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阶段小结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阶段小结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阶段小结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阶段小结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工作总结

开县西街初级中学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我校作为项目学校之一,在这项工作中经历了学习、实践、反思、再实践等历程,现将我校就这项工作开展情况给各位做如下介绍,请各位专家领导批评指正。

一、实验项目启动

1、前期调研准备:2014年9月份,郑校长带领我校两名数学实验教师到北京参加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培训。培训回来后,学校经过反复调研,充分论证,确立以“深度学习”和“课程领导力建设”两个实验项目为抓手,全力推进我校课改工作。

2、拟定实验方案:2014年10月,我校确立以数学学科为“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方案核心科目,同时带动语文数学两个主要学科同步推进,七八年级语文数学外语三个学科各确定三名实验教师(共18名)、实验教师所任教的班级确定为试验班级(共24个)。

3、项目启动及培训:2014年11月5日,我校举行了项目启动仪式,并以文件的形式确定了实验教师、实验班级。在启动仪式上,郑校长对全体实验教师解读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的内涵:包括课前教师对教材的深度理解、深度整合、深度开发;课中教师把学生的思维朝纵深引领,将死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能力进而形成智慧的教学理念;课后学生深度学习的激情得以延续和能力得以提升。提出实验项目工作步奏:第一年,骨干教师,重点班级,主要科目实施;第二年,部分教师,部分班级,部分科目实施;第三年,全部教师,全部班级,全部科目实施。明确实验项目工作重点: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课程领导力”建设实验项目及我校开展的“智慧教育”、“三力六学六问”课堂教学模式有机结合,整体推进我校课改工作。澄清教师在课改中的种种

困惑,严防课改工作的几张皮,“今天一个搞法,明天一个创新”,导致教师无所适从,天天跟风。

二、实验项目探索

学校成立以年级、学科为单位的实验小组,每个实验小组确定一个教学单元的深度整合为“深度学习”的突破口,重新进行单元教学整体规划、分块设计,最终确定三个“深度学习”教学案例分别由三位实验教师各上一堂研讨课。

1、12月9日—11日,地点在西街初中。

利用语数外教研活动时间,每个实验小组的实验教师分别上了一堂“单元整体”教学研讨课,我校和镇东初中各教研组全体教师参与观摩学习,并聘请了进修校语文教研员程先国主任,数学教研员袁华老师,外语教研员刘敏老师全程听课指导。各实验小组确定的教学单元分别是:

七年级语文:根据课程论“定篇”、“样本”、“例文”、“用件”的形式对第五单元进行教材深度整合。聂小琴老师用“定篇“的形式上《看云识天气》,姜涛老师用“例文”的形式上了《把握文章条理,理清结构思路》,谢道柄老师用“用件”的形式上了《身边的科学知识》。

八年级语文:选择第六单元,按照古代散文的写作手法(白描)这一主题进行整合。

七、八年级数学:分别选取的是《一元一次方程》和《分式》两个单元进行整合并由三个实验教师上了三堂研讨课。

七、八年级外语:分别选取第3单元和第6单元进行了单元整合教学。从“教材单元的内容分析,单元教材目标的制定,单元与单课的内容再构,单元与单课的教学设计”四个方面详细地阐述了文本的结构、重难点、知识点和训练点。单元整合的第一课时听说课,第二课时阅读课,第三课时写作课,第四节综合训练课。四节课内容充实,容量

大,四节课思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体现了文本重构的特点。

2、12月16日—18日,地点在镇东初中。

(1)由镇东初中语文、数学、外语骨干教师上一堂“深度学习”研讨课,两校教师参与观摩学习,进修校教研员全程听课指导。

(2)进修校语数外三个教研员对两校开展的“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研讨课做了深入点评,对“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从理论到实践操作等方面进行再次培训。(3)郑校长小结了第一阶段工作,指出实验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对下一阶段提出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实施步骤,重申实验项目的开展与我校课改工作整体推进的统一性。

3、本期探索阶段:

三月份,准备阶段。各实验教师深入开展“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在线学习和交流,各实验小组针对第一阶段开展的情况认真总结,理清第二阶段工作思路和方法,确立“深度学习”教学单元,“深度学习”教学目标、“深度学习”板块设计并交教研组集体讨论和修改完善。

四月份,七八年级语文学科。八年级语文(第七周,4月15日):第二单元,按照单元重点进行整合,分别按照“朗读、象征手法、散文诗语言品析”三个板块。从课后反馈信息看,本次单元整合质量较优,学生学习效果较好,单元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较第一次尝试有了长足地进步。

五月份,七八年级数学学科(第十二周,5月21日)。

七年级数学选取了《一元一次不等式》进行单元整合设计,设计成“解不等式和不等式组”、“不等式及不等式组的应用”两个板块。八年级数学选取了《平行四边形》一章进行单元整合设计,从整合设计看,单元整合更有意义,更能达成单元学习目标。

六月份,七八年级外语学科(第十六周,6月16日)。

三、实验项目反思小结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施半年多来,我们一直秉承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的原则。在项目开展的起始阶段的确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存在诸多不足:比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缺少现成的范例,教师只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并结合其他学科的范例进行探索;又如数学深度学习的契合点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实现对教材的最佳重组;外语学科对“单元整合教学”的教案聚焦深度学习的要素,以及构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与基本流程还是不明白,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轮廓。一个单元教学内容太多(词汇、语音、语法、听力、口语、阅读、写作),无论哪一种方式的整合,都感觉具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都有不足之处,知识是整合了,好上了,时间也用得短些了,但是学生的兴趣、动机、策略教学又不能完全兼顾,所以,如何兼顾知识与技能,兴趣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整合呢?还有在课堂上开展“深度学习”后一部分中等生、后进生由于学习本身能力不足导致学习上的困难增加等等问题。

但是,不管问题和困难多大,至少我们已经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就像进修校教研员程先国主任对我校七年级语文实验小组评价所说,称赞他们“做了他自己多年一直想做而一直没有机会去做的工作”。

课改工作,我们永远在路上。

《深度学习》心得体会

《深度学习》心得体会 任庄小学刘苏红 《深度学习》这本书让我从不同层面认识什么是深度学习?为什么要深度学习?下面我结合教学实际来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理解和掌握教材。上好一节课首先要正确理解教材和把握教材,只有把教材吃透了,才能灵活变通教学方式,才能用最少的时间给学生以最大的收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比如,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上新课之前,首先要把课文内容吃透,文章结构要清晰地印在脑子里。其次,文章中的重点字词、句子要做到心中有数。切忌目标不清楚,毫无教学思路地拿着教参满堂灌。 二、教师要学会思考。一个有追求,爱钻研,会思考的老师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本知识,还有会思考的习惯。在这个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我们需要的答案很多都能从网上找到,久而久之,我们依赖网络,变得懒惰,思考的能力也在退化。比如,我作为一名教师,讲公开课需要的课件都是网上下载,从而教学思路完全跟着别人的课件走,没有自己的特色。如果我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参考别人的课件,从而制作出符合我自己教学特色的课件的话,那么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三、教师必须树立新的学生观。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变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努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融洽、和谐的氛围,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只有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太容易又没意义,这都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课堂上设计的问题,探究活动应该多元化,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进来。活动中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优秀教师当作追赶的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缩短与优秀教师的差距。我将更加努力学习,继续好好研究教材,增进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

深度反思漏检漏修

深度反思漏检漏修 为深刻吸取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我二维修部开展了安全大检查、大反思活动,这一举措如振聋发聩的警钟鸣响在我们的耳畔。 通过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的教训,对照自己的工作实际,深深的感到自身工作现状与领导要求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基础、管理、控制等方面还没完全跟上地铁发展的节拍,在思想上、作风上及工作态度上距新形势、新标准还有一定距离,下面,就结合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教训,本着“深反细思,真查实改”的原则,对本维修部一年来的工作认真做以反思。 一、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给自己的警示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是典型的多层次隐患、多方面失控、管理失误造成的。地铁轨道线路备遭到严重损坏,而这一切仅仅是因为多方面失控、管理失误,严重疏漏造成的,严重的教训警示我们安全第一思想移位,必然使安全意识弱化,安全基础管理薄弱必须使事故有机可乘,安全逐级负责制“断层”,必然使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不到位,不言而喻,如果各项行之有效的措施没有真正落实到底,达不到上下一致的声音,安全生产就不可能有保证。 二、对照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反思思想认识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的发生决非偶然,事故是责任心不强引发的,是思想观念不强导致的,通过反思使自己认识到随着新体制的安全管理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在新形势、新任务下的安全思想认识需不断提升,老的观念、老的安全思想认识已经不适应新体制下的安全管理要求,从我们自身来讲,在思想观念上还有一定偏差。满足现状,对他人的教训吸取不深,在长期安全稳定的环境中,思想上产生了麻痹,一年来,二维修部在安全上比较稳定,全年消灭了危及行车设备隐患,加之工作量递减,安全系数较高,自己在某种程序上产生了一种稳定态势,没有把安全第一思想时时根植心中,“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还存留在自己的脑海中,拿“别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没事当有事”的思想观念还没真正树立;通过这次大反思,一定迅速转变思想观念,清除自身的麻痹大意思想,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履行好自己的职责,把各项工作抓好。 三、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反思领导能力 以往因漏检漏修所出现的事故教训,对照工作职责和项目部领导提出的“六个到位”、“六个亲自”来反思,还存在着标准不高,作风不实等问题,逐级负责制还没完全落到实处,主要表现以下几方面:一是对安全第一的实质性认识不足。这是运营安全一切问题的总根源。作为维修部安全维修的责任人,却对安全第一缺乏实质性的认识。存在着偏差。表现之一对安全第一思想的内涵缺乏深刻理解。抓安全“第一的位置”有所偏移;抓安全“第一的精力”有所旁顾;抓安全“第一的标准”有所放松;抓安全“第一的投入”有所削减;抓安全“第一的教育”有所忽视,结果导致问题频繁发生。尽管工作布置了,但措施不具体,调研和跟踪不及时;尽管强调了安全的重要性,但在思想上落实的问题。主观上存在着依赖、依靠思想,就是依赖于执行人的汇报,没完全做到亲历亲为,所以在安全上虽然采取了防范措施,但重复的、低级的错误演变成不能被人理解的失误。随着项目部结构的调整,自己不能从主观上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模式与策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模式与策略”培训学 习心得体会 两天来的深度课堂培训学习,感受颇深。我认为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不断积累有效组合的经验,形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所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师与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是使这两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更深层次的突破口。构建“学的课堂”,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引导、指正。 “活动导学”的教学模式,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一定能够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现深度教学。为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自己要善于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为自己提供交流的平台,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

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开展深度学习的课题。这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策略,这样能够提升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率,学生愿意学习,愿意开展工作,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实际上,我们应该根据所学内容,结合现实条件,做出最为切合实际的探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思考问题的可行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其现实条件开展深度学习和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应用知识的热情,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带学的目的。 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用多种形式来呈现,并且要尽可能直观,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教师设计题目的最佳方向是:看得见、找得着、用得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动能就能被激发出来,兴趣也就能够坚持下去,一切的困难也就变得轻松,变得自如,他们不再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这样就能够让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够

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学习感悟体会

构建深度学习课堂学习感悟体会 20**年12月13日至15日,我参加了在太原市太航大酒店隆重举办的实验中学数学“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研讨会。 会议的主旨是为适应《中国学生开展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适应数学课程规范中的核心素养目的要求,推进数学课程的变革,构建体现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 本次研讨会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蓝舰信息科技以及太原二十七中联合主办。山西省教科院高中中学中心副主任薛红霞、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科室主任薛三虎、苏科版重点初中《数学》教材核心编写人员赵维坤专家、晋中市教研室教研员董广庆、蓝舰信息科技总经理余海涛、太原市二十七中校长史建如出席了本次会议。另外,来自山西各地近五百名校长、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在白雪松教师上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课上,白教师以银行点钞的生活情景引入同底数幂的学习。何君青教师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课,却是以地球与太阳的距离作为引入,通过不同的课堂设计,让大家领略同课异构的价值所在。 下午两位教师上的课习题是《二元一次方程组》,李昕教师与许迎春教师也是以不同的教学风格,展开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复习课,有效地引领学生发现知识点薄弱处并及时得到改正稳固。江苏、山西两地的教师虽然在教学方法、授课思路上有所不同,但都充分展示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完美交融,都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发了

我的很多思考,思考“深度学习”的真正涵义。赵维坤校长结合本身教学经验,针对教师们精彩的教学教案进行了深度评价与探讨,再次强调了构建课堂深度学习的重要性。 来自江苏南京的许迎春教师还特别分享了其多年的教学经验,许教师表示,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教师不是单纯以灌输知识为主要任务,而是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自己研究问习题,解决问习题。教师只需在学生解决不了情况下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成就感。 赵维坤校长以“新授课”和“复习课”的区分,细致地为现场教师解读两种课堂不同的教学方式,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在课前、课中、课后引导学生真正深入学习。我们教师要确实做好自己本该的角色---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 在专家汇报环节中,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教学论专业委员会理事、教育部国培专家喻平教授为大家带来“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教学与评价转型”主习题汇报。 让我受益最多的是喻平教授用详细的四个案例解读了什么是数学核心素养,在详细的教学中我们教师怎样让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课堂中得到培养与开展。 最后的圆桌主习题论坛,把本次研讨会带到高潮,多位专家的分享及思维的碰撞,让我对如何“构建深度学习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必将对我今后的教学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后感 .doc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读后感 高邮第一中学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和北京师范大学大学教授郭华所著。该书是深度学习教学改进丛书的一本。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综合实践。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基础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核心素养可通过教育来发展,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综合表现为9 大素养,具体为: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 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即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一、为什么要推进深度学习 1、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现实回应(2)时代先声(3)价值追求 2、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 (1)与机器共舞(2)现实困境(3)教育应对 3、与世界同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借记 (1)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历程 (2)各种界说 (3)关于深度学习的实现 (4)关于深度学习的评价 (5)关于深度学习推进的要素分析 (6)关于深度学习的成效 二、什么是深度学习 1、深度学习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1)少教多说 (2)以学习为主体的主动学习活动 (3)树人 (4)挑战性的学习主题 2、深度学习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 (1)真教学:能打动学生 (2)触动学生心灵的学习 (3)依循教学规律进行深度教学 (4)培养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 3、深度学习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活动 (1)确立学生最近发展区 (2)帮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主体 (3)两次倒转 (4)帮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发现和构建过程 4、深度学习的五个特征

40148011深度学习教学反思与评价

评价: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知识跨度很大的学科,又十分注重实际应用,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它,一方面需要不断向学生强调地理学科重要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保证必要的时间投入,培养学生地理兴趣。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千方百计创造良好的地理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把地理能力运用于生活中。教学过程中多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地理,感受地理,学习地理,进而应用地理于生活。如,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农业,感受到农业的重要性,最后根据自己所学能够较为合理的安排本地简单的农业生产活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个性化的教学,满足学生的参与欲、表现欲、竞争感和成就感,敢于放手让学生去探索,给学生充分表现的机会,他们会用稚嫩的语言表述大道理------学生讲出来的道理往往更通俗易懂。本课中注重放手给学生,通过语言或图像引发学生的思考,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加以教师设计层层深入问题的引导,使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这样既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能让学生印象深刻,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过程。 重点内容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及组间竞争交流来突破。根据不同环节不同教学要求,设计不同的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长为中心,共同探讨交流。基础问题和重点设置为A层,小组长负责要求小组内全员通过;能力提高的问题设置为B层,各小组根据各组情况,在完成A层的基础上,继续探讨B层。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活动,又做到了面向全体,全员参与,还突出了分层教学,实现了评价的多元化。 反思: 1.本节课我准备的时间还是比较充分,满以为效果显著,结果不是这样,学生很多东西没有理解到。 2、虽然将农业的分布在图上明确展示,但学生还是很陌生,究其原因是没有让学生用足够的时间去看图,初中地理图形很多,也很重要,学生要多看,要有一定的时间作保障。另外,农业和气候,地形,经济活动,传统习惯等都有关系,其分布原因在简短的时间是很难讨论完成的。 3、南北农业的差异,虽然是在阅读材料中,光让学生自己去读,也是不够的,老师点评也应到位。 4、由于时间没把握好,虽然把本节知识结构展示出来,但没有设计足够的练习题,这是以后教学要注意的方面。 5.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透彻,有待提高。 6.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没能全部调动起来,今后应加强。

深度教学 学习心得

“齐鲁名师课堂”第一届小学数学“深度教学”观摩研讨会 学习体会 齐河县第五小学刘杰 为了更广泛借鉴名师名校的教学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师专业核心素养,2019年3月16日、17日,在宋小磊主任的带领下齐河县第五小学一行23名数学教师,满怀期待的开启了为期两天的“深度课堂”研讨会,我有幸参与其中。 在这短短的两天内,我们观摩了八位名师的示范课,聆听了八场微型讲座与互动交流。8位老师各有各的风格,不同的设计思路却展现同样的精彩。他们对教材的理解、清晰的思路和灵活的教法,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技巧。特别是专家的点评及微型专题讲座,使我对“深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有了深入理解,下面我接合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目标定位 一是知识技能目标的落实,基于理解的记忆,让学生长知识;二是数学推理素养目标的落实,感悟“推理—猜想—验证”的数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进行思考,直观地、合情推理一些结果,让学生长智慧,这是数学创新的根本。 这一点牛献礼老师在《探秘三角板》一课中落实很到位,老师先让同学们回顾三角板的常规用途,让同学们产生思考,如此普通的三角板有什么秘密呢?激发了学生的知识矛盾。接下来,老师提出操作要求,让学生自己操作,不断探索,最终学生总结了规律,有了自己的发现。但是最终学生又发现了不同的地方,就是之前画出的角间隔15度,但是150度和180度差了30度,老师一直在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最终有个女生提出来,应该还有165度,老师将其命名为“徐静猜想”,此处对学生是莫大的肯定,让其他同学也是倍受鼓舞,最终师生一起验证这个猜想的合理性。 二、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不是把知识教深了,深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能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解决新问题或者解决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 即“能够将一个情境中所学的知识运用于新的情境中去的过程。” 席争光老师《举一反三》,这堂思维发展课,首先用《论语·述而》“举

教学反思与总结

高中的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科,同时高校要求选考物理学科的专业占的比例相对较多固然是个有力条件,但是“物理难学”的印象可能会使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下面是由小编整理的高一物理教师教学反思总结,希望对您有用。 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高中物理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把握住初、高中物理教学的衔接,才能教好高一物理,使学生较顺利的完成高一物理学习任务。 一、高中与初中物理教学的梯度 1.初、高中物理教材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 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 2.初、高中物理思维能力的梯度 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高中,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高中物理教学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在初中,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在高中,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

[教育文化]“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模式与策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深度教学的模式与策略”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两天来的深度课堂培训学习,感受颇深。我认为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应不断积累有效组合的经验,形成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并在反思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所有的课堂教学资源中,教师与学生是最为关键的,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为主体”的关系,是使这两种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的中心环节,也是获得课堂教学高效率、更深层次的突破口。构建“学的课堂”,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引导、指正。 “活动导学”的教学模式,要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道路,一定能够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现深度教学。为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首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营造民主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自己要善于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将学习与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为自己提供交流的平台,使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开展深度学习的课题。这是我们最为需要的策略,这样能够提升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效率,学生愿意学习,愿意开展工作,也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和时间。实际上,我们应该根据所学内容,结合现实条件,做出最为切合实际的探索,这样能够保证学生思考问题的可行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引导学生根据兴趣、爱好、及其现实条件开展深度学习和探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知识、探索知识、应用知识的热情,从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带学的目的。 三、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一定要用多种形式来呈现,并且要尽可能直观,贴近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生活。教师设计题目的最佳方向是看得见、找得着、用得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动能就能被激发出来,兴趣也就能够坚持下去,一切的困难也就变得轻松,变得自如,他们不再把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看作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这样就能够让大多数的同学都能够开展深度学习,同时也能达到最佳化的程度。 第1 页共2 页

南沙区2014学年“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区域实施方案

南沙区2014学年“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施方案 为加快基础教育国际化实验区课堂教学改革,国家课程教材中心组织的专家团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研发了“深度学习”项目。南沙区派出2名教研员,2间学校的校长和骨干教师一行8人参加了“深度学习”第一期研修班的学习。为了推进“深度学习”在我区的实验和推广,特制订南沙区2014学年“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实施方案。 一、项目指导思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中小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积极变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启发、讨论、参与的教学方式不断推广。但是,总体来看,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精神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教与学的关系还没有调整到位,学生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还没有完全实现,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处于一种浅层次、表层的状态,影响学生对学科概念和学科学习过程的深入理解,影响学生运用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 深度学习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开发的教学改进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教师研修提高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水平,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对重要概念的深入理解,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项目基本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启发、讨论、参与的学习方式,追求知识的应用与创新,关注学生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和学生思维品质的形成。 项目通过对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炼了教学系统中最核心、最关键的四个要素:单元主题、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和持续性评价,指导教师根据这四要素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是一个行动研究,共研共建共生的项目,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

网络学习《深度学习_走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网络学习《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在2020 年读书日这天,我们随着马云鹏老 师的讲解,学习了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是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新的学习主题,全身心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开展从具体到抽象、运算与推理、几何直观、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等为重点的思维活动,获得数学核心知识、把握数学的本质和思想方法、提高思维能力、发展核心素养,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逐渐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的学习者。 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1.学习主题:基于数学核心内容选择挑战性学习主题。 1)小学数学核心知识; 2)体现数学学科的思想方法和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在整体理解学科内容与分析学生学习基础上确定学习目标。 1)单元整体目标; 2)重点指向核心素养。 3.学习活动:针对学习目标创设和组织深度探究的教学活动。 1) 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2)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和深度思考

4.学习评价:通过持续性评价监控和调节学习过程。 1)针对单元整体目标; 2)体现层次性与可持续性。 通过这次的网络学习,我想到了一年级的认识图形和图形分类整理的教学,一年级学习的图形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在疫情的影响下,我们只能线上学习,在学习平面图形的过程中问题出现了,有的学生指着书上的立体图形说:“ 老师,它也是摸起来平平的,也是平面图形……”我开始反思,这是哪个环节的教学出了问题?画在书上的立体图形确实是平平的,我们在认识立体图形的时候没有出现的问题却在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出现了。那么很明显,现实中的立体图形孩子认识了,可是却不能够将实际图形和书上那个“摸起来平平的” 的立体图形之间建立联系,这是之前教学时的漏洞和疏忽。那我们怎么弥补呢?我尝试了一种方法,让孩子准备一个正方体和一张正方形的纸,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们,然后我在纸上画了两个图形(正方体和正方形),之后让孩子将他手里物品和我画的图连线,一次做对。这个时候孩子就不会去想纸上那个正方体是平平的了,所以我就追问:(指着我画的正方体问)这个是平面图形还是立体图形?孩子就会和他手里的图形进行联系得到正确答案:立体图形。孩子发现原来这个问题我自己就可以成功解决,走出困惑。 这就是纸上的空间思维,我们不能用专业术语去给孩子解释,可是我们能用各种方法去引导思考、启发思维。将知识改灌输到分享,让孩子做学习的主人,体会成功的乐趣。 在成为人民教师的几年间,虽然没有大的贡献,可是我在时刻督促自己,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力求面对不同学生的时候,都能展现自己的教学魅力。以后我仍会

2021年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培训心得之欧阳学文创编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培训心得 欧阳光明(2021.03.07) 今天有幸参加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第五期研修班的培训,主要由李春密老师、马朝华老师和曹藏文老师为我们讲授,李老师讲的是初中物理学科深度学习实施路径的思考,马老师讲的是区域项目推进交流和案例解读,曹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两个实际案例《透眼看世界》和《制作简易电饭煲》。通过这次学习,我更进一步了解了核心素养和深度学习的含义,而且三位老师用为我们详细地分析了具体案例,对我具有很多启发,下面谈谈我的一些收获。 1.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用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根据这一总体框架,可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进一步提出各学段学生的具体表现要求。 2.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①物理观念:是从物理学视角形成的关于物质、运动、能量和相互作用的基本认识;是物理概念和规律在头脑中的提炼和升华;是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科学思维:是从物理学视角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主要包括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③科学探究:是指具有科学探究的意识,能在真实情景中提出物理问题,形成猜测和假设,利用科学方法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形成结论,以及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交流、评估、反思的能力,主要包括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等。④科学态度与责任:是指在认识科学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的关系基础上形成的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心。主要包括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STSE等。

教师如何实现深度教学反思-精选文档

教师如何实现xx教学反思 教师如果能够对教学进行反思,就能够改善课堂教学,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经验+反思=成长”是波斯纳对一个教师成长提出的简要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如何让教师自己走进反思,从浅层走向深入,方法很多,途径不少。实现深度教学反思,教师要把握好恰当的时机,选择好适合的途径。 一、实现xx反思主要途径 (1)即时反思:即时反思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完成后马上进行的反思活动,即时反思能使教师尽可能地回想起刚才教学活动场景的一些具体细节,并对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方法、效果、策略等作出客观的评判和分析。 (2)点滴反思:点滴反思也可以是一句话反思,是教师在工作和生活当中突然对某个现象、问题或活动灵感突发而进行的反思。 (3)集体反思:因为个人的反思活动具有很大的局限,如果集体讨论、交流、共同分析,“多种声音”,能够使教师在交流过程中不断矫正个人偏颇的理解,使自己的反思更深度、更全面。与个人反思相比,集体反思的优势在于交流、碰撞、激发、共享,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交流谈心的目的不是谈对错、评是非,而是交流碰撞、达成共识、共同提高,是求发展、求进步。(4)对 话反思:智慧的生成只有在真实的、生活化的情境中才会生动、有效,思维只有在平等对话的碰撞、交锋中精进。 (5)放大反思:把话题置于广阔背景和层面中,吸引更多的关注和参与。 二、实现xx反思主要时机 (1)课前的反思:教育一向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本”,因此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很有必要。教师在上课前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思路是否符合学生的学情和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在反思中进行查缺补漏,也是老师上课前的一个吸收和内化的过程,这既可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又使教学成为老师的一种自觉的实践。

读《深度教学》心得体会

读《深度教学》心得体会今天终于读完了郭教授的《深度教学研究》,收益颇丰!此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深度教学的理念与价值论基础,第二部分是深度教学的知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深度教学的学习论基础,最后一部分干货满满,它是深度教学的教学过程改进。 所谓的“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仅仅是让我们得学生简单的学会了我们平时的“记会了,背会了”,而是应该让学生从不同的维度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深度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就要为深度学习而展开教学,教师要在教学设计的起点就转变自己的观念,从认知、人际和自我认知三个领域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并将其计划成具体可行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不要单纯停留在只教会学生知识表面,教师要多钻研教材、挖掘教材,联系生活,结合学生实况,寻找最好的设计,牵动学生的学习细胞和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应该达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以努力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为最终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以下几点尝试和思考: 一、理解、转化、迁移是教学的全部过程 1.理解是教学的根本基础,为理解而教 教学是以知识理解为载体促进学生学生发展的过程。

(1)理解事物和事务的本质; (2)理解关系及其规律; (3)理解情感并体验情感; (4)理解思想并形成思想。 2.转化是教学的全部艺术:为生成而教 (1)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人知识; (2)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和思维; (3)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学科能力; (4)课程知识转化为学生学科经验。 3.深度教学的课堂发展性品质及其标准。 二、构建理解性的课堂,不是灌输性的课堂 1.以对知识的内在本质和意义、思维和方法的理解为基础; 2.对不同类型的知识作不同教学方式的处理:陈述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 3.注重学生新知识结构的形成。 三、建构性的课堂,不是接受性的课堂 1.注重学生对知识意义的自我叙述和自我表达; 2.以学科知识结构、学科能力、学科思想、学科问题解决的方法为学生的建构目标。反思性的课堂,不是表演性的课堂; 3.学生的自我总结、归纳与感悟; 4.学生的自我反思:理解性、结构性、意义感。

海淀进修实验学校“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推进方案

让学校成为整体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工作方案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2014年10月 一、实验背景 自1998年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探寻教育的本质和真谛。围绕“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而教?”等教学核心问题,学校请来美国、德国、加拿大等国的教育家,为全体老师带来一系列高水平的教师培训。逆向设计、技能教学、概念教学、单元教学设计等先进、前沿的教育理念开阔了教师视野,启发了教师思维。在不断的探索和实践过程中,我校教师教研的重心逐渐聚焦到一点,那就是如何让学习更有意义,即在获得知识和取得考试成绩之外,让学习更有价值,帮助学生更从容、更自信地面对未来。 不断深入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实践改变了老师的思想,改变了学生的课堂。近年来学校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一大批教师脱颖而出,课堂教学也发生了积极变化,学校教研氛围日益浓厚,绝大多数的教师乐于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并勇于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但从总体来看,教师在对教与学关系的认识与实施上,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上、在活动效果的评估与反馈上、在学科课程目标的整体性把握等方面都存在很多困惑与问题,亟待解决。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现状迫切要求我们探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措施和方法。 “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是教育部课程教材中心基于深化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组织专家团队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的教学改进项目。这一项目旨在实现课程内容的深度整合,实现教与学关系的深度调整,从而找到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项目组构建出深度学习的理论框架,明确了教学单元设计的基本流程,提供了教学实践模式,为学校教师开展深度教学改进实验提供了重要的理

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与深入开展,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方法越来越渗透到了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使得目前小学教育教学领域正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新气象。而其中,教学反思对教育教学的影响则是尤为突出和明显的,但是当前小学教师所进行的教学反思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误区,为此,就教学反思现存的主要问题和改进建议等略作粗浅分析探讨。 一、教学反思的形式层面 1、格式比较单一,有模式化的倾向教学反思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有效途径,对广大教师来说,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已是人人皆知的,但究竟在实践中该如何操作,怎样写教学反思,不少教师深感困惑而无从下手。这种情况下,介绍或给出一些教学反思的案例,让教师大致明确其格式或样子本身是非常必要的。但反观我们的现实却不难发现:众多教师写出的教学反思案例其格式基本上如出一辙,有教师将其总结概括为“先写不足之处,然后写获得启示,较后写怎样运用”,而这种格式的套用对于其教学是没有任何益处的。 2、为应付检查,流于形式在中小学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这样的倾向:即不少教师把写教学反思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是浪费时间,往往为了应付学校领导检查才勉强胡乱应付完成。这样,教学反思的撰写就成了为反思而反思,流于形式,浮于表面,教学反思的实际价值根本没有得到切实的体现。诚然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二、教学反思的内容层面 1、全面而不深刻。通过查阅众多的反思案例,不难发现,比较成形的教学反思一般都在内容方面较为全面,大都从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今后改进等角度进行论述,可以说是面面俱到,但多为蜻蜓点水,一代而过,虽然全面但缺乏深刻性,给人的感觉很是空泛,似乎大家谈的几乎大同小异,没什么区别。 2、零散而不系统。目前,教学反思在内容方面或多或少还存在着反思的内容比较分散,零碎,没有形成合力,不连贯,缺乏系统性等现象。一些老师常常是这次反思某一问题,下次反思就又换成了另一问题,有东一鳞西一爪的感觉,结果是每个问题都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对问题的较为连贯的、成体系的深入思考和认识。因此,反思的效果并不很明显,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也微

《深度学习·生长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深度学习·生长课堂》培训心得体会 在3月24号—25号,参加了郑州举办的深度学习,生长课堂的培训,在这短短的两天里,收获很多。听了几位老师的课堂觉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理解学习过程,把握学科核心思想与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成为具有创造性又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作为一名教师让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是体现新课程下注重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的有力体现。深度学习是对学生学习提出的一种较高要求,作为教师只有深度钻研、深度反思、才能促成学生努力学习、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深度学习的状态。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教与学的质量,多重学生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交流,多倾听、少打断、高尊重,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认真倾听学生单想法并捕捉有效的价值。是成为师生互动思维的有效方法。而我们平时的教学中教师总是以自己为中心,甚至有的老师责令学生上课一定要看到黑板看到自己,结果课堂上看似成功,课后

却不尽人意。 刘老师的《我们来到钟表上》,在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体现了智趣数学的理念,智趣数学包括三层:第一层次,“情趣”让学生的心智走进数学课堂中来;第二层次:“乐趣”让学生的心智能常驻数学课堂之中;第三层次:“智趣”让学生迷恋数学,时时处处乐于研究数学,然而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读懂儿童的需要了吗?其实儿童真的需要帮助,不需要指令,需要鼓励,不需要责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做到了教学形式能够使学生觉得好玩了吗?课堂上提供了多长时间让学生玩数学的?这些问题是否会引起教师的共鸣与深思。其实数学学科本身是充满魅力的,能引起学生持久兴趣的,当你成功做出一道百思不解的难题时,那成功之感、愉悦心情是无法形容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将数学和生活联系在一起,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不是枯燥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感到学习数学的趣味和价值。 听了潘老师的《长方形体积》并聆听了他的报告。在他的报告中提出了教师如何超越教材的底气和勇气,并用案例向我们阐述了如何超越教材,他那激情的语言,渊博的知识、真实的事例,让人领略到了他的热情,率直、纯真的人格,尤其对教育的一腔热血让人感动。两天的学习是短暂的,但意义是深远的,听了专家的报告的确是一种享受。他们循循善诱,列举了大量的教学实例,言辞诚恳,让人不由得不被

深度学习(教师阅读版)

课题推进方案 市福田区外国语侨香学校 一.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主要是指向学生的学习容、学习行为、过程 以及学习结果。当然,学生不是孤立的,学生与教师是一对概念,因此,学生的深度学习一定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要有学生的深度学习,必先有教师对教学的深度设计。教是为学服务的,“学”是“教”的目的。 二、深度学习的性质 主动的、有意义的、学生自主操作容、参与教学过程 的。 三、深度学习的特征 如何判断发生了深度学习? 1、联想与结构 能够根据当前的学习活动去调动、激活以往的知识经验,以融会贯通的方式对学习容进行组织,建构出自己的知识结构.全身心(思维、情感、态度、感知觉)投入到挑战性的学习活动中,体验挑战成功的成就感。“探索”、“发现”、“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学科的思想方法与他人(教师、同学)展开积极的合作与沟通,体会合作在学习中的价值与意义。体会学科的价值、学习活动的意义以及个人在学习活动中的成长本质与变式。能够抓住教学容的关键特征,全面把握学科知识的本质联系。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列出正反例(如标准正例、

非标准正例、反例)来说明学科知识的本质迁移与应用。能够将所学容迁移到新情境中,能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四、深度学习发生的条件 1、容:教师整体把握教学容 聚焦课标整体把握学科体系与关键教学容,梳理学科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依据学生的学习规律重组教学容,向学生提供经过设计的、具有教学意图的结构化的教学材料。 2、过程:整体设计、实施学生的学习活动 依据学科主题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适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并帮助学生简约地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揭示活动的意义与目标,使学习知识的过程真正成为学生自觉、主动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领会学科蕴含的思想方法。 3、氛围:创建、平等、合作的互动氛围 给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不以任何理由压制、嘲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善于倾听、给予回应,与学生平等地展开讨论设计相互依赖与合作的学习任务。知晓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能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 4、评价 通过多种方式持续地获得关于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依据反馈信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与改进要学什么“深度”的容?围绕学科核心容组织起来的、对现实生活有意义的、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单元学习活动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寻常时刻背后的深层反思

幼儿教师教学反思:寻常时刻背后的深层反思 本案例中的两难处境可能很多教师都曾体会过:教育理想令人憧憬,而现实中却有种种无奈,我究竟该怎么做?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案例中一个日常教育实践中再寻常不过的师幼互动事件引发了这位教师的反思,令她产生了调整教育环境的想法,这一想法虽遭到现实的打击,但其背后是“尊重幼儿需要”“保护幼儿天性”等可贵的教育情怀。那么,要如何弥合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落差呢?我认为本案例中有三个不同层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探讨。 一、关于“限制孩子的自由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检视我们的教育信念 幼儿园教师的教育信念可以表述为对什么是好的幼儿教育的理解和选择,它涉及教师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等。教师对儿童的理解及对儿童怀有的正确的期待是其良好教育行为的基础和保障。案例中的教师提到“有人说”“也有人说”,反映出她可能还没有形成自己稳固的教育信念,但她在努力让自己的教育行为符合某些教育理念。 那么,是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令案例中的教师陷入踯躅呢?“限制孩子的自由是对孩子天性的扼杀”,这一句话既包含了言者的儿童观:孩子具有天性,孩子天性是要肯定的:也包含了言者的教育观:成人不应限制孩子的自由,从而扼杀孩子的天性。这样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是我们当前所倡导的,但社会倡导的观念要转化为教师个人的教育信念,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首先教师需要理解这一观念,这其中就可能产生

很多问题。例如,怎么理解“天性”?许多思想家都探讨过这一问题,因而阅读经典著作或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心,他们喜欢探究周围的世界;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儿童喜欢游戏;儿童喜欢与人交往……但对这些话语耳熟能详并不意味着真正理解,教师还需要通过与儿童打交道达到对儿童天性的体认。那“自由”又该作何理解?这个问题似乎更复杂,原因是学术界对“自由”尚无明确统一的定义。卢梭说过“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道出了人在社会中的处境:追求自由是人的天性.但个人不可能享有绝对意义上的自由。也就是说,自由总是有限度的,在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则的范围内,个人享有追求自由的权利。以赛亚?伯林将“自由”划分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两种,“积极自由”指的是“可基于自身主动意志而非外部力量来做出选择和决定”,而“消极自由”指的是“意志上不受他人的强制,行为上不受他人的干涉”。由此,我们看到无论是消极的“自由”,还是积极的“自由”,其背后都有“自律”作为支撑,即“自由”不是别人施与的特权,而是自己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的主动状态。因而,可以说帮助幼儿成长为能够享有“自由”的人,并不是满足其所有欲望、任其为所欲为,而是帮助其发展自主、自律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幼儿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自我表达,学习自我调适,学习解决问题,学习做出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 教师学习教育理念的过程往往是自主建构的过程,即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理解新事物。受到原有经验的限制,教师就有可能产生对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