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灯光常用光位[1]

灯光常用光位[1]

灯光常用光位[1]
灯光常用光位[1]

灯光常用光位[1]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首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

台光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

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

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

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

出人物、景物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

体感,也用于其它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

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人物面部和下鄂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

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

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

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

1KW、2KW、以2KW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

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

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 等,以2KW使用最多。

4、散光灯:光线散漫、匀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

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

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

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

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装于舞台上,暴露于观众,形成灯阵,作舞台装饰和照明双重作用。

8、投影幻灯及天幕效果灯:可在舞台天幕上形成整体画面,及各种特殊

效果,如:风、雨、雷、电、水、火、烟、云等。

9、电脑灯:这是一种由DMX512或RS232或PMX信号控制的智能灯

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灯具,常安装要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动行中的色、形、图等匀可编制运行程序。由于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使用要有所区别。一般小功率电脑灯,只适合舞厅使用。在舞台上小功率电脑灯光线、光斑常被舞台聚光灯、回光灯等淡化掉,所以在选用上要特别留意。

10、追光灯:是近代舞台灯光的新兴灯具,特点是亮度高、运用透镜成像,

可呈现清晰光斑,通过调节焦距,又可改变光斑虚实。有活动光栏,可以方便的改换色彩,灯体可以自由运转等。目前市场品种较多,标注指标方式也不一样,以功率为标准的如:1KW卤钨光源、1KW镝光源、08KW金属卤化物光源、1.2KW金属卤化光源等,也有以距离为标准的追光灯(在特定距离下的光强、照度)如8—10M追光灯,15—30M追光灯、30—50M追光灯,50—80M追光灯等,并且在功能上区分为:机械追光灯,其调焦、光栏、换色均为手动完成。另一种为电脑追光灯,其调焦、光栏、换色、调整色温均通过推拉电位器而自动完成,所以在选用时一定要对各种指标认真选用。

剧场及舞台演出常用名称术语

吊杆Fly Bar/Pipe Batten

源于欧洲镜框舞台剧场。在镜框舞台中从天顶垂吊下来的水平横杆,主要安装在镜框内侧的舞台上方台塔中,有些剧场根据需要也有少量的安装配置在镜框舞台观众席的上方,依靠钢丝绳、滑轮和提升控制设备使之上下运动。剧场舞台吊杆的功能分为灯光吊杆和布景吊杆两类。灯光专用吊杆的上方设有供电电缆,吊杆上设有接线端子以及灯具电源插座,荷重能力与吊杆的长度和吊挂灯具数量有关,有些国家的剧场每道的吊杆荷重设计在几百公斤乃至上千公斤。吊杆的荷重设计应该充分考虑演出的安全,并具备相应的保险系数。

吊杆的升降方式分为手动操作和电动控制液压等几种。手动吊杆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吊杆的负重量配置与其相当重量的平衡铁砣,才能轻松上下;使用完毕在舞台吊挂装置拆除的同时,则必须卸掉与其重量相当的平衡铁砣以确保安全。电动吊杆、液压吊杆等,利用机械传动的作用,免除了拆卸式配重平衡的装置。它们与手动吊杆在演出中各具特点,至今,许多新建剧场中的吊杆还以手动、电动、液压吊杆并用。

另外,在电视演播厅中也常安装横例式吊杆,其中以灯光吊杆为主,故配制数最大,而美术用吊杆则数量较少。

吊杆绳索Purchase Line

手动吊杆升降装置操纵时通过人力向下拉动的滑轮两侧的两根绳索。其中一侧绳索向下拉动时吊杆上升;另一侧绳索向下拉动时吊杆动作相反。

平衡砣

为了平衡舞台吊挂物重量的铁砣。使用时随着吊挂物重量的增减,添加或减少其配重的数量,以保证安全。

大幕

观众席与舞台之间起分割作用的幕,位于镜框舞台台口的内侧,镜框舞台与假台口之间。大幕有多种开闭形式,例如:对开式、升降式、单侧开闭式等。对其操场作控制也分为手动和电动两种方式。幕布有单色丝绒幕,也有装饰画式的织物大幕。日本的镜框舞台剧场的大幕多以升降方式开闭,大幕以精美编织挂毯画作为装饰。有些剧场的大幕还有对开和升降两种开闭方式可以选择。

二道幕

位置在舞台大幕之后,与第二道边沿幕相近的一道幕,通常是以3倍打摺制成的对开幕,也有采用单开和提升形式的、有的舞台三道幕用的是纱幕。二道幕的作用在于分割舞台的前后空间以便于表演和换景。

边幕

边幕或称侧幕,位于舞台的左右两侧,对舞台表演区域起限制作用,其平行、正“八”字、倒“八”字等吊装方式可以改变舞台表演区平面的形状,对舞台后部空间进行遮挡,引导、控制观众的视线集在规定的表演区内。

沿幕/檐幕

位于镜框舞台台口上方的幕布。与左右两侧的边幕相配合,起到控制演出空间的视觉高度、遮挡舞台空间上部内侧的布景、灯光等装置不进入观众视线的作用。

天幕

位于镜框舞台演出空间最后部位,作为表现演出背景环境的幕布。其高度和宽度通常大于台口尺寸,可以根据演出需要,将其设计制成平面幕或弧型宽幕。划内

天幕向观众席的内侧,可用天排灯、幻灯等进行照明或投射各种色彩形象,与整个舞台空间形成一个整体的画面。

纱幕

纱幕一般不作为剧场的固定装置,是以薄质地带有网状孔眼的棉布或化纤材料制成的半透明幕布。除本身所具有的轻薄、打摺后可以制作成各种装饰幕特点以外,还具有一定的透光作用。舞台上常用白纱幕、黑纱幕、纱画幕表现场景环境,从纱画幕后面向景物投光可以显现隐藏在后面的人物和空间环境,从而且易于表现梦幻、回忆的虚拟场面;从前面向纱幕投光可以表现渲染纱画幕上所画的形象;从纱幕背面向纱幕投光时,纱画幕前面所画的形象看起来则不复存在。其他单色纱幕也具备以上特点,只是白色及浅色纱幕反光效果强,深色、黑色纱幕可以更好地吸收舞台上的散射光,更易于表现虚似、朦胧的幻觉空间效果。

纱幕有多种纺织方法,舞台最常使用的是被称为“象眼纱”的六菱形孔状的织物。

黑底幕

位于舞台后部天幕之前,适用于表现黑暗的场景空间,在日本歌舞伎戏剧中表现室外以及夜晚或者虚无状态

防火幕

在台口与观众席之间;主舞台与附台之间;舞台与后台之间建设的卷帘幕或闸门,发生火警时闭合可以切断火路,防止火灾的蔓延,减少损失,因此防火幕的设置是十分必要的。有时剧场的防火幕也可以作为一些演出形式的背景被利用。

面光

观众席上方天花板与舞台大幕形成45度左右夹角的位置投光开口内设置的灯光,对舞台上的表演者起到正面照明的作用,在表现立体效果上较弱。安装的灯具以2KW平凸聚光灯为主,根据台口、观众席大厅的宽度确定设置数量。在日本的有些现代化剧场中,面光投光位置不仅安放聚光灯还有一些成像效果灯具以及数字换色器等器材混合使用,为了适应演出和电视对灯光的要求控制回路数量多,负荷设计大的特点,有些剧场的面光灯光器材选用聚光、成像、变焦灯具混合使用并配加换色器,使灯光的表现能力得到提高。

有些剧场还设计配置第二面光投光室,并且在中间部位设立追光专用投光室,安装2台—4台追光。在有些国家配置水平较高的剧场中包括PANI 灯作为常备灯具也配置在面光以及其他投光部位中使用。

耳光

从剧场观众席两侧的耳光投光室射向舞台的灯光,用以追加强人物和景物的立体感,形成前侧面的照明效果。

观众席挑台光

少数剧场在观众席二层挑台的前端设置的投光灯,用聚光灯可以增强舞台正面的整体亮度;用泛光灯可以将舞台以及接近舞台的观众席部分照

亮,虽然配置挑台光的剧场为数不多。但是可以为电视转播以及会议新闻的报导提供方便。

舞台灯光种类

舞台上都具备哪些灯光了?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舞台常用灯具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使用最多。 4、散光灯:光线漫散、均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装于舞台上,暴露于观众,形成灯阵,作舞台装饰和照明双重作用。 8、投景幻灯及天幕效果灯:可在舞台天幕上形成整体画面,及各种特殊效果,如:风、雨、雷、电、水、火、烟、云等。 9、电脑灯:这是一种由DMX512或RS232或PMX信号控制的智能灯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灯具,常安装在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运行中的色、形、图等均可编制运行程序。由于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使用要有所区别。一般小功率电脑灯,只适合舞厅使用。在舞台上小功率电脑灯光线、光斑常被舞台聚光灯、回光灯等谈化掉,所以在选用上要特别留意。

会议活动小常识-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

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舞台灯光的基本知识(20210130034441)

舞台灯光基础入门知识 剧场舞台灯光配置 剧场内舞台, 有多种舞台,有普通镜框式舞台, 有伸出式舞台,有岛式舞台,也有称为黑盒子的舞台,因为舞台形式不一,所以灯具的配置要求也不尽相同。为了方便起见我这里只谈一般普通的镜框式舞台,这种舞台不论在过去或者是现在改建和新建剧场中都比较多,因此谈谈这种舞台的灯具配置更显是极需和必要。 舞台(系指镜框式舞台,后文均同)因所演出的剧目不同对灯具要求也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在配用灯具前必须要清楚在此舞台上以演出何种剧目为主,这样配置灯具就会有较明确的目标和意图。如有的舞台就定位在以演出传统的歌剧,芭蕾舞剧为主,则灯具的配置就必须按歌剧、芭蕾舞剧的要求来配置。如以大型歌舞,杂恧等特殊节目为主则灯光除了基本要求配置以外,应根据具体节目要求,来加特殊灯位和灯具的配置,这样在此就比较难以叙说清楚。因此我在这儿只说说剧场舞台的基本灯具的配置,按照这样的配置,可以满足一般的,如歌剧、舞剧、芭蕾、话剧、京剧等地方戏剧的要求。 在配置灯具前,首先应了解灯具的种类和它们的主要功能及用途。我在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些灯具的性能,以供灯具配置时势选择。 1.聚光灯——在舞台上用的聚光灯是指灯前面使用平凸聚光镜而言的,这种灯具可以调节光斑大小,出来的乐束比较集中,旁边漫射的光线

比较小,功率有至5KW侈种,焦距有长、中、短之分,视射距的远近按需要来加以选用。 2.罗纹灯——或称柔光灯,但在电视界则称此种灯为散光灯。在舞台方面为了区别上述的平凸聚光灯散而柔和,因此用起来漫射区域大,有时为了控制其漫射光线在镜前加上扉页来遍挡,其特点就是光区面积大,不似聚光灯有明显光斑的感觉,射距较近,功率有1KW 2KW等多种。 3.回光灯——此种灯前面无镜片,光线完全靠后面较大的反射镜射 出,用同样2KW的灯泡,其亮度较聚光要亮,故在舞台上要表现强烈光源和亮度时使用。其效果较其他灯具为佳,特点是光束强烈,但调光时要注意其聚焦点,不宜将聚焦点调在色纸上或幕布上,这样容易引起燃烧,另外在调光时中心常出现黑心,为了避免黑心,在灯前端中心加一环状挡板,其射出的光斑大而不易收拢。现在新出一种在反光碗上镀膜使线外线向后透射,以减低灯前面的温度,使用效果很好,名称为冷光超级聚光灯,实际该灯的结构与回光灯相同。 4.成像灯——或称成型灯、椭球聚光灯。其光束角有多种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应用,主要特性是如幻灯似的能将光斑切割成方、菱形、三角形等各种形状,或投射出所需各种图案花纹,功率也有1KW 2KW等可选择配置。 5.简灯一一亦称PAR灯,或光束灯,其构造是在圆筒内按装镜面灯泡也有用反光碗装溴钨泡的,主要特性是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光斑大小不能调整。

舞台灯光设备的基本知识

舞台灯光设备的基本知识 目前,有很多机关、院校、社团、企业等都建有自己的会堂、礼堂、多功能厅等综艺场所,需要配置一些相应的专业灯光设施,由于缺乏对舞台灯光的了解,在如何正确选择专业灯光器材上,不很精通;而很多专业灯光器材销售商们,对专业舞台灯光设备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经予正确的指导,以致资金浪费。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文就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舞台灯光技术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技术基础知识 2013-08-14 中国舞台美术学会 一. 可见光 光是以电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辐射能。电磁波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只有波长在380~760nm 的这部分辐射才能引起光视觉,称为可见光。波长短于380nm的光是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长于760nm的光线是红外线、无线电波等,它们对人眼产生不了光视觉,即看不见。因此,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量,并且与人的主观感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颜色的分类 颜色可以分为非彩色和彩色两大类。非彩色指由白色、浅灰、灰色到深灰、直到黑色,叫做白黑系列。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光反射的物体,其反射率为1;纯黑是理想的无反射的物体,其反射率为0。所以,非彩色的白黑系列代表了物体对光反射率的变化。我们知道,光反射率与亮度成正比,室内白色的墙壁和顶棚就可以得到较高的亮度。彩色是指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彩色有三个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称为色彩三要素。 色调是表示呈现出的颜色。也就是各种不同颜色的名称,如红、绿、蓝等。它与光的波长有关。明度(亮度)是表示颜色的明亮程度。不同色调的明度有所不同,即使同一色调因受物体表面的性质和光线强弱不同也会产生明暗、深浅的差别。如同样是黄色,可以有浅黄、中黄、深黄等。 饱和度(彩度)表示颜色的深浅(浓淡),也可以说是彩色的纯度、鲜艳的程度。饱和度越高,彩色显得越深(浓),可见光中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当光谱色中掺入的白光越多,就越不饱和。例如红色光要比粉红色光的饱和度高,因为粉红色光中掺入了白光。一般说来,同一色调中,明度改变时,饱和度也随之改变,但明度的增大或减少其饱和度都降低,

只有明度适中时饱和度(纯度)才最大。不过给人的感觉中,总是觉得总是明度大的颜色看起来鲜艳些。 三. 三原色和配色方法 红色、绿色、蓝色被称为三原色。这三种颜色按不同比例混合,能产生各种颜色。彩色混合有两种基本方法:加色法混合和减色法混合。 所谓加色法混合就是当不同色彩的光线混合时,它们把各自在光谱中所占部分加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混合颜色的方法。表明光加色混合的成色关系。红、绿、蓝三种原色光等量混合时可得 红光+绿光=黄光绿光+蓝光=青光 绿光+红光=品红光红光+绿光+蓝光=白光 如果不等量三原色光混合时,就可以得到各种中间色,例如: 红光多+绿光少=橙光 红光多+蓝光少=粉红光 减色法混合就是不同颜色混合时,它们各自从入射光中有选择的吸收它们在光谱中所占的相应部分,而产生一种合成的彩色效果的方法。任何两种色光相加后如能产生白光,这两种色光就互称补色光(互补色)。如黄与蓝互为补色,青与红互为补色,品红与绿互为补色。所以,黄、青、品红分别称为减蓝、减红、减绿,也就是说三种补色均是由白光减去一种相应的原色而成的。因此黄、青、品红可称为减色法三原色。当黄、品红、青三个减色法原色重叠在一起就会产生黑色。在减色法过程中,三个减法原色的密度变化分别控制着红、绿、蓝的吸收比例,从而得出各种混合色,可达到与加色法混合的同样效果。 四.色彩与视觉 色彩会给人冷暖感、距离感、大小感和轻重感,并往往使人加以联想,从而形成不同的心理

舞台灯光基本知识全攻略

舞台灯光基本知识全攻略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 使用最多。 4、散光灯:光线漫散、均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装于舞台上,暴露于观众,形成灯阵,作舞台装饰和照明双重作用。 8、投景幻灯及天幕效果灯:可在舞台天幕上形成整体画面,及各种特殊效果,如:风、雨、雷、电、水、火、烟、云等。 9、电脑灯:这是一种由DMX512或RS232或PMX信号控制的智能灯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灯具,常安装在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运行中的色、形、图等均可编制运行程序。由于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使用要有所区别。一般小功率电脑灯,只适合舞厅使用。在舞台上小功率电脑灯光线、光斑常被舞台聚光灯、回光灯等谈化掉,所以在选用上要特别留意。

第二章 灯光基础知识

第二章灯光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简介 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情节的发展对人物以及所需的特定场景进行全方位的视觉环境的灯光设计,并有目的将设计意图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再现给观众的艺术创作。 舞台灯光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使舞台画面更清晰:使观众能够看清什么或舞台的某些角落不观众看见(现性)。②加强舞台表演的效果:符合剧情需要,使背景显得自然,对剧情发展起到衬托、暗示和诱导作用、调节气氛(演员、观众)。舞台灯光的使用原则:①强度(指灯光的亮度):必须有足够的灯光,使观众能够看到颜色、外表和细节。②分配:包括灯光的使用分配和射向舞台的方向分配,主体必须与配角和背景与明显不同(颜色)可亮度区别。③颜色:依靠色纸、电脑调色等方式来满足剧情的需要。④变化:依剧情需要,使灯光的颜色、亮度、运动进行变化。 舞台灯光在现代舞台演出中的作用主要有::①照明演出,使观众看清演员表演和景物形象;②导引观众视线;③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现舞台幻觉;④创造剧中需要的空间环境;⑤渲染剧中气氛;⑥显示时、空转换,突出戏剧矛盾冲突和加强舞台节奏,丰富艺术感染力。

舞台灯具 舞台灯具按光学结构可分为泛光灯、聚光灯和幻灯三类;按舞台上安装的部位则又有面光、耳光、脚光、柱光、顶排光、天排光、地排光以及流动光之分。 现代剧场演出中,常用的灯具有以下几种 1、筒子灯 筒子灯亦称PAR灯(Parabolic Aluminum Reflector light),其构造是在圆筒内安装镜面灯泡也有用反光碗装溴钨泡的,主要特性是射出较固定的光束,光束角度宽窄多种,光斑大小不能调整。筒子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它有较强的聚光能力,投射光束的光度较高,能产生较强的光束效果,在舞台空间可塑造光柱、光墙、光幕等光影造型。 舞台灯具中有AC灯和PAR64这两种筒子灯,其中AC灯分两种:①28V-250W,需8个串联起来用;②58V-500W,需4个串联起来用。PAR64按灯泡不同,又分为CP60/CP62。 PAR 灯常用的PAR灯灯泡 2、平凸(透镜)聚光灯 平凸透镜聚光灯它的光学系统由球面反光镜和平凸透镜组成,是

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简单的介绍

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简单的介绍 目前,有很多机关、院校、社团、企业等都建有自己的会堂、礼堂、多功能厅等综艺场所,需要配备一些相应的专业灯光设施,由于缺乏对舞台灯光的了解,不如如何正确选择专业灯光器材,而很多专业灯光器材销售商们,对专业舞台灯光设备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给予正确的指导,以导致资金的浪费。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文就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做些简单的介绍。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铺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通照明,增加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方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物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和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

舞台灯光设置及常用舞台灯光介绍

舞台灯光配置常识攻略 舞台灯光设备现在有很多的企业、学校、单位会因为搭建自己的综艺场所而需要配置这样的一个基础设施,但是舞台灯光配置的布局和安装调试是一个非常专业技术工程,如果没有做一个合理的方案,舞台灯光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本文就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首先要了解舞台灯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择配置的一个很需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明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光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刻画出人物、景物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于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射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从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舞者必知的舞台灯光基础知识教材

舞者必知的舞台灯光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简称“灯光”。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运用舞台灯光设备(如照明灯具、幻灯、控制系统等)和技术手段,随着剧情的发展,以光色及其变化显示环境、渲染气氛、突出中心人物,创造舞台空间感、时间感,塑造舞台演出的外部形象,并提供必要的灯光效果(如风、雨、云、水、闪电)等。 一、舞台灯光的变化方式 1、灯光以情节变化为变化契机。 2、灯光以台词为变化契机。 3、灯光以动作为变化契机。 4、灯光以音乐或音响效果为变化契机。 5、灯光以时间为变化契机。 二、舞台灯光分类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 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7、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灯光常用光位[1]

灯光常用光位[1]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首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 台光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 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 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 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 出人物、景物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 体感,也用于其它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 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人物面部和下鄂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 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 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 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 1KW、2KW、以2KW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 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 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 等,以2KW使用最多。 4、散光灯:光线散漫、匀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 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 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 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

舞台灯光基础知识三篇

舞台灯光基础知识三篇 篇一:舞台灯光知识 1、演出场地的调查:包括供电系统,以及距离位置,制作条件,吊挂系统以及条件,可以利用的场景条件等.以演出场入口的最小尺寸考虑大型灯光装置的拆置的折半组合。 2、电源及容量的确认,装台之前应该具体了解剧场供电设备情况。布光的灯具数量和功率应该设计在额定供电范围内,并尽量做到三相电流的平衡设计。 3、灯具的选择。根据空间场景的面积、投射距离和人物造型、情节布光的需要选择投光灯具,列出所需数量的器材清单。 1)聚光灯:(凸透)Iens Spotlight 在灯具前面安置透镜将光线集中投射到舞台,调节光源到透镜的位置,可以调节投射出光圈的大小,投射光圈大时亮度低,投射光圈小时亮度高,常用石英卤钨灯泡做光源,国内外舞台聚光灯产品中以500w/1000w/2000w为常用灯具。不同功率的聚光灯具有一定的投光距离和亮度值。灯泡种类决定光源色温。聚光透镜镜片的类别和质量也影响投光光质。 2)聚光灯:(螺纹)Fresnel Spotlight 也可以称为柔光聚光灯,与凸透镜聚光灯相比,使用菲涅尔螺纹聚光灯可以获得更加柔和的光圈和造型光效,在舞台演出布光应用时,螺纹聚光灯与螺纹聚光灯光圈的相互衔接,可以在舞台上获得均匀的灯光投射效果。 3)回光灯:Beam Projector 回光灯依靠球面反射镜面将电光发出的光投射到

舞台。投光效强,投光面积大,并比聚光灯的投射距离更远。 4)泛光灯:Flood Light 照射面积林、无透镜、依靠反射镜产生均匀的灯具,直接照射距离越远,其投光亮度损失越大。 5)红光灯:Red head light 无透镜泛光照灯具,横向安装的碘钨灯管后部有抛物线反光镜,形成均匀的泛光照明效果。 6)PAR灯:PAR Light/Parabolic Aluminized Reflector/PAR Can PAR-64灯是在筒状灯体中安装使用标准色温3200度并集光源、反射器、镜片为一体的封闭型卤素灯泡,内部具有抛物线封闭型反射镜,良好的集光性能能可以获得比聚光灯更为突出的照明以及造型效果,灯泡的前端设计为一体化镜片,其中包括透光型、柔光型、散光型等。另一种低电压PAR灯灯泡称为ACL即(AIR CRAFT LANDING)起源于飞机的前照灯光源,可以获得比一般PAR灯产生的烟雾作用,使PAR灯所投射出的光束更具有可视性。 7)成像灯:Eliipsoidal Reflector Spotlights 又称为造型灯,可以在灯具的焦点位置安放镂空投影金属片logo,光源通过椭圆反射器和聚光镜,可以投射出各种光景造型效果。目前,比较著名的产品有(美国)ETC-SOURCE FOUR、(英国)ADB、STRAND LIGHTING、(日本)MARUMO-RIKURI等品牌。 8)造型片:Godo Template 成像造型片所在的位置在光源会 聚的焦点位置上,因此,通常采用耐高温不锈钢或铝合金板制作,制作方法可以采用电脑雕刻、化学腐蚀和手工刻制等方法进行了。 9)各种效果灯或电脑灯的选择使用: 10)必要的备用灯具等 4、电缆及布线准备(根据用电的负荷量)选择使用橡胶双护套电缆,要求电缆

舞台灯光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 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使用最多。 4、散光灯:光线漫散、均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可用于人物和景物各方位照明,也可直接安装于舞台上,暴露于观众,形成灯阵,作舞台装饰和照明双

重作用。 8、投景幻灯及天幕效果灯:可在舞台天幕上形成整体画面,及各种特殊效果,如:风、雨、雷、电、水、火、烟、云等。 9、电脑灯:这是一种由DMX512或RS232或PMX信号控制的智能灯具,其光色、光斑、照度均优于以上常规灯具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智能灯具,常安装在面光、顶光、舞台后台阶等位置,其运行中的色、形、图等均可编制运行程序。由于功率大小不同,在舞台上使用要有所区别。一般小功率电脑灯,只适合舞厅使用。在舞台上小功率电脑灯光线、光斑常被舞台聚光灯、回光灯等谈化掉,所以在选用上要特别留意。 10、追光灯:特点是亮度高、运用透镜成像,可呈现清晰光斑,通过调节焦距又可改变光斑虚实。有活动光栏,可以方便的改换色彩,灯体可以自由运转等。目前市场有两种标注指标方式,以功率为标准的如:1KW卤钨光源、1KW镝光源、1KW金属卤化物光源、2KW金属卤化物光源等,也有以距离为标准的追光灯(在特定距离下的光强、照度)。如8-10m追光灯、15-30m追光灯、30-50m追光灯、50-80m 追光灯等。功能上区分为:机械追光灯和电脑追光灯。

舞台灯光技术的基础知识及行业

舞台灯光技术的基础知识及行业 自从舞台产生,舞台照明随之成为舞台组成的部分。舞台照明,贵在突出视觉、写实、审美和表现四大要素。经历了多年演变。逐渐发展成今天比较完善和先进的照明系统。戏剧的第一个繁荣期,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当时的剧场都是露天或半露天的。舞台的照明都靠天上那巨大无比的“灯”——太阳,所以只能在白天演出。而夜晚休息娱乐的需要、露天演出易受天气影响等客观弊端及戏剧的发展使舞台灯光成了人们必须解决的问题。 演出照明设计是否成功,是以舞台灯光的处理是否得当为标志。舞台灯光不仅要照亮演员,让观众看清面部表情、神态和动作,更重要的是充分运用照明技术,调动灯光操作等手段来强化艺术效果,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舞台灯光主要是由电脑灯及其他灯具组合产生的效果,是通过不同的造型景片、不同的色彩变化,不同的视角、水平、垂直出光角度的变化及速度快慢、频闪快慢、光圈大小变化、焦距变化等综合表现。那么,在了解舞台灯光技术之前就必须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 一、可见光 光是以电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辐射能。电磁波辐射的波长范围很广,只有波长在380~760nm的这部分辐射才能引起光视觉,称为可见光。波长短于380nm的光是紫外线、x射线、γ射线;长于760nm的光线是红外线、无线电波等,它们对人眼产生不了光视觉,即看不见。因此,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能量,并且与人的主观感觉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颜色的分类 颜色可以分为非彩色和彩色两大类。非彩色指由白色、浅灰、灰色到深灰、直到黑色,叫做白黑系列。纯白是理想的完全光反射的物体,其反射率为1;纯黑是理想的无反射的物体,其反射率为0。所以,非彩色的白黑系列代表了物体对光反射率的变化。我们知道,光反射率与亮度成正比,室内白色的墙壁和顶棚就可以得到较高的亮度。彩色是指白黑系列以外的各种颜色。彩色有三个特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称为色彩三要素。 色调是表示呈现出的颜色。也就是各种不同颜色的名称,如红、绿、蓝等。它与光的波长有关。明度(亮度)是表示颜色的明亮程度。不同色调的明度有所不同,即使同一色调因受物体表面的性质和光线强弱不同也会产生明暗、深浅的差别。如同样是黄色,可以有浅黄、中黄、深黄等。 饱和度(彩度)表示颜色的深浅(浓淡),也可以说是彩色的纯度、鲜艳的程度。饱和度越高,彩色显得越深(浓),可见光中各种单色光是最饱和的彩色。当光谱色中掺入的白光越

舞台灯光在舞蹈中的作用

舞台灯光在舞蹈中的作用 任何戏剧性的演出,除了在户外白昼演出之外,都是需要一组灯光照明的。而如果说照明仅是舞台灯光的唯一的功能,那么只要安排一组日光灯吊在舞台上,就可以提供演员及布景道具一个平稳顺利的光线。但是,很显然地,舞台灯光要比普通照明多了一些用处,一组有效率的舞台灯光可以将一个制作的视觉元素联结起来,增加观众观赏演出的乐趣。本文从什么是舞蹈艺术入手,论述了舞台灯光的基本特性以及在舞蹈作品中的作用,它不光是参与,更重要的是根据演出的内容和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变化手段,创造出表演环境和角色的外部形象,渲染舞台气氛,增强艺术表现力,提高舞台作品的生命力,促进舞台综合艺术的完美融合,作为舞台艺术的一部分,舞台灯光具有表现主题和视觉语汇的连续的舞台画面效果,从而影响观众的情绪变化,形成演员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的特定氛围,对舞蹈整体风格形式起到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 利用灯光手段为舞台照明并为人物景物造型的艺术,又称舞台灯光。其作用是根据演出要求,按照舞台美术的整体构思,运用舞台灯光的技术设备及手段配合演员表演,塑造舞台上的视觉形象。 舞台灯光在舞美设计中的发展概况最早认识灯光的“魔力”并付诸实践而且取得杰出成就的,当数捷克舞台美术家斯沃博达,诚如他自己所说:“我的主要设计领域就是活动与光的戏剧”。斯沃博达的设计几乎囊括了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以及视幻艺术、拼贴艺术的所有舞美样式。 在中国传统戏剧舞台上,包括一百年前传入的话剧,舞美样式较为单一,而且并不太重视灯光技术的作用。到20世纪40、50年代,舞美样式才有了一定的扩展,但灯光的效用仍未得到充分认识。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舞台灯光技术随之突飞猛进。灯光技术与舞蹈艺术更加有机地融合,并深刻地影响了舞美样式的变化和创新,使梦幻般的舞台呈现成为可能。依托可控性和可塑性都极强的高科技灯光技术,舞美样式甚至演剧样式,不仅创造出了似乎有无限可能的戏剧自由空间,也正改变着观众的视觉效果和审美情趣。光影效果和色彩画面,构成舞台三维立体空间,并使这种空间自由多变,引导观众随着戏剧的规定情境,进入戏剧特定

舞台灯光与舞台效果

舞台灯光与舞台效果 关键词:舞台灯光舞台效果专业知识 编写:北京德恩普舞台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如要很好的把舞台灯光运用到舞台,并且达到预期舞台效果,需要舞台专业知识及舞台个性化思维。所以舞台灯光对舞台效果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运用过程中,舞台灯光调控在其间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通过弱电控制强电的方式,调节输出电压,控制光线的强度。 因物体表面上的亮度是由表面的反射能力和照射光线的强弱共同决定的。对于舞台灯光强度的调控,在假设排除光色因素的情况下,通过对相对亮度的调控,可以使舞台上的景物产生层次感,使空间得到一定延伸,也可以使舞台空间趋于平面化或使物体呈现出本来面目或失去本来的面目而再生出其它的意味。

在造型的同时它也给舞台空间形态带来强烈的“风格”感受。如高调、低调及中间影调的整体感受。如,沈阳话剧团演出的剧目《爱的季节》就是采用低光比,即基本影调微微黑色和深灰,给人以凝重,庄严和含蓄而神秘的感觉,这正是话剧需要的基调。 2.阴影是由于光而产生的具有很强表现力的又一因素。 光与影是相辅相成的。阴影的内在力量有时是含蓄而深沉的,有时会迷茫而无法把握。在戏剧舞台上反差很强的光线或是明确入射方向的主光,可以制造浓厚的阴影。在浓厚的阴影笼罩下,你可以陷入深思,仿佛有一种强大的力量,带你进入戏剧情境之中。而在反差柔弱的散射光的照射下,阴影会变得淡雅,模糊,这时阴影朦胧并难以捕捉。 当阴影出现在物体的某一个局部位置时,由于阴影的深暗和明亮所形成的差异,会使物体本身的形状发生变化,也就是阴影利用自身的造型力量“减去”了物体的某些部分

造型,产生了趣味的变化形态。而当阴影在舞台空间中独立存在的时候,阴影本身就是一个无可争议的造型。在一个空旷的舞台中,演员在镜框舞台空间之外,而画面中只有人物投下的阴影,这种由阴影为主要构成因素的画面,常常也会产生出人意料的视觉冲击力。 3.灯光的色彩。 光色是波长不同的光产生的。而物体所呈现的色彩则取决于物质表面对光的吸取与反射。舞台上的光色运算尊从“加法”法则,有别于绘画资料的“减法”法则。舞台上的一切色彩最终都要面对观众的眼睛,因此,对于色彩的接受与理解是因人而异的。另外,创作者这些因素的差异,也会导致创作上对色彩选取的差别,因此从这些角度来讲,色彩是扑塑迷离的。 色彩能够表现事情这是不可辩驳的事实。对于色彩的把握与运用,是个性化的。但色彩自身还有一定的规律。色彩具有冷暖,明度,纯度等特征,它们各自具有很强的

舞台灯光基本知识

舞台灯光基本知识 目前,有很多机关、院校、社团、企业等都建有自己的会堂、礼堂、多功能厅等综艺场所,需要配置一些相应的专业灯光设施,由于缺乏对舞台灯光的了解,在如何正确选择专业灯光器材上,不很精通;而很多专业灯光器材销售商们,对专业舞台灯光设备也是一知半解,不能经予正确的指导,以致资金浪费。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本文就舞台灯光的基本常识作些简要的介绍。 一、舞台灯光的常用光位 要想做好专业舞台灯的配置,道先要了解舞台灯具的常用光位。这是正确选用配置的一个重要环节。 1、面光:自观众顶部正面投向舞台的光,主要作用为人物正面照明及整台基本光铺染。 2、耳光:位于台口外两侧,斜投于舞台的光,分为上下数层,主要辅助面光,加强面部照明,增加人物、景物的立体感。 3、柱光(又称侧光):自台口内两侧投射的光,主要用于人物或景物的两侧面照明,增加立体感、轮廓感。 4、顶光:自舞台上方投向舞台的光,由前到后分为一排顶光、二排顶光、三排顶光……等,主要用于舞台普遍照明,增强舞台照度,并且有很多景物、道具的定点照射,主要靠顶光去解决。 5、逆光:自舞台逆方向投射的光(如顶光、桥光等反向照射),可勾画出人物、景称的轮廓,增强立体感和透明感,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6、桥光:在舞台两侧天桥处投向舞台的光,主要用于辅助柱光,增强立体感,也用于其他光位不便投射的方位,也可作为特定光源。 7、脚光:自台口前的台板上向舞台投射的光,主要辅助面光照明和消除由于面光等高位照射的人物面部和下颚所形成的阴影。 8、天地排光:自天幕上方和下方投向天幕的光,主要用于天幕的照明和色彩变化。 9、流动光:位于舞台两侧的流动灯架上,主要辅助桥光,补充舞台两侧光线或其他特定光线。 10、追光:自观众席或其他位置需用的光位,主要用于跟踪演员表演或突出某一特定光线,又用于主持人,是舞台艺术的特写之笔,起到面龙点睛的作用。 二、常用灯具及特点 1、聚光灯:是舞台照明上使用最广泛的主要灯种之一,目前市场有1KW、2KW,以2KW 使用最广。它照射光线集中,光斑轮廓边沿较为清晰,能突出一个局部,也可放大光斑照明一个区域,作为舞台主要光源,常用于面光、耳光、侧光等光位。 2、柔光灯:光线柔和匀称,既能突出某一部分,又没有生硬的光斑,便于几个灯相衔接,常见的有0.3KW、1KW、2KW等。多用于柱光、流动光等近距离光位。 3、回光灯:它是一种反射式的灯具,其特点是光质硬、照度高和射程远,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强光灯,常见的主要有0.5KW、1KW、2KW等,以2KW使用最多。 4、散光灯:光线漫散、均称、投射面积大,分为天排散光和地排散光,常见的有0.5KW、1KW、1.25KW、2KW等,多用于天幕照射,也可用于剧场主席台的普遍照明。 5、造型灯:原理介于追光灯和聚光灯之间,是一种特殊灯具,主要用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投射。 6、脚光灯(又称条灯):光线柔和,面积广泛。主要作为向中景、网景布光、布色,也可在台口位置辅助面光照明。 7、光柱灯(又称筒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如PAR46、PAR64等型号。可用于人物和

灯光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光、电) 基础知识

舞台灯光史 古老宗教夜间活动的火光照明: 希腊、罗马人使用自然光和人工光加强演出的表现力,如对反射光的利用; 油灯和蜡烛照明:16世纪室内剧的出现,产生了最早的舞台灯光,出现了灯光和布景的组合应用,开始进行有色光的实验,利用装有颜色液体的瓶子产生彩光效果,舞台上出现了对太阳、月亮和闪电的模拟。 17世纪剧场繁荣时期;脚光的使用、人们开始寻求调节灯光 亮度的方法,并且尝试用灯光塑造气氛。 18世纪前期:反射器及彩色丝绸的运用、油灯和灯芯的改进、彩色玻璃罩的出现。

舞台灯光史 煤气灯、瓦斯灯照明时代 18世纪20年代:出现了煤气灯、石灰灯和碳弧灯,控制设备也开始完善,有了独立的控制系统实现光亮度的控制,开始有了较丰富的灯光效果和配合当时日趋复杂的舞台机械及布景。

舞台灯光史 电气时代 1887年以后,电灯开始在剧场中广泛使用,从此可在演区和天幕区塑造出多边光效以配合要出的气氛。产生了阿区亚灯光理论。 20世纪60年代,在舞台上出现了电脑灯具,在灯具产生了飞跃。

舞台灯光的重要性 ?舞台灯光的重要性一场演出是否成功,舞台灯光的设计很重要,是以舞台灯光音响的处理是否得当为标志。舞台灯光不仅要照亮演员,让观众看清面部表情、神态、动作,用于清洁的烘托,增加视觉立体效果,抚慰内心柔软的部分,给观众带来感官享受。合肥舞台桁架出租租赁来和大家一起学习下。舞台灯光是演出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全面、系统的考虑人物和情节的空间造型,遵循造型规律。灯光音响的安装部位、功能、灯具配置、舞台灯光音响主要分为可调光的调光回路,不可调光的直放回路。总体来说,舞台灯光在现代舞台演出中的作用包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照明演出,使观众看清演员表演和景物形象;2. 引导观众视线3.塑造人物形象,烘托情感和展现舞台幻觉4.创造剧中需要的空间环境5.渲染剧中气氛6.显示时间和空间的转换,突出戏剧矛盾冲突和加强舞台节奏,丰富艺术感染力,有时候也需要舞台特技配合。 舞台灯光的艺术效果应该是随着演出的进展、舞台气愤的不断变换而 ?展现的,舞台灯光是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结合体,舞台灯光的历史发展是同戏剧的演变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相连的,随着科学的进步,现在很多演艺厅中的舞台灯光设计都是非常迷人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