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数据库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学院:

姓名:学号:

专业:

班级:

指导教师:

二0一二年 6 月

目录

一、需求分析3

1.1 需求概述3

1.2 功能简介3

二、数据库设计3

2.1 确定联系集及E-R图3

2.2 画出E-R图4

2.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总E-R图5

三、逻辑数据库设计阶段6

3.1 班级信息表(Class)7

3.2 学生信息表(Student)7

3.3 课程信息表(Course)8

3.4 成绩表(Score)8

四、建表8

4.1 创建数据库8

4.2 创建数据表9

五、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10

5.1 定义10

5.1.1 基本表的创建,建表语句10

5.1.2 基本表的删除11

5.2 数据操作11

5.2.1 单表查询:11

5.2.2 连接查询11

5.2.3 操作结果集查询12

5.2.4 嵌套查询12

5.3 数据库更新操作13

5.3.1 插入数据13

5.3.2 修改数据13

5.3.3 删除数据13

5.4 为数据库建立索引14

5.4.1 索引的建立14

5.4.2 索引的删除14

5.5 数据库的安全性14

5.6 数据库的完整性15

5.6.1 实体完整性定义15

5.6.2 参照完整性定义15

六、模式求精15

七、总结16

一、需求分析

1.1 需求概述

针对XX农大的成绩管理工作量大、繁杂,人工处理非常困难。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借助于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大大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处理的准确性。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开发运用,实现了学生成绩管理的自动化,不仅把广大教师从繁重的成绩管理工作中解脱出来、把学校从传统的成绩管理模式中解放出来,而且对学生成绩的判断和整理更合理、更公正,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准确、清晰、轻松的成绩管理环境。

1.2 功能简介

能够进行数据库的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等处理功能,进行联机处理的相应时间要短。

具体功能应包括:系统应该提供课程安排数据的插入、删除、更新、查询;成绩的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学生及教职工基本信息查询的功能。

二、数据库设计

2.1 确定联系集及E-R图

根据前面对系统进行的分析,已经初步了解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找出与系统有关的各个实体及其相互联系如下:

①、标示实体集:班级,课程,学生,成绩四个关系。

②、标示联系集:

学生和班级:一个班由多个学生组成,一个学生只能归属于某个班;

存在“归属”的关系:N:1

学生和课程: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一门课程提供给多个学生选修;

存在“选修”的关系:N:M

关系Score的主码是{studentNo,courseNo,term}显然同一个学生在同一个学期不允许修读同一门课程多次

关系Course的priorCourse属性参照本关系的主码courseNo属性。这里假设一门课程最多只需要定义一门先修课程。

③、标示属性集:

班级(班级编号,班级名称,所属学院,年级,班级人数)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课时数,先修课程)

学生(学号,,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所属班级)

成绩(学号,课程号,开课学期,成绩)

2.2 画出E-R图

班级信息图如下:

图2-2-1班级实体集的E-R图

学生信息图如下:

图2-2-2学生实体集E-R图

课程信息图如下:

图2-2-3课程实体集E-R图成绩信息图如下:

图2-2-4成绩实体集E-R

2.3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总E-R图

根据上面对实体联系的分析,可以画出E-R图如下:

图2-2-5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总E-R图

三、逻辑数据库设计阶段

逻辑结构是独立于任何一种数据模型的信息结构。逻辑结构的任务是把概念结构设计阶段设计好的基本E-R图转化为宜选用的DBMS所支持的数据模型相符合的逻辑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

E-R图向关系模型转化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实体型和实体间的联系转化为关系模式,如何确定这些关系模式的属性和码。

设计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包括课程、学生、教师、成绩四个关系, 其关系模式中对每个实体定义的属性如下:

课程信息表

Class:(班级编号,班级名称,所属学院,年级,班级人数)

学生信息表

Student: (学号,,性别,出生日期,籍贯,所属班级)

课程信息表

Course: (课程号,课程名,学分,课时数,先修课程)

成绩表

Score:(学号,课程号,开课学期,成绩)

设计出E-R图后,可将E-R图转换为数据库模式。本系统建立的数据库为“ScoreDB”,运行本系统时在库中所建立的表分别介绍如下:

3.1 班级信息表(Class)

3.2 学生信息表(Student)

3.3 课程信息表(Course)

3.4 成绩表(Score)

四、建表

4.1 创建数据库

打开SQL工具“查询分析器”在查询窗口中键入下列SQL语句create database ScoreDB

执行上述SQL语句即可新建一名为ScoreDB的数据库。

4.2 创建数据表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不可缺少的就是数据表,若干个数据表的集合成一个数据库。数据表主要用来存放一定格式的记录,数据表中的行被称为记录,列被称为字段。创建数据表的过程其实就是定义字段的过程。

在此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中需要创建四个表,即班级信息表、学生信息表、课程信息表和成绩表。

创建数据库后,为ScoreDB数据库添加数据表,步骤如下。

新建查询窗口

在查询窗口中键入下列SQL语句

createtable Class(//创建班级信息表

classtudentNo char(10)primarykey,//班级编号

classtudentName varchar(30)notnull,//班级名称

institute varchar(30)Notnull//所属学院

grade smallint,Notnull//年级

classNum tinyint,Notnull//班级人数

)

执行上述SQL语句即可创建课程信息表相关表格

createtable Student(//创建学生信息表

studentNo char(10)primarykey,//学号

studentName varchar(30)notnull,//

sex char(2)notnull,//性别

birthday datetime notnull,//出生日期

native varchar(30)notnull,//民族

classtudentNo Char(10)notnull,//所属班级

)

执行上述SQL语句即可创建学生信息表相关表格

createtable Course(//创建教师信息表

courseNo char(10)primarykey,//课程号

courseName varchar(30)notnull,//课程名

creditHour numeri otnull,//学分

courseHour tinyint notnull,//课时数

priorCourse varchar(30)notnull,//先修课程)

执行上述SQL语句即可创建教师信息表相关表格createtable Score(//创建成绩表

studentNo char(10)primarykey,//学号

courseNo char(10)primarykey,//课程号

term char(10)notnull,//开课学期

score numeri otnull,//成绩

)

执行上述SQL语句即可创建成绩表相关表格

五、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5.1 定义

基本表的创建、修改及删除;索引的创建和删除。

5.1.1 基本表的创建,建表语句

createtable Student(//创建学生表

studentNo char(10)notnull,

studentName varchar(30)notnull,

sex char(2)notnull,

birthday datetime notnull,

native varchar(20)notnull,

classtudentNo Char(10)notnull, constraint studentPK primarykey(StudentNO),

constraint studentPK1 foreignkey(classtudentNo)references class(classtudentNo) )

5.1.2 基本表的删除

droptable Student

5.2 数据操作

5.2.1 单表查询:

查询学号为“0800006”生的XX

select student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No=' 0800006'

结果:

5.2.2 连接查询

查询学生的学号、,所选课程的课程号、课程名和成绩

Select

Student.studentNo,Student.studentName,Class.classNo,Class.className,Score.score from Student,Class,Score,Course

Where Student.studentNo=Score.studentNo and Student.classNo=Class.classNo and Course.courseNo=Score.courseNo

结果:

5.2.3 操作结果集查询

查询0700003号同学和0800002号同学共同选修的课程

Select courseNo

From Score

Where studentNo='0700003'

Intersect

Select courseNo

From score

Where studentNo='0800002'

查询结果:

5.2.4 嵌套查询

查询选修了“CS0701”这门课的所有学生的学号、、出生日期以及籍贯。Select studentNo,studentName,birthday,native

From Student

Where studentNo in

(select studentNo

Where classNo='CS0701')

查询结果:

5.3 数据库更新操作

5.3.1 插入数据

向Student表中添加一项记录:

:叶问,学号:0800016,性别:男,出生年月:1992-6-19,籍贯:,班级编号:CP0802

Insert

Into

Student(studentNo,studentName, sex,birthday,native,classNo)

Values('0800016',' 叶问','男','1992-6-19',' ', 'CP0802'

结果:

5.3.2 修改数据

修改X敏的学号为0800019

Update Student

Set StudentNo='0800019'

Where StudentName='X敏’;

5.3.3 删除数据

删除所有金融学院学生的记录

Delete

Where(institute='金融学院');

5.4 为数据库建立索引

5.4.1 索引的建立

createindex studentNameSM on Student(studentName)

5.4.2 索引的删除

dropindex studentNameSM on Student(studentName)

5.5 数据库的安全性

所谓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是指为计算机系统建立和采取的各种安全保护措施,以保护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软件及数据,防止其偶然或恶意的原因使系

统遭到破坏,数据遭到更改或泄露等。为防止因用户非法使用数据库造成数据

泄露、更改或破坏,必须采取一些安全性控制措施以保证数据库中数据的安全、可靠和正确有效。安全性控制的防X对象是非法用户和非法操作,防止他们对数据库数据的非法存取。主要采用用户标识及鉴定,使用用户名或用户标识号来标明用户身份。

用户想要对对数据库内容进行相关操作,必须申请一个用户名或用户标识号,每次登陆都必须输入该用户名以及相应正确的口令,然后系统对其进行验证,只有通过验证的用户方可对数据库进行操作。

5.6 数据库的完整性

5.6.1 实体完整性定义:在班级表Class中将classNo定义为主码。

createtable Class(//创建class表

classNo char(10)notnull,

className varchar(30)notnull,

institute varchar(30)Notnull,

grade smallint Notnull,

classNum tinyint null,

constraint ClassPK primarykey(classNo)

)

5.6.2 参照完整性定义:在学生成绩表Score中将studentNo、courseNo定义为外码。

createtable Score(

studentNo char(10)notnull,

courseNo char(10)notnull,

term char(10)notnull,

score numeric(5,1)default 0 notnull,

Check(Score between 0.0 and 100.0),

Constraint ScorePK primarykey(studentNo,courseNo),

Constraint ScoreFK1 foreignkey(studentNo)

References Student(studentNo),

Constraint ScoreFK2 foreignkey(courseNo)

References Course(courseNo)

六、模式求精

通常,如果能仔细分析用户的需求,并正确的识别出所有的实体集和联系集,有E-R图生成的数据库模式往往不需要太多的进一步模式求精。然而,如果一个实体集中的属性之间存在函数依赖(不包括主码的依赖关系),则需要根据函数依赖理论将其进行规X化。

通过分析以上关系可知Course关系模式中存在一个对非主属性的函数依赖关系:courseName-> priorCourse,由此导致的问题是数据冗余,即每一个相同等级会员都需要存放priorCourse信息。该模式不满足BFX式。因此,需要对Course进行分解。依据BF可分解为一下两个模式:

NewCourse1(classNo,courseName,creditHour,courseHour)

NewCourse2 (courseName,priorCourse)

七、总结

本学生成绩查询系统主要参照课本,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由于主要以课本为依据,所以整个设计做下来基本掌握了课本上数据库的基础操作。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再向其他同学请教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很多。

(1)在设计表时应注意使用正确的字段类型。(2)在建表语句中,如果这个表的主键是多个属性的组合主键,则必须作为表级完整性进行定义。

随着学生成绩管理类型的不断增加和成绩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将会越来越大,并且其工作将是一件十分烦琐和非常容易出错的事情。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个实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是有其必然性的,如果能做出一个完善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就使管理方面的工作量减少很多。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的数据库课程设计锻炼了我们的操作能力和让我们从实际上去分析一件事比较全面和对数据库设计有了更深的了解。

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k数据库管理系统B”课程设计要求 一、课程设计基本步骤 1.提出问题。首先确定用户对象,描述用户业务现状。 2.数据库设计。设计E_R模型,设计关系数据。 3.系统实现。基于SQL SERVER环境,建立数据库,建立相应的表和视图,建立表间联系,实现各种数据约束。 4.调试运行。输入测试数据,进行调试分析,纠正错误。 二、课程设计文档要求 根据课程设计基本步骤组织文档。 1、封面。 2、系统开发目的。确定系统应用环境,及统开发目的。 3、系统概述。确定用户对象,描述用户业务现状,确定系统功能。 4、数据模型设计。由用户业务需求得出数据E_R模型。 5、数据库设计。由E_R模型转换成数据表,建立表间联系。规范表设计至3NF (如有特殊情况未达到3NF需说明理由)。 6、数据库实现。基或SQL SERVER环境,建立数据库,建立数据表,建立表间 联系,实现各种数据约束。 7、调试运行说明。输入测试数据进行调试分析,给出调试运行的有关情况说明。 8、总结。总结个人在本次课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和心得体会。 9、成绩评定表。 三、课程设计具体实施办法 1、第16周由任课老师给出数据库课程设计题目,同学在选题时,每人一题。。 2、18周结束前将所有设计结果交任课老师。 3、课程设计提交的具体内容:课程设计文档(每人一份打印稿+电子档,文件 命名规则:学号+姓名,如"100322011李响.doc")、课程设计数据库文件(文件命名规则:学号+姓名)。由课代表将所有打印稿和电子档(全班刻一张光盘,含文档和数据库)收齐后在规定时间内统一交任课老师。逾期不交者视为弃考,按学校相关规定参加重修或者重新分配题目参加补考。 4、期终考核成绩构成:总计100分,课程设计占70%,平时成绩占30%。 四、课题设计选题题目 题目姓名学号题目姓名学号 1书店购销管理数据库41城市人口消费水平子系统 2高校人事管理子系统42农村人口收支状况子系统 3高校工资管理子系统43某地区人力资源统计子系统 4高校设备管理子系统44某地区水资源统计子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DBMS的目标 (1)用户界面友好对一个实用DBMS来说,用户界面的质量直接影响其生命力。DBMS的用户接口应面向应用,采用适合最终用户的交互式、表格式、菜单式、窗口式等界面形式,以方便使用和保持灵活性。一般地说,用户界面应具有可靠性、简单性、灵活性和立即反馈等特性。 (2)功能完备DBMS功能随系统的规模的大小而异。大型DBMS功能齐全,小型DBMS功能弱一些。DBMS主要功能包括数据定义、数据库数据存取、事务控制、数据库组织和存储管理、数据库安全保护等等。我们在下面讨论这些功能的内容。 (3)效率高系统效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计算机系统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充分利用资源(包括存储空间、设备、CPU等),并注意使各种资源负载均衡以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二是DBMS本身的运行效率。三是用户的生产率。这是指用户学习、使用DBMS和在DBMS基础上开发的应用系统的效率。 2.DBMS的基本功能 (1)数据库定义对数据库的结构进行描述,包括外模式、模式、内模式的定义;数据库完整性的定义;安全保密定义(如用户口令、级别、存取权限);存取路径(如索引)的定义。这些定义存储在数据

字典(亦称为系统目录)中,是DBMS运行的基本依据。为此,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 (2)数据存取提供用户对数据的操纵功能,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一个好的DBMS应该提供功能强易学易用的数据操纵语言(DML)、方便的操作方式和较高的数据存取效率。DML有两类:一类是宿主型语言,一类是自含型语言。前者的语句不能独立使用而必须嵌入某种主语言,如C语言、COBOL语言中使用。而后者可以独立使用,通常以供终端用户交互使用和批处理方式两种形式使用。 (3)数据库运行管理这是指DBMS运行控制、管理功能。包括多用户环境下的并发控制、安全性检查和存取权限控制、完整性检查和执行、数据加密、运行日志的组织管理、事务的管理和自动恢复(保证事务的正确性),这些功能保证了数据库系统的正常运行。 (4)数据组织、存储和管理DBMS要分门别类地组织、存储各类数据,包括数据字典(亦称系统目录)、用户数据、存取路径等等。要确定以何种文件结构和存取方式在存储级上组织这些数据,如何实现数据之间的联系。数据组织和存储的基本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利用率,选择合适的存取方法确保较高存取(如随机查找、顺序查找、增、删、改)效率。 (5)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包括数据库的初始建立、数据的转换、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数据库的重组织和重构造以及有性能监测分析等功能。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doc 14页)

MIS课程设计报告

二○○三年九月 目录 一、前言———————————————2 二、系统概况—————————————2 三、需求分析————————————— 2 - 4 四、数据库设计———————————— 5 - 7

五、主程序清单————————————8 六、模块界面—————————————9 -11 七、设计小结————————————— 12 前言 人事管理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对人事档案的统计、查询、更新、报表输出等功能。 如果人工直接统计的话,工作量将十分庞大,特别是,如果企业员工有几万或几十万人时,人工统计将变得不可能想象。

用计算机可使人们从繁重而又单调的统计运算中解脱出来,仅用一些简单的操作便可及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在设计一个系统时,首先要做好需求分析。合理地运用好Visual FoxPro的基本方法,建立一个适合企业的人事管理系统。 系统概况 一、课题名称: 人事管理系统。 二、设计环境: 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 操作系统:Windows XP 需求分析 一、系统功能分析 人事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使得能方便快捷地对人事档案进行查询、统计、更新,并且能按一定要求输出报表。 通过该系统,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人事管理的效率。 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分为如下的几大模块: 1、 主界面模块 该模块提供管理系统的主界面,是主系统的唯一入口和出口,该界面提供用户选择并调用各子模块。 2、 浏览模块 该模块提供全部人事档案的界面。 3、 查询模块 该模块提供查询符合某一条件的人事档案的界面。 4、 统计模块 该模块提供按某一条件进行统计的界面。 5、 编辑模块 该模块提供对按档案进行更改、删除和新增的界面。 6、 报表模块 该模块按一定格式将人事档案以报表格式输出。 三、 数据流图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摘要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软件工程专业集中实践性环节之一,是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练习。其目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求(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是具有管理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在开发应用程序中至关重要,合理的数据表结构不尽有利于软件的快速开发,而且有利于以后对软件的维护。 目前,我国的科技水平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今天使用最广的现代化工具已深入到各个领域,并且正在成为未来社会——信息社会的重要支柱。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现代图书馆的管理方式,资源建设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图书馆工作,管理和服务平台发生的变化,图书馆不再是传统的手工操作,人工管理,而是全面实行计算机管理。 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包括图书馆内书籍的信息、学校在校学生的信息以及学生的借阅信息。系统在IBMDB2平台上用SQL语言来编写实现。此系统功能分为面向学生和面向管理员两部分,其中学生可以进行借阅、续借、归还和查询书籍等操作,管理员可以完成书籍和学生的增加,删除和修改以及对学生,借阅、续借、归还的确认。 关键词:SQL语言;数据库设计;图书管理系统

目录 1需求分析........................................................1 1.1需求分析过程..................................................1 1.2数据字典......................................................2 2概念模式设计....................................................3 2.1实体..........................................................3 2.2 局部视图.....................................................3 2.3视图集成......................................................4 3逻辑模式设计....................................................6 3.1将E-R图转化为关系模式........................................6 3.2数据模型的优化................................................6 4检验是否满足用户需求............................................8 4.1调查用户需求..................................................8 5其它数据库对象(物理数据库设计)的考虑............................9 5.1建表..........................................................9 5.2合法用户名字、权限、角色.......................................10 5.3视图.........................................................10 5.4触发器.......................................................11 5.5索引.........................................................11 6备份及恢复策略.................................................11 6.1备份策略.....................................................11 6.2恢复策略.....................................................11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课程设 计报告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大型数据库 题目名称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专业班级XXXXX 学生姓名XXXXXXXXFX 学号XXXXXXXX 指导教师XXXXXX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目录

摘要 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就必须有效地利用人才、时间、信息结合的优势。因此,如何使企业及时掌握本企业人才的各种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好随时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所开发研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帮助企业准确地进行各种数据的输入、更新、计算、汇总、结算、发放等分析统计工作,从而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给企业人力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以往的工资利用计算机软件excel可以管理外,公司更希望能够对以往的各种的人事信息,考勤信息,工作评价信息,工资信息等统一管理起来。高效的、准确的人事管理,不仅能促进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实行电子化的系统管理,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可以减轻比较繁琐的手工信息管理。 因此能够开发出一个实用,准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来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技术

第一章绪论 问题的提出 随着公司逐年的发展,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等事务纷繁芜杂,但大体上这些事务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事基本信息管理,员工的业务档案管理、员工的工作评价管理、员工的考勤管理、员工的工资管理等。以上各项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该方面的管理明细,以员工的基本信息管理为例,包含的明细有:员工编号、姓名、性别、部门、民族、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毕业学校、学历等。若用人工的方法来管理这些数据,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而且因为要处理的信息量过大不容易进行统计和分析。依靠传统的手工管理越来越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需要,为了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和节约公司运营成本,特别需要改变以前单纯依赖人工管理的模式。 解决的方法 开发一个更实用更可靠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具体方法如下:管理一个公司的整个系统的运行,包括员工基本信息,员工工资管理,员工的考勤情况,部门信息,岗位信息等。然后设置不同的用户,给予不同的权限,以进行不同的操作。 1、先创建一个菜单,让用户选择是对哪一类对象进行操作。 2、确定好对哪一类对象进行操作后,程序又创建一个菜单让用户选择对此类对象进行如何操作。操作包括:输入记录、显示记录、修改记录和删除记录。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1.1、功能特点 ?前台基本功能 进货管理:进行商品采购入库,采购退货,进/退单据和当前库存查询,与供货商的往来帐务。 销售管理:进行商品销售,顾客退货,销/退单据和当前库存查询,POS 销售统计,与客户的往来帐务。 库存管理:包括库存之间商品调拔,商品的报损溢,强大的库存盘点功能,库存商品报警查询。 统计报表:完整的统计查询功能,每张单据每次收款付款都可以清楚的反映。 日常管理:对供货商,客户,业务员综合管理,对日常收入支出管理,客户借货坏帐管理,合同管理。 基本设置:商品信息,商品调价,供货商,客户,员工,会员,仓库等基本参数的设置。 系统维护:数据库备份/恢复,系统初始化,操作员修改密码,年终结算,查看日志,打印条码,赠品管理。 ?后台基本功能 商品销售:进行商品的销售工作,用户可以通过输入商品的条码,编号来选择商品。 销售退货:进行已销售商品的顾客退货工作,同样可以通过商品条码和编号来选择商品。 打印设置:设置小票的标题和脚注以及要选择的打印机。 兑换赠品:有关会员用积分兑换赠品的管理工作。 赠送赠品:有关赠品的赠送管理工作。 修改密码:修改当前收银员的密码。 快捷键设置:设置 POS 中各功能的快捷键。 出入款管理:管理有关收银员的出入款工作。 1.2、系统要求 1、计算机硬件在586等级以上. 2、软件要求操作系统为中文WIN98,WIN2000,WINXP.WIN2003 3、装有microsoft数据库驱动程序 4、屏幕分辨率800X600以上.

二、快速入门

后台主界面及功能说明: 图1 2.1、基本设置:在基本设置中可以对商品信息、商品调价、供货商、客户、员工、操作员、会员、仓库进行设置 2.1.1、商品信息 在基本设置模块中点击“商品信息”进入商品信息界面如图2

人事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报告[1]

MIS课程设计报告 二○○三年九月

目录 一、前言——————————————— 2 二、系统概况————————————— 2 三、需求分析————————————— 2 - 4 四、数据库设计———————————— 5 - 7 五、主程序清单———————————— 8 六、模块界面————————————— 9 -11 七、设计小结————————————— 12 前言

人事管理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一般包括对人事档案的统计、查询、更新、报表输出等功能。 如果人工直接统计的话,工作量将十分庞大,特别是,如果企业员工有几万或几十万人时,人工统计将变得不可能想象。 用计算机可使人们从繁重而又单调的统计运算中解脱出来,仅用一些简单的操作便可及时准确地获得需要的信息。 在设计一个系统时,首先要做好需求分析。合理地运用好Visual FoxPro的基本方法,建立一个适合企业的人事管理系统。 系统概况 一、课题名称: 人事管理系统。 二、设计环境: 开发工具:Microsoft Visual FoxPro 6.0 操作系统:Windows XP 需求分析 一、系统功能分析 人事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对人事档案进行整理,使得能方便快捷地对人事档案进行查询、统计、更新,并且能按一定要求输出报表。

通过该系统,使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从而提高企业人事管理的效率。 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本系统分为如下的几大模块: 1、主界面模块 该模块提供管理系统的主界面,是主系统的唯一入口和出口,该界面提供用户选择并调用各子模块。 2、浏览模块 该模块提供全部人事档案的界面。 3、查询模块 该模块提供查询符合某一条件的人事档案的界面。 4、统计模块 该模块提供按某一条件进行统计的界面。 5、编辑模块 该模块提供对按档案进行更改、删除和新增的界面。 6、报表模块 该模块按一定格式将人事档案以报表格式输出。 三、数据流图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

(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 实现

《关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实验方案 一、实验思路 1.系统需求分析 通过对某公司的实地调查,了解到该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仍停留于完全的人工管理阶段,没有标准的人事管理存档信息。这种人工管理方式费时、费事、费力,导致工作效率底下。开发出合适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可方便人力资源的管理,提高该公司管理的效率。 I.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 (1)了解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以及SQL2000的功能和特点。 (2)通过实地调查和问答-记录的方式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业务流程,且记录和处理 关联数据。 (3)和指导教师交流个人想法,改正不合理的地方,为下面的概念设计和逻辑设计奠定基 础。 II.需求分析阶段的任务 (1)处理对象 1.员工基本信息(employee):包括员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学历,住址,电话, 出生年月,部门编号,职位编号, 2.员工工资信息(salary,basicsalary,additional):包括员工号,基本工资,补贴,应 发工资,以及所交税。 3.公司部门职务信息(position,department):包括员工号,员工的职位和所属部 门。 III.数据字典 (1)数据项

系统涉及的数据有项。见下表。

(2)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见下表: 二、实验过程 1.概念设计阶段 I.概念模型设计 (1)根据不同对象,分别画出其E-R图。 各实体间关系的E-R图,如下图所示: 各实体间关系的E-R图员工基本信息的E-R图,如下图所示: 员工基本信息的E-R图

工资信息的E-R 图,如下图所示: 工资信息的E-R 图 职务信息和部门信息的E-R 图: E-R 图 补贴信息和基本工资信息的E-R 图: E-R 图 (2) 各E-R 图中每个实体的属性如下: 员工:employee(eno,ename,sex,age,edu,address,tel,birth,dno,pno)。 职位:position(pno,pname) 部门:department(dno,dname) 员工工资:salary(eno,salary,realsal,addid,basicid,tax) 补贴:additional(addid,addmoney) 基本工资:basicsalary(basicid,basicsal) (3) 合且各E-R 图,消除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等3类冲突,得到初步E-R 图,再 消除不必要的冗余,得到基本E-R 图,如下所示: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模板

学生成绩分析报告模板 【篇一】 一、班级整体情况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注册学生34名,其中男生16名,女生18名,住校生13人。由于是三层 次班,女生过多也形成班级固有的特点,其心思大多都很细腻。尤其是进入高三了,她们 比男生更容易表现为紧张、烦躁,无信心,有些学生选择逃避。 我班男生成绩大多数都不理想,主要是以前基础不好。 本班学生大多来自农村,还有许多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玲玲、国虎、艳红、爱兵、志凤,而这些同学中大多数成绩都很好,但家庭的原因还是导致了他们自卑。 班委团委组成:班长刘盼副班长何国虎团支部书记汪玲玲学习委员宋燕纪 律委员周芳吴继红劳动委员朱仁南生活委员胡燕体育委员孙沛思宣传委员叶钊 语文课代表司留弟张飘飘数学课代表石敏叶佳节英语课代表王明王勇政治 课代表黎飞孙红桃历史课代表朱艳红张新蕾 地理课代表周芳孙良红任课老师情况分析 我班的任课老师分别是:语文,尹小华;数学,孙瑛瑛;英语,方桂华;政治,周华久; 历史,柴桂红;地理,贺笃勤;体育,汪美丽。行政跟班领导,史晓华。 本班六位文化课教师没有一位是新手,都是曾经带过一届甚至几届高三的老教师,他 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受到学生的尊敬。 尹小华老师上课幽默风趣,富有激情; 孙瑛瑛老师上课讲解题目详细明了,认真负责; 周华久老师不愧是多年带毕业班老教师,上课总能深入浅出; 柴桂红老师对学生负责,上课不放过任何一个学生,讲解详细; 贺笃勤老师上课全面、系统,与学生配合默契,效 率高。 我有信心,在我们这些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高三二班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以后的教学任 务! 二、存在问题:从各项数据分析,我班这次月考成绩令人担忧,总结原因如下: 1,我负有主要责任。我是新接手302班,班级管理不到位,对学生的情况还不是十 分了解,没有正确的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与任课老师的协调力度不够,相互沟通交流较少,以至于存在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辅导不及时。

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仓库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1概述(设计题目与可行性分析) 1.1设计题目 设计一个仓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要求实现入库、出库、库存和采购等功能。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仓库管理变成了各大公司日益重要的内容。仓库管理过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影响着公司的经济发展和管理。利用人工管理强大而数据烦琐的数据库显的效率过于低。利用计算机高效、准确的特点能够很好的满足公司的管理需要。提高公司各个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公司的运做效率。利用计算机对仓库数据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目前一个现代化的仓库管理系统已经成为仓库管理不可缺少的管理手段。 1.2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的目的就是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分析问题能不能解决;至少从下面三个方面分析可行性研究。 1.2.1技术可行性 该仓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不是很复杂,设计实现该数据库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利用目前现有的技术和工具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出该系统。该系统利用SQL2000和 visual studio 工具就能很好的实现该系统。 1.2.2经济可行性 当今世界是经济时代,一个公司的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这个公司的发展。因此利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有着无可比拟的好处,该系统相对较小,代码行较少,数据库设计不是很麻烦,开发周期较短。而且便于维护。但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其开发成本。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1.2.3操作可行性 在当今社会,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计算机的普及,公司的员工基本上都会进行电脑的基本操作,由于本软件系统采用相对友好的界面,用户 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懂太多的电脑专业知识,只需要基本的电脑操作就可

数据库系统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09工业工程 组员:郎建鹏 学号:0911******* 指导老师:李峰平

目录 第一章系统分析 (2) 1 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 (2) 2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 (2) 3 数据流程图 (3) 4 数据字典 (4) 第二章系统设计 (4) 1 数据库设计(E-R) (4) 2系统运行环境 (6) 3输入输出设计 (10) 第三章设计总结 (10) 参考文献……………………………………………………………… 图例说明………………………………………………………………

第一章系统分析 1 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 这次的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和《delphi程序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的训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对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锻炼。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学校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录入、修改、查询,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这一系统的开发成功,解决了手写速度慢、容易出错的现状。 学生信息管理可以帮助学校最迅速最准确的完成所需的工作。无论是在适用性、灵活性和易操作性方面都显示出了它的强大功能。 2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它描述了系统的分解,即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但是,它还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系统的全部逻辑特征,特别是有关数据的详细内容。因此,仅仅一套数据流图并不能构成系统说明书,只有对图中出现的每一个成分都给出详细定义以之后,才能全面地描述一个系统。对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详细描述,需要用数据字典(DD)。它包括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项和处理过程的详细条目。数据字典中把数据的最小单位定义为数据项,而若干数据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数据字典是通过以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 第二章系统设计 1 数据库设计(E-R) (1)管理员实体的E-R图 (2)普通用户实体的E-R图

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教务管理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

目录 1、需求分析 (2) 1.1 信息要求: (2) 1.2 处理要求: (2) 1.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2) 1.4 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划分 (2) 第一部分:用户管理部分 (3) 第二部分:管理员管理部分 (3) 2、概念设计 (3) 2.1概念模型(E-R图): (3) 2.2数据字典: (5) a.数据项 (5) b、数据结构 (5) c、数据流 (5) d、数据存储 (6) e、处理过程 (6) 2.3 数据流图 (7) 3、逻辑结构设计 (7) 3.1 E-R图向关系模型的转换(关系的码用下横线表出) (7) 3.2 设计用户子模式 (8) 4、物理设计 (8) 4.1 选择存取方法 (8) 4.2 确定数据库的存储结构 (8) 4.3 评价物理结构 (9) 5、系统实施 (9) 6、运行维护 (10)

1、需求分析 1.1 信息要求: 教务管理系统涉及的实体有: ●教师——工作证号、姓名、职称、电话等;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等; ●班级——班号、最低总学分等; ●系——系代号、系名和系办公室电话等; ●课程——课序号、课名、学分、上课时间及名额等。 这些实体之间的联系如下: ●每个学生都属于一个班,每个班都属于一个系,每个教师也都属于一个系。 ●每个班的班主任都由一名教师担任。 ●一名教师可以教多门课,一门课可以有几位主讲老师,但不同老师讲的同一门课其课序号是不同 的(课序号是唯一的)。 ●一名同学可以选多门课,一门课可被若干同学选中。 ●一名同学选中的课若已学完,应该记录有相应成绩。 ●本单位学生、教师都有重名,工作证号、学号可以作为标识。 1.2 处理要求: 教学系统主要提供数据维护、选课和信息查询。其中常见的查询有:系统中各对象的基本信息查询。查询指定班、系的学生信息(名单、人数等)。查询学生的成绩、学分情况。查询教师授课情况和学生选课情况……。 1.3 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安全性要求: 1.系统应设置访问用户的标识以鉴别是否是合法用户,并要求合法用户设置其密码,保证用户身份不被盗用; 2.系统应对不同的数据设置不同的访问级别,限制访问用户可查询和处理数据的类别和内容; 3.系统应对不同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区分不同的用户,如学生,教师,系统管理员。 ●完整性要求: 1.各种信息记录的完整性,关键信息记录内容不能为空; 2.各种数据间相互的联系的正确性; 3.相同的数据在不同记录中的一致性。 1.4 系统功能的设计和划分 根据如上得到的用户需求,我们将本系统按照所完成的功能分成以下几部分:

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SQL Server 2008 + delphi7) 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章系统概述 (3) 第二章系统分析 (3) 第三章系统设计 (4) 第四章系统功能 (9) 第五章系统实现 (9) 第六章源程序附录 (15) 第七章参考文献 (73)

第一章系统概述 学校学生管理信息系统就是针对学校人事处的大量业务处理工作而开发的管理软件,就是典型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它就是一个教育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与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它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与快捷的查询手段。能有效的帮助学校与老师掌握学生的情况,为学生提供成绩跟课程方面的查询。 本系统就是以delphi7编辑用户界面,以SQL server 2008为数据源后台而成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就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由人与计算机结合的对信息进行收集、存储、维护、加工、传递与使用的一种管理系统,其目的就是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处于最佳状态,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得最佳的综合效益。本系统主要包括学生信息管理模块、教师信息管理模块、课程信息管理模块、成绩信息管理模块与系统维护模块等部分。在校务管理中,为有关部门提供完整、综合、共享的信息,对于学校的教育管理、教务与 科研等都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第二章系统分析 1、问题定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人工管理的缺点,最好的解决办法就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提供一个电子化的学生信息管理平台。为了更好地管理学生与教职工的资料文档,我开发一个软件工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教师与学生可以应用该系统实现如下功能: 1、可随时查询出不同系及各系教师与各系学生情况,系、教师与学生各反映如下情况: 系:系号、系名、系负责人、专业数等。 教师:工号、姓名、性别、职称、工龄、出生年月、基本工资等。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 2、为简单起见教师与学生区分系别,而课程不分系,课程需反映如下信息: 课程代号、课程名、课时数、必修课、学分。 3、学生入学时新生需录入登记,登记后即可选课学习课程(一学期约20学分)。 4、一门只由一位教师上,一位教师可上多门课,满30人才开课。 5、学生选每门课有个成绩,若成绩不及格则补考后还需记录补考成绩。 1)在某数据库管理系统中建立各关系模式对应的库表,并设计所需的视图、索引等。 2)能对各库表进行输入、修改、删除、添加、查询、打印等基本操作。 3)新生入校登记后可即时选课,老生每学期开始前可选课或作选课调整,一般要选共约20学分的若干门课程。 4)能明细查询某学生的选课情况及某课程的选修学生情况。 5)能统计查询出某学生的成绩单(包括总成绩、平均成绩、不及格门数等)及某门课的选课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成绩等统计信息。 6)能分析出某教师的教学质量情况(可根据该教师所任所有课优良数平均超过一定百分比来粗略评定)。 7)其她您认为子系统应有的查询、统计功能。 8)要求子系统设计得界面友好,功能选择方便合理,并适当考虑子系统在其安全性、完整性、备份、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报告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报告 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报告该怎么写呢?下面XX整理了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借鉴! 篇一:人力资源课程设计报告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求得生存,就必须有效地利用人才、时间、信息结合的优势。因此,如何使企业及时掌握本企业人才的各种信息、第一时间处理好随时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建立一套符合企业实际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我们所开发研究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能帮助企业准确地进行各种数据的输入、更新、计算、汇总、结算、发放等分析统计工作,从而实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自动化。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给企业人力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以往的工资利用计算机软件excel可以管理外,公司更希望能够对以往的各种的人事信息,考勤信息,工作评价信息,工资信息等统一管理起来。高效的、准确的人事管理,不仅能促进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员工工作质量和效率。 对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的“生命线”。实行电子化的系统管理,可以让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从繁重琐碎的案头工作解脱出来,去完成更重要的工

作,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可以减轻比较繁琐的手工信息管理。 因此能够开发出一个实用,准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对于企业来说是重中之重! 关键词:企业管理、人力资源、信息技术 第一章绪论 问题的提出 随着公司逐年的发展,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等事务纷繁芜杂,但大体上这些事务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人事基本信息管理,员工的业务档案管理、员工的工作评价管理、员工的考勤管理、员工的工资管理等。以上各项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有该方面的管理明细,以员工的基本信息管理为例,包含的明细有:员工编号、姓名、性别、部门、民族、出生年月、政治面貌、家庭住址、联系电话、毕业学校、学历等。若用人工的方法来管理这些数据,不但会造成人力、物力、财力上的浪费,而且因为要处理的信息量过大不容易进行统计和分析。依靠传统的手工管理越来越跟不上公司的发展需要,为了精简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和节约公司运营成本,特别需要改变以前单纯依赖人工管理的模式。 解决的方法 开发一个更实用更可靠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具体方法如下:管理一个公司的整个系统的运行,包括员工基本信息,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详细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项目名称:图书管理系统指导老师: 姓名:

目录 一、需求分析 (2) 二、概念设计 (5) 三、逻辑设计 (8) 四、物理设计 (10) 五、实施阶段 (16) 六、运行和维护 (18)

一、需求分析 1.1 系统目标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各种信息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1.2 需求定义 图书馆管理系统开发。系统开发的总的设计目标是实现图书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实现对图书资料的集中统一的管理。本系统主要实现对图书馆信息的管理,主要功能为管理有关读者、图书、借阅、查询、删除和管理员的信息等。本系统结构分为读者信息管理、图书信息管理,读者管理可以浏览读者的信息,可以对读者信息进行维护。图书管理可以浏览图书的信息,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维护。借阅管理可以显示当前数据库中书籍借阅情况,可以对借阅信息进行维护。本系统主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关键字对数据库进行查询。本系统的宗旨是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减少相关人员的工作量,使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的规划,系统、高效

的实施。 1.3 功能需求 (1)有关读者种类标准的制定、种类信息的输入、包括种类编号、种类名称、借书数量、借书期限等。 (2)读者有关信息的修改、查询等。 (3)读者基本信息的输入,包括读者编号、读者姓名、班级、院系等。 (4)读者基本信息的查询、修改 (5)书籍信息的输入,包括书籍编号、书籍名称、书籍所属类别、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在库数、价格 (6)借书信息包括借书证号、书籍编号、借出日期、拖欠日期、罚款种额 (7)图书管理书籍号、管理员编号、销书数量、销书日期。

人事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

《数据库》实习报告课题:人事管理系统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学生: 学生学号: 所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所在班级: 指导老师:徐龙琴 成绩:

目录 设计总说明 (3) 1.人事管理系统概述 (4) 1.1研究背景 (4) 1.2意义及目的开发 (4) 2.系统需求分析 (5) 2.1开发环境和软件 (5) 2.2系统设计与功能分析 (5) 3.数据库设计 (6) 3.1 系统概念结构设计 (6) 3.1.1系统功能模块图 (6) 3.1.2数据流程图 (7) 3.2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8) 3.3 物理结构设计 (10) 3.4 数据库关系图 (11) 4.系统模块设计概述 (13) 4.1用户登录模块 (13) 4.2系统管理模块 (13) 4.3信息管理模块 (14) 4.4信息查询模块 (14) 4.5其他模块 (15) 5.系统运行与测试 (15) 5.1用户登录 (15) 5.2系统管理 (16) 5.3信息管理 (17) 5.4信息查询 (18) 5.5其他模块 (19) 5.5.1关于 (19) 5.5.2计算器 (19) 5.5.3退出 (20) 5.6优缺点自我评价 (20) 6.课程设计总结 (21) 7.附录(代码) (22) 参考文献 (35)

设计总说明 1.设计概况 名称:人事管理系统 用途:学校等机构 功能:实现对员工信息的管理与维护等功能 2.设计说明 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可用于学校等机构的学生信息管理,查询,更新与维护,使用方便,易用性强,图形界面清晰明了。该软件用java语言编写,用SQLServer2005数据库作为后台的数据库进行信息的存储,用SQL语句完成添加,查询,修改,删除的操作。用ODBC驱动实现前台Java与后台SQL 数据库的连接。Java语言跨平台性强,可以在windows,linux,ubuntu等系统下使用,方便简单,安全性好。SQLServer2005数据库高效安全,两者结合可相互利用各自的优势。 该系统实现的大致功能: 系统功能的基本要求: ?员工各种信息的输入,包括员工的基本信息、学历信息、婚姻状况信息、职称等。 ?员工各种信息的修改; ?对于转出、辞职、辞退、退休员工信息的删除; ?按照一定的条件,查询、统计符合条件的员工信息;至少应该包括每个员工详细信息的查询、按婚姻状况查询、按学历查询、按工作岗位查询等,至少应该包括按学历、婚姻状况、岗位、参加工作时间等统计各自的员工信息; ?对查询、统计的结果打印输出。 3.本系统只实现了基本操作功能,对于一些更大型、属性更多、关系更复杂的企业,便利性和安全性仍有不足,使用过程中造成的不便还请谅解!

大型ERP等数据库系统常见的几种设计概要

. 自增长 primary key 采用自增长 primary key主要是性能。早期的数据库系统,经常采用某种编号,比如身份证号码,公司编号等等作为数据库表的 primary key。然而,很快,大家就发现其中的不利之处。 比如早期的医院管理系统,用身份证号码作为病人表的 primary key。然而,第一,不是每个人都有身份证;第二,对于国外来的病人,不同国家的病人的证件号码并不见得没有重复。因此,用身份证号码作为病人表的 primary key是一个非常糟糕的设计。考虑到没有医生或者护士会刻意去记这些号码,使用自增长 primary key是更好的设计。 公司编号采用某种特定的编码方法,这也是早期的数据库系统常见的做法。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很容易出现像千年虫的软件问题,因为当初设计数据库表的时候设计的位数太短,导致系统使用几年后不能满足要求,只有修改程序才能继续使用。问题在于,任何人设计系统的时候,在预计某某编号多少位可以够用的时候,都存在预计不准的风险。而采用自增长primary key 则不存在这种问题。同样的道理,没有人可以去记这些号码。 使用自增长 primary key另外一个原因是性能问题。略有编程常识的人都知道,数字大小比较比字符串大小比较要快得多。使用自增长 primary key可以大大地提高数据查找速度。 2. 避免用复合主键 (compound primary key 这主要还是因为性能问题。数据检索是要用到大量的 primary key 值比较,只比较一个字段比比较多个字段快很多。使用单个 primary key 从编程的角度也很有好处, sql 语句中 where 条件可以写更少的代码,这意味着出错的机会大大减少。 3. 双主键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设计 院(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陈颉 20 一三年 1 月 7 日至20 一三年 1 月一八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制

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调查报告/论文)题目 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设计 二、设计(调查报告/论文)主要内容 内容:完成人事信息的管理工作,实现各部门的信息化管理,满足员工与管理者的办公需求,例如员工查询信息、管理员修改信息等,要求设计并实现人事信息管理系统的后台数据库。 基本功能与要求: 1.在人事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的自动化管理。 2.实现各种信息的修改、插入、删除功能(对管理员而言)。 3.实现对各种信息的查询、统计,支持模糊查询(对员工和管理员均可)。 4.按照年份月份统计某个员工的出勤情况。 5.按照某年某月某日统计查询某部门的迟到和早退人数。 6.按年统计各部门的调入调出人数信息。 分工任务:1 需求分析 2 数据库物理实现 3系统后台功能测试 三、原始资料 1.《数据库管理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 2. 数据库系统设计课件 四、要求的设计(调查/论文)成果 1.课程设计报告 2.课程设计作品

五、进程安排 序号课程设计内容学时分配备注 1 选题、需求分析1天 2 数据库设计2天 3 数据库表及相关约束、视图实现2天 4 数据库的存储过程、触发器实现2天 5 数据库后台功能测试2天 6 验收答辩、撰写课程设计报告1天 合计10天 六、主要参考资料 [1] 顾兵.数据库技术与应用(SQL Server).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 马晓梅.SQL Server实验指导.第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 范立南等.SQL Server 2005实用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李丹.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指导教师(签名): 20 年月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