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技术与设计2_复习提纲及同步练习题

3、技术与设计2_复习提纲及同步练习题

3、技术与设计2_复习提纲及同步练习题
3、技术与设计2_复习提纲及同步练习题

《技术与设计2》复习提纲与同步练习题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认识结构

1、结构的概念:

广义: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构件。

从力学的角度: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应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从自然界、技术领域、社会领域等列举结构事例

自然界:雪花、贝壳、蜂巢、科罗拉多大峡谷……

技术领域:手机、汽车、罗浮宫、悉尼歌剧院……

社会领域:内容结构、组织结构图……

结构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变化的力。(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

压力:挤压物体的力

剪切力:两个距离很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

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 ,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

弯曲力:作用于物体 ,使它产生弯曲的力

2、结构的分类: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主要承受压力。(如实心墙、大坝、墙壁、柱子、实心球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支撑空间却不充满空间。可以承受压力和拉力等。(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特别是当顶部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第二节探究结构

1、结构的稳定性:

1、结构的稳定性 —— 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2、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① 重心位置的高低 ② 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 ③ 结构的形状。

内力: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外力的力,称为内力 。

应力: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称为构件的应力 。 ? 应力: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

δ=N/A (δ--- 应力(单位:pa 帕、Mpa 兆帕 ) N---内力 (单位:N 牛)

A---横截面积 (单位:平方米 m 2

))1Mpa=106

pa

? 应力有一个最大值,称为容许应力。对应最大内力。

当外力大于内力的最大值,或者结构受到的应力大于容许应力时,结构就会被破坏。 3、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①结构的形状 ②结构的材料 ③ 结构的连接方式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铰连接 和 刚连接 。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如:榫接、胶接、焊接 4、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第三节 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稳定性 和 强度 要求,安全 因素,公众和使用者的审美需求 ,使用者的个性化需要,对设计对象的成本 控制要求和一定的 使用寿命 等。 2、简单结构的设计:

①设计项目——②设计要求——③设计分析——④设计方案——⑤呈现草图 (如:设计相框、雨伞架、垃圾桶、鞋柜、衣架、笔桶等)

F

S

第四节、典型结构的欣赏:

1、结构的实用性: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2、经典结构设计的欣赏与评价:

赏析结构设计作品,可从技术与文化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

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结构与设计》测试题Ⅰ

一、填空题

1、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2、在自然界,蜂窝、蜘蛛网、大树、动物的身体与器官等都有特定的,这些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通过对自然界中结构的分析和研究,人们将其成果应用

到领域,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3、在技术领域。一把锤子、一辆汽车、一座桥、一幢房子都具有特定的结构。影响着它们的性质和功能,结构方面存在的一个小问题也许就会导致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合理的结构是,卓越的是设计者和制造者的重要追求。

4、一个较复杂的结构由许多不同的部分组成,这些组成部分通常称为。如自行车的车轮、气门等。

5、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应力是构件的单位横截面上所产生的内力,当应力达到某一极限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用公式表示为?=F/S,其中F是内力,S是受力面积,?是应力。

6、分析结构的受力情况时,首先要清楚组成结构的构件受到哪些力的作用;其次要清楚在这些力的作用下,构件能否安全、可靠地工作,也就是对构件进行承载能力分析。构件的受力形式多种多样,基本受力形式有、、、扭转力和弯曲力,很多情况下,构件可能同时受到几种不同形式的力的作用。

7、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通常将结构分为、和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如实心墙、大坝等;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特点

是,,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它的受力特点是,,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8、结构的稳定性是的能力。它是结构的重要性质之一。

9、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多种,主要有、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

的和结构的形状等。对于一个结构而言,如果落在结构底面的范围内,就是稳定的,不会出现倾倒。

10、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一方面人们利用稳定的结构抵抗外力、承受负载,另一方面又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如在地震多发地区,人们将啤酒瓶之类的物体倒置在地上,利用这一不稳定的结构实现预报地震的功能。

11、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使用的材料、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等因素有密切的关系。三角形是框架中最基本的形状之一,它结实、稳定,所用材料最少。

12、我国的硬木家具之所以受到世界瞩目的主要原因是。

13、结构也可以看为与之和。

14、结构的本质是。结构从力学的架构和形态为,,。

15、结构稳定性指的是。

二、选择题

1.我们所用的板凳属于()结构。

A实心结构B框架结构C空心结构D壳体结构

2.在举办运动会的时候,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大回环姿势时,会使杠体产生()变形。

A拉伸B弯曲C压缩D断裂

3.下列属于恒载的是()。

A雪载B风载C雨载D房梁

4.下列属于拱结构特点的是()。

①矩形平面。②美观。③有利于承载。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5.影响结构稳定性的因素有()。

①物体的形状。②材料。③材料之间的联接方式。④物体重心的位置。

A①②③B②③C①④D①②③④

6.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

A西瓜B圆形陶瓷饰品C贝类D金字塔

7.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采用铅合金片,而是采用长方形截面的构件,这说明以下哪能个因素()影响着结构的强度?

A材料B形状 C 构件D连接方式

三、问答题

1、为什么它们以较薄的外壳,获得了较大的承受外力的卓越性能?(用力学知识解释)

2、人们运用仿生学,制造了许多壳体结构的物品请举几例?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结构

2、结构、技术

3、结构、事物存在、设计

4、构件

5、内力

6、压力、拉力、

剪切力7、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支撑空间却不充满空间、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8、维持原有平衡状态9、重心位置高低、支撑面积大小、重心10、结构的稳定性11、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12、结构强度大13、搭配、排列14、决定事物存在、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15、在负载的情况下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二、选择题

1、B

2、B

3、D

4、C

5、C

6、D

7、B

三、简答题

1、自然界中的椰子、桂圆、西瓜、贝壳、蛋、龟等,都属于壳体结构,它们遵循着适者生存

法则,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它们选择了最适合的外形,以比较薄的外壳,获得了最大的承受力的卓越性能。这一事实,给我们带来了发明创造的宝贵灵感,这种结构受到外力的冲击时,外力将由弧面整体分担承受,抵抗外力变形。

2、头盔、安全帽、台球、灯泡等

《结构与设计》测试题Ⅱ

一、选择题

1、结构是指()

A、构成自身的空间形态

B、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C、承受力和抵抗变形

D、可承受力的非架构形态

2、尼龙搭扣是利用自然中()的结构而发明的。

A、叶边上有齿的小草

B、植物

C、植物的种子

D、苍耳子

3、结构的构件受力多种多样,基本的受力形式有()

①重力②拉力、压力③剪切力、扭转力④弯曲力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4、固定空调室外机铁架的镙钉受到的外力叫()

A、重力

B、扭转力

C、剪切力

D、弯曲力

5、用手拧湿毛巾时,对毛巾施加的外力叫()

A、重力

B、扭转力

C、剪切力

D、弯曲力

6、自行车的结构属于()

A、实体结构

B、框架结构

C、壳体结构

D、组合结构

7、发生交通事故时,摩托车手的头盔能有效保护车手的头部安全,是因为()

A、头盔的壳体结构能分散撞到头盔上的力

B、头盔的壳体结构能吸收撞到头盔上的力

C、头盔的框架结构能分散撞到头盔上的力

D、头盔的组合结构能吸收撞到头盔上的力

8、结构的稳定性是指()

A、结构在负载作用下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B、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维持原有平衡状态

C、结构在负载作用下维持原有平衡状态的现象

D、结构的牢固

9、立柱式的广告牌容易被台风吹倒,是因为()

A、造得不牢

B、受力面积大

C、支撑面积小

D、受力面积大而支撑面积小

10、影响结构稳定的因素除了重心高低、支撑面积的大小和形状以外,还与()有关

A、材料

B、高低

C、粗细D高低和粗细

11、不倒翁“不倒”的主要原因是()

A、构成其材料的强度大

B、其形状的美观性较好

C、其底部接触面小

D、其重心低,底部接触面是光滑的弧面

12、结构具有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是指结构的()

A、稳定性

B、内力

C、应力

D、强度

13、结构的强度与结构的形状、材料和构件间的连接方式有关。这里的结构形状是指()

A、结构的形状

B、构件横截面形状

C、整体形状

D、结构的形状和构件横截面形状

14、在相同尺寸的一根竹竿和一根脆性塑料竿上不断加挂相同质量的重物时,发现脆性塑料竿先断裂。其原因是()

A、抗拉性较差

B、抗压性较差

C、内力大之故

D、受扭转力之故

15、折叠伞的伞骨之间的连接属于()

A、铰连接

B、胶连接

C、刚连接

D、焊接

16、有的矿泉水瓶上有若干凸起的横向纹路,其作用是为了()

A、美观

B、增加强度

C、提高稳定性

D、节省材料

17、赵州桥造成“坦拱”主要是为了()

A、方便车马通行

B、节省材料

C、缩短工期

D、降低成本

18、赵州桥造成“敞肩拱”主要是为了()

A、方便车马通

B、减小水的冲力、节省材料、减轻桥的自重

C、美观

D、个性化

19、古建筑中的飞檐设计有利于()

A、提高建筑的稳定性

B、提高建筑的强度

C、节省成本

D、扩大采光面、有利于排泄雨水

20、古建筑中的斗拱的作用是为了()

A、美观

B、个性化

C、承托飞檐

D、承托屋面

二、简答题

21、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一个改变某方面的因素改变其稳定性的例子。

22、影响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请举一个改变某方面的因素改变其强度的例子。

23、说出结构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至少说出五个)。

三、分析题

24、把同一块砖头用竖放、侧放、平放三种方法放在地上。你认为哪种放法最稳定?为什么?

25、对一个用4根小木条钉成的相框,使它更牢固的做法有哪些?

四、设计题

26、请设计一个具有放鞋和挂衣服的组合功能的架子。(要求: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强度,外观美观,使用轻便。)说出使用的材料和画出草图。

27、请你就户外广告牌设计中的抗风问题提出五种可行方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简答题

21、1、重心位置高低2、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支撑面积的大小3、结构的形状

22、1、结构的形状2、结构的材料3、结构的链接方式

23、1、稳定性2、强度3、安全性4、审美需求

5、个性化需求

6、成本

7、使用寿命

三、分析题

24、平放,因为砖块与地面接触面积大、重心低

25、用白乳胶水加固相框的链接处

相框背面增加对角线木条(如右图)

四、设计题

26、答题要点:

1、画出草图(如右图)

2、使用的什么材料(木料、金属或不锈钢)

3、材料的链接方式

4、设计架子结构稳定性说明

5、结构的强度(能承受多少重量)

6、外观设计等

27、设计方案如下:

第二章流程与设计

第一节了解流程

1、流程的含义:流程是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 包含环节与时序。

2、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

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

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

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

1、流程的基本组成:环节和时序

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称为时序(Time series),任何一项生产或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时序。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在这种先后关系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可以颠倒的(如:学生放学之后是先做家庭作业还是先进行体育活动);而有些步骤是不可以颠倒的,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或活动的内在规律或机理。(例: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我们把完成某个具体目标、组成某项生产或某项活动过程的若干阶段或小的过程称为环节。2、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

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3、流程图的识读和分析:

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

4、流程分为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

工作流程反映了完成一件事情、一项任务而进行的一系列有序的工作或活动的全过程。

工艺流程反映了从原材料投入到成品产出,通过一系列工艺或加工环节,顺序地进行生产或制造某种产品的全过程。

书49页:工艺流程是由一系列工艺或加工环节,以及反映这些环节之间相互关系的时序(先后顺序)所组成。环节是具体的处理或加工内容和所需的技术或工艺要求,并对应着相应的设备、装置和过程。时序(先后顺序)则是生产和制造过程的反映。

第三节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对于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流程设计,主要应考虑如何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目标.

对于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主要应从提高效率、提高质量、节省资源、安全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等方面明确设计的目标.

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该要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具体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

3、流程设计的步骤:

4、简单流程的表达: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表示环节。

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螺孔中心线→钻孔→攻丝→倒角→淬火→电镀。

小铁锤的锤柄加工流程图:下料→磨削圆头→板牙套丝→电镀。

5、简单流程的表达:

小铁锤的锤柄加工流程图:下料→磨削圆头→板牙套丝→电镀。

第四节流程的改进设计

1、流程的优化及目的:

在设计和实施流程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这种对流程修改的过程,叫做流程的优化。

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2、流程优化的内容:

○1工期优化:例——(制作台灯的工期优化)

○2工艺优化:例——(法兰加工工艺优化)

○3成本优化:例——(配送路线安排的成本优化)

○4技术优化:例——(银行自动取款机的发明)

○5质量优化:例——书本P58(洗衣流程的优化)

注:工期优化目的是为了缩短加工时间。主要手段是在不改变工艺的条件下,将某些环节的串行改为并行。

3、流程优化的条件:

⑴内部条件: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

(例: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⑵外部条件:流程优化要建立在“设备”、“材料”、“工艺”水平提高的基础上。

(例: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⑶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4、流程优化过程所应考虑的主要问题:

对一个流程的优化,可以是整体的全面优化,也可以是对某一个指标进行优化。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发生:某一个指标得到了优化,而使另外的指标下降了。比如,技术优化,可能使成本提高。成本优化了,也可能使质量下降。因此,在进行流程优化时,要综合平衡,以取得整体优化的成效。

《流程与设计》测试题Ⅰ

一、单选题:

1、公共汽车门口写有“先下后上”的字样,其道理是()

A、提醒乘客注意安全

B、为了提高速度

C、减轻负载

D、请乘客遵守流程

2.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A.列车运行时刻表 B.学校课程表C.产品加工工序表 D.零件的三视图

3.下面关于流程中环节和时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是可以调整的B.任何流程环节的时序都不能调整

C.有的流程时序可调整,有的流程时序不可调整D.环节多的流程才能调整

4. 下列有可能属于流程优化目的的是()。

①提高工作效率②提高产品质量③保护环境④节约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④② D.①②③④

5.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看到,它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

A、步骤

B、时序

C、环节

D、顺序

6.为了使某个工作或生产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我们一般可以使用流程图来表达,下列不属于流程图表达方式的是()

A、技术样图表达

B、文字表达

C、表格表达

D、图示表达

7.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A、流程的环节

B、流程的时序和环节

C、流程是否已优化

D、事件活动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8.下面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产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往往会有相应的流程

B、流程有几个或多个环节组成

C、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D、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着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

9.对流程表述错误的是()。

A.科学的流程等于效率,等于质量 B.某些流程可以通过改变时序达到优化

C.所有流程都是由环节和时序组成的 D.流程只能用流程图表达

10.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对学校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期末考试工作的安排,严格来说这项工作安排活动不属于流程设计。()

2.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流程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不可以颠倒的。(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流程是。任何流程都反映了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2.流程设计的步骤:流程设计首先要明确设计的。其次要分析现有材料、设备、资金、人员、工艺和环境等因素。第三,列出流程涉及的主要事项,并进行初步的排列。第四,分析各事项(步骤)之间先后顺序,合理地安排流程的时序和环节。第五,选择一种合适的表达方式画出,对于有严格时间要求的时序,要标注时间。一个流程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反复的修改,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3.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的效果。对流程的改进过程,称为流程的。流程优化涉及到工期优化、工艺优化、成本优化、技术优化、质量优化等优化指标。根据需要,有的流程优化是对单个指标的优化,有的流程是对多个指标的优化。流程的优化流程的优化应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抓住主要矛盾,突出重点指标的优化,综合权衡,以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4.为了使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流程的表达一般采用来表达。

四、画图题:

1.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气——氨气和氢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500℃和300atm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氨气,再通过氨分离器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工。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以上是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请根据这一描述过程画出其流程方框图。

2.一个男子乒乓球单打比赛程序的结构图,共有16个代表队,采取单淘汰制决出冠军,请做出比赛的流程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 D

3 C

4 D

5 C

6 B

7 B

8 C

9 D 10 A

二、判断题 1 错 2 对

三、填空题

1、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这些活动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行,导致特定的结果实现

2、目标流程图

3、改进与优化

4、流程图

四、画图题

1、合成氨工艺流程

2、乒乓球比赛流程

《流程与设计》测试题Ⅱ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流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生产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的生产过程和工艺要求,往往会有相应的流程

B、流程由几个或多个环节组成

C、流程中各个环节出现的时间顺序是不能改变的

D、流程是指若干环节随着时间变化,依序完成的进程流

2、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是()

A、流程的环节

B、流程的时序

C、流程是否已经优化

D、事件活动的内在属性和规律

3、学校要对全体师生进行一项“八荣八耻”的教育,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和实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此需要建立相关的主题网站。下面流程较为合理的是()

①收集反馈、评价修正②、确定主题、设计目标

③规划内容结构、收集加工素材④、选择适当工具、实际操作

A、③②①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④①

4、下列有可能属于流程优化目的的是()。

①提高工作效率。②提高产品质量。③保护环境。④节约成本。

A、①②

B、①③

C、④②

D、①②③④

5、在流程中,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关系。

A、相互作用

B、相互制约

C、先后顺序

D、有机联系

6、我们每周都按照本班的功课表来进行课程的学习,功课表属于流程的()表达方式。

A、文字

B、模型

C、表格

D、动画

7、小峰同学利用假日在他家后院种植一棵芒果树苗,其种植环节主要有:

①放树苗培土,②挖坑,③浇水,④施农家底肥,种植果树的正确流程是()。

A.①→②→③→④

B. ②→①→③→④

C. ②→④→①→③

D. ①→②→④→③

8、使用高压锅时要先放汽再开锅盖,否则有可能引发爆炸。从流程的角度来说,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任何流程的时序都是可以更改的

B、不可颠倒的时序往往反映了事物的内在规律

C、合理正确的流程引导我们正确做事

D、生活中处处有流程

9、从正确发挥抽油烟机的作用出发,下面哪个流程更优化()

A、点火----开机-----做饭----关机----闭火

B、开机---点火----做饭----闭火---关机

C、开机----点火-----做饭----关机----闭火

D、点火---开机---做饭---闭火---关机

10、人们邮寄包裹的流程一般是:取包裹单——购买标准包装箱——包装密封——填写包裹单——交寄手续——收回执单。我们看到,它的全部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小的过程,每个小过程都有明确的任务。我们把这些小过程称为:()

A、步骤

B、时序

C、环节

D、顺序

11、为了使某个工作或生产流程的描述清晰可见,我们一般可以使用流程图来表达,下列不属于流程图表达方式的是()

A、技术样图表达

B、文字表达

C、表格表达

D、图示表达

12、流程中工作流程和工艺流程的相同点是:( )

A、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活动;

B、都是针对产品的制造过程而言;

C、一系列人或生产工具的活动过程;

D、都需要人的直接干预。

13、下列图表中,不是流程图的是()。

A、列车运行时刻表

B、学校课程表

C、NBA季后赛赛程表

D、零件的三视图

14、某物流公司要将一车食品送往ABCD四个超市,每个超市

接受四分之一食品。各超市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单位:千米),

物流公司在O点处,送货的合理流程应为以下那种排列:()

A.ODABCO B.OCDABO C.ODCBAO D.OCBAD0

二、非选择题

1、任何一项生产和生活活动都有一定的时序,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有些步骤的时序是可颠倒的,有些步骤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请列举生活中的时序不可颠倒的事例。(至少四个)

2、建一栋房屋有以下几大重要环节,试从工期优化的角度,设计其流程(工期优化就是工期力求最短)。建房的环节:平整场地1天、运沙石水泥3天、浇混凝土地基1天、挖土4天、等混凝土干(养护)2天,运石灰1天、运砖头2天、砌墙3天、准备屋面材料2天、盖屋顶2天。

3、小陈患上了呼吸道感染,需要注射青霉素。在注射青霉素之前,护士照例给他做了过敏试验,并要求观察20分钟。因为要赶去上班,小陈有些着急,没到10分钟,他就找到护士,说自己从没有过敏的经历,让护士快些给他打针。护士听信了仓皇一番话,在过敏试验规定的时间没有到的情况下,给小陈注射一青霉素。结果小陈发生了严重的过敏现象,经抢救才脱离了危险。

(1)请用合适的流程图描述青霉素注射的正确流程。

(2)请结合该案例分析一下生活生产中为何要合理地安排各种流程。

4、现要制作一个挂吊兰的支撑架(如图所示)并固定到墙上,为了有序完成制作,请你进行流程设计,写出需要考虑哪些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图。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注射青霉素 补车胎

煎鸡蛋 浓硫酸稀释 照片冲洗 电路故障维修 2、建筑施工流程优化

① ③

3、(1)注射青霉素流程

有 ⑤ ① ② ③ ④ 无 ⑥

(2)合理安排流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合理安排流程能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4、(1)材料:普通圆钢、铁板

(2)工具与设备:电焊机、起子、钢锯、台钻、台虎钳、冲击电钻 (3)加工方法:用钢锯下料、台钻打孔、电焊机焊接、油漆、安装 流程如下:

第三章 系统与设计

第一节 认识系统

盖屋顶2天 浇混泥土 地基1天

注射青霉素

不能注射青霉素

观察有无

过敏反应

等待20分钟

药物过敏试验

1、系统的含义:

概念: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以来和相互制约的若干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构成系统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

(2)要素(部分)之间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3)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例:自行车的结构

例: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系统,它是由人、财、物、事等要素组成的同时也是由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供应部门等部分组成的。

一个班就是一个系统、一个人也是一个系统

2、系统的分类:

(1)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例:生态系统属于自然系统;飞船、房舍等属于人造系统。

(2)实体系统和抽象系统。例:计算机硬件属于实体系统;软件属于抽象系统、哲学。

(3)动态系统:学校就是一个动态系统,它不仅有建筑物还有教师、学生

(4)静态系统:例如:大桥、公路、房屋

(5)封闭系统:是与外界无明显联系的系统,如密闭罐中的化学反应

(6)开放系统:与外界有环境有信息、物质和能量交互作用,如商业系统,生产系统,生态系统

注意:系统有大小,大系统可分为若干个子系统,例如:地球生态系统由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等子系统组成

第二节系统的分析

1、系统的基本特性:

(1)整体性(全局、集合):——侧重于“部分影响整体”。是系统的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1系统是一个整体,它不是各个要素(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部分)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

○2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组成系统的各部分的功能之和。

例:一堆沙子,钢材,水泥和绳索散放在一起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将它们按照一定的结构形成一个整体,如迁成一座悬索桥,就具有了交通的功能,而若蒜根绳索出现故障,就可能影响整座桥正常使用

例:一个企业是由管理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供销部门各部门组成的整体,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可能单独实现企业的目标

人的双眼视觉功能大大超过两只眼视觉功能简单相加的和

例:巴尔扎克的塑像、“木桶理论”、一招不慎全盘皆输、弃卒保车、“阿波罗”登月飞船上的零件(2)相关性(匹配、关联):——侧重于“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联”

构成系统的各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是彼此相关的。

例:古代建筑的“梁柱结构”、合金钢材料各种性能的相互影响、家庭装修工程

例:建筑物通过结构来承受重力,古代建筑多采用“梁柱结构”,当柱与柱之间的梁的跨度增大时,则梁的厚度要相应地加大,否则就不足以承受设计所需的重力,梁的跨度与梁的厚度之间的关系就反映了这一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相关性

例:厨具安装,各个厨具之间的关系,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3)目的性(功能):

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别不同系统的主要标志。

例:一个企业的目的是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成本和能源使用的最小化等

一个钟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对计时功能的需要

(4)动态性(更新):

物质都是不断变化,因此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例:机械转动系统的零件之间都会有磨损,雷达天线24小时转动以搜索目标;看病和生病的过程体现了一个系统的动态性

(5)环境适应性(自适应):

注意:系统都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不断的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的能量的和信息的交换,系统必须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

例:“春捂秋冻”、电冰箱不能紧贴墙放置

例:人这个系统为了适应这个环境会自动的进行调节,使我们的各个器官都能正常工作。

工厂里的机器运行时散发出大量的热量,为了使适应炎热的夏天要对系统局部设施采用风冷,水冷,油冷等措施

2、系统分析及其一般步骤:

(1)什么是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一般是从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全面地思考与解决问题。

○1系统分析的目标:发挥系统的功能,实现系统的目标。

○2系统分析采用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系统加以周详的考察、分析、比较、试验。

○3系统分析产生的结果:拟订一套有效的处理步骤和程序,或对原系统提出改进方案。

例: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2、系统分析的主要原则:

技术与设计2试题(DOC)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 常见结构的认识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 和 。 力学角度结构的概念:从力学角度来说结构是承受 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2、结构的受力(b 理解) 受 :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拔河比赛) 受 :挤压物体的力。(趁热打铁) 受剪切:两个 很近,大小 ,方向 ,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的力。(剪草坪) 受弯曲:作用于物体,使它产生 的力。(钓鱼) 受扭转: 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使物体发生 形变的力。(拧衣服) 注意:受压和受剪切的区别是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3、结构的分类(b 理解) 实体结构:实体结构通常是指结构体本身是 的结构。受力特点:外力分布 在整个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通常是指结构体由 的构件组成的结构。特点:支撑 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即、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壳体结构通常是指 的结构。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 上。如摩托车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注意:由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的称为 结构。 练习 1、如图是钱塘江大桥,从结构的形态来看,桥墩所属的结构类型是 ( ) 横跨于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梁所属的结构类型是( ) A .实体结构 B .框架结构 C .壳体结构 D .组合结构 2.一辆汽车停在两个桥墩之间的桥梁上,桥墩的受力形式为( ) 桥梁的受 力形式为( ) A .压力 B .拉力 C.弯曲力 D .剪切力 3.悬索桥上的绳索除了承受自身的重力外,主要是承受( ) A .压力 B .扭转力 C .剪切力 D .拉力 4、吊扇在启动瞬间,吊杆的主要受力形式有( ) ①拉力 ②压力 ③剪切力 ④扭转力 A .①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巩固练习 1、结构是指( ) A 、构成自身的空间形态 B 、事物各个组成部分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一、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有关“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中“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学习,通过一个个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实例和案例为载体来展开教学的主线,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和分析,在完成教与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到作为设计者来认识设计的一般过程与原则,掌握相应的设计方法和思想。 2、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学生前面已学习的关于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和设计的一般过程的基本知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 B、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 (2)、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能对有关的典型设计案例和产品进行设计的一般原则分析,培养学生的设计评价能力。 (3)、态度和情感: 培养学生认真的、严谨的、有计划的设计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互相关联、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设计要有可持续发展的观点。 (4)、重点和难点: 会用设计的一般原则来评价某个产品。 3、教学手段: 本节课使用通用技术专用教室进行多媒体教学。 因为本节课的内容以案例阅读分析和师生及生生互动交流为主,学生自主学习为辅,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的设计案例和产品图片和相关教具、详实的技术典型案例的提供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讨论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教学内容的枯燥无味,加快课堂教学的节奏,增大教学的信息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4、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师生互动交流,生生互动讨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等教与学方法。积极创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流程的设计》教学案例

《流程的设计》教学案例 引言 高中新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变,提倡合作与交流,提倡“做中学”。如何将新课程的理念具体落实在课堂教学中,是教学实践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本人在通用技术课堂内做了一些尝试,有一定的体验。 教学内容分析 在学习广东版教材第二章第一节《了解流程》和第二节《流程的组成与描述》后,学生对流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究竟怎样进行流程的设计呢?于是根据《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标准“(3)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5)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或流程的改进设计。”,仍然以《技术与设计2》(广东版)的第三节《流程的设计》作为教学的主要载体,并参考苏教版和地质版两个版本的相关内容展开教学。 流程的设计是对前述流程的基础知识的运用和为流程改进设计打基础的,因此这部分知识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虽然一般的设计方法和过程相同,但具体的设计思路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理解“设计一个流程,一定要对其内在的性质和运作规律了解的较清楚,综合考虑各相关因素而进行设计”,所以先分析讲解一个简单流程设计案例的全过程,然后让学生分组亲历一次简单流程设计――“用植物的色素染布的工艺流程设计”的全过程,并进行相互学习、讨论、交流和评价,从而逐步体会和掌握简单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教学对象分析 在学生已学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生认知发展的需要,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的流程设计案例出发,学习流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使学生不但走进了生活,拓展了空间,而且还延伸了观察、想象、思考和创造的空间。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和技术活动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交流讨论、协作解决问题和表达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还可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学生面对技术世界的信心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及分析 1、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2、能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3、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除了要达到以上目标外,关键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 教学难点 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对象进行流程设计。 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准备 1、教师:提前一周通知学生上网查找有关染布的知识,特别是染布的工艺流程;制作CAI课件;准备活动课所需的材料(烧杯、三角架、石棉网、酒精、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玻璃棒、棉布、毛线、3%的明矾作为媒染剂)。 2、学生:查找资料;准备蜜桔皮、茶叶等。 教学过程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第二节《流程与设计》实践课(教案) ——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2课时连堂) 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王涤生430100 一.教材内容分析 苏教版《通用技术(必修)》的《技术与设计1》前三章让学生了解“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设计的一般过程和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主要学习“方案的构思方法和创造技法”,第七章让学生学习设计,体验实践,从而使学生对“技术与设计”由感性认识很快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学生了解技术、学习技术、体验技术、感受技术的入门课程,能让学生在“探究、试验与创造”氛围中,顺利地“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第三节简单结构的设计》”中,选取“简易相片架”作为载体,让学生体验了“结构与设计”,熟悉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此刻,在《技术与设计2》“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第二节流程的设计》”中,特意增加2—3个课时,选取《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这个载体,让学生全员参与和全程参与,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设备,选择合适的制作工艺及方法,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制作“鲁班锁”,是激起学生学习技术、掌握技术、探究技术、崇尚技术的最佳课程资源配置。 “鲁班锁”的特殊结构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技术结晶,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建筑技术上的瑰宝。学生通过对“鲁班锁”的探究,重现了我国古代技术的智慧,让他们体验了“结构与设计”及“流程与设计”的关系,使他们不仅对“模型及其结构的自然统一关系”有了实质性认识,增加了对《技术与设计2》的学习兴趣,也促进了他们技术素养的提高。 教学中设置《鲁班锁的设计与制作》内容,能强化《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的知识结构,又可为后续课程《系统与设计》作好铺垫,凸现了《通用技术》的特点,符合《新课标》原则,我们将其作为“校本研究”设置在《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学之中。 二.教学活动的重点 1.让学生通过制作鲁班锁,体验“模型的制作”的全过程。 2.让学生了解木工加工技术与工艺,感受传统木质榫结构的独特魅力。 3.让学生感受工艺不仅影响产品的外观而且影响到产品的质量。 4.让学生熟悉常见工具的使用方法。 5.让学生准确的识读三视图,并能根据三视图的特点制作鲁班锁。 6.让学生初步了解制作流程,为学习后续知识《第三单元系统与设计》打下基础。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B.了解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制作工具。 C.学会木料的常用加工方法,掌握锯条的安装方法,起锯的方法,凿子的使用,以及凿子、锉刀、砂纸的使用(为安全起见,我们选Φ2.5mm×150mm小型平口起子为代用品)。 D.掌握三视图的绘制、识读及其在木工技术中的具体应用。

4.4.2设计与实施雨水收集池水位控制系统-【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四、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任务二设计与实施雨水收集池水位控制系统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案,并搭建一个控制系统装置或模型。 2.对所搭建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运行以及综合评价。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设计控制系统的方案,并搭建一个控制系统装置或模型。 2.对所搭建的控制系统进行调试运行以及综合评价。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下雨天,雨水收集池的水位不断升高,当水位升至溢水口时,声光报警装置启动,同时水泵开始向位于高处的蓄水箱抽水。当雨水收集池的水位降到水池高度的1/4时,应停止抽水。 2、新课学习 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 闭环控制系统用于实现不同的控制目的,要求往往也不一样。对于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有以下基本要求: 第一,一个闭环控制系统婴正常工作,首先必须是稳定的。如输出量发生偏离,

系统通过动态调整使被控量回到平衡状态,系统的这种词整过程有可能使系统产生振荡。若振荡呈逐渐衰减趋势,能很快稳定下来,还属于稳定系统,否则就是不稳定系统。 第二,控制系统的控制精度必须符合要求,即系统的输出量与给定值之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 第三,闭环控制系统应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 在进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时,几项控制要求之间往往会产生矛盾,而要结合具体问题全面解决或有所侧重地解决。 情境展示:同学们设计和制作好的雨水收集池,在雨水过多时会发生漫溢,在不下雨时又因为水位过低而无水可用,针对这一问题,大家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分析:雨水收集池水位报警和水位控制系统应具有以下功能:当雨水收集池的水位升到羞水口时,发出声音报警;当雨水收集池的水位到达雒水口时,把水抽到高处的冲网蓄水箱;当雨水收集池的水位降到水池高度的1/4时,停止抽水。根据设计要求,当雨水收集池的水位升到浴水口时,需要报警;一旦水位降到澄水口以下时,就取消报警。这部分采用开环控制即可。 当雨水收集池的水位升到溢水口时,需要启动水泵开始向高处的冲厕蓄水箱抽水,直到雨水收集池水位降到水池高度的1/4时停止抽水,这部分需要采用闭控制来实现。 主要过程: 采用两个控制系统共同实现上述功能:一是报警系统,二是水位控制系统: 1、报警系统 采用水位传感器检测水位,当水位达到澄水口时,使电磁签电器闭合,电路接通,声光报警。当水位降到溢水口以下时,电磁鳖电器断开,声光报警取消。

4.2.2分析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新教材】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必修《技术与设计2》教案

二、开环控制系统 任务二分析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技术体验活动,理解控制系统的含的工作过程含义,熟悉简单开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过程,理解其中控制器、执行器等的作用,辨析开环控制系统的特征。 2.会用方框图表达简单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方框图表达简单开环控制系统工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任务引导法 四、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2、新课学习 技术体验. 搭建定时浇水控制系统模型 体验目的:通过搭建定时浇水控制系统,体会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情境展示:家中阳台上种植的植物,有的喜欢潮湿,有的喜欢干燥。对于如芦荟这类喜欢干燥的植物,若采用花盆下方接水盘长时间泡水的方式,易导致芦荟烂根。因此,当家人外出时,就需要根据植物的需水性定时给植物浇水。 问题分析:在搭建阳台植物定时浇水控制系统时,浇褴6盆植物与浇海10 盆植物,其回流管的流量是否一样? 活动准备: 材料:电子定时器、电源、水泵、进水管、出水管、回流管、水桶、滴简等。

主要过程: 1.按照示意图4- 19连接好各部件。 2.通电,检查各滴箭是否正常滴水。 3.调节出水量:调节好每个滴箭的清水量。 4.设置电子定时器参数:浇水时长和周期。 思考:若要远程控制该浇水系统,应该怎样调整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将时间设定到定时浇水控制系统的定时器中,到了设定时间就自动接通潜水泵,开始往水管里抽水,通过调节定时器通电时长,控制滴到植物土壤中的水量。这一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可用图4- 20来描述。 设定的浇水时间定时器水泵出水管出水量 输入量输出量 其中,定时器设定的时间是输入量,水管的出水最是输出量。 在控制系统中,为了方便分析,常采用方框来表示系统的环节,用单向信号线来表示系统信号传递的方向,这种图称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它表示了系统的各个环节在系统中的位置、功能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的输出量不对系统的控制产生任何影响,这种控制系统称为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很广,如水位定时控制系统、十字路口的红绿灯定时控制系统、楼宇的防盗报警控制系统、火灾自动报瞥控制系统、公园的音乐喷泉自动控制系统等。 对于开环控制系统,可用如图4-21所示的方框图来描述。 控制量 输入量→控剑器→执行器被控对象→输出量

史上最全面的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问答题(含答案)

《技术与设计2》问答题专项训练 1、分析如图抽水马桶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1)该控制系统是控制系统。(填开环或闭环)理由 是,系统的控制对象是______________,输入量是_____________,输出量是__ _______,被控量是_____ ____,控制量是__ ________,主要干扰因素是。 (2)设计改变水位自动控制方案,能有效节水,并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 2、通常,人们每天上班的交通流程是这样的: 而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了方便携带的可折叠的自行车,少数单位或家里距离车站较远的上班族就用骑车来化替步行。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画出优化后的流程: (2)这种优化与流程优化的哪个因素有关,是什么优化? (3)优化后的流程有哪些优越性? 3、下图是瓦特发明的离心式速度调节器转速自动控制原理图。如图所示,弹簧与调节阀连在一起,当由于某种外界原因(如发动机的负载减小)导致调节臂的转速加快、离心力增大时,则弹簧缩短,调节阀向下移动,阀门通孔截面积减少,输油管内的进油量降低,发动机转速下降。反之,发动机转速下降,带动调节臂的转速下降,则调节阀向上移动,进油量增加。 (1)控制系统是_(填开环或闭环)控制系统。 (2)补充完整速度调节器转速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 步行到车站坐车步行到办公室 给定量(设定转速) 控制器(齿轮组、 调节臂及弹簧) 发动机 控制量 (③)被控量 (④) 执行器 (①) 比较器 +

(3)在发动机的转速控制过程中,当被控量发生变化时,执行器的状态_(选填会或者不会)发生变化;除了设定转速的变化引起被控量变化以外,其它能引起被控量变化的一切因素统称为干扰因素,此题中的干扰因素有_。 4、分析抽水马桶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1)该控制系统是控制系统。理由是 。系统的控制对象是,输入量是,输出量是 ,被控量是,控制 量是,主要干扰因素是。 (2)设计改变水位自动控制方案,能有效节水,并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 5、苏州博物馆新馆工程总建筑面积为16000 m2,地下一层,地面二层,其基本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及剪力墙结构,局部设计有金属轻型钢架结构。新馆紧邻“拙政园”和太平天国“忠王府”,是由世界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亲自规划设计的,其设计理念是在传承吴越建筑粉墙黛瓦的基础上,借鉴苏州古典园林建筑风格,将建筑与园林有机结合并融为一体。贝聿铭在结构设计中酷爱三角几何造型,并崇尚“让光线来做设计”。其设计理念作为新馆突出的造型元素和结构特征,表现在建筑的各个细节之中。 (1)下列、图体现了“三角几何结构造型”的设计思想; (2)下列、图体现了“让光线来做设计”的设计理念。 A B C D 6、自行车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结构,请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结构的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自行车的结构设计除了考虑稳定性外,还主要考虑什么因素?它跟什么因素有关?(2)自行车的车架为什么采用三角形结构?

[通用技术必修 技术与设计2]“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流程的设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小铁锤加工流程的设计,能分析流程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并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2.能对生活、生产中的简单事项进行流程设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分析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及设计的表达。 难点:画出流程设计的框图。 教学时间:两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二)新课教学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 (1)流程设计的目标 ①工作和生活中流程设计的目标: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等。 ②生产活动中流程设计要实现的具体目标。 思考:在生产流程的设计中,除了上述所列设计目标外,还应考虑哪些目标? (2)流程设计中的基本因素 生产活动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资金和环境。 “马上行动”: 1.处于城乡结合地带的某乡,现要在乡里新建一个小化肥厂,在流程设计上应考虑哪些因素?

2.要把北方的大豆移栽到南方,在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哪些相关因素? 学生回答1:流程设计上需要考虑提高效率,提高产品的质量,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选用精良设备和技术人员以提高生产效率以及安全生产等。(大力表扬学生的环保意识) 回答2:将北方大豆移栽到南方,从种植流程上需要考虑适合种植的季节、气温、湿度、土壤、病虫害等因素,还有,要注意是否会引起生态不平衡。 教师补充由于动植物引进而引起的生态不平衡的例子。(见后面小资料部分) 生活和生产中流程的设计有两种情况:一是流程的若干环节是显性的,也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较容易描述,如上一节课的案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中的流程,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邮局邮件的分捡流程设计等。 (学生描述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教师板演框图。) 然而,另一种流程的设计是隐性的,要通过进行大量的试验和漫长的探究才能得出的,例如,上一节课的案例“轴承的连续式淬火的工艺流程”、合成氨的工艺流程案例等。 “案例分析:合成氨的生产工艺流程” 首先用适当的方法生产出合成氨的原料-------氮气和氢气。氮气和氢气的混合气体在合成塔内500℃和300atm条件下,通过催化剂的作用产生氨气,再通过氨分离气不断地把生成的氨分离出来,同时未转化的反应气体再进入合成塔循环加工,这就是合成氨的工艺流程。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的产生是一个对其内在属性和规律探索的过程。19世纪初,经过化学家上万次的试验,最终才得出在500℃高温下和300atm的条件下能合成出氨,但转化率仅有2%~8%的试验结论,后来又经过不断的试验才形成现在工业生产上使用的较为成熟的合成氨生产工艺流程。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思考: 问题1.这个案例包括了哪些环节,它们的时序如何? 问题2.如何将氨合成的流程图画出来,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这个流程? 问题3.画流程图关键要注意什么? 问题4.合成氨的流程设计与前面提到的洗衣机洗衣服的流程,邮寄包裹的流程设计相比,有什么特点?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 问题1解答:合成氨生产流程包括了以下的环节和时序—— (1)先进行原料气(N2、H2)的制取-----制取环节; (2)气(N2、H2 )的净化,除杂质-----净化环节; (3)用压缩机压缩(至高压状态)------压缩环节 (4)氨合成----合成环节; (5)最后进行氨的分离,得到浓氨并将未完全反应的N2、H2送回合成塔,再循环加工利用----分离环节。 问题2解答:如果用框图表达流程,合成氨的流程设计可以如下图:

技术与设计2复习题

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走钢丝的人手上拿着一条长棒的目的是( B ) A、美观 B、降低和调节重心位置 C、保护 D、支撑 2、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C ) A、口杯 B、衣服 C、飞机 D、手表 3、设计一个方便人户外活动携带,保护卫生、环境污染的水壶,则该产品的结构应是(A )。 A 、折叠式不锈钢杯 B、塑料壶 C、一次性杯D、铁水壶 4、一组积木块能组装成多种建筑模型,这种"积木原理"说明了结构的一个重要特性是( C ) A、稳定性 B、承载性 C、结构对系统性能的决定性 D、通用性 5、我们常用的A形梯不直接采用铝合金片,而用长方形截面的铝合金构件,这说明了( B )影响着结构强度。 A、材料 B、构件的形状 C、重心的高低 D、连接方式 6、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事实是( B ) A 拔河的绳子断裂 B 广告牌被台风吹倒 C 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 D 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 7、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个不属于壳体结构。(D ) A、摩托车头盔 B、圆形瓷饰品 C、贝类 D、金字塔 8、在日常生活中,你所见到的以下哪一个结构是不属于利用不稳定的结构实现某些功能的。(C ) A、游乐设施的跷跷板功能结构; B、房间门口的活页功能结构; C、学校运动场的篮球架结构; D、圆珠笔的笔嘴结构。 9、下列结构是受自然界事物结构启发而产生的。(B) A、钢笔; B、潜艇; C、课桌; D、黑板。 10、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判断哪一个属于实体结构。(C ) A、电灯泡; B、乒乓球; C、橡皮擦; D、贝壳 11、下列问题中,可以用受力结构的稳定性来解释的是( C ) A、拔河的绳子断裂 B、鸡蛋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承受很大的外力 C、广告牌被台风吹倒 D、耳机与电脑主机的插口接触不良,听不到音乐 12、钢筋混凝土梁中比无钢筋的水泥梁的( C )强度更强。 A、抗弯 B、抗压 C、抗拉 D、抗剪 13、分析下列物体的结构类型,属于实体结构是( C )。 A、羽毛球 B、乒乓球 C、铅球 D、篮球 14、吊兰支撑架使用三角形支架结构,而不用由一根直杆挑起的结构,这说明以下哪个因素( B )影响着结构强度? A、材料 B、形状 C、构件 D、连接方式 15、狩猎者从灌木丛走过,裤子沾满了令人讨厌的苍耳子。仔细观察苍耳子,它的表面布满了许多小刺,每根刺上都有细细的倒钩,碰到纤维的衣物,便粘在上面。瑞士的乔尔吉?朵青斯经过8年的研究,根据苍耳子的结构发明了(B ) A、拉链 B、尼龙搭扣 C、鱼钩 D、飞机 16、在自行车家族中有性能各异的不同车型。如装有辅助小轮的童车、双梁载重车、弯梁女式车、双坐双脚蹬的双人车等,这些特殊功能的实现,是因为设计者改变了(C )。 A、车的自重 B、车的材料 C、车的结构 D、车的大小 17、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使楼闻名天下。它是一座三层的纯木结构建筑,斗拱、飞檐的结构复杂,工艺精美,令人惊叹。斗拱使屋面凹曲,飞檐使沉重的建筑增添了轻快欲飞的美感,体现了

技术与设计2教学案例—系统的优化

技术与设计2教学案例—系统的优化 《技术与设计2》(苏教版)第三章系统的优化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系统优化是系统分析的深入,也是系统的结构和系统分析的综合,又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更是系统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是是本书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内容是让学生“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能结合实例分析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2.教学重点:系统优化的方法和一般步骤。 二、学情分析 进入系统的内容,学生的兴趣明显比前期活跃,显然系统分析的深入符合高二学生的智力发展需求。但是,学生在对某个系统的分析容易陷入原有的逻辑思维,而不能很好地应用系统的思想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不能很好理解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因此,系统优化的约束条件和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成了本节教学内容上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 能结合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系统优化的意义,并能结合实例分析

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四、教学资源准备 “技术与设计2”配套教具旋转木马30套、多媒体 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流程 六、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系统分析,承上启下) 情景设置:有一个农夫带一条狼、一只羊和一筐白菜过河。如果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但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请你帮农夫解决难题? 学生:1、农夫带着羊首先过河,农夫回来; 2、农夫与狼过河,农夫与羊回来; 3、农夫搬白菜过河,农夫回来; 4、农夫与羊一起过河。

教师提问:说说你们对该系统分析的过程? 学生:问题的突破口在——狼与白菜能够共存!农夫、狼、羊、白菜和船组成了这个系统。系统中各要素是一个整体,都依赖农夫过河;最大的问题是“船很小,只够农夫带一样东西过河”和“没有农夫看管,则狼要吃羊,羊要吃白菜”的冲突。我们联系已知条件,做了一系列的分析实验,但是比较其他方案不能实现所有要素都安全过河。最后得出以上方案。 教师:你们的思维过程很有价值,很清晰。而且在系统分析的过程中抓住了系统分析的三大原则——整体性、科学性、综合性。 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产品在不断更新,系统在不断的升级。做任何事情我们都追求更好,希望投入尽可能少,回报越多越好。为了使系统达到最优的目标所提出的各种解决方法,称为最优方法。但是有很多复杂系统,实施方案五花八门、干扰因素四面八方,我们不可能的逐个比较权衡,或者漫无目的瞎蒙。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定性定量的科学分析,寻找系统最优值。 (二)新课教学 1.案例分析: 案例一:“农作物种植系统的优化——农作物间作套种” 槟榔林套种香草兰收益高 香草兰——香料之王,是藤本植物,需要有支柱攀缘,并要求适度的荫蔽。测定结果表明50%的荫蔽度有利于香草兰的生长发育。荫蔽有

苏教片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全套教案(最完整版)

高一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 全 册 教 案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一)教材分析“技术的”是苏教版通用技术教材必修1的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的第一节内容,.知识与技能 ⑴理解技术人类需求技术的。使学生感受技术采用师生互动探究式教学方法。直观图片、详实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引领学生活动设计意图通用技术课程介绍 1.何为是通用技术课程? 通用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的必修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 2.为何要开设通用技术课程? 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技术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客观存在,成为引起和应对社会变化的重要因素。因此,技术素养是当代青少年的基本素养,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核心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3.如何学好通用技术课程? ⑴在学习中要学会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善于思考,勤于动手,学中做,做中学,积极参与技术活动和亲身经历、体现设计过程。 ⑵学习中要采取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方式,促进能力的提升。 ⑶注意运用教材,明确“学习目标”,注重技术思想与技术方法

的学习,注重探究和实验。教学内容 [板书](一)技术的含义[板书]1.技术的产生创设情境 归纳总结指导学生阅读教材004页内容 人类在生活中,需要着衣以遮身御寒,于是有了纺织、印染、缝制技术的产生;需要进食以补充能量,于是有了食品烹饪加工技术以及农作物栽培、家畜饲养技术的产生;需要住所以避风挡雨、抵御外来侵害,于是有了建筑技术的产生;需要出行以认识更广阔的世界,于是有了车船制造技术的产生;需要交往以保持与别人的联系,于是有了通信邮电技术的产生…… 结论: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技术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阅读教材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板书]2.技术的发展创设情境 案例分析: 从火到灯――人类走向文明的历程 阅读教材理解技术的发展过程 归纳总结讨论: 1.如果人类没有控制和利用火的技术,没有发明灯,那么世界将会是怎样的? 2.人类对光的需求,怎样推动了照明技术的发展? 总结:人类的需求不断推动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讨论并回答案例分析:

高三通用技术二轮复习“结构与设计专题”(有答案)

高三通用技术二轮复习“结构与设计专题” 一、知识回顾 1、结构与力: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 力。一般结构会受到以下五种力: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和扭转力。 2、结构的类型: (1)实体结构: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受力特点: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如:铅球、实心墙、大坝、铁锤、冰山、泰山等。 (2)框架结构: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受力特点:支撑空间而不充满空间。如:栅栏、铁塔、脚手架、板凳、鸟巢、楼房、课桌、 餐桌、床等。 (3)壳体结构:层状的结构。受力特点: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如:贝壳、飞机汽车的外壳、安全帽、鸡蛋、乒乓球、头盖骨、篮球等。 3、稳固结构的探析 (1)结构与稳定性:结构在负载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平衡状态的能力。 影响因素: A、重心位置的高低:不倒翁、台扇的底座、茶几的下层用密度较大的材料做 成、楼房浇注地基、篮球架底部加压石快等。 B、支撑面积的大小:三角架、A字形梯、正立的瓶子比倒立的瓶子稳定等。 C、结构的形状:三角形最稳定、Z字形屏风、梯形的水坝等 (2)结构与强度:结构具有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影响因素: A、结构的形状:(同一构件或材料的截面积越大越坚固、三角形最坚固)工字 钢、每个面都是三角形的钻石、房梁和脚手架加斜梁等。 B、材料:材料不同强度不同。合金钢>普通钢>铜>铸铁>松木>塑料。 C、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榫接、铆接、胶粘、绳系、焊接、螺栓连接等。 铰连接:连接处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 刚连接: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 4、简单结构的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如下图:

最新新课标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结构与稳定性》精品教案精品版

2020年新课标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结构与稳定性》精品教案精品版

新课标苏教版高中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结构与稳定性》精品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是《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第1部分的教学内容,计划用1课时进行教学。“结构与稳定性”安排在学生学习了“常见结构的认识”之后,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浅到深由易到难。“结构与稳定性”是“结构与设计”这单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面学习“结构与强度”的基础,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结构与稳定性”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 本课教学对象是我校高二年级学生。学生们已经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经过技术与设计1模块的学习后,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但动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创设情境,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及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技术试验,使学生了解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运用本节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技术试验及试验分析、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与价值:通过本节教材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结构稳定性设计的意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技术试验,引导学生分析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难点:运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本节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创设:通过播放视频和做演示试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探讨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引导发现:在学生参与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技术理论知识掌握和学习的兴趣。通过动手制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3、总结评价: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及总结评价。 五、教具准备 教学课件、铁块泡沐组合体1个、矿泉水2瓶、三角形、四边形等组合体的结构框架几个、活动的方形架1个、自制不倒翁1个、筷子几十把、橡皮绳和棉线若干米、小剪刀若干把。 六、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全套教案

高中通用技术必修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和利用。 通用技术是指信息技术之外,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术相区别的技术。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与人(考试内容:技术对人类的价值;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的需求;②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发展人的作用。 2.技术与社会(考试内容: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考试要求:了解(a)) ①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②技术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技术丰富了社会文化的内容。④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⑤技术的发展导致社会劳动力结构产生变化;⑥技术在政治、军事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与自然(考试内容:技术对自然的价值;考试要求:应用(c)) ①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②人类在利用技术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一些技术或产品对环境造成负面的影响。4.技术的两面性(考试内容:技术的两面性;考试要求:了解(a)) ①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②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目的性 ①任何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活动的成果;②人类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技术活动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发展。 2、技术的创新性(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的关系;考试要求:理解(b)) ①创新性是技术的灵魂所在,任何技术的发展都需要创新;②技术创新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I技术革新一般是在原有技术的基础上的变革和改进;II技术发明则是一项新技术的产生。③一些重要的技术的发明和革新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3.技术的综合性(考试内容: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考试要求:理解(b)) 科学技术 区别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利用和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 “ 怎么办” 回答“ 是什么”“ 为什 么” 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 联系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①技术作为创造性劳动的成果,技术发明者在技术实现价值的过程中享有一定的权利,这些权利受法律保护;②知识产权制度体现了人们对知识的尊重和保护,并可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走向良性循环。 专利申请过程:1、提交申请;2、受理;3、初审;4、公布;5、实质审查;6、授权。 三、技术的未来(考试内容: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考试要求:理解(b)) 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①设计成为推进技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②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③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改进产品的性能。 2.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①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做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②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③技术进步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 3.设计的丰富内涵

3、技术与设计2_复习提纲及同步练习题

《技术与设计2》复习提纲与同步练习题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认识结构 1、结构的概念: 广义: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构件。 从力学的角度: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应力的架构形态,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从自然界、技术领域、社会领域等列举结构事例 自然界:雪花、贝壳、蜂巢、科罗拉多大峡谷…… 技术领域:手机、汽车、罗浮宫、悉尼歌剧院…… 社会领域:内容结构、组织结构图…… 结构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变化的力。(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拉力:物体所承受的拉拽力 压力:挤压物体的力 剪切力:两个距离很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平行力 扭转力:反方向向物体两端均匀施力 ,使物体发生扭转形变的力 弯曲力:作用于物体 ,使它产生弯曲的力 2、结构的分类: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壳体结构三种基本类型。 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分布在整个体积中。主要承受压力。(如实心墙、大坝、墙壁、柱子、实心球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支撑空间却不充满空间。可以承受压力和拉力等。(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外力作用在结构体的表面上。特别是当顶部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第二节探究结构 1、结构的稳定性:

《通用技术_技术与设计2》高二上学期必修二全套教案

通用技术高二上学期必修二 技术与设计2 全 册 教 案

第一课时常见结构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2) 能够结合简单结构,分析结构的受力。 (3) 了解结构的类型,并对简单的结构实例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观察和分析常见结构,激发学习激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结构受力时所产生的内力和应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案例分析法和提问法,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交流互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纸板、砝码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为了让大家了解结构与受力的关系,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让大家切身感受一下结构与力。 2、演示试验 讲解“纸板承受压力试验”: 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 试验准备:

(1) 取废旧纸盒的纸板,分别裁出3条大小均为10cm*40 cm的小纸板。 (2) 分别取若干本书(用于支撑纸板)和给纸板加压的重物。 试验过程: (1) 将一纸板用两摞书支撑起来,在纸板上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2) 将另一纸板弯成拱形,两端用两摞书抵住以阻止拱形延长,在拱形的上端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3) 将剩下的纸板弯成比前次跨度小的拱形,在拱形的上端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师生互动】上述演示试验说明:不同的结构所能承受的力是不同的。我们知道结构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就会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已经达到其极限值。那么,说明是应力呢? 3.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力学概念:内力与应力,了解了五种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分析讨论掌握了结构的类型。 4.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结构与力(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2) 能够结合简单结构,分析结构的受力。 (3) 继续了解结构的类型,并对简单的结构实例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用技术必修2技术与设计2教学设计

第一章结构与设计 第一节认识结构 一、教材分析 1、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结构的涵义,是学生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进而,使学生能结合1~2种简单的结构案例,分析结构是如何承受应力的,并且能通过技术试验分析影响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的因素,并写出报告。最终能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二、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涵义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案例,充分让学生参与讨论、动手实验、演示实验等多种方法。 三、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计意图引入 上学年学习了设计的基本 知识,熟悉了设计的一般过 程,这一年将进一步学习技术 设计的几个重要思想与方法, 包括结构、流程、系统和控 制。 举例:用一些典型 的、生活中的例子让 学生对结构、流程、 系统和控制有初步的 认识,打破其神秘 感。 让学生对本学期 的知识有个初步 的认识。

一、了解结构 过渡:我们身边存在着各种各 样的结构。这些结构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物体中,也存在于人类创造的各种物体中。 多媒体展示:选取蜂巢、雪花、贝壳、桥梁、长城等图片让学生感受结构的形态,它们的共同点是: (1)各自都有组成部分(2)是有序的搭配和排列 生活中常见的结构都要承受一定力的作用。那么结构与力有什么关系呢?。充分感受结构的魅力 并初步总结出结构的 涵义。 从而引出结构的含 义,广义上:结构是 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 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 排列。 接着给出构件的概 念。在工程中,结构 的各个组成部分称为 构件。 运用多媒体展 示,让学生具体 感受到结构的形 态,使知识的接 受更形象、具 体。 多媒体展示:选取桥梁和椅子 的受力来分析两者的受力情况 看展示 二、结构与力 通过分析椅子和桥的共同之 处: (1)这些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形状 (2)都需要承受外力的作用(3)在一定范围内都具有抵抗其形状和大小改变的能力。 我们知道生活中很多结构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就会遭到破坏其实上就是当其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结构就会遭到破坏。多媒体展示:选取近期的一个热点新闻,九江大桥被撞断。当我们知道了结构与力的关系后,还需要进一步了解作用在引出从力学角度结构 的含义。从力学的角 度:结构是指可承受 一定应力的架构形 态,它可以抵抗能引 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 力。 让学生通过具体 的例子,了解什 么是力,及其作 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