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北林生物发〔2018〕5号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

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稿)》之规定,制定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如下:

一转专业领导小组

组长:庞有祝林金星

副组长:张柏林王艳洁

小组成员:翁强高述民何晓青夏新莉杨海灵

李云荆艳萍孙爱东

秘书:徐桂娟

二转入条件

1.生物科学类专业(第二学期):

①身心健康;

②无色弱、色盲;

③外语为英语语种;

④数、理、化的学时等于或高于当届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计划学时;

⑤转入后服从我院管理。

2.生物技术专业(第四学期):

①只接收理科专业学生;

②身心健康;

③无色弱、色盲;

④外语为英语语种;

⑤数、理、化的学时等于或高于当届生物技术专业计划学时;

⑥转入后服从我院管理。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第二、四学期):

①第四学期只接收工科专业学生;

②身心健康;

③无色弱、色盲;

④外语为英语语种;

⑤数、理、化的课时等于或高于当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计划

学时;

⑥转入后服从我院管理。

4.生物技术(中加合作项目)专业(第二、四学期):

①第四学期只接收生物技术专业;

②身心健康;

③无色弱、色盲;

④外语为英语语种,且大一英语期末成绩高于90分;

⑤数、理、化的学时等于或高于当届生物技术(中加合作项目)

专业计划学时;

转入后服从我院管理。

三考核内容及方式

由转专业领导小组组织面试,形式为口试,内容及评分标准为:

1.表达能力测试,10分。

1)由申请者用英语作自我介绍,

2)阐述转专业目的、学习计划等,可用英文或中文介绍。

2. 思想道德素质测试,10分。

由党、团总支的教师进行随机提问,根据回答情况打分。

3.专业知识面及素质测试,10分。

由面试小组成员进行随机提问,根据回答情况打分。

累计考生的3项成绩总分,进行排序,择优录取,名额录满为止。

四转专业程序

参考教务处《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稿)》中的程序办理。

其他未尽事宜均参考教务处《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稿)》。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九日

现代生物学与健康论文

现代生物学与健康 ——人体肥胖与饮食营养健康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的饮食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肥胖也已成为困扰大众的几大主要病症之一。人们在饮食方面也不太注重,只顾自己吃的是否合胃口或者是吃的是否“开心”,满足自己的时间观,而不去注重是否健康,是否对身体有好处,这很有可能导致肥胖。众所周知,肥胖对于人有百害而无一利,肥胖能引起人的许多疾病,而许多人的肥胖是由于饮食不科学或者食物中的营养摄入不合理造成的。鉴于学习了现代生物学与健康这门十分有意义的课程,我将浅谈一下人体肥胖与饮食营养健康的问题。 关键词:健康、营养、肥胖、膳食减肥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吃着各种各样的食物。俗话说“病从口入”,也是说人们在饮食上如果不注意科学,吃错了也会导致疾病。“民以食为天”,而健康则是身体的最大本钱,这些无疑都牵动着我们的神经。所以,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健康”;吃的营养才健康,那什么又是“营养”。 1.健康与营养的概述 1.1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传统的健康观是“无病即健康”,现代人的健康观是整体健康,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健康是生活质量的基础;健康是人类自我觉醒的重要方面;健康是生命存在的最佳状态,有着丰富深刻的内涵。 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 1.2营养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营养学家对营养所作的解释是:食物中的营养素和其他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与平衡对健康和疾病的关系,以及机体摄食、消化、吸收、转运、利用和排泄物质的过程。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0710Z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2019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科院计算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0710Z2)研究方向、考试科目、参考书目、考研经验、复习指导 一.研究方向 01系统生物学 二.初试考试科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④847遗传学 三.复试笔试科目 专业综合考试(包括分子生物学,遗传学) 四.参考书目 1.初试参考书目 714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1】《生物化学》王镜岩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生物化学》沈同等高等教育出版社 【3】《分子生物学》瞿礼嘉高等教育出版社 847遗传学:

【1】《普通遗传学》杨业华高等教育出版社; 【2】《林木遗传学基础》朱之悌中国林业出版社 2.复试参考书目 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相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研究方法与技术;系统生物学相关前沿领域发展概 五、北林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复习备考建议 1、零基础复习阶段(6月前) 本阶段根据考研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教材,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全面熟悉教材,适当扩展知识面,熟悉专业课各科的经典教材。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最终基本达到北林本科水平。 2、基础复习阶段(6-8月) 本阶段要求考生熟读教材,攻克重难点,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有相配套的专业课知识点笔记,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清重难点,对重难点基本掌握。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熟悉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要求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强化提高阶段(9月-11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生物选修2阶段质量检测(一) 生物科学与健康(A卷 学业水平达标) Wo

阶段质量检测(一)生物科学与健康(A卷学业水平达标)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其属于哪一类抗生素() A.氯霉素类C.β内酰胺类B.四环素类D.氨基糖甙类 解析:选C青霉素能通过抑制转肽酶的功能,造成新生细菌细胞壁缺损,其属于β内酰胺类物质。 2.头孢菌素抗菌作用的机制为() A.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B.抑制核酸的合成 C.干扰细菌纤维素的合成 D.干扰细菌细胞壁黏肽的合成 解析:选D头孢菌素可通过抑制转肽酶的功能,干扰病原菌细胞壁的基础成分——黏肽的合成,造成新生细菌细胞壁缺损,达到杀菌作用,细菌细胞壁成分主要为肽聚糖,无纤维素。 3.青霉素的研制成功,开创了抗菌药物的新纪元。下列哪些科学家在青霉素的研究和开发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多选)() A.弗莱明C.弗洛里B.钱恩D.孟德尔 解析:选ABC弗莱明首先发现青霉菌分泌的青霉素能有效地杀死细菌,弗洛里和钱恩完成了青霉素的提取并研究出大规模生产青霉素的方法。他们均为青霉素的研究和开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孟德尔是遗传学的奠基人,其突出贡献是发现了遗传定律。 4.长期使用某种农药,会发现其灭虫的效果越来越差,这是因为有些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害虫产生抗药性的原因是() A.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定向变异的结果 C.遗传的结果 D.农药对害虫抗药性变异进行选择的结果 解析:选D A项认为害虫对农药进行选择是不对的,因为自然选择是环境对生物的选

择作用,而不是生物对环境进行选择。B项不对,因为变异是不定向的。C项不对,如果只有遗传没有变异,生物根本就不会发生变化,也就谈不上抗药性的产生了。 5.每次注射青霉素前,病人都要做“皮试”,其目的是() A.观察病人体内的病毒是否具有抗药性 B.观察病人体质以决定用药量 C.观察青霉素的杀菌效果 D.观察病人是否会产生过敏反应 解析:选D 6.某人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目的在于消炎,可停药一段时间后,他长期低烧,又找不到体内有炎症的部位。发烧的原因可能是() A.由于病毒的感染,抗生素生效 B.体内的过敏反应 C.消化道内正常菌群失调 D.大量使用抗生素的毒副作用 解析:选C正常情况下,在人的肠道内存在着多种微生物,它们一般情况下不使人得病,并且对于维持肠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抗生素的使用在杀灭病原生物的同时,也影响了这些正常菌群的平衡,从而导致机体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 7.下列有关基因诊断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诊断使用标记的DNA分子做探针 B.基因诊断是为了检测特定样本的遗传信息 C.基因诊断是利用DNA分子杂交原理 D.基因诊断能有效治疗许多疾病 解析:选D本题考查基因诊断的概念,要求从诊断材料、目的、基本原理等方面全面掌握。基因诊断的目的是检测疾病,而不能治疗疾病,故D项不正确。 8.某一种细菌菌株需要从环境中摄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够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列出的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 选项 A B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 株应用的培养基 L+,S+ L-,S- 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 应用的培养基 L-,S- L+,S+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抗链 霉素的菌株应用的培养基 L+,S- L-,S+

北林考研大纲-生态学

《生态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生态学是林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生物科学、园林、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环境科学等生物和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是报考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本考试大纲主要参考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森林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和《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编制而成,适用于报考北京林业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生物与环境 环境及生态因子的基本概念、生态因子的分类和作用规律;光的生态效应及生物对光的适应类型,温度对动植物分布的影响;水及其变化规律,水与生物的生态关系;土壤的组成及其生态学意义;地形及其基本类型、地形要素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种群的定义和基本特征;种内、种间关系及其对种群动态的影响;种的进化。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 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群落的种类组成和数量特征;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群落的结构与动态(演替);群落的分类与分布规律。 第四部分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一般特征,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中的基本概念和主要过程。 第五部分应用生态学 涉及环境、资源、农业、生态安全等的一些生态学问题。 三、考试要求: 了解生态学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方法,重点掌握种群的增长规律与种群内和种间相互关系;群落的结构、类型和分布、群落的演替规律;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基本功能。理解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并能够应用生态学观点深入分析自然界的各种现象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指导人类的生产实践。 四、试卷结构: 试卷总分:150分。 ●试卷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 20% 简答题约 40% 论述题约 40% ●试题难易比例 容易题约 40%

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4214476607.html, 樗蚕的生物学特性与科学防治措施 作者:万前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01期 摘要介绍了樗蚕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樗蚕;形态特性;生活习性;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S76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01-0206-02 樗蚕(Philo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r)属鳞翅目大蚕蛾科,主要寄主有核桃(Juglans regia)、石榴(Punica gran-atum)、柑桔(Citrus reticulata)、蓖麻(Ricinus communis)、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乌桕(Sapium sebiferum)、银杏(Ginkgo biloba)、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白兰花(Mich-elia alba)、槐(Sophora sp.)、柳(Salix sp.)等。近年来,樗蚕对天柱山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檫木(Sassafras tzumu)危害较为严重,幼虫食叶和嫩芽,轻者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把叶片吃光。 1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25~30 mm,翅展110~130 mm。体青褐色。头部四周、颈板前端、前胸后缘、 腹部背面、侧线及末端都为白色。腹部背面各节有白色斑纹6对,其中间有断续的白纵线。前翅褐色,前翅顶角后缘呈钝钩状,顶角圆而突出,粉紫色,具黑色眼状斑,斑的上边为白色弧形[1]。前后翅中央各有1个较大的新月形斑,新月形斑上缘深褐色,中间半透明,下缘土黄色;外侧具1条纵贯全翅的宽带,宽带中间粉红色、外侧白色、内侧深褐色、基角褐色,其边缘有1条白色曲纹。幼龄幼虫淡黄色,有黑色斑点。中龄后全体被白粉,青绿色。老熟幼虫体长55~75 mm。体粗大,头部、前胸、中胸对称蓝绿色棘状突起,此突起略向后倾斜。亚背线上的比其他2排更大,突起之间有黑色小点。气门筛淡黄色,围气门偏黑色。胸足黄色,腹足青绿色,端部黄色。蛹呈口袋状或橄榄形,长约50 mm,上端开口,两头小中间粗,用丝缀叶而成,土黄色或灰白色[2]。茧柄长40~130 mm,常以1张寄主的叶包着半边茧。蛹棕褐色, 长26~30 mm,宽14 mm。椭圆形,体上多横皱纹。卵灰白色或淡黄白色,有少数暗斑点,扁椭圆形,长约1.5 mm。 2生活习性 在天柱山1年发生2代,以蛹越冬。越冬蛹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为成虫,成虫寿命5~10 d。成虫羽化高峰期在5月25—31日,而以10:00至次日2:00为盛。羽化凌晨时从茧柄基部孔洞中爬出停息于茧或枝条上,此时翅柔软,并排出灰褐色体液,经30~60 min,翅硬化后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生命科学与健康》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分) ATP能够及时转化成ADP,这有效地保证了细胞内能量的供应。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分) 微生物无法生存,对人造成的危害很大。 A. 对 B. 错 3 【判断题】(1分) 猫叫综合征是遗传性疾病的一种。 A. 对 B. 错

4 【单选题】(2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 A. 进化 B. 变异 C. 繁殖 D. 遗传 5 【单选题】(2分) 生命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是()。 A. 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交流及应用—校验假设得出结论 B. 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建立假设—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校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及应用 C. 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建立假设—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交流及应用—校验假设得出结论 D.

发现和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校验假设得出结论—交流及应用 6 【单选题】(2分) 下列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的是()。 A. 色盲症 B.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C. 唇裂 D. 抗维生素D佝偻病 7 【多选题】(2分) 生物能接受外界刺激和感知内部刺激而发生相应的反应,就是应激性。下列能够引起生物发生应激反应的是()。 A. 病原微生物感染 B. 温度急剧下降或上升 C. 强光照射 D.

噪声 8 【多选题】(2分) 生命的结构和其生存环境密切相关体现在()。 A. 骆驼特有的驼峰和胃结构适宜在沙漠中长距离行走 B. 鱼的体形和用鳃呼吸适宜在水中生活 C. 人的眼球构造适合于感受物象 D. 鸟翅膀适应于飞翔 9 【多选题】(2分) 影响健康的因素有()。 A. 个人生活方式 B. 环境因素 C. 父母遗传 D. 医疗条件

生命科学与健康集合

生命科学与健康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命科学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演变、创新,然而人类的健康问题也在被不断地引发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因为只有人类的健康,才会有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健康从古至今都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的课题,理所当然,在21世纪的今天,众所周知,人体健康问题依然被社会各界所深度关注,虽然我们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如今仍然有许多疾病在困扰着人类的健康。我们知道,现今全世界有70%多的人仍然处于亚健康状态,而仅有不到10%的人处于真正的健康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在不断的探索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的问题。然而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简而言之,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生命科学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一)、癌症不等于死刑 尽管时至今日人类依然没有彻底征服癌症,但不断进步的医疗研究和不断改善的医疗条件已经使癌症患者的存活率在近年来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美国170万癌症患者的登记资料进行分析后得出的数据显示,在所有癌症患者中,大约57%的人在确诊自己患有癌症之后,还能够存活10年,存活15年、20年的病人分别为53%和51%。比医生预期要高7%到11%。统计结果显示,目前睾丸癌和甲状腺癌患者的存活率在患病之后的前20年间平均可以达到近90%,皮肤癌和前列腺癌患者的同期存活率约为80%以上,乳腺癌、子宫颈癌患者的这一比率分别为70%左右和60%。此外,大肠癌和卵巢癌以及肾癌患者的同期存活率也达到了50%。 1.1、干细胞治疗癌症 干细胞是能发育成各种细胞的母细胞,是当今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实验表明,利用干细胞治疗癌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美国《癌症研究》说,神经干细胞经过基因工程操作后,能够变得跟“巡航导弹”一样,精确地追踪并摧毁深藏在大脑中的癌细胞,美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在实验鼠身上证实了这一点。实验显示,患有脑癌的病鼠在注射了这种神经干细胞后,寿命平均延长50%,其中30%的病鼠对脑癌产生了长期免疫力。研究人员认为,神经干细胞作为一种“有前途的”脑癌治疗新手段,有可能用于根除手术后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育明考博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植物学考博参考书-真题-分数线 一、北京林业大学考博资讯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以培养生物科学领域高新技术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为主要目标,肩负着教育部设立的“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建设和人才培养任务,设有生物科学(理科基地班)、生物技术、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本科专业。学院学科门类齐全,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植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林木遗传育种、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微生物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细胞生物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承担着总理基金研究项目、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高新技术“863”、国外农业先进科学技术引进“948”、国际科技合作、国家科技攻关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与基础项目数十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多项,在教学及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本院共招收博士生33人,其中植物学招收8人,微生物学招收1人,细胞生物学招收4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招收4人,森林生物资源利用招收5人,林木遗传育种招收11人,各位考生需要在考前联系导师,以确定是否能够报考。 植物学下设五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植物生长发育与系统进化,导师是郑彩霞;第二个方向是植物抗逆生理及分子机制,导师是陈少良、夏新莉、尹伟伦;第三个方向是光合作用与植物光生物学,导师是高洪波、郑彩霞;第四个方向是药用植物及其次生代谢,导师是刘玉军;第五个方向是植物防御反应与信号转导,导师是沈应柏。大家需要提前联系导师以确定是否能够报考。 考试科目有三门,满分三百分,每门课100分,第一门是英语,第二门是植物学,第三门是植物生理学。 注意事项: 1、复试成绩=外语口语及听力×10%+专业外语×20%+综合素质×70%;入学总成绩=初试总成绩×(75-50)%+复试成绩×(25-50)%。 2、原则上按考生报考导师录取,同时兼顾考生入学总成绩排名;导师在达到录取基本分数线的考生中有录取决定权。每名导师招生总数原则上不能超过3人(含直博、自主选拔生、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外聘导师及首次招生导师原则上不能超过1人。 3、达到录取分数线但是没有导师接受者不予录取,所以说提前联系一下导师是非常重要的,育明考博可以协助大家联系到一位称心满意地导师。 二、北京林业大学考博英语内容、题型

生物学和人类的关系

生物学和人类的关系 [摘要]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它既研究各种生命活动的现象及其本质,又研究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近30多年来,生物学的理论成就给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并最大限度地造福了人类。生物技术又为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造福人类提供了实践方法。生命科学要为人类造福转化为生产力,必然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在生产上发挥巨大作用。然而。事物的两面性又提醒我们,科学对文明的发展既有正面的推动作用,又可能引起不利于人类生存的副作用。那么,我们只有把握生命科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各方面作用,才能把人类文明推进到更高的阶段。 [关键字]生物学生命科学生物技术人类文明 1引言 20世纪是生物科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数理科学的广泛而深刻地渗入到生物科学领域以及一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研究技术的问世,生物科学已进入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活动过程及其规律,以及生命体与环境相互作用规律的生命科学的新时代。由于应

用先进技术,生命科学在微观和宏观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特别是生命科学的理论成就为自然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遗传物质DNA双螺旋结构的阐明被认为是20 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之一。由于生命科学的进步向数学、物理学、化学以及技术科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新概念和新的研究领域,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的主流科学之一。 进入21世纪,人类面临着人口、食品、健康、环境、 资源等与生命科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人类基因组计划”的 实施和深入发展,将有可能从更深层次上了解人体生长、发育、正常生理活动以及各种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并为医学提供防治策略、途径和方法。“水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 开展,对21世纪农业的发展,解决粮食问题,将产生巨大 的影响。 由此看出,当今发展科学的目的在于认识世界,而发展技术的目的在于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造福人类。生命科学要为人类造福转化为生产力,必然与技术相结合,才能在生产上发挥巨大作用。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命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开辟了生物技术(也叫生物工程)新领域。例如,通过基因重组技术,PCR技术、DNA和蛋白质序列分析技术、分子杂交技术、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细胞融合技术、核移植技术等等,促进了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染色体工程、

【人教版】生物选修2检测(3)生物科学与工业(A卷,含答案)

阶段质量检测(三)生物科学与工业(A卷学业水平达标) (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1.我国商代的《经书》中记载“若作酒醴,尔惟曲糵”。其中的“曲”是指() A.细菌B.真菌 C.病毒D.地衣 解析:选B其中的“曲”俗称“酒药”,是酿酒中用于谷物糖化的真菌(酵母菌)制剂。 2.发酵工程中培育优良品种的方法有多种,其中能定向培育新品种的方法是() ①人工诱变②基因移植 ③细胞杂交④自然选育 A.①②④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 解析:选C人工诱变与诱变育种不同,人工诱变是指人工诱发生物产生基因突变,而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诱变育种是用人工方法处理生物后,再从中选育符合生产要求的突变类型,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同样道理,基因移植、细胞杂交、自然选育均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故这些方法均能定向培育新的品种。 3.细菌培养过程中分别采用了高压蒸汽灭菌、酒精消毒、火焰灼烧灭菌等几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这些方法可分别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接种针、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环 C.培养基、手、接种环 D.接种环、手、高压锅 解析:选C细菌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灭菌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接种环是通过火焰烧灼的方法来进行灭菌的;操作者双手洗净后,用酒精棉球擦拭能达到杀菌的效果。 4.严格控制发酵条件是保证发酵正常进行的关键,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得到品质高、产量高的产物,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不包括() A.温度控制B.溶氧控制 C.pH控制D.酶浓度控制 解析:选D通常所指的发酵条件包括pH、溶氧、通气量与转速等。酶是自身调节,不属于发酵条件。 5.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可被人类利用。下列哪种微生物的代谢产物中有乳酸() A.放线菌的代谢产物B.真菌的代谢产物 C.细菌的代谢产物D.病毒的代谢产物 解析:选C乳酸杆菌在厌氧环境中的代谢产物是乳酸,乳酸杆菌属于细菌。

生物学中的常用技术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生物学中的常用技术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 一、常用技术方法 (一)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用示踪元素标记的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人们可以根据这种 化合物的放射性,对有关的一系列化学反应进行追踪。这种科学研究方法叫做同位素标记法,也叫同位素示踪法。 可用于研究细胞内的元素或化合物的来源、组成、分布和去向等,进而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化学物质的 变化、反应机理等。如3H、14C、15N、18O、32P、35S等。 1. 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A (二)荧光标记法。 同位素标记法和荧光标记法的区别:同位素标记法通常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物质中的分子原子,荧光标记 法通常是借助荧光分子来标记蛋白质。一个是元素标记,另一个是分子标记。 2.现代分子生物学采用的测定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方法是 A.杂交法 B.测交法 C.荧光标记法 D.X射线衍射法 C (三)差速离心法 用高速离心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行离心,利用不同的离心速度所产生的不同离心力,就能将各种细胞细胞分开 (四)分子杂交技术: 根据某些物质分子之间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的性质,利用已有的物质分子对未知物质分子进行检测的技术。 3. 用某人的胰岛素基因制成的DNA探针,检测下列物质,不能形成杂交分子的是, A.该人胰岛A细胞中的DNA B.该人胰岛B细胞的Mrna C.该人胰岛A细胞的mRNA D.该人肝细胞的DNA C 二.科学研究方法 (一)类比推理 根据两个对象之间有某些性质相同,从而推测它们的其他性质也相同的方法。应当注意的是,类比推理的结 论具有偶然性,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其证实或证伪还需要通过观察或实验。 (二)假说演绎法 是指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 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 一般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检验 4. (1)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在自由组合定律发现过程中,孟德尔在观察豌豆的 实验时,提出了问题;通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提出了对进行解释的假说;并进行了演绎推理,巧 妙地设计了实验,检验了演绎推理的结论。其中孟德尔在自由组合定律中的演绎过程是。 (三)模型建构: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 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 所谓建模,就是要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模型,然后依据模型进行推导、计算,做出预测、结论等。 模型一般可分为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和概念模型等。 ①物理模型:是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人工制作或绘制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 型、真核细胞三维结构模型等。生理过程模型也可看作是物理模型。 ②数学模型:指的是用来描述系统或它的性质和本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模型常见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分别是 曲线和公式。 建立数学模型的一般步骤: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根据实验数据,用形式对事物 的性质进行表达→通过进一步实验观察,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5.“J”型增长曲线的模型假设是。其模型是。 ③概念模型:就是以概念图的形式直观地体现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是集合形式,也可以是知识树形式。 它是一种以网络图的形式,用联系词把概念之间有意义的联系表示出来的图形,由概念、连线和联系词组成。 联系词和概念能表达一句话或一个观点。概念图标注了概念间的具体联系,反映了具体事物与知识结构整体之间

生命科学与健康课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生命科学与健康”课程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目录 一、生命的基本特点(8要点) (1) 二、细胞周期的定义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假说 (3) 三、细胞学说的基本观点(4要点) (4) 四、细胞内外物资的转运机制(6+4) (4) 五、如何证明DNA和RNA是遗传物质(3实验) (5) 六、孟德尔遗传定律(2定律) (6) 七、染色体结构畸变(4: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7) 八、基因的相互作用(4+7) (9) 九、免疫应答过程(3步骤) (10) 十、抗原的主要性能(3类2性) (11) 十一、柯赫四原则的主要内容(4+3) (12) 十二、巴斯德在免疫学的主要贡献 (12) 十三、达尔文进化论的基本观点(3) (14) 十四、现代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观点(5+N) (15) 一、生命的基本特点(8要点) 1、化学成分的同一性 主要含有C、H、O、N等大量元素及P、S等微量元素及一些痕量元素,。由他们构成无机有机分子等小分子、典型的生物大分子、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生命的遗传物质DNA和RNA及能量ATP也都具有相同的化学成分。 2、严整有序的结构 无论是单细胞生命体的细胞器及小分子,还是多细胞生命体的器官、组织系统都排列有序。 此外,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内个体数量、种群居住区域、群落分布也都有

序排列。例如 诸如非洲乞力马扎罗山的海拔分布、喜马拉雅的南北坡分布,由沿海向陆地的植被分布 3、新陈代谢 是生命体内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总和。包括 ●同化作用(即从外界摄入物质和能量,将它们转化为生命本身的物质和贮存 的能量(ATP)) ●异化作用(即分解生命物质,释放能量以供生命活动所需) 4、应激性和运动 生命体能接受外界刺激而发生合目的的反应,反应结果使生命体“趋吉避凶”。 5、稳态 所有的生命体内都有特殊的机制来调节体内状态相对稳定,无论外界环境变化如何,这一特征被称之为稳态。 6、生长发育 ●单细胞生命体的生长是其细胞体积和重量的增加; ●多细胞生命体的生长除细胞体积和重量的增加外,还有细胞数量的增加,并 且在生长过程中,还伴随着细胞的分化、形态的建成,亦即发育过程。 7、繁殖和遗传 ●繁殖是生命个体通过复制机制形成新的生命个体的过程。其方式为无性繁殖 和有性繁殖,前种方式后代的特性与亲代完全相同,后种方式后代的特性是亲代父本和母本两套遗传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与亲代并不完全相同,这就

生物科学与健康单元练习教学文案

生物科学与健康单元 练习

第三章生物科学与健康单元练习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对发热患者的诊断最好用() A.B超检测确诊 B.现代辅助诊断技术 C.遗传咨询 D.常规诊断技术 2、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最好用:() A.B超检测 B.生化检测 C.显微镜检测 D.基因诊断 3、观察肿瘤细胞切片,下列有关切片中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细胞经减数分裂增殖 B.所有细胞中都可见染色体单体 C.所有细胞中DNA含量相同 D.所有细胞都能合成蛋白质 4、基因芯片技术可以直接检测:() A.DNA B.DNA或RNA C.蛋白质 D.脂肪 5、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技术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②B淋巴细胞与骨髓癌细胞杂交 ③快速灵敏的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 A.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6、关于基因治疗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是对有基因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或补充 B.是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DNA分子中 C.第一例临床基因治疗是由于ada基因缺失导致的SCID D.一般经过选择治疗基因、目的基因与载体重组、培养靶细胞、导入目的基因、筛选和回注等步骤 7、对基因治疗安全性的叙述不当的是:() A.基因治疗中最常用的载体是病毒,它们能自我复制 B.使用病毒载体运载基因,它们可能会更多地改变目标细胞 C.目的基因插入载体DNA的位置可能出现错误,导致癌症和其他损伤的产生 D.在基因治疗中,科学家抑制逆转录病毒的某种活性防止引起疾病,使之能被安全地使用 8、下列疾病可以使用基因诊断的是:() A.SARS疑似患者 B.坏血病 C.甲状腺肿大 D.组织水肿 9、关于抗生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个抗生素为青霉素,由弗莱明发现; B.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能抑制或杀灭其他微生物; C.通过干扰病原菌的代谢过程而影响其结构与生理功能达到相应效果的; D.为特效药,可杀死一切病原菌 10、青霉素抗菌作用的机制为:() A.抑制蛋白质合成 B.抑制核酸的合成 C.干扰细菌纤维素的合成 D.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11、细菌携带的耐药性基因主要位于:() A.线粒体内 B.拟核DNA分子 C.质粒分子上 D.染色体上 12、下列不可能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机制的是:()

生物学与健康

现代生物学与健康 题目: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学(师范) 学生姓名:李瑶 学号:201372010322 老师:候天德

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 一、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维持器官功能的作用,但人体摄人过量的铁,就会损伤胰腺和性腺,甚至引起心衰、糖尿病和肝硬化。氟也是人体的必需元素,氟对防龋齿、促进牙的生长有积极作用,氟还参与人体内各种氧化还原反应和钙、磷代谢。但是,过量的氟会引起氟斑牙、氟骨症和骨质增生。其他很多元素也如此。 现代人与古代人人体中的微量元素的变化是由环境污染而造成的。随着人类新技术的发展和对地球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环境中的很多元素大大超过了古代环境。因此,现代人人体中各微量元素的含量水平也大大超过了古代人.。现代人体内大多数元素的含量高于古代人,而其中许多元素对人体的健康构成危害。它们在人体中有隐藏毒性,当高于某一阈值时,人体便发生中毒,甚至死亡。例如,铜的过量摄人曾导致了轰动世界的日本富山痛痛病,患者长期食用含铜量很高的米,全身自然骨折达72处之多,呼天叫地,痛不欲生。铅也是一个潜在的危害,目前它的主要来源是汽油中的防爆剂——四乙基铅。在汽油时代开始以前,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文件 北林生物发〔2018〕5号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 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根据《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稿)》之规定,制定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转专业工作方案如下: 一转专业领导小组 组长:庞有祝林金星 副组长:张柏林王艳洁 小组成员:翁强高述民何晓青夏新莉杨海灵 李云荆艳萍孙爱东 秘书:徐桂娟 二转入条件 1.生物科学类专业(第二学期): ①身心健康; ②无色弱、色盲; ③外语为英语语种; ④数、理、化的学时等于或高于当届生物科学与生物技术专业计划学时;

⑤转入后服从我院管理。 2.生物技术专业(第四学期): ①只接收理科专业学生; ②身心健康; ③无色弱、色盲; ④外语为英语语种; ⑤数、理、化的学时等于或高于当届生物技术专业计划学时; ⑥转入后服从我院管理。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第二、四学期): ①第四学期只接收工科专业学生; ②身心健康; ③无色弱、色盲; ④外语为英语语种; ⑤数、理、化的课时等于或高于当届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计划 学时; ⑥转入后服从我院管理。 4.生物技术(中加合作项目)专业(第二、四学期): ①第四学期只接收生物技术专业; ②身心健康; ③无色弱、色盲; ④外语为英语语种,且大一英语期末成绩高于90分; ⑤数、理、化的学时等于或高于当届生物技术(中加合作项目) 专业计划学时;

转入后服从我院管理。 三考核内容及方式 由转专业领导小组组织面试,形式为口试,内容及评分标准为: 1.表达能力测试,10分。 1)由申请者用英语作自我介绍, 2)阐述转专业目的、学习计划等,可用英文或中文介绍。 2. 思想道德素质测试,10分。 由党、团总支的教师进行随机提问,根据回答情况打分。 3.专业知识面及素质测试,10分。 由面试小组成员进行随机提问,根据回答情况打分。 累计考生的3项成绩总分,进行排序,择优录取,名额录满为止。 四转专业程序 参考教务处《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稿)》中的程序办理。 其他未尽事宜均参考教务处《北京林业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管理办法(修订稿)》。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零一八年一月十九日

对生物科学的认识

记得刚刚跨进千禧年的时候,有人告诉我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在中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当时也不知自己为什么选择了这个专业,现在想想,8年来,有过喜,有过忧,她确实有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乐趣。目前在中国,生命科学的就业前景不是很乐观,但是很多人还是坚信,生命科学这个行业终究会发展起来,因为目前国家的发展程度还不够。我想谈谈自己对生命科学和生命科学工作者理解。 2011年3月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刊登伦敦大学学院(UCL)细胞生物学家Jennifer Rohn的一篇题为《给博士后一份事业,而非空头承诺》(Give postdocs a career, not empty promises)的文章,就博士后的现状以及在就业和未来发展方面遇到的难处进行了讨论。现在在生命科学这个人多得挤破头的领域,申请者多,科研职位和经费少,已成为生物学博士后经常谈论的话题,其实博士又何尝不是如此,在中国,博士生确实也是一个廉价劳动力的群体,他们在导师的监督下,努力工作,埋头写paper,不管paper垃圾不垃圾,反正他们是在努力着,当然这很大程度上也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关。不过在中国不乏存在着特别好的导师,像我的导师,虽然也给我们压力与论文指导,但是多数情况下,实验都是我们自己设计,我们科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来合理的安排时间,虽然有时候也很辛苦,但是我感觉到自己是一个活着的人,因为我自己一直在思考。 先看看本科教育,在中国基本上所有的学校都有生物科学、生物工程(或者看似非常动人的专业名字:生命科学),每年招收的人数,也是相当的客观,有时候想进这个专业也需要你有好的高考成绩。但是国家有没有考虑过,这些人毕业后要做些什么,难道纯粹是让他们念3-4年的大学,培养点其他能力,然后去找个与他专业毫无相关的工作嘛。找不到工作就让他们被迫着去考研,实在还不行就考博!我想这样国家是不是有点推卸责任了,既然工作都不能保证为什么要招那么多学生呢!就像前段时间两会有人提出的,工科的院校让他们的学生多深入到工厂、企业去实习,而不要仅仅通过计算机,这样的实习锻炼不出他们的能力。我想生命科学也是如此,可以搞科研的人,其实很少,那么剩下的人干什么呢?公司也许是一条途径,那么大学也应该安排他们去工厂、企业实习,这何尝不是就业的一个好的途径。 对于生命科学领域的硕士和博士来说,不能不说他们锻炼出了其他专业很难锻炼到的能力。我个人认为:同样一个新手,有着5-8年研究经验的生物研究领域的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至少会是其他专业新手研究者的2倍。因为他们都有很强的时间观念,实验上很多时候可能会具体到秒,3s能完成的,你最好不要超过3s。他们有着超强的毅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再来看看生命科学工作者的敬业态度,虽然他们可能还没有照顾过孩子,但是他们同样具有着一颗可以无微不至照顾孩子的耐心,for example,看看养小鼠的同学们,他们是多么的细心,即使自己饿着,也不会让小鼠饿着。在看看这些培养着一批重要的材料同学们,养细胞的同学们,他们对待他们的实验材料确实比对待自己还好,自己生病也不绝不会让材料生病,因为有时候养材料花时间啊,一旦稍有闪失那可是要多花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难道你感觉这不比照顾孩子还细心嘛! 同时我深深的感觉到这个领域对女生又有多么的不公平。她们实验做得不比男生差,发的文章不比男生少,可是最后找工作确实那么的辛苦。所以男同胞们,如果你们的女朋友如果是学生物的,多体谅她点,如果她们说因为实验,而没有时间约会,也许这就是真的,并不是一个借口。我建议,想考博得女生们,在考博前,你一定要想好了,思考一下以下几点:

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是一门以介绍大千世界、万物生灵为基础的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密切相关。按理说是与学生生理和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无穷探索奥秘、为学生所喜爱的一门学科,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却并非如此。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长期以来,我们众多的生物教育者,将高中生物课程的重点放在生物学理论上,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强调知识在学科体系上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过多的局限在生物学事实和概念的记忆上。学生几乎不可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因而学生虽然掌握了很多理论知识,但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却束手无策,导致出现了知识不能够用于实际的问题。久而久知,学生对生物也失去了积极性。另一方面在今天高考决定人生的前提下,生物学科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地位。在高考学科中,生物占的分数比例较少,学生为了在高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中英数这些主科上。甚至有的学校在高一的时候不开课时,甚至即使开课也压缩了课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生物越来越不感兴趣,同时也造成了学生的分数较差。 新课程标准出台后,新课程标准与原有的高中教学大纲相比有了很大改变。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这四个课程理念是: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些理念是新课程的标志,也是新课程实施系列环节中的方向标。因此新课程设置中更加注重科学探究,更加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并运用生物学原理和方法,解释生活实际问题。那么如何在课堂中体现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呢?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课堂导入联系实际 如讲“光合作用”时,我们可联系当今世界面临的粮食危机和能源危机来激发学生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兴趣。并联系植物如何栽培、来提高产量解决粮食危机,保证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问题。学生讨论可意识到耕地不变,人口增多,只有靠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来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那么如何提高产量正是此时学生迫于想解决的问题。学生有了积极性,自然就增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2、课程教学提出“现实生活问题”利用课堂知识原理解决 如讲解“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内容时,可向学生提出问题菜市场的阿姨为何在菜上洒水?为何用糖蜜西红柿?为何嗑瓜子时嘴唇会发白?为何洗衣服手会起皱?列举这些身边的实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论文

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 1341901201 黄鑫 引言 首先感谢老师对我们的指导,通过这半学期的学习,我对“生命科学”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密切联系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于我日后的生活提出了新的科学的指导,更增加了我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兴趣。于是我尝试去图书馆找相关书籍,并在网上查找了相关的资料作为参考写了这篇论文。 摘要 生命科学是一门很高深的学科,包括了很多的领域。在现代社会.它是高科技的前沿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类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随着人类基因图谱的完成,后基因组研究和蛋白质组的研究正在成为当前生命科学技术中最活跃、最前沿的研究领域之一,并将成为推动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崭新领域。生物信息学作为当今生命科学研究最重要的平台技术,其两大主要任务,即发现致病基因、阐明生命发育进化规律和对海量数据的收集、整理已经逐渐逼近生命科学研究的纵深,并开始有所收获,正在成为后基因组时代生命前沿科学研究中解析海量数据的最佳工具。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和生物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环境和生态问题。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 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心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