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上海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分析

课程名称:区域建筑能源系统规划

设计题目:上海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分析

院系:市政环境学院

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326212班

设计者:耿祥哲

学号:1132620211

上海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分析

耿祥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e-mail:383186960@https://www.doczj.com/doc/414580129.html,)

摘要:本文使用DeST软件,针对上海地区某办公建筑模型进行了全年逐时模拟,得出了该建筑空调运行参数的逐时值。根据模拟结果着重分析了该建筑的空调系统负荷,总结出了该建筑冬季热负荷和夏季冷负荷的特性,为该建筑空调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气候,围护结构,通风次数,通风时间

0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物节能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各种关于节能的措施和研究不断展开,各地关于节能要求的新规范也在纷纷出台。对于建筑空调系统而言,负荷计算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空调系统分析的第一步。准确的负荷计算对机组选型、系统选型、冷热源分析、建筑物能耗分析均极其重要。空调系统的逐时分析软件目前已有很多,比如DeST、e-Quest、Energyplus、华电源(HDY)等等,其侧重及精确度、操作界面各有所长。其中DeST、HDY主要用于空调负荷全年分析,而e-Quest、Energyplus还包含了建筑物全年能耗分析及区域舒适度评价、节能性评价的功能。

本文根据上海市民用建筑的调研结果,从中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办公类建筑进行模型建立,并采用DeST软件对这些办公楼模型进行了负荷计算和全年逐时模拟计算,得出了该类建筑物的空调负荷特性。

1住宅基本模型构建

1.1.上海市气候条件

由于本文对上海市的冷热负荷进行分析,选取了对冷热负荷影响较大的室外干球温度、含湿量、太阳辐射量进行统计分析。

从以上图表可以看出,上海属于典型的夏热冬冷气候区。

1.2.住宅情况

建筑一共九层,层高为3.6m。

1.3.住宅基本情况设定

1.3.1.房间围护结构及通风基本设定

根据上海市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初步设定该住宅的基本围护结构以及通风次数:

外墙构件:采用200钢筋混凝土+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水泥砂浆厚度20mm,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厚度40mm,水泥砂浆厚度20mm,钢筋混凝土厚度200mm),K=1.033W/(m2.K)。

屋顶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200mm,膨胀聚苯板28mm,K=1.134W/(m2.K)。

挑空楼板:加气混凝土保温挑空楼板(水泥砂浆厚度20mm,多孔混凝土厚度200mm,钢筋混凝土厚度130mm,水泥砂浆厚度15mm),K=0.812W/(m2.K)。

楼地构件:40mm混凝土楼地(水泥砂浆厚度20mm,碎石或卵石40mm)。

内墙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120mm,膨胀聚苯板7mm,K=0.221W/(m2.K)。

楼板构件:钢筋混凝土楼板(水泥砂浆25mm,钢筋混凝土80mm,水泥砂浆20mm)。K=1.093W/(m2.K)。

外窗类型:标准外窗,K=3.1W/(m2.K)。

外门构件:单层实体木制外门,厚度25.3mm。

窗墙比:东向0.3,南向0.3,西向0.3,北向0.3。

外界与房间内部通风次数设定:每年的6月1日到8月31日的8点至18点通风次数为2次/h。

1.3.

2.房间参数设定及空调运行时间设置

该住宅的房间类型主要包括:服务间、休息厅、办公室、会客室、会议室、卫生间、楼梯间。由于办公建筑房间多为办公室,所以参数设定保留软件默认值。

1.4.房间全年负荷分析

利用DeST软件上海市该住宅进行符合分析结果得:

由负荷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上海市全年的冷负荷远大于热负荷,与室外温度成规律变化,全年总的冷负荷为321494.34kW。

2.加强通风对冷负荷的影响

考虑到人员主要是在白天在办公室内,故对白天的通风进行加强,为了分析白天通风对于冷负荷的影响,对于上海市,选择每年的6月1日至8月31日的冷负荷进行分析。为了使冷负荷的分析结果更加科学,分别对6月1日至8月31日白天8到17时通风次数分别为1次、4次、8次进行分析,再结合之前的通风次数为2次的情况做对比。

1次通风

通风次数对冷负荷的影响

可以看出,随着通风次数的增加,冷负荷逐渐增大。

由以上图表可以看出,冷负荷基本上与通风次数成直线变化。而且随着通风次数增加,通风次数每增加一倍所带来的冷负荷变化百分比越来越大。

由以上图表分析可得,在加强通风尽管有利于提高空气品质,但是在此期间绝大多数时候对于空调负荷是不利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空调负荷。

3结论

理论上讲,在过渡季为充分利用室外冷量,空调可以采用全新风运行,从而降低能耗。本次模拟软件的最小新风比是不随季节变化的,因此增加通风不会降低能耗。本次模拟,通过分析结果可以看到,增加通风次数,会使得室内负荷有较大的上升,因此,增加通风次数会使得全年负荷有较大的增加。在保证舒适度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小通风次数。

由负荷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热冷负荷比值在65%~75%之间。可为上海地区办公建筑空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依据。

由全年逐时模拟结果可以看出,上海地区办公建筑的全年累计单位面积冷负荷与单位面积热负荷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单位面积累计冷负荷(65~75)kWh/m2,单位面积累计热负荷(20~25)kWh/m2,且全年累计冷负荷与累计热负荷比值在2.5~3.5之间变化。可为上海地区办公建筑的空调总能耗提供参考依据。

由全年逐时模拟结果得出了上海地区窗墙比为0.3的办公建筑的典型全年逐日空调负荷曲线,可为上海地区相似建筑进行全年逐日模拟提供参考。

图中可见得出的典型负荷曲线,夏季的准确值比较高,冬季准确度相对较低。可见上海市办公建筑夏季冷负荷与建筑功能类型关系大,这类建筑的单位面积负荷特性区域一致。同时给出了这个典型负荷曲线在其各范围内的准确率。

参考文献

[1]龙惟定白玮范蕊低碳城市的区域建筑能源规划

农村区域规划的内容和方法

农村区域规划的容和方法 1农村区域规划的任务和容 1.1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的任务 农村区域规划的任务是对农村产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发展规模以及关键措施等作较长时间的安排。简言之,在于拟订一个合理的农村区域发展远景蓝图,并为计划部门编制中、长期农业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就是要建立合理的农村区域生产和生活体系。 农村区域规划工作,应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1.1全面掌握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资料 这是编制区域规划的基本依据。通过调查研究,搜集有关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以及各项基础技术资料,对本地区的资源作全面分析与评价。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按照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制定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和方向,确定地区各产业发展的合理结构、发展的容。 1.1.2合理布局区各业生产力 农村区域规划要结合农业区划成果,合理配置区域农、林、牧、渔、工、商、运、服务等行业,以促进区域农村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因地制宜安排好农、林、牧、渔等各项生产用地;加强城郊副食品基地的建设,妥善解决工、农业之间以及农业与各项建设之间

在用地、用水、能源等方面的矛盾。 1.1.3拟订区域人口和农村居民点体系的规划 发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农村区域规划正是以处理好人民与自然的关系,解决好人口的合理分布,拟订与工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居民点体系,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工作、居住和生活环境。 1.1.4统一规划区域性公用基础设施 发展生产和改善乡村人民生活,都离不开交通运输、能源供应、给排水、生活服务等公用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的构成、布局,必须同农业生产和村镇居民点体系的布局互相协调配合。 1.1.5搞好环境保护,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农村区域规划应力求减轻或免除自然灾害的威胁,进行生态重建,恢复已被破坏的生态平衡,使大自然的生态向良性循环发展。同时,应搞好园林绿地规划,丰富文化设施,增加休息的活动场所,进一步改善和美化农村生活环境。 1.1.6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以求达到最优的社会经济效果 统一规划,综合平衡是区域规划的基本方法之一。要做多方的技术经济论证与比较,选择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的最佳方案,以求达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2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的容体系 农村区域规划总的来讲包括区域经济、科技和社会事业的各个部门、行业和领域、在区域综合性系统中,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事业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指导老师:刘作 姓名:王百顺 学号:1404825014 班级:城规一班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内容 摘要:区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范围内,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作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内社会经济各部门和个分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合

理,各项工程建设能够有序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和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简言之,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内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2:研究背景及既往内容: 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的迫切要求,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工作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扩大内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内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等。2014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2014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动区域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路重点口岸为重点,形成以沿河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五年来,我国先后批准发布了一系列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经济区规划,许多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在区域层面上落实的重要手段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同时,近年来战

某某基地能源规划

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基地能源规划 (章节及主要内容) 1.概述 提出了区域建筑能源规划和生态工业园的的概念,简要综述了国内最近有关能源政策和能源规划的最新动态,说明了制定武汉新能源与环保产业基地能源规划的必要性。 2.国内外能源规划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 2.1国外能源规划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 2.1.1 国外能源规划的现状 介绍了西方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有关能源规划所涵盖的主要内容,以及各国能源规划的特点。 2.1.2 国外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 介绍了国外著名的生态工业园的特点和值得我国在建设生态工业园时可借 鉴之处。 2.2国内能源规划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 2.1.1 国内能源规划的现状 介绍了我国国家能源规划、地方能源规划和区域能源规划的现状和发展。 2.1.2 国内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标准定义:所谓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工业生态学原理和清洁生产要求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物流或能流传递等方式把不同工厂或企业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建立“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物质循环方式,使一家工厂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或能源,寻求物质闭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 根据这一定义介绍了国内已建主要生态工业园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国内外能源规划和生态工业园区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详细介绍了国内外与能源规划和生态工业园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4.能源规划方法 4.1综合资源规划(IRP)方法

20世纪80年代,即在石油危机和中东战争之后,美国学者提出了电力部门的需求侧管理理论。其中心思想是通过用户端的节能和提高能效,降低电力负荷和电力消耗量,从而减少供应端新建电厂的容量,节约投资。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引起对传统的能源规划方法的反思。传统能源规划方法是一种“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思想,即通过不断扩大供应侧的能力来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将需求侧管理的思想与能源规划结合,就产生了全新的综合资源规划(IRP,integrated resources planning)方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联合国环境署将综合资源规划方法(IRP)作为能源节约的先进技术推广到发展中国家,作为能源规划方法之一。详细介绍了IRP方法的主要内容。 4.22006 年 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是世界气象组织(WMO)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于1988年联合建立的政府间机构。其主要任务是对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进行评估。 以IPCC颁布的《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为主要方法学和标准,制定出园区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规划;同时制定园区建设绿色导则;制定园区能源专门规划;提出园区建设与生产过程的低碳策略。 4.3MESSAGE模型 MESSAGE模型是一个动态线性规划模型。它采用从下至上(即从需求端逐级向能源资源端的模拟)的方法,以经济‐能源需求的预测结果作为输入参数,根据可获得的能源资源量、适用的能源技术和能源需求等条件,模拟能源系统的供应和排放方式等。它可以模拟从能源供应端至能源需求端的各个过程,即所谓的能源链及其各个能源层次。通常能源链可分为4个层次———资源层、一次能源、二次能源和终端能源。 MESSAGE模型主要用于中长期能源规划、能源政策分析以及能源供应方案的优化。它既可用于国家、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能源问题分析,也可用于区域建筑具体能源技术开发利用的优化分析。 5.能源规划评价方法 5.1ENPEP方法 能源与动力评价程序(ENPEP)是由美国阿贡国家实验室(ANL)开发的,后来移交给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供其向成员国推广。ENPEP载有一套供一体化能源/电力系统规划和将环境负担量化使用的分析工具。其中的一个模块

多能源系统分析规划初探_邵成成

第36卷第14期中国电机工程学报V ol.36 No.14 Jul. 20, 2016 2016年7月20日Proceedings of the CSEE ?2016 Chin.Soc.for Elec.Eng. 3817 DOI:10.13334/j.0258-8013.pcsee.160198 文章编号:0258-8013 (2016) 14-3817-12 中图分类号:TM 73 多能源系统分析规划初探 邵成成,王锡凡,王秀丽,王碧阳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陕西省西安市 710049) Probe into Analysis and Planning of Multi-energy Systems SHAO Chengcheng, WANG Xifan, WANG Xiuli, WANG Biy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Xi’an 710049, Shaanxi Province, China) ABSTRACT: The energy systems such as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natural gas network and heat (cool) system are conventionally analyzed and planned independently.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ulti-energy system helps exploit the synergy of different energy forms,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improve the energy efficiency. Firstly, the structure of the energy system was introduced, as well as the features of different subsystems. Secondly, the energy flow equations and analysis methods were presented. Based on them, the optimal operation and planning of energy systems were discussed respectively. Finally, the key problems for the multi-energy system analysis and planning were summarized, to throw some light on the related research. KEY WORDS: multi-energy system; energy flow calculation optimal operation; energy system planning 摘要:传统的能源系统分析规划研究局限于电、气、热(冷)等单一能源形式系统的内部。多能源系统的统筹协调有利于促进可再生能源吸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文中首先介绍了多能源系统的结构,分析了电、气、热(冷)等子系统的特征,探讨了协同效益,进而阐述了能源流分析计算方法。基于此,对多能源系统的优化运行与优化规划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总结了多能源系统分析与规划的关键问题,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多能源系统;能源流计算;优化运行;能源系统规划 0 引言 能源是生产、生活的动力来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能源消耗速度急剧加快,气候变暖、大气污染等环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577146)。 Project Su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51577146). 境问题也日益加剧。能源供应已成为制约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遏制气候变暖也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传统的能源系统运行、规划局限于电、气、热(冷)等单一能源形式系统的内部,无法充分发挥它们之间互补优势和协同效益。例如,电力系统缺乏储能装置,面临着风电等大规模间歇性能源并网的困难与挑战;而天然气系统、供热系统较强的储能能力未得到发挥、利用。多种能源协调运行,可发挥不同系统的优势和潜力,丰富可再生能源消纳途径,扩大可再生能源消纳空间,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同时,多种能源的统筹考虑可以在更大范围内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针对此,研究人员相继提出了能源枢纽(energy- hub)[1]、智能能源系统(smart energy system)[2]、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3]等概念,阐述多种能源形式协调运行的理念,探讨协同效益,为能源综合利用提供框架。也有研究人员就电力–天然气协调运行[4-6]、电力–供热协调运行[7-8]等具体问题开展了研究。结合蓬勃发展的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经济,里夫金提出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的概念[9],认为未来能源系统应泛在互联、平等共享,支撑分布式能源的广泛接入。 多能源系统指电、气、热(冷)等单一能源系统耦合形成的有机整体。它作为能源互联网中的物理部分,能为多种能源协调、综合利用提供平台。相关研究、实践工作受到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国家电网提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10],希望通过广域互联实现清洁能源的开发与消纳。美国在2007年颁布的能源独立与安全法[11]中明确要求对电力和天然气系统必须进行综合规划。欧盟在多个研究框

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和主要内容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指导老师:作 :王百顺 学号:1404825014

班级:城规一班 院系: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及其主要容 摘要:区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的地区围,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和区域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城镇居民点以及其他各项建设事业和重要工程设施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划,并作出合理的空间配置,使一定地区社会经济各部门和个分区之间形成良好的协作配合,城镇居民点和区域性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合理,各项工程建设能够有序进行,从战略意义上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合理发展和协调布局,以及城市建设顺利进行。简言之,区域规划是在一个地区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行总体的战略部署。 2:研究背景及既往容: 面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涌现出来的新矛盾、新问题的迫切要求,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健康发展,近年来,

中央政府对区域发展和区域规划工作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充分发挥不同地区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深化区域合作,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党的十八大报告也明确提出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和“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健全以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为导向、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主要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和“扩大陆沿边开放。抓住全球产业重新布局机遇,推动陆贸易、投资、技术创新协调发展”等。2014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完善并创新区域政策,缩小政策单元,重视跨区域、次区域规划,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2014年初,政府工作报告又明确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的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动区域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以海路重点口岸为重点,形成以沿河连接的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等经济支撑带,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深化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为了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近五年来,我国先后批准发布了一系列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及经济区规划,许多区域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在区域层面上落实的重要手段和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推进区

区域分析规划基本概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要点 第一章绪论 1、区域概念: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其基本属性有四点:(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具有一定的围和界线;(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2、区域的高度相关性:一是区域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称为匀质区域;二是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区域的本质特性:有两点:一是整体性,使区域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二是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稳定性。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研究对象:区域是一个能动的机体或区域系统。 5、区域科学研究的容和任务:(1)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2)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地域差异;(3)对存在于区域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6、区域研究的三大新动向:(1)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信息资源和人才观念;(2)扩大区域研究围:从参与市场竞争的角度和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理论,强化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区外、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建立起外结合的经济运转系统,促进区域的发展;(3)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区域研究的主题,其基本原则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 7、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主要容包括:(1)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2)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发展分析。8、区域分析方法:(1)地理学的比较法:常用实际考察法、统计图表法、地图和遥感技术法等;(2)经济学的分析法:均衡分析、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实物分析、价值分析、结构分析等;(3)数学的模拟法:数理统计(回归分析、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随机过程分析)、运筹学(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图论)。 9、区域规划:我国规划体系分三级三类,三类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三级指国家、省(区、市)级、市(县)级规划。区域规划的一般定义是指对一定地域围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我国的区域规划特指跨行政区的空间发展协调规划。国外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区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2)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地区规划;(3)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规划。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0、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分析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人口与劳动力、技术条件。 1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其特

区域研究与区域规划汇总

第1章绪论 第一节区域及相关概念 一、区域和区域划分 (一)区域的概念 区域首先是一个空间的概念,是地球表面上一定空间内一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二)区域的划分 1.按区域属性分类 1)行政区2)经济区3)自然区4)社会区 2.按区域的功能分类 1)部门区2)特殊区 (三)区域的特征 1.系统性 2.结构性 3.层次性 二、区域研究与区域分析 (一)区域研究的发展 (二)区域分析 据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破个自然及人文要素间的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区域分析的完善和系统化起源于区位论。 常见的去分析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进行分析,对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动态进行分析等。 三、区域规划与区域空间规划 (一)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顾名思义,就是区域二,层面的空间发展计划与行动,目前与未来的需要与资源状况,引导和协调区域的变化与发展。 (二)区域空间规划 从城市规划专业从业和教学任务来说,本书所指的区域空间规划是指将时间发展序列投影在地域空间上的组织,以实现区域空间资源环境和人口的整合,所称的区域规划主要是指侧重于空间方面的区域空间规划,这主要基于下列原因: 首先区域的空间资源以及资源的空间特征是区域规划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其次,空间上整合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是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 第二节区域研究及区域规划的任务 一、区域研究的意义 (1)区域研究是区域和城市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 (2)区域研究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政策拟定提供思路。 (3)区域研究是推动区域理论不断往前发展的利器。 二、区域研究的任务 区域研究的任务包括: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地域,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也可以研究区域内

区域建筑能源规划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上海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分析 课程名称:区域建筑能源系统规划 设计题目:上海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分析 院系:市政环境学院 班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1326212班 设计者:耿祥哲 学号:1132620211

上海市某办公建筑空调负荷分析 耿祥哲 (哈尔滨工业大学市政环境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90,e-mail:383186960@https://www.doczj.com/doc/414580129.html,) 摘要:本文使用DeST软件,针对上海地区某办公建筑模型进行了全年逐时模拟,得出了该建筑空调运行参数的逐时值。根据模拟结果着重分析了该建筑的空调系统负荷,总结出了该建筑冬季热负荷和夏季冷负荷的特性,为该建筑空调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气候,围护结构,通风次数,通风时间 0引言 近年来,人们对建筑物节能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各种关于节能的措施和研究不断展开,各地关于节能要求的新规范也在纷纷出台。对于建筑空调系统而言,负荷计算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空调系统分析的第一步。准确的负荷计算对机组选型、系统选型、冷热源分析、建筑物能耗分析均极其重要。空调系统的逐时分析软件目前已有很多,比如DeST、e-Quest、Energyplus、华电源(HDY)等等,其侧重及精确度、操作界面各有所长。其中DeST、HDY主要用于空调负荷全年分析,而e-Quest、Energyplus还包含了建筑物全年能耗分析及区域舒适度评价、节能性评价的功能。 本文根据上海市民用建筑的调研结果,从中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办公类建筑进行模型建立,并采用DeST软件对这些办公楼模型进行了负荷计算和全年逐时模拟计算,得出了该类建筑物的空调负荷特性。 1住宅基本模型构建 1.1.上海市气候条件 由于本文对上海市的冷热负荷进行分析,选取了对冷热负荷影响较大的室外干球温度、含湿量、太阳辐射量进行统计分析。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1.区域的划分, 依据区域概念划分为均质区和结节区 依据区域特性分为整体性,结构性和动态性 基本属性,1.地球空间2.范围界限3.体系结构4.客观存在 结构性分为层次性组织性和稳定性 2.区域研究的新动向 更新区域资源的观念,强调区域间关系的研究,重视区域创新环境的研究,确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3.区域科学发展历程 时间20世纪50年代 标志人物,艾德萨,区域科学之父54年,第一个系,宾夕法尼亚大学区域科学系 1958年区域科学学报 区域科学的定义,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4.自然资源的分类1利用目的:农业,药物,能源,旅游2圈层特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能源资源3按照其属性和用途划分:自然资源分为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自然资源,太空自然资源陆地自然资源分为,土地,水,气候,生物,矿产海洋资源分为生物化学气候矿产海底 1.自然资源的特性:有限性,区域性,整体性,多用途性,社会性 有限,区域,整体,多用途,社会 2.自然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有限性,动态性可增强性 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1,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2.劳动分工规律3.产业布局的指向性4.区域利益 3.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 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区域产业布局特色 4.年龄构成:国际上通用的做法是将全部人口划分为三组,即零到14岁,少年儿童组14到64最青年或成年组,65岁以上为老年组 5.人口自然增长分析四种类型:原始型,年轻型,成年型,衰老型 6.技术进步的类型: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中性技术进步,节约劳动型和技术进步型 7.区域分工模式:水平分工垂直分工和混合分工 8.产业按照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资源资金劳动技术知识 9.技术进步的测算1.索洛余值法(增长率方程法)2.科布-道格拉斯函数3.肯德里克(综合生产要素生产率模型) 10.主导产业的选择基准:1.区域比较优势基准2.产业关联基准3.莜原两基准 11.主导产业的带动影响表现:1.回顾影响2.前瞻影响3.劳侧影响 12.产业机构优化的目标1.充分发挥区域优势2.产业结构的整体性与系统性3.产业结构的先进性 13.极化方式的三种类型1.向心式极化2.等级式极化3.波状圈层式极化 14.扩散方式四种类型:核心等级波状跳跃式 15.影响加工制造业工业布局因素:原料供应状况,市场需求,专业化协作,技术基础 16.高新技术产业特点及影响布局因素 17.高新技术产业生产特点:研究与开发,生产与制造,销售与服务 18.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因素:经济社会因素,科学技术因素,生产,生活环境条件 19.物流中心主导功能分类与功能模式:配送型物流中心,仓储型物流中心,货物枢纽。。。 名词解释1.区域,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和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3.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4.自然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内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 5.资环承载力: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治理,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区域规划考试题及答案说课材料

区域规划考试题及答 案

第一章 1、区域的概念 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区域特征 区域的整体性 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的动态性 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新区域背景以及它们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 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 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 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新区域观以及它们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2、区域科学概念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3、区域分析的概念、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以及生物学等许多学科。它并不是一门独立学科,而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论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为有关学科研究区域问题和为进行区域规划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的。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发展自然及社会条件分析 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对这些条件的分析主要目的是明确区域发展的基础,摸清家底,评估潜力,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2.区域经济分析 区域经济分析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它是在区域自然条件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作一个全面的考察、评估,为下一步区域发展分析打好基础。 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分析

010.城区能源系统规划的案例应用及现有问题

城区能源系统规划的案例应用及现有问题 郑淑晶,张振国,陈吉升 摘要:首先以青岛市中德生态园先行启动区二期为例,介绍了城区能源系统规划在有效整合区域资源、降低终端用能负荷、能源系统配置共计三方面的具体应用。其次结合该案例,分析城区能源系统规划在具体规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四点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最后阐明城区能源系统规划优越性显著,代表了未来城市能源基础设施规划的方向。 关键词:城区能源系统规划,城市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青岛中德生态园 城市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主要包括电力、热力、燃气三个专项规划,以往上述规划以供应侧能源规划为指导,即需求侧单向影响供应侧,通过不断扩大供应侧的能力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负荷需求,对需求侧毫无节制约束。而近几十年,能源危机、低碳城市、生态城市等概念的出现引起了人们对能源供给方式的深层思考,并对城市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以青岛市中德生态园先行启动区二期为例,介绍如何在城区能源系统规划的指导下编制能源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1.城区能源系统简介 能源系统规划分为供应侧能源规划与需求侧能源规划。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与日俱增,并且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也促使能源供应技术日益多样化,能源系统规划也由原来的供应侧能源规划向需求侧能源规划转变。 城区能源系统规划即面向绿色能源的能源规划,是需求侧能源规划的一种。其主要内容包括有效整合城区内各种资源,降低终端用能负荷,以能源效率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原则配置能源系统,实现城区内能源资源的互联互通、多源供能、多级利用、多技术集成、多策略运行,以及多元化经营[1]。 2.青岛市中德生态园先行启动区二期简介 青岛中德生态园先行启动区二期位于胶州湾西岸,西海岸新区北部,环湾高速西南侧。规划总用地面积为1748.90公顷,其中城市建设用地为1683.09公顷。扩大研究范围为2118.04公顷(图1)。规划园区居住用地103.25公顷,规划居住人口规模约为5万人。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课后答案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二版)(崔功毫魏清泉刘科伟编著) 课后答案 U1绪论 1、谈谈自己对区域概念的理解,简述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答:区域的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区域结构形式。 区域的类型及其划分方法: ○1区域的概念划分:均质区、结节区 ○2区域的特性划分:整体性、结构性、动态性 2、我国当前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答:区域差距、发展与资源、地区间恶性竞争、区域合作不完善。 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试结合你自己熟悉区域举例说明。 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自然、社会) (2)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经济分析)经济水平、阶段、产业结构 (3)发展方向机策略研究 4、谈谈你对区域发展、区域研究、区域科学三个概念及其间关系的认识。 答:区域发展是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区域研究是以综合、全面的把握或理解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类团体所创造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系统为目的的。他把区域作为复合系统来研究,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整体的把握研究对象。 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应用学科。 关系:相互依存、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区域发展是以人为主体,一协调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人地关系为目的,并最终为人类提供良好生存环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具有目的性无限性可持续性。区域研究是源于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探讨,是区域不断持续快速发展,人类社会不断进步所提出的客观要求。区域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活动区域的跨学科新兴科学,目的是探索一条更加科学的方法来开展区域研究,为区域发展及区域分析等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U2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简述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答:自然环境极其变迁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人类文化产生着重大的影响,他是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生态环境问题也会制约区域的发展,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区域发展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前提。改善生态环境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同时,区域发展也应该是建立在保护生态环境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 2、什么是生态环境质量?简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答:(1)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2)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现状评价和影响评价。

加强区域能源规划促进节能减排(文字版)

加强区域能源规划促进节能减排(文字版)

加强区域能源规划促进节能减排 区域能源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许文发教授 1、区域能源 1.1、什么是区域能源? 区域供暖、区域供冷、区域供电以及解决区域能源需求的能源系统和它们的综合集成统称为区域能源。这种区域可是:行政划分的城市和城区;也可是一个居住小区或一个建筑群;还可是特指的开发区、园区、等等。能源系统可以是锅炉房供热系统;冷水机组系统;热电厂系统;冷热电联供系统;热泵供能系统;等等。所用的能源还可以是:燃煤系统;燃油系统;燃气系统;可再生能源系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地下水源热泵系统,地表水源热泵系统,污水源热泵,土壤源热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等等。)生物质能系统等等。 总之,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所有一切用于生产和生活的能源,在一个特指的区域内得到科学的、合理的、综合的、集成的应用,完成能源生产、

供应、输配、使用和排放全过程,称之为区域能源。 1.2国际上对区域能源的认识 国际区域能源协会是1908年成立的,它致力于促进它的会员在提供可靠的、经济的、高效率的、对环境有利的、正确的区域能源方案方面,成为行业领先者。通过区域供冷、供热与热电联产的先进技术,促进能源效率和环境质量的提高。 20世纪中期发达国家就已经认识到了区域能源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欧洲很多国家就大力发展区域供热,到70年代开始发展区域供冷,同时推进热电联产。 20世纪末,世界各国都已经认识到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问题,同时也在认识到了能源供应和使用的科学合理会带来更好的环境效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综合的集成的使用能源。以这样的观点来认识和发展区域能源,就使得区域能源在21世纪初进一步得到发展的机遇。美国的学者认为:美国是否能实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

区域能源规划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商业、居住混合建筑热泵型空调机房设计 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时间:2019 年9 月23 日至2019 年10 月13 日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商业、居住混合建筑,建筑面积18万㎡,其中10万㎡商业用途,主楼高100m,设计能源站满足冬夏制热、供冷需求。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主要参考资料等: 一、主要参数 建筑冷负荷为100W/㎡,热负荷为90W/㎡,则该办公楼建筑总负荷为:冷负荷18MW,热负荷16.2MW,拟采用R22制冷系统,空调系统采用地下水式水源热泵。 循环水系统:夏季进、出水温度为25℃/18℃;冬季进、出水温度8/16℃。 冷冻水系统:夏季进、出水温度为12/7℃;冬季进、出水温度40/45℃。 冻水压头为100m。 二、设计内容、要求 设计一能源站。具体分成一下方面: (1)能源站系统方案论证; (2)冷热源方案的选择; (3)热泵机组的选型; (4)输送设备的选型; (5)系统方案设计; (6)热力及水力计算 (7)系统运行控制策略。 (8)绘制能源站施工图 (9)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前言 (4) 1.1水源热泵的发展趋势 (4) 1.2水源热泵的特点 (4) 第二章.项目概述 (6) 2.1建筑概况 (6) 2.2设计依据 (6) 2.3郑州市设计计算参数 (6) 2.3.1 室外气象参数 (6) 2.3.2 室内设计参数 (7) 第三章.负荷计算 (7) 3.1 建筑冷热负荷计算 (7) 第四章.热泵机组选型 (8) 4.1 热泵机组的选择 (8) 第五章.水力计算 (9) 5.1 水源侧水系统确定 (9) 5.2 水源侧水系统水力计算 (9) 5.3水源侧循环水泵的确定 (10) 5.4空调侧冷冻水泵的确定 (10) 第六章.分水器与集水器的选择 (11) 6.1分水器和集水器的用途 (11) 6.2分水器的选型计算 (11) 6.3集水器的选型计算 (13)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能源计量管理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1.1.品牌介绍 本方案设计采用艾科能源计量管理系统,该品牌始于1998 年,是国内最早从事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研制的专业公司,率先整体通过了国家有关计量认证和IS09001 国际质量认证体系,所有的计量产品均获得计量许可证,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该品牌在全国近1000 个项目的成功应用,系统成熟、稳定、可靠,在该行业的市场占有率超过50%。 1.2. 选型特点 AKE作为能源计量管理系统的国内第一品牌,AKE中央空调计费系统在全国400多个楼盘中得到了成功应用,是目前国内最成熟的能源计量管理系统。 该系统具有如下的特点: 先进性:该系统采用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管理技术、模糊数学理论; 合理性:该系统在中央空调计量采用的末端当量时间计量,简单合理地解决了大批量的零星用户的计费问题,使其计费尽量合理; 安全性:配合空调计量末端控制型采样器,艾科中央空调计费系统软件可设置自动报警能,对非正常用户进行监控和报警; 易操作、易维护性:空调计量末端计费系统只在电路上进行改进,对空调水管管路不作任何改动,无需改动原中央空调系统结构; 稳定性:对于水电计量坚决采用网络一体化表具,彻底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稳定和精确 系统以中央空调计量为核心,并入水电自动计量的管理,以稳定性、可靠性为原则,品牌经历了10年的考验,现用户已遍布全国。

1.3. 部分项目清单 南京麦信业绩 南京全民健身中心上海仙霞网球中心 南京福鑫大厦上海东森会馆 南京中山东路75 号楼商务楼上海松江芭芭拉会所 南京化工园区商务中心上海浦东江海美林阁 南京华意泰富广场上海港汇广场 南京紫金山庄(在施工)杭州滨海威陵广场 南京肿瘤医院(在施工)杭州吴山商城 南京金城科技大厦(在施工)杭州浙江世贸中心 南京城开国际大厦杭州西湖铭楼 南京嘉业国际广场(在施工)扬州万马滨河城 苏州商旅大厦杭州蓝天大厦 南京东鼎大厦杭州龙禧大酒店 苏州吴江银都大厦杭州黄龙世纪广场 苏州新区工行大楼杭州西湖国贸大厦 常州金城大厦杭州嘉德广场 常州长安大酒店杭州五交化大楼 常州台脑科技大厦杭州金鼎广场 常州莱蒙都会杭州海华广场 常熟世界贸易中心(在施工)杭州越都商务大厦 上海恒隆广场杭州玉泉大厦(在施工)上海金鹰大厦杭州银座大厦 上海东辰大厦宁波新天地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考试重点 (2)

第一章 1. 区域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 区域特征:区域的整体性、区域的系统性、区域的动态性、区域的不重复性等 3. 新区域背景:知识化(知识经济、知识和信息);信息化(信息技术、信息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全球化(全球经济、全球文化);生态化(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生态经济) 4. 新区域观: (1)区域空间观:区域空间有界但向外开放,高度易变; (2)区域资源观:知识、信息、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的机制、政策和政府服务效能等成为资源; (3)区域发展观: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提高; (4)区域区位观:知识和信息区位成为主导; (5)区域市场观:有限干预的现代市场。 5. 区域特征、新区域背景和新区域观对“区域”概念理解的影响: 亲,本题请自由发挥! 6. 区域科学概念: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7. 区域分析的概念: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

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8. 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 (1)区域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分析 (2)社会与技术条件分析 (3)区域经济分析 (4)区域发展条件分析 第二章 1.区域发展的资源条件分析的内容:自然资源的量、质、地理分布与地域组合、开发利用方式与方向、开发利用效应 2.区域自然资源承载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区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内容:生态环境调查、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4.生态环境补偿概念: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辩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第三章 1. 区域发展的社会条件分析内容: 1)区域文化背景与历史基础分析;文化传统与特色分析、历史沿革分析、重要经济社会事件的分析、区域发展动力的历史变化分析; 2)区域人口与劳动力分析:人口数量及结构分析,人口增长分析、人口质量分析、劳动力供应分析、人口分布迁移分析、适度人口与人口容量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