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仿生风扇设计说明书

仿生风扇设计说明书

仿生风扇设计说明书
仿生风扇设计说明书

┊┊┊┊┊┊┊┊┊┊┊┊┊装┊┊┊┊┊订┊┊┊┊┊线┊┊┊┊┊┊┊┊┊┊┊┊┊

目录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2)

二、目前发展及存在问题 (3)

三、设计内容 (5)

四、设计总结 (9)

五、致谢……………………………………………………

10

六、参考文献………………………………………………

11

┊┊┊┊┊┊┊┊┊┊┊┊

┊装┊┊┊┊┊订┊┊┊┊┊线┊┊┊┊┊┊┊┊┊┊┊┊┊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夏季高温来临,电风扇进入销售旺季。无聊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更想体验一下凉爽的感觉,一个向日葵形象的可爱风扇也许会带给你更多旷野的凉爽。

在家居的设计中以及在公司工作时人们大量的使用电脑,这种环境带给我们静电的同时也带来了闷热。假如你想购买一款风扇,电器商场里面多种多样的款式会令你眼花缭乱,有吊扇、台扇、落地扇、壁扇、顶扇、等;台扇中又有摇头的和不摇头之分,也有的转页扇;落地扇中有摇头、转页的。还有一种微风小电扇,是专门吊在蚊帐里的。电风扇用久以后,扇叶的下面很容易沾上很多灰尘,这是电风扇在工作时,由于扇叶和空气相互摩擦而使扇叶带上了静电,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从而能够吸收室内飘浮的细小灰尘造成的。而吊式风扇叶片面积大,容易积累灰尘且不容易清洗,同时带来很大的噪音。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台扇和落地扇,然而台扇和落地扇又没有把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这里有一款别具一格的仿

生向日葵,它可爱的笑脸让你

想起旷野的清静,它旋转的角

度和高度让你随心所欲的调

节,无论你是家庭的主人、公

司的上班一族、还是富有活力

的年轻人,当夏季带给你酷热

时,我想你不会拒绝这款可爱

的风扇带给你的美好心情和

凉爽的感觉。

图1-1仿生创意

┊┊┊┊┊┊┊┊┊┊┊┊┊装┊┊┊┊┊订┊┊┊┊┊线┊┊┊┊┊┊┊┊┊┊┊┊┊

风扇的扇头好似向日葵的大大葵头,移动的遥控器好像是葵杆和叶子。仿照向日葵的外形,我设计了这款风扇

二、目前发展及存在问题

电风扇对于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

的电器,它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

1882年,美国纽约的克罗卡日卡齐

斯发动机厂的主任技师休伊?斯卡茨?霍

伊拉,最早发明了商品化的电风扇。第二

年,该厂开始批量生产,当时的电扇,是

只有两片扇叶的台式电风扇。

1908年,美国的埃克发动机及电气公

司,研制成功世界上最早的齿轮驱动左右

摇头的电风扇。这种电风扇防止了不必要

的三百六十度转头送风,而成为以后销售

的主流。现在普通风扇的造型如图2-1。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转子:由磁铁、扇叶及轴组成;定子:由

硅钢片、线轴及轴承组成;控制电路:由

IC感应磁铁N.S.极经由电路控制其线圈

导通而产生内部激磁使转子旋转。

电风扇的种类按电动机的结构形式分:图2-1传统风扇

有单相电容式、单相罩极式、三相感应式、直流及交直流两用串激整流子式电风扇,按用途可分为家用电风扇和工业用排风扇。

声控电风扇。

以前市场上的风扇颜色以无彩色系为主,只有少部分是特殊的颜色。在日本的东芝电器公司,以往生产的风扇都以无彩色系为主,大

┊┊┊┊┊┊┊┊┊┊┊┊┊装┊┊┊┊┊订┊┊┊┊┊线┊┊┊┊┊┊┊┊┊┊┊┊┊量的员工和不乐观的市场销量使企业陷入了困境。有一天,一个员工向老板提议改变一下风扇的颜色,经过公司的研究,最后决定打破常规,生产蓝色的电风扇,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市场上还引起了一阵抢购狂潮,几个月内就卖出了几十万台。所以打破常规,改变一下颜色一定会把产品打入市场。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电风扇在各个方面也有好多的创新,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研制出的这种用声控电风扇装有微型电子接收器,只需在不超过3米的地方连续拍手2次,电风扇就会自动运转;若再连续拍手3次,电风扇又会自动停转。

冷气风电风扇,欧洲市场上推出了一种风扇与冰箱相结合的新型电风扇,其风扇有一个制冷机芯,机芯的中心圆筒中有混合液体,将此机芯置于冰箱中3个小时后取出配用,即可吹出冷风,给人以有冷气吹来的感觉。

无噪声电风扇,日本三菱公司开发的这种几乎没有噪声的电风扇,装有特制的鸟翅状叶片,可产生一股涡动气流,且采用直流电机,不加防护罩,很适合有微机、文字处理机、复印机的场所使用。

灯头电风扇,美国发明的这种可安装在灯泡灯头上的电风扇,小巧玲珑,只要有安装灯泡的灯头就可使用,不仅安装简便,而且能节省能源。

四季电风扇,德国生产出的这种四季都能用的电风扇,配有远红外线加热器和负离子发生器,能夏季送凉风、冬季送热风,一年四季送负离子风,具有送凉取暖,净化空气,防病保健功效。

火柴盒电风扇,法国开发出的这种微型风扇,体积只有火柴盒大小,厚度为14毫米,长度为62毫米,重量仅为45克,使用12至24伏的直流电,两瓦功率,连续使用寿命可达1万小时。

模糊微控电风扇,日本东芝公司推出的这种高级电风扇,设有强、普通、弱等7级风量,可根据传感器测定的温度和湿度,自动选择最佳送风。如果有人碰到网罩,还会自动停止转动。

防伤手指电风扇,美国罗伯逊工业公司推出两种新型风扇,只要人的手指一碰到这种电扇的外罩,就会给其控制系统传递一个电脉冲信号,使电扇停止转动,以免手指受伤。

电风扇的控制按钮通常在风扇的

支架部分,电扇遥控器也早已经进入

了千家万户,为我们所熟悉。相比较

而言,电扇遥控器没有彩色电视遥控

器那么复杂,因为它的功能相对较

┊┊┊┊┊┊┊┊┊┊┊┊┊装┊┊┊┊┊订┊┊┊┊┊线┊┊┊┊┊┊┊┊┊┊┊┊┊少。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本来简单的电扇现在已经采用了多种多样的遥控技术,但是大多数的都是和电风扇配套的单个遥控器,且外观不是很有创意。如图2-2。

图2-2传统遥控器

三、本设计的主要内容

设计过程中,使用了Rhino和3Ds Max及Photoshop等软件。犀牛软件主要用于电风扇底座的模型的造型设计,3Ds Max主要用于电风扇模型渲染,Photoshop主要用于后期处理效果图。建立模型之前,先提出方案,并绘制两张草图,方案里面有仿生的向日葵、有模仿火炬外形的热风扇。然后分析方案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方案。然后在进行犀牛进行底座和支杆部分的建模,导出后在3DSMAX里面制作风扇的头部整体的建模,同时在3D里面制作风扇摆头和仰头收缩的动画,用3Ds 9从不同的角度渲染出效果图,再导入到Photoshop处理之前渲染的杂点等处,最后打印几张彩图,撰写设计说明书,并将设计说明书和方案草图一同刻入光盘里。

具体内容如下:

1 方案的提出:在设计过程中提出了两个方案一、仿生火炬的电热风扇,风扇的扇叶片渲染成为火炬的红黄颜色,旋转起来就类似跳动的火苗,风扇的扇框仿照火炬,支架部分制造火炬的效果,在严寒的冬天给人同样非人们的心里带来温暖。二、仿生向日葵的电风扇,就是电风扇的扇尾用可爱的向日葵笑脸,扇叶片仿生向日葵的头部,杆件上面有两个遥控器,分别设置在支架的两侧,遥控器的外观就像向日葵的两个小叶子,风扇可以伸缩也可以旋转。

2 方案的分析与选择

第一种方案:通过分析,仿生火炬的风扇需要渲染成为火红,在色彩搭配的角度分析,经常观看红色会给人们的视觉上带来疲劳的感觉,不会是符合大众的需求;从创新的角度分析,除了外观意外没有其他的创新点。

第二种方案:她有一个可爱的造型——向日葵,调皮可爱的样子,大大的可爱笑脸给人们带来愉快的的心情,再在闷热的夏季,凉爽的仿生向日葵带你畅想那想到令人神怡的旷野。风扇头的仰角可以调节,根据不同环境需要的角度自由调节。风扇的两个遥控器分别在两侧,既满足了构成的均衡形式美,有做到了外观的大方,另外,一个为固定遥控器另外一个作为移动遥控器,会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要求。最

┊┊┊┊┊┊┊┊┊┊┊┊┊装┊┊┊┊┊订┊┊┊┊┊线┊┊┊┊┊┊┊┊┊┊┊┊┊后一个特点是高度的可调性,她可以伸长作为落地风扇,也可以缩短作为台扇,这样的两用性更符合了我的设计要求。

通过分析,这个方案比较符合广大消费者的要求,具有可行性,可以采纳进行设计,而且它的市场前景也比较大,它的使用价值是很明显的。所以采用了第二种方案。

3设计步骤

首先是风扇叶片,采用圆滑可爱的曲线轮廓,尽可能体现曲线的美感,大面积的叶片也带来更多凉爽的风,扇尾与扇叶结合体现出了向日葵的笑脸。其次是转头的仰角可以调节,借鉴最新型风扇的的风格,并大胆的加以创新,连接的地方设计为笑脸的嘴部。第三是遥控器,仿生向日葵的可爱形象,一个为固定遥控器另外一个作为移动遥控器,两个“小手”分别在支架的两侧,既满足了构成的均衡形式美,有做到了外观独特。第四是高度的两用性,它可以伸长作为落地风扇,也可以缩短作为作为台扇。最后是底座的外形,采用流畅的曲线轮廓以及和风扇头相呼应的圆形,从力学的角度还是从审美的角度达到了完美的结合。

(1)犀牛建模

建模的过程是基础的过程,也是最重要的步骤,利用犀牛独特的建模方式,通过conturlpoint调节出流畅的底座曲线,通过旋转、放样、拉伸、布尔运算等功能建立杆件和两个遥控器的模型,模型的质量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产品外观的形象,同时也决定着后期的渲染能否顺利进行。犀牛中的底座和支架模型(如图3—1)。

图3-1犀牛建模图3-2 3D建模

┊┊

┊┊┊┊┊┊┊┊┊┊┊装┊┊┊┊┊订┊┊┊┊┊线┊┊┊┊┊┊┊┊┊┊┊┊┊2)3Ds Max建模及渲染

3ds max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三维制作软件,包含各个方面的多种功能,但无论哪一种功能的实现都是以精美的三维模型为基础的,可以说制作精美的模型是开始进行三维创作的第一步。在3ds maX中除了基本形体和修改命令创建形体外,还包含多种高级建模方式。风扇在3D的建模(如图3—2)。3Ds Max+V ary的渲染效果模拟真实的灯光效果,加上3D本身的材质功能,能渲染出高质量的效果图。

(3)Photoshop用来渲染过程出现的噪点,调整整体画面的曝光度及饱和度,使效果图具有更加真实的照片级效果。

(4)色彩的搭配

色彩牵涉的学问很多,心理学家近年提出许多色彩与人类心理关系的理论。他们指出每一种色彩都具有象征意义,当视觉接触到某种颜色,大脑神经便会接收色彩发放的讯号,即时产生联想,也产生对不同色彩产品的喜爱。重复渲染步骤给设计赋予了不同色彩搭配,从而使设计具有了更多的设计意象。色彩的不同搭配赋予给电风扇,在闷热的夏季,风扇不仅仅给消费者带来了凉爽,也带来了心理的舒畅。

图3-3白色缩短电风扇

┊┊┊┊┊┊┊┊┊┊┊┊┊装┊┊┊┊┊订┊┊┊┊┊线┊┊┊┊┊┊┊┊┊┊┊┊┊

白色象征着纯净、高尚、神圣、一尘不然的境界。与黄色的淡雅朦胧感搭配起来给人以艳丽、时尚、干净的感觉。

图3-4 绿色缩短风扇

绿色象征着和平、纯朴、友善、年轻、希望和生机。与同色系的黄色搭配起来更容易协调统一。

图3-5蓝色伸长风扇

┊┊┊┊┊┊┊┊┊┊┊┊┊装┊┊┊┊┊订┊┊┊┊┊线┊┊┊┊┊┊┊┊┊┊┊┊┊

淡蓝具有沉稳的特性,具有理智、准确的意象,与黄色相配,对比比较为明快,夏季看上去更为凉爽。

四、设计总结

1.设计内容总结

课程设计刚刚开始,就是闷热的夏天,坐在电脑旁边

真的想感受一下外面的凉爽,于是想到了电风扇,也想

到了田园中的向日葵,于是想设计一款仿生向日葵的电

风扇。如果在我们这是我们北方的冬天,外面一定是数

九隆冬了,所以也想到了热风扇,火炬的激情在冬天里

一定会给我们视觉和心理上的温暖,所以也想设计一款

仿生火炬的热风扇。在绘制完草图以后,通过分析和选

择,最后决定了设计仿生向日葵的方案。

总的来说仿生向日葵有以下几点优点:图4-1 (1)外观造型上仿生向日葵,是消费者在感受凉爽的同时也感受到也感受到风扇的可爱。

(2)颜色搭配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风扇的不同颜色带给消费者不一样的感觉,同时也适合不同家居的设计。

(3)风扇头部可以再合适角度内旋转,根据环境和个人的需要,风扇的头部可以在合适的角度旋转如图4-1。

(4)两个遥控器,一个固定另一个作为可移动遥控器,打破了传统风扇的固定按钮和但遥控器的形式,双遥控器美观实用。

(5)高度可调性,可作为落地扇和台扇,在伸长是可以作为落地扇实用,缩短也可以作为台扇实用。

2.设计过程总结

在设计过程中,运用了Rhino和3Ds等软件,因为我以前对建模和渲染技术运用的不熟练,在开始时错误层出不穷,通过两周的学习和训练我更好的掌握了专业知识,也认识到了实践的重要性,真是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在建模、修改、渲染、配色等步骤完成以后,我认真的撰写了仿生向日葵电风扇的设计说明书,这个设计过程教会了不仅仅是学习方面的知识,也教会了我好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道理,这也将是激励我学习和生活中的动力。

┊┊┊┊┊┊┊┊┊┊┊┊┊装┊┊┊┊┊订┊┊┊┊┊线┊┊┊┊┊┊┊┊┊┊┊┊┊

致谢

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不但进一步学习了犀牛建模方式及3Ds Max渲染技术,还巩固了这学期构成中所学到的知识,同时我深深的意识到学好专业知识会是我的最大财富,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一定受益终身。

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就是一种心灵的唤醒,唤醒是生命与生命的交融,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老师唤醒了蕴藏在我们脑中的巨大潜能,使它得到发展,使我们懂得在创造生活的过程中有一种触发心灵的东西叫做感动。

在风扇的色彩搭配上,杜老师给我细心地分析,这样我才设计出不同颜色的风扇,是风扇的形象更符合实际

其次,感谢在设计过程中给我建议和帮助的同学们,有了你们的建议我的设计才会缺点越来越少,有了你们的建议和帮助我的设计才会更加完美。有了你们的激励,我认识到了精益求精.

再次由衷感谢各位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诲,我会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回报老师和学校的培育之情,通过这次设计,我学到了感动、拼搏和知识的重要。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积极学习专业知识,储备自己的力量,争取做校园里的一名优秀的学生,做社会和国家的有用人才,为了我的理想而展翅翱翔!

┊┊┊┊┊┊┊┊┊┊┊┊┊装┊┊┊┊┊订┊┊┊┊┊线┊┊┊┊┊┊┊┊┊┊┊┊┊

参考文献

[1] 腾龙视觉. 3ds max7中文版工业造型案例精解.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 楼鹏,杨丛峰,余新忠. Rhino 2.0建模精彩实例.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3] 3ds max8中文应用100例北京:电子工业出版处,2006.7

[4]李峰,王珂,3D Max 9.0三维建模实例解析.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电风扇设计说明文书

目录 引言 (1) 1.初步调研 (2) 1.1电风扇概述 (2) 1.1.1电风扇的概念及特点 (2) 1.1.2电风扇的发明 (2) 1.1.3电风扇的种类 (3) 1.1.4电风扇的构造 (6) 1.1.5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7) 1.1.6新颖独特的电风扇 (7) 1.2目前国电风扇的市场状况 (9) 1.2.1目前国知名的电风扇品牌 (9) 1.2.2国电风扇目前的发展状况 (9) 1.2.3电风扇的未来 (9) 1.3调研目的 (11) 1.4调研对象 (11)

1.5调研围及调查报告结果 (11) 1.5.1调研围 (11) 1.5.2调查报告 (11) 1.5.3调查报告结果 (12) 1.6分析与结论 (13) 2.电风扇的工作原理 (14) 2.1主要部件及工作基本原理 (14) 2.2转页扇的电气原理图 (14) 2.3电风扇的调速 (15) 2.4电风扇检修方法 (15) 3.设计方案初步确立 (17) 3.1确定主要改进容 (17) 3.2市场现有产品分析 (18) 4.建模及渲染过程 (19) 4.1底座及支撑建模过程 (19) 4.2扇叶及电机壳体建模过程 (21) 4.3扇叶罩的建模过程 (22)

4.4模型渲染 (22) 4.5作品三视图 (24) 5.推广设计 (25) 5.1最终方案 (25) 5.1.1方案设计说明 (26) 5.1.2色彩设计说明 (27) 5.2产品标志设计 (28) 5.3产品包装设计 (29) 6.设计总结 (32) 参考文献 (33)

引言 这次设计我选择的题目是电风扇设计。电风扇是一种很常见的家用电器类产品,其大类可分为落地扇、台式电风扇、吊扇、换气扇等,此外按用途分可以分为工业用电风扇和家用电风扇。电风扇家族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极为庞大的家族,然而其队伍依然在不断扩大,无叶风扇是最新出现的一种电风扇,它最大的特点是在其送风的地方看不到扇叶,而是镂空的圆筒状装置,这种风扇由于其本身的视觉吸引力已经在市场上掀起了风浪,相对于传统风扇,它更能减少人心理上的视觉焦虑感,这是由于高速旋转的扇叶没有直接暴露在人们的视野下。但是它也有其本身的不足,它的风量并不像它宣传的那样很足,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它的风量给消费者的感受仅为传统风扇的70%左右。而对于传统风扇,视觉上的焦虑感以及可能导致感冒等疾病的健康隐患是其不可忽视的重大弊端。 对于电风扇的市场而言,电风扇在国市场虽然受到了空调的严重冲击,但其市场依旧很广,不仅在经济较落后的广大农村地区,而且就是较发达的城镇地区,电风扇依旧是炎热夏天里不可缺少的家用小电器,它相对于空调有价格便宜、便携、易于维修等先天优势,因此其前景依旧乐观。 此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设计一款适用围广、成本低、且能够注意到传统产品缺点的电风扇。

电风扇说明书

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院系:机电信息系 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班级:B130210 姓名:张腾 学号:B 指导老师:吴青山

一、电风扇的概述 电风扇又称风扇或者电扇,它可以通过扇叶的旋转带动空气流动,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常用于夏天解暑降温,还可用来促进室内的空气流通,驱散热气或潮气等,夏天的“纳凉”工具主要有:空调、普通电风扇、冷风扇以及蒲扇、纸扇等。空调使用方便,且越来越智能化,但它使用费用高,常常给人带来新的疾病——“空调病”;电风扇以其低廉的价格使它的使用极为普遍,人们常常通宵达旦的使用,冷风机能增强空气的湿度,但使用久了,家里电器会受潮,同时也会让使用者长期裸露在外的关节受到伤害;蒲扇和纸扇虽然价格低廉,但由于“不自动”性,目前使用者微乎其微。因此电风扇是一种很好的夏天“纳凉”工具。 常用的电风扇有吊扇、落地扇、壁扇。台扇、转页扇。其中吊扇、壁扇为固定安装式,落地扇、台扇、转页扇移动方便,送风广泛。家用电风扇主要包括台扇、落地扇、壁扇和顶扇等;台扇中又有摇头和不摇头之分,也有转页扇;落地扇中有摇头、转页的。还有一种微风小风扇,是专门吊在蚊帐里的。 二、电风扇的发展现状 我国风扇市场从80年代末开始形成规模,经过整个年代的迅猛发展,在短短十余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几个阶段。电风扇产量从80年代的20万台增至08年的9000万台,增幅达450倍多,社会零售量从80年的100万台,达到目前的平均值每年一亿万台,增幅也在900倍以上。社会拥有量则从80年的3万台增至2008年的3000万台,增长近千倍。 近几年从外销的情况来看,电风扇的外销量一直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尤其在近几年电风扇的销量大幅上升,而且在销售数量上也成倍的超过了空调。有资料表明,目前农村市场电风扇使用率已经有%,所以,电风扇的主要市场是农村。电风扇具有价格便宜、便携、易于维修等优点,随着消费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电风扇自身设计也得到提升,比如更多的人性化设计,也使得电风扇一直受到市场的青睐。从目前电风扇行业的发展趋势看,今后电风扇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电风扇的建模

电风扇设计报告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气与信息工程系课程设计任务书 教研室主任(签名)系(部)主任(签名)年月日

目录 1 Proteus和Keil的使用 (5) 1.1 Proteus的使用 (5) 1.1.1软件打开 (5) 1.1.2工作界面 (5) 1.2 Keil C51 的使用 (6) 1.2.1软件的打开 (6) 1.2.2工作界面 (6) 1.2.3 电风扇实例程序设计 (7) 2.1设计方案特点 (11) 2.2关于AT89C51单片机的介绍 (11) 2.2.1主要特性: (12) 2.2.2管脚说明: (13) 2.2.3.振荡器特性: (14) 总结 (16) 结束语...................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18) 附录 (18)

新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程浩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班级电力09-9(2)班评定意见: 评定成绩:

摘要 本次课程设计通过keilC软件和Proteus软件设计一个电风扇模拟控制系统设计。基于AT89C51芯片实现了用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电风扇的工作状态,最高位显示风类:“自然风”显示“1”、“常风”显示“2”、“睡眠风”显示“3”。后3位显示定时时间:动态倒计时显示剩余的定时时间,无定时显示“000”。设计一个“定时”键,用于定时时间长短设置;设置一个“摇头”键用于控制电机摇头。设计过热检测与保护电路,若风扇电机过热,则电机停止转动,电机冷却后电机又恢复转动。最终完成了设计任务。 关键词:AT89C51 keilC软件 Proteus软件

台式摇头风扇设计

目录 (1) 一: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2) 二:设计任务 (3) 三:设计提示 (4) 四.设计分析 (4) 五,机构的选用 (4) 5.1减速机构的选用 (5) 5.2离合器的设计 (6) 53摇头机构的设计 (7) 5.4俯仰机构 (8) 六:传动方案的设计及计算 (9) 6.1根据速比系数K计算极位角9o (9) 6.2.四杆位置和尺寸的确定 (9) 6.3传动比的分配 (10) 七:设计成图 (11) 八:总结 (12) 九.参考资料 (13)

:设计题目及其要求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头摆动)。图1所示为电风扇的外形图。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风扇电动机转速n = 1450 r/min,电风扇摇头周期t = 10 s 。电风扇摆动角度、仰俯角度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见下表1

表1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我选择方案E作为设计数据,摆角为书=100 :急回系数K为1.03 二:设计任务 (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风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三:设计提示 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可以将电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风扇要摇摆转动克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以双摇杆机构的连杆作为主动件(即风扇转子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机架可取80~90 mm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可采取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四.设计分析 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需要实现下列运动功能要求:在扇叶旋转的同 时扇头能左右摆动一定的角度,因此,需要设计相应的左右摆动机构即双摇杆机构。 为完成风扇可摇头,可不摇头的吹风过程。因此必须设计相应的撤销离合器机构。 扇头的俯仰角调节,这样可以增大风扇的吹风范围。因此,需要设计扇头俯仰角调节机构,即外置条件按钮。 五,机构的选用 驱动方式采用电动机驱动。为完成风扇左右俯仰的吹风过程,据上述功能分解,可以分别选用以下机构。机构选型表:

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一、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二、设计题目及任务 2.1设计题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做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杆摆动)。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表2.11. 表2.1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此次选择的是方案C:摆角为ψ=90°,急回系数K=1.02,仰角φ=15°。 2.2设计任务 (1)按给定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涡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扇摇摆转动的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满足摆角ψ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比角γmin最大。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2.3设计提示 (1)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板式和揿拔式等。可以将风扇的摇头动作分解为风扇的左右摆动和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风扇摇摆转动可以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以双摇杆机

构的连杆为主动件(即风扇转子通过涡轮蜗杆带动连杆传动),则其中一个连架杆的摆动即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风扇安装在连架杆上)。机架可选取80~90mm。风扇的上下仰俯运动可采用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实现。 (2)还可以采用空间连杆机构直接实现风扇的左右摆动和上下仰俯的复合运动。 三、功能分解 现市售电风扇的机头一般只是做单一的左右摆头动作,可结合手动调节机头俯仰角度来改变受风区域,但正常工作时机头的俯仰角往往是固定的,只依靠机头自身左右摆动来送风,因此受风区域、面积有限。 本台式电风扇是立体送风电风扇,该电风扇有两种实现方式。即风扇左右摆动和风扇上下俯仰运动。 3.1风扇的左右摇摆运动 风扇在开启后,需要调整受风区域时,则自然希望风扇能摇头,增加、改变受风的区域。一般是风扇在启动摇头时,风扇是左右摇摆的。当然,风扇的左右摇摆一般是在一个平面内,并且是有范围限制的。但也有一些摆角是大于180°的,甚至更大的。 3.2风扇的上下俯仰运动 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风扇能在风扇左右摇摆的同时,能借助相应的构件作上下俯仰运动,实现立体宽区域送风。 四、机构的选用 根据前述设计要求,并且根据技术、经济及相容性要求,确定两种运动的执行元件——机头,选用相应的机构来实现各项运动的功能,见表4.1。 表4.1 台式电风扇的机构选型 仅对表4.1的基本结构进行组合,就可以得到2×2=4种运动方案。初步选出结构简单又较为可行的方案为:左右摇摆运动采用凸轮机构中带有凹槽的圆柱凸轮机构,上下俯仰运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风扇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智能遥控电风扇 学生所在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2014.1.6至2014.5.25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

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题目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 目录 摘要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要求能左右旋转并可调节俯仰角。以实现一个动力下扇叶旋转和摇头动作的联合运动效果。本文分析了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设计任务及结构工艺特点,介绍了工作过程,工作原理, 阐述了功能分解,机构选用,离合器的选用,机构设计,传动方案设计及相关计算等。 关键字:摇头风扇;工艺分析;机构

引言 飞梭弹指度,四年的大学生活接近尾声时,我们进行了为期近四个月的毕业设计。毕业设计是对大学四年来我们所学到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次系统性的总结与综合运用,同时也是培养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良好的机会,而且毕业设计也是大学教学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认真踏实地做好这次毕业设计不仅意味着我们能否顺利毕业,而且对今后我们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否很出色的做好自己的工作也有十分重要意义。另外,毕业设计还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开发思维和协调工作的能力,这对今后踏入社会以后能否尽快地适应社会也有很大的帮助。机械工业的生产水平是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 这是因为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程度,都会通过机械工业的发展程度反映出来。人们之所以要广泛使用机器,是由于机器既能承担人力所不能或不便进行的工作,又能较人工生产改进产品的质量,特别是能够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改善劳动条件。机械工业肩负着为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和促进技术改造的重要任务,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所以通过大量设计制造和广泛使用各种各样先进的机器,就能大大加强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力度,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机械加工工艺是实现产品设计,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生产准备,计划调度、加工操作、生产安全、技术检测和健全劳动组织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上品种、上质量、上水平,加速产品更新,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然而夹具又是制造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传统制造,还是现代制造系统。

电风扇控制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电风扇控制数字电路课 程设计报告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家用电风扇控制逻辑电路设计 电子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名称:家用电风扇控制逻辑电路设计 姓名:邹秀兰 专业:通信工程 班级学号:08042104 同组人:曾令春 指导教师:韦芙芽 南昌航空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家中的电器是越来越多,电风扇也成为了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用电器。以前的台式电风扇和落地式电风扇都是采用机械控制,主要控制风速和风向。然而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目前的家用电风扇大多采用电子控制线路取代了原来的机械控制器,是电风扇的功能更强,操作也更简便。使电风扇的使用变得更为人性化。 本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家用电风扇逻辑控制电路的设计。由三个按键分别控制风速、风种和开关,并分别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级管来显示风扇工作的状态。附加按键提示音及定时功能。增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电风扇的人性化。基本电路是利用四片D触发器74LS175建立起“风速”及“风种”状态锁存电路,并由74LS08、74LS1517、4LS175及74LS00构成“风速”及“风种”的循环。定时部分由555单稳态脉冲电路及74LS192移位寄存器和74LS48译码器构成。 经过一系列的分析、准备。由于库房没有大的板子故将定时部分焊在另一块板子上,所以本次课程设计除在美观上有点欠缺外达到了全部的要求。 关键字:电风扇、按键、脉冲、循环。 2010 年 9 月日

目录 前言 (4) 第一章设计内容及要求 (5) 第二章系统设计方案选择 方案一 (6) 方案二 (6) 第三章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系统组成 (7) 工作原理 (8) 第四章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器件选择 状态锁存电路电路············································`9 触发脉冲电路 (11) 风种控制电路 (12) 消抖电路 (14) 单稳态电路 (15)

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模 具 产 品 造 型 设 计 说 明 指导老师:xx 姓名:xxx 班级:xx 学号:xxxxxxxxx

这周我们的课程设计任务是模具造型设计,我们这组所设计的塑料制品就是我们大家经常见到床头用的简单方便使用的电风扇。其整体图片是如下:

我们刚开始先把风扇拆成若干个零件,然后逐步分析每一个零件的具体造型方案,采用哪种画法比较实际可靠,最后在测量基本尺寸,在测量尺寸时我们十分注重连接部位的尺寸配合,因为这里的尺寸至关重要,关系到装配体的装配问题,如果尺寸不符,在后面的工作中将造成重大的问题,由此会引发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这个风扇的构造有十几个零件组成,有扇叶,底座,曲柄,方向转换器,马达散热前盖,后盖,马达罩,连接轴,安全后盖,固定垫片等。下面我们采取自下而上的顺序介绍产品的造型步骤:

一:支撑部位 支撑零件有底座,方向转换器,曲柄。 我们先做的是底座,其具体模型如下图所示: 我们做这个零件的时候采取的是钣金做法,因为面上的两个起支撑作用的支架是弯曲做成的,不是直接拉伸的,因此采用了钣金。钣金厚度是3mm,其草图基本尺寸如下图:

和底座一起构成支撑作用的还有一个部件,其间是通过弹簧连接的,可以随意放置在自己喜欢的位置,这点比较方便使用。此零件的模型如下图:

这个零件比较复杂,我们采用了扫描,抽壳,筋,阵列等好多特征命令。上表面是采用的建立多个基准面,做多个草图,通过曲面扫描切除做成曲面实体,再通过抽壳等命令做成如上图所示的模型。 与底座相连接的是一个可以使风扇做360°转向的方向转换器,这个零件很简单,其实体造型如下图所示: 这个转换器的构造十分简单,只需要通过简单拉伸,拉伸切除等命令即可做出,这不做具体说明。其尺寸是外径是25mm,通孔直径是5mm,中间切齿拉伸宽度是15,侧面上的螺钉孔直径是5mm。

仿生风扇设计说明书

┊┊┊┊┊┊┊┊┊┊┊┊┊装┊┊┊┊┊订┊┊┊┊┊线┊┊┊┊┊┊┊┊┊┊┊┊┊ 目录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2) 二、目前发展及存在问题 (3) 三、设计内容 (5) 四、设计总结 (9) 五、致谢…………………………………………………… 10 六、参考文献……………………………………………… 11

┊┊┊┊┊┊┊┊┊┊┊┊ ┊装┊┊┊┊┊订┊┊┊┊┊线┊┊┊┊┊┊┊┊┊┊┊┊┊ 一、选题来源及依据 夏季高温来临,电风扇进入销售旺季。无聊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更想体验一下凉爽的感觉,一个向日葵形象的可爱风扇也许会带给你更多旷野的凉爽。 在家居的设计中以及在公司工作时人们大量的使用电脑,这种环境带给我们静电的同时也带来了闷热。假如你想购买一款风扇,电器商场里面多种多样的款式会令你眼花缭乱,有吊扇、台扇、落地扇、壁扇、顶扇、等;台扇中又有摇头的和不摇头之分,也有的转页扇;落地扇中有摇头、转页的。还有一种微风小电扇,是专门吊在蚊帐里的。电风扇用久以后,扇叶的下面很容易沾上很多灰尘,这是电风扇在工作时,由于扇叶和空气相互摩擦而使扇叶带上了静电,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从而能够吸收室内飘浮的细小灰尘造成的。而吊式风扇叶片面积大,容易积累灰尘且不容易清洗,同时带来很大的噪音。最受消费者欢迎的是台扇和落地扇,然而台扇和落地扇又没有把功能很好的结合在一起。 这里有一款别具一格的仿 生向日葵,它可爱的笑脸让你 想起旷野的清静,它旋转的角 度和高度让你随心所欲的调 节,无论你是家庭的主人、公 司的上班一族、还是富有活力 的年轻人,当夏季带给你酷热 时,我想你不会拒绝这款可爱 的风扇带给你的美好心情和 凉爽的感觉。 图1-1仿生创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

成都理工大学 机械基础训练I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 学生姓名:陈朋 专业:14级机械工程 学号:3201406120624 指导教师:刘念聪 日期:20 16 年12月28 日

目录 第一章:要求和任务 (3) 一.设计原始数据 (3) 二.设计方案提示 (3) 三.设计任务 (4) 四:注意事项 (4) 第二章:机构的选用 (5) 一、摆头机构: (5) 二、传动机构 (7) 第三章:机构的设计 (8) 一、四杆机构的设计 (8) 二、凸轮机构的设计: (11) 三、传动机构的设计 (14) 第四章:机构的运动分析 (18) 一、四杆机构的运动分析: (18) 二、圆柱凸轮机构运动分析: (20) 第五章:方案的确定 (22) 一、比较两种方案并选取方案: (22) 二、机构简图 (22) 总结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要求和任务 一.设计原始数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装置,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扇电动机转速n=1450r/min,电扇摇头周期t=10s。电扇摆动角度ψ,仰俯角度φ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表见下表. 表: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我选择方案B:摆角为ψ=85°,急回系数K=1.015。 二.设计方案提示: 常见的摇头机构有杠杆式、滑块式、揿拔式等。本设计可采用平面连杆机构实现。由装在电动机主轴尾部的蜗杆带动蜗轮旋转,涡轮和小齿轮做成一体,并以四杆机构的连杆作为原动件,则机架、两个

连架杆都做摆动,其中一个连架杆相对于机架的摆动即是摆头动作。机架可取80—90mm。 三.设计任务: 1.至少提出两种方案,然后进行方案分析评比,选一种方案进行设计; 2.设计传动系统中各机构的运动尺寸,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3.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用A4纸张,封面用标准格式) 4.机械传动系统和执行机构的尺寸计算。 四:注意事项 每位同学按照课程设计后最好准备一个专用笔记本,把课程设计中查阅、摘录的资料。初步的计算以及构思的草图都记录在案,这些资料是整理设计说明书的基本素材。 课程设计中所需知识可能超出?机械原理?课程课堂讲述的基本内容,同学应通过自学补充有关知识。 推荐参考资料?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手册? 邹慧君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需要上交的资料包括:(1)设计说明书1份;(打印) (2)设计方案草图1份;(手写) (3机械运动方案图样(A3大小)1份,及主要机构的运动简图、机构运动线图、机构的受力分析等。(按照标准格式打印)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摇头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摇头装置 设计者:x x x 学号:xxxxx 院系:工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班级:机械三班 同组人:xxxx 指导教师:xxx 时间:xxxxxx ·目录· 一.设计题目……………………………………

二.设计任务……………………………………三.设计提示……………………………………四.功能分解……………………………………五.机构选用…………………………………… 减速机构设计…………………………… 离合机构设计…………………………… 摇头机构设计…………………………… 凸轮机构设计………………………………… 动力机构设计…………………………… 俯仰运动(支座)……………………… 六.机构组合设计………………………………七.传动方案设计及计算………………………八.方案对比及评价……………………………九.设计体会……………………………………十.参考资料…………………………………… 一.设计题目 设计台式电风扇的摇头机构,使电风扇作摇头动作(在一定的仰角下随摇头摆动)。图1所示为电风扇的外形图。

图1 电风扇外形图 风扇的直径为300mm,电风扇电动机转速n = 1450 r/min,电风扇摇头周期t = 10 s。电风扇摆动角度、仰俯角度与急回系数K的设计要求及任务分配见下表1。 表1 台式电风扇摆头机构设计数据 电风扇摇头转动电风扇仰俯转动

我选择方案E作为设计数据,摆角为ψ= 100。,急回系数K为1.03。 二.计划任务 (1)按给定的主要参数,拟定机械传动系统总体方案。 (2)画出机构运动方案简图。 (3)分配蜗轮蜗杆、齿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 (4)确定电风扇摇摆转动的屏幕、平面连杆机构的运动学尺寸,它应满足摆角及急回系数K条件下使最小传动角最大。并对平面连杆机构进行运动分析,绘制运动线图,验算曲柄存在条件。 (5)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6)学生可进一步完成台式电风扇摇头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或模型试验验证。 三.设计提示

智能电风扇创新设计说明书分析.doc

航空制造工程学院 创新能力综合训练 研究报告 题目:智能电风扇设计 所属课题:智能电风扇系统硬件设计学院: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合作者: 指导教师: 二O一三年十一月

智能电风扇系统硬件设计研究 学生姓名: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器,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下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作为温度采集元件,同时还利用风速传感器WFS-1采集室内空气流速,并根据采集到的温度和WFS-1输出的电压信号与系统设定的温度和风速值的比较实现风扇电机的自动启动和停止,并能根温度和室内空气流速的变化自动改变风扇电机的转速,用LCD显示检测到的温度、风速。研究了相关芯片如AT89C51、8255、AD0808等的功能、接线方式以及工作方式,同时,还研究了相关元件如DS18B20、LCD 等接口功能等,结果表明,通过Proteus硬件仿真软件的仿真可是在LCD上观察到两传感器对环境温度和风速的及时连续的稳定显示。 关键词:单片机、DS18B20、WFS-1、风扇、温控、风控 主要创新点 基于单片机最小系统下控制电风扇,利用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风速传感器WFS-1对室内温度、风速等进行检测,从而根据其检测信号对电风扇工作状态进行改变,达到使人体最舒适的工作状态,同时用LCD显示检测到的温度、风速。从而实现更人性化、智能化的控制。

目录 1 引言 (4) 2 研究方法 (5) 3 研究结果及分析 (6) 3.1 系统整体设计. (6) 3.2 温度模块硬件设计 (6) 3.2.1、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简介 (6) 1、DS18B20的外形和内部结构 (6) 2、DS18B20的主要特性 (7) 3.2.2、温度传感器的接线方式 (8) 3.2.3、基于Proteus温度模块仿真 (9) 3.3风速模块硬件设计 (10) 3.3.1、风速传感器WFS-1简介 (11) 1.WFS-1型风速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12) 2.安装使用 (12) 3.注意事项 (12) 3.3.2、风速传感器的接线方式 (13) 3.3.3、基于Proteus风速模块仿真 (14) 4 结论 (16) 5 参考文献 (17) 6指导教师评语和成绩评定 (18)

风扇叶设计说明书

.. . .. . . 绪论 塑料模具工业是当今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工业门类之一,随着高分子化学技术的发展以及高分子合成技术,材料改性技术的进步,愈来愈多的具有优越异性能的高分子材料不断涌现,从而促使塑料工业的飞跃发展。 1.1塑料模具的发展 塑料模具的发展是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而发展 的,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特别是最近几年,无论在质量、技术和制造能力上都有很大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这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看。 1.1.1 CAD/CAM/CAE技术的应用现在CAD/CAM/CAE技术在塑料模的设计制造上应用已越来越普遍特别是CAD/CAM技术的应用较为普遍,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使用计算机进行产品零件造型分析、模具主要结构及零的设计、数控机床加工的编程等已成为精密、大型塑料模具设计生产的主要手段。一些塑料模主要生产企业利用计算机辅助分析(CAE)技术对塑料注塑过程进行流动分析、冷却分析、应力分析等,合理选择浇口位置、尺寸、注塑工艺参数及冷却系统的布置等,使模具设计方案进一步优化,也缩短了模具设计和制造周期。 1.1.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 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塑料模的设计制造水平。国一些主要的塑料模生产企业已经实现了通过客户提供的产品三维信息盘片和网上产品电子信息来进行预算、报价、设计审定、设计更改等,这不仅缩短了生产前的准备时间,而且还为扩大模具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由于直接利用了用户提供的产品电子信息,大大缩短了CAD/CAM的技术准备时间,也相应缩短了模具的设计和制造周期。 1.1.3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的使用更趋成熟几年前还是刚刚开始应用的气体辅助注射成型技术近年来发展很快,更趋成熟。目前,不少企业已能在电视机外壳、洗衣机外壳、汽车饰件以及一些厚壁塑料件的模具上成功地运用气辅技术,一些厂家还使用MOLD气辅软件,取得了良好效果。 1.1.4 热流道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 近年来,热流道技术发展很快,热流道模具比例不断提高。虽然在全国围来说,热流道模具比例仍旧不高,但也有些模具企业,热流道模具已占其模具生产总量的1/3左右。现在,一般热式、外热式组件及 分流板多点热喷嘴的结构应用已比较普遍,具有先进水平的针阀式喷嘴和通断控制式喷嘴国也能自行设计制造。与此相应,国产商品化热流道系统组件也已出现。C 1.1.5目前国生产的小模数塑料齿轮等精密塑料模具已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在齿轮模具设计中采用最新的齿轮设计软件,纠正了由于成型压缩造成的齿形误差,达到了标准渐开线造型要求。显示管隔离器注塑模、多注射头塑封模、高效多色注射塑料模、纯平彩电塑壳注塑模、洗衣机滚筒注塑模、塑料管路三通接头注塑模、汽车灯及汽车饰件注塑模、冰箱吸塑发泡模等一大批精密、复杂、大型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也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使塑件尺寸精度达到6~7级的塑料模具国已可生产,其分型面接触间隙为0.02,模板的弹性变形为0.05型面的表面粗糙度为Ra=0.05~0.025。使用CAD 三维设计、计算机模拟注塑成形、有些模具零件达到互换、抽芯脱模机构设计新颖等 对精密、复杂模具的制造水平提高起到了很大作用。20吨以上的大型塑料模具的设计制造也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1.1.6模具寿命不断提高通过采用优质模具钢、对模具工作零件进行相应的热处理、采用高质量模架再镶入淬火工具钢件等结构,近年来模具寿命不断提高,不少模具的寿命已能达到100万次以上。

电风扇设计分析报告

产品设计分析报告 姓名刘晓雅 班级工设08—1班学号 22080107 报告日期 艺术与设计学院

一、产品名称 电风扇二、外形图 三、结构分析 1、爆炸图

2、产品工作原理 电风扇的工作原理就是电机带动叶片产生风流。 电机工作原理就是电磁感应原理。交流电动机运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它利用交流电的电流随时间改变产生旋转磁场,进而使硅钢片做成的转子旋转,从而带动叶片旋转。或者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而转动。能量的转化形式是: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同时由于线圈有电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电能要转化为内能。 这跟扇扇子的原理差不多,由于风叶倾斜,在转动时空气受到挤压,造成空气流动.流动的方向跟风扇的转动方向和风叶的倾斜方向有关,例如:风扇是顺时针转动,风叶左边向前右边向后,则风是向前吹.只要改变其中一个因素风向就改变,两个因素都改变风向不变. 目前普通的电风扇的调速原理是改变绕组匝数实现的。 绕组上有多个抽头,还有一个末端,末端接电源一侧,而每个抽头就是一个档位了

这是电风扇的电路图,他一共有接到开关的3根线,以及一根电源接入开关,另一根电源接入电动机的线,接电容器的一根线(辅绕组), 人体的体表有大量的汗液,当电风扇工作起来以后,室内的空气会流动起来,所以就能够促进汗液的急速蒸发,结合“蒸发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故人们会感觉到凉爽。 3、零部件信息 序号名称数量材质成型工艺 1 风扇叶 1 塑料铸塑 2 罩网 1 塑料铸塑 电机 1 电容 1 定时器 1 插头 1 塑料铸塑

四、总体分析 家用电风扇有吊扇、台扇、落地扇、壁扇、顶扇、换气扇、转页扇、空调扇(即冷风扇)等;台扇中又有摇头的和不摇头之分,也有的转页扇;落地扇中有摇头、转页的。还有一种微风小电扇,是专门吊在蚊帐里的,夏日晚上睡觉,一开它顿时就微风习习,可以安稳地睡上一觉,还不会生病。电风扇用久以后,扇叶的下面很容易沾上很多灰尘。这是电风扇在工作时,由于扇叶和空气相互摩擦而使扇叶带上了静电,带电的物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从而能够吸收室内飘浮的细小灰尘造成的。 五、分项分析 1、形态分析 一般电扇的外观粗看之下大同小异,国产的电扇初创是也完全仿照美国产品,风叶、网罩及底座均采用铜制,没有摇头设置,分量异常沉重。现在的电扇几乎都是塑制外壳,很轻

台式电风扇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台式电风扇摇头装置及传动系统设计 分院专业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班级机自 学号 学生姓名周航 指导教师:龚晓群 年月日

摘要 电风扇摇头装置设计是从电风扇设计开始的,也是电风扇设计中最重要的部分,对于电风扇 的研究,国内外已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在创新这一块做的还不够, 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本文首先对摇头电风扇的历史和发展现状以及其类型和特点进行了介绍,然后介绍了设计准则, 提出方案拟定, 并选择最优方案,主要是现有的电风扇摇头装置中平面摇杆机构,包括平面摇杆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原理、设计原则;其次根据已知原动机的转速, 分配传动比,选择合适的机构, 如蜗轮蜗杆机构以及齿轮机构, 根据传动比确定它们的基本参数,设计计算几何尺寸,再次采用图解法, 根据已知条件(极位夹角, 摇杆速度等)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然后在实验室组建仿真机构模型, 观察所设计的尺寸是否满足所需的运动轨迹,再就制作台式电风扇摇头平面机构的计算机动态演示, 通过图解法研究各杆件的运动, 进行运动分析, 最后总结并讲述了电风 扇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平面摇杆机构,传动比, 蜗轮蜗杆, 齿轮传动, 运动分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目录 第章绪论.................................................................................................................. 错误!未指定书签。 摇头风扇的背景和意义...................................................................................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风扇的技术情况...........................................................................................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风扇的发展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电风扇的前景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本课题的目的和关键问题...............................................................................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章台式电风扇的功能和设计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工作原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功能分解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计摆动机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设计齿轮系机构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满足传动性能要求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章摇头风扇的内部机构选用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减速机构的选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内啮合齿轮的优缺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外啮合齿轮的优缺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动轴线变换的选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蜗轮蜗杆机构的优缺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圆锥齿轮传动机构的优缺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摇头机构的选用...............................................................................................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杆机构的优缺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凸轮机构的优缺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第章机构组合方案的比较及确定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种方案的比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方案一及其优缺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方案二及其优缺点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方案的初步确定............................................................................................... 错误!未指定书签。 原动机的选择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动方案的确定 ...................................................................................... 错误!未指定书签。 传动比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相关计算 .................................................................................................. 错误!未指定书签。 蜗轮蜗杆轮系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齿轮机构设计 ............................................................................................ 错误!未指定书签。 执行机构尺寸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