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关于构建高职高专院校和谐校园的思考

一、引言

构建高职高专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需要人才的必然要求。校园和谐不仅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师生各自及相互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环境的和谐,还包括高职院校与社会的和谐。和谐校园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高职高专教育正面临内外部挑战,外部是面临本科及以上层级教育的挑战,内部是各高职院校之间的激烈竞争。构建和谐校园、提高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应对挑战、勇于竞争、加快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实现校园安定有序、增强高职校园创造活力、促进高职教育事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高职院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基本内涵

和谐的实质可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其基本内涵为:

(一)实现办学层次与办学类型的和谐发展。

从1999年实施扩招政策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实现了从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其中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从规模上看,高等职业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截至2013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已有1266所,近9000多万在校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心得体会.doc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心得体会 精选范文 :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心得体会( 共 1 篇) 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具有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建设和的校园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始终。 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要坚持崇高理想与现

实理想的统一,因为缺失了崇高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离开了现实性的理想是空想,失去二者就失去了理想本身的价值。要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因为社会理想指导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的形成,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教师学生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古为今用。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道德;尤其是爱国主义,她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要加强诚信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学生成才的根本。把诚信教育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有针对性地解决好诚信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引导学生追求理想的诚信道德人格。 和谐校园不但包括师生个体自身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学校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还包括学校与社会的和谐等。所以,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一定要以尊重人、激励人、关爱人、发展人为前提,营造平等友爱、融洽

关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摘要: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文化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有特色的文化建设可以帮助高等院校克服类同和平庸,增强高等院校的“软实力”。高职院校应该培育和建设属于自己的大学精神,并用这种精神去统领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大学精神 如果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理解,和谐校园建设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建设,因为无论是办学、教育和管理,还是校园软硬件建设,都具有文化的意义,“和谐”本身便是一种文化的目标。如果从狭义的文化概念来理解,文化建设则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先进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对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引领和指导的作用。本文想从实践的角度谈谈笔者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 一、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1走出专业技术和职业教育“工具化”的误区,回归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 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通过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把个体从自在、自发的生存状态提升到自由自觉的生存状态,同时再以自觉的文化创新去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乃至社会各方面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是每一自然主体“社会化”的必由之路,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人不但应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应是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社会公民。所以,在高等教育中,人文教育和文化启蒙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人们急功近利的思想使高等教育出现了严重的“工具化”倾向,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基本上是“专门人才”而不是有人文素养的人才,以至于有人惊呼,目前大学生的素质已严重下降,大学因而失去了它曾经具有的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风采。走出高等教育“工具化”的误区,使之回归高校的文化本质,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高等职业院校是我国新发展起来的职业技术型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生产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普通大学有显著的区别。正因为如此,高等职业院校轻视文化建设、放任素质教育流于形式的“工具化”倾向便更为严重。我国高职院校大部分都是世纪之交由原来的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升格或合并而组建起来的,本来就有一个由中专文化向大学文化转变的过程,但其大学文化精神至今尚未完全形成。所以,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努力培养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的文化精神对于高职院校就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2克服类同和平庸,构建具有自己个性文化特色的高职院校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和谐校园为目标

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和谐校园为目标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实践的主要场所,是高校教书育人、培养国家未来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阵地。学校的师生,更是校园文化的活载体。因此,学校将不仅仅要求每一门课程而是整个学校生活的每一项活动,都应渗透、弥漫着文化气息,都应具有共同的文化追求。有了一个共同的文化追求,对于整个校园文化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而如何建设和繁荣优秀的校园文化,建设成什么样的校园文化氛围,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和谐为目标。 和谐的校园文化应该是有生命力的 具有生命里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人的发展的重要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历史上“孟母三迁”的典故,正说明了在一种文化环境熏陶下对人才成长的作用。长期处在某一校园文化环境中的师生,在这独特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会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如学校环境的美化、净化、绿化,不仅反映了师生良好的精神面貌,也反映了学校的校风,很难设想一个环境肮脏、秩序混乱的地方,能培养出合格人才。在重建学校文化的今天,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与高洁、明丽与清新的校园环境文化,使学校变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讲求环境建设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规X性,精心创设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各种场所,烘托一种浓厚的育人氛围。

在大学校园,由于在校生基本是处于成年人的年龄阶段,价值观、世界观以及看待事物的方式比较定型,也有了一个基本的大致轮廓。所以,在着力建设有生命里的校园文化的时候,应该以这个基本情况和实际为落脚点和出发点。 有生命里的校园文化可以有许多表现形式,例如XX大学文学院的文演会,连续举办了7届,每一届都受到了西大师生的广泛关注,每一届都有不断的惊喜呈现在众多同学面前,每一届都能使得参与进来的同学专业素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得到一个发挥大学生聪明才智的一个平台。 XX大学行健文理学院的精品活动,一年一度的班级特色活动也是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好的发展现象。全院各个专业班级,以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为基础,大胆去实践和创新,既锻炼了专业知识的能力,也提供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锻炼的机会,也营造了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类似这样的活动,诸如其他的高校也在持续、陆续开展着。 能吸引同学们的持续关注、能锻炼同学的综合素质、能不断提高影响力就是本身这个校园文化活动和建设具有强悍生命力的集中表现。 和谐的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必要的传播媒介 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除了广大师生以外,还需要必要的传播媒介。这里涉及到一个校园软文化建设的课题。

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论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梁燕 [文章摘要] 本文阐释了和谐校园及和谐教育的问题,探讨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目的在于引起重视,使高校校园更加和谐。 [关键词] 和谐校园和谐教育重要性有效途径 建设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开展和谐德育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意义。 一、和谐校圆与和谐德育 1和谐校圆的内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而校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正象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所处校圆也应是如此和谐。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所处校圆也应是如此和谐。 2 和谐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价值观,新的教育境界。它强调每个人的每个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全面,自由发展。和谐德育是和谐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在和谐校园背景下的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个人的和谐发展,并最终达到“双赢”的道德教育。其内容如下:(1)“以人为本”的教育理论:要求在和谐校圆建设中,以“人的存唨嚌全面发展”为理论基础,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其哲学理论: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学生是主体,在自觉参与和谐校园的构建过程中,逐渐走向人格的成熟及情感的丰满。实现其德育宗旨要从个体的实际出发,以人性为基础,将个体需要与社会需要有效地统一起来。(2)底线道德的教育文化理念:道德规范的作用主要靠人的内在的自律行为,它能把客观社会外在要求内化为人自己的信念与需要,它能使人做到在无人监督,无人要求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的信念,抑恶扬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3)人为底蕴的教育心理学理念:在和谐校园的建设中,教书育人,培养人文精神是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并不全取决于向学生灌输人文知识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必要的和谐人文氛围。在现代社会中,要求师生平等的呼声日益高涨,和谐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步养成,出现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自”因此,尊重无疑是维系人际和谐,人于社会和谐的纽带。 二、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1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要求。校园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聚集的场所,教师和学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培养未来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会导致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影响教育质量,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国际竟争的加剧又强烈要求,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就要求我们的高校必须和谐。 2是维护校园稳定和促进高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只有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团结广大师生员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学校全面发展。。目前,校园周边环境也是困扰学校对青年学生教育的一大难题。在校园周边,网吧,游戏厅等场所极大地侵蚀着学生的心灵,有的甚至已严重影响学业,导致留级,退学等不良后果。高校应为学生提供上网硬件条建,把学生从校外的网吧吸引到校内的机房中,实现学校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发展的和谐。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概念的界定 高校布衣 1、校园文化的概念 对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予以界定,首先要对校园文化进行界定和阐释。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人们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的界定。 “课外活动说”:校园文化是指学生为主体开展的课外活动,其作用是娱乐和调剂学生的文化生活。 “第二课堂说”:校园文化是学生接受道德及艺术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补充和完善。 “文化氛围说”:校园文化既非课内活动,也非课外活动,而是通过特定的文化氛围使置身其中的大学生受到熏陶和启发,从而获得全面发展的文化形态。 “学校准文化说”:校园文化是区别于学校主文化范畴,以学生为主体的准文化(亚文化)。 “规范说”: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以师生所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 “校园精神说”:校园文化是在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范围内生活的全体成员所共同拥有的校园价值观在物质上、意识上的具体化。 “文化集合体说”:校园文化是智能型知识文化、素质型心理文化、情感型审美文化、协同型文体文化、技术型物质文化建构而成的文化集合体。 上述对校园的内涵的界定分别从某个角度和侧面揭示了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对于正确理解校园文化的内涵具有较大的启迪作用。但是,上述界定仍有不足之处: 一是片面强调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其他亚文化的差异,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同一性,而且也没有反映出社会主流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互动关系。 二是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教师和员工的主体地位存在模糊认识和忽略的倾向,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教师与员工在校园文化创建活动中的主体地

校园文明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校园文明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中华民族在发明文明中构成的博大博识、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明, 蕴涵着高贵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品德;尤其是爱国主义, 她是在恒久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举动和情感, 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捐躯一切的献身精神。——题记 通过前一阶段的深化学习实际迷信发展观的学习, 是我了解到迷信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实际, 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明的基础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 必须以迷信发展观为指导, 把迷信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 落实

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 迷信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连续发展, 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只要坚持发展的可连续性, 才能使和谐校园设置装备摆设一直满盈生机和生机。和谐文明设置装备摆设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条件和基本保障,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 人的全面发展是和谐文明设置装备摆设的最紧张的终极目标。高兴设置装备摆设表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具有特色的和谐文明, 对付构建和谐校园,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 提高门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紧张的意义。 设置装备摆设和谐的校园文明, 必须坚持坚持迷信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统一;坚持民族文明与世界文明的统一。设置装备摆设和谐的校园文明, 必须突出重点,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 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育贯穿一直。

对门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 要坚持高贵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 因为缺失了高贵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 离开了现实性的理想是幻想, 得到二者就得到了理想自己的价值。要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 因为社会理想指导和制约着个人理想的构成, 个人理想表现着社会理想, 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西席门生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进行弘扬传统文明, 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明与设置装备摆设和谐的校园文明紧密结合在一起, 做到古为今用。中华民族在发明文明中构成的博大博识、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明, 蕴涵着高贵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品德;尤其是爱国主义, 她是在恒久历史发展过程中构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举动和情感, 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捐躯一切的献身精神。

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 促办学品位提高

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促办学品位提高 摘要: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办学品位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方向和方法,以期对高职院校办学品位的提升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高职院校和谐校园。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办学品位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19-02 校园文化是学校所具有的特定精神和文化气氛。校园文化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内容,如校园建筑设计、校园景观、校园绿化美化等;校园文化也包含精神形态的内容,如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以及学校师生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种全校师生认同的、精神价值观念共享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实现深层融合的标志,也是校园和谐体系的核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有利于营造校园人文氛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支持,高职教育在

整个高等教育中发挥着日益显著的作用。高职教育占据了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规模日益扩大。高职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院校的内涵式建设,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也被提上了日程。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成为了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议题。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可以让师生沐浴在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有利于教师在此氛围中更好地培养高职创新人才,有助于高职院校办学品位的提高。对于高职院校来讲,建设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办学品位的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1.高职院校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尚未完全形成。高职院校是从中专升级而来,传统文化被遗弃了,新的文化尚未完全形成。高职院校在扩展规模的同时,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尚未完全形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职院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因此,高职院校要想提升自己的办学品位并在高等教育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就必须形成自己个性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2.认识上的误区使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缺乏基本保障。有些高职院校把校园文化建设简单的理解为校园物质形态的建设,如校园环境的美化和学生业余生活的丰富,一味地强调发展校园环境和娱乐文化,离开了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依托安全文化、校园文化、校园安全等维度作为分析平台,力求探索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形式与途径,为建设和谐校园、安全校园出谋献策。 【关键词】校园安全文化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的数量越来越多,办学规模越来越大,与此同时,高职院校所面临的安全压力日渐增大。这不仅表现为由于师生人数增加对院校的安全管理基础设施和安全保卫队伍建设的基本需求,还表现为不断增强的外部环境不安全因素对这些院校的影响,以及高职院校师生个体面临的安全压力,同时也表现为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内部危险源的管理,创设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环境。为此,可以说,加强高职院校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 一、校园安全文化的内涵 校园安全文化是安全文化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上文已对文化与安全文化的定义结构进行详尽的阐述,由此可见,校园安全文化是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使师生个体和学校整体免受侵害和破坏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

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就是要在校园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气氛,将全体师生员工的安全需要转化为具体的奋斗目标、信条和行为准则,形成师生员工建设校园安全文化的精神动力,并为建设平安校园与和谐校园的目标而努力;通过建立校园内部的管理机制,利用安全文化的功能,转变师生员工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从而提高师生员工的安全科技知识与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自救水平,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增强安全意识,并使之成为一种自觉心理,不断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促进校园正常生活秩序的稳定运行和学校健康、协调、持续地发展。 二、高职院校安全文化建设的特点与现状 高职院校跟一般高等院校既有共同点,又存在自身的特点。作为教育实施和学生求知的场所,高职院校的校园与其他大学校园一样,是人员密集、活动频繁的场所。特别近年来,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职业院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校园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加大,职业院校安全形势也越来越严峻。 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生源既有单考单招学生,又有自主招生的学生,学生来源层次多样性,安全知识和意识参差不齐;另外,高职院校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较多,校外实习时间较长,在此过程中产生的安全隐患较多,安全事故出现

当代大学生如何为构建和谐校园做贡献

诚实守信的品德是立身之本、做人之道,必须从小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在我国,大学生历来被视为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后备军,是青年中富有朝气和创造力的优秀群体。因此,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对于社会的诚信状况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它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诚信环境的建构,大学生良好诚信品德的养成,直接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诚信之风的形成。另外,从人的成长特点看,高等教育阶段是大学生形成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所树立起来的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在其一生中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而良好的诚信品德的养成,是形成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基础。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干预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发生,于国于民、于校于生来说,都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作为学校工作的一件大事,认真抓紧抓好。 一、构建和谐校园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 (1)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胡锦涛同志强调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的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学校是整个社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国家和民族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方面,所以学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应该起骨干和带头作用,构建好和谐校园,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现做贡献。 (2)构建和谐校园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以人为本,就是要关心人、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营造使师生和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因此,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对人的价值的充分肯定,就是对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 (3)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世界公民”的需要。和谐能够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促进事业发展。只有拥有和谐的成长、发展环境,学校的组织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如今世界经济一体化局势在即,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世界公民”成为国际交流、社会进步的急需品。 2.特征 以上我们对和谐校园的概念进行了阐述,为了进一步了解和谐校园的实质,下面我们将分析和谐校园的特征: (1)目标明确 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办学宗旨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培养出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类事业进步的高素质人才。 (2)机会公平 公平要靠制度和秩序来保障,要确立广大师生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从法律上、制度上、政策上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保障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为每一个教师充分施展才华提供机会和舞台;同时要为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提供足够大的平台,创造足够丰富的机会。 (3)全面创新 创新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高等学校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高校不仅要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还要进行体制、管理的创新。要力戒浮躁的风气,倡导求实的学风,形成尊重创新,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 (4)人文关怀 作为学校需要营造良好的、和谐的校园氛围,要注重人文关怀,倡导“师道”精神,“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想师生所想,让学生和老师在学校都能感受到人性的关怀,真真正正

关于校园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于校园的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校园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 阅读参考! 关于校园的心得体会 通过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是我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理论,也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根本指南。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构建和谐校园的全过程,落实到构建和谐校园的各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要求。只有坚持 发展的可持续性,才能使和谐校园建设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和谐文化建设是人的全 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障,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和必然结果,人的全 面发展是和谐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终极目标。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 和具有特色的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发展,提高学生的综 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坚持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坚持理想主义与 现实主义的统一;坚持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统一。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突出重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诚信教 育贯穿始终。 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理想教育,要坚持崇高理想与现实理想的统一,因为缺失了 崇高性的理想是庸俗的理想,离开了现实性的理想是空想,失去二者就失去了理想本 身的价值。要坚持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因为社会理想指导和制约着个人 理想的形成,个人理想体现着社会理想,要用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共同理想指导教 师学生确立正确的个人理想。 进行弘扬传统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思想的教育。要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和 谐的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做到古为今用。中华民族在创造文明中形成的博大精深、极具生命力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崇高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和优良网道德;尤其是 爱国主义,她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情感,表现为对自己祖国和人民的深情和眷恋、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为民族命运不惜 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

和谐校园视野下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探索

和谐校园视野下高职院校管理模式的探索 摘要:管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应借鉴国外相对较成熟的高职教育管理模式,探索构建“权力共享”型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构建这种理想的管理模式,就要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关键词:和谐校园;高职院校;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基本上沿袭普通高校的管理模式,还有部分由中职升格而来的高职院校仍沿袭中职学校的科层制管理模式,造成了现有的管理模式难以匹配高等职业教育既定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正确分析我国高职院校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树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管理理念,探索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特色的管理模式,是构建和谐校园、实现高职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我国高职院校的管理现状 近年来,随着政府一系列鼓励职业教育发展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的出台,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出现了历史性的跨越。但是,高职教育的超速发展,使高职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难题。这个难题就是外延拓展与内涵提升的不平衡。这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规模扩张与管理水平的不平衡,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的要求与教学理念更新的不平衡,师资数量与质量的不平衡,科学发展的要求与人才培养规格的不平衡。 现阶段高职院校在管理模式上大致有以下两种:一是“直接管理”,即沿袭中专办学的管理模式,管理工作依靠院党委和行政领导的指令,部门负责人则按要求完成指令性任务。这种体制难以调动部门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遇事不承担责任,有了矛盾就上交,结果是院领导整天忙于事务工作,无暇考虑学院的发展大事,导致行政效率低下。二是套用高校管理模式,即院、系两级管理。目前,由于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这种管理模式,因而出现运转不灵、政令不畅和管理“空档”的现象。 目前高职院校的管理组织结构大多是金字塔式的,它的典型特征是管理幅度小,管理层次多,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横向联系,对变化反应慢,科层化倾向严重,管理重心难以下移。其主要问题通常表现在学校对以下三组关系的处理不够妥当。一是学院和系部的关系。作为宏观调控的学院有意或无意地覆盖了系部的微观管理权,使作为具体教学承办者的系部缺乏相应事务的决策权。二是学院和职能部门的关系。负责学院全局发展建设的学院领导很难从诸如教学日常管理、科学研究工作和专项经费的使用管理等具体事务中解脱出来。三是职能部门和系部的关系。通常是系部和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缺乏沟通,职能部门对系部也往往处于居高临下的状态。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 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案范文一校园文化是一个不断建设、反思、提高的整体工程,是学 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是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 也是学校个性魅力与办学特色的体现, 更是学校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的内在需要。 为了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切实落实县教育局年初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强化我校教育教 学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顺利通过榆林市学校发展水平督导 评估 316 工程和创建省级教育强乡镇验收,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为统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断深化课 程改革,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优化、美化、净化校园文化环境 为重点,以打造“活力樊小、实力樊小、魅力樊小为发展目标,体现我校“先做人、后读书的 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师的专业成长,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二、领导小组组 长:周恩宏副组长:刘金龙、王彦孝、王世雄成 员:刘世财、陈国江、 夏 雨、张虎玉、各班主任三、实施原则 1、育人性原则:根据学校实际,结合时代特点和形 势需要,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广大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良 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整体素质。 2、整体性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密切联 系社会实际,体现时代精神,同时,校园文化建设在功能中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3、特色性原则: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在传统 中挖掘新意,通过新事物来领悟传统文化,用融合的手段来为校园文化注入生机与活力。 4、继承与发展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继承与发展的原则,精心设计、主题鲜明、内 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明显,做到硬化、净化、美化、文化,各个场所布置个性鲜明,符合 特点,能使用规范字,体现浓厚的学校文化底蕴和办学特色。 四、整体思路 1、校园育人文化建设。 外墙以板报橱窗、醒目标语、宣传牌匾及办学思想为主,室内布置坚持统一规划与个性化 设计相结合,具体内容如下:(1)室外环境布置。 校门外侧设立安全文化宣传牌及相关制度,大门两侧悬挂规范性木制校牌,正上方镶嵌校 标及各种荣誉牌匾;校门内侧设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及安全、创卫宣传栏 ;教学楼对面书写 “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的管理理念;教学楼外墙书写“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校 风和“爱生、重效、格高、业精的教风,楼门上方书写“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办学目标;校 园中心区域书写“学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校园的文化建设指导思想,在鲜红的党旗映衬下, 指引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 两边为永久性瓷砖地图, 墙面依次设有“粉笔字作业、 园丁谱、 值周栏、公示栏、通知栏、组织机构、校旗校徽、学校全景图等板块;办公区悬挂“校兴我荣、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心得体会

如何构建和谐校园心得体会 当前,我省上下各级机关都在狠抓纪律作风整顿,按照上级安排,我校也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了省委、 ___关于纪律作风整顿的精神,认真进行了作风整顿。 学校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机构,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建设和谐校园。和谐校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最适宜学生成长发展的“生态系统”,具备民主、科学、人文、开放的育人环境,体现教育对人的终极关怀。人类已经进入一个“文化”的时代,促进人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最高追求。因此,建设“和谐校园”,必须从学校文化建设入手,唤起教育者的文化意识,立足于学校实践,着眼于学校未来,积极构建开放、民主、和谐的学校文化,全面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客观务实的办学理念 和谐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核心。和谐即美,它是一笔可供开发的精神财富。在学校教育中,通过和谐去寻求一种秩序,使学校与社会、家庭达成默契,形成合力,真正发挥出“育人”的整体效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办学的“理念”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源于这所学校的

“传统”,又不拘泥于它的“传统”。它是在宏观把握教育发展方向的基础之上的微观思考,对学校的教职员工具有一定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同时,它又要具体可感,具有可操作性,易成为大家认同的目标,与教师的发展追求、学生的发展需求相融合,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过程中,被全体教师认同和追求,逐步积淀为学校文化。蔡元培先生倡导的北大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影响着所有进入北大的人,历经百年不衰,与时俱进,至今已成为北京大学发展的灵魂,北大也逐渐成为中国一个传播新思想、新文化的中心。 以“和谐”为理念的学校文化,它既要体现学校的个性,又要具备社会发展的时代性,它是学校发展的灵魂,也是学校追求的终极价值。 以人为本的制度文化 “和谐”并非漠视“矛盾”,“和谐校园”同样需要人本科学、和谐民主的制度保障。 学校建设人本民主与科学规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让所有成员工作生活在一个规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学生与老师,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谐融洽。其实质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思想与科学管理手段的结合,建

浅论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浅论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一环,而思想政治工作在建设和谐校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建构和谐校园中,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坚持原则,并在实践中探索其行之有效地具体途径。 标签:构建和谐校园思想政治工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目标。高校肩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高校校园的和谐与否,意义重大。以行之有效地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和谐校园的建构,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重要职责。正确把握和谐校园的基本内涵,探索和谐校园建构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和方法,就成为一个急迫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一、和谐校园的内涵及价值 和谐,是人类理想社会的重要特征。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描绘的理想社会千姿百态,但它们都蕴涵着社会和谐的主张,推崇社会的和睦、安宁、协调、舒畅。中国思想史上,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继而发展为“天人合一”。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与和谐校园既关联又区别。从理论上讲,和谐校园至少应该涵盖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和谐校园应该做到人和。和睦、融洽的人际氛围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校园内人际关系范畴主要是师生关系、同窗关系、同事关系和上下级关系。这几对关系的相对稳定是整个校园和谐的基础。既要推动改革和发展,增加学校活力,又要维护稳定,做到和而不同、和而有序。 其次,和谐校园应该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设和谐校园,重视校园内人与自然的和谐,一方面要充分满足广大师生对高质量的环境的需求,做到美观,协调,合理并人性化;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对校园自然环境保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规范师生行为,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最后,和谐校园应该实现制度的和谐。社会和谐有赖于和谐的制度,校园和谐同样也必须建立在良好的制度上。制度是一个组织的行为规则,规范组织中的人的特定行为,具有刚性和一定的强制性。只有制度的价值导向正确、制度的设立程序民主、制度的设计明晰科学,才能使学校运转有条不紊,做到各司其位,各尽其职。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系统工程中,人和是关键,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就是如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成果公报 课题名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课题批准号: 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 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 课题主持人:罗军强教授湖南大众传媒职院传媒教育与职业研究所所长 主要成员:姚海涛石银燕王静君黄强马艳波马定国李盖虎刘小华胡长春 一、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等院校校园文化地一个组成部分.高校是常为新地,高职院校地产生,就是高校创新地一种表现.常为新地高职院校,必能创造常为新地校园文化,常为新地高职院校,必将推动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本课题以创新地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研究,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为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一个方面:精神文化建设,包括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内涵、体系、研究地范围,目前地现状、存在地问题、应对地措施,与先进文化地关系,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特色;第二个方面:物质文化建设,包括环境文化、图书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第三个方面:制度文化建设,管理、行政、教学等;第四个方面:行为文化建设,包括教学科研、学生社团、体育科技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等. 二、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一是开题前进一步查阅了最新文献综述,检索与本课题密切相关国内外研究资料;二是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好地经验;三是设置课题资料研究专栏;四是开展课题组研讨活动;五是与兄弟院校进行课题研究交流;六是设立校园文化建设指导机构;七是参加课题成果校园实践推广活动. (二)研究方法 按照“资料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案例实地调查—理论探索—对策研究”地思路进行.主要研究手段和方法包括:文献分析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实地考察,案例调查.本项目在研究中,运用逻辑推理进行理论解释和理论推导,以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地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积极研究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地主要问题,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理论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三、结论与对策 (一)界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地内涵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地内涵是:以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核心,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方面着手,以优美地校园环境、多彩地文化生活、高雅地艺术情趣、浓厚地学术氛围、科学地人文精神,形成催人奋进、学以致用地学校精神和科学、民主、实用地价值理念,导向正确地舆论环境,使学校文化形态、师生心态内外和谐,办学实力、学校活力、动手能力、文明魅力刚柔相济,促进学校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校园文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校园文化建设的心得体会 6月3日,我以责任督学的身份参加了全区20XX年“创现”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展示评比活动,现场感受了黄花初中的棋文化,领略了实验初中七彩星文化,欣赏与品味了九四小学、向阳小学等来自全区20xx年11所“创现”学校的文化建设构想蓝图与实施方略,第一次接受了有关学校文化的专题培训,收获很多,感触颇深。 一、主题是灵魂,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学校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是以校园为主阵地,以教师、学生为主体,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优秀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根,它不是无源之水,是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步积淀而成的。一所学校,要想办出水平,办出特色,提高品位,在狠抓提高教学质量、规范学校管理的同时,更需要打造自己独特的文化品牌,营造文化育人的氛围,这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和灵魂所在。纵观本次展示评比活动,无论是“棋”、“七彩星”、“红莲”、“家”、“德”、“雅”、还是“茶”、“惜”、“礼”、“橘”等文化主题,无不来之不易。就拿邓村乡来说,邓村乡是中国最美小镇,也是名茶之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茶被三所学校确定为文化主题,围绕这主题,各校充分挖掘茶文化内涵,以茶的清、纯、和、礼、苦尽甘来等茶文化主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三校均确定茶主题,但又各不相同,邓村初中的“人杰、

地灵、茶香”旨在打造一个传承茶乡精神,培育优秀人才的校园;邓村小学以“新芽”为主题,构建“茶乡新芽系列”校本教材培育新芽,以“芽芽儿都出彩”为办学理念,培养孩子知礼善茶,纯真做人、不屈不挠的品德;江坪小学则以“茶山书苑”为主题,将茶与书苑有机结合,实现“让芽芽们都出彩”的办学理念,既源自茶,又将茶的生长所需阳光、雨露、营养和生产加工要素溶入评价体系,让师生们在实践中体味到茶又感悟人生如茶的哲理。地域特色与主题的有机融合是几经周折,好不容易才找到切入点,全是大家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物化是基础,既赏心悦目又润物无声 学校文化存在于学校的每一个角落,校内所有建筑物,一草一木,一切活动,均是文化主题的载体。黄花初中校门处黑白相间的棋子,校园内的棋韵广场,寝室里的学生个性展示牌,教学楼上“走好每一步,为一生准备”的校训,班级名称,步步为营的评价体系等等,让人一进校园就能感受到学校的特色文化;江坪小学根据学校小的特点,一进校园一目了然的优势,计划将“自信扬善,博学创新”校训,“让芽芽们都出彩”办学理念用镏金大字立于教学楼上,让学生一进校门就见到,时时警醒自己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逐渐养成优秀的品质,校门右手边是具有茶乡书宛特色的文化墙,用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艺、茶学、茶画、茶故事等,营造出一个茶乡特色文化氛围,让学

如何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如何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摘要:创建和谐校园,把准舆论宣传导向,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的舆论环境,规 范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优化校园环境,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人为本,构 建浓厚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构建;高校;和谐校园 什么是和谐校园,如何创建和谐校园应是我们每一位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深 入思考和加强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和谐校园首先应是规范有序、祥和 温馨的平安校园,是一个关系融洽、民主宽容的文明校园,是一个充满活力、生 机盎然的学习的校园。规范有序、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是保障学校开展正常的教 育教学活动的前提,关系融洽、民主文明的校园是学校在良好氛围内进行教育教 学活动的精神所需,而学校又是育人的场所,读书的学堂,校园里应始终有浓厚 的读书学习的氛围,因此和谐校园必须是学习校园,这是创造和谐校园的最终目的。创建和谐校园,应立足于实际工作之中,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把准舆论宣传导向,营造构建和谐校园的舆论环境。 和谐校园的构建,离不开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因此,高校校报、广播站、校 园网、宣传栏等校内媒体、刊物、宣传阵地要在配合构建和谐校园工作中大造舆 论攻势,既要加强对和谐校园的正面宣传,弘扬正气,树先进、立典型;又要及 时对校园内发生的不和谐现象进行监督和鞭鞑,抨击歪风邪气,建树优良的校风。良好的校风校貌、井然的校园秩序、温馨的人文关怀的宣传与展示,有助于形成 一种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要加强对热点问题的正确引导和舆论监督,真 正让宣传思想工作在化解矛盾、消除不和谐因素方面发挥平衡器和导流器的作用,增进师生对组织的信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二、规范管理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高校不仅要有优良的教学设施和良好的教学环境,而且还要有规章制度、行 为规范等一系列行为准则来约束教师和学生的行为。严格的纪律,良好的秩序, 开放的环境,有助于在校园中形成健康、文明的风尚。 “所谓机制是指依法治校的原则、制度与机构的总和”。规范管理机制包含组 织建设、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在组织建设、队伍建设中,要加强各级 行政机构对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视,并共同研究制定和谐校园建设规划,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同时在规划制定过程中主动让各科教师、各专业学生、后勤管理部门 员工一起参与,这样不但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科学性,强化了建设队伍,而且也 增强了建设内容的认同性。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强化依法治校、规范办事程序, 进一步依法据情修订完善一系列校园管理制度,使学校管理工作走上科学、规范 的“法治”轨道,并保护好学生、教师合法权利,促进育人工作的健康发展。另外 还要把和谐校园建设任务纳入分级目标管理体系,同教学科研工作一起部署,一 起落实,一起检查,确保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其他工作同步开展,使全体师生员 工能够在一个规范、平安、祥和的校园里安心的工作学习。 三、优化校园环境,加大环境治理力度 校园环境主要包括学校的综合楼、教室、实验室、图书馆、活动中心、学生 公寓等建筑群、运动场地以及校园绿化地等。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是校园 文化直观的外在表现形式。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增强师生的内聚力和荣誉感, 既是校园物质文明建设的成果,又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反映。因此,学校在校 园规划设计中不但要符合建筑学、教育学方面的要求,还要符合学校长远发展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