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海洋的认识,应该了解它的重要性。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料的宝库、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21 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保护和保全海洋是时代潮流和全人类的责任。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海洋意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海洋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海洋意识的强弱对推动我国逐步走上海洋强国的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海洋意识现状

尽管中国是一个拥有18000 公里的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约300 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但令人忧虑的是,国人对此不甚了解,海洋意识还十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海洋意识的缺失屡见不鲜,北京市“世纪坛”宏伟建筑,依然把祖国疆界限制为“960”。上海市“东方绿舟”教育基地知识大道上,有伟大航海家有哥伦布,却没有郑和。在中小学地理历史教材中对中国海洋历史地理的讲述是少之又少,对中国的版图描绘也只是以陆地疆域为主。大学生海洋意识如何呢?共青团中央曾对上海大学生做过一次抽样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只有不到10%能够说出我国主张海域面积为约300 万平方公里,许多大学生不清楚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根据我们对部分在杭高校的问卷调查,有88.2%大学生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了解不多,甚至有21.7%完全不知道。知道我国于1996 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只有9.6%。有67.1%的学生不知道12 海里领海制度和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制度。有91.3%的学生能正确答出我国有960 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但是只有7.7%的学

生知道我国还有约300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面积。能准确说出我国四大岛屿的仅有7.2%,其中更有31%的学生一个都不知道。对“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争几个小岛是否有意义”问题的回答中竟然有23.4%的学生认为没有意义。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如此现状的海洋意识, 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二、大学生海洋意识缺失的原因

我国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尽管海洋文明曾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海洋文明始终未能成为中华文明的主流。由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海洋在国人面前始终没有占据应有的地位。“沿海地区”也从未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而是从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各个不同的农业区。这种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造成大学生对海洋、海疆、海防、海运、海上贸易等海洋意识的缺乏,决定了大学生对陆地国土的依恋和对海洋的淡漠态度。

2.海洋意识教育的缺失。在中小学,对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只是在地理、生物课程中有少许内容,既不系统也不全面,致使大学生的海洋知识没有良好的基础。在大学,海洋教育所占的比重也非常低,教科书涉海内容非常少,以海洋为主题的校园文化鲜见,宣传海洋知识、传播海洋文化和海洋科技的机构更是寥寥无几,大学生不论从学校还是从社会都不能系统的了解海洋,致使海洋知识浅薄。

3. 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海洋和海洋意识教育重视不够。一方面,国家海洋宣传力度不够,长久以来,我国的海洋宣传教育工作因缺乏海洋文化科学的有力支撑,致使对大学生海洋意识的培养通常只局限在一般常识性介绍,很难上升

到意识形态层次。另一方面,海洋法制建设与宣传滞后,1992 年中国才以立法形式宣布《领海及毗连区法》,1996 年才公布部分领海基线和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法律公布之后又一直缺乏应有的宣传教育,大多数人还不知道相关的法律内容。第三,对海洋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和投入不够。对海洋教育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资金投入、师资力量建设等都缺乏足够的重视。

三、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的着力点

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和国家建设的生力军,理应具备坚实的海洋知识和浓厚的海洋意识。大学教育也应使学生充分认识海洋,树立海洋意识。

1.海洋国土意识———海洋是国家的蓝色国土。“海洋国土”是属于或置于一个沿海国家主权或管辖下的地域空间中的海域部分,是一国陆地国土向海洋的延伸部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了12 海里的领海、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200-350 海里的“大陆架”。国家享有对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资源勘探和开发权,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根据《公约》,我国拥有近300 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包括内海、领海、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是我国陆地面积的1/3。

2.海洋主权意识———海洋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外国侵略者从海上入侵,中国丧失许多海洋主权和权益。如今,在国际海洋局势日益复杂的环境中,我国海洋权益再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国在黄海、东海和南海3 个海区有一半的海洋国土处于争议之中,需要按《联合国海洋公约》与邻国重新划定。我国固有领土钓鱼列岛被日本非法占领。在南海,中国岛礁被侵占、资源被掠夺、渔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领土主权、领海主权、海域管辖主权直接关系着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海洋划界中应寸海必争。开发好、管理好管辖海域,使主权权利和管辖权不受侵害,是国家的重要政治任

务。

3.海洋资源意识———海洋是资源的宝藏。海洋是一个广阔无垠的资源宝库, 几乎包罗了人类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对于陆地资源日益减少的今天,海洋资源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海洋国土蕴藏着丰富资源,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深海资源、水资源、可再生资源和原材料资源。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陆地资源人均占有最低,必须格外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4.海洋强国意识———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首先应该成为海洋强国。“资源安全”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软肋”。解决资源安全问题,除了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市场外,发展海洋经济、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必然成为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由之路。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大国,而且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提供的经济贡献在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当中呈不断上升趋势, 发展海洋经济已成为战略机遇期内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建设海洋经济强国,进而实现国家富强。

5.海洋安全意识———人类的财富来自于海洋,威胁也可能来自海洋。海上安全已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主要威胁。当前,我国海上安全环境形势严峻,主要面临着四大挑战:一是祖国尚未完全统一;二是我国海上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遭到严重侵犯;三是国家外向性经济发展面临着可能发生的威胁与挑战,尤其是海上通道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四是西方对中国的海上岛链封锁,使我国在海上方向的战略空间受到严重限制。

6.海洋通道意识———海洋是国际贸易和航运的主要通道。海上通道是大自然的“天赐之物”,世界贸易90%以上都要靠海运。从历史上看,海洋对人类社会的最大作用在于交通,控制海洋的本质是控制海上交通线。任何一个融入世界经济

体系的国家,都离不开海上交通,中国也不例外。海上通道维系世界政治、经济和贸易联系,是军事力量投送和后勤保障的主要途径。控制海上通道能极大地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军事和政治。

7.海洋生态意识———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保护海洋的自然生态环境,防止资源枯竭和海洋污染。发展海洋的目的, 在于最大限度地通过开发和利用海洋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富强。但海洋开发和利用不是毫无节制的,必须是科学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开发利用海洋,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生力军。我们通过高校海洋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海洋,树立强烈的海洋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将来投身海洋开发打下坚实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时代的到来,海洋在人类生活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海洋意识教育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要增强海洋意识”和李长春同志“提高全民族海洋意识,意义重大”的重要指示精神,国家海洋局、教育部、团中央已于2008 年10 月上旬在全国范围内联合开展“首届全国大、中学生海洋知识竞赛”活动。活动反映当代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急需下大力气予以解决。

四、增强海洋意识的建议。

1.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提高海洋意识的重要性,切实把解决海洋意识问题当成迫在眉睫的问题和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问题来抓。政府在各方面予以政策上的支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对海洋意识教育的管理、目标、内容形式、以及教育保障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定。

2.深入开展海洋意识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为海洋意识教育提供了理论知识基础。要积极研究和编写一套普及海洋科学知识和法律知识的教科书,让海洋意

识教育走进课堂,加快提高大学生海洋意识水平。

3.让海洋意识教育进入大学的课堂,适当设置海洋教育课程,增强大学生的海洋意识。同时,把海洋意识教育触入到大学国防教育体系中去,通过国防教育内容的改革,提高大学生的海洋危机意识。

4.开展形式多样的大学生海洋意识教育活动。加强国内的海洋文化建设,通过举办海洋文化展览会等形式,引起大学生对于海洋的关注,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广泛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公共媒体资源展开全面的宣传造势,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在社会上形成认识海洋的良好氛围。

心理健康知识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心理健康知识对当代大学生成长的意义 心理因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个人情感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每个大学生都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就像是社会的缩影,里面充满了各色各样的人。 刚进大学的学生一定会对大学感到很失望,因为它并不像老师所描述地那么美好。 大学生活和高中生活的反差确实很大: 生活上没有了家长的照顾,学习上了没有老师的督促。 彷徨、寂寞等各种不良心态一定会干扰我们的生活。 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学会独立,学会自觉,要让大学生活变得充实而有意义。 大学里比你强的同学比比皆是,他们有的多才多艺,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成绩优异,这时往往容易产生自卑感,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一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 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敢于挑战困难,面对挫折。 在大学里人际交往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 也许你是一个胆小怯懦的人,不敢和别人说话;也许别人无意间的一句话让你觉得如鲠在喉;也许和人在交往中发生了矛盾、摩擦。 这时有些人往往会选择封闭自己,不和人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了一种不合群、孤僻的心理,这会严重影响阻碍今后人生的发展。 所以我们一定要注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要勇于克服心理障碍,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发展的关键,拥有健康的心理更是适应社会的需要。 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健全人格,全面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当今社会人人追求健康,健康不仅仅指具备健康体魄的身体健康,还包括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心理健康。 二者关系极为密切,它们相互作用和影响,任何一方都不可忽视的。 有时,心理因素的致病作用,不次于生理因素。 我国古代医学,对此有过许多研究和论述。 《黄帝内经》中写道: “故喜怒伤气,塞署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喜怒不节,寒署过度,生乃不固。 ……怒伤肝。 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 恐伤肾。 ”可见,古代医学认为,情绪的过度兴奋或思维的过渡紧张、激烈可使内脏致病。 当今的医学告诉人们情绪变化直接导致人体内分泌的变化,使人的免疾力发生变化,可能使身体发生病变。 对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青年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使得青年极易接受外界环境各种因素的影响。

三个自信对青年大学生的启示

论述三个自信对青年大学生的启示 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报告在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为社会主义建设、为党的建设起到提纲挈领理论引导的作用,为今后的发展鼓足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关键字: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正文: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精神状态的新要求。三个自信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对我国国庆的深刻把握、对民族命运的理性思考、对人民福祉的责任担当。坚定“三个自信”,有利于把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有利于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前景。因此,我们必须坚持这种自信,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坚持道路自信,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道路自信源自于道路开辟、道路创新和道路自觉。道路关乎党的命脉,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作了深刻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近代百年以来,中华民族就一直为寻找救国图强道路而不懈探索和奋斗,自打鸦片战争起,千千万万爱国仁人志士就开始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肩负历史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前人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应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并开拓更为灿烂的前景。 作为一个当代青年大学生,祖国前进道路的开拓者,我们更应该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转化为自身人生的道路,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相结合。在人生的历程之中:要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有高度的自觉性,积极的完成学业和以后的工作;在现在的学习中以及以后的工作中加强自身创新的能力;加强个人的全面发展,不断学习,扩展自己的知识面。坚定道路自信,回顾光辉历程,增强底气,认清前进方向,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坚持下去,并进行不断的扩展和完善。 二、坚持理论自信,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上大学除了学知识外,最关键、最基本的是人的能力,其中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 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尤为重要。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一 个重要转折时期,踏入大学,就会遇到各方面的人际关系: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等等。在大学校 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 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下面将阐述大学生拥 有良好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为什么大学生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么重要 第一,人际交往是交流信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第二,人际交往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第三,人际交往是一个集 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多年来,学生长期在高考指挥棒下,过 分注重追求成绩而忽视了人际交往能力等其他素质的培养。进入高 校后,学校也很少有专门的系统课程培训,所以导致一些大学生智 商很高,情商却很低,往往处理不好如何与其他人相处、沟通、交流。在各高校举行的校园招聘会上,员工的交际与沟通能力越来越 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主要动力,因而用人单位在招聘时更 看重求职者的"情商"。 面对用人单位开出的招聘条件,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感受到了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另据调查显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有关调查 表明,大学生心理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已占50%以上,由此可见,拥有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那么,怎样才能在大学校园与人友好 相处,拥有一段终生难忘的美好回忆,同时又为将来步人社会做一 个充分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准备呢? 如何拥在大学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1)要充分了解大学校园人际关系的特点。从成为大学生的那一 天起,与人相处的对象和特点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在中学以前,

大学生海洋观念和海洋意识调查1

社会实践调查问卷 所在学院: 1、性别:男女 2.学历: A.大学本科 B.硕士研究生 3.你知道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包含了海洋国土面积吗? A、包括 B、不包括 C、不清楚 4.你知道“蓝色国土”是指什么吗?【可多选】 A、海洋国土 B、是一个沿海国家的内水、领海和管辖海域的形象统称 C、对海洋专属经济区的一种比喻性的称呼 D、海洋与陆地 5.你知道下面哪些是与我国存在海域争端的国家吗【可多选】? A、菲律宾、日本、韩国 B、柬埔寨、文莱、马来西亚 C、新西兰、老挝、泰国 D、马来西亚、越南、印尼 6.你知道目前保护我国主权海域的海军舰队吗? A、南海舰队、黄海舰队 B、东海舰队、渤海舰队 C、南海舰队、东海舰队、渤海舰队 D、南海舰队、东海舰队、北海舰队 7.对于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海洋能源,你了解吗? A、不知道,没听过 B、听说过,但不是很了解 C、了解一些 D、很了解 8.你知道我国第一座水族馆在哪个城市吗? A、青岛 B、大连 C、宁波 D、香港 9.我国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应该如何来维护海洋权益? A、加大航母建造,增强海洋军力 B、多边会谈,加大与周边国家的合作 C、坚持《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立场 D、先发制人,掌握海洋开发的主动权 10.我国目前已经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出了多少批护航舰队出海护航? A 、5批 B、8批 C、12批D、10批 E、不知道 11.你平时有收看或者阅读有关海洋方面的新闻报道、书籍或者杂志吗? A、有 B、偶尔 C、没有 12.当你知道一些有关海洋的新闻,你会主动与同学和朋友分享或者讨论吗? A、不会 B、会 C、偶尔 13.你平时有参加各类有关海洋方面的宣传活动吗? A、有 B、没有 C、偶尔 14.如果你所在的大学有开设有关海洋方面的选修课程,你会修读吗? A、会 B、不会 C、不确定 15、中国海监局的主要任务是?【多选】 A 国家海洋权益维护 B 海洋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巡航监视 C 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环境保护 D海洋气象、海洋水文、海洋生物、海洋地质调查和勘测以及相关海监执法 16、你认为海峡两岸在对于南海问题上的立场如何? A、在一个中国原则之下,两岸对于南海问题在具体方针上接近一致 B、互不相干,各自为战 C、准备联手合作,进行第三次国共合作,共御外敌 D、暂不清楚 17、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立场与东南诸国竞争激烈,你认为我们应该对东南国家持以什么态度() A、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B、养精蓄锐,维持现状 C、主权在我,寸海必争 D、局部打击,扬我国威 E、施以小利,按兵不动 F、暂无想法,观望态度

增强海洋意识

增强海洋意识,强化海洋国土保护观念 进入新世纪,陆上资源面临枯竭,人类生存环境日趋恶化,人们把目光投向海洋。21世纪是海洋世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使争取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成为新的焦点,而正确海洋权益观念的树立有赖于广泛、深入地开展海洋国土观念培养,强化海洋国土观念培养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国是一个濒海大国,有1.8万多公里的海岸线,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上的岛屿有6900多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蓝色国土”,其中领海面积约为38万平方公里。 一、海洋国土 “海洋国土”是指在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一个特定的海域及 其上空、海床和底土。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一国的内海、领海属于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行使主权,对其内的一切人和物享有专属管辖权。因而,可认定是严格定义上的海洋国土。“海洋国土”,它不仅包括一国的内海和领海;而且还包括该国管辖的专属经济区(EEZ)和大陆架,是一国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所有管辖海域的形象总称,是一个集合概念。 二、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附属于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等

岛屿位于中国台湾省东北大约92海里,距日本琉球群岛约73海里,但相隔一条深1000至2000米的海沟,该海沟成为中国和琉球群岛之间的天然分界线。钓鱼岛列岛由钓鱼岛(4.3平方公里)、黄尾屿(1.08平方公里)、赤尾屿(0.154平方公里)、南小岛(0.463平方公里)、北小岛(0.302平方公里)和3块小岛礁即大北小岛、大南小岛、飞濑岛等组成,总面积约6.344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在地质上和花瓶屿、棉花屿、彭佳屿一起,都是台湾北部近海的观音山、大屯山等海岸山脉延伸入海后的突出部分,为台湾岛的附属岛屿。 三、海洋国土保护的现状 1. 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大学生中只有不到10%能够说出我国主张海域面积为300多万平方公里,许多大学生不清楚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 2. 近年来在我国,作为海洋教育主要载体的地理课程教育出现弱化倾向。一方面,中学地理作为副课,我国现行的中学地理教材‘乡土’特色越来越浓,海洋的内容被越砍越少,不少城市已不纳入高考范围,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另一方面,我国中学、大学阶段细分专业过早,学生的接触面、知识面较窄,对地球环境缺乏了解,青少年海洋国土观教育严重不足。 四、加强海洋国土观念培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海洋资源争夺日益加剧。新的世纪里,人们正面临着一系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关于增强大学生海洋意识重要性的建议 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对海洋的认识,应该了解它的重要性。海洋是生命的源泉、资料的宝库、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和未来的希望,也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地。21 世纪是海洋世纪,开发、利用、保护和保全海洋是时代潮流和全人类的责任。一个国家、民族对海洋的开发、利用和对海洋权益的争取和维护,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海洋意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背负着民族的希望,也是未来海洋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他们海洋意识的强弱对推动我国逐步走上海洋强国的道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海洋意识现状 尽管中国是一个拥有18000 公里的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约300 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但令人忧虑的是,国人对此不甚了解,海洋意识还十分淡薄。在日常生活中,海洋意识的缺失屡见不鲜,北京市“世纪坛”宏伟建筑,依然把祖国疆界限制为“960”。上海市“东方绿舟”教育基地知识大道上,有伟大航海家有哥伦布,却没有郑和。在中小学地理历史教材中对中国海洋历史地理的讲述是少之又少,对中国的版图描绘也只是以陆地疆域为主。大学生海洋意识如何呢?共青团中央曾对上海大学生做过一次抽样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只有不到10%能够说出我国主张海域面积为约300 万平方公里,许多大学生不清楚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根据我们对部分在杭高校的问卷调查,有88.2%大学生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了解不多,甚至有21.7%完全不知道。知道我国于1996 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只有9.6%。有67.1%的学生不知道12 海里领海制度和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制度。有91.3%的学生能正确答出我国有960 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但是只有7.7%的学

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蓝丝带海洋科普进校园活动方案 (修改稿) 第一章活动概述 1.1 背景 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国际间的竞争从原来的陆地竞争转入海洋领域。为此,面对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加强海洋科普教育工作,增强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培养一代爱海洋、学海洋、用海洋的优秀青少年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然而, 6月10日,国家海洋局公布,我国国民海洋意识调查结果显示,民众的海洋知识水平仍有待提高,知道我国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海洋国土”的只有10.7%。此前还有调查说,绝大多数中小学生都把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当成是国土面积;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9 60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许多大学生根本不清楚领海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在新兵中调查结果也大致如此;许多国民对我国海洋的了解只停留在旅游的海滩和餐桌上的海鲜上……。 为何会这样?主要是多年教育的失误。比如,中小学地理教育一再被轻视和缩减,而其中有关海洋的课程又一减再减;中学分科,大学细分专业,使学生对我国地理缺乏基本的了解;加之海洋教育手段的单调,把原本应该丰富多彩的课程弄得枯燥无味了。人文教育在此方面也常帮倒忙,甚至严重误导,如语文课文中就把祖国描述为“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其后也没有任何附加解释,类似的说法在正规人文的教材如诗歌和小说中并不鲜见。这

些都使我国孩子在接受海洋国土观教育上先天不足。而包括海洋在内的地理教育一直是许多国家的重头和基层课程,如美国就把地理、英语、数学、科学、历史并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5门核心课程。 “海洋国土意识”需要系统、有效和从小教育。海洋知识的普及、海洋文化的传播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寓教于乐了授课方式在丰富学生校园生活的同时,增强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在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大力支持下,为使海洋科普知识更好地走进校园,蓝丝带海洋保护协会计划面向三亚市大、中、小学,开展海洋科普知识进校园活动。 1.2 目的 1.2.1 提高青少年的海洋保护意识 通过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三亚市教育局和蓝丝带协会以及热心海洋公益事业的各界人士共同努力,引起青少年对海洋保护的关注和参与,进一步提高青少年的海洋保护意识。 1.2.2 提高公众对海洋对海洋环保的关注和参与 通过对青少年海洋知识的普及以及海洋文化的传播,增强青少年的海洋国土意识、海洋保护意识,从而由青少年带动身边的亲人朋友一起参与到海洋保护的活动中来。 1.2.3 探索海洋科普宣教模式 通过活动的实施探索一套可持续可复制的海洋科普宣传教育模式。 1.3 时间 活动前期准备阶段 2013年01月01日—2013年02月29日

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情商是一个人能够成功和成才的必然要素,因而加强情商能力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和顺利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既需要学校教育高度重视,转变教育理念,强化培养措施,情商教育纳入学校的正规教育中。也需要当代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的情感认知和情绪调控能力,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情商教育 引言:本文章详细介绍了情商、情商教育的概念,并通过情商对当代大学生的意义以及当下国内高校情商教育的问题、紧迫性,阐述了高校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几点建议。 一、什么是情商、情商教育 “情商”,是指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认知与控制能力的商数。与智商相似,情商通常用一个分数来表示一个人情绪智力的高低。而“情绪智力”一词最早出现于 1966年。 1990年,美国两位心理学家撰写了一篇有关“情绪智力”的论文,并正式提出了“情绪智力”的概念和相关理论。1995年,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的著作《情绪智力》出版,掀起了情绪智力热潮。 情商教育与智商教育不同。情商主要和人们对自我情绪的控制、调适以及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相关。情商教育注重对学生的一些非智力特质的培养,如爱心、自信、宽容、团结、耐心、适应能力、自制力等。但由于情商的涉及面非常广,因此在教育操作性上不如智商教育。而情商教育在激发学生的潜力、树立坚定的信念和培养顽强的意志、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智商教育所无法达到的。 二、为什么要加强高校的情商教育? (一)情商对与大学生成长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现代心理学研究证实,情商是一个人能够成功、成才和发展的必然要素,因而加强情商能力的培养对当代大学生适应社会和顺利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

加强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 摘要:由于大学课堂中海洋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大学生海洋意识的薄弱,因此对大学生必须加强海洋意识的教育。文章从大学生海洋意识缺失的原因、海洋意识的教育内容,以及进行海洋意识教育的意义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大学课堂中海洋文化教育问题。 关键词:大学课堂;海洋意识;教育 海洋意识指人类在由海洋构成的生存环境中,对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方法及途径的认知总和,它主要包括海洋国土、海洋资源、海洋竞争、海洋安全等方面意识。在中国,对学生开展海洋意识教育首先是从高校开始的[1]。但是迄今为止,在大学课堂中的海洋意识教育薄弱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这种教育的缺失不利于我们建设海洋强国。 一、大学生海洋意识缺失的原因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海洋构成中华民族的半壁疆域,关注海洋也就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不绝之声。早在15 世纪初,郑和曾说过,国家欲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于海,危险也来自海上,一旦他国首先夺取南洋,则华夏危矣。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也曾说过:“今后之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中华国家之命运者也。”目前,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还比较薄弱,这对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实施可持续的海洋发展战略十分不利。导致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

面: (一)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的龙山人就已经懂得了航海并进行了伟大的冒险航行。在大汶口———龙山文化遗址的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到兽牙做的鱼钩、兽骨和兽角制成的鱼漂、陶制或石质的渔网坠、蚌壳磨成的箭镞和镰刀等。虽然中国古代海洋经济的初级形态产生很早,但发展缓慢。海洋经济没能够发展成为独立的经济成分而在整个社会经济中占据应有的地位,“沿海地区”也从未被视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区域,而是从属于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各个不同的农业区[2]。这种重农轻商、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影响着人们,造成人们对海疆、海防、海运、海上贸易等海洋意识的缺乏,决定了中国人对土地的浓厚依恋和对海洋文化的淡漠态度[3]。 (二)大学课堂相关教育的缺失 在大学课堂中,海洋教育所占的比重极低,教科书及畅销读物中涉及海洋的内容非常少,以海洋为主题的校园活动鲜见,更缺乏宣传海洋知识、普及海洋知识和海洋科技的机构,大学生不论从学校还是从社会都不能系统的了解海洋,致使相关知识浅薄。即使地理学专业,由于招生数量不多,加之海洋内容的教材编写极为匮乏,也严重地限制了海洋教育与研究的深入。这种教育的缺失已经形成了一种不良局面,据《中国青年报》进行的一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中国青年蓝色国土意识”大型调查反映,只有30.5%的被调查者知道我国国土除陆地外,还有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能说出我国四大岛屿的被调查者仅占27.8%,而对于我国的8 个海上邻国几乎都对归属

大学生职场礼仪的重要性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己的礼仪形象越来越重视,好的形象不仅可以增加一个人自信心而且对个人的求职、工作、晋升和社交都起着至关重要重要的作用,对企业服务、形象也有重要意义。 礼仪,是中华传统美德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身居礼仪之邦,应为礼仪之民。知书达礼,待人以礼,应当是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基本素养。然而,在大学校园仍有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还有许多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与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的现象。可见,对大学生进行社交礼仪教育具有跨时代、跨世纪的特殊意义。因为,社交礼仪教育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必需,而且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 现今,职场的竞争不仅是实力的较量,也是个人的职场礼仪、职业形象的比拼,特别是对在校读书,还没有走向社会、走向职场的学生来说,知道了职场礼仪,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对学生毕业找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职场礼仪是职场沟通的纽带。在日常生活中,礼仪能够调节人际关系,可以说礼仪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人们在人际交往时按礼仪规范去做,是有助于彼此的相互尊重,相互关系的友好建立,可以避免或者缓和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同样,职场礼仪也起着这样的作用。职场礼仪又分为多种礼仪:有同事间的沟通礼仪、接待访客礼仪、递交签字文件礼仪等等。 职场礼仪是个人和企业的敲门砖。现在大多数的企业是需要面试的,在面试的过程中,就要学会职场礼仪,也许你没有介绍信,但是你可以通过一些职场礼仪为自己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也许仅仅是轻轻的关上门;端正的坐姿;大方自然的解答,都会展现自己很好的一面,那么很有可能你的第一印象就达到了企业的要求,通过第一印象的好评,很有可能被公司录取。如果一个面试的人有工作能力,却不懂职场礼仪,那么他是危险的,就算他进入了公司,他也不一定会坐稳位置,因为在工作中还需要许多的职场礼仪去调节上下级、同事之间的关系,在与客户交流协商时,都需要懂得职场礼仪,所以不懂职场礼仪,将成为工作中的绊脚石,也许别人的工作能力没有他强,但是其他同事懂得职场礼仪,知道怎样与领导搞好关系,怎样与同事之间和谐相处,那么自然别人爬的比他高比他快。

论大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论大学生强身健体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竞争更为激烈,在面对高效率、快节奏的学习生活和日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问题上,处于接触社会临界点的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断地被发现,这些现象已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焦点。 一个健康的人进行体育活动,从生理上来看,能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从心理上来看,能陶冶情操,使不良的情绪得到疏导。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行为与心理状态的改变密切相关。早在1993年吕红斌就有了“在进行体育锻炼行为中获得良好的心理效应可与标准的心理疗法相类似”的结论。这种心理效应可以分为两种:一是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产生的短期情绪效益;二是身体锻炼(physical exercise)产生的长期情绪效益。国内学者毛志雄、韩旭将这两种情绪效应(moodenhancement)总结如下:身体活动可产生的情绪效益:第一,与于心境状态的改善有关;第二,可缓解焦虑与紧张情绪;第三,活动中可产生诸如流畅(flow)和跑步者高潮 (the 13Linnet’s high)等良好情绪。而身体锻炼的情绪效益主要表现在:第一,它与心理自我良好感(psychological well—being)有正相关;第二,长期身体锻炼对焦虑、抑郁的治疗作用。从具体的属性来看,身体活动和身体锻炼都属于体育锻炼,它们只是体育锻炼中不同的表述,总的来说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是有促进作用的。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发挥体育锻炼特有的作用,全面提高学生健康水平。 (一)降低抑郁 抑郁症是危害人类身心健康的常见病,是大学生群体中较常见的一种情绪困扰。其患病率为6.1%~9.5%。约13%~20%的人一生曾有过一次抑郁体验。 1990年,North等人对1969~1989年的80个研究进行锻炼与抑郁关系的元分析表明:一次性运动活动和长期的体育锻炼均能有效地降低抑郁,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均可降低抑郁,身体锻炼比放松练习和其他愉快活动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郁。这些表明体育锻炼对降低抑郁的作用是明显的,而且适合降低抑郁的运动类型也是比较广泛的。 国内学者曾芊等人在1995年的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对降低抑郁性的心理障碍效能十分明显。2004年何颖等对240名大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结论为:16周的体育锻炼能显著降低大学生的抑郁水平,其改善抑郁的程度因锻炼类型和性别而存在差异,采用力量训练和健身操锻炼行为方式的效果最为突出。 因此,可以说体育锻炼是有降低抑郁的作用的,只是利用什么样的锻炼方式才能更有效地降低抑郁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还需要我们去探索。 (二)缓解焦虑 焦虑是对刺激产生不适当的严重和长时间的恐惧、焦急和忧虑反应的情绪和情感异常。2002年金雯等人研究表明:大强度的一次性运动(75%V02 peak)可明显降低状态焦虑 胡望洋等人(2004)对311名大学生进行研究得出:体育锻炼对减少或消除青春期大学生的连续性焦虑是十分有效的。 (三)提高自尊 自尊是一种最能反映运动对心理效益的最有潜力的变量。自尊心常被视为唯一最重要的心理良好感的测量指标。 有研究证明体育活动对提高自尊是有帮助的,我国学者吕红斌对国外相关研究总结说:长期有规律的运动能提高自尊,这种效果至少能持续6—20周,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中都可以见到这种效果。1998年赵淑英等对一系列的研究进行综述得出:运动与自尊心成正相关,且自尊心低的人表现更强。杨剑等在论文《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验研究》(2002年)中总结说道:经28周的健身运动处方锻炼,大学生的情绪感受性、身体自尊均出现显著变化,表明大学生身体自尊、良好情绪体验得到提高。张立敏等(2004)

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

大学生海洋意识薄弱的原因 (一)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和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有过灿烂的古代海洋文明,比如郑和下西洋就是古代世界航海史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大陆经济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中国的文化也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代表。封建时代我国的经济体系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国民,总是把土地放在首要的位置,认为只需要土地就可以养活老百姓、维护好统治。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是重陆轻海的,老百姓也普遍存在重陆轻海的传统观念。 这种观念到现在仍然在大多数中国人中存在,大学生也不例外。这种观念造成了大学生对海洋知识的缺乏、对我国海洋大国地位的认知的缺失、对新时代海洋意识的缺失。我们必须要承认的是,这种对陆地的重视、对海洋的忽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兴盛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 (二)海洋意识教育的缺失 我国大学生海洋意识缺失是一种普遍现象,这与我国教育体系中海洋意识教育的缺失有着紧密关系。我国中小学教育体系是典型的以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系,功利性很强。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最重视的是考试要考什么。中小学阶段,海洋意识教育的主要载体在地理课程中。而地理课程在中小学的教育体系中一直是作为一个配角存在的,它并不是考试和考察的重点。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高考制度的改革,地理课程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出现了进一步弱化的趋势。这种弱化导致学校、家长和学生三方对地理课程更加不重视,导致现在大学生们在中小学阶段就接受不到系统的海洋知识教育,无法形成对我国海洋文化的完整认知。进入大学后,学校更重视专业学习,学生的接触面和知识面逐渐变窄,更加难以从学校教育中获得系统的海洋知识,更谈不上形成良好的海洋意识。 总之,我国中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系,都无法给学生提供系统的海洋知识和海洋文化教育,无法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海洋意识。 (三)法制建设和宣传滞后 我国的海洋法制建设一直是滞后的。直到1996年,我国公布了部分领海基线,我国 的领海才第一次有了法律规定的轮廓。1996年,我国批准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标 志着我国享有200海里专署经济区和大陆架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至此,我国的海洋法 制建设才算得以初步完善。同时,我国对已经拥有的海洋权益一直缺乏系统的宣传教育,大学生无法接受系统的海洋意识教育,只能从课本、电视等渠道获得一些零散的海洋文化

浅谈大学生自信激励1900字

浅谈大学生自信激励1900字 摘要:当代大学生面临更多的竞争压力,更多的困难挑战,而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自信,挫折承受力却普遍偏低。调动自己的内部动力机制,确立坚定的奋斗目标,大学生需要增加自信面对未来社会,应学会自我激励,自我调节。 关键词:动机目标激励自信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开放程度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当代大学生将面临比以往更大的压力。意味着他们在生活,学习和就业方面将遭遇更多的困难和挫折。但今高校洞察力心理承受能力问题多多,心理防线脆弱,不敢正视现实,遭遇困难难以重新振作,一旦陷入消极状态无法自拔,无法使自己重新恢复自信的大有人在。甚至出现堕落、自杀等极端行为。当今高校改革,注重学业调整,结构优化的同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不容忽视。如何使大学生对自己,对人生充满自信,对困难挫折不畏退缩,也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也非一日而成,是一个在生活学习实践中潜移默化的培育,需要学校、教师的正确引导,积极配合,但更重要的是要让每个学生内在情绪积极调动,充满自信的迎接未来挑战。 大学生自信激励首先应激发内在动机,确定行为目标 动机:指能激励人的行动,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观心理因素。具有原发性,内隐性,

实践性特征,对人的行为具有始发功能、调节、定向、选择机能、强化机能等作用。由需要、驱力和外界活动结合便产生既有力量又有方向的动机,再由动机引导个体行为达到目标,活动的目的即指行为所要达到的目标和预期结果,有行为启动、导向启动、调节行业、激励行为、聚合行为、鼓舞士气的作用。 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目标,让自己朝着目标努力奋进,人类要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核心在于创新,基础是培养创造型人才。但如果一个大学连自己内部动机都没有调动,又如何谈到创新呢?如果没有一个明确具体的目标,任何人、团体的积极性不可能被激发出来。所以,在大一新生入学前的生活,学习指导作用不容忽视,可是实际中学校以对此却不够重视,有许多大学生在大学的前两年学习生活过得很盲目。等到觉悟,有了自己对未来明确的方向时,为时已晚。这个目标的确立应该因人而异,因时调整、细化。但必须要使学生树立一个目标意识,这个目标是要从自己实际需要,兴趣出发来设定的,而且在迈向目标过程中应该坚持不懈。作为在校大学生,年轻,充满朝气,应该有远大的目标,不竭的奋斗精神,但实际情况下的中国大学生对生活满意度中等偏下水平,积极情感频率偏低,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那么如何激发内部动机呢? 首先,从学校、家庭、教师这些外部因素来说:老师,家长对学生的认可是激发动力和利器。为了获得认可,人人尽全力去努力奋斗。当一个人努力后得到别人的肯定或赞美,心中会产生

海洋意识

大学生加强海洋意识责无旁贷 摘要:尽管中国是一个拥有18000 公里的大陆海岸线,6500多个岛屿,约300 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的海洋大国。但令人忧虑的是,国人对此不甚了解,海洋意识还十分淡薄。特别是大学生,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教育应使学生充分认识海洋,树立海洋意识责无旁贷。让海洋知识教育进人大学课堂,加强各种媒介对全社会宣传海洋知识,并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普及海洋科学知识等途径为我国培养拥有较高海洋意识水平的学生。 关键词:海洋意识大学生措施 一、背景 2010年9月7日的钓鱼岛问题和2012年4月10日的黄岩岛问题,这两件海洋事件发生都引起全国全民强烈反应,游行和抵制日货等弄得轰轰烈烈,这时大家的爱国情怀得到充分的体现,但很多都是一股热,过几天就不理不睬了,更让人可悲的是绝多数人都是一味地的说岛是中国的,实际那岛具体在国家哪里都是不知道,也不知道为啥会出现这纠纷。从这两事件中可以知道我们国家人们的海洋国情意识是多么的薄弱。作为国家接受高等教育国家的栋梁的大学生的海洋国情意识的情况也没见好很多。共青团中央曾对上海大学生做过一次抽样调查,9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中国的版图只有 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陆域国土,只有不到 10%能够说出我国主张海域面积为约 300 万平方公里,许多大学生不清楚领海、大陆架、专属经济区等海洋国土的基本概念。根据我们对部分在杭高校的问卷调查,有 88.2%大学生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内容了解不多,甚至有21.7%完全不知道。知道我国于1996 年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只有 9.6%。有 67.1%的学生不知道 12 海里领海制度和 200 海里的专属经济区以及大陆架制度。有 91.3%的学生能正确答出我国有 960 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 但是只有7.7%的学生知道我国还有约300 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面积。能准确说出我国四大岛屿的仅有 7.2%,其中更有 31%的学生一个都不知道。对“中国国土面积那么大,争几个小岛是否有意义”问题的回答中竟然有 23.4%的学生认为没有【1】。作为一个海洋大国,作为祖国未来的大学生如此现状的海洋意识, 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势在必行。

关于大学生自信心的论文

浅谈大学生的自信心 每逢大的考试之前,总会有不少的同学呈现出浮躁的心态,心里很慌,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复习好,心里即想考好,但又担心怕考不好,患得患失。我想这些同学除了精神上的包袱过重外,还存在自信心严重缺失的问题。所谓自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我价值的表达,是坚信自己能完成任务,达到目标的心理状态。 如平常所说的"我比你强""我有把握"、"我能学好"、"我能解决"等等。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才素质的内在要求,良好的自信心总是与主动、独立、创新、勇敢、开朗、乐观等健康心理特征相联系,而缺乏自信心总是与自卑、被动、依赖、保守、软弱、忧郁、不求上进等消极心理特点相依存,自信心不足,就像一根潮湿的火柴,永远也不能点燃成功的火焰。从我们大学生目前自信心的现状来看不容乐观,自信心不足在众多学生中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着,特别是即将面临毕业的大三学生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自信心进行有效的探讨,分析其表现,原因,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开启人生的航船,达到理想的彼岸。 一、学生自信心缺失的表现 1、在集体活动中,上课不敢或很少主动举手发言,不敢在公开场合讲话,回答问题紧张,不流利,不敢主动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害怕参加竞赛活动,害怕与别人相比,害怕他人笑话,常要寻求别人的肯定,不敢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成绩。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上课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时,有相当部分学生总是埋着头,神情紧张,当喊到他人还没有轮到自己时,这些同学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这实际上就是自信心严重缺失的反映。 2、在人际交往中,不敢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常常表现为畏缩,退避,说话细声细气,不敢或很少主动表达自己的意愿,提出自己的看法、意见等,缺乏主见,总是跟在能力较强的同学后面,听从他人的安排,而不愿抛头露面当领头羊,从众的心理倾向比较强烈。 3、在遇到困难时,常常害怕、退缩、易放弃,而不能努力解决问题,惧怕尝试新的事物,新的活动,在活动时总是选择那些比较容易的内容,而逃避那些可能有一定难度或挑战性的活动,与他人发生矛盾时,缺乏主见,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而过分依赖他人帮助,较多地求助于老师或家长。如此种种,都直接影响我们每个同学健康心理的培养,更不利于能力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 二、学生自信心缺失的原因

浅谈大学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学课程论文 题目:浅谈大学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2年月日

浅谈大学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摘要:本论文从当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对时间的重视程度不足,自主规划管理力度 不够的现状下,运用时间管理理论,探讨了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做法,以便让我 们早日觉醒,过一个无悔的大学生活。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人生规划 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的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与变化,有关时间管理的研究受到许多学者和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但却未引起大学生的重视,李开复先生说:“在我的记忆里,大学是最美好的、最重要的时光。但是,在和一些大学生的交流展,总觉得有不少同学没有充分地发挥大学四年的潜力。”○1不要因为逃避而说自己没有选择或没有时间——没有人缺少时间,只不过每个人分配时间的方式有所不同。 一、大学生时间管理常见困惑及现状 升入大学后,同学们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担,远离家乡,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面临各种不同的诱惑,学习自己做出选择与决定,第一次不用再有父母安排自己生活和学习上的一切,有充足的时间自由处置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支配所有属于自己的时间。 但在这个转变中,有的同学考上大学后,突然发现,可以支配的时间骤然增多,但不知道应该如何管理时间、如何控制自己。这些人常因为对自己要求不严或交友不慎,沉迷于网络游戏等不良习惯中,最终既荒废了学业,又耽误了前程。有的大学生面对校园里流行的各种思潮和价值观,如经商、创业、出国、从政等等,感觉无所适从或者人云亦云,朝秦暮楚,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立场和主见。不知道用自己的时间该做些什么能做些什么。 我国学者黄希庭、张志杰从人格心理学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时间管理倾向:是个体的一种具有动力性的疼额特征,它由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构成,反映了人们对待时间的态度和价值观念,推动个体向一定的目

自信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自信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人的信心程度位于自卑,自信,自负分成的五个区域。分别为自卑,自卑与自信之间,自信,自信与自负之间,自负。“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拥有国际自信,往往能让我们更轻松的踏上青云,更快捷的直奔凌云志。 ————摘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有经世济国的凌云之志,有守护父母亲人的亲情之志,亦有奉献社会的高洁之志等等。虽志向万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我们都有实现自己理想的欲望,都在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奋斗。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不可能平平坦坦的。天行有常,要回报就必须要有所付出,换取自己的理想要用自己的努力,时间等资源为代价,而自信可以算数倍数甚至几何倍数的提升自己所付出劳动的价值,能让自己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走得更好。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初入大学时写过一首诗,诗名《望湖》 空有凌云志,实无扶摇心。 倚树凝波碧,荡起千层漪。 从此诗可以读出初入大学的他有着伟大的志向,但是缺少自信,一人叹息。半年过后,我的那位朋友又写了篇文章,仍取名《望湖》 风压水,水融风,水借风压,浪卷长空。 行人匆匆杨柳道,湖畔杨柳,春雨涤身。 灵龟浮水,仙鹤天鸣,浅潭岂能容蛟龙。 待到云霄雨霁日,蛟龙破水,傲啸腾空。 二者相较,可以明显感受到不同,前者缺乏自信,而后者以蛟龙自况,在自信中又带着些许的张扬。事实证明,拥有了绝对自信的他无论在学习上抑或是交际上都有了一个巨大的飞跃,也许真有一天,在那略带张扬的自信与巨大的努力下,真的破水腾飞。 与天奋斗,其乐无穷。 与地奋斗,其乐无穷。 与人奋斗,其乐无穷。 毛泽东的诗词在字里行间充溢着滔天气势,弥漫着对革命的自信。试问如果没有自信,从哪来的勇气与毅力将星星之火烧成燎原之火。 低调做人,固然没有错,但凡事过犹不及。作为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肩负着实现中华名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如果一味的“躲进小屋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被自卑心所压抑,怎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为当代大学生,这样岂不是在毫无意义的挥霍自己的青春,岂不是在占用社会的资源。资源是宝贵的,可以麻木不仁的去挥霍自己的资源,但请注意别浪费公共资源,因为那份资源有很多人在等待。 我曾见过这样一句话:‘与其自卑,不若自负’。初见之时,不由哂之,以为缪谈,后来细想,会心笑矣。自负虽然太过张扬,有点以自我为中心与脱离客观实际,但他们往往能带领一帮人去支配资源做事情。自卑者遇事往往逃避,不若自负者的勇于挑战。 自卑自负各处一极,自卑者虽然畏惧挑战,过分低调;自负者虽然过分张扬,有点脱离实际,但是各有优点,毕竟存在即是合理的。取二者优点集于一处,蜕变成自信。自信者能够在日寇侵略的险峻形势下从容的发表《论持久战》,鼓舞全国人名奋起抵抗;自信者在面对数万听众,黑人惨遭压迫的情况下,仍能谈笑风生,抑扬顿挫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自信者从实际出发,无惧挑战。没有遇事逃避的恐惧,有的是“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的呐喊。 大学生有时应该张扬,在自信中应该稍微包含点自负。《孙子兵法》有云:“计利已听,

论职业素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论职业素质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摘要: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浪潮汹涌,给大学生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职业世界的变化,给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要不断的修炼内功,加强自身职业素质的培养,正视将要来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字:大学生职业素质内容途径 最近,经常听见“大学生就业人数越来越多”、“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难度越来越大”等等之类的话语。从中我们能提取到两个信息:当前我国大学毕业生比例大,有过剩的迹象;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较低。后者是内因,是“就业难”的根源。 由于我国国情的特殊性,特别是在人口方面的特殊,从1999年起,我国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毕业生数量呈跳跃式增长,2004年全国本专科毕业生达到280万,比2003年增加68万人,增幅高达32.1%,2005年全国本专科毕业生达到338万人,2006年全国大学生人数为530万,2007年国家计划招生567万大学生。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增加幅度并不明显,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 可以预测,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相当严峻。高校连续几年扩招,增幅较大,势必造成高校毕业生高存量、高膨胀,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新的压力和难度。加之“人世”因素,使我国人力资源在出现就业机会增多的同时,就业的难度增大;人才地位提高,伴随着人才争夺加剧;计划配置减少,使市场配置增多等特点。侧面反映出了及时有效培养大学生职业素质的紧迫感。 一、职业素质培养的原因(重要性、必要性及其意义)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 职业素质是后天学习实践培训得来的,其重要性表现在:它是决定职场成败的重要因素,是职场致胜、事业成功的第一法宝;它可以改变人生;它是人才选用的第一标准。作为在校大学生的我们,实际是“半个社会人”,一支脚在校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