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练习

第四章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练习

第四章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练习
第四章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练习

第四章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练习

一、社区服刑人员包括哪些?

社区服刑人员包括:缓刑、假释、管制、监外执行和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五类人员确定的依据是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

二、请具体分析社区服刑人员的类型:

社区服刑人员是指适用以下五种刑罚方法或措施的人员:

(一)管制

管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这是在刑法教科书对“管制”具有“通说”地位的定义,目前已有变化。在社区矫正试点的省市,对管制的监管,司法行政部门也参与其中。实践中,我国管制的适用率很低。

(二)缓刑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或者未被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缓刑人员在社区矫正中所占比例最大。

(三)暂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服刑人,具有法定的三种特殊情形:(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还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至于危害社会的;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法的制度。暂予监外执行在社区中矫正是基于某种特殊的原因,在实践中运用的最少。

(四)假释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一定时间后,如果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司法机关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现在,假释的人数有增长的趋势。

(五)剥夺政治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一定社会政治生活权利的刑罚方法。剥夺政治权利可以是附加,也可以是单处。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在社区矫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

三、管制的概念:

管制是指由人民法院判决,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但限制其一定自由,交由公安机关管束和群众监督改造的刑罚方法。

四、缓刑的概念:

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若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在考验期内不再犯新罪,或者

未被发现漏罪,或者没有违反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的制度。缓刑人员在社区矫正中所占比例最大。

五、暂予监外执行的概念:

暂予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的服刑人。

六、暂予监外执行包括哪些特殊的情况:

具有法定的三种特殊情形:

(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2)怀孕或还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至于危害社会的;不适宜在监狱或其他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时,暂时采取的一种变通执行场所和执行方法的制度。

七、假释的概念:

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一定时间后,如果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司法机关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制度。现在,假释的人数有增长的趋势。

八、剥夺政治权利的概念:

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一定社会政治生活权利的刑罚方法。

九、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的程序的概念:

对社区服刑人员管理的程序是指服刑人员从进入社区直至在社区中刑罚执行完毕所需要的主要环节。

十、对社区矫正管理程序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一)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

(二)风险测评、需要评估和分类

(三)日常管理

十一、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的概念:

社区服刑人员的接收是指社区矫正的执行机关将服刑人员从决定机关手中接收,这是社区矫正执行的第一个环节。

督管理通知书》和《社区矫正宣告书》,明确告知其在社区服刑期间必须遵守的有关规定,并服从和接受街道司法所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十二、为什么要进行风险测评、需要评估和分类?

随着我国社区矫正试点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服刑人员回到社区,这无疑加大了社区矫正的工作量和难度。从社区矫正的预防与减少重新犯罪出发,矫正工作者不仅要在改造质量上下工夫,也要在监管的效率上下工夫。因此,有必要对刚刚进入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进行分类,以确定不同的矫正方案,分配相适应的矫正力量与资源。分类是以对服刑人员的风险测评和需要评估为依据。

十三、从哪几个方面对服刑人员进行测评?

从犯罪记录、犯罪类型、服刑人员基本情况、价值观、矫正情况、生活环境六个大方面来对服刑人员进行测评。

十四、具体可以讲进行风险测评的服刑人员分为几类?

将服刑人员分为稳定、重点关注、高危控制三类。

十五、日常管理包括哪些?

具体包括:

1.对五种服刑人员在监管内容上的区分

2.教育更新

3.心理矫正

4.社区服务

5.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

6.奖罚措施

7 矫正鉴定和公安宣告

十六、如何对服刑人员进行教育更新?

在社区矫正日常的管理中,司法所需要采用培训、讲座、参观、参加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以及其他方面的教育。除了正面教育引导外,还需针对不同犯罪类型的人员,结合其犯罪的原因,在专业人员的引导下,促使其反省,通过小组座谈交流的形式,帮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犯罪以及如何避免今后的犯罪。

定期找服刑人员进行谈话,也是司法所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交流可以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进行分析,进而适当调整教育更新方案。社区矫正机关应为服刑人员的继续升学和深造创造便利条件。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服刑人员,社区矫正机关应帮助他们联系原来的学校,使他们能够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另外,搭建犯罪人与被害人交流的平台,也应成为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工作的议题,通过社区矫正工作者使双方之间有更多的了解,通过交流,弥合因犯罪而造成的双方的对立,使被破坏的社区的信任关系得以恢复。

十七、如何进行心理矫正?

社区矫正机关需要定期聘请心理专家、心理咨询人员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心理疏导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有针对性的分类矫正活动。心理专家对服刑人员的个人、家庭、社会关系等进行全面分析,并对他们的人格、心理健康水平、家庭状况以及社会的支持力度作出分析。根据测试结果,社区矫正工作者和心理学家一起制定相应的心理辅导计划。心理辅导可以采取集体心理辅导、小组心理辅导和个别心理辅导等不同形式。社区矫正机关还应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志愿者对服刑人员开展经常性的帮教活动,并说服家属一同参与对服刑人员的矫正与教育。

十八、要求服刑人员进行社区服务的意义?

社区矫正机关定期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服刑人员参加社区服务是社区矫正的一项重要矫正项目。社区服务旨在促使社区服刑人自食其力,改变好逸恶劳的恶习,培养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观念,同时可以很好增强服刑人员的在刑意识,是矫正

工作者直观地把握服刑人动向的良好途径。

十九、管理的原则有哪些?

(一)严格管理、区别对待相结合

(二)惩罚、改造、帮助服务相结合

(三)有利于服刑人员回归社会

(四)有效利用社会资源

(五)计划性、针对性、灵活性相结合

二十、为什么要坚持严格管理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在社区矫正试点前,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比较松散,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在实际的管理中往往也没有明显的区分,因而存在的问题较多。在客观上影响了我国非监禁刑适用的效果。现在进行社区矫正的试点,在社区服刑人员中也出现了一些违法、违规和重新犯罪的问题,究其原因,缺乏严格的管理是重要的方面。因此,我们在管理时首先应坚持严格管理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

二十一、进行严格管理有何重要意义?

严格管理首先需要明确社区矫正是一项刑事执法活动,需要体现刑罚的惩罚功能,严格监管是体现惩罚功能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社区矫正适用的比率仍然很低,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矫正试点的推进,在社区服刑的人数和比例将会进一步增长。社区服刑人员的风险程度也将会有所增加。

从现实和长远考虑,严格管理将有利于社区的安全和稳定,有利于在社区体现刑罚的报应和威慑功能,有利于对服刑人员产生一定的儆戒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服刑人员的改造、更新和回归社会。

二十二、严格管理的内容包括哪些?

按照法律的规定和各地作出的一些具体工作细则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考察和权利的限制。

具体包括:

(1)定期或不定期地与服刑人员谈话;

(2)进行必要的居住地或工作场所的检查;

(3)组织服刑人员参加公益劳动和各种有针对性的矫治项目。

二十三、累进处遇的定义:

累进处遇的定义是在根据监狱押犯的犯罪类型、刑罚种类、刑期,在横向分押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其认罪悔改状况、行为表现实行纵向动态的管理,分为:从宽、普通和从严管理。

二十四、如何理解回归社会这一概念?

回归社会应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形式上的回归。如假释人员从监狱回到社区,但并不是所有的服刑人员都具有这样的回归,如有的缓刑、管制人员并没有在监狱、看守所的经历;二是实质意义上的回归。社区服刑人员无论是否有受过监禁的经历,他们都是经过司法部门的判决和裁定进入社区服刑,在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限制和惩罚的前提下,希望他们能对自己的犯罪行为和后果承担责任,

对自己的犯罪有所悔悟,重新融入社会的主流文化,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对所有的社区服刑人员都具有这样的实质意义上的回归要求。这也是我们社区矫正管理所需要追求的目标。

二十五、管理原则中的计划性是指什么?

计划性是指:社区矫正管理机构接收服刑人员后应当在宏观上作出总体规划,制定好各个阶段的矫正工作流程,使整个矫正工作有章可循,循序渐进。

二十六、管理原则中的针对性是指什么?

针对性是指: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应当根据每一名服刑人员的特点对他们进行归类,制定相应的个案矫正计划,作到因人而异。

二十七、管理原则中的灵活性是指什么?

灵活性是指:社区矫正管理机构在平时的日常管理中根据服刑人员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相应地改变矫正计划,以期与对象的发展变化相容。在日常管理中要把这三者紧密结合,宏观指导下要注重微观,在对原有计划的执行中也要注意灵活的调整。

二十八、要做好个案管理,首先需要做什么?

要做好个案管理,首先需要做好两项基础工作,一是风险评估,二是需要评估,在此基础上做好个性化管理。

二十九、风险的含义:

对风险的一种理解是人身危险性。人身危险性一般是指犯罪人的生理、心理特质及其社会因素所决定的犯罪倾向或反社会人格。

三十、人身危险性的特点:

1.以服刑人员的犯罪人格为存在基础。

按照刑事社会学派的观点,人身危险性是由犯罪人的生理和社会因素共同决定的,犯罪行为是在人的内部人格存在的前提下,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形成的。

2.人身危险性具有反复继续性和可变性。

人格是具有稳定性的,犯罪人格也是如此,并不因为犯罪行为实施完毕而消失,社区中的服刑人员相对于监禁中的服刑人来说,人身危险性和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把他们放在社区而不是监狱,假释人员也是经过司法部门的考核,人身危险性已经明显降低后回到社区服刑的,但这些并不意味着他们的人身危险性已经消失。

三十一、犯罪人格的概念:

犯罪人格是指犯罪人作为个体在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身心组织。

三十二、刑罚个别化的概念:

所谓刑罚个别化是指根据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处以与其犯罪情况相适应的

刑罚,从而更好地实现刑罚的特殊预防的目的。

三十三、风险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

从世界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对服刑人员的风险评估情况来看,评估的方式一般可分为两类:统计式风险评估和诊断式风险评估。统计式的风险评估是指将服刑人有关重新犯罪的情况和信息一一列举,折成分值,评估的内容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不变的和可变的因素,通过统计,将服刑人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诊断式评估要求诊断工作者注重考虑服刑人在人格特征和精神疾病等方面的因素,同时注意考虑与重新犯罪相关的在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诸方面的综合因素,预测服刑人重犯的可能性。诊断式的评估要求评估者在心理学和精神病方面有更加专业的知识,评估一般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服刑人。由于统计式风险评估更加简便易行,因此能在更大范围内为社区矫正工作者所使用。

三十四、统计式的风险评估的概念:

统计式的风险评估是指将服刑人有关重新犯罪的情况和信息一一列举,折成分值,评估的内容包括静态的和动态的、不变的和可变的因素,通过统计,将服刑人划分为不同的风险等级;

三十五、诊断式评估的概念:

诊断式评估要求诊断工作者注重考虑服刑人在人格特征和精神疾病等方面的因素,同时注意考虑与重新犯罪相关的在生物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诸方面的综合因素,预测服刑人重犯的可能性。诊断式的评估要求评估者在心理学和精神病方面有更加专业的知识,评估一般适用于某些特定的服刑人。

三十六、人身危险性应当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1)犯罪纪录。

(2)犯罪类型。

(3)基本情况。

(4)价值判断。

(5)矫正情况。

(6)生活环境

三十七、风险评估与需要评估的区别在于?

对服刑人员进行风险评估,目的是根据服刑人员风险程度的差异,采取有区别的监督考察和管理,从而确保社区的安全,社会秩序的稳定。对服刑人员进行需要评估,目的是创造有利于服刑人员更好地回归社会、融入社会的条件,使其能够成为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需要评估与风险评估的内容存在着交叉,但由于两者的着眼点不同,就总体而言,两者评估的内容是有所不同的。

三十八、行刑个别化的概念:

社区矫正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行刑个别化,是指在社区矫正过程中应当根据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性的大小及不同的需要给予个别处遇。

三十九、根据我国的国情,在社区矫正中对服刑人员的个别化处遇应当作到哪几点?

根据我国的国情,在社区矫正中对服刑人员的个别化处遇应当作到:

(1)监督个别化。主要是根据服刑人员不同阶段的人身危险性、在社区的表现确定相应的监督考察及管理措施;

(2)教育矫治个别化。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犯罪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确定对每个人进行教育矫治的重点,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条件,让其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矫治项目、心理咨询等。

(3)奖惩个别化。主要根据服刑人员在社区中的实际表现适时给予相应的行政或刑事方面的奖惩。奖励分为表扬、记功、评为社区矫正积极分子、减刑。惩罚分为警告、记过、收监等。

(4)帮助服务个别化。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特殊需要,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或积极创造条件或广泛利用社区的资源为其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四十、简要回答我国对分类管理的具体评价:

分类管理是矫正的重要手段。

1.矫正工作者对分类管理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2.对社区矫正五种对象的区别在实践中尚不明确。

四十一、美国是怎样进行分类管理的?

1.从刑罚措施性质上划分

2.根据社区服刑人员的风险程度的差异划分

3.根据服刑人员的犯罪类别划分

四十二、美国分类管理的措施有哪些?

将目前美国已普遍适用而我国尚比较欠缺的分类管理措施作一简单介绍:

1.强化监督

强化监督是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适用于被评估为有较高风险的缓刑、假释人员。当时的出发点是探索在社区矫正监督中矫正工作者最佳的案件负荷量。强化监督又分为缓刑和假释两种。

2.日报告中心

美国的日报告中心建于20世纪70年代,也是出于减少监狱拥挤的考虑。对在社区中服刑的、社会危险性相对较大的人员进行管理的机构。中心有各种监督和矫治的项目,为服刑人员提供接受监督和参加矫治项目的场所。

3.家中监禁

这种方式目前在美国广泛适用,形式多样,有些要求犯罪人每天在家呆几个小时,有些则整天不能离家。

4.中途训练所

中途训练所开始是为从监狱里释放出来的人员设立的在社区的过渡性居住机构。

四十三、中途训练所有哪些模式?

中途训练所有三种适用模式。

第一种可以选择适用,根据服刑人在离开监狱时是否有适当的住所、工作、

积蓄和生活计划等来决定是否将服刑人安置在中途所里,没有固定的期间。

第二种是必经模式,就是服刑人在被释放的开始阶段必须呆在中途所里,确定固定的期间,所里向他们提供从监狱到社区所需要的服务。

第三种是预防模式,是将有重新犯罪危险可能的服刑人送到所里居住一段时间,如果他们的表现有所好转,他们就可以恢复较低程度的社区监督,如果表现较差,可将其转送到监狱或看守所。

四十四、怎么划分居住者在中途训练所的居住期?

居住者在其中的居住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犯人刚从监狱释放,要经过一个脱离监狱生活的过渡时期。

当他们开始寻找工作或是在周末回家介入社会生活时,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当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开始碰到各种挑战和问题时,就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在释放前的两三周服刑人常常情绪不安,这就进入了第四阶段。

四十五、目前我们急待完善的分类管理有哪些?

1.根据服刑人的刑罚执行类别分类

2.根据服刑人员的需要分类

3.根据服刑人员的人身危险性分类

4.根据服刑的阶段(时期)分类

5.根据犯罪类型分类

6.根据年龄分类

四十六、根据服刑人员的需要分类具体可分为?

这是在对服刑人员进行需要评估后,根据服刑人员反映出的自身最突出的需求把他们划归到相同的类别。

(1)迫切需要解决就业,经济收入、职业技能培训问题、住房问题的可以归为一类,把主要的工作重心放在帮助他们寻找合适的工作单位,提供技能培训的机会等,并及时了解服刑人员在工作单位的表现情况。

(2)在家庭关系和人际交往方面有困扰的可以归为一类,工作重点可以放在做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说服其配合矫正工作。服刑人员如果在交往上与他人发生矛盾而自身无法解决,应当找其谈心交流,提高他们冷静处理问题的能力。

(3)有心理辅导需要的可以归为一类,可以安排心理专家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必要的时候可以到家中走访。

(4)有生理健康问题的归一类,重点帮助他们落实社会保障,稳定其改造情绪。在各个类别中可根据评估结果又把他们分为低度需要、中度需要、高度需要三类。按照他们的实际困难程度制定不同的帮助方案。

四十七、常规监督措施的概念:

常规监督措施,是指服刑人员应当遵守的程序性规定,即现行法律法规和社区矫正规章中对服刑人员提出的要求:1)服从矫正工作者的监督;2)按照社区矫正规章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地如实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接受矫正工作者的传唤或来访;3)更换工作或改变住所及时通知矫正工作者;4)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迁居经过司法所批准。

四十八、禁止性要求的概念,具体包括哪些?

禁止性要求,指服刑人员在矫正期间不得从事某些行为,以保证服刑人员摆脱不良环境的影响,减少重新犯罪的消极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不得在任何不适当的场所出入,如可以禁止其出入酒吧、舞厅、电子游戏厅等;2)不得与不良人员交往,特别是以往在同一个犯罪团伙的危险人员;3)在特定时间不得外出,例如宵禁(晚上10点至第二天6点不得外出);4)平时不得携带可能诱发犯罪的物品,如管制刀具;5)强制接受戒酒、戒毒、医疗等治疗措施。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一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社区的维系功能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心理)维系;一是(社会)维系。 2、社区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特征,按此标准来划分,社区分为(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和(专能)的社区。 3、社会主体可分为三大类:(社团行动)、公众动员和(传播媒介)。 4、社区管理主体的制度建设的特点有(制约性)、权威性和(相对稳定性)。 5、以文化性质为标准分类,可以把社区文化分为(公益性)群众文化、娱乐性赢利文化、(休闲文化)、艺术教育和表演等。 6、一般说来,社区文化的功能集中表现在社会沟通、心理凝聚、(价值导向)、行为规范、文化传承和(协调发展)等六个方面。 7、我国的社区教育管理模式主要有(学校辐射型)、街道(居委会)辖区型和(资源自助型)。 8、社区组织工作模式主要有三种:(社区发展)、社区计划和(社区行动)。 9、社区治安管理的内容具有涉及面广、(范围大)、(复杂性强)的特点。 10、社区服务的经费来源主要是:(政府资助)、居委会自筹、当地社会福利有奖募捐自留福利资金、社区服务的有偿收入。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区环境: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的综合,也就是各种直接或见解地作用于和影响社区本身的外部客观因素的总和。 2、社区管理主体:以社区政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为核心,由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中介组合子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 3、狭义的社区文化:社区除了物质文化以外的其他社区文化的总和。 4、社区社会保障;以设为依托,以社区居民为主要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障体系。 5、社区管理方法:社区管理主体为履行社区管理职能,实现管理目标,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而采用的各种方式、手段、措施和技巧的总称。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社区的特征。 要点:是社会的缩影;是聚落的承载体;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不断变迁的;管理上的自治性;功能上的综合性、管辖上的区域性等特征。 2、简述设环境的发展趋势。 要点:建设智能社区环境;建设生态园林式社区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区环境。 3、简要谈谈社区文化的特征。 要点:略 4、当前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 要点:构筑新型组织网络;建立新机制;努力实现两大组织郑和,扩大党的基层组合子工作覆盖面;高度重视党风党纪建设与党的群众工作;赋予街道党组织必要的职权;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请谈谈如何改善城市社区环境管理? 要点:理顺城市社区环境管理机制,明确社区环境整治责任;制定城市社区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确立城市社区环境保护目标;结合调整城市产业结构和企业技术改造,为提高社区环境质量创造条件;积极推行污染集中控制,提高防治措施;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防治污染能力;疏通、拓宽资金渠道,扩大城市社区环境建设的资金来源;加强城市环境管理,健全监督执法队伍;以社区客持续发展为导向,发展社区环境教育; 2、试析我国社区社会保障工作的发展方向。 要点:发挥政府在社区的社会保障建设和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完善我国社区社会保障工作许多其他方面;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社区概念的最早提出者为(藤尼斯),他曾把社区氛围三种类型:(地区社区)、亲属社区和非地区社区。 2、从社区所处的地域角度划分,可将社区环境分为(社区内)环境和(社区外)环境。 3、加强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建设,主要表现在要健全组织结构性功能、完善(工作机制性)功能和强化(需求性)功能。 4、按社区的地理环境为标准,可将社区划分为(平原)社区、山区社区、(牧区)社区等。 5、社区管理行政方法按照性质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定性)的和(定量)的社区管理行政方法。 6、实际中,我们可以把社区文化分为三个层次:非正式的社区文化、(准正式的)社区文化和(正式)的社区文化。 7、社区治安公里的功能主要有(防范)功能、疏导功能、(监控)功能和惩戒功能。 8、根据服务对象的差异,可以把社区服务氛围两大类:一是面向社区内特殊人群的(社区养老)服务;一是面向全体社区成员的(便民利民)服务。 9、一般把城市社区社会保障划分为(社会救济)、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共六项保障内容。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区管理: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社区基层政权组织与社区居民、住区单位等为维护社区整体利益、推进社区权方位发展,采取一定的方式,对社区的各项事务进行有效调空的过程。 2、社区管理主体建设:以社区政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为核心,由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中介组合子共同参与,旨在进一步健全管理主体的组织机构、完善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和制度,提高社区管理主体的工作效率的过程。 3、社区体育:在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辖区内以及在乡村社区中,以自然环境和体育设施为物质条件,以全体社区成员为主要对象,以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增进社区成员的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就地就近开展的区域性群众体育活动。 4、社区民主政治:存在于一定地域的以同质性人口为主题的人群生活共同体的政治现象与政治关系。 5、社区服务:在政府的同样规划和倡导下,以社区组织为依托,以生活在一定社区地域内的全体成员为对象,通过社区成员间的互助性服务,解决本社区是社会问题。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社区管理的特征。 要点:区域性;群众性;综合性;规划性;层次性动态性; 2、简述我国城市社区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要点:城市社区的环境质量随建设年代不同存在着差距;城市社区建设的老化问题;城市社区环境污染严重;贫困地区的社区环境整体落后;全国各地区的社区环境建设发展不平衡; 3、简述城市社区环境管理的主要内容。 要点:提升社区文化品位;美化社区环境;美化社区环境的要素; 4、街道办事处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要点:主持社区工作的组织、协调、管理工作;社区工作的规划与操作,履行了事业职能;主持社区工作的资源开发,两重性经济组织职能。 四、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试述我国当前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要点:问题:社区自治制度行政化趋势期待变革;社区公民民主意识期待提高;社区社团自治作用期待提高; 对策: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完善选举制度;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会议的作用,开拓民意表达渠道;提高社区工作者素质,规范管理制度; 2、试述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趋势与特点。 要点:趋势:走向法治化、规范化、社区管理机构设置必将更加科学,合理等; 特点:管理组合子框架体系形成,具有配套性和系统性;管理组合子间的关系明确,具有整体性和联动性;其职位定位准确,具有全面性和立体性;管理队伍多元高效,具有职业性和社会性;管理机制有效,具有能动性和规范性;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社区的(生态资源)、社区的(生物资源)和社区的矿物资源。

最新城市社区管理试卷及答案

《城市社区管理》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社区管理的本质特征和必要条件是() A.社会服务 B. 广泛参与 C. 经济管理 D. 教育宣传 2. 社区公共服务中,免费或低偿提供给社区弱势群体的服务或商品, 称为() A.公益性服务 B. 互助性服务 C. 经营性服务 D. 福利性服务 3. 社区管理的领导核心是() A.社区党组织 B.居委会 C.街道办事处 D.业主委员会 4.社区管理的性质是() A.行政管理 B. 条块结合的管理 C. 群众性的自我管理 D. 物业管理 5.社区民主政治参与的目标取向是()。 A.平等地分享参与所带来的利益 B.社区发展和人的发展 C.民众参与决策制定程序 D. 以上皆是 6.19世纪,社区服务作为资本主义早期社会福利的一种形式,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方式,首先在()诞生。 A.德国 B 日本 C 美国 D 英国 7.物业管理的对象是:() A.物业 B、物业产权人 C.物业使用人 D.以上皆是 8.社区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社区成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法律、民主、教育等一时的加强。 B.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绿化、文物保护、景观设置。 C.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的实施。 D.人际关系的改善。 9.社区管理的最终目的是() A.加强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管理 B.侧重行政管理 C.走向自治 D.强化政府干预 10.物业区域所在的政府、街道办、相关专业部门和物业管理行业主管部门按各自职责范围共同负责销区德管理工作。这属于物业管理的哪项基本原则?() A.业主自治与专业管理向结合的原则 B.统一管理、综合服务的原则 C.属地管理与行业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D.社会化与平等竞争的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 1.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有哪些主要作用?() A.规划作用 B. 指导作用 C. 扶持作用 D. 全权管理作用 2.城市社区的特定功能包括()等功能。 A.整合功能 B.分化功能 C. 辐射功能 D. 教化功能E、服务功能 3.社区文化按内容系列可分为()等。 A.民俗文化 B. 文艺文化 C. 精神文明 D. 老年文化 E、体育文化 4.社区管理体制的构建原则包括:()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三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三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一般情况下,自然资源可分为三类:社区的()、社区的()和社区的矿物资源。 2、按经济结构、人口密度和人口规模等多元标准分类,可将社区分为()社区、城镇社区和()社区。 3、社会主体可分为三大类:()、公众动员和()。 4、按社区的地理环境为标准,可将社区划分为()社区、山区社区、()社区等。 5、社区管理行政方法按照性质分类,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的和()的社区管理行政方法。 6、职能社区系统软件可分两类:()软件和()软件。 7、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救助制度主要有城市生活保障线制度、()救助和()救助等。 8、根据服务性质的差异,社区服务客分为补偿性服务、()服务和()服务。 9、社区作为居民生活的社会共同题,通常包括四个要素:即()、(人口)、组织机构和文化。 10、社区资料收集的途径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一是()。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的组织天下及运转模式,即参与社区管理的管理主题2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2、社区民主政治参与:社区居民参加社区发展计划、项目等各项公共事务于公益活动的行为及其过程。 3、社区自治:在国家法律的规范之下,在党的领导下,在政府的指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参与之下,社区享有一定的民主自治的权利。 4、社区管理主体:以社区政党组织(社区党组织、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为核心,由社区自治组织、业主委员会和中介组合子共同构成的社区管理组织系统。 5、广义的社区文化:是居住在社区中的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社区环境的特征。 2、简述社区环境的构成要素。 3、.简要谈谈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发展我国社区教育的基本措施。 2、如何解决我国城市社区再就业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三答案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范文

《社区管理》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在我国社区服务中,针对社区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提供() A、福利服务 B、便民利民服务 C、公益性服务 D、有偿性服务 2、下列哪些不属于社区文化的特点() A、专业性 B、地域性 C、群众性 D、多样性 3、社区卫生服务的可及性是指() A、就地接受服务 B、就近接受服务 C、经济上的可接受性 D、就近、就地及经济上接受服务 4、下列哪些属于社区基层管理者() A、社区低保干事 B、社区卫生主任 C、社区书记 D、社区主任 5、扩大社区民主,实行居民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根本。这是哪种()社区发展的新形式。 A、服务型社区 B、自治型社区 C、学习型社区 D、数字型社区 6、国家卫生城市验收标准规定,建成的绿化覆盖率至少要达到() A、25%以上 B、30%以上 C、35%以上 D、40%以上 7、根据滕尼斯的原意首先使用了中文“社区”一词的人是() A、袁方 B、费孝通 C、王青山 D、奚从清 8、按照区域特征,我们通常可以把社区划分为() A、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 B、平原社区、山区社区和牧区社区 C、流动型社区、半固定型社区和永久型社区 D、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 9、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在居委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区主体的共同参与配合下对社区的各方面事务进行管理。这是哪种()社区管理模式。

A、企业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 B、政府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 C、市场主导型社区管理模式 D、社区自治管理模式 10、社区内马路的宽窄直接关系到社区环境的哪种要素() A、空间要素 B、生态要素 C、管理要素 D、人文要素 11、“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在1887年提出。 A、F?法林顿 B、卡尔?马克思 C、马克斯?韦伯 D、F?滕尼斯 12、对社区建设的总体部署是() A、社区文化 B、社区规划 C、社区精神 D、社区服务 13、在职业活动中,社区工作者不仅不允许自己做有损于本职业的事情,也不容忍他人做有损于自身职业的行为。,这体现了社区工作者的() A、责业精神 B、廉业精神 C、敬业精神 D、勤业精神 14、下列不属于社区管理主体的有() A、社区基层政权组织 B、社区居民 C、社区内的单位 D、社区外的单位 二、多选题 1、下列属于社区服务特征的是() A、地域性 B、互助性 C、福利性 D、营利性 2、社区治安管理的内容包括() A、社区秩序管理 B、特种行业管理 C、消防管理 D、联防培训管理 3、社区治安管理中可以采用如下哪种技术来加强社区治安管理() A、电视监控 B、楼宇对讲电话 C、报警系统 D、出入登记 4、社区资源的特点是()

(完整word版)街道社区工作人员管理办法(精)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街道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促进社区干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健康有序开展,根据《中国共产党党章》、《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社区工作人员是指社区党总支、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人员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 第二章义务与权利 第三条社区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宪法、法律、法规的国家的政策,办事公道,热爱社区工作,热心为居民服务。 第四条社区工作人员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领导、指导下,在党员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下,自觉履行职责,认真完成各项工作。社区工作人员要接受党员、居民的工作询问,并做出答复。 第五条社区工作人员要主动学习政策法规、时事政治、业务技能、文化知识等,参加街道组织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第六条社区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按区委、区政府有关规定执行,并按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第三章教育的培训 第七条社区工作人员任职以后,必须进行上岗培训。教育培训作为社区工作人员日常管理的基本内容,两委成员主要由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负责培训,其他工作人员主要由社区党总支和居委会以及街道的各职能科室进行培训。 第八条对社区干部的教育培训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体现时代要求,做到按需施教、学以致用。培训以下列内容为主:

(一)政治理论学习,包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各级党组织关于城乡统筹的各项方针政策,各级党组织和政府的重要文件精神等; (二)思想作风教育,包括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服务意识、街道规范、廉政规定等; (三)基本知识培训,包括党建基本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规、城乡统筹和社会管理知识等。 第四章请休假与考勤 第九条社区工作人员请(休)假实行书面报批制度。 社区党总支、居委会主要负责人请(休)假1天以内须报经街道联系领导审批,请(休)假1天以上的,须经街道联系领导审查,并报请街道主要领导批准。 社区其他工作人员请(休)假1天以内由社区权责领导人审批,请(休)假1天以上的须经街道分管业务科室负责人审查,报经街道业务分管领导批准。 社区两委人员在3年任职期内,每年可享受5天的正常休假,连续工龄每超过1年,增加1天假期,累计不超过15天。婚假、产假、丧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工作站人员休假按街办聘用人员休假执行。请(休)假到期后及时销假。 社区工作人员的请(休)假实行备案公开制度,每季度向群众公开,并报街道党政办和社事科备案。每半年进行民主测评时,在党员代表大会和居民代表大会上公布。 第十条社区党总支、居委会和社区工作站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考勤制度,考勤结果每月由社区党总支负责人签字后及时上报社事科备案,以此作为评定社区工作人员工作表现的依据之

社区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社区管理(专科) 一、填空题: 1.一般认为,“社区”这个概念是由德国社会学家__ 最早提出来的。 2.街道办事处是不设区的市和市辖区政府的__ 。 3.上海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了“__ ”的改革思路,落实和扩大街道的管理权力和财力物力。 4.1981年3月,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标志着中国在物业管理上迈出了第一步。 5.社区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还包括视觉污染和__ ___。 6.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___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教育综合体。 7.社区教育的功能包括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协调功能、辐射功能、服务功能和__ ___。 8.世界各国的社区管理大都有自己的特色,现代社区管理模式的差别往往取决于__ ___,即政府、社 区民众以及社区服务机构之间的权能配置方式。 9.国外社区管理组织体系发展特点是趋于、公众化。 10.所谓社区,就是__ 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 11.社区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__ 辖区。 12.社区文化的本质是__ ,社区只是属性。 13.社区文化是一种综合性的__ 文化现象,它具有地域性、群众性、实用性和分散性等特点。 14.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主要污染源有生活污染源、__ 和工业污染源。 15.环境问题通常包括环境破坏和__ 两个方面。 16.社区治安的对象一般是指社区治安职能部门依法调整的同社区治安有关的__ ,主要包括行为违 法行为和刑事犯罪行为、灾害事故、社区内的不良道德风气。 17.社区教育的服务功能是指学校与__ 之间开展的双向服务。 18.我国社区正规教育体系包括初等和中等文化基础教育、中等专业技术教育、__ 。 19.新加坡自1989年全面推行__ 制度,标志着新加坡全面实施社区警务战略。 20.1954年12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__ ,用法律的形式统一规定了城市街道办事处的性质 和任务。 21.1950年3月,__ 市率先将按照居民状况建立起来的组织命名为“居民委员会”,揭开了我国城市 居民委员会组织的历史序幕。 22.物业管理的对象是__ ,服务对象是物业产权人和物业使用人,是集管理、经营与服务于一体的 有偿劳动,实行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之路。 23.1884年,英国的巴尼特牧师在伦敦东区首创了社区睦邻服务中心,它是为了纪念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学 讲师__ 而设立的。 24.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实行的__ 制度,虽然部分有效地解决了城乡居民的基本 卫生问题,却也导致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获得长足的发展。 25.从文化的主体和客体来看,文化活动组织和表现的主体都是社区群众,而作为客体的被组织者和观摩 者也是社区群众,因而,社区文化还是属于__ 。 26.丹麦社区治安的法宝是__ 。 27.发达国家在社区管理方面依然不断完善自身、发展自身,如美国政府制定的“__ ”就是一项致力 于社区发展的“行动方案”。 28.社区管理是指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 业进行的__ 。 29.全国各城市在__ 年都普遍建立了街道办事处。但是,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街 道办事处纷纷改建为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政权,它实际上成了我国城市的基层政权。 30. __ 是在物业管理区域内代表全体业主实施自治管理的组织。 二、多项选择题: 1.社区服务的基本工作方法有 [ ] A.社区服务规划的制定 B.社区服务的制度建设 C.社区服务的工作监督

试题.试卷—--社区专职干部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

社区专职干部招聘考试知识点及答案【第一套】 一、判断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整合的主要载体是社区。1.对 2、维系社区的纽带是利益关系、地缘关系、血缘关系。 2.错 3、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3.错 4、社区成员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居民群众。4.对 5、社区工作既是一项专业、一种职业、又是一门艺术。5.对 6、社区的划分应坚持有利于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有利于社区居民的民主自治,便于社区管理和服务的原则。 6.对 7、社区自治章程和社区自治公约由社区居委会提出,街道办事处研究确定。7.错 8、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实行“三个公开”是指向保障对象公开、向居民公开、向社会公开。8.对 9、社区建设的队伍主要是由社区党组织干部、社区工作者、社区理论工作者和志愿者组成。 9.对 10、属于社区照顾的主要对象是独居老人、单亲家庭成员、慢性病患者、精神病患者。 10.对 11、城市里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要求必须开展社区建设。 11.对

12、社区志愿服务是无偿服务。12.错 13、社区居委会对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和公务员的行为进行监督。 13.对 14、社区工作要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队伍建设是基础。14.对 15、在进驻物业管理机构的社区,物业管理机构对爱国卫生工作负主要责任。15.对 16、中小学校文体设施向社区居民开放,允许适当收费,用于日常维护和管理。 16.对 17、政府职能部门可任意给社区居委会下达工作任务,并对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17.错 18、社区建设工作就是指居民自治。 18.错 19、社区议事监督委员会成员实行专职制,每届任期三年。19.错 20、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的范围为:县级以上城市和市辖区。20.对 21、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时,社区单位以单位名义集体进行选民登记。21.对 22、社区警务的“三大互动”是要求民警与社区居民、社区居委会、辖区单位互动。22.对 23、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的职权范围是决策权、监督权、执行权。23.错 24、社会福利社会化,政府在财政上扮演“后台老板”的角色。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

《社区管理》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德国社会学家()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化的分别。 A.腾尼斯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 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 A.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 B.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C.城市群众性社会团体 D.城市最基层政策权形式 年之前,我国农村基层实行的管理体制是()。 A.人民公社政社合一管理体制 B.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C.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管理体制 D.乡政村治管理体制 5.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A.组织领导 B.政治领导 C.行政领导 D.工作领导 6.政府机构具有扩张本性已被()所证明。 A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 B帕金森定律 C“马太效应”理论 D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工作任务,第四项工作任务是()。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B.开展民间调解工作 C.进行法制教育 D.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8.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的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A.群体化 B.个别化 C.小组 D.团体化 9.中国传统的社会福利服务对象主要是指()。 A.民政部门负责的“三无”对象 B.农村“五保对象” C.企业负责的职工福利对象 D.城市社区居民 10.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的人际关系主要靠()维系的。 A自然的情感、血缘或亲缘关系 B法规规则 C契约约束 D礼节仪式

2020年社区管理期末试卷参考

社区管理期末试卷(开) 一、名词解释(10%) 1、社区管理:在政府的指导下,社区职能部门、社区单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各项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的自我管理。 2、物业管理:指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依照合同和契约,对已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以经营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对房屋周围区域的环境、清洁卫生、安全保卫、公共绿化、道路养护实施专业化管理,并向业主提供多方面的综合性服务的过程。 二、简答题(42%) 1、简述社区的构成要素。 地域要素:出于实证性研究方便考虑,通常把社区研究限定在较小的地域范围。 人口要素:人口数量、构成和分布三要素。 生态要素:地理条件和资源条件。 结构要素:社区内各种社会群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 社会心理要素:①社区对成员心理和行为的影响;②社区成员对社区的认同感。 2、如何理解社区管理的特征和功能? 社区管理的特征:1.区域性2.互助性3.复杂性

社区管理的功能:1.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2.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文化的繁荣 3.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环境的美化4. 社区管理有助于社区治案状况的改善 3、简述社区管理和街道管理的区别。 对比项目街道管理社区管理 管理主体街道党工委和办事处还有其他机构、单位和居民管理目标“眼睛向上看”“眼睛向下看” 管理对象行政隶属的单位面广量多 管理方式上下级命令与服从相互尊重与平等 管理机制单一的行政机制综合性的管理机制 管理内容上级单位指派的任务内容比前者多 4、简述社区服务的基本内容。 1.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 (1)老年人服务;(2)残疾人服务;(3)优抚服务;(4)社会贫困救助服务;(5)儿童服务 2.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 3.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 4.面向下岗职工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社会化服务 5、简述街道办事处的性质与特点。 街道办事处的性质:(1)明显的强制性和约束性(2)明显的派出代表性

社区管理方法

《社区管理》第八讲 社区管理方法 社区工作的价值原则 从本质上说,社区工作正是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管理的最基础细胞。无论是社会工作还是社区工作,是一项充满价值取向、致力于公共利益和社会服务的事业。而社区工作的基本价值取向就包括着: 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 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 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 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 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 举例分析: 夫妻二人因赌博要离婚,闹到了社区,进行调解。几周之后,丈夫来了,说自己戒赌了,但实际上他并没有戒掉,但因为害怕离婚,所以他要求社区的工作人员别告诉他的妻子,怎么办? 社区工作人员接到了社区医院的一个电话,有一位吸毒的单身母亲前两天生下了一个女婴。母女俩明天就要出院了,但是医院的社工认为如果孩子跟着母亲回家住会非常的不安全。就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母亲没有长久且固定的住所,眼下正与一个很可能是毒贩子的男人住在一起,而这个男人一直以来对他人有身体虐待的行为。怎么办? 以集体取向的人的价值和尊严:社区工作以社区为介入单位,它所关注的始终是社区共同体和人的处境,通过社区组织来实现人的价值和尊严。其价值目标是实现“集体增权”。当居民群体认识到他们相互负有责任,并由此创造了未来发展的“社会资本”时,他们取得了集体增权——提升了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

思考问题:个人、家庭、社区所面临的问题,原因究竟主要在个人还是社会?政府是否应承担相应责任? 以制度取向的社会正义:是指把健全的公共政策视为在现代社会中帮助个体自我实现的合理的社会功能,将机会平等和社会福利看作公民的基本权利。社会正义也就意味着保证人们的平等机会和权利。 社区工作对正义应该如何理解呢?最起码得做到两点,第一认识到人人平等,这一平等包括着权利也包括着义务。第二是在平等基础之上的资源再分配。而这个分配的标准,应当在每一项工作开始之初就明确确立。 以民主取向的社会参与:民主参与体现着人的尊严和社会正义,也是实现这二者的途径。通过民主参与可以提升个人、团体乃至整个社会的政治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能使居民学习民主技能,激发个人成长,提升社区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问题:目前自己身边的居民参与意识如何?举例说明。讨论影响居民参与的因素有哪些。 以互助取向的助人服务:社区工作认为当人的社会角色比如邻居、组织成员、公共活动参与者等出现萎缩,对公众事务和社区事务以及他人的兴趣日益缩减的时候,实际上是反映出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疏离和冷漠,这是社会解体、个体异化的现象,同时又与人的个体需求相背离,所以社区工作强调社区成员、组织间的互动往来,强调互助和社区关怀。 以社会行动取向的工作策略:社区工作人员应当正确面对社会的不公正,适当运用组织和行政的动员过程维护社区居民的正当利益。社区工作人员应成为弱势群体的代言人,通过积极的行动策略,有效地达到目的。 那么我们政府基于基本价值取向,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的价值原则就是五条:以人为本、服务居民 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责权统一、管理有序 扩大民主、居民自治 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社区街道办事处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

社区街道办事处管理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在1887年提出。 A.F?法林顿 B.卡尔?马克思 C.马克斯?韦伯 D.F?滕尼斯 2、目前西方国家主要存在()社区管理模式。 A.一 B.二 C.三 D.四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区卫生服务的范畴。 A.社区疾病预防服务 B.社区医疗服务 C.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D.社区体育服务 4、“社区发展”的概念是由美国社会学家()在1951年提出来的。 A.F?法林顿 B.马克斯?韦伯 C.泰罗 D. 戴维?伊斯顿 5、在()国家普遍实行“政府主导模式”这种社区管理模式。 A.美国 B.德国 C.新加坡 D.日本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从社区环境对社区管理作用的层次划分,可分为()。 A.宏观社区环境 B.社区的自然环境 C.中观社区环境 D. 微观社区环境 2、根据参与主体意愿的强烈程度,社区民主政治参与可分为()。 A.制度化参与 B.动员型参与 C.主动型参与 D. 非组织参与 3、城市社区社会保障一般可划分为()。 A.社会救济和医疗保险 B.养老保险和优抚安置 C.失业保险和社会福利 D. 社会教育和社会治安 4、现阶段,我国的社区管理观念应该实现()的转变。 A.从静态观念转为动态观念 B.从单一管理观念转为系统管理观念 C.从民主管理观念转为集中管理观念 D. 从以“人”中心的管理观念转为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观念 5、根据社区管理主体的性质划分,可将其分为()。 A.社区党政组织 B.社区自治组织 C.社区中介组织 D. 业主委员会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社区管理 2、社区环境 3、社区民主政治参与 4、社区卫生服务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社区管理主体的功能。 2、加强乡镇政府建设的措施有哪些? 3、简述社区的政治功能。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述社区环境和社区管理的关系。 2、结合目前现状,我国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中主要存在着哪些问题?

社区规范化管理办法_0

---------------------------------------------------------------最新资料推荐------------------------------------------------------ 社区规范化管理办法 文峰区社区组织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理顺社区组织之间的关系,规范社区组织的工作,促进社区改革、发展和稳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章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党支部领导下的社区自治运行机制第二条核心领导机制。 社区党支部是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党支部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对社区组织的领导和监督;依法支持和保障社区依法开展自治活动,行使民主权利。 第三条制度约束机制。 建立和完善党务、居务的决策、管理、监督等项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各社区组织在居务活动中的行为,规范居务工作秩序。 第四条教育管理机制。 加强对社区干部、党员和群众的教育培训。 第五条考核评议机制。 街道党工委每年组织对社区干部进行考核评议。 第三章社区党支部工作第一节支委会工作制度第六 1 / 15

条社区党支部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三年。 在选举工作中,推广以党员评议推荐、居民测评推荐、党员大会选举为主要内容的两推一选办法。 对于暂不具备民主选举条件的社区,上级可以指派社区党支部负责人,待条件具备后再进行民主选举。 第七条支委会由全体成员参加,每月至少一次,必要时随时召开。 第八条社区党支部主要职责: ( 1)研究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及本社区党员大会决议的具体实施意见。 ( 2)讨论决定本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 3)研究提出对社区各类组织建设及社区干部、社区自办企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教育、管理、监督的具体措施。 ( 4)研究提出加强本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和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具体措施。 ( 5)研究讨论提交两委联席会的所有议题。 ( 6)研究讨论居委会请示报告的重大事宜。 第二节党员大会制度第九条社区党员大会是社区党组织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社区党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 党员大会闭会期间,由社区党支部负责日常工作。 第十条党员大会的主要职责:

辽宁省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社区基础知识》专项题库历精选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2017年辽宁省社区工作者公开招聘考试《社区基础知识》专项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2014年辽宁省沈阳市公开招考社区工作者考试《综合能力测验》真题及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这个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相应题号后的选项涂黑。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与目标是将人类的行为引向更合乎()的层面。 A.法律 B.道德 C.规范 D.规律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社会工作价值观,是指一整套用以支撑社会工作者进行专业实践的哲学信念,以人道主义为基础,激励和指导着社会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与目标是将人类的行为引向更合乎道德的层面,道德伦理素质对社区工作者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道德伦理可以具体地指导社会工作者如何应用观察、思考、感觉及行动来达成社会工作的目的;②道德伦理具有促进社会转型的能力,可以将具有破坏性的社会结构改变成适合社会工作目的与价值的社会结构,这种改造社会结构的实务还可以进一步促使社会工作同僚及组织的成员向更高层次的道德方向发展;③专业的道德伦理还具有传达社会良知的能力。社会工作者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是在传达社工专业的价值,同时也间接地传达社会的价值。 2.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而制定的。 A.人数 B.需要 C.素质 D.意见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而确定的,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当作社区的一员,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通过实现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人们的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 3.社区工作者的()意识是社区工作者把握工作方向的重要基础。 A.管理 B.自律 C.服务 D.工作 【答案】B查看答案

社区工作考试试卷

社区工作考试试题 社区居委会工作: 一、填空题 1、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2、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3、社区组织机构由(社区党支部)、(社区成员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委员会)和(社区居民委员会)组成,任期均为(三)年。 4、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日常工作需要可下设(民政事务)、(治安调解)、(服务保障)、(计生妇女)、(经济发展)等工作委员会。 5、社区成员代表包括(社区居民代表)、(社区单位代表)、(驻社区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6、根据《西安市社区换届选举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全体有选举权的居民参加选举方式)、(户代表选举方式)和(居民自愿登记选举方式)。 7、“社区义工制”是指在规定范围内的工作人员和其他公民,根据自身特长和专业,在(不索取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区服务),促进(社会文明进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自愿每年度完成定量社会义务服务的工作制度。 8、社区“31365工作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区全面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具体措施。其中社区“31365工作法”中的第一个“3”指“三位一体”,即(社区党支部)、(社区居委会)和(社区工作服务站)。 9、社区工作“三必查”指:(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社区民情民意)、(政府公共服务) 10、社区服务“六必访”指:(流动党员)、(生病住院)、(红白喜事)、(邻里纠纷)、(刑满释放)、(家庭困难); 11、社区走访“五必问”指:(孤寡老人)、(下岗失业)、(失学儿童)、(流动人口)、(残疾人员); 12、社区事物“五必记”指:(居民意见)、(新L访接待)、(安全防范)、(重大事项)、(好人好事); 13、社区“三有一化”,是加强社区建设的重要措施,其内涵是:加强社区工作队伍建设,做到(有人管事);加强社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设,做到(有钱办事);加强社区办公用房和活动场所建设,做到(有场所议事);整合社区资源,构建(城市基层区域化党建)格局。 14、2010年我区深入实施“一网一话一册”社区便民工程。其中的“一网”指的是(碑林社区网);“一话”指的是(碑林区便民服务热线、党员服务热线);“一册”指的是(碑林区便民服务手册)。 15、2010年碑林区在全区开展“星级社区”创建和考评活动。其目标任务是:力争到2015年全区(40)% 的社区达到“五星级”,(60)% 的社区达到“四星级”,(80)% 的社区达到“三星级”标准。 16、所谓“双拥”工作,就是地方党委、政府的(拥军优属)和军队的(拥政爱民)两项活动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的简称。 17、民政优抚工作是指(优待)、(褒扬)、(抚恤工作)的统称。 18、现役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的标准是:烈士(40)个月工资,牺牲军人(20)个月工资,病故军人(10)个月工资。

社区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定稿)

下关区社区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根据《下关区关于加快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实施办法》(关委发[2007]23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以《党章》、《居委会组织法》、《劳动合同法》为依据,以民政部、省、市有关文件精神为指导,坚持公开、公平、竞争、择优和从严管理原则,加强社区工作者的选配与管理,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工作能力强、服务作风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不断提高社区工作水平。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社区工作者是指社区居委会主任(副主任)、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社工(不含劳动保障协理员和低保协理员)。 第二章社工的选聘 第四条选聘社工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进行。 第五条社工的任职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恪守职业道德。 (二)掌握社区工作有关政策法规和办事程序,熟悉群众工作方式、方法,有一定的组织协调、文字工作能力和电脑操作技能,能够胜任岗位工作。 (三)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男性一般不超过55

周岁,女性一般不超过50周岁。初次聘用人员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 (四)符合上述条件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和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称的人员优先录用。 第六条社工的聘用程序: (一)各街道以每个社区配备5名社区工作者为满编,缺编情况下需要招聘社工的,先将缺编人数和拟聘用人员名单报区民政局,由区民政局统一组织资格审查和面试。 (二)对面试合格人员,由相关街道组织体检。体检合格后,由区民政局社工招聘小组确定录用人员名单,填写《下关区招聘社区工作者审批表》。 第七条社工实行劳动(聘用)合同制,社工与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聘用期限为二年。享有《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各项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 第八条街道社区服务中心自用工之日起即与社工建立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与社工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第九条同一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与同一社工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 第十条新招聘的社工实行二个月试用期。试用期内,经居民满意度测评、社区鉴定、街道考核、民政局社工招聘小组考核,胜任本职工作的继续履行劳动合同。反之,解除劳动合同。 第十一条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

城市社区管理试卷及答案

城市社区管理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1.城市社区管理的主旨是() A.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B. 促进城市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C. 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 D. 提高公共管理效能。 2. 社区的核心内容是()。 A.以特定社会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 B. 邻里互助 C. 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D. 生活在该地域的人们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3. 居委会的选举中,必须贯彻()原则 A.专业管理原则 B.综合服务原则 C.社会化原则 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4.社区管理的性质是() A.行政管理 B. 条块结合的管理 C. 群众性的自我管理 D. 物业管理 5.社区中介组织的主要功能是()。 A.指导居委会开展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其他工作 B.对社区居委会工作任务的分解和强化 C、参与决策制定程序 D. 负责街道城市监察管理 6.志愿组织的目标在于()。 A.服务和奉献公共需求和利益 B 自我治理 C、非利润分配性 D 非政府性 7.(),既是社区管理发展的动力,也是社区管理追求的目标 A. 民政部门主管居委会工作 B、社区居民的参与 C、政府的行政动员 D.以上皆是 8.社区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 A.社区成员综合素质的培养、法律、民主、教育等一时的加强。 B.自然环境保护、环境绿化、文物保护、景观设置。 C.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社会救济的实施。 D.人际关系的改善。 9.社区建设的基本方法是() A. 管理组织间关系的联动性 B.管理组织既有全面性 C.管理机制具有能动性 D.发展民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