不同介质中不同 同种介质中声速与有关 一般的在固体中声速最;在气体中声速最 = 声在15℃空气中,V 声 源传声的两种方式:空气传声和 振声音的特性:影响因素: 动:影响因素: 产:影响因素: 生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噪声的含义:物理角度: 声环保角度: 音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 传播过程中:声的利用可以传递人耳处: 可以传递 四.典型习题 1.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A.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产生的原因 C.音调是否与频率有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2.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 全册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苏科版) 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 3.设计实验 4.实验验证 5.得出结论 6.交流合作 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当堂反馈〗P 3 问题 【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②P3第2题(2)。 二、体验科学探究 【课前预习】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 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一、提问上节课布置完成的实验 1.检查学生做惯性实验的结果。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全套&苏科版) 引言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过程〗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探究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猜想 3.设计实验 4.实验验证 5.得出结论 6.交流合作 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步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3: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4: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 〖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 W. W. W. 第1题调查一下,你周围有哪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和问题?〖当堂反馈〗P 3 【课后巩固】学生回家做:①用纸条快、慢抽动,观察纸条上面瓶的运动情况。②P3第2题(2)。 二、体验科学探究 【课前预习】 1.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取一只杯子,在杯中倒满水后将一只回形针轻轻放入水中,水_______(会/不会)溢出。由此你能提出一个什么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过程〗一、提问上节课布置完成的实验 1.检查学生做惯性实验的结果。 2.蜡烛在水与油的混合液中,会处于什么状况?葡萄呢? 二、教学内容 1.学生阅读P ,物理学家进行科学探究的故事。 3-5 ①发现的现象②实验过程③实验研究④实验结果

苏教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

引言 一、奇妙的物理现象 【课前预习】 1.课本图0-2的实验中,你猜想一下小金鱼会___________,请你就你的猜想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动手做一做课本图0-3的实验,你能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想到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手做一做:将一个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杯中,然后逐渐向水里加食盐并使其溶解,你观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你提出一个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堂重点】 〖学习过程〗 出示一张照片,问学生看到了什么;点燃蜡烛,问有什么办法可以熄灭火焰。由此引入新课。 (一)物理研究对象 力、声、热、光、电等现象。 (二)有趣的物理现象 实验1:点燃的蜡烛如何熄灭? 学生回答:吹、搧、罩 如用容器罩起来,可能会有什么现象? 问:蜡烛有燃烧到熄灭的条件是什么?此实验研究什么问题? (三)研究方法 1.提出问题2.提出猜想3.设计实验4.实验验证5.得出结论6.交流合作7.提出新猜想 能否提出一个与容器有关的更深一部的问题?如:容器的长短和粗细对蜡烛的燃烧是否有影响? 用实验验证:将蜡烛放入直筒与量筒内燃烧,观察蜡烛的燃烧情况。 实验2:两支蜡烛燃烧,罩上后,哪支蜡烛先灭? 实验3: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手会感觉烫吗? 结论:当实验条件改变时,实验结果会发生变化。 实验4:用磁铁吸引回形针,分别将一些物体放入磁铁与回形针之间,观察回形针的下落情况。 实验5:学生自行实验,用一装水的被子对着课本,观察课本上的字有哪些变化。〖要点归纳〗 在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勤于观察,勇于提问,善于探索,联系实际。〖当堂反馈〗 1.P3第1题 2.评价手册P1巩固练习 【课后巩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