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是参考JB 4203—86《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进行制定的。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JB 4203—86有较大差异:

——提出了机器的设计必须符合GB 5083和GB/T 15706.1、GB/T 15706.2规定的设计原则的要求;

——提出了机器及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必须符合GB 5083和GB/T 15706.1、GB/T15706.2以及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增加对防护罩的强度要求;

——增加对激光发射等危险的防护要求;

——增加对高速旋转零部件应作静或动平衡试验的要求;

——增加对大型机器的飞轮制动器的制动时间的要求;

——规定摩擦离合器与摩擦制动器的进排气控制,必须采用双联电磁气阀;

——增加对摩擦离合器一一制动器机器一般应设置制动角监控装置的要求;

一增加对刚性离合器应具有能使工作部件在工作方向行程的任意位置紧急停止功能的要求,且规定该刚性离合器应是本质安全的,相应还对刚性离合器机器的制动角提出了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

——增加机器应根据需要设置超载保护装置的要求;

——提出了除作往复运动工作的部件行程小于6mm的和配有专用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不能减小风险的机器外,机器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操作方式,对工作危险区至少配置一种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的要求;

——增加对机器专用送料装置周围应设置阻挡装置的要求;

——提出了机器与安全有关的机构中所采用的弹簧应是压簧的要求;

——提出了机器必须具有如型号与基本参数、制造厂名称和地址、出厂年份和编号等内容的标记的要求;

——提出了机器必须带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等。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JB 4203—8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国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锻压机械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锻压机械。

本标准是制定各类(系列)锻压机械(以下简称“机器”)安全技术条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93—82 安全色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3766—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4053.1—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2—93 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3—93 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

GB 4053.4—93 固定式工业钢平台

GB 5083—85 生产设备安生卫生设计总则,

GB/T 5226.1—1996 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 6527.2—86 安全色使用导则

GB 7932—87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T 15706.1—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1部分:基本术语、方法学

GB/T 15706.2—1995 机械安全基本概念与设计通则第2部分:技术原则与规范

3 定义

除了在GB/T 15706.1中给出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外,本标准还采用下列定义。

3.1 工作危险区

机器上作相对运动的模具间或火焰、激光、高压水割嘴与工件间或作往复直线运动的工作部件上所安装的工模具(包括附属装置)对工作台面在行程方向上的投影所包含的空间等完成工件加工的区域。

3.2 工作方向行程

机器工作时,作往复运动的工作部件从全开启位置运动到全闭合位置的行程。

3.3 安全距离

安全装置距工作危险区应设定的最小距离。

3.4 协同操作

两个或两个以上操作者共同进行操作时,每人同时操作双手操纵装置,才能起动工作部件的操作方式。

3.5 安全栓

在机器进行模具调整或维修时,放在上下模具或工作部件底面与工作台板之间,用以防止工作部件意外移动而出现危险的一种支柱。

4 一般要求

4.1 机器的设计必须符合GB 5083和GB/T 15706.1、GB/T 15706.2规定的原则。

4.2 机器及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必须符合GB 5083和GB/T 15706.1、GB/T

15706.2以及本标准的规定。

4.3 机器外露零部件包括安装在机器上的附属装置等必须符合安全要求。

4.4 机器工作时,如存在有因被加工材料、碎块(材料、模具破裂)、制件或液体等从机器中飞出或溅出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设置透明的防护罩、隔板等,其强度必须能承受可以预料的负荷。

4.5 机器工作时,如存在有火焰、激光、高压水发射等而发生危险的情况,则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分别设置隔热板和防止激光、高压水意外发射的装置等。

4.6 机器必须根据自身的结构特点、工艺对象和操作方式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和阻挡装置。

4.7 机器的重要零件必要时应进行探伤检查。

4.8 机器的气动系统应符合GB 7932中有关安全的要求。

4.9 机器的液压传动系统应符合GB 3766中有关安全的要求。

4.10 机器的电气设备应符合GB/T 5226.1中有关安全的要求。

5 传动系统

5.1 防护罩

对外露的运动、旋转零部件,一般应设置防护罩。罩与运动零部件间不得形成伤害人体的夹紧点。

5.2 行程(运动)指示装置工作部件行程(运动)一般应设置指示装置。

5.3 转向指示装置

机器单向旋转的零部件,如飞轮等,一般应有转向指示装置。

5.4 平衡检查

高速回转的零部件,如飞轮等,根据工作情况一般应进行静平衡或动平衡试验,残留不平衡量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5.5 飞轮盘杆操作

用飞轮盘杆盘动飞轮的操作应与主传动电动机的控制系统联锁。

5.6 飞轮制动器

大型机器的飞轮传动,一般应设置飞轮制动器,制动时间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5.7 惯性下降

当液压传动机器作垂直往复运动的工作部件,以最大速度向下运行而被紧急停止时,其惯性下降值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

5.8 螺旋传动机器的缓冲器

螺旋传动机器应设置缓冲器,防止当制动器失灵时滑块运动至极限上位与机身刚性撞击。

5.9 锤缸、锤头连接件

5.9.1 锻锤锤缸的顶部必须有锤杆缓冲装置。

5.9.2 锤头与锻模,砧块与锤身的连接零件(斜键、垫等)在楔紧时,不得破碎,楔紧后不得松动。

6 离合器与制动器

6.1 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

6.1.1 动作联锁

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动作应联锁,其联锁应协调、灵敏、可靠。

6.1.2 双联电磁气阀控制

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进、排气控制必须采用双联电磁气阀,但特殊情况除外。

6.1.3 空气与液体压力

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所使用的空气或液体的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其中制动器所用压力低于设计值时,工作部件行程应不能开动或立即停止。

6.1.4 制动器制动动力

制动器一般不应采用气、液或电作制动动力。

6.1.5 制动角及其监控装置

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机器的制动角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且一般应设置制动角监控装置。

6.2 刚性离合器与制动器

6.2.1 急停功能与本质安全

6.2.1.1 急停功能

刚性离合器应具有能使机器工作部件在工作方向行程的任意位置紧急停止的功能,确保机器的操作安全性。无此操作安全性要求的机器除外。

6.2.1.2 本质安全

上述6.2.1.1的刚性离合器当外部的动力消失后必须自动脱开,确保其自身是本质安全的。

6.2.2 操纵机构

刚性离合器的操纵机构必须结构可靠、安装正确、牢固,并应保证单次行程规范时不出现连续行程。

6.2.3 制动角

刚性离合器机器的制动角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

7 平衡装置

机械传动机器作垂直往复运动的工作部件,一般应设置平衡装置。该装置应能在连杆、螺杆断裂,以及供气失压、中断等不正常情况下,将工作部件(包括模具)支承着,防止其下滑,并能持续一定时间。

8 装模高度调节装置

8.1 联锁控制

装模高度调节装置如采用机动调节,其操纵应与工作部件操纵系统联锁。

8.2 限位机构

装模高度调节应设置极限限位机构。调节量的指示与标志的安装位置应正确。

8.3 锁紧机构

装模高度调节装置应自锁,不能可靠自锁时应设置锁紧机构。

8.4 安全栓

工作部件作往复运动的机器,应根据需要设置如安全栓作用的一类装置,在机器进行模具调整或维修时,用以防止工作部件意外移动而出现危险。该类装置使用时应与主传动电动机或工作部件的控制系统联锁。

9 超载保护装置

9.1 总的设置原则

机器应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工艺对象设置力、能或扭矩超载保护装置。

9.2 对超载保护装置的要求

9.2.1 性能要求

超载保护装置其超载保护系数选用应合理,工作应可靠,动作应灵敏。

9.2.2 联锁要求

超载保护装置的超载保护动作一般应与机器工作部件的操纵联锁,即使超载保护装置自动恢复功能,工作部件也不得自动起动,除非重新进行操纵。但联锁影响机器工作的情况除外。

10 操纵系统

10.1 工作规范与调整规范的联锁

工作规范与调整规范的操纵应联锁。

10.2 带锁转换开关

有多种工作规范的机器,其工作规范的选择转换开关应采用带钥匙锁定的;也可对各工作规范分别采用带钥匙锁定的转换开关。

10.3 单次行程工作规范

机器在单次行程工作规范时,每次行程工作部件应停止在设计规定的停止点,即使继续压着起动按钮(或操纵杆),工作部件也不得出现下一次行程。

10.4 连续行程工作规范

机器在连续行程工作规范时,每次起动必须先按压预控按钮,然后再按压起动按钮,操纵系统才能起动工作部件。如不设置预控按钮,则按压起动按钮的时间应持续至工作部件完成一次工作方向行程,过早松开按钮,工作部件行程应立即停止。

10.5 双手操纵

10.5.1 双手操纵时,必须把两个起动按钮(或操纵杆)都按下,操纵系统才能起动工作部件。若先锁定一个按钮(或操纵杆)时,工作部件应不能起动。

10.5.2 工作部件作往复运动的机器采用双手操纵时,双手按压起动按钮(或操纵杆)的时间应持续至工作方向行程中手不可能进入工作危险区,过早松开一个或两个按钮(或操纵杆)工作部件行程应立即停止。

10.5.3 双手操纵按钮(或操纵杆)的布置位置,应防止有由一只手或一只手和肘、膝等部位进行操纵的可能性。

10.5.4 双手操纵按钮(或操纵杆)距工作危险区的安全距离应符合13.3.4的规定。

10.6 脚踏操纵装置

10.6.1 脚踏操纵与手动操纵应联锁。

10.6.2 脚踏操纵装置的脚踏部分的上部及两侧应有防护罩。

10.6.3 脚踏部分的脚踏处应有防滑板或防滑垫。

10.6.4 脚踏部分的复位弹簧应采用带导杆或导套的压簧。

10.7 手动操纵杆

手动操纵杆应有定位措施,且不得因受损坏而移位。定位处应适当加标志。

10.8 操纵力

10.8.1 对于经常使用(包括单次行程工作规范)的手柄和操纵杆以及脚踏开关的操纵力不应大于40N。

10.8.2对于不经常使用的手柄、操纵杆和手轮上的力,每班使用不超过10次的不应大于150N;每班使用不超过25次的不应大于80N。

10.8.3 机器液压系统的操纵力应符合GB 3766的规定。

10.9 紧急停止机构

10.9.1 机器上必须设置紧急停止机构(按钮、手柄等),但紧急停止机构不能减小风险的机器除外。

10.9.2 紧急停止机构应设置在使操作者或者需要操纵它的人员易于接近,且无操作危险的地方。

10.9.3 由多人协同操作的机器,每个操作点都应设置紧急停止机构。

10.9.4紧急停止机构必须保证在任何操作规范下都能停止机器的工作,但不得断开若中断其工作可能引起事故的夹紧装置、制动装置或其他装置。

10.9.5 紧急停止机构应能自锁,其操作件的颜色应为红色,如果操作件后面有衬托色,则该衬托色应为黄色。按钮操作开关的操作件,应为掌揿式或蘑茹头式的。

10.9.6 紧急停止机构被重调以前,任何起动机器的操作应是无效的。

10.10 操作按钮颜色

操作按钮的颜色应符合GB/T 5226.1—1996中10.2.1的规定。

注:10.6和10.8不适用于锤。

11 气动、液压、润滑系统

11.1 气动、液压系统的压力表应安装在操作人员容易观察到的地方;对气压,液压的突然失压或中断应有保护措施和必要的信号显示。

11.2 液压系统中必须装备防止液压超载的安全装置。

11.3 液压泵起动后,必须保证若不操作工作按钮,工作部件就不动作。

11.4 压力容器,包括各种蓄能器的设计、制造应符合有关压力容器安全标准的规定。

11.5 集中润滑系统应密封,防止润滑油漏至地面上。

12 噪声、振动和局部照明

12.1 噪声

机器的噪声应符合有关噪声限值标准的规定。

12.2 振动

机器工作地点的振动,应采取有效的减振措施。

12.3 局部照明

机器的工作区应根据需要设置局部照明装置,该装置应符合GB/T 5226.1—1996中17.2的规定。

13 安全防护装置

13.1 总的配置原则

机器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操作方式,对工作危险区至少配置一种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防止操作者的手、指或身体其他部位无意地进人工作危险区。但下列情况可以除外:

——机器作往复运动的工作部件行程小于6mm的;

——机器配置有专用送料装置的;

——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不能减小风险的。

13.2 防护装置

13.2.1 防护装置的种类

防护装置分为固定式防护装置、活动式防护装置、可调式防护装置、联锁防护装置、带防护锁定的联锁防护装置、可控防护装置等。

13.2.2 对防护装置的要求

防护装置应符合GB/T 15706.2—1995中4.2的规定。

13.3 安全装置

13.3.1 安全装置的种类

安全装置分为双手操纵装置,如双手按钮(或操纵杆),和自动停机装置,如光线式安全装置与感应式安全装置等。

13.3.2 对双手操纵按钮(或操纵杆)的要求

双手操纵按钮(或操纵杆)应符合10.5.1、10.5.2、10.5.3的规定。

13.3.3 对光线式安全装置的要求

13.3.3.1 光线式安全装置应具有自检功能,需要时可再配有自保功能。

13.3.3.2 光线式安全装置应具有对非投射光源的抗干扰能力。

13.3.3.3 光线式安全装置的响应时间不得大于20ms,寿命应大于106次。

13.3.3.4 投光器与受光器形成的光束,其数应为两个以上,光束间距不应大于50mm;由若干光束组成的光束平面如安装在距工作危险区500mm外时,其光束间距不应大于70mm。

13.3.3.5 机器所需光束平面高度一般应不小于机器工作部件行程长度(加装模高度调节量)。

13.3.3.6 投光器和受光器在机器上的安装应牢稳,其电子控制部分不得安装在受阳光曝晒和具有40℃以上温度的热源处,并应防止强磁场的干扰。

注:13.3.3的规定,感应式安全装置可参照适用。

13.3.4 安全装置距工作危险区的安全距离

双手操纵按钮(或操纵杆),或由若干光束组成的光束平面距工作危险区的距离,应不小于按下式计算所得的安全距离:

D=1.6×T

式中:D——安全距离,m;

1.6——手的伸进速度,m/s;

T——手放开按钮(或操纵杆),或手遮挡光束开始至工作部件停止运行的时间,s。

14 阻挡装置

机器专用送料装置周围,如数控冲模回转头压力机、数控激光(或火焰、高压水)切割机送进装置等的周围,一般应设置阻挡装置,以防止人面临危险。

15 安全监督控制装置

机器应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点,设置合适的安全监督控制装置,对机器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监控。

16 工作平台和梯子、栏杆

16.1 一般要求

当需要在离地面3m以上的高度对机器进行操作、维修和保养时,机器上一般应设置平台和梯子。平台的铺板应防滑,边缘至少翘起100mm,周围应设置栏杆,其高度应不低于1050mm。梯子的阶梯应防滑。

16.2 设计要求

工作平台和梯子、栏杆的设计应符合GB 4053.4、GB 4053.1、GB 4053.2、GB 4053.3的规定。

16.3 平台及梯子的联锁装置

平台人口处或梯子离地面1m以上的至少一节上,应设置与机器主传动或工作部件的操纵系统联锁的装置,并设置提醒有人操作的警告标牌。

17 防松、弹簧、夹持与夹紧机构及零部件装卸

17.1 防松

机器上的螺钉、螺母和销钉等紧固件,因其松动,脱落会导致零部件移位、跌落而造成事故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松措施。

17.2 弹簧

17.2.1 机器上与安全有关的机构中所采用的弹簧,一般应是压簧。若采用拉簧,则必须用两个拉

簧代替一个压簧,且每个都能单独起作用。

17.2.2 使用拉簧时,必须使拉簧悬挂孔不能自动从挂钩上滑脱。

17.2.3 因破损能够飞出的弹簧,如制动器制动弹簧,其结构上应能防止弹簧破损后飞出。

17.3 夹持、夹紧机构采用气压、液压的夹持、夹紧装置,其结构必须保证在气、液失压或中断后仍能可靠地夹持或夹紧。

17.4 零部件装卸

对于较笨重的零部件必须考虑装卸的安全性,如设置起吊孔或柱。

18 安全标志与指示

18.1 一般要求

机器的各种安全与警告指示应在机器的相应部位上作出明显标志。

18.2 操作面板指示

机器操作面板上应有反映机器安全运行、工作状态、故障等有关信息的指示。

18.3 警告性标志

机器及其电气系统存在遗留风险的地方应有警告性标志。警告性标志应符合GB 2094和GB/T5226.1—1996中18.2的规定。

18.4 安全色

机器工作部件及易对操作者产生碰撞、夹紧、挤压的部位表面上,应按GB2893—82中2.5和GB6527.2—86中2.6的规定涂以黑色与黄色相间隔的安全色条纹。根据需要亦可只涂成黄色。

18.5 安全指示灯

机器离地面3mm以上的顶面或平台的围栏顶端的对角处和高出栏杆的部件的最高点,应设置红色安全指示灯。

18.6 指示信号的颜色

指示信号的颜色含义应符合GB/T 5226.1—1996中10.3.2的规定。

18.7 标记

机器必须至少具有下列内容的清楚而耐久的标记:

——型号与基本参数;

——制造厂的名称和地址;

——出厂年份和编号。

19 使用说明书

机器必须带有使用说明书。使用说明书应符合GB/T 15706.2—1995中5.5的规定。

机电产品市场营销》课程标准

《机电产品市场营销》学习领域 (课程)标准 机电技术学院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2016年8月5日 《机电产品市场营销》学习领域(课程)标准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jdx3012 课程名称:机电产品市场营销 课程类别:综合能力模块 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 开课学期:第四或五学期 学时:40 学分:2 二、课程性质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一门专业综合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使学生在机电产品市场营销方面熟悉掌握职业岗位工作的整个过程,不断强化机电产品营销的市场分析、市场调查、营销策略、营销管理、团队协调等能力;具有强烈的市场意识及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能直接进入机电企业从事市场营销工作;具有适应企业变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本课程学习前,应当具备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与气动理论与实训、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等相关学习领域的学习基础,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机电产品的营销员(编制机电产品营销的询价、报价、合同等文件及对机电产品进行营销策划)做好知识和技能准备。课程关系见图示1。 本课程设计设计思路是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原则,对本课程彻底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引领项目驱动改造,把课程的内容分为7个学习项目(认知机电产品营销、寻找

机电产品市场机会、机电产品客户行为分析、机电产品开发与品牌策略、机电产品价格策略、机电产品的销售渠道与促销策略、综合训练),在教学中自己尽可能将理论知识与机电产品营销案例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感性知识上升到能力提高;让学生学生自己进行市场调查、营销方案设计,突出学生的营销技能培养,采取实例、案例的方法把课堂学生的自我学习结合起来,利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本课程的难度,便于学生课上、课下学习与考核,使师生间的交流方式多种多样,且方便、快捷。 三、学习目标 本学习领域(课程)是依据行动导向来组织教学,使学生通过“学中做,做中学”,以各种机床销售为主线(总项目),深入理解并掌握从事机电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岗位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培养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勇于创新、善于沟通、团结合作的职业品质,为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具体目标: 1.在与客户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协调相关部门、由团队共同完成指定任务,勇于承担责任; 2.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机电产品营销与技术服务的学习和资料的搜集; 3.能进行机电产品市场分析; 4.会进行机电产品市场调查; 5.具备从事机电产品营销职业的基本技能与技巧; 6.具有适应企业变化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7.在机电产品销售过程中向客户介绍产品知识,能够向客户提供关于机电产品的使用、保养等的咨询、建议。 四、学习项目划分

锻压机械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11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锻压机械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通用范 本

锻压机械安全风险管理的探讨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众所周知,锻压机械是装配制造业中安全风险较高的一类产品。那么,如何使产品在使用过程中规避安全风险,使在危险状态下,可能造成危害人身健康或损伤设备的概率为零,增强控制风险的能力,确保锻压机械安全乃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 锻压机械生产企业应建立产品安全风险规范、预警机制,推行从生产设计、工艺制造、实际使用全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 一、安全风险的评估 这里所指安全风险的评估是指锻压机械的结构、性能、零部件等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

各类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完整

各类机械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八建筑工程

钢筋弯曲机安全操作规程 1.工作台和弯曲机台面应保持水平,准备好各种芯轴及工具。 2.芯轴直径应为钢筋直径的2.5倍,作业中严禁更换芯轴、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 3.弯曲钢筋时,严禁超过本机对钢筋直径、根数及转速的规定。 4.严禁在弯曲钢筋的作业半径和机身不设固定销的一侧站人。 5.弯好的半成品应堆放整齐,弯钩不得朝上。 6.转盘换向时,必须在停稳后进行。 7.设备外壳应作保护接零,电源不得直接接在机身启动闭开关上,应另设开关控制。 8.操作人员不准戴手套,女工发辫要盘在工作帽。

砂浆搅拌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搅拌机必须安置在坚实的地方,用支架或支脚筒架稳,不准以轮胎代替支撑。 2.开动搅拌机前应检查离合器、制动器、钢丝绳等是否良好,滚筒不得有异物。 3.进料斗升起时,严禁任何人在料斗下通过或停留。工作完毕后应将料斗固定好。 4.运转时,严禁将工具伸进滚筒。 5.现场检修时,应固定好料斗,切断电源。进入滚筒时,外面应有人进行监护。

卷扬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1.卷扬机应安装在平整坚实、视野良好的地点机身和地锚必须牢固。卷扬筒与导向滑轮中心线应垂直对正;卷扬机距离滑轮一般应不小于十五米。 2.作业前,应检查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保险棘轮、传动滑轮等,确认安全可靠,方准操作。 3.钢丝绳在卷筒上必须排列整齐,作业中最少需保留三圈。 4.作业时,不准跨越卷扬机的钢丝绳。 5.吊运重物需在空中停留时,除使用制动器外,并应用棘轮保险卡牢。 6.操作时,严禁擅自离开岗位。 7.工作中要听从指挥人员的信号,信号不明或可能引起事故时,应暂停操作待弄清情况后方可继续作业。 8.作业突然停电,应立即拉开闸刀,并将运送物件放下。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 程标准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 开课院部:机电工程学院 课程编号:020810019 课程负责人: 编制日期:2014年5月26日

《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 适用专业:数控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技术 1.前言 1.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中核心职业技能课,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素养,了解数控加工过程中有关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基本编程功能指令,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程序编制方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课程是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职业技术课程。课程主要讲授数控加工过程中有关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基本编程功能指令,掌握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方法。 前导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计算机绘图》、《工程材料与成型工艺》、《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等。 后续课程:顶岗实习 1.2课程设计理念 根据行业经济和山东、济南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立足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定位,通过对机械加工行业的调研,明确学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及其岗位工作标准,分析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选择若干个典型机械零件,确定学习领域课程及其学习情境,构建新的学习领域课程内容体系。 1.3课程设计思路 (1)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与我院实践教学实习基地:济南四机数控机床、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国内主流机械加工设备供应商)、中国重汽集团等建立起密切合作关系,将实验实训放到工程训练中心或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使学生能够深入生产第一线,参观和参与生产过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 (2)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 以数控加工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以来自企业真实产品的典型零件加工过程规划教学内容,以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将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的理论知识,融于机械零件的实际加工过程中,在实际工作需要时引入相关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基础”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计划学时:48 课程编号:JDX12005 课程负责人: 教研室主任: 系主任: 2017年07月

目录 一、课程性质 (3) 二、课程目标 (3) (一)专业能力 (3) (二)方法能力 (3) (三)社会能力 (4) 三、课程设计思路 (4) 四、教学内容与标准 (6) 五、实施建议 (9) (一)教材的选用与编写建议 (9) (二)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建议 (9) (三)任课教师要求 (10) (四)学习场地及设施配置建议 (10) 六、说明 (10)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模具设计制造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本课程有很强的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与机械设计、生产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生产实际,突出应用,加强实训,以培养学生“从生产实际出发”和“面向应用”的观念。 先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AUTOCAD。 后继课程: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模具CAD/CAM、注塑模具课程设计、冲压模具课程设计、毕业实践。 二、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机械加工制造的全过程,掌握机械制造基础知识,熟悉各类型机械加工机床的性能特点,能熟练解读机械加工图纸,具有机械加工设备、刀具、夹具、检具及其它工艺装备的选用能力,具备热处理、机械加工、铸造、焊接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具有制定零件加工方案,编制零件制造工艺的能力。 (二)方法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围绕课本,引导学生了解机械制造生产的完整过

程,并逐步对制造过程的技术方案有自己的见解和评价;培养学生独自编制机械制造工艺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利用编制好的加工工艺进行加工,巩固机械加工基础知识。在教学中采取在教师充分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多看,多摸,多练的方式进行。使学生具备对轴类、盘类、箱体类等典型零件设定加工方案,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螺栓、齿轮、键等标准零件的加工方法。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具备阅读机械制造基础一般专业文献及进一步提高自修能力。 (三)社会能力 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根据高职教育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通过素质教育、机械制造基础知识学习、机械加工方案的制定与应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运用等方面的学习和实操训练,充分体现素质、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要求。本课程应用项目任务驱动和项目问题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遵循以“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设计课程。 1.主要结构

锻压机械使用安全交底(标准版)

Companies want to improve production, safety is the top priority. The occurrence of unsafe accidents must be stifled in the cradl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锻压机械使用安全交底(标准版)

锻压机械使用安全交底(标准版)导语:企业想要提高生产,安全问题就是重中之重。如果不具备安全管理条件,企业生产就不能顺利进行。想要企业顺利生产,就要不断更新安全技术,把不安全事故的发生扼杀在摇篮中。 l.一般安全要求 (1)工作前应详细检查所用工具是否良好坚固,打花、破裂、缺口、松动的工具应修理或更换。大锤手锤等带有术柄的必须加装带倒刺的铁楔.锤顶要平整光洁。大锤术柄使用前应在水内泡湿。 (2)火炉应筑烟囱l,J、炉也要装烟罩,煤气要排出室外,炉附近不得有木料或易燃品,并放置灭火器。 (3)火钳必须适合工件的尺度及形状,且钳柄不应过细或有裂纹。 (4)錾子淬火要适当,发现有飞刺要随时打磨好,受打击的工具顶部严禁淬火。高碳钢不准用来制造受击的工具。 (5)两人打大锤时,不准相互对立,并要注意锤头起落,瞻前顾后,防止伤人。井注意落锤点,以防打偏。严禁戴手套,前后附近不准有人站立。 (6)掌钳工不要把钳柄直冲身体,手指禁止伸人两钳柄内,两脚不能靠近铁砧。

(7)锻打工件时,工件要放在砧的中心,要平整稳定。打烧红的工件前应先清除其表面的铁皮。 (8)工件的加热温度要适宜,温度过高或过分降低的工件不可强打。不准打空锤。 (9)锻打工件时,掌钳者要掌握指挥,但严禁用手指示打锤,并不得用手去移动砧子上的工件,头部更不准探进锤头落下的范围内。 (10)红火锻件不应远距离投送,在特殊情况下应有足够安全的防护措施。锻打完成的红热工件,禁止乱堆,并应与其他物品分开,指定堆放地点、设立标志,以防误触烫伤。 (11)冷錾工件将要断开时,不要用力打锤,操作人员闪开一侧,井注意周围行人,防止临断时突然崩跳飞出伤人。 (12)对于热处理所使用的剧毒化学药品(如氰化物等)必须专人保管并建立领发制度,在使用时必须熟识药物性质,操作人员具备合格的防毒面具,非操作人员一律不准接近。 (13)下班前必须熄灭炉火,炉渣倒在指定地点,炉中余烬必须铲去或用水浇灭。 (14)锻压机械装置的电机、电器及液压装置应按相应的安全交底操作。

机械试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20新版)

机械试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2020新版) The safety operation regulations are the guiding documents for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post. It stipulates the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safe operation methods of the post. ( 操作规程)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机械试验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20新版) 1.容器水压试验 ①.试验场地应设有2米高的护板。 ②.试验前,应检查水泵完好,水泵与试验场地连接管应畅通,试验用水应无冻冰。 ③.检查各电气开关和线路应完好,符合安全要求。行灯电压不超过36V,并应用防水线。所有电气接触应良好。 ④.试验前,应检查、校对压力表、安全阀是否完好正常,试验工具螺栓内外胀塞、封盖应完好,不许有裂痕和丝扣破坏。采用的压力表必须符合压力规定要求。压力表不准代用,并须定期校正。 ⑤.向工件冲水时,必须将空气排净后再进行升压。当升压到工作压力时,应进行关闭检查。

⑥.水压试压时,工作场地禁止无关的人员进入。试验人员不准进行其他工作。 ⑦.在同一试验场地,不准两部工件同时进行试验。 ⑧.高压容器试验,必须有防护措施,以防意外。水压场地应用醒目字写上“高压试验”、“禁止入内”的警示牌。 ⑨.在压力升到试验规定的压力时,保持5分钟,再把压力降到工作压力后,方可进行对焊缝的检查。 ⑩.当工件带压力时,水压试验人员不准离开工作岗位。 ⑾.水压试验用的压力表,应妥善保管,不得乱放,保持灵敏。 ⑿.试验时绝不允许跳跃式的增压,降压时应平稳逐渐降低,防止水压的冲击而破坏管接头的密封。 ⒀.水压试验时,应及时观察,注意工件形状变化。 2.汽包试验 ①.汽包焊缝未检查合格,不得进行水压试验。 ②.试验前应将汽包放置平衡,防止转动。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工作任务课程适用专业:机电一体化 授课系(部):机电工程系学分学时:4/56 编写执笔人:梦洁审核人签字: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1.1.1课程的定位:课程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专业课程 1.1.2课程的作用: 机械制造技术是机械类、机电类、近机类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它在教学计划中起着承先启后的桥梁作用,为学生学习后续的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基础。它不仅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同时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本课程的作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具备机械设计中的一般通用零部件设计方法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学习和今后从事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1.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1)本课程与前后课程之间的联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机械制造知识,并为其它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在本课程学习之前,学生需先行学习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公差与配合等课程,同时需进行相关的生产实践实习。 2)后续课程之间的联系 为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现代制造技术概论等课程的

学习打下基础。 1.2课程设计理念 1.2.1突出学生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 《机械制造技术》课程面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全体学生,注重机械制造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及素质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使其自主地、全面地理解机械制造技术方面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以提高技能、磨砺意志、活跃思维和扩展视野为基本培养目标。 本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 1.2.2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倡导自主学习,启发学生对设定目标积极思考、分析,鼓励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教学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则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建立以过程培养促进个体发展,以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教学过程的双向促进机制,以激发兴趣、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提高素质为基本理念。 1.2.3整合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方式,拓展学习渠道

4、《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选修课 学分:2 计划学时:32 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一)前言 1.课程定位 根据川电机2016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程之一,要求开设在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模具设计,特种加工技术等课程之后。是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B类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编制模具普通要求的零件加工工艺的能力。以达到模具零件制造的工艺人员和中高级制造人员岗位对工艺编制能力的要求。 2.设计思路 本课程突破学科体系的模式,打破了原来各学科体系的框架,采用综合化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理念,即将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和模具装配工艺的内容按项目进行综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现场教学。

本课程的设计以项目为主,其服务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素质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不仅强调岗位的实际需求,还强调学生个人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要。以培养全面素质为基础,以提高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 本课程各项目的教学,其总的目标是学生能够编制出模具加工的工艺过程并能胜任本专业的工作,这是本课程在校期间的阶段目标。从长期目标来看,本课程还要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变化以及学习新的生产科学技术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让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有哪些先进的制造技术,并且有些先进制造技术其实并不遥远,已经普遍地被应用于生产实际和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并逐步形成一定的判断力、想象力,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2.具体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熟悉模具技术的发展;模具的生产的特点;模具的技术经济指标等。 (2)掌握模具的生产过程;模具加工工艺工艺参数;模具加工工艺工艺规程制订。定位原理等。 (3)能熟悉外圆柱面的加工方法;平面的加工方法;孔和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措施(最新 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措施(最新版) 1锻压机械的危险因素 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的方法之一,它是机械制造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又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锻。本文是指热锻,即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处在红热状态(锻造温度范围内)、,通过锻造设备对金属施加的冲击力或静压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预想的外形尺寸和组织结构的锻件。 在锻造车间里的主要设备有锻锤、压力机(水压机或曲柄压力机)、、加热炉等。生产工人经常处在振动、噪声、高温灼热、烟尘,以及料头、毛坯堆放等不利的工作环境中,因此,对操作这些设备的工人的安全卫生应特别加以注意;否则,在生产过程中将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尤其是人身伤害事故。

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外伤事故,按其原因可分为3种: (1)、机械伤——由机器、工具或工件直接造成的刮伤、碰伤。 (2)、烫伤。 (3)、电气伤害。 2.锻造车间的特点 从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的角度来看,锻造车间的特点是: (1)、锻造生产是在金属灼热的状态下进行的(如低碳钢锻造温度范围在1250—750℃之间)、,由于有大量的手工劳动,稍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灼伤。 (2)、锻造车间里的加热炉和灼热的钢锭、毛坯及锻件不断地发散出大量的辐射热(锻件在锻压终了时仍然具有相当高的温度)、,工人经常受到热辐射的侵害。 (3)、锻造车间的加热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排入车间的空气中,不但影响作业环境,还降低了车间内的能见度(对于燃烧固体燃料的加热炉,情况就更为严重)、,因而也可能会引起工伤事故。 (4)、锻造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如空气锤、蒸汽锤、摩擦压力机

机械加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大全 (一)机械加工篇4 普通车床安全操作规程4 立式车床安全操作规程6 铣床安全操作规程7 数控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规程8 镗床安全操作规程9 砂轮机安全操作规程10 磨床安全操作规程11 牛头刨(插床)安全操作规程13 龙门刨床安全操作规程14 台钻、立钻、摇臂钻床安全操作规程15 (二)钣金、装配、机修、下料篇16 折弯机安全操作规程17 卷板机安全操作规程18 四柱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19 锯床安全操作规程20 砂轮切割机安全操作规程21 铆工安全操作规程22 钣金工安全操作规程23 冲压工安全操作规程24 普通钳工安全操作规程25 装配钳工安全操作规程26 机修钳工安全操作规程27 (三)焊接篇29 焊工安全通则29 电焊工安全操作规程31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安全操作规程32

埋弧焊安全操作规程34 气焊、气割安全操作规程35 氩弧焊安全操作规程37 (四)起重、转运、装卸篇38 起重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8 双梁桥式吊车安全操作规程39 地面操控吊车安全操作规程40 汽车吊安全操作规程41 厂内机动车安全操作规程42 叉车安全操作规程43 搬运、装卸安全操作规程44(五)电工篇46 机床维修电工安全操作规程46 配电值班电工安全操作规程47 装配调试电工安全操作规程49 电气质检工安全操作规程50 电器实验安全操作规程51 (六)锅炉、空压篇52 燃油锅炉安全操作规程52 空压机安全操作规程55 (七)铸造、热加工篇56 铸造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56 造型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7 浇注工安全操作规程58 铜合金熔炼安全技术操作规程59铝合金熔炼安全技术操作规程60中频炉熔炼安全操作规程61 铸件清理安全操作规程62 型砂配制(混砂)安全操作规程63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目录 1、《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标准 (1) 2、《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拆装》课程标准 (9) 3、《机械零件的普通切削加工》课程标准 (16) 4、《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课程标准 (23) 5、《机械基础》课程标准………………………………………………………………30 6、《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标准 (36) 7、《产品加工综合实训》课程标准 (42) 8、《电工基础》课程标准………………………………………………………………48

《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 (NZZB/K1101-2013) 一、概述 本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的必修课。 1、课程类别:专业基本能力课程 2、适用专业: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工程图样的识读与绘制》课程的开发、建设和实施。 3、学时:建议课程实施时量为128学时。 4、建议开课学期: 第一、二、三学期。 二、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关于绘制和阅读机械图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一门专业基本能力课程,是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从学习文化基础课转向专业课学习的奠基石。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读图、绘图,运用各种作图手段来构思、分析和表达工程问题的能力,在专业学习中起到夯实基础的作用。 2、相关课程 本课程以初中所学的立体几何知识基础为前导,直接相关的后续课程包括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基础等课程,间接后续课程包括机械零部件的手工制作与装配、机械零件的普通切削加工、机械零件的数控加工等专业课程。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阅读和绘制机械图样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绘图和手工实际绘图的技能。 1、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图纸图幅、字体、图线、比例、尺寸标注等相关

锻造安全技术(标准版)

Safety is the goal, prevention is the means, and achieving or realizing the goal of safety is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safety prevention.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锻造安全技术(标准版)

锻造安全技术(标准版) 导语:做好准备和保护,以应付攻击或者避免受害,从而使被保护对象处于没有危险、不受侵害、不出现事故的安全状态。显而易见,安全是目的,防范是手段,通过防范的手段达到或实现安全的目的,就是安全防范的基本内涵。 (一)锻造生产的特点。 把加热后的金属材料锻制成各种形状的工具、机械零件或毛坯,谓之锻造。锻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内部组织,细化晶,提高其机械性能。由于锻造是在金属材料灼热状态下进行挤、压、锻、打成型的,因此生产过程存在高温、烟尘、振动和噪声等危害因素,稍一疏忽就可能发生灼烫、机器工具伤害和火灾事故。 锻造生产必须使用加热设备、锻压设备以及许多辅助工具。加热设备主要有火焰炉(油炉、煤气炉等)和电炉。加热炉和灼热的工件辐射大量热能,火焰炉使用的各种燃料燃烧生产的炉渣、烟尘,对这些如不采取通风净化措施,将会污染工作环境,恶化劳动条件,容易引起伤害事故。 锻压设备主要有蒸汽锤、空气锤、模锻锤、机械锤、夹板锤、弹簧锤、皮带锤、曲柄压力机、摩擦压力机、水压机、扩孔机、辊锻机等。各种锻压设备都对工件施加冲击载荷,因此容易损坏设备和发生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Guide operators to deal with the process of things, and require them to be familiar with the details of safety technology and be able to complete things after special training.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 程正式版

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指导操作人员处理某件事情的流程和主要的行动方向,并要求参加施工的人员,熟知本工种的安全技术细节和经过专门训练,合格的情况下完成列表中的每个操作事项。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要明了它 的构造、性能和用途,熟悉它的操作、驾驶和技术保养。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训练期限满后需经所在班组工人评议,本单位有关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操作证后,方可单独操作。 2、不允许酒后驾驶和操作。不允许无证架驶和操作。不允许串岗驾驶和操作。 3、工作时,必须集中精力,不准吸烟、吃东西、闲谈、打闹、开玩笑和看书

报或做与工作无关的其它事情,不准将小孩、家属和其他无关人员带入驾驶室、操作室。在操作室内禁止禁止放置易燃易爆和妨碍操作的物品;禁止烟火的地方,不许吸烟动火。 4、操作人员不得擅自离开岗位,不得将机械交给非指定人员驾驶和操作。 5、机械设备应由机组或忖人负责使用和管理。明确责任制、做到爱护机械设备、合理使用、正确操作,保持它们处于良好的状态。每班应填好运转、维修和油燃油耗等原始记录。 6、操作人员必须对机械设备认真进行例保和各级保养工作,按规定时间对各部件加注润滑剂。开动前、工作中、完毕

8.《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程 (二)适用专业 本标准适用于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模具制造技术专业。 (三)学时 - 建议课程实施课时为76标准学时。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是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主要对应模具制造岗位、机械加工工艺设计岗位、机械制造岗位、夹具设计岗位、产品质量检测员岗位、产品销售和售后技术员岗位技能和素质培养要求,讲授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技能知识。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形成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的基础,对学生职业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起着主要支撑作用。 (二)相关课程 本课程前导课程为《机械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与热处理》、《机械加工设备》、《公差与技术测量》和《机械零件》。 后续课程是《数控加工编程与操作》、《模具制造工艺》、《现代制造技术概论》。 三、课程目标 % (一)课程总体目标

本课程以真实模具产品生产任务、生产实际产品为载体,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各种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及专业素养。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除了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模具制造方法,机械制造加工技能、机械加工工艺编制、机床的装配、产品质量的检测等专业知识以外,通过课内实训、社会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礼仪习惯及工作素养以及具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加工等毛坯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 (2)掌握工件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的拟定及工艺规程的制定; (3)掌握尺寸链的分析方法及计算方法; (4)掌握机械制造精度、表面质量的分析方法; , (5)掌握了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 (1)能掌握各种机床的操作方法和毛坯加工方法 (2)会编制零件机械加工的工艺规程 (3)会分析产品的制造精度、表面质量 (4)能对机床进行装配方法进行选择 (5)会查阅机械加工过程中的各种工艺参数和图册。 3.素质目标 > (1)具有不怕吃苦、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品质; (2)能严格遵守工艺纪律、执行工作规范的工作习惯,有高度的责任心,具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 (3)具备生产质量意识、生产效率意识和生产成本意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针对汽车修理工岗位能力进行的一门核心课程。本课程构建于《电工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基础上,也是进一步学习《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汽车电气与电子系统检修》等专业核心技能课程的基础。主要培养学生会利用现代诊断和检测设备进行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故障分析、零部件检测及维修更换等专业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二、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 (一)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 通过本专业岗位需求分析,确定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详见表1。 表1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工作领域工作任 务 职业能力学习项目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发 动机总 论 能描述发动机总体结构及布置形式; 能描述汽油机工作原理; 能描述柴油机工作原理。 任务一: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原理分析; 任务二:发动机总体认识; 曲柄连 杆机构 构造与 维修 能正确拆装曲柄连杆机构; 能对连杆、缸体等主要机件进行检验、 修理; 能正确选配活塞环; 能对曲柄连杆机构进行常见项目维护; 能对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曲柄连杆机构构造与维修分析; 任务二:曲柄连杆机构的拆装; 任务三:曲轴飞轮组的检查和维修; 任务四:气缸体、气缸盖的检查与维修; 任务五:连杆的检验与校正; 任务六:活塞组的检查与维修; 任务七:气缸压力的测量; 配气机 构构造 与维修 能正确拆装配气机构; 能对气门及气门座进行检验、修理; 能按正确方法调整气门间隙; 能对配气机构进行维护; 能对配气机构常见故障进行诊断。 任务一: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原理; 任务二:配气机构的拆装与检修; 任务三:气门与气门座的修理; 任务四:配气机构的故障诊断与排除;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4410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正式 版)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锻压机械的危险因素 锻造是金属压力加工的方法之一,它是机械制造 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锻造加工时金属材料所 处温度状态的不同,锻造又可分为热锻、温锻和冷 锻。本文是指热锻,即被加工的金属材料处在红热状 态(锻造温度范围内)、,通过锻造设备对金属施加的 冲击力或静压力,使金属产生塑性变形而获得预想的 外形尺寸和组织结构的锻件。 在锻造车间里的主要设备有锻锤、压力机(水压 机或曲柄压力机)、、加热炉等。生产工人经常处在 振动、噪声、高温灼热、烟尘,以及料头、毛坯堆放

等不利的工作环境中,因此,对操作这些设备的工人的安全卫生应特别加以注意;否则,在生产过程中将容易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尤其是人身伤害事故。 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外伤事故,按其原因可分为3种: (1)、机械伤——由机器、工具或工件直接造成的刮伤、碰伤。 (2)、烫伤。 (3)、电气伤害。 2.锻造车间的特点 从安全技术劳动保护的角度来看,锻造车间的特点是: (1)、锻造生产是在金属灼热的状态下进行的(如低碳钢锻造温度范围在1250—750℃之间)、,由于有大量的手工劳动,稍不小心就可能发生灼伤。

机械搅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235 机械搅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机械搅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一、作业前搅拌机和浇注的基底、模型板均应清洗干净,跳板和跑道、脚手架、支撑等均应搭设牢固,彻底清除通道上的障碍物。 二、每日工作前,应详细检查跳板、通道是否安全,机械运转是否良好,卷扬机的钢丝绳及吊斗是否完好,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施工。 三、搅拌机工作台应搭设牢固,堆料不能堆得过多,卷扬塔上部出灰口和卷扬机操作地点应设防护棚。 四、卷扬机距卷扬塔不得少于6m,卷扬机和搅拌机的齿轮和皮带部位应安设防护罩。 五、搅拌机转动时,严禁将铁锹伸入机器内扒灰,如须进入扒灰或修理时,应拉开电闸停车后进行,每日工作结束,必须将电闸箱锁好,如停电时也应拉开电闸,以免

(新)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机械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机械加工技术 1、前言 1.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高职数控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机械加工工艺技术员、产品质量检验员等岗位工作的必修课。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对机械加工过程的各个环节的认知,掌握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件的手工制作、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制作等技能,具备从事机械加工相关技术工作的基本职业能力。 1. 2设计思路 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数控技术专业相关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为依据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线索构建任务引领型的项目课程。 课程结构以机械加工技术工作任务为线索进行设计,包括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件的手工制作、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制作等几个学习项目。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充分考虑了机械加工技术人员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 为了充分体现技能为核心、知识为支撑和职业素养养成为主线的课程思想,将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工作任务(项目),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引出相关专业知识,渗透职业素养的积累,以典型的零件机械加工过程为基础,展开教、学、做于一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活动设计由易而难,多采用学习小组领取任务、查阅资料、制订方案、师生研讨、指导实施等师生互动的课内外活动形式,予师生以广阔的创新空间。本课程要求充分运用现代职教理念与技术,引导学生在学做一体的活动中学会学习,培养兴趣,锻炼技能,修炼素养;培养学生崇尚实践,崇尚技能,尊重科学,尊重劳动的意识;引导学生在与身边的老师、同学共同讨论中深化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形成基本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本门课程的建议学时数为234时。 2、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整体认识机械加工过程,掌握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零件的手工制作、使用普通机床的零件制作的基本职业技能,培养沟通、合作、务实、严谨等基本职业素养;为提高学生各专门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 了解常用机械工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处理的相关知识; 能对结构不同的零件采取合理的表达方法并绘制该零件的零件图,标注完整的尺寸与技术要求; 能正确识读机械零件图样,能读懂简单的装配图;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

《机械CAD/CAM》课程标准 一、适用对象 初中毕业(同等学力)三年制中等职业学校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学生 二、课程性质 《机械CAD/CAM》课程是机械加工制造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学习时 有一定的相关专业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从简单零件到复杂零件的造型 方法,并结合所学相关专业知识,正确分析工艺,选择合适轨迹生成方法、生成加工程序 并操作数控机床完成零件的加工。再配合专业教学体系中相关课程的全面培养,使学生的 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完整,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机械加工、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机 床维修与维护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针对中职学生教育的要求与特点,该课程进行项目化教学。 三、参考课时 120学时 四、学分 6学分 五、课程目标 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以及素质教育的要求,本课程培养主要就业岗位为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人员,其核心能力为利用计算机对复杂零件造型并自动生成数控程序、数控机床加工操作与调整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首先学会机械制图的看图能力和CAD/CAM的零件造型能力,继而运用所学相关专业知识,对该零件从工艺分析入手,选择合适的轨迹生成方法,进行数控仿真加工,生成数控程序并最终操作数控机床选择合理的工艺参数,加工出合格的零件。再配合专业教学体系中相关课程的全面培养,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完整,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机械加工、数控编程、数控加工、数控机床维修与维护及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教学学生达到: 1.学会基本体的线框造型能力; 2.学会较复杂零件的曲面和实体造型能力。 3.具有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 4.学会利用CAD/CAM软件根据零件的造型生成数控加工程序的方法; 5.了解新工艺、新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职业道德与情感方面,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细致稳妥的工作作风。 六、设计思路 CAD/CAM的教学改革遵循以项目教学为指导,以各个造型习题为任务驱动的理念,将本课程所有知识点纳入各个教学环节,使学生学完相关知识点后,即可独立完成该项目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 前言: 本标准是参考JB 4203—86《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进行制定的。 本标准在技术内容上与JB 4203—86有较大差异: ——提出了机器的设计必须符合GB 5083和GB/T 15706.1、GB/T 15706.2规定的设计原则的要求; ——提出了机器及零部件的设计结构必须符合GB 5083和GB/T 15706.1、GB/T15706.2以及本标准规定的要求; ——增加对防护罩的强度要求; ——增加对激光发射等危险的防护要求; ——增加对高速旋转零部件应作静或动平衡试验的要求; ——增加对大型机器的飞轮制动器的制动时间的要求; ——规定摩擦离合器与摩擦制动器的进排气控制,必须采用双联电磁气阀; ——增加对摩擦离合器一一制动器机器一般应设置制动角监控装置的要求; 一增加对刚性离合器应具有能使工作部件在工作方向行程的任意位置紧急停止功能的要求,且规定该刚性离合器应是本质安全的,相应还对刚性离合器机器的制动角提出了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的要求; ——增加机器应根据需要设置超载保护装置的要求; ——提出了除作往复运动工作的部件行程小于6mm的和配有专用送料装置以及设置安全防护装置不能减小风险的机器外,机器必须根据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和操作方式,对工作危险区至少配置一种合适的安全防护装置的要求; ——增加对机器专用送料装置周围应设置阻挡装置的要求; ——提出了机器与安全有关的机构中所采用的弹簧应是压簧的要求; ——提出了机器必须具有如型号与基本参数、制造厂名称和地址、出厂年份和编号等内容的标记的要求; ——提出了机器必须带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等。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同时代替JB 4203—86。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锻压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机械工业部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国钧。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锻压机械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锻压机械。 本标准是制定各类(系列)锻压机械(以下简称“机器”)安全技术条件的依据。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2893—82 安全色 GB 2894—1996 安全标志 GB 3766—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 4053.1—93 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