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秦时期的建筑

先秦时期的建筑

先秦时期的建筑
先秦时期的建筑

中国建筑史教案

任课教师: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建筑

第一节史前时期的建筑

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中国史前建筑分穴居和巢居两类。

由于北方比较干旱,所以多穴居;南方比较湿润,林木多,所以多巢居。

根据考古发掘,在陕西的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挖掘到许多事前的建筑遗址,这些聚落距今已达5000年,属于仰韶文化。为半穴居形式。

巢居在我国南方较多。最早人们是住在树上。开始时只是在一颗大树上居住,后来变成数棵树合一个居所。最后发展成人工插木桩建屋,形成典型的巢居。后来又演变成如今尚存的“干栏式”住宅。

巢居建筑最典型的例子是1970年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今设镇)所发现的建筑(构建),它们距今已达7000余年。这种木构方式至今仍在用,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第二节殷、周时期的建筑

在此分析三个殷代建筑(遗址)。

一是位于河南二里头的“一号宫殿”。从遗址平面图可以看出,中间一个院子是主体建筑(宫殿),四周用回廊。这种格局可以看出已是内向性的空间形式了,与后来的许多朝代的宫殿,在空间布局上是一致的。

二是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建筑群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据考古学家分析,北部为王宫居住区,中部似有庭院式布局痕迹。南部建筑基址均比较小,可能是统治者的祭奠场所,后来的朝代有南郊祭礼之说,也许就来源于此。

三是墓葬。

从考古角度看,西周最详尽的建筑很像后来的多进四合院住宅,但后来进一步分析,认定它是西周初期的一座宗庙,不过我国古代的宗庙建筑形式,也很像住宅。

《周礼》中也记述着一些与建筑有关的宫廷制度。如其中有“天子诸侯皆三朝”,即“外朝”、“内朝”、“燕朝”。燕朝之后,则是“六宫六寝”、“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五门即自南至北的皋门、库门、稚门、应门、路门;三门即库门、稚门、路门。

先秦两汉文学名词解释

“先秦”,就是秦先,即秦统一前的春秋战国时代。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诗歌作品305篇,《诗经》存目311篇。《墨子·公孟》:“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史记·孔子世家》:“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都说明《诗经》是可以配乐演唱的乐歌总集。 汉代有齐(齐人辕固生)、鲁(鲁人申培公)、韩(燕人韩婴)、毛(大毛公鲁人毛亨和小毛公赵人毛苌)四家传授《诗经》。齐、鲁、韩“三家诗”当时并列于官学,书写用汉代通行的隶书,称为“今文诗”;“毛诗”晚出,用先秦古文字书写,称为“古文诗”。 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在齐担任祭酒。后适楚,春申君让他作兰陵令。春申君死后荀卿被罢免。最后死于兰陵。 韩非(约前280~前233),出身于韩国贵族之家,是韩之诸公子。曾师事儒学大师荀况,与李斯是同学。《韩非子》是韩非死后由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之文章编成。今传《韩非子》20卷,55篇。清王先慎的《韩非子集解》、今人陈奇猷《韩非子集释》、梁启雄《韩非子浅解》和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韩非子校注》是比较好的本子。 “赋”的本意是铺陈直叙。《文心雕龙·诠赋》说:“赋,铺也。”朱熹《诗集传》:“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文心雕龙·诠赋》说:“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汉赋的发展、分类和特点。汉赋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形成、兴盛、衰微三个阶段。根据时代和赋的体式,汉代的赋,可以分为骚体赋、新体大赋、抒情小赋三类。西汉初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大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代表新体大赋的最高成就;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也是东汉新体大赋的两篇力作。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其后,蔡邕、赵壹等人也大力创作抒情小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通史,它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三千年的历史,约五十二万字,共一百三十篇,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个部分组成。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史记》的创作目的就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乐府,秦汉时期指音乐机关。汉代把在乐府合乐演唱的歌辞称为歌诗。后来汉朝人把合过乐的歌辞也称为歌诗。到了六朝,人们对此机构采集的合乐而歌的诗也称为乐府。 早期文人五言诗:班固的《咏史》、张衡的《四愁诗》、秦嘉的诗《赠妇行》。 简答 1、先秦文学的总体特征: 一、诗乐舞结合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的。如吕氏春秋古乐描绘了在传说中的远古时代人们载歌载舞的场面。诗言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二、文史哲不分就散文而言,先秦时期,没有纯粹的散文著作。散文与史学,哲学以及其他学科没有明确界限,有些作品是史学或哲学著作,史学和哲学著作同时也富有文学意味。 2、《诗经》的艺术特点: 一、《诗经》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实情感,这种创作态度表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二、《诗经》赋、比、兴手法的运用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赋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是基础。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兴,则是触物兴词,客观事物出发了诗人的感情,引起诗人歌唱,所以大多在诗歌的发端赋、比、兴三种手法,在诗歌中,往往交往使用,共同创造了诗歌的艺术形象,抒发了诗人的情感。三、《诗经》的句式和章法《诗经》的基本句式是四言,间或杂有二言至八言的不等。但杂言句式所占比例很低,只有个别诗是以杂言为主的,《诗经》常常采用重章叠字的形式,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一唱三叹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可以借此强化感情的抒发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学大纲

先秦两汉文学史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先秦两汉文学史编号:学时:54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编者姓名:孙立职称:教授 主审姓名:吴承学职称:教授 授课对象:中文系本科生专业:汉语言文学年级:二年级 编写日期:二○○二年十二月 一、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本课程将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古为今用的方针,通过系统地介绍先秦两汉时期的主要作家作品、文学样式,使学生能认识并牢固掌握这一时期文学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熟识此期重要的作家、作品,增加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并为此后其他阶段文学史的学习打下一个较好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 第一编先秦文学(36学时) 概况(1学时) 1、先秦文学的范围。 2、我国文学的开端;原始歌谣和上古神话;神话是中华民族童年的百科全书,我国文学遗产的最早珍品。 3、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作为古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诗经》无论在文学表现的对象和手法上均有开创的意义。 4、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促进了散文的兴盛。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佳作如林,名家辈出,为我国散文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5、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以《离骚》为代表的优秀诗篇,充满崇高的思想情操,爱国主义的激情和浪漫主义的神奇色彩,开辟了我国浪漫主义的优良传统。思考题:先秦文学的概况如何? 第一章上古神话(2学时)

1、神话与神话的产生。神话按照马克思的说法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神话的产生与原始人的生产力水平及思维能力有密切关系;神话产生的途径通常包括劳动生产和宗教活动两个方面。 2、神话的内容。我国古代神话是非常丰富的,种类也十分齐全,诸如宇宙生成神话、人类起源神话、英雄神话、洪水神话,以及各种有关神格种类、习性、形态等描绘性神话,一应俱全。 3、神话的艺术及其民族特色。上古神话是原始人浪漫主义精神的体现,它用夸张幻想的手段表达原始人对自然、社会的理解和想象。我国神话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内容上歌唱生生不息的创造精神,表现不屈不挠、顽强执着的追求,赞颂一往无前的献身行为,具有积极向上的浪漫主义精神,在艺术上色彩浓郁,富于幻想。 4、神话的意义和影响。 思考题:1、上古神话的内容及特征如何? 2、上古神话与原始宗教的关系如何? 第二章周代诗歌与《诗经》(13学时) 1、古谣谚、咒语与周诗的形成。在《诗经》之前,我国古代诗歌已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历史,古谣谚及古咒语是早期诗歌的两种主要形式,也是周代诗歌的前驱。周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大繁荣的时期,除《诗经》外,保留在《周易》、《左传》等书中的诗歌也为数不少,可与《诗经》相比勘。 2、《诗经》的体制与编纂。《诗经》共收入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首。分风、雅、颂三个部分。诗三百篇的地域包括今天的陕西、山西、河南、河北、湖北、山东等省的全部或一部分。其中有的是民歌,也有一部分为贵族、士大夫的创作,绝大部分的作者姓名已不可考。《诗经》的收集整理,过去有种种说法,其中影响较大的有献诗之说、采诗之诗及孔子删诗之说三种。今人多以为《诗经》的汇集成编,大约是由朝廷及地方诸侯及乐师共同完成。《诗经》在先秦只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以后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 3、《诗经》分类概述。①周部族史诗;②政治讽刺诗;③赋役诗;④农事诗;⑤情诗; ⑥杂事诗。《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反映,周代各个阶层人们的生活、情感均在《诗经》中有所印证。其中有的篇目展示了周人成长的历史;有的表现贵族、士大夫、小吏、百姓、甚至是奴隶对社会政治的忧虑或不满;有的表现贵族礼制生活及燕享酬酢、节日庆典;有的表现小国与小吏不堪驱使、抨击劳逸不均的社会现实;有的展现周人农业生产的情况;有的表现爱情与家庭婚姻的甜蜜或不幸;有的描写了周代妇女遭弃的社会问题;有的反映出家庭宗族及朋友的关系与友情。总之,《诗经》多方面地展示了周代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内容,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 4、《诗经》的艺术成就。①《诗经》的现实主义艺术特征及手法;②叙事、说理、抒情、写景、议论诸体兼备的艺术手段;③《诗经》的句式与章法;④《诗经》的语言艺术; ⑤《诗经》的赋比兴手法。 思考题:1、何为六义、四始、毛诗、四家诗、变风变雅? 2、《诗经》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诗经》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

先秦两汉时期量词的运用

摘要:汉语中量词的存在,是汉语的一大特点,同时也是一大优点。汉语量词的萌芽期是在先秦时代,两汉时期则是量词最重要的发展时期,因此研究先秦两汉时期中出现的量词,不仅有利于对先秦两汉量词断代史的研究,而且对于探讨汉语量词系统的产生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我们通过借鉴相关文献资料,对先秦两汉时代的量词进行研究,探讨先秦两汉时期量词的应用。 关键词:量词先秦两汉量词的应用 汉语体系的一大特色就是量词丰富,量词是一种特殊的词语类别[1],但是强大的量词系统并非本来就有的,需要通过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来进行语法化。 一、量词概况 量词是表示物体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也称单位词[2]。汉语中最具特色的词汇中就包括量词,它是从实词的名词、动词以及少数的形容词虚化而来。从称量物体和动作数量的角度,量词可以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量词的作用是使语意表达更加生动、准确和鲜明,其独特的语法和形象功能是其他词类无法相比的。在整个汉语词类体系中量词是独立的一类,它的发展经历了无、萌芽、繁盛、成熟和完善五个阶段,其中先秦两汉时期属于量词的萌芽阶段。 量词最早出现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仅仅是量词的萌芽阶段,所以数量很少。先秦时期属于量词发展的初级阶段,后世常用的一些计量单位大多在这一时期产生。这个时期也出现了一些临时量词、个体量词以及集合量词,这些量词数量还是很少的。两汉时期,一些沿用至今并且具有汉语特色的量词开始大量出现,旧的量词用法有了一些新的发展,但是这个时期的量词可用性还是不大,量词的运用也没有形成一定规律。在两汉之前,量词还没有开始发展,只是在极少数的文献中出现了量词,量词在先秦两汉时期的发展很不成熟,但是到了西汉中期量词的发展有了一定的突破[3]。 二、量词的分类 (一)名量词 用于称量事物数量的单位词叫做名量词,汉简中的名量词共86个[4],分类有:(1)固定量词。固定量词分为自然、重量、长度和容量等单位用词。自然单位量词是用于称量事物数量的自然单位,自然单位量词可以分为以下三类[5]:一是个体单位量词,它是用于称量事物数量。个体单位量词包括有枚、头、领、条、?、人、口、丸、橐、杯、烟、级、桓、张、合、具、通、乘、齐、件、编、封、支、区、事、骑、把、处、困、分、宿、会、两、所、块、于、?、家、户等词;二是集体单位量词,其包括有岁、年、月、旬、日、夜、时、分、刻、干等词;三是度量衡单位量词,它又可分为长度单位量词、面积单位量词、容量单位量词、重量单位量词,其中长度单位量词包括有里、步、丈、尺、寸、分、匹、韦等词,面积单位量词包括有顷、亩、畦等词,容量单位量词包括有升、龠、合、斗、斛、石、?等词,重量单位量词包括有铢、两、斤、钧、参、分、钱等词。(2)临时性量词。临时性量词指做量词的是临时借用某物统名的名词。其包括有器、钱等词。 (一)动量词 动量词是用于称量动作次数的单位词,古汉语中动量词的发展要比名量词的发展慢得多,因此数量也比名量词要少很多,动量词只有下、发和通三个[6]。 以下是先秦两汉时期量词词类列表: 三、先秦两汉时期量词发展的特点 先秦到两汉时期,中国历史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的发展同样也影响了语言的发展,直接导致了量词系统的变化[7]。量词在这一时期从萌芽到发展到最后的成熟稳定,都体现出了独一无二的时代特色,汉语量词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有完善的物量词和

先秦文学概述

先秦文学概述 先秦文学是指从远古时代到秦统一(公元前221年)以前的文学现象,它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春秋末战国时代)。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生期,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早在二百万年以前就有人类在中原大地活动,在此后漫长的原始时代,我们的祖先开发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许多地方。他们通过劳动实践,促进了自身的进化,发展了思维,产生了语言,同时也创造了人类的精神文明。据考古发现,至迟在距今五六千年的仰韶和龙山文化时代,我国的美术、陶艺、建筑、音乐等艺术已逐渐与生产分离而走向独立。与之密切相关的语言艺术——文学,也同时产生。 因书面文字尚未产生和使用,所以原始社会至夏代的文学形式大都是口耳相传,属于口头文学。主要文体是诗歌和神话,诗歌是产生最早的文学样式,它是原始先民在劳动和祭祀等活动中创造出来的。先民在石器时代形成了自然神信仰,氏族社会形成了祖先神的观念。他们在祭祀、大战前后、大猎、大耕种、大收成之际,必有歌舞,而与之相伴的颂美、祈祷的韵语,便是原始歌谣的一种形态。同时,先民把自然力神化,并借助想象企图解释它、征服它、支配它,从而产生了神话。原始文学突出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也有少数以社会矛盾为表现主题的,可能产生在原始社会后期。原始文学具有口头性、集体性,在流传中经过了后人的一些修改、删削和曲解,因而流于后世时有所差别。 夏代逐渐有了成形的文字,到了商时,文字日趋成熟,对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由各处出土的甲骨文、殷周青铜器铭文、《周易》卦爻辞及《尚书》,可以看出我国散文由句而章、由章而篇及先记事后说理的发展过程。甲骨卜辞是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到商纣王覆亡共273年之间的遗物,甲骨文字已有成熟的系统,说明盘庚迁殷之前已有文字,中国古代的书面文学肇始于殷商时代。稍晚于甲骨卜辞的文字是钟鼎铭文。钟鼎铭文发现很早,西汉就有出土,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叙》中说:“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宋代记载古器物刻辞的著述中已有不少“三代古器”。殷商时代的钟鼎铭文字数极少,西周的钟鼎铭文字数渐多,最长的接近500字,并形成一定的结构模式,形成了名符其实的“文章”。 西周至春秋文献增多,最重要的是儒家的原始经典“六艺”。《史记·滑稽列传》引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道义”,这些著述被视为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治国方略。其中《礼经》除《仪礼》外还包括《周礼》和《礼记》,实际成书于战国以后。《乐经》不传,一般认为它就是《诗经》的曲谱。产生最早的当推《尚书》和《周易》。《周易》托古的说法是伏羲画卦,文王作辞,《易经》的萌芽期可能在殷、周之际,《易传》旧传为孔子所作,近人认为系战国秦汉儒者所托。《周易》卦爻辞或韵或散,保存有不少古代的原始歌谣、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在原始文学中据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尚书》是一部跨时代的档案文件汇编,撇开今古文辨伪不论,仅从文字产生的时代来看,其中虞书、夏书显然出于后世的补作,而商书和周书才有可信的起码条件。《尚书》虽然号称难读,却开辟了散文创作的先河,讲究章法结构,条理清晰,并出现不少成熟的辞格,为历代散文家所重视。《春秋》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简史,相传是孔子根据春秋鲁国的史料记载编撰而成,文字简练似流水账簿,未能构成散文篇章,但其微言大义,暗寓褒贬,直接导致了《左传》的产生。 春秋末至战国之世,是封建社会的初步确立时期。此时,历史散文的创作很发达,或以年为序,或以国为别。这些史著不仅总结了国家成败之理,也对散文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春秋》还只是简略的大事记,到《左传》《国语》则有了具体的情节、逼真的对话和人物的音容笑貌,到《战国策》则更多地以夸张的笔法、巧妙的情节,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和个性。它

中国各朝代建筑风格

各朝建筑风格 一、穴居 《易·系辞》曰:“上古穴居而野处”。旧石器时代原始人居住的岩洞在北京、辽宁、贵州、广东、湖北、江西、江苏、浙江等地都有发现,这种大自然所天然赐予的洞穴是当时用作住所的一种较普遍的方式。进入氏族社会以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房屋建筑也开始出现。但在环境适宜的地区,穴居依然是当地氏族部落主要的居住方式,只不过人工洞穴取代了天然洞穴,且形式日渐多样,更加适合人类的活动。例如在黄河流域有广阔而丰厚的黄土层,土质均匀,含有石灰质,有壁立不易倒塌的特点,便于挖作洞穴。因此原始社会晚期,竖穴上覆盖草顶的穴居成为这一区域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同时,在黄土沟壁上开挖横穴而成的窑洞式住宅,也在山西、甘肃、宁夏等地广泛出现,其平面多为圆形,和一般竖穴式穴居并无差别。山西还发现了“低坑式”窑洞遗址,即先在地面上挖出下沉式天井院,再在院壁上横向挖出窑洞,这是至今在河南等地仍被使用的一种窑洞。随着原始人营建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技术提高,穴居从竖穴逐步发展到半穴居,最后又被地面建筑所代替。 二、巢居 《韩非子·五蠹》曰:“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孟子·滕文公》曰:“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因此推测,巢居是地势低洼气候潮湿而多虫蛇的地区采用过的一种原始居住方式。《礼记》载:“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缯巢",可见“巢

者与穴居”也非因地域而截然分开。 在近年的考古工作中,一批原始社会公共建筑遗址被发现,如浙江余杭县土筑祭坛,内蒙古大青山和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石砌方圆祭坛,辽西建平县境内的神庙等。这些发现,使人们对神州大地上先民的建筑水平有了新的了解,他们为了表示对神的敬之心,开始创造出一种超常的建筑形式,从而出现了沿轴展开的多重空间组合和建筑装饰艺术,这是建筑史上的一次飞跃。从此建筑不仅具有了它的物质功能而且具有了精神意义,促进了建筑技术和艺术向更高层次发展。 三、真正建筑诞生 农耕社会的到来,引导人们走出洞穴,走出丛林。人们可以用劳动创造生活,来把握自己的命运,同时也开始了人工营造屋室的新阶段,并建立了以自己为中心的新秩序,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诞生了。在母系氏族社会晚期的新石器时代,在仰韶、半坡、姜寨、河姆渡等考古发掘中均有居住遗址的发现。北方仰韶文化遗址多半为半地穴式,但后期的建筑已进展到地面建筑,并已有了分隔成几个房间的房屋。

先秦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杂议

先秦两汉时期的选官制度杂议 自古以来,一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朝代的发展与最终的命运。如果说一个王朝的政治制度是一台运作的机器,那么这台机器上的每一个零部件都需要经过仔细而考究的挑选组合,才能让这台机器长久运转,生生不息。而选官正是这样一种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除此之外,选官制度的形式与发展也正体现着一个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发展,思想文化的主流和不同时期的社会转型。因此,选取选官制度以探究其与社会各个方面的关系,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从商朝开始看,商朝的内外廷政务官多是商族的亲属,而商王的王位是由“兄终弟及”的继承到后来的世袭制。无论是什么职务,都是由商王朝的贵族来担任。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家族势力的大小来划分职务的等级。并沿袭了王位的世袭制,各贵族的职务也是实习的。在上灭亡以后的西周,也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上的世袭制,将其严格细致化,形成了宗法制、分封制、和辅佐他们的礼乐制。商周时期的这种等级森严的世卿世禄的制度是对于远古时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的一种破坏,但也是奴隶制社会兴起,以铁器牛耕为主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由此可见,在这一时期,人的财富与社会地位紧紧联系在一起,是奴隶制经济高速发展的标志,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 到了春秋战国战国时期,虽还有官位世袭的传统,而某些家族势力的扩大,权利大到可以任免官吏。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思潮影响,势力大的家族举任贤才,家臣的选定不再只限于本族本国之内,一些出身较低微的人也先后做了家宰、邑宰之类的官。而在中央官制中也出现如此现象。例如孔子曾一度为鲁司寇,地位仅低于三司,有资格陪同鲁定公到夹谷会见齐景公。又例如阳虎,本为孟氏之后,而作季氏家宰,后又畏罪逃奔晋国,赵简子迎而相之。这些都说明在当时,等级制与世官制都受到了一定的动摇,而后逐渐被官僚制所取代。一次在战国时期,由于诸侯争霸,各国都需广纳贤才以备战争之策,因此举荐也成为一种选官的途径。而各诸侯王对疆域的扩展也十分重视,是强调战争的时期,能征能战之士自然地位高,因此军功制也成为任命官员的一种方式。另外,受商品经济的影响,卖官鬻爵也成为一种晋升做官的方式。其次,世袭的制度还有所保留,未完全破坏。因此战国这一时期的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这一标准的社会转型时期决定了其选官制度的的复杂与变革。 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选官上沿用了他在战国时期的军功制举荐制和世袭制结合。皇帝可以直接任命各级官员,并设有专门的任命文武官员的职位,和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对官吏的选拔和任用更为严苛,可以看出一切都在为皇帝服务,为巩固中央集权而服务。与战国时期有所不同的是,秦统一以后,疆域辽阔,社会稳定,虽然边境时有匈奴等少数民族侵犯,但较之战国时期,战争还是少之又少,所以一些材料和论述用军功制概括秦的选贤制度,我认为实有不当。至少根据以上各时期的发展规律,是这样的。至少在秦中后期,军功制远没有劳绩制有说服力,劳绩制也叫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所以我认为以军功定官,以劳绩升降的说法,还是较有说服力的。 汉朝初期藩镇割据,国家混乱,直到汉景帝评定七国之乱后,国家方才稳定。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巩固国家稳定,建立了一系列的选官体系。其中主要的、影响最为深远的是察举制度,即选举。这是一种自下而

汉代建筑风格

论汉代的装饰艺术特点 (63人评价)|1143人阅读|63次下载|举报文档 文化 . 汉代装饰艺术题材特点与内容分类 . 在造物层面就形成了工艺造物已由先秦时期 “ 事鬼 神 ” 走向为人服务 . 按照组合物可以分为 “ 云纹与文字组合 ” 纹 . 动物纹饰不论是 公元前 206 年一公元 200 年, 长达四百多年的两汉时期是中国经济、 文化、 艺术发展的第一 个高峰。封建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汉文化深沉雄大、粗犷有力的总体风格。 在装饰艺术中, 汉代奢靡的生活方式、 厚葬之风的流行, 加上与楚文化的内在纠结, 使汉代 装饰艺术呈现出感性与理性、写实与浪漫相融合的特点。田自秉先生以 “ 质、动、紧、味 ”

归纳概括出汉代独具时代特色的装饰风格。 “ 质,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但古拙而不呆 板,朴质而不简陋。动,流动的云气纹,使装饰面产生多样的变化 …… 紧,汉代的装饰是满 而不乱,多而不散。它是密中求疏,疏中有密 …… 紧凑而不是繁缛,填充而不是堆砌。味, 这里指的是装饰味。 汉代的纹样具有它独特的风格, 即样式化的装饰美。 这种装饰美耐人寻 味,富有韵味 ” 。① 总之,汉代装饰风格形成了 ” 古拙之中见深沉,飞动之中显宏大 ” ,在造 物艺术中表现出汉民族处于前进过程中的热情与活力。 一、汉代装饰艺术题材特点与内容分类 经过秦时期文化的统一, 南北方文化的交融成为汉代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 交通工程论文南 方具有巫术精神的道家思想与北方具有现实主义的儒家思想融合, 在造物层面就形成了工艺 造物已由先秦时期 “ 事鬼神 ” 走向为人服务, 强调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结合, 同时由于受到 秦汉各朝帝王追求长生不死、羽化成仙的思想影响,再加上汉文化中楚文化强劲的生命力, 致使汉代附着于工艺造物之上的装饰题材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内容, 深刻的象征意义, 并能够 集现实性与想象性为一体。汉代装饰艺术题材大致可以分成以下三类:

先秦两汉小说神仙境界的文化阐释

内容摘要:先秦两汉小说处于中国小说发展史的源头位置,伴随着神仙方术思想的蔓延而产生。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探讨神仙方术思想对先秦两汉小说的影响是多侧面的:一是作为文化根源影响着先秦两汉小说创作的题材选择、情节安排、主题表现等,二是为其提供了一支人数众多、实力雄厚的作家队伍,三是为其开拓了一个奇异的神仙境界。神仙方术思想的深刻影响使先秦两汉小说在哲学、宗教等不同层面昭示出其巨大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先秦两汉小说;神仙境界;文化阐释 先秦两汉时期,道家神仙方术盛行,这种现象深深影响着先秦两汉小说的萌芽和生成。道家产生后,在吸收古代神话传说和民间信仰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神仙境界学说。道家神仙境界学说大大缩短了仙凡之间的距离,并刺激了游仙故事的产生。 一、先秦两汉小说的文化之根 先秦两汉时期,道家的神仙方术思想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其与文学的关系而言,以神仙方术思想为核心的仙道故事对作家的生活方式、创作心态、审美情趣以及作品的题材、情节、主题、艺术风格审美特征等,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突出表现在题材、情节、主题等方面。我们大致可以这样认为,神仙方术思想成为了先秦两汉小说的文化之根。 (一)仙道故事为先秦两汉小说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 史书是保存仙道故事最多、对先秦两汉小说创作影响很大的一种典籍。我国古代典籍经、史、子、集中都载录了不少仙道故事,《诗经》、《尚书》、《易经》、《左传》中就有不少仙道故事。以史书为例,《史记》就保存了大量的神仙方士传说。我国其他“正史”也同样保存了大量的神仙道士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为先秦两汉小说创作、塑造人物形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这些史书上记载的仙道故事可以分为仙话故事、仙境传说、神仙道士传说三种。 仙话故事。《史记?封禅书》中记载的安其生仙话,是李少君对汉武帝讲述的。李少君说:“臣尝游海上,见安其生,安其生食巨枣,大如瓜。安其生仙者,通蓬莱中,合则见人,不合则隐。”安其生是秦汉时著名神仙,两汉及后来不少小说都写到他。《史记?封禅书》还讲述了一则黄帝铸鼎升仙的仙话,是汉武帝宠信的方士公孙卿讲述的。公孙卿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这一则仙话几乎不加改动地被托名刘向的《列仙传》采用了。 仙境传说。神山仙境是道士们喜爱谈论的理想化的宗教幻境,东海仙山与昆仑山神山,都是神仙聚集之地。《史记?封禅书》记载了海中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是神仙聚集的地方,《汉书?郊祀记》对三座仙山也有类似的描绘。海中仙山有众多的神仙,掌管着不死药,秦始皇、汉武帝都想得到这些不死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有秦始皇派遣方士徐?寻找不死药的传说:“齐人徐?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於是遣徐?发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仙人。”像这样的仙境传说成为了先秦两汉小说的创作素材,创造出奇异的神仙境界。 神仙道士传说。《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保留了很多关于神仙道士的传说。先秦两汉时期,人们对神仙道士的神奇法术特别感兴趣,喜闻乐道、津津有味。秦汉许多帝王对道士法术也都十分喜爱,他们甚至召集大量有神术的神仙道士在皇宫侍奉。史官们把道士们以及他们的神奇法术都记录在史书中,成为了小说家的创作素材,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赤松子、黄帝、彭祖、王子乔、西王母、安其生、弄玉、萧史、徐?、东方朔等等,这些先秦两汉小说中的人物在史书中都有记载。

先秦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先秦文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 1、没有文字的时代,文学是依靠口耳相传的形式进行传播。 2、中国最初的诗歌是和音乐、舞 蹈结合在一起的。约在春秋以后,诗歌从乐舞中独立分化出来,专向文学意义和节奏韵律方向发展。 3、先秦伴随文字出现的文学,并非纯文学,而是文学 和历史、哲学综合在一起。 4、先秦文学作者经历了巫、史、贵族到士的流变。作者身份的多样性,使文学在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显现出异彩纷呈的特性。 5、上古巫史不分,商周之际,史官从原始宗教中脱离出来,成为新兴文化的代表。 6、夏商文化以原始宗教巫文化最有代表性。自西周开始,礼乐文化成了主流文化。 7、在所有的古代文献中,以《山海经》最有神话学价值。 8、中国古代创世神话以盘古开天故事最为著名。女娲的神话主要应是产生于母系社会。神话形象经历了从动物形、半人半兽形 到人形这么一个发展过程。 9、雅颂多为西周时期的作品。国风多 为春秋时期的作品。雅颂多为 4 句,较少杂言。《诗经》的句式以四言 为主。《诗经》常见的押韵方式是押韵。雅颂多出自贵族之手。 10、周族史诗有《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11、我国散文的萌芽,最早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我国记言叙事文之祖 是:《尚书》和《春秋》。 12、《尚书》是商周时代记言史料的汇编,包括《虞书》、《夏书》、 《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唐代韩愈《进学解》中称之为“周诰殷盘、诘曲聱牙。”13、《左传》的体例是编年史。《左 传》确为先秦“叙事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左传》最擅长写战争。 14、我国第一部国别史是《国语》。 15、《战国策》原名叫国策、国事、事语等等,经刘向整理考订,才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体例是国别史。 16 、孟子是性善论者。孟子曾说:“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7、先秦诸子中,《庄子》的章法散漫断续,变化无穷,难以捉摸。 18 、成语“运斤成风”的出自先秦《庄子》。 19 、《庄子》现存 33篇,其中内篇七,外 篇十五,杂篇十一。据考证庄子自著的是内篇部分。 20、荀子主张性恶论者。荀子的一篇《成相》辞 和另一篇《赋》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成语“锲而不舍” 出自《荀子》。 21、在先秦诸子著作中,《荀子》或《韩非子》属于专题论文。在先秦诸子著作中,《庄 子》或《孟子》属于对话式论辩文。在诸子著作中,《老子》属于语录体体散文。 22、刘勰评价屈原“其衣披词人,非一代也。” 23、屈原的组诗《九章》具有更多的现实性。而其组歌《九歌》则具有更多的浪漫主义特征。 24、《天问》一共提出 172 个问题;每一问均以 “曰”字领起。 25、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美人。 26、明代胡应麟《诗薮》称屈原《九歌》中《湘夫 人》因描写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点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而誉为“千古言秋之祖”。屈原《九歌·少司命》中“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明代王世贞赞为“千古情语之 祖”。 27、屈原《九歌》共有 11 篇,《九章》共 有 9 篇。《九歌》中多祭祀神,只有《国殇》篇祭祀的是人鬼。

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先秦两汉)

题型: 1.判断对错10/1’(文学史常识) 2.默写填空16/1’(诗经、古诗十九首、作品选) 3.名词解释3/5’(神话、汉赋、表现手法) 4.简答题3/9’(作品、艺术特色) 5.论述题2/16’(作品) 一、名词解释 神话:是指原始初民对自然和社会综合的认识,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 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 《诗经》:又称“诗“、”诗三百“,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类,主要采用了赋、比、兴的手法。全书收集了周初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作品,主要 研究周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风俗、部落起源和关系,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赋比兴:赋比兴是诗经标志性艺术手段。赋就是铺陈直叙,开门见山。比就是比喻, 类比兴就是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说要描写的事物。 《尚书》:又称“书“,”书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以记言为主。自汉初 以来,有古文尚书和今文尚书之分。 《春秋》: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书。 春秋笔法:以微言大义,以一字寓褒贬,在严谨的措辞中表现作者的爱憎。 《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也是中国 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又名《春秋外传》或《左氏外传》。相传 为春秋末鲁国左丘明所撰,所记事件大都不相连属,且偏重记言,往往通过言论反映 事实,以人物之间的对话刻画人物形象,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国书》、《短长》、《事语》、《长书》、《修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展示了东周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 楚辞:一是指以屈原为代表的战国时代在楚国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文体;二是指包括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的书名。 《离骚》:是战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离骚》以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为主线,以花草禽鸟的比兴和瑰奇迷幻的“求女”神境作象征,借助于自传性回忆中的 情感激荡,和复沓纷至、倏生倏灭的幻境交替展开全诗。作品倾诉了对楚国命运和人 民生活的关心,以及对天命论进行批判。作品中大量的比喻和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积 极浪漫主义精神,并开创了中国文学上的“骚”体诗歌形式,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史记》:《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的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年间共3000 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 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史记》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赋:赋是介于诗、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讲究文采、韵律,以铺陈为能事。汉赋是在 汉朝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汉赋的内容可分为 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代表人物及作品有司马相如《子虚赋》、贾谊《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张衡《二京赋》、班固《两都赋》等。 汉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 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 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二.简答论述 诗经 1.赋比兴的艺术手法 2.重章叠句:反复吟唱,便于深化主题,渲染氛围、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诗 歌富于形象美和韵律美,增强了诗歌语言的艺术魅力。 庄子 1.善于用寓言故事说理,将文学与哲理融为一炉,使深邃的哲理形象生动,充满情趣。这些寓言想象丰富,生动形象,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感染力和浪漫色彩。

讨论中国古代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

讨论中国古代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化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灿烂的文化中,文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经历了三千年多年的历史长河的洗练,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的文学不仅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感染力的 内容之一,同时也以其丰硕的文学成果、独特的文学魅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端,这时期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两汉文学中以汉赋乐府诗及长篇巨著《史记》等成就在古代文学史上留下了灿烂光辉的 一页。 关键字:一、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发端期。先秦文学的成就包括神话、诗歌、散文三大部分。 、神话。神话是原始居民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它的内容涉及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

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中国神话包括创世神话、发明创造神话、战争神话等等。早在公元前的先秦古籍中,如《山海经》、《左传》、《国语》、《楚辞》以及《吕氏春秋》等中国著名的古典神话已得到记载。汉代及三国的《淮南子》、《史记》、《汉书》、《吴越春秋》、《三五历纪》等,以及魏晋六 朝的《搜神记》、《述异记》等书中也都有许多古典神话的记录。这中间,《山海经》保 存的神话最为丰富,而且接近古代神话的原貌,它最具有神话学价值。它对我国神话的传播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神话作为原始居民意识形态的体现在历史中固定下来,通过文化积淀,在一代代人的心中默默传承着,它很大程度上启发了后世的创作。它对于后世文学不仅有素材的意义,更具有原型的意义。古代神话遍布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每一个角落,它经文学家的发掘创造,使文学作品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歌。《诗经》与《楚辞》是先秦诗 歌的代表。《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

浅议先秦两汉时期文学的特点

浅议先秦时期文学的特点与精神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院 2009级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袁建锋学号:2009010500) 摘要:先秦是中国文化的萌芽时期,是中国文学上古时期的第一段,其所确立的文化精神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汉代统治者认真总结了秦朝迅速覆灭的历史教训,在文化政策上做了较大的调整,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措施,从而使汉代文学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不论是作家的文学素养,还是文学作品的种类、思想深度和艺术水平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外,汉代文学在价值取向、审美风尚、文体样式等诸多方面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关键词:先秦文学特点精神 一、先秦文学特点 所谓“先秦”,指的是中国秦王朝(前221-前206)以前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文学理论批评的特点是:由于当时先民的“文学”观念模糊,还与历史、哲学、政治等学术文化含混在一起,笼统地称为“文”,因此论述文学、批评文学的著作也较为模糊和宽泛。即使是专门论述“诗”的资料,也和后世特别是今天我们所说的诗论不尽相同,那时的人们对于“诗”,更多地还是从大文化特别是政治伦理的视角去理解和把握的。因此可以说,所谓先秦文论,往往都是广义的文论。 但是,我们切不可因此就忽视和否定先秦文学理论批评的重要意义,因为它是后世两千多年中国文学思想的源头。我们都知道,不论研究什么事物,历时性的溯源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即常说的必须弄清楚该事物的来龙去脉。特别是中国古代社会有一个突出的特点,那就是连续性的封建社会历史很长,而它的思想文化基础,早在先秦时期就大体上奠定了,其中主要是儒家的思想文化,还有与之相反相成的道家思想文化,以及其他诸子文化。具体到文学理论批评上来也是如此,先秦时期各家各派的文艺思想,尤其是儒、道两家的文艺观念,对后世的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影响。 1.上古神话的产生 中国古代神话分为:创世神话、世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 神话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面对难以捉摸和控制的自然界,所产生的一种神秘和敬畏的感情,而一些特殊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及人类自身的生老病死等等,也引起惊奇和恐慌,由此人们幻想出世界存在某种超自然的神灵和魔力,并对之膜拜,自然在一定程度上被神化。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远古人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对原始人很重要,它是把个人和集体联系为一体的一条精神纽带,也是先民们在对世界假想的把握中宣泄了不安的情绪。 中国古代文献中,除了《山海经》等记载神话比较集中之外,其余散见于经、史、子、集中。《诗经》、《楚辞》是两部诗歌总集,其中含有大量取材于神话的诗篇,《诗经》中的《商颂·玄鸟》和《大雅·生民》就记录了商部族始祖和周部族始祖后稷诞生的神奇经历。《楚辞》中保留的神话较多,尤其在《天问》篇,作者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作为素材。此外《左

先秦时期的建筑

中国建筑史教案 任课教师: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建筑 第一节史前时期的建筑 韩非子·五蠹》中说:“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 中国史前建筑分穴居和巢居两类。 由于北方比较干旱,所以多穴居;南方比较湿润,林木多,所以多巢居。 根据考古发掘,在陕西的西安附近的半坡村,挖掘到许多事前的建筑遗址,这些聚落距今已达5000年,属于仰韶文化。为半穴居形式。 巢居在我国南方较多。最早人们是住在树上。开始时只是在一颗大树上居住,后来变成数棵树合一个居所。最后发展成人工插木桩建屋,形成典型的巢居。后来又演变成如今尚存的“干栏式”住宅。 巢居建筑最典型的例子是1970年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今设镇)所发现的建筑(构建),它们距今已达7000余年。这种木构方式至今仍在用,堪称建筑史上的奇迹。

第二节殷、周时期的建筑 在此分析三个殷代建筑(遗址)。 一是位于河南二里头的“一号宫殿”。从遗址平面图可以看出,中间一个院子是主体建筑(宫殿),四周用回廊。这种格局可以看出已是内向性的空间形式了,与后来的许多朝代的宫殿,在空间布局上是一致的。 二是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建筑群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据考古学家分析,北部为王宫居住区,中部似有庭院式布局痕迹。南部建筑基址均比较小,可能是统治者的祭奠场所,后来的朝代有南郊祭礼之说,也许就来源于此。 三是墓葬。 从考古角度看,西周最详尽的建筑很像后来的多进四合院住宅,但后来进一步分析,认定它是西周初期的一座宗庙,不过我国古代的宗庙建筑形式,也很像住宅。 《周礼》中也记述着一些与建筑有关的宫廷制度。如其中有“天子诸侯皆三朝”,即“外朝”、“内朝”、“燕朝”。燕朝之后,则是“六宫六寝”、“天子五门”、“诸侯三门”,五门即自南至北的皋门、库门、稚门、应门、路门;三门即库门、稚门、路门。

先秦两汉时期的游侠文化

先秦两汉时期的游侠文化 (本文摘自《游民文化与中国社会》作者:王学泰出版社:同心出版社) “侠”的本义 游侠,在两汉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让统治者感到头痛的一个社会问题。游侠之中,品类复杂,高尚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一诺千金,存亡死生;恶劣者或呼朋引类,招摇过市,或武断乡曲,称霸一方。由于两汉时期游侠的兴盛,并且有着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从而演变成一种心态,一种生活追求,并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后来“侠”竟成为一种关于人的品格或作风的形容词,说某人“好任侠”,某人有“侠气”,某人有“侠风”等等,成为某些人的品格特征。 什么是“侠”历来有多种解释,但这些解释往往局限在“武”字上。《中国武侠史》的作者陈山认为,先秦“剑”又称之为“铗”,“因此,…侠?在形、义两个方面都可能从…铗?字转化而来”。《中国武侠史》,P40。这是把侠解释为剑客。前辈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秦汉史》中讲到,春秋之后,失职之士,“ 好文者为游士,尚武者为游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这些说法都是受到韩非子《五蠹》篇中的“侠以武犯禁”、“游侠私剑之属”等话头的影响。实际上,论者并没

有抓住这些话的主旨所在。韩非子说到这些人窝藏“私 剑”(属于个人的武装力量),并敢于“犯禁”,目的在于揭露他们“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汉书?游侠传》。而这个“杀生之权”在法家看来只能专属于君主。韩非子认为这些“侠”的目的在于“肆意陈欲”(使自己的欲望不被约束),要想成为“侠”,就要“弃官宠交”《韩非子?八说》。(官员放弃职责去结交朋友),私设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可见韩非子尽管强调“游侠”的暴力作用,但他对游侠的理解还是在于“侠”有一帮子人(私剑)为后盾。最早被称为“侠”的并不以“武”闻于世。 司马迁在《游侠列传》中说: 古布衣之侠,靡得而闻已。近世延陵、孟尝、春申、平原、信陵之徒,皆因王者亲属,藉于有土卿相之富厚,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不可谓不贤者矣。比如顺风而呼,声非加疾,其势激也。至如闾巷之侠,修行砥名,声施于天下,莫不称贤,是为难耳。 这段话说得很清楚,太史公所标举的延陵季子、战国时四公子,都不是“以武犯禁”的人物。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招天下贤者,显名诸侯”。换句话说,他们是因有一帮追随者(不管这些追随者抱有什么目的)而彰显社会的。我们所熟悉的

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古代城市建设简述

先秦时期成都平原的古代城市建设简述 传统的中国城市大多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和城市活动(其中包括政治、社会、经济和规划过程)的作用力下经过长期演变而形成的,呈现出特色鲜明而多元化的城市形态特征。先秦时期的四川(主要是在成都平原)由于良好的地理环境、优良的农耕基础成为了古代人的一个重要居住区域。由于周围的高山阻隔,交通不便,四川地区的文明与中原文明既有传承,也有差异。在古代城市建设上也有着自己的特色。 1.成都平原的历史进程与城市发展阶段 1.1从蚕丛鱼凫到杜宇开明 中原的历史以三皇五帝夏商周的朝代更替为参照。而古蜀王国的历史以几代蜀王的统治衡量。传说中蚕丛作为蜀族的始祖最早活动于四川盆地西北部的岷江上游,后因恶劣气候产生的灾变,部落不断迁移,经历蚕丛、柏灌、鱼凫三代蜀王,从龙门山进入成都平原。征服了当地部族,建立起“三星堆文化”。三代蜀王之后是杜宇王朝,杜宇王朝是古蜀历史上第一个可以大致推算历史时代的国家。杜宇族统治的末期约为公元前7世纪中叶。此时正值中原的春秋早期。大约从杜宇时代开始,古蜀人进入了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社会。在杜宇王朝,古蜀王国与周王国有着文化上的交流。之后十二代杜宇的国相鳖灵取代末代杜宇王,建立了开明王朝。后经11代350年,为秦所灭。从此古蜀王国被纳入中原文化体系中。 1.2从宝墩到十二桥 从目前已出土的遗址来判断,成都平原的古代城市建设经历了宝墩文化时期-三星堆文化时期-十二桥文化时期三个时期的发展。 宝墩文化遗址群是中国西南地区年代最早、规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城址群,包括成都新津县龙马乡的宝墩古城址、郫县古城乡的郫县古城址、温江县万春镇的鱼凫古城址、都江堰市青城乡的芒城古城址、崇州市上元乡的双河古城址及燎原乡的紫竹古城址等,集中分布在距成都市区不远的西南到东北的环形地带。这些古城址都发现了城墙的遗迹,表明了这一时期的聚落已经具备了城市的雏形。但是离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还有一定的差距。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区以西约8公里的南兴镇的三星村周围。三星堆时期古蜀地区发展出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是巴蜀文明的一个高峰。三星堆城址面积达3.5平方公里,是一座规模宏大的都城。城址形状呈梯形,三面围墙。三星堆城址中还发现大型建筑基址,有的建筑面积可达200平方米。从三星堆城址分析,鱼凫王都城内已有相对分明的功能分区。从三星堆到月亮湾的南北一线是都城的中轴线所在,城市的布局以此为中心展开。城市的宫殿区和作坊区分布于这条线的不同区段,中轴线的两侧分布着城市居民生活区,一、二号祭祀坑附近应是都城的宗教区所在。“宫殿区、宗教圣区、生活区、生产区,便构成商代三星堆蜀国都城平面规划的四个基本要素。”总的来说,三星堆鱼凫都城不仅规模很大,人口较多,而且城市功能分区相对明确,城市发展水平较高,是古蜀国早期城市的杰出代表。 十二桥文化以成都平原为中心,包括新繁水观音遗址、成都新一村遗址、成都岷江小区遗址、彭州市竹瓦街青铜器窖藏、三星堆遗址四期、成都金沙遗址、成都羊子山土台遗址以及远到雅安的沙溪遗址。十二桥文化的分布范围与丰富的遗存表明,它是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足以代表长江上游文明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的新进程。该时期的主要遗存为成都金沙遗址。目前已考古发现出金沙城的宗教区与祭祀区,更多的信息仍有待发现。 2.规划思想与城市特点 2.1 选址思想 古人建城,历来很注意选址。古代四川的地理地貌与当今没有太大的差别,天府之国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然而当时的气候与今天却是不同的。古蜀人开始建城的时期处于2500-4500年前全球气候的亚北方期。在这个时期高山、高纬度普遍出现冰进,在青藏高原、阿尔卑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