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中药炮制

刘宋·雷敩《雷公炮炙论》明·缪希雍《炮炙大法》清·张仲岩《修事指南》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要求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原则为: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其具体方法为:或制其行,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爁煿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摋晒曝露

炮制的目的

1、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

2、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

3、增强药物疗效。

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

5、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

6、便于调剂和制剂。

7、净洁药物,利于贮藏。

8、矫臭矫味,利于服用。

9、制成中药饮片,提高商品价值。

液体辅料:

(一)酒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黄芩、大黄、白芍

(二)醋炮制作用:引药入肝、增强疗效、助容、解毒、矫味矫臭。有延胡索、甘遂(三)蜂蜜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甘草、麻黄

(四)食盐水炮制作用: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等。杜仲、巴戟天

(五)生姜汁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等。有竹茹、草果

(六)甘草汁炮制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远志、半夏

(七)黑豆汁性味功效:滋补肝肾,养血祛风,利水解毒。炮制可增效解毒作用。何首乌

(八)米泔水性味功效:甘凉。清热凉血,利尿,解毒,吸附油脂等苍术、白术

固体辅料:

(一)稻米炮制作用:增效、降毒、吸附。炮制进程的附加指征

(二)麦麸炮制作用: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

(三)白矾(又称明矾)炮制作用: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等。

(六)蛤粉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等

(七)滑石粉性味功效:甘寒,清热利尿、解暑。炮制作用:同蛤粉项

(八)河沙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

常见的变异现象有:虫蛀、霉变、泛油、变色、气味散失、风化、潮解溶化、粘连、挥发、腐烂等。泛油:系指含挥发油、油脂、糖类成分的药物,因受热或受潮后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返软、发粘、色泽变深、发出油败气味等现象。

净选加工的含义和目的。

含义:药物在切制、炮炙、调配、制剂前,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分、杂质、霉败品、虫蛀品、灰屑等达到药用的净度标准,称之净制加工。

目的:1.分开药用部位2.进行分档3.除去非药用部位4.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饮片切制的目的1、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2、提高煎药质量;3、利于进一步炮炙;4、利于处方调配和贮存;5、便于药材鉴别;6、便于制剂。

润的方法有浸润、伏润、露润

检查方法.弯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

影响饮片质量的因素

1.连刀是饮片之间相牵连,未完全切断的现象。2.掉边与炸心前者药材切断后,饮片的外层与内层相脱离,形成圆圈和圆芯两部分;后者药材切制时,其髓芯随刀具向下用力而破碎。3.败片4.翘片5.皱纹片6.变色与走味7.油片8.发霉

炒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筛去灰屑,大小分档,置温度适宜的炒制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或搅拌,使之达到规定程度的炮制方法,称为炒法。

清炒法的目的强疗效,性或消除副作用,缓和或改变药性,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利于贮存

⑵炒黄、炒焦、炒炭的操作要点是什么?

炒黄: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置预热适度的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色泽加深,或鼓起、爆裂并透出香气的方法,称为炒黄。

炒焦: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色加深(多为黄或深黄色),并有焦香气。

炒炭: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黄色或棕褐色。

⑶加辅料炒注意事项。

一麸炒⑴控制好火力。一般用中火。⑵辅料用量应适当。⑶出锅要迅速,以免太过。⑷药物应大小分档。并且要干燥。

二、米炒⑴拌米炒适用于炮制一般药物;米上炒多用于炮制昆虫类药物如斑蝥。⑵炒制毒性药物的米应妥善处理,以免中毒。

炙法: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方法。

与加辅料炒的区别

酒炙法①酒润药时应加盖,防止酒挥发。②润药时酒量过少不易拌匀,应先将酒

稀释后润药③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醋炙法⑴醋润药时应加盖,防止醋挥发。⑵润药时醋量过少不易拌匀,应先将醋稀释后再润药。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⑷树脂类药及动物类药用先炒药后喷醋的方法炮制如乳香、没药、五灵脂

盐炙法⑴食盐用4-5倍的冷开水溶化后再与药物拌匀。⑵含粘液质多的药物应用先炒药后加盐水拌炒的方法炮制。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姜炙法⑴制备姜汁时,水量不宜过多,一般姜汁与生姜的比例是1:1。⑵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蜜炙法⑴蜂蜜必需炼制后使用。⑵炼蜜应加适量冷开水稀释后再润药。⑶控制好火力,一般用文火。

⑷用蜜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粘性强、油分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⑸蜜炙药物应凉后密封储存。

1)明煅法:药物煅制法时,不隔离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适用于矿物类、贝壳类及化石类药物。

2)煅淬法: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断后的操作程序称为淬,所用的液体辅料称为淬液。适用于质地坚硬,经过高温仍不能疏

松的矿物药,以及临床上因特殊需要而必须煅淬的药物。

3)扣锅煅: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煅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

火候判断方法:1、滴水法:滴于盖锅上的冷水即沸;2.放米法:放于盖锅上的米变深黄色;3.贴纸法:贴于盖锅上的白纸变深黄; 4.留孔观烟法:白黄青无烟

扣锅煅的注意事项。

1)、煅烧过程中,由于药物受热炭化,有大量气体及浓烟从锅缝中喷出,应随时用湿泥堵封,以防空气进入,使药物灰化。2)药材煅透后应放置冷却再开锅,以免药材遇空气后燃烧灰化。3)煅锅内药料不宜放得太多、过紧,以免煅制不透,影响煅炭质量。4)判断药物是否煅透的方法,除观察米和纸的颜色外,还可用滴水即沸的方法来判断。

复制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称为复制法。

目的:1 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2 改变药性3 增强疗效 4 矫臭矫味

1 生半夏:除杂,洗净,干燥,用时捣碎。

2清半夏:取净半夏,用8%白矾溶液浸泡至内无干心,口尝有麻舌感,取出,洗净切厚片,干燥。

3 姜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白心,另取姜切片煎汤,加白矾与半夏共煮至透心,取出晾至半干,切薄片,

干燥。

4 法半夏: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另取甘草适量,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倒入适量石灰水配置

的石灰液中,搅匀,加入上述已浸泡的半夏,浸泡,每日搅拌1-2次,并保持PH值12以上,至切面黄色均匀,口尝微有麻舌感,取出,洗净,阴干或烘干。

生半夏:味辛,性温,有毒,具有化痰止咳、消肿散结的作用。生品有毒使人呕吐,麻舌而刺喉。一般不内服,外用,用于疮痈肿毒。

清半夏:长于化痰,以燥湿化痰为主。

姜半夏:增强降逆止呕作用,以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为主。

法半夏:偏于祛寒痰,同时具有调和脾胃的作用。

水飞法

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目的1.除去杂质,洁净药物使药物质地细腻2.便于内服和外服,提高其生物利用度3.防止药物在研磨过程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4.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中粉尘飞扬,污染环境5.除去药物中可溶于水的毒性物质。

6.不同原料干馏的特性

黑豆馏油以砂浴加热,在干馏器上部收集冷凝状物豆类在120~450度左右

竹沥油在容器周围加热,在下面收集液状物350~400度左右

蛋黄油武火炒备的油状物280度左右

干姜:

1.干姜除杂,润透,切厚片或块,干燥.

2.炮姜干姜片至热砂中,武火炒至鼓起,表面棕褐色。

3.姜炭干姜块,武火,武火炒至外焦黑色,内棕褐色

[炮制作用与应用]

干姜:回阳救逆。常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肤冷脉微,痰饮喘咳。(如大建中汤,四逆汤,小青龙汤)。炮姜:味苦、辛,性温。作用缓和。温中散寒,温经止血。用于中气虚寒的腹痛泻,出血症(附子理中丸)

姜炭:味苦、涩,性温。归脾、肝经。其辛味消失,守而不走,长于止血温经。用于各种虚寒性出血,且出血较急,出血量较多者。如治疗血崩的如圣散

苍术:

1. 苍术:除杂、润透、切厚片,干燥。

2.麸炒苍术:热锅,撒入麦麸,中火,冒烟时投药,炒至药深黄色,麦麸呈焦黄,取出,筛去麦麸,放凉

3.焦苍术:炒焦法。外焦褐

炮制作用与应用】

1.生苍术温燥而辛烈,燥湿,祛风散寒力强。用于风湿痹痛,肌肤麻木不仁,脚膝疼痛,风寒感冒,肢体疼痛,

2.麸炒后辛性减弱,缓和燥性,气变芳香,增强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于脾胃不和,痰饮停滞,脘腹痞满

3.焦苍术:辛燥之性大减,以固肠止泻为主。用于脾虚泄泻,久痢,或妇女的淋带白浊。

山楂

1.山楂:除去杂质及脱落的核。

2.炒山楂:取净山楂,用中火加热,炒至色变深.

3.焦山楂:取净山楂,用中火加热,炒至表面焦褐色、内部黄褐色。

4.山楂炭取净山楂,用武火加热,炒至表面焦黑色、内部焦褐色。

[炮制作用与应用]

生品:长于活血化瘀.用于血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以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炒山楂:酸味减弱,缓和对胃的刺激性,善于消食化积.

焦山楂:酸味减弱,且增加了苦味,长于消食止泻.用于食积兼脾虚和治疗痢疾

山楂炭:收涩力强,有止血、止泻.用于胃肠出血或脾虚腹泻兼食滞者.

⑺马钱子应如何炮制?作用是什么?炮制降毒原理是什么?

沙炒,毒性降低,可供内服;且质地酥脆易粉碎。

减毒原理:马钱子所含的士的宁和马钱子碱,既是有效成分,亦是毒性成分。经砂炒后含量明显降低,而异士的宁和异马钱子碱等含量增加,由于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在加热炮制过程中醚键断裂开环,转变的异型结构和氮氧化合物。转型的生物碱毒性变小,并保留或增强了某些生物活性。

1大黄:净制。淋润,切厚片,低温干燥

2 酒大黄:加10%酒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3 熟大黄: ①清蒸法大黄→蒸制容器—蒸→至内外黑色→取出,干燥。

②酒蒸法大黄+30%黄酒闷1-2hr→蒸制容器蒸24-32hr,余同①法。

4大黄炭:武火炒至外表焦黑色。

5醋大黄:加20%醋拌匀润透,文火炒干。

6清宁片:大黄加水煮烂+30%黄酒拌成→泥状,取出,晒干,粉碎过100目筛,取细粉加75%黄酒、40%炼蜜混合成团→蒸笼→蒸透→取出,搓成条状,干燥,切片

炮制作用与应用

⑴生大黄: 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泻、下作用峻烈。主攻积导滞、泻火解毒。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扑损伤。如大承气汤

⑵酒大黄: 泻下作用稍缓,引药上行,主清上焦实热.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如大黄汤

⑶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减轻腹痛,增强活血祛瘀作用.用于治火毒疮疡,瘀血内停、腹部肿块、月经停闭等证。如大黄蟅虫丸。

⑷大黄炭: 泻下作用极微,有止血作用.用于血热有瘀出血者。如十灰散

⑸醋大黄:泻下作用稍缓,主消积化瘀.于食积痞满,产后瘀停,癥瘕癖积。如三棱煎丸

⑹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具缓泻逐瘀之功.用于饮食停滞,口燥舌干,大便秘结之年老、体弱、久病患者,可单用。

黄连生用苦寒性较强,长于泻火解毒,清热燥湿。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等。如黄连解毒汤

酒黄连引药上行,缓其寒性,长于清心除烦,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肿痛、口舌生疮和失眠惊悸。如黄连天花粉丸.

姜黄连缓和其苦寒之性,善于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如黄连竹茹汤吴萸黄连抑制其苦寒之性,使黄连寒而不滞,以清气分湿热,散肝胆郁火为主,善于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如大香连丸

大火力,气泡由大变小,由小至无,体积膨胀,水分蒸发完全,至泡松成白色蜂窝状。

[注意事项] 1) 煅制过程中,不能搅拌2) 药物量适中,不能过多(3) 不宜用铁器。否则贴锅底的药物变成红色4.避免产生夹生:局部有僵硬块结顶:表面结灰白色的结晶硬皮污底:锅底面呈灰白色或浅黄色

[炮制作用]

白矾:燥湿止痒,解毒杀虫,清热消痰。有一定的涌吐能力。

枯矾:收敛燥湿、止血化腐的作用增强。

2. 黄芩的炮制方法是什么?其遇冷水变绿的原因是什么?

1.黄芩:(1) 除杂、洗净、蒸制容器中隔水加热,圆气后半小时,质地变软,趁热切薄片,干燥。(长于清热泻火解毒(黄连解毒汤)

(2) 净黄芩置沸水中煮10分钟,取出,闷8~12h,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切薄片,干燥。

2.酒黄芩:黄芩片,加酒拌匀,文火,深黄色,取出,晾凉。(100:10)(酒制升提,可以清上焦及四肢肌表热邪;缓和苦寒(黄芩泻肺汤))

3.黄芩炭:武火,炒至外黑褐,内深黄色。(清热止血,用于崩漏下血。)

黄芩用冷水洗泡后,易变成绿色。变绿的黄芩药效大大降低。

因为主要有效成分之一黄芩苷,在酶的作用下,被酶解成苷元,黄芩苷元不稳定,易被氧化成醌类物质而变绿。

阿胶:

1.阿胶丁:取阿胶块,烘软,切成小丁块。

2.蛤粉炒阿胶:蛤粉,中火加热,灵活状态,投药,拌炒,至鼓起呈圆球形,内无溏心,取出,筛去蛤粉,放凉(100:30~50)

1.阿胶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心烦失眠,虚风内动,温燥伤肺,干咳无痰。

2.炒制后降低了滋腻之性,同时也矫正了不良气味,易于粉碎制备丸、散。

3.蛤粉炒阿胶善于益肺润燥。用于阴虚咳嗽,久咳少痰或痰中带血。如补肺阿胶汤

⑹炒制苍耳子为何要用中火?作用是什么?

中火炒至表面焦黄色,刺焦化

炒苍耳子:减低毒性。通鼻窍、祛湿止痛。

加热炮制破坏毒性脂肪蛋白,使之凝固变性,不易溶出。

甘草

⑴甘草:生用性味甘凉,长于泻火解毒,化痰止咳。用于痰热咳嗽,咽喉肿痛,痈疽疮毒,食物中毒及药物中毒。如三拗汤、桔梗汤。

⑵炙甘草:蜜炙后性味甘温,补脾和胃,益气复脉力强。用于脾胃虚弱,心气不足,脘腹疼痛,筋脉挛急,脉结代。如四君子丸、炙甘草汤.

血余炭

1.血余炭:取人头发,去杂质,反复用碱水洗去污垢,清水漂净,晒干,采取扣锅煅法炮制。

生品:不做药用。

血余炭:煅后使用,有止血、化瘀的功效。用于各种出血症。

1、什么叫制霜法?分哪几类?

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的方法称为制霜法。

分为:1 去油制霜法;2 渗析制霜法;3 升华制霜法。

中药炮制学(重要资料)

中药炮制学(重点) 第一章绪论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的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 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雷公炮炙论》刘宋南北朝以“炮炙”作书名,而在正文中多用“修事”。 《本草纲目》李时珍明朝正文中设有“修制”专项。 《修事指南》张仲岩清朝以“修事”作书名,而正文中用“炮制”。 3. 三类分类法: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此种分类方法基本能反映出炮制的特点, 但对饮片切制及切制前的洁净和软化处理等未包括其中。) 火制:煅、炮、炙、炒 水制:渍、泡、洗 水火共制:蒸、煮 第二章中药炮制基本理论 4. 制则(定义、举例) 1)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酒制大黄】 2)相资为制: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含药物)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资,有资助之意。【盐制知母】 3)相畏为制:指用某种辅料(含药物)来炮制某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生姜制半夏】 4)相恶为制:指炮制时可以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即某种作用减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麸炒枳壳、煨木香】 5)相喜为制 5. 醋制入肝经,蜜制入脾经,盐制入肾经 6. 炮制对重要毒性的影响:炮制对中药的影响是通过炮制消除或降低药物治疗剂量下对人 体的伤害,其主要途径: 1)使毒性成分发生改变。如:川乌、草乌等。 2)使毒性成分含量减少。如:巴豆、干漆等。 3)加入具解毒作用的辅料。如:白矾制天南星、半夏等。(可降低毒性的辅料:甘草、生姜、醋、明矾、石灰、黑豆等。) 7. 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炮制可以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如生诃子偏入肺经,长于清金敛肺利咽,用于治疗咽痛失音,肺虚久嗽。煨诃子炮制后使涩敛之性增强,专入大肠经,增强了涩肠止泻的功效,用于老人久泻久痢及脱肛症。 炮制可以调整某些药物的一药多经,使其作用专一。如柴胡、香附等经醋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肝经,更好地治疗肝经疾病。小茴香、益智仁、橘核等经过盐制后,有助于引药入肾经,能更好地发挥治疗肾经疾病的作用。 第三章中药炮制对药物的影响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中药炮制名词解释 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炮炙:炮炙古代是指用火加工处理药物的方法,现代一般是指除净制、切制以外的其他炮制方法。 3.饮片:饮片系指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制剂生产使用的所有中药。 4.反制:药性相对立的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制约药物的偏性或副作用,称为反制。 5.从制:药性相同或相似的药物与辅料一同炮制,以增强药物的疗效,称为从制。 6.炮制辅料:炮制辅料是指炮制过程中对药物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 7.炮:炮古代指将药物埋在灰火中,“炮”到焦黑。现代指高温砂烫至发炮(泡)鼓起。 8.净度:净度系指饮片的纯净度,亦即中药饮片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分的限度。 9.泛油:泛油是指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类等成分,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或返软、发黏、颜色変浑、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10.变色:变色是指饮片的天然色泽发生了变化。 11.风化:风化是指某些含结晶水的矿物类药物,与干燥空气接触,日久逐渐脱水而成为粉末状态的现象。 12.潮解溶化:潮解溶化是指固体药物吸收潮湿空气中的水分,并在湿热气候影响下,其外部慢慢溶化成液体状态的现象。 13.对抗同贮法:对抗同贮法是采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物品与药物同贮而起到相互克制,抑制虫蛀、霉变、泛油的贮存方法。 14.气调养护技术:气调养护技术是采用降氧、充氮气,或降氧、充二氧化碳的方法,人为地造成低氧或高浓度二氧化碳状态,达到防虫、防霉防止泛油、变色、气味散失等目的。 15.净制:净制又称净选加工,是指中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剂、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位,除去非药用部位和泥沙等杂质,除去虫蛀品和霉变品,区分疗效不同的药用部位,将药材分档或进行简单加工的一类炮制方法。 16.净药材:净制后达到药用净度标准的中药材称为净药材。 17.分档:为了便于炮制,把药物按大小、粗细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分档。 18.挑选:挑选是用手挑拣去混在药材中的杂质、霉败品;或区分不同药用部位;或将药材分档的方法。 19.筛选:筛选是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的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或罗,以除去杂质或进行分档的方法。 20.风选:风选是利用药材与杂质的轻重不同,借助风力,将药材与杂质分开的方法。 21.水选:水选是用多量清水洗涤或浸漂药材,以除去杂质的方法。 22.芦:芦又称芦头,一般指药材残留的根头、根茎、残茎、叶基等非药用的部位。 23.心:心一般指根类药物的木质部或种子类药物的胚芽。 24.拌衣:拌衣是指将药物表面用水湿润,使辅料粘附于药物表面上,从而起到一定治疗作用的方法。 25.败片: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不符合切制规格和片型标准的饮片,统称为败片。 26.吸潮回润:吸潮回润是将药材摊放于湿润而垫有席子的地上,使其自然吸潮回润,达到合适切制程度的方法。 27.个货:个货是指需单个或2~4个一起切制的药材。在中药行业中,对于未被切制的完整中药材,不论何种形状,也习称个货。 28.把货:把货是指需要理成一把(一束)切制的药材。

中药饮片专项检查方案

中药饮片专项检查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 专项检查工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专项检查,全面排查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质量风险和安全隐患,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行为,进一步规范我中药饮片生产、经营、使用秩序,提升中药饮片安全水平。 二、工作重点 (一)生产环节。重点检查: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是否从非法渠道购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提取物,是否按标准进行质量检验,是否在非GMP条件下生产,是否使用假冒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材非药用部位、被污染或提取过的中药材生产药品,是否外购非法加工的中药饮片用于中成药生产。对中成药生产企业检查覆盖率100﹪。 中药饮片、中成药生产企业从非法渠道购入中药材中药饮片或提取物的,依照《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立案查处;未按标准进行质量检验,在非GMP条件下生产的,依法按照《药品GMP》有关规定严肃查处;使用假冒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中药材非药用部位、被污染或提取过的中药材生产药

品,用外购非法加工的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的,依法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二)经营环节。重点检查:企业是否从持有《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GMP证书》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或持有《药品经营许可证》《药品GSP证书》的中药饮片经营企业购进中药饮片;是否按规定索取相应的资质证明、合法票据(包括销售清单、随货同行单等)及符合法定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的该批次产品的检验报告书;是否严格执行药品GSP有关规定,对中药饮片的采购、验收、储存、养护、出库复核、销售等环节进行管理,并按要求做好记录;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挂靠、走票、设立“库外库”储存饮片等违法行为;是否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包装材料及标签擅自分装、销售饮片。 药品经营企业凡是未按规定索取相应的资质证明、合法票据及该批次产品的检验报告书,责令企业立即改正;凡是存在挂靠、走票、设立“库外库”储存或采取承包挂靠的方式经营的,从没有合法资质的单位或个人购买中药饮片,依法撤销其《药品GSP证书》,并立案调查;凡是外购中药材、中药饮片擅自加工、分装销售,或与黑窝点勾结制假售假等行为的,依法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 (三)使用环节。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从持有《药品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学习相关)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三、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 ①《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雷 ②《炮炙大法》明代缪希雍 ③《修事指南》清代张仲岩 四、炮制的历代称谓。 炮制的历代称谓有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 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 ①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 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 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 ②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 酒炒升,姜汁散,醋炒敛,盐水炒则下行 ③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心:童便、朱砂肝:醋、鳖鱼脾胃:姜、米、麦麸、土 肺:蜂蜜、姜汁胃:盐、黑豆汁、羊脂油 ④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毒的概念:①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 ②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 ③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 六、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2例说明。 ⑴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 ⑵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由寒转温,如生地黄与地黄;由温转凉,如天南星与制南星;缓和药性,如麻黄与蜜麻黄;产生新疗效,如生石膏与煅石膏。 ⑶增强药物疗效。如羊脂炙淫羊藿可以增强补肾壮阳;醋制延胡索可以增强活血止痛。 ⑷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如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 ⑸改变药物作用等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炙引药入肝;盐制入肾,如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 ⑹便于调剂和制剂。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 ⑺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药材常见杂质或非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

中药炮制 开卷

中药炮制 一、名词解释 1.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 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和主药起到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影响主药理化 性质等作用。 3.生理灰分:将干净而又无任何杂质的炮制品加高热灰化所得的灰分。 4.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5.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深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 制方法称为炙法。 6.看水性:药材在水处理过程中,要检查其软化程度是否复合其切制要求,习称看水性。 7.泛油:又称走油。是指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湿度的情况下,造成油脂外溢, 质地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8.炒炭存性:是指炒炭药物只能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花、 叶、草等炒炭后仍可清晰辨别药物原形。 9.燀法:将降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10.复制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11.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 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反复研磨,从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二、填空题 1. 中药炮制的基本工序是净制、切制、炮炙。 2. 性和味偏盛的药物在临床应用肘,一方面可以通过配伍的方法,另一方面可用炮制的方法来转变或缓和药物偏盛的性和味。 3. 炒法(根据操作及加辅料与否)有清炒法(单炒法)、加辅料炒法(合炒法);根据所用辅料 5. 在炮制所用辅料中,具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作用的是甘草汁; 具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作用的是生姜汁;具有引药人肝、理气、散瘀止痛作用的是醋。 6. 麻黄茎发汗解表,根止汗,故要分开入药。 7. 炉甘石原来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煅后变为氧化锌。 8. 一般中药炮制品的水分宜控制在7%—13% 。

中药炮制21种方法,你知道几种

中药炮制21种方法,你知道几种? 各种炮制方法说明,药物疗效的高低,不但取决于药物本身,而且与炮制的好坏有很大关系,正如明代陈嘉谟所说:“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也就是说炮制一定要适度。 修制 是最简单的炮制方法,也可以说是种药物进行炮制的准备阶段,主要通过修治,以除去杂质,并将大块段变为小块小段,便于再加工、炮制。修制的方法包括拣、摘、揉、擦、磨、刷,刮、镑、刨、剥、切、捣、敲,碾、簸、箩、筛、劈、锯、扎、榨等项目。1、拣:用于拣去不入药的部分和杂质,一般是除净核粒、果柄,枝梗、皮壳、虫蛀、霉粒、走油种仁(油粒)、泥块、沙石等,如枣仁、柏子仁拣净核壳,连翘拣去果柄,杏仁拣净油粒,佩竺、荆芥拣去须根和杂草,乳香、没药拣去木屑、五灵脂拣去泥沙。2、摘:将根茎、花叶等类药物的残茎、叶柄摘除,使药纯净,夏枯草摘梗柄,川连摘除绒根及时叶柄等。3、揉:对某些药物须揉碎后,再通过筛、簸除去茎梗杂质,如桑叶、臭梧桐叶等;某些质地松软而呈条状的药物,须揉搓成团,便于调配和煎煮,如竹菇、谷精草等。4、擦:用二块木板,将药物置于中间来回唐擦,达到除去外皮和擦碎,如莱菔子、火麻仁、牛蒡子

等。5、磨:用石磨垫高磨芯,把药物磨去外皮、壳、刺等,如扁豆衣、刺蒺藜、苍耳子。6、刷:用刷子刷去药物表面的灰尘或茸毛,如枇杷叶、石苇须刷去叶背的绒毛;瓦楞子、牡蛎刷去沙土。7、刮:用铁刀、竹刀或瓷片刮去药材外面的粗皮或青苔,如杜仲、肉桂、厚朴、黄柏等;刮去茸毛的如金狗脊、毛知平等。8、镑、刨:用镑刀或木刨,将药物镑刨成薄片,便于入药煎汁,如鹿角片、羚羊角片、檀香片,苏木片等。9、剥:将药物敲击后,取壳去种仁,或取仁去壳,如蔻仁、蔻壳、草果仁、砂仁壳、使君子仁、石莲肉、白果、桃仁、杏仁等。10、切:切法广泛应用于根茎、藤木、皮壳、叶、草类药材,将原药或润软后的药材,按不同的药物用刀或切片机切成片或小块。一般分横切的园形、咀片,斜切的斜片,直切成顺片,横或直切成丝、方块等,切片的厚薄长短,简介如下:(1)根、根茎和藤类:质地比较硬的切薄一些,约1.5mm左右,如独活、川芎等;质地比较疏松的切厚一些,约3mm左右,如肉苁蓉、锁阳等,形状细长的可切成小段,约长1—1.5cm,如茅根、芦根,夜交藤等。(2)皮类:质地坚硬而厚可切成丝丝,宽约6mm,如厚朴、黄柏;质地较疏松而薄的可切成宽丝,宽约1—1.5cm,如杜仲;质地松脆者可不切,如地骨皮、远志等。(3)叶类:质地厚而韧者,不易碎者,切成宽约o.3-1.5cm的丝,如枇杷叶、石苇等。(4)全草类:茎较细一般可切成长1.5cm的段,如麻黄、

中药饮片生产工艺

第一章中药饮片简介 1.1 中药材 1.1.1中药材的定义 中药材是指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对天然来源的动、植、矿物(除人工制品和鲜品外)通过采捕收集、加工干燥、包装贮藏等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药材,通称为中药材。 1.1.2 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关键 为了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必须首先保证原料药材的质量。中药材质量的控制关键如下。 1、选择道地产区,无污染和品质优良的道地药材(最好从建立GAP基地的供应商购进药材)。 2、选择适当的采集、捕捉季节、生长年限,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得到品质优良的药材。 3、选择适当的加工方法,如切、洗、煮、蒸、干燥、分档等不同方式进行产地加工,保证规格、性状、干燥状态品质优良。 4、选择适宜的包装、贮藏和养护,做好防虫、防潮、防霉变等,保持品质稳定。 1.2中药饮片 1.2.1 中药饮片的定义 中药饮片是在中医药基础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通过净选、切制

和炮制三大工序,制成一定规格的成品。其中属于“把子货”的药材都得切制成一定形态的薄片(或颗粒)。所以经过加工炮制的中药材通称为“中药饮片”。为了适应中医处方调配、成药调配以及中医临床诊疗的需要,中药饮片的质量至关重要,只有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才能保证中医用药的安全和有效。 1.2.2 中药饮片的分类 1、传统饮片 传统饮片是指中药材通过净制、浸润、炮制、切制、干燥等工序加工后的成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和目前各省市饮片炮制规范中传统饮片的类型有薄片、厚片、直片(顺片)、斜片、丝、块、段或节等。s 2、包煎饮片 包煎饮片即将中药材通过炮制后,粉碎成40目左右的颗粒(籽类除外),然后按一般处方用量装成几种不同重量规格的布袋或纤维袋,供配方用。其可直接带包煎,因颗粒度小,表面积大,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和溶出度,各批产品质量稳定,重现性好。亦有粉状制成袋泡茶包装形式直接用开水冲泡服用的。 3、中药颗粒饮片 中药颗粒饮片即将单味中药饮片经提取、浓缩、干燥、制成颗粒,按一般处方用量装成几种不同重量规格的塑袋,供配方用。其产品质量均一、稳定、可控、体积小、溶出快,可直接冲服,便于贮存和运输。

中药炮制

1. 中药炮制: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中药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2.饮片:指药材经过炮制后可直接用于中医临床或制剂生产使用的处方药品,是供中医临床调剂及中成药生产的配方原料。 3.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炮制理论,改进炮制工艺,制订饮片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 4.中药炮制的起源: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具备以下条件而产生的。①中药的发现与应用②火的出现与应用(炮生为熟,是中药炮制的雏形)③酒的发明与应用(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④陶器的发明与应用(创造了必要的工具条件) 5.中药炮制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①春秋战国至宋代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 ②金元、明时期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③清代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④现代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6.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雷敩编撰,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技术和经验,记述了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第二部炮制学专著《炮炙大法》,缪希雍,该书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用简明的笔法叙述各药的出处,采集时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以及药物贮藏,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发展,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为十七种,即雷公炮炙十七法。第三部,《修事指南》,张仲岩,较为系统叙述了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进一步深化了中药炮制理论。 7.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升提,姜制发散,人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的原则。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全国中药炮制规范》 9.中药炮制的基本原则:运用中药七情合和的配伍理论,选择炮制方法和辅料,确定炮制的基本原则。制则: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的辅料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相资为制(用药性相同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如盐制知母);相畏为制:(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制半夏、南星);相恶为制:(减弱烈性,如麸炒枳实缓和其破气作用);相喜为制(改善中药的形色气味)制法:制其形,性,味,质 10.生熟理论:总结中药生熟饮片性能变化,功效异同,并用于指导炮制生产和临床应用的理论。内容:①生泻熟补②生峻熟缓③生毒熟减④生行熟止⑤生升熟降⑥生降熟升11.土制补中、米泔水制去燥性和中、吴茱萸汁制抑苦寒而扶胃气、矾汤制去辛烈而安胃、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姜制发散、盐制走而软坚、酒制升提、麸制抑酷性而和胃、猪胆汁制泻火、黑芝麻制润燥而益阴、蜜制和中益元、醋制入肝而住痛、糯饭米制润燥而泽土12.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①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味(辛温姜制苦寒栀子)②增强药物不足之性味(苦寒的胆汁制黄连)③改变药性,扩大药物用途(生地制熟,甘寒→甘温) 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改变药物作用趋向,尤其对具有双向性能的药物更明显。药物大凡生升熟降,辅料的影响更明显,通常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能收敛,盐水炒则下行。(黄柏原清下焦湿热之药,酒制后作用向上,兼清上焦之热) 炮制对归经的影响:药物经炮制后,作用重点可以发生变化,对其中某一脏腑或经络的作用增强,而对其他脏腑或经络的作用相应的减弱,使其功效更加专一。(益智仁入脾、肾经,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通则 1?目的:建立中药材炮制通则,规范中药材炮制,确保炮制产品质量。 2?范围:中药材炮制加工。 3?责任:技术负责人、工艺员、岗位负责人、操作人、QA检查员应对实施本通则负责。 4?内容:净制、切制、炮炙。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用水,应为饮用水。 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以下有关要求。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1 .净制生产流程图

下道工序 (切制、炮炙) 2 ?净制操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除另有规定外,净制药材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处理以达到该品种的质量标准。 2.1清除杂质: 2.1.1挑选: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败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挑选往往配筛簸交替进行,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1.2筛选: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材中的沙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有些药材形体大小不等,需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开,以便下道工序加工时药品质量一致。 【注意】上料以药材须在筛网上充分振荡为准,并随时用手(或工具)翻动。 常用药筛规格 菊花筛孔内径约15mm ; 大中眼筛孔内径约6mm ; 小中眼筛孔内径约5mm ; 大紧眼筛孔内径约2mm; 一号筛(10 目); 小紧眼筛孔内径约 1.5mm; 马尾筛二号筛(24 目); 铜丝筛五号筛(80 目); 打碎筛筛孔内径圆孔10mm,8mm,7mm; 方孔1mm

中药炮制知识点总结

中药炮制知识点总结 第十八章复习思考题 1何谓烘焙法?举例。 2.肉豆蔻煨制的作用是什么? 3.何谓提净法?举例。 4. 何谓水飞法?其目的是什么?举例。 5.不同原料干馏时有何特性? 杀酶保苷:黄芩、苦杏仁、酸枣仁、天麻、介子 吸湿回润:牛膝、当归、玄参 先炒药后加辅料:知母、没药、乳香、五灵脂、车前子、百合 四制香附的辅料:生姜汁、食盐水、黄酒、米醋 六神曲的辅料:面粉、苦杏仁、赤小豆、鲜辣蓼、鲜青蒿、鲜苍耳草 马钱子——砂炒;蕲蛇——酒炙;磁石——煅淬;干姜——炒炭;斑蝥——米炒; 淫羊藿——油炙;当归——酒炙;山药——土炒;枳壳——麸炒;何首乌——黑豆汁蒸;苍术——麸炒 药材软化程度的检查方法:弯曲法、指掐法、穿刺法、手捏法、剖开法 中药炮制——按照中医药理论,根据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的需要,所采取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 看水性——药材在水处理的过程中,要检查其软化程度是否符合切制要求,也叫“看水头”。 煅炭——药物在高温缺氧的条件下煅烧成炭。 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对抗同贮法——将同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以防止虫蛀或霉变的一种贮存方法 中药炮制的目的: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半夏 改变或缓和药物的性味——地黄 增强药物疗效——醋炙柴胡 改变或增强药物的趋向作用——酒大黄 改变药物的作用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香附 便于调剂和制剂——蛤粉烫阿胶 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蒸桑螵蛸

矫臭矫味,利于服用——醋炙乳香 产生新功效——血余炭、石膏 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 四气五味 升降浮沉 归经 药物毒性 试述川乌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1)炮制方法: 生川乌:取原药材,拣净杂质,洗净灰屑,晒干。 制川乌:取净川乌,用水浸泡至内无干心,取出,加水煮沸4~6小时,或蒸6~8小时,至取个大及实心者切开无白心,口尝微有麻舌感时,取出晾至六成干,切厚片,干燥。(2)炮制作用: 生川乌有毒,具有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的功能,多外用。制后毒性降低,可供内服。(3)炮制原理: 通过加水加热处理,使极毒的双酯型生物碱水解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生物碱,进一步水解可变成毒性更小的醇胺型生物碱。 试述大黄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大黄——泻下作用峻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 酒大黄——苦寒泻下作用稍缓,借酒升提之性,引药上行,善清上焦血分热毒 熟大黄——泻下作用缓和,腹痛之副作用减轻,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 醋大黄——消积化瘀 清宁片——泻下作用缓和,缓泻而不伤气,逐瘀而不败正 试述半夏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生半夏——外用 清半夏——燥湿化痰 姜半夏——降逆止呕 法半夏——祛寒痰,调和脾胃 试述当归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当归——补血调经,润肠通便 酒当归——增强活血通经、祛瘀止痛的作用 土炒当归——增强入脾补血的作用,缓和油润而不滑肠 当归炭——止血和血 试述黄连的炮制方法、炮制作用及炮制原理: 黄连——泻火解毒、清热燥湿

中药炮制学

第一讲讲稿 授课时间:2014-2-24,第1~2节。 教学内容: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发展。 教学目的: 一、知识要点:掌握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炮制的特点和中药炮制学的任务;了解中药炮制学的起源和发展。 二、能力培养:提高阅读本草文献的能力;培养发现研究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增强法制意识;强调学科交叉的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为中药炮制的概念和特点;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和任务。难点为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和合理性。 教学过程: 一、第一节概述 1、中药炮制与中药炮制学 重点讲解: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 2、中药炮制的特点 先讲中药使用的特点,再讲中药炮制的特点。 中药使用的特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一药多用;需要调剂、制剂;需要炮制。 中药炮制的特点:独特性;古老性:起源、理论体系和生产方式都具古老性;合理性。 3、中药炮制学的任务 紧紧抓住中药炮制学的概念来逐项讲解。 炮制原理;炮制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发展方向。 二、第二节中药炮制的起源和发展 1、中药炮制的起源: ①中药炮制起源于中药发现和使用的实践,有了中药就有了中药炮制; ②中药炮制的产生与火的利用密切相关; ③中药炮制的产生与饮食相关; ④酒的发明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 2、中药炮制的发展:

①春秋战国至宋代: 炮制技术的发展和积累阶段,技术出现—随方注脚—专章论述—专著出现—法定技术。(《五十二病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新修本草》、《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雷公炮炙论》)。 ②金元时期: 炮制理论的形成阶段,伴随着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中药炮制理论迅速发展。(《药类法象》、《汤液本草》)。生升熟降、生泻熟补等。 ③明清时期: 炮制理论和方法的系统总结阶段。(《本草蒙筌》、《本草纲目》、《炮炙大法》、《修事指南》)。 ④现代时期: 振兴和发展时期。管理-生产-教育-科研-著作。

传统中药炮制工具

五、炮制的工具 中药炮制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科学技术工作,操作方法很多,应用的工具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工具的选择、准备是炮制工作中一项主要的物质条件,为此,现将工具及应用范围分述如下。 (一)手工操作工具 (1)切药刀:配合切药刀的工具有切药用的竹把子、单切用的虎头钳、螃蟹钳、拦药的刀方、接药的药斗、擦刀的油帚子、水帚子。 (2)片刀:式样与菜刀相似,刀片薄,刃口为两面,呈弧形,具切、削、片、劈多种作用。(3)锉:为木质、角质药材锉末的工具。(4)铁锤:药材破碎用。(5)碾槽:系生铁铸成。(6)冲筒:为临时捣碎工具。(7)乳钵:研粉用。(二)制药机械 应用机械制药,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具有很多优越性,为中药炮制的发展方向。现在有轧粉用的粉碎机,切制饮片用的切药机,各地式样较多,这里不赘述。 (二)铁研船(铁研槽、铁铅、研槽) 多系生铁铸成,分研槽、研盘两部分,研槽中部阔大,两端较狭,里面凹进状如船形,大小不一,一般以3尺长、中阔约6寸为适宜。小的容量不多,过大人力踏研不易。研盘为扁圆形铁饼,直径约l尺,中心贯有铁杆,突出两旁,全长约0.8-1尺,操作时两足踏其上前后转动,使药物通过推研而粉碎。研船兼具截切、轧压和研磨等作用,占地少,单人即可操作,粉碎度较细,对于小作坊生产,是十分实用的粉碎工具。 三)切药刀 分刀身、刀床、刀脑三部分。刀身即刀片,又称刀叶子,略成长方形,后上端竖立刀柄,稍向前弯,前下端微有小角突出(俗称刀鼻),上开一小孔,与刀床前端之刀脑联合,组成铡刀状,为切制饮片的主要工具。切药刀多带有几种附件,即竹把子、刀撮(cuō)子、刀斗子。 四)炒药锅 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有耳的锅,口径较小,约1.5尺,供炒煅少量药物使用,适用于灶台或大风炉上,比较方便灵活。另一种是无耳的平口锅,口径较大,约2-3尺,供炒、煮、炮、煅、炙、蒸、制各项用途,多置于固定灶台上,与通常煮饭的锅相同。炼丹用的铁锅系用生铁铸造而成,口径1.5尺到1.8尺,左右各有一耳,方能提携。古代炼丹家把“锅 称为“鼎”,所以丹家有“安灶立鼎”之炼丹术语。 五铁铲 系用熟铁制成,全长约一尺余,有木柄与铁柄两种,为炒炙或煮药时翻拌药料之用。 六)炒药灶 砖砌单放锅一口,而锅有平放、斜放两式。南方一般习惯用平锅,翻炒便利,药品接触锅面面积大,受热均匀;北方多用斜锅,药料常堆聚下方,受热不均,但盛取药物比较便利。 七)木蒸甑(zèng) 呈圆筒形,大小根据需要而定,上面有盖,底部有屉,用以置锅上蒸制药物。

中药饮片炮制通则

中药材炮制通则 1.目的:建立中药材炮制通则,规范中药材炮制,确保炮制产品质量。 2.范围:中药材炮制加工。 3.责任:技术负责人、工艺员、岗位负责人、操作人、QA 检查员应对实施本通则负责。 4.内容:净制、切制、炮炙。 药材炮制系指将药材通过净制、切制、炮炙加工处理,制成一定规格的饮片,以适应医疗要求及调配、制剂的需要,保证用药安全和有效。 炮制药材用水,应为饮用水。 炮制药材除另有规定外,应符合以下有关要求。 一.净制 即净选加工。经净制后的药材称为“净药材”。药材在切制、炮炙时,均应使用净药材。 1.净制生产流程图 筛、(剪、切、刷、刮 削、剔除、泡洗、 碾串、火燎)

2.净 制操作方法、要 求及 注意事项 除另有规定外,净制药材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选用挑选、风选、水选、筛选、剪、切、刮削、剔除、刷、擦、碾串、火燎及泡洗等方法处理以达到该品种的质量标准。 2.1清除杂质: 2.1.1挑选:清除混在药物中的杂质及霉败品等或将药物按大小、粗细等进行分类,挑选往往配筛簸交替进行,以便达到洁净或进一步加工处理。 2.1.2筛选:根据药材和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以筛去药材中的沙石,杂质,使其达到洁净;有些药材形体大小不等,需用不同孔径的筛子进行筛选分开,以便下道工序加工时药品质量一致。 【注意】上料以药材须在筛网上充分振荡为准,并随时用手(或工具)翻动。 常用药筛规格 菊花筛孔内径约15mm ; 大中眼筛孔内径约6mm ; 小中眼筛孔内径约5mm ; 大紧眼筛孔内径约2mm ;一号筛(10目); 小紧眼筛孔内径约1.5mm ; 马尾筛二号筛(24目); 铜丝筛五号筛(80目); 打碎筛筛孔内径圆孔10mm ,8mm ,7mm ;方孔1mm 。 2.1.3风选:利用药材和杂质的轻重不同,借风力将杂质除去;使杂质和药用部分分离以达到纯净药材的目的。 2.1.4水选:将药材通过用水洗(淘)、淋或漂除去药材杂质的常用方法;用筛选或风选不易除去,故用水洗或漂的方法,以使药物洁净。 【注意】(1)洗涤中药材应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洗涤其它药材,不同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涤。 (2)漂洗时应注意掌握时间,勿使药物在水中浸洗过久,以免损失药效。 (3)洗涤后的药材不得露天干燥。 2.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2.2.1去根或茎 (切制、炮炙)

《中药炮制学》

引言 甘草、茯苓等常见的重要药材,大都需要经过炮制工艺后才能作为药材使用,这一过程专业且工艺讲究,既能够将药材的原本天然药性保留下来,又要去掉药材本身的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且由于临床上的应用普遍,需求量高,因此需要炮制方便,药性保留充分。本文将以甘草这一药材为研究对象,从甘草的基本概述出发,通过对甘草炮制工艺的梳理和研究,以及经过炮制工艺后药效的发挥情况、临床应用普及说明,对该药材以及其炮制工艺发展进行一定的了解和整理,为后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一、甘草炮制的概述 1.甘草的来源、产地 甘草是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以一位中草药,其还有很多好听的别名,如:甜草根、红甘草、粉甘草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从甘草的种植常分布于青海、新疆、甘肃等地可以大概得出其喜好干燥环境,适合生长在砂土或者是砂质壤土地带。 2.甘草的炮制方法 甘草作为一种重要中药药材具有解毒、抗炎、抗变态反应、祛痰等功效,但是其在作抗炎作用中,由于琥珀酸盐的活性较高,毒性也巨大,因此在入药使用时,需要进行炮制,以降低其毒性。 甘草的炮制方法主要通过将晾晒好的甘草片加入炼熟的蜂蜜与少许开水,搅拌均匀后用热气焖十分钟,随后倒入锅内炒至深黄色,待粘性消失后晾干,便炮制出炙甘草。 此外,甘草在炮制时还可以加入麦冬、阿胶、人参、生姜等热性药物,以中和其凉性。 3.甘草的炮制作用 《本草纲目》:“甘草外赤中黄,包兼坤离,味浓气薄,资金土德。协和群品,有元老之功;善治百邪,得王道之化。赞帝力而人不知,敛神功而己不与,可谓药中之良相也。”经过炮制后的炙甘草甘温益脾,且由于在炮制过程中加入了蜂蜜,因此味道较之甘草更加甘甜,性温而不燥,具有补气、润肺、止咳的功效。还能顾护中气,养胃调脾 二、甘草炮制的成品性状

中药炮制学(本)复习过程

中药炮制学(本)

中药炮制学(本) 交卷时间:2019-12-03 12:36:42 一、单选题 1. (2分)欲清热除烦时,脾胃较虚弱者可选用() ? A. 栀子 ? B. 炒栀子 ? C. 焦栀子 ? D. 栀子炭 ? E. 麸炒栀子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C解析2. (2分)下列炮制品中属于“从制”的是() ? A. 酒炙黄连 ? B. 姜炙黄连 ? C. 吴萸炙黄连 ? D. 黄连炙吴萸 ? E. 胆汁炙黄连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E解析3. (2分)炮制西瓜霜的辅助性药物是( )

? A. 白矾 ? B. 芒硝 ? C. 甘草 ? D. 生姜 ? E. 石膏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4. (2分)西瓜霜的功效是() ? A. 消肿清火 ? B. 泻热通便 ? C. 润燥软坚 ? D. 消导 ? E. 下气通便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5. (2分)麸炒时,麦麸一般用量为每100公斤药物,用麦麸() ? A. 5公斤 ? B. 10~15公斤 ? C. 20~25公斤 ? D. 30公斤 ? E. 40公斤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B解析6. (2分)烘法的操作方法为() ? A. 药物置近火处,使内部水分蒸发 ? B. 药物置锅内,文火加热,使内部水分蒸发 ? C. 药物置锅内,文火加热,勤翻动,使内部水分蒸发 ? D. 药物置锅内,中火加热,使内部水分蒸发 ? E. 药物置锅内,中火加热,勤翻动,使内部水分蒸发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A解析7. (2分)滑石粉炒适用于() ? A. 种子类药物 ? B. 腥味大的动物类药物 ? C. 质地坚硬的根类药物 ? D. 韧性较大的动物类药物 ? E. 骨骼类药物 得分:2 知识点:中药炮制学(本) 展开解析 答案D解析8. (2分)艾的加工方法是()

中药饮片炮制方法

中药加工炮制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1、炒制:将药物在锅内加热,不绝翻炒至一定要求的方法。 清炒:不加辅料,根据炒的时间和温度分为炒黄、炒焦、炒炭三种。炒黄系用文火将药材炒至表面微黄或能嗅到药材固有的气味为度。如杏仁、芡实、莲子、远志、枣仁等。炒焦系将药材炒至表面焦褐色,如焦楂、焦神曲、焦白术、焦栀子等。炒炭系用武火将药材表面炒至黑色,内部焦褐色时,喷淋清水,稍干即可出锅,倾于水湿的竹扁上,摊开,凉透方可包装。如地榆炭、侧柏炭、杜仲炭、贯众炭等。 麸炒:先将锅加热,撒入一定量的麸皮(每kg药材用0.4kg左右),至冒烟时加入药材,不断翻炒,炒至药材表面微黄色,取出,筛去麸皮即可。如白术、山药、枳壳、三棱等。土炒:用灶心土打碎,用量约为药材重的30%左右。置锅内炒至轻松后,加入药材,不断翻炒至药材表面挂匀土色,取出,筛去土粉即可。如白术、山药、白芍等。 米炒:将米倒入用水喷湿的锅内,加热使米贴附于锅底,俟冒烟时,倒入药材轻轻翻炒至药材变色,取出,筛去米粒即可。用量约为药材重的40%左右。如米炒沙参、丹参等。 2、烫制:将药材加热炒烫,温度比炒法高而受热均匀。通常有三种: 砂烫:将砂子置锅内炒热,再将砂堆扒一坑,放进打成大块的药材,埋起,稍后,进行翻炒,至药材表面鼓起或酥脆为度,拣出药材或入醋中淬过,晾凉即可。如龟板、鳖甲、山甲、刺猬皮、狗脊、毛姜、马钱子等。 蛤粉烫:取蛤粉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如阿胶、鱼鳔等。 蒲黄烫:取蒲黄依砂烫法,烫至鼓起即可。如阿胶珠。 3、煅制:将药材用火煅烧,通常分两种: 直火煅:将药材放在木炭或焦炭无烟炉上煅红透,取出即可。如龙骨、龙齿、贝壳类、金石类等。 闷煅:将药材置锅内,再覆一锅,接合处用黄泥封固,上压重物,在上面锅底粘一白纸,加热煅至白纸呈焦黄色为度。如生地炭、灯芯炭、棕炭、血余炭等。 4、煨制:将药材用湿面粉包裹,在炒热的滑石粉锅内煨至表面焦黄为度。或用湿纸层层包裹药材,加热除去部分油分。如煨木香、煨肉蔻等。 5、燎:将药材在火焰上短时加热,使药材表面焦化而内部不受影响。如燎鹿茸等。 6、炮:将药材埋在热炭中,炮至鼓起爆裂为度。或置高热的锅中,急炒至表面焦黄、鼓裂为度。如炮姜。 7、炙:将药材与液体辅料共同加热,使辅料炙入药材组织内的加工方法。 ▲蜜炙:将蜂蜜置锅内加适量清水搅拌,加热熔化,待蜜炼至冒花时,即可放入药材,不断翻拌,炒至蜜汁吸净,以不粘手为度。或先将炼蜜加30~40%的开水稀释后,与净药材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蜜汁吸尽,以不粘手为度。用蜜量应根据药材的性质、质地、体积的不同,一般在药材量的15~35%左右。 ▲酥炙:通常用油脂将药材炙酥的方法。例如羊脂油拌炒淫羊藿。用植物油炸动物骨及马钱子等。 ▲酒炙:将药材放盆内,加药材重的30~40%的黄酒,拌匀,待酒被吸尽后,再置锅内,中火加热,不断翻炒,炒至微黄色即可。

(整理)中药炮制学笔记整理.

中药炮制学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论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 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 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药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同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作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3、“”炮、“炙”均源于食物加工,中药炮制的源头就在于食物的炮生为熟。因 此早期的炮制主要是用火加工处理药物。这种利用火来炮生为熟的知识,逐渐应用于处理药物方面,从而形成了中药炮制的雏形。 4、《黄帝内经》中有“治半夏”、“角发”、“角发”“燔治”----最早的炭药,血 余炭。 5、南北朝。雷斅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6、明代,缪希雍《炮制大法》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 7、清代,张仲岩《修事指南》第三部炮制专著。 8、反制:制约,缓和; 从制:协同,加强 eg:生黄连酒黄连(反),姜黄连(反),吴黄连(反),胆黄连(从)9、心、肝、脾、肺、肾盐入肾经,醋入肝经,蜜入肺脾经,土入脾经,酒 不归经。 10、苍耳子有毒,通过炮制降低毒性。 11、药物经过加热处理可以进一步干燥,或杀死虫卵(蒸桑螵蛸),有利于贮藏 保管。 有些含苷类成分的药物,如黄芩、苦杏仁等,经过加热处理,能促使其中与苷共存的酶失去活性,从而避免苷类成分在贮藏过程中被酶解而使疗效降低。 经常用烘、晒、炒法及燀法、蒸法起到杀酶保苷的作用,如炒白芥子,燀苦杏仁,蒸黄芩。 12、为了便于服用,常用酒制(蕲蛇等蛇类),蜜制(马兜铃),醋制(乳香,五 灵脂),水漂,麸炒(僵蚕),炒黄(水蛭,地龙),能起到矫味、矫臭的效果,有利于病人服用。

中药炮制学_精华版(简答+大题+重点药)

中藥炮制學(加粗字體為重點)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名詞解釋)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名詞解釋) 一炮制方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1.净制①除去杂质②除去非药用部位或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③除去一些外形相似的其他有毒药物 2.加工切制切制的目的是提高煎药质量或有利于进一步炮制和调配。 3.加热炮制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和煅制应用最为广泛。 制药原则: 相反为制:是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或药物来制约偏性或改变药性。如酒制大黄 相资为制:是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疗效。如盐制知母 相畏(或相杀)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南星毒 相恶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或某种方法来减弱药物的烈性。如米泔水制苍术 二具体方法 制其形:改变外形、药用部位制其性:改变性能制其味:调整五味或矫正劣味制其质:改变质地和性质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 一、对四气五味的影响四气:寒凉温热(平性)五味:辛、甘、酸、苦、咸(淡、涩)有三种情况: 一是―反制‖,通过炮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如姜栀子 二是―从制‖,通过炮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如胆黄连 三是通过炮制,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的用途。如生地为清营凉血之品,而制成熟地后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 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毒性和偏性(副作用),炮制能消除或降低毒副作用。 中藥炮制的目的:毒去效存最主要的目的是减毒增效,满足临床需要。 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 2.改变或缓和药性 3.增强药物的疗效 4.改变或增强药物的作用趋向 5.改变药物作用的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 6.便于调剂制剂 7.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 8.利于服用 炮制对药物化學成分的影响 一、炮制对含生物碱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①性质稳定—可加热或用辅料处理,如醋元胡;②不耐热—生用,应避免或少加热,如石榴皮、山豆根; ③水溶性大—少泡多润,如槟榔、苦参; 2有毒成分通过炮制,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成分,如川乌 二、炮制对含苷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①破坏分解酶,如槐花、黄芩、苦杏仁;②避免醋制;③采用少泡多润的方法,如秦皮、大黄等;2非有效成分:通过水洗、在酸性条件下处理加以破坏。 三、炮制对含挥发油类药物的影响 1有效成分:水处理不宜浸润、闷润,要抢水洗热处理时,最好在500C以下或以阴干为主。 2有毒成分:加热处理引起量变或质变,如苍术、荆芥。 本教材采用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 液体辅料(包括药汁) 1.酒黄酒,白酒作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矫臭矫味、引药上行、增加溶出等 2.醋作用:引药入肝、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散瘀止痛、矫味矫臭,增加有效成分溶出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