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基于Fama和French三因素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基于Fama和French三因素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基于Fama和French三因素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中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基于Fama和French三因素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中国资本市场的中长期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基于Fama和

French三因素模型的进一步研究

作者:杜兴强, 聂志萍, DU Xing-qiang, NIE Zhi-ping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刊名: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年,卷(期):2007,29(1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14条)

1.Carhart Mark M On Persistence in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1997(52)

2.Changyun Wang Relative Strength Strategies in China's Stock Market:1994~2000 2004(12)

3.DeBondt;Werner F M;Thaler Richard H Does the Stock Market Overreact[外文期刊] 1985(40)

4.Du Xing-qiang;NIE Zhi-ping Medium-term and Long-term Momentum and Contrarian Effects on China during 1994~2004 2007(02)

5.Fama Eugene F;Kenneth R French Multifactor Explanations of Asset Pricing Anomalies 1996(51)

6.Jegadeesh Narasimhan;Sheridan Titman Returns to Buying Winners and Selling Losers:Implications for Stock Market Efficiency 1993(48)

7.Rouwenhorst K Geert International Momentum Strategies 1998(53)

8.Rouwenhorst K Geert Local Return Factors and Turnover in Emerging Markets 1999(54)

9.周琳杰中国股票市场动量策略赢利性研究[期刊论文]-世界经济 2002(08)

10.张人骥;朱平方;王怀芳上海证券市场过度反应的实证检验 1998(05)

11.吴世农;吴超鹏我国股票市场"价格惯性策略"和"盈余惯性策略"的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经济科学 2003(04)

12.沈艺峰;吴世农我国证券市场过度反应了吗 1999(02)

13.例如,策略(3,12)构建如下:在各月t的期初,所有股票根据它们过去3个月内的回报率按照升序排序,并根据这个排序结果划分十分位数,各十分位数的组合中各股的权重相同.第一个十分位数的组合被称作输家组合,最后一个十分位数的组合被称作赢家组合.在各月t,投资策略为购买赢家组合、出售输家组合,并持有该仓位12个月.该策略的结束始于t-12个月的仓位

14.在我国,交易成本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即佣金和印花税,它们通常是按照交易金额的一个固定百分比计算的,这些税是对买入和卖出金额的双向征收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王向阳.韩卫东.WANG Xiang-yang.HANG Wei-dong基于行为金融的我国股市动量效应成因研究[期刊论文]-华东经济管理2007,21(1)

2.王志强.王月盈.徐波.段谕.WANG Zhi-qiang.WANG Yue-ying.XU Bo.DUAN Yu中国股市动量效应的表现特征[期刊论文]-财经问题研究2006(11)

3.徐文静Fama-French三因素模型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4

4.徐元栋.刘思峰.XU Yuan-dong.LIU Shi-feng动量效应研究的最新进展[期刊论文]-财贸研究2007(1)

5.吴凌凌.Wu Lingling基于中国股市的动量策略和反转策略盈利性研究[期刊论文]-南方金融2008(8)

6.王晔股价动量效应产生机制探析[期刊论文]-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

7.王平平.肖智兰沪深300样本股动量效应实证研究[期刊论文]-统计与决策2008(18)

8.杨炘.滕召学中国A股市场股票投资组合特征分析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期刊论文]-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

会科学版)2003(2)

9.郭磊.吴冲锋.刘海龙.GUO Lei.WU Chong-feng.LIU Hai-long基于收益分解的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国际比较[期刊论文]-系统管理学报2007,16(2)

10.王箐动量效应和反转效应的理论及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9

引证文献(4条)

1.廖长友基金特征与基金持有人的选择能力[期刊论文]-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11)

2.李呈娇CAPM模型对中国上证A股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4)

3.李呈娇CAPM模型对中国上证A股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4)

4.陆叶舟反转策略在中国A股市场的适用性分析[期刊论文]-科学决策 2012(12)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442606836.html,/Periodical_sxcjdxxb200712004.aspx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简要回顾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简要回顾 第一单元中国资本市场的萌生(1978—1992年) 中国走上经济改革之路是中国资本市场产生的先决条件。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在改革开放之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资金通过行政手段逐级下拨到生产企业。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作为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成为中国资本市场萌生的经济和社会土壤。 第一节中国历史上的证券 春秋战国时期,王国的举贷的王侯的放债,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债券。明末清初,在一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行业,采用了“招商集资、合股经营”的经营方式,参与者之间签订的契约是中国历史上股票的雏形。 1872年(清朝同治十一年),洋务派仿照西方发起创立的中国第一家股份公司——轮船招商局向社会公开招股,中国最早的股票出现了。 1918年6月,北京证券交易所开业,这是中国人创办的第一家证券交易所。 20世纪20—30年代,上海的证券市场曾经非常活跃,成为远东重要的金融中心。 第二节股份制改革和股票的出现 从1978年开始,中国农村出现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部分地区的农民自发采用“以资带劳、以劳带资”的方式集资,兴办了一批合股经营的股份制乡镇企业,成为改革开放后股份制经济最早的雏形。 20世纪80年代初,城市一些小型国有和集体企业也开始进行了多种多样的股份制尝试,最初的股票开始出现。1984年,国家提出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城市集体企业和国营小企业,1984—1986年间,北京、广州、上海等城市选择了少数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1986年后,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包括一些大型国营企业纷纷进行股份制试点,半公开或公开发行股票,股票的一级市场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股票一般按面值发行,且保本、保息、保分红,到期偿还,具有一定债券的特性;发行对象多为内部职工和地方公众;发行方式多为自办发行,没有承销商。 20世纪80年代初的早期股份制尝试1980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抚顺市支行代理抚顺红砖厂面向企业发行280万股股票,获得成功。1980年7月,成都市工业展销信托股份公司,按面值向全民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发行股票,招股2 000股,每股1万元,至1983年实际募资1 400万元。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记载的第一家以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公司。1983年7月,广东省宝安县联合投资公司在《深圳特区报》刊登招股公告,以县财政为担保,向社会发行股票集资1 300万元。这是首家通过报刊公开招股的公司。1984年7月,北京天桥百货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定期3年的股票。这是首家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国有企业。 第三节债券的出现 1. 国债。中国于1981年7月重新开始发行国债。当时国债的特点是周期较长(10年)、不可转让,对购券的企业支付较低的利息,对居民支付较高的利息。尽管此时购买国债近乎一种行政摊派,但国债的出现仍旧唤醒了很多人的投资意识。 2. 企业债。从1982年开始,少量企业开始自发地向社会或企业内部集资并支付利息,最初的企业债开始出现。到1986年底,这种没有法规约束的企业债总量约为100多亿元。

8.4认识资本市场

任务四认识资本市场 一、教材名称 《财政与金融基础知识》(高等教育出版社) 项目八任务四《认识资本市场》 二、课时 2学时(90分钟) 三、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逐渐提高、自我意识开始完善。能够独立学习和评价自己,想办法解决学习困难。不喜欢记忆机械的内容,以理解性识记为主,自尊心强而敏感,希望在群体中得到认可、重视或鼓励,担心别人看低自己。由于刚接触金融,金融知识面窄,分析和理解能力较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四、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 (1)明确资本市场的作用 (2)理解资本市场的范围 (3)掌握不同资本市场的特点 2.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够准确了解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状况,能够初步掌握利用资本市场进行投资的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观察社会经济现象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

通过本任务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关注投资理财的渠道,提高风险意识。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基金、中长期借贷市场的特征 教学难点: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证券投资基金、中长期借贷市场的特征 六、教学方法 案例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讨论法、情景模拟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黑板、案例材料 八、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10分钟) 教师活动:情境设计:小明看到一个投资机会,但是没有钱,于是找到土豪朋友小金借了5万元,一年的利息6%,小明保证5年后连本带息归还6.5万元。两年后,小金要买房子,手头现金不够,于是想起借给小明的钱,但小明投资开店拿不出钱,何况还没到期。于是小金想到了富有的小高。小金拿出借条,小明借我5万元,利息1.5万元,我等不了5年了,你给我5.5万元,我让小明把钱还给你好了。小高一看三年到期,中间有一万元利息可赚,年息6%,比银行利息高,自己也不缺钱。好,签字画押就这么定了。 教师提问:以上是债券的债权交易的一个简单过程,你觉得可以这么交易吗? 学生活动:观看文字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选派代表积极发言。在教师引导下了解到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期限在1年以上的中长期资金市场)设计意图: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资本市场简述

进入资本市场路径和条件索引 (1)资本市场结构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已初步形成。目前主要分为:主板市场、中小板和创业板市场、新三板市场和地方股权交易市场。主板市场服务于行业龙头、大型和骨干型企业;中小板和创业板服务于成长期中后期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而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新三板市场)和地方股权交易中心(简称四板市场)为主体的场外市场主要服务于成长初期的小微企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确立了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全和发展体系的战略规划,由此形成了新三板、上股交等股权托管交易市场,鼓励中小企业挂牌上市,推动中小企业股权交易,助力中小企业逐步发展成为中型企业、大型企业。 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上股交)经国务院同意,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遵循中国证监会对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统一要求,是上海市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上股交Q板、E板、科创板区别于主板、创业板等资

本市场,它主要服务于初创期、成长期的企业,强调企业的规范运作情况、科技创新含量、成长性及未来发展前景。 新三板: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称“新三板”)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三板”是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中小型非上市股份公司公开转让股份、融资、并购等相关业务提供服务。 Q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Q板是中小企业股权报价系统的简称,取自Quotation(报价)的首字母"Q",挂牌公司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线上报价,但交易、融资均在线下完成,Q板允许未改制企业挂牌转让,挂牌门槛低,挂牌周期短。 E板: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E板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系统的简称,取自Exchange(转让)的首字母"E",E板仅限于已完成股份改制的企业,可以实现线上报价线上交易,E板相比Q板的最大优势,是企业能得到更高股权融资额度。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识

对中国资本市场的认识 本学期选修了证劵投资这门课,通过学习,我对资本市场有了大概的了解。对于中国资本市场的认识,通过网上查找资料,了解了许多,下面我会通过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成就、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对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的展望,写出自己的见解。 回顾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阶段、探索阶段、资本市场进一步规范和发展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 从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起,经济建设成为国家的基本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的基本国策。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企业对资金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 1992年1-2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从1978年到1992年,资本市场萌芽阶段,源于中国经济转轨过

程中企业的内生需求,中国资本市场开始萌生。在发展初期,市场处于一种自我演进、缺乏规范和监管的状态,并且以区域性试点为主。深圳“8.10事件”的爆发,是这种发展模式弊端的体现,标志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迫切需要规范的管理和集中统一的监管。 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开始逐步纳入全国统一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全国,全国性市场由此开始发展。1997年11月中国金融体系进一步确定了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1998年4月,国务院证券管理委员会撤销,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为全国证券期货市场的监管部门,建立了集中统一的证券期货市场监管体制。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后,推动了《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关于严禁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的通知》等一系列证券期货市场法规和规章的建设,资本市场法规体系初步形成,使资本市场的发展走上规范化轨道,为相关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从1993年到1998年,市场探索阶段,统一监管体系的初步确立,使得中国资本市场从早期的区域性市场迅速走向全国性统一市场。随后,在监管部门的推动下,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出台,资本市场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同时,各种体制和机制缺陷带来的

中国为何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中国为何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1、中国的国情 中国有自己的国情,而最大的国情是,它仍然是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来发展自己的事实,实现大国崛起的梦想。以中国当前的发展水平,有相当大的几率是通过资本市场的发展将流动性引入到实体经济之中,利用全世界的资金来推升产业结构,完成中国未完的大国崛起使命。 2、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时代背景 (1)我国现处于“金融通胀”的时代。 “通货膨胀”按照“货币派”的理解即过度的货币追逐相对不足的商品和劳务。如果我们运用这一概念来看我国目前资本市场,就成为“过度的货币追求相对不足的金融产品”。“过度的货币”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持续性贸易顺差所带来的货币增加;另一个是我国居民储蓄结构变化产生的,由于资本市场的火热,大量居民储蓄开始从银行转移出来,转向资本市场。“相对不足的金融产品”是指目前我国国内可供投资的金融产品仅限于股票、债券及期货等相对较少的金融产品。“金融通胀”将会产生两个后果:一方面,金融通胀导致金融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而不是一次性或短期的一般水平的上涨;另一方面,金融通胀导致金融产品价格的总水平上升,而不是指个别金融产品价格的上升。所以对应我国资本市场,如果继续存在“金融通胀”现象,作为金融产品价格的股价的总水平将出现持续性上涨。 (2)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资本市场筹资的功能也逐步被完善,特别是中小板的推出和发展,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传统经济增长实体化向经济增长资本化转变。在这过程中,受益的将主要有两类企业,一类是大型国企,这些企业同外资合作可以引进成熟的约束激励机制、先进的风险控制机制及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另一类是高成长性的企业,这部分企业获得外资的支持后,能够迅速发展壮大,企业家的财富也将得到成倍放大。这些成功案例又将为其他中国企业树立发展样本,形成我国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的转变。 中国资本市场在成立之初,其功能被定为于服务于国有企业,为国有企业脱困保驾护航。这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功能缺陷的根源,市场的混乱无序很大程度上在于管理层服务国有企业的监管定位。随着市场发展,我国资本市场功能逐步得到矫正,通过市场功能的完善,未来的资本市场功能将在增量资产配置的基础上,增强存量资产的调节功能,通过证券化方式使现有的存量资产流动起来,并对其进行重新配置。这样,资本市场将成为全社会财富和资产的管理中心,成为“资产池”,成为和谐社会重要体现方式,也成为百姓分享财富增长的具体途径。(4)中国资本市场基础再造的完成。 我国资本市场的基础再造已初步完成,这一基础再造是由下面三个统一构成的:首先是上市公司大股东与小股东利益趋于统一,这已经通过资本市场的股改,实现全流通来解决了。在全流通后,大股东和小股东的利益开始趋于一致。 其次是企业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趋于统一,目前主要通过股权激励改革来实现。最后是金融创新与市场制度趋于统一,这主要通过金融创新,逐步推出满足不同风险收益偏好投资者的金融产品来实现,如引进权证、指数期货等。 以上基础再造的完成为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我对中国股市的认识及投资策略

我对中国股市的认识及投资策略 近二十年来,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已取得巨大的成绩。但总体上看,市场基础依然薄弱,市场内在基础与市场快速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股票市场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在中国股票市场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依然是“新兴加转轨”的市场。作为现代市场经济最活跃的组成部分,资本市场改革一直处在我国各项改革的前沿,也确实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但我国资本市场从建立至今仅20多年,在发展起点上面临着与成熟市场迥然不同的初始条件和外部环境,资本约束不到位,市场约束机制不健全,法律制度、信用体系和监管模式不完善。新兴市场意味着不成熟,其本质是高波动率;转轨意味着股市今后向成熟市场发展。在股市变革过程中,大部分投资者都将为之付出代价,一部分将成为先驱,也会造就一批富豪,能够在腥风血雨中幸存下来的投资者必定成为最大的赢家。我们必须立足于“新兴加转轨”的阶段性特征,研究现阶段中国股市的特色。 特色一:为国企解困,股市成提款机 股市交易成本费用超越上市公司分红总额,大量IPO和上市公司的再融资,从整体上意味着投资A股就是“零和戏”,市场的全体参与者必定赔钱。在成熟股票市场,股市成长的原动力是上市公司的分红,而中国上市公司能够大方分红者寥寥无几。上市公司分红不透明、无诚信、随意性强,许多上市公司更是长期一毛不拔。上市公司的股东意识、责任意识和诚信意识淡漠。股民错将股市当赌场,没有投资者或股东的到位监督,上市公司把股市当成提款机。在众多上市公司中,不乏一些困难的、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这些公司靠上市圈到钱后来维持企业的生存。可是大多数这样的企业,因为本身缺乏适应市场的竞争力,圈钱补充也只是解决一时的问题,解决不了一世。于是就有了改善上市公司质量,搞配股、搞增发,搞可转债。 特色二:信息不对称,监管需规范 在中国股市,往往上市公司出利好之前大涨,利好出来后又大跌。而早知道此方

影响中国当前资本市场运行的宏观因素分析

影响中国当前资本市场运行的宏观因素分析 宏观因素包括对证券市场价格可能产生影响的宏观经济、政治、法律、军事、文化等方面。 1.宏观经济因素 2.政治因素 3.法律因素 4.军事因素 5.文化自然因素 具体来说有: 1.政府和国有资本的过度参与。政府在资本市场最基本的责任是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市场运行公开、公平、公正,不应对市场干预过多。我国的资本市场自发展之初就被纳入行政化轨道,市场经济要求的权利与义务对称原则没有得到真正贯彻,政府通过行政机制和行政手段,对股票发行、上市、流通进行全程行政干预,在相当程度上扭曲了资本机制和市场机制。政府在股市中既是股市的监管者,又是上市公司的审批者,股市中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是国有企业,这表明政府还是股市的参与者。所以企业上市不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是政府行为,导致的结果就是股市上充斥着许多低效益的国有企业。市场规则公平性的破坏最终制约了资本市场的发展壮大。 2.对资本市场功能认知的错位。在我国,政府未针对资本市场发展规律、功能定位做深入的研究,把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定位于为国有企业筹资。造成的后果是:大批效益低的国有企业在政府干预下包装上市,而这些不合格的上市公司由于盈利能力低,股票多不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者只能在股市中进行短期投

机操作,进而导致两种结果:一是投资者对资本市场失去信心,资本市场缺乏投资者广泛参与,最终覆灭;二是过度投机蕴藏巨大风险,极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最主要、最核心的功能是资源的配置和再配置。通过具有独立意志和利益的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来形成市场价格,并通过市场价格来引导社会资金的流转,从而完成资源优化的过程。因此,资本市场的基本功能除筹资外,还有资源配置和价值发现的功能,三者相辅相成。如果市场失去了价值发现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片面强调筹资功能,把股市事实上变成了“圈钱”的场所,结果必将是毁掉这一市场。 3.政策可预期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不强。政策的不可预期性和不稳定性加大了资者投资的风险,强化了投资者对政策的依靠, 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最大的政策性障碍。资本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预期的市场,资本市场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运行能否有一个合理的预期。政策无法预期或朝令夕改,必会扰乱市场秩序,导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充满风险,进而导致市场的非理性波动。因此,我们不仅要让上市公司公开及时地进行信息披露,也要让政府公开制定和披露政策信息,从而保证投资者明确市场预期,这是建立中国资本市场市场化机制的关键所在。 4.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从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看,经济结构、业结构的调整本质上是构建有利于资本向高效配置方向流动的市场平台,这一任务不能依赖间接融资体系,只能依靠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体系。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资本市其运行质量好坏及功能发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层次是否合理、完善。因此,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才能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国外资本市场体系对比,中国资本市场体系的显著特点是市场结构不完善。在融资方面重

1-资本市场的概念_什么是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概念_什么是资本市场 大家也常常在网络,电视上看到或听过资本市场。那么资本市场的概念大家清楚吗?本期乔布简历和大家聊聊什么是资本市场。 关键词:资本市场的概念,什么是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是指证券融资和经营一年以上中长期资金借贷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基金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等其融通的资金主要作为扩大再生产的资本使用,因此称为资本市场。作为资本市场重要组成部分的证券市场,具有通过发行股票与债券的形式吸收中长期的资金的巨大能力,公开发行的股票与债券还可以在二级市场自由买卖与流通,有着不错强的灵活性。 资本市场在今天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无论是政府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还是自然人或法人要参与资本市场都首先要弄清资本市场为何物。由于资本市场在中国还仅仅是一个初级阶段的产物,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还不长,所以,许多人实际上并不清楚到底哪些属于资本市场的范围。现在一些涉足于资本市场的人,往往也只是对资本市场作了非常狭义的解释,最常见的就是把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或证券市场等同起来,以致于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产生了不少误区,这对进一步拓展和繁荣资本市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资本市场是不利的。 在资本市场上,资金供应者主要是储蓄银行、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各种基金和个人投资者;而资金需求方主要是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等。其交易对象主要是中长期信用工具,如股票、债券等等。资本市场主要包括中长期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相信大家对资本市场有个大致了解,祝大家找工作顺利哦~ 资本市场的概念_什么是资本市场 https://www.doczj.com/doc/442606836.html,/knowledge/articles/567ba3b90cf2e07dfb322951

中国资本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投资学作业

中国资本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学院:金融学院班级:11保险班学号:112021110 姓名:李娜 回望500年世界大国兴起交替的过程,资本市场是一个有力的支撑。我国资本市场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正日益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市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健全,市场规范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有企业,金融市场改革和发展以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资本市场的发展历程同样波澜起伏,历经艰辛。 一、新中国资本市场的萌芽阶段(1981年—1990年) 这一时期,国债恢复发行,股票开始出现,我国资本市场开始萌芽。 1978年后,随着宏观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央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和建设资金短缺压力,企业也面临融资困境。于是,以1981年发行国库券为始端,国债发行开始恢复;与此同时,股份制企业和股票也开始在一些地区自发出现,并随着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转轨的全面开展逐步扩大到城市集体企业和国营企业;1985年开始,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也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资本市场的特点是结构不均衡,发行量最大的是国债,股票的比重很低。 随着国债和股票发行规模的逐步扩大,持有者产生了转让变现的需求,私下转让一度很普遍,这种现实催生了一批证券兼营机构和早期的证券公司,流通市场初具雏形。1988年,沈阳等7个城市经批准开办国库券转让市场,不久试点城市扩大到54 个,到了1990年,全国国债转让市场全部放开;1986年,上海率先开办股票上市转让业务,随后,深圳也开始了股票转让。流通市场的尝试和探索对发行市场的扩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992 年 1-2 月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视察时指出:“证券、股市,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看对了,搞一两年,对了,放开;错了,纠正,关了就是了。 关,也可以快关,也可以慢关,也可以留一点尾巴。怕什么,坚持这种态度就不要紧,就不会犯大错误。”邓小平同志南方视察讲话后,中国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股份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更多的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并开始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1993 年,股票发行试点正式由上海、深圳推广至全国,打开了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二、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初步发展(1993年-1998年) 这一时期,资本市场在结构、规模、管理体制、法制建设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发展,市场体系逐步形成,并在发展中逐步规范。

谈谈对证券市场的认识

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作业 ( 学年 第 学期) 课 程 作业性质 任课教师 学生姓名 学 号 成 绩 题目:谈谈对证券市场的认识 一、中国证券市场的现状: 证券在我国属于舶来品,我国最早出现的股票是外商发行的,最早的证券交易税亦是由外商成立的,直到1918年夏天才诞生了我国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北平证券交易所。新中国的应该从1986年9月中国工商银行会上海信托投资公司静安区业务部正式挂牌交易股票算起,章晓洪老师认为较为规范的股票市场则应该以分别在1990年及1991年成立的上海交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标志。 在沪,深交易所成立之初,沪深这两个股票市场只能算作地方性的股票市场,然而在1992年中央允许全国各地获批的上市公司股票可在两市交易使得它们突破了地域限制,从地方性的股票市场一跃成为全国性的股票市场。同年,中央批准成立国务院证券委及中国证监会,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纳入去全国统一的监管框架,区域性试点推向去全国。这两项重大举出大大推动了我国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沪深两市经过短短6年的发展,上市股票达800余家,市价总值超过 1.75亿元,流通市值近8000亿元。 我认为认为几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迅猛发展,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改革,上市公司不能像以往那样只纯粹地对政府负责,而要进一步加强对股民的责任。我国国国企向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成熟发展得益于上市公司的发展。股票市场的发展不仅为评价企业经营状况提供了一个有效的平台,也为企业实施资本运营战略提供了宽广的场所。上市公司会根据其股票价格的波动来调整公司管理层的经营策略,股票市场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提供了渠道,拓宽了公司调整的范围,夜为公司实现资产高效流动提供了捷径,这比传统的关停并转和破产清算的资产流动方式更加有效。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实例证明,证券市场已然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资本市场。章晓洪老师特别提到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在于证券市场发展的成败,同时证券市场发展的成败夜关系着中国国营企业能否走出困境走向世界。 现代投资学原理 期中作业 苏永达老师 罗正忠 2008051529 2011—2012 一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总结动量效应产生的原因

金专一班张建伟 213025100109 从行为金融学角度总结动量效应产生的原因“动量效应”是金融经济学英文中momentum effect一词的中文翻译,也有根据含义译为“惯性效应”,它属于资产定价理论研究中异常现象的一种,是由Jegadeesh和Titman(1993)提出的。动量效应一般是指在过去较短时期内收益率较高的股票,在未来的中短期收益也较高;相反,在过去较短时期内收益率较低的股票,在未来的中短期也将会持续其不好的表现。动量效应的存在对市场有效性提出严峻的挑战.这种现象如何产生,其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通过阅读文献,下面我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对股票市场动量效应形成的原因进行解释。 行为金融理论认为投资者行为偏差有两个层次:一是投资者个体行为偏差,指投资者因受个体主观因素影响导致的行为方式偏差。它侧重于分析投资者个体行为,以及这种普遍的个体行为偏差对市场可能产生的中长期影响。另一个层次是投资者群体行为偏差,它主要是指因投资者之间行为的相互影响而导致的市场整体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偏差。投资者群体行为偏差分析则侧重于分析这种投资者行为相互影响制约条件下的群体行为,以及投资者是如何形成连贯的市场行为的。在这两个层次的行为偏差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噪声交易理论、羊群行为理论、投资者过度反应和反应不足等有一定代表性的投资者行为理论。 第一个层次的原因:基于投资者认知和情绪偏差的解释,主要有BSV模型和DHS模型以及处置效应解释和羊群效应解释。 (1)BSV模型假设真实的公司盈余变化服从随机游走过程。考虑下面两类

投资者:一类持有“均值回归机制”的观点,认为公司盈余变化是均值回归,因而表现为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偏差,这种偏差导致公司股票价格对公司盈余变化反应不足;另一类持有“趋势机制”的观点,认为公司盈余变化有一定的趋势,因而表现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偏差,这种偏差导致公司股票价格对公司盈余变化反应过度。 (2)D H S模型将投资者分为无信息的和有信息的投资两类。无信息的投资者不存在认知偏差,而有信息的投资者受到自我归因偏差的影响。由于存在这种认知偏差,有信息的投资者依据赢者未来表现好的正收益信号,将股票未来表现好归为他们的选股水平高,股票未来表现不好归为运气不佳,结果导致投资者对自己的选股能力过度自信。这种滞后的反应过度推动赢者的市场价格超过其基础价值,从而产生动量收益,但最终市场价格向其基础价值回归,导致股票收益的长期反转。 (3)“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认为投资人为了避免后悔,会倾向继续持有具有资本损失的股票,而去变现具有资本利得的股票。Grinblatt 和Han (2001)用处置效应来解释惯性。在公司有利好(空)消息的时候,股价会随之上涨(下跌),使得投资获利(亏损)的投资者人数增加,在处置效应的趋势下,投资者会选择卖出(持有)股票,这样就延缓了价格的上涨(下跌),使得股价对新信息反应不足。但是这种反应不足又会吸引新的投资者买入(卖出)股票,导致价格继续上涨(下跌)。这就导致股票价格持续的上涨(下跌),动量效应得以体现。 (4)“羊群效应”(Herd Effect)是一种特殊的非理性行为,它是指投资者在信息环境不确定的情况下,行为受到其它投资者的影响,模仿他人的决策,或者

(完整版)资本市场的功能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来意义是指长期资金的融通关系所形成的市场。但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资本市场的意义已经远远地超出了其原始内涵,而成为社会资源配置和各种经济交易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市场的功能可以按照其发展逻辑而界定为资金融通、产权中介和资源配置三个方面。 (一)融资功能 本来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即是纯粹资金融通意义上的市场,它与货币市场相对称,是长期资金融通关系的总和。因此,资金融通是资本市场的本源职能。 (二)配置功能 是指资本市场通过对资金流向的引导而对资源配置发挥导向性作用。资本市场由于存在强大的评价、选择和监督机制,而投资主体作为理性经济人,始终具有明确的逐利动机,从而促使资金流向高效益部门,表现出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 (三)产权功能 资本市场的产权功能是指其对市场主体的产权约束和充当产权交易中介方面所 发挥的功能。产权功能是资本市场的派生功能,它通过对企业经营机制的改造、为企业提供资金融通、传递产权交易信息和提供产权中介服务而在企业产权重组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述三个方面共同构成资本市场完整的功能体系。如果缺少一环节,资本市场就是不完整的,甚至是扭曲的。资本市场的功能不是人为赋予的,而是资本市场本身的属性之一。从理论上认清资本市场的功能,对于我们正确对待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有效利用资本市场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十多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迅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上市公司的数量、融资金额和投资者数量等方面,我国资本市场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在产品以及法规制度方面,市场的基本要素和基本框架已经形成,技术系统建设方面成果显著。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我国资本市场功能和作用日益显现,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市场,作为一个新兴市场,在融资、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为我国经济的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思考,全面审视我国资本市场结构,综合分析、对比发达国家资本市场的成熟制度,为我国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提供理论指导依据,有利于资本市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国资本市场的功能探讨 (一)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概况

对金融市场的初步认识

对金融市场的初步认识金融市场是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其主要功能包括流动性、信息传递和风险分担。 流动性一般指金融资产变现的能力,或指在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达成交易的速度,或是指市场参与者以市场价格成交的可能性。因此,金融市场扩大了资金供求双方接触的机会,便利了金融交易,降低了融资成本,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为筹资人和投资人开辟了更广阔的融资途径;为各种期限、内容不同的金融工具互相转换提供了必需的条件。 有效市场假说表明,所有有关股票、债券和其它金融资产的市场价值的信息都将被用来评估这些资产的价值。一个有效的市场不会浪费或漏用信息,如果一个市场的信息越充分越有效,则这个市场的效率就越高。因此信息决定了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和金融风险管理的能力。 金融风险指金融交易因事后的不确定性导致金融资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主要分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金融市场的发展可以帮助实现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首先,金融市场的发展促使金融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金融风险分散化;其次,发展金融市场就为居民投资多样化、金融资产多样化和银行风险分散化开辟了道路,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条件;同时,居民通过选择多种金融资产、灵活调整剩余货币的保存形式,增强了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 金融市场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金融市场的脆弱性客观存在,这是与市场经济体制本身的先天缺陷密切相关的。市场经济与生俱来的先天缺陷如下:一是人的本性有可能导致金融崩溃。二是信息总是不完全和不可预期的。三是客观存在的经济周期必将导致经济和金融的波动。因此,金融危机不可避免。并且金融市场可能失灵,其主要原因包括:金融市场负的外部性大,金融市场具有“公共品”性质,金融市场存在着不完全竞争,金融市场的信息不完全,金融市场与经济周期的互动。 因此,为了防范和应对金融市场的先天缺陷,适当的政府干预和宏观调控非常必要。 金融全球化是指庞大的国际资本和网络金融迅速发展促使全球金融一体化;全球金融活动按照同一规则运行;金融活动与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在这一背景下,未来金融市场有这样的发展趋势: 证券化。主要表现为直接融资和衍生品的比重显著增加。 一体化。即金融市场全天候运作,全球市场连为一体。、 自由化。也就是各国政府逐步放弃对金融活动的管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

动量交易策略在国内股市的适用性实证分析_刘晓磊

会。第二,在许多情况下,权证不利于中小投资者作为对价支付工具。由于权证数量少,普遍存在着高溢价,发行人从权证非理性溢价中获利,从而助长了投机行为,而产生的损失最终由中小投资者承担。第三,出于防范投机风险的考虑,监管部门对权证产品的推出实施严格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权证产品的发展。第四,创设机制不完善,权证创设人可以从自身利益出发决定是否创设权证,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2.监管力量不够。虽然我国权证市场的法律法规很多,但是受监管力量和监管水平的制约,内幕交易、信息披露不规范以及价格操纵等违规行为依然存在,且没有受到相应的惩罚,严重的损害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目前市场条件下,各种违规行为很难杜绝。 三、我国权证市场的发展对策 发展权证市场不仅活跃了市场交易,促进了证券市场功能的发挥,为投资者提供了理财和避险工具,同时也开拓了新的盈利模式,提高了券商的竞争力。完善权证市场,使其平稳健康持续的发展才是长久之计。针对我国权证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加强宣传力度,提高投资者整体素质 由于权证市场在我国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绝大多数普通投资者对权证了解甚少,甚至把权证当成股票,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同时,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中小投资者本身处于弱势地位,为此,管理者和券商应加大对投资者的教育培训,加强权证产品的宣传力度,让投资者深入了解权证的基本知识、特性、交易规则等,增强投资者的风险意识,从而让投资者注意到规避风险,杜绝盲目跟风,过度投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权证市场稳定发展。 (二)健全证券市场,为权证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权证作为一种金融衍生品,其发展依赖于基础证券市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证券发行和交易,能够为权证健康稳健发展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同时,由于我国权证市场品种少,规模小,价格极易操纵。增加权证供给,开发更多优质权证,扩大市场规模等对解决我国权证市场目前的问题起到重要作用。市场管理者应当在保证权证发行质量的基础上,适当放宽权证的供给,调节权证的供不应求,稳定权证价格。 (三)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市场监管 完善权证交易制度体系是保证和促进权证市场健康发展的前提。第一,设立做市商制度。由于权证具有高杠杆性,价格和成交量波动较大。投资者在交易中面临着较大的价格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实行做市商制度有利于保持市场的流动性,防止价格大幅度波动,从制度上控制权证交易的风险,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权证市场。第二,完善权证创设机制。我国应对创设人资格,创设量以及创设时间做出更加严格的规定,防止利润输送和操作权证,保护权证中小投资者的合法利益。 加强权证市场的监管需要各层管理者共同努力,不仅要从继续完善监管规则,而且要对发行人和创设者建立一套有效的约束办法。健全和完善与价格操作行为相对应的监管办法和处罚制度,加强对参与者的跟踪和监管。规范市场环境,促进权证市场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要加强对权证市场的信息披露,尤其是券商创设权证的信息披露,增强权证发行人的透明度有利于权证市场的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家尧.当前权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N].金融时报,2011-1-31. [2]侯迎春,门明.关于我国认股权证市场的研究和探讨[J].金融与经济,2009(8). [3]季小雪.中国权证市场发展探讨[J].现代商业,2008(6). [4]熊志钢.中国新兴权证市场规范发展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6). 作者简介: 王洪彪(1989—),男,山东潍坊人,现就读于长春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 张洁宇(1989—),女,吉林松原人,现就读于长春工业大学金融学专业。 动量交易策略在国内股市的适用性实证分析 刘晓磊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61) 【摘要】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和有限的信息加工利用能力的假设,行为金融学提出动量交易策略,文章运用事件分析方法,采用动量交易策略投资于样本股票的收益情况,证明了策略在国内股市的适用性。 【关键词】动量交易策略;适用性;实证分析 一、引言 在证券市场效率不高,投资者存在诸多的非理性心理和行为时,价格会系统性地偏离价值,出现高于或低于其合理区间的情况。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及卖空限制的假设和投资者的有限的信息加工利用能力,行为金融学提出动量交易策略,即寻求并确定由于投资者系统性的行为偏差和心理错误所引起的证券定价偏差,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些错误之前投资于这些证券,并随着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这些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证券时卖出这些证券。本文试图随机选取样本股票,运用动量交易策略检验模拟投资效果,以期待给中小投资者策略建议。 二、动量交易策略原理 动量交易策略(momentum trading strategy)又称为惯性策略、相对强度交易策略(relative strength trading strategy),即首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市收益和交易量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动量交易策略主要论据是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和赌博投机心理。 动量交易策略源于对股市中期收益(intermediate horizon return)延续性的研究。Jegadeesh与Titman(1993)在对资产股票组合的中期收益进行研究时发现,与DeBondt和Thaler (1987)的价格长期回归(long-term price reversal)趋势、Jegadeesh(1990)与Lehmann(1990)的以周为间隔的短期价格回归(short-term price reversal)趋势的实证结果不同,以3—12个月为间隔所构成的股票组合的中期收益会呈现出延续性、即中期价格具有向某一方向连续变动的动量效应。Rouvenhorst (1998)对其他121个国家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的中期价格动量效应,这表明这种效应并非来自于数据采样偏差的偶然性。 目前对于中期价格动量效应的论述,比对价格长期和短期回归趋势的解释要少。Chan,Jegadeesh和lakonishok(1996)认为这是对收入消息(earning news)的反应不足所导致;Conrad 和Kaul(l998)则认为,是单个证券的平均收益的截面变化引起的;而Moskowitz和Grinblatt(1998)认为,该现象由特定公司的行业动量导致。不管怎样,动量交易策略在实践中己得到广泛应用,美国价值线排名(value line rankings)就是动量交易策略利用的例证。国内学者施东辉(2001)等对基金数据行了分析,认为国内股市存在价格动量效应。 关于动量交易策略的大量研究表明:第一,价格惯性策略是有利可图的;第二,这种超常收益与价格对企业收入突变的缓慢调整相关;第三,分析师们的盈利预测是缓慢调整的。 三、研究步骤和实证检验 (一)样本空间 样本数据选自沪市和深市100支A股股票,为了保证样本数据的随机性,本文样本股票选择沪市代码为600000—600067共50支股票;选择深市代码000001—000058共50支股票。数据选取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共18个月的股票交易数据,考虑到我国股市涨跌停板等重大制度的影响和数据的连贯性、可比性,对检验期内退市的股票进行了剔除。价格涨跌均按照股票的日均价计算。股票数据来自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www.sse. https://www.doczj.com/doc/442606836.html,),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442606836.html,)和大智慧股票数据软件。 (二)研究步骤 1.将2010年1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这18个月时间分成三

我对资本市场的认识

我对资本市场的认识 摘要:进入9月后,风雨飘摇的华尔街成为焦点。从房利美、房地美两大房贷巨头被政府接管,到158年之久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再到美林、AIG、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大投资银行被收购、政府接管或转为银行控股公司。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美国正陷于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这场危机进而引发的经济衰退,为世界带来的严重的金融动荡和经济影响。世界在不断进行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是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之外的绝缘体了。正确认识资本市场在今天已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主题词:资本市场货币市场证劵市场体系 无论是政府要培育和发展资本市场,还是自然人或法人要参与资本市场都首先要弄清资本市场为何物。由于资本市场在中国还仅仅是一个初级阶段的产物,进入社会经济生活的历史还不长,所以,许多人实际上并不清楚到底哪些属于资本市场的范围。现在一些涉足于资本市场的人,往往也只是对资本市场作了非常狭义的解释,最常见的就是把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或证券市场等同起来,以致于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产生了不少误区,这对进一步拓展和繁荣资本市场,鼓励更多的人参与资本市场是不利的。在这里,我就以下三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资本市场不等于货币市场 最常见的是许多人把资本市场等同于货币市场,不少人在谈资本市场时,实际上仅仅是就货币市场而言的,这是一种非常狭义的资本市场观念。资本不仅有货币形态存在,货币也不一定都必然能够成为资本。资本本身有多种表现形态,既有货币形态,也有实物形态,还有证券形态、技术形态等。货币市场包含了一般货币市场和货币资本市场。一般货币市场包含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货币兑换,但只要以盈利为目的,货币市场就一定是货币资本市场,而不是一般的货币市场。尽管在货币兑换中,人们的行为往往都是以盈利为目的,但也不能排除确实存在不以盈利为目的,而仅仅为了使用方便的货币兑换。还要强调的是,资本市场也不仅仅是货币市场,正如资本与货币不能划等号一样,资本市场与货币市场也不能划等号。货币市场仅仅是资本市场的一部分,尽管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却不能等同。所以确切地说,现在人们常用的货币市场概念主要是指货币资本市场。 毫无疑问,货币资本市场是整个资本市场的核心,货币资本市场的繁荣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的发展。因此,人们往往最关心的也是货币资本市场。同时,货币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也决定了整个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于是,有的人就把货币资本市场与内容更丰富、范围更广阔、内涵更深刻的整个资本市场等同起来。为此,我们必须对一般货币市场有明确的认识。 简单地说,货币市场往往被叫做金融市场。按照一般的解释,金融就是资金融通。最通俗的一种资金融通是指有资金剩余的一方将资金借贷给缺少资金的另一方,这种借贷关系大量地表现为银行业务。 其实,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现在所说的金融已经具有更广泛的含义。货币的发行,信贷业务的开展,外汇交易的进行,证券的买卖,信托投资活动的兴起,保险理赔业务的扩大,典当业的出现等都直接涉及到货币的流通,它们属于大金融的范围。金融市场就是从事资金融通的场所,货币市场作为资金融通的场所,尽管有的是有形市场,有的是无形市场,但人们通常统称为金融市场,即一般所说的货币市场。 二、资本市场不等于证券市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