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完整版)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完整版)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事故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有序地处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员伤害,保障公司群众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全厂危险废物。

一、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确认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是指危险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处理等环

节上出现了扩散、流失、泄漏、人员受伤等情况。启动本公司事故应

急预案处置。

二、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分级

根据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及环境污染

程度分为三级:

一级: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扩散、泄漏时,需紧急处理的。

二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厂区环境

污染(50—200㎡)或人员(2-5人),须对区域污染紧急处理或对受伤人员紧急救护的。

三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

或5人以上受伤,须对受伤人员提供危险救护和现场救援的;导致厂区200㎡以上污染,需紧急处理的。

三、指挥系统与职责

1.成立以(副)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人事部及各部门负责

人参加的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意

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2.环保课负责对上级部门报告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情况,协

调市专家组的鉴定工作,保障信息通畅。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88号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88号 修订后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13次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6年7 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杨焕宁 2016年6月3日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教育、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预案版本号:**-YA-002 A/0 ************有限公司 危险废物事故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西安************有限公司 二0**年**月

危险废物事故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1 应急预案简介 1.1 编制目的 确保在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有序地处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员伤害,保障公司员工和环境安全,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因火灾、爆炸或其他意外的突发或非突发事件导致的危险废物或危险废物组分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产生的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1.2本预案适用范围:适用于全厂危险废物的产生、转运、暂存等环节。 1.3应急预案文本管理:应急预案由HSE部门编制,公司内发放的部门有:人事行政部、仓库、生产管理部、危废仓库 公司外发放单位:泾渭开发区环保执法大队(备案) 2.公司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2.1************机械有限公司位于中国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拥有员工***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人。厂车间分为机加车间、铆焊车间、装配和表面处理车间;无热处理及无损检测工序。 2.2公司产生的危废有:A.废机油主要产生于机加工车间,属于

修理机器时产生废物,数量不大,年产生量*—*吨之间;B.废乳化液主要产生于车床,根据生产量的大小年产生废乳化液量在0.1—**吨之间;C.油漆空桶、机油空桶等危废,产生于表面处理与机修工位,数量不大,因有的厂家会回收自己的空桶作为循环利用;年产生量在0.1—****吨之间;D.废油手套、棉纱、纸皮等危废产生于员工平时作业和维修机器等环节,数量少;E.焊渣,由铆焊岗位产生,产生量不大,数量少。 公司危废暂存仓在车间南门外,占地面积***㎡;设有***个分间;分别为废油漆空桶(固体)存放处;废机油(液体)、废乳化液(液体)、废机油空桶(固体)存放处;其他危废存放处存放(固体):废油手套、废油棉纱、废沾油包装、焊渣、办公室产生的危废等;危废仓配备有:消防沙、灭火器、**米外有室外消防栓、自然通风百叶窗、防泄漏防渗地面。 废弃物的产生单位及管理:车间:负责人**,负责督促员工把车间产生的危废分类定期送危废仓储存,危废仓由杨赟负责,负责收集称重并记录危废台账;生活区产生的危废,由***负责管理,由保洁人员分类定期送危废仓暂存;危废仓危废定期联系西安宝润环保公司来拉走处理并提供相应危废联单。 2.3周边环境状况:公司北边紧邻马路,南边为耕地,东西两边是两个机械厂, 气候状况: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雪,春秋时有连阴雨天气出现。年降水量 500-700毫米;滨临泾河、渭河交界处,属于黄土高原篓土区域,灌溉方便,种植物以小麦与玉米为主。交通发达,物产丰富。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文件编号:控制状态:受控 版次:2016版 XXXXXXXXX有限公司 危废事故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2016-12-31发布 2017-01-01实施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企业危险废物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对危险废物突发性意外事故的应对能力,确保危险废物在产生到最终处置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意外时,能够快速响应,有序行动,高效处置,降低危害,维护和保障公众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应急相关要求,特制订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2、依据 制定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四)《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手册》 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适用本厂有关危险废物的生产收集、储存、运输。 4、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如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1)危险废物溢出。如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有毒液体或气体泄漏;危险废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危险废物的溢出使车间内的设备或线路面临腐蚀、短路,造成停产或停电。 (2)火灾。如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各个环节可能引发的火灾、泄漏等事故进行不利情况下的辨识和分析,识别出发生概率大、危害后果严重的事故和发生环节,进行有效防范。 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应急指挥部

完整word版,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1、机械伤害 (1)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一般伤口小的止血,先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的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止血带止血,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上1/2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脚上1/3处,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2)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3)消除不安全因素,如机械处于危险状态,应立即采用措施进行稳定,防止事故扩大,避免更大的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4)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切断机构的电源。(5)注意保护现场,因抢救伤员和防止事故扩大,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6)事故发生后项目现场的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的同时,应立即向公司领导、项目部报告。(7)项目部得知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落实上述应急措施,注意检查事故现场是否处于安全状态,防止事故的扩大,并按规定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8)配合公司有关部门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1)发现者关闭机械设备(如条件允许进行断电处理)并高声呼喊传递事故信息,其他人员电话报告公司办公室(电话:xxxxxxx)。(2)附近人员对受伤人员实施抢救;抢救过程参照人身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及背面简易处置流程,并及时将伤员转送医院。(3)抢险人员要穿戴好必要的应急装备(工作服、工作帽、手套、工作鞋、安全绳等),以防止抢险救援人员受到伤害。(4)抢险过程中,抢险人员应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并确定好联络信号,在抢险人员撤离前,监护人员不得离开监护岗位。(5)做好现场保护等待调查处理。 2、物体打击 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重点放在对伤者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部位的行处理上。 (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伤者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男女iii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触电 (1)发生触电,立即切断电源或使人体脱离带电体,进行现场急救;同时向上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事故防范措施及 应急预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危险废物事故 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为确保在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意外事故时能够及时、迅速、有序地处理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及人员伤害,保障公司群众和环境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全厂危险废物。 一、危险废物意外事故的确认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是指危险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处理等环节上出现了扩散、流失、泄漏、人员受伤等情况。启动本公司事故应急预案处置。 二、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分级 根据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发生后导致的人员伤亡情况及环境污染程度分为三级: 一级:发生危险废物流失、扩散、泄漏时,需紧急处理的。 二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厂区环境污染(50—200㎡)或人员(2-5人),须对区域污染紧急处理或对受伤人员紧急救护的。 三级: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废液、废油)意外事故导致人员死亡或5人以上受伤,须对受伤人员提供危险救护和现场救援的;导致厂区200㎡以上污染,需紧急处理的。 三、指挥系统与职责

1.成立以(副)总经理为主要负责人,人事部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处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意外事故发生时的紧急处理工作。 2.环保课负责对上级部门报告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情况,协调市专家组的鉴定工作,保障信息通畅。 3.人事部负责组织专家及相应的医务人员,做好受损害人员诊断、治疗、抢救和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负责紧急处理时家属的安抚工作。 4.环保课负责协调事故现场的监测,以及控制措施效果的评估;负责组织协调现场人员分流、调查采样的安全。 5.人事部负责保障意外事故紧急处理时所需危险防护用品的供应。 6.环保课负责危险废物的集中、收集、转贮、防止损失加重。 四、危险废物意外事故防范措施 1.不同品种危险废物分别存放在不同容器中,不得混合。 2.危险废物贮藏间外贴有“危险废物”字样标识 3.固体危险废物:包装完整,不渗漏。 4.液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有盖; 5.气体危险废物:容器密封、安全阀良好。 6.危险废液暂时存放应采取防渗漏、防外溢措施。 7.各部门及承包商在设备维修中产生的废油、设备漏油和汽车维修废油应全部倒入指定区域的废油桶中。不得倒入厂内、外空地、草地及地下管网的检查井中。洒漏在地面的废油由责任部门(相关方由相关负责部门监督)用棉纱或报纸清除。

2号令新《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2016年6月3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 第88号公布,根据2019年7月11日应急管理部令 第2号《应急管理部关于修改<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 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 总则 章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迅速有效处置生产安全事故,依据《中华 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实 施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实行属地为主、分级负责、分类指导、综合协调、动态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应急管理部负责全国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 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相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 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 职责负责有关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编制和实施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并对应急预 案的真实性和实用性负责;各分管负责人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应急预案规定的职责。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 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 专项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防止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专项性工作方案。 现场处置方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根据不同生产安全事故类型,针对具体场所、装置或者设施所制定的应急处置措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七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的原则, 以应急处置为核心,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 第八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四)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有具体的落实措施; (五)有明确、具体的应急程序和处置措施,并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 (六)有明确的应急保障措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应急工作需要; (七)应急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应急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 (八)应急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第九条编制应急预案应当成立编制工作小组,由本单位有关负责人任组长,吸收与应 急预案有关的职能部门和单位的人员,以及有现场处置经验的人员参加。 第十条编制应急预案前,编制单位应当进行事故风险辨识、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 事故风险辨识、评估,是指针对不同事故种类及特点,识别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事故可能产生的直接后果以及次生、衍生后果,评估各种后果的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提出防范和控制事故风险措施的过程。 应急资源调查,是指全面调查本地区、本单位第一时间可以调用的应急资源状况和合作区域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附件2《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 1.总则 为防止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以及运输、利用、处置过程中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编制定边采油厂《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环境安全。 定边采油厂对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实行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协调原则、就近、集中处置原则和信息沟通及公开原则。 本预案报榆林市环保局备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采油厂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过程中各类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可能发生的造成危害环境安全以及其他性质严重、产生较大影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的应急响应。 对承担采油厂危险废物运输、利用、处置单位的环境污染事故的防治和发生给予关注和信息沟通。 3.术语 (1)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3)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4)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5)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6)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7)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8)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9)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0)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

12种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煤气中毒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一、适用范围:本措施适用于煤气岗位职工由于煤气设备、设施泄露煤气而发生一氧化碳中 毒事故 二、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原因 1、贯彻执行煤气安全制度不严格,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如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班组长以上干部强行命令职工进入煤气区作业,职工凭经验作业,误入或提前进入煤气区,进入煤气区域作业不进行CO检测。管理混乱,没有煤防员现场监护等。 2、当煤气设备存在严重缺陷时,如放散高度不够、脱水器设计不合理、煤气管网和设施年久失修等,导致煤气泄漏而发生中毒。 3、缺乏煤气安全常识,在煤气设备附近休息、打盹、睡觉。 4、在停送煤气或煤气区域作业时,不注意风向,或设备内的残留煤气置换不彻底,没有严格执行检测、检查、监护制度。 5、在煤气区域作业,当煤气超标时,强行蛮干,不采取应急措施,不佩戴空气呼吸器,不进行强行通风等措施。 6、吹扫煤气管道(设备)的蒸气或氮气未及时断开,当蒸气或氮气压力低于煤气压力时,造成煤气倒窜到蒸气或氮气管道内,引起中毒。 7、用水封煤气的管道和设备,由于水压低,煤气窜入水管中,引起中毒。 8、对煤气管网、水封、排水器缺乏管理,检查不到位,造成亏水,补水量不足,使大量煤气泄漏。 9、当煤气管网压力波动大,或煤气压力超过水封(排水器)有效高度要求时,造成水封(排水器)水位被击穿,煤气泄漏。 10、处理煤气不彻底,没有可靠切断煤气来源,没有置换煤气或置换不合格,就组织干活。 11、处理煤气合格后,没有对管网或设施内的沉淀物进行彻底清除,就进入干活。 12、煤气放散塔灭火,没有及时点燃。 13、发生煤气着火或爆炸事故后,没有组织疏散周围人员和戒严,灭火或爆炸后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中毒。 14、开关盲板时,没有组织对周围环境进行确认,没有组织疏散周围人员,没有组织四周戒严,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中毒。 15、煤气水封和脱水器溢流管直接插入下水道,一旦击穿煤气直接进入下水道,还有可能直接串入电缆沟,而发生煤气群死群伤事故。 16、煤气仪表一次线直接引入室内,而发生中毒。 17、煤气区域管道、设备附近未设明显警示标志,致使他人贸然进入煤气区域或乱动煤气设备设施。 18、在煤气管道下、排水沟等处私搭乱建房屋和办公室引起中毒。 三、一氧化碳(煤气)中毒的症状 1、轻度中毒。吸入CO后出现头痛、头昏、头沉重感、恶心、呕吐、全身疲乏无力、耳鸣、心悸、神志恍惚。但不昏迷,离开中毒环境后,吸入新鲜空气能自行恢复。 2、中度中毒。除出现轻度中毒症状外,面颊出现樱桃红,呼吸困难,心率加快,大小便失禁,昏迷等。 3、重度中毒。多发生于CO浓度极高时,患者很快昏迷,并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脑水肿、休克、肺水肿、呼吸衰竭、心脏停止跳动等。 四、煤气中毒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及时报告和组织指挥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管理文件密级: 目的:为了在控制和处理突发危险废物事故时快速、高效,防止突发危险废物泄漏到空气、土壤或水体中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特制订本预案。 适应范围: 1、本预案适用于废弃药品、各类化学品包装瓶、废机油、废树脂、实验室废液、实验室废活性炭等在产生、收集、贮存过程中发生的泄漏、燃烧、爆炸等事故以及其它突发性的危险废物事故。 2、本预案适用于公司所有工区生产车间、实验室及危废贮存仓库。

1.单位危废基本情况及周围环境综述 1.1 危险废物及其产生情况 1.2危险特性分析 公司的危险废物中,易燃易爆的主要有废机油、废树脂、少量的油漆及其稀释液;容易发生泄漏的液体主要为废机油,实验室废液、油漆稀释液。 2.应急预案启动 2.1 启动条件 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1)危险废物溢出、泄漏; (2)火灾; (3)爆炸。 2.2 事故分级 2.2.1 一级:发生少量危险废物溢出、泄漏、着火,有可能造成本单位人员轻度伤害或设施局部损坏,但对厂房、环境不构成威胁的事故。

2.2.2 二级:发生较大范围的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等事故,造成人员受伤、中毒、影响环境、较大财产损失,但对周边乡村和小区不构成危害或威胁的事故。 2.2.3 三级:发生大范围的火灾、爆炸、有毒有害物质泄漏事故或自然灾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害、中毒、环境污染事故或重大财产损失,并对周边环境造成危害或威胁的事故。 3.应急组织 3.1应急领导小组 指挥长:总经理 副指挥长:副总经理 成员:安环部部长,安保部部长 应急领导小组职责: (1)组织制订危废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负责人员、资源配置和应急人员的调动; (3)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 (4)启动与终止本预案; (5)负责事故信息的上报; (6)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7)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3.2 成立应急行动办公室 主任:安环部部长 副主任:安保部部长 成员: 公司义务消防员、安全环保部成员、厂医、物资回收中心人员 应急行动小组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和受影响的周边区域警戒、交通管制、人员疏散和清理等工作。 4.应急响应程序 4.1 应急预案启动 4.1.1 发现紧急状态时,当事人应当向公司门卫报警或者向安全环保部领导直接报告,安全环保部领导接到报告后立即向总经理报告事故情况,包括发生地、时间、污染情况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4.1.2 由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情况,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解读 新修订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2016年4月1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并于6月3日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公布,自2016年7月1日起施行。 一、修订背景 2009年3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颁布了《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以下简称原《办法》),对加强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化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对应急管理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原《办法》亟需修订完善。 (一)应急预案工作的背景和重心发生变化。近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应急预案的定位从补充应急管理制度向完善应急准备、规范应急处置转变,工作重心从解决预案有无向提升预案质量、发挥预案实效转变。同时,安全生产体制机制改革对简化应急预案评审、备案程序提出了要求。为推动应急预案工作与时俱进,适应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需要,有必要对原《办法》进行修订。 (二)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文件对应急预案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安全生产法》对企业的应急预案主体责任、

政企应急预案衔接、应急预案法律责任等作了明确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文)、《国务院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国发〔2011〕40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以下简称《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等文件对应急预案功能定位、编制程序、管理责任、预案衔接提出了具体要求,进一步明确企业应急预案应当体现先期处置、自救互救的特点,强调应急预案编制应当开展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并广泛征求意见,强化政企应急预案之间的相互衔接,突出应急预案的评估修订和动态管理。而原《办法》已不适应新的要求,主要问题是重规范企业应急预案内容,轻规范应急预案编制程序;重预案内容的全面性,轻应急预案内容的实用性;重规范企业内部各类应急预案衔接,轻政企应急预案衔接;重规范应急预案的签署发布,轻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培训演练,动态管理。因此,需要通过修订原《办法》补充和细化相关具体要求。 (三)一些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中的经验教训需要通过《办法》汲取和改进。根据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调查报告,导致事故发生和扩大的原因之一,就是瑞海公司应急预案流于形式,应急处置力量、装备严重缺乏,不具备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为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一

危废应急预案62317

秦皇岛龙成路桥有限公司危险废物 应急救援预案 一、目的 及时准确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废物灾害事故,迅速、有效地组织实施和救援,防止事故蔓延、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危险废物处置过程中发生一般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及一般以上事故的前期处置工作。 三、危险废物概况 (一)废导热油 来源:沥青加热系统。 特性及危害:因沥青加热而更换下来的导热油。 对区域环境有较大污染危害,废油一旦撒漏或泄露,容易导致火灾的发生,且火灾蔓延较快,燃烧面积大,易造成较大火灾影响。 安全处理措施:用铁桶密封包装,委托相关资质方合法处置。 (二)废活性炭 来源:废气吸收装置 特性及危害:为废气吸收的产物,主要含二甲苯、氯甲烷等。

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燥动、抽搐或昏迷。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导致神经衰弱综合症,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破裂、皮炎。 处理措施:密封包装、委托焚烧处置。 四、预案启动的条件 凡本公司内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危险废物事故,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 1、危险废物重大危险源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2、有毒气体、易燃易爆气体和其它危险化学品发生大量泄漏,已危急或即将危急到公共安全; 3、其它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影响与不良后果的。 五、预案终止条件 危险废物事故发生地人员或遇险对象已脱离危险,危险废物事故得到有效控制或消除,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的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 六、应急救援的原则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修订稿)》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等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公布、备案、宣传、培训、演练、评估、修订及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办法。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或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各级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本行业(领域)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落实本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和实施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工作,并负责应急预案中涉及到的应急职责、应急程序以及各项保障措施的落实和实施。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六条地方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同级人民政府以及上级部门的应急预案和应急预案编制方面的规范要求,结合本行政区域主要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组织、指导编制相应的部门应急预案。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结合本单位实际,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 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预案体系主要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构成。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 综合应急预案从总体上阐述事故的应急工作原则,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事故,或者针对重要生产设施、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等,可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汇总

文件编号:控制状态:受控版次:2016版 有限公司 危废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有限公司 编制人: 审核人: 2016-12-31发布2017-01-01实施

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1、目的: 为了建立健全企业危险废物污染事件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对危险废物突发性意外事故的应对能力,确保危险废物在产生到最终处置过程中,发生突发性意外时,能够快速响应,有序行动,高效处置,降低危害,维护和保障公众健康和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应急相关要求,特制订危险废物事故应急预案。 2、依据 1.2 制定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四)《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手册》 3、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适用本厂有关危险废物的生产收集、储存、运输。 4、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如即将发生或者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应当启动应急预案: (1)危险废物溢出。如危险废物溢出导致有毒液体或气体泄漏;危险废物的溢出不能控制在厂区内,导致厂区外土壤污染或者水体污染;危险废物的溢出使车间内的设备或线路面临腐蚀、短路,造成停产或停电。 (2)火灾。如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贮存、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各个环节可能引发的火灾、泄漏等事故进行不利情况下的辨识和分析,识别出发生概率大、危害后果严重的事故和发生环节,进行有效防范。 5、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5.1应急指挥部 应急指挥部设在公司安环科,由安环科科长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负责接警和联系不同部门的工作;应急指挥部下设污染源控制组、安全警戒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组。其组织结构图如下: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79389

危险废物应急预案 。。。。。。市。。。。。医院 一.目的: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或突发事件导致的医疗危险废物或其组份泄漏产生对人体健康及环境的危害。二.依据 制订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三)《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应急手册》 三.应急预案适用范围 医院内医疗废物的产生`贮存和运输 四.启动应急预案的情形 如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以下事故时,启动预案: 1.医疗废物溢出。 2.火灾。(1)火灾导致有毒烟气产生或泄漏;(2)火灾漫延;(3)使用水或化学灭火剂可能产生被污染的水流。 医院内各科室应对本科室贮存`处置医疗废物的各个环节可能引发的火灾`泄漏等事故进行不利情况下的辨别和分析,识别出发生概率大,危险后果严重的事故和发生环节,进行有效防范。 五.应急组织机构 1.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职责 2.应急领导机构 指挥部总指挥由医院法人代表担任,指挥部成员应包含具备完成该项任务的医院内各部门的领导组成。指挥部成员直接领导下属专业危险救援队,并向总指挥负责,由总指挥协调工作。 指挥部总指挥:。。。。。。。。,手机号: 副总指挥手机号 成员手机号: 3.专业队组成

专业队:事故一旦发生,指挥部成员火速赶到事故现场,在第一线具体实施应急救援计划,按责任分工如下: (1)现场总指挥办公室: 职责:负责现场指挥和协调各队工作的进行。 主任: 成员: (2)救援队: 职责:负责现场的救援实施和协调指挥组织工作。 第一办公室:主任。。。。。。。成员。。。。。。。 第二办公室:主任。。。。。。。成员。。。。。。。 (3)专业医疗救护队 职责:负责现场救护`保护`转移事故的受伤人员及医疗救护。 队长。。。。。。。 副队长。。。。。 成员。。。。。。。 4.外部应急救援力量: 火警:110 急救:1120 公安;110 市环保局:市卫生局:。。。六.应急响应程序——事故发生及报警 (一).内部事故的报警和通知 如发生事故,第一发现事故的员工应初步评估确认事故发生,立即警告暴露于危险的第一人,并立即报告安保部。应有下列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现场情况: 2.事故简要经过; 3.是否发生人员伤忘及数量,其它损失; 4.已采取的措施; 5.发生人员重伤事故,立即报告主管安全的副院长,由其决定启动求援预案; 6.发生人员重伤以上事故应在求援同时向上级报告; 7.有关人员接报后,应立即按预案要求启动响应工作。 (二)向外部应急救援力量报告 如紧急状况已发生,相关人员应立即向市环保`安监`公安`消防等部门报告,内容如下: 1.联系人姓名`电话号码: 2.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和地址; 3.事故发生的时间或预期持续时间: 4.事故类型; 5.当前状况; 6.伤亡情况; 7.需采取什么应急求援和预防措施; 8.已知或预期的环境风险和人体健康风险; 9.其它必要信息。 七.应急启动 启动过程中,危险废物管理应急分队每个成员,必须根据来自不同方向的应急命令或情况报告,搂应急通知或接受通知的责任或行动要求开展工作。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2891-84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 施细则(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管理,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增强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和省政府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的编制、评审、发布、备案、培训、演练和修订等工作,适用本细则。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三条应急预案的管理遵循综合协调、分类管

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 第四条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负责全省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省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应急预案的综合协调管理工作。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业、本领域内应急预案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应急预案的编制 第五条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定; (二)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 (三)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

各类事故应急处置要求措施

各类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一、煤气事故 (一)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人员立即向班组长、应急救援小组组长汇报。汇报时要说明安全事故的发生地点、时间、事故情况人员伤亡情况。救援小组组长负责向上级部门汇报事故情况。第一时间进入现场的负责人必须负责保护事故现场,严禁故意伪造现场或破坏现场。 (二)各小组应急处置程序 1、抢险救灾组: (1)煤气中毒事故:煤气中毒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要迅速穿戴好空气呼吸器,携带CO 检测仪,进入煤气事故区域将中毒人员抢救至煤气泄漏点上风口空气新鲜处,对煤气区设置警戒,并立即进行现场勘查,查清煤气来源,处理煤气泄漏问题,严密监控事故区域,防止发生火灾、爆炸。 (2)煤气火灾事故:由于煤气设备不严密而轻微泄露引发的火灾,可用湿泥、湿麻袋等堵住着火处灭火,然后按照有关规定修补好泄露处;当火灾较大时,必须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关闭管道阀门,切断气源灭火。煤气火灾抢险过程中,应设专人看管和操作煤气闸阀及压力表等。 (3)煤气爆炸事故:煤气发生设备出口闸门以外的设备或管道发生爆炸尚未着火时,立即切断煤气来源,同时向设备或煤气管道内输入大量蒸汽、氮气冲淡掺于煤气以防再次发生爆炸;煤气发生爆炸又引发火灾时按煤气火灾事故处理,引起中毒按煤气中毒事故处理;爆炸造成大量煤气泄露,暂时不能消除的,先适当降低煤气压力,并指挥全部人员撤离现场,然后按煤气危险作业区的规定进行现场处理。 (4)烧烫伤事故:将伤员搬离现场,尽快脱去着火衣物或沸液侵泽衣物,如来不及脱衣,就地慢慢滚动或用手旁边材料覆盖着火处急用水浇灭等。 (5)其他事故:救援小组根据事故类型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现场抢救。抢险救灾组抢险救灾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携带必要的检测仪器,以防抢险人员受到伤害。 2 )医疗救护组 对伤亡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并协助将伤亡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救治。现场急救措施:对CO 中毒人员采取输氧、人工呼吸、心脏挤压等方法现场急救:对烧烫伤人员

【通信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突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通信工程施工 安 全 管 理

突发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一)触电应急处置措施 1.急救方法 (1)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物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 (2)当伤员脱离电源后,应立即检查伤员全身情况,特别是呼吸和心跳,根据伤员具体情况立即就地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轻症:即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者,伤员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亦可针刺人中、十宣、涌泉等穴,或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山梗菜碱、咖啡因、可拉明)。 ?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呼吸心跳均停止者:应在人工呼吸的同时施行胸外心脏按压,以建立呼吸和循环,恢复全身器官的氧供应。现场抢救最好能两人分别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脏按压,以1:5的比例进行,即人工呼吸1次,心脏按压5次。如现场抢救仅有1人,用15:2的比例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即先作胸外心脏按压15次,再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进行,抢救一定要坚持到底。 ?处理电击伤时,应注意有无其他损伤。如触电后弹离电源或自高空跌下,常并发颅脑外伤、血气胸、内脏破裂、四肢和骨盆骨折等。如有外伤、灼伤均需同时处理。 ?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

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口对口人工呼吸】使患者头部后仰,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向患者口中吹气,吹毕使其胸廓及肺部自行回缩,然后松开捏鼻的手。如此有节律地、均匀地反复进行,保持每分钟16~20次,直至胸廓开始活动。如伤员口腔不能撬开时,也可用口对鼻吹气法,用一手闭住伤员的口对鼻吹气。 【胸外心脏挤压】患者仰卧于硬板床或地板上,术者在患者一侧或骑跨在患者身上,面向患者头部,用一手掌的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下段,另一手掌交叉置于手背上,双手用冲击式、有节律地向背脊方向垂直下压,压下约3~5厘米,每分钟冲击10多次。挤压时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肋骨骨折。胸外心脏挤压要作较长时间,不要轻易放弃。注意不要按错位置(不是胸骨的中上部,也不是剑突处)。 2.注意事项 不解脱电源,急救者千万不能直接接触触电伤员,防止自身触电。 救护人不可直接用手或其他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使用适当的绝缘工具。 救护人员最好用一只手操作,以防自己触电,并且要防止在场人员再次误触电源。 二)高空坠落应急处置措施 发生施工现场高空坠落人身伤害事故,现场人员首先要通知120急救医生前来救治或就近找来车辆运送伤员。 运送伤员前,要检查伤者情况,是否允许搬动,确需采取初步急救措施止血、包扎固定的,动作应迅速,方法要正确,对已固定颈部、腰、胸部脊柱的伤者,搬运时要保持动作一致平衡,以免脊柱弯曲扭动加重病情,心跳呼吸停止者应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务人员未到前,这种救治不能中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