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2019高考真题文化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7-2019高考真题文化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必修3 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2017年高考真题】

1.(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世界一流科技成果不断涌现。世界第一颗量子通讯卫星“墨子号”遨游太空,5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世界领先,“蛟龙号”创造了作业类载人潜水器下潜深度新的世界纪录,超级计算机排名稳居世界第一……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凸显了科学素养在文化素养中的核心地位②为文化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手段

③强化文化的统一性、缩小文化的差异性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17·新课标全国卷Ⅱ)2016年9月,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在北京上演。

该剧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地域性音乐风格,又融入了时尚元素,洋溢着青春气息,在表演样式,舞美设计、服装造型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演出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受到观众热烈欢迎。这表明

①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②只有赢得市场,优秀传统文化才有价值

③只要引入流行元素,优秀传统文化就能很好地传承

④善于推陈出新,优秀传统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新需求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17·天津卷)静止的时候,凝固着威严和庄重;走动的时候,流露出飘逸和洒脱。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汉服交领右衽、系带宽袖,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饰,从黄帝到明末清初,一直保持着相对一致的风格和形制,被誉为“穿在身上的诗书礼乐”。透过汉服文化可以感悟到

①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②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

③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

A.①②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2017·江苏卷)在一些旅游景区,国内外的许多标志性建筑如天坛、鸟巢、兵马俑、埃菲尔铁塔、悉尼歌剧院等,经常被照搬、模仿或抄袭,山寨景观多次出现。对此类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A.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B.促进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C.发展了国家倡导的大众文化D.需要通过文化创新去改变

5.(2017·江苏卷)在每一个历史时期,中华民族都留下了无数不朽作品。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今天要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就要

A.超越生活、改变社会B.立足实践、扎根生活

C.继承传统、满足大众D.博采众长、海纳百川

6.(2017·新课标全国卷Ⅲ)80多年来,红军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最壮丽的远征吸引了国外许多作家和记者,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埃德加?斯诺著《红星照耀中国》,哈里森?索尔兹伯里写《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现了长征这部壮丽的史诗,引起强烈反响。这表明

①革命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②革命文化具有历久弥新的精神价值

③革命文化的内涵是在交流过程中确定的④革命文化通过大众传媒的传播而具有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8年高考真题】

7.(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2018年春节,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节目形式新颖,“和诗以歌”,增强了经典诗词的艺术感染力,深受观众喜爱。山区孩子演唱《苔》的天籁之声感人至深,著名歌手演唱的《墨梅》获得网民广泛点赞……这反映传统文化的传承

①要以开发创新为目的和归宿②既要不忘本来又要创新思路

③要以满足群众需求为价值导向④以现代传播手段的运用为前提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2017年3月,中国自主原创、主导制定的手机(移动终端)动漫标准由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发布。这是我国文化领域的首个国际技术标准,在“互联网+文化”领域实现了我国手机动漫由跟跑、并跑向领跑的跨越。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生命力取决于同科技的融合②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增强文化自信

③标志我国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发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确立了我国在国际“互联网+文化”领域的话语主导权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8·北京卷)

某校中学生提出的图书流动机制建议

①可以扩大学生阅读量,有利于文化产业的发展②有利于发挥市场在优化图书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着眼整体,共享文化资源,促进京津翼协同发展④体现了中学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担当社会责任

A.①②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2018·天津卷)近期,一档别具匠心的电视节目《信中国》在“央视”热播。节目中,一位位“信使”

展读革命先辈尘封已久的书信,仿佛把人们带回到战火纷飞的岁月。书信中袒露的一颗颗忠心赤胆让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观众动容,激发起人们对革命先辈的无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见

A.文化氛围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C.大众传媒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主要途径D.书信承载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11.(2018·海南卷)习近平指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体现继承性、民族性。要善于融通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里强调的有

①文化创新要立足于融通中外文化资源②只有保持民族文化的本色才能推进文化创新

③吸收国外文化的精华是推进文化创新的时代要求④文化创新的本质在于深入发掘传统文化的价值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2018·海南卷)在该平台上,政府采用接地气的话语方式,制作亲民的领导人卡通形象,取得了很好效果。这一做法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①文化传播方式对文化传播效果有重要影响②文化内容的大众化决定了政府决策的科学性

③文化传播方式创新引导政治文明的发展创新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18·海南卷)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强调,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最高目标。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①意味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减少与弱化②彰显了世界各国核心价值观的共同本质

③是维护和发展人类共同价值的内在要求④有利于各国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2018·江苏卷)笙是我国一种古老的乐器,迄今已有3000年的历史。它那金声玉振的小小笙簧和刚直劲节的紫竹笙苗、那“直而不居,曲而不兆”的独特音色,承载了“和”“德”“清”“正”的美学精神,成为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材料表明,优秀传统文化

A.对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B.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C.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精神纽带D.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

【2019年高考真题】

15.(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2019年上映的国产电影《流浪地球》,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天下大同、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借鉴国外科幻电影元素,讲述了全球联合起来拯救地球的故事,获得海内外观众广泛好评,被称为“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元年”。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撑文化创新的强大基因

②植根于民族历史的文化就能引领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交流、借鉴中融为一体

④中华文化在交流、借鉴和融合中能够更好地创新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6.(2019·新课标全国卷Ⅱ)2019年3月23日,在两国领导人共同见证下,中国和意大利双方代表交换关于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的证书。返还的796件(套)文物,有马家窑文化红陶罐、汉代茧形壶、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载民族记忆的宝贵遗产。流失文物返还中国的启示是

①保护文化遗产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②尊重文化多样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护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本动力④保持文化多样性是促进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径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7.(2019·新课标全国卷Ⅲ)商务部先后认定两批中华老字号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历史。北京全聚德、上海老凤祥、天津狗不理……这些品牌耳熟能详,在老百姓中间有良好口碑和广泛影响力。

这表明

①中华老字号具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②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传承取决于品牌的认定

③中华老字号的文化价值不受社会历史变迁影响④中华老字号的影响力得益于其包含的民族文化基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2019·天津卷)美国伊利诺伊州北奈尔斯高中自2008年起开设中文课程,目前选修人数已拓展至11个班。2019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该校学生,勉励他们为增进中美人民友谊作出贡献。此前,该校学生用中文写信给习近平,表示他们喜爱中国的语言文字、音乐和美食,希望有机会来中国参观访问。这说明

A.中华文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B.中华文化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

C.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不断增强D.教育在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9.(2019·江苏卷)某少数民族地区实施“十百千万”传统工艺人才培育工程以来,银饰、刺绣、蜡染等非遗技艺正在成为当地扶贫脱困的有力抓手。从苗族蜡染手机套到苗绣小书包,各种非遗技艺贴合生活需求,让游客爱不释手。将非遗与扶贫相结合

①推进了民族共同繁荣②传承发展了民族文化

③凸显了地域文化差异④实现了民族文化平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9·江苏卷)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但是,书籍的印刷、传播、保存却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从古老的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到现在的激光照排、电子存储,书籍走进了千家万户,对文化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A.书籍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B.文化发展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C.史书典籍见证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科技进步促进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21.(2019·浙江4月)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商业伦理文化,提倡“和气生财”,主张“诚实守信”。时至今日,“和气”“诚信”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这说明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②文化具有传承性

③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④文化具有民族性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2019·浙江4月)借助互联网等现代传媒,优秀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让人们足不出户即可体验国粹之美、非遗之妙、民乐之雅。由此可见,现代传媒

①能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创新②有助于满足人们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③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④可以促进不同民族文化间的交流与借鉴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7.(2017·北京卷)(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元青花传奇

元青花“浣翠淌蓝逸海韵”的艺术特色,是

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元代景德镇的青花瓷,一开始是为西亚地区

制造的,订购外销瓷的是波斯和叙利亚的商人。

中国元代以前的彩绘瓷,普通疏朗,写意手

法居多。但元青花以一种伊斯兰式的标准手法,将中式动植物造像予以扁平化、抽象化,得以无尽连续重复,几乎看不到留白。

元青花纹饰中的汉族文化元素

元青花纹饰中的伊斯兰文化元素

受伊斯兰文化影响的中国青花瓷,发展到15世纪已经非常成熟,并成为埃及、叙利亚与波斯陶工模仿的对象。这些穆斯林国家的陶工们,慢慢地采取了更自由、解放的手法,增加了律动和空间感,他们的图案逐渐开放,融入中式特有的某些生命力与自发性。

“元青花传奇”体现了“丝绸之路”文化“通”“融”“荣”的特点。请从以上特点中任选一个或多个,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8.(2018·天津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德化瓷素以“宛似象牙、光色如绢”的独特品质著称于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制作既保持了传统刻花和印花工艺,又在工艺和设计方面不断有新的提高和拓展,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精品。宋元以来,德化瓷销往海外。这些瓷品有为日本、东南亚地区生产的观音像等佛教用品,有销往阿拉伯地区的带有阿拉伯纹饰的釉外云彩大盘。精美的德化瓷长期畅销海外,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德化瓷畅销海外的原因。

9.(2019·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走进北京市西胡林村、天津市六街村等传统村落,我们能够欣赏风格独特的民居建筑、丰富多样的村镇空间格局,品味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俚语方言、家风家训、乡约乡规、民情风俗,感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韵味。传统村落承载着绚丽多彩的农耕文化,寄托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情感记忆和绵远乡愁,是我国乡村历史、文化、自然遗产的“活化石”。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村落衰落、消失的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不少传统村落因缺少产业支撑,医疗、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导致人口流失严重,甚至出现“空心化”;古民居、古建筑得不到及时修缮和维护,自然毁损严重;传统工匠越来越少,传统建筑工艺、传统艺术日渐失传;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无视传统村落的自然、历史、文化等个性化特征而盲目拆旧建新、拆真建假,对传统建筑、历史风貌造成破坏性影响,导致“千村一面”。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村落,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增强中华文化自信的内在要求。2012年以来,我国大部分传统村落已被列为保护对象。(注:传统村落是指

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的村落。)(1)有人说:“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传统村落必然走向消亡。”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10.(2019·天津卷)2018年8月,京津冀等运河沿线八省市共同举办了“千年韵·万象河”大运河文化之旅主题活动。活动期间,人们通过活动官方账号了解大运河文化,看直播、刷视频,参与“我的运河故事”征集评选和大运河知识竞赛。主办方通过全媒体、多形式、多渠道深入挖掘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所蕴含的历文之化内涵,倾力打造大运河文化品牌,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向纵深发展。

(2)简要回答“千年韵·万象河”主题活动的文化价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