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金融经济学导论第1章讲义

金融经济学导论第1章讲义

金融经济学导论第1章讲义
金融经济学导论第1章讲义

为什么我们需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呢?

一个金融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机构和市场所组成,它们允许交换合约和提供服务,其目的是使得经济代理人(economic agents)的收入流和消费流不同步,即让它们缺少相似性。

这一功能有两个维度: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和风险维度(risk dimension)。

金融: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

为什么将消费和收入夸时分离是有用的呢?

理由1:收入在离散的时间情况下获得(比如一个月),而与此同时按照人们的习惯,消费是连续的(即每天)。

理由2:消费支出决定了生活水平,绝大多数人都发现要逐月逐年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困难的。这样就有了对平稳消费流的要求。

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具有普遍性,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人的,因此这一要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于为退休而储蓄的需要,即消费小于收入,这样才能使退休后消费流超过收入,即动用储蓄。

对于较短时期的情况,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同样需要。例如,消费和收入的季节性模式:特定的个体(汽车销售员、百货公司销售员)可能会经历由于季节性事件(如绝大多数的新车都是在春季和夏季销售的)所导致的收入波动,而他们不希望这一波动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同样由于营业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的暂时性失业也会产生这一问题,工人不想因为暂时的失业而失去了可持续的收入时,工人们不希望他们家庭的消费大大下降。

因此,金融中第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时间

(勤俭创业的企业家)

在一个不受时间影响的世界中,将没有资产,没有金融交易(虽然人们使用货币,但货币仅具有交易的功能),也没有金融机构。

持有资产则使得消费流和收入流不同步。例如农民留着种子、守财奴将金子埋起来或老奶奶将钞票放在床底下,都会使他们的消费和收入不同步,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有一个更高水平的福利。

一个完全发达的金融体系应当具备有效完成这一同样功能的性质。因此金融体系应当提供多功能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在贷款规模、贷款时间的选择和贷款到期日以及金融工具的流动性等方面,满足存款人和借款人普遍不同的需求。

对偏好平稳的描述

“对平稳消费流的偏好具有一个以效用函数U 表示的自然对应物(natural counterpart ),而效用函数典型的被用于描述消费者从一具体的消费束(consumption bundle )所获得的相对利益。假设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在今天和明天的两个时期中消费一种单一的消费品(或一篮子商品)。令c1和c2分别表示今天和明天的消费水平,并且令12()()U c U c + 表示从一个给定的消费流(c1,c2)所获得的效用水平。

有关平稳消费的偏好必然意味着,例如,消费流(c1,c2)=(4,4)比起备选的(c1,c2)=(3,5)更受到人们的偏爱,或

(4)(4)(3)(5)U U U U +>+

不等式的两边同时除以2,这意味着

11(4)(3)(5)22U U U >+

如下图所示,当把所有可能的消费组合概括起来时,这一性质暗示着函数U 具有弧状的形态,我们将这种形态与术语严格凹性相联系在一起。

非同步性:风险维度(risk dimension)

未来是不确定的:与未来相关联的金融决策必然是有风险的。时间和风险是不可分的。——风险是金融中第二个关键因素。

我们可以将时间维度浓缩为“现在”和“将来”。人们有在“现在”和“将来”之间平稳消费的意愿。即在“将来”可能产生的不同情况中识别尽可能平稳的消费机会的愿望。大部分人都希望无论明天发生什么事情都能保障其家庭的生活水平不变:无论他们是生病或是健康、失业或是就业、面临光明或是暗淡的投资机会、从意外事件中获利或是收到打击。偏好的这一特性通常被描述为“风险厌恶”。

考察风险问题的一个方法是引入自然状态(states of nature )的概念。一个自然状态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一种情境(scenario )的完整的描述。在一个“现在”和“将来”的经济中,所有可能的未来事件都能以一个详细的自然状态列表来描述。而通常的经济人会希望在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未来自然状态下经历一个相似的消费水平——这是对我们之前的跨时稳定消费的观点进行扩展。

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为储蓄者提供了在一个公平价格下减少或者消除他们所不愿意承担的风险的途径。

如:火灾合同、卖出期权、组合投资(从许多小规模、相对有风险的投资中获得一个相对安全的总收入成为可能)。

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不仅仅完成了跨时期重新分配购买力的功能,还完成了跨自然状态重新分配购买力的功能。

对风险厌恶的描述

“如果消费水平是“将来”的两种互替的、等可能性的自然状态下获得的,让我们重新解释一下两个时期的消费流(c1,c2)。我们将在两种状态下平滑消费的意愿与风险厌恶相联系,显然描述这一需求我们可以用相同的不等式 11(4)(3)(5)22U U U >+

它与一般形式的效用函数相同。即,假设决策制定者似乎都是厌恶风险的,这一假设与大多数金融理论相一致,它意味着用于描述代理人偏好的效用函数是严格凹性的。”

金融体统的筛选和监控功能

时间意味着不稳定性,不稳定性不仅仅意味着风险,通常还意味着不对称信息。

个体拥有不同信息,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潜在的得悉更好的信息。一位储蓄者如何能够确保他找到一位偿付能力高的借款者。

一个有效的金融系统,不仅仅协助提供有利的信息并实施监控的任务

金融系统还要提供各种适合绝大多数储蓄者和借款者的金融工具(合同性的协议),由此将储蓄引导至有效的项目上

金融理论的主要问题

对风险现金流定价,或对风险资产定价,是金融理论的核心。(因此,几乎所有的金融理论都是在解决资产定价的问题)

资产就是对未来现金流的权利,而不管这些未来现金流源自利息支付、股利支付、保险赔付或者是资产的再售值。

如果暂时抽象掉风险,那么不管是资产还是投资项目,可以总结为下表:

无风险现金流定价

t=0 t=1 t=2 …… t=T

P 0

1CF 2CF CF τ T CF 11(1)f P r + 221(1)f P r + 1(1)f P r ττ+ 1(1)T f T

P r + t=0,1,2,…, τ,…,T 代表未来日期。

CF τ代表在时期τ可能不确定的现金流

1f r 是无风险利率,在时期0和τ之间每个期间的利率

P 0表示待定的价格或未来现金流的现值

如果未来现金流是肯定能得到的,对未来现金流定价就比较容易。这需要对未来现金流按无风险利率贴现后加总。

贴现过程其实就是我们所讨论问题的核心(适用于把未来支付转换为现值)。 如果未来现金流是不能确定得到的,而遭遇随机事件——利息支付依赖于负债人对于剩余负债的偿付能力、股利支付依赖于股权发行人的财力、投资项目的回报

依赖于它的商业成功

——那么定价问题就变得棘手,此时,就不存在一个广为认同的优于其他的定价方法。

金融体系与经济增长

金融体系能将资金从储蓄者手中有效的引导至投资者手中。当发现能更有效的完成这一任务的方法时,社会就能牺牲给定的当前消费来换取明天消费更多的增长。

储蓄和增长的关系:直觉上储蓄能带来更多的投资,从而带来更多对未来财富。下图的确支持了这一直觉。

但是,当储蓄以适当的方式来投资时,储蓄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例如,前苏联——投资被配置给了欠佳或无价值的项目;

东南亚金融危机——储蓄的日益增加而经济没有相应增

长;大多数亚洲经济体不具备充分发展的金融体系,阻

碍金融的发展,甚至金融抑制financial repression,

包括利率管制、选择性的信贷投放、资本控制以及银行

业准入和竞争的限制。

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投资者的过程:

在一个极端无效率的金融体系中,所有的投资都是通过储蓄者自身来进行的。

他要求一系列的意愿的“双向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某人头脑中产生了好的投资点子但过去缺乏储蓄,投资不会被实现;

非企业家存钱而不会将其用于生产性的用途。

FS/S:总储蓄(S)中委托给金融体系的部分(FS)

BOR/FS:从金融体系转移给借款者和企业的资金比率,BOR:借贷资金

I/BOR:借贷资金中实际用于投资的部分

EFF:在给定时间中,社会所进行的投资项目的效率

K:总的资本存量

:折旧率

我们可以写出:

K EFF I K =?-Ω

或者,用我们所定义的变量来乘以和除以I ,得到:

(/)(/)(/)(/)K EFF I BOR BOR FS FS S S Y Y K =?????-Ω

在给定储蓄率时,资本存量的增长有可能受到上面所引入的各种比例的水平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会使储蓄者能找到满足其需要的正确的储蓄工具,对(FS/S ),(I/BOR )有正面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通过提供大量以及多样化的用于分散风险(保险和对冲)的机会来使储蓄用于效率更高的投资,对(S/Y ),(FS/S )有正面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能够更有效的筛选可供选择的投资项目,更好且更有效的运用成本方式来监控投资的实施。会提高EFF 。

上面的讨论是为了说明:金融体系在为经济增长提供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风险现金流的贴现:各种论证

在确定情况下,可以合理的提出(并且可以证明)定价过程的可加性。未来现金流加总后的价值可以由每一未来现金流的价值相加而得。

对于不确定的情况,我们将使用概率,这样在某一未来日期τ发生的随机现金流可以用一个随机变量来表示:CF τ 其在未来τ时期的期望值为ECF τ 预期未来τ期现金流按照无风险利率贴现的价值为:(1)f ECF r τ

ττ+

在一般情况下,需要考虑风险,就意味着承担风险的行为需要得到报酬,因此需要对上面的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可以有以下形式:

1、最普通的策略是以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率来贴现,也就是将无风险利率提高了一定量π,即风险溢价,贴现的价值为:(1)

f ECF r τττπ++ 即资产价格等于预期未来现金流按特定利率贴现后的现值。其结果是现在持有资产预期能按贴现率取得收益。而这个适当的收益率是由分析员估计的,是与该现金流在风险和期限都相似的其他金融资产的回报率。关键的问题是计算相应的风险溢价。

2、同样原理的另一方法包括修正预期现金流本身,继续按无风险利率贴现。具体方法是将预期未来现金流减少一部分τ∏,再次反映出某种风险溢价:

(1)f ECF r ττ

ττπ-∏++ 3、也可以通过改变概率分布的形式改变预期收益,再按无风险利率贴现:

(1)f ECF r ττ

τ+

4、最后,可以考虑把未来现金流CF τ分解到各个风险自然状态中。用()CF τθ表示在特定可能的自然状态τθ,下将发生的实际支付。如果能找出未来$1在特定状

τθ得以实现条件下的现值,比如()q τθ,那么CF τ的当前价值为

()()q CF ττ

ττθθθ∈Θ∑ 其中,求和是对所有可能未来状态τθ的加总。

对于1、2涉及到怎样计算风险溢价,3、4涉及改变概率分布或者对现金流逐个状态定价。

对于1、2而言,可以通过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消费资产定价模型(CCAPM ),或者套利定价模型(APT )来实现;对于3涉及鞅方法;对于4描述了阿罗-德布鲁定价的情况。

两个主要方法:均衡与套利

传统的均衡法主要是对决定现金流(资产)供给和需求因素进行分析。 套利法则试图以构成现金流的各种元素为基础来对其定价。

一个类比:

均衡法:分析自行车的供给——厂商、替代品;需求购买者;市场结构。均衡法是个复杂的方法,在经济学界具有长久的传统,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被应用于金融市场。

套利法:视自行车定价方法的出发点是视自行车为一些部件的组合。如果知道所有必须的部件价格——车架、车把、车轱辘、轮胎、坐垫、刹车和换档装置——就能相对容易决定这辆车的市场价格。

套利法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比均衡法更为直接的方法。如果自行车的价格和部件总和价格的无套利关系不成立,任何有一点时间的人都可能成为一个自行车组装商而挣大钱。但是,如果太多人有这样的想法,部件价格和自行车价格都会调整至一致。

套利法的局限:如果不通过均衡法我们怎么能够得到各个部件的价格呢?所以它不能构成一个定价的一般理论,只是均衡法的一个补充。

确定性条件下投资理论

投资之所以充满魅力,就是在于投资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我们先从最简单的情形——经济中不存在任何的不确定性——开始,尽管该情形并不现实,但是通过该情形下投资者行为的研究所建立的投资决策的原则对研究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者行为理论大有帮助。其中有些在不确定性条件下依然适用,有些则通过一定的修正也可以应用于不确定情形。

最简单的经济——只有唯一一个个体、一种消费品的经济:

(Robinson Crusoe Economies )

Robinson 必须作出现在消费还是将来消费的决策。

决定他决策的是他的偏好(无差异曲线)和投资可行集(投资和生产的机会集)。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行集的相切来确定最有的消费/投资决策。切点代表了Robinson Crusoe 的主观利率——现在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的最优交换率。

其次我们假设在多个个体的经济中存在借贷机会,因此来引入经济中不同时间的消费可以交换的机会集。我们称这样的经济为交换经济。

下面的分析将说明交换经济优于Robinson Crusoe 经济。

? 不具有资本市场的消费和投资:

假设:

1) 所有投资的结果都是确定知道的;

2) 以一种物品作为计量单位,其余的物品均换算成该物品;

3) 所有个体都是非满足的,即边际效用函数总是正的,并且,

边际效用函数是递减的;

4) 没有交易成本和税收;

5) 仅考虑一期决策问题。

个体在期初的禀赋为0y ,在期末的禀赋为1y 。

个体在期初作出决策:(1)现在消费的数量0C ;(2)为了期末的消费1C 而必须进行投资的数量。个体的效用函数为01(,)u C C 。

偏好

A 、

B 位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具有相同的效用。A 点在期初具有较少的消费,而在期末具有较多的消费。D 点在每个阶段的消费都较多,D 点所在的无差异曲线有更高的效用。

A 、

B 点的斜率表示决策者对现在和将来的消费之间的一种权衡关系,或者说是一种替代关系——现在消费和将来消费之间的边际替代率(MRS ),它揭示了决策者在A 、B 点对时间的主观偏好率i r ,衡量不同时间消费的替代率,因此,我们可以把它视为一种利率,说明:在保持效用不变的情况下,现在少消费一个单位的消费品(即投资一个单位),将来应该有多少额外的消费(即投资的回报)。

0110(1)C C i U c

C MRS r C c =?==-+?为常数

注意: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每一点的主观时间偏好率都不同。例如,A 点的主观时间偏好率比B 点的主观时间偏好率大。原因是决策者在A 点有较少的现在消费,所以,为了保持效用不变,他需要较多的将来消费来补偿现在放弃的1个单位的消费。

可行投资集

确定个体的可行投资集——现在1个单位消费品的储蓄/投资可以转换成将来多少单位的消费。

假设:经济中每个个体都有一个生产投资集,并且所有的生产投资集都是独立的、无限可分的。

单调递减的边际回报率表示个体投资的越多,边际投资的回报率就越低。 (边际回报率递减说明生产函数的二阶导小于0,二阶导小于0的生产函数

是个凹函数)

对应的生产机会集:

0 总投资 边际回报率

上图的曲线表示的是通过投资可以获得的期初和期末的消费前沿。

D点表示不投资,个体只消费自己的禀赋。

X点表示现在不消费,全部用于投资而得到将来的消费。

C点表示在期初一部分用于消费,而另一部分投资而获得的期初和期末的消费。

曲线DCX上每一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通过生产投资,现在每放弃1个单位的消费,将来可以获得多少单位的消费——生产/投资机会集的边际转换率(MRT)。

A点的斜率最大,表示MRT最大。

注意:由于不存在交换的机会,个体不能提前消费将来的消费,所以曲线AD部分实际上是不可能达到的。

作为投资者,当他的MRT比他的主观时间偏好率大时,个体将进行投资。

上图是个体消费的时间偏好集图和生产投资机会集图。

一个个体具有禀赋(y

0,y

1

),其效用为U

1

.该个体可以沿着生产机会集到达

B点,在这一点,无差异曲线和生产机会集相切,个体的效用达到最大U

2

.在这

个切点,如果C

0>y

,则个体不投资,由于不存在交换的机会,所以,个体只能

消费(y

0,y

1

);如果C

,则个体进行投资,投资的数量为y

-C

注意:在切点B,投资的边际回报率(MRT,投资机会集在点B的切线斜率)正好等于投资者的主观时间偏好率(MRS,即无差异曲线在B点的切线斜率)。在B点的边际回报率等于主观时间偏好率:MRT=MRS。

注:在Robinson Crusoe经济里,由于没有资本市场,即不存在交换的机会,所以,上述等式总是成立的。

总结:具有禀赋(y

0,y

1

)的投资者,每次进行1单位的边际生产投资时,

就会比较这时的边际回报率与他的主观时间偏好率。当边际回报率大于他的主观时间偏好率时,投资者进行投资,从中获得效用。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边际回报率等于他的主观时间偏好率为止。

由于不存在资本市场,即使具有相同的禀赋和相同的投资机会集,具有不同

无差异曲线的个体也可能选择完全不同的最优消费。

具有资本市场的消费和投资

Robinson Crusoe经济的特征在于,个体之间不存在交换跨期消费的机会。当经济环境中有多个个体时,就可能存在交换跨期消费的机会。资本市场的形成使得借者和贷者之间的现金流动变得容易,从而使得跨期消费之间的交换成为可能。为了研究具有资本市场的消费和投资,我们作出如下假设:

1)经济中存在跨期消费交换的机会,每个个体可以以市场利率r无

限制的借入或贷出资金;

2)市场利率是正的,期初借入的资金在期末连本带息还清。

我们先不考虑生产,仅仅考虑资本市场的作用,我们用资本市场线来表示借、

从初始的禀赋为(y 0,y 1)、效用为U 1开始,通过以市场利率借入或贷出资金,

投资者能够到达资本市场线上的任一点。假设在期初以市场利率r 借入X 0,则在期末我们必须连本带息还清:

10(1)X r X =+

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看,即在期末要有X 1这么多的财富,我们在期初应该有

X 0这么多的存款。同样的,初始禀赋(y 0,y 1)的现值W 0为现在收入y 0和期末收入的折现值11(1)y r -+的和

1

001y W y r =++

在微观经济学里,给定预算约束线,我们移动无差异曲线,直到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相切,这时,效用达到最大。

在上图中,资本市场线的方程为:

100(1)(1)C W r C r =+-+

上式相当于预算约束线,如果我们把期初和期末的消费看作两种不同的商品的消费,把W 0 看作我们的初始财富,而两种商品的相对价格为1

(1)r -+,则上

式描述了可供消费选择的可行集。我们沿着预算约束线移动无差异曲线,直到两者相切,这时,主观时间偏好率等于市场利率,效用达到最大。上图中B 点**01(,)C C 是效用最大点。

在初始禀赋A 点,我们的主观时间偏好率,以通过A 点的无差异曲线在A 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它小于市场回报率。因为资本市场提供的回报率高于我们主观所要求的,因此,我们愿意借钱出去。最后,我们达到效用最大点**01(,)C C 。在

B 点的效用U 2 大于在A 点的效用U 1 。点**01(,)

C C 的目前值为:

*1*001(1)W C r C -=++ 我们改写上式得到:

**100(1)(1)C W r C r =+-+

所以**0

1(,)C C 满足资本市场线的方程。我们可以看出,禀赋的目前值等于最优消费的目前值,并且两者都等于初始财富W 0 。因此,在存在资本市场的条件

下,沿着资本市场线,不改变初始财富,我们也能够达到高效用的消费水平。

下面在一个存在资本市场的经济环境中考虑生产/消费决策问题。我们把生产机会集和市场交换集结合起来,如下图:

从初始禀赋A点开始,既可以沿着生产机会集又可以沿着资本市场线移动。两者的回报率都高于主观偏好率,但生产机会集提供的回报率更高,即在A点的斜率更大。因此,个体选择投资,沿着生产前沿移动。如果没有资本市场提供借贷的机会,个体将在D点停止,这时生产投资的边际回报率等于主观偏好率。在

D点,个体的效用水平从A点的U

1增为U

2

当借贷机会存在时,在D点的资本市场的借贷率(由资本市场线在D点的斜

率表示)小于边际投资的回报率,所以,进一步进行生产投资能够使得个体的财富的现值增加。这个过程将一直持续到资本市场的借贷率等于边际投资的回报率,即投资的回报率等于贷款的成本。

上图中B点表示借贷率等于边际投资的回报率。在B点,个体的财富有W

为W*

。从B点出发,我们能够到达资本市场线的任何点。因为在B点,个体的主观时间偏好率大于市场回报率,所以,个体提前消费。通过贷款,个体能够达到资本市场线上的C点。在C点,个体的主观时间偏好率等于市场回报率,效用达到最大。

在整个过程中,个体的效用从A点的U

1增加到D点的U

2

,再增加到C点的

U 3。因为U

3

>U

2

>U

1

,所以资本市场的存在使得个体的状况变得更好。

Fisher分离定理

当经济中存在生产机会和资本交换机会时,决策过程可以分为明显的互不相

关的两步:(1)选择最优的生产策略:通过投资,直到投资的边际回报率等于客观的市场利率;(2)选择最优的消费策略:通过资本市场线借入或者贷出资金,直到主观时间偏好率等于客观的市场利率。这种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之间的分离,我们称之为Fisher分离定理。

Fisher 分离定理:给定完善和完备的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生产决策是由客观市场规则决定的(最大化可达的财富),而不用考虑个体的主观偏好。

金融经济学复习资料整合

金融经济学总复习 什么是金融经济学? 金融经济学是一门研究金融资源有效配置的科学,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是否还能完全指导所有的经济主体(个人、机构、企业和政府等)在参与金融活动中所做的决策。它在微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内发展了金融理论的主要思想,并以此思想来观察金融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和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中探索金融交易过程中所蕴涵的经济学的普遍规律。 ?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不确定性金融市场环境下的金融决策和资产定价。 金融产品是指在金融市场交易的有价证券,如银行存单、票据、债券、股票以及各种衍生证券等;或称之为金融工具,实际上金融工具可以理解为市场普遍接受并大量交易的标准化金融产品。 金融产品(证券)的特殊性 ?对未来价值的索偿权:即购买并持有一项金融商品,取得了对该项商品未来收入现金流的所有权。 ?风险性和不确定性 ?由信息决定价格 金融产品的现金流特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商品的变现能力和可交易程度 收益性——是指预期收益,是未来各种可能情况下实际发生的收益的统计平均收益 风险性——实际发生的收益对预期收益(即平均值)的偏离程度,用收益的方差或标准差度量,且二者都是统计平均值 金融决策分析的三大原理或三大支柱 ?货币的时间价值原理: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资产价值评估原理:一价原则 ?风险与收益权衡原理 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三个核心问题 1.不确定性条件下经济主体跨期资源配置的行为决策; 2.作为经济主体跨期资源配置行为决策结果的金融市场整体行为,即资产定价和衍生金融资产定价; 3.金融资产价格对经济主体资源配置的影响,即金融市场的作用和效率。 三大基础理论体系 (1)个体的投资决策及资产组合理论:证券组合理论 (2)公司融资决策理论:MM定理 (3)资本市场理论:EMH 金融经济学分析方法:绝对定价法与相对定价法 绝对定价根据金融工具未来的现金流特征,运用恰当的贴现率将现金流贴现成现值,该现值即绝对定价法要求的价格。优点:比较直观,便于理解普遍使用;缺点:金融工具(特别是股票)未来的现金流难以确定;恰当的贴现率难以确定 相对定价法:是利用基础产品价格与衍生品价格之间的内在关系,直接根据基础产品价格求出衍生品价格。优点:定价公式没有风险偏好等主管变量,容易测度;贴近市场 ①均衡定价法则: 在给定交换经济、初始财富、经济主体的偏好和财富约束下的期望效用最大、市场完全竞争等条件下,当每个投资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没有动力通过买卖证券增加自己的效用时,市场达到均衡,此时的证券价格是均衡价格。均衡定价的经典模型:CAPM ②套利定价法则 通过市场上其它资产的价格来推断某一资产的价格,其前提条件是完美的证券市场不存在套利机会。如果两种期限相同的证券能够在未来给投资者提供同样的收益,那么在到期之前的任何时间,两种证券的价格一定相等,即所谓的“一价原则”。

金融经济学导论上机操作

上机练习 1.已知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与标准差分别为25%和15%,无风险资产收益率为20%,如果投 资者允许借入和贷出无风险资产,并且借贷利率相同,请绘出由这两种资产构成的投资组合 曲线。 2.A,B两种股票的收益率及标准差如下所示,请画出由A,B两个资产构成的组合的有效 边界图形。 已知数据 资产期望收益率标准差 资产A 20% 10% 资产B 25% 20% 投资组合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计算 相关系数 1 0.5 0 -0.5 -1 3.投资组合中有3个资产,其中一个为无风险资产,画出包含这三种资产的投资组合图形。 并给出夏普率最大情况下的投资组合。最优风险资产组合的权重计算方法. 4.已知效用函数的表达形式为 2 005 .0 ) (σ A r E U- =。假设A=2, A=4,分别画出U=4 和 U=9两种情况下的效用曲线。 5.已知风险资产A的期望收益率为20%,标准差为30%,风险资产B的期望收益率为12%,标准差为15%,两项资产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1,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为8%,计算 1)不考虑无风险资产时,两种风险资产之间最小方差组合的投资比例为多少? 2)考虑无风险资产时,三种资产构成的最优组合的投资比例为多少? 3)若投资者要求的收益率为14%时,投资组合中资产A,B和无风险资产的最优投资比例是多少? 4)绘制投资组合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之间的关系曲线,包括由风险资产构成的双曲线和加入无风险资产后的直线。 6。用规划求解的方法计算最小方差组合的权重。已知A,B两资产的期望收益率,标准差和他们的相关系数,要求利用规划求解工具计算最低风险下的资产A和B的投资比例,并计算组合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若投资者要求的最低收益率为7%,要求利用规划工具计算满足7%的最低收益率的资产A和B的投资比例。 7.假设已知7个国家的股票指数的平均收益率、标准差以及收益率的相关系数矩阵。如何得到有效组合的计算方法? 8.在数据中有1992年4月10日至2001年8月14日上海证交所8只股票的每日收盘价。请根据这些数据找出它们有效边界(不允许卖空)。提示:先根据每日收盘价计算出各股票每日连续复利收益率。然后用EXCEL所附的均值和标准差函数求出收益率的均值和标准差。再转换成年收益率和年标准差。再用EXCEL“工具”中的“数据分析”中的求相关系数工具求出各股票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然后就可以找有效边界。 自行下载数据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版核心讲义第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版)核心讲义(第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作者:————————————————————————————————日期:

第26章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美国经济中的金融机构 金融体系(financialsystem)是指经济中促使一个人的储蓄与另一个人的投资相匹配的一组结构。金融体系由帮助协调储蓄者与借款者的各种金融机构组成。金融机构可以分为两种类型——金融市场和金融中介机构。 1.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s)是储蓄的人可以借以直接向想借款的人提供资金的机构。经济中两种最重要的金融市场是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 (1)债券市场 债券(bond)是规定借款人对债券持有人负有债务责任的证明。 债券就是借据(IOU),规定了贷款偿还的时间,称为到期日,以及在贷款到期之前定期支付的利息的比率。 在美国经济中有几百万种表面上不同的债券,这些债券由于三个重要特点而不同。 ①第一个特点是债券的期限——债券到期之前的时间长度。一些债券是短期的,也许只有几个月,而另一些债券的期限则长达30年。(英国政府甚至发行了永不到期的债券,称为永久债券。这种债券永远支付利息,但从不偿还本金。)债券的利率部分取决于它的期限。长期债券的风险比短期债券大,因为长期债券持有人要等较长时间才能收回本金。如果长期债券持有人在到期日之前需要钱,他只能把债券卖给其他人,也许还要以低价出卖,此外别无选择。为了补偿这种风险,长期债券支付的利率通常高于短期债券。 ②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它的信用风险——借款人不能支付某些利息或本金的可能性。这种不能支付称为拖欠。借款人可以通过宣布破产来拖欠他们的贷款。当债券购买者觉察到拖欠的可能性很高时,他们就需要高利率来补偿这种风险。由于一般认为美国政府有安全的信用风险,所以政府债券倾向于支付低利率。而财务状况不稳定的公司通过发行垃圾债券来筹集资金,这种债券支付极高的利率。债券购买者可以通过各种私人机构(如标准普尔公司)的核查来判断信用风险,这些机构可以评定不同债券的信用风险。 ③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它的税收待遇——税法对待债券所赚到的利息的方式。大多数债券的利息是应纳税收入,因此债券所有者必须将一部分利息用于交纳所得税。与此相反,当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市政债券时,这种债券的所有者不用为利息收入支付联邦所得税。由于这种税收利益,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债券支付的利率低于公司或联邦政府发行的债券。 (2)股票市场 ①股票 股票(stock)是企业部分所有权的索取权。出售股票来筹资称为股本筹资,而出售债券筹资称为债务筹资。虽然公司既可以用股本筹资的方式也可以用债务筹资的方式为新投资筹资,但股票与债券的差别是很大的。公司股票的所有者是公司的部分所有者,而公司债券的所有者是公司的债权人。如果该公司的利润极为丰厚,股票持有者就享有这种利润的利益,

金融经济学(王江)习题解答

金融经济学习题解答 王江 (初稿,待修改。未经作者许可请勿传阅、拷贝、转载和篡改。) 2006 年 8 月

第2章 基本框架 2.1 U(c) 和V (c) 是两个效用函数,c2 R n+,且V (x) = f(U(x)),其中f(¢) 是一正单调 函数。证明这两个效用函数表示了相同的偏好。 解.假设U(c)表示的偏好关系为o,那么8c1; c22R N+有 U(c1) ? U(c2) , c1 o c2 而f(¢)是正单调函数,因而 V (c1) = f(U(c1)) ? f(U(c2)) = V (c2) , U(c1) ? U(c2) 因此V(c1)?V(c2),c1oc2,即V(c)表示的偏好也是o。 2.2* 在 1 期,经济有两个可能状态a和b,它们的发生概率相等: a b 考虑定义在消费计划c= [c0;c1a;c1b]上的效用函数: U(c) = log c0 + 1 (log c1a + log c1b) 2 3′ U(c) = 1 c01?°+21 1 c11a?°+ 1 c11b?°1?°1?°1?° U(c) = ?e?ac0?21? e?ac0+e?ac0 ¢ 证明它们满足:不满足性、连续性和凸性。 解.在这里只证明第一个效用函数,可以类似地证明第二、第三个效用函数的性质。 (a) 先证明不满足性。假设c?c0,那么 有c0 ? c00; c1a ? c01a; c1b ? c01b 而log(¢)是单调增函数,因此有 log(c0) ? log(c00); log(c1a) ? log(c01a); log(c1b) ? log(c01b) 因而U(c)?U(c0),即coc0。

金融经济学总复习

金融经济学总复习 一、概念题 1.风险与收益的最优匹配 即是在一定风险下追求更高的收益;或是在一定收益下追求更低的风险。对风险与收益的量化以及对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分类,是构建资产组合时首先要解决的一个基础问题。 2.优先股特点 1、优先股通常预先定明股息收益率。 2、优先股的权利范围小。 3、如果公司股东大会需要讨论与优先股有关的索偿权,即优先股的索偿权先于普通股,而次于债权人。 3.资本市场的无差异曲线 对于一个特定风险厌恶的投资者而言,任意给定一个资产组合,根据他对风险的态度,按照期望收益率对风险补偿的要求,就可以得到一系列满意程度相同(无差异)的证券组合。 4.资本市场的无差异曲线(与上题相同) 5.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是指超过无风险资产收益的预期收益,这一溢价为投资的风险提供了补偿。其中的无风险资产,是指其收益确定,从而方差为零的资产。一般以货币市场基金或者短期国债作为无风险资产的代表品。 6.风险资产的可行集(Feasible Set ) 可行集又称为机会集,由它可以确定有效集。可行集代表一组证券所形成的所有组合,也就是说,所有可能的组合位于可行集的边界上或内部。一般而言,这一集合呈现伞形,具体形状依赖于所包含的特定证券,它可能更左或更右、更高或更低、更胖或更瘦。

7.资本配置线 对于任意一个由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所构成的组合,其相应的预期收益率和标准差都 落在连接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的直线上。该线被称作资本配置线(capital allocation line,CAL)。 E(rc)=rf+ [E(rp)-rf] 二、简答题 1.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效用曲线的特点 1,斜率为正。即为了保证效用相同,如果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增加,则其所要求的收益率也会增加。对于不同的投资者其无差异曲线斜率越陡峭,表示其越厌恶风险:即在一定风险水平上,为了让其承担等量的额外风险,必须给予其更高的额外补偿;反之无差异曲线越平坦表示其风险厌恶的程度越小。 2,下凸。这意味着随着风险的增加要使投资者再多承担一定的风险,其期望收益率的补偿越来越高。如图,在风险程度较低时,当风险上升(由σ1→σ2),投资者要求的收益补偿为E(r2);而当风险进一步增加,虽然是较小的增加(由σ2→σ3),收益的增加都要大幅上升为E(r3)。这说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的无差异曲线不仅是非线性的,而且该曲线越来越陡峭。这一现象实际上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投资上的表现。 3,不同的无差异曲线代表着不同的效用水平。越靠左上方无差异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如图中的A曲线。这是由于给定某一风险水平,越靠上方的曲线其对应的期望收益率越高,因此其效用水平也越高;同样,给定某一期望收益率水平,越靠左边的曲线对应的风险越小,其对应的效用水平也就越高。此外,在同一无差异曲线图(即对同

《金融经济学》复习题(西财)

《金融经济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什么是金融系统? 答:金融系统由经济环境、市场参与者和金融市场构成。 2、什么是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答: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是指委托人的目标和决策与代理人的目标和决策不一致,代理人和 委托人之间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在极端的情况下,代理人可能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例如股票 经纪人与客户之间的代理问题、公司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代理问题等。 3、解释内涵报酬率。 答:内涵报酬率是指使未来现金流入的现值等于现金流出现值的贴现率,即使得NPV恰好为 零的利率。 4、解释有效投资组合。 答:有效投资组合是指在既定风险程度下,为投资者提供最高预期收益率的投资组合;或在 既定收益情况下风险最低的组合。 5、分别解释远期合约和期货合约。 答:远期合约是交易双方在将来的一定时间,按照合约规定的价格交割货物、支付款项的合 约。期货合约是指在有组织的交易所交易的标准化远期合约。交易所介于买卖双方之间,双 方各自同交易所单独订立合约。 6、解释无风险资产。 答:无风险资产是指,在投资者的决策和交易区间内收益率完全可预期的证券或资产。 7、什么是互换合约? 答:互换合约是双方互相交换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的一系列支付。 &简要介绍市盈率倍数法。 答:市盈倍数方法可以用来快速测算公司股票的价值:首先通过其他可比公司的数据推导出适当的市盈倍数,再将其与该公司股票预期的每股盈利相乘,由此就得到该公司股票的价值。 9、什么是NPV法则? 答: NPV等于所有的未来流入现金的现值减去现在和未来流出现金现值的差额。如果一个项 目的NPV是正数,就采纳它;如果一个项目的NPV是负数,就不采纳。 10、解释衍生证券。 答:衍生证券是一种金融工具,其价值取决于更基础的金融资产如股票、外汇、商品等,主要包括远期、期货、互换和期权,其主要功能是管理与基本资产相关的风险暴露。 11、什么是一价原则? 答:一价原则指在竞争性的市场上,如果两个资产是等值的或者未来能获得相同的现金流,它们的市场价格应倾向于一致。一价原则体现的是套利的结果。 12、解释风险厌恶。 答:指理性的经济人在面临公平赌博的时候总是拒绝的,而如果需要他接受这样的波动,就 需要给他一定的补偿。 13、什么是套期保值? 答:在衍生品市场上进入一个与现货市场反方向的头寸,当现货市场损失时衍生品市场可以 盈利,当然当现货市场盈利时衍生品市场也会亏损。我们称这种旨在消除未来不确定性的行为为套期保值。14、解释远期利率。

金融经济学简答题

1边际替代率:MRS,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表示初期的消费减少1元,下期消费增加的量的相反值。它揭示了为保持相同的总效用,放弃当前一个单位的消费量必须要多少单位额外的未来消费量来补偿。还等于个人的主观时间偏好率。数学公式为MRS 上面C0线面C1 等于 aC1/a C1| u=常数 2分离定理分离定理:给定完善的资本市场,生产决策由客观的市场标准唯一决定,而与影响个人消费决策的个人主观偏好无关。即投资决策和消费决策是分离的。 含义:对任何一个理性的投资者,尽管他或她的最终投资组合选择不相同,但对风险资产的选择是相同的:每个投资者以无风险利率借或贷,然后把所筹集到的或所剩下的资金按相同的比例投资到不同的风险资产上。这一相同的比例由切点T表示的投资组合来决定。 3确定性的五个定理 (1)完备性(可比性)定理: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计划a,b。要么a优于b,要么b优于a;或者两个都成立也就是说a,b是无差异的。换一句话说就是任何选择都可以比较好坏。 (2)传递性公理:如果a优于b,并且b优于c。则可以推出a优于c。(3)独立性公理:如果x和y无差异,则α概率下得到的x,(1-z)概率下得到的z,与, z概率下得到的y,(1-z)概率下得到的z 也是无差异的。 假设消费计划c和c'相对于某一状态有相同的消费路径x。并且c优于c' ,那么,如果我们把 X换成另外一个消费路径y,c与c' 的排序不变。 (4)可测性如果偏好y的程度小于x但大于z,那么此时存在唯一的a(一种概率)使得个体认为y与某种投机活动是无差异的,这种投机活动以概率a得到得到结果x,以概率(1-a)得到结果z.如果x大于y大于等于z,或者x大于等于y大于z,则此处存在唯一的a使得y和G(x,z:a)无差异 (5)有序性如果y和u均处于x和z的中间,那么我们可以设定这样一系列投机活动,即个体认为y同由x(概率为a1)与z组成的投机活动无差异,同样u 同由x(概率为a2)与z组成的另一次投机活动无差异,如果a1大于a2,则y优于u。 4风险态度:如果投资者不喜欢任何零均值(即公平博弈)彩票,则称其为风险厌恶者。 风险厌恶与凸凹性有关,如果效用函数为凹的则风险厌恶;反之凸效用函数为风险喜好;直线为风险中性。1、风险厌恶,U[E(W)]>E[U(W)],图形下凹;2、风险中性,U[E(W)]=E[U(W)],图形直线;3、风险偏好,U[E(W)]y,则U(x)>U(y)。2、风险资产排序,U[G(x,y:a)]= aU(x)+(1-a)U(y)

国际经济法讲义全

国际经济法讲义 国际经济法第一讲 学习提要 国际经济法在历届的律师资格考试中所占的比重都很大,估计国际经济法在全国司法考试中所占的比重还是会很大。尤其重要的是,由于今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将对我国的涉外法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希望广大的考生对国际经济法引起相当的重视。估计在全国司法考试中,国际经济法的比重将会有所提高。 由于国际经济法的容十分庞大复杂,因此在本次课程中将分四讲进行讲述。本讲第一讲主要讲述国际经济法的总论部分和国际贸易法中的国际货物买卖部分的容。由于国际经济法主要是一些实务性比较强,因此对于国际经济法的理论部分可以忽略不予考虑。因此,本讲其实也就是开始为大家讲述国际贸易法中的国际货物买卖法的容。在国际货物买卖法中,主要讲述国际商业惯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转移以及违反合同的各种补救办法和措施。国际货物买卖法的容很大部分都是合同法的容,考生可以在听讲义时适当比较两者

之间的关系。这里面一个比较重要的国际公约是1980年的《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希望考生对此引起重视。 重点与难点 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的适用围 2、《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主要容 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要条款 4、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成立 5、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 6、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转移 7、违反合同的各种补救办法 容讲解 (一)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1.公约的适用围: (1)适用公约的货物销售合同。依公约第1条的规定:"本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a)如果这些国家是缔约国;或(b)如果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此条包含下列几点:①公约只适用于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国际因素以当事人的营业地位于不同国家为标准,而不考虑当事人的国籍。如

金融经济学导论第1章讲义

为什么我们需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呢? 一个金融体系是由一系列的机构和市场所组成,它们允许交换合约和提供服务,其目的是使得经济代理人(economic agents)的收入流和消费流不同步,即让它们缺少相似性。 这一功能有两个维度: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和风险维度(risk dimension)。 金融:时间维度(time dimension) 为什么将消费和收入夸时分离是有用的呢? 理由1:收入在离散的时间情况下获得(比如一个月),而与此同时按照人们的习惯,消费是连续的(即每天)。 理由2:消费支出决定了生活水平,绝大多数人都发现要逐月逐年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水平是困难的。这样就有了对平稳消费流的要求。 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具有普遍性,深深的影响着每个人的,因此这一要求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在于为退休而储蓄的需要,即消费小于收入,这样才能使退休后消费流超过收入,即动用储蓄。 对于较短时期的情况,平稳消费流的要求同样需要。例如,消费和收入的季节性模式:特定的个体(汽车销售员、百货公司销售员)可能会经历由于季节性事件(如绝大多数的新车都是在春季和夏季销售的)所导致的收入波动,而他们不希望这一波动影响到他们的消费。同样由于营业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的暂时性失业也会产生这一问题,工人不想因为暂时的失业而失去了可持续的收入时,工人们不希望他们家庭的消费大大下降。 因此,金融中第一个关键的要素就是时间 (勤俭创业的企业家) 在一个不受时间影响的世界中,将没有资产,没有金融交易(虽然人们使用货币,但货币仅具有交易的功能),也没有金融机构。 持有资产则使得消费流和收入流不同步。例如农民留着种子、守财奴将金子埋起来或老奶奶将钞票放在床底下,都会使他们的消费和收入不同步,这样做,是为了让他们自己有一个更高水平的福利。 一个完全发达的金融体系应当具备有效完成这一同样功能的性质。因此金融体系应当提供多功能的、各种各样的金融工具,在贷款规模、贷款时间的选择和贷款到期日以及金融工具的流动性等方面,满足存款人和借款人普遍不同的需求。

金融经济学讲义

金融经济学讲义 参考教材: 1.Chi-fu Huang and Robert H. Litzenberger, 1988, Foundations for Financial Economics, Elservier Science Publishing Co., Inc. 2.王江,2006,《金融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张顺明、赵华,2010,《金融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4.宋逢明,2006,《金融经济学导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5.史树中,《金融经济学十讲》, 6. Cochrane, J.H.,2001, Asset Pricing,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数学预备知识: 多元微积分、线性代数、初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考试: 1.平常成绩占30%; 2.期末考试占70%。 第一章引言 1.金融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是资源的有效配置,而配置资源的效率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在微观层面,配置资源关注的是经济参与者(包括个体、公司或政府)如何使用他们所拥有的资源来最优地满足他们的经济需要;在宏观层面,配置效率关注的是稀缺资源如何流向最能产生价值的地方。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在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来完成的,金融市场是交易

金融要求权(financial claim)即对未来资源的要求权的场所。因此,金融学关注的焦点是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和效率。具体而言,它分析的是每一个市场参与者如何依赖金融市场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以及市场如何促进资源在参与者之间进行有效配置。 金融经济学旨在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作为金融研究的入门,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主要包括:(1)个体参与者如何做出金融决策,尤其是在金融市场中的交易决策;(2)个体参与者的这些决策如何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行为,特别是金融要求权的价格;(3)这些价格如何影响资源的实际配置。金融经济学试图建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以及在此框架下应用相关原理解决各个基本问题所建立的简单理论模型。这里所建立的框架、概念和原理,比如时间和风险、资源配置的优化、风险的禀性和测度、资产的评估等,都是金融各具体领域的研究基础,比如资产定价、投资、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公司财务、公司治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等。 金融经济学中最重要的是无套利假设与一般经济均衡框架,研究的中心问题是在不确定的金融市场环境下对金融资产定价,讨论金融市场有别于一般的商品和服务市场的特殊的均衡建立机制。投资组合分析、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套利定价理论(ATP)、期权定价理论、市场有效性理论、利率期限结构等都是围绕这一中心问题的组成部分。 2.金融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 金融经济学是金融学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国际上,金融经济学是金融方向的博士研究生在高级微观和高级计量学的基础上开设的第一门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现代金融学的理论基础。其后的延伸和应用包括资本市场(capital market)和公司金融(corporate finance)两个方面。 金融学科在中国和西方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发展轨迹不同。由于我国国有银行没有实现商业化和资本市场尚未发展,因此,一方面借鉴西方经济学科的货币经济学理论并结合中国的银行实务,建立起货币银行学的学科体系,另一方面借鉴西方经济学科的国际经济学理论结合国际贸易融资和结算等业务建立起国际金融学科。这样,货币银行学和国际金融学成为中国金融学科的两大支柱。 以前在国内经济学界常常把金融经济学和货币经济学(monetary economics)相混淆。金融经济学提供的是金融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着眼点在企业和市场的微观层面;而货币经济学讨论货币、金融与经济的关系,国际金融学则主要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和汇率的决定以及汇率变化对经济的影响,这两者侧重于比较宏观的层面,它们与金融经济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金融经济学导论》A 卷考题答案

《金融经济学导论》A卷考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e 2、 c 3、 b 4、 c 5、 d 6、 b 7、 d 8、 c 9、 b 10、 c 11、 b 12、 c 13、 d 14、 c 15、 c 16、 b 17、 a 18、 d 19、 d 20、 a 二、简答题 1、 答案:(共10分) 具体讲,每一个投资者将他的资金投资于风险资产和无风险借入和贷出上,而每一个投资者选择的风险资产都是同一个资产组合,加上无风险借入和贷出只是为了达到满足投资者个人对总风险和回报率的选择偏好。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中的这一特征常被称为分离定理:一个投资者的最优风险资产组合是与投资者对风险和收益的偏好状况无关的。……………………..2分 分离定理的核心在于揭示一下事实: 1) 在均衡条件下,每一位投资者只要向风险资产投资则必定持有切点组合。 2)如果切点组合的构造已知,或者有一个切点组合基金,则均衡条件下的投资组合工作大为简化,投资者只需将资金适当分配于无风险资产和切点组合即可实现最佳投资……………………..4分 分离定理的意义:

对于从事投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来说,不管投资者的收益/风险偏好如何,只需找到切点所代表的风险资产组合,再加上无风险证券,就可以为所有投资者提供最佳的投资方案.投资者的收益/风险偏好,就只需反映在组合中无风险证券所占的比重. ……………………..4分 2、 答案(共10分) CAPM 模型:……………………..2分 iM M F M F r r E r σσ2i )( j ir E ?+= 多因素APT 模型:……………………..2分 ik f k i f f i b r b r r r E )(....)(][11?++?=?δδAPT 和CAPM 的根本区别在于,APT 强调无套利均衡原则。CAPM 是典型的收益/风险权衡所主导的市场均衡。无风险套利机会建立市场均衡价格和收益/风险权衡关系建立市场价格均衡关系有着本质区别:收益/风险权衡关系所主导的市场价格均衡,一旦价格失衡,就会有许多投资者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来重建市场均衡,但每个投资者只对自己的头寸作有限范围的调整。套利则不然,一旦出现套利机会,每一个套利者都会尽可能大的构筑头寸,因此从理论上来讲,只需少数几位(甚至只需一位 )套利者就可以重建市场均衡。………………..2分 CAPM 是典型的收益/风险权衡所主导的市场均衡,每一位投资者都按照自己的收益/风险偏好选择有效组合边界上的投资组合。如果市场组合中的某一项证券价格失衡,资本市场线就会发生移动,所有投资者都会吸纳价植被低估的证券而抛出价值被高估的证券。所以重建市场均衡的力量来自于许多投资者共同行为。………………..2分 CAPM 对证券回报率的分布以及个体的效用函数作出假设,APT 假设证券的回报率是由因子模型产生,而在CAPM 中,证券的价格依赖于市场组合的回报率,需要对其进行估计,而APT 需要对因子回报率进行估计。…………..2分 3、答案:(共10分)

金融经济学-完整版~复习框架

总共的内容~引言~不确定条件下的选择~投资组合理论~AD框架~套利定价理论 一.引言 1.什么是金融经济学:(ppt1-6) 金融经济学旨在用经济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来分析金融问题。 它主要侧重于提出金融所涉及的基本经济问题、建立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基本概念和一般原理以及在此框架下应用相关原理解决各个基本问题所建立的简单理论模型。这些框架、概念和原理包括:时间和风险、资源配置的优化、风险的禀性和测度、资产评估等,是金融各具体领域研究的基础,从资产定价、投资、风险管理、国际金融到公司财务、公司治理、金融机构、金融创新以及金融监管和公共财物等。 2.新古典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框架(ppt1-17) (1)经济环境:是指经济参与者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2)经济参与者:是指参与经济活动的各个群体或个人 (3)金融市场:是指金融资产交易的场所,我们主要讨论的证券市场 3.描述经济环境的两个关键因素(ppt1-18) (1)时间:简单的考虑为期初,期末的问题。记为t 期初为0,期末为1. (2)风险。风险:风险是指不确定性,即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描述方式也包括两个方面:状态收益 状态: 基本状态——ω——基本事件 状态空间——Ω——样本空间 发生概率——P——概率测度 理解什么是状态树:(书8)LUCAS-TREE 期初禀赋** 基本事件**即状态** 概率** 期末禀赋** 4.经济参与者(ppt1-23) 参与者类型:◇个体—个人或家庭◇机构—公司、企业或政府。两者抽象为自利的经纪人。描述角度:◇参与者的经济资源◇参与者的经济需求 经济资源:◇实物商品/资本品◇信息◇生产技术(实物商品/资本品为重点) 信息:分为公共信息,私有信息。参与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经济学中许多问题的根源,比如:逆向选择,道德风险。 5.禀赋:(书9) 参与者初始占有的资源——与生俱来的商品或资本品,可以用来消费或生产。通常假设整个经济系统中只有一个易腐的商品。并且不包含上期投资收益。禀赋的表示(书9) 参与者k ,k=1,...,K。0期,1期,Ω个状态。我们可以吧每一个参与者的禀赋看成是(1+Ω)维实空间中的一个元素。进一步假设,禀赋非负。 使用下面的记号: a≥0,如果对于所有的i有ai≥0。 a>0,如果对于所有的i有ai≥0,且对至少一个i有ai>0 A>>0,如果对于所有的i有ai>0 因此**等价于e≥0; 6.参与者的经济需求(ppt1-27) (1)消费与投资 经济人的终极目标是消费,但其在每一期的决策有两个方面——本期消费和未来消费,从而必须作出消费和投资决策 (2)偏好与效用

《金融经济学导论》教学大纲

北京市高等学校精品课程申报文件之四 《金融经济学导论》教学大纲 《金融经济学导论》 教学大纲 项目负责人: 林桂军教授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金融经济学导论》课题组 二零零五年六月

课程名称 《金融经济学导论》 Introduction of Financial Economics 林桂军 教 授 郭 敏 副教授 余 湄 讲 师 吴卫星 讲 师 办公地点 博学楼908 接待时间 周四下午3:00-4:50 任课教师 联系电话 64495048 E-MAIL minguo992002@https://www.doczj.com/doc/419851181.html, yumei@https://www.doczj.com/doc/419851181.html, wxwu@https://www.doczj.com/doc/419851181.html, 课程性质 金融学院专业基础课 学分学时 3学分, 3学时(18周),共54学时 授课对象 金融学院本科生及全校各年级本科生 先修课程 微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 金融市场:机构与工具 微积分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平时作业计成绩。 考试方式 期中、期末考试均为闭卷考试。 考试成绩 平时作业占20%,期中占20%,期末占60%, 考勤要求 教师可根据作业、考勤情况确定是否允许参加考试和扣减成绩。 教学目标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实现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金融经济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理论框架,为进一步学习现代金融理论打下基础; 2.介绍资本市场的基本理论模型,包括马科维茨投资组合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套利定价模型、M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等; 3. 从经济学和金融学角度了解金融商品相对于一般实际商品的特殊性,以及金融市场均衡的形成过程,掌握金融市场均衡机制相对于一般商品市场的均衡机制的共性与差异。 4.掌握金融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如金融商品的未来回报的不确定性的刻划方法、处理风险和收益之间关系的定量方法、证券投资组合方法、资本资产定价的原理和无套利均衡方法等。 教学方法 本课程属理论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教学以讲授为主,辅以讨论.为在实证角度上增强学生对理论模型的深入了解,在部分章节安排了上机试验课。 课程简介 参见本课《课程介绍》。 教材 指定参考教材和授课教案结合 《金融经济学》毛二万 编著,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年。 《投资学》威廉.F.夏普等著,赵锡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 《金融工程原理——无套利均衡分析》宋逢明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

行为金融学讲义

第三章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 3.1行为金融学的相关概念 一、行为金融学定义 1.行为金融学:是金融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等学科相交叉的边 缘学科,力图揭示金融市场的非理性行为和决策规律。 2.行为金融理论:证券的市场价格并不只由证券内在价值所决定,还在 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资者主体行为的影响,即投资者心理 与行为对证券市场的价格决定及其变动具有重大影响。 3.行为金融学的两大基石:套利限制和心理学 4.行为金融学的研究内容:试图了解并解释投资者的决策过程,如在决策过程中,人类的情绪是否会影响决策,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决策,以及它是如何影响决策的。本质上,行为金融学试图从人类的心理,行为角度解释投资者投资什么,为什么投资,如何投资的问题。 二、其他相关概念 1.金融学 *金融学(Finance):以融通货币资金的经济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金融可以划分为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部分 宏观金融:从经济整体角度分析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律,重点讨论货币供 求平衡、通胀与通缩、金融体系与制度、金融危 机等 资产定价:是以研究投资者决策为出发点的 微观金融: 公司金融:以研究公司融资投资决策为出发点。 2.心理学 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应,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 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 3.行为学 行为学是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归属于管理科学 行为学研究的范畴是灵魂 性格:是先天赋予的行为本能,包括欲望、情感、智力和体能等 人的灵魂 知识:是后天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行为依据,包括习俗、技艺、科学文 化知识和思想意识理念等方面。------具有主导地位(一个有 丰富知识的人可以克服性格上的许多弱点。 三、举两个例子: 1.猎人抓猴子 在云南的某个地方,当地猎人捉猴子的方法非常简单:一个普通的木箱加上一个桃子就可以了。他们制作了一个比较沉的木箱,然后在木箱上面开一个刚好能让猴子伸进爪子的小洞,在木箱里面放一个桃子,将木箱放在猴子进场出没的地方,然后远远地看着,这时候,如果有猴子过来把爪子伸进木箱抓桃子,那么这只猴子就跑不掉了。原理在于猴子把爪子伸进木箱抓住桃子后就出不来了,因为洞不够大。奇怪的是,即便猴子看到猎人过来了,也不会放下手中的桃子,眼睁睁地看着猎人来把自己抓住。其实猴子只要放下手中的桃子就可以轻易脱身,但几乎没有一只猴子舍得放下即将到手的美食。 2.鸵鸟避险 鸵鸟遇到危险时,会把头埋入草堆里,以为自己看不见就是安全的了,事实上鸵鸟的两条腿很长,奔跑得很快,遇到危险时,其奔跑速度足以摆脱敌人的攻击,如果不是把头埋在草堆坐以待毙的话,是足以躲避猛兽攻击的。 后来,心理学家将这种心态称为“鸵鸟心态”,它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心理,是不敢面对问题的懦弱行为。 心理解读:抓猴子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拿得起放得下。很多人都有那种“鸵鸟心理”,以为把头埋起来就与自己无关了。股市中有的散户买股票被套了,却总是认为终有一天会涨上来,便开始长期投资,结果也不见翻身。

金融经济学导论-补充练习及参考答案-给学生-2018级

附录:补充练习题目及参考答案 1. 假设1期有两个概率相等的状态a 和b 。1期的两个可能状态的状态价格分别为a φ和b φ。考虑一个参与者,他的禀赋为(011;;a b e e e )。其效用函数是对数形式 问:他的最优消费/组合选择是什么? 解答:给定状态价格和他的禀赋,他的总财富是011a a b b w e e e φφ=++。他的最优化问题是 011011,,0110111max log (log log )2s.t.()0,,0 a b a b c c c a a b b a b c c c w c c c c c c φφ++-++=≥ 其一阶条件为: 00 110111/1(1/)2 1(1/)2 0,0,,a a a b b b a a b b i i c c c c c c w c i a b λμλφμλφμφφμ=+=+=+++=== 给定效用函数的形式,当消费水平趋近于0时,边际效用趋近于无穷。因此,参与者选择的最优消费在每一时期每一状态都严格为正,即所有状态价格严格为正。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在一阶条件中去掉这些约束(以及对应的乘子)而直接求解最优。因此,0(0,,)i i c i a b μ==。对于c 我们立即得到如下解: 1 c λ=, 11112a a c λφ=, 21112b b c λφ= 把c 的解代人预算约束,我们可以得到λ的解: 2 λω= 最后,我们有 12c w =, 114a a w c φ=, 114b a w c φ=

可以看出,参与者把一半财富用作现在的消费,把另外一半财富作为未来的消费。某一状态下的消费与对应的状态价格负相关。状态价格高的状态下的消费更昂贵。结果,参与者在这些状态下选择较低的消费。 2. 考虑一个经济,在1期有两个概率相等的状态a 和b 。经济的参与者有1和2,他们具有的禀赋分别为: 两个参与者都具有如下形式的对数效用函数: 在市场上存在一组完全的状态或有证券可以交易。因为有两个状态,因而只有两个状态或有证券。试分析这个经济的均衡。 解答:考虑一个经济,在1期有两个概率相等的状态a 和b 。经济中 有参与者1和2,他们具有的禀赋分别为: 10 :1000e --- 2200:050 e --- 两个参与者都具有如下形式的对数效用函数: 01 ()l o g (l o g l o g ) 2a b U c c c c =++ 在市场上存在一组完全的状态或有证券可以交易。因为有两个状态,因而只有两个状态或有证券。 现在我们开始分析这个经济的均衡。从给定交易证券价格下参与者的最优化问题开始。记[;]a a φφφ=为状态价格(向量),即两个状态或有证券的价格。我们可以定义每个参与者的财富为T w e φ=,这里[1;]φφ=;而e 是他的禀赋。这时,最优化问题变成了: 001m a x l o g (l o g l o g )2 s .t .a b c a a b b c c c c c c w φφ+ +++= 该问题的解为 ,012k k c w = , ,14k k a a w c φ=, ,14k k b a w c φ=

金融经济学导论作业习题

第八章市场的有效性 1.下列那一项与“股票市场是弱有效的”命题相抵触?请解释。(2) a.多于25%的共同基金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b.内部人员取的超常的交易利润 c.每年一月份,股票市场获得不正常的收益 2.假定通过对股票过去价格的分析,投资者得到以下观察现象。哪一个与有效市场价定的有效性形式相抵触?请说明理由。(3) a.平均收益远远大于零 b.某一周的收益率与其下一周的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 c.在股票价格上涨10%以后买进,然后在股价下跌10%以后卖出,能够取得超额收益 d.投资者的持有期收益率较低的股票能够取得超过平均水平的资本利得 3.有效市场价定成立,下列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4) a.未来事件能够被准确的预测 b.价格能够反映所有可得到的信息 c.证券价格由于不可辨别的原因而变化 d.价格不起伏 4.下列哪一现象为驳斥半强有效市场假定提供了依据?(5) a.平均说来,共同基金的管理者没有获得超额利润 b.在红利大幅上扬的消息公布以后买入股票,投资者不能获得超额利润 c.市盈率低的股票倾向于较高的收益 d.无论在哪一年,都有大约50%的养老基金优于市场平均水平 第5到10题摘自过去的注册金融分析师考试(CFA)的试题 5.半强有效市场假定认为股票价格:(6) a.反映了以往的全部价格信息 b.反映了全部的公开的的信息 c.反映了包括内幕信息在内的全部相关信息 d.是可以预测的 6.假定某公司型他的股东们宣布发放一大笔意想不到的现金红利。在没有信息泄漏的有效市场上,投资者可以预测:(7) a.在公布时有大幅的价格变化 b.在公布时有大幅的价格上涨 c.在公布后有大幅的价格下跌 d.在公布后没有大幅的价格变动 7.下列哪一项为反对半强有效市场假定提供了依据?(8) a.无论在哪一年,都有大约50%的养老基金超过了市场的平均水平 b.所有的投资者都已经学会了应用关于未来业绩的信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