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腧穴经络

2.循行分布病理变化

3.体表络脉

4.筋肉关节外周连属

5.肺经肝经

6.胞中一源三歧

7.大包胸胁

8.隐白大包

9.睛明跗阳

10.腋内动脉寸口之中

三、简答题

1,针灸学中所提及的“标本”主要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如树梢,有上的含义,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犹如树根,有下的含义,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

2.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四、论述题

1.十二经脉的别络(络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的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十二经别络加强了阴阳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任脉的别络,从鸠尾穴分出后,散布于腹部。其作用主要是沟通了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从长强穴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其作用主要是沟通了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分出,散布于胸胁,其作用主要是沟通了躯干侧部的经气。

2.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

第二章腧穴总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 脏腑经络之气经络功能

2.经穴任

3.经外奇穴十四经

4.自然标志定位法固定标志

5.两经头面躯干部

6.腹部尾骶部

7.井穴经穴

8.16 3

9.固定名称固定位置

10. 近治作用特殊作用

三、简答题

1.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名称的一类腧穴,由于主治功能不同,各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含义。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和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2.“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四、论述题

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反映经气功能变化的部位。腧穴一般都归属于某一条经脉,而某一条经脉又都隶属于某一脏腑,这样脏腑、经络、腧穴三者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脏腑的功能发生异常时,可通过经络在有关腧穴发生一些异常现象(反应点),在治疗上又可将其作为针刺的治疗点。

2.固定标志法是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爪甲、乳头及骨节突起和凹陷等。由于这种解剖标志固定不移,故有利于腧穴的定位。例如,鼻尖处取素髎,两眉头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头前下方1寸取阳陵泉等,这些都是在静态情况下作为取穴标志而且不受活动影响,故称固定标志。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足太阴脾 3.5

2.下上

3.手阳明大肠7

4.食指肺脏

5.络八脉交会

6.心脏小肠

7.大杼胃俞

8.胭窝横纹的中点胭窝横纹的内侧

9.睛明至阴

10.肾脏膀胱

三、简答题

1.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病证有:①脾胃病,如肠鸣腹胀、泄泻;②妇科病,如月经不调、带下、不孕、滞产;⑧前阴病,如遗精、遗尿、阳痿;④经络病,如下肢痿瘴等。

2.极泉穴主治病证有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极泉穴针刺方法应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o.5~1寸。

四、论述题

1.相同点:三穴均是足太阴脾经腧穴,因此均能治疗脾胃病,如腹胀、腹泄、腹痛、食欲不振等。不同点:公孙为足太阴经络穴,与足阳明经相联络,以治疗脾胃病见长;而公孙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过冲脉,与内关相配,又能治疗心胸疾患。地机为足太阴经郄穴,以治疗急性痛证、血证为主,如痛经、月经不调等。阴陵泉为足太阴经合穴,有较好的健脾助运利湿之功效,可主治水肿、小便不利、黄疸等。

2.相同点:委中、委阳穴均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阴谷穴属足少阴肾经腧穴,三者均位于咽横纹中,故共同主治小便不利和腘窝疼痛。不同点: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合穴,主治急性腰扭伤;且可三棱针刺络出血,治疗热入营血之腹痛、吐泻、下肢丹毒。阴谷穴为足少阴肾经之合穴,能补益肾气,主治阳痿、疝气、遗尿和崩漏。委阳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下合穴,主治三焦病证,着重于利尿。

第四章刺灸法总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针根针尾

2.长短粗细

3.锐利钩曲

4.指力捻转

5.提插捻转

6.28~30 1~3、

7.眼区腰臀部

8.前身后身

9.取穴准确持久留针

10. 30 15~20

11.中心周围

12. 依托辅助

13.短针长针

14. 皮肤松弛皮肉浅薄

15.腧穴病情

16.直刺斜刺平刺

17.年龄部位

18. 3~5 60~90

19.180°90°

20. 震颤飞

21.酸麻胀重深紧涩滞

22. 小慢轻短

23.大快重长

24.重轻重轻

25.顺迎

26.呼吸吸呼

27.徐徐疾速疾速徐徐

28.按压不按压

29.15~30

30.晕厥涩滞困难

31.方向角度

32.压迫冷敷

33.头顶小腹腰骶

34.溃疡肿瘤

三、改错题(改正下划线部分的错误)

1.结构→长短形状→粗细

分析:毫针的结构,是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决定的。

2.腕→指提插→捻转

分析:纸垫练针,主要是锻炼指力和捻转手法。

3.60→30

分析:高压消毒的持续时间必须在30分钟以上,才能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

4.短→长

分析:夹持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5.斜→平

分析:平刺适用于皮薄肉少处腧穴的进针。

6.1~2→3~5

分析:运用提插法行针时,提插幅度要均匀一致,一般以3~5分为宜。

7.360°→180°

分析:运用捻转法行针时,捻转角度要均匀一致,一般宜掌握在180°左右。

8.沉、紧、涩、滞→酸、麻、胀、重

分析:在针刺得气时,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

9.提←→插

分析: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重插轻提,为提插补法。

10.30~60→15~30

分析:一般病证在施术后可不留针或酌情留针15~30分钟。

11.延脑→脊髓

分析:刺伤脊髓时,患者可出现触电样感觉向肢端放射,甚至引起暂时性肢体瘫痪。

12.适→不

分析:因患者有凝血机制障碍,不易止血,针刺可加重创伤。

四、简答题

1.选择体位的原则:医生取穴准确,操作方便,患者自然舒适,能够持久留针。注意要点:对活动障碍者,应根据患者本身的体位,选取便于取穴的体位;对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病重者,最好选取仰卧位;选穴处方时便要考虑到体位,尽可能采用一种体位进行取穴针刺。

2.刺手指医者持针施术的手,多为右手。刺手有掌握针具、实施操作的作用,如进针时运用指力、腕臂力快速透皮;行针时施以提插、捻转,以及补泻手法;出针时的手法操作等。

3.押手指医者按压穴位局部的手,多为左手。押手有固定作用,依托作用和辅助作用。

4.行针指进针后为了获得针感,调节针感而施行的各种针刺手法。行针的基本手法有

提插法和捻转法。提插法指将针刺入腧穴的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动作的操作方法。捻转法指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交替旋转捻动动作的操作方法。

5.震颤法指针刺入一定深度后,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震颤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感。

6.得气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提插或捻转等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的经气感应。得气的基本表现:患者的针刺部位有酸、麻、胀、重等感觉;医者刺手亦能体会到针下沉、紧、涩、滞等感应。

7.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先浅后深、得气后依次每层各紧按慢提九数,然后退至浅层,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使针下产生热感,最后将针按至深层留针,出针后按压针孔。

8.将穴位的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层,先直插深层,得气后按深、中、浅的顺序,每层各紧提慢按六数,称为一度。如此反复操作数度,使针下产生凉感,最后将针提至浅层留针,出针后不按针孔。

9.将针刺入腧穴并施行手法后,使针留置穴内,称为留针。留针的方法有静留针和动留针两种。静留针法指在留针过程中不再行针;动留针法指在留针过程中间歇行针施术,多用于针感迟钝者。

10.①停针、拔针。②平卧、保暖,饮温开水。③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中、内关、涌泉等。④灸强壮穴,如气海、关元、神阙等。⑤必要时采用现代急救措施。

五、问答题

1.针刺深浅的原则:既要得气,又不伤及脏腑组织器官。针刺深浅主要根据以下四个方面确定:①察形气定深浅:体强形肥者宜深刺,体弱形瘦者宜浅刺。②观年龄定深浅:年老体弱、小儿宜浅刺,中青年、身体强壮者宜深刺。③辩病情定深浅:表证、热证、虚证、新病宜浅刺;里证、寒证、实证、久病宜深刺。④识部位定深浅:头面、胸背等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部等肌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必答要点:针刺深浅原则是既要得气,又不伤及脏腑组织器官;确定针刺深浅依据的四个方面:形气、年龄、病情、针刺部位。

2.①得气与疗效密切相关:得气迅速,疗效较好,得气缓慢,疗效较差,不得气者,难于取效。②得气与否及气至的速迟,可以推断正气的盛衰,疾病的预后转归:若初诊时不得气或得气缓慢,经使用正确的针刺方法治疗之后,开始得气或得气较快,表示病人正气恢复,预后良好;若经反复施用各种候气、催气手法后,仍不得气者,多属正气衰竭,预后极差。

必答要点:①得气与疗效密切相关。②得气情况可推断正气衰竭,疾病的预后转归。

3.①调整纠编法:若因取穴不准,或虽取穴准确,但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不当所致者,通过取准穴位,或调整针刺的角度、方向、深度,便可得气。②候气法:通过留针以候气至,留针时还可采用间歇运针。③催气法:采用捻转、提插、震颤法、循法等手法催促气至。④益气法:对体虚而正气不足者,可选用强壮穴,采用针刺补法、灸法、温针灸,或加服适当补益药物,以促进气至。

必答要点:①调整纠编法。②候气法。③催气法。④益气法。

4.①以捻转时用力方向分补泻的操作方法:针刺得气后,在得气处拇指向前左转时用力重,速度快,拇指向右转时用力轻、速度慢者为补法;在得气处拇指向后右转时用力重、速度快,拇指向前左转用力轻、速度慢者为泻法。②以捻转刺激量大小分补泻的方法:针下得气后,捻转角度小、频率慢、用力轻、时间短者为补法,反之,则为泻法。

必答要点:①以捻转时用力方向分补泻的操作方法。②以捻转刺激量大小分补泻的操作

方法。

5.影响针刺补泻效应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当机体处于虚惫状态时,针刺可以起到扶正补虚的作用;当机体处于邪盛状态时,针刺可以起到祛邪泻实的作用。②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有些穴位能鼓舞人体正气,具有强壮作用,适宜于补虚益损,如关元,气海等;有些穴位能疏泄病邪,具有祛邪泄实作用,适宜于实证,如井穴、荥穴、人中等。③针刺补泻手法:针对机体不同的虚实状态,采用相应的针刺补泻手法(虚证用补法,实证用泻法),是获得补虚泻实效果的关键。

必答要点:①机体所处的功能状态。②腧穴作用的相对特异性。③针刺补泻手法。

6.①表现:行针时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滞涩,捻转不动,提插、出针均感困难,勉强捻转、提插时,病人感到疼痛。②滞针的处理:因患者紧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造成者,嘱其不要紧张,使肌肉放松;医者可在局部循按,或弹击针柄,或在附近再刺1针,使局部肌肉放松后拔针。因医者单向捻转而致者,向相反方向捻回。

必答要点:①滞针的表现。②滞针的处理:包括因患者紧张,局部肌肉强烈收缩致者的处理,因医者单向捻转所致的处理。

第五章刺灸法各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砭刺灸炳

2.激发经气阴阳平衡

3.随势提出妄用强力

4.晕厥脑部暂时缺血

5.熏灼或温熨调整机体功能

6.留针施灸

7.角法吸筒法

8.40V lmA

9.针刺药物

10.耳舟耳甲

三、简答题

1.得气的临床意义:得气与否与针刺疗效关系密切,《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为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标幽赋》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表明得气是取效的关键。一般而言,得气迅速,疗效就好;得气较慢,疗效就差;若不得气,就可能无效。

2.针刺补泻的意义:针刺补泻是根据《灵枢?经脉》:“盛则泻之,虚则补之”,这一针灸治病的基本原则,而确立的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

四、论述题

1.候气是指在毫针针刺过程中,患者尚没有得气之时应用的方法,即将针留置于所刺腧穴之内,安静地较长时间的留针,或间歇地运针,施以提插、捻转等催气手法,直待气至之的方法。催气则是在针刺入腧穴后若不得气而施行的手法,即均匀地进行提插、捻转,或轻轻摇动针柄,或用弹、循、刮等辅助手法,以激发经气,促其气至的方法。守气则是指针刺得气之后,为达到治疗的目的,就应谨慎地守护其气,以防止散失,并在其得气基础上施

行相应的补泻等施术手法。临床上当根据针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运用,不得气时或候气或催气,其目的是针刺必须得气,而留针候气是当首先考虑的,若候气法应用之后仍不得气,就应施行催气手法,来激发经气促其气至。而一旦得气,就应守气,正如《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说:“经气已至,慎守勿失。”

2.针刺补泻手法是在针刺补泻原则指导下施行的具体的相应施术手法,分补法和泻法两类。所谓补法,是泛指能鼓舞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旺盛的方法;而泻法,则是泛指能疏泄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针刺补泻就是通过针刺腧穴,采用与机体功能状态相适应的操作手法,以激发经气,来达到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促使阴阳平衡以恢复健康的方法。也可以说针刺补泻手法,是产生补泻作用,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手段。

第六章治疗总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鱼际尺泽

2.束骨昆仑

3.本经子母他经子母

4.本经交会经

5.血证急性痛证

6.经穴配伍针刺手法

7.远部取穴随证取穴

8.腰部以上腰部以下

9.前后配穴法腹背阴阳配穴法

10.对证取穴辨证取穴

三、简答题

l.本经配穴法是指当某一脏腑、经脉发生病变时,即选某一脏腑、经脉的腧穴,配成处方。如肺病咳嗽,可取局部腧穴中府,同时远取本经尺泽、太渊等,属本法的具体运用。

2.左右配穴法是指选取肢体左右两侧腧穴配合应用的方法。临床应用时,一般左右穴同时取用,如心病取双侧心俞、内关,胃痛取双侧胃俞、足三里等,属本法的具体运用。

四、论述题

1.下合穴是指六腑合于下肢三阳经的六个腧穴,故又称“六腑下合穴”。胃、胆、膀胱三腑的下合穴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同名同位,大肠、小肠、三焦三腑的下合穴与本经五输穴中的合穴不同名不同位。在临床上,对于六腑病证均可选用各自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胆合于阳陵泉,治疗胆的病证可取阳陵泉。

2.郄穴是指经脉之气深聚部位的腧穴。十二经脉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共计16个郄穴。临床上郄穴常用于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其所属脏腑的急性病证。如治疗肺病咳血,可取肺经郄穴孔最;治疗急性胃脘痛,可取胃经郄穴梁丘等。

第七章治疗各论

内科病证习题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风痰

2.肝阳上亢肾精亏损

3.太冲太溪

4.地仓透人中地仓透承浆

5.内关丰隆

6.期门阳陵泉

7.着痹痛痹

8.涤痰熄风开窍定痫

9.益心安神定悸止惊

10.大椎合谷

三、简答题

1.哮喘实证治宜祛邪肃肺,止哮平喘。主穴:肺俞、膻中、天突、尺泽;虚证治宜补益肺肾。主穴:肺俞、肾俞、膏盲、太渊。

2.慢性泄泻治宜健脾疏肝,温肾止泻,取穴脾俞、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脾俞为大肠背俞穴,天枢为大肠募穴,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调整胃肠功能,健脾止泻,消胀止痛;三阴交乃足三阴经交会穴,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四、论述题

心肾不交之不寐主要表现心烦不寐,心悸不安,五心烦热,口干津少,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肾阴不足,不能上交于心,心火无制,虚火扰神,则心烦不寐,心悸不安,五心烦热,肾精亏损,脑海空虚,头目失养故头晕耳鸣,口干少津;腰为肾府,阴虚阳亢,虚火妄动,则腰酸膝软,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均为心肾亏损之象。

其他病证习题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肌紧张反跳痛

2.颈动脉搏动区自下而上

3.颈项强痛急性接触传染

4.脉回汗止

5.周期经量

6.月经先期月经后期

7.枕前位枕后位

8.带脉失约水湿浊液下注

9.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

10.五迟五软

三、简答题

1.“疔疮走黄”是疔疮病中严重的一种,如出现寒战、高热、神昏、谵语、头痛、呕吐等症,为全身性化脓感染,中医称为“疔疮走黄”。

2.痛经的实证多因经期感寒,经行受阻;或情志不舒,经行不畅引起,故其治疗应取任脉、足太阴睥经穴为主。本着“实则泄之”的原则,刺灸方法可用毫针泻法,或酌量配灸。主穴有中极、次髎、地机,目的是通调冲任、行瘀止痛。痛经虚证多因素体虚弱,或大病久病,气血不足,胞脉失养而致,故治疗应取任脉、督脉和足少阴、足阳明经穴为主。遵循“虚则补之”的原则,刺灸方法可用毫针补法,并可加灸。处方选用关元、气海、足三里、三阴交等,主要作用是调补气血、温养冲任。

四、论述题

小儿遗尿多因肾气不足,不能固摄,或因肺脾气虚,脾失健运所致,临床针灸治则为健脾益肺,温肾固摄。取穴以中极、膀胱俞、三阴交为主。中极为膀胱之募穴,配背俞穴膀胱俞为俞募相配,能振奋膀胱气化功能;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通调肝、脾、肾三经之经气而止遗尿。毫针刺用补法,可灸。如偏肾气不足者,配肾俞;尿频者,配百会。

针灸 经络总论

《针灸学》教案次页? 讲次:第2周/ 第2次 内容: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 学时:3学时 章节:第一章经络总论 教具:Powerpoint、照片、挂图、动画等 掌握内容: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 熟悉内容:熟悉经络系统的组成,掌握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 熟悉奇经八脉的分布、作用及特点,了解十五络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点、作用及意义。 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掌握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应用。 了解内容:了解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和四海的部位及意义。 了解经络实质的研究进展。 重点:经络与经络学说的定义,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经络理论及其临床应用。使学生掌握十二经脉的基本概念、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等。 难点:十二经脉的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 拓展:经络理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激趣:经络研究现状即进展。 课堂讲授,穿插课堂提问。教学采用多媒体及照片、挂图、幻灯等教学方法,展示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循行、分布衔接规律和十二经脉流注概况。通过多媒体手段的理论教学,展现经络理论及其临床应用。历代医家临床运用针灸的典型案例,进一步激发学生针灸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对针灸临床运用的认识。 一、经络的概念:5min 二、什么是经络学说?5min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组成 一、十二经脉20min ?注:教案次页按每一讲次准备

二、奇经八脉10min 三、十五络脉5min 四、十二经别5min 五、十二经筋5min 六、十二皮部5min 第二节经络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 一、标本10min 二、根结10min 三、气街10min 四、四海10min 第三节经络的作用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经络的作用5min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10min 总结本次教学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布置作业:5 min 1.经络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2.什么是经络学说? 3.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是什么? 4.经络学说如何在临床上应用? 5. 预习下次课内容:上篇针灸理论第二章腧穴总论。 :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模拟试卷2

考研中医综合针灸学(经络总论)模拟试卷2 (总分:7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A1型题(总题数:14,分数:28.00) 1.经外奇穴是指 A.经脉以外的穴位 B.经穴以外的穴位 C.经穴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 D.十二经脉以外有定名、有定位的穴位 奇穴,指既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又称“经外奇穴”。这些腧穴主治范围单纯局限,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奇穴与经络系统有一定联系,有一部分也列入了经穴。故选C。 2.任督二脉腧穴都可以治疗 A.热病 B.头面病 C.前阴病 D.妇科病√ 任脉能回阳、固脱、有强壮作用,督脉主治中风、昏迷、热病、头面病。同时任督二脉都能治疗神志病、脏腑病、妇科病。 3.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9寸√ B.12寸 C.8寸 D.16寸 腋前、后纹头至肘横纹(平肘尖)9寸,用于确定上臂部的纵向距离。 4.骨度分寸为6寸的是 A.两乳之间 B.两肩胛内缘之间√ C.两肩胛冈之间 D.两肩胛下角之间 肩胛骨内缘(近脊柱侧点)至后正中线3寸,用于确定腰背部经穴的横向距离,所以两侧肩胛骨内缘的距离就是6寸。 5.臀横纹至胭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A.19寸 B.12寸 C.14寸√ D.16寸 臀沟至胭横纹14寸。 6.全身经穴数目是 A.359 B.365 C.349 D.362 √ 十四经穴是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该类腧穴具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而归纳于十四经系统中,简称“经穴”。它们是腧穴的主要部分,现共有361个。 7.手三阴经腧穴主治病症相同的是 A.腹部病 B.胸部病√

第一章经络总论

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腧穴经络 2.循行分布病理变化 3.体表络脉 4.筋肉关节外周连属 5.肺经肝经 6.胞中一源三歧 7.大包胸胁 8.隐白大包 9.睛明跗阳 10.腋内动脉寸口之中 三、简答题 1,针灸学中所提及的“标本”主要是指经脉腧穴分布的上下对应关系。“标”如树梢,有上的含义,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犹如树根,有下的含义,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十二经脉均有“标”部与“本”部。 2.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入出合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四、论述题 1.十二经脉的别络(络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本经的络穴分出后,均走向其相表里的经脉。十二经别络加强了阴阳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 任脉的别络,从鸠尾穴分出后,散布于腹部。其作用主要是沟通了腹部经气。 督脉的别络,从长强穴分出后,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其作用主要是沟通了背部经气。 脾之大络,从大包穴分出,散布于胸胁,其作用主要是沟通了躯干侧部的经气。 2.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 第二章腧穴总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 脏腑经络之气经络功能 2.经穴任 3.经外奇穴十四经 4.自然标志定位法固定标志 5.两经头面躯干部

6.腹部尾骶部 7.井穴经穴 8.16 3 9.固定名称固定位置 10. 近治作用特殊作用 三、简答题 1.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性能和治疗作用,并有特定名称的一类腧穴,由于主治功能不同,各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含义。包括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穴和全身经脉的交会穴。 2.“原”,即本源、原气之意。原穴是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的部位。 四、论述题 1.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也是反映经气功能变化的部位。腧穴一般都归属于某一条经脉,而某一条经脉又都隶属于某一脏腑,这样脏腑、经络、腧穴三者之间就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当脏腑的功能发生异常时,可通过经络在有关腧穴发生一些异常现象(反应点),在治疗上又可将其作为针刺的治疗点。 2.固定标志法是指不受人体活动影响而固定不移的标志,如五官、毛发、爪甲、乳头及骨节突起和凹陷等。由于这种解剖标志固定不移,故有利于腧穴的定位。例如,鼻尖处取素髎,两眉头中间取印堂,两乳中间取膻中,脐旁2寸取天枢,腓骨头前下方1寸取阳陵泉等,这些都是在静态情况下作为取穴标志而且不受活动影响,故称固定标志。 第三章经络腧穴各论 一、选择题(略) 二、填空题 1.足太阴脾 3.5 2.下上 3.手阳明大肠7 4.食指肺脏 5.络八脉交会 6.心脏小肠 7.大杼胃俞 8.胭窝横纹的中点胭窝横纹的内侧 9.睛明至阴 10.肾脏膀胱 三、简答题 1.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主治病证有:①脾胃病,如肠鸣腹胀、泄泻;②妇科病,如月经不调、带下、不孕、滞产;⑧前阴病,如遗精、遗尿、阳痿;④经络病,如下肢痿瘴等。 2.极泉穴主治病证有心痛,咽干烦渴,胁肋疼痛,瘰疬,肩臂疼痛。极泉穴针刺方法应避开腋动脉,直刺或斜刺o.5~1寸。

5第一章经络总论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二节、经络的作用和临床运用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1.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纵横交错,内联脏腑,外络肢节,能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四吱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灵枢海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 2.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而儒养周身,从而完成和调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 《灵枢本藏》“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3、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经络系统中的络脉为卫气所充,散布全身,密布皮部,当外邪侵犯机体时,有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屏障作用。 二、经络学说的临床应用 (一)说明病理变化 即根据经络有反映病候的特点。 1.传注病邪 根据经脉“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生理特点,当机体处在正虚邪实的情况下,经络则是传注病邪的途径。 2.反映病侯 因为经络在人体有内外相连的特点,故又是病理变化的反映系统。如内脏病变可以主里达表,从而在体表相应部位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临床上可通过望色、循经触摸反应物与按压等观察相应部位的皮肤色泽、形态、温度、电阻等变化,来推断疾病的病理变化。 经络实证 经络虚证 (二)指导辨位归经 1.根据体表相关部位发生的病理变化,推断疾病所在的经脉。 2.根据病变中出现的证候,进行分析归纳,推断其所受累的脏腑与相关的经脉。(三)指导临床治疗 1.根据经脉循行与主治特点——“经脉所过;、主治所在”进行循经取穴。 《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内脏病变可通过刺其皮部的方法进行治疗。如皮内埋针或用皮肤针叩刺皮部来进行治疗 3.经络瘀滞、气血痹阻可刺络放血予以治疗。如目赤肿痛太阳穴放血;扭、挫伤局部刺络拔罐 4.经筋疾患可以“以痛为腧”的阿是穴进行针刺治疗。

《针灸推拿学》习题集

第一章经络总论 一、选择题 A1型 1、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是:() A、阴阳学说 B、五行学说 C、脏象学说 D、经络学说 E、子午流注学说 *2、十二经循行中,阴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A胸部B、腹部C、头面部D、四肢末端E、颈项部 *3、十二经脉中,在头面部交接的是:() A、阳经 B、同名阳经 C、阴经 D、同名阴经 E、手三阳经 *4、称为“阳脉之海”的经脉是:() A、督脉 B、阳维脉 C、阳跷脉 D、足太阳经E手太阳经 5、主一身之表的经脉是:() A、阳维脉 B、阳跷脉 C、督脉 D、足太阳经E手太阳经 6、脾之大络散布于:() A、胁部 B、胸部 C、颈部 D、胸胁部 E、腹部 A2型 7、根据三阴三阳、经脉循行于上下肢和经脉连属于不同脏腑等三个方面,来确定十二经脉的:() A、命名 B、表里关系 C、交接规律 D、流注顺序 E、分布规律 **8、与脏腑无连属关系,与足少阴肾经并而上行,称“十二经之海”的经脉的是:() A、任脉 B、督脉 C、冲脉 D、阴跷脉 E、阴维脉 B型 A、上肢外侧前缘 B、上肢外侧后缘 C、下肢外侧前缘 D、下肢外侧后缘 E、上肢内侧中间 9、足阳明胃经:() 10、手厥阴心包经:() 11、手阳明大肠经:() X型 12、奇经中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的经脉是:() A、冲脉 B、任脉 C、督脉 D、带脉 E、阴跷脉 13、经络的作用是:() A、联络脏腑,沟通肢窍 B、运行气血,濡养周身 C、抗御病邪,反映病侯 D、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E、传注外邪,影响脏腑 二、名词解释 14、经络 15、十二经脉 **16、十二经别 **17、十五络脉 18、奇经八脉 19、一源三岐 20、阳脉之海 21、阴脉之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